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1.镇静与催眠药

2.抗癫痫药

3.抗抑郁药

4.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

5.镇痛药

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巴比妥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小剂量——镇静、催眠;

中剂量——麻醉;

大剂量——昏迷,甚至死亡。

脂溶性高,作用快——异戊巴比妥;

脂溶性低,作用慢——苯巴比妥。

2.苯二氮(艹卓)类

——激动苯二氮(艹卓)受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①地西泮——吸收最快;

氟西泮、氯硝西泮、劳拉西泮

②阿普唑仑

【地西泮】——用于:

1.焦虑\镇静催眠

2.抗癫痫——补充TANG:癫痫持续状态——首选。

3.抗惊厥,并缓解炎症所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肌紧张性头痛;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

4.

手术麻醉前给药。

地西泮口诀—TANG

镇静焦虑助睡眠,

癫痫持续是首选;

对抗惊厥效果好,

中枢肌松解痉挛。

【注意事项】

(1)不要骤然停药——反跳现象。

(2)原则上不应作连续静脉滴注,但在癫痫持续状态时例外。

(3)治疗癫痫时,可能增加癫痫大发作的频度和严重度,需要增加其他抗癫痫药用量。

3.其他类——特异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1)环吡咯酮类——佐匹克隆、艾司佐匹克隆

——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

(2)含咪唑并吡啶结构——唑吡坦——仅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怎么选?——最重要内容,提前讲TANG】

(1)原发性失眠——首选非苯二氮(艹卓)类。

为改善起始睡眠(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质量(夜间觉醒或早间觉醒过早),可选服:唑吡坦、艾司佐匹克隆(不良反应少,尤其无镇静和宿醉现象)。

(2)入睡困难者——首选:艾司唑仑或扎来普隆。

(3)焦虑型、夜间醒来次数较多或早醒者

——氟西泮;或三唑仑(“迷魂药”)。

忧郁型的早醒失眠者——在常用催眠药无效时,可配合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多塞平)。

(4)由精神紧张、情绪恐惧或肌肉疼痛所致

——氯美扎酮。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平衡障碍及精神神经失调所致——谷维素,需连续服用数日至数月。

安眠药首选TANG

紧张——氯美扎酮;

入睡困难——艾司唑仑,扎来普隆;

焦虑型、夜间醒来次数较多或早醒者

——氟西泮;或三唑仑;

原发性失眠——唑吡坦、艾司佐匹克隆;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平衡障碍及精神神经失调所致的失眠——谷维素。

安眠药口诀TANG

入睡困难爱扎隆,

早醒迷魂氟西泮。

原发失眠唑吡坦,

佐匹克隆也能管。

特别紧张怎么办?

氯美扎酮不再烦。

(二)典型不良反应

1.巴比妥类

常见:“宿醉”现象——嗜睡、步履蹒跚、肌无力。

依赖性——强烈要求继续应用或增加剂量,或出现心因性依赖、戒断综合征。

过敏——皮疹,严重者剥脱性皮疹、史蒂文斯-约翰综合征(可能致死)——立即停药!

静脉注射——呼吸抑制、暂停,支气管痉挛,瞳孔缩小、心律失常、体温降低甚至昏迷。

2.苯二氮(艹卓)类

耐药性;

突然停药——反跳现象、依赖性、残余(后遗)效应。

精神运动损害——嗜睡、步履蹒跚、共济失调。

静脉注射——更易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跳停止。

老年人较敏感——过度镇静、肌肉松弛作用;觉醒后可发生震颤、颤抖、思维迟缓、运动障碍、步履蹒跚、肌无力等“宿醉”现象,极易跌倒和受伤——必须告知患者晨起时宜小心。

3.其他类

唑吡坦:共济失调、精神紊乱。

佐匹克隆:嗜睡、精神错乱、酒醉感、戒断现象。

(三)禁忌证

1.巴比妥类——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肝硬化、血卟啉病、贫血、未被控制的糖尿病。

2.苯二氮(艹卓)类——显著的神经肌肉呼吸无力、呼吸抑制、严重肝损害者、妊娠期、新生儿。

3.佐匹克隆——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失代偿呼吸功能不全、重症肌无力。

(四)药物相互作用

主要强调——巴比妥类——肝药酶诱导剂——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降低疗效。

①合用乙酰氨基酚类药——降低乙酰氨基酚类药疗效,增加肝中毒危险。

②与糖皮质激素、洋地黄类、环孢素、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降低药效。

③与抗凝血药合用——抗凝作用减弱。

二、用药监护

(1)耐药性及依赖性——应交替使用。

(2)服用后应注意避免驾车、操纵机器和高空作业。

(3)服用期间不宜饮酒——增强睡眠程度,加重头痛、头晕。

第二节抗癫痫药

癫痫——分为:

1.局限性发作——部分性发作;

2.全身性发作——

(1)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2)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钠、扑米酮。

机制——

(1)增强A型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活性,抑制突触传递,从而提高癫痫发作的阈值,抑制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

(2)调节钠、钾、钙通道,阻滞Na+依赖性动作电位的快速发放,调节Na+,K+-ATP转化酶活性——抗惊厥。

2.苯二氮(艹卓)类——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

激动苯二氮(艹卓)受体。

加强突触前抑制,抑制皮质、丘脑和边缘系统的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脑组织的扩散——抗惊厥。

但不能消除病灶的异常放电。

3.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机制——

减少钠离子内流,限制Na+通道介导的发作性放电的扩散。

补充TANG——癫痫大发作首选!

适应症——

1.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

继发性全面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

2.三叉神经痛;

3.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

4.二苯并氮(艹卓)类——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机制——

①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抑制突触后神经元高频动作

电位发放;

②阻断突触前Na+通道与动作电位发放,阻断神经递质

释放——抗惊厥。

【卡马西平】

癫痫

躁狂症

三叉神经痛

神经源性尿崩症

5.γ-氨基丁酸类似物

——加巴喷丁、氨己烯酸——GABA氨基转移酶抑制剂。

(1)加巴喷丁——

增加脑组织GABA的释放;

不激动GABA受体,也不抑制GABA再摄取。

(2)氨己烯酸——

减少GABA降解——提高脑内GABA浓度。

6.脂肪酸类——丙戊酸钠

机制:未明。

可能为——抑制GABA降解,或促进合成——增加脑内

GABA浓度。

适应症——各种类型癫痫。包括:全身性强直性-阵挛

发作及部分性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躁狂发作。

抗癫痫用药的选择

【补充TANG —曾经的经典结论】

(二)典型不良反应

1.巴比妥类及苯二氮(艹卓)类——见第一节。

2.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齿龈增生、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行为改变、笨拙或步态不稳、思维混乱、小脑前庭症状、肌力减弱、嗜睡、发音不清、手抖、出血及昏迷。

苯妥英钠有三抗,

癫痫疼痛心失常。

抑钠内流稳定膜,

大发首选莫惊慌。

不良反应牙龈增,

头晕贫血和过敏。

苯妥英钠口诀—TANG(原创)

3.二苯并氮(艹卓)类(卡马西平)

——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头痛。

记忆TANG——马瞎了!

4.脂肪酸类(丙戊酸钠)

——肝脏中毒(球结膜和皮肤黄染)、过敏性皮疹、异常出血或瘀斑、胰腺炎、月经不规律。

记忆TANG——丙肝——饼干。

精神发作选西平,

还能治疗叉神经。

躁狂抑郁和尿崩,

可惜伤害了眼睛。

卡马西平口诀—TANG(原创)

二、用药监护

(一)规律用药

(1)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2)抗癫痫药在儿童体内代谢快——儿童需频繁调整剂量。

(二)关于换药

避免突然停药和换药。

避免在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停药。

(三)特殊人群的安全性

(1)司机。

(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致畸风险。为降低神经管缺陷风险应补充叶酸。

(3)妊娠后期3个月——给予维生素K——预防抗癫痫药相关的新生儿出血。

第三节抗抑郁药

补充——为什么会得抑郁症?TANG

简答:脑内兴奋性递质——5-HT(5-羟色胺)及NE(去甲肾上腺素)不足。

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5-HT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NA、5-HT浓度。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选择性5-HT(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

3.四环类——马普替林

4.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5.三环类——阿米替林、丙米嗪、氯米帕明、多塞平

6.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米氮平

7.5-HT受体阻断剂/再摄取抑制剂——曲唑酮

8.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

1.选择性5-HT(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

不良反应——戒断反应:头晕、过度睡眠、精神错乱、梦境鲜明、神经敏感性增强、抑郁、恶心等。

特别是帕罗西汀最易出现。

在服用SSRI的妊娠妇女中,新生儿出现戒断反应——出生后啼哭不止、痉挛、肌张力增高、哺乳困难、呼吸窘迫。

因此停药时应逐步减量然后终止。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

3.四环类——马普替林。

机制:

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4.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明显优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剂,甚至对多种不同抗抑郁药治疗失败者有效。

5.三环类

——阿米替林、丙米嗪、氯米帕明、多塞平。

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6.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米氮平

阻断中枢NE能和5-HT能神经末梢突触前α2受体,增加NE和5-HT的间接释放,增强中枢NE能及5-HT能神经的功能,并阻断5-HT2、5-HT3受体以调节5-HT功能。

7.5-HT受体阻断剂/再摄取抑制剂——曲唑酮

①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

②拮抗突触前膜α2受体——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③拮抗5-HT1受体;

④拮抗中枢α 1受体。

但不影响中枢多巴胺的再摄取。

8.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

抑制A型单胺氧化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5-HT及多巴胺的降解。

(二)典型不良反应

1.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①精神神经系统——焦虑、震颤、嗜睡、睡眠异常(梦境反常、失眠)、欣快感;

②生殖系统:性功能减退或障碍(射精延迟、性高潮缺乏)、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2.三环类抗抑郁药

①抗胆碱能效应(口干、出汗、便秘、尿潴留、排尿困难、视物模糊、眼内压升高、心动过速);

②嗜睡、体重增加;

③溢乳、性功能障碍。

3.四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效应。

4.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吗氯贝胺——多汗、口干、失眠、困倦、心悸。

5.其他

(1)文拉法辛——嗜睡、失眠、焦虑、性功能障碍等;严重:粒细胞缺乏、紫癜。

(2)度洛西汀——嗜睡、眩晕、疲劳、性功能障碍。

(3)米氮平——体重增加、困倦;严重:急性骨髓功能抑制。

二、用药监护

(一)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逐增剂量。

(二)换药问题

1.要有足够的耐心,切忌频繁换药,起效缓慢,大多数药物起效时间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足够长的疗程,一般4~6周方显效(米氮平和文拉法辛,1周左右)。换药前,(前一种药)应停留一定时间,以利于药物清除,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2.停药前应逐渐减量——如迅速停药,可出现出汗等常见不良反应。

第四节脑功能改善及抗记忆障碍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酰胺类中枢兴奋药

——吡拉西坦、茴拉西坦、奥拉西坦。

【适应证】脑外伤、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所致的记忆及思维功能减退。

机制:

(1)作用于大脑皮质,激活、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

(2)促进大脑对磷脂和氨基酸的利用,增加大脑蛋白质合成;

(3)改善脑缺氧和脑损伤,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4)促进突触前膜对胆碱的再吸收,促进乙酰胆碱合成。

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多奈哌齐、利斯的明、石杉碱甲。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阻止乙酰胆碱水解,提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

【适应证】轻、中度老年期痴呆症状。

3.其他类

(1)胞磷胆碱钠——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促进苏醒。

(2)艾地苯醌——激活脑线粒体呼吸活性,改善脑内葡萄糖利用率,改善脑功能。

(3)银杏叶提取物——清除氧自由基,促进脑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改善脑功能。

【适应证】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

(1)脑功能不全及其后遗症,如:中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物模糊、慢性青光眼;

(4)末梢循环障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二、用药监护

(1)从小剂量用起,渐增。避免突然停药。

(2)使用利斯的明过程中,停药数日后再次服用,应从起始剂量重新开始。

第五节镇痛药

根据止痛强度:

1.强阿片类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术后止痛,以及中到重度癌性疼痛、慢性疼痛。

2.弱阿片类药: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用于轻、中度疼痛和癌性疼痛;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镇痛机制——

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组织内的阿片受体,选择性抑制兴奋性神经的冲动传递,解除疼痛感受。

吗啡——激动阿片受体

——减少P物质释放——阻断痛觉冲动传导——中枢镇痛。

阿片类受体——

(1)μ受体:

①μ1受体——中枢镇痛、欣快感、依赖性;

②μ2激动——呼吸抑制、心动过缓、胃肠道运动抑制和恶心呕吐。

(2)κ受体激动——脊髓水平镇痛、镇静和轻度呼吸抑制;

(3)δ受体激动——镇痛,引起血压下降、缩瞳、欣快感。

其他作用:

1.止泻——通过局部与中枢作用,改变肠道蠕动功能;

2.镇咳——直接抑制延髓和脑桥的咳嗽反射中枢。

【主要药品】

(一)吗啡——适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

1.严重创伤、战伤、烧伤、晚期癌症等疼痛;

2.心肌梗死——使患者镇静,并减轻患者心脏负担;

3.心源性哮喘;

4.麻醉和手术前给药——保持患者宁静进入嗜睡。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慎用:

A.颅内压升高(补充TANG扩血管)

B.低血容量性低血压(补充TANG扩血管)

C.胆道疾病或胰腺炎(补充TANG收缩Oddi括约肌)

D.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或呼吸抑制。

E.未明确诊断——尽量不用——掩盖病情,贻误诊断。

F.注意!

内脏绞痛——不能单独用,应与阿托品合用。

(2)重度癌痛患者——用量不受药典中极量的限制。

(3)中毒解救

①静脉注射纳洛酮。

②亦可用烯丙吗啡作为拮抗剂。

(二)哌替啶

1.剧痛——创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麻醉前用药或局麻与静吸复合麻醉辅助用药。

2.心源性哮喘。

3.人工冬眠——哌替啶+氯丙嗪+异丙嗪——人工冬眠合剂。

【注意事项】

1.内脏绞痛——与阿托品配伍应用。

2.分娩镇痛时,须监测对新生儿的抑制呼吸作用。

3.中毒解救——同吗啡。

但中毒出现的兴奋惊厥等症状,拮抗药可使其症状加重——只能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解除。

(三)可待因——“三镇”

(1)镇咳——较剧的频繁干咳。

(2)镇痛——中度以上的疼痛。

(3)镇静——辅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四)曲马多——中、重度疼痛。

【注意】

(1)禁止作为对阿片类有依赖性患者的代替品。

(2)缓慢减药——避免戒断症状。

(五)芬太尼——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是目前复合全麻中常用的药物。

(六)羟考酮——持续的中、重度疼痛。

(七)布桂嗪——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炎症性疼痛、神经痛、月经痛、关节痛、外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癌性疼痛(属二阶梯镇痛药)。

(二)典型不良反应

1.常见:呼吸抑制、支气管痉挛;

2.身体和精神依赖性;对于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如治疗适当,少见耐受性或依赖性。

3.少见:瞳孔缩小、黄视。

4.抗利尿作用——吗啡最为明显。

【监测用药过量和危象】

A.心动过缓——阿托品。

B.呼吸抑制——给氧,人工呼吸。

C.血压下降——升压药、补液。

D.肌肉僵直——肌松药+人工呼吸。

E.成瘾性镇痛药过量处理:

(1)距口服给药时间4~6h内——洗胃;

(2)注射给药后出现危象——静注纳洛酮。

(三)禁忌证

1.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肺功能不全、

2.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麻痹性肠梗阻

3.颅脑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

4.室上性心动过速;重症肌无力

5.哌替啶——不可用于晚期癌性疼痛——在体内可转变为毒性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产生神经系统毒性:震颤、抽搐、癫痫大发作。

二、用药监护

(一)妊娠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1)成瘾产妇的新生儿可立即出现戒断症状——戒断治疗。

(2)儿童及老年——尤易引起呼吸抑制——减少剂量。

(二)减少生理或心理依赖性

——逐渐停药,减少用量\戒毒治疗。

戒断症状

(三)规避不利的应用方法

(1)皮下或肌注时,患者应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以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晕眩甚至体位性低血压。

(2)门诊患者的镇痛,选用与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减少本类药的用量。

(四)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8字(TANG)“阶梯”“个体”“按时”“口服”。

(1)按阶梯给药:

轻度疼痛——非甾体抗炎药;

中度疼痛——弱阿片类;

重度疼痛——强阿片类药。

(2)个体化:剂量由小到大;不应对药量限制过严,应注意实际疗效。

(3)“按时”,而不是“按需”(只在疼痛时给药)。

(4)尽量口服——极少产生精神或身体依赖性。

【附——中枢镇痛药的分类——教材在开始部分】

1.非麻醉性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和中枢性镇痛药

(曲马多为代表)。

2.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

(1)阿片生物碱:吗啡、可待因和罂粟碱。

(2)半合成吗啡样镇痛药:氢吗啡酮、羟吗啡酮、双氢可待因、丁丙诺啡。

(3)合成阿片类:

①苯哌啶类——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

②二苯甲烷类——美沙酮、右丙氧芬;

③吗啡烷类——左啡诺、布托啡诺;

④苯并吗啡烷类——喷他佐辛、非那佐辛。

第五节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一、颅脑先天发育异常 【病理基础】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异常是由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所致。分类方法很多,本节从诊断和鉴别诊断出发,按病变的解剖部位进行分类可分为中线部位的病变、神经皮肤综合征、神经元和脑回形成异常。 中线部位的病变:脑膜和脑膜脑膨出、胼胝体发育不良、chiari畸形、Dondy-Walker综合征、透明隔囊肿、透明隔缺如、胼胝体脂肪瘤等。神经皮肤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 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等。 神经元和脑回形成异常:无脑回畸形、小脑回畸形、脑裂畸形、脑灰质异位。 【临床表现】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重者可有智力障碍、癫痫、瘫痪及各种神经症状体征,容易伴有其他器官和组织发育异常和疾病。【影像学表现】 1、脑膜和脑膜脑膨出:CT和MRI表现颅骨缺损、脑脊液囊性肿物或软组织肿物、脑室牵拉变形并移向病侧。 2、胼胝体发育不良:CT和MRI表现两侧侧脑室明显分离,侧脑室后角扩张,第三脑室上移,插入两侧脑室之间。可伴有其他发育畸形如胼胝体脂肪瘤、多小脑畸形等。 3、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向下延伸至枕骨大孔平面以下5mm以上,邻近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及脑干位置形态可正常或异常,常伴有脊髓

空洞症和Dondy-Walker综合征。 4、Dondy-Walker综合征:在MRI矢状面后颅凹扩大,直窦和窦汇上移至人字缝以上,小脑发育不全等,并发脑积水。 5、无脑回畸形:CT和MRI均显示大脑半球表面光滑,脑沟缺如,侧裂增宽,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室扩大。 6、脑裂畸形:脑皮质表面与侧脑室体部之间存在宽度不等的裂隙,裂隙两旁有厚度不等灰质带。 7、脑灰质异位:CT和MRI均见白质区内异位灰质灶,多位于半卵圆中心,并发脑裂畸形。 8、结节性硬化:CT表现为两侧室管膜下或脑室周围多发小结节状钙化。 9、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CT和MRI表现病侧大脑半球顶枕区沿脑沟脑回弧条状钙化。伴有脑发育不全和颅板增厚。 10、神经纤维瘤病:CT和MRI表现颅神经肿瘤(听神经、三叉神经和颈静脉孔处),常并发脑脊髓肿瘤、脑发育异常和脑血管异常。二、颅脑损伤 (一)脑挫裂伤(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 【病理基础】脑外伤引起的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散在小出血灶等。可分为三期 1、早期:伤后数日内脑组织以出血、水肿、坏死为主要变化。 2、中期:伤后数日至数周,逐渐出现修复性病理变化(瘢痕组织和

第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又名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而非类固醇结构的药物,通过抑制合成前列腺素所需的环氧酶而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NSAID 主要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谢物一环氧酶(COX),减少炎症介质,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 COX 有两种同工酶:COX-1 和COX-2。引起炎症反应的主要是COX-2,而在人体组织如胃壁、肾、血小板则是COX-1 的存在,它维护了相应器官的功能,具有生理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按其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可分为水杨酸类、乙酰苯胺类、吡唑酮类、芳基乙酸类、芳基丙酸类、1,2-苯并噻嗪类、选择性COX-2 抑制剂(考点) 1.水杨酸类 代表药阿司匹林、贝诺酯。 2.乙酰苯胺类 代表药对乙酰氨基酚。 3.芳基乙酸类 代表药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萘美丁酮等。 4.芳基丙酸类 代表药布洛芬、萘普生。 5.1,2-苯并噻嗪类 本类药又称昔康类,该类药对COX-2 的抑制作用比对COX-1 的作用强,有一定的选择性。代表药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6.选择性COX-2 抑制剂 代表药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尼美舒利。 (二)典型不良反应 NSAID 类以胃肠道不良反应最为常见。COX-2 选择性抑制剂虽可避免胃肠道的损害,但存在心血管不良反应风险。 (三)禁忌证(考点) 1.禁用于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2 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 2.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阿司匹林;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血液系统异常、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严重心功能异常患者禁用洛索洛芬;重度肝损患者禁用塞来昔布。 3.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阿司匹林;有心肌梗死病史或脑卒中病史者禁用塞来昔布。 (四)药物相互作用 1.阿司匹林与其他NSAID 类合用时疗效并不增强,但可降低其他NSAID 类药的生物利用度,胃肠道副作用包括溃疡、出血等风险增加,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增强,还可增加其他部位出血的风险。 2.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水杨酸制剂或其他NSAID 类药合用时,可明显增加肾毒性,包括肾乳头坏死、肾癌及膀胱癌等。 3.本类药除塞来昔布、萘丁美酮外与肝素、香豆素等抗凝血药或抗血小板药合用可增加出血风险。 4.NSAID 类药与利尿剂合用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在治疗开始前应监控肾功能,避免

抗精神病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剂,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那么,抗精神病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剂,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在通常的治疗剂量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和意识,却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行为等精神症状。那么,抗精神病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1、舒必利:与氯丙嗪比拟,锥外副反应较轻。因为口服后吸收不十分可靠、因人而异,故疗效较不不乱。治疗剂量为600到1400毫克。女性服用后,往往泛起月经异常。 2、氟哌啶醇: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往往被认作是尺度的抗精神病药。与氯丙嗪比拟,锥外副反应较重。泛起TD的可能性好像也比氯丙嗪较多。治疗剂量为6到20毫克。 3、奋乃静:疗效不见得比氯丙嗪更好,只是嗜睡较轻。与氯丙嗪比拟,锥外副反应较重。泛起肝功能异常较少。治疗剂量20到60毫克。 4、氯丙嗪:是最老牌的抗精神病药。作用机理很广泛,所以副反应比较多。嗜睡较多,锥外副反应不太严峻。治疗剂量是天天400到600毫克。服药久了,有的会泛起肝功能异常。 以上这些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因为有泛起各种副反应的可能,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往往逐步增加剂量,以期逐步适应。 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1、齐拉西酮:治疗剂量为80到160毫克。疗效不理想,锥外副反应不少。对心脏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必需予以留意。长处是体重增加较少。 2、阿立哌唑:疗效不理想,副反应较少。治疗剂量10到30毫克。加大剂量后可否增加疗效,没有研究可以作此证实,所以谁也不敢超过30毫克。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中枢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艹(卓)类和其他类。 (一)作用特点 1.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中枢神经系统非特异性抑制药,剂量由小到大,相继出现镇静、催眠、基础代谢率降低、麻醉及昏迷等作用。 2.苯二氮艹(卓)类: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 (1)作用机制 苯二氮艹(卓)类为苯二氮?受体激动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 (2)药物分类 长效类:地西泮(安定)、氟西泮 中效-短效类:氯硝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 3.环吡咯酮类:佐匹克隆 作用机制:作用于GABA受体。 适应证: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 不良反应:嗜睡、精神错乱。

(二)典型不良反应 1.巴比妥类 (1)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肌无力等后遗作用(宿醉反应) (2)过敏反应:一旦出现皮疹等皮肤反应,应立即停药。 (3)依赖性:戒断综合征 2.苯二氮艹(卓)类 (1)副作用: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共济失调。 (2)依赖性:连续用药,会发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出现撤药症状,但较巴比妥轻。 二、用药监护 (一)根据睡眠状态选择用药 1.原发性失眠首选非苯二氮艹(卓)类,如唑吡坦或艾司佐匹克隆等。 2.对入睡困难者首选艾司唑仑或扎来普隆。 3.对焦虑、夜间醒来次数较多者或早醒者选用氟西泮。 4.对精神紧张、情绪恐慌选择氯美扎酮。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选谷维素。 (二)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1.长期使用易耐药及依赖性,因此应交替使用。 2.服药期间可降低驾驶员的注意力。 三、主要药品 地西泮 适应证: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抗癫痫,缓解肌肉痉挛,也可用于紧张性头痛、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 2.中枢抑制或酒精中毒者及昏迷者可延长地西泮的半衰期。 3.静脉注射能诱发静脉血栓及静脉炎。 4.能透过胎盘和乳汁。 苯二氮艹(卓)类小结☆

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脱髓鞘疾病常见的病理改变: A.神经纤维髓鞘破坏 B.病变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 C.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D.神经轴索严重坏死 E.神经细胞相对完整 2.下列哪项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无关: A.病毒性感染 B.自身免疫反应 C.环境因素如高纬度地区 D.血管炎导致缺血 E.遗传易感性 3.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复发-缓解型 B.继发进展型 C.原发进展型 D.进展复发型 E.良性型 4.女性,24岁,一年前疲劳后视力减退,未经治疗约20余日好转,近1周感冒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和麻木,2日前向右看时视物双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球后视神经炎 B.重症肌无力 C.多发性硬化 D.脑干肿瘤 E.脊髓压迫症 5.一青年,7个月前因轻截瘫诊断急性脊髓炎住院治疗,2周后基本痊愈;近20天来感觉四肢发紧、阵发性强直伴剧烈疼痛,用芬必德无好转,入院时查头部MRI及BAEP、SEP和VEP均正常。对确诊多发性硬化最有价值的是: A.脑电图检查 B.CSF-IgG指数增高和寡克隆IgG带(+) C.检查发现有感觉障碍平面 D.Lhermitte征(+) E.脊髓MRI检查 6.男性,40岁,因感冒半月后出现性情改变如欣快、暴躁和猜疑,以及EEG弥漫性慢波,以脑炎诊断住院20天,经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准备3日后出院。但患者病情反复,新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更应考虑MS: A.视力减退并排除眼科疾病 B.局灶性癫痫发作 C.查到感觉障碍 D.双侧Babinski征(+) E.头颅MRI检查有信号异常 7.一中年患者因感冒半月后出现眼球震颤、声音嘶哑、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最不可能的疾病是: A.脱髓鞘脑炎 B.多发性硬化 C.Fisher综合征 D.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

第三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的中西药物相互作用 第一节概述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所在部位(病灶)和扩散范围不同,临床就表现为不同的运动、感觉、意识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根据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可将癫痫发作分为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未能分型的癫痫发作三大类。各类型癫痫的具体选药如下: 1.部分性发作(各种单纯或复杂的部分性发作):卡马西平(酰胺咪嗪,首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丙戊酸钠 2.全身性发作:(1)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卡马西 平、丙戊酸钠 (2)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地西泮(安定)、异戊巴比妥钠、副醛、 水合氯醛、氟烷、硫喷妥钠、乙醚、利多卡因 (3)小发作(失神发作):乙琥胺或丙戊酸钠(首选)、氯硝西泮(氯 硝安定)、乙酰唑胺、三甲双酮 (4)其它各种形式的小发作:丙戊酸钠等 3.未能分型的发作:(1)婴儿痉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泼尼松、地西泮类 (2)其它形式的抽搐性疾病(婴儿抽搐及发热性惊厥):苯巴比妥用药物治疗癫痫的目的在于控制发作。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发作及以往用药的剂量、疗效和毒副反应来决定。治疗开始时,最好只用一种药物,因为病人常常只需一种药物就能控制发作。如果用一种基本药物未能完全控制发作,则可将原用药物的剂量减小到无毒、副反应的水平,加上另一药物。新加药物的剂量应逐渐增加至治疗水平。如果癫痫发作很严重,确需使用多种药物时,也可同时用多种药物。常用的是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二者小剂量联用,可避免毒副反应。临床证明,中西药物合用治疗癫痫,不仅疗效提高,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如苯妥英钠与中药石菖蒲合用治疗癫痫大发作,疗效优于单用苯妥英钠。外伤性局限性癫痫,目前多无特效疗法,只沿用非外伤性癫痫的一般疗法,且效果欠佳,复发率较高;尤其是儿童,经常发作严重地影响智力发育、甚至造成终生残废。用中药干地龙与小剂量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地西泮等)治疗,疗效满意,并能避免苯妥英钠久服引起齿龈增生(多见小儿)。苯巴比妥与中药癫痫宁合用治疗顽固性癫痫可协同增效,且副反应小。 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不宜与中药杏仁、桃仁等并用,以免出现呼吸中枢抑制。溴化物(溴化铵、溴化钾、溴化钙、溴化钠、三溴片、三溴合剂、溴咖啡因合剂、溴安缬合剂等)与含朱砂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同服,可产生肠道毒副反应,如医源性肠炎。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倾向于认为与环境、精神及内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 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该膜上的AchR受到损害后,受体数目减少。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应用胆碱酯酶抑制治疗后明显减轻。 发病机制: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a.发病年龄:两个高峰:20-40、40-60 b.无明显诱因,隐袭起病,呈进展性或缓解与复发交替性发展,部分严重者呈 持续性。发病后2-3年可自行缓解,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者可持续3年左右,多数不发展至全身肌肉。 c.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但在发病早期可单独出现眼外肌、喉部肌肉无力或肢 体肌无力,颅神经支配的肌肉较脊神经支配的肌肉更容易受累,常从一组肌群无力开始,逐步累及到其他肌群。 d.骨骼肌易疲劳或肌无力呈波动性,肌肉持续收缩后出现肌无力甚至瘫痪,休 息后症状减轻或缓解,晨轻暮重现象。 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斜视、复视、眼球固定 面部肌肉或口咽肌麻痹: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进食时间长、说话带鼻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麻痹: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四肢肌受累以近端为重,表现为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 注意: 1.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感觉正常。 2.呼吸肌受累出现呼吸困难者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本病致死的直接原因。 3.首次采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都有明显的效果,这是本病的特点。 e.肌无力危象:早期迅速恶化或进展过程中突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的换气功能时,称重症肌无力危象。 1.肌无力危象:疾病发展严重的表现,注射新斯的明明显好转。 2.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困难,之外常伴有瞳孔缩小、汗多、唾液分泌增多等药物副作用现象。注射新斯的明后无效,症状反而更加重。 3.反拗性危象:在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期间,因感染、分泌、手术等因素导致患者突然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无效,而出现呼吸困难;注射新斯的明后无效,也不加重症状. f辅助检查: 疲劳试验:适用于病情不严重者,尤其是症状不明显者,眨眼30次;两臂持续平举;持续起蹲10-20次。 新斯的明实验:1.5mg新斯的明,0.5mg阿托品;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重复神经电刺激(RNES):典型改变为低频(2-5HZ)和高频(>10HZ)重复刺激运动神经时,若出现动作电位波幅的递减,且低频刺激递减在10%-15%以上,高频刺激递减在30%以上则为阳性,(检查前停服康胆碱酯酶药物12-18小时)否则可出现假阴性。

1.精神疾病的概念是: A.受精神创伤后的情绪悲观 B.未达到个人目的的内心矛盾 C.以精神活动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D.精神疾病实际上是思想病 E.以上都不对 2.意识模糊综合征最主要特征是: A意识清晰度降低 B.动作紊乱 C.兴奋激动 D.呓语 E.思维不连贯 3.精神分裂症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 A.情感障碍 B.感知障碍 C.思维障碍 D.意志活动障碍 E.缺乏自知力 4.精神发育迟滞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意志薄弱、富于依赖性 B.情感变幻莫测 C.学习能力差 D.智力水平较同龄的人低 E.整日忙碌不停、伤人毁物 5.电休克治疗最适宜的疾病是: A.燥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抑郁症 D.癔症 E.强迫症 6.每次上街不能控制地数电线杆,自感痛苦,要求治疗,应属: A.恐怖症 B.强迫症 C.精神衰弱 D.抑郁症 E.癔症 7.症状性精神病治疗的根本方法是: A.病因治疗 B.中药治疗 C.小剂量镇静剂 D.促脑细胞代谢药物 E.支持疗法 8.抑郁症具有严重自伤倾向时,最好慎重应用: A.静脉注射氯丙嗪 B.肌肉注射氟啶醇 C.电抽搐 D.强刺人中,足三里 E.胰岛素昏迷 9.慢性器质性精神病早期记忆障碍主要为: A.错构或虚构 B.顺行性遗忘 C.逆行性遗忘 D.近事遗忘 E.远事遗忘 10.精神活动主要指: A.饮食、起居、待人接物 B.工作、生活、娱乐 C.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 D.思维、理想、情操 E.以上都不是 11.患者感到地球上各种客体都比原来小,是属于: A.幻觉 B.幻想 C.妄想 D.错觉 E.知觉综合障碍 12.反应性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主要鉴别在于前者: A.精神因素明显 B.有焦虑症状 C.情绪抑郁 D.妄想不泛化 E.常急性起病 13.精神治疗为首选的疾病是; A.精神分裂症 B.药瘾 C.神经官能病 D.精神发育迟滞 E.更年期精神病 14.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特殊意义的妄想为: A.疑病妄想 B.被害妄想 C.原发性妄想 D.罪恶妄想 E.嫉妒妄想 15.自觉心慌心悸,多次内科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患者仍认为自己患心脏病,应属: A.焦虑症 B.抑郁症 C.疑病症 D.恐怖症 E.强迫症 16.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临床主要为: A.木僵 B.思维迟钝 C.思维破裂 D.意识障碍 E.情感淡漠 17.治疗抑郁症时首要注意的问题是; A.拒食导致营养不良 B.少活动而引起合并感染 C.自责有自伤观念 D.症状波动昼重夜轻 E.因身体不适而产生疑病 18.老年前期痴呆有代表性的疾病为: A.Wilson氏病 B.Alzheimer氏病 C.Parkinson氏综合症 D.肺脑综合症 E.动脉硬化性精神病 19.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最新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 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开发了疗效好、使用方便的各种释药系统, 主要剂型有口腔速崩片, 口服复方制剂, 口服缓、控释制剂, 储库型长效注射剂, 鞘内输注液, 口腔喷雾剂和离子渗透透皮释药系统等。 关键词:药物新制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进展 引言:中枢神经系统受致病因素影响(尤其是未能查出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时)而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精神病。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全球约有1.2亿人罹患此病。抑郁症带给中国的总经济负担达到622亿元人民币,抗抑郁药销售额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最大的份额, 2004年全球销售额为159亿美元, 据预测2011年会下降至135亿美元。鉴于此,在如今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开发中,开发出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本文从近几年的中枢神经系统新药中提取出几个,供大家学习参考。

正文: 1、长效奥氮平注射液 长效奥氮平注射液是一种试验配方,它结合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Zyprexa(R)(奥氮平)和双羟萘酸(可生成一种盐类物质),能够将奥氮平的药效最长维持至4周。对于那些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由于他们很难坚持每天治疗,因此长效可注射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改善疗效。 礼来公司(Lilly) 临床研究医师David McDonnell 医学博士表示:“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已经从奥氮平药物中受益,但由于无法长期坚持,因此依然饱受病痛折磨。会上展示的这些研究就长效奥氮平注射液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了一些见解。由于精神分裂症的性质是长期、严重的,并且坚持长期治疗十分困难、药物配给机构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因此,如果长效奥氮平注射液获得批准,那么该制剂将成为一项极具价值的治疗方案。” 针对长效奥氮平注射液应用的独立监管评审活动即将在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之间展开。目前,长效奥氮平注射液正在接受欧盟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 的评审,CHMP 的意见将决定该制剂能否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并获得各国市场许可证。 研究表明,长效奥氮平注射液剂量的积极疗效最多可维持6个月。接受长效奥氮平注射液治疗剂量(每2周150毫克、每2周300毫克、每4周405毫克)患者的PANSS 总分中,其开始到终点的平均变化值与那些接受参考剂量的患者有明显差异(前、后者之比分别为:2.7、-2.2、-0.1比7.3;所有p<0.001)。接受治疗剂量(每2周150毫克、每2周300毫克、每4周405毫克)与参考剂量(每4周45毫克)两小组之间的PANSS 总分的明显差异分别自试验后第11周、第3周和第2周开始显现,并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研究(p<0.05) 结束。长效奥氮平注射液的治疗剂量与参考剂量之间的类似差别也同样出现在BPRS 总分、

精神疾病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疾病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精神科600例患者全部用药记录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疾病药物平均使用剂量均在安全用药剂量范围之内,新型药物的使用频率增加。结论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我们追求的最大目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Medication records of 600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urvey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The average dosage of antipsychotic drugs was used within the safe dosage ranges and the new drugs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 Conclusion It is still our final goal to select the suitable drugs for different symptoms,improve curative effec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Mental disorders;Antipsychotic drugs;Clinical application 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精神疾病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1],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DDDs)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3]。新的抗精神疾病类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已占主导地位。但是许多新药的不良反应也不断被发现,如何安全、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是精神科医师在临床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2014年6月入住我院精神科患者共计600例,其中男335例,女265例。年龄20岁以下36人,占6.00%,21~35 岁303人,占50.50%,36~50 岁212人,占35.33%,51 岁以上49人,占8.17%。 1.2 调查工具 入院当天采用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病症诊断(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分类,按照大类统计)进行详细记录如表1所示,每日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品种数、药物通用名和商品名、药物使用情况、临床疗效和ADR等项目进行逐个登记。 1.3 评定方法 采用了WHO推荐的规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4],分别对病例数、用药量等作出分析,利用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dex,DUI)来评

一、精神分裂症:1 诊断标准: 1、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 2、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 (1)联想障碍(2)妄想(3)幻觉(4)情感障碍(5)行为障碍(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 二、双相情感障碍 诊断要点: 1、必须符合躁狂或轻噪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 (一)噪狂发作:(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维奔逸(3)意志增强(4)其它:常有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增强等。 (二)抑郁发作: (1)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表现思维缓慢,言语和动作减少。(2)生物学特征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下降,以及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轻的节律变化)。(3)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 1、以系统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妄想内容不荒廖离奇,不怪异,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解释,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常见的妄想有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 2、一般很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想内容相关的异常情感和意向行为外,患者其他的个人行为基本没有损害,人格保持相对完整。 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样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明显功能缺陷。 3、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 4、病前性格无明显缺陷,部分病人有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家病史。 五、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1、癫痫史或癫痫发作的证据。 2、呈发作性精神障碍,一般历时短暂,有不同程序意识障碍,事后不能完全回忆。 3、持续性精神障碍,如智能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六、严重精神发育迟滞 1、智力比正常人同龄人显著低下,标准智力测评的智商<70。 2、社会适应能力较相同文化背景的同龄人低下。 3、起源于18岁以前。 4、部分病人有某些特殊的体态、面容、躯体疾病以及神经系统体征。 氯丙嗪成人充分治疗剂量通常为每日200—800mg 口服,每次12.5-100mg,一日2-3次 碳酸锂成人用量按体重20~25mg/kg计算,躁狂症治疗剂量为一日600~2000mg,分2~3次服用,

精神病常用药物剂量 一、氯丙嗪100-200毫克/次2-3次/日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副作用大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开始,进入了精神药理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氯丙嗪的发现改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并在西方国家掀起了非住院化运动,使许多精神病患者不必被终身强迫关锁在医院里。氯丙嗪的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氯氮平50-100毫克/次2-3次/日不仅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适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也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改用本品可能有效。本品也用于治疗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因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宜作为首选药。三、苏(舒)必利100-200毫克/次3次/日用于治疗呕吐、精神分裂症及慢性退缩和幻觉妄想病、官能性抑郁和疑病状态、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智力发育不全伴有人格障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眩晕、偏头痛等。 四、利培酮2-3毫克/次2次/日常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副作用小。 五、奋乃静4毫克/次3次/日药理作用与氯丙嗪相似,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较强,镇静作用较弱。毒性较低,对幻觉、妄想、焦虑、紧张、激动等症状有效,也可用于症状性精神病。 六、佳乐定0.4毫克/次3次/日抗惊恐 七、欣什宁9-15粒/次3次/日为蒙医惯用药材,基本缓解和治愈心脏病及神经衰弱等病症。坚持服用,可彻底征服病魔折磨,还您一个健康的体魄。 八、忆梦返 3.75-7.5毫克 1次/日睡前服,功能主治:各种因素引起的失眠症,包括时差、工作导致失眠及手术前焦虑导致失眠等。 九、氯硝西泮2毫克/次2-3次/日可用于各型癫痫,对舞蹈症亦有效。对药物引起的多动症、慢性多发性抽搐、僵人综合征、各类神经痛也有一定疗效。 十、新乐康2-3片/次3次/日新乐康功效主治:平肝养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证见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心悸、头晕等。 十一、思舒利1毫克/次2次/日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幻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绪淡漠及社交淡漠、少语)。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治疗中,维思通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十二、脑复康0.8-1.6克/次3次/日脑代谢及促智药,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对由于衰老、脑血管意外、一氧化碳中毒等原因引起的记忆、思维障碍、中风、偏瘫均有一定疗效。对某些儿童智能低下和夜尿症也有疗效。 十三、脑复新100毫克/次3次/日脑代谢及促智药,适用于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及脑膜炎后遗症等的头晕胀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的改善;亦用于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性精神症状等。 十四、苯妥英钠 100毫克/次 2-3次/日抗癫痫作用,用于发作期。 十五、碳酸锂1片/次3次/日主要治疗躁狂症,对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作用,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也有预防发作作用。也用于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精神性疾病常用药物 奥氮平 功能主治:精神分裂症和其它有严重阳性症状(例如:妄想、幻觉、思维障碍、敌意和猜疑)和/或阴性症状(例如:情感淡漠、情感和社会退缩、言语贫乏)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奥氮平亦可缓解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常见的继发性情感症状。奥氮平长期服用对身体影响很大,不建议长期服用奥氮平。 用法用量:剂量范围在每日5毫克至20毫克之间。推荐起始剂量和常规治疗剂量为每日10毫克。维持剂量应为最小有效剂量,一般亦为10毫克,但应定期评估。超过每日15毫克的用药,应进行临床评估。超过每日15毫克的用药,应进行临床评估,严重肾功能损害或中度肝功能损害者,起始剂量为5毫克,剂量递增为每次5毫克,间期至少一周。 氯氮平(抗精神失常药) 功能主治:控制精神病的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效果较好,故可用于兴奋躁动病人,一般4-5日可见效。适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也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改用本品可能有效。本品也用于治疗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因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宜作为首选药。 用法用量:口服,从小剂量开始,首次剂量为一次25mg,一日2~3次,逐渐缓慢增加至常用治疗量一日200~400mg,高量可达一日600mg。维持量为一日 100~200mg。 禁忌症:严重心、肝、肾疾患、昏迷、谵妄、低血压、癫痫、青光眼、骨髓抑制或白细胞减少者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氯丙嗪(冬眠灵) 功能主治:是第一个抗精神病药,开创了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历史。 用法用量:(1)口服,成人充分治疗剂量通常为每日200—800mg,分次服用。依治疗所需和耐受情况逐渐递增给药。对年老或体弱者更应从较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耐受情况徐缓增加药量。(2)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成人肌内注射每次可使用25—50mg。 治疗严重兴奋躁动时,可根据需要和耐受情况隔数小时重复用药一次。静脉注射也可使用25—50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mg/ml,然后以每分钟不超过1mg的速度缓慢注入。目前多数采用静脉滴注而避免静脉注射,以免意外。对年老或体弱者均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注射时尤应注意耐受情况,缓慢给药。 禁忌症:有癫痫史者、昏迷患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禁用。不能与肾上腺素合用,以免引起血压急剧下降。 舒必利 功能主治:抗精神病作用:抗木僵、退缩、幻觉、妄想及精神错乱的作用较强,并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无催眠作用。 用法用量:本品对淡漠退缩木僵抑郁幻觉和妄想症状的效果较好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偏执型紧张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孤僻退缩淡漠症状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治疗精神分裂症开始剂量为一次mg (一片)一日~次逐渐增至治疗量一日~mg(-片)维持剂量为一日~mg(-片)止呕一次~mg(-片)一日~次 佳乐定 功能主治:本品为苯二氮卓类催眠镇静药和抗焦虑药,用于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于催眠或焦虑的辅助用药,也可作为抗惊恐药,并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对有精神抑郁的病人应慎用。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抗焦虑,开始一次0.4mg,一日3次,用量按需

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题库4-1-8

问题: [单选]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大脑皮层深度抑制 B.延髓过度兴奋后功能紊乱 C.血压过低 D.心跳骤停 E.呼吸麻痹

问题: [单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产生戒断反应的原因是() A.脑内5-羟色胺受体数目减少 B.脑内5-羟色胺受体敏感性下调 C.脑内5-羟色胺受体敏感性增强 D.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升高 E.脑内5-羟色胺受体数目增多 本题考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戒断反应产生的原因。戒断反应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产生戒断反应的原因主要是长期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脑内5-HT受体敏感性下调。当突然停服就会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下降,神经信息传递低下,引起头晕、过度睡眠、精神错乱、梦境鲜明、神经敏感性增强、抑郁、恶心等,特别是半衰期较短的帕罗西汀最易出现。故答案选B。

问题: [单选]关于吗啡镇痛作用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降低外周神经末梢对疼痛的感受性 B.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C.抑制中枢阿片受体 D.抑制大脑边缘系统 E.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 https://www.doczj.com/doc/e618061904.html,/ 约会出租

问题: [单选]吗啡的镇痛作用最适用于() A.诊断未明的急腹症 B.分娩止痛 C.颅脑外伤的疼痛 D.其他药物无效的急性锐痛 E.用于哺乳妇女的止痛

问题: [单选]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的原因是() A.促进组胺释放 B.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C.抑制呼吸、延长产程 D.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动 E.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综合征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综合征 Bell sigh(贝尔征):面神经炎患者,闭眼时双眼球向外上方转动, 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征。 Fisher综合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三联 征,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CTS(腕管综合征):各种原因致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出现桡侧三个手指感觉障碍、麻木、疼痛及大鱼际肌萎缩称腕管综合征。 Froin征:椎管严重梗阻时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细胞数正常,蛋白含量超过10g/L时,黄色的脑脊液流出后自动凝固,称为Froin 征。 Meige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眼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帕金森综合症: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 Charcot三主征:眼震、意向震颤和吟诗样语言。 Lhermitte sigh(莱尔米特征):被动屈颈会诱导出现刺激感或闪电样感觉,自颈部沿脊柱放散至大腿或足部,称为莱尔米特征。 手足口综合征:EV71 颅高压三主征: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巴宾斯基等位征:1 Chaddock征2 Oppenheim征3 Schaeffer征4 Gordon征5 Gonda征6 Pussep征 无动性缄默征:又称睁眼昏迷。病变在脑干上部和网状激活系统,病人无目的的注视,似觉醒状态但缄默不语,肢体不能活动。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梗死正常发生在脊髓前动脉供血区,以中胸段和下胸段多见,病损水平的相应部位出现根痛,短时间内即发生截瘫,痛温觉丧失,大小便障碍,深感觉保留,称为~ parinnaud 综合征:上丘的破坏性病变可引起两眼向上同向运 动不能。 Millard-Gubler 综合征:一侧脑桥病变时可出现同侧面神经和 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Brow-Sequard 综合征:又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 Weber综合征:一侧中脑大脑脚受损,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及对侧 中枢性偏瘫。 Froster-Kenndey综合征:一侧额叶底部病变(肿瘤)时出现,同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及嗅觉丧失,对侧视乳头水肿。 Gerstmann 综合征:优势半球角回(angular gyrus)的损害导致计算不能,不能识别手指,左右侧认识不能和书写不能。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目前,世界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市场总值大约有440亿美元,约占世界总医药市场的15%。美国市场拥有世界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市场收入的大约三分之二。从治疗水平上来讲,3个主要的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市场(包括抑郁症、癫痫、精神分裂症),合计占这个总市场的85%。 全球销售额领先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是用于抑郁症的,每种药品的销售额高于20亿美元。紧接其后的两种销售最佳的药品是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癫痫、偏头痛、多发性硬化和焦虑等适应症由销售额领先的10种药品覆盖。多数大公司至少涉及一个中枢神经系统领域,同时也趋向于涉及与年龄有关的治疗种类中。 对于具有较高销售额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这些产品的销售额占该公司总销售额的六分之一或一半。然而仅有六家公司有4种或更多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列入世界销售额领先的处方药行列。另外,有5种主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品的专利将于2002年在美国到期。 在主要的市场,老年人口的总百分比将会明显地增长,早老性痴呆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地增长,它也是改进药品和治疗战略必须优先考虑的疾病。由于这些疾病的流行正在稳定地增加,对控制疾病的药物需求也正在增加,特别是一些主要的疾病,如抑郁症、精神病和激动的合并症。 在下一个十年中,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将要继续扩大。该市场的扩大有两个主要原因:患者和医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了解的改进,以及对构成能够改进治疗这些疾病的神经药理机理的较好了解。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抗抑郁症药物、凭处方出售的止痛药品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领域。预计在下一个5年中,将有10种产品迅速进入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大多数的新抗精神分裂治疗剂是口服吸收配方产品。预计抗癫痫药物市场在未来的几年中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到2005年,将会有另外的l 5种产品进入市场。在开发中具有最少量产品的市场是肥胖和睡眠紊乱用药。在过去的几年中,处方止痛药物市场已稳定地增长。目前有35种以上用于控制疼痛的药品处于开发之中。 1.2010年抗抑郁焦虑药物市场预测 抗抑郁和焦虑药物市场占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市场的最大份额,大约为44%,接近200亿美元。去年该市场已增长了大约14%。抑郁症的具体流行病学数据还不确切,但是美国国家疾病协会报告:17%的美国人在他们一生中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去年一年里,10%的美国人发作该病。抑郁症患者常常继续患上另一种精神病,特别是焦虑症和酗酒。 该市场销售的增长通过较新药品如Paxil(葛兰素史克),ZoloFt(辉瑞)、Celexa(Forest Laboratories)和EFFexor(惠氏)来维持市场销售能力。此外,对这些药品扩增的适应症(即用于治疗一般的焦虑症、恐慌、强迫观念、行为紊乱和外伤后紧张等病)进一步扩大了其市场发展的潜力。 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需要诊断和治疗人群的增加,抗抑郁药市场的销售额将从目前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意识模糊、谵妄。 —意识内容变化—嗜睡、昏睡、昏迷。—意识觉醒度下降 一、 以觉醒度改变的意识障碍: A 、 嗜睡。 B 、 昏睡。 C 、 昏迷: a 、 浅昏迷。 b 、中昏迷。 c 、 深昏迷——瞳孔散大,生命征明显改变。 大脑和脑干功能丧失——脑死亡。标准: 1、对外界无反应,脊髓反射可存在。 2、脑干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固定。 3、自主呼吸停止。 4、脑电图显示无脑电活动,体感诱发电位示脑干功能丧失。 5、TCD ——无脑血流灌注。 6、经各种抢救无效,时间持续≥12小时。 7、 除外药源性、内分泌性、中毒性、低温的原因。 二、 以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注意力下降、反应淡漠、定向力下降、活动下降、语言受损。 2、 谵妄(急性所致):对外界的认识和反应下降,伴幻觉,波动性症状。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合症: 双侧大脑皮质广泛受损——对外界无反应、眼球仅无意识活动、睡眠周期存、脑干反射存。 2、无动性缄默症: 脑干上部丘脑网状激活系统障碍——肌张力下降、无锥体束征、睡眠周期存、外界无反应。 3、植物状态: A、大脑半球严重受损+脑干功能保存:反射性睁眼、睡眠周期存、脑干 反射存、外界无反应。 B、持续植物状态:脑外伤——植物持续状态(≥12月),其它原因的则 为≥3月。 四、鉴别诊断: 1、闭锁综合症: 脑桥基底部障碍:双侧锥体束、皮质脑干束障碍——意识清楚、仅能眨 眼、眼球垂直运动示意,不能水平运动。 2、意志缺乏症: 双侧额叶障碍——清醒状态,但无始动性、不语少动、额叶释放反射。 3、木僵: 精神障碍——伴有蜡样屈曲、违拗症、情感性自主神经改变。

第一章六大类精神疾病概述 1、精神分裂症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 4、偏执性精神障碍 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章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一、流行病学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在1%左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成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可能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社会心理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或评论性的,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1)妄想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 (2)被动体验患者常常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患者对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释,如“受到某种射线影响”、“被骗服了某种药物”、“身上被安装了仪器”等等。 (3)思维联想障碍直觉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谈“费劲”。患者在交谈时经常游移于主题之外,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句句说不到点子上,但句句似乎又都沾点儿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思维散漫)。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破碎,根本无法交谈(思维破裂)。 (4)思维贫乏根据患者言语的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语量贫乏,缺乏主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否”,很少加以发挥。同时患者在每次应答问题时总要延迟很长时间。即使患者在回答问题时语量足够,内容却含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3、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 4、意志与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患者在坚持工作、完成学业、料理家务方面有很大困难,往往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