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要点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要点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要点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要点

1、建筑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2、建筑结构的分类一般有那两种分法?

①按材料分为:

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木结构。

②按结构受力特征分为: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束筒结构。

3、房屋的集中形成了街道、村镇和城市。

4、建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一种技术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

5、建筑的功能:①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②人的生理要求③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

(工业建筑中不是取决于人的活动,而是取决于设备的数量和大小;设备的要求比人的生理要求更严格——冷冻车间,纺织厂湿度;使用过程以产品的工艺流程来确定)

6、影响建筑的因素:

①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中世纪的教堂曾经是当时居民的生活中心,是城镇的标志和象征。

②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征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和雕刻、绘画等常常形成艺术上的统一风格。

③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民族内,处于市区和处于水乡的建筑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承重墙体系-------既起承重作用又起分隔作用。

7、柱、梁板和拱券结构是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

8、建筑美观基本原则:

①比例:建筑的各种大小、高矮、长短、宽窄、厚薄、深浅等的比较关系。

②尺度:建筑与人体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③对比:对比的反义词是调和,调和也可以看成是极微弱的对比。在艺术处理中常常用形状、色彩等的过渡和呼应来减弱对比的程度。调和的东西容易使人感到统一和完美,但处理不当会使人感到单调和呆板。

④韵律:有规律的排列和重复的变化,犹如乐曲中的节奏,给人一种明显的韵律感。⑤均衡:建筑的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给人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⑥稳定:建筑物的上下关系在造型上所产生的一定艺术效果。

9、建筑空间:建筑的空间组织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古典建筑倾向于造型艺术,近代建筑强调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10、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建筑的功能要求以及人在建筑中的活动方式,决定着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数量及其组织形式。

①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平面形状决定着空间长、宽两个向量;一般建筑空间的剖面以矩形为主,剖面的高度直接影响楼层的高度。

②空间组织:①流通空间与滞留空间②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③主导空间与从属空间。(空间组织形式:①并列关系②序列关系③主从关系④综合关系)

11、建筑空间处理手法:

①空间的限定:①垂直要素限定:通过墙、柱、屏风、栏杆等垂直构件的围合形成空间②水平要素限定:通过顶面或地面等不同形状、材质和高度对空间进行限定。③各要素综合限定:通过水平和垂直等各种要素的综合运用。

②空间形状与界面的处理是决定空间的性格、品质的重要因素。

界面在限定空间中必然涉及①限定空间的形状②对界面本身如何处理。

③空间的围合与通透:围合与通透是处理两个或多个相邻空间关系的常用手法,围与透是相对的,围合程度越强,通透性越弱。

④空间的穿插与贯通:界面在水平方向的穿插、延伸,使被划分的各局部空间具有多种强弱程度不同的联系;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感。空间的贯通是指根据建筑功能和审美的需要,对空间在垂直方向所做的处理,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为大型建筑空间的在垂直方向的处理提供了充分的手段。

(两个空间互相穿插的关系①两个空间所共有②成为某个空间的一部分③成为两个空间的连接部分。)

⑤空间的导向与序列:导向指通过暗示,引导,夸张等处理手法,把人流引向某一方向或某一空间,从而保证有序活动。序列是建立空间秩序的一项重要手段。

12、建筑环境包括:

(1)建筑环境的相对性和整体性(2)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建筑环境的内与外(4)物理环境与行为环境(5)建筑环境与地区(6)建筑环境与人脉(7)环境艺术的多样统一

13、分贝:一种测量声音的相对响度的单位, 大约等于人耳通常可觉察响度差别的最小值。

14、保障建筑环境的建筑设备:

(1)建筑设备的组成分类(2)建筑设备的功用与发展(3)建筑师与建筑设备

15、我国古代建筑发展:

商代后期——木构架初步形成。

秦汉——进一步发展,已有了完整的廊院和楼阁。建筑可分为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魏晋南北朝——寺庙、塔和石窟很大发展,佛教建筑艺术灿烂。

唐代——成熟时期。

北宋——《营造法式》。

明清——又一高潮(清代工部颁布《工程作法则例》)。

16、故宫三大殿坐落在约2500多平方米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

17、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的特征:都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的木构架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的重量都有构架承受,而墙并不承重。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商的装饰细部大部分都是由梁枋、斗拱、檀橼等结构构件经过艺术加工而发挥其装饰作用的。

18、色彩的运用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彩画是我国建筑装饰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19、清式建筑的木构架分为两类,有斗拱的称为大式,没有斗拱的称为小式。

20、斗拱是中国古代较大的建筑上柱子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其功用是支承上部挑出的屋檐,将其重量直接或间接地传到柱子上,解决水平荷载的问题。

21、天花即现代建筑中的吊顶或顶棚。

22、藻井是一种特殊的天花形式,它被运用在最尊贵的建筑中、天花最尊贵的位置之上,如宫殿宝座或寺庙佛像的上方,一般建筑是不准许用藻井的。藻井是顶棚向上凹进的部分,形状有八角、圆形、方形等,多用斗拱和极为精致的雕刻组成,是我国古代建筑中重点的室内装饰。

23、须弥座是带有雕刻线脚的石台基,多用于较大和较重要的建筑物。

24、中国古代木构件建筑都是由柱子承重,墙壁是不承重的。

25、希腊建筑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它在庙宇建筑中所形成的一种非常完美的建筑形式。它用

石制的梁柱围绕着长方形的建筑主体,形成一圈连续的围廊,柱子、梁枋和两坡顶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

罗马人发明了由天然火山灰、砂石、石灰构成的混凝土。

26、罗马继承了希腊的柱式艺术,并把它和拱券结构结合,创造了券柱式。

27、罗马的建筑师维特鲁威编写了《建筑十书》。

各种拱顶、券廊特别是柱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构图的主要手段。

28、柱式一般由檐部、柱子、基座三部分组成。柱子是主要的承重构件。

29、为了保持各部分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一般采用柱下部的半径作为量度单位,称作“母度”。母度的作用相当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斗口”。

30、希腊的三种柱式(1)刚劲、粗壮的多立克柱式象征着男性的体态和性格。

(2)爱奥尼柱式:则以其柔和秀丽表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性格

(3)科林斯柱式:柱高10,柱头毛茛叶饰,纤巧华丽。

罗马人又增加了另外两种:①塔司干柱式:柱身无槽,简单朴素。

②混合柱式:爱奥尼+科林斯,更为华丽。

31、古典柱式中的线脚可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2、柱式的组合

(1列柱(2)壁柱和倚柱(3)券柱式和帕拉第奥母题(4)巨柱、双柱和叠柱

33、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①格罗皮乌斯:“新建筑运动”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之一。②勒*柯布西耶: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精神的新建筑,主张建筑应走工业化的道路。

③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主张技术与艺术统一,提倡精确、完美的建筑艺术效果。④赖特:“有机建筑论”,建筑应与自然想结合。

⑤沙利文:“形式总是追随功能”。

34、典雅主义倾向:以现代建筑材料、技术再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雅、端庄。又称为“新古典主义。

35、后现代主义:一切修正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和流派的统称,实质上是忽视形象与功能相联系的一种形式主义建筑思想。

36、建筑设计表达的意义(1)设计者(乙方)(2)业主(甲方)(3)工程技术人员(4)一般公众

37、建筑设计表达的特点:准确性、阶段性、多元性、动态性。

38、图纸内容: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39、视觉要素:形状、色彩、肌理、位置、方向、材质、材性。

多种形态的线:①实线:平面和立体实在的线。

②虚线:图形之间线状的空隙。

③面化的线:大量的线密集排列就形成了面的感觉。

④形体交接而形成的线:面的交接或体的交接都能形成线。

⑤体化的线:在三维空间里,一定数量的线排列或围合成体状,具有体的感觉。

40、形与形的基本关系:分离、接触、覆盖、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41、形与美的法则:对称、均衡、比例、对比、节奏、多样统一。

1、尺度与尺寸之间的区别︰尺度一般不是指建筑物或要素的真实尺寸,而是表达一种关系及其给人的感觉,尺寸是用度量单位。如:公里、米、尺、厘米等对建筑物或要素的度量,是在量上反映建筑及各构成要素的大小。

2、近人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

3、分类是建筑学中,常用以去辨认不同建筑物相似性的基础,主要目的如下:

①澄清建筑在表面或结构上所具有的共通性或相似性。

②提供规则、标准或方法,用以判定某个建筑实例是否属于某一层级或家族的一份子。③提供一个生成的机制与结构,用以设计属于某个层级或族群的新案例。

4、分类有以下的几项特性:

①每一类别可能是实质的,也有可能是抽象的

②是层级性的,每一类别中除了包含许多的元素外,类别本身也可能是更高层次类别的元素。③类别中的元素(成员)具有共通或家族相似的属性,而这也是据以分类的判准。

5、建筑结构:

①钢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材料建的,包括悬索结构。

②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③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④混合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⑤砖木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砖、木材建造的。如一幢房屋是木制房架、砖墙、木柱建造的。

⑥其他结构:凡不属于上述结构的房屋都归此类。如竹结构、砖拱结构、窑洞等。

6、屋顶排水方式:①无组织排水又叫自由落水,是屋面伸出外墙,形成挑出的外檐,使屋面的雨水经外檐自由滴落到室外的地面。

②有组织排水是“将屋面划分成若干个排水区”,按一定的排水坡度把屋面的雨水有组织地排到檐口或雨水口处,再通过雨水管排泄到散水或明沟中,最后通往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分为①檐沟外排水②女儿墙内檐外排水③内排水。

7、变形缝有三种:①伸缩缝②沉降缝③防震缝。

8、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可分为:①框架体系②剪力墙体系③框架-剪力墙体系

④筒体体系等。

9、商品房销售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10、下列那项反映出人体的基本尺度?

尺度就是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11、取得合乎使用的何种对象是建造建筑的根本目的?

建筑的目的在于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人们不仅要求建筑物使用方便,同时总是希望把房屋建造得尽可能美观一些,就是说人对建筑有物质的要求,又有精神的要求。

12、下列那种形状决定空间的长、宽向量?平面形状决定着空间长、宽两个向量。

12、以下那种是处理两个或多个相邻空间关系常用手法?空间的穿插与贯通。

14、公共场合要求建筑环境具有较强的什么性质?包容性。

15、单层厂房的结构支承方式基本上可分为那两类?①墙承重结构②骨架承重结构

16、建筑与社会关系有那些?

①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中世纪的教堂曾经是当时居民的生活中心,是城镇的标志和象征。

②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征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和雕刻、绘画等常常形成艺术上的统一风格。

③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民族内,处于市区和处于水乡的建筑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17、在水平方向,两个空间相互穿插有那些方面行效果?

空间的穿插与贯通:界面在水平方向的穿插、延伸,使被划分的各局部空间具有多种强弱程度不同的联系;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感。(两个空间互相穿插的关系①两个空间所共有②成为某个空间的一部分③成为两个空间的连接部分。)

18、建筑结构中的变形缝有那三种?①伸缩缝②沉降缝③防震缝。

19、欧洲城市对街道的自然观点有两个主要区别:古典主义-街道和公共广场是由一个固体物质的整体当中切割出来的;现代主义-在城市公共用地上,建筑物被认为是坐落在平地上的三维物体。

20、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为高层,但是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建筑不算高层建筑。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超高层建筑又称为摩天大楼

21、伸缩缝:为预防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导致建筑物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上适当的部位处预留的缝隙称为伸缩缝或温度缝。伸缩缝要求基础

以上的部分全部断开,伸缩缝的构造处理要求缝隙两侧的建筑构件能够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

22、墙承重结构:墙承重结构由基础、墙、钢筋混凝土屋架组成,当厂房的跨度、高度、吊车荷载较小以及地震烈度较低的时候采用墙承重结构。

23、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可分为:框架体系、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等

24、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RC )外,还采用钢混凝土结构(SRC ),钢管混凝土结构(CFS )和全钢结构(S 或SS )

25、街道环境改善:

空间要素:功能组成、建筑物、人与环境关系、尺度

时间要素:停留、交流、通过、活动

活动要素:特殊目地、交谈、穿越、旅次、休闲

设计策略:以经营取代规范? 以创意取代制式? 以意象取代格式

以营造取代移植? 以精致取代松散? 以活力取代漠视

26、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代至30年代,西方建筑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形成与传布。

建筑设计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的要求确定。 A.防火安全 B.地区降雨量 C.地区日照条件 D.水文地质条件 2、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来体现的。 A.建筑色彩的统一变化 B.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 C.装饰材料的颜色变化 D.形体凹凸的光影变化 3、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mm 左右。 A.550 B.600 C.700 D.500 4、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住宅、学校 B.火车站、体育馆 C.展览馆、陈列馆 D.幼儿园、住宅 5、民用建筑物的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 A.利用走道两侧门上亮采光 B. 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 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 C.走道两侧墙上开高窗采光 D. 用灯具照明 6、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 医院、办公楼、中小学 B. 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C. 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 D. 医院、展览馆、图书馆 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 韵律 B. 均衡 C. 统一 D. 对比 8、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A.建筑功能 B.建筑技术 C.建筑形象 D.经济 9、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的要求。 A.室内采光 B.室内通风 C.室内保温 D.立面装饰 10、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医院、中小学、办公楼 B.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C.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二、名词解释 1、开间 2、大厅式组合 3、高层建筑

4、耐火极限 三、简答题 1、简述建筑单体测绘的内容。 2、建筑平面组合主要应满足哪些方面的要求? 3、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确定矩形平面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尺寸应考虑哪些要求? 4、确定民用建筑中门的位置应考虑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 1、在进行平面组合时,如何处理建筑各部分之间的主次关系、内外关系以及联系与分隔? 2、如何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组合?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要点

.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要点 建筑构成的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技术包括建筑结构/材料/设备/施工…形象包括建筑体形/立面形式/建筑色彩/材料质感) 分类(使用性质)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工业/农业建筑是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是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耐火等级由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4级) 建筑模数(以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寸协调的增值单位)的目的是使不同的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符合模数,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达到实现工业化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大规模生产/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平面设计房间包括使用房间、交通联系房间和构件.使用房间包括主要使用房间(学校中的教室)和辅助使用房间(住宅区中的厕,公共建筑的储藏室). 房间面积的决定因素:房间人数及人们使用所需S;房间内家具/设备所占S;交通S--净面积(主卧≥10,次卧6,起居室12) 开间是房间在建筑外立面上所占的宽度,进深是垂直于开间的深度尺寸.开间、进深的确定要考虑柱的位置、墙体的厚度以及上下层墙体

厚度变化和结构、施工等因素 门:S>60,人数>50,2门;L<14,人数<80,净宽>1.4//min600~700一般900~1000//大1200~1800//病人1300 厨800//厕658~800//办公室,教室1000//双扇1200~1800 窗位置的确定:室内照度和采光均匀度 专业资料Word . 采光面积比:窗的透光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之比.离地面面积<0.5m,不计入;窗洞口上沿离地面≥2m--走道≥1/10 通风开口面积--卧/起居室/厕≥该房间地板面的1/20;厨≥1/10,S≥0.6(通风要求:尽可能扩大气流进入室内的主要活动区 卫生间严密防水、防渗漏;选择不吸水、不吸污、耐腐蚀、易于清洗防滑的地面和地面材料;尽量靠外墙布置,在次要朝向、直接采光、自然通风的地方,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原则:隐蔽、使用方便、隔绝气味 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和易于清洁,地面比一般房间低 20~30mm,地面设地漏(管道煤气>3.5,加工煤>4.5,薪柴>5.5) 走道:单股900,1100~1200,1500~1800//消防1100//学校一侧1800,2100//候诊3000 楼梯:两股1100~1400 门厅要求①良好的导向性:妥善解决好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各部门

《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 课程编号: 03122011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 学分:6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0 ;实践(实验)学时: 72 )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得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建筑设计入门得关键。 本课程得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通过系统得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 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得认知、运用、表达能力与初步得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得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得目得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就是建筑设计得启蒙 教育,就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得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得重要环节,更就是建筑设计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得目得任务就是: 1.建立正确得建筑观; 2.对建筑设计体系得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得感性认识与一般了解,对名建筑得欣赏与评价; 3.掌握建筑设计得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得概念,平立剖面得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得法则等; 4.建筑表现技能得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她课程得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得先修课程。本课程所讲授得内容与所进行得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得建筑

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与技能。 四、本课程得基本要求 1.建筑表达部分: ·学习水彩渲染技法; ·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 ·培养对建筑形体得认知与组合加工能力; ·培养对建筑空间得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得方法。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与学习空间限定得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 ·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得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学习建筑形式得加工方法( 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3.建筑美学部分: 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将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训练贯彻于一切作业得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变化与统一得方法。 4.建筑设计入门部分: 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得程序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初识 (4学时) 了解重点:初步接触建筑概念,介绍与本课程相关得基本内容及工程字规范书写。 难点:学习这门课程得目得与达到何种标准。字体结构与笔画特点。 第二部分徒手线条练习 (4学时) 掌握重点:徒手线条得组织、排列、衔接、构图等表达。 难点:线条得流畅、间距得疏密、衔接得方法、黑白灰得对比关系等。 第三部分工具线条练习 (6学时) 掌握重点: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得方法,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觉。 难点:墨线线条衔接得当,图面精良。 第四部分建筑绘图练习 (10学时) 掌握

建筑设计基础试题附有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建筑设计基础》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1.公共建筑空间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下列哪项不在其中()。 2.A.使用空间B .辅助空间C.过渡空间D.交通空间 3.下列()项有误。 A.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B .住宅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 C.公共建筑超过24米时为高层D .公共建筑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 3.在居住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木门是()。 A.推拉门B .弹簧门C .转门D .平开门 4.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设计规定,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宽度不应小于0.9m B .坡道两侧应设扶手 C.坡度不应大于1/8 D .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m 5.户内通往起居室、卧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 A. 0.9 B. 1. 0 C 1.2 D 1.1 6.“尺度”的含义是() A .要素的真实尺寸的大小 B .人感觉上要素的尺寸的大小 C .要素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的关系 D .要素给人感觉上各部分尺寸大小的关系 7.可持续能源的基本特征是() A .不间断、高效、无污染 B .可重复利用、经济、寿命长 C .清洁、安全、永久性 D .清洁、廉价、稳定性 8.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的使用年限() A . 20 B . 50 C . 100 D . 200 9.以下柱式中哪一个不是古希腊时期创造的() A .塔斯干式 B .多立克式 C .科林斯式 D .爱奥尼式 10.车流量较大的基地,其连接城市道路的出入口位置距大中城市主干道 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 A. 60m B . 70m C . 80m D . 90m 11.消防车道的宽度B和道路上空遇有障碍物时的净高H分别应符合() A. B>3.5 H >3.5 B . B>4 H>4 C . B>3.5 H>4 D . B>4 H>3.5 12.以下哪些属于低层住宅的有点() a, 适应性强b,结构简单c,利于通风采光d,节约投资 A . a,b,c B . b,c C . a,b,d D . a,c,d 13.下述何为点式住宅的突出优点()

建筑设计基础--答案-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徒手画的特点是:P170 2.法国巴黎圣母院采用了一种叫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3.结构是建筑的骨架,结构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P17 4.角梁分为两层:下面称为老角梁,上面为—仔角梁 5.建筑形态要素是: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P23 6.把各个开间左右延续,上下叠合,使建筑显得完美和谐,富于韵律感,人们把这种处理手法称为7.西方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是 8.流水别墅的设计者是赖特 9.明清时期的彩画多做在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拱和天花与柱头上 10.形的基本要素分为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 11.宿舍楼,教室楼就空间的组织形式而言属于—并列关系 12.在制定古典建筑各部分和各种构件的大小尺寸时,度量的基本单位是—母度 13.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的发明人是古罗马人 14.古代常用的框架材料是中国木材西方石材 15.古代建筑物的平面形式一般都是长方形,度量长度的一面称为面阔,短的一面称为进深 16.中式传统建筑的屋顶不包括(包含硬山悬山庑殿歇山重檐庑殿卷棚单坡圆攒尖等等)17.雅典的卫城它的建筑群组是由山门和什么共同组成---三个神庙 18.希腊的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19.苏式彩画又称“园林彩画”起源于南方园林 20.正殿前左右对立着的称为配殿或厢房 21.意大利建筑师帕拉蒂奥是哪个时期的著名建筑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22.在建筑结构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是柱、梁板和拱券结构 23.属于人文环境的是 24.对于建筑而言,其主要目的考虑的是(使用功能) 25.建筑设计的方案构思采用 26.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建造技术采用了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2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除了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广为流传外,历史上还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28.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设计者是...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 年)建筑师:密斯凡德罗29.建筑施工包括: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基础作业

建筑设计基础作业 指示书 建筑表达(一) 作业一线条练习 一、教学要求: 1、 2、熟悉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练习各种规格的直线、园弧线画法及线条的各种连接。 二、内容: 按附图标注的尺寸绘制墨线图,但附图上的尺寸线及辅助线不必绘制。 三、进度: 讲课2学时,绘制底稿上墨线6学时完成正图(尺规及徒手绘制各1张)。 四、图纸要求: 用500mm×360mm白卡纸、硫酸纸墨线绘制,要求: 1、准确:各种线条间距、长短、粗细、形状、规格、启止和交接等要求准确。 2、清晰:墨线线条均匀光洁、粗细分等明确、接头圆滑。 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作业二建筑抄绘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建筑图平、立、剖面的形成及其表达方法和图例的正确运用; 2、了解各种线条与字体以及建筑环境表现方式在建筑方案设计图中的运用。 二、内容: 绘制指定的建筑方案设计图(同济工会俱乐部)。 三、进度: 讲课2学时,绘制铅笔底稿上墨线10学时。四、图纸要求: 用400mm×550mm铅画纸或白卡纸墨线绘制,要求: 1、尺寸精确、线条清晰、粗细得当; 2、环境布置恰当、构图美观、不喧宾夺主,平立面图相互对应,表现细致; 3、字体大小恰当,清晰工整。 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作业三建筑测绘 一、教学要求: 通过实际建筑物的测绘,进一步了解建筑物平、立、剖面的表达方法,提高墨线制图、字体和环境表现的质量。 二、内容: 对指定的建筑物进行实测并绘制成图。 平面图1:100(包括周围环境) 立面图1:100(二至三个) 剖面图1:100(一个) 三、进度:

讲课2学时,测量、绘制徒手铅笔草稿图4学时,画墨线正图6学时完成。 四、图纸要求: 用500mm×360mm铅画纸或白卡纸墨线绘制,要求: 1、建筑物平、立、剖面表达正确; 2、环境表现细致、尺寸适宜、构图美观; 3、墨线清晰、准确,图面整洁均衡。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作业四渲染练习(课外) 一、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裱纸和渲染的方法和步骤,对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彩度的知识 有所了解。 二、内容: 按附图的渲染格式尺寸进行裱纸、平涂、退晕和分格退晕的练习。 三、进度: 讲课2学时,裱纸、调色和渲染6学时完成。 四、图纸要求: 用500mm×360mm水彩纸采用单色水彩渲染,要求: 1、平涂:均匀无疵; 2、分格退晕:近看每格颜色均匀,远看有退晕感; 3、接色退晕:深淡区别明显,中间无深淡突变。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 医院、办公楼、中小学 B. 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C. 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 D. 医院、展览馆、图书馆 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 韵律 B. 均衡 C. 统一 D. 对比 3、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A.建筑功能 B.建筑技术 C.建筑形象 D.经济 4、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的要求。 A.室内采光 B.室内通风 C.室内保温 D.立面装饰 5、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医院、中小学、办公楼 B.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C.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6、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的要求确定。 A.防火安全 B.地区降雨量 C.地区日照条件 D.水文地质条件 7、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来体现的。 A.建筑色彩的统一变化 B.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 C.装饰材料的颜色变化 D.形体凹凸的光影变化 8、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mm 左右。 A.550 B.600 C.700 D.500 9、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住宅、学校 B.火车站、体育馆 C.展览馆、陈列馆 D.幼儿园、住宅 10、民用建筑物的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 A.利用走道两侧门上亮采光 B. 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

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 C.走道两侧墙上开高窗采光 D. 用灯具照明 11、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要求确定的。 A.使用功能 B.物质技术 C.经济条件 D.空间的艺术效果 12、大厅式组合不适用于()。 A.火车站 B.影剧院 C.展览馆 D.体育馆 13、一般房间门的洞口宽度最小为()mm,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洞的宽最小为()mm。 A.1000 B.900 C.700 D.600 14、单元式组合不适用于()。 A.住宅 B.学校 C.展览馆 D.幼儿园 15.建筑外部形象包括()及()两个部分。 A.统一 B.体型 C.变化 D.立面 16、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17、建筑立面中的()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A.台阶 B.窗 C.雨篷 D.窗间墙 18、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一般采用()设计阶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9、下列建筑物的交通部分称为建筑物中的交通枢纽。( ) A.走廊、过道 B.楼梯 C.电梯 D.门厅、过厅 20、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 )。 A.900mm B.600mm C.1500mm D.1200mm 21、在建筑设计阶段中,初步设计阶段是() A.依据 B.基础 C.核心 D.草案

建筑法规习题及答案

V 1. 根据城市规划法,人口在()万以上的为中等城市。 A. 20 B. 25 C. 30 D. 40 2. ()包括房屋建筑术语、建筑统一模数、建筑物等级划分等。 A. 建筑设计基础标准 B. 建筑设计通用标准 C. 建筑结构设计通用标准 D. 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标准 3.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年未开发的,可以征收土地闲置费。 A. 半 B. 1 C. 2 D. 3 4. 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个月内开工。 A. 2 B. 3 C. 4 D. 5 5. ()是建设工程程序的第一个步骤。 A. 立项 B. 编制勘察设计文 C. 件施工安装 D. 竣工验收 6. 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村庄、集镇布点 B. 乡村公共设施 C. 村庄和集镇的位置 D. 村庄和集镇的交通 7. 在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过多时,可以又招标人从中选择不少于()家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 A. 5 B. 7 C. 9 D. 15 8. ()是指当事人自愿采用的标准。 A. 强制性标准 B. 行业标准 C. 国家标准

D. 推荐性标准 9.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日。 A. 15 B. 20 C. 25 D. 30 10.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要承包给本集团经济组织之外的单位和个人经营的,须经村民会议()以上成员或同比例的村民代表的同意。 A. 三分之一 B. 三分之二 C. 二分之一 D. 四分之三 11. 集镇建设规划须由()级人民政府批准。 A. 乡 B. 县 C. 市 D. 省 12. 企业主管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在()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 A. 12 B. 24 C. 36 D. 48 13.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考虑的期限一般为()年 A. 10 B. 15 C. 20 D. 30 14. 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 A. 乡 B. 县 C. 市 D. 省 15. 征用非基本农田的耕地超过()公顷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A. 25 B. 35 C. 45 D. 55 16. 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本单位所有的土地进行种植业,其承包经营期限为()年。 A. 20 B. 30 C. 40 D. 50 17.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审批。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要点复习进程

1、建筑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2、建筑结构的分类一般有那两种分法? ①按材料分为: 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木结构。 ②按结构受力特征分为: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束筒结构。 3、房屋的集中形成了街道、村镇和城市。 4、建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一种技术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 5、建筑的功能:①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②人的生理要求③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 (工业建筑中不是取决于人的活动,而是取决于设备的数量和大小;设备的要求比人的生理要求更严格——冷冻车间,纺织厂湿度;使用过程以产品的工艺流程来确定) 6、影响建筑的因素: ①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中世纪的教堂曾经是当时居民的生活中心,是城镇的标志和象征。 ②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征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和雕刻、绘画等常常形成艺术上的统一风格。

③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民族内,处于市区和处于水乡的建筑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承重墙体系-------既起承重作用又起分隔作用。 7、柱、梁板和拱券结构是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 8、建筑美观基本原则: ①比例:建筑的各种大小、高矮、长短、宽窄、厚薄、深浅等的比较关系。 ②尺度:建筑与人体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③对比:对比的反义词是调和,调和也可以看成是极微弱的对比。在艺术处理中常常用形状、色彩等的过渡和呼应来减弱对比的程度。调和的东西容易使人感到统一和完美,但处理不当会使人感到单调和呆板。 ④韵律:有规律的排列和重复的变化,犹如乐曲中的节奏,给人一种明显的韵律感。⑤均衡:建筑的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给人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⑥稳定:建筑物的上下关系在造型上所产生的一定艺术效果。 9、建筑空间:建筑的空间组织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古典建筑倾向于造型艺术,近代建筑强调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10、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建筑的功能要求以及人在建筑中的活动方式,决定着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数量及其组织形式。 ①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平面形状决定着空间长、宽两个向量;一般建筑空间的剖面以矩形为主,剖面的高度直接影响楼层的高度。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 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 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 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 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 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 五、课时数: 3课时 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 七、思考、练习题、作业: 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 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 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 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 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九、教学小结、后记: 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 (一)、讲授新课 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学科的形成以及与 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1)建筑及其范围 (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1)掌握设计的意义 (2)明确设计的程序 (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 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 (二)、学时小结 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2012年4月)、单项选择题 1、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医院、办公楼、中小学 B.剧院、电影 体育馆 院、 C.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 D.医院、展览 图书馆 馆、 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 法。 A.韵律 B. 均衡 C. 统- D. 对比 3、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 用。 A.建筑功能 B.建筑技术 C.建筑形象 D.经济 4、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的要求。 A.室内米光 B. 室内通风 C.室内保温 D. 立面装饰 5、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医院、中小学、办公楼B.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C.剧院、电影院、体育馆6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的要求确定。 A. 防火安全 B.地区降雨量 C.地区日照条件 D. 水文地质条件7、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 )来体现的。 A.建筑色彩的统一变化 B. 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 C.装饰材料的颜色变化 D. 形体凹凸的光影变化 8、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mm左右。 A.550 B.600 C.700 D.500

9、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住宅、学校 B.火车站、体育馆 C.展览馆、陈列馆 D.幼儿园、住宅 10、民用建筑物的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 A.利用走道两侧门上亮采光 B. 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

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 C.走道两侧墙上开高窗采光 D.用灯具照明 A.统一 B. 体型 C. 变化 D. 立面 16、 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 )属于居住建筑。 A.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17、 建筑立面中的( )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 可 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A.台阶 B.窗 C.雨篷 D.窗间墙 18、 在建筑设计 中,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一般采用( )设计阶段 A.1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9、 下列建筑物的交通部分称为建筑物中的交通枢纽。 () A.走廊、过道 B.楼梯 C.电梯D.门厅、过厅 20、 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 ()。 A.900mm B.600mm C.1500mm D.1200mm 11、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 A.使用功能 B.物质技术 C.经济条件 12、 大厅 式组合不适用于( )。 A.火车站 B.影剧院 C.展览馆 13、 一般房间门的洞口宽度最小为( 宽最小为( )mm A.1000 B.900 C.700 D.600 14、 单元式组合不适用于( )。 A.住宅 B. 学校 C.展览馆 )要求确定的。 D. 空间的艺术效果 D.体育馆 )mm 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洞的 D. 幼儿园 )两个部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本课程综合性强,反映了学生的制图水平与空间投影、空间尺度及建筑的平立剖组成特征的掌握情况,该门课程主要对建筑的功能要求、技术支撑、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授,为室内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要想让每个同学学好建筑设计这门课,作为授课教师,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学生的基础,从理论上力求建立清晰的建筑立体结构框架,从理论上进行认真梳理,从系统构成到局部构成,同时在54个学时中教会学生做出建筑别墅设计方案,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详细拟定实践课计划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保华 2013.7.1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承担了园林专业10级的专业课《园林绿地规划设计》。通过这一学期教学讲授实验,现已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课程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能认真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计划,依据大纲的要求,首先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归纳,虽然多次讲授本课程,但仍要找出课程的难点、重点,克服难点,突出重点,难点要化为简单,并反复强调,一般知识提示到位,了解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内容,会做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并完成图纸的出图。 该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是一门体现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表现能力的课程,也就是说通过学习会做图纸设计,既是理论性较强又是实际动手设计能力提及的一个过程。该课程强调动手绘图训练成为本课程的一个重点。 为此,本学期加强动手训练的方法是:一是每周有图纸制作设计,现完成的图纸有:行道树设计、公车带绿化设计、交通岛、立体交叉、防风球、校园居住区、公园等十种绿地图纸设计(每周有图但近完成了十种,其中公园设计是图册,图册由9种图文组成,实际上共完成了22张图纸)。其二是不仅在数量加大即每周有图画,而是强调内容、质量的提高,采取的方式:一对一辅导,不合格的重做,过期的不收等方法,提速、提质量来以期达到目标。 同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公园,现场教学,通过识树、分析地形变化,构景要素运用等,增加一些设计元素的认识。 最后,评讲学生作品,把学生设计图纸展示讲评,使大学彼此了解,互相共勉。 朱美英 2013.7.1

建筑设计基础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代码:099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专科)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讲述建筑设计的原理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是考生能够基本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及设计基本原理、方法及实践过程。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建筑初步》是工业设计专业大学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工业设计专业的一些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室内设计》等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建筑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概念与特点、构成要素、建筑空间、建筑与环境以及学习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建筑(一般) 识记:对建筑形成基本概念 (二)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重点) 理解:建筑构成要素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三)建筑空间(重点) 理解:建筑功能的集中表现 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 (四)建筑与环境(次重点) 理解:建筑与环境关系 有关环境各要素 有关学科发展知识 (五)建筑设计的学习方法(一般) 识记:学习建筑设计的方法 第二章建筑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历史、包括中国古建筑基本知识、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及西方近代建筑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重点)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二)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重点) 理解:西方古典建筑概述 西方古典建筑柱式及柱式组合 (三)西方现代建筑简介(重点) 理解:现代主义建筑产生 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 第三章表现技法初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基本设计表现技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线条图(一般) (二)水墨渲染图(一般) (三)水彩渲染图(一般) (四)钢笔徒手图(一般) (五)模型制作(一般) 第四章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学习特点、分析调研方法及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建筑设计(一般) (二)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次重点) (三)方案的构思与选择(次重点) (四)方案的调整与深入(一般) (五)方案设计的表达(一般) (六)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般) 第五章形态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形态构成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一般) (二)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一般) (三)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一般) (四)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重点) (五)学习方法和实例分析(一般)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NAA3-01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及适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之一,是建筑设计课程的准备及起步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以简单的小型建筑设计训练为核心,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后一阶段的课程设计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该课程也可以作为有志于专门从事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参考课、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任务 本课程全面贯彻建筑学教学总纲、建筑设计部分教学子纲,并在此教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与建筑视觉原理的介绍,以及基于实践的视觉思考与分析,重点强调艺术观熏陶、概念与实践的结合、建筑观与建筑设计方法论等相关素质与能力的构建;本课程强调利用手脑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建筑观和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论。 本课程为56学时,2学分。本课程需配套课程设计《建筑设计1-别墅》32学时,3学分。 (三)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类等相关专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1 基本的建筑设计法则、图底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8学时) 1.1 相似与不同(理解) 1.2 秩序(掌握)(重点) 1.3 秩序——最重要的设计概念(掌握)(重点) 1.4 边界(理解)(重点) 1.5 形状(理解) 1.6 大小(理解)

1.8 重复与韵律(理解)(重点) 1.9 建筑总平绘制与图底关系(掌握)(重点) 2 基本的建筑平面设计(8学时) 2.1 单元与组团的平面排布(掌握)(重点) 2.2 建筑平面组合(掌握)(难点) 2.3 建筑平衡(掌握)(重点) 2.4 建筑色彩(了解) 2.5 图案(了解) 2.6 建筑平面交通分流设计(掌握)(重点) 2.7 整体中有关联的各部分(理解) 2.7 建筑平面的功能意识与布置(理解)(难点) 3 基本的建筑空间设计(8学时) 3.1 延伸点、线、面,构成形式与体量(理解)(重点) 3.2 调整正负形空间(理解)(重点) 3.3 体块构成几何体(理解)(重点) 3.4 结构与施工初步(识记) 3.5 竖向空间设计(掌握)(重点) 3.6 建筑空间与形式、功能的关系(理解)(难点) 3.6 正负形式与空间(理解) 3.7 建筑剖面(掌握)(重点) 4 建筑环境与尺度认知(8学时) 4.1 对比(理解)(难点) 4.2 环境中的建筑(理解) 4.3 建筑场地的规划(理解) 4.4 平面(理解) 4.5 功能与形式(理解)(难点) 4.6 取自自然界的形状(了解) 4.7 尺度(理解)(难点) 4.8 考虑各方向的视觉效果(理解)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样本

设计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建筑基本知识 一、中国古典建筑 1. 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的特征最为显著,均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 2. 清代建筑建筑物平面一般为长方形。度量长度的一面称面阔, 短的一面称进深, 四根柱子围护的面积称为间。一般建筑单体有三间、五间, 较大的有七间、九间, 有时可做到十一间。 3.建筑群体布置中, 主要建筑多居中、向南, 称为正殿或正房, 两侧加套间称耳房, 正房前左右堆成房称为配殿或厢房,四座建筑围合一个院子, 如只有三面有房屋叫三合院, 四面有建筑叫四合院。规模较大的建筑一般由很多院子组成。 4. 柱。檐下最外一列称为檐柱, 檐柱以内为金柱, 山墙正中一直到五级的称为山柱。在纵中线上, 不在山墙内, 上面顶着屋脊的是中柱, 立在梁上, 不着地, 作用与柱相同的称为童柱, 也称瓜柱。

5. 间架。是木构架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间架由下而上构成顺序几个部件名称可见图。间架的梁架大小, 是以承受檩子的数目来区分的, 三檩叫做三架, 较大殿宇可做到十九架。 6.门窗。做法与现代门窗相似, 由门窗框( 框槛) 和门窗扇两部分组成。在较大建筑或重要 建筑上的门窗多采用槅扇、槛窗式; 在住宅和较为次要的建筑上多用为槅扇、支摘窗式

7.彩画。主要在梁枋上, 将梁枋分为大致相等三段, 中段叫枋心, 两端叫箍头, 枋心和箍头之间称为藻头。彩画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二、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1.西方古典柱式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总结, 柱式共分五种。其共同的基本组成部分为, 柱式 一般由檐部、柱子、基座。但部分组成, 有时仅有前两部分。 2. 典型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 罗马在继承基础上增加了2中, 共有5种: 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塔司干式、复合式。塔司干式和复合式是在前三种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罗马柱式。 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 由下而上逐渐缩小, 柱子高度为底径的4-6倍。柱身刻有凹圆槽, 柱头无花纹, 没有柱基而直接立在台基上, 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 4, 柱间距约为柱径 1.2至1.5倍,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爱奥尼克式的柱身比例修长, 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 柱子高度为底径的9至10倍, 柱身刻有凹圆槽, 有多层的柱基, 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 5, 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 科林斯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 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 塔司干式的柱身比例较粗, 无圆槽、有柱础的一种简单柱式。 复合式则在科林斯式柱头上加上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 柱式趋向华丽、细密、纤巧和豪华。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2012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 医院、办公楼、中小学 B. 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C. 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 D. 医院、展览馆、图书馆 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 韵律 B. 均衡 C. 统一 D. 对比 3、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A.建筑功能 B.建筑技术 C.建筑形象 D.经济 4、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的要求。 A.室内采光 B.室内通风 C.室内保温 D.立面装饰 5、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医院、中小学、办公楼 B.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C.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6、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的要求确定。 A.防火安全 B.地区降雨量 C.地区日照条件 D.水文地质条件 7、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来体现的。 A.建筑色彩的统一变化 B.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 C.装饰材料的颜色变化 D.形体凹凸的光影变化 8、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mm 左右。 A.550 B.600 C.700 D.500 9、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住宅、学校 B.火车站、体育馆 C.展览馆、陈列馆 D.幼儿园、住宅 10、民用建筑物的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 A.利用走道两侧门上亮采光 B. 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

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 C.走道两侧墙上开高窗采光 D. 用灯具照明 11、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要求确定的。 A.使用功能 B.物质技术 C.经济条件 D.空间的艺术效果 12、大厅式组合不适用于()。 A.火车站 B.影剧院 C.展览馆 D.体育馆 13、一般房间门的洞口宽度最小为()mm,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洞的宽最小为()mm。 A.1000 B.900 C.700 D.600 14、单元式组合不适用于()。 A.住宅 B.学校 C.展览馆 D.幼儿园 15.建筑外部形象包括()及()两个部分。 A.统一 B.体型 C.变化 D.立面 16、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17、建筑立面中的()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A.台阶 B.窗 C.雨篷 D.窗间墙 18、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一般采用()设计阶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9、下列建筑物的交通部分称为建筑物中的交通枢纽。( ) A.走廊、过道 B.楼梯 C.电梯 D.门厅、过厅 20、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 )。 A.900mm B.600mm C.1500mm D.1200mm 21、在建筑设计阶段中,初步设计阶段是() A.依据 B.基础 C.核心 D.草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