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对炭疽杆菌的分析

12、对炭疽杆菌的分析

12、对炭疽杆菌的分析

炭疽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且这种疾病死亡率较高,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在控制疾病流行中有重要意义。故我们选择这篇文献来对炭疽杆菌做进一步的了解。这篇文献分别从炭疽芽胞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检验方法及临床特征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炭疽芽胞杆菌俗称“炭疽杆菌”,它是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致病性细菌中最大的革兰氏阳性菌。因为它无鞭毛,所以作为病原菌它一般不移动。它在培养后可形成长链,在有氧条件下可形成芽胞。它的有毒菌株可有明显的荚膜,因此难以被清除。炭疽芽胞杆菌的抗原分为细胞性抗原和炭疽毒素,且耐热耐腐败,因此它的生存力很强,易繁殖。

以下是我们的讨论内容:

1、为什么炭疽杆菌能在有氧条件下形成芽胞?

炭疽杆菌的培养特性为需氧厌氧性,所以,当它处于一个有氧环境时,即相对与其他的好氧菌来说,相当于处于恶劣的难以生存的环境中,因此会形成芽胞。

2、炭疽毒素的组成形式?

炭疽毒素是由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 和水肿因子(EF)3 种蛋白质形成的毒素复合物。但这三种蛋白质单独皆无致病性。因此我们推断其中的保护性抗原是一种半抗原,而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是两种蛋白质载体。当它们结合时,无致病性的半抗原成为完全抗原,因此具有的致病性。

3、类比与视频中的F+细菌可通过菌毛将自身的一部分质粒传递给F-细菌,使得原本无无接合功能的F-细菌成为有接合功能的F+细菌。炭疽杆菌的荚膜和毒素均由质粒编码,质粒丢失后就成为减毒株或无毒株。因此或许可以通过质粒移除的方式置于炭疽病。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芽胞对碘的敏感性特别强,那是不是就可以研制用碘来杀死具有芽胞的病原菌呢?

附表1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省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 1.基本情况: 1.1患者姓名: 1.2 性别:⑴男⑵女□1.3年龄:□□1.4民族: 1.5职业: ⑴农民⑵民工⑶牧民⑷渔民⑸学生⑹医务人员⑺散居儿童⑻干部职员⑼家务及待业⑽畜产品收购、屠宰⑾皮毛加工销售⑿乳肉加工销售⒀兽医⒁其他⒂不详□1.6发病地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7家庭住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8发病日期:年月日 1.9住院日期:年月日 1.10报告日期:年月日 1.11所住医院名称: 2.临床表现: 2.1症状体征: 2.1.1发热⑴有⑵无□2.1.2发热持续(天)□2.1.3体温最高℃ 2.1.4多汗⑴有⑵无□2.1.5肌肉、关节酸痛⑴有⑵无□ 2.1.6乏力⑴有⑵无□2.1.7肝肿大⑴有⑵无□2.1.8脾肿大⑴有⑵无□2.1.9淋巴结肿⑴有⑵无□2.1.10睾丸肿大⑴有⑵无□2.2实验室检查: 2.2.1皮肤过敏试验(× cm) 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⑴+⑵—□ 2.2.3 SAT滴度为(1:) 2.3临床诊断: 2.4治疗: 2.4.1抗生素治疗⑴有⑵无□2.4.2抗生素治疗方法 2.5转归:⑴痊愈⑵好转⑶未愈□ ⑷死亡(年月日死于) 3.流行病学调查:

3.1与动物接触史: 3.1.1畜别: 3.1.2饲养放牧⑴是⑵否□3.1.3屠宰⑴是⑵否□3.1.4配种⑴是⑵否□3.1.5兽医⑴是⑵否□3.1.6梳绒⑴是⑵否□3.1.7收购贩运⑴是⑵否□3.1.8乳肉加工⑴是⑵否□3.1.9皮毛加工⑴是⑵否□3.1.10其它 3.2防护情况: 3.2.1使用防护衣⑴是⑵否□3.2.2橡胶手套⑴是⑵否□3.2.3口罩⑴是⑵否□3.2.4帽子⑴是⑵否□3.2.5胶鞋⑴是⑵否□3.2.6防护眼镜⑴是⑵否□3.2.7使用消毒液⑴是⑵否□3.2.8工作后洗手、脸⑴是⑵否□3.2.9进食前洗手⑴是⑵否□3.2.10其它 3.3是否人畜共用食具⑴是⑵否□3.4是否人畜混居⑴有⑵无□3.5既往病史: 3.6确诊时间:年月日 3.7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3.8其他: 3.9在本疫点病例发病时间顺序:第例。 4.调查小结: 注:国标码为各监测点国标码;病例编码中前两位为年号(如:04、05),后三位为病例流水号。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文章转自“全国苹果病虫害防控协作网” 不同杀菌剂对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王冰王彩霞张振芳李保华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为了筛选出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有效杀菌剂,明确其最适施药时期,采用先接种后施药和先施药后接种的方法,测试了6种药剂的内吸治疗效果和8种药剂的保护效果。 接种苹果叶枯炭疽病菌的嘎拉叶片,于接种后的48小时开始显症,初期症状为直径1-4mm,近圆形的黑色病斑,病斑边模糊。随后病斑逐渐扩大、枯死,形成黑色枯死斑。接种5天后不再形成新的病斑。接种后第7天调查,所有接种叶片上的平均病斑为56.69个,单个叶片上病斑数的最大值为150个。10个最大病斑的纵横径的平均值为1.02cm,病斑最大直径为2.2 cm。 病菌接种后第24小时和第72小时施药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6种内吸治疗剂中,凯润和咪鲜胺两种药剂处理叶片上的病斑数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种药剂能有效抑制侵染病菌形成病斑,其抑制效果分别为67.87%和44.51%。其中,咪鲜胺在病菌接种24小时后施药,防治效果为61.65%,在接种后72小时施药,防治效果降为31.19%。氟硅唑、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烯酰吗啉四种药剂处理叶片上的病斑数与对照都无显著差异,表明四种药剂对侵入叶片内的病原菌都无内吸治疗效果。 吡唑嘧菌酯和咪鲜胺在病菌的侵染早期才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很不理想。炭疽叶枯病的潜育期很短,在适宜条件下接种48小时后就能发病,绝大数病斑在第4天显症,接种后第5天病斑数量不再增加。病原菌侵染后,既没有用药的时间,也没有理想的防治药剂。因此,炭疽叶枯病不适合采用在病原菌侵染后内吸治疗的防治措施。 所测试的8种杀菌剂,在施药当天保护叶片不受叶枯炭疽病菌侵染的效果都能达到97%以上;施药后第3天,除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外,其他6种药剂的保护效果都保持在80%以上;施药后第6天,8种药剂的保护效果都维持在57%~77%之间;施药后第11天,除波尔多液、凯特和拿敌稳三种药剂的保护效果还保持在50%以上外,其他五种药剂的保护效果都降至45%以下。其中代森锰锌和可杀得处理叶片上的病斑数已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药剂已完全失效。施药后第18天,只有喷施波尔多液处理叶片上的病斑数与对照叶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喷施其他药剂叶片上的病斑数与对照叶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施药后的第18天,只有波尔多液还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其他七种药剂都已

炭疽疫情控制应急预案炭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并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由于炭疽芽孢具有对外界环境极强的抵抗力,造成这种污染常持续存在。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进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类、吸入含有该菌的气溶胶或尘埃,及接触污染的毛皮等畜产品而罹患本病。包括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其中肺炭疽照比甲类传染病处理。为保证在肺炭疽疫情发生和流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肺炭疽疫情造成的危害,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我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一般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死因不明的牲畜,兽医未诊断前不剥食。 2、与畜牧部门及时沟通,做好牲畜检疫。掌握当地发病情况,疫区范围和感染程度。 3、对有关从业人员,作好个人防范。皮毛工厂作业车间要加强通风。 4、对皮毛等动物原料强调在收购站就地检疫。可疑牲畜或从外地运来的牲畜要隔离、检疫五天。 5、预防接种:可对牲畜、人进行预防接种,一般半月后可产

生抗体。 二、应急反应标准 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三、疫情报告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及疾病监测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报告时限:各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2小时、农村应于6小时内以电话或计算机网络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疫情。 三、发生疫情时的处理 1、核实疫情,确定诊断,封锁疫区。 2、炭疽病人处理原则 (1)隔离 炭疽病人由做出疑似诊断时起,即应隔离治疗。原则上应就地隔离,避免长距离运送病人。 (2)治疗 治疗开始前,首先采取标本以备确定诊断。 以抗生素治疗为基础,同时采取以抗休克、抗DIC为主的疗法,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4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宇宙地镇动物卫生监督站 为了全面掌握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有效预防各种动物疫病的发生,根据《克旗201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我站适时开展了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现将我站2014年上半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设立流行病学调查点 通过对往年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全镇牲畜养殖分布、数量、密度和存在疫情隐患等因素,设立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点和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点。 各种畜禽流调点分别是:一是选择养牛数量大的永隆村为牛病流调点;二是选择羊养殖数量较多的很黑村、新地村为羊病流行病学调查点;三是选取一定数量的规模养殖场户为猪病重点流调点;四是选取刘营子村、大营子村为禽病重点流调点。在重点流调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也结合各村防控动态及疫情进行不间断流行病学调查。 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一)主要措施 全面认真组织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流行病学调查,一是依靠实验室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对全镇禽流感、鸡新城疫和猪瘟、猪口蹄疫进行血清抽样检测抗体,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种动物疫病的免疫情况;二是利用基层动物防疫员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布病、结核病、鸡新城疫、牛瘟、疯牛病、牛肺疫、痒病等各种畜禽疫病进行了流调和重大动物疫情排查;三是利用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防疫的开展,通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共计13个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的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四是经常发布信息,提醒全镇广大兽医工作者,重点是基层防疫员随时密切观察疫情动态,这一举措发挥了很好的疫情观察作用;五是利用进行防疫督查、疫情巡查、血样采集的有利时机,以走村入户、临床观察、询问畜主、查看治疗记录、调查了解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根据《克旗201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春防期间积极开展了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加强了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区域的疫情流调,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共对全镇7个村32个村民组350户养殖户开展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人畜共患病和外来动物疫病进行了

防治炭疽叶枯病哪种农药效果好 为了探讨不同杀菌剂对早熟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专家王冰、王彩霞、史祥鹏、张振芳、李保华等,进行了严格的试验,采用室外先接种后施药和先施药后接种的方法,测试了6种内吸药剂的治疗效果和8种保护药剂的保护效果,初步得出了防治炭疽叶枯病的有效药剂。内吸性药剂的测试效果供试验的6种内吸治疗药剂为:吡唑醚菌酯、咪鲜胺、烯酰吗啉、戊唑醇、氟硅唑、甲基硫菌灵。防止病斑形成:病菌接种后第24小时和第72小时喷药,接种后7天观测病斑形成情况,观测结果为:吡唑醚菌酯和咪鲜胺两种药剂能有效抑制侵染病菌形成病斑。两次喷药抑制效果分别为67%和46%。烯酰吗啉、戊唑醇、氟硅唑、甲基硫菌灵对侵入叶片内病原菌没有内吸治疗效果。防止病斑扩展:对已经形成的病斑,使用以上药剂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能有效抑制病菌在叶组织内生长扩展,但两次喷药抑制效果仅为67%和46%;烯酰吗啉和吡唑醚菌酯在病菌侵染24小时内对病斑扩展有抑制效果,但72小时后失去抑制病斑扩展的作用,药效期短。氟硅唑、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对病斑没有抑制扩展作用。保护性药剂的测试效果供试验的8种保护性杀菌剂为:

倍量式波尔多液、烯酰·吡唑酯、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咪鲜胺、氢氧化铜。保护叶片不受炭疽叶枯病侵染的药效期:8种药剂在喷药当天保护叶片不受侵染效果均达到97%以上。施药第三天,除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外,其他6种药剂效果仍能达80%以上。施药第六天,8种药剂都还有50%以上的保护效果。施药第11天,只有波尔多液、烯酰·吡唑酯、肟菌·戊唑醇保护效果在50%以上。施药第18天,仅剩波尔多液还有一定的保护效果。药剂试验的结论发生炭疽叶枯病后,按理首先应该考虑喷施内吸性药剂来控制病菌蔓延。但炭疽叶枯病潜育期很短,在适宜条件下2天就能发病,绝大多数病斑在第四天显示症状。因此病原菌侵染后,既没有用药的时间,也没有理想的防治药剂。看来,炭疽叶枯病不适合采用在病原菌侵染后内吸治疗的防治措施。只能采取雨前喷药保护或定期喷药保护的措施。雨前喷药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施,因此定期喷药保护就成为唯一的选择。苹果炭疽叶枯病主要在小的枝条上越冬,5月中下旬遇雨后开始初侵染,直到9月份仍有大量病菌侵染。 在所供试验药剂中,波尔多液持效期最长,其次是烯酰·吡唑酯、肟菌·戊唑醇。在实际的病害防治中,从苹果落花后的第20天开始用药保护,直到9月中旬气温明显下降后结束。防治药剂以波尔多液为主,采用波尔多液与吡唑醚菌酯

炭疽疫情控制应急预案 炭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并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由于炭疽芽孢具有对外界环境极强的抵抗力,造成这种污染常持续存在。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进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类、吸入含有该菌的气溶胶或尘埃,及接触污染的毛皮等畜产品而罹患本病。包括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其中肺炭疽照比甲类传染病处理。为保证在肺炭疽疫情发生和流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肺炭疽疫情造成的危害,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我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一般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死因不明的牲畜,兽医未诊断前不剥食。 2、与畜牧部门及时沟通,做好牲畜检疫。掌握当地发病情况,疫区范围和感染程度。 3、对有关从业人员,作好个人防范。皮毛工厂作业车间要加强通风。

4、对皮毛等动物原料强调在收购站就地检疫。可疑牲畜或从外地运来的牲畜要隔离、检疫五天。 5、预防接种:可对牲畜、人进行预防接种,一般半月后可产生抗体。 二、应急反应标准 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三、疫情报告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及疾病监测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报告时限:各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2小时、农村应于6小时内以电话或计算机网络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疫情。 三、发生疫情时的处理 1、核实疫情,确定诊断,封锁疫区。 2、炭疽病人处理原则 (1)隔离 炭疽病人由做出疑似诊断时起,即应隔离治疗。原则上应就地隔离,避免长距离运送病人。

2001年12月出版FAO 动物炭疽病 这一致命的疾病危害家畜、野生反刍动物-甚至大象 最近在美国发生的炭疽病使人们重新注意文明社会最古老和最致命的一种疾病。炭疽病对动物的威胁要比对人的威胁大得多-虽然受感染的动物在不加处理的情况下在几天内死亡,但人类最普遍的炭疽病形式一般是处理受感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人员感染的非致命皮肤感染。(人类炭疽病之所以普遍成为一个“职业病”是因为其致命的肺炭疽英文名称为:“毛工病”这种毛工病是通过吸入羊毛中的孢子感染的。)《二十一世纪农业》要求农业部家畜卫生处的专家提供关于动物炭疽病的基本指南。 什么叫炭疽病? 炭疽病是几乎所有热血动物,包括人类可能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影响包括皮肤、肠、肾、脑膜、结膜和淋巴组织等各种组织。它由炭疽杆菌引起,这种炭疽杆菌属于能够形成孢子的一种细菌。孢子是能够使微生物在不利环境条件中生存的有抗性的很小粒子。动物炭疽病通常引起突然死亡,在大多数国家法律要求向有关当局报告炭疽病的发生。 世界哪些地区发生炭疽病? 炭疽病在世界各地发生。在某些国家,一些地区的土壤适合炭疽菌孢子生存,因此不时发生炭疽病。含碱的土壤适合孢子生存。在这些地区,当土壤条件如气温、湿度和养分适宜时,生物体孢子增加。多年来这种地方定期发生炭疽病。 哪些动物品种可能感染炭疽病? 牛、绵羊、山羊、马、驴、猪和狗等家畜以及羚羊、小羚羊、黑斑羚等野生反刍动物感染炭疽病。在非洲一些地区,据报甚至大象、河马死于炭疽病。狮子、猎狗和豺等肉食动物也容易感染。然而,鸟类看来抗炭疽病。 炭疽病如何在动物之间传播? 炭疽病的发生往往与大雨、洪水和干旱等特别的气候和天气情况有关。在容易发生炭疽病的地区,降雨之后动物吃食嫩草往往导致发生炭疽病,因为从受感染土壤摄取生物体。在发生严重炭疽病时,叮动物的苍蝇可能将炭疽病从一个动物传播到另一个动物,但这是非常次要的一种传播方式。主要传播方式是摄取受感染微生物。不叮动物的大苍蝇可能通过在吃食受炭疽杆菌感染的尸体之后留下呕吐液而使植物遭受感染。吃食这种植物的动物然后受到感染。野生肉食动物因食用死于炭疽病的受感染动物而感染炭疽病。据报一些动物(主要是猪)在食用源于感染炭疽杆菌孢子的尸体的肉类和骨粉饲料之后发生炭疽病。 炭疽病有哪些表现形式? 炭疽病潜伏期为3-7天,时间范围从1天至14天不等。炭疽病的普遍特点是状况良好的动物在没有健康状况不佳的明显迹象的情况下突然死亡。牛、羊和野生草食动物的急性炭疽病症状是发烧、沮丧、呼吸困难和抽搐。如果不加以处理,动物可能在2-3天之内死亡。一般看到自然口子出血。在某些情况下,炭疽病可能是一种轻微的疾病,表现为全身倦怠。猪感染炭疽病的特征是咽喉肿大,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狗、猫和野生肉食动物的炭疽病症状同猪相同。

2008年砀山县梨炭疽病大爆发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梨炭疽病在梨树上危害严重,尤其在砀山酥梨上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2008年砀山县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梨炭疽病,梨农们损失惨重。本文通过对多篇文章和相关新闻的参考,分析了梨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大爆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关键词:梨炭疽病发病规律发病原因防治对策 砀山位于黄河故道,是全国闻名的水果大县,“砀山梨”驰名中外,种梨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2008年7、8月,梨炭疽病大面积爆发,安徽砀山梨树遭受史上最重病虫害,梨农们损失惨重。梨炭疽病的学名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 也称苦腐病是一种无性世代病害。它主要危害果实, 也危害枝条。2006 年以前,在黄河故道果区,梨果炭疽病每年发病很轻,几乎看不到,故在该地区病虫害防治中没有列入重点防治对象。广大果农和技术人员几乎不认识这种病,也不知道用什么药物进行防治。2007 年8 月中旬该病开始暴发,果农措手不及,束手无策,产量损失很大。2008年从7 月下旬就大量发生,整个8 月份暴发,特别是8 月下旬,更加严重,病叶感病单株100%,落叶量达到半数的占50%,全部落叶的20%,轻度落叶的30%,病果感病单株85%,经济损失严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砀山梨灾调查》数据显示:砀山县50万亩梨园,90%减产60%以上,大约50%梨园绝收,受灾人口60.5万人,砀山农民直接经济损失9.33亿元。 1 发生规律 1.1 病原 梨炭疽病菌的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Penz. et Sacc.],属半知菌亚门;有性阶段为围小从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chr. et Spauld],属子囊菌亚门,自然情况下少见。 病菌分生孢子盘埋生在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直径50-150微米。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栅状排列,大小10-20×1.5-2.5微米,密集,结成直径约80微米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上有刚毛,褐色,直立,具1~2个横隔膜,大小为135~160微米。子囊壳聚生,大小125-320×150-204微米,子囊55-70×9-16微米,子囊孢子单胞,略弯曲,无色,大小12-28×3.5-7微米;分生孢子无色,椭圆形至长形,发芽时具1隔膜,大小12-25×6-8微米。 1.2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也能侵染枝干、果台、叶片等。 果实:果实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的小圆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色泽加深,并且软腐下陷。病斑表面颜色深浅交错,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在病斑处表皮下,形成无数小粒点,略隆起,初褐色,后变黑色。有时它们排成同心轮纹状。在

布病调查报告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X X县城关镇1例布病调查报告2012年1月25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XX县城关乡2村在2012年1月25日17时报告1例布鲁氏菌病,属散发疫情,我中心发现后,由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地病科科长、及传染病防治科业务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搜索、采样检测、密切接触者搜索、污染物消毒处置、宣传教育消毒技术指导等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置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是XX县少数民族回族居民聚集居住区域,由于该地区回民居多,多以屠宰和羊肉加工为主,造成了此次布病的发病可能因素。 二、县布病发病情况 2012年1月1日至1月25日我县共发生布病1例。 三、流行病学分析 1、地区分布:县城关镇8村。 2、时间分布:病例发病时间是2012年1月17日,诊断日期为2012年1月25日。 3、人群分布:45岁男性。 调查情况病人李赵,男性,42岁,1月17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经、多汗口服退烧药物治疗无效,后又到县中心医院进行就诊,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2月25日患者在郑州大学一附院被确诊为布病。经调查该患者为屠宰羊为职业的回民,且屠宰羊的地方和居住同在一个院子。与羊有密切接触史。 实验室检查: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实验室确诊阳性。 四、传染源及传染因素调查:该村共有12000余人,其中养羊户8户,屠宰羊户有80户。经调查发病患者为屠宰户,与羊有密切接触史。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调查未发现类似情况。我们同时又到患者就诊过的县中心医院进行主动搜索未发现类似病例。据调查得知可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能引起羊、牛、马等动物及人类的炭疽病。炭疽杆菌曾被帝国主义作为致死战剂之一。平时,牧民、农民、皮毛和屠宰工作者易受感染。皮肤炭疽在我国各地还有散在发生,不能放松警惕。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 炭疽杆菌菌体粗大,两端平截或凹陷。排列似竹节状,无鞭毛,无动力,革兰氏染色阳性,本菌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易形成芽胞。在活体或未经解剖的尸体内,则不能形成芽胞。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其宽度小于菌体的宽度。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在含血清和碳酸氢钠的培养基中,孵育于CO2环境下,也能形成荚膜。形成荚膜是毒性特征。 炭疽杆菌受低浓度青霉素作用,菌体可肿大形成园珠,称为“串珠反应”。这也是炭疽杆菌特有的反应。 (二)培养特性 本菌专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中易繁殖。最适温度为37℃,最

适pH为7.2~7.4,在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长成直径2~4mm的粗糙菌落。菌落呈毛玻璃状,边缘不整齐,呈卷发状,有一个或数个小尾突起,这是本菌向外伸延繁殖所致在5~10%绵羊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无明显的溶血环,但培养较久后可出现轻度溶血。菌落特征出现最佳时间为12~15小时。菌落有粘性,用接种针钩取可拉成丝,称为“拉丝”现象。在普通肉汤培养18~24小时,管底有絮状沉淀生长,无菌膜,菌液清亮。有毒株在碳酸氢钠平板,20%CO2培养下,形成粘液状菌落(有荚膜),而无毒株则为粗糙状。 (三)抵抗力 繁殖体抵抗力不强,易被一般消毒剂杀灭,而芽胞抵抗力强,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可存活数十年,在皮毛中可存活数年。牧场一旦被污染,芽胞可存活数年至数十年。煮沸10分钟或干热140℃3小时可将芽胞杀死。炭疽芽胞对碘特别敏感,对青霉素、先锋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 (四)抗原结构 1.荚膜多肽抗原由D~谷氨酸多肽组成,抗原性单一,若以高效价抗荚膜血清与具荚膜炭疽杆菌作用,在其周边外发生抗体

一起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12T17:32:07.4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刘丹[导读] 通过对1例肺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刘丹(乌兰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肺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噬箘体裂解实验及青霉素敏感实验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共确诊6例病人,其中5例皮肤炭疽病例治疗痊愈,1例肺炭疽死亡。患者有明确的病、死畜接触史。通过对感染病畜肉的追踪销毁、接触人群的隔离检查及患者接触环境的消毒,及时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结论医疗机构应提高炭疽诊断治疗水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造成肺炭疽的形成和疫情蔓延的可能。应加大对炭疽的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地区进行重点宣传,让群众了解必要的预防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和防护能力。【关键词】炭疽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1年8月26日我中心接到一封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函,报告该省收治了我市一名炭疽病人,经过医治无效临床死亡。接到报告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赶赴该患者住址现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是一起皮肤炭疽爆发疫情,其中1例继发感染肺炭疽死亡。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基本情况 患者郭××,男,55岁,汉族,职业为瓦工,家庭住址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永联办事处永联嘎查团结屯133号。该办事处为城乡结合部,属于半农半牧区,也属于炭疽流行区。8月30日经过专家结合该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了研判,结果判定为炭疽确诊病例,病型为皮肤炭疽、脑膜炎型炭疽和肺炭疽。该患者曾经于2011年8月18日参与不明原因病死牛的屠宰分割,期间双手均被割伤划破。8月22日患者出现周身疼痛,当日晚表现发热。潜伏期5天,23日病情加重,双侧腋下淋巴结先后出现肿大,24日体温达摄氏38.5度,视为感冒,在村卫生所经抗生素治疗,未见效果,当晚自觉头疼头晕,便于25日早先后到城区2所综合医院就诊,均怀疑为皮肤炭疽,并被一所医院收治入院,鉴于该医院不具备收治条件,23时转至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辅助检查:床头胸片显示右下肺外带肋膈角模糊,疑似片状阴影,上纵膈增宽,入院诊断为皮肤炭疽疑似病例。 该患者于8月26日14时50分医治无效,临床死亡,死亡原因为脑膜炭疽导致的高颅压、脑疝致呼吸、循环衰竭。 2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1 本次疫情传染源及接触人群8月1日,该患者的连襟养牛10余头中1头牛突然不明原因死亡,未经任何处理整只出售。8月18日又有一头牛发病死亡,患者郭××前来帮助屠宰分割出售给本村屯的居民,在屠宰过程中不慎将双手割伤划破感染发病,确定本次炭疽爆发疫情传染源为王××家病牛,而后郭××为继发肺炭疽传染源,经调查,共与该患者密切接触者共27人,一般接触者3人,购买和加工、食用牛肉等密切接触53人。 2.2这次流调中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从8月1日至30日,共发现有6例先后出现小丘疹、水泡,继而在水泡周围出现环形水肿,中央水泡发生溃疡,并坏死形成焦痂,呈现典型的皮肤炭疽痈,其中1例继发成肺炭疽死亡,5例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痊愈出院。 2.3实验室检测和结果根据《炭疽诊断标准》(WS2 83—2008)[1]、《动物炭疽诊断技术》(NY/T561—2002)[2],8月26日,我们共采集病人及接触者血样31份和皮肤渗出液共9份、污染土壤等污染材料3份,其中皮肤渗出物标本中经过涂片镜检阳性材料3份,经过细菌分离培养其中2份检测到典型的炭疽芽疱杆菌菌株,再进一步噬箘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敏感实验,确认为炭疽芽疱杆菌。 2.4病例确诊及治疗情况通过以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次炭疽爆发疫情共确诊6例病人,其中5例皮肤炭疽病例治疗痊愈,1例肺炭疽死亡,本次疫情死亡率为0.10 %。 2.5流行过程本起暴发疫情首发病例发生于8月22日,末例病例在8月30日,发病时间集中在8 月下旬,发病达6例,占调查总人数的 1.12%(6/536)。年龄分布在29~55岁,所有病例和感染者均接触过和食用过病牛。 2.6疫情处理 2.6.1传染源的处理卫生、农业、畜牧、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对病牛肉进行了组织人员追踪病牛肉和牛皮去向,清查收缴,追查到后按要求进行消毒销毁,同时开展病例的搜索,在全村范围内停止牛、马、驴、羊等大牲畜的调运和交易,并严禁散养散放。对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户实行全天候疫情监控和每日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立刻处置。 2.6.2对患者的救治设立炭疽治疗传染病隔离治疗病房,对5例皮肤炭疽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采集渗出液、血液进行检验。 2.6.3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对密切接触者开展追踪调查,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2.6.4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对患者郭××家的衣服、用具、呕吐物等污染过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对屠宰病牛户的内外环境场所及病例居舍、牛羊圈舍、屠宰场所等进行终末消毒;并在消毒前后分别采样,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2.6.5对易感者的措施在该村屯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居民防病知识,不屠宰和食用病畜肉,有前驱症状者立即报告。 截至8月30日该起炭疽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 讨论 通过这次疫情处理我们得到的启示如下:一、对已经发现的炭疽患者及疑似病例进行集中隔离治疗,确保尽早、尽快、彻底治愈。同时,对疫区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排查,并对周边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二、在全市范围内停止牛、马、驴、羊等大牲畜的调运和交易,并严禁散养散放。对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户实行全时疫情监控和每日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立刻处置。三、暂停全市范围内牛羊屠宰活动,定点屠宰场停止牛羊屠宰,并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四、全面做好舆论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掌握和上报有关情况,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五、加大对炭疽的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地区进行重点宣传,让群众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和防护能力,积极参与防治。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地区(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 1.基本情况 1.1患者姓名 1.2性别(1)男(2)女口1.3年龄(岁)口口1.4 民族 1.5职业(1)农民(2)民工(3)牧民(4)渔民(5)学生(6)医务人员(7)散居儿童(8)干部职员(9)家务及待业(10)畜产品收购屠宰(11)皮毛加工销售(12)乳肉加工销售 (13)兽医 (14)其他 (15)不详 口口. 1.6发病地址县(市、区)(乡)村(街道)号 1.7发病日期年月日 1.8住院日期年月日 1.9报告日期年月日 1.10所住医院名称 2.临床表现 2.1症状体征 2.1.1发热(1)有(2)无口2.1.2发热持续(天) 2.1.3体温最高℃ 2.1.4多汗(1)有(2)无口2.1.5肌肉、关节酸痛(1)有(2)无口

2.1.6乏力(1)有(2)无口 2.1.7肝胂大(1)有(2)无口2.1.8脾肿大(1)有(2)无口2.1.9淋巴结肿大(1)有(2)无口2.1.1口睾丸肿大(1)有(2)无口2.2实验室检查 2.2.1玻片凝集反应(1) - (2)+口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1) - (2)+口2.2.3皮肤过敏试验(1)有(2)无口 2.2.4病原分离(1)从病人血液中(2)从病人骨髓中(3)其他体液中(4)从病人排泄物中(5)无口 2.2.5 SAT滴度为1:100(++)(1)有(2)无口2.2.6 补体结合试验1:100(++)(1)有(2)无口2.2.7 Combs试验滴度为1:400(+ +)(1)有(2)无口2.3临床诊断 2.4治疗 2.4.1抗生素治疗(1)有(2)无口2.4.2抗原治疗法(1)有(2)无口2.4.3水解素治疗法(1)有(2)无口2.4.4溶菌素治疗法(1)有(2)无口 2.5转归(1)痊愈(2)好转(3)末愈(4)死亡(年月日死于)口 3.流行病调查 3.1与动物接触史

果树病害 梨树病害 1、果实病害 梨黑星病、梨炭疽病、梨轮纹病、梨疫霉病、梨红粉病、梨黑斑病、梨叶斑病、梨侧腐病、梨叶疫病、梨软腐病、梨霉污病、梨蝇粪病、梨褐腐病、梨柄基腐病、梨烂果病、梨牛眼烂果病、梨青霉病、梨锈环病、梨石痘病、梨同心环纹病、梨裂果病、梨锈斑病、梨黑皮病、梨红顶病、梨釉皮果病、梨心腐病、梨顶腐病、梨黑心病 2、枝干病害 梨树腐烂病、梨树轮纹病、梨于枯病、洋梨干枯病、梨树木腐病、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梨锈水病、梨红癌病、梨疤状溃疡病、梨干腐病、梨树衰退病、梨疱溃疡病、梨树疫病、梨火疫病、日本菟丝子 3、根部病害 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绢病、根朽病、根癌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 4、叶部病害 梨锈病、梨白粉病、梨褐斑病、梨灰斑病、梨斑纹病、梨细菌性花腐病、梨环纹花叶病、梨脉黄化病、梨红色斑驳病、梨叶斑点病、梨萎缩病、梨叶灼病 苹果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 1、果实病害 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黑星病、苹果干腐病、苹果煤污病、苹果蝇粪病、苹果疫腐病、苹果黑痘病、苹果黑点病、苹果X斑点病、苹果褐腐病、苹果白腐病、苹果黑腐病、苹果菌核病、苹果干眼烂果病 2、叶部病害 苹果锈病、苹果白粉病、苹果环纹叶枯病、苹果褐斑病、苹果轮纹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灰斑病、苹果圆斑病、苹果花腐病、苹果银叶病 3、枝干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树烂皮病、苹果树干腐病、苹果树枝溃疡病、苹果树疫腐病、苹果树赤衣病、苹果树泡性溃疡病、苹果星盘孢枝腐病、苹果炭疽溃疡病、苹果干枯病、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苹果树枝枯病、苹果树木腐病、苹果树地衣病、日本兔丝子、槲寄生 4、根部病害 苹果树白纹羽病、苹果树根朽病、苹果树紫纹羽病、苹果树根腐烂病、苹果树白绢病、苹果白根腐病、苹果圆斑根腐病、苹果苗立枯病 二、细菌性病害 苹果根癌病、苹果毛根病、苹果泡斑病、苹果疮皮病、苹果火疫病 三、病毒类病害 1、果实病害 苹果锈果病、苹果锈环斑病、苹果星裂果病、苹果环斑果病、苹果柚果病、苹果小果病、苹果粗皮果病、苹果绿皱果病、苹果疤皮病 2、叶部病害 苹果花叶病、苹果半边黄花叶病、苹果褪绿叶斑病、苹果皱叶病 3、枝干病害

乌兰浩特市永联街永联嘎查团结屯发生炭疽突发疫情调查 处理结案报告 2011年8月26日,乌兰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收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一例乌兰浩特市永联街永联嘎查团结屯籍疑似肺炭疽病例的报告,立即逐级上报。乌市疾控中心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背景资料 乌兰浩特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城市人口22万人,辖8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市区位于东经121°50′~122°20′,北纬45°55′~46°18′。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冲积平原,东、西、南三面环水,平均海拔263.6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0℃。永联街永联嘎查团结屯位于市区的西北方向,属于城乡结合部,现有130余户,近4500居民。 2 病例发病及就诊经过 8月16日王某家病死一头牛,鞭连襟郭某与王某一起处理死牛时不慎将两手食指割破,未做处理。21日郭某两手食

指出现红斑、水泡,肿胀,继而中央坏死,形成黑色焦痂。 24日出现发热症状,于6:30左右去村卫生室就诊,主诉浑身乏力、低热,查体左腋下淋巴结肿大,体温37.6℃,精神状态良好。给予炎琥宁200?J×1支,头孢曲松钠1g×3支常规用药。 25日早约5点出现呕吐、剧烈头痛等加重症状,又到村卫生室就诊,主诉头痛、发热,查体:左腋下淋巴结肿大未消,右腋下淋巴结也肿大。接诊医生建议患者立即转院治疗。25日8点左右由妻子方某及女儿陪同乘坐朋友车到盟医院就诊。10:30转至科右前旗人民医院传染科,诊断为皮肤炭疽合并脑炎。因患者头痛、呕吐剧烈,家属要求转院,遂于16:00由兴安盟人民医院120救护车护送前往长春治疗,23时转诊至长春市传染病院收治入院。因病情危重,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26日14时50分死亡。郭某经长春传染病院诊断为肺炭疽实验室诊断病例。 3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3.1核实诊断对兴安盟人民医院感染科、科右前旗人民医院传染科、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进行了现场、电话等的回顾性调查,核实诊断。 通过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函"关于我省收治一例内蒙古自治区炭疽病例的调查处理报告"了解病例诊断情况:2011年8月30日,长春市卫生局组织省、市专家对病

炭疽病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炭疽病的简介*二、炭疽病的原因*三、炭疽病的危害*四、炭疽病的高发人群*五、炭疽病的预防方法 炭疽病的简介炭疽(anthrax)是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主要为食草动物(牛、羊、马等)的传染病。人接触患炭疽的动物后,可以受染而患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炭疽(cutaneous anthrax),其次为肺炭疽(pulmonary anthrax)和肠炭疽(intestinal anthrax)。可以继发炭疽杆菌菌血症(B.anthracemia)及炭疽杆菌脑膜炎(anthrax bacillus meningitis),病死率较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自然发生的炭疽病例已有明显降低,而将炭疽杆菌制成生物武器,用于恐怖活动却时有发生。 炭疽病的原因炭疽是一种有高度传染性和潜在致死性的疾病。本病通常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特别是由生、山羊和绵羊。静止期细菌(芽胞)能在土壤和动物产品如毛制品中生存数十年。虽然人常常是经皮肤感染,它也可通过食入污染的肉食或吸入芽胞或细菌而受染。 炭疽杆菌系革兰氏阳性杆菌,能在不利环境下形成芽孢,对外界有极强的抵抗力。传染源为染病的马、生、羊、猪,传播方式为接触病畜皮毛,吸入含菌尘埃、进食病畜肉、奶等。人群普

通易感,痫后免疫力不持久。 炭疽病的危害肺炭疽:死亡率高,发病急骤,有寒战高热等中毒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在24小时内死亡,极少数发生炭疽性脑膜炎。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5天。多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初期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干咳、肌痛。数天后病情急骤加重,表现为高热、寒战、呼吸急促、喘鸣、发绀、咯血样痰、大汗和心率增速,颈、胸部可有皮下水肿。危重,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也可继发脑膜炎,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有明显脑膜刺激症。 炭疽病的高发人群尚不明确。 炭疽病的预防方法1、管理传染源。对可疑病人要隔离,尤其是肺炭疽患者要及时、就地隔离并报告。分泌物、排泄物及病人用过的敷料、剩余的食物、病室内垃圾,均应烧毁。尸体火化、对可疑病畜、死畜必须同样处理。来自疫区或从疫区运出的牲畜均要隔离5天,把住牧畜收购、调运、屠宰和畜产加工各环节的兽医监督关。

炭疽疫情控制应急预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炭疽疫情控制应急预案 炭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并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由于炭疽芽孢具有对外界环境极强的抵抗力,造成这种污染常持续存在。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进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类、吸入含有该菌的气溶胶或尘埃,及接触污染的毛皮等畜产品而罹患本病。包括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其中肺炭疽照比甲类传染病处理。为保证在肺炭疽疫情发生和流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肺炭疽疫情造成的危害,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我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一般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死因不明的牲畜,兽医未诊断前不剥食。 2、与畜牧部门及时沟通,做好牲畜检疫。掌握当地发病情况,疫区范围和感染程度。 3、对有关从业人员,作好个人防范。皮毛工厂作业车间要加强通风。

4、对皮毛等动物原料强调在收购站就地检疫。可疑牲畜或从外地运来的牲畜要隔离、检疫五天。 5、预防接种:可对牲畜、人进行预防接种,一般半月后可产生抗体。 二、应急反应标准 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三、疫情报告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及疾病监测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报告时限:各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2小时、农村应于6小时内以电话或计算机网络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疫情。 三、发生疫情时的处理 1、核实疫情,确定诊断,封锁疫区。 2、炭疽病人处理原则 (1)隔离

职业危害种类 一、粉尘类职业危害(包含以下种类的粉尘): 1、硅尘 2、煤尘 3、石墨尘 4、碳墨尘 5、石棉尘 6、滑石尘 7、水泥尘 8、云母尘 9、陶瓷尘10、铝尘11、电焊烟尘12、铸造粉尘 二、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简称:放射类: X线、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线矿物、中子发生器、等的应用、开采、加工制造等接触作业。 三、化学物质类职业危害: 1、铅尘 2、铅烟 3、铅化合物 4、汞 5、氯化高汞 6、汞化合物 7、锰烟 8、锰尘 9、锰化合物10、镉及其化合物11、铍及其化合物12、铊及其化合物13、钡及其化合物14、钒及其化合物15、磷及其化合物16、砷及其化合物17、铀18、砷化氢19、氯气20、二氧化硫21、光气22、氨23、偏二甲基肼24、氮氧化合物25、一氧化碳26、二硫化碳27、硫化氢28、磷化氢29、磷化锌30、磷化铝31、氟及其化合物32、氰化氢33、氢氰酸34、氰化物 35、丙烯腈36、四乙基铅37、有机锡38、羰基镍39、苯40、甲苯41、二甲苯42、正己烷43、汽油44、一甲胺45、有机氟聚合物及其热裂解产物46、二氯乙烷47、四氯化碳48、氯乙烯49、三氯乙烯50、氯丙烯51、氯丁二烯52、苯胺53、甲苯胺54、二甲基苯胺55、N—二甲基苯胺56、二苯胺57、硝基苯58、硝基甲苯59、对硝基苯胺60、二硝基苯61、二硝基甲苯62、三硝基甲苯63、甲醇64、酚65、五氯酚66、甲醛67、硫酸二甲酯68、丙烯酰胺69、二甲基甲酰胺70、有机磷农药7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72、杀虫脒73、溴甲烷74、拟除虫菊酯类75、氯甲醚76、焦炉烟气。 (一)导致皮肤病的化学物质类职业危害: 1、重铬酸盐 2、铬酸盐 3、三氯甲烷 4、β—萘胺 5、乙醇 6、醚 7、环氧树脂 8、尿醛树脂 9、酚醛树脂10、松节油11、对苯二酚12、润滑油。 (二)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化学物质类职业危害: 1、焦油 2、沥青 3、醌 4、蒽醌 5、蒽油 6、木酚油 7、吖啶 8、菲 9、荧光素10、六氯苯11、硫氯酚12、氯丙嗪13、氯噻嗪14、酚噻嗪 15、异丙嗪16、荧光增白剂17、油彩。 (三)导致痤疮的化学物质类职业危害: 1、柴油 2、煤油 3、多氯苯 4、多氯联苯 5、氯化萘 6、多氯酚 7、聚氯乙烯。(四)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化学物质类职业危害: 1、硫酸 2、硝酸 3、盐酸 4、氢氧化钠 四、物理类职业危害: 1、高温 2、高气压 3、低气压 4、局部振动 5、紫外线 6、噪声 7、激光 8、电磁辐射 五、生物类职业危害: 1、炭疽杆菌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