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管气管瘘的护理查房演示教学

食管气管瘘的护理查房演示教学

食管气管瘘的护理查房演示教学
食管气管瘘的护理查房演示教学

食管气管瘘的护理查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气管切开患者 病例讨论:李玉莹女 30岁已婚入院2017-7-12 入院诊断:1.四脑室、侧脑室等部位多发占位:淋巴瘤 2.梗阻性脑积水 主诉:吞咽困难伴声音嘶哑一月余 现病史: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吞咽困难伴声音改变,吞咽困难逐渐加重致近日进食困难,声音改变近日尤其明显,当地医院行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 既往史:无 个人史:无 月经婚育史:正常 家族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经系统专科体查:神清,言语不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发射灵敏,左侧眼球外展受限。张口嘴角左歪,发音嘶哑。肌力IV级,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 住院经过: 2013-8-16 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梗阻性脑积水导致的颅高压、脑疝危险)。 2013-8-26第四脑室活检术(病理考虑为淋巴瘤)。 2013-8-30 表情淡漠,烦躁,血氧饱和度偏低,吸氧后无明显改善,咳嗽反射弱,自主排痰困难,行气管切开术。 2013-9-6 转我科治疗。

9-7 最高温度38.5°C,复方氨基比林im后体温渐恢复正常血常规示:WBC:16*109 NAC:0.817% 。 9-9 最高体温38.9°C,予物理降温胸片示:右上肺肺炎(较前8-29 有所好转)。 9-10 体温正常,拔尿管,心理会诊。 9-11 最高体温40°C,予百服宁、西乐葆、冰敷、温水擦浴等,今晨体温正常;凌晨01:00血压65/30mmHg,心率快,考虑血容量不足,予补液快滴。 9-12 体温正常;血压81-90/47-60mmHg。 目前用药情况:甘露醇、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胞二磷胆碱、(颅脑术后防治意识障碍)营养液、(补充营养)沐舒坦、(化痰)耐信、特治星(抗炎)。 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通道,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第2和第3或第3和第4环状软骨之间做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方法之一。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格拉斯哥评分很低的神经外科病人与气管及支气管相关的并发症。 (一)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1. 保持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气管内套管一般每隔4—6小时清洗内套管1次。(文献显示,每8h一次即可),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内管套的清洁方法:用鼻咽棉签及碎棉球在生理盐水里把气管内套清洗干净,放于森格尔消毒液里浸泡约20min,再于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甩干后重新置回套管内,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后,对光观察气管套,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气管内套消毒方法包括:煮沸法,化学消毒剂浸泡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可指导相应的出院宣教),内套管与外套管长时间分离可致痰液粘连,阻塞气道。 常规更换气管导管可以防止肉芽组织形成。内导管可以减少气管堵塞发生的危险,而且易于取出清洁或消毒,通常保留29天。塑料气切套管一般2~3个月需要更换一次,如果病情稳定,痰量不多,不再需要呼吸机支持,但预计短期无法拔管,需要长期带管的话,可以更换为金属套管。但如果病情有反复需要再连接呼吸机的时候,需要再更换成塑料套管。 2.气囊的护理:为防止术后伤口出血流入肺部,一般术后72小时内气囊应充气,充气程度以气囊有弹性(如触口唇)为度,一般充8-10ml。如果非高容量低压性气囊,还应间断放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 主持人钱红燕 主讲人夏云 参加人员 查房病人;18床金学男64岁脑出血术后 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7月13日早5时左右头晕后摔倒摔伤头部,当即昏迷,具体时间不 详,醒后诉头痛,伴呕吐,无明显胸闷,胸痛,腹胀,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被 家人送至海宁人民医院予以止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入院数小时后病情加重,出现 脑疝,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予营养神经、抗炎等药物治疗。8月30日转入金 山医院继续治疗。9月25日转人我院治疗,好转出院,于 11月 09日来我院继续治 疗、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不能自动睁眼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mm 左侧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右侧额颞顶部骨窗凹陷、压力不高鼻胃 管在位通畅、吞咽和咳嗽反射存在。气管切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 可闻及痰鸣音、腹平软、肠鸣音弱。右侧肋弓下可见约3cm疤痕、骶尾部皮肤破损,

四肢肌力肌张力无法判断。右上肢刺痛、屈曲、四肢肌肉萎缩、病理反射未引出。入 院后医嘱予一级护理鼻饲流质、留置胃管、气管切开护理、心电监护、吸氧、血氧饱 和度检测、测血压、脉搏、意识、瞳孔、q4h予化痰、护胃、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 既往史:既往因“腮腺炎”行“腮腺炎切除术”,因“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结石取出术”。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结核、血液病及传染病等病史,否认输血史、药物过 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无疫情接触史,生长及智力发育无异常、不吸烟饮酒、无化学毒品、 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粉尘接触史。 婚育史:适齢结婚、育有2子、妻子及儿子均体建、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家族中遗传病史和传染病史、否认家族中肿瘤病史。治疗用药 患者入院后予生理盐水50ml+氨溴所30mg气管内滴注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生理盐水20ml+氨溴素30mg氧气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静脉滴注1、生理盐水100ml+奥美拉唑40mg护胃 2、生理盐水100ml+胞磷胆碱钠0、5g改善脑循环、促进大脑的恢复和促进苏醒。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气管切开患者得护理查房 张惠婷 2013-9-13病例讨论:马小莹女30岁已婚入院2013-8—13 入院诊断:1。四脑室、侧脑室等部位多发占位:淋巴瘤2.梗阻性脑积水 主诉:吞咽困难伴声音嘶哑一月余 现病史: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吞咽困难伴声音改变,吞咽困难逐渐加重致近日进食困难,声音改变近日尤其明显,当地医院行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得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 既往史:无 个人史:无 月经婚育史:正常 家族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经系统专科体查:神清,言语不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发射灵敏,左侧眼球外展受限。张口嘴角左歪,发音嘶哑。肌力IV级,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得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 住院经过: 2013-8—16 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梗阻性脑积水导致得颅高压、脑疝危险)。 2013-8-26第四脑室活检术(病理考虑为淋巴瘤)、 2013—8-30 表情淡漠,烦躁,血氧饱与度偏低,吸氧后无明显改善,咳嗽反射弱,自主排痰困难,行气管切开术。 2013-9—6 转我科治疗、 9-7最高温度38。5°C,复方氨基比林im后体温渐恢复正常血常规示:WBC:16*109 N AC:0、817%。 9—9 最高体温38。9°C,予物理降温胸片示:右上肺肺炎(较前8-29有所好转)。

9-10体温正常,拔尿管,心理会诊。 9-11 最高体温40°C,予百服宁、西乐葆、冰敷、温水擦浴等,今晨体温正常;凌晨01:00血压65/30mmHg,心率快,考虑血容量不足,予补液快滴、 9—12 体温正常;血压81-90/47-60mmHg、 目前用药情况:甘露醇、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胞二磷胆碱、(颅脑术后防治意识障碍)营养液、(补充营养)沐舒坦、(化痰)耐信、特治星(抗炎)。 气管切开术得护理 气管切开术就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得呼吸通道,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第2与第3或第3与第4环状软骨之间做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就是抢救危重病人得主要方法之一、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格拉斯哥评分很低得神经外科病人与气管及支气管相关得并发症、 (一)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1、保持套管通畅:就是术后护理得关键。气管内套管一般每隔4—6小时清洗内套管1次。(文献显示,每8h一次即可),取出内套管得方法就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内管套得清洁方法:用鼻咽棉签及碎棉球在生理盐水里把气管内套清洗干净,放于森格尔消毒液里浸泡约20min,再于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甩干后重新置回套管内,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后,对光观察气管套,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气管内套消毒方法包括:煮沸法,化学消毒剂浸泡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可指导相应得出院宣教),内套管与外套管长时间分离可致痰液粘连,阻塞气道。 常规更换气管导管可以防止肉芽组织形成。内导管可以减少气管堵塞发生得危险,而且易于取出清洁或消毒,通常保留29天。塑料气切套管一般2~3个月需要更换一次,如果病情稳定,痰量不多,不再需要呼吸机支持,但预计短期无法拔管,需要长期带管得话,可以更换为金属套管。但如果病情有反复需要再连接呼吸机得时候,需要再更换成塑料套管。 气囊有弹性(如触口唇)为度,一般充8-10ml。如果非高容量低压性气囊,还应间断放气或压力调整,以免长期压迫造成气管黏膜损伤。如果无需机械通气,72小时后气囊不必充气,有利于呼吸;进食或鼻饲时气囊充气,并给予半卧位30-60min,以防食物误入气管、 3。维持下呼吸道通畅,湿化气道: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有条件者温度宜在22℃左右,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