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利用率统计表

实验室利用率统计表

实验室利用率统计表

_______学年第___ 学期实验(实训)室利用率统计表

填表人:主管领导: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1、设备完好率 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 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 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 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 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对于各种不同类 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 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 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3、设备故障率

设备稼动率

一)设备稼动率: 二) 1.(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S内自?,且可完 全由?S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EW C 5?plb 2.(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X A ^7M 3.(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 - (停线时间),而停线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常、 设备?常停止及修?蜁r间。D,VPfN6\*O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 其公式为-!.\|-4` 设备稼动率=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n] ?I- R (二)性能稼动率∕?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O jS:a1 时间稼动率?K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 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 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K $ L+ K: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际周期时间V9Qed |[gd 其中,[MBBgsapC! 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z -Q G 02 ?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K定义?质稼动率与性能 稼动率如下:,] $ Z _T' ?质嫁动率= 生产量* ?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G7p V> 性能稼动率= 速度稼动率* ?质稼动率R5?G# 0 性能稼动时间= 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 稼动时间- 性能损失时间&yA n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统计公式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统计公式 1、主要机械完好率。它是反映机械完好情况的指标,按规定的主要机械进行考核。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机械完好总台日数 主要机械完好率= ———————————×100% 报告期机械制度总台日数 2、主要机械设备利用率。它是反映机械利用情况的指标,按规定的主要机械进行考核。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机械实作总台日数 主要机械利用率= ———————————×100% 报告期机械制度总台日数 3、装备生产率。它是反映机械在生产中所创造价值大小的指标,供与规模近似的同行业之间水平的高低或本企业逐年的水平升降作对比。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施工(生产)总产值 装备生产率= ———————————×100% 末自有机械净值 4、净产值机械维修费用率。它是反映企业机械维修费用和完成净产值的比率,用以考核机械维修费用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机械维修费用+全年机械大修费用 净产值机械维修费用率=————————————————×100% 全年净产值总和 5、机械固定资金利税率。它是反映企业的利税总额和机械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用以考核机械创造利税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实现利税总额 机械固定资金利税率= ————————————×100% 自有机械固定资产平均原值 式中:机械固定资产平均原值=(年初机械原值+年末机械原值)÷2 (二)专业性指标 企业为了评价机械管理、使用、维修各项业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制定了一整套考核指标,作为企机械经营管理的目标和考核依据。当前施工企业执行的指标尚无统一规定,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和需要选用。 1、机械装备方面的指标 (1)技术装备率。它是反映企业人均装备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末自有机械净值(元) 全员或工人技术装备率(元/人)= ———————————— 报告期末全员工人人数(人) (2)动力装备率。它是反映企业人均动力装备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末自有机械动力数(KW) 动力装备率(KW/人)= —————————————— 报告期末全员或工人人数(人) (3)机械新度系数。它是反映企业机械的平均新旧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末机械总净值 机械新度系数= ————————— 报告期末机械总原值 (4)机械装备更新率。它是全年机械更新原值占全部机械原值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机械装备更新速为:

设备完好率统计及检查标准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 一、设备完好标准 1.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规定的标准,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系统工作正常; ①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②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③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 ④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⑤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2.设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计或规定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等现象,润滑工作正常: ①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定点、定人、定质、定时、定量)、“三级过滤”(油桶、油壶、加油点); ②无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振动值不超过允许范围; ③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④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3.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①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②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记录; ③设备易损配件有图纸; ④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4.原材料、燃料、润滑油、动能等消耗正常,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二、设备完好率及日常统计方法 设备按完好或不完好评级,用下列公式计算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设备台数×实际完好时间/设备台数×总时间)×100%. 其中,实际完好时间=总时间-维修时间; 设备日常维修需体现在日常工作日志中(写明维修设备名称·所在工段楼

层·维修原因及结果·维修时限),设备科每日记录前一日各车间设备维修情况,月底总结计算各车间设备完好率进行考核,体考核评分标准见附表。

什么是稼动率

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您被问到“我们部门的稼动率为90%,你们厂里是多少?”,您可知道其所谓的稼动率定义为何?90%这数字代表的是好?是坏呢?基本上稼动率有数种不同的定义,在此略加解释: 1、时间稼动率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 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 停机(Shutdown, 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 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 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 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3、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总合效率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良品率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设备总合效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

设备故障率计算方法

设备运行参数管理办法 为规范设备管理程序,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使用寿命,监控设备运行情况特制定以下设备运行参数管理办法。设备运行参数的定义方式不同表示的含义不同,我们采用以下方式定义,能同时反映出关键设备与一般设备故障对设备运行率的影响以及整体平均设备故障率和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大小: 一 . 运行参数注解 1.日单生产线运行率α: %1008?=小时计) 生产线计划开机(按生产线实际运行时间i α 备注:运行率反应单线整体设备利用率及运行情况 当α>1时表示设备运行时间超过8小时; 当α<1时包含设备闲置,设备故障,无计划停机,模具更换调试等情况; 当α=1时表示符合正常计划生产,各设备运行正常,利用率高; 2.日单生产线故障率β: %1008?=小时计) 和(一般按各单台设备计划时间之和各单台设备故障时间之β 备注:此故障率利用平均值方式按故障发生时间仅反应单线平均设备故障情况;与日单 生产线运行率结合能一定程度反映出关键设备与一般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程度。 3.设备日总运行率Α1: Α=n i ∑? (即当天所运行的各线运行率的平均值) 备注:能反映整体设备平均利用率情况。 4.设备日总故障率Β1: Β=∑i β (即当天各线故障率之和) 备注:利用求和方式能反映各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大小 5.设备年或月运行率A=日运行率平均值;设备年或月故障率B=日故障率平均值; 月故障率采用单线平均值,各线求和的方式即反映出整体平均设备故障率又反映出设备 故障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大小:其值高低能从一定程度反映一段时间内设备故障的控制情况。 月运行率高低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段时间内开线的生产线的利用率(影响因素包括 一般和关键设备停机的影响,细小停机及生产准备等)不能反映全厂整体设备产能的发挥程度,产能发挥由产量总值反映; 6.非计划停机时间:分为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模具故障停机时间、细小停机时间、物料短缺 及其他突发情况时间总和。 7.保养计划完成率:时间完成保养项数/计划保养项数 (一定程度反映保养计划的完成情况) 8.维修频次:日平均维修频次 (结合故障率和非计划停机时间反映出设备故障的种类和次数,值越大一定程度反映小修次数越多) 按以上定义举例: 假如月平均故障率2.56% ;对应日维修时间约3.4小时;月故障时间约3.4*25=85 小时;非计划停机时间110-125小时; 维修频次3.5次相当于每次维修1小时; 运行率87%对于单线平均有效工作时间8h*87*=6.96小时

OEE-稼动率相关报表填表说明

OEE-稼动率相关报表填表说明 OEE-稼动率总报表自4月1日试用以来,经逐步规范和完善,基本运行正常,为保证各项数据的现场记录、报表录入、检查、分析的准确、真实、及时,现将报表填报规范说明如下: 一、总说明 1、为准确、真实、及时反映、了解、掌握生产现场的产品、生产、设备等信息,拟制本表。 2、本报表系统由SMT生产日报表、生产报表登入区、标准工时登入区、PM 分析表、各条线稼动率可视化、综合生产指标&OEE指标可视化组成。 3、SMT生产日报表由当班作业人员填写。生产报表登入区、标准工时登入区的白色区域由班长登入。其他灰色区或其他工作表为工时自动计算,不允许改动。 二、报表栏目说明 (一)SMT生产日报表 1、订单号:该产品销售合同订单内部编号。 2、产品名称:指产品的名称,如高清、标清、光猫、前控、卡板等。 3、面别。指印制板的的A/B面,直接在下拉条进行选择。 4、开始时间。产品开始导入时间。 4、结束时间。产品最后一块下线时间。 5、产量。该产品生产数量。 6、节假日。指因计划安排放假引起的停机时间。 7、会议、培训、教育。指上班后进行的例行的计划性的早会、晚会、培训、教育会等停机时间。 8、计划维保、点检。指列入计划的对设备进行的维护、保养、点检等活动引起的停机时间。 9、停水、电、气。指外部因素引起的生产要素水电气等无供应引起的停机时间。 10、无生产排单。指因无市场订单造成的机器停止时间。 11、交接班。指每班人员上下班对设备、产品等进行的交接引起的停机时间。 12、转产。指上单产品最后一块进入回流炉到下单产品第一块进入回流炉的时间。 13、首检。指第1-3块板的质量检验、确认时间。 14、设备故障、事故。指设备运行中出现偶发故障或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导致的机器停止时间。 15、调试设备。指生产中进行的设备参数、零件、程序、物料等调整引起的机器停止时间。 16、质量问题。是指生产过程中因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停机时间。 17、待料。指生产过程中因物料不足引发的停机待料时间。 18、结单。指上单产品正常产品生产完时打叉板等问题产品的时间。

设备完好率及分析报告

设备完好率及分析报告 制造部车间的生产设备是承担公司生产任务的主要设备,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生产设备完好率成为设备管理的重点。我们在分析影响设备完好率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生产设备日常维护是提高完好率的保证 1、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按需修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改变维修人员忙于应付抢修的被动局面,科学地对生产设备作出技术分析,合理确定设备的投入。定期维护保养,使设备一直处于安全、经济的运行状态; 2、完善相关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故障的动态管理,对关键部位进行状态监测,并通过维修档案分析故障规律; 3、确保设备维修配件的供应,提高设备配件的质量。 二、做好生产设备安全管理是提高设备完好率的中心任务 1、实施部门领导安全责任制,部门领导亲自主抓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由制造部协调品质部定期开展生产安全专向整治活动; 2、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和防护措施。为保证相关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针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控制; 3、加强对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操作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和技术考核等手段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素质; 4、制定生产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树立职工的安全危机管理理念,培养应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增强事故防范意识。 三、提高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故障 1、对设备维修人员加强技术培训,让每个维修人员都对设备了如指掌;

2、了解设备配件性能,能够在无原型号配件时知道如何选用替代件; 3、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为设备快速维修提供信息支持 四、建立生产作业人员生产培训、考核机制,使职工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1、思想上的重视,通过大力宣传和学习,号召职工努力学习生产技术,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2、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训及学习氛围。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培训资料等方式来培训,以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3、制度上的支持。制造部积极执行公司内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保养勤、维护好、技术精、工效高的员工给予奖励,对造成设备损坏者给予严厉处罚 制造部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管理措施,使设备技术状况有所改善,缩短了维修时间,节约了维修资金,降低了生产成本。截止2011年底,制造部共有生产设备61台,完好设备59台(有2台行车遥控器因使用年限长需维修更换)设备完好率为96.7%,达成2011年初制定的计划目标。

稼动率与设备总合效率(OEE)分析

稼动率与设备综合效率分析 如果您被问到「我们部门的稼动率为90%,你们厂里是多少?」,您可知道其所谓的稼动率定义为何?90%这数字代表的是好?是坏呢?基本上稼动率有数种不同的定义,在此略加解释:1、时间稼动率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 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这里的停机损失是计划是可预见的为客观实际的事实:如班前后会,保养、吃饭时间,日历时间或法定假日等。 停机(Shutdown, 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 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 负荷时间也可等于(操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 性能稼动时间(表现指数)=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即表现指数:理想周期时间/(操作时间/总产量)=总产量*生产速率(1MIN/PCS)/操作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3、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综合效率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良品率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设备综合效率(OEE)=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也等于理论加工周期*合格产量/符合时间=合格产品的理论加工总时间/负荷时间。这就是实际产量与负荷时间内理论产量的比值。

设备完好率标准及计算

设备完好分级标准及设备完好率的计算(1) 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那么设备完好标准是怎样定义的呢? 各地、各部门为了考核企业设备的完好率,规定了设备完好标准。 一、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 二、项目标准 1、基础 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2、结构 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 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 3、润滑 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 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 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不完好:不齐全可靠 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 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 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 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同时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 由此可见: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员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这样才能有依据其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这就是说,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没有标准你无法检查和考核设备的完好,就象你不知道北京在东还是在西,你就无法达到。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2) 一、设备完好率的定义: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完好率统计办法

设备完好率统计办法 一、设备完好率及考核项目 1、设备总完好率:98%以上 2、各管理处具体设备完好率于每年初由公司统一制定 3、考核项目:电梯设备、强电设备、空调设备、弱电设备、给排水设备 二、设备完好标准的主要内容: 1、设备的精度、运行能力等主要性能要符合技术要求; 2、设备运行正常,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3、设备的电气、润滑、液压、动力、光学等辅助系统功能正常; 4、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控制机构灵敏有效,符合规定; 5、设备的噪声和三废排放达到规定要求; 6、设备外保养工作正常,内外整洁,无损伤、锈蚀; 7、附件齐全、整洁、完好可用,放置合理; 8、有关使用运行、维修保养的制度执行正常,基础资料完备。 三、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 1、设备完好率必须是每月检查台数和合格台数的实际反映,不能以局部 抽查数反映全部设备的完好率。 2、关键设备应达到100%的完好率。(关键设备指下列10分/台的设备) 3、有备用设备的,运行设备应保证达到100%的完好率。 4、若设备在抢修或保养,其时间应小于8小时,并且对整个系统运行无重大影响的,则设备停机不列入完好率指标中。 四、设备完好率统计范围和基础分值(供参考) (一)强电设备

1、高、低压配电柜、计量柜,变压器,电容补偿柜。(10分/台) 2、层面配电柜,双电源切换柜(箱)。(8分/台) 3、设备配电柜,控制柜。(6分/台) (二)空调设备 1、分体空调(10分 2、送风、排烟机。(6分/台) (三)电梯设备(10分/台) (四)给排水、消防水系统设备 1、供水泵、消防泵(10分/台) 2、排污泵、热水泵、热水炉(6分/台) 3、水过滤器(8分/台) 4、湿式报警阀、水箱(10分/台) (五)弱电设备 1、火灾报警设备(10分/台) 2、安保监控设备:①主机(10分/套)②录像机(8分/套)③显示器 (6分/台)④摄像头(6分/台) 3、电子对讲设备:①主机(10分/台);②管理机(8分/台);③门口 机(8分/台) 五、设备完好率计算 1、单项设备系统完好率Φ单 Φ单=单项设备系统主要设备实得完好分值/该设备系统拥有主要设 备总分值x100%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时间稼动率: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 停机(Shutdown,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 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良品率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统计公式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 等统计公式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统计公式 1、主要机械完好率。它是反映机械完好情况的指标,按规定的主要机械进 行考核。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机械完好总台日数 主要机械完好率= ———————————×100% 报告期机械制度总台日数 2、主要机械设备利用率。它是反映机械利用情况的指标,按规定的主要机 械进行考核。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机械实作总台日数 主要机械利用率= ———————————×100% 报告期机械制度总台日数 3、装备生产率。它是反映机械在生产中所创造价值大小的指标,供与规模近似的同行业之间水平的高低或本企业逐年的水平升降作对比。其计算公式为:全年施工(生产)总产值 装备生产率= ———————————×100% 末自有机械净值 4、净产值机械维修费用率。它是反映企业机械维修费用和完成净产值的比 率,用以考核机械维修费用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机械维修费用+全年机械大修费用净产值机械维修费用率=————————————————×100% 全年净产值总和 5、机械固定资金利税率。它是反映企业的利税总额和机械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用以考核机械创造利税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实现利税总额 机械固定资金利税率= ————————————×100% 自有机械固定资产平均原值 式中:机械固定资产平均原值=(年初机械原值+年末机械原值)÷2(二)专业性指标 企业为了评价机械管理、使用、维修各项业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制定了一整套考核指标,作为企机械经营管理的目标和考核依据。当前施工企业执行的指标尚无统一规定,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和需要选用。

设备稼动率如何计算

设备稼动率如何计算? 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0-10-28 16:02 |提问者:cyq1119|检举 假如我公司有十台设备,但因产订单不足每天只开动6台设备。每台每天工作8小时。其中一台因故障停机1小时,1台因工装停机0.5小时。我们今天的设备稼动率如何计算,敬请告知。最好能列出计算过程。 首先,你的设备利用率是6台/10台*100%=60%(这个跟设备综合效率无关) 第二,设备综合效率(即是综合稼动率)=可动率(已计划的)*表现效率(实际运作时间)*品质合格率。 你提供的条件里;已计划的可动率=?,假设:6台机器不需要停机(比如工人吃饭无需停机、中间无需停机休息、计划内的换模时间为0.5小时);那么可动率=(8小时*6台-0.5小时)/8小时*6台*100%=98.96% 表现效率=(已计划的可动时间)47.5小时-(计划外的损失时间)故障停机1 小时/47.5小时*100%=97.89% 品质合格率=?,假设为100%。 那么,按你提供的条件,你的设备利用率是60%;设备综合稼动率 =98.96%*97.89%*100%=96.87%。 但是,我认为是你提供的数据条件不充分,有很多机器的损失时间你还没有列出来,比如:轻微的停顿、开机的损失、返工的损失等。还有良品率的问题等。 希望这样表达能让你弄明设备白综合稼动率(即综合效率OEE)的概念。如有需要帮助,可以给我留言。 设备综合效率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理论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OEE就是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它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 OEE是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OEE=可用率*表现指数*质量指数 其中: 可用率=操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 它是用来评价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表现指数=理想周期时间/(操作时间/总产量)=(总产量/操作时间)/生产速率

设备利用率.

48.设备台时平均产量 设备台时平均产量=按定额工时计算的产品产量/(设备平均数量×每台设备工作小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 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49.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 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时间 50.设备的时间潜力 设备的时间潜力(台时=使用设备台数×平均每台不必要的停台时间 51.设备的能力潜力 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设计能力的台时产量-设备的实际台时产量 52.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 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时间潜力×实际平均台时产量 53.设备能力增长潜力 设备能力增长潜力=每台设备能力潜力×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 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数+设备时间潜力(台时 54.设备全部增长潜力 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时间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 55.设备平均数

报告期设备平均数=∑报告期每日拥有的设备数量/报告期日历日数=期初设备数量+(报告期增加设备台日数 /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减少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 56.实用设备安装率 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台数/实有设备台数×100% 57.已安装设备完好率 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 58.已安装设备利用率 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 59.完好设备使用率 完好设备使用率=实际使用设备台数×完好设备台数×100% 60.设备时间利用率 设备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时间/最大可能利用时间×100% 61.设备日厉台时利用率 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100% =实际使用台时/已安装设备或实际使用设备的日历台时数×100% 平炉日历时间利用率=炼钢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冷炉大修理时间×100% 62.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工作台时数×100%

如何确保 设备利用率 数据真实

如何确保设备利用率数据真实? 【资料来源】Q群:中国设备管理群Q号:283752911 交流日期日期:2013-7-4 参与回答者:成都华标企管蒋良君,中联重科袁岳锋,中企联杨明波。 【徐工集团小庄】问:各位前辈,请问设备利用率如何计算才算真实呢? 【成都华标企管蒋良君】答:这个问题我分三个部分回答,即:计算公式、统计方法、统计管理,仅供你参考。 一、设备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办法 二、设备利用率的统计方法 1、人员及部门 进行设备的统计应该由专人(如:生产单位的生产统计员)或专门的部门负责,其统计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能力设计和生产决策与生产分析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一般由企业的生产部、主管部或机电部门负责。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

稼动率的计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时间稼动率: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SD)损失; 停机(Shutdown,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时间稼动率=稼动时间/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编辑本段][回目录]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 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基准周期时间/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实质稼动率=生产量×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性能稼动率=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良品率 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设备综合效率(OEE)=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 稼动率与开动率[编辑本段][回目录] 因翻译的不同,有的地方也将稼动率翻译为开动率,于是也有相对应的性能开动率/时间开动率等词汇,其实质上为相同内容。

设备故障率计算方法

设备故障率计算方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设备运行参数管理办法 为规范设备管理程序,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使用寿命,监控设备运行情况特制定以下设备运行参数管理办法。设备运行参数的定义方式不同表示的含义不同,我们采用以下方式定义,能同时反映出关键设备与一般设备故障对设备运行率的影响以及整体平均设备故障率和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大小: 一 . 运行参数注解 1.日单生产线运行率α: %1008?=小时计) 生产线计划开机(按生产线实际运行时间i α 备注:运行率反应单线整体设备利用率及运行情况 当α>1时表示设备运行时间超过8小时; 当α<1时包含设备闲置,设备故障,无计划停机,模具更换调试等情况; 当α=1时表示符合正常计划生产,各设备运行正常,利用率高; 2.日单生产线故障率β: %1008?=小时计) 和(一般按各单台设备计划时间之和各单台设备故障时间之β 备注:此故障率利用平均值方式按故障发生时间仅反应单线平均设备故障情况;与日单生产 线运行率结合能一定程度反映出关键设备与一般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程度。 3.设备日总运行率Α1: Α=n i ∑? (即当天所运行的各线运行率的平均值) 备注:能反映整体设备平均利用率情况。 4.设备日总故障率Β1: Β=∑i β (即当天各线故障率之和) 备注:利用求和方式能反映各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大小 5.设备年或月运行率A=日运行率平均值;设备年或月故障率B=日故障率平均值; 月故障率采用单线平均值,各线求和的方式即反映出整体平均设备故障率又反映出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大小:其值高低能从一定程度反映一段时间内设备故障的控制情况。 月运行率高低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段时间内开线的生产线的利用率(影响因素包括一般和关键设备停机的影响,细小停机及生产准备等)不能反映全厂整体设备产能的发挥程度,产能发挥由产量总值反映; 6.非计划停机时间:分为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模具故障停机时间、细小停机时间、物料短缺及 其他突发情况时间总和。 7.保养计划完成率:时间完成保养项数/计划保养项数 (一定程度反映保养计划的完成情况) 8.维修频次:日平均维修频次 (结合故障率和非计划停机时间反映出设备故障的种类和次数,值越大一定程度反映小修次数越多) 按以上定义举例: 假如月平均故障率% ;对应日维修时间约小时;月故障时间约*25=85小时; 非计划停机时间110-125小时; 维修频次次相当于每次维修1小时; 运行率87%对于单线平均有效工作时间8h*87*=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