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热试题答案

传热试题答案

传热试题答案
传热试题答案

一、计算题

1、一根直径为1mm 的铜导线,每米的电阻为Ω?-31022.2。导线外包有厚度为0.5mm ,导热系数为0.15W/(m ·K)的绝缘层。限定绝缘层的最高温度为650C ,绝缘层的外表面温度受环境影响,假设为400C 。试确定该导线的最大允许电流为多少?

解:(1)以长度为L 的导线为例,导线通电后生成的热量为RL I 2,其中的一部分

热量用于导线的升温,其热量为τ

πρd dT L d c E m

42=?:一部分热量通过绝热层的导热传到大气中,其热量为:1

2

2

1ln 21

d d L t t w w πλ-=

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Φ-=???+Φ=RL I E E RL I 22

即1

2

2122ln 214d d L t t RL I d dT L d c E w w m

πλτ

πρ--==?

(2)当导线达到最高温度时,导线处于稳态导热,

?=0τ

d dT m 1

2

212ln 210d d L t

t RL I w w πλ--=

0ln

21

1

2212=--

d d t t R I w w πλ,6540

33.9812ln 20.151π-=?W /m ,

)(7.1231022.298.3398.3398.333

2A R I R I =?==

?=- 2、已知室外气温-12℃,室内温度2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25W/m 2K ,室外对流

换热系数45W/m 2K 。砖墙厚240mm ,导热系数0.56 W/mK ,用苯板保温,苯板后10mm ,导热系数0.027 W/mK ,保温后的装饰层厚度3mm ,导热系数0.93 W/mK 。假设砖墙内含有水分而且当温度低于0℃时就会结冰(结冰前后导热系数假设保持不变)。如图,试确定外保温和内保温情况下,那种保温方式会出现砖墙内结冰现象?为什么?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装饰层

苯板

砖墙

装饰层苯板

砖墙

(内保温)(外保温)

解:装饰层热阻21110.0030.003226m 0.93

R δλ=

==k/w 苯板层热阻22220.01R 0.37037m 0.027

δλ=

==k/w 砖墙层热阻23330.24R 0.42857m 0.56

δλ=

==k/w 内侧对流热阻2n 11R 0.04m 25

n h =

== k/w 外侧对流热阻2w 11R 0.022222m 45

w h =

==k/w 不论是内保温还是外保温,热流密度均为

2012

37.020.003226+0.37037+0.42857+0.04+0.022222

n w i t t q R -+=

==∑W 如果内保温,则砖墙外侧温度11.177qw w w t t q R =+?=-0C

砖墙内侧温度()3 4.689qn w w t t q R R =+?+=0C

如果外保温,则砖墙内侧温度18.519qn n n t t q R =-?=0C

砖墙外侧温度()3 2.653qw n n t t q R R =-?+=0C

可见,内保温时,砖墙内的温度从-11.177℃变化到4.689℃,跨越了0℃,因此会出现墙内结冰。外保温时,墙内温度从2.653℃变化到18.519℃,不会出现结冰现象。

3、热电厂有一水平放置的蒸汽管道,保温层外径为400mm,壁温为50℃,周围空气的温度为20℃。计算单位蒸汽管道外壁面的对流散热损失。 (35℃的空气物性参数为:

22.7210W/(m K)λ-=??;6216.5810m /s ν-=?;Pr 0.7=)

形状

流态

参数

C

n

横圆柱

层流 过渡 湍流 0.48 0.0165 0.11 1/4 0.42 1/3

解:这是一个自然对流换热问题。特征温度为01

352

m w t t t =+=()

℃ 此时空气得物性参数为:

22.7210W/(m K)λ-=??,6216.5810m /s ν-=?,Pr 0.7= (1分)

3111

3.251027335

T m K T α--=

==?+ (1分)

3

338

2

69.8 3.25105020)0.4G Pr Pr 0.7 1.561016.5810T g td r αν--????-??=

?=?=??2

(()

(2分) 查表得0.48,1/4C n ==

1/481/4Nu=0.48(G Pr)0.48(1.5610)53.64r ?=??= (2分)

()20.0272

53.64 3.648/0.4

h Nu W m K d

λ

=

=

?=? (2分) ()00.4 3.648(5020)137.45/w hA t t W m πΦ=-=???-= (2分)

4、管内壁温为100℃,水在管内流动,流量为0.5kg/s ,水温从15℃升到45℃。管的内径为50mm ,长4.5m 。求管内流体与壁面间的平均换热系数。 (水30℃时4174/()p c J kg K =?)

解:水的特征温度为 1

302

m f w t t t =+=()℃ (2分)

水侧吸热量为 ()"'p f f Gc t t Φ=- (1分)

管内换热面积为 2

d 0.707A l m π== (1分)

圆管内对流换热的进出口换热温差:

'10015851004555t t ?=-=?=-=“℃,℃ (2分)

平均换热温差 't (")70

m t t ?=?+?=℃ (2分) 平均换热系数 2

0.54174(4515)

1256

/()0.70770

m

h W m A t φ

??-=

=

=???℃ (2分)

5、两块平行放置的平板1和2,相关尺寸如图示。已知:1177t =0C ,227t =0C ,10.8ε=,20.4ε=,120.2X X ==。试用网络法求: (1) 两平板之间的辐射换热量;

(2) 若两平板均为黑体表面,辐射换热量又等于多少?

答:(1)

44

12

12

1212 1111,2221111,222

273273

5.67

100100 1111

11

b b

t t

E E

F F X F F F X F

εεεε

εεεε

??

++

????

-

??

? ?

????

-??

??Φ==

----

++++

44

177********

5.67

100100

1105.65

10.8110.4

0.822220.20.422

??

++

????

-

??

? ?

????

??

??

==

--

++

??????

W

若两表面为黑体表面,则

44

12

12

11,211,2

273273

5.67

100100

11

b b

t t

E E

F X F X

??

++

????

-

??

? ?

????

-??

??

Φ==

44

177********

5.67

100100

1492.63

1

220.2

??

++

????

-

??

? ?

????

??

??

==

??

W

6、(10分)利用一同心套管式换热器,将流量为225kg/h、比热为4188J/kg·K 的水由35℃加热至95℃,并用流量为225kg/h、比热2095J/kg·K和温度210kg/h 的油作为热流体。若总传热系数为550W/(2

m·K),且管外径为100mm。求(1)

该换热器是逆流式还是顺流式;(2)换热器的长度。

解:由题意,水的进口温度为'235C t =。,出口温度为''295C t =。;油的进口温度为

'1210C t =。,出口温度为''1t ;设每程管子长度为l (1)由热平衡

'''

'''2211()()m c t t m c t t -=-水水油油

''''''

1122()/2102254188(9535)/(2252095)92.1C

t t m c t t c m =--=-??-?=水水油油

(3)

由于''

''2195C>92.1C t t ==。。,则可以判断出该换热器为逆流换热器。 (2)

(2)逆流考虑时对数平均温差为

()()''''''''''''

12121212()()/ln(()/())

(21095)(92.135)/ln((21095)/(92.135))82.7C

m t t t t t t t t t ?=-----=-----=。 (3) 又由'''

220()m m c t t kA t φ=-=?水水,

'''

220()(225/3600)418860/(0.155082.7=1.1m

m

m c t t A l d dk t πππ-==?=?????水水)

(2) 二、简答题

7、由导热微分方程可知,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率有关,而与导热系数无关。

你认为对吗?

答:由于描述一个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写不仅包括控制方程,还包括定解条件。所以虽然非稳态导热的控制方程只与热扩散率有关,但边界条件中却有可能包括导热系数λ(如第二或第三类边界条件)。因此上述观点不对。

8、应用准则关联式求管内对流换热系数时,定性温度如何确定?确定定性温度有何用处? 答:应用准则关联式求管内对流换热系数时,定性温度原则上取进口截面流体温度的平均值。(2分)定性温度是以计算流体的物性。在整理实验数据时按定性温度计算物性,则整个流场中的物性就可认为时相应与定性温度下的值,即相当于把物性视为常数,于是物性场相似的条件自动满足。

9、其他条件相同时,同一根管子横向冲刷和纵向冲刷相比,哪一个的表面传热系数大,为什么? 答:(1)因为纵向冲刷时相当于外掠平板的流动,热边界层较厚。

(2)横向冲刷时表面传热系数大。横向冲刷时热边界层薄且存在由于边界层分离而产生的涡旋,增加了流体扰动,因而换热强。

10、已知在短波(λ<1μm )范围内,木板和铝板的光谱吸收比分别为αλ1、αλ2,且αλ1<αλ2;在长波范围内则相反。当木板和铝板同时长时间地放在阳光下时,铝板温度比木板高。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在短波(λ<1μm )范围内,α木板(λ)<α铝板(λ),在阳光下铝吸收的太阳能比木板多。

对长波(红外线)范围内,α木板(λ)>α铝板(λ),ε木板(λ)<ε铝板(λ),铝与周围物体进行辐射传热时,辐射散热比木板少,所以在阳光下铝板温度高。 11、北方深秋季节的清晨,树叶叶面上常常结霜。试问树叶上、下去面的哪一面结箱?为什么?

答:霜会结在树叶的上表面。因为清晨,上表面朝向太空,下表面朝向地面。而太空表回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而地球表面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上。由于相对树叶下表面来说,其上表面需要向太空辐射更多的能量,所以树叶下表面温度较高,而上表面温度较低且可能低于零度,因而容易结霜。

12、如图所示的真空辐射炉,球心处有一黑体加热元件,试指出①,②,③3处中何处定向辐射强度最大?何处辐射热流最大?假设①,②,②处对球心所张立体角相同。

答:由黑体辐射的兰贝特定律知,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故123I I I ==。而三处对球心立体角相当,但与法线方向夹角不同,123θθθ>>。所以①处辐射热流最大,③处最小。

13、(5分)横向冲刷管束与流体在管外纵向冲刷相比,横向冲刷的传热系数大,为什么?对管内强制对流换热,为什么采用短管和弯管可以强化流体换热? 答:1、有三个因素造成横向冲刷比纵向冲刷的换热系数大:①弯曲的表面引起复杂的流动,边界层较薄且不易稳定;②管径小,流体到第二个管子时易造成强烈扰动;②流体直接冲击换热表面。2、对管内强制对流,短管存在明显的入口段效应,入口段边界层较薄,局部表面换热系数大;弯管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使流体产生了较大的扰动,破坏了边界层所以可强化换热。 14、(3分)动力蒸汽管路,外径25cm ,外面包上5cm 厚的绝热材料,绝热材料导热系数0.1W /m K ?,绝热层与环境间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在250W /m K ?。试问为了进一步减少散热损失是否应增加绝热层厚度?并说明原因。 答:由于绝热材料对应的临界绝缘直径220.1

4mm 50

cr o d h λ?=

==,蒸汽管路外径为25530cm o d =+=,cr o d d <,所以增加绝缘层厚度散热量会减小。

15、(3分)液-气换热,管内是液,管外是气,现在要强化,可以增加管内流速,

减少管壁导热系数,在管外加肋片,请问哪个最有效,为什么?

传热的三种方式

第6章传热 1、传热过程有哪三种基本方式?答:(1)间接换热,(2)直接换热,(3)蓄热式换热。 2、传热按机理分为哪几种?答:(1)热传导,(2)热对流,(3)热辐射。 3、物体的导热系数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答:与物体材料的组成、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及聚集状态等因素有关。 4、流体流动对传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儿?答:流体在垂直于传热方向上的流动,可以增加传热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尤其是湍流时,使得传热方向上的温度梯度仅存在于流动边界层内,故温度梯度数值有很大的增加,根据傅立叶热传导定律可知,在温度梯度方向上的传热速率有了很大增加。流体在平行于传热方向上的同向流动对于传热的作用是明显的,流体的质点运动携带了热量,使得传热速率可有很大增加。 5、自然对流中的加热面与冷却面的位置应如何放才有利于充分传热?答:将加热面水平方向置于底部,加热面水平方向置于顶部,有利于自然环流。 6、液体沸腾的必要条件有哪两个?答:(1)达到一定的过热度,(2)有利于形成较多的气泡核心。 7、工业沸腾装置应在什么沸腾状态下操作?为什么?答:应在什么核状沸腾状态下操作,因为此状态下,对流传热系数大,操作状态安全稳定。 8、沸腾给热的强化可以从哪两方面着手?答:(1)加热表面,易于形成更多的汽化核心,(2)沸腾液体,在液体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改变沸腾液体的表面张力。 9、蒸汽冷凝时为什么要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答:在冷凝液膜表面上的不凝性气体膜,导热系数很小,热阻值大,直接影响蒸汽冷凝传热速率,故应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 10、为什么低温时热辐射往往可以忽略,而高温时热辐射则往往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答:根据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物体对外辐射能量的总能力E与其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故在物体处于低温时热辐射往往可以忽略,而高温时热辐射则往往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11、影响辐射传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高温物体绝对温度的4次方与低温物体绝对温度的4次方之差,(2)高温物体的黑度值及低温物体的黑度值,(3)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的位置关系。 12、为什么有相变时的对流给热系数大于无相变时的对流给热系数?答:(1)核状沸腾状态时,加热壁的温度t w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过热度,与壁面相接触的液体很容易汽化,很多的气泡很自然容易上浮,这样刚与壁面相接触的液体又发生汽化。在壁面与相接触的液体之间的传热,热阻值很小,则表现为对流给热系数很大;(2)蒸汽冷凝时,蒸汽与被加热壁面之间的传热,热阻就是由冷凝液的膜中产生,膜很薄,故热阻值很小,则表现为对流给热系数很大。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热阻发生在层流底层中,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层流底层比冷凝液的膜厚许多,故其热阻值大许多,对流给热系数小许多。 13、有两把外形相同的茶壶,一把为陶瓷的,一把为银制的。将刚烧开的水同时充满两壶,陶壶中水温下降比银壶中的快,为什么?答:因为两壶置于空气中,首先主要以热辐射的方式对外界空气散热。陶瓷材料的黑度数值大,银材料的黑度数值小,故在水温降低的初始阶段,陶瓷壶对外辐射传热速率更快,则水温降得更快。但是,在水温降低到较小的数值后,则会出现相反的状态,因为辐射传热速率均已经很小了,则应考虑通过壶壁材料的热传导速率了。银材料的导热系数较陶瓷材料的要大,而银壶的壁厚较陶瓷壶的要薄,故导热热阻小,热传导速率更快。 14、若串联传热过程中存在着某个控制步骤,其含义是什么?答:说明在这个步骤中热阻值最大,并且比其他步骤中的热阻值大许多。 15、传热基本方程式推导得出对数平均推动力的前提条件有哪些?答:(1)定常态换热,两种流体的热容流率不变,(2)逆流换热,(3)无热损失。 16、一列管换热器,油走管程并达到充分湍流。用133o C的饱和蒸汽可将油从40o C加热至80o C 。若欲增加50%的油处理量,有人建议采用并联或串联同样一台换热器的方法,以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不低于80o C ,这个方案是否可行?答:(1)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K约等于油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若串联同样一台换热器,在每台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K是原来的1.50.8倍,换热面积A是原来的2倍,若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不低于80o C ,串联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度差与原来相同,故串联换热器的换热速率是原来的 ?倍。而流量增加后换热负荷是原来的1.5倍,故这个方案可行。(2)若并联同样一台换5.18.0= .2 766 2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 程次序为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 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2.温度对辐射 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大于 D.可能大于、小于 C. 小于 A.等于 B.2℃的壁面,2777)、温度为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的水流经·K)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24 42×1010W/mW/m ×2424 W/m W/m ××1010),rt2112。)的导热问题中,稳态时有( dtdtdtdtdtdt??? C. B. A. drdrdrdrdrdr r?r1r?rr1r?r?rr?rr?r2212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 效辐射()其本身辐射。 A.等于等于 B.等于大于 C.大于大于 D.大于等于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 已知角系数X1,2=,X1,4=,则X1,3为()。 A. 0.5 B. 0.65 C. D.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会最有效。.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8.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70 ≥10 C.l/d<50 d<10 44d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W/(m2·K)) 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m·K),W/(m2·K),W/(m2·K))

第四章传热习题

第四章 填空题: 1、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 和 三种。 2、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它的单位是 。 3、各种物体的导热系数大小顺序为 。 4、在湍流传热时,热阻主要集中在 ,因此,减薄该层的厚度是强化 的重要途径。 5、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有 、 、 和 四种。 6、无相变时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传热,在α=0.023λ/diRe 0.8Pr n 公式中,n 是为校正 的影响。当流体被加热时,n 取 ,被冷却时n 取 。 7、某化工厂,用河水在一间壁式换热器内冷凝有机蒸汽,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发现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明显下降,分析主要原因是 。 8、当管壁及污垢热阻可忽略时,薄管壁求K 公式可简化为:1 0111αα+=K 此时若10αα<<,则有 。 9、努塞尔特准数Nu 表示 的准数,其表达式为 ,普兰特准数Pr 表示 的准数,其表达式为 。 10、蒸汽冷凝有 和 两种方式。 11、总传热系数的倒数 K 1 代表 ,提高K 值的关键

是 。 12、在卧式管壳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原油,则原油宜走 程,而总传热系数K 接近于 的对流传热系数 13、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当两流体的温差超过 时就应该采取热补偿措施。其基本形式有 、 和 。 14、写出四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名称 、 、 及 。 选择题: 1、两流体可作严格逆流的换热器是( ) A 板翅式换热器 B U 型管式列管换热器 C 浮头式列管换热器 D 套管式换热器 2、管壁及污垢热阻可略,对薄管壁来说,当两流体对流体热系数相差悬殊时(如 0αα>>i ),为有效提高K 值,关键在于( ) A 提高i α B 提高0α C 减小垢层热阻 D 提高管内流体流量 3、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两层壁厚面积均相等,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λ和2λ,其对应的温度差为1t ?和2t ?,若1t ?>2t ?,则1λ和2λ的关系为( ) A 1λ<2λ B 1λ>2λ C 1λ=2λ D 无法确定 4、空气、水、铁的导热系数分别是λ1、λ2和λ3,其大小顺序是( ) A λ1>λ2>λ3 B λ1<λ2<λ3 C λ2>λ3>λ1 D λ2<λ3<λ1 5、对流体热速率=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 )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赵世强 08化工一班 0803021039 合肥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合肥 230022 摘要: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过程。由于物体内或系统内的两部分之间的温度差而引起,净的热流方向总是由高温处向低温处流动。 关键词:传热,温度差,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引言 化学工业与传热的关系尤为密切,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与单元操作都需要进行加热获冷却,而这些传热过程往往都是通过一定的换热设备来实现的。如何设计价格低廉、运行经济的换热设备以完成所要求的换热任务,是化学工程师经常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通晓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又要求具有能够定量计算传递速率的能力。 1 热传导 热量从物体内部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者传递到与之相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特点:物质间没有宏观位移,只发生在静止物质内的一种传热方式。 1.1 傅立叶定律 描述导热现象的物理定律为傅里叶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dQ t q k n dS ?==-? 式中 Q ——传热速率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J s ; q ——热通量单位传热面积的传热速率,2/()J m s ?,矢量,方向为传热面的法线方向dQ q dS = ; S ——与导热方向垂直的传热面积; 负号表示q 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k ——导热系数, 单位为/()W m K ?。 物性之一:与物质种类、热力学状态(T 、P )有关

物理含义:代表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大小,故物质的k 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1.2 热导率(导热系数) 定义式:dQ dS k dt dn =- 单位温度梯度的热通量, /(K)W m ? k 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性之一。 k 金属非金属固体液气由实验测定,一般k k k k >>>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 1.2.1 气体的导热系数 a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气体k 很小,对导热不利,但有利于保温、绝热; c 混合物11131n i i i i m n i i i k y M k y M ===∑∑ 1.2.2 液体的导热系数 液态金属的k 比一般液体的要高大多数液态金属的k 随T 升高而减小。 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最大。除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k 随T 升高而略有减少,k k >纯液体溶液溶液。 溶液的k :0.9m i i k a k =∑ 或 m i i k a k =∑ 1.2.3 固体的导热系数 纯金属:k 随T 升高而减小,随纯度升高而增大 非金属:k 随ρ升高而增大,随T 升高而增大 对大多数匀质的固体,k 值与温度大致成线性关系,即 0(1)k k t β=+ 2 热对流(又称对流) 对流传热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热交换。对流传热仅发生在流体中,因此它与流体的流动状态密切相关。在对流传热时,必然伴随着流体质点间的热传导。

传热学试题库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 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 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3. 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 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 (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 5.结合你的工作实践,举一个传热过程的实例,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热量传递方式组成的。 (提示:学会分析实际传热问题,如水冷式内燃机等) 6.在空调房间内,夏季与冬季室内温度都保持在22℃左右,夏季人们可以穿短袖衬衣,而冬季则要穿毛线衣。试用传热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提示:从分析不同季节时墙体的传热过程和壁温,以及人体与墙表面的热交换过程来解释这一现象(主

传热部分习题

传热部分习题答案 1-7 热电偶常用来测量气流温度。如附图所示,用热电偶来测量管道中高温气流的温度T f ,壁管温度f w T T <。试分析热电偶结点的换热方式。 解:具有管道内流体对节点的对流换热,沿偶丝到节点的导热和管道内壁到节点的热辐射 1-21 有一台气体冷却器,气侧表面传热系数1h =95W/(m 2 .K),壁面厚δ=2.5mm , )./(5.46K m W =λ水侧表面传热系数58002=h W/(m 2.K)。设传热壁可以看成平壁,试计 算各个环节单位面积的热阻及从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你能否指出,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程,应首先从哪一环节着手? 解: ;010526.0111== h R ;10376.55.460025.052-?===λδR ; 10724.1580011423-?===h R 则λδ++= 21111 h h K =94.7 )./(2 K m W ,应强化气体侧表面传热。 1-22 在上题中,如果气侧结了一层厚为2mm 的灰,)./(116.0K m W =λ;水侧结了一层厚为1mm 的水垢)./(15.1K m W =λ。其他条件不变。试问此时的总传热系数为多少? 解:由题意得 5800115.1001.05.460025.0116.0002.09511 111 2 3322111++++= ++++= h h K λδλδλδ =34.6)./(2 K m W 1-32 一玻璃窗,尺寸为60cm cm 30?,厚为4mm 。冬天,室内及室外温度分别为20℃及 -20℃,内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表面系数为W ,外表面强制对流换热表面系数为50)./(K m W 。玻璃的导热系数)./(78.0K m W =λ。试确定通过玻璃的热损失。 解: λδA Ah A h T + +?= Φ2111 =57.5W -2 一冷藏室的墙由钢皮矿渣棉及石棉板三层叠合构成,各层的厚度依次为0.794mm.,152mm 及9.5mm ,导热系数分别为45)./(K m W ,0. 07)./(K m W 及0.1)./(K m W 。冷藏室的有效换热面积为37.22 m ,室内外气温分别为-2℃及30℃,室内外壁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可分别按 1.5)./(2K m W 及 2.5 )./(2 K m W 计算。为维持冷藏室温度恒定,试确定冷藏室内的冷却排管每小时需带走的热量。 解:由题意得 332211212 111λδλδλδ++++-? =Φh h t t A =2.371.00095.007.0152.045000794.05.215.11) 2(30?+ +++-- =357.14W 357.14×3600=1285.6KJ

传热习题集资料

一、填空题 1、按热量传递的途径不同,我们一般把传热分为 、 、 三种方式。 2、按冷热流体接触的方式不同,我们一般把传热分为 、 、 三种 方式。 3、常见的加热介质有 、 、 、 、 等。 4、按传热管的结构形式可分为 、 、 、 换热器等。 5、列管换热器是由 、 、 、 和封头等部分组成。 6、设置列管式换热器折流挡板的目的是 。 7、列管式换热器热补偿的方式有 、 、 。 8、在间壁式换热器中,总传热过程由下列步骤所组成:首先是热流体和管外壁间的_____ 传热,将热量传给管外壁面;然后,热量由管的外壁面以____________方式传给管的内壁面 最后,热量由管的内壁面和冷流体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传热。 9、采用饱和蒸汽加热某一种冷流体,若保持冷流体的进口温度T 1/ 、加热蒸汽压力P 不变, 现冷体流量增加,则冷流体出口温度T 2/_______,传热速率Φ______,总传热系数K _______ , 传热平均温度差△T m ________。 10、某圆形管道外有两层厚度相等的保温材料A 和B ,温度分布线 如右上图(b )中所示,则λA ______λB (填“﹥”或 “﹤”),将______ 层材料放在里层时保温效果更好。 11、若间壁侧流体的传热过程α1,α2相差较大(α1<<α2),K 值接近_____________侧的 值。 12、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是随温度的升高而 ,非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是随温度的升 高而 。水和甘油的导热系数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 13、在导热速率方程式为δ λt S Q ?=,中λ称为: ,单位是 ; 14、两流体在列管换热器中并流传热时,冷流体的最高极限出口温度为 ; 在逆流传热时,冷流体的最高极限出口温度为 因此,在 流传热时, 载热体的用量少 。 15、传热的基本方式可分为 、 、 三种。间壁式换热器传热过程强 化的途径主要有 、 、

传热学试题(答案)

Nu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 ) 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不同,把对流换热分为( A) A.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 C.紊流换热和层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和膜态沸腾换热 雷诺准则反映了( A) A.流体运动时所受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B.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C.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 D.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它们的( D)必定相等。 A.温度B.速度 C.惯性力D.同名准则数 高温换热器采用下述哪种布置方式更安全?( D) A.逆流B.顺流和逆流均可 C.无法确定D.顺流 顺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0℃和70℃,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等于() A.60.98℃B.50.98℃ C.44.98℃D.40.98℃ 7.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D) A.热流体一侧B.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C.冷流体一侧D.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D)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A.大于B.小于 C.无法比较D.等于 通过单位长度圆筒壁的热流密度的单位为( D) A.W B.W/m2 C.W/m D.W/m3 格拉晓夫准则数的表达式为(D ) .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C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A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 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D )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

第五章练习 1、棉花保温性能好,主要是因为______。 (A)棉纤维素导热系数小; (B)棉花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油脂; (C)棉花中含有大量空气,而空气的运动又受到极为严重的阻碍; (D)棉花白色,因而黑度小。 2、在房间中利用火炉进行取暖时,其传热方式为; (A)传导和对流 (B)传导和辐射 (C)传导、对流和辐射,但对流和辐射是主要的。 3、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φ25×2.5mm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α=1000w/m2.℃。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一 φ19×2mm的直管,则其α值将变为_______w/m2.℃。 (A)1059 (B)1496 (C)1585 (D)1678 4、有一列管换热器,由38根φ25×2.5无缝钢管组成,某有机蒸汽在管外冷凝,管内通冷却水,水流速0.5m/s,相应的Re>104及对流传热膜系数为α,当水流量减为一半时,对流传热膜系数改变为α'=_____。 (A)α'=(1/2)α(B)α'>(1/2)α (C)α'<(1/2)α(D)不一定 5、蒸汽冷凝时的热阻_______。 (A)决定于汽膜厚度(B)决定于液膜厚度 (C)决定于汽膜和液膜厚度(D)主要决定于液膜厚度,但汽膜厚度也有影响 6、沸腾传热的的过热度增大,其传热系数_________。 (A)增大(B)减小 (C)只在某范围变大(D)沸腾传热系数与过热度无关 7、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冷凝酒精蒸汽,冷却水应走_______。 (A)管程(B)壳程 (C)易于清洗侧(D)抗压性大的一侧 8、红砖的黑度为0.93,若温度为300℃,则红砖的辐射能力为______W/m2。 (A)6112.3 (B)5684 (C)916.8 (D)1000 9、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______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B)等于 (C)不能确定是否大于(D)小于

传热习题答案

1. 外径为100 mm 的蒸汽管,外面包有一层50 mm 厚的绝缘材料A ,λA = W/(m.℃),其外再包一层25 mm 厚的绝缘材料B ,λB = W/(m.℃)。若绝缘层A 的内表面及绝缘层B 的外表面温度各为170 ℃及38℃,试求:(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量;(2)A 、B 两种材料的界面温度;(3)若将两种材料保持各自厚度,但对调一下位置,比较其保温效果。假设传热推动力保持不变。 解:以下标1表示绝缘层A 的内表面,2表示绝缘层A 与B 的交界面,3表示绝缘层B 的外表面。 (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2 31231ln 1 ln 1) (2r r r r t t l Q B A λλπ+-= ∴ m W r r r r t t l Q B A /3.495050255050ln 075.01505050ln 05 .01)38170(2ln 1ln 1)(223 1231=+++++-=+-=πλλπ (2)A 、B 界面温度t2 因系定态热传导,故 3.4921===l Q l Q l Q ∴ 3.4950 5050ln 05.01) 170(22=+-t π 解得 t 2= (3)两种材料互换后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同理 1.5350 5025 5050ln 05.01505050ln 075.01) 38170(2' =+++++-=πl Q W/m 由上面的计算可看到,一般说,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包扎在内层能够获得较好的保温效果。 1、欲将一容器中的溶液进行加热,使其从30℃加热至60℃,容器中的液量为6000 ,用

夹套加热,传热面积为,容器内有搅拌器,因此器内液体各处的温度可视为均匀的, 加热蒸气为的饱和水蒸气,传热系数为℃,求将溶液由30℃加热至60℃所需要 的时间 已知溶液比热为 ℃,热损失忽略不计。 解:溶液从30℃被加热到60℃所需的热量: 而夹套的传热效率: 其中,对于 的饱和水蒸气, ℃ ℃ 则 ∴ 所需加热时间为: 2、解:(1)甲苯蒸气冷凝放热量为:h kJ r W Q /726000363200011=?== 冷却水吸收热量:h kJ t t t Cp W Q Q /726000)16(19.45000)(212212=-??=-== C t ο65.502=∴ (3分) (2)传热平均温差为C t T t T t T t T t m ο35.7565.5011016 110ln 16 65.50ln )(2 121=---=-----= ? (2分) 总传热系数: W K m h d h d K /1075.510000150240057112421122??=+?=+=- ∴K 2= W//(m 2·K) (2分)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 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 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传热试题

传热学(1)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肋片效率值() A.小于负1 B.小于1 C.等于1 D.大于1 2.非稳态导热过程中两侧壁温差________稳态导热。() A.远小于B.远大于 C.等于D.无法确定 3.对流换热系数为5000W/(m2·K)、温度为20℃的水流经50℃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1.5×105W/m2 B.1.5×104W/m2 C.2×105W/m2 D.3×103W/m2 4.Re准则数的表达式为() A. L/λB.uL/v c C.v/a D.gβΔtL3/v2 5.蒸汽中若含有不凝结气体,将_________凝结换热效果。() A.大大减弱B.大大增强 C.不影响D.可能减弱也可能增强 6.空间辐射热阻与_________无关。() A.表面粗糙度B.表面尺寸 C.表面间的相对位置D.表面形状 7.灰体的吸收率与_________无关。() A.波长B.温度 C.表面粗糙度D.波长和温度 8.暖气片外壁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换热过程为() A.纯对流换热B.纯辐射换热 C.传热过程D.复合换热 9.五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换热过程为:导热、辐射换热、复合换热、传热过程和()A.热对流B.热辐射 C.无法确定D.对流换热 10.高温过热器常采用_________布置方式。()

A.顺流B.顺流和逆流混合 C.逆流D.顺流和交叉流混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铝钣盒内倒上开水,其外壁很快就很烫手,主要是因为铝的___________________值很大的缘故。 12.各类物质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合金的导热系数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的纯金属的导热系数。 13.通过炉墙的的热传递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14.沸腾换热时,管子应尽可能_______垂直____________布置,以免出现汽水分层。15.出现紊流边界层后,对流换热的热阻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 16.凝汽器通常都采用____水平叉排_______________的布置方案。 17.___________________准则是判别流体在强制对流时层流和紊流的依据。 18.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不停地向外进行热辐射。19.对可见光来说,同一物体的Xλ与λ有很大关系,太阳辐射中有1/3以上是可见光,所以物体对太阳能的吸收________不能__当作灰体。 20.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烟气→外壁→内壁→过热蒸汽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C.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 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2·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8×104W/m2 B.6×104W/m2 C.7×104W/m2 D.5×104W/m2 4.流体流过管内进行对流换热时,当l/d()时,要进行入口效应的修正。 A.>50 B.=80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

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四、简答题 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 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 3.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 (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

传热学重点章节典型例题

第一章 1-1 对于附图所示的两种水平夹层,试分析冷、热表面间热量交换的方式有何不同?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夹层中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哪一种布置? 解:( a )中热量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热传导和热辐射。 ( b )热量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热传导,自然对流和热辐射。 所以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夹层中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 a )布置。 1-7 一炉子的炉墙厚 13cm ,总面积为 20m 2 ,平均导热系数为 1.04w/m · k ,内外壁温分别是 520 ℃及 50 ℃。试计算通过炉墙的热损失。如果所燃用的煤的发热量是 2.09 × 10 4 kJ/kg ,问每天因热损失要用掉多少千克煤? 解:根据傅利叶公式 每天用煤 1-9 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 t w = 69 ℃,空气温度 t f = 20 ℃,管子外径 d= 14mm ,加热段长 80mm ,输入加热段的功率 8.5w ,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试问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多大? 解: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1-14 宇宙空间可近似的看作 0K 的真空空间。一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其外表面平均温度为250K ,表面发射率为 0.7 ,试计算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解: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1-27 附图所示的空腔由两个平行黑体表面组成,孔腔内抽成真空,且空腔的厚度远小于其高度与宽度。其余已知条件如图。表面 2 是厚δ = 0.1m 的平板的一侧面,其另一侧表面 3 被高温流体加热,平板的平均导热系数λ =17.5w/m ? K ,试问在稳态工况下表面 3 的 t w3 温度为多少? 解: 表面 1 到表面 2 的辐射换热量 = 表面 2 到表面 3 的导热量 第二章

传热复习题附答案

传热复习题 1、多层平壁定态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小,则该层两侧的温差__最小__。 2、一定质量的流体在Ф25mm×2.5mm的直管内作强制的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 αi=1000W/(m2·℃),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Ф19mm×2mm的直管内流动,其αi=__1678__W/(m2·℃) 3、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在工程上最有效的是__A__。 A.提高空气流速 B.提高蒸汽流速 C.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流速 D.在蒸汽一侧管壁上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 4、在管壳式换热器中饱和蒸汽加热空气,则 (1)传热管的壁温接近___饱和蒸汽__温度 (2)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将接近_____空气____对流传热系数 5、在蒸汽冷凝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的影响是____A____ A. 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α大大降低 B. 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α升高 C. 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无影响 6、大容器内饱和液体沸腾分为____自然对流____、____泡核沸腾_____和____膜状沸腾_____ 阶段。工业上总是设法在_____泡核沸腾_____下操作。 7、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4 0100?? ? ? ? = T C E b ,该式表明__黑体的辐射能力与 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___ 8、物体黑度是指在___相同__温度下,灰体的__辐射能力__和__黑体辐射能力__之比,在数值上它与同一温度下物体的__吸收率__相等。 计算题 9、质量流量为7200kg/h的常压空气,要求将其温度由20℃加热到80℃,选用108℃的饱和水蒸气作加热介质。若水蒸气的冷凝传热膜系数为1×104W/(m2·℃),且已知空气在平均温度下的物性数据如下:比热容为1kJ/(kg·℃),导热系数为2.85×10-2W/(m·℃),粘度为1.98×10-5Pa·s,普兰特准数为0.7。 现有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装有Ф25mm×2.5mm钢管200根,管长为2m,核算此换热器能否完成上述传热任务? 计算中可忽略管壁及两侧污垢的热阻,不计热损失 解:空气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已知的,蒸汽冷凝放出热量能否通过该换热器的传递为空气所获得,就与列管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密切相关。核算现有的列管换热器是否合用,就是用工艺本身的要求与现有换热器相比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比较两者的Q或S0 (1)核算空气所需的热负荷应小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即Q需要<Q换热器 (2)核算空气所需的传热面积应小于换热器提供的传热面积,即S0需要<S0换热器 解题时,首先应确定列管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径,因蒸汽安排在壳程易排出冷凝水,故蒸汽走

传热学试题答案

传热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 1.导温系数是材料 物体内部温度扯平能力 的指标,大小等于 λ/ρC 。 2.影响强制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有 流体的物性,状态,壁面结构。 3.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雷诺比拟的解为5 /4Re 0296.0x x Nu =,适用条件是Pr=1。 4.影响膜状凝结传热的主要热阻是液膜层的导热热阻。 5.自膜化现象是对流换热系数与壁面尺寸无关,其发生的条件是流体处于湍流自然对流。 6.同一壳管式换热器,逆流布置时对数平均温压最大,顺流布置时对数平均温压最小。 7.在热辐射分析中,把单色吸收率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灰体。 8.通常,把k m w ./12.0≤λ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9.有效辐射是单位时间内离开物体单位表面的辐射能,它包括本身辐射和反射辐射两部分。 10.傅立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x t A Q ??-=λ。 二.问答及推导题:(共50分) 1. 名词解释:(10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 ① 辐射力:单位表面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半球空间发射得全部波长的能量. ② 热边界层:在壁面附近温度剧烈变化的薄层. ③ 导温系数:c a ρλ = 表示物体内部温度扯平的能力. ④ 膜状凝结:凝结液能很好的润湿壁面,在壁面上铺展成膜.液膜的热阻为主要热阻. ⑤ 太阳常数:大气层外缘与太阳射线相垂直的单位表面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为1367W/m 2 2.试介绍三种强化管内湍流换热的措施,并说明措施的传热学原理。(10分) 答:三种方法(1)流速u 提高,(2)直径d 减小,(3)采用强化的换热面。 —————(6分) 原理n f f f Nu Pr Re 023.08.0= 或2.08 .0d u h ∝———————(4分) 3.根据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饱和沸腾曲线可分为几个区段?其中哪个区段 具有温压小,换热强的特点?为什么在沸腾换热时必须严格监视并控制热 通量在临界热通量以内?(10分) 答:四个区段, 核态沸腾。———————(4分) 用DNB 监视的原因(1)DNB 之上q 随△t 变化亦小 (2)超过m ax q 时△t 猛增,可达到1000℃,易烧毁设备。———— ———(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