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艺课程第一课

陶艺课程第一课

陶艺课程第一课
陶艺课程第一课

陶艺课程第一课

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

、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

、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

、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

、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

、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

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

、小结导入:

1

)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

(如:搓、压、切、印、捏等)

2

)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

、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

、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

、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

、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陶艺课程总结

陶艺教学总结 授课教师:KK 一、课程名称:陶艺 二、授课时间及班级:2014年下 20班 三、周课时:4节/周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熟悉陶艺名家作品,掌握陶艺基本技法,能独立设计创作简单陶艺作品并具备陶艺鉴赏初级水平,能从陶艺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陶瓷的魅力并获得快乐。 五、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结合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指导法 2、教学效果: 新生对陶艺充满好奇与激情,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师生合作默契,共同享受陶艺的艺术魅力。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问题: (1)、一周两节课时时间太少,好不容易盼来陶艺课,但加工泥料,构思设计又花了点功夫,真正用于创作的时间就更加有限。好不容易在反复修改中找到感觉想要大施手脚,下课铃又响了。像样的陶

艺作品需要充足的时间去修饰它,完善它,一周两节课的时间不够用,学生往往大呼不过瘾,令人遗憾。 (2)、陶艺室设施一般,只配有两个水龙头,缺少练泥机和专用小窑炉,所以学生做作品并不能尽兴,不能随做随烧,随做随用(泥)一定程度上有损创作积极性。 (3)陶艺室空间大,搞卫生麻烦,且粉尘多,影响创作。 (4)没有合适教材,教师备课存在难度,不能系统化,标准化和秩序化。 改进措施: (1)开辟第二课堂或增加课时,确保学生无后顾之忧,拥有充足时间进行陶艺创作; (2)在学校无增加预算购置新机的情况下,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烧窑衔接工作,确保学生作品能随做随烧,保证本周结束创作后三四天就能看到烧成效果,激发创作热情; (3)做好学生心理建设工作,帮助学生意识到打扫陶艺室也是陶艺人自我修养的学习一部分,需要做好这门功课才能更好的做好陶。并且也会纳入平日成绩; (4)积极收集平时上课素材,自编适合本部门学生的陶艺教材,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陶艺创作水平。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篇一: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盘条———个性绽放 陶艺制作的第一节课就是盘条,其实说实话,我根本没准备用那些细条条去盘出个什么茶壶碟子来,带着只是玩玩的态度,我开始了制作课,第一堂课,老师没按我们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们太嫩,还是怕我们劳累呢,既来之,则安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团泥就是雕啊,刻的,,构思是,桃心的杯底,杯 身是由底部开始渐变到口径小一点,到达中部时在向外扩展口径变大,杯柄也采用桃心形状的。不过后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没碎,不过在大约三分之二是向右边坍塌,没办法,我取出几条,改成一个烟灰缸,尽管还有一点歪斜,不过俗话说“残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实还蛮啊Q精神的。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太乐观了,后来我的这个作品在摆放架的外侧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人压成了碎条条,由此可见老师的上课前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了一下旁边的同学,原来是我的盘条粗细不得当造成的,下面应该粗一些,上面越来越细才好,而且收口也应该越来越小才好。于是觉得还是中规中矩的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件作品是一个很普通的圆口杯子,不过这件作品也没保存下来,杯身和杯底分离,又犯了一大

忌讳。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此时眼看看就要下课了于是取了一个块状泥,做了一个小脚丫的形状,因为和我的名字谐音所以意义不同,题了字,自我感觉良好。 拉坯——旋转的舞蹈 第二次制作课我就学乖了,先不从心理上藐视那些泥巴。后来我发现我是很对的,因为我根本无法藐视它。当它们在老师的手里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而到我手里,它们就变成了我的主人,而我只是那身不由己的奴隶。被这些泥巴给藐视了,这应该算是我最大的悲哀了吧。好不容易把那些泥巴揉成长长圆圆的形状,该往拉坯机上“砸”了,要求是砸到正中间,可在我砸了两次之后,我发现它就爱往拉坯机边缘上粘,我该怎么砸,唉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让它比较稳固的粘在拉坯机上了。那就开始拉坯吧。那泥巴随着拉坯机转啊转,我的手就推啊推,大约用了半个小时,那泥巴的位置终于可以入眼了,我跟泥巴战斗期间,是何其惨烈,泥巴带着我手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啊甩,个子不算矮,那围裙穿着和没穿差不多,我的裤子就无处躲闪了,可想而知,我虽是战斗的胜利者,可代价也是惨痛的。总算到中间了,可以拉了吧。刚开始有个小碗的雏形时,我满怀信心能把它做成平时吃饭用的碗,可当它又长大了一倍时,就不协调了,全身上下不是一起运动的,结果就在下面转的快,上面追不上的情况下,碗消亡了,变成杂乱无章的泥片了,它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也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不得已只能把它放进泥桶。接下来 我的要求降低了些,我把杯壁(或者碗壁、瓶壁)做的厚一些,之

陶艺课程教案

陶艺课程教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第一课走进泥巴的世界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第二课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陶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陶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一、课程产生的背景: 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扬名寰宇,并以物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我们的邻居宜兴有着古老的制陶历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优秀的技艺在陶瓷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被誉为“陶都”;惠山泥人也响誉国外,被称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民间工艺”;邻校的市三中在中小学陶艺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首列。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校凭借各方优势,在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和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从兴趣小组的活动形式,发展到全校的美术课堂中,深受各年级学生的喜爱。去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小学陶艺夏令营暨作品展评中,获得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得到同行和领导的好评。 我校师生从中受到鼓舞,更加积极参与陶艺的教学活动,并希望从兴趣小组和不定的美术课的形式发展为校本课程的形式,从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在国际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陶艺教育十分发达,几乎从小学至大学都有一套完善的陶艺教育体系。人们之所以对此热忠和重视,是因为陶瓷艺术教育对人的各方面发展有促进、调节、培养、发展的作用,具特有的魅力。 21世纪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

猛发展,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我国也开始了具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陶艺教学活动可充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硬件方面,我校已经建立一间陶艺专用教室、一间作品展示廊和烧窑室,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计划逐步扩充。在师资方面,我校有三名专职美术教师,还有一名兼职教师,均为35岁以下大专以上的年青教师,四人都十分热爱美术教育,并积极投身于教改实验。 从社区到社会各界、从校领导到校外专家、从教师学生到家长,齐心协力开发我校的陶艺校本课程,我们坚信在这个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理论和实践都能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二、课程理念 1、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选择贴近学生能引起其兴趣的、基础的、利于学生发展的陶艺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础容。坚持学生主动探究,重视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2、挥陶艺教育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识特征相 适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陶艺的独特价值,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陶艺表现的多样性、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以及了解中国陶艺发展史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而培养学

对于陶艺课程的一点心得

很早开始就向往着陶艺课了,大一在金石滩校区没能修读这门课感觉很遗憾,这个学期开始两个月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陶艺课。经过两个星期的陶艺课的上课过程,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陶艺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理论方面首先是技法,其次才是创造力。第一个星期的操作都是围绕技法的。所以我想总结下在技法方面我个人认为比较重点的几点。 首先,我觉得是耐心。在这个礼拜的操作中,无论是泥雕、盘泥条还是拉坯,我都显得缺乏耐心,总是在做了一点点之后觉得没有达到自己预想中的效果或者说没有手感,就开始失去兴趣,失去耐心。这是在以后的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 看到视频里的制作过程感觉做的还挺简单,可是当自己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有时候又觉得无从下手。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和泥条盘筑法这3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可是想熟练掌握并不简单。 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觉得好玩才很喜欢去做一些东西,随便捏一些形象造型,在经历了2个星期的学习之后,我发现里面还是有很大学问的,想真正做好一个作品并不会像说的那样简单。有些东西能想出来,但真正实施去做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困扰着自己,很难得到解决,那些问题往往又是自己当初并不觉得它是个问题的情况下却真正出现了。 两个星期的学习是很短暂的,总觉得时间或多或少有些不够,但是经过这短短两个星期的学习我的收获还是很丰富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些对于我们设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值得深思的。 最终因为手受伤没能顺利的完成作品,所以只有尽量多得在理论上补充这门课的遗憾。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至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因为谐音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随着朝代及制陶技术的演进,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生活陶艺-陶艺类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传统创新-运用传统技法,釉彩表现现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实用作品。

陶艺特色教学介绍

陶艺特色教学介绍 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小孩来说,做陶、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一团团泥土在他们手中变换着,是创造也是游戏。开心的同时又开发了智力。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我们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开设陶艺课程、编写陶艺校本教材。我们启明小学也将编写陶艺校本课程,把陶艺渗透到课堂的教学之中。 2、学生活动安排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进行活动研究。 (1)低年级(一、二年级)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制作陶艺的各种工具,尝试、体验陶艺的简单的制作方法,寻求多种表现形式捏制简单的造型,体验成功地感受,以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学习内容有: ①认识陶艺的工具(拉坯机,练泥机,泥板机,泥条机,电窑,雕塑台,陶艺工具,陶泥,釉料,喷釉壶,展示架等)并演示怎样安全使用工具。 ②初步了解陶泥的制作方法(1、泥条盘制法2、泥板成型法3、徒手捏制法4、拉坯成型法等等) ④尝试用团、搓、压、切等方法简单地捏塑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 ⑥能够用短句简单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评价别人的作品。 ⑦培养学生爱护工具,学习收拾与整理。 (2)中年级(三、四年级)课程内容主要是以欣赏陶艺作品为主,学习尝试运用各种工具制作各种各种较复杂的陶艺造型。学习内容有: ①让学生能够运用陶艺活动所需的常用工具(小木刀、木片、木椎、圆棒等)并了解其用途。 2欣赏优秀的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色彩美及作品的造型美,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3能欣赏、感受自己或他人的作品美。有初步的想象力,与同伴共同制作陶艺作品。 4学习用盘条、捏拉、拼接等方法捏塑生活中的简单造型。 5探索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尝试使用简单的辅助物。 6能用较连贯地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想法并评价他人的作品。 7培养活动前后做好准备和整理工作的习惯(如:衬板、袖套,小刀等)。

陶艺课心得

我的陶艺课学习心得 陶艺实践课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它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对于陶艺作品而言,理论方面、技法和创造力都非常重要。只可惜时间有些仓促。我非常喜欢这次的陶艺综合实践活动,因为它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很重要的,处处留心皆学问! 很幸运当代陶艺艺术家何跃先生给我们指导此次的陶艺课程,当我们来到何老师的陶艺工作室,觉得会有一种震撼,原来陶艺可以是这样,这样的神奇。眼前的这一幕幕不由激起了对陶艺浓厚的兴趣,最质朴的陶土,经历陶冶塑造,就成为了艺术,这又是怎样一个陶的升华历程? 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我觉得无论是泥雕盘还是拉坯,都需要耐心,这个很重要。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因为晓得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感触和乐趣也有所不同。 第一次进入陶艺工作室有点兴奋,但也担心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而不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刚开始,何老师花了一段较长的时间介绍了具体制作过程及规定,之后,我们便正式地开始了陶艺制作课。 第一节课是拉坯,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用拉胚机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为简单的,何老师为我们首先做起了示范,包括如何揉泥土、如何在转盘上进行拉坯等等,从中学到不少。将泥胚放在拉胚机转盘的中央;然后启动机器,用手把泥按成泥饼,在把泥拉上来,在按,重复这样的动作;接着,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进泥的中央,让后慢慢的往上拉,拉成陶罐的形状;最后左手和右手呈一个剪刀型,把陶罐给挤出来,一个陶罐的型就做好了。看着一块泥在何老师的手中神奇而轻松地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我也心里痒痒了,恨不得立刻就动手做一件。领了泥土之后,开始在老师要求之下先揉泥土,之后就开始正式的制作过程。看着简单但事实上却相差很远。我把泥土用力地甩在拉坯机的圆盘面的中心,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我慢慢地靠近泥土,却好像感觉这块泥土在甩我是的,我不能控制它。好在我持着心平气和的心态,最后,我能较好地控制这块土,慢慢地捏出了我所要做的东西的形状,虽然不太美观,但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自认为的艺术品还是很开心。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我想到了一位西方哲学家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

陶艺课程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课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第二课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陶艺综合实践总结

《陶艺制作》小组活动方案 《陶艺制作》小组活动方案篇二:《陶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陶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设计思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陶艺课作为一门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手工艺课程,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这门课有着强烈兴趣,让学生自行构思,不拘时空地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在兴致勃勃地“玩泥”中,缓解了平日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单调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烦恼,借制陶玩泥来陶冶自己,营造乐园,丰富生活。他们在制陶中“玩”出名堂,“玩”出花样,使小陶迷们在艺教实践活动中磨练了意志,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具有稚嫩与纯朴之美,浓缩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常有一部分学生在陶艺课程结束后,还想留下来继续“玩泥”,可见艺术美却能陶冶人的性情。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而陶艺这一活动能让学生陶艺教育实践的内涵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历史、化学、物理、数学和设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好方法,同时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开展活动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在河北峰峰,陶瓷制作已经是花开遍地,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民间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从古老的磁山文化源起,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磁州窑瓷器的装饰,典雅朴实、苍劲雄厚,白釉黑花独树一帜。今天,峰峰的陶瓷艺人把古老的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象牙瓷、青花瓷、骨质瓷等数十种新产品,创造了手彩、雕金、窑变花釉等各种艺术技法,磁州窑陶瓷艺品享誉世界。在中国·峰峰首届磁州窑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的磁州窑专家和陶瓷艺术、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从陶瓷艺术、旅游产业、国际传媒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研讨。 一、实施过程: 1.组织落实:教导处发动初一、初二学生报名;并落实时间。 2.确立陶艺学习内容、形式 3.活动材料、工具、场地的规划及组织落实 4.陶艺成果的存放与展示 二、教育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陶艺学习,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泥条成型的方法,并通过以后几课时的学习,掌握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方法,能根据陶艺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各地民情风俗、传统节日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其更能用心用情关怀乡土的习俗、信仰,进而知 3、学科领域 艺术与人文、社会、语文及综合活动 4、授课时数 6节/45分钟 5、学习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学习,了解传统艺术所包涵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与用处,藉此引发对传统艺术学习的热爱。从捏塑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双手的细部动作,感受接触大地

陶艺课程第一课

陶艺课程第一课 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陶艺课程第二课 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综合实践陶艺教案12课

第一课:感受泥土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感受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法。 操作领域:感受泥性,并用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形体,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意领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无穷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泥性,学习陶艺基本成型方法。 难点:了解陶文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塑造陶艺品。 课前准备:陶艺作品、黏土、图片、陶艺教室准备。 教学过程: 1.欣赏陶艺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介绍陶艺的基本制作过程。(课件视频) 柔软的泥土经过了火的洗礼,变成了坚硬的陶器。面队着自己捏制的陶器,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做陶并不是为了追求成人的承认,而是在与土、水、火的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陶艺创造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扩张的、想象的、自由的和多向的模式,它的造型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化的、意象化的、抽象化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 3.准备阶段:分泥:每位同学黏土一小块。 认识制陶工具:手术转台、木拍子、修刀、刮刀、泥塑刀、泥浆、其它工具(擦布、毛笔)。 4.通过用手或脚或膝盖等部位来触摸泥土、感受泥性,可任意成型,并相互交流对泥的感受与成型方法。 5.看刚成型的泥塑作品和已经凉干的泥塑作品以及烧制好的作品,用感官比较、感受、区别,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6.整理工具,清洁台面,洗手,养成良好学习、卫生习惯。

第二课初步体验泥土特性,训练卫生习惯养成 一准备阶段:分泥:每位同学黏土一块。 导入:看几件分别运用徒手捏制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及综合成型方法制作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1.学生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自己喜欢的形象,并相互交流对泥的感受与成型方法。 2.整理工具,清洁台面,洗手,养成良好学习、卫生习惯。 第三课表情泥塑强化卫生习惯 一、准备阶段:分泥:每小组黏土10—20斤。 导入:欣赏古今中外大师及学生作品(中国汉代石雕、非洲木雕、雕塑大师作品及学生泥塑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新授: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师,为我们生活周围的人做一件泥塑像,用手摸摸他(同学的脸)、看看父母的照片、想想他们的表情性格特征,进行表现,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欣赏与反思:相互交流对泥的感受与成型方法。 整理工具,清洁台面,洗手,养成良好学习、卫生习惯。 三、拓展延伸 课后观察:感受身边的有意思的物。以共下次课时制作。 第四课学习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陶艺装饰是陶艺的基本表现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装饰方法,启发他们触类旁通,生发出个性的装饰手法。 1.陶艺材质肌理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方法。(课件) (1)绞胎肌理 (2)印压肌理 (3)贴花

学校陶艺工作总结

学校陶艺工作总结 篇一:陶艺教学总结 篇一:陶艺教学总结1 陶艺 教学总结 美术组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在教育教 学工作和教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尤其在陶艺校本课程的探索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 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为学校陶艺特色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陶艺教学走在了 莱州的前列。 一、明确目标,探 究课堂教学策略。 陶艺课作为我校的 校本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探索以陶艺为载体、课题 引领下的特色发展之路,尝试促进儿童和谐全面发展的新途径,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对研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为学校、教师

进一步开展陶艺教学研 究提供了阵地,有利于深入的探究陶艺课堂教学策略,寻求陶艺教学途径。实现了对学生以 下目标的培养: 1.让学生走进陶艺 世界,全面了解陶艺,亲手创作陶艺。 2.生动直观地了解 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习陶艺制作的 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激发创造性。 4.通过一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 二.抓课堂教学主 阵地,促陶艺教学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我学校加强教 师陶艺教学研究,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陶艺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1、落实好陶艺教材。 学期初,美术组教师积极组织对各级陶艺教材进行研究整合,美术老师们通研教材,使教师

对本学期的陶艺教学做的心中有数。 2、开展集体备课活 动,加强陶艺教案检查。每周两节课,组织集体备课。 3、继续加强人人上 陶艺课,学校安排把陶艺课(每周每班一节),和陶艺小组课(每周两节)纳入正课统一由 教导处进行管理,使陶艺课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自身陶艺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对陶 文化的了解,更好、更系统地掌握陶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制定了针对教师的陶艺培训 活动。通过几次培训,使老 师对陶艺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制作水平,也为老师的陶 艺教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四、提高认识,促 进陶艺特色氛围形成。 1、建设大陶艺教室: 今年,学校对开展学生们喜爱的陶艺课,又进行了大的投入,购置了一台高性能的节能电窑, 新增加了一间陶艺教室为新陶艺教室,又添置了可以上网的电脑,大

《陶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陶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设计思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陶艺课作为一门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手工艺课程,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这门课有着强烈兴趣,让学生自行构思,不拘时空地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在兴致勃勃地“玩泥”中,缓解了平日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单调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烦恼,借制陶玩泥来陶冶自己,营造乐园,丰富生活。他们在制陶中“玩”出名堂,“玩”出花样,使小陶迷们在艺教实践活动中磨练了意志,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具有稚嫩与纯朴之美,浓缩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常有一部分学生在陶艺课程结束后,还想留下来继续“玩泥”,可见艺术美却能陶冶人的性情。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而陶艺这一活动能让学生陶艺教育实践的内涵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历史、化学、物理、数学和设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好方法,同时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开展活动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在河北峰峰,陶瓷制作已经是花开遍地,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民间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从古老的磁山文化源起,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磁州窑瓷器的装饰,典雅朴实、苍劲雄厚,白釉黑花独树一帜。今天,峰峰的陶瓷艺人把古老的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象牙瓷、青花瓷、骨质瓷等数十种新产品,创造了手彩、雕金、窑变花釉等各种艺术技法,磁州窑陶瓷艺品享誉世界。在中国·峰峰首届磁州窑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的磁州窑专家和陶瓷艺术、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从陶瓷艺术、旅游产业、国际传媒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研讨。 一、实施过程: 1.组织落实:教导处发动初一、初二学生报名;并落实时间。 2.确立陶艺学习内容、形式 3.活动材料、工具、场地的规划及组织落实 4.陶艺成果的存放与展示 二、教育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陶艺学习,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泥条成型的方法,并通过以后几课时的学习,掌握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方法,能根据陶艺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各地民情风俗、传统节日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其更能用心用情关怀乡土的习俗、信仰,进而知 3、学科领域 艺术与人文、社会、语文及综合活动 4、授课时数 6节/45分钟 5、学习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陶艺课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陶艺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的陶艺教学,使我认识到各年龄段学生在陶艺学习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低段小学生,可爱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愿意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兴趣面很广,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技巧技能、动手能力比较弱,判断力不是很强。 中段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对事物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新的选择,想象力很丰富,探索能力很强,动手操作也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开始对陶艺的知识技有了要求,渴望学到更多的陶艺方面的知识。 高段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学习,主动性变得弱了,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积极性很高,不感兴趣的甚至有一些学生不愿搭理。所以我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短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课题,同时也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保证每次课学生人人都有作品,都能够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制作,部分学生都能够厂做优秀作品。具体的方法如下介绍: 一、教学方面 1、学习态度 陶艺课,是非常神奇的课,是非常有特点的课,是非常活跃的课。对学生而言,是开心、快乐的课,是幸福,是自我满足,是充满微笑的课,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课。所以在陶艺课中学生往往会认为是玩的课,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子玩,我不反对学生有这样的认识,玩是一个人一生中很重要的部分,但玩得好与不好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玩得好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好的帮助,玩得不好,又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陶艺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我要求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保持好良好的心态中端正自己的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到陶艺的独特魅力,艺术价值,艺术素养。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黄新豪的学生,从四年级一直呆到五年级,在这段期间,他的变化很大。起先我发现这个写生对陶艺课的理解有些歪曲,不懂这门课程,认为陶艺课是随意玩,想怎样就怎样,学习态度不端正。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是和她面对面的沟通,主动找她聊天,主动去了解它的各方面的情况,久而久之,我渐渐的发现他开始转变了,上陶艺课不那么浮躁了,开始认真听讲了,我暗暗高兴,接着我利用兴趣班学习时间,给他看一些优秀的学生陶艺作品,欣赏一部反大师们制作的作品,鼓励他尝试着做一些,模仿或是创作都可以,作的质量好不好不要紧,最要紧的事去做,后来我惊喜的发现他真的爱上了陶艺,而且爱上了陶艺老师。在他的部基本中我清楚地看到它是这样写的“我以后要成为陶艺老师”。作为老师,看到自己学生有这样大的变化,有说不出来的高兴,我相信只要用心做,声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好。 2、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上课最主要的环节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或没有,那我们这节课就不用上了,是很失败的课,所以怎样调动孩子们创作的积极性是我上课的头等大事。有一个叫杨子华的学生,他是一个很乖巧的男孩,尚可纪律很好,认真听讲,一直我都示他为班级的好榜样,但我渐渐发现,这个小孩虽然听话,但他不愿意创作作品,其实他的陶艺作品做得很不错,很有想法,就是没有积极

陶艺:手工制作(泥板成型)课程小结(精)

手工制作二课程小结 专业班级:陶艺三班 姓名:段琰 学号:201110112323 结课了,在何善影老师缜密的课程安排和细心的指导下,我 们度过了四周愉快而充实的手工制作课程。老师是华侨,课堂上与我们交流了许多美国制作陶艺作品的方法和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这也让我们在第一周便意识到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将陶艺专业学习好,不仅要把握好天时地利就近努力汲取景德镇的传统工艺的精华,还要多关注全世界陶艺发展的动态和优秀陶艺大师的作品。 我们的手工制作课程主要是泥板成型。也就是以压好的泥板为基础来建构我们的作品。这种看似简单的活,在之后的实践中让我们叫苦不迭。作为一个初学者,你会发现苦的不是你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创作,而在于花更多的时间在修修补补上。从最开始大大咧咧总是一不小心就碰碎、捏碎抑或摔碎了自己或同学的珍贵的作品后,大家变得细心起来。让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陶艺作品的整个制作过程有多么伤不起,“裂”字令我们多么神伤。 第一周的第一堂课,是咱们与何老师的见面会。老师用大屏幕展示完她的作品后,提出了三个问题并要求我们每人写份小纸条回复给她。三个问题分别是:一、你觉得什么是创意、设计?二、想从老师身上学到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三、为什么来学习陶艺。这些问题有的可能答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思考是真的很有必要,并且思考这些问题本是我们进大学前的必修课。 之后老师带我们来到教室,教了我们压泥机的使用方法。因为泥巴的特性,掌握不好就很容易压裂。而想要将泥完美地压成一份均匀的泥板,压泥机就成了很棒的选择。其次,我认为新泥是压泥的最佳选择,因为其干湿程度刚好适合。在压的时候,还要注意,想要1CM厚不能一次性调到刻度2,而要从刻度4开始,然后到3,再至2,最终将泥板逐渐压薄。

(完整版)少儿陶艺课程介绍

少儿陶艺教育课程介绍 一、常规基础班 常规基础班是功夫小瓷专业而系统的儿童创意陶艺课程,美容涵盖了各种专业陶艺技法,包括捏、搓、拍、盘、压、印、画等,全民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通过主题性、趣味性的课程设计,培养儿童早期的艺术素养,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加深儿童对陶艺文化底蕴的兴趣,让艺术回归生活(按年龄划分为5个班级) A、美陶启蒙班(3—4岁) 以故事或情景角色扮演贯穿的形式,从自然和生活中美的事物为切入点,学会通过各个角度来观察对象,运用类比的方式,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结合自己生动有趣的作品能够基本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或表达情绪情感;初步合作、欣赏、交流、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B、美陶启智班(5—6岁) 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和一些探索实验的游戏,体验不同的材料、技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兴趣和探究精神,找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生活中的简单原理,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使作品呈现出儿童对生活的态度,展现丰富多样的作品形式。理解、欣赏他人作品,用简单的口头语言或表情动作来描述和评价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C、美陶创造班(7—8岁) 通过观察生活和自然界中熟悉的事物,对其进行造型特点等引发思考、展开联想,并夸张表现。结合不同的美术形式,欣赏与自然或生活元素相关的艺术作品,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自我表达能力,并学会运用陶艺的语言来表达自然和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D、美陶梦想班(9—10岁) 学习观察、分析生活及周围熟悉的校园活动以及生活场景等,以写生、观察再回顾等形式为主,对表达对象进行较为细致的表达和深入刻画,较客观、完整地进行作品呈现,感受其所带来的生活趣味。带领学生通过对适合用陶艺进行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并进行传承学习和创意设计,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和文化魅力。 E、美陶探索班(11—12岁) 以学生能理解和表现的社会现象、精神建设、人文关怀等题材为切入点,能较为自主地选择适合的材料、工具、技法进行记录、表现主题构思和创作,能在作品中较好地传递学生思想和情感,感受陶艺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和修养。 二、主题特色班 主题特色班是综合积累的表现课程。从孩子兴趣主题入手,综合技术与艺术、二维与三维,用双手创造出系列性、主题性艺术作品。例如玩具总动员、陶艺小博士、绘本陶艺等。

陶艺课程教案

第一课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 )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第二课于捏动物 知识日标:了解戍握陶艺创作--1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 技能目标:运刖泥勸动物的基木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I 号 情感日标:培养动于能力,创造力,提高知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 I I L 教学重饋:7掌握陶艺创作一一于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由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9 教学准备: d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甲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弓I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I 1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 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I ■> 维:早期的制陶是人蚩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 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瞬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備性泥塑艺术发展,7 I1. J教师示吾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弹务法(鸭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