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题

习题

习题
习题

第一章蛋白质

学习要点

一、元素组成特点:含氮量较恒定,蛋白质系数(6.25)

二、氨基酸 1.蛋白氨基酸:氨基酸(20种)——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1)特点:α-L-型氨基酸;

(2)表示:中,英:三字母;

(3)分类:原则:生理pH(中性)条件下R-基的带电性;

类别(4类):非极性R基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

R基氨基酸,负电荷R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

正电荷R基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2. 性质:(1)两性解离和等电点:两性解离:氨基酸可酸性和碱性解离,解离状态不同,所带电荷不同,酸正碱负

等电点(pI)定义:净电荷等于零时的环境pH值

等电点时的特点:溶解度下降

pI计算法

(2)重要反应:茚三酮反应(氨基酸定性定量)

3.分离方法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

三、肽 1.概念:N端、C端;主肽链

2.书写方式:左→右,N→C

四、蛋白质结构 1.一级结构:定义

特点:基础结构,稳定结构

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不同功能可能不同2.二级结构:(1)概念:二级结构定义;肽键平面(不能自由旋转)

(2)种类(4类):α-螺旋:要点:单链、右旋,众多氢键;

β-折叠:肽链伸展,形成链间氢键(成为片

层)有平行和反平行两种;

β-转角(回折):肽链180°旋转,氢键连

接;

无规则卷曲。

3.超二级结构:定义

4.结构域:定义

5.三级结构:定义;特点:外亲内疏

6.四级结构:定义,亚基与肽链的区别

7.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氢键、盐

键、疏水作用力、二硫键、范德华引力

8.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定的结构,一

定的功能;结构变化,功能变化;结构

破坏,功能破坏

六、蛋白质性质 1.两性解离等电点:(1)两性解离:

酸、碱解离,酸正碱负

(2)等电点(pI)定义:蛋白质净电荷等于零时的环境pH值

特点:溶解度降低

(3)电泳:原理:不同蛋白的电荷正负和数量不同,分子量不同,形状不同,因此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方向与速度的鉴别:pI-pH,正负决定方向,数值为速度。

2.胶体性质:稳定因素:水化膜,同种电荷

透析(大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

3.变性:概念:物理化学因素影响,空间结构破坏,性质改变,功能丧失。

4.沉淀:盐析:原理:破坏稳定因素,

优点:不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用途:用于蛋白质分离;

5.紫外吸收:280nm

6.颜色反应:茚三酮反应,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含量测定)

七、蛋白质的分类

简单蛋白、结合蛋白

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谷氨酸结构的说明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它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之一

b.它的构型为L—型

c.它不含羧基

d.它含有α-氨基

2.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中,比较恒定的是

a.. 碳

b. 氢

c. 氮

d. 氧

3.关于肽键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b.形成一个平面

c.是蛋白质分子中的主要共价键

d.可以自由旋转

4.下列作用力中,不属于维持蛋白质空间结

构作用力的是:

a.离子键

b.肽键

c.疏水

作用力 d.氢键

5.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定义为:

a.在规则氢键指导下,蛋白质分

子局部主肽链在空间的排列

b.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包

括二硫键位臵

c.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空间

排列

d.蛋白质分子中亚基的空间排列

6.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特征主要取决于:

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次

级键的维系力

c.温度、pH、离子强度

d.肽链

内和肽链间的二硫键

7.蛋白质的变性不包括:

a.氢键断裂

b.盐键断裂

c.

疏水键断裂 d.肽键断裂

8.与氨基酸相似的蛋白质性质是:

a.高分子性质

b.胶体性质

c.沉淀性质

d.两性解离与等

电点

9.下列物质中,可引起蛋白质沉淀的是:

a.低浓度中性盐

b.高浓度中性

盐 c.磷酸缓冲液 d.蒸馏

10.在中性条件下,将下列氨基酸臵于电场中,

向负极移动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

b.赖氨酸

c.谷

氨酸 d.丝氨酸

11.下列哪种结构单元不属于蛋白质的二级结

构?

a.α—螺旋

b.无规则卷曲

c.蛋白质亚基

d.β–折叠

12.利用颜色反应测定氨基酸含量时,通常用哪

种试剂?

a.双缩脲试剂

b.坂口试剂

c.甲

醛 d.茚三酮

13.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决定于:

a.各氨基酸的相对含量

b.氨

基酸的种类

c.特殊氨基酸的含量

d.蛋

白质空间结构

14.蛋白质发生变性的主要原因是:

a.蛋白质分子水解为氨基酸

b.

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c.蛋白质肽链分解为几个肽段

d.

个别氨基酸发生化学反应

15.R基间相互作用及空间排列属于哪级结构内

容?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16.某一蛋白质溶于pH=7的缓冲液中,该蛋白

质显正电,它的pI值应为:

a.等于7

b.大于7

c.小

于7 d.不确定

17.各种基团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中的分布为:

a.疏水基团趋于外部,亲水基团趋于内

b.疏水基团趋于内部,亲水基团趋于外

c.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随机分布

d.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相间分布

18.四级结构的研究内容为:

a.亚基在空间的排列

b.所有原子的排列

c.局部主肽链在空间的排列

d.相邻二级结构单元相互作用形成的组

合体

e.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列

二、填空题

1.多数蛋白质含氮量为16%,今测得1g样品

含氮量为10mg,其蛋白含量应为6.25% 。

2.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α-L-型氨基

酸。

3.蛋白质溶液在280nm处有吸收峰,这种性

质可用于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4.一般来说,球状蛋白分子含有疏水(非极

性)R基氨基酸残基在其分子内部,含亲水(极性)R基_

氨基酸残基在其分子表面。

5.当氨基酸处于等电状态时,其静电荷为_

零_,当把此种状态的氨基酸臵于电场中,它的运动状

态为静止。

6.由于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所以它不能通

过_半透_膜,蛋白质的这种性质称为_透析_,这种性质

的用途是_蛋白质分离_。

7._高_浓度_中性_盐使蛋白质发生沉淀的现

象称为_盐析_,其作用原理是__破坏蛋白质胶体的水

化膜和中和电荷___。

8.常见的二级结构种类有_α-螺旋、β-折叠、

β-转角、无规则卷曲_。

9.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相互作用形成的组合

体称为__超二级结构_。

10.稳定蛋白质胶体系统的因素是_水化膜_

和_同种电荷_。

11.蛋白质分子可以溶于水中是因为_蛋白质

分子表面主要是亲水基团_,蛋白质分子具有比较稳定

的空间结构是因为_蛋白质分子内部是疏水基团形成

的疏水核_。

12.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_氢

键_,维持其三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_疏水作用力_。

13.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有_离子

键、氢键、疏水作用力、二硫键、范德华引

力。

14.蛋白质的最高结构层次为_三级结构_或_

四级结构_。

15.饱和硫酸铵使蛋白质发生沉淀_,但是

它能使蛋白质保持_活性_。

16.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_小_,导电

性最_小__。

17.蛋白质变性后,生物活性_丧失_,溶解

度_降低_,化学性质_改变__。

三、是非题

1.利用紫外吸收法,可以分离蛋白质。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是单键,因此能够自

由旋转。

3.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pI为中性。

4.蛋白氨基酸的α位结合有氨基。

5.分离氨基酸的方法有分配层析法和离子交

换层析法。

6.透析提纯蛋白质是根据蛋白质不能通过半

透膜的性质。

7.蛋白质在pI时其溶解度最小。

8.电泳分离蛋白质主要是根据蛋白质分子所

带电荷不同。

9.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分子立体结构的破

坏,因此常涉及肽键的断裂。

10.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的作用力之一为二

硫键。

11.中性条件下,所有氨基酸都不带电荷。

12.蛋白质基本氨基酸都只有一个羧基。

13.变性后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中和电

荷和去水化膜所引起的。

14.变性后的蛋白质在适合条件下都能复性。

15.蛋白质变性后,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16.肽键平面与肽键平面之间不能自由旋转。

17.蛋白质的构象改变必然涉及共价键的破

坏。

四、名词解释

蛋白质系数肽键平面变性作用等电点

盐析透析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

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电泳

五、计算题

已知丙氨酸(Ala)的pK

1

(α-COOH)=2.34,

pK

2

(α-NH

2

)=9.69;天冬氨酸(Asp)的

pk

1

(α-COOH)=2.09,pK

2

(γ-COOH)=3.86,pK

3

-NH

2

)=9.82,分别计算其等电点。

六、简答题

1.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有哪些生物学功能?

2.蛋白质氨基酸如何分类?每类中的氨基酸

有何共同特点?

3.什么是氨基酸的等电点?如何计算?

4.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有何实用价值?

5.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间有何关系?

6.各种氨基酸中,那组趋于蛋白质内部?那

组趋于表面?那组易形成氢键?那

组易生成离子键?

7.蛋白质有哪些的颜色反应?有何实用价

值?

8.某一样品含4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和

分子量如下:

蛋白质 A B C D

pI 4.88 5.06 5.06 5.12

MW(Kd) 69 200 300 90—150

如果在pH8.4条件下用电泳法分离这4 种蛋

白质,请按电泳速度大小排序,并简要说明

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c 6.a 7.d 8.d 9.b

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b 17.b

18.a

二、填空题

三、是非题 1.对 2.错 3.错 4.对 5.对 6.对 7.对 8.

对 9.错 10.错 11.错 12.错 13.错 14.错

15.错 16.错 17.错

四、名词解释蛋白质系数— 6.25即为蛋白质系数,

因为蛋白质分子的含氮量大部

分为16%,其倒数即是蛋白质

系数,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计

算。

肽键平面—由于肽键有部分双键性质,所以形成

双键的N和C以及与它们相连

的四个原子共同组成了一个平

面,这个平面叫肽键平面。

变性作用—在一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

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性

质发生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这种现象叫蛋白质的变性。

等电点—随着溶液pH的改变,蛋白质(氨基酸)

的带电性也发生变化,当溶液pH为某一

值时,蛋白质的静电荷等于零,这时溶

液pH值就是这种蛋白质(氨基酸)的等

电点

盐析—高浓度中性盐使蛋白质发生沉淀的现象

叫蛋白质的盐析。

透析—生物大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现象。

一级结构—蛋白质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包括二硫键位臵。

二级结构—在规则氢键指导下,蛋白质局部主

肽链在空间的排列。

超二级结构—相邻二级结构单元相互作用,在

空间形成有规则的组合体,这

种组合体称为超二级结构。

结构域—蛋白质分子中在空间可以明显区分的

球状区域。

三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

列。

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亚基的空间排列。

电泳—生物大分子在电场中运动是现象。

五、计算题丙氨酸:6.02 天冬氨酸:2.97

六、简答题(要点参考)

1.蛋白质是生物功能的执行者,它主要生物功

能有:催化、运转、运动、能量交换、免

疫、激素、调节、结构、贮存等

2.氨基酸是按照在生理pH(中性)条件下,氨

基酸R-基带电性分类的;共有4类:非极

性R基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

负电荷R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正电荷R

基氨基酸(碱性氨基酸);第一类氨基酸的R

基无极性,第二类氨基酸的R基有极性基团

但不带电荷,第三类氨基酸的R基带有负电

荷基团,第四类氨基酸的R基带有正电荷。

3.氨基酸等电点定义见四题。计算方法:

pI=(pK

1

+pK

2

)/2

4.蛋白质等电点定义见四题。其实用价值是利

用等电点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5.一级结构不同功能可能不同;一定的空间结

构,一定的功能;结构变化,功能变化;

结构破坏,功能破坏

6.非极性R基氨基酸趋向于蛋白质分子内部,

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正电荷R基氨基

酸(酸性氨基酸),负电荷R基氨基酸(碱性

氨基酸)趋向于蛋白质分子表面并易生成离

子键;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易生成氢键。

7.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有:双缩脲反应、蛋白质

黄色反应、米伦反应、乙醛酸反应、坂口

反应、酚试剂反应等,其中双缩脲和酚试

剂反应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常用方法。

8.在pH8.4的条件下,所有的蛋白质都带负电

荷,所带电荷数量A最大,BC次之且相同,

D最小。在电场中的速度为A最大,BC次之,

D最小;B、C虽然电荷相同,但由于C的分

子量大于B,所以二者相比B比C速度快。

第二章核酸

学习要点

一、概述 1.种类与分布(1)种类:DNA、RNA:mRNA、

tRNA、rRNA、其它;

(2)分布:DNA:主要位于细胞核;RNA:

主要位于细胞质

2. 化学组成:DNA: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A、G、C、T),RNA:核糖、磷酸、

碱基(A、G、C、U)

3. 生物功能:DNA:遗传信息载体;RNA遗

传信息的传递者

二、结构 1. 多核苷酸链:3'-5'磷酸二酯键,3'端、

5'端,表示方法

2.DNA:(1)一级结构:定义,结构;

(2)二级结构: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特

点:反平行双链右手螺旋,

碱基伸向内部其平面垂直

与轴,碱基间生成氢键

(A=T、G≡C),大沟、小沟;

稳定作用力:氢键、碱基堆积力、

相反电荷作用;

二级结构多态性:A型、B型、Z型

(左手)、三股螺旋;

(3)三级结构:超螺旋

3.RNA:(1)tRNA:特点(稀有碱基多,

分子量小)

结构:二级(三叶草形,四环

四臂),三级(倒L形)

(2)mRNA:特点(含量最少,种类多,

代谢最快),

结构:真核细胞的为5'有帽子,3'

有尾巴

(3)rRNA:特点(含量最大,种类少),

种类:原核:23S、16S、5S,

真核:28S、18S、5S、5.8S

4.碱基配对原则:A=T(U)、G≡C

三、性质 1.紫外吸收:260nm,吸收基团为

碱基

2.变性:概念:物化因素影响,解为单

链,紫外吸收增加(增色效应),

热变性:变性曲线,Tm(与G+C有

关)

3.复性:概念:单链成为双螺旋结构,

紫外吸收减少(减色效应)

4.分子杂交:不同核酸分子之间通过碱

基配对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

习题

一、选择题

1.DNA中的碱基是:

a.A、G、C、U

b.A、M、C、U

c.A、G、

N、T d.A、G、C、T

2.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羟基酸

c.核苷酸

d.脂肪酸

3. tRNA的二级结构是:

a三叶草型 b.倒L型c.无规则型 d.球型

4.DNA和RNA之间的差异在于:

a.戊糖和磷酸

b.核苷酸间的连接键

c.戊糖和碱基

d. 碱基和磷酸

5.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

a.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mRNA

6.有关DNA的叙述哪项绝对错误:

a.A=T、G≡C

b.右手单链螺旋

c.碱基间

形成了氢键 d.右手双螺旋

7.真核细胞mRNA帽结构位于:

a.3'-端

b.5'-端

c.多核苷酸链中部

d.

随机出现

8.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a.对260nm紫外吸收增加

b.溶液

粘度上升

c.磷酸二酯键断裂

d.核苷

键断裂

9.双链DNA的T

m

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

酸含量较高所致:

a.A+G

b.C+T

c.A+T

d.G+C

10.含等量核苷酸的DNA、RNA和游离核苷酸,

其紫外吸收最大的是:

a.DNA

b.RNA

c.游离核苷酸

d.不确定

11.下列核酸中代谢最快的是:

a.rRNA

b.mRNA

c.tRNA

d.hnRNA

12.DNA的热变性具有那种特征?

a.磷酸二酯键断裂

b.开始

解链到彻底解链的温度范围较宽

c.大部分DNA的Tm值相近

d.紫外

吸收增加

13.在天然细胞中,DNA主要以那种方式存

在?

a.三螺旋

b.B-型

c.A-型

d.Z-型

14.下列作用力哪一种不参与维持DNA二级

结构

a.氢键

b.肽键

c.碱基堆积力

d.相反

电荷作用

15.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

a.溶解度降低

b.粘度降低

c.紫外吸收

增加 d.紫外吸收减少

二、填空题

1.核酸可分为_ DNA _和_ RNA _两大类, 真核细胞中前者主要存在于_细胞核_部位,后者主要存在于_细胞质_部位.

2.核苷酸是由_戊糖_ 、_含氮碱基_和__磷酸_3个部分组成.

3.在DNA和RNA中,核苷酸以_3'-5'磷酸二酯键_互相连接,形成链状分子。核苷酸和核酸在_260_nm 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值。

4.细胞的RNA主要包括_ mRNA 、 tRNA和rRNA_3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_rRNA _,分子量最小的是_ tRNA _,代谢最快的是_ mRNA_。

5.RNA中常见的碱基是_A G C 和U_。

6.DNA常见的碱基有_ A G C _和T_。

7.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8.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_反_平行的,两链的碱基顺序_互补_,其中_ A与T _配对,形成2_个氢键, G _与_ C_配对,形成3_个氢键。

9.在DNA双螺旋的表面形成较宽的_大沟_和较窄的_小沟__。

10.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作用力是__氢键碱基堆积力相反电荷作用_。

11.核酸变性时,260nm紫外吸收显著升高,称为_增色效应_;变性的DNA复性时,紫外吸收回复到原来水平,称为_减色效应_。

12.DNA热变性时其吸光度增幅中点所对应的温度叫做_解链(熔解)温度_,用符号_ Tm _表示,其值的大小与DNA中_ G+C _碱基对含量呈正相关。

13.DNA二级结构中,双螺旋结构有3种,其中__ Z型_属于左手螺旋,除双螺旋外,还有_三股螺旋_结构。

14.维持DNA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_碱基堆积集力_。

15.RNA一般以_单链存在,链中自身互补的反平行序列形成_双螺旋_结构。

16.tRNA的二级结构呈__三叶草_形,三级结构呈_到L型__形,原核rRNA有5S、 16S、23S_3种,真核。rRNA有28S、18S、 5S、5.8S_4种

17.真细胞的mRNA帽子位于_5'-端,其尾巴位于_3'-端_,帽子的功能是__参与翻译的起始和保护mRN_,尾巴的功能是_保护mRNA__。

三、是非题

1.DNA是遗传信息载体,RNA则不是。

2.DNA和RNA的碱基组成相同。

3.多核苷酸链的连接键是3'-5'磷酸二酯

键。

4.RNA中细胞中含量最高的是rRNA。

5.多核苷酸链内共价键断裂叫变性。

6.DNA的紫外吸收峰是280nm。

7.真核生物mRNA的5'端有一个多聚A的结

构。

8.DNA的T

m

值随G+C值增加而增加。

9.DNA分子含有等摩尔数的A、G、T、C。

10.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

11.B-DNA代表细胞内DNA的基本构象,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呈现A型,Z型和三股螺旋的局部构象。

12.构成RNA分子中局部双螺旋的两个片段

也是反向平行的。

13.R N A的双螺旋中,其碱基间氢键的生成也

符合碱基配对原则。

14.复性后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依然符合碱

基配对原则。

15.自然界的DNA主要以双链存在,RNA主要

以单链存在。

16.核酸中的碱基共有4种。

四、名词解释

碱基配对原则核酸的变性核酸的复

性增色效应减色效应分子杂交

DNA的解链(溶解)温度碱基堆积力

DNA的一级结构

五、计算题

由结核分枝杆菌提纯出含有15.1%(按摩尔

计算)的腺嘌呤的DNA样品,计算其它碱基的百分含

量。

六、简答题

1.核酸的组成和在真核细胞内的分布如

何?

2.核酸分子中单核苷酸间是通过什么键连

接起来的?

3.什么是碱基配对原则?

4.简述DNA和RNA分子的立体结构特点?

5.稳定DNA结构的力有哪些?

6.下列三种DNA中,哪个的T

m

值最高?哪

个的T

m

值最低?为什么?

a.AAGTTCTCTGAATTA

b.AGTCGTCAATGCATT

c.GGATCTCCAAGTCAT

TTCAAGAGACTTAAT

TCAGCAGTTACGTAA CCTAGAGGTTCAGTA

7.将下列DNA分子加热变性,再在各自的

最适温度下复性,哪种DNA复性形成原

来结构的可能性更大?为什么?

a.ATATATATAT

b.TAGACGATGC

TATATATATA

ATCTGCTACG

8.何谓DNA二级结构的多态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c 6.b 7.b 8.a 9.d 10.c

11.b 12.d 13.b 14.b 15.d

二、填空题

三、是非题 1.错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错 8.

对 9.错 10.对 11.对 12.对 13.对 14.对

15.对 16.错

四、名词解释碱基配对原则—指核酸分子中碱基

之间总是A与T、G与

C之间形成氢键的规

核酸的变性—在物理和化学的因素影响

下,DNA双螺旋结构

遭到破坏而解为单链

的现象

核酸的复性—变性DNA重新形成双螺旋结

构的现象

增色效应—指DNA分子变性时其紫外吸收

增大的现象

减色效应—指DNA分子复性时其紫外吸收

减少的现象

分子杂交—不同核酸分子之间通过碱基配

对形成杂合分子的过程

DNA的解链(溶解)温度—有50%的双螺旋

DNA解为单链时的温度

碱基堆积力—双螺旋DNA分子中上下碱基

之间产生的作用力

DNA的一级结构—多核苷酸链中核苷酸的

排列顺序

五、计算题A=T=15.1% G=C=34.9%

六、简答题

1.核酸由三部分组成,即含氮碱基、戊

糖和磷酸。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为:

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2.3'-5'磷酸二酯键

3.见四题参考答案

4.DNA分子主要特点是双螺旋结构,主

要是右手双螺旋,两条多核苷酸链

呈反平行,碱基之间形成氢键,并

符合碱基配对原则,螺旋外侧由大

沟核小沟。RNA分子的主要特点是单

链,局部形成双螺旋结构。

5.稳定双螺旋结构的作用力有氢键、碱

基堆积力、相反电荷作用。

6.三种DNA的Tm值c最大,因为c中

G+C对最多,a的Tm值最小,因为a

中的G+C对最少。

7.a复性的可能性最大,因为a的核苷

酸排列顺序是简单的重复。

8.DNA二级结构的多态性是指DNA具有

多种二级结构形式。现已知有A型、

B型、Z型以及三股螺旋结构。

第三章酶

学习要点

一、概述定义,RNA也有催化功能

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高效率,高度专一

性,对作用条件敏感,活性可调;专一性:

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组成:简单酶,结合酶[全酶=酶蛋白+辅助

因子(辅酶、辅基)]

二、酶的作用机理 1.活性中心:概念

构成:立体结构、其组分的一级结构不

连续

2.酶(E)与底物(S)结合:中间产物学说

(E+S=E〃S→E+P)

诱导契合学说(底物诱导酶活性中心构

象变化,使之与其构象匹配)

3.反应活化能的降低:反应活化能;酶降低

活化能的方式(形成E〃S,经历与一般

反应不同的途径)

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底物浓度:米氏方

程(V=Vm[S]/Km+[S])

米氏常数的意义:物理意义:V=1/2Vm时的

[S];生物意义:Km是特征常数,倒数表示

亲和力,多个底物有多个Km值、最适底物的

Km值最小,计算

2.温度:最适温度,原因:变性与反应

3.pH:最适pH

4.激活剂:概念,种类:金属离子、有机分

子、蛋白分子

5.抑制剂:概念,分类:不可逆抑制、可逆抑制

可逆抑制(1)竞争性抑制:I与S相似,竞争结

合活性中心,增加[S]可去除抑制,Vm不变,Km

变大

(2)非竞争性抑制:I与S不相似,结合于活性中

心之外,不能通过增加[S]去除,Km不变,Vm变小

五、别构酶与同工酶1.别构酶:结构:多亚基,两中心

调节因子;正调节,负调节;

别构效应

动力学特点:S形曲线

优点:[S]变化小,V变化大

2.同工酶:概念,

六、分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

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七、、酶活力的测定1.反应速度

2.酶活力单位(U): 25℃,1个大气压,1分

钟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

八、辅助因子和维生素

1.NAD和NADP(含烟酰胺,V

B5

):NAD+(NADP+)+2e-

+2H+=NADH(NADPH)+H+,氧化还原

酶辅助因子

2.FMN、FAD(含核黄素,V

B2

):FAD(FMN)+2e-

+2H+=FADH

2

(FMAH

2

),氧化还原酶辅助因子

3.焦磷酸硫胺素(TPP)(含硫胺素, V

B1

):脱

羧酶辅助因子

4.磷酸吡哆素(含吡哆素,V

B6

):转氨酶辅助因子

5.生物素(V

H

):羧化酶辅助因子

6.泛酸(V

B3

):CoA的组成

7.硫辛酸

8.血红素

习题

一、选择题

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上含有必需基团的肽段

b.酶分子与调节分子结合的部位

c.酶分子有丝氨酸残基、二硫键存在的

部位

d.酶分子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区域

2.酶的化学本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酸

d.DNA

3.同工酶的特点是:

a.不同生物体其催化相同反应的

酶的总称

b.催化同一底物起不同反应酶的

总称

c. 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组成和理化性

质不同的酶

d. 催化一种底物起联锁反应的酶的总

4.别构酶的动力学曲线呈S型,它说明:

a.别构酶是单体酶

b.在底物浓度变化很小,别构酶

活性变化很大

c.别构酶催化的反应速度比非别

构酶慢

d.别构酶的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

无关

5.下列内容不属于酶催化特点的是:

a.高度专一性

b.高

效率

c. 活性可调

d.反应速

度恒定

6.米氏常数可表示:

a.酶促反应的最适底物浓度

b. 酶和

底物的亲和力

c.酶的稳定性

d. 酶和

辅酶的亲和力

7.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的特点是:

a.与底物竞争激活剂

b.与

底物竞争活性中心

c.与底物竞争酶的辅基

d.与

底物竞争酶的必需基团

8.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是:

a.Km增大,Vm变小

b.Km减小,Vm

变小

c.Km不变,Vm变小

d.Km与Vm无变

9.酶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

a.升高反应活化能

b.降低

反应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d.升高

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10.酶蛋白变性后活性丧失,这是因为:

a.酶蛋白被水解

b.高级结构被破坏

c.失去激活剂

d.活性中心构象

变化

11.Km值有如下特点:

a. 对酶的最适底物其Km最大

b. 对

酶的最适底物其Km最小

c.Km值随底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d.Km

值受pH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12.当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60%时,

此时底物浓度为Km值的多少倍?

a.0.6倍

b.1.2倍

c.1.5倍

d.2倍

13.某酶有四种底物,其Km值分别为:甲:

1.5×10-6、乙:1.5×10-2、丙:1.5×

10-4、丁:1.5×10-5,该酶的最适底物

应为:

a.甲

b.乙

c.丙

d.丁

14.含B族维生素的辅助因子在酶促反应中

的作用是:

a.促进酶与底物的结合

b.稳定

酶蛋白的空间构象

c. 决定酶蛋白的特异性

d.传递质

子、电子、和化学基团

15.作为酰基载体的辅助因子含有:

a.硫胺素

b.核黄素

c.吡哆醛

d.泛酸

16.氧化脱羧作用中所需的辅助因子是下列那种

物质:

a.生物素

b. 焦磷酸硫胺素

c.磷酸吡哆醛

d.抗坏血酸

17.维生素B

6

(吡哆醛)通常是下列那个反

应所需辅助因子的前体:

a.水解作用

b.氧化作用

c.裂合作用

d.转氨作用

二、填空

1.酶是_活细胞__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_

蛋白质_。

2.从目前的研究水平看,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不

仅有 __蛋白质_,而且还有 __ RNA _。

3.酶具有_高效性、高度专一性、对作用条件

敏感_和受调控_催化特性。

4.从酶蛋白结构看,别构酶不仅有 _活性中

心_,而且有_调节中心_,因此可作为很好的_调节_酶

类。

5.结合酶(双成分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

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称为_辅助因子_,其中与酶

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法除去的称为__辅基,而

结合不紧密,可用透析法除去的称为_辅酶_。

6.酶的活性中心是指_酶直接与底物结合并

进行催化的_的区域,活性中心由肽链在一级结构不相

邻而空间构象在一起的几个_侧链基团_组成。

7.阐述酶与底物结合的学说有_中间产物学

说_和_诱导契合学说_两种学说。

8.根据酶对底物选择的严格程度不同,可将

酶的专一性分为绝对专一性、_相对专一性_和_立体异

构专一性_三大类。

9.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__底物浓度、

温度、pH、抑制剂_和_激活剂_。

10.米氏常数(Km)为反应速度达到_最大反

应速度_一半时的_底物浓度,其单位为_浓度单位_。

11.为使酶活力达到最大,要求酶促反应必须

在__最适温度_和__最适pH _环境条件下进行。

12.Km值大时,酶与底物 _亲和力_小;酶作

用不同底物,其Km值_不同_,其中Km值最小的称为_

最适底物_。

13.在未催化时,酶的活性中心基团的空间构

象与底物分子_不一定匹配_,只有底物分子接近活性

中心才对活性中心产生 _诱导_,使二者的空间构象相

_匹配(契合)_,从而形成酶与底物的复合物。

14.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分子的结构_相似_,

二者竞争结合_活性中心_。

15.别构酶的结构特点是(1)_多亚基_(2)__

双中心_它的动力学方程不符合一般的__米氏方程,其

曲线是 _ S _型曲线。

16.同工酶是催化反应_相同_,而_结构、性

质_不同的一类酶,它属于_调节酶_酶类。

17.NAD、NADP是_氧化还原酶_辅酶 ,FAD、FMN

是 __氧化还原酶_的辅基,生物素是_羧化酶_的辅基,

焦磷酸硫胺素是_脱羧酶_的辅基。

18 .转氨酶的辅助因子为_磷酸吡哆素_含维

生素_B

6

__

三、是非题

1.酶促反应的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2.酶催化的高效率是因为酶提高了反应的活

化能。

3.酶有几种底物时,其Km值也不相同。

4.别构酶的动力学曲线符合米氏方程。

5.酶的最适pH 是酶的特征常数。

6.测定酶活力时,需要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

条件下进行。

7.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加入足够量的底物,

酶促的反应能够达到正常的Vm。

8.三氯乙酸可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它是一种

抑制剂。

9.底物与酶分子接近时,酶活性中心的构象

要发生改变。

10.增加底物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所以

底物也是激活剂。

11.反应速度和酶活力单位是表示酶活性的

常用方法。

12.别构酶一般都是多亚基酶。

13.酶分子形成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在

一级结构上的位臵很近,而空间结构上却相距较远。

14.某酶具有两个底物,所以它有相对专一

性。

四、名词解释

辅助因子辅基辅酶激活剂抑制剂

别构酶同工酶活性中心酶活力单位

酶的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绝对

专一性相对专一性

五、计算题

1.某酶遵循米氏方程,求:a.v/Vm=99% 时和

v/Vm=90% 时的[S]。

2.下列数据是酶促反应的记录:

[S](mol/L) 6.25×10-67.5×10-5

1.0×10-4 1×10-3 1×10-2

v(nmol/L.分) 15 56.25

60 74.9 75

求Km和Vm

六、简答题

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什么?酶的辅助

因子与维生素有何关系?

2.酶为什么能加速生物体内反应的进行?

3.何谓米氏方程?讨论Km的意义。

4.什么是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其特

点是什么?

5.何谓诱导契合学说和中间产物学说?

6.简述别构酶的结构和动力学特点及其用

途。

7.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2.b 3.c 4.b 5.d 6.b 7.b 8.c 9.b 10.b

11.b 12.c 13.a 14.d 15.d 16.b 17.d

二、填空题

三、是非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6.对 7.

对 8.错 9.对 10.错 11.对 12.对 13.

错 14.对

四、名词解释辅助因子—参与酶的催化,决定酶

的催化性质的非蛋白分子

辅基—与酶分子结合很紧密不能用透析的

方法去除的辅助因子

辅酶—与酶分子结合比较松散可以用透析

的方法去除的辅助因子

激活剂—可以提高酶催化活性的物质

抑制剂—可以降低酶催化活性的物质

别构酶—调节因子与调节中心结合后,可

以很灵活地调节酶的催化活性

地一类酶

同工酶—催化反应相同,结构和性质不同

的一类酶

活性中心—酶分子上直接与底物结合并进

行催化地部位

酶活力单位— 25℃,1个大气压,1分钟转化

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

酶的专一性—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

性质

立体异构专一性—酶只催化一种立体异构

体性质

绝对专一性—酶只催化一种底物的性质

相对专一性—酶只催化一类底物的性质

五、计算题 1. [S]=99Km [S]=9Km

2. Vm=75nmol·L-1·min-1 ,Km=2.5×10-5mol·L-1

六、简答题 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的区

别是高效率,高度专一性,对作用条

件敏感,活性可调。酶的大部分辅助

因子都含有维生素。NAD和NADP(V

B5

)

是氧化还原酶辅助因子,含有VB

5

FMN、FAD是氧化还原酶辅助因子,含

有VB

2

;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脱羧酶

的辅助因子,含有VB

1

;磷酸吡哆素是

转氨酶辅助因子,含有VB

6

;生物素是

羧化酶辅助因子,含有VH;泛酸是CoA

的组分,含有VB

3

2.因为酶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因为酶的摧

毁途径与一般催化剂途径不同,即生

成了E〃S中间复合物。

3.米氏方程见教材。Km的物理意义为V=

1/2Vm时的[S];生物意义:Km是特征常

数,倒数表示亲和力,多个底物有多个

Km值、最适底物的Km值最小。

4.竞争性抑制:I与S相似,竞争活性中心,

增加[S]去除抑制,Vm不变,Km变大;

非竞争抑制:I与S不相似,结合于活

性中心之外,不能通过增加[S]去除,Km

不变,Vm变小。

5.中间产物学说:E+S=E〃S→E+P;诱导契

合学说:底物与活性中心距离较远时,

活性中心构象与底物构象不一定相匹

配,当底物接近活性中心时,底物诱导

酶活性中心构象变化使之与其构象匹

配,从而形成酶与底物的复合物。

6.别构酶的结构特点是多亚基两中心,其动

力学特点是动力学曲线为S型,别构酶

的用途为作为代谢途径的调节酶类。

7.(先答酶的专一性的概念,见前),例如:

绝对专一性:脲酶只催化尿素分解;相

对专一性:葡萄糖苷酶可催化蔗糖和麦

芽糖水解;立体异构专一性:L-氨基酸

氧化酶只能催化L-氨基酸发生氧化。

第四章生物膜

学习要点

一、组成 1.类脂:极性脂,性质:极性头部,非极

性尾部;中性脂

2.糖:结合形式:糖脂、糖蛋白

3.蛋白质

二、结构 1.要点:脂双层为膜骨架;蛋白质以两种

形式与膜结合(外周蛋白、嵌入蛋白);结构

与功能具有二侧不对称性;具有一定的流动

性(晶胶相→液晶相→液相,液晶相:是生

物执行正常功能时的状态);组分之间有相互

作用

2.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是人们广泛承认的模型

三、功能 1.信息传递

2.能量传递

3.识别功能

4.物质运输:被动运输:简单扩散(运输方

向:高浓度→低浓度,无载体,不需能量),

帮助扩散(方向:高→低,需要载体,不需

能量);主动运输:(低→高,需载体,需能

量);内吞外排

习题

一、选择题

1.位于生物膜表面的是极性脂的那个部分?

a.亲水尾部

b.疏水头部

c.极性头部

d.非极性尾部

2.在生理条件下,膜脂主要处于什么状态?

a.液态

b.固态

c.液晶态

d.凝胶态

3.生物膜的组成是?

a.糖、脂、蛋白质

b.糖、脂、核酸

c.糖、蛋白质、核酸

d.脂、蛋白质核

4.哪种组分可以用磷酸盐缓冲液从生物膜上

分离下来?

a.外周蛋白

b.嵌入蛋白

c.跨膜蛋白

d.共价结合的糖类

5.哪些组分需要用去垢剂或有机溶剂从生物膜上

分离下来?

a.外周蛋白

b.嵌入蛋白

c.共价结合

的糖类 d.膜脂的脂肪酸部分

6.生物膜的内外两侧

a.功能相同结构不同

b.功能相同结

构相同

c.功能不同结构不同

d.功能不同结

构相同

7.以下哪种运输方式必须供给能量?

a.简单扩散

b.帮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内吞作用

8.以下那种运输方式需要载体不需要供给能量?

a.简单扩散

b.帮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内吞作

二、填空题

1.构成生物膜的三类物质是_糖、脂和蛋白质。

2.糖_是生物膜中常见的非独立成分,根据结合对象

它有_糖脂_和_糖蛋白_两种存在方式。

3.从极性讲,磷脂的磷酸基团部分是极性头部而脂肪

酸部分是非极性尾部_。

4.根据现代生物膜理论,生物膜具有_流动_性,随着

温度的变化,生物膜有_固相、液晶相、液相_三种状

态。

5.膜的独特功能由特定的_蛋白质_执行,按照在膜上

的定位,膜蛋白可分为_外周蛋白_和_嵌入蛋白_。

6.下图中BGE _为外周蛋白,_ ACDF _为嵌入蛋白。

7.人们广泛承认地生物膜模型是_流动镶嵌模型_。

8.被动运输是_顺浓度_梯度进行的,溶质的净运输从_

高浓度_侧向_低浓度__侧扩散,该运输方式包括_简单

扩散和帮助扩散两种。

9.主动运输是_逆浓度_梯度进行的,必须

借助于某些_供能系统_来驱动。

10.比较大的物质通过生物膜其运输方式是

内吞外排。

三、是非题

1.生物膜除了包裹、隔离作用外,还有识别、

运转等功能。

2.生物膜是由极性脂和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形成

的片状聚集体。

3.膜的独特功能由特定的蛋白质执行的,功

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膜蛋白的含量越高。

4.生物膜的不对称性仅指膜蛋白的定向排

列,膜脂可做侧向扩散和翻转扩散,在双分子层中的

分布是相同的。

5.主动运转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逆浓度梯

度进行,二是需要能量驱动。

6.所有的主动运输系统都具有积累物质的作

用。

7.主动运输是被运输分子不需任何其它帮助

而过膜的过程。

8.膜脂的双分子层结构及其适当的流动性是

膜蛋白表现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9.细胞中大多数主动转运直接与放能反应相

偶联。

三、名词解释

脂双层外周蛋白嵌入蛋白相

变温度液晶相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简单扩散帮助扩散

四、简答题

1.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2.现代生物膜的结构要点是什么?

3.外周蛋白和嵌入蛋白在有那些不同?

4.什么是生物膜的相变?生物膜可以几种状

态存在?

5.什么是液晶相?它有何特点?

6.物质的跨膜运输有那些主要类型?各种类

型的要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a 5.b 6.c 7.c

8.b

二、填空题

三、是非题 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

对 9.对

四、名词解释脂双层—指生物膜是由两层脂质组

成,这两层脂质分子极性

头部位于膜的表面,非极

性尾部位于膜的内部。

外周蛋白—结合于生物膜表面的蛋白质

嵌入蛋白—插入生物膜内部的蛋白质

相变温度—生物膜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

种状态时的温度

液晶相—既有晶体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

流动性的生物膜状态,是

生物体正常条件时的状

主动运输—由放能系统提供能量,在载体

的作用下将物质从低浓

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

侧的运输方式

被动运输—在将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转运到

低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

运输过程不需要供给能

简单扩散—被动运输的一种方式,其特点

是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

量,物质运输方向是高浓

度向低浓度

帮助扩散—被动运输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

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物质运输方向是高浓度

向低浓度

四、简答题 1.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是糖、脂质、蛋白质。

2.现代生物膜的结构要点是脂双层为膜骨

架;蛋白质以两种形式与膜结合(外周

蛋白、嵌入蛋白);结构与功能具有二侧

不对称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组分之

间有相互作用

3.外周蛋白和嵌入蛋白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位

臵不同,前者位于膜的表面,后者插入

膜的内部;其次是提取的难易程度不同,

前者容易提取,后者难提取。

4.生物膜的相变是指生物膜从一种状态转变

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生物膜的存在状

态有晶胶相→液晶相→液相。

5.液晶相是既有晶体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

流动性的生物膜状态;其特点是既是有

序结构,又是流动结构,是生物体正常

条件时的状态。

6.物质的跨膜运输的主要类型和各自的要点

是:被动运输:①简单扩散: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无载体,不需能量;

②帮助扩散:方向:高→低,需要载体,

不需能量

主动运输:低→高,需载体,需能量

内吞外排:生物膜的局部变化,运输对

象是较大的物质。

第五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学习要点

一、概述 1.内容:碳成为二氧化碳,氢成为水,能

量贮存于ATP;

CO

2

生成方式:脱羧

H

2

O的生成方式:氧的还

2.氧化酶类:电子转移酶,氧化酶,脱氢酶

3.高能化合物:定义:水解自由能在5千卡

/mol以上的化合物

高能键“~”

ATP:结构,水解自由能(7.3kcar/mol、

30.5kJ/mol)

高能的原因(负电荷集中,共振杂化,

H+浓度低、反应进行的彻底)

能量通货的原因(能量居中,适合大多

数酶)

二、呼吸链 1.概念:线粒体膜上的电子传递系统

别(NADH呼吸链、FADH

2

呼吸链)

2组分及工作机理:

NADH→NADH脱氢酶(FMN)→CoQ→Cyt b→

Cyt c

1

→Cyt c→Cyt aa

3

→O

2

-0.32 –0.03 0-0.1

+0.05 +0.22 +0.25 +0.29 +0.816

琥珀酸→琥珀酸脱氢酶(FAD)→CoQ→cyt b→

Cyt c

1

→Cyt c→Cyt aa

3

→O

2

+0.06

3.存在状态:四个复合体(I、II、III、IV)

4.电子传递抑制剂:鱼藤酮、安密妥、杀粉

蝶素(FMN),抗霉素A(Cytb),CN-、N

3

-、CO、

HS(Cytaa

3

三、氧化磷酸化 1.概念:伴随着生物氧化偶联合成

ATP的过程

2.类型: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3.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P/O比

3.机理:F

1

-F

因子;化学渗透学说

4.有关氧化磷酸化物质运输(1)外源NADH

运输穿梭系统: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穿梭

(2)ATP :生物膜的运转系统

(3)磷酸:生物膜的运转系统

5.能荷

四、其它末端氧化酶系统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

化酶,黄素氧化酶,SOD、CAT,植物的抗氰

呼吸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呼吸链组分的是:

a.Cyt b

b. CoQ

c.Cyt aa

3

d.CO

2

2.ATP的高能键数目是

a.1

b.2

c.3

d.4

3.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有一组分不是蛋

白质而是脂质,这就是:

a.Cytc

b.Cytb

c.NADH脱氢酶

d.CoQ

4.鱼藤酮抑制呼吸链电子传递功能,是由于

阻断下列哪一种作用而引起?

a.NADH脱氢酶的作用

b.电子传递

过程 c.氧化磷酸化 d.三羧酸循环

5.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

顺序是:

a.c

1

→b→c→aa

3

→O

2

b.c→c

1

→b→aa

3

→O

2

c.c

1

→c→b→aa

3

→O

2

d.b→c

1

→c→aa

3

→O

2

6.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II与细胞色素

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

a.FMN

b.Fe〃S蛋白

c.CoQ

d.Cytb

7.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II和复合物IV连

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

a.FMN

b.Fe〃S蛋白

c.CoQ

d.Cytc

8.下述那种物质专一性抑制Cytb?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寡霉素

d.苍术

9.呼吸链复合体II可偶联产生的ATP数为:

a.0

b.1

c.2

d.3

10.电子经NADH呼吸链交给氧生成水时释放

的能量,偶联产生的ATP数为:

a.1

b.2

c. 3

d.4

11.电子经FADH

2

呼吸链交给氧生成水时释放

的能量,偶联产生的ATP数为:

a.1

b.2

c. 3

d.4

二、填空题

1.生物氧化是_有机分子_在细胞中_氧化分

解,同时产生可利用的能量_的过程.

2.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是指水解时_释放的

自由能大于20.92KJ/mol_的化合物,其中重要的是_

ATP_,被称为能量代谢的_通货_。

3.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_线粒体_,

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_线粒体内膜

_。

4.由NADH→O

2

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

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_复合体I、复合体III

和复合体IV_。

5.鱼藤酮、抗霉素A、CN-、N

3

-、CO的抑制部

位分别是_复合体I、复合体III_和复合体IV。

6.解释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机制的三种假说

分别是_构象偶联假说、化学偶联假说_和__化学渗

透学说,其中化学渗透学说_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7.呼吸链复合体IV可氧化Cytc,故称为_细胞色

素氧化酶_,它位于呼吸链末端,故又称它为_末端氧

化酶_。

8.线粒体的磷酸化作用可分为_底物水平磷

酸化_和_氧化磷酸化_。

9.NADH经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可产生_3 _

个ATP,琥珀酸可产生2 个ATP。

10.当电子从NADH经_呼吸链_传递给氧时,

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3对H+从内膜内侧_泵到_内膜外

侧_,从而形成H+的电化学梯度,当一对H+从_F

1

-F

复合

体_回到线粒体_内侧_时,可产生_1_个ATP。

11.F

1

-F

复合体的功能是_催化合成ATP_,。

12.动物线粒体中,外源NADH可经过_穿梭系

统_系统转移到呼吸链上,这种系统有_二_种,分别为_

磷酸甘油穿梭系统_和苹果酸穿梭系统。

13.线粒体内部的ATP是通过_生物膜运转系

统_运出线粒体的。

14.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以_ Fe _的变价进

行电子传递,它们每次传递_1个电子。

三、是非题

1.ATP有两种形成方式。

2. 生物体内只有呼吸电子传递链一种氧化系

统。

3.ATP是生物体的能量通货。

4.电子传递抑制剂可抑制呼吸链的功能。

5.电子按照呼吸链组分的氧化还原电势依次

从还原端向氧化端传递。

6.生物化学中的高能键是指水解断裂时释放

较多自由能的不稳定键。

7.线粒体内生成的NADH可直接通过呼吸链

氧化。

8.生物氧化产生的水是有机物的氢直接与氧

结合的结果。

9.NADH呼吸链有2个偶联部位。

10.呼吸链的组分都是以复合体的形式存在

的。

11.呼吸链的两个脱氢酶的辅基都含有VB

2

12.生物氧化生成的CO

2

是氧分子与碳原子氧

化的结果。

四、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高能磷酸化合物呼吸链氧

化磷酸化 P/O 穿梭作用

能荷质子电化学梯度高能键电子传递

抑制剂底物水平磷酸化

五、简答题

1.CO

2

与H

2

O以什么方式生成?

2.简述化学渗透学说。

3.ATP具有高的水解自由能的结构基础是什

么?为什么说ATP是生物体内的“能量

通货”?

4.写出呼吸链,并指出其偶联部位和抑制剂

的作用部位及其抑制剂

5.简述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存在状态。

6.比较NADH呼吸链和FADH

2

呼吸链传递电子

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4.a 5.d 6.c 7.d 8.b 9.a 10.c

11.b

二、填空题

三、是非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错 9.错 10.错 11.对 12.错

四、名词解释生物氧化—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

分解,碳生成二氧化碳,氢生

成水并释放可利用能量的过

程。

高能磷酸化合物—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

大于20.92kJ/mol的磷酸化

合物。

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可以传递质子

和电子并释放能量的一系列

传递体。

氧化磷酸化—伴随着呼吸链电子传递而

偶联产生的ATP的过程

P/O —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消耗的磷原子

数目和氧原子数目之比,也就

是呼吸链每传递1对电子可

偶链产生ATP的数目。

穿梭作用—通过某种分子的变化将NADH

的电子转移到呼吸链的作用。

能荷—细胞的总腺苷酸中ATP的比例,即

细胞的能量负荷(表达式见教

材151页)

质子电化学梯度—呼吸链将质子不断地

从内膜内侧运输到内膜外侧,

从而形成质子的电位梯度和

浓度梯度,这两种梯度合称为

电化学梯度

高能键—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大于

20.92kJ/mol的共价键。

电子传递抑制剂—通过抑制呼吸链组分

而抑制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物

质。

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通过

高能磷酸基团的转移合成

ATP的方式。

五、简答题 1.CO

2

是通过有机分子脱羧而产生的,H

2

O

是有机分子的质子和电子通过呼吸链传

递给氧,氧原子还原而产生的。

2.化学渗透学说要点共三个:(1)呼吸链电

子传递过程中,将质子从线粒体内膜内

侧运转到了内膜外侧,形成了质子的电

化学梯度;(2)质子的电化学梯度是生

物氧化的能量贮存方式;(3)内膜外侧

的质子经F

1

-F

O

因子回到内膜内侧时,推

动F

1

-F

O

因子催化合成ATP。

3.ATP具有高的水解自由能的结构基础是负

电荷集中,共振杂化,H+浓度低、反应

进行的彻底。ATP之所以是生物体内的

“能量通货”时因为ATP能量居中并适

合大多数酶

4.

5.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是以四个复合体和两个游离传递体形式存在的。NADH脱氢酶组成了复合体I,琥珀酸脱氢酶组成了复合体II,细胞色素b、c

1组成了复合体III,细胞色素a.a

3

组成了复合体IV;两个游离传递体是CoQ和细胞c

6. NADH呼吸链与FADH

2

呼吸链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呼吸电子传递链且大部分组分相同,都能通过传递电子释放能量而偶链产生ATP。不同点在于二者的脱氢酶不同,前者是NADH脱氢酶,后者是琥珀酸脱氢酶;二者的电子传递途径不同,前者是复合体

I、CoQ 、III、Cytc、IV,后者是复合体II、CoQ、

III、Cytc、 IV;二者偶联产生ATP的数目不同,

第六章糖代谢

学习要点

一、双糖与多糖的酶促降解 1.蔗糖的酶促降解:蔗

糖合成酶途径,蔗糖酶途径

2.淀粉的酶促降解:水解:α-淀粉酶的特点:热稳定,

酸敏感,随机作用,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和α

-糊精;

β-淀粉酶的特点:温度敏感,酸稳定,从非还原端两两作用,产物为麦芽糖和β-糊精(极限糊精)R-酶;降解1-6支点;

麦芽糖酶,。

磷酸解:淀粉磷酸化酶,其产物为G-1-P

二、糖酵解(EMP途径) 1.概念:葡萄糖转变为丙酮

酸并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发生于细胞

质。

2.历程:两个阶段(六碳和三碳阶段),两步

需能反应(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一步脱氢(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两步底物水平磷酸化(磷酸甘油

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3.丙酮酸去路:有氧时彻底氧化;

无氧时,乳酸发酵、乙醇发酵

4.化学计量及生物意义:计量:产生6-8个

ATP;

意义:供能,为彻底氧化准备原料,供

出中间产物

5.调控: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

激酶

三、三羧酸循环(TCA) 1.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

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羧酶(TPP)、

硫辛酸转乙酰酶(硫辛酸)、二氢硫辛酸

脱氢酶(FAD);反应:

丙酮酸+CoA+NAD+→乙酰

CoA+CO

2

+NADH+H+

2.三羧酸循环:概念:乙酰CoA氧化为CO

2

历程:三个阶段(6碳、5碳和4碳阶段),

四步脱氢(异柠檬酸脱氢酶(脱

羧)、α-酮戊二酸脱氢酶(脱羧)、

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

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琥珀酰辅酶

A合成酶)

定位:发生于线粒体内;

3.化学计量:丙酮酸脱羧形成3个ATP,乙

酰辅酶氧化形成12个ATP

4.有氧氧化与无氧氧化:有氧氧化途径为葡

萄糖经EMP-TCA途径彻底氧化为

CO

2

,共产生36~38个ATP;

无氧氧化途径为葡萄糖经EMP途径生

成丙酮酸后,再生成乙醇或乳酸,

产生ATP数为2

5.意义:大量供能;供出中间产物,是糖、

脂、蛋白质转化的枢纽;有机物彻底氧

化分解的最主要途径

四、磷酸戊糖途径(HMP途径) 1.历程:氧化阶段(脱

氢)与非氧化阶段(3~7碳糖

之间的转化)

2.反应特点:G-6-P直接脱氢脱羧,NADP为

氢受体,中间经过3~7碳糖的

转化

3.化学计量:生成12个NADPH,相当于36

个ATP

4.意义:供出还原力,供出中间产物特别是

核糖-5-P,必要时供能

五、糖类的合成 1.单糖:光合作用

2.双糖:蔗糖:蔗糖合成酶途径,磷酸蔗糖

合成酶途径

3.淀粉:淀粉合成酶途径,淀粉磷酸化酶途

径,Q酶(分支),D酶(合成

引物)

4.糖的异生作用:概念:非糖物质合成糖的

过程;基本为EMP途径的逆反

应,有3个反应不同(丙酮酸

→PEP,F-1,6-2P→

F-6-P,G-6-P→葡萄糖)

习题

一、选择题

1.糖酵解途径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丙酮

酸 d.果糖

2.糖酵解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部位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糖酵解最主要的调节酶是:

a.己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

激酶 d.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

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

b. α

-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 →琥珀酸

d.琥

珀酸→延胡羧酸

5.糖无氧分解的产物是:

a.乙醇或乳酸

b.丙酮酸或乳酸

c.

乙醇或丙酮酸 d.乙醇或葡萄糖

6.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底物和产物分别是:

a.丙酮酸、乙酰CoA

b.丙酮酸、

硫辛酸

c. 硫辛酸、乙酰CoA

d. 乙酰

CoA 、NADH

7.糖代谢途径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途径是: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 磷酸戊糖途

径 d.糖异生作用

8.蔗糖合成的主要途径是:

a.蔗糖合成酶途径

b.磷酸蔗

糖合成酶途径

c.蔗糖酶途径

d.糖异生作用

9.1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产生ATP的数目

为:

a.4

b.36~38

c.12

d.15

10.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a.R酶

b.D酶

c.Q酶

d. α-1,6糖苷酶

11.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

化?

a. β-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 R—酶

12.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后产物是: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和CO

2

c.CO

2

+H

2

O d.CO

2

、NADH、FADH

2

和GTP

13.在有氧条件下,1分子葡萄糖净生成的

ATP 分子数与无氧条件下1分子葡

萄糖生成的净ATP分子数的比值是:

a.2:1

b.9:1

c.13:1

d.18:1

e.25:1

14.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6-磷酸葡萄糖氧化为CO

2

b.有3-7碳糖的转化

c.6-磷酸葡萄糖产生NADH

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

15.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O

2

和ATP?

a.3 CO

2

和15ATP b.2CO

2

和12ATP c.3CO

2

和16ATP d.3CO

2

和12ATP

16. α-淀粉酶的特征是:

a.耐70℃左右的高温

b.不耐70℃

左右的高温

c.在pH7.0时失活

d.在pH3.3时活

性高

17.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循环一周可产生3个NADH、1个FADH

2

1 个GTP

b.可使乙酰CoA彻底氧化

c.有两步底物水平磷酸化

d.有4-6碳的羧酸

18.在细胞中糖酵解进行的部位是:

a.溶酶体

b.细胞质

c.线粒体

d.核糖

二、填空题

1.参与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酶有 _α -淀粉酶

β-淀粉酶 R-酶麦芽糖酶

2.α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支链淀粉的?直链?

部分,分支部分由_ R-酶_催化去除。

3.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降解的最初产物是

?葡萄糖-1-磷酸?。

4.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葡

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同时生成?ATP、NADH的一系列

酶促反应。

5.三羧酸循环是在 ?线粒体?中进行的,其底

物是?乙酰CoA ?,产物是NADH FADH

2

、GTP和CO

2?

6.磷酸戊糖途径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其

底物是?葡萄糖-6-磷酸?,产物是? CO

2

、NADPH ?。

7.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 ?,然后和?

草酰乙酸?结合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形成的第一个产

物?柠檬酸?。

8.三羧酸循环有?4?次脱氢反应,?3次受氢

体为? NAD+?,?1?次受氢体为? FAD ?。

9.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称

为?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

10.由葡萄糖合成蔗糖和淀粉时,葡萄糖要转

变成活化形式,其活化形式是?核苷酸糖?。

11.丙酮酸转化为为乳酸或乙醇,反应中的

NADH+H+来自?糖酵解?途径。

12.丙酮酸形成乙酰CoA是由?丙酮酸脱氢酶

系?催化的,该体系是一个包括?3?种酶的复合体。

13.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中,共有 ?3?步底物水

平磷酸化,?6?步氧化磷酸化。

14.淀粉合成的主要途径是_淀粉合成酶途径,

非糖物质转化为糖要经过_糖异生途径,无氧条件下能

够供出能量的是_糖酵解_途径,可产生NADPH的是_磷

酸戊糖途径_途径。

15.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发生2_次脱羧,

产生3分子NADH,1_分子FADH

2

, 1_分子GTP。

三、是非题

1.淀粉磷酸化酶既可催化淀粉的合成,又

催化淀粉的分解。

2.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可还原为乳酸。

3.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彻底氧化。

4.糖酵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

行。

5.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和果糖的活化都

需要ATP。

6.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可保

证细胞的基本能量需要。

7.在生物体内NADH+H+和NADPH+H+的生

理生化作用是相同的。

8.植物体内淀粉的合成都是在淀粉合成酶催

化下进行的。

9.糖酵解途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10.三羧酸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

的是ATP。

11.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都为有机酸。

12.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

NADH、FADH

2

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电子要消耗氧分子。

13.糖酵解是将葡萄糖氧化为CO

2

和H

2

O的途

径。

14.α-淀粉酶耐热不耐酸,β-淀粉酶耐酸

不耐热。

四、计算题

葡萄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自由能为

686 kcal/mol,以此为基础,计算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彻

底氧化后的能量转化率。

五、名词解释

糖异生作用有氧氧化无氧氧化

六、简答题

1.什么是糖异生作用?有何生物学意义?

2.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物学意义?

3.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4.简述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的生物学意义。

5.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6.总结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中ATP产生的方式

和部位。

7. 比较α -淀粉酶和β-淀粉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a 6.a 7.b 8.b 9.c

10.c 11.d 12.d 13.d 14.c 15.a 16.a 17.c

18.b

二、填空题

三、是非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错11.对 12.对 13.错 14.对

四、计算题40.4%

五、名词解释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的

过程

有氧氧化—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

解为CO

2

、H

2

O,并以ATP

的方式贮存能量的过程

无氧氧化—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转化为

乳酸或乙醇,并产生ATP的过程

六、简答题 1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的

过程。其生物学意义在于通过糖异生作

用,可以在生物体缺乏葡萄糖时,由其它

物质转化而来,以保证生物体对葡萄糖的

需要。

2.磷酸戊糖途径是指葡萄糖-6-磷酸在一系

列的酶催化下分解为CO

2

并产生NADPH的

过程。其生物学意义为供出还原力,供出

中间产物特别是核糖-5-P,必要时供

能。

3.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大量供能;供出中间

产物,是糖、脂、蛋白质转化的枢纽;有

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最主要途径

4.有氧氧化的生物学意义是通过有氧氧化,

将葡萄糖和其它有机分子彻底氧化为

CO

2

,同时将大量能量贮存于ATP。这时生

物体在正常条件下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

也是物质转化的重要途径。无氧氧化的生

物学意义是通过无氧氧化,使生物体在无

氧条件下依然保持基本的能量供应,以维

持生物的基本需要。

5.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供应能量,特别使

在无氧条件下;为彻底氧化准备原料;供

出中间产物。

6.总结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中ATP产生的方式

和部位。

7. α -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相同点是二者都是淀粉

的水解酶类,其不同点是:(1)性质不同,α -淀粉酶

是耐高温不耐酸,β-淀粉酶耐酸不耐高温;(2)作用

机理不同,α -淀粉酶是随机水解糖苷键,β-淀粉酶

只能从淀粉的非还原端两两水解;(3)产物不同,α

-淀粉酶的产物复杂,有葡萄糖、麦芽糖和糊精,β-

淀粉酶的产物单一,主要是麦芽糖和极限糊精。

第七章脂代谢

学习要点

一、脂类降解 1.脂肪的酶促降解:脂肪→甘油+脂

肪酸

2.甘油的降解:甘油→糖酵解

3.脂肪酸的氧化分解:(1) β-氧化:激活,

β-氧化过程(脱氢,加水,脱氢,

裂解),能量计算(n个碳的脂肪酸产

生ATP数为:[(n/2-1)×3+(n/2-1)

×2+n/2×12-2])

(2)α-氧化、ω-氧化

4.乙醛酸循环:底物(乙酰辅酶A),产物(琥

珀酸)

意义:在油料种子发芽时,脂肪转化为

糖的主要途径

二、脂肪的合成 1.磷酸甘油的合成:甘油→磷酸甘

油←磷酸二羟丙酮

2.脂肪酸的合成:(1)丙二酸单酰CoA的

合成:乙酰CoA羧化酶系催化;

(2)脂肪酸合成酶系:酶系(I型):6种

酶,1个酰基载体蛋白(ACP),

从头合成到16碳

反应:转移→缩合→还原→脱水

→还原

特点:NADPH为还原力,乙酰CoA

为底物,丙二酸单酰CoA为直接

底物,反应时中间产物一直与ACP

结合,每次增加两个碳

(3)脂肪酸链的延长:II型:到18碳,III

型:20和20碳以上

(4)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饱和脂肪酸的去饱

和作用

习题

一、选择题

1.脂肪酸的β-氧化具有下列特点,但除

()外:

a.起始于脂酰-CoA

b.需

要NAD+、FAD作为受氢体

c.产物为乙酰CoA

d.在胞

液中进行

2. 脂肪酸的β-氧化的酰基载体是:

a. CoA

b.ACP

c.甘油

d.琥珀酸

3.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具有下列特点,但除

()以外:

a.利用乙酰CoA作为活化底物

b.

生成16碳脂肪酸

c.需要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

d.在

细胞质中进行

4.脂肪酸从头合成以什么为还原剂?

a.NADH

b.NADPH

c.FADH

2

d.还原态铁

氧还蛋白

5.生物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主要途径是

a.α—氧化 B. ω—氧化 C. β—氧化 D.

过氧化

6.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论述哪个是不正确

的?

a.以乙酰CoA为底物

b.存在于油料种子萌发时的乙醛酸体中

c.动物体内也存在乙醛酸循环

d.主要生理功能是合成三羧酸循环的中间

产物琥珀酸

7.脂肪酸从头合成时的酰基载体是:

a.ACP

b.CoA

c.TPP

d.生物素

8.甘油的代谢与哪个代谢途径有关?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脂肪酸氧化

d.乙醛酸循环

9.脂肪酸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可进一步代谢

成为:

a.葡萄糖

b.天冬基酸

c.CO

2

d.核苷

10.脂肪酸合成的活化底物是:

a.乙酰CoA

b.丙二酸单酰CoA

c.脂酰

ACP d.乙酰ACP

二、填空题

1._脂肪_是动物和许多植物的主要能量贮存

形式,是由甘油_与3分子脂肪酸_酯化而成的。

2.脂肪酸从头合成活化的2C供体是_丙二酸

单酰CoA _,还原剂是NADPH_。

3.脂肪酸合成酶从头合成的产物为_16碳脂

肪酸_,脂肪酸碳链延长由_ II型_或_ III型酶系统催

化。

4.真核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通过饱和

脂肪酸的去饱和_途径合成的。

5.脂肪酸β-氧化是在_线粒体_中进行的,氧

化时第一次脱氢的受氢体是_ FAD,第二次脱氢的受氢

体是_ NAD+,氧化的产物是_乙酰CoA _。

6.植物脂肪酸合成酶系II的产物是_18碳脂

肪酸_,酶系III的产物是_20-22碳脂肪酸_。

7.含n个碳的脂肪酸经β-氧化后,可产生_

(n/2)-1个NADH,_(n/2)-1个FADH

2

,n/2_个乙酰

CoA。

三、是非题

1.脂肪酸的β-氧化和α-氧化都是从羧基

NADH → F MN → CoQ → b → c

1→c → aa

3

→O2

鱼藤酮安密妥抗 A CN–、CO H

2

S、N

3

端开始的。

2. 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经β-氧

化全部降解成乙酰CoA 。

3. 某些-羟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

可能是α-氧化的产物。 4. 脂肪酸的β,α,ω-氧化都需要使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 。

5.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提供乙酰CoA 。

6. 植物体的脂代谢途径与动物体的途径相同。

7. 在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中,增长的脂酰基

一直连接在ACP 上。

8.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含有ACP 和六种

酶。 9. 脂肪酸合成所需的NADPH 主要是来源于磷酸戊糖途径。

10. 脂肪酸氧化生成的NADH 、FADH 2可经氧

化磷酸化作用产生ATP 。

四、计算题

1mol 软脂酸完全氧化成CO 2和H 2O 可生成多少

molATP ?若1mol 软脂酸完全氧化时释放的自由能为27307.6千卡,试求能量转化为ATP 的效率。

六、简答题

1. 脂肪是如何分解的?

2. 什么叫β-氧化作用?

3. 为什么有机体内的脂肪酸碳数多为偶数?

4. 说明植物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的途径。

5. 说明油料种子发芽时脂肪酸转化为糖类的途径。

6. 比较乙醛酸循环和三羧酸循环的异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b 5.c 6.c 7.a 8.a 9.c 10.b

二、填空题

三、是非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对 6.错 7.错 8.

对 9.对 10.对 四、计算题 1.129 41.1%

五、简答题

1.脂肪首先在脂肪酶的催化下水解为甘油和

脂肪酸,然后甘油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脂肪酸主要通过β-氧化作用分解为乙酰CoA ,乙酰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2.β-氧化作用是因为脂肪酸中被氧化的位

臵是β-碳,因而得名。其基本过程是

脂肪酸先活化生成脂酰CoA ,然后经过脱氢、加水、氧化、裂解产生乙酰CoA ,这样经过多次作用,脂肪酸则完全分解为乙酰CoA 。

3.因为脂肪酸合成是以乙酰CoA 为底物的,

这样每次增加两个碳,结果合成的脂肪

酸的碳数多为偶数。

4.葡萄糖首先经过糖酵解生成乙酰CoA ,乙

酰CoA 在脂肪酸合成酶系的催化下合成

脂肪酸。

5.油料种子发芽时脂肪酸先经β-氧化作用

生成乙酰CoA ,两分子乙酰CoA 经乙醛

酸循环生成琥珀酸,接着琥珀酸离开乙醛酸循环体进入线粒体参与三羧酸循环转化为苹果酸,苹果酸离开线粒体进入细胞质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 6.乙醛酸循环和三羧酸循环的相同之处在于

二者的起始几步和结束的几步反应相

同。二者不同的是中间步骤不同,产物也不同,乙醛酸循环的产物是琥珀酸,三羧酸循环的产物是CO 2。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学习要点

一、核苷酸降解 1.核酸降解:核酸内切酶,核酸外

切酶

2.核苷酸降解:核苷酸→磷酸+核苷 核苷

→戊糖+碱基

二、核苷酸合成 1.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从头合

成途径:PRPP 的合成,嘌呤环的合成(在PRPP

上装配,由多个分子供给原子),嘧啶环的合成(先合成环,再与PRPP 结合,由氨甲酰磷酸和ASP 供给原子) (2)补救途径

2.脱氧核苷酸的合成:核苷酸还原,相互转变,补救途径

习 题

一、填空题

1.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的方式有_核糖核苷

酸还原、相互转化和补救途径。

2. 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有_从头合成途径_和_

补救途径_两条途径。

3.利用核苷酸的降解产物重新合成核苷酸的方式为_补救途径_。

4.嘌呤环和嘧啶环的各个原子来自_多个分

子_,因此它们的合成过程是_多步(复杂)_反应。

5.核苷酸合成的活化的糖基是_ PRPP _,该糖来于_磷酸戊糖途径_途径。 二、名词解释

从头合成途径 补救途径 核酸外切酶 核酸内切酶 三、简答题

1.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有那些规律和特点?

2.核酸分解代谢的途径怎样?

3.简述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与核糖核苷酸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从头合成途径 — 以其它代谢产物为底物合成核苷酸的过程。

补救途径 — 以核苷酸的代谢产物为底物

合成核苷酸的过程。

核酸外切酶 — 从多核苷酸链的端部逐个

水解核苷酸的酶类。

核酸内切酶 — 从多核苷酸链的中间水解磷酸二酯键的酶类。

三、简答题 1.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

成的规律和特点是.嘌呤核苷酸是在PRPP

上合成了嘌呤环,而嘧啶核苷酸是先合成嘧啶环,然后环再与PRPP 结合才形成嘧啶核苷酸

2.核酸分解代谢的途径是核酸→核苷酸、核苷酸→磷酸+核苷、核苷 →戊糖+碱基

3.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在核糖核苷酸的基础上经

过还原反应而生成的。

第九章 氨基酸代谢

学习要点

一、蛋白质降解 1.蛋白酶:各种专一性不同的蛋白酶

2.端解酶:氨肽酶,羧肽酶

二、氨基酸的分解 1.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氨

基酸氧化酶,);非氧化脱氨基(还原酶,水解酶,脱水酶),转氨基作用(转氨酶),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 2.脱羧基作用

3.分解产物的去路:(1)氨的去路:重新合成氨基酸,生成NH 4+,生成酰胺,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形成尿素(鸟氨酸循环)

(2)酮酸的去路:合成氨基酸,氧化分解,生成糖或脂

三、氨基酸的合成 1.生物氮来源:生物固氮(固氮

酶,N 2→NH 3),硝酸还原(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氨的同化(谷氨酸脱氢酶途径,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途径)

2.氨基酸的合成:(1)转氨基作用;(2)碳

骨架来源(3)一碳单位代谢

习 题

一、选择题

1. 氨基酸经脱羧作用的产物是: a.有机酸 b.有机胺 c.糖 d.脂肪酸

2. 氨基酸分解的主要途径是:

a.脱羧作用

b.裂解作用

c.脱氨基作用

d.水解作用

3. 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氧化脱氨基

b.非氧化脱氨基

c. 联合脱氨基

d.水解脱氨基

4. 生酮氨基酸 可转化为:

a.丙酮酸

b.草酰乙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

5.高等植物氨同化的主要途径是:

a.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

b.谷氨酸脱氢酶

c.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d.氨甲酰激酶

6.下列不属于生物氨的来源的是: a.自由氨 b.氮 c.NO 3 d.胺

7.氨基酸合成的碳骨架来源于:

a.糖代谢

b.脂代谢

c.核苷酸代谢

d.次生物质代谢

8.下列反应中既参与氨基酸的分解,也参与氨基酸的合成的反应是:

a.转氨作用

b.脱羧作用

c.氧化还原

d.水解反应 二、填空题

1. 生物固氮是将空气中的_.N 2_转化为_

NH 3_的作用。

2.氨基酸分解后产生的氨的去路有_重新合成氨基酸、生成NH 4+ 、生成酰胺、 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_和形成尿素(鸟氨酸循环)。

3. 氨基酸分解后产生的酮酸的去路有_合成氨基酸,氧化分解,生成糖或脂_。

4.与氨基酸代谢联系最紧密的代谢途径是_糖代谢_。

5.三羧酸循环中直接可转变为氨基酸的中间产物有_3个。 三、名词解释

氨的同化 转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 生糖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 四、简答题

1.生物体合成氨基酸主要通过什么途径?

2.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有何意义?

3.写出转氨基作用的反应式,表明辅助因子在反应中的作用。

4.为什么说联合脱氨作用是多数氨基酸的主要脱氨方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 5.a 6.d 7.a 8.a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氨的同化 — 在酶的催化下由无机氨转化为有机氨的过程。

转氨基作用 — 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氨基

转移给α-酮酸,形成新的α-酮

酸和氨基酸,这个过程叫转氨

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 — 在转氨酶催化下,氨基

酸和α-酮戊二酸发生转氨生成α-酮酸和谷氨酸,接着在谷

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谷氨酸发生脱氢反应重新生成α-酮戊二酸,这种转氨作用和氨基酸脱氢反应的联合过程叫联合脱氨基作用。

生糖氨基酸 — 分解产物可以进入糖异生作

用生成糖的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 — 分解产物可转化为乙酰CoA ,进而合成脂肪酸的氨基酸。

四、简答题 1.生物体合成氨基酸的途径是无机氨在

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系统

催化下通过氨同化作用形成谷氨酸的有机氨,谷氨酸通过转氨基作用与糖代谢中的α-酮酸反应生成领头氨基酸,领头氨基酸再经过碳骨架的变化形成其它氨基酸。

2.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联合脱氨基作用,其意义在于这种作用充分利用了转氨基作用的普遍性和谷氨酸脱氢的高效性,通过这种作用,首先将各种氨基酸转化为谷氨酸,然后再氧化脱氢、脱氨。这样可以使氨基酸高效率脱氨。

3.写出转氨基作用的反应式。

4.在氨基酸的各种脱氨基方式中,氧化脱氨

基的酶主要催化D-氨基酸的脱氨基,而

生物体中主要是L-氨基酸,因此不是主要方式;非氧化脱氨基的酶种类少,活性低,因此也不能成为主要方式,转氨基作用活性高,但只能使一种氨基酸转化为另一种氨基酸,不能使氨基酸净分解;只有联合脱氨基作用可以高效、广泛地使各种氨基酸脱去氨基,因此这种方式是脱氨基的主要方式。

第十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学习要点

一、DNA 合成 1.半保留复制

2.E.coli 中参与DNA 复制的酶和辅助因子:

(1)DNA 聚合酶:I (参与复制,切除引物,填补缺口),II (修复作用,不参与复制),III (复制的主要酶);(2)引物酶 (3)DNA 连接酶

3.原核生物的复制过程:合成引物,DNA 链合成(半不连续复制,先导链,后随链,冈崎片段),切除引物,填补缺口,连接。复制方向:5'→3'

4.真核生物DNA 的合成:DNA 聚合酶,

特点:多起点,

双向复制 5.逆转录:逆转录酶,机理(RNA →DNA →DNA )

二、RNA 的合成 1.概念:不对称转录

2.E.coli RNA 聚合酶:结构(α2ββ'σ),功

能(核心酶(α2ββ'):延长;σ 因子:

识别起点,使全酶引发转录)

3.转录过程:起始(启动子),延伸,终止。

转录方向:5'→3'

4.真核RNA 聚合酶:A (I )(核仁,合成rRNA ),

B (II )(核质,合成mRNA 前体),C

(III )(核质,合成tRNA 、5SrRNA ) 5.RNA 转录后的加工:(1)rRNA 加工:剪接,

修饰;(2)tRNA 加工:剪切,修剪,修饰;(3)真核mRNA 的加工:5'加帽子,3'加尾巴,拼接(外显子,内含子),甲基化

习 题

一、

选择题

1.DNA 复制方式为:

a.全保留复制

b.半保留复制

c.混合型

复制 d.随机复制

2.关于RNA 转录的下列论述,除了______项外都是正确的。

a.只有存在DNA 时,RNA 聚合酶才催化转录过程

b.在转录过程中 RNA 聚合酶需要一个引物

c.链延长方向是5'→3'

d.只有一条DNA 链作为模板 3.DNA 复制时不需要下列那种酶: a. DNA 聚合酶 b.引物酶 c.DNA 连接

酶 d.RNA 聚合酶 4.参与识别转录起点的是:

a.ρ因子

b.核心酶

c.引物酶

d.σ因子

5.以下对大肠杆菌DNA 连接酶的论述哪个是正确的?

a.催化新合成的DNA 片段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b. 催化两条游离的单链DNA 连接起来

c. 连接DNA 和RNA

d.以GTP 作为能源

6.从核苷酸到成熟RNA 经过的步骤是: a. 起始、延伸、终止、加工 b.

起始、延伸、加工、终止

c. 起始、加工、延伸、终止

d. 加

工、终止、起始、延伸 7.执行转录功能的酶是:

a.RNA 聚合酶

b.DNA 聚合酶

c.引物酶

d.连接酶

8.复制和转录共有的特点是:

a.引物和DNA 模板

b.连接片段和遵从碱基配对原则

c.DNA 模板和合成方向是5'→3'

d.聚合反应和引物

9.下列关于DNA 复制的错误说法是:

a. 有RNA 聚合酶参加

b.有

DNA 聚合酶参加

c.为半保留复制

d.以4种dNTP 为底物

10.在大肠杆菌DNA 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

a.DNA 聚合酶I

b.DNA 聚合酶III

c.连接酶

d.RNA 聚合酶 二、填空题

1. DNA 指导合成DNA 的过程称为_复制

_,DNA 指导合成RNA 的过程称为_转录_,RNA 指导合成DNA 的过程称为_逆转录_。

2. 所有冈崎片段的延伸都是按_5'-3'_方向

进行的。

3.引物酶和RNA 聚合酶都指导RNA _的合成,引物酶参与_复制_过程RNA 聚合酶参与_转录_过程。

4.真核生物DNA 复制的特点是_多起点、双向复制_。

5.DNA 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_,RNA 转录

的方式是不对称转录。

6.大肠杆菌中已发现_3_种DNA 聚合酶,其中DNA 聚合酶III 负责DNA 复制, DNA 聚合酶I _负责去除引物和填补缺口。

7.大肠杆菌中DNA 指导的RNA 聚合酶全酶由_4_种亚基组成,去掉_σ _因子的部分称为核心酶,这个因子使全酶能识别DNA 上的_转录起始_位点。

8.DNA 合成时,先由引物酶合成_引物,再由_

DNA 聚合酶III_在引物3'端合成DNA 链,然后由_ DNA 聚合酶I_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最后由D N A 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链。

9.原核细胞中各种RNA 是_一种RNA 聚合酶_催化生成的,而真核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分别由3种RNA 聚合酶催化,其中rRNA 基因由_ RNA 聚合酶I_转录,mRNA 基因由_ RNA 聚合酶II_转录,各类小分子量RNA 则是_ RNA 聚合酶III_的产物。

10.复制过程至少需要_3_种酶参加,而转录

只需要_1种酶参加。

11.复制和转录过程中,互补的新链和模板链

之间的方向都是反平行的;复制形成的DNA 链与模板

链形成_双螺旋_结构,转录形成的RNA 链则_离开模板_。

12.复制的底物是4种dNTP ,转录的底物是

4_种_ NTP _。

13.DNA 复制的方向是5'-3'_,RNA 转录的方

向是_5'-3'_。

三、是非题

1. 原核细胞DNA 复制是在特定部位起始的,真核细胞则在多位点同时起始复制。

2. 逆转录酶催化的是RNA 指导的DNA 合成。

3.因为DNA 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在复制过程的聚合反应中,一条链按5'→3'方向合成,另一条链按3'

→5'方向合成。

4.已发现有些RNA 前体分子具有催化活性,

可以自我剪接,被称为核酶。

5.RNA 不具备模板功能。

6. RNA 一般都需要转录后加工。

7.在复制中,尽管后随链按3'→5'方向净生

成,但局部链的合成均按5'→3'方向进行。

8.RNA 合成时,RNA 聚合酶以3'→5'方向沿DNA

的模板链移动,催化RNA 链按5'→3'方向增长。

9.在DNA 合成中,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I 能切除RNA 引物。

10.如果没有σ因子,核心酶只能转录出随机

起始的、不均一的、无意义的RNA 产物。

四、名词解释

半保留复制 不对称转录 逆转录 冈崎

片段 复制 转录 先导链 后随链 半不连续复制

五、简答题

1. 什么是复制?DNA 复制需要那些酶?

2. 复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3. 在转录过程中那种酶起主要作用?

4. 大肠杆菌的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有

那些重要的异同点? 5. 下面是某基因中的一个片段的(-)链:

3' ……ATTCGCAGGCT ……5' 。 a.写出该片段的完整序列

b.指出转录的方向和哪条链是转录模板

c.写出转录产物序列

6. 简要说明DNA 半保留复制的机制。

7. 简要说明转录作用的机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d 5.a 6.a 7.a 8.c 9.a

10.b

二、填空题

三、是非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错 6.对 7.对 8.

对 9.对 10.对

四、名词解释 半保留复制 — 指DNA 复制形成的子

代分子中,一条链是新

合成的DNA 链,另一条

是亲代DNA 的链。

不对称转录 — 指RNA 转录时只以一条DNA

链为模板合成单链RNA

的合成方式。

逆转录 — 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的过程。 冈崎片段 — 在DNA 复制过程中,后随链是

先合成DNA 片段,然后

R

C

H C O O

N H 2

R

C

C O O O R

C

C O O H

O

R

C

H C O O H

N H 2

再连接,这种DNA 片段为冈崎片段。

复制 — 以DNA 为模板合成DNA 的过程。 转录 — 以D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 先导链 — DNA 复制时两条子代链的合成有

时间差,先合成的链叫

先导链,也是连续链。

后随链 — DNA 复制时两条子代链的合成

有时间差,后合成的链叫后随链,也是不连续链。

半不连续复制 — 指DNA 复制时,子代DNA

链一条是连续合成,另一条是不连续合成的作用方式。

五、简答题 1.复制是指以DNA 为模板合成DNA 的过

程。DNA 复制过程需要DNA 聚合酶、引

物酶和连接酶等。

2.复制的基本规律是以亲代DNA 为模板,以

4种dNTP 为底物,在相关酶类的催化下

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合成子代DNA 。 3.在转录过程中RNA 聚合酶起主要作用。RNA

聚合酶全酶在σ因子引导下识别转录起

始位点并启动转录,接着RNA 聚合酶核心酶完成转录的全部过程。

4.大肠杆菌的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的相

同点为;二者都以DNA 为模板,都催化合成3',5'-磷酸二酯键,新链合成方向都是5'-3'。不同的是:底物不同,前者为dNTP ,后者为NTP ;产物不同,前者产物是DNA ,后者产物是RNA ;催化机理不同,前者是半保留复制并需要引物,后者是不对称转录且不需要引物。 5.a. 3'……ATTCGCAGGCT ……5' 5'……TAAGCGTCCGA ……3' b.转录方向为从左到右,以上方链为模板

c.转录产物序列: 5'……UAAGCGUCCGA ……3'

6.DNA 复制时亲代DNA 首先解为两条单链,

在相应酶的催化下,以这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新DNA 链,结果在子代分子中,一条链是新合成的DNA 链,另一条是亲代DNA 的链,所以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7. 转录起始时RNA 聚合酶全酶在σ因子引

导下识别转录起始位点并启动转录,接着RNA 聚合酶核心酶完成转录的全部过程合成了新的RNA ,当核心酶到达终止位点时RNA 链、RNA 聚合酶离开模板,完成了转录。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学习要点

一、蛋白质合成体系 1.mRNA :遗传密码:概念,遗

传密码表,密码的特点(无间断性,简并性,通用性)

2.tRNA :反密码子

3.核糖体:功能位点:A 位,P 位,肽基转移酶位点,mRNA 结合位点

4.辅助因子:起始因子,延长因子,终止因

二、合成过程 1.氨基酸的活化:氨酰tRNA 合成酶

2.肽链的合成:(1)起始:起始信号(AUG,SD

序列),起始过程

(2)延长:进位,转肽(肽基转移酶,

N →C ),移位(移位酶,5'→3');(3)终止:终止因子(RF 1、RF 2、RF 3),终止过程;(4)多核糖体

3.翻译后加工:修饰(磷酸化、酰基化、羟

基化、水解、裂解等),形成空间结构(分子伴侣),运转

4.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特点:mRNA ,起始

信号,核糖体,转录和翻译的同步性,辅助因子

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有关核糖体的论述那项是不正确

的?

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c.核糖体大亚基含有肽基转移酶活性

d.核糖体是贮藏核糖核酸的细胞器

2.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tRNA 的作用是: a.

将一个氨基酸连接到另一个氨基

酸上

b.将氨基酸带到mRNA 的指定位臵上

c.增加氨基酸的有效浓度

d.将mRNA 连接到核糖体上

3. 反密码子ACG 可识别以下那种密码子? a.UGC b.UGG c.AGG d.CGA

4.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肽链延伸方式是: a. 从C 端到N 端 b.从N

端到C 端

c.定点双向进行

d.从C 端和N 端同时进行

5. mRNA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重要性在于它携带有:

a. 遗传密码

b.氨基酸

c.识别密码子的结构

d.各种蛋白质因子的结合部位

6. 核糖体上A 位点的作用是:

a.接受新的氨酰基-tRNA

b.含有肽基转移酶

c.可水解肽酰基-tRNA ,释放多肽链

d.是合成多肽链的起始点

7.氨酰基-tRNA 合成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是:

a. 把氨基酸转移到模板上

b.识别密码子

c.催化氨基酸与相应的tRNA 正确结合

d.促使氨酰基-tRNA 与核糖体结合 8.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信号是由:

a.tRNA 识别

b.转肽酶识别

c.延长因子识别

d.终止因子识别

9.关于密码子的下列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每个密码子由三个碱基组成 b.密码子间无间隔标志

c.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

d.有些密码子不代表氨基酸

10.蛋白质合成终止是因为:

a. 与mRNA 上终止密码相应tRNA 不携带

氨基酸 b.没有与终止密码相应的tRNA

c.mRNA 上的终止密码阻止核糖体继续移动

d.终止密码导致核糖体亚基解离

11.细胞内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总数为: a.16 b.64 c.20 d.61

12.密码表中的终止密码子共有几个?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1.生物界总共有_64_个密码子,其中_61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 AUG,终止密码子有3_个.

2.氨基酸的活化在细胞质_中进行,在氨酰-tRNA 合成_酶催化下形成_氨酰-tRNA _。

3.氨酰基-tRNA 合成酶对_氨基酸_和_ tRNA_均有专一性。

4.核糖体是由_rRNA_和_蛋白质_组成的,它

有2个亚基。

5.核糖体含结合tRNA 的A _位和_ P _位,转

肽反应是在位于_大_亚基的_肽基转移_酶催化下完成的。

6.许多核糖体连接于一个mRNA 形成的复合

体称为_多核糖体_。

7.移位是mRNA 和核糖体 _相对移动一个密码距离,移动方向是5'-3'_。

8.肽链延长基本包括三个步骤:_ 进位、转

肽 、移位_。

9.肽链合成终止时, 终止因子进入A 位,识

别_终止密码_,同时终止因子使肽基转移酶的转肽作用变为水解_作用,使肽链从tRNA 上脱离。

10.在核糖体合成多肽时,每个氨基酸都是通

过其载体tRNA 上的_反密码子_ 与mRNA 上的_密码子_

间碱基配对而定位的。

11.肽链合成时,氨酰-tRNA 位于_ A _位,

肽酰基-tRNA 位于_ P _位。

12.氨基酸活化在细胞的细胞质_中进行,氨基酸分子被活化的部位是α-羧基_。

13.新合成的肽链从核糖体释放后,一般必需

经过_合成后加工_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蛋白质。

14.蛋白质合成步骤为_起始、延伸 、 终止_。

三、是非题

1. 每种氨基酸特定的tRNA 与之对应。

2. 每一种氨基酸都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为其编码。

3. 密码子和相应的反密码子之间可以进行

碱基配对。

4.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需的能量都是由

ATP 供给的。 5. 核糖体的A 位和P 位均在大亚基上。 6.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基转移酶起转肽

作用和水解肽链作用。 7.反密码子AAG 可以辨认密码子UUC 。

8.遗传密码在各种生物和细胞器中都绝对通用。

9.由氨酰-tRNA 合成酶催化,并从ATP 获得

能量,氨基酸与tRNA 连接的氨酰-tRNA 是合成蛋白质的直接单体。

10.由于tRNA 能识别mRNA 的密码子,从而使

氨基酸正确排列。

11.原核细胞mRNA 只有在自身合成完成后,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2.真核细胞mRNA 5' 端的帽子,除具有抗核

酸酶降解、延长mRNA 半寿期的作用外,还有调节翻译起始等功能。

13.多核糖体中的每个核糖体单独合成一条

完整的肽链。

14.蛋白质的翻译后加工包括前体多肽的水

解和裂解、特定部位氨基酸残基侧链的修饰、糖基化和酰基化等。

四、计算题

某细菌mRNA 含有936个核苷酸残基,包括一

个起始密码子和一个终止密码子,计算:a.这个mRNA 的翻译产物应包含多少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残基平均分子量为110,这个蛋白质的分子量是多少?b.假如每掺入一个氨基酸残基需要50ms ,合成这个蛋白质需要多长时间。

五、名词解释

遗传密码 反密码子 密码的简并 多核糖

体 A 位 P 位 翻译

六、简答题

1.蛋白质合成体系由哪些组分组成?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2.T 7噬菌体基因转录的一个mRNA 5' 端部分

碱基序列为:

5' ―AACUGCACGAGGUAACACAAGAUGGCU -

3'

a. 写出指导合成这段mRNA 的DNA

b. 写出这个mRNA 片段编码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c. 如果画线处的G 变成A ,这个肽链将又是怎样的氨基酸序列? 3.遗传密码的特点有哪些?

4.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不

同之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a 4.b 5.a 6.a 7.c 8.d 9.c

10.b 11.d 12.c

二、填空题

三、是非题 1.对 2.错 3.对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11.错 12.对 13.对 14.

四、计算题 a.312,34100 b.15.5秒 五、名词解释 遗传密码 — mRNA 中的核苷酸和肽链中氨基酸的对应方式。

反密码子 — 位于tRNA 可以与密码子碱基

配对的核苷酸 密码的简并 — 多个遗传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的现象

多核糖体 — 结合于同一mRNA 参与同一蛋白

质合成的一组核糖体。

A 位 — 即氨酰基位点,是位于核糖体根据密

码的要求结合氨酰-tRNA 的位点 P 位 — 即肽酰基位点,是位于核糖体根据密码的要求结合肽酰-tRNA 的位点 翻译 — 在mRNA 指导下,通过核糖体、tRNA

以及其它因子作用下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六、简答题

1.蛋白质合成体系由三组分组成,即mRNA 、tRNA 、核糖体。MRNA 携带有指导合成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 的功能是专一性地携带氨基酸到核糖体;核糖体的功能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工厂。

2.a. 5'

AACTGCACGAGGTCACACAAGATGGCT -3' 3'

―TTGACGTGCTCCAGTGTGTTCTACCGA -5' b. H-天冬-半胱-苏-精-丝-组-赖-甲硫-

丙-OH

c . H-天冬-半胱-苏-赖-丝-组-赖-甲硫-丙-OH

3.遗传密码特点是:(1)无间断性,即密码

子之间无任何标记,如果阅读核

苷酸时发生错位或发生核苷酸的插入、删除等将会引起肽链氨基酸顺序的变化。

(2)简并性,多个遗传密码对应同一种氨基

酸的现象,密码简并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由于碱基突变引起的翻译错误。

(3)通用性,遗传密码在生物界中是相对通

用的,而不是绝对通用的,因为

有些生物和细胞器的遗传密码

与通用密码不同。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不同之

处有:mRNA 不同,原核生物一条mRNA 可指导几种肽链的合成,而真核生物mRNA 只能指导一种肽链的合成; 起始信号不同,原核生物是SD 序列,真核生物是帽子结构;核糖体不同,二者的核糖体的组成和大小都不相同;转录和翻译的同步性不同,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是同步的,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是不同步的;另外二者的辅助因子也不相同。

第十二章 代谢调节

学习要点

一、代谢关系 细胞中的定位,糖、脂、蛋白质、核

酸代谢间的联系

二、代谢调节 1.调节水平;酶水平,细胞水平,个

体水平(激素水

平,神经水平)

2.酶水平的调节:(1)酶活性的调节:共价调节,反馈抑制,前馈激活

(2)酶合成的调节:a.概念(诱导酶、组成酶), b. 操纵子学说:操纵子的组成(起始基因,操纵基因,结构基因)

c. 酶合成的诱导(阻遏蛋白,诱导物,

乳糖操纵子)

d. 酶合成的阻遏(调节蛋白,辅阻遏物,

色氨酸操纵子) 3.激素调节:第二信使

4.辅助因子调节:能荷,NAD +/NADH 5.金属离子调节

习 题

一、选择题

1. 对别构酶活性的调节属于?

a.酶活性调节

b.酶含量调节

c.细胞水平调节

d.激素水平调节

2. 共价修饰调节的必要条件是:? a. 供应能量 b.由另一个酶催化 c.有ATP 参与 d.基因进行调节

3. 操纵子调节系统属于哪一种水平的调

节?

a. 复制水平

b.转录水平

c.转录后

加工 d.翻译水平 4. 下面关于共价修饰调节酶的说法那个是错误的?

a.以活性和无活性两种形式存在

b.两种形式之间由酶促共价修饰反应相互转化

c.只有磷酸化一种修饰方式

d.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5. 阻遏蛋白作用于

a.调节基因

b.核糖体

c.RNA 聚合酶

d.操纵基因

6. RNA 聚合酶结合于:

a. 调节基因

b.操纵基因

c.启动

基因 d.结构基因

7. 关于调节基因下述论点那个是对的? a.是编码调节蛋白的基因 b.各种操纵子的调节基因都与启动基因相邻

c.调节基因是操纵子的组成部分

d.调节基因的表达受操纵子的控制 8.操纵子中转录mRNA 的部位是:

a.调节基因

b.操纵基因

c.启动基因

d.结构基因

二、填空题

1.代谢调节在_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个体水平_三个水平上调节。

2.激素的调节是_个体_水平的调节,酶活性

的调节是_分子_水平的调节。

3.糖与脂肪酸的联系分子是_磷酸二羟丙酮_和乙酰CoA_,核酸中的核糖来于糖代谢的_磷酸戊糖途径_ 途径。

4.第二信使参与_激素_调节,常见的第二信使有_ cAMP 、_ cGMP _。

5.反馈抑制的调节分子是反应的产物_,前馈

激活的调节分子是反应的_产物_。

6.操纵子调节中,细胞中常用的酶是通过酶合成的阻遏_方式调节的,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产生的酶是通过酶合成的诱导方式调节的。

7.能够决定反应途径速度的酶为限速酶_,这种酶一般处于反应途径的_开始部位_部位。

四、名词解释

限速酶 操纵子 调节蛋白 共

价修饰调节 反馈抑制 前馈激活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操纵子学说?

2.什么是反馈抑制,这种调节方式的优点是什么?

3.以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为例,说明原核细胞中可诱导酶合成的调节机制。

4.以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为例,说明原核细胞中可阻遏酶合成的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c 5.d 6.c 7.a 8.ad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限速酶 — 反应途径中决定反应速度的酶

操纵子 — 原核生物中由启动基因、操纵基

因和结构基因组成的,对转录

进行调控的DNA 序列。

调节蛋白 — 由调节基因指导合成的,对操纵子进行调节的蛋白质。

共价修饰调节 — 在另外酶的催化下,酶分

子发生共价修饰或脱修饰,从而使酶分子的活性发生变化的调节方式。

反馈抑制 — 反应途径的产物对反应过程酶的抑制作用。

前馈激活 — 反应底物对反应中酶的激活作

用。

四、简答题 1.操纵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操纵子由启

动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组成,另

外操纵子受另一基因——调节基因的调控。当操纵基因与调节蛋白结合时,就阻止了RNA 聚合酶与启动基因的结合,使结构基因关闭;当操纵基因无调节蛋白时,RNA 聚合酶可以结合于启动基因并运动到结构基因开始转录。其调节方式主要有酶合成的诱导和阻遏两种方式。

2.反馈抑制时指反应途径的产物对反应过程

酶的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方式的优点在于可灵活地调节代谢途径的活性,使反应产物不至于过多积累或者缺乏。 3.见教材335页。 4.见教材336页。

Excel表格练习题集

电子表格练习题 1、创建学生成绩单 学生成绩单 2004-7-10 1、操作程序说明 (1)启动Excel及汉字输入方法; (2)按试题容输入; (3)总评成绩必须是公式计算,总评成绩的算法是: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 (4)按下列要求进行排版:标题为黑体、20号字、合并及居中、不加边框;列标题为居中对齐;正文加边框;“”一列分散对齐;备注中的容合并及居中,自动换行; (5)在C盘下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把工作簿保存到自己创建的文件

夹中,文件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

2、创建员工奖金表 好汉公司员工一季度奖金表 2004-4-2 三、操作程序规定及说明 1、操作程序说明 (1)启动Excel及汉字输入方法; (2)按试题容输入; (3)手动输入公式计算平均每月 (4)按下列要求进行排版:标题为隶书、20号字、合并及居中、无边框;列标题为粗体、14号字、居中对齐;正文居中对齐、字体、字号为默认; (5)在C盘下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把工作簿保存到自己创建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

3、设置条件格式 三国学生成绩单 三、操作程序规定及说明 1、操作程序说明 (1)启动Excel 及汉字输入法; (2)按试题容输入工作表;平均成绩要求用公式计算; (3)按要求设置格式:标题为合并及居中、华文宋体、20号字、无边框;列标题采用华文行楷、16号字,居中对齐;行标志采用华文新、14号字、分散对齐,正文采用居中对齐方式,其它 正文采用默认格式;按要求设置条件格式:90分以上(含90分)的成绩显示成粗体、深蓝色; 60-90之间的(含60分,不含90分)显示绿色;低于60分的显示粗体、红色; (4)在C盘下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把工作簿保存到自己创建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等压线和等压面专题练习

等压线和等压面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右图所示为等值线,据图完成1-3题。 1、若等值线表示高空垂直面等压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数值a>b ②A 处为高压 ③B 处气流上升 ④A 对应的近地面天气阴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若等值线表示近地垂直面等压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数值a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 虚线为高压脊 ②A 虚线为低压槽 ③B 虚线附近天气阴雨 ④B 虚线附近天气晴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判断4~5题。 4.若abcde 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 C 、甲>乙>丁>丙 D 、乙>甲>丙>丁 5.若abcde 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甲→乙→丁→丙→甲 B 、丁→丙→甲→乙→丁 C 、乙→甲,丙→丁 D 、乙→甲→丙→丁→乙 右图为“某地高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地可能处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赤道上空 D.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符合上图的是( ) A.东北气流为下沉气流 B.西北气流周围处有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 C.高空没有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该地此时受低压控制 图2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据图回答8—10题。 8.该海域位于 A.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中纬度 A B a b

道路习题3解析

51 . 城镇道路的划分以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快速路主要为交通功能服务 B .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C . 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具有服务功能 D . 支路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 E . 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正确答案】: BCE 52 . 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水泥。 A . 矿渣 B . 道路硅酸盐 C . 粉煤灰 D . 普通硅酸盐 E . 火山灰水泥 【正确答案】: BD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1 . 小型构筑物和地下管线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新建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的原则来完成。 A . 先地下、后地上,先浅后深 B . 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 C . 先地上、后地下,先浅后深 D . 先地上、后地下,先深后浅 【正确答案】: B 2 .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城镇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特点的是()。 A . 路基施工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配合为辅 B . 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 C . 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D . 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正确答案】: A 3 .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城镇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流程的是()。 A . 路基施工 B . 附属构筑物施工 C . 基层施工 D . 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C

4 .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城镇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准备工作的是()。 A . 修筑排水设施 B . 安全技术交底 C . 临时导行交通 D . 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 【正确答案】: A 5 . 城镇道路土方路基工程检验与验收项目的主控项目为()和压实度。 A . 纵断高程 B . 平整度 C . 弯沉值 D . 边坡坡率 【正确答案】: C 6 . 填土路基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并及时碾压修整。 A . 填土厚度 B . 填土坡度 C . 填土宽度 D . 填土长度 【正确答案】: A 7 . 下列选项中,沿路基横断面方向路基碾压顺序正确的是()。 A . 自路基一边向另一边顺序进行 B . 自路基中心向两边交替进行 C . 自路基中心向两边同时进行 D . 自路基两边向中心进行 【正确答案】: D 8 . 采用压路机碾压土路基时,应遵循()及轮迹重叠等原则。 A . 先重后轻、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 B .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 C . 先轻后重、先振后稳、先高后低、先慢后快 D . 先重后轻、先振后稳、先低后高、先快后慢 【正确答案】: B 9 . 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A . 石灰土 B . 卵石土 C . 黏性土

等压线及等压面专题练习

完美 WORD 格式编辑 学习指导参考资料 等压线和等压面专题练习 一. 选择题 右图所示为等值线,据图完成 1-3 题。 1、若等值线表示高空垂直面等压线,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数值 a >b ②A 处为高压 ③B 处气流上升 ④A 对应的近地面天气阴雨 A 、①② B 、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若等值线表示近地垂直面等压线,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数值 a <b ②A 处为高压 ③B 处气流上升 ④ A 处天气阴 雨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②③④ 3、若等值线表示水平面等压线,且 a >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 虚线为高压脊 ②A 虚线为低压槽 ③B 虚线附近天气阴雨 ④B 虚线附近天气晴朗 A 、①③ B 、①④ C 、 ②③ D 、②④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判断 4~ 5 题。 4.若 abcde 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甲 >乙>丙>丁 B 、乙 >甲>丁>丙 C 、甲 >乙>丁>丙 D 、乙 >甲>丙>丁 5.若 abcde 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甲→乙→丁→丙→甲 、丁→丙→甲→乙→丁 C 、乙→甲,丙→丁 D 、乙→甲→丙→丁→乙 右图为“某地高空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 6—7 题。 6.该地可能处于(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赤道上空 D.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符合上图的是( ) A. 东北气流为下沉气流 B.西北气流周围处有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 C.高空没有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该地此时受低压 控制 图 2 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据 图回答 8—10 题。 8.该海域位于 A. 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北半球中纬度 9.若 A 、 B 、C 、D 四处的气压值分别 是 P A 、 P B 、 Pc 、 P D ,则 A . P A >P B >Pc >P D B . P D >Pc >P B >P A C Pc>P D >P B >P A D . P B >P A >P D > Pc

联想训练例题集

联想训练例题集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思维游戏,测试一下大家的创新思维素质。游戏的规则是这 样,请你们在纸上快速写出联想到的词汇,比如大海一一鱼一一渔船一一天空……” 思维教练给学员们讲解着,并命题道:“现在我说第一个词汇是‘电',请大家由 此快速展开联想,在三分钟联想到的词汇越多越佳。” 联想在记忆过程中应用较多,对开发智力,学习其他各科知识,发明创造都有益处。下面着重训练对记忆有帮助的几种联想。 (一)反向联想-- 对给定的事物,从相反的角度去联想。 例1:上--- 下.天--- 地.热--- 冷.胖--- 瘦.笑--- 哭.老--- 少.前--- 后.左 --- 右.内--- 外.高--- 矮例2:儿童--- 老人.巨人--- 矮人.笨重--- 轻巧.激动 --- 冷静.承认--- 否认 练习:1.藏.借.错.好.甜.快.深.远.有.里 2.抬头.简单.胜利.夏天.长处.浪费.难过.紧张 (二)相似联想- 从意思相近的角度去联想。 例:喜欢--- 喜爱.心疼--- 疼爱.非常--- 特别.华丽--- 美丽.宽阔--- 广阔 敏捷--- 灵敏.抵抗--- 反抗.环绕--- 围绕.清晰--- 清楚.秀丽--- 美丽练习题:悄悄地.信息.或许.议论.方法.惊讶.培育.快活.渐渐.争辩.黑压压.毫不在乎.温暖.诚实.严寒(三)接近联想- 从时间上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去联想 例:下雨--- 雨伞.乌云--- 雷雨.孩子--- 父母.皇帝--- 皇后.大海--- 沙滩.衣服--- 衣 架.冷饮--- 冰淇淋.桌子--- 椅子.猫--- 老鼠.水--- 火练习:钢笔.学生.教师.电视 机.汽车.红.山.豺狼.钢铁.火焰 (四)功能、属性联想 - 从事物的功能、属性角度去联想。例:电视机--- 新闻娱 乐.发电机--- 发电.电饭煲--- 煮饭.灭火器--- 灭火.消防车--- 灭火.货车--- 运货.学校--- 教育.自来水管--- 自来水.手电筒--- 照明.冰箱--- 冷冻食物练习:电灯.教师.铅笔 刀.黑板擦.风扇.电话.卫星.游乐园.钢笔.保温杯.水桶.面盆.砖头.电吹风.飞 机.房屋.图书馆.游泳池.医院.水壶.信封 (五)分类联想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三) 第四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高级沥青路面所用沥青的胶体结构应属于 C 。 A、溶胶型 B、凝胶型 C、溶—凝胶型 D、以上均不属于 2、可在冷态下施工的沥青是 C 。 A、石油沥青 B、煤沥青 C、乳化沥青 D、粘稠沥青 3、沥青混合料中最理想的结构类型是 A 结构。 A、密实骨架 B、密实悬浮 C、骨架空隙 D、以上都不是 4、在沥青混合料中,应优先选用 B 。 * A、酸性石料 B、碱性石料 C、中性石料 D、以上都不是 5、粘稠石油沥青三大性能指标是针入度、延度和A。 A、软化点 B、燃点 C、脆点 D、闪点 6、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稳定度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A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稳定度影响不大。 7、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流值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B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流值影响不大。 8、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空隙率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C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空隙率影响不大。 9、A级道路石油沥青适用于 A 。 A、各个等级公路的所有层次。 : B、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下面层及以下层次 C、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各个层次 D、三级以上公路各个层次 10、SMA表示 D 。 A、热拌沥青混合料 B、常温沥青混合料

大唐集控锅炉试题库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集控值班员考核试题库 《锅炉运行》 一.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判断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简答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计算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绘图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论述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00七年五月

一.选择题 1.在工程热力学中,基本状态参数为压力、温度、( D )。 A、内能; B、焓; C、熵; D、比容。 2.物质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A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量。 A、1℃; B、2℃; C、5℃; D、10℃。 3.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动阻力分为( B )两种。 A、流量孔板阻力、水力阻力; B、沿程阻力、局部阻力; C、摩擦阻力、弯头阻力; D、阀门阻力、三通阻力。 4.流体运动的两种重要参数是( B )。 A、压力、温度; B、压力、流速; C、比容、密度; D、比容、速度。 5.流体流动时引起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 D )。 A、流体的压缩性; B、流体膨胀性; C、流体的不可压缩性; D、流体的粘滞性。 6.热力学第( D )定律是能量转换与能量守衡在热力学上的应用。 A、四; B、三; C、二; D、一。 7.( B )的分子间隙最大。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D、液固共存。 8.蒸汽在节流过程前后的焓值( D )。 A、增加;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不变化。 9.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相互吸引的力为( C )。 A、摩擦力; B、内聚力; C、附着力; D、撞击力; 10.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为( B )时的状态。 A、、0℃; B、一个标准大气压.0℃; C、0Mpa、0℃; D、、25℃。 11.下列几种物质,以( C )的导热本领最大。 A、钢; B、铝; C、铜; D、塑料; 12.材料的导热量与材料两侧面的温差成( A )。

阅读的专项训练(一)联想和想象

第一讲阅读的专项训练(一)联想和想象 一、学习目标 认真读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掌握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训练 (一)拼音知识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shuǎng yín yǒng dǒu qiào tǐng báshēn qūào mì ( ) ( ) ( ) ( ) ( ) ( ) pùbùqín miǎn xiákayīn yùn zhàn lán ( ) ( ) ( ) ( ) ( ) yìwai shēn cháng páng rán dàwù ( ) ( ) 2、用“√”为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唱和(hah?)追随(zuīzhuī)煮熟(shúshóu) (二)比一比,再组词 俯()巷()拔()吻()府()港()拨()物()稳()虚()壁()堵()隐()虑()璧()赌()(三)你能用“——”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吗? 1、你弓着要,府身疑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2、弹凑出一首又一首忧雅的小曲。() 3、我们的心也平平直跳。() (四)请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津津()()德高()()年过()()庞然()()不拘()()意味()() 1、和蚂蚁比起来,大象可真算得上是()了。 2、李老师几句()的话,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爷爷已经()了,他讲起年轻时的事情总是那样()。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我走进这片树林,鸟儿,露珠。 仿写拟人句:我打开书包。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到招呼:你好! 你是吗? 仿写:清晨,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人民公园,看到那翩翩起舞得蝴蝶,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可爱的蝴蝶!你,是 吗? (六)仿照前面的句子,给后面的横线上选择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就像是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A、就像是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B、就像是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C、就像是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三、课外积累提高 星期五晚上,妈妈对张刚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舅舅要来看你了。他于明天下午4:00左右到达东莞汽车站。你爸爸出差了,我明天下午还要上班,你放假在家,就请你去车站接你舅舅吧。”张刚知道舅舅叫周学宏,在西藏拉萨工作,但从未见过面。张刚想,我写一个牌子举在手上,在出站口等,不就能接到舅舅了吗? 1、请你帮张刚同学在牌子上写上合适的内容: 。 2、想一想,张刚与舅舅见面时会说些什么话呢?请把它们的对话写出来。 张刚:。 舅舅:。 张刚:。

大唐考试题库_安全综合选择题

五、安全综合部分: 1.对严重创伤伤员急救时,应首先进行( C )。 A、维持伤员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C、止血包扎; D、固定骨折。 2.颈部伤口包扎止血后应首先密切观察病人的( B )。 A、血压、警惕休克发生; B、呼吸是否通畅,严防气管被血肿压迫而发生窒息; C、有无颈椎损伤; D、精神状态。 3.进行心肺复时,病人体位宜取( C )。 A、头低足高仰卧位; B、头高足低仰卧位; C、水平仰卧位; D、无规定。 4.触电人心脏停止跳动时,应采用( B )法进行抢救。 A、口对口呼吸; B、胸外心脏按压法; C、打强心针; D、摇臂压胸。 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机部分)规定,进入凝汽器工作时应使用( A )行灯。 A、12V; B、24V; C、36V; D、42V。 6.进入油罐的检修人员应使用电压不超过( A )的防爆灯。 A、12V; B、24V; C、36V; D、42V。 7.安全带使用时应( B ),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与人腰部水平; D、无规定。 8.为防止人身烫伤,外表面温度高于( C )℃,需要经常操作、维修的设备和管道一般均应有保温层。 A、30; B、40; C、 50; D、60。 9.在离地高度等于或大于2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拦杆高度应不低于( C )m。 A、1; B、 1.05; C、 1.2; D、1.3; 10.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应装设不低于( B )m的栏杆和不低于100mm高的护板。 A、1; B、 1.05; C、 1.2; D、1.3。 11.梯子与地面应有防滑措施,使用梯子登高时应( A )。 A、有专人扶守; B、处自由状态; C、用绳子固定; D、用铁丝固定。 12.按规定现场操作中,氧气瓶与乙炔气瓶、明火、热源的距离应大于( B )米。 A、5; B、8; C、10; D、12。 13.油区周围必须设置围墙,其高度不低于( C )m ,并挂有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牌。 A、1.05; B、1.5; C、2.0; D、2.5。 14.制氢室着火时,立即停止电气设备运行,切断电源,排除系统压力,并用( A )灭火器灭火。 A、二氧化碳; B、1211; C、干粉; D、泡沫。 15.制氢室和其它装有氢气的设备附近,均必须严禁烟火,严禁放置易爆、易燃物品并应设严禁烟火的标示 牌,一般储氢罐周围( A )m 以应设有围栏。 A、10; B、15; C、20; D、25。 16.生产厂房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的盖板。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 取下,须设( B )。 A、永久性围栏; B、临时围栏; C、照明; D、标语牌。 17.油管道应尽量少用法兰盘连接,在热体附近的法兰盘,必须装( C ),禁止使用塑料垫或胶皮垫。 A、照明灯; B、金属护网; C、金属罩壳; D、设备标志。 18.国家标准规定红色用于( C )。 A、指令标志; B、警告标志; C、禁止标志; D、允许标志。 19.《安全生产法》的立法依据是( D )。 A、经济法; B、民法; C、刑法; D、中华人民国宪法。 20.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A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D、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21.《安全生产法》规定,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 D )三种责任。 A、经济责任; B、财产责任; C、其他法律责任; D、民事责任。 22.《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A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 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 B、火灾、交通事故; C、重大、特大事故; D、人身事故。

Excel表格练习题集

电子表格练习题 1创建学生成绩单 学生成绩单 2004-7-10 1明(1)启动Excel及汉字输入方法; (2 )按试题容输入; (3)总评成绩必须是公式计算,总评成绩的算法是: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 (4)按下列要求进行排版:标题为黑体、20号字、合并及居中、不加边框;列标题为居中对齐;正文加边框;“” 一列分散对齐;备注中的容合并及居中,自动换行;

(5)在C盘下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把工作簿保存到自己创建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

2、创建员工奖金表 好汉公司员工一季度奖金表 2004-4-2 三、操作程序规定及说明 1、操作程序说明 (1)启动Excel及汉字输入方法; (2)按试题容输入; (3)手动输入公式计算平均每月 (4)按下列要求进行排版:标题为隶书、20号字、合并及居中、无边框;列标题为粗体、居 14号字、中对齐;正文居中对齐、字体、字号为默认; (5)在C盘下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把工作簿保存到自己创建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

3、设置条件格式 三国学生成绩单 1、操作程序说明 (1)启动Excel及汉字输入法; (2)按试题容输入工作表;平均成绩要求用公式计算; (3)按要求设置格式:标题为合并及居中、华文宋体、20号字、无边框;列标题采用华文行楷、16号字,居中对齐;行标志采用华文新、14号字、分散对齐,正文采用居中对齐方式,其它 正文采用默认格式;按要求设置条件格式:90分以上(含90分)的成绩显示成粗体、深蓝色;60-90之间的(含60分,不含90分)显示绿色;低于60分的显示粗体、红色; (4)在C盘下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把工作簿保存到自己创建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自己所抽取的技能现场号。

道路工程习题

1. 道路交通基础习题 1、 已知某交叉口设计如图1-1所示。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三条车道,南北支路一个方向有 一条车道。信号灯管制交通。信号配时:周期T=120s ,绿灯tg=52s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为2:8,东西方向左转车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右转车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0%。 求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图1-1 图1-2 2、某环形交叉口环道宽12m ,西北和东南中的交织距离长48m ,东北和西南象限中的交织距离长42m ,入口引道宽度E1=6m ,环道突出部分的宽度E2=12m ,远景年设计交通量如图1-2。求设计通行能力,验算能否通过设计交通量。 2. 横断面设计习题 1、超高设计中,无中间带道路绕道路内侧车道边缘线旋转时如何过度。 2、某三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 =30h km /,路面B =7m ,路拱G i =2%。路肩J b =0.75m ,J i =3%。一弯道 =34°50′08″,R =150m ,s L =40m ,交点桩号为K7+086.42。试求下列桩号的路基路面宽度和横断面上5个特征点的高程与设计高程之高差:(1)K7+030:(2)K7+080:(3)K7+140:(4)K7+160(圆曲线的全加宽与超高值按《规范》办理)。 3、 某三级公路,设计车速40h km /,路面宽7.0m ,土路肩宽0.75m ,路拱坡度G i =2%,路肩坡度J i =3%,一弯道R =150m ,平曲线长L =151m ,缓和曲线s L =50m ,需设置超高,超高横坡度 ,平曲线起点(ZH )桩号为K4+900,试计算K4+910,K4+940,K4+980点处的高程与设计高之差。(本题按绕行车道内边缘线或绕行车道中线旋转计算皆可) 3. 道路平面线形习题 1、试用级数展开法推导带有缓和曲线的道路平曲线其切移值q 与内移值p 的数学表达式。

城市道路工程复习题

2014年1月考试(城市道路工程)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 交通标志分为_______ 和_______ 两大类。 2.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有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和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 线布置的要求。 3.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技术性能、 _______________ 和社会环境影响。 4.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 _________________ 。 5. 道路工程一般划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 三大类型。 6. 道路设计年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 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 定标准。 8. 城市道路网规划评价原则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 9. 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 ______ 、______ 、_____ 等组成的供机动 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10. 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11. 环道一般采用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 三种车道。 12.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该从___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三个方面着手。 13. 出入口间距的组成类型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14. 平交路口从交通组织管理形式上区分为三大 类: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

中国大唐集团汽机题库

1. TSI汽轮机监测显示系统主要对汽机(振动)、(串轴)、(胀差)等起到监测显示作用。 2. 按传热方式不同,回热加热器可分为(表面式)和(混合式)两种。 3. 备用冷油器的进口油门(关闭),出口油门(开启),冷却水入口门(关闭),出口门(开启)、油侧排空门开启,见油后关闭。 4. 泵的汽蚀余量分为(有效汽蚀余量)、(必须汽蚀余量)。 5. 泵的种类有(往复式)、(齿轮式)、(喷射式)和(离心式)等。 6. 变压运行分为(纯变压运行),(节流变压运行),(复合变压运行)。 7. 变压运行指维持汽轮机进汽阀门(全开)或在(某一开度),锅炉汽温在(额定值)时,改变蒸汽(压力),以适应机组变工况对(蒸汽流量)的要求。 8. 表面式凝汽器主要由(外壳)、(水室端盖)、(管板)、以及(冷却水管)组成。 9. 采用给水回热循环,减少了凝汽器的(冷源损失)。 10. 真空泵的作用是不断的抽出凝汽器内(析出的不凝结)气体和漏入的空气,(维持)凝汽器的真空。 11. 初压力越(高),采用变压运行经济性越明显。 12. 除氧器按运行方式不同可分为(定压运行)、(滑压运行)。 13. 除氧器满水会引起(除氧器振动),严重的能通过抽汽管道返回汽缸造成汽机(水冲击)。 14. 除氧器水位高,可以通过(事故放水门)放水,除氧器水位低到规定值联跳(给水泵)。 15. 除氧器为混合式加热器,单元制发电机组除氧器一般采用(滑压运行)。 16. 除氧器在滑压运行时易出现(自生沸腾)和(返氧现象)。 17. 除氧器在运行中,由于(机组负荷)、(蒸汽压力)、(进水温度)、(水位变化)都会影响除氧效果。 18. 除氧器在运行中主要监视(压力)、(水位)、(温度)、(溶氧量)。 19. 大机组的高压加热器因故不能投入运行时,机组应相应(降低)出力。 20. 大型机组超速试验均在带(10%-15%)负荷运行(4-6)h后进行,以确保转子金属温度达到转子(脆性转变温度)以上。 21. 大型机组充氢一般采用(中间介质置换法)。 22. 大修停机时,应采用(滑参数)停机方式。 23. 当给水泵冷态启动一般采用(正暖)的暖泵方式。 24. 当离心泵的叶轮尺寸不变时,水泵的流量与转速(一)次方成正比,扬程与转速(二)次方成正比。 25. 当任一跳机保护动作后,汽机主汽阀将迅速(关闭)、停止机组运行。 26. 对于倒转的给水泵,严禁关闭(入口门),以防(给水泵低压侧)爆破,同时严禁重合开关。 27. 对于一种确定的汽轮机,其转子汽缸热应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转子或汽缸内温度分布)。 28. 发电机组甩负荷后,蒸汽压力(升高),锅炉水位(下降),汽轮机转子相对膨胀产生(负)胀差。 29. 发现给水泵油压降低时,要检查(油滤网是否堵塞)、冷油器或管路是否漏泄、(减压件是否失灵)、油泵是否故障等。 30. 高压加热器钢管泄漏的现象是加热器水位(升高)、给水温度(降低),汽侧压力(升高),汽侧安全门动作。 31. 高压加热器水位(调整)和(保护)装置应定期进行试验,以防止加热器进汽管返水。 32. 高压加热器水位保护动作后,(旁路阀)快开,(高加进口联成阀及出口电动门关闭) 快关。 33. 高压加热器运行工作包括(启停操作)、运行监督、(事故处理)、停用后防腐四方面。 34. 高压加热器投入运行时,一般应控制给水温升率不超过(3)℃/min。 35. 给水泵泵组的前置泵的作用是(提高给水泵入口压力,防止给水泵汽蚀)。 36. 给水泵不允许在低于(最小流量)下运行。 37. 给水泵倒暖是高压给水泵(出口逆止门后)引入,从(吸入侧)流出。 38. 给水泵的作用是向锅炉提供足够(压力)、(流量)和(相当温度)的给水。 39. 给水泵启动后,当流量达到允许流量(自动再循环门)自动关闭。 40. 给水泵汽化的原因有:除氧器内部压力(低),使给水泵入口温度(高于)运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而汽化;

道路习题1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1 . 城镇道路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无论如何分类,主要是满足道路的()功能。 A . 服务 B . 交通运输 C . 生活 D . 货运 【正确答案】: B 2 .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以道路在城市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将城镇道路分为()个等级。 A . 2 B . 3 C . 4 D . 5 【正确答案】: C 3 . 城镇道路路面按力学特性分类可分为刚性路面和()。 A . 弹性路面 B . 柔性路面 C . 塑性路面 D . 脆性路面 【正确答案】: B 4 . 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破坏主要取决于()。 A . 极限垂直变形 B . 极限弯拉应变 C . 极限弯拉强度 D . 极限剪切变形 【正确答案】: C 5 . 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沥青类路面,其破坏主要取决于()和极限垂直变形。 A . 剪切变形 B . 抗剪强度 C . 弯拉强度 D . 弯拉应变 【正确答案】: D 6 . 由于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故对道路各结构层材料的回弹模量要求应自上而下()。 A . 递减

C . 相同 D . 交替变化 【正确答案】: A 7 . 基层材料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来选择。 A . 承载能力 B . 抗冲刷能力 C . 变形协调能力 D . 抗弯能力 【正确答案】: B 8 .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沉降变形对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应有足够的()。 A . 水稳定性 B . 抗剪强度 C . 不透水性 D . 平整度 【正确答案】: A 9 . 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 A . 抗冲刷 B . 抗冲击 C . 抗疲劳 D . 抗剪切 【正确答案】: C 10 . 沥青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稳定性”含义是指()。 A . 路基整体稳定性 B . 路面抗压缩破坏能力 C . 路基抗变形能力 D . 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正确答案】: D 11 .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由路基、垫层、()、面层组成。 A . 底层 B . 中间层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道路设计 一、填空题: 1.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 2.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有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和满足各种市政工程 管线布置的要求。 3.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技术性能、和社会环境影响。 4.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 5.道路工程一般划分为、、三大类型。 6.道路设计年限包括和。 7. 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8.城市道路网规划评价原则是、、。 9.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10.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和。 11.环道一般采用、、三种车道。 12.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该从、和三个方面着手。 13.出入口间距的组成类型有、、、。 14.平交路口从交通组织管理形式上区分为三大类:、、。 15.道路照明以满足、和三项技术指标为标准。 16.交通信号控制的范围分为、、三种。 17.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类型分为、、。 18.交通标志三要素有、、。 19.雨水口可分为、和三种形式。 20.变速车道分为和两种。 21.排水制度分为和两种。 22.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三种类型。 23.照明系统的布置方式有、、、。 二、单项选择题: 1.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 [ ] A.城市快速路 B.城市主干路 C.城市次干路 D.城市支路 2.一般在城市市区和建筑密度较大,交通频繁地区,均采用 [ ] A.明沟系统 B.人工疏导系统 C.暗管系统 D.混合式系统 3.交通标志三要素中,颜色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了人的 [ ] A.生理效果 B.习惯思维 C.心理效果 D.舒适依赖感 4.超高横坡为3%,纵坡为4%,那么合成坡度为 [ ] % % % % 5.下列情况可考虑设计集散车道的是 [ ] A.通过车道交通量大 B.两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 C.三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 D.所需的交织长度能得到保证 6.某十字交叉口的红灯20秒,黄灯3秒,绿灯15秒,该交叉口的信号周期为 [ ]

等压线专题

等压线专题 等值线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但无论等值线如何变化,只要理清了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就能够触类旁通,解答一系列等值线问题。一般来说等压线的判断,首先判断等压线的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等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变化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等压线就是在地图上由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一、常用的判读规律 1、大大小小规律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闭合等压线圈,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 如上图所示:1040>甲>1035 1025<乙<1030 2、高低低高规律 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气压较两侧地区高,反之偏低。 如上图所示:甲处的气压值比两侧高是高压脊;乙处的气压比两侧低为低压槽。 3、气压差计算 计算两地的气压差值,可用下面的公式 (n-1)d≤△<(n+1)d n为所求地之间等压线的条数,d为等压差。 右图中A、B两地的气压差 (6+1)×2.5≤△<(6-1)×2.5 12.5≤△<17.5 4、气压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如上图中的五点气压大小排列应该是:A>B=C=E>D 二、等压线的应用 1、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1)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南北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角度为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幅图像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不同图像上,根据比例尺判断气压差的大小。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 小。

道路工程复习题

道路工程复习题 1.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哪些 2.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3.公路分级的依据是什么 4.道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有哪些 5.圆曲线半径的确定 6.缓和曲线的定义、作用及其长度的确定 7.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计算 8.曲线组合的种类 9.视距的定义和种类 10.路基设计高程的含义是什么 11.公路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2.纵断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13.纵断面设计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4.竖曲线要素及竖曲线上任一点设计高程的计算 15.平纵组合的原则 16.平面交叉按几何形状可分为哪几类 17.平面交叉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8.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什么 19.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20.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21.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2.表征土基强度的指标是什么 23.土基的干湿类型与划分依据 24.路基的典型横断面形式有哪些 25.路基的基本构造 26.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27.路基附属设施有哪些 28.常见的路基破坏形式有哪些 29.试述路基破坏的综合原因 30.简述边坡防护与加固的区别,并分别说明它们各有哪些类型及适应条件 31.既可以用于坡面冲刷防护,又可用于路基边坡支撑,还可用于堤岸支挡的结构设施是什么 32.公路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中的坡面防护有哪些 33.公路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中的冲刷防护有哪些 34.试述挡土墙的分类及稳定性验算的主要内容 35.试述增加挡墙稳定性的措施。 36.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力学方法有哪几种各适合什么条件 37.公路工程的路床、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和下路堤各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38.什么叫压实度,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和下路堤的压实度各为多少 39.土方路堤填筑方法有哪些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40.土质路堑的开挖方法有哪些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41.试述土质路基的压实机理、影响压实的因素和压实指标 42.路基填料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43.用不同的土质混合填筑路堤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44.路堑开挖机械施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那些 45.对路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6.公路路面结构的层位及层位功能 47.柔性路面厚度设计以什么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 48.试述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 49.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的施工方法有哪些 50.沥青混合料路面压实应按哪些阶段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