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单霁翔

摘 要:文章在阐述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乡村类文化景观特色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保护项目和整治目标,来实现增强社区职能,保持传统文化,发展区域经济等功能。

关键词:乡村类文化景观;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on the significant meaning of country cultural scenery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paper drafts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manage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untry cultural sceneries and determines the protection items and renovation objective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preserv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evelop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country cultural scenery;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4-04(7)

作者简介:单霁翔 国家文物局局长

乡村类文化景观,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多种表现形式,通常反映出在特定的环境制约条件下,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先进理念和具体技术,同时折射出建立这些文化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限制。乡村类文化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与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所具有的深刻启示和指导意义。乡村类文化景观所形成的特殊的精神与自然的关联,对促进现代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技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能够维护或增强自然环境方面的价值,保证世界许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因此,对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也是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在早期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的研究中,侧重于农村聚落方面的内容较多。早在1841年,德国地理学家J.G.柯尔(J.G.Kohl)在《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的关系》一书中,已注意到对城市到乡村的不同种类的聚落进行比较研究。而较早对农村聚落与环境关系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是法国人文地理学家J.白吕纳(J.Brunhes)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他以房屋、道路、耕种、畜牧、伐林、采矿为六目,分述人地关系原理。“美洲爱斯基摩人的雪屋、中亚游牧民族鄂斯克人夏日和冬季的灰色氈毯天幕,塔希提岛或刚果河流域的树叶草秆筑成的小屋,阿比西尼亚高原下赫雷地方的圆形茅舍,玻利维亚东部以树叶为顶四周无墙的房屋,这些形式显然完全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从中欧和地中海各国的房屋形式也可看到地理环境和远古历史的种种影响”①。J.白吕纳认为村落形式本身也是一件地

① 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学[M]//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94.

特稿 /

SPECIAL ARTICLE

理事实,它一方面表示整个区域的风光,同时其外貌和位置又视局部地理环境而定。他以埃及村落

的形式为例,分析了房屋和聚落的地理位置,包括阳光、水文、地形等,认为不但房屋位置受种种

自然环境的影响,村落和集镇的位置也同样受这些环境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从我国一个普通村庄——江村的“消费、生产、分配、交换”等环

节入手,细密地解剖这个面临饥荒的小村庄,以小见大,探讨中国基层社区的一般结构和变迁,展

现出“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对当时我国农村的“社会变迁”过程,做了最早的图解

并得出的结论,“中国人要改变贫穷命运,从乡土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只能独辟蹊径,而不能重复

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1939年,《江村经济》正式发表,被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为社会学“实

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也被国内学者誉为“中国社会学派”的开山之作。1948

年,费孝通先生又完成了另一部经典著作《乡土中国》。②这是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

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变迁

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可贵的是,从1981年到1985年,费孝通先生又

多次组织江村调研组,对江村半个世纪来的变化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跟踪调查,取得了大量有

价值的成果。③

国际社会关于乡村类文化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研究起步较早的主要是欧

洲经济发达国家,几十年来,保护理论与规划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对世界农业经济

发展与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1963年英国地理学家J.E.斯潘塞

(J.E.Spencer)和R.J.霍华兹(R.J.Howarth)在比较了3个近代农业区,即美国的玉米带、菲律宾

的椰棕区和马来西亚的橡胶园的农业和文化演变后,得出了形成这些农业文化景观的6个要素,即

心理要素,对环境的感应和反映;政治要素,对土地的配置和区划;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

和习俗;技术要素,利用土地的工具和能力;农艺要素,品种和耕作方法的改良等;经济要素,供

求规律和利润等。对这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来划分出农业文化区域。这些农业文化区域是指具有

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族群所占据的地区,是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功能的空间单

位。1993至1997年,欧盟环境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可持

续性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以生物环境质量、社会环境质量和文化环境质量等三大类指标,试图建立

起乡村类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体系。

根据文化景观要素的特性,一般把乡村类文化景观分为自然基底、硬质要素、软质要素三个组

成部分。自然基底,即指自然环境为人类物质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的基础条件,包括地貌、生

物、水文、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各种因素在文化景观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同时, 森林、草原、

田园、河流、湖泊等自然因素也是乡村类文化景观中最鲜明的组成元素。有时自然因素本身的独特

组合就形成了奇特的景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特色显著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硬质要素,是指具有色

彩和形态,可以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人文因素,包括聚落、街道、建筑、人物、服饰、交

通工具和栽培植物等。硬质景观要素是从历史到目前的人工干扰过程中,在自然环境景观的基底上

塑造和建设的可视景观要素,其类型、强度和景观结构反映出区域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景观

的干预强度和干预方式。硬质要素又可以划分为相对稳定的和活动状态的两种类型,前者例如乡村

建筑、道路、公共设置等,后者如人物、交通工具、驯化动物等。由于不同硬质景观要素在区域的

② 王乾荣.乡土费孝通[N].北京晚报,2009-7-15(62).

③ 郑杭生.费孝通,社会学中国风格的奠基人[N].北京日报,2009-9-14(18).

数量、质量、组合方式以及比重的不同,因此所构成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特征千差万别,与环境协调一致就能增强文化景观的美感,与环境相冲突就会破坏文化景观的和谐。软质要素,是指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在了解、感受、利用改造自然和创造生活的实践中,形成诸如乡村环境观、乡村生活观、乡村道德观、乡村土地所有形式、乡村财富分配方式等涉及乡村社会、经济、宗教、政治和乡村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社会价值观,它们是乡村类文化景观要素中重要的文化特征。软质要素与硬质要素交相呼应,从而产生乡村类文化景观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因此,乡村类文化景观也应当被认为是活态的、动态的文化遗产。实际对其保护就是保护一个文化空间,一个活态的文化肌体,在时代的前行中,其变化也是必然的、常态的,这种正常流动的过程正是乡村类文化景观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表现。只有融合了自然基底、软质要素和硬质要素的景观,才是真实的乡村类文化景观。同时,人们对于乡村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能够生存下去的简单条件,而且要求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生活得更加美好。居住在乡村中的人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目的地作用于乡村周围的环境,如垦荒、伐木、开矿、采石、打井等,这些活动与环境本身的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矛盾。而在当代,对于乡村类文化景观的保护,要始终关注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从自然物态向文化生态演进的过程,它不断地适应着时代的变化而向前演进,是一代又一代民众创造性的劳动累积,是物质领域和精神世界高度复合的产物。其往往反映出永续的土地使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交叉关系。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学者们对乡村类文化景观组成要素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乡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较之城市尤为密切,不同地区农村的房屋形式结构、村落形态都有明显差异,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类型。例如有从事土地耕种的农业村落景观、从事果树栽培的林果业村落景观、从事牲畜放养的牧业村落景观、从事海洋捕捞的渔业村落景观、从事产品加工的手工业村落景观、从事资源开采的矿业村落景观、从事观光接待的旅游业村落景观等。这些村落规模有大小、分布地域有差异、职能和特点也有所不同,只有对比进行分级分类,阐述其间相互关系,才能对乡村的规模、建设与结构布局,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统筹安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乡村以及活动在乡村里的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作用力,包括建设力和破坏力都明显加剧,而环境的反作用力也随之增加。因此,更需要特别注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乡村类文化景观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特定地域人地关系的反映,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必然要通过文化景观反映出来,任何文化景观本身也都必然反映出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的影响。目前,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乡村类文化景观中,与葡萄酒景观有关的项目数量最多。例如奥地利的瓦豪文化景观、法国的圣艾米伦区、葡萄牙的皮克岛葡萄园文化景观、瑞士的拉沃梯田葡萄园景观等等,反映出在欧洲文化语境主导下,世界文化遗产不平衡的状况。匈牙利的托考伊位于布达佩斯东北部,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这里自16世纪中叶起,就成为世界上最卓越的甜白葡萄酒的产区。葡萄园体系繁杂庞大,包括葡萄园、农场、村庄、小城镇,遗留下来的网络般的地下酒窖,完整地表现出托考伊葡萄酒的每个酿造环节和其质量都在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之下。作为一处乡村类文化景观,托考伊既包括了葡萄园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充分展示了葡萄酒生产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还包括了周围风格独特的民居,以及当地特殊的土地使用传统。如今在这里,从种植园、农舍、酒窖到教堂,全部被列入了乡村类文化景观的保护对象。

在乡村类文化景观研究中,必须透过外在物质表现,深入内部分析其发展与变迁。其保护涉及诸多领域。例如在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保护方面,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

特稿 /

SPECIAL ARTICLE

野生物种基因多样性、创造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活方式等;在传统农业系统的保护方面,包

括发展和保护家禽的种类、发展和保护耕种作物的种类等;在土地利用实践的保护方面,包括尊重

土地的产出能力、保护土壤的质量和数量、管理与保持水质、自然水体控制系统、保持地表植被、

恢复土壤和水源等;在杰出的美学价值的保护方面,通过自然与人工要素之间的对比与联系,而加

强自然要素本身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乡村类文化景观,深受自然景观的制约和影响,如生产的方

式、作物的种类、民居的形式、房屋的结构、聚落的布局、庭园的绿化等,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

遗产或自然遗产均有明显的不同,体现出人类与环境之间更深刻的联系与更积极的互动,因而具有

更为丰富和全面的历史信息内涵。一般来说,乡村类文化景观具有较强的延续性特征,富有人类生

产生活的气息。无论是传统定居点、村庄、产业,还是延续的生活方式和本土文化等,都可能成为

乡村类文化景观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聚落”一词起源很早,《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

都”。其中注释称“聚,谓村落也”。《汉书?沟洫志》曰“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

因而,狭义地理解,聚落指的是有别于都邑的农村居民点。民居是聚落的基本单元,聚落是民居的

综合表现。在某种意义上,理想的聚落文化景观能够为居民提供满意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们身心

愉悦,始终怀有美好的心境和理想,面对未来的生活。正是这种精神因素,使得民间对于聚落和宅

基选址慎之又慎。明清以来,乡村具有村庄密度小,分布不平衡,同时,村庄规模相差较大,结构

简单,与外界联系较少等特点。乡村包括房屋建筑物,街道或聚落内部的道路,民众活动和游息的

场地,供民众饮用和洗涤的池塘、河沟、井泉,以及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蔬菜地、果园、林地等,

而乡村房屋与耕地一样,往往也是人们进行农副业生产、饲养动物、家庭副业的基地。随着近代化

的渗入,农村开始从半自给自足的经济文化形态向商品经济转变。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我国乡村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土地利用、规划建设和景观设计等方面完美

结合的成功范例,以及独特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自明代以来,为避洪涝、御盗贼而修

建碉楼成为广东开平地区的传统,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各自侨居国家的建筑风格,结合南

方稻作文明的建筑传统而设计建造,大致可以分为夯土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其建筑形式具有

丰富的本土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异国风情,中西融合、风格迥异,既反映了世界各地多种建筑艺术特

色,又反映了侨乡文化的创新性,在我国乡村建筑史上堪称奇迹,也因此被称为区域性的“近代建

筑博物馆”。现存的1833幢碉楼,反映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开平侨民在南亚、澳洲和北美

洲各国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海外开平华侨同故里的密切联系。这种以建筑为主要表征,

大规模发生在乡村的多元文化交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极其罕见。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开平碉楼

与村落是“在乡村本土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建筑元素,在没有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

下,兴建的与当地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建筑群”,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同时,开平碉楼的建造布局

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建议“该遗产地在保护与管理时应

充分考虑其作为文化景观的特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并非仅仅局限于名胜古迹、宗教设

施和纪念性建筑,乡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日趋活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专门成立了乡土建筑委员会(CIAV),其成员遍布40多个国家,在乡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领域发

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1999年10月,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2届大会通过了《关

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该宪章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乡土建筑具有表达地方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和价值,是依然保持着活力和现实生活功能的社会历史演变的例证。同时强调乡土建筑的保护能否

获得成效,关键在于社区对于这项保护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宪章提出了乡土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指南,成为乡土建筑保护的国际性纲领文件。急速的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作用,促使人们对承载民族历史和文明的本土文化遗产的关注不断增强。日本于1996年将按原《文化财保护法》不够保护标准的乡土建筑列入其中,只要地方政府提出,经文部省批准即可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2007年4月,国家文物局在无锡召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乡土建筑保护”会议,会议代表提出了“关于保护乡土建筑的倡议”,呼吁各级政府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乡土建筑的保护,使新农村建设与乡土建筑保护和谐共进,使民族的智慧与品格永远传承。近年来,国家财政安排资金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乡土建筑进行了维修保护,各级地方政府也利用财政资金和吸引社会资金用于维修乡土建筑。2008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确立了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地位,赋予国家建设部门和文物部门履行保护管理的重要职责。在世界遗产委员会日益注重世界遗产类别平衡性的背景下,乡土建筑这一新兴类别成为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重点,特别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量乡土建筑,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

在乡村类文化景观中,各地民居建筑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尤为突出,是反映不同区域文化景观差异的显著标志。这些民居建筑不仅反映出各地的环境特征,也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各具特色的风格,是各种因素长期以来交错影响的结果。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上个世纪的乡村面貌,其历史街道的格局,乡土建筑的特色,供水系统的完善,都是独特的文化遗存。西递整个村落四面环山,布局呈船形,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传统巷道和乡土建筑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宏村整个村落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出人类利用自然的卓越智慧。村内现存明清时期古建筑137幢,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西递、宏村的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体现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徽派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传统民居的精髓。

同样作为生土民居建筑,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呈现出与徽派乡土建筑截然不同的乡土类文化景观。窑洞是黄土高原最主要的住宅形式,由于当地黄土所具有的良好特性,使黄土窑洞民居的建造成为可能。以窑洞作为住宅,不仅建筑费用低,施工方便,而且还具有少占耕地的优点,体现出创造特殊居住功能,实现节约能源,尊重环境的进步理念。因此,被黄土覆盖的丘陵地区的乡村,自古以来存在大量因地制宜建造的窑洞建筑群,是黄土高原地区长期以来人与自然结合与协调的典型表现。在我国,黄土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陕西和渭北,均是因地制宜,选址在黄土高原的山脚下、半山腰、冲沟两侧或黄土塬上。一般多选择地质干燥的阳面开洞,或是单孔或是一排多孔。这些依山坡而开凿的窑洞,仅靠单面通风透光,窑洞内必然因空气流通不畅而潮湿和光线不足。因此,黄土窑洞民居往往背靠黄土崖壁,正面扩大窗门面积向阳迎光,不但为窑洞内增加自然光线,而且使室内空气环境得到改善,更具有温馨和开放气息。黄土窑洞民居群,长期以来自然形成,并没有人为的规划设计,具有依据生活内在规律而呈现出的生动活泼变化的文化景观。众多黄土窑洞民居,有时集中为村庄,有时排列为街道;有时沿着塬壁延伸发展,有时随着河道盘曲布局,还经

特稿 /

SPECIAL ARTICLE

常呈现出一座黄土峁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逶拖层绕多条窑洞组成的长带,构成气象万千的乡

村类文化景观。④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关注专业化的生产与全球化的市场作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带来了生态安全的风险,丧失了相关的知识和文化体系,使农业文化遗产

受到严重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2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世界遗产公

约》、《关于食物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条约》等为基础,研究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及其有关的文化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使之成为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施可持

续管理的基础。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

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

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

区域可持续发展”。从2004年4月开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在7个国家挑选出具有典型

性和代表性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试点,试图开发一个方法论框架,逐步探索参与式发展和“动态保

护”的模式。并计划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建立一个包括100-150个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系统的

网络,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之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选出的传统农业系统试点之中,我国的“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

统”被列入其中,确定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作为具体试验点,并于2005年6月召开了项目启动学术研

讨会。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中下游,全县稻田养鱼历史可以追溯到1200多年以前。

稻鱼共生系统,即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

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系统既可使水稻丰产,又能充分利用田中的水、有害生

物、虫类来养殖鱼类,综合利用水田中水稻的一切废弃能源,来发展生产,提高生产效益,在不用

或少用高效低毒农药的前提下,以生物防治虫害为基础,养殖出优质鱼类。悠久的历史赋予这一系

统丰厚的文化底蕴,配合稻鱼共生生态景观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完备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体

系,主要包括山水景观、动植物资源、农耕文化资源、田鱼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历史遗存资

源等。⑤事实上,作为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我国的传统农业系统和生态农业模式资源丰富,在各民

族的生态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桑基鱼塘、梯田种植、坎儿井、淤地坝、农林复合等系统具有

悠久历史,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都属于农业文化遗产的范畴。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红河西岸哀牢山麓,是上千年来哈尼族充分利用亚热带山地优越的自然

条件,不断进行辛勤劳动,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林,对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地综合利用而形成

的文化景观。景观面积开阔,构成极为壮观的稻米文化传统农耕景观和生态环境体系。这一体系包

括由山顶的森林、山坡上的梯田和村落、山下的江河水系所构成的完整而独特的生态链,即由山顶

的森林涵养水源,这一水源条件使山坡上形成规模巨大的人工湿地,造就遍布山坡的梯田,高达数

百级,从河谷到山颠,宛如天梯,宏伟壮观,并在梯田里养鱼,山坡上植茶,使当地成为山区的鱼

米之乡,保证了当地哈尼族、彝族和傣族等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长期以来,民众在稻作活动中培

育出上千个不同的水稻品种,目前仍有数十个传统的水稻品种仍在种植,对于传统稻米文化和粮食

④ 赵荣,李同升.陕西文化景观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⑤ 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资源科学,2006(4).

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红河哈尼梯田的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和完整性,并保持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反映了农耕文化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具有普遍价值,既对降雨条件较好的亚热带山地的农业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以为山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生态文明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文化遗产保护形式来确认并体现其价值,也客观反映了当今人类的共同愿望,使后人从前人的良好生活示范中得到启示并因此受益。张坝桂圆林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长江南岸。张坝因沱江、长江交汇冲阻,经年淤沙积石而成,坝长5公里多,宽1公里余。明朝中期,由湖北移民引种第一批桂圆树,经200多年培植,发展成为农业生态林。如今,张坝桂圆林占地4500亩,生长着15000多株百年以上桂圆树、2000多株荔枝树、1000多株桢楠,各类林木共计53000多株,成为国内最大的“桂圆林种植基因库”,享有“十里绿色长廊”和“城市天然氧吧”的美誉,人类与自然的对话在此环境中得到很好的诠释。2007年6月,四川省政府将张坝桂圆林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认为张坝桂圆林是极具生态文明保护内涵的特殊文化遗产类别。在历史渊源上,张坝桂圆林反映出荆楚地区和川渝地区早期移民文化线路的积累成果,这一成果被以生态方式表现、反映和保存下来,既是历史的纪录,又是实物的见证,而且这一文化空间被现实生活继续使用,价值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在生态文明方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因此认为张坝桂圆林作为一处“活态”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文明价值不言而喻。⑥

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物栽培,反映了人类与作物相关的诸多技术水平。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是一个见证袁隆平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掀起世界“绿色革命”辉煌业绩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纪念园位于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郊,占地250余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纪念园的前身,安江农校始建于1939年,校址是始建于明朝中叶的古刹胜觉寺。园内古树参天,各种珍贵古树100多种,有珍稀植物园之称。袁隆平在此生活和从事教学、杂交水稻研究长达37年,杂交水稻就是在这里经过艰难探索获得突破,取得成功,并走向世界。纪念园集科研、教学、文物展示、人文景观、旅游休闲与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保存了具有一定规模的,1939年至1986年间特定历史时期修建的,时代特征明显的各类建筑及科研设施,例如:建于当年的办公楼、教学楼、杂交水稻温室,鱼塘、早期杂交水稻试验田、捞禾深井、高温抗病鉴定圃,以及袁隆平旧居、校训碑等。这里见证了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的奋斗足迹,是人类稻作文明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真实载体。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在世界科技史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先后获得联合国“科学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殊荣。今天,纪念园以实地实物的形式,将杂交水稻研究的历史全过程记录下来,成为袁隆平科学精神和杂交水稻研究历程的唯一大型物证,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也为丰富世界农业科技遗产内容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综上所述,乡村类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作品,是人类行为创造并包括人类行为在内的文化景观的重要类型,体现了乡村社会及族群所拥有的多样性生存智慧,折射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乡村是不同于城市的人类聚居形态,其传统风貌与空间肌理表达了地域文化、社会结构、乡风民俗等文化特色,以及地形地貌、自然植被、河流水系等环境特征。因此,乡村类文化景观既区别于鲜有人类改造印记的自然景观,也不同于人类有意设计的文化景观,而是

⑥ 李正山.生态文物:一种新的文物保护类型探索[N].中国文物报,2008-2-22(8)

特稿 /

SPECIAL ARTICLE

农业文明持续进化的结晶,是区域地方性的标志,积淀着区域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着民族历史文

化的信息,保存着社区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实现的乡村生活中,不同阶

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民众,之所以会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关键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

生活习俗、价值追求、审美习惯、语言方式,以及对故乡的依恋感和亲切感。乡村类文化景观所蕴

含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不仅是当地民众珍贵的集体记忆,而且是面向未来理想生活的活力源泉;

不仅具有突出的观赏与研究价值,而且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存文化多样性方面的杰出典范,特

别是对于当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而朴素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由于受到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乡村类文化景观表现出异常

的丰富性。2008年10月,“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州贵阳召开。来

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展开了深度对话,提出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贵阳建议》),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对

世界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之路。与会代表就村落文化景观的性质和特点达成了共同

的认识,一是鉴于村落文化景观的性质和特征,倡导保护村落文化景观应当注重保护村落赖以生存

的田地、山林、川泽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村落的居住环境,保护村落文化记忆,保持村落发展的基

础和动力,实现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历史和现时的整体保护。二是鉴于村落文化景观是长

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仍然在继续发展和不断变化,倡导尊重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特性,延

续村落的文化脉络,维护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三是鉴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的复杂性,倡导

政府在政策导向、法律体系构建、技术保障与资金筹措、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同时,

村民是村落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的重要力量,应重视村落发展诉求,维护村落文化景观

发展途径的多样性。

总之,在具有一定自然容量的乡村类文化景观区域内,保留部分传统生产的存在,保留一定数

量传统民居的正常生活,不仅不会影响文化景观的文化品格,反而能给文化景观区域增加生机和活

力,增添它的美学意境和情趣,并与缺乏日常生活气息的文化遗产地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围。今天,

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民族文化和消除地区贫困的双重任务。首先要从全局和整体

发展出发,做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规划。在规划中不仅仅考虑一些单体建筑或单方面要素,还应包

括文化、经济、社会、人口、环境、教育、科技、道德、宗教、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综合

内容。通过开展普查摸清文化资源状况,对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美的历史

文化村镇重点开展保护研究,通过规划实施解决传统风貌维护,街巷肌理保持和人口规模控制等问

题,还要保护好山体、溪流、林木等自然景观,古道、古井、古民居等人文景观,以及传统生产生

活器具等多方面内容。根据不同乡村类文化景观特色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保护项目和整

治目标,提出具体保护措施。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群,实现增强社区职能,保

持传统文化,发展区域经济等目标。

(责任编辑:高永青)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主要有9个方面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主要有9个方面 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整旧如故——谨慎修复:对于残缺的建筑(古遗迹)修复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世界各国公认的两个修复原则: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 增添部分必须与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性.此外,加固、维护应尽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则; 慎重重建: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物因故被毁.由于它们是地方重要的特征、象征,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重建.重建有纪念意义.但是,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耗资巨大,还破坏了遗迹.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以为博物馆,作为参观旅游景点要慎重,防止被破坏; 保持历史街区和古城的格局特征.重点保护好历史街区和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轴线、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 保护特色建筑风格:保护特色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控制适当的建筑尺度——高度、体量非常重要,切记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 保护历史环境:事物与其存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存

在.历史文化遗产环境的意义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地形、地貌、原野、水体、花木及其特征都要保护; 拿不准的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应暂不拆除.许多偏远的地方,尤其是山区农村,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虽然不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却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有相当高的价值.当地人不知道,有没有财力和机会请专家鉴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暂不拆除,以免造成遗憾,待专家论证后在根据情况处理. 做好历史文化古城和历史文化地段保护规划.规划是龙头,保护必须以规划为前提,规划必须先行.有了规划,按规划进行保护. 传统文化与落后文化、旧文化的混淆,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力。在一些人看来,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让更多高楼大厦和旅游发展吞噬了很多历史建筑,毁坏了不少历史名城的风貌。这不但使文化遗存和原来的地方风情、城市风貌一扫而光,割断了社会的历史文脉,而且,长此以往更会带来一个民族文化的弱化。 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是承载于千年文化遗产,例如风俗、习惯、传统表演艺术、古遗址、古建筑等之上的。以建筑为例,现代建筑以钢筋水泥为材料,它的抗震性能较差,而中国古代多以木质建筑为主,它的建造结构使它具有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伴随着遗产开发与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当前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遗产;开发利用;资源破坏;遗产保护;遗产管理 针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希望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使这些全人类的世界遗产得以留存。该公约自1975年12月17日生效以来,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任务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中国也不例外,自1985年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遗产保护的意识日益觉醒,遗产保护及抢救工作开始启动并逐步深入。 一、我国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 我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进展却很快,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33项文化与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l项。另外,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数目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近百个项目正在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涉及我国的22个省市,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天津、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分布有12项世界遗产;中部地区的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分布有9项世界遗产;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云南、四川、重庆、西藏等地有11项世界遗产;此外澳门有1项世界遗产。从世界遗产资源在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教学提纲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内容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世界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它们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项目开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化遗产旅游的合理开发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如何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发展,寻求适宜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学者面临的重大问题。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在现实中如何协调处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二者能否达成双赢的局面,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文化遗产旅游等问题一直是当今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旅游发展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旅游的适度开发是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问题和旅游发展所需要资源要素的有效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需要对其构成的社会综合开发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而我国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开发体系,在理论研究上多是一些一般的分析和说明,往往限于一般原则和策略的罗列,也没有针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系统分析。我国文化遗产的延续、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旅游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关注与重视,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也将拥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文化遗产的灵魂是它的原生性和真实性。文化遗产的根本特点是它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就是永远失去。任何复制品都不具备原来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原真性 原真性又可译为原生性、真实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非复制的、非仿造的等方面的意思。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基于遗产的价值,而人们认识这些价值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要依赖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因此就有原真性的要求。信息源各方面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物质、使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以及其他内在的、外部的因素,用这些信息源来检验文化遗产在科学、历史、艺术及社会等方面的详尽状况。 2 完整性 完整性保护原则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范围的完整,文化遗产自身是一个整体,又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少了任何一部分都会有损其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本身,又要保护其依存环境,不能只关注单个的“点”而形成“孤岛”现象。比如我们的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山水文化的浓缩,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管理中要保护这种天人合一的融洽和山水风貌的完整。完整性原则的另一层面是文化意义上的完整,文化遗产的关联性要求我们不能只保护物质的实体,还要关注相关联的历史文化。比如北京故宫,以其空间组合布局、造型艺术、使用功能等诸方面的融合、和谐、秩序,渲染了当时皇权至上的伦理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会议于2001年11月2 日在巴黎通过)大会:认识到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也 是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历史及其在共同遗产方面的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认识到 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所有国家都应负起这一责任;注意到公众对水下文化 遗产日益关心和重视;深信研究、宣传和教育对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极为重要;深信 公众只要以负责的和非闯入的方式进入仍在水下的水下文化遗产,就有权从中接受教育和 得到娱乐,也深信公众接受的教育有助于他们认识、欣赏和保护这份遗产;意识到水下文 化遗产受到未经批准的开发活动的威胁,有必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阻止这些活动;意识到 合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也可能无意中对其造成不良后果,因而有必要对此作出相应 的对策,对水下文化遗产日益频繁的商业开发,尤其是对某些以买卖、占有或交换水下文 化遗产为目的的活动深感忧虑;意识到先进的技术为发现和进入水下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认为国家、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专业组织、考古学家、潜水员、其他有关方面和广大公 众之间的合作对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是极为重要的;考虑到水下文化遗产的勘测、挖掘和保 护都必须掌握,并能应用特殊的科学方法,必须利用恰当的技术和设备,还必须具备高度 的专业知识,所有这些说明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认识到必须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包括1970年11月14日的《教科文组织关于采取措施禁止并防止文化财产非法进出口和所有权非法转让公约》,1972年11月16日的《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1982年12月10日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编纂有关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典和逐步制定这方面的规章制度;决心提高国际、地区和各国为就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或因 科研及保护的需要,小心打捞水下文化遗产而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在其第二十九届大会 已决定为此拟定一份国际公约的基础上,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本公约。第一条定义在 本公约中:1(a)“水下文化遗产”系指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 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比如:(i)遗址、建筑、 房屋、工艺品和人的遗骸,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ii)船只、飞行器、其他 运输工具或上述三类的任何部分,所载货物或其他物品,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iii)具有史前意义的物品。(b)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不应 视为水下文化遗产。(c)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以外的,且仍在使用的装置,不应视 为水下文化遗产。2(a)“缔约国”系指同意接受本公约之约束和本公约对其具有约束力 的国家。(b)本公约经必要的改动后也适用于本公约第二十六条第2段(b)中所指的那些 根据该条规定的条件成为本公约的缔约方的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缔约国”也指这些 地区。3“教科文组织”系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4“总干事”即教科文组 织总干事。5“区域”系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6“开发水下文 化遗产的活动”系指以水下文化遗产为其主要对象,并可能直接或间接对其造成损伤或破 坏的活动。7“无意中影响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系指尽管不以水下文化遗产为主要对 象或对象之一,但可能对其造成损伤或破坏的活动。8“国家的船只和飞行器”系指属 于某国或由其使用,且在沉没时仅限于政府使用而非商用的,并经确定属实又符合水下文 化遗产的定义的军舰和其他船只或飞行器。9“规章”系指本公约第三十三条所指的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之路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之路 南昌工程学院 严鹏 1.南昌市古村落的背景分析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立,南昌市古村落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变迁的步伐中,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由于开发利用不够合理,有的部分遭到损坏,有的则年久失修;有的新旧相杂、不伦不类,有的因无人居住或产权归属等问题正呈颓败之势。古村落的环境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变迁,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古建筑甚至处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境地。因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大环境下, 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2.南昌市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路构架 2.1全面开展南昌市范围内古村落的普查 弄清南昌市古村落的文化遗产分布、现状及保护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人们重建设轻保护,拆掉了很多可以不拆或本不该拆的古建筑,因此,有必要对古村落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并公布保护名单,这样才能进行很好的保护。古村镇分布地区广,民族与地域条件各具特色,须分别对待,依据不同的情况、价值的大小、完整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文化遗产普查,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2.2分析南昌市古村落发展与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2.3制定相关对策 a.加强法规建设:加强法规建设,尽快起草制订专门的保护法规。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全适合古村落建筑保护,为便于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有必要考虑制定适用于古村落建筑保护的专门法规或政策,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议 朱晓英12号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被发现。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文化要求和休闲需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旅游越来越流行,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越来越重要。但现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申请完毕就没人管理。虎头蛇尾. 许多文化遗产被发现后,没有人管理,使得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的因素,文化遗产被破坏。 2.宣传过大,导致游客众多,致使保护增加困难。 许多文化遗产被发现后,政府及媒体大力宣传,使得旅游人数越来越多,游客素质又不相同,导致文化遗产的各类认为破环更为严重,管理和保护越为困难。 3.不能有效地进行后续开发。 文化遗产发现总会有或都或少的损坏,但是恢复和修理技术不没有很完善。还有为了更多的经济利益,政府的后续开发并不是非常有效。 4.管理经常是外行领导内行。 许多文化遗产开发后就交给不同的人管理,而那些人并没有学习过文化遗产的管理,导致不能正确的处理文化遗产,使得文化遗产被破坏。 5.没有传承性,属于过了今天没明天那种,非常盲目 许多文化遗产被开发后,马上向大众人民开放,一时人流密集,使得文化被破坏而不能在传承下去,消失在历史之中。 6.历史文化遗产失去了历史的气息。 现在的历史文化大都向大众开放,使得各种各样的餐馆等现代化建筑越来越多,文化气息也越来越现代化。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我国法律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科学技术水平低是制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瓶颈等。 (一)面对这些问题,保护和管理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来越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需要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根据这些保护对象的不同性质、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原则和保护方法。 1、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全部历史信息。要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带,提出控制要求,要特别注意保护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以便更完整地体现它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 开发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中国作为文化古国,到目前中国已有48处文化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中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就目前来说,一些文化遗产是及其脆弱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我国一些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现状及原因保护与开发开发转变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公约》。 中国于1985年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并于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自1987年至2015年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8。名列第二,仅在意大利之后。 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纵观中国所有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它们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特色,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其价值如此丰富,如何对待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为了最大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对文化遗产进行推广与开发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可以促使人民去了解我们身边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大会,认识到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也是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历史及其在共同遗产方面的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认识到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所有国家都应负起这一责任,注意到公众对水下文化遗产日益关心和重视,深信研究、宣传和教育对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极为重要,深信公众只要以负责的和非闯入的方式进入仍在水下的水下文化遗产,就有权从中接受教育和得到娱乐,也深信公众接受的教育有助于他们认识、欣赏和保护这份遗产,意识到水下文化遗产受到未经批准的开发活动的威胁,有必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阻止这些活动,意识到合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也可能无意中对其造成不良后果,因而有必要对此作出相应的对策,对水下文化遗产日益频繁的商业开发,尤其是对某些以买卖、占有或交换水下文化遗产为目的的活动深感忧虑,意识到先进的技术为发现和进入水下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认为国家、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专业组织、考古学家、潜水员、其他有关方面和广大公众之间的合作对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是极为重要的,考虑到水下文化遗产的勘测、挖掘和保护都必须掌握,并能应用特殊的科学方法,必须利用恰当的技术和设备,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所有这些说明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认识到必须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包括1970年11月14日的《教科文组织关于采取措施禁止并防止文化财产非法进出口和所有权非法转让公约》,1972年11月16日的《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1982年12月10日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编纂有关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典和逐步制定这方面的规章制度,决心提高国际、地区和各国为就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或因科研及保护的需要,小心打捞水下文化遗产而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在其第二十九届大会已决定为此拟定一份国际公约的基础上,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本公约。 第1条- 定义 在本公约中: 1.(a) “水下文化遗产”系指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比如: (i) 遗址、建筑、房屋、工艺品和人的遗骸,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 (ii) 船只、飞行器、其它运输工具或上述三类的任何部分,所载货物或其它物品,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 (iii) 具有史前意义的物品。 (b) 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不应视为水下文化遗产。 (c) 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以外的,且仍在使用的装置,不应视为水下文化遗产。 2.(a) “缔约国”系指同意接受本公约之约束和本公约对其具有约束力的国家。 (b) 本公约经必要的改动后也适用于本公约第26条第2段(b)中所指的那些根据该条规定的条件成为本公约的缔约方的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缔约国”也指这些地区。 3. “教科文组织”系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4. “总干事”即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5. “区域”系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6. “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系指以水下文化遗产为其主要对象,并可能直接或间 接对其造成损伤或破坏的活动。 7. “无意中影响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系指尽管不以水下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或对象之一,但可能对其造成损伤或破坏的活动。 8. “国家的船只和飞行器”系指属于某国或由其使用,且在沉没时仅限于政府使用而非商用的,并经确定属实又符合水下文化遗产的定义的军舰和其他船只或飞行器。 9. “规章”系指本公约第33条所指的《有关开发水下文化遗产之活动的规章》。 第2条- 目标和总则 1. 本公约的目的是确保和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 2. 缔约国应开展合作,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3. 缔约国应根据本公约的各项规定为全人类之利益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4. 缔约国应根据本公约和国际法,按具体情况单独或联合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并应根据各自的能力,运用各自能用的最佳的可行手段。 5. 在允许或进行任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之前,就地保护应作为首选。 6. 打捞出来的水下文化遗产必须妥善存放和保管,以便长期保存。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最新资料(最新整理)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建设部和国家XX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主要针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使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有了新的内容。200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走上了法治轨道。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的保护与开发也受益于这个时期。2009 年以后,青城镇相继申请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兰州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祠堂修缮项目和古民居、博物馆保护与建设项目等。经过这一系列的保护与开发工程,青城镇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集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与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镇。 青城古镇文化遗产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三类:一是文物类,包括砖雕、木雕、传统服饰、明清家具、碑刻、农业生

产工具、水烟制作工具、乐器、传统生活用具等;二是建筑群类,包括明清民居、城隍庙及其附属建筑、青城书院及其附属建筑、高家祠堂及其附属建筑、罗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等;三是遗址类,主要指尚存争议的闯王李自成墓及其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四类:一是传统手工技艺类,包括水烟制作技艺、陈醋酿制技艺、织布技艺、长面制作技艺、剪纸技艺、刺绣技艺、砖木雕刻技艺等;二是民间游艺类,包括道台狮子、青城高跷、城河抬子、火狮子、英雄舞鼓等表演活动;三是民间音乐类,主要指青城小调;四是民俗活动类,比较典型的是城隍出府。这些文化遗产共同孕育在青城古村落的整体生态文化遗产之中。 对于青城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各方争论不一。有人强烈反对开发利用,认为其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大过保护。也有人支持开发利用,认为可以依靠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各有利弊。文化遗产是各历史时期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状况,人们通过这些遗产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也要分享利用它的价值。因此,保护和利用并不绝对对立。但也要看到,现实社会中,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开发利用确实威胁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文化遗产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因此,我们要反对不科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一、内容 二、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文化遗产日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6日正式宣布采用金沙“太 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英文文字采用“中国文化遗产”,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中国文化遗产歌曲《寻找与守望》 《通知》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0年10月在济南举办。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2年9月在山东枣庄举办。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济南举办。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许多民族国家在文化上逐渐丧失自主、迷失身份,成为精神世界的“游荡者”。只有识别分析文化遗产,探寻其文化 信息和意义底蕴,才能不断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吐故纳新,铸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支撑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支柱。所以,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 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的文化诉求。 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前进,从而严重冲击着文化遗产的保存。传统社会的现代性转变造成与文化遗产保护 的尖锐矛盾,经济全球化掣肘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共荣。但是,现代 性自觉也促进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1987年,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 俑坑和敦煌莫高窟首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泰山风景名胜 区被推选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992年,九寨沟、 武陵源、黄龙名胜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96年,庐山被评 为世界文化景观;2001年,昆曲首次被联合国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中国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世界的公认和盛赞。其中,莫高窟取得“东方艺术明珠”之称,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有“世界第八奇迹”之誉,昆曲被认为是 中国“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 会在中国苏州举行,当时中国拥有30处世界遗产,在西班牙、意大 利之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前三名国家。从1985年加入《保 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共有37项世界遗产代表作。其中,文化遗产有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文 化景观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第22卷第5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09年9月V ol 22, No 5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Sep, 2009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 以浙江省楠溪江流域苍坡古村为个案 黄 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要:著名古村落苍坡村的古建筑景观呈现珍贵的宋代风貌,是传统社会耕读文化遗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苍坡古村成为该地区重要旅游景点,村中古建筑也得到了以当地旅游部门为主导的保护和开发,但近年来该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探讨。 古村落不仅是古建筑遗址,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在保护、展示古建筑的同时,不能忽视、损害古建筑主人即村民的活态文化和生存利益,应该合理传承、完整展示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而且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应该由当地村民作为主要实施者,政府管理部门应承担指导与资助责任,而不能代替村民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遗产;社区发展;楠溪江;苍坡村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09)05-0046-09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09.05.00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https://www.doczj.com/doc/e15907284.html,获得 苍坡村是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该村历史悠久,始建于五代后周,现有村落形成于南宋淳熙五年,其特色是村庄以“文房四宝”布局,现存古建筑呈宋代风貌。该村原是楠溪江古村落群中最副盛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客源经常保持旺盛状态。但随着村落经济水平的提高,村中的新式多层楼房越来越多,相关政府部门虽努力控制而成效不大,已经很大程度地破坏了古村落风貌,近几年游客稀少,并引起社会关注。苍坡村的物质遗存保护有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同时该村的民俗文化调查工作也基本没有展开,其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尚需探讨。 本文以苍坡村为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如何对古村落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和活态保护,如何将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社区发展相协调,如何在进行遗产保护的同时尊重当地民众的意愿、符合他们的生存利益,以及如何加强古村落民众的文化保护自觉意识并使之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一、作为现代农村社区的古村落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古村落也是村落。然而,这一看起来很明白的常识,长期以来却被各方面忽略了,旅游者、管理者、学者等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古村落的古建筑上,而对古村落的村民、活态文化、社区发展等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好像古村落就不是村落了,只是古建筑的若隐 收稿日期:2009-07-20 作者简介:黄涛(1964- ),男,河北景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文化遗产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闫星宇20130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于我国自近代以来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被掩盖于众多商业的、流行的文化之下,使我们感觉到陌生而且模糊。作为未来文化继承者的现代青少年却在追逐着社会上的所谓流行文化,却对我们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不屑一顾,造成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由于没有传承者而消失与历史长河之中;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这样的局面更加严重。总的来说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的改变造成人们对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实际上即使是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受重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我国的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与西方国家。在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国门、入侵国家的同时,也强制性的改变着国人的文化思想,在经过开始的茫然,而后的转变到最后的接受与学习,人们的思想在一步步的被改变着。这虽然促使中国的

浅谈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浅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寸带兴 保山学院中文系09级文秘班(090120124)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要继承好,而且要保护好。鉴于现今人们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标准及定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解决的办法等几个问题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谈几点认识。 参考文献:【1】王晓玲: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之间的关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4月 【2】路君:岂能让文化遗产成快餐—破解文化遗产管理与经营的难题 【3】单霁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上)北京规划建设68、69. 【4】单霁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考(下)北京规划建设107、108. 【5】马自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M】中国文化遗产.2005:第六期.6 中文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要继承好,而且要保护好。鉴于现今人们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世界文化遗产的含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解决的办法等几个问题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谈几点认识。 主题词: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保护 遗产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包括积极遗产和消极遗产。积极遗产指死者生前个人享有的财物和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债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等。消极遗产指死者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世界文化遗产则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的缔约国,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标准及各种遗产的定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评,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①真实性(最基本的前提)②保护管理(由相关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章还有经费)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1.文化遗产

从古村落文化保护到村落文化景观保护

从古村落文化保护到村落文化景观保护 朱隽 摘要随着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录的公布和《贵阳建议》的出台,古村落的保护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类型因其“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的特点,折射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内涵。本文通过对古村落保护相关概念的阐述,分析了古村落文化保护、文化景观以及村落文化景观三个概念,并就古村落文化保护及村落文化景观进行了细致比较。另外以宏村和南屏村为典型案例作对比分析,指出古村落保护中的问题,应将其扩展到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并提出了一些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古村落文化保护 文化景观 村落文化景观 1 引言 2008年10月31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录公布,安徽黄山市呈坎镇呈坎村等村镇名列其中,村落及村落文化的保护话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至此,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总数已经达到了251个。 在此之前一周,在“中国·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主题,结合国际、国内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形成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贵阳建议》。[2] 2008 年10月17日至21日,第四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并启动了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的评选活动。 密集而频繁的会议及评选活动让古村落保护的话题顿时成为热点,对于古村落保护的关注由此变得轰轰烈烈。 2 古村落保护的相关概念 2.1 古村落文化保护 对古村落文化保护并无直接的定义,但必须体现自然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及游憩价值。对其内容各方都有较为相似的共识,古村落文化保护的主要内容包含整体空间形态、传统街巷格局、建筑风格、古文化遗址、古建筑(构筑)物、古树名木;地方特色方言、戏曲、传统工艺、产业、民风民俗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历史保护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古村落一旦被破坏便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5907284.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崔北军 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4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由于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传承困难、后继乏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缺乏等问题。为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其他地区保护、传承经验,着力在科学认定、分类保护、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完善保护体系和传承机制等方面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 〔关键词〕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5)04-0105-0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口头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庆典、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当代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蚌埠市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过程中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实践难题。 一、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一)拥有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结合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淮河文化特征,如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等,体现了蚌埠文化南北融合的特点,也正是蚌埠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1体现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 表1 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 《蚌埠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是蚌埠市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首次大规模调查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存量、分布情况、存在环境和保护现状。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数量多。这次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597项,其中蚌埠卷(包含固镇县)116项,怀远卷279项,五河卷202项,最终形成了约70万字的《蚌埠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三卷本。二是种类全。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15类,涵盖了除“民族语言”类别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源于文物建筑的保护。自19世纪末起,世界各国陆续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建筑。法国1840年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1887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1930年颁布了《景观地保护法》;英国1882年颁布了《历史纪念物保护法》,1900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修正案,1913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1931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修正案,1953年颁布了《历史建筑与古纪念物法》;日本1897年制定了《古社寺保存法》.1919年制定了《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1929年制定了《国宝保护法》,1950年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美国1906年制定了《古物保护法》等。 196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通常所称的《威尼斯宪章》。《威尼斯宪章》的制定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它确定了文物建筑的定义及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其指导意义延续至今。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其中有一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出了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自20世纪60年代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开始从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 1962年,法国颁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马尔罗法令》,又称《历史街区保护法》。之后,很多国家也陆续制定自己国家历史地段保护法规,如丹麦、比利时、荷兰分别于1 962、1962、1965年在各国《城市规划法》中规定了保护区;日本1966年颁布《古都保存法》,并于]975年在《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中增加“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的内容;英国于1967年颁布的《城市文明法》中将有特别建筑和历史意义的地段划定为保护区;美国于1935年制定了《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法》,于1966年制定了《国家历史保护法》等。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9届会议提出《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内罗毕建议》重点提出了历史地区在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保护措施,并将研究、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地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或称《华盛顿宪章》),是继《威尼斯宪章》之后又一个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国际性法规文件。这一文件总结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在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明确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和保护原则。《华盛顿宪章》再次提到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并明确指出,城市的保护必须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之中。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1930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古物保存法》,1931年7月又颁布了《古物保存法细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