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

第三章 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

第三章  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
第三章  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知觉和学习的概念、特征;分析影响旅游者知觉和学习的因素;理解旅游者只觉得心理效应与社会知觉;针对旅游营销引导旅游者行成积极的旅游知觉;学习旅游知识。

第一节旅游者的知觉

一、旅游者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反应。

如:汽车由颜色、外观、品牌等各种属性组成,我们感觉这些属性,并将他们相互联系、加工、综合,在头脑中行成“汽车”这样一个具体映像。再如瞎子摸象也是一个知觉的过程。再如对人的长相、衣着、谈吐、行事等各种特征组成,同样经过我们头脑加工、综合,在头脑中行成“个体人”这样一个具体映像。

知觉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进行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对客观事物的记忆、思维、想象、创造都是从知觉开始。

它使人产生需要——产生行动动机——进行实践活动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形成知觉——加深了解(对产品知觉度提高)——行成主观态度——产生购买动机(决策)——实施购买行为(实践活动)

(二)旅游者知觉得基本特征

(1)旅游者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选择的加工能力。

知觉具有选择性和选择性注意的特性。

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再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再如:同样去一个风景区:有的人为美食,有的人为美景,有的人为美女。

这一特征使旅游者能够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旅游刺激和刺激的

重要方面,排除次要干扰,产生良好的知觉,获得旅游乐趣。

(2)旅游者知觉的理解性

在选择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以前的知识经验和知觉时的兴趣动机来理解、觉察刺激,并进行取舍和加工,用一定的形式理解客观事物的含义,从而形成整体的知觉映像。这是理解性的特征。

如: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同样进入原始森林,有的人看植物,有的人看动物,有的人

看地貌,还有的人只为享受清新的空气......

所以当知觉对象与自己的以往经验、态度、价值观相矛盾、冲突时,比如解释信息是放大或缩小某些特征时,会产生知觉失真或知觉歪曲现象。

知觉失真指歪曲事实、丧失了客观性。以偏概全。

知觉歪曲如从众心理就是把他人的反应作为自己的参考点。这是一种知觉歪曲。是旅游活动中的普遍现象。

各种视错觉

3、旅游者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指当旅游条件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时,旅游者对旅游对象的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如:看完山水美景之后,美景的映像仍停留在脑海不散去,而这种选择性的保持才能对后续的旅游行为产生影响。因为人们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知觉客体并按已有的印象理解当前变化的客体。

如:20年前的大明湖和趵突泉。

4、旅游者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们对旅游活动中的刺激进行筛选时,有选择的把有关刺激组成一个对旅游者来说具有某种意义的整体来知觉。

当旅游刺激物的个别属性或者个别部分作用于旅游者时,也常常受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产生旅游刺激物的整体印象。

知觉的组织现象:

背景原则

图形与背景又称为形基(fihure-groud),即“形”为图形,“基”为背景。图形在视野中具有明显标志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即背景。两者在知觉的性质上是不同的,图形轮廓较分明,容易定位,组织完整;背景一般不够确定,缺乏完整的结构。

图形与背景的组织是最简单的知觉组织形式,它把作用于感官的一系列感觉信息组织成从背景中凸显出来的物体或图形。图形有时被称为知觉形象或知觉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觉过程就是从背景中分离出知觉对象的过程。

人在知觉范围内对图形与背景的辨识反映了知觉的选择特性。从背景中选择图形的特征有:

(1)图形有形状,背景相对而言则没有形状。

(2)背景似乎是在在图形的背景的背后连续伸展,没有分界的轮廓线。

(3)图形具有某些物体的特征,背景看似无形的东西。

(4)图形凸显在前面,背景似乎衬托在后面。

(5)图形往往具有一定的意义,容易被记住。

2.封闭与主观轮廓

由于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是作为整体作用于人的,因此,客观事物作为一个复合刺激,其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分别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它们之间形成了某种固定联系,并在人脑中保存下来。

在知觉过程中,这种通过主观上的补充、简约、替代、改组等活动,把不完整图形知觉为完整图形的知觉组织过程称为封闭性知觉。

知觉的组织原则

个体因主观经验的影响使客观刺激情境带有强烈的组织倾向。

1.接近或相邻原则

人倾向于在视野中,把在时间或空间上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更易知觉为整体,这是由于在知觉过程中,当刺激物之间的辨别性特征不明显时,人经常会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寻找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合乎逻辑或有意义的知识经验。

2.相似性原则

人倾向于把在大小、形状、颜色、亮度和形式等物理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刺激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按照刺激物相似特性进行组织的知觉倾向,符合知觉组织的相似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知觉的续性原则是指个体倾向于把具有彼此连续或运动方向相同的刺激物,或即使其间并无连续关系的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

体。

4.闭合原则

人具有将图形刺激中的特征聚合成形,即使其间有断缺之处,也倾向于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形状。

在实际图形中它们根本不存在,因为没有线条或轮廓将它们闭合成图形,其实是观察者在心理上将这些线条或轮廓闭合起来,产生了主观轮廓,形成了完整图形的知觉经验,体现了知觉组织的闭合原则。

某些学者研究发现:旅游者的认知具有过程的完整性、目的的选择性、对象的兴趣性,时间的短暂性和程序的连续性。

(三)影响旅游知觉的主要因素

1、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因素

(1)知觉对象的强度和突出属性

一般而言,具有较强刺激属性的对象比弱刺激属性的对象更能引起人的注意。旅游者总是注意到最大最强最好最有特色的食物而忽视特征不鲜明的事物。出乎人的预料会对知觉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具有相对意义。如昼夜对声音的感知。如草原上对颜色的感知。

(2)知觉对象的对比

背景原则说明这个道理。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被人知觉。

如:咖啡厅音乐和迪厅音乐的作用

再如营销过程中突出主打产品设计,如:价格、服务、项目的性

价比更高,然后用辅助产品衬托。

(3)知觉对象的组合

将所有的刺激组织起来,并知觉为一个整体。运用上以上知觉原则。如趵突泉游览。

2、影响旅游者知觉的主观因素

(1)需要与动机

能满足人们需要。符合人们动机的事物,往往会首先成为知觉对象。

如同样登山,有观光的,有健身的,有疗养的,有团队活动的。需要与动机不同,其感知的范围和对象就会有很大差异。

(2)知识与经验

凭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知觉对象做出理解和判断,可

节约感知时间,扩大感知范围,获得更深入的直觉体验。

旅游实践表明,人们对旅游目标的选择是基于个人和亲朋好友过去旅游的知识和经验。网络如今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地。

(3)兴趣和爱好

兴趣和爱好的差异决定了旅游者只觉得选择性。

如游览乌镇,有人注意建筑,有人注意人文,有人注重小径幽深的境界,有人注重小桥流水的画面。

(4)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应。

情绪和情感影响人们游玩的主观感受。如:三亚饭店宰人。黄山

卖假茶叶。所以人文和自然景观要融为一体。

(5)阶层意识

年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导致人们旅游方式、时间、地点、目的、消费方式差异很大。同阶层会表现一定的共性。

如:任丘夕阳红旅游专列和少年儿童夏令营。高尔夫运动和登山。

二、旅游者知觉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

俗称第一印象,是人们对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第一次接触后形成的印象,是一种心理定势,将影响人们以后对该对象的看法。

对旅游从业者来说,由于时间短,接触少,往往没有机会更深入的让顾客了解,所以第一印象尤为重要。

(二)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效应”,是指将对象的某些特征夸大为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或丑化对象的心理倾向。

晕轮效应与首因效应有密切联系,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第一印象深刻,易形成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产生可强化第一印象。

在旅游活动中要尽力避免消极的晕轮效应发生。

例子:感动客人

(三)经验效应

经验效应指人们在知觉人和事物的过程中只凭借以往的经验进

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导游要积累和顾客打交道的经验,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赢得客户的满意。

旅游经营者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客户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开发客户喜欢的旅游产品。

(四)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指社会上对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这是一种笼统的看法。是群体的共识,也是简单快速识人识物的手段。

三、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一)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这是影响旅游决策重要因素之一。而其中对旅游目的地空间形象的认知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有实际距离和感知距离之分。

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旅游行为有阻止作用和激励作用。

1、距离对旅游行为的阻止作用

距离的阻止作用又称为“距离的摩擦力”。当人们付出的金钱、体力、时间、情感方面的代价不能从旅游中得到足够的补偿,抵消摩擦力,旅游行为便不会发生。

2、距离对旅游行为的激励作用

距离长产生神秘感,朦胧感,会对旅游行为产生“推动力”。

如:异地游,跨国游。

(三)对旅游时间的知觉

旅游者希望“旅行要快,游览要慢,活动要准时”。

1、旅行要快

导游要适度安排旅途活动和讲解的趣味性,以降低旅途中的枯燥、乏味。

2、游览要慢

游览时要保证旅游者充分领略旅游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时间。要尽量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3、活动要准时

安全准时保证旅游者按计划安排活动,否则易产生不安、不满情绪导致焦躁、焦虑。

(四)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对一次旅游经历的评价。

1、旅行者对飞机的知觉

旅行者对飞机的知觉与三个因素有关:时间、安全、舒适度。

2、旅行者对火车的知觉

大部分人的选择。与三个因素有关:速度、时间、舒适度。

3、旅游者对旅游巴士和游船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影响因素:受车窗是否宽敞,座椅是否舒适,空调温度、车身减震,乘务员的服务,路况等。

旅游者对游船的知觉影响因素:游船到达港口城市和旅游景点的

数量,航程远近,停靠点的观光娱乐项目,游船上的就餐、休息、游乐设施是否完备,陪伴是否满意,购物是否方便等。

五、对旅游安全的知觉

满足旅游者安全需求是旅游服务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方便、舒适。

第二节旅游者的学习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分狭义和广义。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的过程,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学习指人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现实的认知过程。

学习简单的分类可分为认知学习和行为学习。

收集资料,征求意见,整理、评估、做决策。这是认知学习过程。

亲身参与、体验、购买产品是行为学习过程。

二、旅游者学习的内容

(一)旅游动机学习

不同动机决定着不同的出游需求、期望和目的。不同的旅游产品组合提供给游客不同的体验,满足不同的欲望或期望。

动机主要基于价值、规范、习惯、身份、情感五个方面而产生。

如:避暑、健身、休闲、考古、采摘等。

(二)旅游态度学习

旅游态度决定着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选择。

态度的强度和稳定性受具体因素影响。会有方向和强度的变化。

如:喜欢与不喜欢的转变。犹豫到坚决的变化。

这些为制定广告和宣传册类提供理论依据。

(三)学习应对旅游风险

旅游风险有两类:功能风险和心理风险。

功能性风险主要涉及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旅游服务的优劣问题。

心理风险是指旅游产品和服务能否增强旅游者的满足感和自我形象,改变他人对自身的看法。

减轻和消除旅游风险的方法:降低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参加有信誉的旅行社团;了解更多旅游信息。

(四)学习处理旅游疑虑

1、旅游疑虑产生的原因

决定行为后有更满意的产品;旅游出现意外事件。

2、消除疑虑的方法

注意消极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遗忘,选择性断定。

三、旅游者的学习过程

旅游者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信息获取、积累经验到形成习惯的过程。

旅游宣传要注意:达到AIDA效果。即引起旅游者注意、产生兴趣、激起欲望、付诸行动。

旅游消费者通过学习养成知觉、思维和行动的习惯,会做出顺应性学习。所以旅游开发要考虑旅游者的的习惯,并引导消费习惯。

旅游心理学复习总结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 .感觉、知觉、记忆、性格、行为的定义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叫记忆。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行为:行为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函数。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与自然需要相联系,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类独有的。 .人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以及个性倾向等人的心理现象的总称。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气质的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 血液多血质快乐、好动、反映迅速敏捷,喜欢与他人交往、兴趣易变换,外倾粘液粘液质安静、稳定、反映迟缓、沉默寡言,情不外露,善于忍耐,内倾黑胆汁抑郁质孤僻、

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觉察细小事物,内倾黄胆汁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充沛,情绪易激动、心境变换激烈,外倾 .行为的决策过程 一般决策重大决策 多对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的了解和认识少 低对了解情况的必要性的认识高 短做出决策所需的时间长 . 动机、需要、需求的概念 动机:是指引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 需求:用来满足一种需要的特殊消费方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①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食物、水分、空气。 ②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稳定的职业、参加保险、受保护、有秩序、免除恐惧和焦虑、婴儿无力应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时安全需要强烈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并获得某种地位。

第二章 旅游知觉

第二章旅游知觉 第一节旅游者知觉概述 教学目标:熟悉感觉的概念与感觉的种类,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性,能分析影响知觉的主观客观因素有哪些,能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知觉现象。 教学重点:熟悉感觉的概念与感觉的种类,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性。 教学难点:能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知觉现象。 教材内容: 感觉与知觉是人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是研究旅游者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一、旅游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二)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三)旅游知觉 所谓旅游知觉就是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情境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 二、旅游知觉的特性 (一)选择性 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把复杂环境中的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二)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旅游刺激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他们标示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三)整体性 在对周围世界的知觉过程中,人们并不是孤立的反映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与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①接近原则:在时间或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②相似原则:性质或形状相似的对象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成为知觉的对象。 ③闭合原则:若干旅游刺激对象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易形成一个知觉单位。 ④连续原理:几个刺激对象在空间和实践上具有连续的性质,易被人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⑤背景律:对象和背景是知觉整体的一部分,背景的变化会对知觉对象产生影响。 (四)恒常性 三、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影响游客知觉的客观刺激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知觉对象本身的因素,也有对象和背景间的关系因素。 1.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2.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②对象的运动;③对象的组合 (二)主观因素 1.兴趣 2.需要和动机 3.经验 4.个性 四、旅游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距离知觉 4、方位知觉 (二)时间知觉 1、活动的内容 2、情绪和态度 3、时间标尺的作用 (三)运动知觉 1、物体运动的速度 2、运动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 3、运动知觉的参考标志 4、状态 (四)错觉 1、几何图形错觉 2、形重错觉 3、大小错觉 4、方位错觉 5、运动错觉 【案例回放】 1.在服务性行业的接待服务中,可能发生考虑不周、一时疏忽而引起客人误解和不快,这便要求接待服务人员能够细心观察客人的动作、表情等信息,从中推测出客人的需要、个性等信息。并能随“地”应变,为客人提供相应的服务。 2.案例中的那位餐厅经理,尽管英语讲得还不够熟练,但知识比较渊博,而且能够揣摩客人的心理,用巧妙的语言解决了客人不满的问题,赢得了客人的尊重。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知觉?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2.请说明知觉与旅游的关系。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一节旅游者的概念 一般来讲,旅游者是指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的人。研究旅游者,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旅游者的概念和界定问题,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旅游者?对旅游者的定义问题,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主体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目前,对于国际旅游者的界定,国际上已经基本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一、国际联盟的解释 1937年,国际联盟对外国旅游者的解释是:外国旅游者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应列入来访旅游者统计的人员包括: 1、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 2、为出席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 3、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 4、在海上巡游度假过程中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上岸时间不足24小时,亦视为来访旅游者; 不能列入来访旅游者统计的人员包括: 1、抵达某国就业任职或者在该国从事营业活动者,均不能列为旅游者; 2、到国外定居者; 3、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 4、边境地区居民中日常越境工作的人; 5、临时过境而不停留的旅行者,即使在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也不算旅游者;这一解释是为了规范各国的旅游统计口径,但它针对的只是外国旅游者,无国内旅游者。 二、罗马会议定义 二战以后在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的积极推动下,联合国于1963年在罗马召开了一次国际旅游会议。经过讨论,会议对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者的统计范围作了新的规范,这就是罗马会议定义。196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正式确认和通过了这个定义;197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旅游委员会也采纳了这一定义。人们通常把这一定义内容称为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一)旅游者的定义 罗马会议指出,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游客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到访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游客——旅游者;另一类是不在目的地停留过夜,而是当日返回或离去的游客——短程旅游者或一日游游客。 罗马会议的具体解释是: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知觉

第二章旅游者感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心理认知过程所包含的内容 2、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理性认识感觉、知觉的能力,能够科学地看待人的心理认知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点难点: 重点:感觉的概念、分类及规律,知觉的概念和特性,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难点:知觉的特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PPT演示,课堂讨论 新课导入: 第一节感觉 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以认知过程为基础的,而感知觉是认知过程的开始。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和审美判断,也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不同的人面临相同的风景会产生不同的旅游感知觉反应。因此,要理解人们的旅游行为,就要首先懂得感知觉。旅游经营者做广告,搞宣传,及旅游产品开发,实际上都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感知觉进而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评价及旅游态度。 一、感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到“感觉”这个词,如“我对他的感觉不太好”“我感觉完成这项任务挺困难的”等等,这里的“感觉”的意思是“觉得”,与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感觉”的意思并不相同。 1.感觉的概念:在心理学中,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功能 感觉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

端。通过感觉,人们既能认识外界事物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属性,也能认识自己机体的状态,如饥、渴等,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借助于感觉获得的信息,人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世界。其次,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实验表明,在动物个体发育的早期进行感觉剥夺,会使动物的感觉功能产生严重缺陷;人类也无法长时间忍受全部或部分感觉剥夺。感觉剥夺会使人的思维过程混乱,出现幻觉,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还会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3、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温度觉、痛觉);内部感觉是由来自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等感觉) (1)视觉:很多商家在广告设计、营业场所的设置及产品包装上·都非常倚重视觉因素。营销信息的视觉因素常常充分表明一种商品的属性。通过对商品的规格、风格、明亮度及区别于其他竞争商品的特色等的介绍·商品的价值就通过视觉渠道得到了传递。颜色的象征价值和化意义非常丰富。在许多营销战略中,颜色都居于中心地位。在考虑广告、包装、甚至营业场所装饰上,颜色的选择都是非常慎重的。有些颜色(尤其是红色)易使人兴奋,而有的颜色(如蓝色)则使人情绪平和。颜色能够引发积极或消极情感的力量,使其成为广告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2).听觉:声音的多方面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和行为。在消费者行为中,有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语言学概论

课程名称:语言学理论专题研究任课教师:李军华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号:201510080926姓名:阳海超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认知语言学概论》读书报告 论文成绩:(任课教师填写并签名) 新一代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认知语言学,这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表明了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我国语言学家在谈到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时断言:“二十年后,认知语言学将是最热门的课题”然而,在我国语言学界,对认知语言学的介绍仍处在零散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综合性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专著引进或出版。赵艳芳副教授集十几年来研究之所得,推出了我国国内第一部综合介绍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专著:《认知语言学概论》。此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国外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阐述了作者借鉴国外理论进行个人研究的一些心得和见解。这本书不但填补了我国语言学界的一项重大空白,还将对认知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拟就阅读此书的一些感受做一个读书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概括该书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就书中“隐喻”理论进行探讨分析、用该书的“隐喻”理论分析语篇主题问题。 一、本书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该书共有12章。 第一章导论。作者首先阐述了认知的含义,介绍了认知科学的哲学、心理学基础,从而说明了认知语言学与其他认知科学的关系。作者指出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语言与认知不可分。接着作者阐明了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认知语言学是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的形成和意义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理论、意象图式、认知语法、象似性和语法化以及认知语用推理。作者还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性质,即认知取向,解释取向,语义取向和共性取向,并指出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史上的重大发展,有利于揭示语言

第三章 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知觉和学习的概念、特征;分析影响旅游者知觉和学习的因素;理解旅游者只觉得心理效应与社会知觉;针对旅游营销引导旅游者行成积极的旅游知觉;学习旅游知识。 第一节旅游者的知觉 一、旅游者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反应。 如:汽车由颜色、外观、品牌等各种属性组成,我们感觉这些属性,并将他们相互联系、加工、综合,在头脑中行成“汽车”这样一个具体映像。再如瞎子摸象也是一个知觉的过程。再如对人的长相、衣着、谈吐、行事等各种特征组成,同样经过我们头脑加工、综合,在头脑中行成“个体人”这样一个具体映像。 知觉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进行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对客观事物的记忆、思维、想象、创造都是从知觉开始。 它使人产生需要——产生行动动机——进行实践活动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形成知觉——加深了解(对产品知觉度提高)——行成主观态度——产生购买动机(决策)——实施购买行为(实践活动) (二)旅游者知觉得基本特征 (1)旅游者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选择的加工能力。

知觉具有选择性和选择性注意的特性。 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再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再如:同样去一个风景区:有的人为美食,有的人为美景,有的人为美女。 这一特征使旅游者能够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旅游刺激和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干扰,产生良好的知觉,获得旅游乐趣。 (2)旅游者知觉的理解性 在选择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以前的知识经验和知觉时的兴趣动机来理解、觉察刺激,并进行取舍和加工,用一定的形式理解客观事物的含义,从而形成整体的知觉映像。这是理解性的特征。 如: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同样进入原始森林,有的人看植物,有的人看动物,有的人

旅游心理学练习题

旅游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1.什么是心理学?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哪些方面?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3.学习旅游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4.研究旅游心理学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二章 1.什么是旅游需要?旅游需要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旅游者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举例分析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不同旅游需要。 3.旅游者最常见的旅游动机有哪些?试举例说明旅游者的各种旅游动机。 4.怎样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5.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有什么不同的心理诉求? 6.了解需要、动机、兴趣的含义及特点等。 7.案例分析 案例1 “天父,瞧瞧我们——你谦卑、顺从的旅游奴仆,他们已命定要在这个世上游览、拍照、寄明信片、买纪念品(购物),穿着一身易干的衬衣四处奔走。”“主呵,恳求您,务必使我们的飞机不要被劫持,行不要丢失(安全),超重的行没有让人发觉。给我们神旨,教会我们选择饭店,在那里,我们的预订受到尊重,房间已经清扫完毕,水龙头里流出的是热乎乎的水(生理),人们祈求,我们房间里的线路畅通,接线员能听懂我们的语言,没有从我们孩子那边寄来的,因为这会迫使我们取消余程。”“引导我们,亲爱的主,上那价廉物美的餐馆去,有鲜美可口的食物,和蔼支好的待者,酒费已包括在膳食中了,给我们以聪明,当我们用看不惯的外币会小费时。不出差错,宽恕我们因无知而付得不足,因害怕而多付(心理平衡)。让当地人因为我们的为人而爱我们(情感交流),而不因我们能为他们的财产增添点什么。给我们力量去参观博物院、庙宇、宫殿、城堡等在导游册上列出的必去之处(精神文化),若有可能,午餐后让我们再去一个历史遗址,稍睡一会,怜悯我们,我们的身体太虚弱了。”“当旅行结束,我们返回我们的亲友处,给我们以特惠,让人们来观看我们的家庭电影,聆听我们的奇闻趣事,这样,我们作为旅游者的生活也就没有白白过去。主呵,我们以***的名义向您祈求,阿

(完整版)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三章试题有答案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旅游者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越是开放,国家对旅游的政策越是宽松,人们就具备了更充分的() A 旅游费用 B 旅游时间 C 旅游权利 D 旅游动机 2、孙先生喜欢旅游,能决定他去何处旅游、逗留时间长短及消费水平高低的条件是() A 闲暇时间 B 旅游动机 C 身体条件 D 可随意支配收入 3、世界旅游组织在1991年6月召开的旅游统计大会上所提出的新概念是() A 国际旅游者 B 当日游客 C 游客 D 游览者 4、人们的旅游权利是旅游者构成条件中的() A 社会条件 B 个人条件 C 旅游动机 D 心理因 5、闲暇时间是指() A 时间 B 可支配的时间 C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D 非自由支配的时间 6、除了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非常住国访问的人是() A 游客 B 旅游者 C 游览者 D 当日游客 7、我国()年实行周末“双休日”,促进旅游市场趋向常态化。 A 1992 B 1993 C 1994 D 1995 8、以下各项不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是()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 旅游设施 D 旅游业 9、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的课题是()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 旅游业 D 旅行社 10、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内驱力是( ) A 开支结余 B 闲暇时间 C 旅游动机 D 身体健康 11、“当日游客”提出的时间和机构是() A、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 B、1963年罗马会议 C、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加拿大会议 D、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13届大会 12、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人、才、物 B、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 C、旅游资源、设施、服务 D、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13、下列闲暇时间中能促进长途旅游得以实现的是() A、每天都有的较短空闲时间 B、周末的闲暇时间 C、带薪假期 D、前三种都不是 14、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以上的人。这是哪一年的定义。() A、1937年 B、1963年 C、1991年 D、1999年 15、旅游动机产生于() A、旅游供给 B、旅游需要 C、社会富裕 D、社会闲暇 16、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入境旅游人员统计为() A、旅游华客 B、外籍游客 C、来华入境旅游者 D、来华游客 17、国家的旅游政策鼓励居民外出旅游,就能赋予旅游者以() A、社会富裕 B、社会闲暇 C、旅游权利 D、旅游义务 18、在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的主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业 C、旅游设施 D、旅游资源 19、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是() A、有钱 B、有闲 C、旅游动机 D、身体健康 二、简答题

认知语言学赵艳芳

本书一共十二章,第一章是导论,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认知。关于认知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认知定义都认为思维是认知的核心。第二节主要讨论了认知科学的基础,它既有哲学基础又有心理学基础。第三节是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和意义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创立。认知语言学的认知结构完形的组织原则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主客观互动的信念显然来自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论。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人是维果茨基和皮亚杰。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来源于哲学,人类学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范畴理论和原型理论源于哲学家和认知人类学家的研究。在基本范畴理论基础上,范畴可以分为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原型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所有概念的建立都以原型为中心。第五节是认知语言学的形成,包括开端,发展和确立三个阶段。 第三章经验主义认知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客观主义的认知观和经验主义认知观,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同时也认为认知对经验能动的组织作用。第二节对语言基本问题的重新认识。分别探讨了语言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的任意性问题,范畴与概念,隐喻,多义现象,语言的形式与意义和推理。 第四章认知与语言的生理和物质基础。在第二节中介绍了认知与语言的关系。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三种:思维决定论,语言决定论,思维独立于语言论。最新的研究已否认了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外壳的说法,认为就同一事物而言,认知先于语言产生,也即存在前语言阶段的认知。接着又介绍了颜色感知与语言,通感及隐喻的认知基础。隐喻是人类认知重要的和基本的方式之一。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空间概念。 第五章范畴化和认知模式。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畴,一类事物及其包含事物可以构成一个范畴。范畴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明确的。认知语言学以人的经验、认知、范畴化为语言研究的出发点,认为范畴化是人类思维、感知、行为和言语最基本的能力。但大脑是如何对事物进行最有效的分类和组织的?认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层面,基本范畴层面,及大脑是从中间层面开始认识事物的。再此层面上,人们区分事物最容易。而原型经常用来指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但原型更确切的含义是指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其最佳成员只是原型的个例。第三节主要介绍了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本章还主要讨论了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式。意象图式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抽象的认知结构。根据莱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三章旅游者 [ 学习目标 ] 本章将深入研究旅游者的概念、旅游者产生的各种条件以及旅游者的消费特点等问题,从而为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使旅游学不断得以完善。 任何关系活动都是由不同的要素所构成,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者,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的媒介—旅游业,主体、客体和媒介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紧密结合构成旅游的整体。 3.1 旅游者的概念 旅游是人产生的行为,因此在研究旅游时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这个群体了,在时至今日,对于“谁是旅游者”和“旅游这是谁”这样的问题并不统一,与上面讨论的旅游的定义不同的是,对于旅游者的定义,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是政府机关给出的定义而不是学术界,是因为各国各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旅游统计时的实际需要。 在此先历史的回顾目前流行的各种定义,再讨论我们的定义。 3.1.1 旅游者的先行定义 (一)旅游者是指任何一个到他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去旅行,停留时间均在24小时以上,一年以内,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活动从访问地获得报酬的人, (二)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1、1937年,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定义“外国旅游者”: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访问旅行超过24小时的人。列为四种人: ①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 ②为出席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包括科学、管理、外交、宗教、体育等会议或公务 ③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 ④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前来访问的人员,即使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亦视为旅游者(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者应分开作为一类,必要时可不管其常居何处。)。 同时,规定下列几种不属于国际旅游者: ①抵达某国谋求职业或长期居住的人,均不能列为旅游者; ②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 ③凡属边境地区居民及落户定居而又越过边界去工作的人;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11、次序象似动因

认知语言学第三章

Summa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Traditionally,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have been regarded as figures of speech, i.e. as more or less ornamental devices used in rhetorical style.Metaphor is 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Metonymy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consists in using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something else with which it is associated. Conventionalized, lexicalized or’dead’ metaphor is through its frequent association with a certain linguistic form, the figurative meaning of a word has become so established in the speech community (i.e. conventionalized) that it is entered in the lexicon as one sense of the word in its own right (i.e. lexicalized). When a unit of linguistic form and meaning is conventionalized and lexicalized, the metaphorical force of the word is no longer active, the metaphor is ‘dead’.Types of conventionalized metaphors include concretive metaphor, animistic metaphor humanizing metaphor, synaesthetic metaphor. Metaphors are not just a way of expressing ideas by means of language, but a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ings. Metaphors that have unconsciously been built into the language by long-established conventio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From a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metaphors are not just semantic extensions of one isolated category to another category in a different field, but that the connections and relations between categori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The crucial aspects of a metaphor are not only the properties inherent in the individual categories, but their role in the structure of an entire ‘cognitive model’. Basic level categories supply the salient attributes for superordinate categories and event categories which are used as source models for the detailed attribute structure of abstract categories; The general classes of objects, organisms and persons are also used as source models. This object/ organism/ person view of the world facilitates the cognitive handling and manipulating of abstract categories; Basic image schemas are used for the spatial conceptualization of abstract categori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