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体育学重点整理讲课教案

学校体育学重点整理讲课教案

学校体育学重点整理讲课教案
学校体育学重点整理讲课教案

学校体育学重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

终身体育的释义: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整个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总和(名词)

①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②严复提出的通过发展体、智、德三育来达到自强保种、救亡图存目的的尚力思想是在中国遭遇空前的民族危机之际③康有为在(《大同书》)里系统提出了各级学校体育课方面的一系列设想④梁启超也积极倡导德智体三育,认为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填空)

许多学校自动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填空)

①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②身体机能发育的年龄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器官系统,如(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③体能是指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学校体育队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①促进身心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②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③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④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简答)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①促进智力发展②促进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③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进取心④形成积极的个性特质,完善人格

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名词)

社会化的定义:是把一个生物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过程,也是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名词)

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①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精神角色意识和道德规范(简答)

动作发展概念:动作发展是研究人一生动作行为的变化、构成这些变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名词)

学校体育的概念:是指在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名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名词)

学校体育目的:1.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的目标:①有效的增进学生的健康②是学生能较为水岸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③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坚持锻炼的习惯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⑤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⑥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简答)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国家制定的关于学校体育工作层次最高,最全面的行政法规,是学校体育法规制度建设的基础。

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主要由三方面机构组成,分别是(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学校体育教育及科研机构)和(学校体育社会组织)

学校体育制度:是指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相关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制定并在学校实施的较固定的各种制度和办法的总称。

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可分为(宏观管理)系统和(微观管理)系统两部分,宏观管理系统主要指(外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微观管理系统主要指学校(内部)的管理

体育课程:一门学科,一项活动

体育课程的特点:①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②体育课程是生命与生活教育课程③体育课程是情意性课程④体育课是综合性课程(简答)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一、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①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②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③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这是内在规律。二、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①特殊的认知领域身体认知②体育课程对促进非智力因素的特定作用。三、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体育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即承担保存、传递和重建体育文化的任务。四、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教育的构成要素,它对德育、智育紧密结合对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五、体育课程的科学与人文学基础: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应当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两大学科基础。(论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对照比较新课标的理念):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②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实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③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④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运动专长的形成,奠定了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简答)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标准2、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3、根据学生需要和兴趣加大自主选择性4、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确立课程内容目标

体育课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1.因时制宜因地制宜2、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3.发挥学校在其中的作用4、建立体育课程实施网状结构

体育教学过程:1、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统一的过程2、是系统运行的动态的过程3、是以身体练习为媒介,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体育教学过程特点:1.身体直接参与2、体力和智力相结合3、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的概念: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

28.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①整体性②连续型③层次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是课程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名词)

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1、身体运动性2、健身性3、娱乐性4、非阶梯性(没有学科之间比较清晰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解体结构,以及从基础到提高的逻辑体系)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基础性、实用性、兴趣性、科学性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育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名词)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1、根据教学目标2、根据教材内容特点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4、根据教师的条件和特点运用:整体性,启发性,灵活性

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是指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以及体育专业理论等相关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体育教学问题、确定体育教学目标、设计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实行方案、评价结果和修改方案的系统化计划过程。(名词)

体育教学设计的程序由三个阶段组成,分别是(背景分析阶段)、(决策设计阶段)和(评价反馈阶段)(填空)

体育教学设计划分的4个层次:①学段或水平教学计划的设计②学年与学期③单元/模块④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

学段体育教学计划的划分有两种,一是按照(学段)划分,如小学和高中、二是按照(水平)划分,如水平一二三。

学年与学期教学计划填空:也称(年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

准;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学进度)(填空)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内容:①体能的评价②知识与技能的评价③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④态度与参与的评价(简答)

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评价方法分类:①根据评价时间划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②根据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划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③根据评价内容划分: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填空)

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一、体育教师的教学基础素养的评价:①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②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③体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价。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①对体育教师教学理解能力的评价②对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③对体育教师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价。三、体育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①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②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评价。(论述或简答)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特点:①多样性②潜在性③多质性

体育课程资源分类:一、根据来源分类:①校内体育资源②校外体育资源;二、根据存在方式分类:①显性资源②隐性资源;三、根据功能特点分类:①素材性②条件性;四、根据形态分类:①新兴运动项目②民族民间传统体育③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④引领消费的高雅项目⑤适合特殊人群的各类体育项目(填空)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因素:①简化规则:修改内容,去掉不适合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发展的复杂内容,弱化竞技成分,淡化终结性的达标评价内容,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②简化技战术:降低需要的经过较为系统的训练和较高体能技术水平才能完成的技战术要求③降低难度要求: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可求动作的细节,调整机械规格④改造场地器材:是场地器材适合学生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能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填空、简答)

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现有器材设备的开发与利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制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如沙袋,接力棒,毽子等。充分利用和发挥机械的多功能,尽量开发一切可以使用的体育器材设施资源,克服学校设施匮乏的困难,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二、对现有场地设施的改造:可以把学校正规的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学生活动的器材,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网高度,缩小篮球,排球等。根据本校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体育场地的改造和开发有多种形式,建造多功能运动场所,多功能运动社区,和体育生活化社区等等。三、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要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应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安全性好的地方,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享受阳光,利用现有的自然地理资源与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应用)

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将课程分为①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与②体育与健康实践课(填空)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包括:①新授课②复习课③考核课④综合课(填空)

体育实践课的结构:①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学生的学习与练习③教学内容安排的顺序与节奏④教学手段与方法(填空)

体育实践课密度的概念:称为(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教学与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名词或填空)

体育实践课密度的测定与评价:(计算题)

一、练习密度: D练习=各练习时间之和/课的总时间*100%

二、综合密度: D综合=各项活动的时间和(5部分)/课的总时间*100%

体育课的运动生理负荷测定与评价:(应用题)

一、手测心率由2人操作完成,一人测脉搏,一人记录,测10秒乘以6(填空)

二、心率测定法要求:了解体育教育的过程,明确测定分工,认真做好测定的准备工作,选好受测的对象

三、选好测定的时间:课前2分钟测相对安静心率;课开始时一般采取定时测(2分钟为宜),联系前后测相结合的方法;课后2分钟,4恩重测,观察心率恢复的情况。每次测定后,及时报告时间,内容和心率,准确记录并将所测数据换算成心率。

四、平均心率的计算:简便计算法:将课中每次测得的心率想家,除以测定的次数得出平均心率

六、衡量平均心率的标准:小学生120-130次/每分钟,初中生120-140,高中女生120-140,高中男生130-150,由于课的类型,教学内容,季节气候,组织形式的不同,运动负荷有所区别,应据情况而定。体育课的准备:备课的形式包括①集体备课②个人备课;从教师备课时间顺序开看,分为①预先备课②直接备课,两个阶段。(填空)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是在体育课程以外进行的,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进行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名词或填空)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①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②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③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活动④小团体体育活动⑤个人锻炼活动⑥体育教师超市模式教学模式,学校体育教学基金(简答)

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定:①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计划②年级③班级④俱乐部⑤小团体和个人(简答)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惊醒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名词)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一、训练的一般特点:①以提高运动成绩为主要目标②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③训练内容手段的有机联系。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①业余性②基础性③广泛性

周训练计划;是指根据阶段训练计划,并结合课余体育训练实际,制定的一个星期的训练安排(填空)

学校课余训练内容的安排:①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个部分。②技术训练③心理训练④战术训练⑤品德与作风训练(填空)

竞赛训练法:常用的包括①游戏性竞赛②训练性竞赛③身体素质竞赛④测验性竞赛⑤适应性竞赛(填空)课余体育竞赛的概念: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优秀哦东,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填空)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①课余性②群众性③教育性④多样性(填空)

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包括①本学年的竞赛项目②竞赛时间③竞赛地点④参赛单位⑤参赛人数⑥主办单位(填空)

竞赛规程:是根据学校监督体育竞赛日程计划,开展某一项比赛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课余体育竞赛工作的重要依据(名词)

体育教育实习中的调查:①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他能够与教学调查的设计实施,对于丰富与提高自己对中小学生体育教育实践的认识,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都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②调查内容:学校体育的现状,改革情况,学生卫生体育保健,学生营养与健康,学生体质发展,体育设施和运动队建设③调查的步骤:确定调查的目标和任务,拟定调查题目,选定对象,确定范围和方法,拟定提纲,安排日程,提交给学校和指导老师,获取建议和支持,收集资料,统计数据分析,撰写报告。(应用)

体育某学校要招某专项的体育教师,请你为该专项设计一份具体实施方案:在训练安排上首先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适合于心理和身体机能发展特点的训练计划,科学的进行训练,为后续的训练和比赛打下基础。自由发挥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一、前言: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特点。以让学生自动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创新为中心,结合体育学科突出四个特点。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小学四年级班 ㈠学习内容: (1) 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 (2) 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㈡学习目标: 1、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歌舞中做出基本跳跃的动作。 2、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㈢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通过唱中游、游中练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单脚起

跳双脚落地"简单的动作方法,同时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㈣片段介绍: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⑴ 课堂常规(略),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⑵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跟教师一起跳舞。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⑴跳跃: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⑵唱儿歌-进入情景-探究学习-自主学练-知识技能评价。 ⑶学生唱一编一跳一练一评,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技能。 3、激活思维,拓展能力。 ⑴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创编各种跳的方法。 ⑵唱儿歌-分组游戏-能力拓展-创新能力评价 ⑶学生唱、唱—创、创—评、评,展示创编内容。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⑴ 放松:听音乐、师生共同舞蹈。 ⑵小结:师生共同讲评。 三、案例分析 1、这节课教案编写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⑴ 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各种游戏创设情景,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遵循学生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进行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仅起到适时的诱导和点拨;在技能的学习时,不再是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的老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经过思维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学生实践以后教师在点拨,这种循环反复过程,注意老师的点拨要有层次性。幵始上课时,就用小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快乐。游戏幵始了,教师亲切自然的描述:“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一群小鸟飞过来,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飞吧”。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着欢乐的小鸟自由的飞翔,有独自飞的,有成群飞的…..仿佛进了鸟的天堂。“嘟” 一声哨响,教师迅速做出了集合的手势,孩子们快速跑向教师,学生们在慌乱中总算把队伍站好了,但有两个小朋友却找不到自己的位子。教师故作急切

《学校体育学》学习重点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 绪言 前身为从苏联引进的《体育理论》。1988年11月,教育部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与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 学校体育学就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就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含4篇16章。篇名: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奴隶社会文武合一。夏代:校、序、庠;商代:大学与庠;西周:国学与乡学。时称“学在官府”,教育内容就是“六艺”1。西周以后,变为“学在四夷”。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为儒家“四书”2、“五经”3为主,教育思想重文而轻武。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代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分途。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前为我国近代体育时期4。 洋务运动兴办的西式学堂推动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传播。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倡西学,首次提出了在学校中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清政府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设立体操科并规定学时5,结束了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辛亥革命后学校体育“双轨现象”。 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空前活跃。毛泽东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对我国体育及学校体育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与尖锐的批评,对体育的意义、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恽代英作《学校体育之研究》。 1922年《壬戊学制》标志军国民主义的没落。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分布,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内容与方法有了更新。 师资培养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 1927年中国出现两种政权:南京政府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苏区学校体育受到重视,1941年创建延安大学体育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可分四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1949-1957) 1950年与1951年毛泽东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1951年8月,政务院发出“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3年毛泽东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 1952年教育部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设立群体司学校体育处。同年,教育部与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教育部于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 学时。1953年教育部组织翻译苏联十年体育教学大纲向全国体育教师介绍,1957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 国家体委于1954年参照苏联模式制定并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劳卫制),1952年创办上海体育学院,此后1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乐与体育有关。 2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诗、书、易、礼、春秋 4一般的历史分期就是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为我国近代历史时期。 5小学每周3学时,中学2学时,高校3学时。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3.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通常表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组织形式。 4.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5.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6.体育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与制约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基本领域。 7.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 8.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编制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何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 9.体育课程实施:是调和各种影响体育课程实施诸因素,平衡体育课程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体育课程教学新文化的过程。 10.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性:是指在一定的具体现实条件下,一切从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境出发,包括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11.体育课程实施的适应性: 体育课程实施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的过程。 12.体育学习: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13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准确、流畅和娴熟身体运动能力 14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

体育老师说课及面试题

说课的内容和基本步骤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说课一般可以分为备课以后、上课以后和评课以后的说课三种形式。 此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主要采取“备课以后的说课”形式,即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把自己怎样进行备课,备课时进行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设想以及估计学生的达标程度和盘托出或进行演示,供专家们评说。说课的内容和步骤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材阐说 1、教材的地位: 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从教学内容、大纲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说明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说明老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和学生“怎样学”以及“为什么这样学”。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用到哪些教具。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如: 1、参和式 2、讨论式 3、互动式 4、体验式 5、研究性学习 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 三、教学过程说明和演示 主要说明和演示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和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明设计的依据。 四、板书说明和演示 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或进行展示。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测试之前会给你一个说课范围,你可以把范围内所有的篇目都准备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话,可以查看一下有关教学网站,网上有很多教案或说课稿的。关于怎么说课,网上也很多的。有一些要点:首先,说课和试讲不一样,试讲面对的是学生,说课面对的是教学专家,也就是说你是面对专家老师把你的教学思路讲出来,而不是像上课一样面面俱到,千万不要把专家当成学生。 一、掌握以下几个步骤1、说课的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一般一课有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太多;2、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两三个可以了;教学用具;3、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重点,你要把你所设计的所有步骤都说出来,就是说一个思路,怎么上,另外,说完一个步骤之后还要说一下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步骤,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上,在这里可以顺便说下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4、最后是把你的板书说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书全都写在黑板上的,只要写一个标题什么的,然后就说出来,告诉底下的老师,你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区域要写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让老师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样的。

考研资料学校体育学重点.doc

《学校体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几位推进体育课程化的人物1.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认为“身体不独是推理 的灵魂的住所,而且也是灵魂的工具”。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2.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仿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 在内的全面教育。把洛克和卢梭的体育思想变为教育现实的是以巴赛多等人的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德意志博爱学校的德绍五项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雏形。 3.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使体育课程走向成熟的代表人 物。他的要素主义课程思想可以认为是科学主义课程论的先驱,但他的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因为他的体育教育却格守着卢梭以来的自然体育传统。 三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 1.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本质的科学认识,则是体育和学校体育得以形成并沿着 科学轨迹发展得重要基础。 2.意大利安.维萨里在1543逐步形成发表的《人体的构造》中指出男人并不比 女人少一根肋骨;1680年阿.波雷利在《论动物的运动》中,详细讨论了行走、跑、跳、滑冰、举重等运动时所发生的机械运动;《教育论:体育》说细讨论了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内容等。这些学科基础为体育科学化奠定了基础;1909年,哥本哈根大学开设了解剖、生理与体操原理课程。 3.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 如19世纪中,丹麦、瑞典、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先后开办了军事体操学校、体操学校或体育师范学校。 四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1.高尔霍夫尔是20世纪前期奥地利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高 尔霍夫尔建立了以保健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发育为特色的教材体系,主要包括补偿运动。形成运动,完美运动,在教学法方面,他提出了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儿童中心主义。 2.军国民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和体育课程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了近 代体育课程的确立,冲破了传统教育重智轻体的束缚,促进了“尚武”风气的形成。军国民教育内容包括: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重视学校体育;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 3.苏联凯洛夫构建的一套体系完整,结构紧密课程体系的影响,除了强调共产 主义思想教育以外,其强烈的主智主义――科学主义色彩成为其课程体系的特色,突出表现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三个中心论),三个中心的核心则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简称“三基”。主智体育思想规定了统一的学校体育大纲,实现了学校体育的规范化。(凯洛夫提出了直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5大教学原则。) 4.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学者明确提了了终身体育的主张,1970年,欧洲娱 乐会议发表了“休闲与娱乐宪章”。

体育考研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 (一)课程目标 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具体任务 第一,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 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 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校体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是阐释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内容分为4篇,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管理。教学内容分为识记、领会、运用三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学生学习时参考。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现实学校体育实践及学校体育的相关理论认真思考。 (三)重视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引入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学校体育相关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2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学期期末考试。评价由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方式用笔试开卷。比例为10%、10%、80%。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 编次绪言一二三四 学时 1 6 15 10 8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 绪言 1、目的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了解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 2、复习重点: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具体任务、基本内容、学习的基本要求。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 4、思考题:什么是学校体育学?它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述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1、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复习重点: (1)、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2)、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体育史》 4、思考题: (1)、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

潘绍伟第三版学校体育学(体育课教学)考研知识点

体育课教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是指通过理论讲授、讨论等形式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体育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方法的一类课。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练习或健康保健操作的一类课。 3、新授课:是指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 4、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动作、练习、技战术等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 5、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综合课可以是同一教学内容(如篮球)的新授与复习的组合,也可以是 不同教学内容(如篮球复习与武术新授)的结合。 , 6、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阶段学习或学期学习成果,并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考核的一种课,主要是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 与健康知识的全面考核。 7、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工作安排的顺序与实践的分配等。 8、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 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9、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各项练习之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一节课中学生实际进行身 体练习的时间。 10、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和强度对机体刺激以及机体反应的程度。 11、生理测定方法:是指通过测定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血成分、体温、心电图、肌电图等)来确定和测出学生生理负荷的手段或方式。运动负荷的测定一般采用手测脉搏或遥测心率方式进行。 12、心率测定法:是在一节体育课中按时间间隔或活动前后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掌握与分析学生在课中心率变化情况的方式或手段,以此推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 13、心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心率指数=课中安静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 14、备课: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15、集体备课:是指体育教研室(组)或同年级的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单元教学前集中起来,共同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的备课形式。 16、个人备课: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对课的思考、设计和实际准备的过程。 17、体育课的分析: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对体育课的教与学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8、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19、健康教育:是指以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人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20、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21、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 二、简答题 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这一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人文素养,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1)体育知识包括体育文化知识,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运动项目的价值、功能、特点、规则、技术与战术、比赛的 组织与观赏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的形式。 2)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具体选择安排课程教学。高中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在三个学 年专门安排健康教育的学时与内容,另外应根据学生所选学的运动项目,讲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类型。 2、简要说明确定体育实践课结构的依据。 ^ (1)学生生理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一是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即集体工作能力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准备部分; 二是机体工作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称为基本部分;三是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机体在进行比较长时间 的身体活动,承担比较大的运动负荷后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这一阶段称为结束部分。 (2)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变化的规律。在体育课准备部分,学生体力比较 充沛,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随着学生承担运动负荷时间的加长、集体活动能力的下降,其注意力也开始出现下降。 (3)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对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具有十分重 要的影响。合理地确定与安排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使学生的机体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适宜的工作水平,从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1.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 2.1901年,将书院改为学堂;1904年1月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作为教育宗旨。 3.凯洛夫理论特点: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学中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注重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主张将一课堂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 4.1951年学习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53年教育部组织国内学者翻译了苏联十年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凯洛夫在北京体育学院讲授“苏联体育教育理论”课程。 5.终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大众体育——终生教育——终身体育 6.三基:基本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7.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 ⑵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 ⑶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⑷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革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 ⑸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 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 全面发展体能。 3) 提高机能水平。 4) 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 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 2) 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第二节: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1. 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主要包括:认知发展、情感 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 1) 认知发展的特点: 感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2012 学校体育学 精华版复习资料 考试必看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本资料根据教育学专业及涉及专业提供,根据教材内容,提取书中重难点并整理成册,便于广大学子考前复习。 第一篇学校体育学基本问题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第一章的学习主要以了解为主,主要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我国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这些内容都不是学习的学校体育学的重点,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学校体育有个大概的印象,所以也不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中可以大概的阅读即可。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的身体发展 1、学生 学生是学校体育过程构成的基本因素,学生即使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直接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与质量。 2、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主要特点: 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出现两次高速增长阶段,第一次高峰出现在胎儿开始到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第二次高峰出现在青春期,随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成熟为止。 3、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 1)神经系统:

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主要靠具体的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初中以后,神经抑制过程得到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关系更协调和完善,分析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能较快建立各种条件反射吗。高中以后学生的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全,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已达到成人水平,兴奋与抑制过程基本平衡,第二信号系统起主要作用。 2)骨骼肌肉系统: 小学生肌肉横断面积小,肌肉纤维细长,肌肉水分多,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恢复较快。到高中后,肌肉长度和横断面积同时增大,肌肉增强,对力量耐力性素质练习承受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3)呼吸系统: 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胸廓较小,呼吸肌较弱,呼吸表浅,呼吸频率较快,肺容积小,肺容积小,肺活量也较小,呼吸调节机能较弱。高中以后,呼吸肌增强,频率减慢,深度加大,肺活量也增大。 4)心血管系统 中小学生的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心肌纤维细,心收缩力较弱,心率较快,心脏每博输出量比成人低。随着年龄增长,心收缩力逐渐增强,心率减慢。 4、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 书目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五、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①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四、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5年共有166人考取目标院校。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三、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2015年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总额为2万,学制2年 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及初试科目如下: 教育管理,招生人数1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843教育管理学 学科教学(思政),招生人数1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三篇课外体育锻炼

课次:25、26、27、28、29 教学内容:课余体育 教学目标:了解课余体育地位与特点,以及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和计划、评价。 教学手段:讲授 第一章课外体育锻炼 第一节课外体育锻炼的概述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及意义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 学校课外体育包括校内和校外课外体育活动,这里主要介绍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分为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 (二)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 1.三者的相同之处 (1)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 (2)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因而学生都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并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在活动的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4)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例如,三者对学生的身心都能产生较为全面的复合影响,对学生的体能、技能、体育兴趣、智力、思想品德和个性,都有相似或相同作用。 2.三者的不同之处 (1)主要目标或任务的不同

(2)要求的不同 (3)内容的不同 (4)组织形式的不同 (5)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 (6)效果的评价不同 3.三者的相互关系 (1)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 (2)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三)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 从广义上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泛指学生参加的除体育课教学以外的体育锻炼活动; 从狭义上讲,它特指学生在学校内从事的除体育课教学之外的体育锻炼活动。 目前一般所用的课外体育锻炼概念多指其狭义含义。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认识。 首先,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其次,体育锻炼不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具直接意义的是,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一)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 (二)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 (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拖至门外;2)竞技体育进入学校的途径是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3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结构: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功能:1)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目标: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A学校体育基本功能;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社会发展的需要;d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e学校体育的环境条件。 2)学校体育的目标;a)学校体育的目标b.效果目标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社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养③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基础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4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矛盾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体育课程的特征:1)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 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 促进身体器官、抗能的发展,提 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 惯。2)整体法:根据体育锻炼 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无 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只有课内向 课外的合理眼神与有机结合才 能收到预想效果。3)社会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 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好多适 应社会问题。4)差异性:体育 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的 制约较之其他课程更为显著,更 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 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 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以室 内教学为主的深程更为明显。5)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的许多内 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中没有明 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 后顺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必 须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通盘研究, 以免顾此失彼。6)复合法:体 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 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 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 高“智商”,这与其他课程相比 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6体育课程的目标:1)增强体能, 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 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人际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 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7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类:1) 体育知识与技术:主要是指间接 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 容评价,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 可分为球类,体操,田径,游泳, 冰雪等内容,按运动与外界的关 系,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 运动,按运动结果的判断标准, 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 测量式。2)运动参与类:主要 指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状 态。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 分类。可分为上下肢运动,躯干 运动,合身运动等,按人体参与 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 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脚力等; 按参与活动的人数分类,可分为 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等内容;按 参与活动的情感分类,可分为接 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 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3) 体育活动经验类:主要指学生在 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 及心理的反应。按体育活动过程 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可分 为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 韧等内容;按体育活动过程中防 病治病的效果分类,可分为养 生,健康,防病,治病,康复等 内容;按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 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 氧运动。 8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 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 案的适应性;2)课程的教学功 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3)开 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4) 课程教材多样化;5)课程内容 组织现代化,生活化;6)课程 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9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三要 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育教 材;2)四要素说:体育教师,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 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 斯巴达与雅典的教育是其典型的代表 1在公元前八世纪,地处欧洲的希腊开始步入奴隶社会,希腊的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它是西方奴隶社会制社会教育发展的高峰。 2 斯巴达注重军事体育的特点,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不重视文化学习 3 雅典的学校一般分为四级: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青年军事训练团 二、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从希腊化时期到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 (二)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学校体育 (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的学校体育 (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竞技性、表演性的运动和游戏内容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 (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配合学校体育课程 (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在社会主义国家课间操受到高度重视 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简况 1 奴隶社会开始出现,夏代称为“校”“序”“庠”等不同名称的学校 2 商代又出现了“大学”和“庠”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 3 西周时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是培养统治者和官吏的学校 4 奴隶主贵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乐是舞蹈、射和御属于军事技能训练 5西周后,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原来的"学在官府"转变“学在四夷”,兴起私人讲学、办学之风 6 西汉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时期,教育内容: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重文轻武。 7 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 8 明、清乃用“八股文”的科举取士方法 9 清朝末年,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近代新式学校,开始西方式的体育活动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1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灭亡,主张学习西方,兴办西学,军事课堂,并把西方体育引进到学堂中,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 2 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继起的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提倡西方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3 1903年,没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政权,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了《秦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小学每周3学时,中学每周2学时,高等每周3学时 4 辛亥革命后,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对学校体育也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形成学校体育的“双

0574《学校体育学》答案

[0574]《学校体育学》 1、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第三卷2号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论文就是 ( ) 1. A、《体育之研究》 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它就是以 ( )为主要学习手段 1. A、体育锻炼 2. B、身体练习 3、2014年开始,下列哪项为学生体质测试必测项目( )。 1. A、台阶试验 2. B、立定跳远 3. C、引体向上 4. D、长跑 4、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小学与初中阶段混合班应该保持( )的班额比较合适。 1. A、20人左右 2. B、40人左右 5、对体育教学活动某一个方面进行的评价属于( )。 1. A、综合评价 2. B、主观评价 3. C、单项评价 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的作者就是( ) 1. A、毛泽东 7、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与( )。 1. A、驾车 2. B、跳远 3. C、投标枪

8、在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的专门学习场所就是( )。 1. A、祭祀学校 2. B、神庙学校 9、 中国管理学校体育的最高政府部门就是() 1. A、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 2. B、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 3. C、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10、 中小学每周上的3次体育课属于() 1. A、活动课程 2. B、学科课程 11、 ) 1. A、开放的教学环境 2. B、强调“健康第一” 3. C、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课前常规的就是( ) 1. A、教学反思 2. B、宣布教学内容 3. C、备课 13、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 ) 1. A、比赛形式 2. B、游戏形式 14、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二篇--第四章--体育教学方法

课次13、14、15、16、17 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常用方法,能在教学中创造性的运用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 第四章体育教学方法 第一节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公平化和民主化 第二节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概念——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普通的工具,也是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行为活动 是体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最重要的媒体 (一)讲解法 ——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 贯彻时的基本要求(精讲多练) 1、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意义

2、要通俗易懂,精炼生动。注意语言简洁,术语教学,比喻、口诀,提高实效性 3、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4、注意讲解时机和效果 宣布课的教学目标时——语言简练、果断有力 对动作技术的重点难点——手势和语气、语调变化 学生做练习时(静止用力或危险的动作)——简短提示和评价,不做具体讲解 (二)问答法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互动方式传递教学信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 1、优点 ?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的作用 2、问答法在实践教学与文化课堂教学中的不同 ?体育教学中的问答用简短的语言进行 ?————————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以伴随练习的思考为线索 ?————————分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 3、问题种类: ?分为“回顾性提问”“归纳性提问”“演绎性提问”和“价值性提问” ?例如:篮球教学中各种不同性质提问示例 ?(1)回顾性提问:(记忆性的问题,一般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例:运球时,眼睛离开球了吗? 在禁区中可以停留几秒钟? ?(2)归纳性提问:(回答时需要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