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

,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次启蒙运动,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真正开始自觉地吸收西方音乐的开端,具体所指的是清末民初我国新式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和课本中所教唱的歌曲。它引进外来曲调,填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从而构成一种区别于我国传统歌曲的新式样。学堂乐歌的意义,正足以符合“开创”二字。其重要性在于它的那种现代性的价值导向: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思想,以学堂乐歌为开端;新诗白话的潜能已事先具备,作为泛诗歌文体的歌词,要比白话新诗早二十多年实现语言的转换;将近代以来的“德”、“智”、“体”教育理念,说成是融会了学堂乐歌的思想信念,既无勉强之处,也没有附会之迹;那些含蓄典雅或质朴通俗的歌曲,都影响了“五四”后歌曲的创作取向;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的建设又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堂乐歌既开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先河,又影响着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走向,试图以“乐歌”来改变国民的精神、以“乐歌”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一、学堂乐歌产生的文化背景

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封闭的大门被西方资本主义的炮舰打开。面对清政府的颟顸无能、国民的浑噩麻木,一批报国无门、救民无方的知识分子,开始在他们“可把握”的文化和文学领域寻找启发民智、改造国民性的药方。黄遵宪曾大声呼吁:

“吾民之聋聩如此,又欲以先知先觉为己任,藉报纸以启发之,以拯救之。”在这中华民族临于危机之际,不仅是报纸等宣传工具唤起国人的奋起,乐歌也是这觉醒运动中不可或缺的有效的武器。李雁行、李英悼在他们所编的《中小学唱歌教科书·序》中也说:

“诚以音乐为感人教育之一,其于国民道德性情感人最深,而移人最速”。这些都说明,乐歌对于学生来说,其作用最足以发起精神,激扬思想,陶冶情操。音乐教育不仅对青少年学生,就是于整个社会也有较大的作用。“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积极提倡在学校设立音乐科,发展学校的音乐文化教育,在当时进步知识分子中形成了共识。学堂乐歌

的立足点在于,用文艺去唤醒民众,重铸民魂,以挽狂澜于既倒,并突破传统,建立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体式。这种文化是走向民众的文化,是走向现代的文化。不管学堂乐歌的意义与成熟程度如何,它毕竟代表了一种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共同的文化态度与觉醒意识。

二、学堂乐歌有着明显的现代性特征

由于外来音乐的传入,接受群体期待视野的转移,以及词体观念的转变等原因,乐歌也必然要走向现代。从整体上看,学堂乐歌创作既与前面的古典沟通,又联系着后面的现代。有继承,也有突破;有革新,也有创建。这在题材范围的扩大、写景技巧的成熟、声律的完美和风骨的形成等方面,为现代歌词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并成功地成为了当时中国人最普遍的传达情感的方式。

学堂乐歌的现代性标志,在音乐方面是现代性的五线谱取代了传统的工字尺。这不是表面上形式的变化,而是有着性质的区别。当时是将日本及欧美的音乐曲调直接运用到乐歌里的,西洋曲调的调式、节奏以及结构,不同于我国古老传统的音乐,也不同于东方的音乐传统。它们是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之中,或是资本主义时代,它们是近代工业文明而非农耕文化的产物。所以它们具有不同于封

建社会音乐的气质,尤其适合表现近代人的思想感情。

在歌词方面也有着明显的现代性特征。学堂乐歌的倡导者把歌看作是“改造国民之品质”的重要手段,当成是对国民进行“德育”、“智育”的形象化教材,重在通过歌曲对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启蒙的教育和情操的培养,故歌词的题材偏重在灌输先进思想、提倡文明习俗、培养美的情感上,以达到振奋民族精神之目的。像《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祖国歌》、《出军歌》等是高唱图存御侮、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主旋律;《演说》、《欧美二杰》等表达了要求实现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思想;《劈占验》、《格致》等宣传反对迷信和学习科学的思想;《勉女权》、《文明婚》等主张妇女解放和新式婚姻的思想;《体操—兵操》、《赛船》等宣传体育锻炼的意识。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史上随着学堂教育的萌芽和新文化运动的产生而兴起的一场音乐的革命,它是第一次真正的、有意识的学习西方音乐的开始。学堂乐歌不但促使了西方音乐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也影响了后来的创作。

三、正确认识学堂乐歌的局限性

在近代学堂乐歌时期,由于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和文化尚未全面变革,所以学堂乐歌在文化形态上还表现出一定的局限。尽管它已早于现代诗歌二十多年,采用白话的机制来创作,并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次诗学变革,但它对中国传统诗学的质疑与反抗并不像之后的白话新诗那么彻底。因此,它只能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声或参照,而不可能成为引导新文学发展的主旋律。学堂乐歌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出于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忧患意识,使人们在创作上更多考虑的是救国强民。所以,我们不能从艺术上来衡量这场启蒙主义运动,也不能因它没有突出的艺术成就而忽视它。它是中国音乐走向成熟前的一次必然的冲动,由于这一步的迈出,换来了1927年上海国立音专的建立,这一步也使得中国的20世纪音乐,寻找到了新的语言和新的表现手法。

学堂乐歌创作总体上还是处在新文化运动的准备阶段,这是启蒙与愚昧、革新与守旧、进步与落后、开放与封闭等多重意识、多种形式相碰撞的时期。一方面传统的音乐文化并没有随着清王朝在政治上的失势而消亡,它作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载体,依然在沿着自身的运动轨迹发展变化,保持着一种传统的继承性;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熏染下,其性质、功能及表现形式等又发生了某种变异。

尽管在整个学堂乐歌阶段对西方音乐表现出相当的热情,但歌词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既有的信念,孜孜以求于自己的民族归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相互的调整、吸取、融化和更新。歌词创作中的民族诗歌倾向的选择,是因为他们感到最深沉的感情是在本国语言的诗中,而不是在任何其它语言的诗中得到最直觉的表现。近代学堂乐歌只是一个探索阶段,它虽然显露出不少的浅露和不成熟之处,但却代表着可贵的精神与创意。学堂乐歌是走向成熟、繁荣和顶峰的一个必不可少自觉主动的酝酿与准备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