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篇一:关于对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探讨】

关于对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探讨

摘要: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不断攀升,商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

展成为我们热议的问题。实现城市雨水与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良

性对接对于解决目前城市水资源缺乏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

充分了解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城市雨水现状对雨水收集

与利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资源;城市雨水;收集;利用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enlargement of the city and the city’s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rise, commercial water and

living water is facing grim challenge, how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city water resource become hot issues. realization of city rainwater and city construction and dweller life benign butt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c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mainly based on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combine with the domestic situation of city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ainwater is discussed.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rainwater utilization city; collection;

前言:

对于水的收集与运用在我国已有历史记载比如秦汉时期的修建池塘

拦蓄雨水用于生活所需以及因西北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修筑的水窖等;现代意义上的雨水收集及利用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

国的雨水收集与利用还处于发展阶段,而国外对雨水收集与利用的

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有着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比如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

市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雨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自天而降,落至

地表,污染程度比较低,加强对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的研究,把它

应用于城市用水体系,有助于改善目前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对于

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打造美好、宜居城市居住环境有重

要的意义。我国过的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但是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对国内城市雨水

收集与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认识,并对未来雨水资源化的发展趋势进

行了探讨。

我国部分城市年降雨量分析及利用情况

近年来我国面临水环境恶化、旱涝灾害和干旱缺水的问题,严重影

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加紧对

可利用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对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具有战略意义。

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西北地区,总面积占

全国的4o%,但水资源不足全国的lo%,南方地区虽降雨较多,但

降雨分配也不均,不同城市的降水量与降水时间也有不同。我

【篇二: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whq

摘要:城市缺水日益严重, 泛滥的雨水却使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

本文阐述了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由国内外部分城市,地区合理利

用雨水资源的成功典范,阐明利用雨水资源的可行性,提出了雨水收

集与利用的具体方案关键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

前言:

每当暴雨来临,泛滥的雨水总会使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道路积水、低洼地被淹、民居进水现象时有发生,给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

不便。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使用、污染和环境影响,地下水位逐

年下降,现代城市饱受“干渴”的煎熬。目前,在我国660多座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座,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0座。前些年,

我国川渝等地遭受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造成几百万市民饮水困难,经济损失逾百亿元。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

境改善的一大制约因素。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

把雨水收集起来,经简单处理用于土地入渗补充地下水、城市的浇

灌绿化、冲洗马路、消防、洗车、冲厕、洗衣服及其他生活用途,

既能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减轻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压力,又能缓解

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在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城市建设中,由于偏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忽视对城市自然调

节功能的保留和培育,导致整个城市被钢筋水泥覆盖,市区地面大

面积硬化,雨水难以下渗,大量雨水通过排水系统白白流走,造成

资源的巨大浪费。据测算,北京市城区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有2.3

亿立方米而目前,全市年收集水量仅为150万立方米,大量雨水白

白地流走了,非常可惜。因此,在水资源危机和雨洪危害日益严重

的情况下,加强雨水的收集利用,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新兴

课题。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成功案例

在美国芝加哥,为了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大多数的建筑

安装了屋顶蓄水和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美国不但重视工程措施,而且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

利用给予支持。如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

定了《雨水利用条例》。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

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在注重环保和细节的德国,他们在城市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

采用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便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

所冲洗和庭院浇洒。通过采用新的卫生原则,并有效地同雨水收集

相结合,实现了雨水的最大收集。丹麦过去供水主要靠地下水,一

些地区的含水层已被过度开采。为此,丹麦开始寻找可替代水源。

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

滤设备,进入贮水池进行储存。使用时利用泵经进水口的浮筒式过

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在7个月的降雨期,从屋顶

收集的雨水量,就足以满足冲洗厕所的用水。而洗衣服的需水量仅4

个月就可以满足。每年能从居民屋顶收集645万立方米的雨水,占

居民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实际用水量的68%,占居民用水总量的22%。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还将蓄洪池的

雨水用作

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城市杂用水。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以充

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

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近年来,各种

雨水入渗设施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

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日本于1992年

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

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

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而就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的贫穷边远地区,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投资、居民自己筹资以及民间捐资等手段,为农民修建了不少雨水收

集设施。一些大型的雨水接收装置还派专人管理,统一分配用水。

2005年,被称为水资源领域“诺贝尔奖”的“斯德哥尔摩年度水奖”颁

发给了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以表彰其成立25年来对于雨水资源开

发利用的成就。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充分收集及利用雨水,印度一

些城市的地下水位稳定上升。新德里11个雨水收集项目资料显示,

两年中该市地下水位上升了5-10米。新德里年降雨量为611毫米,

城市面积是1486平方公里,假定收集效率是50%,每年可收集

4500亿升水,相当于整个城市水需求量的35%左右。

三、雨水收集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从基础的收集技术到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在国内已一些小区或是学校试点使用。例如北京海淀区的双紫

园小区就建成了具有储雨、过滤、沉淀、收集和输送等功能,容积

为850立方米的地下储雨池以及1120平方米的透水地面。在2006年,北京夏季最大的一次暴雨中,小区内不仅没有积雨,而且一天

的蓄水量达到500多立方米。

第二,成本问题。

建造雨水综合利用的成本比普通排水系统高出了2到3倍。但是我

们来算一笔帐,一个2万平米的办公区,按北京的年降雨量每平米500毫升计算。办公区可收集的雨水为10万吨水,而办公区每年的

用水量也只有8万吨左右。按目前平均水价5元/吨计算,一年办公

用水要花费40万元。如果建造时使用了雨水综合利用系统,需要的

花费在400万左右。按照一年节省水费40万元计算,整个雨水综合

利用系统需要10年才能收回成本。

四、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具体方案

方案一、广场雨水的收集利用

集蓄利用系统是将广场作为集雨面,通过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

道利用雨水。其收集到的水可以用于绿化用水、公共设施等方面的

非饮用水,如浇灌、冲洗、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这里的中水是指

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

的非饮用水。我们可借助广场中心的较低地势,将雨水收集到预先

建好的蓄水池中,然后将收集到的雨水应用于广场中央喷泉用水。

由于广场占地面积较大,能够收集较多的雨水,经过净化后的雨水

可用于绿化用水,及人工喷泉的用水,在节水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对于严重缺水的城市而言意义重大。

下面是设计简图:

渗透盲沟+渗透管

广场雨水的收集利用

方案二、绿地雨水的收集利用

雨水经过绿地后,会有相当一部分被截留在绿地土壤中,但仍有一

部分多余的雨水会以地面径流的方式浪费掉,而这部分水经过绿地后,得到大幅度的净化,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收集起

来进行利用。

绿地的雨水收集可以采取建造雨水贮留设施的方法,雨水贮留设施

可分为地面蓄水和地下蓄水两种:

地面蓄水设施可以是蓄水池、水库、也可以是塘坝。直接的也是最

经济的办法是将城市低洼地进行优化改造,并配以适当的引水设施,能很好地蓄存雨水径流;

对于收集后的雨水,我们采取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的方法。

直接利用是将雨水径流收集起来,据用途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处理

后用于绿化、洗车、道路喷洒、厕所冲洗等。

间接利用是使用多种措施强化雨水就地入渗,使更多雨水留在城市

境内并渗入地下以补充地下水。

绿地中,雨水的利用途径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水资源的紧缺程度、雨

水利用的可行性与可靠度、投资额以及管理的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因

素综合考虑来决定。对于缺水地区来说,以较少的资金获得较大的

生态效益,我们应该采取以大部分渗透,小部分收集排放为主要设

计方案。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四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增加植被或其他材料的覆盖,减少硬质铺装和裸露地

表面积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度对径流量的影响极为显著。植被覆盖

能够有效的影响地表反射率、地表温度、下垫面的粗糙度和土壤-植

被-大气连续体间的水分交流。随植被的覆盖度的增加,径流量明显

减少,特别是覆盖度从30%增至80%时,径流量减少尤为明显,当

覆盖度超过80%后,径流量就基本趋于稳定。如图

1

图1

第二种方式,降低地表坡度值,并将单一坡度变为陡缓结合的坡度

坡度是一个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一般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情

况下,坡度越大,产流速度越快,径流量越大。但从各坡度范围分析,径流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并非连续的,而是存在一个临界坡度,这个临界坡度大约为26o—30o,从26o到30o径流量随坡度的

增加而减少,大于30o后,径流量又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进行

绿地设计时应尽可能控制地表坡度,坡度越趋于平缓,雨水汇集的

速度减缓,增加了雨水渗透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渗透量。将单一

坡度变为陡缓结合的坡度可以有效延长雨水下渗量。如图

2

陡缓结合的地形有利于雨水的渗透图2

第三种方式,降低绿地标高,形成下凹绿地

在建设绿地时应协调好绿地周边高程、绿地高程的关系,使周边高

程高于绿地高程,形成下凹绿地。这样,降雨后雨水径流进入绿地,经绿地蓄渗、补充消耗的土壤水分后,多余的雨水再流入雨水管道。北京市在1990年—1991年做了草坪高度对入渗量的影响试验,结

果表明若草坪低于路面,其入渗量是高于路面时的3~4倍。如图

3

【篇三: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建议与方案】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建议与方案

摘要综合国内外资料,研究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现状,阐明了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城市初期雨水收

集处理在设计参数、处理技术、负荷评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初期雨水处理回用的一些建议和方案。关键词初期雨水

雨水径流弃流

discussion on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urban initial rainwater jiang wei,cheng xiaoru. (wu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hubei wuhan 430072)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ting and usage of urban rainwater were researched through relative refer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necessity of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the initial rainwater were explained, and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n parameter designing, disposal technique,

factor evaluating of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domestic

urban initial rainwater were analyzed.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schemes on disposing and recycling of initial rainwater were given.

keywords:initial rainwater rainwater runoff discarding

runoff

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1.1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探索雨水资源化利用。目

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雨水的利用价值,采用各种技术、

设备和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控制和管理。美国、加拿大、

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苏丹、也门、澳大利亚等五大洲约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水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和应

用[1]。

技术方面,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

蓄系统,收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

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

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流过时下渗,超

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2]。

政策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技术手册、规范和标准,另外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

予支持。如德国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区法规均以法律条文或规

定的形式,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如规定

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同时,通过经济手段

控制雨水排放量,如向业主征收不透水地面面积的雨水费用等[3]。

设备方面,专门生产雨水利用设备的厂家和公司也逐渐增多。德国gep公司的雨水过滤器、屋顶雨水利用控制设备、雨水储存罐等产

品畅销整个欧洲市场;德国uft公司的流量控制和监控设备已经开始

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荷兰wavin公司的孔隙雨水蓄水池填充料、整体式雨水检查井、雨水口等雨水利用设备已经在

全球30多个国家使用。

此外,德国在污水联合会atv规范框架下,基于水体的分类、空气的污染状况、汇水区域的被污染状况、雨水处理设施的效果四个方面,做出雨水携带的污染负荷对水体影响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

分析应该如何布置雨水处理设施或提出改进现有雨水处理设施的建议。另外还提出了雨水携带污染负荷对水体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

将计算出的污染负荷评价指数与水体目标指数相比较,就可以方便

地评价雨水携带的污染负荷对水体的影响,并初步判断应采取哪些

处理措施[4]。

1.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

的研究与应用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并于90年代发展起来。总

的来说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已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是没有处理和回用系统。在技术和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收集

后的雨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水质造成了很大

的影响。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水源危机和雨洪危害日益严重。雨水作为

重要的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实行综合治理已成为重要的新兴课题。在城市总体规划上,过去普遍采用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大多数已被改制,改为分流制或截流制排水系统。但是,对于初期雨水未进行截

流处理,多与中后期雨水一样排入水体。

其他水源。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小型建筑、别墅、洗车场、住宅的

雨水收集与利用。但是这些设备中,对于初期雨水均采用弃流的方式,也没有对弃流后的处理提出较好的方案。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北京、

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已显示出良

好的发展势头。由于缺水形势严峻,北京市开展的步伐较快,城市

雨水利用已进入示范与实践阶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描述,市政系统的中水将成重要水源,到2020年,中心城

和新城区的雨水管道覆盖率达90%以上,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回收

系统,建立中水回用系统,使中水成为城市绿化、道路浇水、生活

杂用和工业冷却等主要水源[1]。通过一批示范工程,争取用较短的

时间带动整个领域的发展,实现城市雨水利用的标准化和产业化,

从而加快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步伐。

2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必要性

雨水径流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具有突发性和非连续性。雨水污染

的特点是: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高,随着径流的持续,雨水径

流的表面被不断冲洗,污染物含量逐渐减小到相对稳定的浓度[5]。

随着城市大气污染及地面污染的严重,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尤

其是污染物较多的初期雨水。据调查,某些地区的初期雨水的污染

物指标最高值已远远高于典型城市生活污水。北京市曾经对道路地

面径流雨水污染情况进行过测试,与《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 8978—96)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99)相比,ss、bod5和cod指标的最高值均超出许多。可见,初期雨水携带的污染

负荷相当高且难于控制,已经严重超出直接排放水体的标准[6]。因此,对于城市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3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问题及建议

3.1 初期雨水量的计算

既然要进行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初期雨水量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在我国对初期雨水量还没有较为统一准确的计算方法。综

合设计院设计人员的经验,一般按照下雨10 min或者15 min的时

间来计算初期雨水量。依据《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中相关

要求,确定建设项目初期雨水收集时间为5 min,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计算出降雨历时为8 min,由此按降雨历时8 min计算初期雨水流量。这些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没有注明适用条件,在具体设计中不知如何

选用。因此,期待有更准确的计算方法,标注有清楚的使用条件以

及较为精确的公式系数,为初期雨水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2 初期雨水的截流

随着初期雨水的危害性被人们所认知,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的规

划设计中,已经开始考虑到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由于道路初期雨

水的污染最为严重,首先开始引起重视的是道路初期雨水的分流问题。在排水系统为合流制或截流制的城市,怎样把初期雨水截流到

生活污水管网成为最普遍的问题。

若采用截流,当雨量较大时,后期的雨水必然会对污水处理厂产生

负荷冲击,由此带来截流管径应该取多少的问题;若按照截流井的

做法把初期雨水截入污水系统,溢流井应该按照怎样的条件设计;

如何确定截流井的截流倍数;截流点至汇流面积内不同距离也导致

截流的不科学性,通常会出现该截流的污水流入了水体,水质较好

的雨水进入了污水处理厂,因此是否应该采用截流和调蓄相结合的

方式。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具体设计中经常遇到。由于国外的污水雨

水排水系统多为雨污分流制,因此少有合流制和截流制的技术经验

可借鉴。在我国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经验较少的情况下,对于这些

问题的解决就依靠设计者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

初期雨水截流的方法。

3.3 初期雨水的污染负荷对水体影响的评价

前面已提到,德国在atv规范框架下,做出雨水携带的污染负荷对

水体影响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分析应该如何布置雨水处理

设施或提出改进现有雨水处理设施的建议。我国现阶段对雨水的收

集处理还没有较系统的污染负荷评价方式,对雨水的收集也未根据

水质而分类处理。因此,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对我国雨

水收集技术的发展是相当必要的。

3.4 初期雨水的处理方法

我国目前对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还处于初期阶段,收集初期雨水仅

仅是不让其排入水体污染水质,但对于初期雨水的处理和回用考虑

得相当少,多数直接排入市政生活污水管网。初期雨水中含有的污

染物浓度较高,尤其是道路初期雨水,直接排入生活污水管网会给

污水厂带来较大的负荷。另外,屋面初期雨水中污染物的含量虽高,但是多为固体颗粒和无机杂质,经简单沉淀处理后水质也可以达到

较好的标准。因此,对于初期雨水的处理和回用应该分具体情况而定,找出针对不同区域初期雨水的处理利用方式,做到珍惜水资源,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笔者认为,对于道路初期雨水,可以在截流时设置一些稳定塘作为

雨水调节池,根据初期雨水量确定调节池的容积,中后期雨水溢流

到水体中,雨水调节池设计成稳定塘,可就地处理初期雨水。对于

屋面初期雨水,可在小区内设置集中的小型初沉设备,初期雨水经

收集和简单处理后,排入小区内的水景系统或浇洒绿地,如果污染

较为严重未达到回用标准,则可以在小区内建设小型景观式或园林

式人工湿地,通过人工湿地对初期雨水进行再处理,同时也可以丰

富小区绿化样式。

4 小结

(1)将弃流的初期雨水直接排入城市周边水体或排入市政排水管网会严重破坏水体生

态环境或者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带来负荷冲击。因此,从城市水处理

的整体角度和长远角度来看,城市在道路建设和小区等工程项目中,都应该设计相应的雨水收集设施,同时要把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问

题考虑在内,做出在不同情况下针对初期雨水的不同的收集及处理

方案。

(2)目前初期雨水的危害已受到广泛重视,我国部分大中型城市的建设中也开始考虑初期雨水。但是缺乏经验,在设计中存在一定的

问题:初期雨水的计算还没有较为准确统一的设计依据;城市排水

系统如何截流初期雨水,以及截流后的初期雨水如何处理还未得到

较好的解决;污染负荷相对较小的屋面初期雨水也没有得到普遍的

收集和充分的利用。同时缺少较为系统的污染负荷评价方法来辅助

分析初期雨水的处理方案。

(3)对于道路初期雨水,可在截流时设置一些雨水调节设施,就地处理初期雨水,减轻污水厂负荷。对于屋面初期雨水,可在小区内设置小型处理设备,初期雨水经简单处理后作为水景和绿地用水;或者在小区内建设小型景观式或园林式人工湿地,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丰富小区绿化样式。

参考文献

1 居江.雨洪利用技术在住宅小区中的实践.中国住宅产业网,

/index_gps.htm

3 郑兴.德国的雨水管理及其技术措施.中国给水排水,2005,21(2):104~106

4 刘旭军.雨水径流携带污染负荷对水体影响的评价.中国水网,

5 刘鹏,傅文华.初期雨水要不要弃流的思考.给水排水,2004,30(12):78~79

6 韩志强,许志鸿.初期路面径流的收集与处理.公路,2004,(10):33~36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 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 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 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 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 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 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 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 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 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 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 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 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 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 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 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 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 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 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浅析雨水的回收利用

浅析雨水的回收利用 水资源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水资源紧缺,全国700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大部分分布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已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是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差异以及水资源污染的日益加重,城市的水资源正在面临着不足和短缺等问题。一方面为了解决浇灌绿化、洗车等用水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暴雨季节雨水泛滥所引起一系列的矛盾,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可以合理地缓解这两大矛盾,不仅可节约水源,还可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 雨水利用技术分为:收集、净化、储存、供水与利用四个方面。 1.雨水收集 ①平时做好屋顶和房檐雨水槽、雨落管和雨水储存罐等维护工作,以保证收集的雨水有良好的水质,并且应尽量扩大集雨面积。 ②收集经过简单过滤处理并去除水中悬浮颗粒物的雨水。 ③摒弃初期污染雨水(屋顶等集雨面积上堆放物和附着物会污染雨水,尤其在干旱期过后的第一次降雨污染较重。初期降雨的第一毫米雨水含污染物最多,即使作为非饮用水也不能使用,所以初期雨水必须排走不能收集)。 ④雨量大时排放多余雨水避免雨水漫流。

⑤从公路和轻轨路面收集的雨水多含有油类、垃圾、烟灰、金属粉末和其他有害物质,必须过滤处理,并只能限于冲洗厕所。 2.雨水净化 ①雨水水质分析 雨水在降落过程中,空气中的溶解性气体,溶解或悬浮状固体,重金属及细菌等会进入其中。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降雨对地表的冲刷,所以地表沉积物是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地表沉积物的组成决定着地表径流污染的性质。因此,雨水的水质会因地点、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雨水质分析结果看,天然雨水中主要考虑的污染指标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但浓度相对较低。 ②针对用水要求进行处理 通常收集来的雨水作为中水原水进行处理。用途主要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中的城市杂用水类,城市杂用水包括绿化用水、冲厕、街道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污水再生利用按用途分类,包括农林牧渔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等。依据不同的用水要求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净化。 ③必须设有消毒设施(如与人体接触的用水) 消毒剂宜采用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或其他消毒剂。当处理站规模较大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但必须使用加氯机。对采用药剂可能产生的危害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④净化方法 生物法:人工湿地法、氧化塘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应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讲述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由:“海绵雨水”公司,一家从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十多年专业企业。 城区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雨水径流量增大,流出时间缩短。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 首选,我们讲下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节约城市水资源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城市道路冲洗,晒水减雾,甚至于城市洗车行业的逐步增多,对于城市自来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而供水负担加重,自来水等原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使得回用雨水作为循环用水水源的呼声也日渐增大。 2、改善城市水源环境 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水体的用水将相对减少,有利于维持河、湖、地下水源等天然水体的正常生态环境用水量,另一方面通过收集雨水的调蓄构筑物的运作,既可以缓解城市的内涝灾害,还可以变废为宝,稀释污水污染物,改善污水的水质。 3、具有经济和生态意义 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既可缓解城市对自来水依赖,又能解决水源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回用雨水在一定程度还可以做到城市区域自给自足,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尤其是城市不断扩张,而后续配套的管网无法跟上的时候,采用雨水回用,减少城市建设管道的费用,使得城市管网合理优化,而且对于雨水使用,可部分替代自来水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与其它非传统水源利用对比,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系统及处理技术 随着国际雨水集流系统会议的召开和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的成立,国际上掀起了雨水收集利用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热潮,内容涉及集雨水面处理、集雨系统设计、集雨模型和收集雨水的高效利用等。 雨水收集系统将进一步细分为四种类型: 一、集雨系统 1、屋顶收集系统:在屋顶和庭院安装管道,输水设备和蓄水设备,收集屋顶上的与供家庭

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篇一: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研究 作者:吕子明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逐渐 向高层、大型等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的用水量较大,增加了工 程成本,使得建筑用水紧张问题成为了建筑施工的重要问题,因而,要发展节能建筑,提高建筑结构的节水性,而雨水作为一种天然的 水资源,可以缓解建筑用水压力,充足建筑用水水源,有效控制工 程成本,而文章主要分析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特点,进而探讨了雨水收集利用系 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从而推进节能建筑的推广与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随着城市经济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加深了城市用水的压力,也 扩大了城市生态环境矛盾问题,因而,为了解决用水紧张情况、生 态环境问题,人们和现代建筑行业已经普遍认识到雨水收集利用的 重要意义,而且建筑行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通过增加雨水收集利用 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建筑结构的节水环保效果,而且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水污染,极大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 1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重要意义 雨水是一种利用成本低、经济性较高、来源充足的补充水资源,已 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建筑行业等各个领域中,且得到了普遍的认 可与充分的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作为一种补水水资源,在高 层建筑的节能、高效等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第一,使用 方便,来源充足,高层建筑居民小区就可以建立属于小区的独立雨 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水源,可以充分利用降落在小区的雨水来节约水 资源;第二,雨水收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地下水道的排水压力,通 过收集降落在高层房屋建筑屋顶的雨水,可以减轻城市城市地下水 道的排水量,有效避免出现城市型洪水的发生;第三,具有很大的 用途,通过收集雨水可以用于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也可以用于消防 用水的备用水源等。总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缓解国家用水压力,完善高层建筑小区的使用 功能,而且不断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用水需要,充分利用了自然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摘要:在分析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城市雨水;利用现状;技术;前景;建议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由于这些气候要素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降水条件。例如,在大都市中,几乎所有气候要素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表的改变,使地表上的辐射平衡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空气的运动。工业和民用供热以及机动车辆增加了大气中的热量,而且燃烧吧水汽连同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送入大气层中。建筑物能引起机械湍流,同时城市作为热源可导致热湍流。城市上空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工排水系统的完善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滞水迅速排泄,导致局部蒸发量大为减少,市区内的绝对湿度下降。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流域水循环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植被减少或破坏,城市发展中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了城市雨水大量排放、地下水位降低等问题,进而导致雨水流失量增加和水循环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并引发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我国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大量雨水资源却白白流失,雨水利用率不足10%。针对这样一种现状,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 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屋面雨水收集利用 城市中屋面的面积占去了整个城市硬质表面的30%左右,采用屋面可以吸收汇集部分雨水,增加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减缓雨水排放,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 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 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 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 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 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 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 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 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 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 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 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 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 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 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 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 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 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 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第一条为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减少径流污染,减轻城市洪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和《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昆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针对因建筑屋顶、路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入渗、储存、处理、利用等措施。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指雨水的收集设施、入渗设施、储存回用设施、处理设施、调蓄排放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等的总称。 第四条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管理工作。 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日常监管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或者市城市节约用水行 政主管部门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节水设施的重 要内容之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水“三同时” 的要求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建(构)筑物占地与路面硬化面积之和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 (二)总用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 (三)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工程项目。 有特殊污染源的医院、化工、制药、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等,在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时,建设单位应当召开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专题论证会。 第七条符合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已建成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公园、广场、绿地、城市道路、高架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具备建设场地条件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要求逐步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主城四区政府、各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和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

城市雨水利用措施

城市雨水利用措施 简介:城市雨水利用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开辟新的水资源渠道,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效途径;另外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雨水、给水管网相结合,可以减小雨水和给水管网的管径、降低管网投资,同时可改善城市微观环境。雨水利用措施和设备经过实践开发已经达到实用化,为今后大规模利用提供了技术和设备方面的保证。 关键字:水资源,城市雨水利用,透水,径流系数 一、水资源及雨水利用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加强水资源管理,控制水资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水资源在时间上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丰水枯水不规则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1]。

因而,总体来说:水资源的分布是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差异以及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日益加重,我国城市的水资源正在面临着不足和短缺等问题。造成城市水资源不足和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少。二是水源水质日趋恶化,不能满足水体正常循环使用的功能要求,大大减少了有效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城市中的一部分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破坏了天然水体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国七大水系有一半以上被污染,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大约有93%被污染。 河北省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1m3,是全国平均值的1/7,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m3缺水标准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称的中东和北非地区。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北省用水量逐年增长,年用水量已经高达220亿m3,但可利用量仅为170亿m3,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二、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流程 各个国家的雨水利用技术发展的程度因重视程度不同而参差不齐。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对于雨水的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收集、处理和供应。

雨水收集系统方案

XX大学雨水收集方案 (一)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都很关注雨水的利用,如日本结合已有的中水工程,在城市屋顶修建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在楼房中设置雨水搜集装置与中水道工程共同发挥作用;德国在八十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九十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修建大量的雨水收集装置来载流,处理及利用雨水,并且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及人工设施来截流,渗透雨水,消减雨水地面径流,减轻城市洪涝。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时空不均的现象,因此我国为缓解北方严重缺水问题进行南水北调工程,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作为缺水地区不能坐等外源调水,应充分开发和回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其中雨水就是长期忽视的一种水资源,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一般采取的都是将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合并,雨水直接当做污水排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在雨季时,往往因为一套管道无法在排污的同时又承担排雨的负荷,造成内涝。目前我国对雨水的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总之,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补充地下水源,消减用水洪峰流量,有效控制地面水体的污染,对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二)设计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一般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校园一直以来既是集中用水大户,也是浪费水的大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水资源浪费严重。据调查,北京大学评选出的校园八大浪费现象,其中以浪费水居首。②校园面积广阔,尤其是绿化面积较大,不懂得利用雨水(中水),任其排入市政雨水管网。③校园内用水以学生生活用水、食堂用水、实验室用水、浇洒道路和灌溉绿化为主,其中以学生生活用水为主(主要为冲厕、洗衣等基本生活用水,饮用水占很少部分)。而现今校园管网不分用水情况,统一供水,造成自来水在某些方面的严重浪费。针对校园目前的用水情况,开发第二水源:雨水。雨水是污染很小的水源,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直接利用,但是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降水极不均与且相对较小),如果只建立雨水回收系统而不建立循环系统,则此方案的适用用性和经济性都大大降低。结合我校四方校区的总体规划,提出校园雨水利用措施。(三)设计总原则经济、适用、雨水利用率高。(四)设计方案对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一般模式是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收集,通过分散或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然后将水引入蓄水池贮蓄,再通过水泵输送至用水单元。经净化的雨水一般用于学校的:水建环境,浇灌绿色林地,校园街道洒水,洗衣房用水,冲洗厕所和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等。1、雨水回收技术主要有:( 1 )水径流收集来自屋面等面积的降水径流初期受到轻度污染,水质较差,实测资料表明, COD 为 2000mg/l ,SS为 1 000-3000m g /l,随着降雨时间迅速降低,降雨后期 COD (100mg/l), SS 为 20-50m g/l,色度45度,收集雨水时,一般要经过初期弃流,将水质较差的雨水,经过初弃装置,排至校园雨水管道,初期弃流量为2mm 降雨量计。( 2 )径流传输与贮存由于降雨的随机性,间断性和地理、气候、经济条件等因素,一般就地利用,贮存池不宜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按 1 年的水量存贮设计。(3 )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 【篇一: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pp模块产品说明】“亚源”牌yypm系列pp雨水模块说明书 产品概述: 亚源pp雨水模块采用聚丙烯(pp)为原料,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工艺生产而成,产品具有无毒无污染,耐酸耐碱,经久耐用,耐老化强 等特点。pp雨水模块长期在水中不会析出任何有害物质污染雨水, 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水收集存储池,单个模块 采用相互拼接的方法,运费方便施工简单,后期维护成本低。 产品参数: ? 设计灵活:由若干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水池,形状可以根据现场需 要任何组合,不受场地限制。 ? 寿命长久:亚源雨水模块具有抗老化、耐腐蚀、耐高低温等环境 适应能力强。 ? 施工便捷、工期短:模块采用相互拼接的方法,施 工简单,无需大型机械,并可现场组装成箱,实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 ? 运输便捷:分体式设计,模块折叠存储和运输,节省宝贵的运输 空间和成本。 ? 承载力强:亚源pp雨水模块采用镂空设计,有八根柱体支持,另 如需加强 型可以增加立柱数量。 ? 结构稳定:亚源雨水模块采用反打开设计,组装成型后成为一体 非常稳固。 ? 节约空间:雨水模块安装在地面以下,上面可继续建 绿化、广场、运动场等, 不占用地面空间。 ? 绿色环保:亚源雨水模块采用聚丙烯(pp)为原料,安全无污染,后期材料 可回收利用。 ? 维护便捷:亚源雨水模块设计有专用的反冲洗孔,方便沉积泥沙 的冲洗。产品用途: 亚源雨水收集模块适用的区域非常广泛,涵盖城市住宅区、市政公 共道路、广场、公园绿化、工业园区等,节约了有限的外部空间。 标准型可以安装在园林区,住宅区,加强型和特加强型可以安装在 行车区域。

城市公园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城市公园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摘要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而与水密切相关的园林行业,更应该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如何运用有效的途径与措施,实现城市公园的雨水利用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论文主体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城市公园要素作为切入点,逐个分析实现城市公园雨水利用的途径与措施,并分析了可行的雨水利用设施,为城市公园设计中的雨水利用提出了基本的思路。以期为园林行业从业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城市公园的工程建设、植物养护和后期管理等都是耗水量较大的方面,节水意识淡薄,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够重视,都将导致大量的优质水资源的浪费。首先,很多公园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很好的节水意识,无论是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还是在缺水的城市,设计都一味的强调“大气”,我们可以在很多公园内看到大草坪、大色块、大水景、大广场等耗水严重的景观,如大连市一度风靡的大草坪和模纹绿化就是很好的例证;为了能够保证这些景观的效果,付出的代价除了大量的人工,还有就是大量水资源的消耗。其次,在植物的使用上也存在着严重的误区,重人工、轻自然的现象随处可见,没有考虑到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忽视了植物的地域性特征,过分的注重新奇,导致了很多城市公园出现了既耗水又没有很好景观效果的植物群落,忽视了节水耐旱性植物的作用。另外,公园后期管理上,灌溉设施不合理、设备漏水严重、人工养护缺乏节水意识等问题随处可见。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如今雨水利用的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只需要合理的运用,城市公园内完全可以通过雨水利用来解决公园内部大部分的用水,并实现雨水利用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可以说本文的探究具备较强的实践意义。

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及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对城市雨水生态利用展开研究,但是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雨水利用研究与规划滞后。近年来,虽然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开始重视对城镇雨水利用和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但总体看,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还显得薄弱,滞后于城镇建设与发展。城镇雨水利用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很大程度上要从基础设施上,确切地说,要从排水设施(污染源头控制、收集、利用和输送等)建设着手,即在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加以妥善解决。 (2)缺乏配套技术与管理。由于人手与研究上的不足,我国目前在城镇雨水的利用及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领域还没有成实用的技术体系及相应的设计规范,也缺乏配套的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 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1、雨水收集 目前城市雨水利用成熟的技术主要有三种:屋顶雨水收集、城市路面雨水利用、城市绿地、花坛和园林雨水集蓄利用。 1.1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利用工程模式 城市道路路面、广场和停车场等都是良好的雨水收集面。雨水自然产生径流,只要修建一些简单的雨水收集和蓄存工程,就可将雨水资源化,用于城市清洁、绿地灌溉、维持城市水景等。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可以采取分路段于绿地下修建蓄水池的工程模式,见图1。 由于人行便道面积小,分散性强,可以采用在人行便道上铺设可渗透路面砖的工程模式,雨水直接渗入地下,回补地下水。可渗透路面砖的强度应大于30MPa,渗水能力保证在1mm/s 的降雨情况下随降随渗。典型地面铺设见图2。

可渗透路面砖是由特殊级配的骨科、胶凝材料、水及增强剂拌制成混合料,经特定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制品,其中含有很大比例的连通孔隙,滤层原料为粗沙,用来过滤下渗的雨水,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区雨洪控制和利用,碎石层可起到短时贮存雨水的作用,主要为防止由于雨水在土壤中下渗不及而产生积水的现象。 1.2屋顶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模式 将屋顶雨水收集并储存于地下或地面的蓄水池,经简单处理后直接用于浇花、冲洗厕所或者洗衣等。该设备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在德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屋顶雨水的收集利用要比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复杂得多,主要包括雨水收集系统、过滤系统、贮存系统、回用系统等等。图3为典型的屋顶雨水利用工程模式。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 (2)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就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应坚持技术与非技术措施并重,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讲述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由:“海绵雨水”公司,一家从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十多年专业企业。 城区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雨水径流量增大,流出时间缩短。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 首选,我们讲下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节约城市水资源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城市道路冲洗,晒水减雾,甚至于城市洗车行业的逐步增多,对于城市自来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而供水负担加重,自来水等原水资源的浪费与过度使用,使得回用雨水作为循环用水水源的呼声也日渐增大。 2、改善城市水源环境 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水体的用水将相对减少,有利于维持河、湖、地下水源等天然水体的正常生态环境用水量,另一方面通过收集雨水的调蓄构筑物的运作,既可以缓解城市的内涝灾害,还可以变废为宝,稀释污水污染物,改善污水的水质。 3、具有经济与生态意义 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既可缓解城市对自来水依赖,又能解决水源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回用雨水在一定程度还可以做到城市区域自给自足,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尤其就是城市不断扩张,而后续配套的管网无法跟上的时候,采用雨水回用,减少城市建设管道的费用,使得城市管网合理优化,而且对于雨水使用,可部分替代自来水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与其它非传统水源利用对比,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系统及处理技术 随着国际雨水集流系统会议的召开与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的成立,国际上掀起了雨水收集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的热潮,内容涉及集雨水面处理、集雨系统设计、集雨模型与收集雨水的高效利用等。 雨水收集系统将进一步细分为四种类型: 一、集雨系统 1、屋顶收集系统:在屋顶与庭院安装管道,输水设备与蓄水设备,收集屋顶上的与供家庭饮水、卫生、养畜等使用。

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节能

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发展 近十年来,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对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和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可实现目标有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前应用范围有:分散住宅的雨水集蓄利用中水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集蓄利用中水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等。 对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有利于构筑和完善该技术体系,尽快建立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 雨水集蓄利用 1.1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利用屋顶做集雨面的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和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厕、洗衣、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可产生节约饮用水,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效益。 该系统又可分为单体建筑物分散式系统和建筑群集中式系统。由雨水汇集区、输水管系、截污装置、储存、净化和配水等几部分组成。有时还设渗透设施与贮水池溢流管相连,使超过储存容量的部分溢流雨水渗透。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许多国家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德国已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一些专业公司开发出成套设备和产品。德国Ludwigshafen已经运行十年的公共汽车洗车工程利用1000m2屋面雨水作为主要的冲洗水源;法兰克福Possmann苹果轧汁厂将绿色屋面雨水作为冷却循环水源等,是屋面雨水用于工业项目的成功范例。

1.2 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 屋顶绿化是一种削减径流量、减轻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和美化城市环境新的生态技术,也可作为雨水集蓄利用和渗透的预处理措施。即可用于平屋顶,也可用于坡屋顶。 植物和种植土壤的选择是屋顶绿化的技术关键,防渗漏则是安全保障。植物应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筛选本地生的耐旱植物,还应与土壤类型、厚度相适应。上层土壤应选择孔隙率高、密度小、耐冲刷、且适宜植物生长的天然或人工材料。在德国常用的有火山石、沸石、浮石等,选种的植物多为色彩斑斓的各种矮小草本植物,十分宜人。屋顶绿化系统可个提高雨水水质并使屋面径流系数减小到0.3,有效地削减雨水径流量。该技术在德国和欧洲城市已广泛应用。 1.3 园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在新建生活小区、公园或类似的环境条件较好的城市园区,可将区内屋面、绿地和路面的雨水径流收集利用,达到更显著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和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优化小区水系统、减少水涝和改善环境等效果。因这种系统较大,涉及面更宽,需要处理好初期雨水截污、净化、绿地与道路高程、室内外雨水收集排放系统等环节和各种关系。 2 雨水渗透 采用各种雨水渗透设施,让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是一种间接的雨水利用技术。还有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和海水的倒灌等多种效益。可分为分散渗透技术和集中回灌技术两大类。 分散式渗透可应用于城区、生活小区、公园、道路和厂区等各种情况下,规模大小因地制宜,设施简单,可减轻对雨水收集、输送系统的压力,补充地下水,还可以充分利用表层植被和土壤的净化功能减少径流带入水体的污染物。但一般渗透速率较慢,而且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渗透能力差或雨水水质污染严重等条件下应用受到限制。 集中式深井回灌容量大,可直接向地下深层回灌雨水,但对地下水位、雨水水质有更高的要求,尤其对用地下水做饮用水源的城市应慎重。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应用

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始终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从传统的简单屋面雨水收集与回用,到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再到城市整体雨水径流消减与洪涝管理,这些都是雨水收集利用的范畴。 三个问题先抛出来: 雨水收集利用产品在哪些场景下发挥作用? 雨水收集技术中又有哪些相对成熟的产品? 建设部海绵城市先进产品目录中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技术与产品你真的 看懂了吗?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概念 雨水收集利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雨水收集利用主要指将雨水作为优质的非传统水源,在降雨径流初期雨水未被过多污染时进行收集,此时雨水容易做净化处理,形成回收利用循环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及小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都属于此范畴。 广义的雨水收集利用则将雨水视为区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城市下垫面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强调通过绿色与灰色工程结合手法控制雨水正常的径流、下渗、蓄滞、蒸发过程。广场、道路雨水收集装置及配套雨水花园、景观水体系统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过程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主要完成对雨水的收集、处理、存蓄和利用工作,进而 达到对城市雨水进行有效控制的大目标。 所有基于降雨初期雨水收集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都由三个基本组件构成:[收集装置]—[传输装置]—[存蓄装置],在组件基本功能基础之上,这些 装置又会增加雨水初期弃流、渗透、净化、利用等其他复合功能。 如近年流行的雨水渗透排放技术,其主要技术就是在雨水传输装置、存蓄装置中同时增加渗透功能。 【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是雨水从系统外部进入内部的介质。按收集装置安装位置可分为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按管内水流状态可分为重力流和压力流两类。 压力流又可细分为半有压流和虹吸流两类系统。其核心装置是雨水斗。 目前市场较为流行的是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是在设计条件下利用雨水斗至排出管之间的有效位差为动力,使系统内部产生负压的雨水排水系统。 其原理就是依靠特殊的雨水斗的设计,实行汽水分离,从而使雨水立管中为满流状态,当立管中的水达到一定的容量时,虹吸作用就产生了。 在降雨过程中,由于连续不断的虹吸作用,整个系统得以令人惊奇的快速排除屋顶上的雨水。 ▲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形式更加多样,可利用透水铺装,雨水口,线性排水系统等地面设施收集雨水,部分收集装置可以完成初期简单净化。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更多透水铺装介绍请阅读海绵城市网上期内容。 雨水口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 线性排水系统属于雨水口一种,具有场地汇水找坡长度小,进水断面大等特点,因而具有更大排水量、不宜堵塞等优点。 【传输装置】 传输装置负责将雨水传送至存蓄装置并连接外部排水系统。 雨水传输过程较长,因此经常在管道等传输装置中增加额外设备,实现雨水净化、渗透等功能。常见的传输附加设备包括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渗透渠管、净化处理设备等。 ▲雨水管截污过滤设施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艺流程标准

雨水一种不可多得的淡水资源,随着生活发展的需要,人类将刚落到地面的雨水采取一定的方法汇集到蓄水池加以利用,这样就能解决生活杂用水的需求,减轻自来水供给的压力,这个行业在我国处于刚发展的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硬化地面,屋面越来越多,自然生态的雨水排放系统被破坏,雨水落到地面以后,产生大量的径流,会造成很多城市的水灾。虽然现在城市雨洪排放系统很多城市都有,但一旦遇到大雨暴雨时,怎么样很好的解决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海绵雨水”雨水收集系统设备生产厂家为您介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艺流程标准如下:1、施工前准备 1)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放线。 2、基坑开挖 1)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编制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施工方案,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 2)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3)基础表面应平整光滑,高程误差值控制在±20mm。 3、复合土工膜敷设 1)塑料储水模块外侧包裹防渗土工布(两布一膜),布为无纺布(机织塑料编织布),重量不得低于100g/m2;膜为PE膜,其厚度不得小于1mm,重量不得低于400g/m2。 2)防渗土工布施工工艺:铺设、剪裁→对正、搭齐→压布定型→擦拭尘土→焊接试验→焊接→检测→修补→复检验收。

3)防渗土工布搭接宽度应大于500mm,采用双道焊缝接缝方式,以提供多重保护,可以在焊层之间充气测试焊接效果。焊接后,应及时对焊缝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4)铺设土工布时,应从最低部位开始向高位延伸。不要拉得过紧,应留足够余幅(大约1.5%),以备局部下沉拉伸。 4、塑料模块组合水池安装 1)塑料模块单体安装时排列整齐,便于同层和上下层之间固定连接,按施工图纸要求雨水收集池长宽高尺寸安装塑料模块数量。 2)同层储水模块之间用塑料模块横向固定卡连接,每个模块长边一侧使用的固定卡不少于2只,短边一侧使用的固定卡不少于1只。 3)上下层储水模块之间用塑料模块纵向固定杆连接,每座模块单体上下层之间的固定杆不少于2只。 4)储水模块在连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垂直连接,先铺设第一层,然后再逐层往上铺设。 5、包裹焊接防渗土工布 在雨水收集池储水模块全部安装完成后,将事先焊接好的复合土工膜围裹在储水模块骨架周围,并按折痕将其折好。在顶面包裹时两侧搭接宽度大于500mm,焊接按复合土工膜焊接技术要点进行焊接。 1)预制套管与复合土工膜贴合面边长应2倍于管道直径,套管部分直径略大于管径。管道与HPDE套管使用双箍固定。 2)复合土工膜开十字口,管道通过PE法兰连接入模块水池。 3)接管道部分预留出足够余量,土工布开十字口,管道插接入模块内部,单箍扎紧。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 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广场雨水收集

广场雨水收集 【篇一:友谊时代广场雨水收集回用方案】 sys ? 水医生 系列 沈阳友谊广场雨水处理 回用工程 初步方案 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3-07-01 目录 一、工程概 况 ...................................................................................................... 1 二、设计依据与设计原 则 (1) 2.1 设计依 据 ....................................................................................................... .. 1 2.2 设计原 则 ....................................................................................................... .. 1 三、设计参数分 析 (2) 3.1 进出水水质分 析 ............................................................................................. 2 3.2 水量平衡分 析 (3) 四、处理工艺设 计 (4) 4.1 设计范 围 ....................................................................................................... .. 4 4.2 设计处理规 模 (5) 五、主要构筑物与设备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