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届丁玲青少年文学奖获奖名单

第二届丁玲青少年文学奖获奖名单

第二届丁玲青少年文学奖获奖名单
第二届丁玲青少年文学奖获奖名单

附件1

“第二届‘丁玲青少年文学奖’作品征集活

动”获奖名单

一、金奖

1.小学A组:

朱珊珊《快乐》珠海市斗门区青少年宫

冉慜《假如没有了水》南昌市少年宫

2.小学B组:

战芳媛《我给妈妈当“妈妈”》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冯炜琦《改写<三国演义>之广东省江门市青少年宫六出祁山》

3.初中组:

吴樱子《烟花落寞的尽头》杭州少年文学院

罗盛兰《土地》杭州少年文学院

4.高中组:

陈梦佳《琥珀年华》杭州少年文学院

周志博《春暖花开》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5.大学组:

周江华《致安庆》(组诗)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

陈雅佳《听海》个人报送

二、银奖

1.小学A组:

王笑宇《实践体验活动意义大》江苏省金坛市青少年宫

禹懿《我变成了——》湖南省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杨濮玮《家乡竹园》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学生校外

活动中心

张景行《让人感动的藏羚羊爸爸》湖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宋安耕《我们一家人》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丛琳琳《春雨的声音》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赵敏杉《蜡烛》河南省鹤壁市青少年校外活动

中心

庾梓霖《最美不过白云山》广州市天河区少年宫

2.小学B组:

刘喆《茶语清香》南昌市少年宫

王嘉宝《妈妈的爱》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学生校外

活动中心

叶芊《平凡之中见伟大》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

汪璟怡《天山的“美”》南昌市少年宫

应跃《精灵勇士历险记》温州市青少年宫

徐颖超《南国的春日》上海市青少年文化培训学校周佳彬《一份有自己声音的幸福》浙江省海宁市青少年宫

黄迪《变了味的春节》乐昌市青少年宫

3.初中组

杨冬《我与大自然有个约会》沈阳儿童活动中心

刘诗帆《静秋》长沙市青少年宫

林力钧《永恒的故园》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葛思涵《乌云和月亮》杭州少年文学院

万心媛《采撷自然的那一抹芬芳》银川市青少年宫

吴立钰《老曲盘》福建省宁化县青少年宫

陈开卷《又到中秋望月时》长沙市青少年宫

宋晓慧《我的中国》湖南省花垣县青少年活动中心4.高中组:

彭敏娜《月光奏鸣曲》乐昌市青少年宫

景洁琳《十年》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马之军《农民工的尊严》个人报送

杨雅键《青春诗三首》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杨延茹《脚印》淄博市青少年宫

钟淑媌《我的母亲》乐昌市青少年宫

袁日龙《童年的纸飞机》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杨洋《二三事》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5.大学组:

张江华《子训》中国矿业大学诵读协会

朱婷《西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汇文苑文学

付青青《龙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汇文苑文学

包文平《打开的乡村》(组诗)河西学院文学院

吴慧颖《掉着泪幸福的孩子》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

陶冶《城的故事》厦门大学

戴艳良《阿来的生动寓言》宁夏师范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张烨《扬州印象》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

三、铜奖

1.小学A组:

田涛《画画》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学生校外

活动中心

徐加莹《老师的小“丫蛋”》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范赟超《五指的争论》江苏省金坛市青少年宫

卢哲昊《合作》南昌市少年宫

高玮颉《<心灵的成长比成功海宁市青少年宫

更重要>读后感》

刘欣然《珍贵的礼物——看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

<红孩子>有感》

陈鋆阳《放学路上》上海市青少年文化培训学校张豪《小乌龟》海宁市青少年宫

罗春博《快乐的童年》沈阳儿童活动中心

周非凡《龟兔赛跑新编》海宁市青少年宫

2.小学B组:

张刘延霖《会走的回形针》济南市青少年宫

尹诗唯《爱的短信》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郭克昱《童年趣事》沈阳儿童活动中心

杨通鑫《我爱家乡的小溪》湖南省花垣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吴卓群《童年·美好时光》个人报送

杨艳《赶庙会》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学生校外

活动中心

扶添《不快乐的元旦》乐昌市青少年宫

李思远《吵架》个人报送

沈烨《暴雨》浙江省海宁市青少年宫

韦轩子《给远在深圳打工乐昌市青少年宫

的妈妈的话》

3.初中组:

施奇文《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王晓蒙《家乡的海》沈阳儿童活动中心

明丽珍《我是张百元假钞》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陈开卷《城市的一道风景线》长沙市青少年宫

邓雁升《为自己鼓劲》沈阳儿童活动中心

金美廷《手中的康乃馨》沈阳儿童活动中心

刘若婷《色彩缤纷的画卷》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陈若涵《花语》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默苇《没落的贵族》杭州少年文学院

张文《我爱我的家乡》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学生校外

活动中心

4.高中组:

黄静《回忆》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学生校外

活动中心

段碧珠《只是希望你好》乐昌市青少年宫

杨洋《布鲁托》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仲依依《取暖》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陈琼华《记忆深处,彼岸花开》乐昌市青少年宫

杨青《打工记》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陈丽君《超女》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葛超众《孩子》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杨超豪《小说的真谛》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景洁琳《生命的双城》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5.大学组:

常燕妮《李小礼》厦门大学

赵惊歌《寄生》长沙市青少年宫

吴厘章《献给七月的歌》中国矿业大学诵读协会

付雅南《词二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汇文苑文学

周林《老人和猫》西南科技大学学生通讯社《团

学导报》

江妍《天堂牧歌》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

董浩旭《风和人(九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汇文苑文学

程韵蕾《永不回故乡》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

孟令芳《母亲的声音》燕山大学燕大青年报社

方淑琴《民工那些事》中国农业大学(挚友社)

四、优秀奖(排名不分先后)

1.小学A组:

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

顾楚涵、胡伊岚、钟明妤、袁博、杨海蒙、李阳浩蓝

上海市青少年文化培训学校:

蒋赏、单茹洁、周姝余、窦怡文、余小立、沈英楠、施轩尧、吴若琳

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卢思危、李一格、黄子若、谢葫洁、孙嘉定、朱冉、郑茜江苏省金坛市青少年宫:

万京妮

浙江省海宁市青少年宫:

江若宁、马薇、史周婕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

包逢祺、冒雪松、丛航航、朱澳楠

沈阳儿童活动中心:

杨明旭、黄世腾、张翔宇、缪一凡、尤子健

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赵麟、程泓语、金芳羽

长沙市青少年宫:

熊悦冰、王雨州、李梓蒙、王柔仪、戴才轶、曾五一、刘心仪、汤心仪、周钰凯

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李冠德、杨贵花、杨雯燕、杨濮玮

南昌市少年宫:

李卓澍、张敬尧、雷抒阳、彭诗嘉、闫俊豪、温礼睿、涂佳琪、张若歆

益阳市赫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符馨、郭莎、王思思、高俊捷、熊枫

广州市天河区少年宫:

萧志玥

广东江门市青少年宫:

丁一飞、刘丽娟、谭明朗、陈竹颖

珠海市斗门区青少年宫:

阮雯悦

宜昌市青少年宫:

刘凡、曹怡

淄博市青少年宫:

胡又文、刘笑恺、成子月

河南省鹤壁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陈欣怡、郭佳怡、付嘉宁

云南省个旧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段蔚然、刘琪、汤丰羽

2.小学B组:

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

何逸飞

上海市青少年文化培训学校:

邵方恬、吴津仪

江苏省金坛市青少年宫:

杜鑫阳、汪迦云、李初、王逸飞

浙江省海宁市青少年宫:

谈昊洲、吴雨悠、周婕、王哲琦、陈璐、沈廖佳、朱秋恒、钱渺渺、郭晗笑、高希瑶、陈跞嫣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杭州少年文学院:

刘轩汝、杜泱泱

沈阳儿童活动中心:

李申奥、王依童

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刘翔、万鹏、尹诗唯、陈祉诺、陈姝霖、李佳谦

长沙市青少年宫:

曹湘杰、冯雨绮、康馨怡、沈佳妮、许朗、游子莹

湖南省花垣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吴明艳、麻玉萍

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蒋姗姗、梁睿嘉、刘子滔、龙奕庭、向芝贤

湖南省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杨建平、黄晓燕

南昌市少年宫:

刘浩成、熊钰玮、李诗煜、敖阳、邱可欣

宜昌市青少年宫:

姜可言

广东省江门市青少年宫:

余芷君、刘颖妍、苏月如、黄文杰、戚江锐、张耀聪、冯炜琦、李晋杰

珠海市斗门区青少年宫:

赵婉华、王慧琳、周洁妤

广州市天河区少年宫:

张君华

淄博市青少年宫:

黄子潇、赵钰泽、宣斯珂、张飞飞

济南市青少年宫:

郑斯予、常杰鑫、马笑雨、张纪栋

乐昌市青少年宫:

李洋、张嘉玲、蓝丹、李欣怡、邓智鸿

河南省鹤壁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秦瀛、李彦臻

云南省个旧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蒋思薇、黄旖琦、普灿

个人报送:

吕逸凡

3.初中组:

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

邵帅、王菲、李想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杭州少年文学院

车秉丞、罗盛兰、吴樱子、陈蓉、金逸洁

温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王倩雯、南希

沈阳儿童活动中心

朱林林、肖雨萌、王紫璇、肖雪莹、王一然、于含章、彭育晨、王睿、江楠、张诗雨、倪世莹、曹洁茹、董雪、刘曜嘉、赫彩、代艳秋、李群、邹璐怡、李艳、李梓琪、孙雪、刘莹旭、薛凯丰

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一初级中学

崔丁丹

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项如茵、李佳时、张婧璇

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张莹、杨喜娥、梁梦婷、杨璐琦、王婷婷、粟雯

湖南省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魏舒、刘佳燕、陈扬平、阳焕彬、李园春、王萍、梁巧、杨梦、罗鑫、杨柳、秦玲瑛、袁埮杰、

湖南省花垣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杨先凤

银川市青少年宫

任敏、齐晗之、冯婧怡、郑伊彬

乐昌市青少年宫

朱佳建、袁思敏、余雯汐、何伟、黄奕凡、廖明凤、张俊红、廖艳兰、陈碧云、蒋琦、曾粤玲

福建省宁化县青少年宫

伍钰娴、黄丽伟

银川三中

范宗泽

4.高中组:

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

刘雅娜、刘雨濛、文子珺、汪杨秋、谷莎、杨艳、赵维佳、张春华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王冰

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杨超豪、梅寒开、黄俊雅、徐晴、严芗茅、孙晓慧、陈一瑜、吴伊恬、邵琼舒、黄俊雅、叶良人、叶瑞凡

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李思达

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

蔡圣哲、李昊、邢姝、张健铭

湖南省会同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唐炎、唐兰兰

湖南省绥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谷梦园、李宇婷、杨希希、杨霞、龙梓澄、夏红波、唐诗、舒华娣、向富荣、肖目舒、向艳、蒋运来、黄梦婕、刘塘、彭灼萍、刘盼、伍丹

淄博市青少年宫

邹阳、闫雪晨、高寒、赵瑞、李晓帆、李文哲、谷文静乐昌市青少年宫

邓玉婷、吴艳、肖焰婷、熊怡、黄丹丹、刘广春、骆婷、宁浩斌、朱神养、李嘉慧、张维奇、朱晓珍、郑雯、兰青、傅佳龄、骆婕、卢剑军、杜艳丽、丁玲妹、朱映

云南省个旧市青少年宫

朱琳

个人报送

马之军、罗文辉、叶爽、徐垚

5.大学组:

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

张碧舟、余敏、葛红、王庆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汇文苑文学社

张灵芝、徐梦茹、方俊琴、蔡艳芳、高乐、丁梓年、谢芳萍、高全

宁夏师范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

高海燕、焦祖卿、戴建龙、袁婷、李奇龙、戴艳良、

重庆理工大学

杨康

中国农业大学挚友社

王亚秋、汪家玮、侯加阳、陈婷、张亚哲、陈丽、胡江波、曹宇恒、樊静东、虞欣、冯倩倩、王维清、丁晓双

厦门大学

王玥芳、邬炫良、易贞贞、黄璐

中国矿业大学诵读协会

谢小璇、金舟杰、魏苗苗、张江华、贾含帅、王辰、冯飘飘、尹建树、范嫣

长沙市青少年宫

范雪妮、吴新群、王莉

燕山大学

冯平、郝帅、何小川、贾傲雪、雷楠、宋翠凯、阎威、闫艳丽、杨超、杨蕾、孙唯

西南科技大学学生通讯社《团学导报》

明铄岚、石磊、田林、唐贵旭、代寒、姜应平

湖南文理学院

杨必正

井冈山大学

刘理海

西南财经大学

李劼巍

山东理工大学

辛杰

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

唐可云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莫诺

浙江外国语学院

顾奕俊

个人报送:

杜敏杰中国矿业大学

刘青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杨飞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丁玲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 摘要: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文章以丁玲的两部作品为例,来浅析其中所包含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意识;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 自阶级社会以来,女性就沦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宗法制将女性归诫成无思想的机器,从思想、伦理道德、身体等沦为男性的附庸。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女作家丁玲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心路历程和认识追求的书写,发出“心理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声音。在此,笔者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阐述了作为开一代先锋的女性主义作家丁玲,是怎样抛开了历史、社会给女性身上实价的重负,在时代的漩涡里表现女性意识的。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差异, “奠定了女性作为独特的文化群体的类的本质, 而这一本质又是女性作为一个相异于男性的性别

主体的历史性出场所必须的”。性别差异性决定了女性对人生、爱情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一、《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 《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日记”的方式,潜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底部,用躁动而紊乱的,自述、自剖、自白、自辩相杂糅的语调和句式。表达人物无名的反叛,情绪和苦闷心理。《日记》中的“我”(主人公莎菲)被摆到了一个对周围的事物具有评判之权的中心位置上,“我”的笑、哭、喜、怒,成了小说叙述的焦点,衡量事物价值的尺度。在这种叙事格局中,女性的观点和立场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1.大胆的“性爱”意识 众所周知,性爱意识是女性意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是几千年来父权制文化所竭力压抑的对象。性爱,在道家,是滋养补阴的养生之道;在儒家,是传宗接代之手段,都是指男人而言,女性,只是男人养生货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工具们,当然是不能有意识的,倘若有了性意识,也要玩弄男人一把,这女人是端端不得好死的,潘金莲的命运已足以说明。 丁玲打破了传统女性作家作品中对女性身体欲望的禁忌。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仿佛成为女性欲望的化身,她渴望爱情,渴望男性的拥抱和爱怃。第一次见到凌吉士就被他的美貌所吸引,渴求凌吉士“那两个鲜红的、

孔子背景资料简历简介

孔子简介 (一)基本信息 (二)经 历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30岁时,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 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 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 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 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 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 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鲁、齐夹谷之会, 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 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 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个人概况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国籍 中国(春秋时期鲁国) 民族 汉 族 出生地 曲阜尼山(今山东济宁曲阜) 出生 日期 前551年9月28日 (农历八月廿七) 逝世 日期 前479年4月11日 (农历二月十一) 个人背景 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思想家 其他信息 信 仰 儒学 祖 籍 宋国(今河南商丘) 主要著作 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性格特点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安贫乐道;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直道而行; 5.与人为善; 弟 子 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都属于创造社成员的一组是【D】A.郭沫若、鲁迅、周作人B.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C.沈雁冰、成仿吾、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2.在“五四”文学革命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人物是【A】A.胡适B.钱玄同C.陈独秀D.刘半农 3.鲁迅的《野草》是一部【C】A.抒情散文集B.回忆性叙事散文集C.散文诗集D.杂文集 4.历史题材作品中,掺进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具有古今杂糅艺术特色的作品是【A】A.鲁迅的《故事新编》B.郭沫若的《屈原》C.郁达夫的《采石矾》D.冯至的《伍子胥》 5.中篇小说《短裤党》的作者是【C】A.许杰B.王统照C.蒋光慈D.郭沫若6.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包括【B】A. 《沉沦》、《银灰色的死》、《茑萝行》B.《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C.《沉沦》、《南迁》、《迷羊》D.《沉沦》、《迷羊》、《出奔》 7.诗集《红烛》的作者是【B】A.郭沫若B.闻一多C.朱湘D.徐志摩8.鲁迅《野草》中的散文最初陆续发表在哪个刊物上【B】A.《新青年》B.《语丝》C.《晨报副刊》D.《莽原》 9.茅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D】A.《蚀》B.《虹》C.《林家铺子》D.《子夜》10.方罗兰、章秋柳这两个人物形象出现于茅盾小说【B】A.《虹》B.《蚀》C.《三人行》D.《野蔷薇》 11.1931年9月编选《新月诗选》并为其作序的是【D】A.粱实秋B.徐志摩C.何其芳D.陈梦家 12.刘风仙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B】A.《上海屋檐下》B.《名优之死》C.《日出》D.《雷雨》 13.诗集《中国农村的故事》的作者是【B】八艾青B.田间C.何其芳D.李季 14.艾芜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是【D】A.《南国之夜》B.《夜景》C.《芭蕉谷》D.《南行记》 15.剧本《赵阎王》的作者是【B】A.田汉B.洪深C.曹禺D.夏衍 16.关于《日出》中陈白露这个人物的准确概括是【B】A.被压迫被损害的下层贫民B.骄横自尊,堕落放荡,但善良富有同情心C.追求个性自由与解 放的时代女性D.自作多情、俗不可耐 的富孀 17.曹禺的代表作《日出》是一部多幕 剧,全剧共有【B】A.三幕B.四幕C.五 幕D.六幕 18.丁玲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 时代背景是【A】A.解放战争时期B.抗 日战争时期C.大革命时期D.建国初 期 19.水生嫂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D】 A.《边城》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小 二黑结婚》D.《荷花淀》 20.下列哪部作品是讽刺喜剧【A】A.《升 官图》B.《岁寒图》C.《长夜行》D.《丽 人行》 21.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发表 于【D】A.1976年10月B.1977年 10月C.1979年11月D.1977年11 月 22.在“新时期”诗歌中,口语化、语 言还原、谐谑、荒诞、反美、反象征、 反意象等方法经常地为哪些诗人所采 用【C】A.“复出的诗人”B.“朦胧诗 人”C.“新生代诗人”D.“九叶诗人” 23.《远与近》是哪一位著名诗人的作品 【A】A.顾城B.北岛C.江河D.杨 炼 24.新时期之初,我国诗坛曾出现一批 勇敢地对现实、历史和自我进行批判 性反思的优秀诗作,它们是【D】A.艾 青的《在浪尖上》和骆耕野的《我爱》 等B.黄永玉的《曾经有过那种时候》 和李发模的《不满》等C.李发模的《不 满》和熊召政的《呼声》等D.白桦的 《阳光,谁也不能垄断》和邵燕祥的 《长城》等 25.“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 弯曲的倒影”出自北岛的哪一首诗【C】 A.《同谋》B.《结局和开始》C.《回 答》D.《履历》 26.小说《虚构》的作者是【C】A.格 非B.王蒙C.马原D.王安忆 27.因诗集《玉门诗抄》等被称为“石 油诗人”的是【B】A.王希坚B.李季 C.梁上泉D.严辰 28.“蛤蟆滩”是下列哪部作品所描写的 典型环境【C】A.《红旗谱》B.《许茂 和他的女儿》C.《创业史》D.《赖大 嫂》 29.张文清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C】 A.《红岩》B.《烦恼人生》C.《青春 之歌》D.《爱情》 30.“十七年”时期,郭沫若创作的话剧 是【A】A.《蔡文姬》和《武则天》B.《蔡 文姬》和《文成公主》C.《武则天》 和《孟丽君》D.《文成公主》和《孟 丽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 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 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哪几项属于胡适的《文学改良 刍议》一文中提出的文学改良的“八 事”【ABDE】A.须言之有物B.不模仿 古人C.不讲求押韵D.不用典E.不 避俗字俗句 32.下列属于茅盾的短篇小说的有【BDE】 A.《林家铺子》B.《残冬》C.《腐蚀》 D.《秋收》E.《春蚕》 33.下列属于老舍的作品有【AC】A.《月 牙儿》B.《华威先生》C.《茶馆》D.《雷 雨》E.《幻灭》 34.下列不属于“山药蛋派”的有【AE】 A.孙犁B.赵树理C.马烽D.西戎E.刘 绍棠 35.下列属于“伤痕文学”的代表作的 有【ACE】A.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 子》B.高晓声《李顺大造屋》C.王 亚平《神圣的使命》D.张洁《沉重的 翅膀》E.肖平《墓地与鲜花》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 题4分。共8分。) 36.东北作家群 37.女性主义诗群 36.东北作家群:在“左翼”青年作家 中,有一批是在“九·一八”事变东 北沦陷后流亡至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作 者,他们以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家乡 的怀念,创作了一批反映东北人民的 生活与斗争的文学作品,引起了文坛 的广泛关注,这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东 北作家群”,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 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罗 烽等,其中的多数后来都加入了“左 联”。 37.女性主义诗群:20世纪80年代中 期以来,一群女性诗人由于共同体现 了“女性主义”的创作特色而被诗歌 评论界命名为“女性主义诗群”。实际 上,她们并不是以某种“团体”组织 起来的。J她4rJ分布在不同的地域, 有些也分别属于不同的诗歌群落。成 员主要有天津的伊蕾、四川的翟永明、 云南的海男、贵州的唐亚平和上海的 陆忆敏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 分,共24分。) 38.简析《月牙儿》在思想及艺术上的 成就。 39.简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 新。 40.简析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丁玲小说的艺术表现特色

丁玲小说的艺术表现特色 一 丁玲作为现代女性文学的重要作家,最突出的是将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倾注于她痴情的文学创作之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丰富的精神遗产。在她的创作中,不仅能够触摸到一个沐浴五四阳光迅速成长的革命作家的思想脉搏,而且可以发现其孜孜不倦地坚持探索和追求文学的历程。她的创作道路视为现代女性文学成长的一个典型范例。纵观丁玲的创作,明显的有这样几个阶段: 其一,20年代末至加入左联之前。这个时期丁玲主要出版了三个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1928年)、《自杀日记》(1928年)、《一个女人》(1930年)。这些作品标志了一个新的时代女性的崛起,也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坛的重要地位。在集子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等篇什。这些作品主人公都是女性,一方面继承了五四时代冰心、庐隐、冯沅君等第一代女作家创作的精神内涵——对封建专制的抗争和叛逆;另一方面塑造出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追求的知识女性的典型。她们身上既有浓重的空虚、苦闷、绝望的感伤主义色彩,又深深地烙上了时代和社会的印记。莎菲女士就是她们中间最突出的代表者。从小说的叙述方式看,丁玲作品虽有五四郁达夫自传体小说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的感伤情怀;但刻画的大胆而富有饱满感情的倔强女性性格、细腻而率真披露的人物复杂内心,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标志着五四感伤小说的终结。 其二,1930年至1936年。这是丁玲创作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左联的成立感召了一大批革命作家,丁玲的创作由此发生了较为重大的转变。顺应时代的发展、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实践,丁玲首先将创作题材转向社会革命,写作了中篇小说《韦护》(1930年)、短篇小说《一九三0年春在上海》(之一、之二)等流行的“革命+恋爱”模式化的作品。前者叙述了从苏联留学归来的革命者韦护与热情浪漫的少女丽嘉相爱的故事,重心却在恋爱和革命活动的冲突上,面临不可解矛盾的韦护最终忍痛出走,丽嘉认清了自己的处境也决心抛弃个人情感,投身社会;后者只是将人物换成了望微和玛丽,革命与爱情矛盾的结局是两人的分道扬镳,各人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虽然这些创作形式带有公式化,但是不能否定丁玲对于一个过渡时代的过渡人物的准确刻画,对现代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心理的真实揭示。这恰恰也反映了丁玲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由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向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转变所作的探索性的积极实践。当时,左联的执行委员会在决议中呼吁作家们:“要产生新的作品”,“用大众作主人”,“到广大的工人、农人、士兵的队伍里去”(《北斗》1932.2(1))。丁玲能够迅速地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积极进行尝试。她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水》(1931年)、《夜会》(1933年),长篇小说《母亲》(1933年)等,大都是以30年代初农村现实生活为题材,真实地再现激变的农村中农民心理变化的。在以1931年在全国发生的波及16省的水灾为背景的《水》中,作家粗线条地勾勒出农民觉醒、反抗的群体雕像,当年就被冯雪峰称赞为“这是我们所应该有的新的小说”。[2]丁玲的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左翼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题材开掘的巨大现实性;阶级视角的社会批判性;广阔生活图景的写实性。在此实践中,丁玲摆脱描写知识阶层的巢臼,开始描写农村生活,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执著追求。 其三,1936年至1949年。这里丁玲在延安的创作时期。1936年冬丁玲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天地。最初,丁玲以通讯、速写、印象记等文学样式,敏捷地反映新的生活内容;后以小说谱写解放区新的时代风貌,创作了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1944年)、《一颗未出膛的枪弹》(1946年),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年)等。这些作品标志丁玲现实主义创作走向成熟。与她过去的作品相比较,与其他同在解放区的作家创作相对照,丁玲小说最成功之处是,她尊重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侧重以纤细的情感和笔触,去展示一个伟大变革的历史时代人们精神和心灵的巨大颤动。她既满腔热忱地歌颂和描写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新生活、新风尚、新人物,又直言不讳地暴露生活中的阴暗面,从而使其作品达到了现实主义的新高度。《我在霞村的时候》是被列入周扬编的《解放区短篇创作选》的第一篇作品。主人公农村少女贞贞逃离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牢笼,却未能挣脱辱掠她的日寇之手,受尽了凌辱和蹂躏。即便如此,她以不屈的灵魂,呼喊着“我总得找活路,还要活得有意思”。在日军军营里忍辱负重,多次为我军传递情报。最大的精神痛苦,还是回到村子里她的经历和努力并不被人们所理解,异样的“同情和怜悯”的眼光使她难以忍受,最后不得不离开家乡,奔向延安。小说的价值正是通过人物灵魂的

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发表时间:2009-08-20T14:21:58.89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彦涛(鹤壁市淇滨区文教体局河南鹤壁458030) [导读] 投身革命洪流以及后期作品中所反映的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下,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对于妇女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 【摘要】丁玲作为一位对生活有独到观察和深刻思考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样一条发展线索:由早期的描写莎菲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苦闷和追求,到中期的写走出恋爱的羁绊,投身革命洪流以及后期作品中所反映的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下,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对于妇女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 【关键词】苦闷和追求; 女性意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丁玲一直对女性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形象的典型,忠实而深入的记录了女性解放这一布满荆棘的路上那些带血的足迹。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1]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女性意识再具体地说,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加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女性意识将“女”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作为一位优秀的女作家,丁玲的创作中贯穿了对女性生存价值及其人生道路的探索。 1. 黑暗中不甘沉沦的求索1927年丁玲发表了处女作《梦珂》。作品写的是阅世未深的少女梦珂怀着美好的理想寻找自己的生活道路,但现实生活安排给她的是一个比一个更深的陷阱。红鼻子老师侮辱模特,而她所倾慕的温文尔雅的表哥背着她却干出下流龌龊的事……道路未找到,做人的尊严却受到损害。作者深刻地刻画了她道路追求碰壁的痛苦历程。一个向往自由,反对束缚,向往真实,反对虚伪的知识女性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寻找出路,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挣扎,最终还是进入一个不如意的地方。继《梦珂》之后,1928年丁玲发表了她的另一部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在这部作品中,莎菲不再是“五四”初期那些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半新半旧式”女性,而是一个完全置旧礼教,旧道德于不顾的叛逆女性,在小说中,莎菲同时与两个男子苇弟和凌吉士恋爱,这本身就显示了莎菲在这种爱情关系中占据着充分的主动。由被选择而成为选择者,这表明“五四”女性的以婚恋自由,男女平等为内核的妇女解放意识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莎菲在战胜凌吉士后得到的是失落和迷惘。她叹道:“莎菲生活在世上,所要人们了解她体会她的心太恳切了,所以长远的沉溺在失望的苦恼中,但除了自己,谁能够知道她所流出的眼泪的分量?”[2]由失望而自然陷入孤寂、自怜之中,“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我可怜你,莎菲!”这是莎菲女士留给世人的凄凉的绝叫,也标志着丁玲对爱情问题的思考在一个新的高度上陷入了新的困惑。这种困惑,一直延续到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中。 2. 走出恋爱羁绊投身革命洪流的新女性1930年,丁玲发表了长篇小说《韦护》,作品描写革命者韦护与小资产阶级女性丽嘉之间革命与恋爱的冲突,韦护为革命决然离恋人而去,丽嘉也开始有所觉悟。在这篇小说中,我们发现作者在创作意识上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由过去倾心于表现莎菲式的孤独、苦闷、哀叹、自怜,转变为表现丽嘉所代表的知识女性在新的境遇中的困惑、彷徨、思索与积极的追寻过程。在《一九三零春上海(之一)》中,女主人公美琳是为了追随革命者若泉而毅然抛弃了整日伏案写作、不关心革命、了无生气的丈夫子彬,这比起丽嘉的被动追随,多了几分自觉与主动,表示了作者对以往盘踞胸中的爱情至上主义更进一步的怀疑乃至放弃。在爱情与革命的对峙中,已明显绮重于革命一方。到了《一九三零年春上海(之二)》中,玛丽这位不合时宜的爱情至上主义者遭到更“不客气”的处理,她与虽然爱她但无疑更热忠于政治活动的革命青年望微的分道扬镳,标志着作者对只要爱情,不关心社会的女性意识的彻底抛弃。1931年,《田家冲》这篇短篇小说发表,我们发现其中年轻的女主人公三小姐已纯然是一位成熟而坚定的革命者,而与之具有对等质量的男性形象已被略去,整个故事已与爱情无关。这就是说爱情也已被省略,革命的内容已成为全部。而已往于爱情故事中用心设计男性主人公这种习惯做法也已改变,与女性主人公相对应的男性形象首次缺席,这种变化正暗示着一种新写作意向,即不再沿袭此前的女性通过男性革命者引领而投身革命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变化了的新的女性意识中,男性个人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男性集体为主所担当的整个革命事业。 30年代,丁玲仍然一如既往地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的心体会时代女性的心理。但她笔下的主人公不再是忧郁的女子,而是融入社会,把个人的幸福和民族的强盛结合到了一起。 3. 对女性解放现状的疑虑与不甘如果说,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这一段时期丁玲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的话,那么,到40年代初,丁玲到达延安一段时间后所创作的作品,则标志着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进入了一个日益成熟的时期。她以往略带盲目的革命热情降温,社会理性更趋深入,怀疑意识上升,对妇女解放的现状及未来产生了一定的疑虑,并由此激发出强烈的抗拒心理。特别在《“三八”节有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男人们尤其是有地位的男子,和女人本身都把这些女人的过错看得与社会有联系些。少发空议论,多谈实际的问题。”[3]当时的延安文化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那些当初响应号召投身革命的“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们再度回到家庭中做饭带孩子,日渐变得婆婆妈妈,“皮肤在开始有褶皱,头发在稀少”,并且被指责为“落伍”,有的还遭到男人的遗弃。丁玲正是敏锐地看到了在新的体制之下女性一如既往的不平等,不合理的命运,看到了革命对女性解放所做出的允诺与实际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于是她又一次表现出了“莎菲式”的叛逆勇气,不再幻想,不再对男性充满依赖,而将女性自身的自立与自强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是作者毕生关于妇女问题思考的制高点。 发表于1948年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深入农村生活后创作的一部反映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较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可以看做是作者正式放弃女权立场的标志性作品。作为现代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这种放弃也就是带有一点女性集体“最后一课”的性质。在作品中,尽管还能从黑妮等女性形象身上依稀辨出丁玲昔日的一点女性意识迹象,但是,从整体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已不再留恋昨日的一切,那些昔日余影只是写作的某种惯性所致,而绝非自觉所为。我们更多感觉到的倒是作者竭力向当时主导性意识形态靠拢的努力,为此不惜放弃自己作为女人的最基本的感觉。 4. 小结丁玲的作品正是通过一系列具有独特精神个性的女性形象的塑造,生动地反映了我国“五四”以后的新女性在时代的启发下,自我

孔子的人物介绍

孔子的人物介绍 孔子做为我国的伟大圣人,不仅仅只是教育的代表,也更是影响力最大最广的思想家。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孔子的人物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拜师的典故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是他还是认为自己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的渊博。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

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曲阜,来到洛阳想要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但是孔子的家到洛阳并不是那么的近的,之间的距离恐怕有上千米,于是孔子到洛阳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都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直到几个月后,终于来到了洛阳城。准备进洛阳城的时候,他瞧见一架马车,在马车的旁边站着一位将近七十多岁的老人。身穿长袍,头发和胡子全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的样子。于是孔子猜测这位老人可能是自己要拜访的老子先生吧!便上前行礼询问:“老人家,您就是老子先生吗?”老人见这位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就有些纳闷。孔子见老人神情疑惑,于是上前说:“我是学生孔丘,特地前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徒弟吧。”老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你就是仲尼,听说你要来,我特地在这里迎你,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可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这以后,孔子每天都跟在老师身旁,有不懂的就随时问,而老子也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知道的传教给他。 孔子的生平事迹简介孔子自小过着清贫的生活。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人世。母亲颜氏就带着他离开出生地尼山,来到阙里。生活拮据的他,做过许多工作来补贴家用。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也抵挡不了孔子对求学的热情。孔子聪明早慧,对知识非常的渴求,经常去拜访各位名师,请他们指教,向他们学习。 17岁时,孔子的母亲颜氏离开人世。孔子多方打听才将父母亲合葬在一起。19岁时,给贵族担任职事,管理东西。不久,迎娶了

《浅析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毕业论文模板

浅谈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写作提纲 引言,主要介绍丁玲生平及创作历程,约500字。 一、丁玲女性意识的产生,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约2000字。 (一)自小的文学天赋与革命活动家的理想 (二)对重男轻女思想的反叛 (三)早年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四)多部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流露 二、女性“人”的意识觉醒时期,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约2000字。 (一)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当时的知识分子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二)《梦珂》是丁玲第一次对社会中歧视女性这一现象发出抗议 (三)超越男权的独立的女性意识 (四)《莎菲女士的日记》里莎菲的女性意识 三、“革命+恋爱”的新女性时期 比较《韦护》、《一九零三上海春》、《母亲》中的变化,展现积极投身革命寻求出路的新女性形象。 四、延安时期的女性解放 用《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我在霞村的时候》来论证,其达到趋于成熟富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女性形象。 结语

摘要:丁玲是个颇有个性的女作家,她独有的女性意识突出地体现在她的小说创作中。本文即是以此为着眼点,将她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莎菲女士时代”、“命时代”、“延安时代”,并结合不同阶段的作品对其小说创作做一个梳理和评价。随着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丁玲人生的心路历程,还可以深切地领会到其创作中强烈的女性意识的历变,从而揭示她不同创作阶段的不同创作的现实意义。本论文试图探讨丁玲女性主义意识形成的原因、重新解读丁玲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文本、探讨丁玲小说中女性话语权的建构、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和女性意识的冲撞等问题,以探究丁玲作为早期的女性作家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作用。 关键词:丁玲女性意识“莎菲”时代

现代文学史

第十章1927-1937年的文学创作 简析《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风》)的思想内容《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风》)是左翼作家蒋光慈最后也是最成熟的一部长篇小说。 内容:小说描写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阶级矛盾和南方的农民运动。矿工张进德和大地主的儿子李杰,携手合作发动农民起来组织农会,实行抗租。“马日事变”后,农民建立自卫队,奔向金刚山革命队伍汇合。 艺术:注意人物性格刻画与心理描绘,较以前作品来得细腻真切,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的一次自我超越。 简析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成就、意义和缺失蒋光慈是革命文学的理论倡导者之一,又是革命文学创作的 身体力行者。他的革命文学作品有两个重要特点: 1、塑造了具有进步思想、革命思想的新人形象; 2、迅速反映和描写现代史上的重大革命斗争。 缺点:表现在思想内容上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和“革命+恋爱”的公式。诗歌缺少诗味;小说不注意熔铸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 象。 简析殷夫“红色鼓动诗”的特点

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他的“红色鼓动诗”:内容:以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显示鲜明特色。诗篇抒写了他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志,以及对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的乐观坚定的信念。如《别了,哥哥》是一首记实诗作。《血 字》是为纪念“五卅”四周年。 艺术:以壮为诗魂,都用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 的诗风。 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 丁玲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 1、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改这一段时期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小说描写了土改前后前夕农村各阶级、各阶层农民的不同心态和动向,描写了工作组进村后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等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农村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2、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 特征,但不脸谱化。 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是:人物 各有个性。

浅谈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提要: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迥别于以前文学长廊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它们不是完美的,但又让人感到特别真实,她们的美,她们的傲,她们的悲,她们的勇,构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丁玲本身是一个女性味十足的女人,以及她本人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关键词:丁玲女性形象美傲悲勇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现代作家群中,丁玲是比较亮丽的一颗。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为读者奉献了《梦珂》、《莎菲女士的曰记》、《阿毛姑娘》、《韦护》、《水》、《田家冲》、《杜晚香》、《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丁玲作品中最具分量的部分当属于“女性小说”。丁玲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有农民形象,如张裕民、程仁、阿毛老爹等;有地主形象,如钱文贵等;有新时期人物形象,如苇弟、凌吉士、澹明等。但是在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则是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如梦珂、莎菲、阿毛、贞贞、杜晚香、三小姐等,她们各有特点,在丁玲笔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她们是美的,是傲的,也是悲的,更是勇的。她们的美,她们的傲,她们的悲,她们的勇,合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战士,合成了一个个血肉丰满如同五月鲜花般开遍大地的新女性。 一、美 泰戈尔曾经说过,当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他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个艺术家,在他的皮包里装着画笔、水、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女人的生命才会那么缤纷。在作家曹雪芹的笔下,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因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文章大家,在作品中大都把女性作为美的化身来描写来赞美。这一点在丁玲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描写的女性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很美。无论是被视为“春天的童话”----《梦珂》中的梦珂,“夏天的童话”----《莎菲女士的曰记》中的莎菲,“秋天的童话”----《阿毛姑娘》中的阿毛,还是“冬天的童话”----《杜晚香》中的杜晚香,还是其他女性形象,大都是美的,既有外表美,也有心灵美,同时还有人性美。 外表美。丁玲以女性特有的笔触细腻刻画了一批绝代佳人。如《梦珂》中描写梦珂“......一天一天地长大了起来,长得象一支兰花,颤蓬蓬的,瘦伶伶的,面

现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5 分,每空 0.5 分) 1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讲述的是一个 __________ 的故事,主要人物是 ________ 、 _________ 。 2 、诗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作者是 __________ ,小说《波动》的作者是 __________ 。 3 、“三十万言书”是 195 4 年 3 月至 7 月, __________ 在其支持者的协助下写成的。 4 、臧克家的诗歌《 __________ 》是为了纪念 __________ 而作。 5 、“小腿疼”、“吃不饱”是作家 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 》当中的两个“落后”人物。 二、选择题: {5 分,每线一分 } 《桂林山水歌》欧阳山 《龙须沟》邓拓 《红豆》宗璞 《三家巷》贺敬之 《燕山夜话》老舍 三、解释概念:(共 20 分,每题 4 分) 1 、第一次文代会 2 、《关汉卿》 3 、干预生活 4 、文艺黑线专政 5 、革命历史小说 四、简单阐述:(共 35 分,每题 7 分) 1 、小说《百合花》的人性美表现在那里?

2 、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在什么地方? 3 、 17 年散文“复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4 、天安门诗歌运动及代表作品。 5 、《林海雪原》的传奇性特征。 五、论述题:(共 35 分) 1 、谈建国初期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红楼梦》研究、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过程及经验教训问题。( 15 分) 2 、比较赵树理、柳青、周立波、李准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2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昆剧《李慧娘》的作者是()。 A、吴晗 B、孟超 C、曹禺 2、《贫贱夫妻》的女主人公是()。 A、钟台妹 B、钟平妹 C、刘淑华 3、《于无声处》的作者是()。 A、柯岩 B、刘心武 C、宗福先 4、宋宝琦是刘心武小说()中的人物。 A、《我爱每一片绿叶》 B、《班主任》 C、《立体交叉桥》 5、《白鹿原》的作者是()。 A、陈忠实 B、张炜 C、张承志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作品张炜创作的有()。 A、《九月寓言》 B、《心灵史》 C、《家族》 D、《古船》 2、沙叶新的剧作有()。 A、《马克思秘史》 B、《报春花》 C、《陈毅市长》 3、陈奂生系列包括()。 A、《李顺大选屋》 B、《陈奂生上城》 C、《陈奂生转业》 D、《陈奂生包产》 4、台湾的现代派诗歌团体有()。 A、现代诗社 B、蓝星诗社 C、草根诗社 D、龙族诗社 5、下列人物中属于《创业史》的有()。 A、梁生宝 B、姚世杰 C、郭振山 D、郭世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三突出” 2、新体验小说 3、《白玉苦瓜》 4、《随想录》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特色是什么?

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历史追踪中的双重启示 .. .. .. 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王仲生 (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 早期丁玲作品高扬着的女性意识, 使她有别于其他女性作家, 随着丁玲的投身革命, 阶 级意识终于逐渐主导了丁玲作品, 女性意识因此就在矛盾困惑中日见淡出。这个思想轨迹 留给了我们双重的启示: 救亡与启蒙的时代错位, 作家的人生道路与创作倾向的选择的两难处境。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阶级斗争; 历史追踪; 双重启示 .. .. 丁玲, 一位坚强的现代女性, 我国新文学的杰出作家。她的成就卓越而又坎坷曲折的一生, 概括了.. 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女性的不幸与抗争。在我国现代文学女性作家中, 能像丁玲那样, 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孜孜不倦地探索我国妇女的现代化道路, 可以说屈指可数。为此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女性群体, 构筑了丁玲的艺术天地。这当然不是审美对象的偏倚。闪耀在她作品中的强烈女性意识, 赋予丁玲的审美空间以独特的魅力, 这才是丁玲作品审美价值之真正所在。 丁玲创作与女性意识 【摘要】: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其一生都以女性的姿态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中国女性的生存、地位、价值等问题,在探索女性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她为读者奉献了《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是美的化身,她们在时代的悲剧命运里,不甘沉沦,在痛苦中高歌奋起,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女性意识。她用一双女性的眼,一颗女性的心,一支女性的笔,撑起了一面现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文学大旗。 【关键词】:女性命运女性形象女性意识 丁玲,原名蒋冰之,生于湖南临澧一个没落的豪门望族。她是一个受"五四"思想感召,毅然离开封闭的乡土走进新思想发源的大城市寻找理想生活的叛逆女性。她对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等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与热情,从1927年底发表处女作《梦柯》开始,她便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于文坛,她以作家的正义与勇气,女性的细腻与真诚,深入地描写了一系列妇女的理想和命运,在深沉压抑的社会里迸出反抗的呼喊。对于封建社会的刻骨仇恨和不妥协,为妇女的解放而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一切构成了丁玲创作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丁玲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有农民形象,如张裕民、程仁、阿毛老爹等;有地主形象,如钱文贵等;有新时期人物形象,如苇弟、凌吉士、澹明等。但是在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则是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如梦珂、莎菲、阿毛、贞贞、杜晚香、三小姐等,她们各有特点,在丁玲笔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她们是美的,是傲的,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 刘再复在世纪之交批评张爱玲的创作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的论文中写道 80 年代,大陆一群思想者与学人从‘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历史 教训中得到教育,知道放下政治斗争留下的包袱与敌意是何等重要,换句 话说,批评应当扬弃任何敌意,而怀着敬意与爱意。 对任何作家,不管他过去选择何种政治立场,都可以批评,但这种批 评应当是同情的,理解的,审美的。 80 年代的这种思路,到了 90 年代,似乎又中断了。 大陆有些作家学人,刻意贬低鲁迅,把左翼文学和工农兵文学说得一 钱不值,与此同时,又刻意制造另一些非左翼作家的神话,这在思维方式 上又回到两极摆动的简单化评论。 现在真需要对 90 年代大陆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写作有个批评性的回 顾。 注刘再复《评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见李 陀、陈燕谷主编《视界》,第 7 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7 月。 作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文学的弄潮儿,刘再复的这一反思具有重要 的意义。 尽管刘再复对于 80 年代审美主义和纯文学的观念仍然深信不疑,但 是他对于 90 年代文学史写作所表达的不满及其提出的问题却值得思索。

由刘再复通过对张爱玲的创作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重新 评价而提出的 90 年代文学史写作问题,确实意味深长。 它甚至可以被视为某种具有历史路标作用的书写。 因为张爱玲的文学史地位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文学史叙 述模式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构成了大陆 80 年代以来重写 文学史的最重要的动力,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大陆的重写文学史运动,同 时在重写文学史的实践上具有明显的规范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它意味着当代文学史典范的变革。 它以对张爱玲、沈从文和钱钟书等人的发现和推崇,确定了重写文学 史的坐标和界碑。 50 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现代文学史写作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与夏志 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构成了有趣的对照和潜在的对话关系。 这种张力为重写文学史留下了大量空间和充分的合理性。 然而,到 20 世纪末,由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所开启的重写 文学史已经充分释放和耗尽了它所积蓄的历史势能,空白之页已经充分填 补,并且作为一种文学史的权力已经走到了另一个遮蔽与压抑的极端。 重写文学史成为一个明确的口号和明显的潮流是在 1988 年 7 月《上 海文论》第 4 期上陈思和、王晓明主持的重写文学史专栏。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在这一专栏下发表了一批具有强烈的重写色彩的 论文。 重写文学史这一口号的提出构成了重写文学史运动的高潮。

孔子的求职“简历”

孔子的求职“简历” 孔子的头衔很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圣人”“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等几项。当我第N遍重读《史记·孔子世家》之际,忽然觉得,孔子还应该得到一个头衔——求职家。 孔子虽然是宋国贵族的后裔,但是3岁时,父亲叔梁纥就死了。他从小过的是贫穷低贱的生活。孔子十几岁时,鲁国掌权大夫季氏大规模宴请国内知名的作家学者,孔子也兴冲冲地赶去参加。由于他还在为母亲披麻戴孝,加上年龄太小,被一个叫阳虎的大官给拦住了。这是孔子最早的一次求职行为,他想通过这样的社交活动谋求晋升之路。 17岁时,孔子在礼仪修养方面已经有些名气。鲁国大夫孟厘子临终遗言,让自己的儿子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礼仪。教这两个贵族子弟礼仪,可能是孔子平生的第一份工作,而这份意外得

来的工作,奠定了孔子延续一生的职业——教学。 这份教学工作只是短期的辅导。自此,孔子就办起了私塾。不过,只是业余兼职性质的,等到年龄稍长,孔子就找了份正式一些的工作,做鲁国贵族季氏家的小管家,管理仓库货物。别看这份工作不起眼,它却是孔子日后人生起飞的一个基础。 在南宫敬叔的要求下,鲁国国君给了他们师徒一辆车、两匹马、一个仆人,让他们出国留学,去东周首都进修礼仪,实际上就是拜见老子。这一次出国进修,对孔子日后的招生工作大有好处。回到鲁国之后,拜孔子为师的人多了起来。 孔子30岁时,齐国国君齐景公和宰相晏婴访问鲁国,询问秦国是如何强大起来的,孔子的回答让齐景公颇为赏识。孔子35岁的时候,鲁国发生动乱,于是避难到齐国,做了齐国大夫高昭子的管家。 找这份工作,孔子是有野心的,他想通过高昭子攀上曾经赏识过自己的齐景公,进朝廷做官。齐景公果然接见了孔子,向他请教了如何

丁玲女性意识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题目从黑暗到光明 ——论丁玲小说对女性解放之路的探索 学生康慧慧 指导老师刘学云副教授 年级12级专接本 专业汉语言文学 系别中文系 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2013年8月

目录 题目 (1) 摘要 (2) 正文 (3) 一 (4) 二 (5) 三 (6) 注释 (8) 参考文献 (8)

从黑暗到光明 ——论丁玲小说对女性解放之路的探索 康慧慧 摘要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女作家,丁玲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灵敏的感受,在她半个世纪的创作中,塑造了许多活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富有代表性地展示了中国现代妇女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岁月艰难跋涉的身影和她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心路历程,也展现了作者对女性解放之路的探索。 关键词丁玲女性形象女性解放女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是最同情妇女,关注妇女命运的革命女作家,是在女性解放道路上走得最远也最深入的革命战士。丁玲的创作起初便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和探寻女性生存价值的执著。在她的作品中,梦珂、莎菲、贞贞、陆萍、杜晚香等一系列自我意识觉醒的新女性形象,从个人解放到大众革命,积极探索女性解放之路。丁玲一生都以女性的姿态在自己的作品中探寻着中国现代女性的生存、解放、价值问题。谈起丁玲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就必须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丁玲,原名蒋冰之,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幼年丧父。她和母亲自父亲去世后一直处于被欺凌的境况。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受新文化影响向往妇女解放,为了女儿,也为了自己,母亲决心冲破封建束缚,带着女儿入常德师范,两人分别在师范班和幼稚班学习。母亲敢于冲破封建束缚,努力追求光明的精神,给了丁玲很大的影响。丁玲的第一个老师——母亲,以她的民主主义思想,以她的坚毅和勤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丁玲,使丁玲从小就具有了反封建意识和自我觉醒意识。 在后来的求学过程中,丁玲日益受到进步革命人士和先进思想的熏陶,尤其是母亲的好朋友向警予。“除了我母亲以外,那时我最信奉的就是九姨了”[1](指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