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酿酒实习报告范本

酿酒实习报告范本

酿酒实习报告范本
酿酒实习报告范本

酿酒实习报告范本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掌握啤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技术管理,学会分析和处理啤酒生产过程中常见技术问题。了解原浆啤酒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对啤酒生产的全面认识。通过具体实践操作,让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利用。

二.实习时间

20xx年12月13日——12月19日。

三.实习地点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工程训练中心。

四.实习内容

1.啤酒概述

啤酒简介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但在德国,除制造出口啤酒外,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国际上常用的辅助原料为:玉米﹑大米﹑大麦﹑小麦﹑淀粉﹑糖浆和糖类物质等。

啤酒分类

根据所采用的酵母和工艺,国际上啤酒分下面发酵啤酒

和上面发酵啤酒两大类。啤酒具有独特的苦味和香味,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多量维生素如维生素B,菸酸,泛酸以及矿物质等。

啤酒特征

啤酒的特征表现在多方面。在色泽方面,大致分为淡色﹑浓色和黑色3种,不管色泽深浅,均应清亮﹑透明无浑浊现象;注入杯中时形成泡沫,应洁白﹑细腻﹑持久﹑挂杯;有独特的酒花香味和苦味,淡色啤酒较明显,且酒体爽而不淡,柔和适口,而浓色啤酒苦味较轻,具有浓郁的麦芽香味,酒体较醇厚;含有饱和溶解的CO,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饮用後有一种舒适的刺激感觉;应长时间保持其光洁的透明度,在规定的保存期内,不应有明显的悬浮物。

2.原浆啤酒的生产

原浆啤酒特点

原浆啤酒就是没有经过高温或低温处理、后期修饰的啤酒发酵原液。原浆啤酒要求在全程无菌状态下酿造,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完全保留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大量的钾、镁、钙、锌等微量元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保留了大量的活性酵母,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同时也保持了啤酒最原始、最新鲜的口感,麦香浓郁,色泽金黄,泡沫极其丰富,如牛奶般洁白、细腻,持久挂杯,真正啤酒中的高端产品,是现有啤酒根本

无法比拟的。

原浆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

糖化碎、下料麦汁冷却糖化浸麦

麦汁过滤发酵发芽

干燥和焙焦

除根

糖化粉麦汁煮沸过滤槽澄清添加酵母成品储藏

原浆啤酒生产操作要点

麦芽制备

制麦的目的在于使大麦发芽,产生多种水解酶类,以便通过后续糖化,使大分子淀粉和蛋白质得以分解溶出。

精选大麦

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水解酶类,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一般选择二棱大麦,因为其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

浸麦

通过浸麦使得大麦吸收充足的水分,达到发芽的要求;在水浸的同时,可充分洗涤、除尘、除菌;在浸麦的同时加入一些化学药物,可加速酚类、谷皮酸等有害物质的浸出,促进发芽和缩短制麦周期。

发芽

发芽使麦粒生成大量的各种酶类,并使麦粒中的一部分非活化酶得到活化增长。麦芽溶解到较好程度即可。

干燥和焙焦

通过干燥除去麦芽中多余的水分,防止腐败变质,便于贮藏;终止麦芽的生长和酶的分解作用;除去麦芽的生腥味,使麦芽产生特有的色、香、味;便于后面的除根。

除根

麦根有不良的苦味,带入啤酒会破坏啤酒的风味,因此要除去麦根。本次实习所用原料均为经过加工可直接使用的成品原料,包括麦芽、酒花、酵母。故以上麦芽制备过程可省去。

麦芽汁的制备

原料的粉碎

粉碎是为了使整粒谷物经过粉碎后,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使物料中贮藏物质增加和水、酶的接触面积,加速酶促反应及物料的溶解。粉碎要求麦芽皮壳应破而不碎。粉碎有干法粉碎、湿法粉碎和回潮干法粉碎。本次实习采用湿法粉碎,这样麦芽表皮更容易除去,粒度适中,利于麦汁的过滤。下料采用低温下料52°C到54°C。

糊化在糖化锅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30℃,有利于各种淀粉酶的浸出;在靠近锅底处设有浆式搅拌器,搅拌可以防止物料沾锅和提高传热效果;向糖化锅中投入麦芽及

大米粉并将温度升高至70度保持20min。辅料醪的煮沸称为预煮,预煮可进一步使淀粉充分糊化,提高浸出率,同时可提供混合糖化醪升温所需要的热量。再将温度升高至100度,排除糊化液。

糖化

糖化是麦芽内含物在酶的作用下继续溶解和分解的过程。麦芽及辅料粉碎物加水混合后,在不同的温度段保持一定的时间,使麦芽中的酶在最适的条件下充分作用相应的底物,使之分解并溶于水。糖化过程应尽可能多地将麦芽干物质浸出来,并在酶的作用下进行适度的分解根据是否分出部分糖化醪进行蒸煮来分。糖化温度一般在60度到70度,时间控制在40到50分钟。在糖化过程中要不断的搅拌,但是要少次,以防过多的溶氧。糖化结束后,要用碘液测验淀粉是否完全转化为葡萄糖、麦芽糖等糖类,直到加入碘液后不显蓝色为止,则糖化完全。

麦汁过滤

糖化结束后,将糖化醪尽快地充入过滤槽内进行过滤,从而得到清亮的麦汁。

固体部分称为“麦糟”,液体部分为麦汁,是啤酒酵母发酵的基质。糖化醪过滤是以大麦皮壳为自然滤层,采用重力过滤器或加压过滤器将麦汁分离。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如图所示,打开阀门1和2,打开糖化泵,将1号罐中糖化好

的麦醪注入2号罐的上半部分,然后关闭和2号阀门,打开3和4号阀门,让麦汁经过滤网和麦糟形成的滤饼形成澄清的麦汁,经由3和4号阀门流入2号罐的下半部分,可经过玻璃视窗来观察麦汁是否澄清。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2到3次的洗糟才能完成麦汁过滤,洗糟次数不宜过多,以免麦糟中的色素物质溶解到麦汁中影响啤酒品质。洗糟的过程是同时打开3、4、5 、2号阀门和糖化泵,让麦汁在管道中往复循环2到3次即可。

麦汁煮沸

通过糖化泵提供动力将过滤好的麦芽汁放至煮沸罐。煮沸是为了蒸发多余的水分,使麦汁浓缩到规定的浓度;破坏酶的活性,终止生物化学变化,固定麦汁组成;麦汁灭菌;浸出酒花中的有效成分;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在煮沸的过程中要添加酒花,酒花可以赋予啤酒爽口的苦味和特有的香味,促进蛋白质凝固,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此外还有利于啤酒泡沫和起到抑菌作用。具体操作是打开5和6号阀门和糖化泵将过滤好的麦汁打入1号罐中煮沸。煮沸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即可。

添加酒花采用三次添加法,第一次加酒花在初沸5-10min后,加入总量的20%左右,压泡,使麦汁多酚和蛋白质充分作用;第二次加酒花在煮沸40min左右,加总量的50%-60%;第三次加酒花在煮沸结束前5-10min后加剩余量,

加香型酒花。

过滤槽澄清

发酵前必须除掉热凝固物。热凝固物主要是蛋白质与多酚物质的复合物,另外吸附一些酒花树脂和无机物,若带入发酵醪中,可能会黏附在酵母细胞表面,将影响酵母的正常发酵,影响啤酒色度、泡沫性质、苦味和口感稳定性。煮沸后将麦芽汁沿壁螺旋进入沉降槽,使加热凝固物、杂质分离。具体操作是打开7、8、9号阀门和糖化泵。沉淀物可以通关罐体下部的管道排出来。

麦汁冷却

在沉降槽中的麦汁能达到90°C,而酵母在10℃以下时生长最旺,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板式换热器冷却至6-8℃。将水、热麦汁、载冷剂分

三路通入板式换热器中进行冷却。其具体操作是用管道将10号阀门和13号阀门连接起来,热麦汁从13流进从从15流出,冷媒从14流入从12流出,经过板式热交换器,起到冷却作用,要求从15号管道流出的麦汁达到10度以下,温度可以由19读出。3号罐是用于添加酵母和功能性成分物质的罐,添加时打开15、 16、18、 19号阀门,便可将酵母加入到麦汁中。初次生产时,因管路冲洗时残留了很多水,所以在将麦汁打入发酵罐之前,需要采取“顶水”操作将管道中的水冲出来。

发酵

麦汁冷却至接种温度,流入发酵罐,进行发酵。步骤为:将所需的酵母量左右)加入,混合均匀。通入无菌空气,使溶解氧含量在8mg/L左右。酵母经繁殖20h左右,待麦汁表面形成一层泡沫时,将增殖槽中的麦汁泵入发酵槽内,进行厌氧发酵。发酵2~3天左右,温度升至发酵的最高温度,进行冷却,先维持最高温度2~3天。以后控制发酵温度逐步回落,主酵结束时,发酵液温度控制在~℃。主发酵最后一天急剧冷却,使大部分酵母沉降槽底,然后将发酵液送至贮酒罐进行后发酵。具体的操作是连接19和20号、10号和13号阀门,打开糖化泵,打开冰水罐的真空泵向14号阀门注入冷媒,直到全部麦汁打入发酵罐。

后处理

发酵后进行充CO2等处理,灌装包装即为成品。

五.实习总结

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发酵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本学期学习了《酿造酒工艺学》后,使我们对酿酒工艺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但是没有条件付于实践。知识的储备,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不付诸实践的知识是徒劳的。所以,学院为我们安排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实习前,我们积极查阅关于啤酒生产的相关知识,学院请来技术人员维修了基地的生产设备。朴老师更是为我们请来了国内啤酒生产领域知名专家王家林教授为我们讲授啤酒生产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点。王教授风趣幽默地讲述使我们对啤酒生产的现状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加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他的讲解让我们对啤酒的相关知识以及啤酒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比起书

一、实习目的:在了解啤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实习基地的现场学习,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啤酒生产的原理及工艺流程,了解食品基地生产设备的使用,感受啤酒酿造理论与实际生产的结合。

二、实习时间:20xx年11月29至12月4日

三、实习地点: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训基地

四、实习内容:

啤酒制造专家现场说明

在实习的前期,老师特意邀请了青岛科技大学的在啤酒方面有较深研究的教授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啤酒生产过程的几个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好的啤酒质量要从原料抓起,首子先是水,要求水质不能太硬,铁离子与锰离子等对啤酒的质量很有害。啤酒酿造所需要的水质的洁净外,还必须去除水中所含的矿物盐成为软水。早先的啤酒厂建造选址得要求非常高,必须是有洁净水源的地方。随着科技的发展,水

过滤和处理技术的成熟,使得现代的啤酒厂地点选择的要求大为降低,完全可以通过对自来水、地下水等经过过滤和处理,使其达到近乎纯水的程度,再用来酿造啤酒接下来是麦芽,麦芽由大麦制成。大麦是一种坚硬的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为用大麦制成麦芽比小麦、黑麦、燕麦快,所以才被选作酿造的主要原料。此外,虽然酒花对啤酒的风味具有重要作用,但也是典型的不稳定因素。酒花是属于荨麻或大麻系的植物。酒花生有结球果的组织,正是这些结球果给啤酒注入了苦味与甘甜,使啤酒更加清爽可口,并且有助消化。最后就是酵母了,它是真菌类的一种微生物。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它把麦芽和大米中的糖分发酵成啤酒,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发酵产物。这些微量但种类繁多的发酵产物与其它那些直接来自于麦芽、酒花的风味物质一起,组成了成品啤酒诱人而独特的感官特征。

同时,博士也结合操作经验指出强调了一些生产中的一些控制要点,如:罐、阀等在第一次生产就应该做好卫生工作,重视酵母菌的作用与生长情况,糖化时可进行分段糖化,以提高发酵度,糖化时间50min左右,过滤温度73℃,煮沸可选60min,休止时间40~50min,初发酵温度为10℃,定时测定含糖量,保持酵母浓度1500万/ml,发酵结束残糖4~°,调节压强在,双乙酰还原终点为~/l等。

啤酒酿造演习

啤酒生产设备是根据生产工艺确定的,选择不同的工艺就会形成不同的设备,这是在啤酒企业建设初期需要考虑的问题;设备确定后,工艺就必须根据设备状况来设计,这是啤酒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否则就会造成投资的反复和反复的投资。本次实习中,老师以清水演练的方式现场演示讲解了了啤酒生产工艺流程,结合资料,现整理如下:

1、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粉碎、下料→糖化→麦汁过滤→麦汁高温煮沸→添加啤酒花→过滤槽澄清→麦汁冷却→添加酵母→发酵→成品储藏

2、操作要点

原料的处理

麦芽在进行糊化和糖化前首先经过粉碎机粉碎,粉碎虽是简单的机械过程,但粉碎程度对糖化的生化变化,对麦汁的组成成分,对麦汁的过滤速度及原料的利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采用湿法粉碎,这样麦芽表皮更容易除去,粒度适中,利于麦汁的过滤。下料采用低温下料52℃~54℃糖化工序

麦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仓经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输送到糖化楼顶部,经过去石、除铁、定量、粉碎

后,加到糖化锅内,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50℃)。利用麦芽本身的酶,将麦芽及大米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等糖类,将蛋白质分解成酵母易于发酵利用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一过程就是糖化过程。糖化温度一般在60℃~70℃,时间控制在40~50min。可用碘试法测试糖化是否完全,来确定糖化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糖化过程要尽量减少搅拌,以免溶氧过多影响啤酒的色泽。

如图1所示,将物料通过投料窗口加入1号罐中进行糖化,糖化时所需的温度和对温度控制以及以后步骤中所需温度和温度控制,均由控制锅炉蒸汽流量来控制。

麦汁过滤

糖化过程结束时,已基本上完成了麦芽和辅料中高分子物质的分解、萃取。因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麦汁和麦糟分离。此分离过程称为麦醪的过滤。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如图1所示,打开阀门1和2,打开糖化泵,将1号罐中糖化好的麦醪注入2号罐的上半部分,然后关闭和2号阀门,打开3和4号阀门,让麦汁经过滤网和麦糟形成的滤饼形成澄清的麦汁,经由3和4号阀门流入2号罐的下半部分,可经过玻璃视窗来观察麦汁是否澄清。一般情况下,需

要经过2到3次的洗糟才能完成麦汁过滤,洗糟次数不宜过多,以免麦糟中的色素物质溶解到麦汁中影响啤酒品

质。洗糟的过程是。同时打开3、4、5 、2号阀门和糖化泵,让麦汁在管道中往复循环2到3次即可。

麦汁煮沸并添加酒花

经过滤得到的澄清麦汁,需要浓缩和钝化全部酶、杀菌等一系列操作,需要再次将麦汁打入1号罐中。具体操作是打开5和6号阀门和糖化泵将过滤好的麦汁打入1号罐中煮沸。煮沸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即可。并且在煮沸后添加酒花,使麦汁的成分稳定并是酒花的香味、苦味及各种有效成分溶于麦芽汁中。

沉淀槽沉淀

经煮沸的麦汁会有沉淀形成,需要打入2号罐中下半部分的沉淀槽沉淀。值得注意的是麦汁沿着罐壁被打入沉淀槽的,这样麦汁就会螺旋下降,在这过程中能够分离杂质的作用,同时起到冷却得作用。其具体操作是打开7、8、9号阀门和糖化泵。沉淀物可以通关罐体下部的管道排出来。

麦汁冷却

在沉降槽中的麦汁能达到90°C,这样的麦汁温度过高,酵母根本无法生长,需要对其冷却,以达到酵母可以快速生长的温度。其具体操作是如下。如图1、2所示,用管道将10号阀门和13号阀门连接起来,热麦汁从13流进从15流出,冷媒从14流入从12流出,经过板式热交换器,起到冷却作用,要求从15号管道流出的麦汁达到10度以下,温度

可以由19读出。3号罐是用于添加酵母和功能性成分物质的罐,添加时打开15、 16、18、 19号阀门,便可将酵母加入到麦汁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将麦汁打入发酵罐之前,需要将管道中的水顶出来,这一步操作叫做顶水。

发酵

将冷却的麦汁与啤酒酵母导入发酵罐内使其发酵。麦汁中的糖分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大约一星期后,即可生成"嫩啤酒",然后再经过几十天使其成熟。前期的主发酵温度控制在到度左右,此时需要酵母快速繁殖属于有氧发酵阶段需要充氧,时间持续3到5天即可。接下来要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无氧发酵,随后是7到14天的沉降阶段。发酵温度控制在,如果温度不够,需要充二氧化碳以达到压强,二氧化碳要求食品级,纯度四个九。发酵期间需要实时监测的指标有含糖量、双乙酰。

具体的操作是:如图1、 2、 3所示连接19和20号、10号和13号阀门,打开糖化泵,打开冰水罐的真空泵向14号阀门注入冷媒,直到全部麦汁打入发酵罐。

五、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的时间准备的比较长,并且花费了大量财力和人力。虽然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最终没能进行啤酒的实际酿造,只是用水替代原料简单的观看了一下流程,我认为这是本次实习最大的遗憾。但在短暂的演习过程中,也让我对书

本上所讲述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具体的了解,因此这次实习我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掌握了一些啤酒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在实习前,不论是课堂还是课下,对啤酒的生产技术还是查阅了很多,也有了大题的了解,可是都是些理论性的知识,但当我亲自来到食品基地的时候,看到那些已被老师修理好的设备,我还是相当的震惊的,在老师的演练下,我也对啤酒的生产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如设备的卫生要求,原料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的要求,根据不同生产工艺而对设备的要求等。这是我此次最大的收获。另外,我也了解到,作为一名食品行业人员,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注意事项,一个环节的疏漏,导致的将是整个操作的失败,所有的努力和成本都会付诸东流。同时,从啤酒酿造的流程也可以反映许多小规模酿造乃至许多大规模食品生产的共同问题。我们也参观过青啤二厂的生产流水线,那里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相比而言,较小规模的啤酒生产难度应该会更高一些,尤其在主发酵程度,后发酵成熟度等方面的判断还是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总之,虽然啤酒酿造中有各种不稳定因素与易变动因素,但酿造出优质的啤酒并不是神话,只要严格要求原料质量,设备卫生,熟悉工艺及参数控制,也就拥有了酿造优质啤酒的信心和能力。

本次酿酒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本次实习没有亲手

做成啤酒,但是老师和同学为此而做的努力值得我们钦佩和感谢,因为没有他们的前期准备和努力,我们不可能有完备的啤酒加工设备,甚至连现场的啤酒加工模拟流程都做不了,更说不上我们能从中得到这么深刻的体会。再次感谢朴美子老师和张志伟老师以及为此次实习付出努力的同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