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妇科学笔记 - 道客巴巴.pdf

中医妇科学笔记 - 道客巴巴.pdf

中医妇科学笔记 - 道客巴巴.pdf
中医妇科学笔记 - 道客巴巴.pdf

最新整理中医妇科学口诀教学文稿

妇科口诀(自己整理版) 妇科月经先期证治歌诀: 先期连续早七天,--月经先期:1.提前7天以上。2.连续两个周期 气虚血热两因连。--先期的病因:1.气虚。2.血热 脾虚归脾补中益,--脾气虚证,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 肾虚归肾固阴煎。--肾气虚证,用固阴煎或归肾丸 阳盛血热用清经,--阳盛血热证,用清经散 阴虚两地凉血痊。--阴虚血热证,用两地汤(生地,地骨皮) 肝郁血热不难治,--肝郁血热证,用丹栀逍遥散 方用丹栀逍遥丹 妇科月经后期证治歌诀: 后期推后多七日,--月经后期:1.周期推后7天以上,2.连续两个周期。 不通不荣两因迟。--病机:1.不通(寒凝,痰湿,气滞),2.不荣(血虚,肾虚)。 当归地黄应肾虚,--肾虚证:当归地黄饮 血虚补元煎来治。--血虚证:大补元煎 实寒良方虚金匮,--实寒:良方温经汤。虚寒:金匮温经汤 乌药专治是气滞。--气滞证:乌药汤 辨证清楚用方明。 芎归二陈去痰湿。--痰湿证:芎归二陈汤。 妇科月经先后不定期证治歌诀: 先后不定期, 责之脾肾肝。--先后不定期,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肝郁逍遥散,--肝郁证,用逍遥散 肾虚固阴煎。--肾虚证,用固阴煎 肝肾定经汤,--肝郁肾虚证,用定经汤 脾虚归脾丸。--脾虚证,用归脾丸。 妇科月经过多证治歌诀: 月经过多辨分明,--经量大于100ml 脾虚举元或安冲。--脾虚证,用举元煎或安冲汤

血热通用保阴煎,--血热证,用保阴煎 失笑一下血瘀通。--血瘀证,用失笑散 妇科证月经过少治歌诀: 过少不通与不荣,--过少之因分虚(肾虚,血虚),实(血瘀,痰湿) 血虚滋血或小营。--血虚证用滋血汤,或小营煎 归肾归地补肾虚,--肾虚证用归肾丸,或当归地黄汤 血瘀通瘀或桃红。--血瘀证用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痰湿苍附导痰妙,--痰湿证用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 二陈芎归亦有功。 妇科经期延长证治歌诀: 经期延长仔细辨, 气虚便下举元煎。--气虚证,用举元煎 虚热两地合二至,--虚热证,用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或固经丸 血瘀亦致经期延。 桃红四物合失笑,--血瘀证,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或桂枝茯苓丸 或用桂枝茯苓丸。 妇科经期出血证治歌诀: 经间出血病复杂, 阴虚两地二至法。--肾阴虚证,用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脾虚通用是归脾,--脾虚证,用归脾汤 湿热清肝止淋下。--湿热证,用清肝止淋汤 血瘀逐瘀止血用,--血瘀证,用逐瘀止血汤 辨证论治效堪夸。 妇科崩漏证治歌诀: 崩漏辨证须分明, 脾虚固本或固冲。--脾虚证,用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肾虚又分阴阳气, 阳虚右归气苁蓉。--肾阳虚证,用右归丸。肾气虚证,用加减苁蓉菟丝子丸阴虚左归合二至,--肾阴虚证,用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中医妇科学教材

中医妇科学教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医妇科学》教材 中医妇科学 请点击上面的图片浏览全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定义、范围与学术特点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女性生殖器官解剖位置及其功能第一节外生殖器官 第二节内生殖器官 第三章女性生殖生理 第一节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第二节女性生理特点 第四章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病因 第二节病机 第五章诊断与辨证要点 第一节四诊 第二节辨证要点 第六章妇科疾病的治疗 第一节常用内治法

第二节常用外治法 第三节中医妇科急症治疗第七章预防与保健 第八章月经病 第一节月经先期 第二节月经后期 第三节月经先后无定期第四节月经过多 第五节月经过少 第六节经期延长 第七节经间期出血 第八节崩漏 第九节闭经 第十节痛经 第十一节经行乳房胀痛第十二节经行头痛 第十三节经行感冒 第十四节经行发热 第十五节经行身痛 第十六节经行口糜 第十七节经行泄泻 第十八节经行浮肿

第十九节经行风疹块 第二十节经行吐衄 第二十一节经行情志异常 第二十二节绝经前后诸证 第二十三节经断复来 第二十四节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第九章带下病 第一节带下过多 第二节带下过少 第十章妊娠病 第一节妊娠恶阻 第二节妊娠腹痛 第三节异位妊娠 第四节胎漏、胎动不安 第五节堕胎、小产 第六节滑胎 第七节胎萎不长 第八节胎死不下 第九节子满 第十节子肿 第十一节子晕 第十二节子痫

第十三节子嗽 第十四节妊娠小便淋痛第十五节妊娠小便不通第十六节妊娠身痒 第十七节妊娠贫血 第十八节难产 第十一章产后病 第一节产后血晕 第二节产后痉病 第三节产后发热 第四节产后腹痛 第五节产后小便不通第六节产后小便淋痛第七节产后身痛 第八节产后恶露不绝第九节产后汗证 第十节缺乳 第十一节产后乳汁自出第十二节产后抑郁 第十三节产后血劳 第十二章妇科杂病 第一节症瘕

最新整理中医妇科学笔记49213复习课程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一)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二)血热证: 1、阳盛血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2、阴虚血热: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3、肝郁化热: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清经散: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 两地汤: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丹栀逍遥散: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 二、月经后期 1、肾虚证: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汤 2、血虚证: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3、血寒证: 虚寒: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匮要略) 实寒: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气滞证: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温经汤(金匮要略):当归、吴茱萸、桂枝、白芍、川芎、生姜、丹皮、法半夏、麦冬、人参、阿胶、甘草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当归、川芎、芍药、桂心、丹皮、莪术、人参、甘草、牛膝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证: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2、肾虚证:补肾调经—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 1、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 2、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 3、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 举元煎: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

保阴煎:生地、熟地、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 失笑散:蒲黄、五灵脂 五、月经过少 1、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 2、血虚证: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3、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 4、痰湿证: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 归肾丸:菟丝子、杜仲、枸杞、山茱萸、当归、熟地、山药、茯苓苍附导痰丸: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苍术、香附、胆南星、枳壳、生神曲 六、经期延长 1、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调经—举元煎 2、虚热证:养阴清热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3、血瘀证: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七、经间期出血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

一贯煎记忆口诀::当地(一贯)杀狗卖金铃(当归、生地、沙参、枸杞、麦冬、川楝子)。二至丸:旱莲草女贞子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甘草乌梅 二仙汤: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失笑散:失笑灵脂共蒲黄 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八珍汤:地芍归芎参苓术草(四物与四君);再加芪桂即十全 人生养荣汤:十全去川芎,加五味陈皮远志加姜枣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牡丹皮桃仁瓜子芒硝桃红四物汤:四物汤+桃仁、红花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 小蓟饮子: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香,凉血止血利通淋,焦瘀热血淋康。 小营煎:当归熟地芍药山药枸杞炙甘草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上下相滋汤:熟地山茱萸葳蕤人参元参沙参当归麦冬北五味牛膝车前子 止带方: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乌药汤:乌药香附木香当归甘草(乌药二香当归草)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丹栀逍遥丸(丹皮+栀子+逍遥)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开郁种玉汤: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养精种玉汤:养精种玉女科方,归萸芍药熟地黄,血虚不孕经不调,滋肾养血冲任康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参草芪,当归麦味青陈皮,曲柏葛根苍白术,升麻泽泻姜枣随白虎加人参汤:白虎膏知粳米甘,益气生津人参添 归肾丸:归肾杜仲菟丝杞,苓萸山药归熟地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甘麦大枣汤:炙甘草大麦甘草 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平胃散: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艾附暖宫丸: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黄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圣愈汤: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当归身黄芪 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流连正治方。 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趣味记忆法:三仁(人)朴(扑)通滑竹夏(下)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当归补血汤:五分黄芪一当归当归生姜羊肉汤:瘦羊肉当归生姜 当归建中汤:当归建中补血虚,小建中加当归齐,不论男女腹中痛,适证应用效神奇。 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同,主治妊娠腹痛证,疏理肝脾有奇功。

最新 中医妇科学教案

总论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 教学目的 1.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了解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教学重点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教学难点:1.中医妇科学定义和范围。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具板书或多媒体。 教学内容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它是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妇科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预防治疗的专门学科。 2.中医妇科学的范围:包括经、带、胎、产和杂病。 小结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布置作业 1.请熟记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请简述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复习提问 1.请说出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教学目的 1.了解十大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概况。 2.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代表性著作的名称、作者。教学重点 1.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1) 夏、商、周时代 (2)春秋战国时代 (3)秦汉时代 (4)魏晋南北朝及隋代 (5)唐代 (6)宋代 (7)金元时代 (8)明代 (9)清代与民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科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具板书或多媒体。 讲授 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1)夏、商、周时代——中医妇科学的萌芽。 (2)春秋战国时代——中医妇科学的产生:《黄帝内经》中,较详细地论述了妇女月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妊娠诊断等。 (3)秦汉时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妇科疾病作了专题研究,论述了热入血室、脏躁、经闭、痛经、漏下、转胞、阴吹等 症,并开创了妇科冲洗和阴道纳药的先河。 (4)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妇产科的著作成就: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对胎儿逐月发育的叙述较为详尽。 (5)唐代——建立了较完备的医事制度等,产科及妇科专著涌现,孙思邈《千金要方》把妇人卷置于全书之首,昝殷的《产宝》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产科 专著。 (6)宋代——妇科成为独立的专科: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在妇科方面有调经、众疾、求嗣三门。 (7)金元时代——金元四大家对妇产科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贡献。《丹溪心法》中载有妊娠切脉法和验死胎法,对妊娠病的治疗认为胎前应“清热养血”提

道客巴巴 抓取 文档

DOC88网资料另类下载方法 DOC88网站上资料很多,有用的资料能看不能下载,因为要积分嘛,咱刚注册哪里有那么多?偏偏上传者非得要100分,咱得上传100个文件才能得到积分,而且上传的文件系统中不能有重复的,而且每个上传的文件还要管理员人工审核,而且每次只能上传一个文件,不能批量,咱没资格批量,上传一个文件要点来点去设定参数,可见这100积分多难挣到啊! 眼看着资料想存下来可不那么容易,百度一下道客巴巴下载器,没有!谷歌也没有!没辙!此路不通! 那咱分析IE缓存里的文件试试,能看到是个EBT扩展名的文件下载到本机上了,但是网上找了没有软件能打开,没办法,换招! 既然都能看到,咱就祭出抓屏大法吧! 要抓屏抓得好看,咱就得让书页全屏显示才好抓,咱是宽屏,书页是竖的,想看清楚就得滚动屏幕,要想看整页,显示的字就太小太模糊了,矛盾呀!它的书不能横过来,咱就把屏幕横过来,配合书页那是绝配呀! 怎么横过来屏幕呢?有的显卡驱动自带旋转屏幕设定,咱的破兼容机没有啊?咋办?上网找啊!iRotate这个软件小巧精致,一下就给咱横过来了!刚横过来还得歪着脑袋看,鼠标就更不好控制了,没辙,先适应适应吧! 横过来把书页放大,不能满屏?尽量吧!我这里有个小窗口播放浮动按钮,不知装什么东西带上的,360浏览器自带的?反正按下后就弹出一个干净窗口,满屏后基本满意,这样看书也不错哈!就是得买个能转的显示器就好了! 下一步是截屏了,得上网找一个抓屏方便的,能一键抓下还能自动存成JPG的,咱就能连续作战了,终归200多页呢,要是抓一下存一下也够累的! 找啊找啊!试啊试啊!嘿!防盗版还真行,一般软件还不是那么容易抓到耶!看着满屏,可抓下来竟然只有一小块,其它全是空白的,郁闷!继续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HyperSnap真强大!能实现上面咱的要求,就是设置复杂些,看官您就自己摸索试试吧!俺就是这么边试边抓抓成的。 调整好显示,左箭头翻页,printscreen抓!还有提示音!咱就右手翻左手抓,一下一下很快把200多页给抓下来了,嘿嘿!抓完存成一个目录,OK!

中医妇科学笔记十一五教材版

中医妇科学(十一五教材)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 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2. 血热型 1)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2)阳盛血热型: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清经散3)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 2)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人参养荣汤3)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大营煎 4)实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 5)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 6)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芎归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 2)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归脾汤 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 四、月经过多 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安冲汤 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 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桃红四物汤 五、月经过少 1)肾虚型: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2)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3)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气调经-通瘀煎 六、经期延长 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调经-举元煎 2)虚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清血养阴汤3)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棕蒲散 七、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一阴煎 2)脾气虚型: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归脾汤 3)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血归经-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 1)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 2)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 3)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 4)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 5)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 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 九、闭经 1)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 2)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养血调经-左归丸 3)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养血调经-十补丸 4)脾虚型:健脾益气、养血调经-苓参白术散 5)血虚型:补血养血、活血调经-小营煎 6)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通经-膈下逐瘀汤 7)寒凝血瘀:温经散寒,活血通经-温经汤 8)痰湿阻滞:豁痰除湿、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丹溪治湿痰方 十、痛经 1)肾气亏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 2)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黄芪建中汤 3)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4)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 5)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十一、经行发热 1)阴虚型:滋阴清热、养血调经-加味地骨皮饮去川芎加青蒿、白薇 2)肝郁型:疏肝解郁,清热调经-丹栀逍遥散 3)血瘀型:活血化瘀、清热调经-血府逐瘀汤加丹皮、栀子 十二、经行头痛 1)气血虚弱型:益气养血、活络止痛-八珍汤加蔓荆子、鸡血藤 2)阴虚阳亢型:滋阴潜阳、疏风止痛-杞菊地黄丸加钩藤、石决明 3) 淤血阻滞型: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4)痰湿中阻型:燥湿化痰、通络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葛根、丹参 十三、经行眩晕 1)气血虚弱型:益气养血、调经止晕-补中益气汤加熟地、制首乌、枸杞子2)阴虚阳亢型:育阴潜阳、熄风止晕-杞菊地黄丸加钩藤、石决明、白芍药3)痰浊上扰型:燥湿化痰、熄风止晕-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胆南星、白蒺藜 十四、经行身痛 1)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通痹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鸡血藤2) 淤血阻滞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

【管理办法】积分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进一步促进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加强制度的执行力,激发广大员工以工作成果为导向,形成自觉、自律、自动、奋发向上的工作作风,同时满足员工的精神追求,成就员工梦想,持续建设公开、公正、提升、创新、分享的企业文化,保证公司目标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公司总经理级以下的所有员工。 3.名词定义: 3-1.积分:是员工在职期间综合业绩的考核成果的分值体现,是评定先进、晋职晋级、年终奖、分红以及股权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与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荣誉表彰挂钩。 3-2.积分制管理:就是用积分(奖分和扣分)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和综合素养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并记录和永久性使用。 4.职责: 4-1.公司积分管理委员会负责积分制管理办法的制定、解释、裁决,接受和复核被实施奖惩部门、员工的申诉。 4-2.公司员工委员会是积分制管理的监督、检查、执行与补充完善机构,负责贯彻执行积分管理规定以及积分的实施、统计、公示等相关工作。 5.内容: 5-1.积分管理机构 5-1-1.积分管理委员会:公司设立积分管理委员会,负责积分制管理制度的制定、解释和仲裁。管委会由公司总经办、营销部、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部长组成,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 5-2.积分管理原则 5-2-1.个人积分终身有效(只要在公司内持续就职),可无限次重复使用。 5-2-2.实行以公司为单位(员工委员会)和以部门(二级部)为单位分层授权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增加、减除积分的办法。 5-3.积分说明 5-3-1.员工积分=基础积分+工龄积分+职务积分+职称积分+学历积分+奖励惩罚分。 ①基础积分=业绩考核积分+专业技能考核积分,分值设定为100分,其中业绩考核积分为60分,专业技能积分为40分。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 新世纪第二版“十一五”教材 一.月经病 1.月经先期 1.1.气虚证 1.1.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肾气虚证:固阴煎 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 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 1,2血热证 1.2.1阳盛血热症: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火滋水此方好, 丹皮地骨黄柏芍,茯苓熟地嫩青蒿。 1.2.2阴虚血热证: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两地汤方地骨皮,胶芍冬地及玄参, 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1.2.3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 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 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2.月经后期 2.1肾虚证:当归地黄饮 景岳地黄饮,山萸引; 再加炙,滋肾养血通经灵。 2.2血虚证:大补元煎 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 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2.3血寒症 2.3.1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2.3.2实寒症: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 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2.4气滞证:乌药汤 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 3.1肝郁证:逍遥散 3.2肾虚证:固阴煎 3.3肝郁肾虚:定经汤 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 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 4.1气虚证:举元煎 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 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4.2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 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 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4.3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失效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 5.月经过少 5.1肾虚证:归肾丸

中医妇科学口诀心法

中医妇科口诀心法(以本科教材原创),熟记考试无忧。可参考总结的笔记同背,事半功倍。 月经病 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忧思怒,内伤里,房室累,劳倦疲。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错杂至,肝郁结。实量多,虚淡色,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血块泻。 1.经期异常 经先期,热与虚。补中汤,气虚与。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逍遥;阴虚热,两地汤。经后期,寒虚滞。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经愆期,气血伤。逍遥散,肝郁畅,固阴煎,肾虚商。期延长,瘀虚热。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 2.经量异常 经量多,虚与热。气虚者,淡清测;举元煎,升固摄。血热者,红紫色;保阴煎,清凉折。若血瘀,紫黑色;失笑散,化活血。经量少,虚与痰。滋血汤,血虚予。桃四物,血瘀逐。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 3.经行异症 经行衄,称逆经;气血逆,热为病。肝郁火,胁胀疼;引经汤,血下行。肺阴虚,潮热咳;滋肺肾,顺经汤。经行泻,脾肾虚,治求本,调经辅。谷不化,参苓术。五更作,宜温补;四神丸,合健固。间期血,精元充,阳内动,血妄动;肾阴虚,滋阴血,二至丸,两地合;湿热蕴,清湿热,清肝淋,加减成;瘀血留,化淤血,逐瘀汤,止血良。 4.痛经 经行痛,称痛经;腹与身,两处分;经前发,为实证;经后作,虚证明。气血滞,胸胁胀;宜运行,膈逐汤。阴虚寒,热痛减,便清长,温经商。寒湿凝,冷痛凉;经色暗,腹逐汤。湿热注,腹灼痛,连腰骶,清调尝。气血虚,疠痛长;调补养,圣愈良。肝肾亏,腰狻胀,脉沉细,凋肝场。 5.经闭 经闭症,分虚实;虚血枯,实邪隔;妊亦闭,细辩之。肝肾亏,腰腿酸;归肾丸,细调养。气血虚,面色苍;养荣汤,甚堪尝。虚血燥,五烦潮;一阴煎,养阴调。气血瘀,胁腹胀;府逐瘀,气滞商。痰湿阻,胁满闷;导痰丸,合佛手。 6.崩漏 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漏养血,崩固升。血热者,分虚实;滋虚热,保阴煎;清实热,用固经。肾虚者,分阴阳;左右归,快煎尝。脾虚漏,益气摄;宜固本,止崩汤。血瘀者,小腹痛;四物予,失笑散。 7.绝经前后诸症 经断期,诸症异;易烦怒,昏眩悸;手心热,腰痛戚。因肾虚,辨阴阳,左右归,亦煎尝。 带下病 带下病,任带损;湿为患,内外分;因外感,或内生;脾失运,肾失固。脾虚者,白带淋;完带汤,健且升。肾阳虚,带清冷;内补丸,下元温。肾阴虚,带赤白;柏地黄,虚火滋。湿热侵,带浊浑;止带方,湿热清。有热毒,带腐臭;味毒饮,毒热解。 妊娠病 1. 恶阻 恶阻发,孕之初;头眩晕,食即吐;胃气逆,冲脉究。若胃虚,脘闷胀,倦思睡,六君良。因肝热,酸水长,胸胁满,苏连汤;痰滞者,心悸漾,呕痰涎,夏苓汤。 2. 胎动不安、胎漏、滑胎 胎不安,漏下频,小腹坠,腰俊甚;调气血,固冲任。若肾虚,尿频遗,寿胎丸,强腰膝;固冲丸,滑胎

中医妇科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e44235554.html, 中医妇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医妇科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 《医学教育探索》.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0年12期.朱玲.罗颂平.许丽绵.赵颖.曾诚.周英. [2].中医妇科学临床带教体会.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12期.黄玉华. [3].《中医妇科学》应用模拟教学法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探索.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3期.周晓娜.罗福兰.牛红萍.杨丽娟.苗晓玲. [4].从《中医妇科学》新版教材看中医妇科教育发展. 《中医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3年10期.刘昭阳. [6].中医临床教学中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中医妇科学教学体会. 《中医药导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7期.谭展望.雷磊. [7].《中医妇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1期.贺稚平.陈艳. [9].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体会. 《时珍国医国药》.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4期.杨琳.祁冰.侯丽辉.吴效科. 二、中医妇科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不孕症中医文献的研究.被引次数:12 作者:连方.中医临床文献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学位年度) [2].温经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次数:2 作者:林素珊.中医妇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 [3].褚玉霞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原会娟.中医妇科学河南中医学院2012(学位年度)

《中医妇科学》教材

《中医妇科学》教材 中医妇科学 请点击上面的图片浏览全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定义、范围与学术特点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女性生殖器官解剖位置及其功能第一节外生殖器官 第二节内生殖器官 第三章女性生殖生理 第一节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第二节女性生理特点 第四章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病因 第二节病机 第五章诊断与辨证要点 第一节四诊 第二节辨证要点 第六章妇科疾病的治疗 第一节常用内治法

第二节常用外治法 第三节中医妇科急症治疗第七章预防与保健 第八章月经病 第一节月经先期 第二节月经后期 第三节月经先后无定期第四节月经过多 第五节月经过少 第六节经期延长 第七节经间期出血 第八节崩漏 第九节闭经 第十节痛经 第十一节经行乳房胀痛第十二节经行头痛 第十三节经行感冒 第十四节经行发热 第十五节经行身痛 第十六节经行口糜 第十七节经行泄泻 第十八节经行浮肿

第十九节经行风疹块 第二十节经行吐衄 第二十一节经行情志异常 第二十二节绝经前后诸证 第二十三节经断复来 第二十四节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第九章带下病 第一节带下过多 第二节带下过少 第十章妊娠病 第一节妊娠恶阻 第二节妊娠腹痛 第三节异位妊娠 第四节胎漏、胎动不安 第五节堕胎、小产 第六节滑胎 第七节胎萎不长 第八节胎死不下 第九节子满 第十节子肿 第十一节子晕 第十二节子痫

第十三节子嗽 第十四节妊娠小便淋痛第十五节妊娠小便不通第十六节妊娠身痒 第十七节妊娠贫血 第十八节难产 第十一章产后病 第一节产后血晕 第二节产后痉病 第三节产后发热 第四节产后腹痛 第五节产后小便不通第六节产后小便淋痛第七节产后身痛 第八节产后恶露不绝第九节产后汗证 第十节缺乳 第十一节产后乳汁自出第十二节产后抑郁 第十三节产后血劳 第十二章妇科杂病 第一节症瘕

[专题]积分奖励制度

[专题]积分奖励制度 1、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评比: 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综合考评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我们班级准备实行学习积分奖励计划。通过对成绩优秀、表现努力、有明显进步的孩子以积分卡及奖品、奖状的形式鼓励,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巧妙设计的奖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努力会有收获”这样一个道理,同时培养孩子要怀有“感恩的心”。这是全班同学参与的一个积分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快快乐乐地做每件事情,让我们一同开始吧~ 2、评比的周期: 每天按照孩子当天的表现发给孩子积分卡片;每周公布一次“积分银行”的分数;每月兑换一次奖状和奖品;期末按照得到的积分进行总评比。 3、我们怎么评比: 这是一个“积分卡——奖状加奖品"的一个过程。根据学生的表现发给生动活泼的积分卡片,每天将卡上的积分存入“积分银行”。每月根据学生在“积分银行”的积分卡分数在班内开展评比,分别评出金奖、银奖、铜奖及努力奖。(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奖品) 4、如何得分: 语文课、数学课表现好,上课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2分。 科任课表现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2分。 课间排表现好+2分。 学习成绩或各方面表现有进步+2分。 考试成绩得100分+10分,95分以上+5分,90分以上+2分。 5、奖品设定: 我们通过一些小小的创意奖品让孩子知道去回报、去感恩、去努力、去争取。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些小奖品有:

手套、袜子:代表“感恩”,天冷了,同学们通过努力给爸爸、妈妈得到一副手套或一双袜子,会让孩子从小心中就有一份感恩的心,同时让他们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爸爸妈妈这个冬天不“寒冷”,我们可以让爸爸妈妈生活得更好。 标有“老爸我爱你”、“老妈辛苦了”的小毛巾,爸爸、妈妈最想得到的礼物。 还有一些孩子喜欢的变形金刚、奥特曼、小魔法棒等。爱玩永远是孩子的天性,这些都是男孩、女孩们最喜欢的玩具,同样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当孩子们缠着大人买玩具时,家长也可以说:“学校为你们准备了奖品,想得到就要努力哦”。 小橡皮、铅笔等文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奖品,当爸爸妈妈问“怎么多了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孩子说:“我努力得到的”,一定会有一份小小的自豪的。 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能够让孩子爱上学习,让学习变得不枯燥,让孩子们都快乐起来,让我一同努力吧~ 小学语文学习积分卡的应用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江山市城南小学课题组 内容提要:学生只有在学习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学习的效果才会明显。特别是班级中学业状态处于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从根本性去分析是因为对学习有畏难情绪~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在教学中通过应用积分卡的形式极大的激活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借以创造学生成就感~培养信心~同时使学生在获得书本知识的同时懂得竞争与合作~最大空间地发挥自主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 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全面发展积分卡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浙江省教育厅提出“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有教无类,确保学生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以及“工作重点转移到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社会实践”的“三条底线和四个转移”。提倡有效课堂教学,实施高质量轻负担教育。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永正说:“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

中医妇科学_复习重点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女性的解剖、生理与病因病机特点,研究妇科疾病疹疗规律,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十个历史时期: 1. 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甲骨文疾育;史记剖腹产;周易孕育;原始的优生观点—列女传的胎教(最早),曲礼的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2.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妇科学奠基时期-出现了妇科医生-带下医;胎产书最早记载胚胎发育;内经:基础理论,临床病证,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记载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3. 秦、汉时期—已具中医妇科学雏形-最早的妇产科病案(秦);难经创命门学说及冲任督带理论;本草经所收药物中指明治疗妇产科病有88种并在紫石英条首见“子宫”之名;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设妇科专篇,奠定妇科治疗学基础,有经带胎产杂病分类与辨证论治,并开创了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华佗实施针刺与药物堕胎;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女医”:义姁,淳于衍(汉)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脉学与胚胎学发展-晋《脉经》首见“月经”之名和特殊月经,记载妊娠脉、临产脉;妊娠各期保健要点-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晚婚优育-南齐《褚氏遗书》 5. 隋唐五代时期—趋向专科化-隋诸病源候论为病理学巨著,标志中医妇科学的初步形成;唐经效产宝是现存产科最完备者;唐备急千金要方列妇人方为卷首,为崇本之义。 6. 两宋时期—独立分科,产科迅速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分科:设置产科和产科教授;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专著,内容全面、系统,是妇产科史上的划时代著作,总结了南宋以前40多种医籍,附以家传验方和自己经验而成。标志着中医妇科学已经形成。产科专著众多,记载对异常胎位的助产方法。 7. 辽夏金元时期—各家学说蜂起-金元四大家; 8. 明代—肾主生殖理论深化-妇科学术发展,专著较多:薛己《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万全《广嗣纪要》;王肯堂《证治准绳2女科》;张介宾《景岳全书2妇人规》-理论最全面,妇科病完备。对命门学说的发挥:赵献可《医贯》描述命门“水火”;张介宾《类经》。李时珍对月经和奇经的认识、 9. 清代、民国时期—中西汇通-清代:妇产科专著:傅山《傅青主女科》影响最大;萧赓六《女科经纶》;亟斋居士《达生篇》;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教科书-吴谦《医宗金鉴2妇科心法要诀》。 民国:中西医汇通学派:唐容川《血证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张山雷《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开创近代中医教育新局面,创办中医专科学校。 10. 现代—医教研体系-⑴中医教育——全国先后创办26所中医院校,多层次的高等教育;⑵理论研究——大量古籍整理出版;妇科“肾主生殖”、“产后多虚多瘀”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及发挥;⑶诊治技术——辨病与辨证结合,提高疗效,探究机理;⑷中医走向世界,世界研究中医,关注中医妇科学。 女性解剖生理 胞宫(子宫/女子胞/胞脏/子脏/子处)是女子特有内生殖器官概称,包括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位置:小腹正中,盆腔中央,带脉以下,前邻膀胱,后为直肠。 形态:形如合钵,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 功能:⑴主行月经,分泌带液;⑵孕育胎儿,发动分娩,娩出胎儿及附属物。 特点:定期藏泻,具有周期性、节律性。 胞脉功能:把脏腑阴血下注于子宫,以维持胞宫的生理功能,即行月经和主胞胎。 胞络功能:具有维系子宫位置的功能。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史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史 ◆ 为什么要另立中医妇科学 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活动功能男女基本相同。 但妇女在脏器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点,在病理上有经、带、胎、产、杂病等疾病,致使妇女在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也有其特殊变化。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妊娠、临产、产后、乳疾、癓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 ◆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逐渐形成、发展和充实的。现把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个阶段: 1.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97~公元前770年)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积累了药物和医疗技术,到了夏、商、周时代已有关于难产和种子、胎教理论记载。如《史记·楚世家》中有“胸剖而生契”的难产记载。《山海经·西山经})中有服“骨蓉”避孕的记载。《烈女传》有胎教的记录。 2.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在这一时期著名医家扁鹊因曾专门从事过妇产科的医疗工作,当时被称为“带下医”(妇科医生)。《内经》中也有妇科方面的理论记载,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左传》中有“庄公寤生”的难产记载。还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记载,明确提出近亲结婚有害于后代,这一观点比英国的达尔文1858年的相关论述要早2500多年,而且对今天的优生学研究也有意义。

3.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据 《史 到了汉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联体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等首见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胎产书》,是现存的最早妇产科专著,书中对妊娠按月养生提出一些见解,反映了当时对妊娠、胎产卫生的认识。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论述了妊娠呕吐、妊娠腹痛、产后发热、热入血室、带下、经闭、癓瘕等病的证治,并提出阴道冲洗和纳药的外治法。当时的许多经验和方药至今有效。与张仲景同代的医学家华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外科专家,不仅成功地进行了开腹手术,也成功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后汉书·华佗传》说:一伦曰:‘死胎枯燥,执不自生。’使人探(远取)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识,但其色已黑。伦之绝技,皆此类也。”可见当时的妇产科已发展到了相当水平。 4.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公元220~公元61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学的发展。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根据《难经》独取寸口的原则,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使诊脉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化、规范化了。 其中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指出“尺中不绝,胎脉方真”及脉辨男女,描写了产时“离经脉”,即“怀娠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

干货!上海居住证积分-最全问答攻略都在这里!

干货!上海居住证积分,最全问答攻略都在这里! Q1 :我刚刚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了就业类的 《上海市居住证》,很想知道自己居住证上 已经有多少分了。请问,刚刚办理的居住证里面有分数吗?自己是否可以在网上模拟打分? A1 :刚刚办理的就业类居住证上是没有 120分标准积分的。 学牛网提供《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模拟打分》,该打分标准有年龄分、学历或技能分、缴纳社 保分、紧缺专业加分、社保基数分、 表彰奖励分等十多项指标构成,对于违反计划生育和严 重违法犯罪记录的实现一票否决制。当您达到了 120分标准分后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委 托用人单位向注册地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申请积分。 请点击 请问是现申报单位上一家的离职材料吗? A2 :积分核档,需提供来沪前最后一家工作单位的离职材料,即外地最后一家单位的离职 证明;如果没有外地工作经历,则不需提供。其他工作经历的材料,应及时归档。 Q3 :我从外地来沪打工已经三年了, 去年办理了上海市居住证,最近,小孩在沪上幼儿园, 幼儿园老师让我到人才中心拉一份积分通知书。 请问,取得积分通知书需要经过什么流程? A3 :持证人可通过互联网登录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 准分值的,持证人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在线填写《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申请表》 单位向注册或登记地区(县)人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受理机构)申请积分。 Q2 :首次申请居住证积分需要核查档案, 调档函中写明“必须有最后工作单位的离职材料” 网上模拟估分,达到标 ,委托用人

Q4 :申请积分社保4年累计36个月高于上海市平均工资的二倍,要提供几年的税单? A4 :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第二章积分指标及分值,第七条第(五)项缴纳 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相关规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与个人所得税缴费基数不能合理对 应的,……不作为本项的积分依据。”故持证人以“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以及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2倍低于3倍”该项指标进行 积分的,应当提供最近4年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Q5 :你好,我是本科毕业但是没拿到学士学位,如果通过在职硕士拿到硕士学位可以加分 吗? A5 :按照《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持证人按照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 定取得的被国家认可的国内外学历学位,可获得相应积分。持证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积60分。持证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积90分。持证人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积100分。在职硕士如果只有学位没有学历不能积分。 Q6 :申请积分之前的治安处罚记录是否会影响积分? A6 :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第八条(减分指标及分值)相关规定:持证人5年内有行政拘留记录的,每条扣减50分。持证人5年内有一般刑事犯罪记录的,每条扣减150 分。 Q7 :居住证积分单位网上注册、开通审核需要什么材料? A7 :一、申请《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的用人单位在21 世纪人才网()上进行单位网上注册,真实填写单位信息,注册完成后,单位人事专员持相关材料至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社团或民办非企业登记所在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09中西七2班丁雪菲 032009225 关键词妇科 1.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97~公元前770年) 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积累了药物和医疗技术,到了夏、商、周时代已有关于难产和种子、胎教理论记载。如《史记·楚世家》中有“胸剖而生契”的难产记载。《山海经·西山经》中有服“骨蓉”避孕的记载。《烈女传》有胎教的记录。 2.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在这一时期著名医家扁鹊因曾专门从事过妇产科的医疗工作,当时被称为“带下医”(妇科医生)。《内经》中也有妇科方面的理论记载,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左传》中有“庄公寤生”的难产记载。还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记载,明确提出近亲结婚有害于后代,这一观点比英国的达尔文1858年的相关论述要早2500多年,而且对今天的优生学研究也有意义。 3.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寒月事不下”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的病案,都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到了汉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连体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等首见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胎产书》,是现存的最早妇产科专著,书中对妊娠按月养生提出一些见解,反映了当时对妊娠、胎产卫生的认识。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论述了妊娠呕吐、妊娠腹痛、产后发热、热入血室、带下、经闭、癓瘕等病的证治,并提出阴道冲洗和纳药的外治法。当时的许多经验和方药至今有效。与张仲景同代的医学家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外科专家,不仅成功地进行了开腹手术,也成功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后汉书·华佗传》说:“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可见当时的妇产科已发展到了相当水平。 4.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公元220~公元618年) 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学的发展。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根据《难经》独取寸口的原则,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使诊脉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化、规范化了。其中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指出“尺中不绝,胎脉方真”及脉辨男女,描写了产时“离经脉”,即“怀娠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 隋代(公元610年),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当时中医病理学巨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五科。书中有妇人病八卷,前四卷论妇科病,包括月经、带下、前阴、乳房诸病,后四卷论产科病,按照妊娠、将产、难产及产后分类,逐项讨论了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内容颇为丰富。 4.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 唐代继隋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了“大医署”,这是唐朝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专门培养医药人才。医学发展特点是逐渐趋向专科化。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所著《千金要方》中将妇人胎产列于卷首。广泛地讨论了求子、妊娠、产难、胞衣不出、月经、带下及杂病,还精辟地论述了临产及产后护理等内容。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还记载了若干堕胎断产的方法,并已注意到节制生育问题。此时,妇产科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我国现存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即昝殷著的《产宝》。 5.宋代(公元 960~公元 1279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