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本斯艺术风格

鲁本斯艺术风格

鲁本斯艺术风格
鲁本斯艺术风格

先来谈谈对这次的选修课——西方美术史的一些感受吧。说句实话,当初选这门课时,并不是对美术作品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是更关注这一个“史”字,能带我走近达芬奇,梵高这些大师传奇的人生道路,领略他们的精神世界。慢慢地,我渐渐地开始关注这些画家的生平经历与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之间的联系,更加坚信成长与生活的道路是灵感与创作的本源。这次作业有关鲁本斯的艺术风格,我也更倾向于从这个角度进行讨论。

学期伊始便知道本学期的这门课程是通过期末论文的形式考核的。本以为最后会给出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然而老师您最后给了有关鲁本斯这样一个课题。在这里,我得承认我对美术鉴赏没有什么底蕴和基础,所有的认识也都是基于课堂上的讲述以及互联网上众说纷纭的资料。在艺术造诣方面,我恐怕是说不出更多比前人更有价值的东西来的。然而既然已经看了这么多资料,终归想说出点自己的东西和想法出来,论文断然是算不上的,就算是一些心得和想法吧。可能比较稚嫩,可能会有理解偏差,如果老师您能认同我里面的一些地方,那已然算是荣幸啦。

鲁本斯的艺术风格——

鲁本斯——人生轨迹与艺术风格的并行道路

作家的作品反映的是他一生的经历与内心的感受,我毫不怀疑鲁本斯的伟大源自他选择的不凡的道路。另外,他一生的创作风格也是有所变化的,当然,这种变化与他人生的道路密不可分。二者并行前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鲁本斯。

(1)绚丽的篇章——“完美无憾”的一生

记得这门课上曾经说过,作为一名美术家,鲁本斯的一生算是幸运的。无论是达芬奇,拉斐尔,梵高,他们的一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缺憾。有的经历过社会的变迁,有的晚年饱受疾病的折磨,有的穷困潦倒,乃至一生郁郁不得志……反观鲁本斯,在仕途上扶摇直上,在艺术上备受称赞,在作品上广泛流传,甚至连个人修为和兴趣爱好方面都无可挑剔,是可谓此生无憾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丁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龙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这是岳阳楼记里的一段,说的是把酒临风,壮志得酬的人眼中的世界。虽然这段文字是对山水的描述,但其中的动感和色彩与鲁本斯的作品异曲同工。看看那幅著名的《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马匹恢宏的气势,男人强烈的运动感,对女子肉体的宣泄,黝黑和白皙的对比,与人性的欲望。浓墨,重彩,华丽,震撼,充分表现出鲁本斯那征服世界的野性和桀骜不驯的内在。可能作为宫廷画师与外交官,鲁本斯的外表更像是一个绅士,广泛涉猎而风度翩翩。但在艺术方面,鲁本斯偏偏又是这样一个天才,他把整个世界都踩在脚下,生活的顺境更是助长了他的狂热。对于鲁本斯而言,

生活和作画本是一体,依我看来,四个字足以概括,那就是——“尽情燃烧”。毫无保留,毫无矫饰,就是这样的华美,就是这样的绚烂。

(2)华美的前奏——被遗忘的身世

在很多关于鲁本斯身世介绍的文章里,我们可以发现“侍童和艺徒”和“意大利进修”都被放在最前面的两部分。这是按照他成长的时期来排序的。在这里,我把它放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想重新通过这两段非同寻常的经历,重新审视鲁本斯的作品及艺术风格:鲁本斯的艺术风格不仅仅是“巴洛克”、“激情”、“动感”、“华丽”几个简单的词可以概括。

这里重新介绍一下鲁本斯的童年。鲁本斯生于德国齐根小镇的一个律师家庭。父亲因其参加反抗西班牙侵略的起义,被西班牙统治者列入了黑名单,遭到迫害,携带家小逃亡国外,投奔德国科隆,后又因为通奸遭驱逐。老鲁本斯使鲁本斯十分厌恶轻薄放荡行为,后来鲁本斯虽经常入宫廷,与上流社会人士交往,一生过着豪华富裕的生活,但他严于律己,始终忠于自己的爱情,家庭幸福美满,不能说他父亲的这段不光彩的经历对他毫无影响。

鲁本斯先后学艺于三位名师,从弗兰德斯长大一直到宫廷生活,虽然进展可谓神速,但家庭和故乡的影响在他心底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愈是传奇的经历愈是能激发人内心里无尽的欲望,当从小城镇走出来的鲁本斯遇到宫廷生活的雅致奢华,内心的一团热火被完全释放,以至于他的作品令人觉得穷奢极欲,如痴如醉,色彩饱满有如五彩世界,动感激昂犹似万物奔腾。他用他精湛的技艺征服了一座座艺术的殿堂,更是用内心那点来源于弗兰德斯这座小城的星星之火。

鲁本斯是一个受到多国文化熏陶的人。其中这段意大利进修的经历尤为宝贵。在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诞生的地方,应该是他人文素养得到最大塑造的地方。在这里,鲁本斯不仅了解到古典艺术的魅力,体会到文艺复兴之光芒,也对现代艺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宗教文化的魅力更是令鲁本斯所无法抗拒的,以至于他生平的大多数作品,尤其是以那最著名的《下十字架》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都以宗教作为素材来源。

\

然而,上面所说的一切依然不足以展示一个完完全全的鲁本斯。在鲁本斯所有宗教画人物画里面,给我感触最深的却是这幅《小孩头像》。

在艺术手法上,由于欣赏水平比较有限,在这里摘录一段我比较认同的评价:

“小孩的脸部表情非常丰富,色彩相当和谐,眼神炯炯发光。金黄色的头发脉络非常分明,并富有立体感。大翻领用大笔触涂绘,使大翻领反衬出那张童稚诱人的脸庞。这些作品几乎全是出于鲁本斯亲笔,因其精确的感染力而引人入胜。由于这些画是他亲笔所作,从中更能显示鲁本斯写生的本领。小孩头像在构图上是对称的,但整

个脸部的刻画非常生动:上衣的大领好像是花托,而颜色则是开放出来的美丽花朵,显得天真可爱。”

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鲁本斯在这幅画里展示出的人文情怀。这幅画仍然是以生动、感染力著称。但对小孩面部神情的完美捕捉更体现出鲁本斯在展现激情的同时仍保留的对人内心世界的追求。鲁本斯的技术无可争议的属当时世界一流,但多国文化的熏陶不仅仅带给他狂热,鲁本斯仍是一个充满关怀柔情的君子。这所有的一切,可能,源于他内心本身的一份自小时候保留下来的柔情。

(3)生命的赞歌——生生不息的斗士

鲁本斯曾开玩笑说:作画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工作是外交大使。鲁本斯作为外交官出访过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掌握多门外交语言。西方美术史的课上说过,作为一个有数千幅作品传世的高产作家,本已经是不可思议,更不用说他还有大量的工作和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了。尽管他的高产有他的技巧和原因,但我们能看得出,鲁本斯旺盛的精力和生活的热情,就如同他绚丽的画一般,再怎么绚烂也不过分。鲁本斯晚年还有这大量传世的巨作,诸如《苏珊娜·芙尔曼肖像》又称《戴帽子的女人》、《彩虹风景》、《海仑娜·芙尔曼和孩子们》以及《(鲁本斯)自画像》。鲁本斯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上坡,永不停歇的精神,谱写了鲁本斯生命的赞歌,而毫无遗憾。

鲁本斯与巴洛克艺术

首先,简单复述一段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在上面有关鲁本斯的绘画技艺与艺术风格介绍中,主要是结合鲁本斯的成长经历进行描述的。我没有否认鲁本斯对巴洛克的重要意义及所处的重要地位,而我有意没有提到巴洛克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鲁本斯的成长和艺术生涯,并不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巴洛克艺术的影响。相比之下,参考了一系列有关资料,我更觉得,是鲁本斯将巴洛克艺术在美术领域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鲁本斯不仅仅是巴洛克艺术在美术领域的代表人物,更是巴洛克艺术在美术领域上的开拓者。

在鲁本斯时代之前,巴洛克艺术一直被古典主义画家认为是非正式画稿、草图,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因此,巴洛克艺术一直以来得不到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鲁本斯的出现,逐渐改变了巴洛克艺术在美术领域的这一趋势。他无尽的想象力和火热的激情,真正打动了欣赏者,巴洛克艺术在鲁本斯时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后也出现了一大批的追随者。

如果简单的把鲁本斯介绍为“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并没有体现出鲁本斯的巨大贡献,更是一定程度上埋没了鲁本斯的一系列功绩。毕竟,鲁本斯是在用自己的体会和经历,去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一种“新的艺术”,他不属于谁,他是新天地的开创者。

二、在我看来,鲁本斯的作品毫无疑问体现出浓厚的巴洛克艺术的色彩,但我们不能否定,鲁本斯的部分作品中,仍然体现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分。

在鲁本斯的下面一些自己与妻子的画像,之前提到的《小孩头像》,以及一些他为数不多的风景画里,我们能看到鲁本斯对艺术理解的另外一面。

鲁本斯在情感上对妻子忠贞不二,在画作上在表现激情的同时常常能表现人物细微的一面,以至于上面两幅人物画充满了温情的元素。同样,他在风景画里常常寄托着对故乡弗兰德斯的思念,尽管他漂泊于世界各地,无限辉煌,那片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情怀从未泯灭。鲁本斯的情感犹如他饱满的生活一样,不是单单的一个方面。相比之下,他是个近乎完整的人;加上他的天赋,技艺和经历,更称得上是近乎完美的人。

三、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说,虽然鲁本斯主要的艺术成就在于巴洛克风格的开拓和发扬,但他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

鲁本斯属于巴洛克,属于弗兰德斯,更属于他自己特有的生活,属于他自己,美术史上独一无二的鲁本斯,一个汇聚激情、热情、温情、浪漫之情于一身的一代艺术大师。

鲁本斯的艺术风格

史的一些感受吧。说句实话,当初选这门课时, 并不是对美术作品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是 更关注这一个“史”字,能带我走近达芬奇, 梵高这些大师传奇的人生道路,领略他们的精 神世界。慢慢地,我渐渐地开始关注这些画家 的生平经历与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之间的联系, 更加坚信成长与生活的道路是灵感与创作的本 源。这次作业有关鲁本斯的艺术风格,我也更 倾向于从这个角度进行讨论。 学期伊始便知道本学期的这门课程是通 过期末论文的形式考核的。本以为最后会给出 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然而老师您最后给了有 关鲁本斯这样一个课题。在这里,我得承认我 对美术鉴赏没有什么底蕴和基础,所有的认识 也都是基于课堂上的讲述以及互联网上众说纷 纭的资料。在艺术造诣方面,我恐怕是说不出更多比前人更有价值的东西来的。然而既然已经看了这么多资料,终归想说出点自己 的东西和想法出来,论文断然是算不上的,就算是一些心得和想法吧。可能比较稚嫩,可能会有理解偏差,如果老师您能认同我里面的一些地方,那已然算是荣幸啦。 鲁本斯的艺术风格—— 鲁本斯——人生轨迹与艺术风格的并行道路 作家的作品反映的是他一生的经历与内心的感受,我毫不怀疑鲁本斯的伟大源自 他选择的不凡的道路。另外,他一生的创作风格也是有所变化的,当然,这种变化与 他人生的道路密不可分。二者并行前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鲁本斯。 (1)绚丽的篇章——“完美无憾”的一生 记得这门课上曾经说过,作为一名美术家,鲁本斯的一生算是幸运的。无论是达 芬奇,拉斐尔,梵高,他们的一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缺憾。有的经历过社会的变迁,有的晚年饱受疾病的折磨,有的穷困潦倒,乃至一生郁郁不得志……反观鲁本斯,在 仕途上扶摇直上,在艺术上备受称赞,在作品上广泛流传,甚至连个人修为和兴趣爱 好方面都无可挑剔,是可谓此生无憾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丁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龙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上课简介

上课,同学们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新来的实习老师,很高兴认识大家,在这今后的四周课当中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美术鉴赏这门课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以及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三种表现形式哪三种,一种是具象艺术,一种是意象艺术,一种是抽象艺术。接下来同学们看这么几组图片,没一组图片有一张是绘画有一张是照片,同学们看一下看完之后你有什么发现?首先看着完这些图片之后他们是属于具象绘画还是意象绘画,对是具象。看完这些图片感觉这些画是不是与我们所看到的照片上的人都极为的相似。非常的写实,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具象艺术。 (二)授课 1、具象艺术的定义: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刚才大家看了这么几组图片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是具象艺术,究竟什么样的艺术才是具象艺术,具象艺术的定义是什么,我们看一下具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的相似的艺术。这句话也很容易理解。我们来看一下这幅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这幅画面上的这些动物和昆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是很常见的,是不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极为的相似,这些动物的神态也都是栩栩如生。这就是所谓的具象艺术。接下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幅19世纪巡回画派的代表画家希施金的风景画。这两幅画画的怎么样,是不是很真实,画面看着非常的优美,看到这样的风景是不是有一种想去旅游的想法。希施金对大自然是情有独钟,一生画了很多的关于大自然的风景画。还有陈丹青的《书》画的是不是与自然对象也极为的相似,画中有画,和照片相比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还有冷军的《静物》冷军是极端写实的代表画家,这组静物画的也很写实,我们看一下蜻蜓的翅膀,以及铁丝和布的质感表现的非常到位。我们在看这幅冷军的五角星获第九届全国美展的金奖,大家知不知道这幅画的拍卖价格是多少,猜猜,成交价是1000多万元。还有这幅鲁本斯的作品,每只狮子的动态表情都不一样,画中的这个人在狮子中的表情和动态也和有意思。 2、具象艺术的特点: 特点一: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具象艺术,那具象艺术有哪些特点,同学们看一下课本的第13面,看一下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是什么。同学(略)。接下来我们先看一下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我们从具象艺术的定义是不是也能看出这一特点。《静物》这幅静物是不是再现了我们现实中的水果和花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接下来在一下这幅照相写实主义的最品,这中场面在我们生活中也能看见,整幅画面构图很饱满,画面很真实。这幅也是照相写实主义的作品,是不是感觉和照片差不多,照相写实主义就是根据相片来创作的。从这些作品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就强调数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那么艺术家是不是就处处原封不动的描摹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呢,答案肯定不是,而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并按照创作需要和美的规律与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和综合的艺术处理。大家想一想照相是不是也如此。 特点二: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象艺术的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表现出瞬间性特征,即艺术家选取的是艺术形象中最典型的一瞬间。看这幅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教皇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他很阴险狡诈。画家就是选取这么一个典型瞬间,他双唇紧闭,双眉紧锁,目光斜视,这么一个瞬间来表现他的这种阴险狡诈。同学们在看一下这幅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画家通过这么一个典型瞬间来表现伊凡的残暴。伊凡是16世界沙皇的统治者他生性残暴,16岁杀死握有实权的摄政王自立为帝,他在与儿子发生的一次争执过程中用权杖击中了儿子的头部,顿时血流如注,他瞪着惊恐万状的眼睛抱着垂死的儿子,这是他的唯一的继承人。画家用这么一瞬间来表现他的兽性与人性的一面。《海

巴洛克艺术作品

巴洛克艺术作品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6.28——1640.5.30)出生于德国的茨根小城一个律师家庭。9岁时随父母移居佛兰德斯,定居安特卫普。父亲去世后,母亲送他进一所拉丁文学校学习,他能阅读古希腊罗马书籍原著。1608年,与名律师兼人文主义者布兰特结婚,画家为妻子画过不少著名的肖像,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复活》、《爱之园》、《末日审判》等,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鲁本斯的成就在于融合法兰德斯和意大利的传统艺术,复兴法兰德斯画派,对欧洲绘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其作品丰富,被尊称为法兰德斯第二个黄金世纪中最突出的艺术家。 鲁本斯是法兰德斯大画家,他是欧洲第一个巴洛克式的画家,他的绘画具有巴洛克艺术的壮丽风格.鲁本斯的创作以对生活的富于诗意的表现来歌颂生活,首先是歌颂作为宇宙最完美的造物的人类.他在二十年代所画肖像,绝大部分是盛装的、外表上十分华贵的贵族肖像,还有比较朴素的便装肖像的为数甚少.他画的肖像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由于绘画技巧的完美,同时还由于他在肖像里表现了脉搏在热烈地跳动、目光中充满了生命力、富有弹性的皮肤的栩栩如生的人物.鲁本斯在三十年代,也即是他的生命最后十年,尤其喜欢画肖像、风景与神话画.

这些作品几乎全出之于亲笔,比早期的作品更加朴素,更能予人以亲切之感,这些作品以其画法的潇洒与极度精确及洋溢着内在热情的感染力而引人入胜。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 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建筑学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 在着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我觉得了解中国画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精神 山水画萌芽于晋朝,顾凯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水画已成为一个主要表现题材,我觉得人对人自己认识太深才觉得每幅画人的言态表现得不尽人意,山水可夸大其气势表达出其意境即可,狗马只须表达出其形而已从顾凯之仅有的山水画《洛神赋图》中可以窥见当时山水画初期形态的端倪,基本上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所记载的样子,传本〈洛神赋图〉中的山水部分,确实如其所言“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拮”,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无论是山水还是树石,都表现为高度的概括化,比如树的表现,银杏树仅象征性地以三五片银杏叶概括,树枝的“列植之状”也是“若神臂布指,离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印行树有很大距离,正如前边所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石仅以“高古游丝”线条勾勒,而没有皴法,但我认为,水法和云法的表现是极为纯熟的,水云的流态动势相当完美,由此可见,山水画的表现在当时已达到的艺术水准只是没有后来的布局合理罢了 初期的山水画往往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配景,即使独立为一个专门画种也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山水画初期的这种形态是不足为奇的,虽然我们现在已不能得睹六朝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而且见于史料的早期山水画家也不是很多,顾凯之,宗炳,王微等人关于山水画论的发展为当世山水画的发展和成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历隋唐,五代诸朝,山水画渐盛。他们可谓山水画的先驱,六朝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真正起点,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却导致了美学上的最灿烂,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当时不忍心目睹石灰的琴棋书画的隐士,且

关于庚斯博罗的介绍

关于庚斯博罗的介绍 英国画家,庚斯博罗于1727年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羊毛商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静物画家,因此他早期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后又在法国画家格霍夫洛特那里做助手并与海曼共事过一段时间。1768年他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他的作品强调光和奔放的笔触,加之精致的色彩,使他成为皇家宠爱的画家。 人物简介 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Gainsborough,1727-1788年),英国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他与同时代的约书亚·雷诺兹爵士相媲美。庚斯博罗善于捕捉绘画对象的特点。他运用色淡而经常闪烁的色彩和松散的笔触在他的作品中营造出一种自发性和新鲜感。尽管庚斯博罗以肖像画而广为人知,但他更喜欢画风景画。 生平介绍1727庚斯博罗出生于英国东南部的索德柏利,是庚斯博罗与梅亚莉巴洛夫妇的小儿子。1740前往伦敦习画,成为画家兼版画家格弗路的弟子。1745结束学徒生涯,于伦敦的哈顿园设立自己的画室,创作了《忧郁的泰瑞尔狗》。1746与波佛特公爵亨利非嫡系的女儿玛格特巴尔结婚。1748父亲约翰庚斯博罗去世。举家迁回索德柏利,女儿梅亚莉出生。1752迁居至巴斯,以创作社交界的肖像画一夜成名。1761开始送作品至伦敦的艺术家协会参展。1764造访威尔顿,研究班布鲁克伯爵所收藏的凡代克与鲁本斯作品。1768受邀成为皇家艺术学院首批会员之一。1773因对作品的展出方式不满而与皇家艺术学院失和。1774迁居至伦敦,定居于帕玛街上的香柏克豪邸。1782前往西部地区从事写生旅行。开始创作“幻想画”。1783前往湖水地区从事写生旅行。1784再度因作品的展出方式而与皇家艺术学院发生冲突。以后不再于皇家艺术学院展出,而以香柏克豪邸为展览场所。1785罹患脑肿瘤,健康情形恶化。1788于8月2日去世,葬于丘的教堂墓地里。 代表作品 《蓝色男孩》《西登斯夫人》《晨间漫步:威廉·哈利特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市场购物车》《小屋之门》《有桥的风景》《德文郡公爵夫人》《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登夫人》《列戈尼尔·佩内洛普女子爵》 人物故事庚斯博罗出生于萨福克郡的萨德波里。14岁时,他前往伦敦学习素描和雕刻。1746年他结婚,1750年左右定居于伊普斯维奇。1759年他移居时尚胜地巴斯,并很快成为当地的肖像画领袖。他还在那画了许多精美的风景画。庚斯博罗是皇家学院(创立于1768年)的36位创始成员之一。1774年,他定居伦敦,成为王室最喜欢的肖像画家。出生托玛斯。庚斯博罗(ThomasGainsborough)于1727年,出生于英国梭福克郡(suffolkshire)东南部的商业都市索德柏利。准确的生日不明,但根据记载他于5月14日在福莱亚斯大道的卫理教堂受洗。毛织品工业长久以来都是索德柏利一带的经济命脉,庚斯博罗家族历代也在毛织品业界中维生,托玛斯的父亲约翰就是个毛织品商人。他靠这方面的贸易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但在1730年遭遇了经营危机,结果,约翰在某位曾经有钱有势的亲戚帮助下获得了市内邮局局长的职位。约翰任职到1748年过世为止,之后遗孀梅亚莉?巴洛继承了这个职位,但她也于1755年过世。童年庚斯博罗的童年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他在九个兄弟中排行最后,据说他的兄长们个个都拥有丰富的创造力。外号“发明家杰克”的长兄曾设计过许多巧妙的机械,例如会唱歌的笼子,或是会自行摇动的摇椅等等。另一位哥哥汉佛利则偏好发明较为实用的工具,曾设计过利用潮汐的水车、钻头式的锄子,也曾为蒸汽机做过一些重要的改良。童年时代的托玛斯也曾为家族的名声做过些许贡献;据说孩提时代的他曾异常

儿童美术简介

儿童美术简介 素描是一种用单色或少量色彩绘画材料描绘生活所见真实事物或 所感的绘画形式,其使用材料有干性与湿性两大类,其中干性材料如:铅笔、炭笔、粉笔、粉彩笔、蜡笔、炭精笔、银笔等,而湿性如:水墨、钢笔、签字笔、苇笔、翮笔、竹笔、圆珠笔等。习惯上素描是以 单色画为主,但在美术辞典中,水彩画也属于素描。 以素描表现的目的来说,素描一般用作学生提升造型水平的基本 绘描练习,或作为创作前的整理或局部草稿练习、素材的搜集方法, 并练习物体形象、动态、量感、质感、明暗、空间、色彩、比例、构图、变化统一、疏密等。绝大部分的画家在从事一幅油画或壁画之前,便先有绘画雏型出来,而这个简单几笔的雏型画,便是素描,素描很 少用来制作为成品,但也有画家使用这种方式制作,而这样的成品画 和画稿有所出入,因为此类的素描是在画完雏型的基本功外,再添加 细部光影变化的描绘。而这样素描的目的也在于作为画家视觉的记录。 以表现的技巧来说,素描有别于水彩、油画,而是重于线条表现 方式,以线条的粗细轻重来描述物体的明暗深浅,并且不须顾虑物体 细节的色调色值,画面借由明暗光影的衬托来突显主题,但是也因为 失去了彩度的考量,素描在明暗的阶调上,分层的很详细,在不同的 微细的明暗变化中,都能体现物体的立体感。 法国古典主义油画家安格尔因为和浪漫主义观点不同,认为色彩 的作用不是主要的,所以创作了大量素描和单线作品。中国画家王式 廓的作品“血衣”,也是以素描方式创作的。 的素描大师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巨匠: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拉菲尔·桑乔、中国的徐悲鸿(1895-1953 )。伦勃朗、彼得·保罗·鲁本斯以及伊利亚·列宾等也是素描 大师。

巴洛克艺术的简介及其特点

巴洛克艺术 简介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巴洛克艺术于16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17世纪步入全盛期,18世纪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对于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都有积极影响。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得到教会强有力的支持,主要流行于意大利、佛兰德斯、西班牙等天主教盛行的国家。意大利艺术大师贝尼尼和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作品反映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最辉煌的成就。 特点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代表人物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其具体表现为: (1)善用动势: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射状的喷泉:还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动作显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的镜面手法。 (2)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宫崎骏的详细作品集

宫崎骏作品汇总 人物介绍: 宫崎骏(Miyazaki Hayao,1941年1月5日~至今), 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 是当之无愧的亚洲动画大师,其作品已然成为亚洲动画 事业的一个高峰。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 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更是获奖无 数。 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可以说没有他 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他是第一位将动画 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宫崎骏在打破手冢治虫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的预言:“ 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 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 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八十年后,世界动画界最 接近埃利·福尔梦想的,首推宫崎骏。 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宫崎骏在打破手冢治虫(大家对他最熟悉的作品应该是《铁臂阿童木》)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宫崎骏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斯尼、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他的这份执著,不单令全球人产生共鸣,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视,连美国动画王国迪斯尼,都要斟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发行版权(亚洲地区除外)。宫崎骏出生于东京都文京区,他在四个兄弟中排名第二。幼年时全家移居到枥木县的宇都宫市和鹿沼市。1947年开始在宇都宫市的一所小学就读,4年级时回到东京,就读杉并区大宫小学和永福小学。1953年毕业,进入大宫中学读书,高中进入都立丰多摩高中,开始学习绘画。1958年因为东映动画《白蛇传》而开始对动画产生兴趣。1959年考入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系,主攻“日本产业论”。大学期间热衷创作漫画,积累了数千张画稿。 大学毕业后,宫崎骏于1963年4月进入东映动画公司工作。成为动画师后第一次参与制作的动画是《汪汪忠臣藏》(制作人:白川大作)。1965年10月与同事太田朱美结婚,育有两子。长子宫崎吾朗,1967年1月出生,是吉卜力工作室

素描简介

素描,简而言之就是单色画。却又不尽然,毕竟素描涵盖与牵连的东西太多,解决的问题也太多,素描过程是同一时间要考虑许多问题的综合思维活动。当今美术院校各专业都把它作为基础课,虽然各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油画重体积、调子,国画重线条,版画、设计重结构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时,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种类,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当然,专门的素描艺术家并不多,大都是兼职者,如诸位大师们,他们寥寥几笔的创作草稿就已经价值不菲,你根本不用分是基础性强的速写还是独立的艺术品。这些即便看似寥寥几笔的素描作品,其后面的功力也非常了得,有时随便一条起伏弯曲的线条,体现的却是艺术家对形体、结构、特征、节奏、韵味、艺术史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于其背后的艰辛也自然不言而喻了。 下面谈谈本人对素描的理解,又或者可以说是十几年来教与学的体会。下面几部分有内容上的交叉,这是素描的综合性决定的,每一部分只是素描综合体中的一个理解侧面,它们的关系是分解与重组。 1. 理解多少就能表现多少 总体来讲,素描是很理性的,素描的过程是脑、眼与手高度结合的人的活动。大脑是总指挥,充实的理性显得尤为重要;眼睛偏感性,生动、鲜活,但常常出现片面与误差;手只是实现脑眼商量的结果的工具,只要听话就行了,属于技术类(当然还有其它工具)。所以大脑要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只有思考才会有创新,会思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首先,要学美术史,了解美术的发展过程,了解诸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自己正确地定位,促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学习素描就不能不学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鲁本斯、康伯夫,仅仅知道契斯恰科夫是不够的。解剖学、透视学诞生给素描注入了更多的科学理性因素,而解剖学、透视学这两门学科就需要花时间精力去学习与掌握,比如:表现一个人,仅仅了解表面的轮廓起伏而不知道其下的骨骼构造、肌肉走向作用及视觉上的透视变形是不行的;每画一条线、一个起伏都要能体现解剖学和透视学知识,这些内在知识能使素描作品更深刻、更完整。构图知识使素描作品更趋于完美和个性化,更有画面感、更有艺术性。对结构、特征、比例、形体、朝向、节奏、对比、点、线、面等要素的熟练运用与驾驭,无疑对素描的充分表达起到深度与广度的关键作用,几何概念的把握与深入塑造技能又起到画面的宏观与微观的调控作用。照相机的发明、网络时代的来临使素描从客观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关注后工业化人的思想情感的无限空间,素描更呈现多元风貌。 显然,拥有如此丰厚的知识储备,你就要做个优秀的指挥家,而且要在直觉、激情中尽情地艺术表现。 2. 基础·能力·素质

简介世界著名74幅油画

简介世界著名74幅油画 1、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桌球》这可是人家1807年画的,看看两百年前欧洲人的生活吧。 2、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3、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人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对于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满意。 4、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该画描绘了一青春少女与一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老者被画家描绘得苍老憔悴,而少女则面色红润,充满青春活力。画家以同情少女的笔调,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5、安格尔《大宫女》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曾引

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抨击。评论家德·凯拉特里说得较为尖锐,他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阿莫里·杜瓦尔则辩解说:“凯拉特里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6、约翰·埃·密莱《盲女》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云际彩带当空,原野一片金黄,空气是润湿的,在远景的小道上有几头走动着的牛羊,近处有飞鸟起落。盲女只能倾听小伙伴的讲解,她连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无从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鲜的空气,听到了原野里生灵的声音。7、拉斐尔《雅典学院》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作者希望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8、柯罗《珍珠女郎》有人知道这幅画的玄妙之处吗?该画在世界十大名画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虚名哦……9、泰奥多尔·居丹《肯特海滩》该画描绘的是在狂风暴雨的海浪中即将倾覆的帆船,人们纷纷逃离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涛汹涌,人们在挣扎。在黑白两色的对比中,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10、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

巴洛克艺术作品

1、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 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中最著名的雕刻家、建筑家、画家。在油画作品方面代表人物有比利时的鲁本斯、凡·代克、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巴赫和亨德尔、意大利的彼也特洛·贝列提尼·达·科托纳、卢·卓尔丹纳、乔·巴·高里等。 2、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内涵也极为复杂。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扩展资料: 巴洛克艺术背景: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 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

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巴洛克艺术发展: 巴洛克艺术于16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17世纪步入全盛期,18世纪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对于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都有积极影响。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得到教会强有力的支持,主要流行于意大利、佛兰德斯、西班牙等天主教盛行的国家。意大利艺术大师贝尼尼和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作品反映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最辉煌的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洛克艺术 23 评论 分享 举报收起 牙牙的弟弟 2019-02-23 关注

贝尼尼、鲁本斯、凡·代克、伦勃朗、委拉斯开兹等。 1、贝尼尼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 3431343066Gian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 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另外,他也是画家,绘图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 贝尼尼于1680年11月28日逝世,终年82岁。罗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2、鲁本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早期巴洛克艺术杰出代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彼得·保罗·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世界画家介绍1

世界画家介绍(一) 乔治·修拉(1859-1891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他的一生可以用几个日期来概括它们不是巨大事件的日期而是其作品的创作日期因为他短促一生中的大事就是他投以日夜和全部发明的伟大作品 吉诺·塞韦里尼意大利画家吉诺·塞韦里尼1883年生于科托纳.1901年他在罗马结识了后来的未来派理论家波丘尼.翌年又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第一位老师的巴拉 保尔·西涅克(1863-1935年)在巴黎出生和逝世.他是位狂热的人: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一句话热爱他所处的时代.他从来都是最彻底不过的既强壮又开朗与其说象位画家不如说象个布列塔尼水手 艾尔弗里德·西斯莱(1839-1899年)生于巴黎逝于莫莱.他和莫奈一起是纯正印象派的真正代表 马修·史密斯爵士1879年生于英国哈利法克斯.他先入曼彻斯特美术学校然后又在斯莱德学校习画.他于1910年来到巴黎从此便半居法国半居英国成为伦敦画派的成员. 威廉·包梅斯特1889年生于斯图加特他可能是德国一位最少本国风格而最富有欧洲格调的画家.当德国现代画家都与纯日耳曼的表现派有颇多联系之时在他身上却似乎毫不存在这种影响. 格拉罕·萨瑟兰1903年生于伦敦.他在哥尔斯密艺术学校学习之后主要致力于铜版画创造具有幻觉特点的风景画和幻想画.其艺术受到威廉·布莱克及其弟子塞缪尔·帕尔默(1805-1881年)的影响 康斯坦·拜尔麦克(1886-1951年)生于安特卫普逝于布鲁日附近的贾拜克.他在1909年定居弗拉芒表现主义的摇篮莱特姆·圣马丁以前曾在布鲁日和根特的美术学院学习过.他与塞尔瓦梵登伯格德斯迈兄弟都是莱特姆画派的第二批成员. 弗朗西斯·毕卡比亚原籍西班牙的弗朗西斯·毕卡比亚(1879-1953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他的一生就是在改变着住所、朋友、思想、风格为一种事业而斗争然后再来反对这种事业从而争取一个新的事物 帕斯森(1885-1930)真正的名字是朱里尤斯·宾卡斯.他生于保加利亚的威登逝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个西班牙犹太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他先在维也纳上学然后到慕尼黑很年青时便和讽刺报纸《简练》合作 加米叶·毕沙罗(1830-1903年)生于圣托马斯(当时属丹麦的安的列斯群岛)逝于巴黎.塞尚曾说:"毕沙罗是最接近自然的画家之一".事实上他的确为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情景并用无数油画、水彩、素描和版画把它记录下来而奉献了一生 彼埃·毕维·德·夏凡纳(1824-1898年)生于里昂逝于巴黎.现在已习惯于不把他列入现代

关于威廉·霍加斯的介绍

关于威廉·霍加斯的介绍 威廉·霍加斯(1697年11月10日-1764年10月26日)是英国著名画家、版画家、讽刺画家和欧洲连环漫画的先驱。他的作品范围极广,从卓越的现实主义肖像画到连环画系列。他的许多作品经常讽刺和嘲笑当时的政治和风俗。后来这种风格被称为“霍加斯风格”。 【名称】威廉·霍加斯(又译:威廉·荷加斯;贺加斯) 【英文】William Hogarth 【类别】画家、人物 【年代】1697年11月10日-1764年10月26日 【简介】油画创作《时髦婚姻》《浪子回头》《卖虾女》美学著作《美分析》 霍加斯出生于伦敦附近的巴多罗摩,父亲是一位教师。年轻时霍加斯在莱斯特广场作为雕版家埃利斯·甘波的学徒,学习刻版印刷简单的图片。他很喜欢大都会的街道生活和伦敦的市集,经常画一些他见到的人自娱自乐。他的父亲开了一家不成功的咖啡店,后来因为负债被判入监5年。1720年霍加斯开始自己开业做刻版印刷,一开始只为人印制印家徽、商店券、藏书券等。 威廉·荷加斯生于伦敦一个贫穷教师家庭,父亲深知儿子有绘画才能,就在15岁时送他到一位金银雕刻家门下学艺。小荷加斯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惊人的模仿力和视觉记忆能力,他自己说“我的眼力很好,模仿这种本领在我身上表现特别突出,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使我感到说不出的高兴”。23岁的荷加斯以铜版画家身分独立开业,他不喜欢学院派的清规戒律,喜爱自由驰骋,善画讽刺画,他的油画是跟国王御用画家詹姆士·索赫尔爵士学的,32岁时与老师的女儿私奔。 荷加斯的艺术曾先后受到以鲁本斯为代表的巴洛克艺术影响,尼德兰的博斯和勃鲁盖尔给他的讽刺画创作有极大的启迪,也不能忽视法国的罗可可艺术和伦勃朗艺术在他创作中起的作用。荷加斯热爱生活,他的创作题材都取自现实生活,他对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有极敏锐的观察和理解,他具有画家的眼和手以及小说家的头脑,他还利用艺术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荷加斯不仅是画家,也是位美学家,他著有《美的分析》,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关于形式分析的美学专著。他主张用优美、雅致的曲线作为达到绘画美的钥匙。经过18世纪英国风俗画奠基人荷加斯的开拓,英国绘画发展的曙光才得以在英伦三岛上升起,由于他的尖锐讽刺画揭露了英国贵族上流社会的丑恶腐朽,有力地推动了英国的民主主义启蒙思想。 威廉·霍加斯是英国画家,艺术理论家。1697年11月10日生于伦敦,这位被称为"英国绘画之父"的画家,可以说是英国第一位在欧洲赢得声誉的、富于民族特色的美术家。荷加斯家境贫苦,父亲曾因负债入狱,这种生活体验对他的创作风貌不无影响1764年10月26日卒于同地。15岁随银盘雕刻家E.甘布尔学艺,后在伦敦独立开店,专营雕刻工艺,并兼插图和讽刺画创作。1730年前后他创造了一种把许多肖像集中于一幅画中的谈天画,这种画着重人物心理刻画,极富戏剧性,代表作《征服墨西哥》(又名《印度皇帝》)、《乞丐

作品赏析

《圣母之死》是卡拉瓦乔创作盛期的代表作。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宗教题材,据“圣经”记载,圣母玛利亚从加百列天使那里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她便移居到耶稣的降生地伯利恒,使徒们都从各地赶来送别,玛利亚死后三天,她的灵魂和肉体被天使迎入天国。通常宗教画的描绘是非常严肃和庄重的,然而,卡拉瓦乔并没有遵照教规和圣经的记载,把圣母描绘在光环之中,突出于世尘之上。相反,他将这一事件设计安排在一个普通人家,如同老百姓家里发生了这一不幸的事。圣母玛利亚头发散乱、双脚裸露、衣着不整地躺在一张短小的木床上。周围聚集着悲泣的亲属和邻人,与其说他们在沉痛地哀悼圣母,不如说他们正在哀悼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妈妈。这样地把圣母平凡化的描绘,如同寻常百姓办丧事一样的处理,更贴近了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更容易把观众带进那种悲伤的气氛之中。这就是卡拉瓦乔所坚持的现实主义绘画精神的体现。 欣赏这幅画,我们可以从明暗关系,人物形象及色彩中感受到卡拉瓦乔完美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卡拉瓦乔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后,画面的明暗对比表现得很强烈,这种处理,使黑暗的背景为这幅画增添了死亡的悲哀和气氛的凝重。洒落在圣母上半身的光线,在暗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为明亮,使圣母的形象更突出。四周哀悼的人群在明暗交替中层次分明地逐一展现在你的眼前,从而显示出空间的深远。这幅画色彩很独特,画的上方悬挂着红色的幔帷,约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一,圣母也穿着红衣服。在无繁杂色彩的画面上,大块的红色烘托出圣母之死庄重、肃穆的气氛。哀悼的人因年龄、性别、身份的不同,各人的动作、表情及姿态也各不相同。老人持重,默默地流泪,年轻人则失声痛哭,尤其是死者床前坐着的姑娘,已经泣不成声,将脸深深地埋在胸前,我们似乎可以感到她那抽动的双肩和听到她那悲凄的哭声。 《秋千》弗拉戈纳尔的作品风格多变,色彩华丽,充满色情意味。晚年时因绘画风格不合时尚逐渐没落。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秋千》,巧妙地运用明暗的变化,以纤细的笔致,描绘出庭院和树林的美,非常精巧。它的纤细的线条,有种类乎病态的魅惑,色彩也淡雅。从这种表现来说,弗拉戈纳尔虽然是天资丰富的艺术家,但他的主题却稍稍有种不严肃之处。从下往上眺望正在打秋千的贵妇人的年轻贵族,也许当时没有遭到非难,但今天看来,就颇有轻佻浮薄之嫌了。对此只能认为弗拉戈纳尔是迎合贵族的轻佻作风。 弗拉戈纳的《秋千》是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作,他大胆的描写了上流社会三角恋的主题。画面色彩轻柔愉快,这是一幅奇妙的花园景色,身着华丽的蔷薇色衣裙的女子看起来天真又成熟,她坐在高高荡起的秋千之上尽情的卖弄风情。她毫不在意地翘起脚来让她的宽大裙摆飘舞,显得十分轻佻。据说为她推秋千的是比她大四十岁的富有的丈夫,而躲在前面树丛中偷看的小伙子就是订画者:著名的银行家桑·朱理昂。年轻女子踢出的鞋子,是对着小爱神的雕像还是藏身于树丛的男子呢?不管怎样,画中的暧昧之情流露无疑。显然,订画者是有意炫耀这段爱情经历,而这有意的“炫耀”也正是18世纪世袭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荒淫无度糜烂生活的真实写照。( 《秋千》是一幅装饰性木板油画,也是画家被提及最多、最闻名的油画作品。画面描绘的是在一个树阴浓密,鲜花盛开的花园,一个年青美貌的少妇正在荡秋千的情景。少妇衣着华丽,面庞娇优锦绣,看上去悠然自乐,显然玩得极为开心。在她身后的树丛中,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头正牵着秋千的绳索,乐此不彼地推拉秋千。据说,这位春

梵高的生平事迹介绍

梵高的生平事迹介绍 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梵高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梵高的创作经历 1.早期创作 这里展示的是梵高最早的油画。包括埃顿时期,海牙时期和德伦特时期。当梵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这些作品大约完成于1881年1883年间。此前,梵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几乎绝望,却终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他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可以说,梵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他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又有极高的文学素养,这使他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梵高喜欢伦勃朗,喜欢米勒,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民,工人,社会底层人。深沉厚实的风格虽与其以后的画风有极大的反差,但画中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精神却是永恒不变的。 2.纽南时期 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所谓的著名都是后人评价的结果,当时的梵高只是个待业青年)-《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

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 3.安特卫普时期 1885年11月底,梵高决定去安特卫普,在那里的3个月里,他努力的学习绘画并沉醉于其中。在此期间,他了解鲁本斯的绘画,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这些都对他此后的绘画历程有很大影响。梵高此时期的作品延续了纽南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沉的笔触,但他也渐渐使画布变得明亮了些,色彩也丰富了些。 4.巴黎时期 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凡高兴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在弟弟提奥(当时在巴黎,提奥是颇有名气的画商,和印象派画家关系很好)的介绍下,梵高认识了很多印象派画家,比如劳特累克、高更、修拉、毕沙罗等。在受到印象派影响后,梵高的画风发生了变化,画面变得明亮起来。他还在创作中吸收了印象派的一些技法,如点彩法等。这一时期梵高开始了大量的自画像的创作。2年后,梵高渐渐厌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他并不满足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思想理念,而他独特的个性告诉我们,梵高的绘画不属于任何流派,于是梵高带着希望来到法国南部,充满阳光的小城阿尔,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5.阿尔时期 1888年2月,梵高在朋友推荐下来到法国南部小城- 阿尔,并

鲁本斯艺术风格

先来谈谈对这次的选修课——西方美术史的一些感受吧。说句实话,当初选这门课时,并不是对美术作品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是更关注这一个“史”字,能带我走近达芬奇,梵高这些大师传奇的人生道路,领略他们的精神世界。慢慢地,我渐渐地开始关注这些画家的生平经历与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之间的联系,更加坚信成长与生活的道路是灵感与创作的本源。这次作业有关鲁本斯的艺术风格,我也更倾向于从这个角度进行讨论。 学期伊始便知道本学期的这门课程是通过期末论文的形式考核的。本以为最后会给出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然而老师您最后给了有关鲁本斯这样一个课题。在这里,我得承认我对美术鉴赏没有什么底蕴和基础,所有的认识也都是基于课堂上的讲述以及互联网上众说纷纭的资料。在艺术造诣方面,我恐怕是说不出更多比前人更有价值的东西来的。然而既然已经看了这么多资料,终归想说出点自己的东西和想法出来,论文断然是算不上的,就算是一些心得和想法吧。可能比较稚嫩,可能会有理解偏差,如果老师您能认同我里面的一些地方,那已然算是荣幸啦。 鲁本斯的艺术风格—— 鲁本斯——人生轨迹与艺术风格的并行道路 作家的作品反映的是他一生的经历与内心的感受,我毫不怀疑鲁本斯的伟大源自他选择的不凡的道路。另外,他一生的创作风格也是有所变化的,当然,这种变化与他人生的道路密不可分。二者并行前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鲁本斯。 (1)绚丽的篇章——“完美无憾”的一生 记得这门课上曾经说过,作为一名美术家,鲁本斯的一生算是幸运的。无论是达芬奇,拉斐尔,梵高,他们的一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缺憾。有的经历过社会的变迁,有的晚年饱受疾病的折磨,有的穷困潦倒,乃至一生郁郁不得志……反观鲁本斯,在仕途上扶摇直上,在艺术上备受称赞,在作品上广泛流传,甚至连个人修为和兴趣爱好方面都无可挑剔,是可谓此生无憾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丁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龙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这是岳阳楼记里的一段,说的是把酒临风,壮志得酬的人眼中的世界。虽然这段文字是对山水的描述,但其中的动感和色彩与鲁本斯的作品异曲同工。看看那幅著名的《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马匹恢宏的气势,男人强烈的运动感,对女子肉体的宣泄,黝黑和白皙的对比,与人性的欲望。浓墨,重彩,华丽,震撼,充分表现出鲁本斯那征服世界的野性和桀骜不驯的内在。可能作为宫廷画师与外交官,鲁本斯的外表更像是一个绅士,广泛涉猎而风度翩翩。但在艺术方面,鲁本斯偏偏又是这样一个天才,他把整个世界都踩在脚下,生活的顺境更是助长了他的狂热。对于鲁本斯而言,

西方艺术流派简介

艺术运动 1、远古/古典/拜占庭 远古——由于早期的艺术往往喜爱浓墨重彩,几乎没有残存的样本保留下来。目前的作品是在古墓,埃及壁画,陶器和金属制品中被找到的。 古典主义——涉及古罗马或古希腊建筑和艺术。主要是关于几何形和对称性,而不是个性的表现。 拜占庭——一种来自于公元4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的宗教艺术,以圆屋顶,圆形拱门和镶嵌壁画为特征。 2、中世纪/哥特 中世纪——始于5世纪西欧的一种高度宗教化的艺术。它以阐释圣经中场景的圣像画为特征。 哥特——这种风格在12世纪和16世纪期间风靡欧洲。作为主要的建筑运动,哥特以在拱门和拱形圆顶上绘制最引人注目的细节装饰为特色。 哥特风格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哥特倾向于解决罗马式建筑的不足之处。它允许用更薄的墙去修建天主教堂,并使得用彩色玻璃窗取代传统的镶嵌装饰成为可能。哥特风格一些最好的例子包括夏特伊大教堂,兰斯和亚眠大教堂。这个词用来描述具有较高自然程度的雕塑和绘画。 3、文艺复兴 这场运动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该词字面意义是复兴,用来描述对古典世界艺术成就兴趣的恢复。最初文学艺术的复兴决定远离中世纪宗教的支配,并将注意力投向社会个体的状态。这个时期个体表现和世俗体验成为文艺复兴艺术的两大主题。 该运动大部分归功于日益复杂的社会,其特征是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这一时期,教育蓬勃发展,图书馆和学府允许对古代世界文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此外,艺术也从有影响力的群体赞助获益。例如佛罗伦萨的美弟奇家族,米兰的斯佛撒家族和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和利奥十世。文艺复兴时期的恢复可以通过浪漫史的表达看到,彼得拉克的作品首次展示了14世纪早期和传奇文学时代对古典世界知识价值的新兴趣。 列奥那多·达芬奇是浪漫主义的原型,他的艺术、科学和写作代表了该时期的人文价值。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也是这个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们创作的作品被看成是几个世纪以来古典理念的完美表达。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包括阿尔贝蒂·布鲁内莱斯基和布拉曼特。 这些艺术家很多都来自佛罗伦萨,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6世纪,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中心,最终被罗马和威尼斯超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些观念蔓延到欧洲的其他地方,例如德国艺术家阿尔伯特·丢勒的“北方文艺复兴”。但是到1500年,样式主义已超越文艺复兴,并在欧洲流行。 4、样式主义 早期文艺复兴和盛期的艺术家从自然观察和图案科学的仔细研究中发展了他们典型的风格。当样式主义在1520年(这年拉斐尔去世)成熟时,所有具象派的问题都已解决。一系列的知识重新被学习。样式主义艺术家将艺术看作是他们的老师而不是自然。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从自然中寻找自己的风格,另一方面,样式主义者首次寻找一种风格和一种方法。 就样式主义绘画而言,构图可以没有焦点,空间可以是模糊的,人物的特点是具有运动的弯曲和具有扭曲、夸张的扭转,肢体弹性伸长;一只手摆出奇异的姿势,而另一只手摆出优雅的姿势;一贯小而椭圆形的头。这种构成充满了色彩冲突,不像我们在盛期文艺复兴看到的平衡自然和丰富的颜色。样式主义的艺术作品旨在寻求不稳定和骚动,同样也有对包含挑逗意味倾向的寓言的偏好。 5、巴洛克 大约1600年,巴洛克艺术作为反对难以理解的和程式化的,主宰文艺复兴晚期的样式主义风格的反应出现在欧洲。巴洛克艺术跟样式主义相比并不复杂,更现实和更感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