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2教案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2教案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2教案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2教案 冀教版

认识线2

教学内容: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能力目标:

在创设的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教学媒体:

视频、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图片《看图讲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狗为什么会跑到小主人的前面吗?

学生讨论、汇报。

二、学习新知

1.数学活动

在纸上任意点两点,用线联接它们,量一下它们的长短,比较一下谁最短?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回答。

2.想一想

出示图片《看图回答问题》

(1)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

(2)你估计小明到学校走哪条路?为什么?

指明几个学生回答图中的问题,并说明他们的理由。

3.量一量

学生独立完成36页的“量一量,从A到B的三条线中,哪条线最短”。

学生汇报结果。

4.看一看

观看视频《公理(线段最短)》。

师生共同总结出结论: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教师提出距离的概念: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5.做一做

问题1.河道长度

如图《河道长度》,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

问题2.九曲桥

如图《九曲桥》,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一座笔直的桥相比,这样做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说出其中的道理。

6.教师鼓励学生试着举出类似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

三、小结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第七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重难点: 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第2课,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1、实验,容量。 ⑴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⑵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⑶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2: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 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⑴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 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生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 ⑵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的工具(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⑶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巩固练习。 第1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 第2题,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 第3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综合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综合练习 一、我会填。 (5)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2时成()角,3时成()角,6时成()角。 (6)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角、()角、()角。 1平角=()度=()直角 1周角=()度=()平角=()直角 (7)∠1与∠2的和是184°,∠2=54°,那么∠1=( )。 ∠1+∠2+∠3=180°,其中∠1=52°,∠2=46°,那么∠3=( )。 ∠1是∠2的3倍,∠1=120°,∠2=( )。 (1)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如果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其中()最短。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3)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大于()°而小于()°的角叫做钝角。 (4)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对齐,角的一边要与量角器的()重合,而角的另一边所对量角器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就越大。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 二、细心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角的两条边都是()。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曲线 (2)下面每对时刻中,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不一样的有() ①1:30和2:30 ②3:30和8:30 ③9:00和3:00 (3)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角时,这时的时间是()。 ①2时②6时③12时④9时 (4)一条()长3000米。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 (5)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①一个锐角,一个钝角②两个锐角③两个钝角④两个直角 三、判断,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四年级上册数学《线与角》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线与角》练习题 *第一部分【知识整理】第二单元《线与角》 1.线段有2个端点,可以测量;射线有1个端点,无法测量;直线没有端点,无法测量。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1条直线。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这两条直线就是相交,公共点就是交点;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直一定相交,但相交不一定垂直。 4.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只有1条。从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所画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5.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一点可以画1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第二部分【自我检测题】 一、填空。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2.从个位起,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第七位是()位,第八位是()位,第九位是()位。 3.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6. 由3个亿, 5个百万, 2个千和8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7.下图中有()条线段,()条射线,()条直线。 8.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中,()最短。 9.八亿零七十万零八百写作:( ),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10.12□780≈13万,□最大可填(),最小可填()。 11.数一数右图中,有()个锐角,有() 个钝角,有()个直角,有()个钝角。 二、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3∶30时,时针和分针成的角是直角。() 2.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3.一条射线长6厘米。()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四个计数单位。()5.3076000≈308万。() 6.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7.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9.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所以直线比射线长。() 10.在5和6之间添上4个0是五十万零六。() 三、选择题。 1.最大的九位数与最小的十位数相差()。

【精选】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数学

四年级数学教案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四年级上册数学《线与角》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线与角》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直线、射线、线段、角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线段、涉嫌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毛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根毛线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如果说我把这根弯曲的线拉直,你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 生:线段 师:哎,线段,好了,老师把整个它记下来。线段是我们以前碰

到过的,对吧?那谁来说说看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无限延伸)师:谁来画一条线段。抽生黑板上画线段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在黑板上是怎样画的。 一生学生画线段,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他是怎样画的线段? 生1:他是先画的一条线,再画的两个端点。 生2: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另一个地方画的端点。 师:哎,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这个地方画另一个端点。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画两个端点,然后画线连接两个端点。因为,我们一般让点来确定我们需要画线的位置,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师:哎,到现在我们就只知道这些有关线的知识了吧。那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直线的教学 课件出示 师:这是两条直直的线,给它们表上号,上面是1号,下面是2号,哎,仔细看这两条线,几号线是线段?为什么你叫1号线为线段? 生:因为1号线有两个端点,有一条直的线,不能无限延伸。师:那我们找找看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儿?教师先点出一个端点这是

四年级数学《线与角》单元易错题大全 (9)

四年级数学: 《线与角》单元易错题大全 1.判断:一条直线就是平角。() 2.如果两条平行线为一组,下图中共有几组平行线?请找一找。(选 做) 3.一条( )长8厘米( )A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4.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5.度量角的大小时,要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零刻度 线对准角的()。 6.判断: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 ) 7.一个周角等于()个平角等于()直角。 8.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这点叫做(),这 两条射线叫做()。 9.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最短。 A.斜线段 B.直线段 C.垂线段 10.直角与平角度数的和比周角少( )度. 11.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度,其余3个角都是(),

它两条直线一定()。 12.过p点分别画出直线AB的平行线和垂线 13.分一分,填一填。在91°、151°、4°、11°、4°、117°、4°、 90°、180°、30°、360°、158°中,锐角有:()。直角有:()。钝角有:()。平角有:()。周角有:()。 14.分别画出60°、135°、150°的角 15.下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直角、几个钝角、几个平角? 16.判断:线段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 17.认一认,读一读。 ⑴图①是( ),读作( )。⑵图②是( ),读作( )。⑶图③ 是( ),读作( )。 18.判断:用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被放大成45°。

() 19.4个直角=()平角=()个周角 20.打开一个圆扇(如图),这时的两边成()角;如果两边继续 打开直至重合,这时成()角。 21.判断:钟面上是12时15分时,分针和时针组成了直角。( ) 22.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3.判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24.画一个钝角,标为∠1;再画一个锐角,标为∠2。 25.判断:一条直线长50m。() 26.早上6点,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下午3时 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角 27.判断:一天中,当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整时刻有4个。() 28.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并以直线外的一点 为圆心,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半径画圆。 29.在一条直线上有A、B、C三点,如下图.图中有( )条线段,有( ) 条射线. 30.画出下列各角: 30度 150度 180度 95度 31.请帮小鹿设计一条去小河边最近的路,并画出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 一、考点、热点回顾 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直线:是一条没有端点的直的线,它没有端点,可以笔直地向两端无限延伸。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分: 名称图形端点个数是否可以 无限延长 是否可以 度量长度 线段 射线 直线 补充【知识点】: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动手画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 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画角的方法: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1、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补充【知识点】: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 想想做做2 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才一样实验一下,你估计对吗? 3.指各两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做的? 想想做做3 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 想想做做4 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认识毫升(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正确的认识容量的含义和升这个容量单位,同时,通过生活实际,一部分学生已知道毫升这个单位,但对毫升具体含义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解。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四年级数学线和角单元测试题

线和角 班级:姓名:学号: 一、想一想、填一填。 1.线段是直的,有()个端点;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线;从线段的一个端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线。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它的(),这两条射线叫做它的()。 3.在数学学习中量角的大小要用(),通过量角可以知道直角是()度,平角是()度,周角是()度。 4.把我们所认识的角的种类按度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角<()角<()角<()角<()角 5.过一点可以画出()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出()条直线;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6. 1周角=()平角=()直角;1平角=()直角 7.如果∠1和65度角正好组成一个直角,则∠1等于()度;如果∠2和65度角正好组成一个平角,则∠2等于()度。 8. 3时整和()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3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角;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角。 9.如图: (1)以OD为边的角有(); (2)∠AOB=∠AOE-() ∠AOE=()+() 10.按角的大小连一连。 11.数一数: 图中一共有()个角,其中锐角()个,直角() 个,钝角()个,平角()个。

二、辨一辨,断一断。 1.直线总比射线长。() 2.大于90度的角叫做钝角。() 3.平角是一条直线。() 4.任意两个锐角度数之和一定比钝角要大。() 5.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相等。() 6.用放大镜去看90度的角,角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三、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 1.先观察图中四个角各是什么角,再量一量分别是多少度,最后想一想,这四个角的度数总和应该是多少度? ∠1是()角,∠1=()度 ∠2是()角,∠2=()度 ∠3是()角,∠3=()度 ∠4是()角,∠4=()度 ∠1+∠2+∠3+∠4=( )度 2.分别画出65度和150度的角。 3.思考:下面各个拼成的角分别是几度? ∠1=()∠2=()∠3=() 4.算一算: ∠1=45°,∠2=()°,∠3=()°, 1 2 3 ∠4=()°,∠5=()°。 5 4 附加题:下面为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后的图形。其中∠1=30°,你能知道∠2是多少度吗?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 )角,它有( )度。 3. 量角的大小,要用到()、计量角的单位是( ),用符号()来表示。把半圆平均分成(),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记做(),五份表示()。 4. 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 5.1周角=( )平角=( )直角=( )45°的角。 6、3时整,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6时整成(),钟面上()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150度的角。 7.∠1+∠2+∠3=180°,其中∠1=52°,∠2=46°,那么∠3=( )。 8.∠1是∠2的3倍,∠1=120°,∠2=( )。 9、三角板上的角有()度、()度、()度、()度。 10、.图中有()个锐角.有()直角,()个钝角,()个平角. 11.图(2),已知∠1=30度,∠2=(),∠3=(), ∠4=(),∠1+∠5=()。 12、先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 再量一量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所组 成的角的度数。 时间( ∶) ( ∶) ( ∶) ( ∶) 角度( ) ( ) ( ) ( )

二、判断题。 (1)角的两边越短,角的度数越小。( ) (2) 把一个30度的角放在一个可以放大5倍的放大镜下,我们看到的角是150度。() (3)时钟在9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 (4)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 ) (5)3点30分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 (6)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越大。 ( ) (7)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 ) (8)一个平角等于90°。 ( ) 三、选择。 1. ①②③④ ()是锐角()是平角()是周角()是钝角 2.把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可以形成()个大小不同的角。 A 3个 B 5个 C 无数个 3.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的角 A 15度 B 20度 C 135度D150度 4.()的角叫钝角。 A 大于90度 B 小于90度 C 大于90度小于180度 5.周角、直角、平角、锐角、钝角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 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 B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 平角>周角>钝角>直角>锐角 6.三个同样的角刚好组成一个平角,每个角是() A 60度 B 30度 C 90度 7、、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 A、160° B、40° C、120°

四年级数学上册线与角单元测试

三升四年级数学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 1、直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 ),它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2、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 )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 )条射线。 3、把一个30度的角放在5倍的放大镜下,这个角是( )。 4、( )角大于0°小于90°,( )角等于90°,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 )角。周角是( )°,平角( )° 5、6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度,是( )角。 6、角的计量单位是( ),可以用符号( )来表示 7、一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8、数位顺序表中,从右数第五位是( ),与她相邻的是( )位和( )位。第( )位是亿位 9、∠1与30°的和是一个直角,∠1=( )度。 10、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 )最短。 11、如图所示,用两个三角板拼摆成这样,可以画出( )°的角 列式计算: 12.已知∠1+∠2=150°, ∠2=35°,那么∠1=( )。 13.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 )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 )级、 ( )级、( )级…… 14、84003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读作( ) 15、十个十万是( ),十个一千万是( ) 16、直角+锐角=( )角 直角—锐角=( )角 平角—锐角=( )角 平角—钝角=( )角 17.60006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左边的6表示( ),右 边的6表示(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线中,( )是直线,( )射线,( )是线段。 A 、 C 、 D 、 2、小强画了一条( )长5厘米。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认识毫升(1课时) 除法教学设计 乘除混合教学设计 认识线教学设计(一) 认识线教学设计(二) 认识线教学设计(三) 认识角教学设计(一) 认识角教学设计(二) 认识角教学设计(三)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 想想做做2 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易错题

一、选择题 1、按1:2的比例尺缩小一个夹角为30°的角,缩小后的角是()A.30°B.60°C.90 2、钟面上如果分针旋转半周,那么时针旋转()度. A.15 B.30 C.45 D.90 3、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A.300°B.30°C.3°D.无法确定 4、早上5时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的度数是() A.60°B.80°C.120°D.150° 5、从3时15分到3时30分,分针转了一个()角. A.直角B.锐角C.钝角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20°,那么顶角是() A.40°B.140°C.160° 7、钟面上分针走半小时,转动角度() A.180°B.30°C.15° 二、填空题 8、小明上午 7 时到校,中午11 时30 分离校,在这段时间里,时针在钟面上旋转了()度. 9、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最小的角是32°,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最少是()°,最多是()°. 10、一个角是300,在5倍的放大镜下看这个角是()度. 11、上午9:30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度. 12、在一个三角形中,∠A=28°∠B=62°这是一个()三角形. 三、判断对错 13、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 14、钟面上分针旋转一周,时针就旋转30度。() 15、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16、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17、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18、从六点十分到四十分,钟面上的分针旋转的角是平角。() 19、两角之和是一个平角,其中一个角是90度,另一个角一定是直角。() 20、三时三十分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

四年级数学上册 线和角教案 冀教版

线和角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二、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1.复习特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各是什么图形的。根据判断各是什么图形的想法,你能找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吗?请大家填在课本上的表里。指名口答填写的联系和区别,老师板书。追问: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做“练一练” 三、角 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老师同时画出角的图形。 2.复习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各部分名称,指名一人板演写角的各部分名称。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指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追问: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提问: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是怎样的角?(老师画出图形并写出相应的特征)大家能画出其余几种角的图形和说出每种角的特征吗?请同学们在第93页下面表里画一画,填一填。指名口答,并板书出来。

4.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填在课本上,再指名口答。 四、复习垂线和平行线 1.提问概念。 我们知道了角大小的度量方法和角的分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平行?谁来举出平行线的例子? 2.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精品教案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间关系的过程。 2.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知道正方形、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图形关系 的奥秘。 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难点:正方形、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框架课时安排7课时第4 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四边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中第38页的四幅图(伸缩门、衣帽架、升降机、扩缩尺),找出这些物体中的平行四边形。用笔描出一个。 2、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3、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容易变形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做好后你拉一拉四边形的木框,发现了什么? 4、师:我们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平行四定性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请同学们再想一想,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一些特征,那么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观察并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看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愿意把你的测量结果与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师:根据每组对边间的距离相等,想一想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师:平行四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看你有什么发现?生:长方形、正方形。 学生描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这些物体容易变形。 学生举例。 生1:我测量的结果是上下两边间距离都是2厘米,左右两边间的距离都是3.2厘米。我发现每组对边间的距离都相等。 生2:我测量的结果也是每组对边间的距离都相等。生:因为我们学过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平行四边形每组对边间的距离相等,就说明对边是平行的。 生: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线与角》的练习题

小厂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线与角》单元测试 姓名分数 一、填空。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2、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3、从()点引出两条()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 6、角的计量单位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度的角,记作()。 8、下图中有()条线段,()条射线,()条直线。 9、右图钟面上的时刻是()时()分,时针和分针 组成()角。10分钟以后是()时()分, 时针和分针组成()角。 二、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3∶30时,时针和分针成的角是直角。() ; 2、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5、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选择题。 A B: C D H G

1、下列线中,()是直线,()射线,()是线段。 % A、B、、D、 2、角的大小是由()决定的。 A、两条边的长短 B、两条边叉开的程度 C、顶点的位置 四、动手操作:画一画,量一量。 1、以O为顶点,OA为一条边,画一个125°的角。 A [ O L 2、学校要修一条水泥路到公路,怎样修最近请你在图上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我的理由。 3、已知下图∠1=48°,列算式求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 求∠2、∠3、∠4、∠5 的度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线和角的认识青岛版

《线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学生在二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并初步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来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进一步认识角。 信息窗1呈现的是“工程车到建筑工地送建筑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引出线段、射线、直线的学习;借助“过一点画两条射线形成的是什么图形?”这个问题引出对角的学习。教材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做数学,通过“画一画”让学生体会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过一点画两条射线形成角。通过做中体验,以丰富的感性材料逐渐形成理性认识,从而初步建立角的概念,学会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知道角的特征,建立角的概念,学会角的表示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推断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符号意识,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借助画角抽象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出示一条毛线,让学生观看,问这是什么?(线段)线段它有什么特点(两

四年级数学上册 升和毫升教案 冀教版

升和毫升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 想想做做2 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才一样实验一下,你估计对吗? 3.指各两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做的? 想想做做3 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 想想做做4 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