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1 保证工程质量的项目管理制度

1.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1.1.1质量管理体系图

1.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1.3技术管理体系流程图

1.1.4材料质量控制流程图

1.1.6成品保护流程图

1.2总则

1、以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为目标进行质量控制。

2、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3、项目质量控制实行样板制。施工过程均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定为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

4、分项工程完成后,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和认可。

5、质量控制按下列程序实施:确定项目质量目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1.3编制质量计划

1、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2、质量计划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全过程控制。

3、质量计划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4、质量计划包括下列内容:

(1)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

(2)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及管理组织协调系统

(3)检验和试验程序

(4)对重复出现不合格质量问题的责任人的处罚办法。

1.4建筑结构材料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4.1一般要求

1、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取样、检验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

2、材料进场时,应提供材质证明,并根据供料计划和有关标准进行现场质量验证和记录。质量验证包括材料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外观检查和见证抽样,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试验。验证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现场验证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或按有关标准规定降级使用。

4、对于项目采购的物资,业主的验证不能代替项目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

而业主采购的物资,项目的验证不能取代业主对其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

5、物资进场验证不齐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要单独堆放该部分物资,待资料齐全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严禁以劣充好,偷工减料。

7、要严格按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堆料,不得乱堆乱放。检验与未检验物资应标明分开码放,防止非预期使用。

8、应做好各类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做好记录,确保其质量完好。

1.4.2钢材的质量管理要求

1、生产厂家必须是具有国家批准生产的资质证明。

2、每批供应的钢材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上内容应齐全清楚,具有材料名称、品种、规格、型号、出厂日期、批量、炉号、每个炉号的生产数量、供应数量、主要化学成分和物理机械性能等,并加盖生产厂家公章。

3、进入施工现场每一批钢材,应标识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检验状态和使用部位,并应码放整齐。

1.4.3水泥的质量管理要求

1、生产厂家必须是具有国家批准生产的资质证明。

2、每批供应的水泥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上内容应齐全清楚,具有材料名称、品种、规格、型号、出厂日期、批量、主要化学成分和强度值,并加盖生产厂家公章。合格证分为3d和28d的强度报告。

3、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水泥,应在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袋装水泥每一批量不超过200t(散装水泥每一批量不超过500t)进行见证取样,封样送检复试,主要是检测水泥安定性、强度和凝结时间等是否满足规范规定。

4、进入施工现场每一批水泥,应标识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和日期、检验状态和使用部位。并应码放整齐。

1.4.4工程物资进场报验程序

凡本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等物资进场(使用)前须填报津监理A6《工程物资进场报验申请表》报审。(包括建筑、水、电等各专业),报验程序如下:

1、对进场工程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时间、使用部位、产品质量

证明(合格)文件等资料进行详细检查验收。

2、填报津监理A6表,须经项目经理签字;并填写“原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记录”津资K-J3-1(通用)。附产品质量证明(合格)文件、检验报告等。报项目监理部和建设单位,共同进行进场验收。

3、对工程物资的资料审查和外观检验合格后,对有复试要求的工程物资,依据见证取样的批量要求,在监理人员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抽样人员抽取样品送交实验室检验,并应及时将见证检测报告上报现场项目监理部复核,再次填报津监理A6《工程物资进场报验申请表》报现场项目监理部验收。

4、实物检验不合格,或见证取样检验不合格,按监理单位审查意见落实。

5、《工程物资进场报验申请表》报送监理留存一份,退回一份,以上工作在当日内完成并将资料整理齐全。

1.4.5装饰装修材料

1、入库材料要分型号、品种、分区堆放、进行标识、分别编号。

2、对易燃易爆的物资,要进行标识,特定场所存放,专人负责,并有相应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3、对有防潮、防湿要求的材料,要有防潮、防湿措施,并要有标识。

4、对有保质期的材料要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并做好标识。

5、对易坏的材料、设备,要保护好外包装,防止损坏。

1.5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项目经理部指定专人管理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

2、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当发现问题时,与设计人协商处理,并形成记录。

3、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图纸审核,并形成会审记录。

1.6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技术交底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

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工程测量符合下列规定:

(1)在项目开工前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测量记录归档保存。

(2)在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点线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

3、材料的质量控制符合下列规定:

(1)项目经理部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人名录中招标采购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

(2)材料的搬运和贮存按搬运储存规定进行,并建立台帐。

(3)项目经理部对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

(4)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等,不得投入使用。

(5)对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进行检验和验收。

4、由专职计量人员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

5、工序控制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作业人员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2)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

(3)对后续工序质量有决定作用的测量与放线、模板、翻样、预制构件吊装、设备基础、各种基层、预留孔、预埋件、施工缝等进行施工预验并做好记录。

(4)对各类隐蔽工程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办理隐检手续,由参与各方责任人确认、签字。

(5)由施工管理人员记录工序施工情况。

6、对特殊过程的控制,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7、工程变更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经有关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8、建筑产品或半成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

1.7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1、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

2、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做好工程移交记录。

3、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对建筑产品采取防护措施。

1.8质量持续改进

1、项目经理部对不合格的控制符合下列规定:

(1)按公司的不合格控制程序,控制不合格物资进入项目施工现场,严禁不合格工序未经处置转入下道工序。

(2)对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按鉴别→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的程序处理。

(3)不合格处置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按返工、返修或让步接受、降级使用、拒收或报废四种情况进行处理。

(4)对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保存记录。

(5)进行不合格让步接受时,项目经理部向发包人提出书面让步申请,记录不合格程度和返修的情况,双方签字确认让步接收协议和接受标准。

(6)对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不合格,邀请发包人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共同确定处理方案,报建设主管部门批准。

2、纠正措施符合下列规定:

(1)对监理、设计及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2)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及的问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

(3)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由项目质量负责人验收或记录。

(4)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质量事故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验证,并报公司管理层。

3、预防措施符合下列规定:

(1)项目经理部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影响工程质量的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2)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3)对质量通病采取预防措施。

2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1一般要求

1、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应包括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其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重点检查: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承面积、防水、防冻、平整度、几何尺寸、拼缝、隔离剂及涂刷、平面位置及垂直度、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控制好拆摸时混凝土的强度和拆摸顺序。重要结构构件模板支拆,还应检查支拆模方案的计算方法。

2、模板安装前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有关施工及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图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

3、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验需用的测量控制点。

4、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的数量逐项清点和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5、竖向模板的安装底面应平整坚实,清理干净,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6、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7、预埋件与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8、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墙、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9、楼板模板支模时,应先完成一个格构的水平支撑及斜撑安装.再逐渐向外扩展,以保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10、支柱在高度方向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力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11、上下层对应的模板支柱应设置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12、主楞宜取用整根杆件,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少于200mm。

13、对于模板安装的起拱,支模的方法,焊接钢筋骨架的安装、顶埋件和须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预组装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以及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等事项均需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相应规定办理。

14、模板工程安装完毕,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混凝土的浇筑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有关规定办理。

15、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规定。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16、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17、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2.2模板工程质量缺陷控制措施

2.2.1梁柱节点拼缝不严防治措施

梁柱节点采用8块L形模板拼接,可以更好的保证节点部位混凝土的方正、顺直。而且便于模板的拆除,增加了模板的周转次数。

2.2.2墙柱根部处理不当防治措施

待楼层混凝土可以上人时,根据测量放线,从柱模板边线外返一个模板面板厚度,用水泥钉钉5cm宽废模板条(框内侧板条要刨直),一边留置清扫口,将柱模板立在框内。此做法避免了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整体位移及根部的涨模。

外墙柱采用预埋螺杆,在下层墙体结构浇筑时,离结构层高100mm处预埋Φ12螺栓,间距300mm。

2.2.3墙柱阴阳角拼缝不严防治措施

墙柱阴角采用120×120的企口木方,阳角采用2mm厚的单面胶。保证阴阳角的方正顺直及防止阴阳角漏浆。

2.2.4螺杆洞处混凝土漏浆防治措施

在模板支设时,将传统的穿墙PVC管和撑铁合二为一,即将PVC管作成与墙厚一样长,在PVC管两端套两个胶杯,紧贴在模板螺栓孔内侧,既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得截面尺寸,又可以保证模板螺杆孔洞处不漏浆。

2.2.5增加模板的拆模带

在模板支设时,在每一跨跨中处设一条“拆模带”,每次拆模板时,先从“拆模带”处的木方开始拆,然后再拆除顶板模板,这样就避免了硬撬的现象。

3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1钢筋进场、绑扎措施

1、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包括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一系列检验。施工过程重点检查:原材料进场合格证和复试报告、成型加工质量、钢筋连接实验报告及操作者合格证,钢筋安装质量(包括:纵向、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连接方式、锚固和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几何尺寸、间距、保护层厚度等),预埋件的规格、数

量、位置及锚固长度,箍筋间距、数量及其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验收合格并按有关规定填写“钢筋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钢筋进场必须有材质报告,并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加工、运输、安装操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平顺与清洁,对存放中的污迹在安装前必须去除。

4、钢筋进场后,原材钢筋分规格、分类上钢筋架堆放,并有标识牌,标示牌内容主要有钢筋直径、生产厂家、进场日期及检验状态等,内容要详细。

5、成品钢筋分部位、分规格集中堆放,并有标示牌。

6、钢筋绑扎采用样板引路挂牌制。钢筋绑扎前施工工长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钢筋绑扎时绑扎结向里,将尾丝压向内侧,墙体、柱一律采用八字扣,暗柱四角钢筋用兜扣。水平挂线,竖向吊线,控制垂直度。钢筋绑扎成型后要达到横平竖直,整洁美观。

8、钢筋绑扎好后,及时在过往通道上铺垫木板防止踩踏。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搭马凳。浇筑混凝土时不要过于集中堆放。

3.2钢筋机械连接

3.2.1施工准备

1、设备机具:GHB40型直螺纹机、机床、砂轮切割机、普通扳手(管钳)、扭矩扳手及钢卷尺等。

2、钢筋:用于机械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及《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规定;

3、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宜选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其他经型式检验确认符合要求的钢材,供货单位应提供质量保证书,连接套筒应有保护端套,套筒内不得混入杂物。

4、其他材料塑料标签牌、油性书写笔、粉笔等。

3.2.2接头工艺检验

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2、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根,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

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JGJ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规定。

3.2.3机械接头制作操作要点

1、砂轮切割机进行端面平头挡铁控制螺纹长度:在钢筋套丝端作长度标记(φ22钢筋在距端部35mm处作标记,φ25钢筋在距端部40mm处作标记),这样便容易控制套丝长度。

2、戴保护帽分类堆放:丝头加工完毕检验合格后应及时戴帽保护以免在运输或装卸中损伤丝头。

3、丝头表面、长度及直径要求:丝头加工时应采用水溶性液体,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丝头中牙形应饱满,表面不得有影响接头性能的损坏及锈蚀;丝头有效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小于1/2连接套筒的长度;丝头直径用专用的螺纹环规检验,其环通规应能顺利地旋入,环止规旋入的长度不得超过3P,不合格的丝头应切去重新加工。

4、钢筋连接接头单向拉伸试验按JGJ107—2003的有关规定检验:

(1)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检验批进行。接头的现场检验批具体划分:前5批每200个为一批,如果检验都合格后每500个为一批连续10批,都合格后每1000个为一批。

(2)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3)现场截取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允许采用同等规格的钢筋进行搭接连接,或采用焊接方法补强。

3.3钢筋绑扎

1、为保证钢筋不发生位移现象,设计制作墙体钢筋进行定位。

2、为保证钢筋绑扎间距符合要求所以顶板钢筋在模板上弹线后按线绑扎

3、浇筑混凝土前对墙体钢筋进行包裹保护;顶板钢筋搭设操作马道,防止负弯矩筋被踩下

3.4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3.4.1钢筋工程常见问题

1、柱主筋移位:钢筋组装时位置不准确,或连接点绑扎不牢,绑扣松脱,钢筋固定不牢等,造成主筋移位。

2、松扣和脱扣: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规定绑牢,或操作不妥,损坏骨架等造成。

3、箍筋弯曲变形:箍筋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梁中钢筋骨架自重大,梁的高度大,没有设置构造筋和拉筋等,使箍筋被骨架自重压弯;箍筋加工时尺寸偏大也易造成箍筋弯曲变形。

4、组装的钢筋弯钩反向:主要原因是,操作者不熟悉规范的规定,施工不负责任,导致钢筋弯钩方向反向。

5、梁、板标高偏差:支模偏差引起钢筋绑扎一同偏差,柱头剔凿不到位引起梁顶标高偏差。

6、梁柱节点处主筋打架引起梁端截面偏差,箍筋位置偏差。

7、板筋弯曲不直,扭曲变形,观感差。

8、梁箍筋保护层偏小或无保护层,梁主筋保护层左右不均。

9、滚轧直螺纹连接露扣大于规范要求。

10、梁柱节点处箍筋缺少或有箍筋但被切断。

11、箍筋平行、间距不均匀。

3.4.2钢筋工程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

1、主筋位移:测量工放线完毕后,绑扎墙柱钢筋前,先根据墙柱边线及控制线将主筋按1:6打弯,调整到位后再进行箍筋的安装和绑扎,若先安装箍筋并绑扎,而后进行位置调整,难度加大;在柱内设置定位卡或定位箍,保证调整后不再变形。

2、松扣和脱扣:严格采用八字扣进行绑扎,扎丝采用两股或两股以上,绑扎牢固,成型后注意免受冲击荷载。

3、箍筋弯曲变形:绑扎梁筋时及时穿构造钢筋,每个钢筋交点处都用扎丝绑扎牢固,及时垫垫块;后台加工箍筋严格按放样进行。

4、钢筋弯钩反向:绑扎过程中,加强自检和互检,发现后无条件改正到位,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

5、顶标高偏差:模板提前进行预检,模板标高偏差及时调整;绑扎钢筋前提前处理柱头,剔凿到位,避免出现“枕头”状,主筋在节点处高于梁中部;顶板马凳正确摆放,马凳高度根据班厚提前做好备用并做好预检。

6、梁柱节点处因为钢筋密集,常引起墙柱主筋位置重叠,此时应保证柱筋位置,调整梁筋,调整后截面一般偏小,从柱边开始逐步调整梁截面,梁筋可按1:6打弯,弯曲段在箍筋角部插14或12钢筋,绑扎牢固,保证箍筋位置正确。

7、钢筋弯钩反向:绑扎过程中,加强自检和互检,发现后无条件改正到位,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

8、顶标高偏差:模板提前进行预检,模板标高偏差及时调整;绑扎钢筋前提前处理柱头,剔凿到位,避免出现“枕头”状,主筋在节点处高于梁中部;顶板马凳正确摆放,马凳高度根据班厚提前做好备用并做好预检。

9、梁柱节点处因为钢筋密集,常引起墙柱主筋位置重叠,此时应保证柱筋位置,调整梁筋,调整后截面一般偏小,从柱边开始逐步调整梁截面,梁筋可按1:6打弯,弯曲段在箍筋角部插14或12钢筋,绑扎牢固,保证箍筋位置正确。

10、滚轧直螺纹接头用专用扳手拧紧,完成一段后进行复检,检查完毕在套筒上点红油漆做标识。

11、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绑扎梁筋时先插底筋,然后绑扎柱箍筋,再插梁上筋。

12、箍筋安装时在主筋上用石笔做标记,保证箍筋水平,间距均匀,绑扎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不水平不均匀的马上进行改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