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_0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_0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_0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_0

---------------------------------------------------------------最新资料推荐------------------------------------------------------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主背人:

祝贺 11 到 20 各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习 10 以内的认识与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以后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准备。

而学生对 1120各数的认读、书写、大小比较不存在任何困难,而对于以十为计数单位及 1120 数的组成认识不多,但这个知识却是后续学习的关键。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这个概念为起点,逐步学会掌握 1120 数的组成,并能够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1 到 20 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 20 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 1120 各数。

1 / 30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今天老师请了一位朋友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他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铅笔)谁来猜猜大约有多少枝呢?每人心里猜一个数。

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数一数)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摆一摆,说一说:

我们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老师有 12 枝铅笔,可每次都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我有 12 枝铅笔?请你用 12根小棒代替铅笔在桌子上摆一摆。

2、学习 12 的组成。

(1)操作反馈。

把学生摆的情形展示出来,说说你觉得最好的是哪种摆法,为什么?这种方法是怎么摆的? (2)课件演示:

数出 10 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3)请小朋友们也数出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

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 10 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

---------------------------------------------------------------最新资料推荐------------------------------------------------------ 10 根,我们说10 个一是 1 个十。

(板书并读一读:

10 个一是 1 个十)(4)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 2 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 12 根小棒了。

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 12 根?板书:

12 里面有 1 个十和 2 个一。

(还可以说) 1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 12。

3、学习十几的数的组成。

(1)现在米老鼠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他摆了多少根小棒吗?用卡片来表示。

演示课件:

依次出示 13、 11、 16 根小棒,说一说:

()个十和()个一是()(2)我们也来很快摆出小棒,行吗?出示数字。

(14、 15、 18、 17、 19)你是怎么摆小棒的。

说一说: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学习 20 的组成。

(1)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 19 根小棒,再放 1 根是几根?该怎么放?为什么?(2)说一说:

2 个十就是 20。

3 / 30

(板书:

2 个十是 20)还可以怎么说?(3) 20 的末尾为什么是 0?

5、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生活中的数。

1、出示气球图。

怎么数? 2、数学书第 84 页主题图。

小朋友在生活中这样的数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到图里面去找一找这样的数。

3、生活中还有在哪里看到或用到 11-20 的数?四、 11-20 的数序、大小。

1、出示 10 个数,小朋友你们会读这些数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提问:

一共有几个数?从左到右数第 4 个是几?从右到左数第 4 个是几?中间有几个数?是几和几? 2、这些数排成这样你喜欢吗?怎么排?下面我们把这些数请到一条神奇的线上?大家知道这条线有什么神奇之处吗?(1)读一读。

这么多的数你想读吗?请女生从 7 读到 13,从 11 读到 20,男生再来读一读。

从10 读到 19,从 20 读到 13。

---------------------------------------------------------------最新资料推荐------------------------------------------------------ 一起来读读,从 0 读到 20,从 20 读到 0。

(2)看数轴回答问题:

11 比()大1,19 比()少1;12<() 18>() 12<()<18()五、游戏中运用。

1、数一数(1)看到这条线,小青蛙要来玩一玩。

它是怎么跳的?(2 格 2 格)这些数都叫双数。

剩下的都叫单数。

分别读一读。

(2)小兔也来凑热闹。

看看它是怎么跳的?(5 格 5 格)(3)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米老鼠奖励大家许多草莓,一下子引来 5 个小动物,它们想知道这些草莓有几个,却有不同的数法。

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一数。

2、猜一猜(1)我是由 1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的()。

(2)我是由 2 个十组成的()。

(3)我在 11 和 13 的中间()。

(4)我比 14 多 1 的()。

(5)我比 18 少 1 的()。

(6)我和我的朋友是 19 的邻居。

六、全课总结,加以延伸。

5 / 30

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七、板书设计:

1120 的认识 10 个 1 是 1 个十 12 里面有 1 个十 2 个一 1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 12 20 里面有 2 个十《用餐》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 11 个生字和一个部首:

木。

会写 6 个一类生字,了解刀字的演变过程。

2、积累词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在情境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激发儿童尊重别人劳动成果和爱惜粮食的意识;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关怀。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食物图卡。

教学时数: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观察对比两幅图的情境。

2、认识情境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来保证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你平时主要吃

---------------------------------------------------------------最新资料推荐------------------------------------------------------ 些什么呢?吃饭的时候会用到哪些餐具呢?一会儿,我们到一个小朋友家去做客,看看他们在吃什么?二、观察图片,体会情境 1、分别观察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你分别看到了什么?

2、注意观察比较两幅图,看看有什么区别?(1)第一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吃的:

米饭、汤、炒菜用具:

筷子、勺子。

中餐其它:

水杯、香油(2)第二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吃的:

奶油、面包、橙汁。

西餐用具:

叉子、刀。

(3)说一说:

中餐和西餐有什么不同?

三、识字与写字 1、图文结合。

把本课的食物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找出要学习的生字。

认读一、二类字,书写一类字。

(1)看刀的字理演变过程,学习刀字。

7 / 30

(2)学习杯字。

注意木字旁做部首时捺变点。

(3)注意叉勺包的笔顺。

2、对号入座。

把食物图片贴在左侧,生字卡片贴在右侧,请同学连线。

3、游戏:

模拟用餐。

3 人为一组扮演家庭成员,共进西式早餐和中式晚餐,以词卡代替食物,通过表演的形式读出词语或物品的名称。

作业设计:

晚餐时说一说,餐桌上有哪些食物和用具。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做游戏:

西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中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找到字卡贴到黑板上。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

二、朗读指导 1、轻声:

---------------------------------------------------------------最新资料推荐------------------------------------------------------ 叉子筷子勺子。

还有哪些类似词语? 2、儿化音:

橙汁(儿)三、完成课后练习 1、连线,读一读。

拼拼音,读词语,进行连线。

2、读一读,比一比。

(1)准确地读出下列字。

(2)观察比较这几组字有哪些特点?引导得出规律:加一笔组成新字;加一个部首组成新字。

(3)扩词与区别。

3、分类,涂颜色。

(1)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词语如何分类?说一说,涂一涂。

4、背一背。

(1)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2)说一说《锄禾》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3)平时吃饭时,小朋友的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为什么?作业设计:

把《锄禾》背诵给家人听。

《中秋节的晚上》教案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出示:

9 / 30

节)你是怎么认识的? 2、你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老师这有一组画面,请你看一看,猜猜都是什么节日? 3、就说说中秋节吧,除了吃月饼,你还知道什么?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和睦的家庭,同他们一起度过一个幸福美好的仲秋节的晚上。

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师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过节了,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给你们朗读一篇小散文,愿意听吗?(师配乐范读) 2、喜欢老师的这份礼物吗?你有什么感受?和老师说一说。

3、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篇小散文?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通顺。

三、检查读 1、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 2、指名读。

即使纠正字音。

四、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1、带拼音读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啊?那得把朋友的名字读准才行。

看,月亮博士戴上眼镜,在看着你们呢,让他见识一下你们的本领吧。

---------------------------------------------------------------最新资料推荐------------------------------------------------------ 你能读准哪个生字朋友的名字,领着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跟读。

读不准的拼读)) 2、去掉拼音读真不错,月亮博士忍不住要夸你们了,可是拼音宝宝拦住了它,说:

刚才是有我们在帮忙,等我们走开了,看它们还能读准。

说着,拼音宝宝真的走了。

同学们,你们还能读准吗?(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3、调换顺序读这下,拼音宝宝服气了。

可是生字朋友又调皮的换了位置,想靠考考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4、同桌考。

月亮博士对我说:

哪个小朋友学的快,记的准,应该给一点奖励。

老师真的准备了小奖品,你们想不想得到奖品啊?那就赶快拿出生字卡,同桌互相考一考,看谁记的快,记的准。

5、检查读,选字组词,说句子。

适时发送奖品。

6、说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法、联想记忆法、字理识字、数笔画等)

7、把生字送回词语中(多么、心里、甜饼、节日、弟弟、每天)五、再读课文生字朋友离开课文这个大家庭的时间太长了,有些孤单了,我们赶快把它们送回去吧。

11 / 30

看看你们还能找到生字朋友吗? 1、指名读第一句,生字同时变红。

2、指导朗读。

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句。

师介绍一句,鼓励平时多积累,多背诵。

3、指名读第二句,生字同时变红。

欣赏月饼的图片。

4、指名读第三句,生字同时变红。

师范读。

生齐读。

5、指名读第四、五句,生字同时变红。

师范读。

生齐读。

6、指名读第六句,生字同时变红。

师讲解甜蜜的甜的意思。

与又香又甜的甜的意思区分。

齐读,说感受。

7、欣赏几个地区中秋节风俗活动的画面。

8、带着美好的感受齐读一遍课文。

五、写字 1、认识笔画卧钩。

2、演示心的笔顺。

3、范写。

---------------------------------------------------------------最新资料推荐------------------------------------------------------ 4、学生在本子上写 3 个。

圈出认为满意的自己欣赏,同桌互相欣赏。

六、朗读生字复现小韵文。

七、总结,下课。

同学们可真能干,不但在课文中认识了生字,换个地方也认识。

其实,识字不仅在课堂上,校园里、大街上、商店里,到处都是活生生的识字教材。

同学们可要作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多识汉字,认的字多了,就可以及早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了。

《小动物的家》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

认识 12 个生字,了解伞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并能仿照课文句式创编童话。

情感:

能读懂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有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 12 个生字。

13 / 30

了解伞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仿照课文表达方式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家的氛围 1、汉字故事:

老师看到你们的出色表现像给你们讲一个汉字故事:家字的写法是宀下一个豕字,造字法中,宀是穴字的变形。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都居住在洞穴中,穴就是我们祖先最初的家,因此,祖先在创造汉字时,宀也就有了家的含义。

豕的意思是猪,猪的繁殖力是最强的,是牛马羊等动物无可与之匹敌。

这对于先民来说是最为可喜的事情,蓄养猪不但可获得大量的食物来源,而且也看到了未来生活充足富裕的前景。

猪也就成了我们先民最珍爱的动物。

所以,我们的先民在造字时,就在表示家字含义的宀下放上一个豕,是赋予一个家族,一个家庭人丁兴旺,生活富裕的深刻含义。

2、家的感受同学们,当我们提到家时,我感到家是个温馨幸福的港湾。

你有什么感觉呢?(生)其实不光我们人类有家,小动物们也有家。

---------------------------------------------------------------最新资料推荐------------------------------------------------------ 小动物家在哪里?它们又是怎样快乐地享受家的幸福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动物的家》吧!(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3、阅读期待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小动物的家在哪里?他们过的快乐吗?)好,带着我们问题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二、感知内容,随文识字 1、范读,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师:

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是啊,我们都是听着童话故事长大的,童话故事里总有很多有意思的人物、情节吸引着我们。

请你自由的读一读故事,把不认识的生字圈一圈,借助注拼音多读几次,记住它。

有难度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并且标好自然段序号。

3、师:

同学们快看(大屏幕出词)这些生字朋友着急和你们打招呼呢?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他就和谁交朋友。

晴朗泥地蚂蚁雨伞池塘南方把快是 4、师:真了不起,它们又回到课文里,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指名读。

及时评价。

5、让我们轻松一下,请欣赏《秋韵》。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生:

15 / 30

金色的秋天师:

课文里也有一段话描绘了美丽的秋天,你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小 6、汇报交流。

(1)欣赏秋美景,朗读第一自然段。

(出图)多么晴朗的天空啊!日照青天学习晴记忆法:

加一加日+青=晴晴朗的晴部首替换法:

请清情师:

秋天到了,晴朗的天空(引读,突出特色词)积累词汇:碧蓝碧蓝金黄金黄火红火红,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创编几个同结构词:

瓦蓝瓦蓝讨论讨论努力努力享受享受打扫打扫商量商量研究研究修理修理考虑考虑学习学习比试比试火红火红清醒清醒雪白雪白鲜红鲜红师: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同学们平时读书多,词语真丰富,给一段画面配上一段朗诵一定没问题!给短片配解说词,美美地读第一自然段。

(熟读成诵)师:

美丽的秋天里正发生着有趣的故事。

(看学情:

读 2----5 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故事?)

---------------------------------------------------------------最新资料推荐------------------------------------------------------ (2)梳理内容,完成板书。

7、师:

书中给这四个情节配上了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1)生:

第一幅图,树叶落到泥地上,小虫子可以用树叶当房子,我很喜欢树叶建的房子,如果我可以住在里面就更好了。

师:

是的小虫子可以住在树叶里面真是一件高兴的事,如果你是这只小虫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你能用小虫子的心情来朗读这一段吗?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开心的心情。

师:

谁还愿意读,想一想应该读出什么感情?生:

开心的。

师:

羡慕小虫子的同学都可以大声的读。

还可以爬起来。

(2)生:

我喜欢第二幅图,因为我喜欢坐船。

师:

你如果现在就坐在船上你会怎么样?大家可以看一看小蚂蚁它的表情什么样。

17 / 30

生:

很开心。

(出示词卡:

蚂蚁)师:

蚂蚁绝对是建筑专家,在沙漠中有一种蚂蚁,建的窝远看就如一座城堡,有 4.5 米之高。

注意这两个字有一个相同的部首:

虫,它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蚂蚁是一种昆虫,虫字旁的字多与虫有关。

例如:

蜻蜓、蝴蝶、蚊子、苍蝇聪明的小蚂蚁用树叶做成小船顺流而下,它睁大眼睛正在欣赏两岸的美丽秋景呢!生:我想读一读这一段。

师:

感觉自己读的怎么样?老师认为你读的很有感情,把小蚂蚁的快乐读了出来,你愿意领着大家读一次吗?愿意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齐读一遍。

说一说小蚂蚁一路上看到了什么?(可以回忆第一自然段,也可以创编,自由发挥)你们还喜欢哪一幅?(3)生:我喜欢下雨天可以躲在树叶下的小鱼。

树叶落进池塘里,出示:

池塘池,形声字,从水,也声。

---------------------------------------------------------------最新资料推荐------------------------------------------------------ 本义:水停积处。

三点水旁,与水有关,记住它有什么秘诀。

记忆方法:

部首提换法:

池地小儿歌:

有水成池鱼儿游,有土成地苗儿壮,有马驰骋保边疆。

1、水塘,多指人工挖的:

~子。

水~。

~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

亦称池鱼之祸)。

2. 湖:

~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

3. 像水池的:

浴~。

花~。

乐(yu)~。

舞~。

4. 护城河:

城~。

金城汤~。

19 / 30

5. 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

~座。

6. 姓。

师:

大雨天我们也会躲在雨伞下面。

出示:

伞课件出示伞图,演示伞的演变)看:

人字头是伞盖,一点一撇是伞架,十世伞柄,汉字魅力无限,形美、意美、音美。

(下雨了,你们会怎么办?(在雨里跑一圈,赶快躲起来,撑把雨伞玩)那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小鱼,谁想猜一猜它此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

这好象有点怕。

生:

它在偷看外面的雨点。

生:

它在想终于可以在水面上看看下雨的风景了。

生:

我感觉小鱼有点调皮,它可以躲在水的下面,可是它却非在水面上。

师:

你的想法真独特,那你来读一读这段话好吗?让同学们听一听

(一年级数学教案)11到20各数的认识

11到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到71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 2、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3、初步掌握11—20以内数的顺序。 4、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 5、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6、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7、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装在小盆里,12根,每人一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机器猫]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猫: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 猫: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点评】小朋友每天都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用数一数小叮当获得了几朵小红花,来创设“数到10朵再数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数”这样一个情境,既贴近学生,又真实自然。 二、实践操做,初步认识11—20各数。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数一数你有几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 学生汇报,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讲台上数一边。 师:再来看看小叮当有多少根小棒?[电脑出示12根小棒]我们也来帮它数一边。 学生数 猫:每次都要这样数,太麻烦了,我有一个摆小棒的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我有十几根小棒。 师:小朋友,小叮当到底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他有十几根小棒呢,猜到的小朋友也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有十几根小棒。 还没有猜到的也可以跟同座商量一下再摆。 学生活动,汇报两人展示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题图。 师: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拾贝壳了,听听他们说什么? (小松鼠:我拾了46个贝壳,小兔:我拾了38个贝壳) 提问: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 生:小松鼠拾得多 师:小松鼠拾得多,那么46和38比较,你是怎么比,怎么想的? (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师:那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呀?谁再来说一说?(多让5 6个学生说)师:老师可真佩服你们,会用这么多种方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那你们会会用符号来表示吗? (板书:38<46,46>38。) 2、反馈练习: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难题考考大家 ①一起来回答,用手势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 ② 39○45,你是怎么比较的? 小结: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 32○30,你是怎么比较的? 小结: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十位上的数一样,再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3、独立完成书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师:你是怎样比较53○56的?那75和78,85和83呢? 比较100○98的?那50和100,9和100呢? 怎样掌握比较的方法呢,老师是有一个秘诀的,一起来读一读。 3、掌握了秘诀,请你来想一想:“六十几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吗?这些数与六十相比大还是小?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唐英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习10以内的认识与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准备。而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读、书写、大小比较不存在任何困难,而对于以“十”为计数单位及11——20数的组成认识不多,但这个知识却是后续学习的关键。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这个概念为起点,逐步学会掌握11——20数的组成,并能够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 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 作交流的意识,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欢迎各位小朋友来到我们数字王国,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天数字王国发生了什么故事吧!(播放视频—你认识他们吗?)

师:你认识他们吗?(认识)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和这些数字交个朋友吧!(板书:11~20个数的认识)请每位小朋友把我们的小助手(小棒)拿出来摆一摆,先摆出10根(电脑打开新授例题),再数出10根捆成一捆(电脑播放例题) (左边十根表示10个一,右边一捆表示1个十)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摆一摆,说一说:我们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老师有11枝铅笔,可每次都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我有11枝铅笔?请你用12 根小棒代替铅笔在桌子上摆一摆。 2、学习11的组成。 (1)操作反馈。把学生摆的情形展示出来,说说你觉得最好的是哪种摆法,为什么?这种方法是怎么摆的? (2)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3)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4)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11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板书: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还可以说)1个十和1个一组成11。 3、学习十几的数的组成。 (1)现在米老鼠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他摆了多少根小棒吗?用卡片来表示。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2、13、11、16根小棒,说一说:()个十和()个一是()

《比较数大小》教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江4548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平方千米,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

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 720000和1100000 , 454800和485000 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 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1)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2)两个数的数位 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 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 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 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 较出大小为止。 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 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韩樱桃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在学习10以内的认识与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准备。而学生对11——20 各数的认读、书写、大小比较不存在任何困难,而对于以“十”为计 数单位及11——20数的组成认识不多,但这个知识却是后续学习的 关键。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 “十”这个概念为起点,逐步学会掌握11——20数的组成,并能够 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 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 作交流的意识,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今天老师请了一位朋友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他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铅笔)谁来猜猜大约有多少枝呢?每人心里猜一个数。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数一数)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摆一摆,说一说:我们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老师有12枝铅笔,可每次都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我有12枝铅笔?请你用12根小棒代替铅笔在桌子上摆一摆。 2、学习12的组成。 (1)操作反馈。把学生摆的情形展示出来,说说你觉得最好的是哪种摆法,为什么?这种方法是怎么摆的? (2)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3)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4)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2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依据问题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使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的探索活动中,利用数的认识说明比较的方法,发展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感受数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照数的顺序填数 2.(1)4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7)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3)100里面有()个10 (4)比较大小 10 > 7 16 < 18 11 < 14 20 > 10 二、设置问题,主动探究 1.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5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从图里能知道什么? 提问:你从图里知道了些什么?(小松鼠和小兔拾贝壳,小松鼠拾了46个,小兔拾了38个。板书:46 38) 出示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比谁拾得多。 提问:比谁拾得多,实际就是比什么? 说明:比谁拾得多,实际就是比较46和38的大,这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2.主动探究,交流理解 引导: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这两个数,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

自己先想一想怎么比较、谁大谁小,再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哪个数大哪个数小,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组织交流,让学生倾听并理解不同的想法,明白交流的方法,得出46大于38。(在两个数之间板书:>) 3.整合方法,小结概括 梳理方法:小朋友真了不起,各人想到了自己的比较方法,说的真好。(根据实际交流的想法概括说明)有的小朋友想到按上节课学习数的顺序看,46排在38后面,所以46比38大;有的小朋友想到四十几比三十几多,46就比38大;有的小朋友说46满了4个十,38不满4个十;还有小朋友说46超过了40,38不满40,46比38大。大家都得出了46大于38. 提问:想一想,大家想到的这些方法,实际都是看的哪个数位上的数来想的? 小结:上面的方法虽然说法不同,实际都是根据十位上的“4”和“3”来看的。(指46和38的十位)有的想十位上是“4”的排在十位上是“3”的数后面,有的看十位上的数知道四十几超过三十几,或者满4个十的数比不满4个十的数大。所以只要看十位上的数就知道46大于38。也就是说,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板书:十位上大的数比较大)

一年级上册数学《11到20各数的认识》

《11到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到71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 2、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3、初步掌握11—20以内数的顺序。 4、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 5、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6、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7、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装在小盆里,12根,每人一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机器猫]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猫: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 猫: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点评】小朋友每天都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用数一数小叮当获得了几朵小红花,来创设“数到10朵再数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数”这样一个情境,既贴近学生,又真实自然。 二、实践操做,初步认识11—20各数。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数一数你有几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 学生汇报,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讲台上数一边。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欢迎王老师给你们上课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瞧,它是谁? (小恐龙)今天,小恐龙可开心啦,它要在森林里造一座自己的房子。它跑呀跑呀,来到一座小山坡上。哎,它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画面,其中有11只蝴蝶,12朵小花,15个苹果……) 生:有蝴蝶、苹果树、小花……师:现在,请你轻轻地数数你喜欢的东西有多少。 师:你能用小棒把它们的数量表示出来吗?你准备摆什么东西的数量? [评析: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小恐龙,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喜欢的东西,让学生初步感受十几的数。]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小组讨论,在展板上摆小棒,摆好后贴在黑板上。 师:(指其中一块)你们能看出他们摆的是什么东西的个数吗?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我们组摆的是小花。我们用了4种摆法:根6根地摆,2根2根地摆,3根3根地摆,还有把10根摆在一起,旁边再摆2根。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其他小组是怎么摆的?愿意上来向大家介绍吗?请其他小组上来介绍。 师:各小组想的都不错。那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让人看出是十几根呢? 生:左边摆10根,右边摆几根,就一眼看出是十几根了。 [评析: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并向大家介绍,既强化了学生对十几的数的认识,又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 师:那么这10根小棒也要一根一根地数呀,如果这10根就在一起,我们拿起来不就更方便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捆起来。 师:现在我们一起数出10根小棒,拿出小皮筋捆一捆。师:刚才我们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了,现在是几个十?生:一个十。(板书:10个一是一个十)

最新11-20各数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获得初步的数感.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一.主题图引入 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这幅图中有什么?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 图中学具的数量有的超过了10了,是哪一种?它们各是多少个?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比10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数。(板书课 题:11~20各数的认识)

2.初步感知 老师:请你想一想,这些学具卡片放置散乱,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同桌互相讨论) 今天我们就通过数小棒来研究11~20各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1~20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教学11 请你拿出小棒,数出10根,捆成一捆。 捆成一捆,10个“一”就变成了一个“十”。好,请将 这一捆小棒放在桌子上,看黑板,老师在一捆小棒旁,又 放了一根小棒,这时是多少呢? 老师: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读“十”,1 根小棒是1个“一”,合起来就是11,读作:十一。 刚刚我们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 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1个十和2个一,是12,读作:十二 (2)老师指导学生在11的基础上1根1根的继续添小棒,学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 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 (3)教学20

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30-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体会比较数大小的现实意义。 2、用数表达日常生活中相应的一些事件,联系实际恰当的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3、通过探索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数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搜集。 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生活当中的物品的价格在班级中交流、展示出来。(老师可以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二、观察物品价格,进行数的比较。 同学们这些物品的价格,有的贵有的便宜,你们能说一说,它们之中哪一件物品的价格最昂贵,哪些物品的价格比较便宜。教师板书:<或>,表示最后的结果。只要是学生对比较方法解释合理,就要肯定他们的想法。 1、讲解2530和3680的大小比较。 因为2530比3000小,3680比3000大,所以2530<3680 有的学生可能会这样比较2530的千位上是2,3680的千位上是

3,2千小于3千,所以2530<3680, 2、让学生以小小组的形式来比较数的大小。“试一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学生感受方法,不要给出概念化的结论。让学生在小组里任选两种商品比较价格时,要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进一步领会比较数的大小大方法。 2、教师点拨电视机和电冰箱的价格。 它们的千位上都是2怎么办? 有的学生可能会用数的组成来分析,2530由2个千和5个百、3个十组成,2350由2个千3个百5个十组成,虽然千位上相同,百位上5个百比3个百大,所以2530>2350。 5、课堂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比较了数的大小,你领会当中的方法了吗?你自己能够总结一下吗?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在选派代表到讲台上来讲一讲。 三、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 1、让学生先在括号里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然后交流。教师点拨时注意讲清,同一个数在不同的数位上,大小就不同。在学生比较10000和9999时,要充分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感知到,整数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比较 2、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有利于学生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先观察图画,上面出示了哪些数学信息。你从这些图上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

认识11至20各数

《认识11-20各数》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到71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 2、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3、初步掌握11—20以内数的顺序。 4、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 5、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6、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7、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装在小盆里,12根,每人一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机器猫)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猫: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 猫: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 更大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二、实践操做,初步认识11—20各数。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数一数你有几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 学生汇报,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讲台上数一边。 师:再来看看小叮当有多少根小棒?(电脑出示12根小棒)我们也来帮它数一边。 学生数 猫:每次都要这样数,太麻烦了,我有一个摆小棒的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我有十几根小棒。 师:小朋友,小叮当到底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他有十几根小棒呢,猜到的小朋友也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有十几根小棒。 还没有猜到的也可以跟同座商量一下再摆。 学生活动,汇报两人展示 师:你们看看谁的方法最好?小叮当和他想的一样吗? (电脑演示捆的过程)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看谁摆的最快。 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把多少根小棒捆成一捆的? 师:10根小棒就是几个一根?一起来数一数。捆成一捆,就变成了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 学生齐读:10个一是1个十。

认识11到20各数教案

认识11到20各数教案

认识11到20各数 来复镇天凤小学赵群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个位、十位,知道数的组成。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数感,体会11到20各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数感。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贴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认识了11个数字宝宝,你们能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复习0到10各数。 2、出示课件练习数数。 3、(出示第56页单元主题图)师:观察主题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在小组内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随着学生汇报板书相关数字。揭示课题,刚才大家汇报的结果很多都用到了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1到20各数。(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计数单位"十" 1、猜数游戏

同桌两人摆一摆15和17,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课件出示结果评议,并抽生回答它们的组成。 教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摆出11、13、15和17,其实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教师拿出计数器,先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数位,并向学生介绍从右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教师提问:在计数器上怎样拨11呢?学生尝试拨一拨,教师巡视给予点评指导。 教师示范拨珠边讲解:在十位上拨一颗,表示一个十,在个位上拨一颗表示一个一。 教师提问:13应该怎么拨,谁来教教大家? 学生上台示范拨珠,教师追问:在个位上拨三颗,表示什么? 教师提问:19又应该怎么拨呢?学生动手拨一拨。 2、认识20 教师提问: 出示用小棒摆19的摆法,教师问:看一看这是多少?生答。 那么20又该怎么摆?(出示一捆零10根) 教师提问:老师用小棒这样摆20,你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发现,另外的10根小棒又可以捆成一捆,这样就变成2捆小棒。一捆是一个十,那么两捆就是两个十,就是20.(贴出两捆小棒图) 接着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从19到20的变化,让学生再次感悟“满十进一”。 教师提醒学生:写20时,十位上有两颗珠子,所以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个位上添0占位。 3、写11到20各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2

小学二年级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2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 问:哪只海龟年龄大?为什么?(贴着15的海龟年龄大,因为15比9大,15是两位数,9是一位数) 继续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 师:这时沙滩上又爬上来一只51岁的海龟,它和15岁的海龟比,哪只海龟年龄大?为什么?(51岁的海龟年龄大,因为51比15大,先比十位上的数,51十位上是5,15十位上是1) 继续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 师:这时海滩上又爬上一只58岁的海龟,和51岁的海龟比,谁的年龄大?为什么?(58大于51,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58的个位上的数是8,51个位上的数是1) 师说:我们比较海龟的年龄,其实就是在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我们已经学过比较百以内的数的大小,先看数

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数,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大的数,这个数就大,如果个位上的数也相同,说明这两个数同样大. 下面我们再比较几个数: 61○56 45○47 100○98 师说:我们填好大于、小于号后,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检查符号写得对不对.大口对大数,小尖对小数.下面我们就用以前学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比较万以内的数,看谁学得快,学得好. 二、学习新课. 1.根据下面各数的位数分类. 出示:1230,965,395,1689,20xx,470. 师问:这些数很大,谁能读读这些数?你们能根据百以内数比较大小的知识推测出三位数与四位数比,哪个大?为什么?(四位数大,因为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不够一千)下面我们比较一下这些数: 小结:位数不同的数比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2.在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数的大小. (1)比较5640和8790的大小. 师问: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怎么比呢?(先比它们的最高位,5个千比8个千小) 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位数同样多,先从最高位比起 练一练: 965○395 395○470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讲解学习

《11到20各数的认 识》教案

11到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若干根、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片),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 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知道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能在计数器上正确读数和表示数。 教学难点: 明确不同数位上数字的含义和对“数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学过的11到20数的认识 1、师:咱们之前学习了11到20十一个数字,现在做个游戏:“数字接龙”从0开始,咱看谁还能继续数下去?火车从**开始. 问:我们再重新开一列小火车,不是从0开始了,从6开始到19.我们看一下那一列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 问: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知道的1~20之间的双数有哪些? 2、复习数的组成 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感知到在不同数位上的数,虽然数字是一样的,但所代表的含义不一样.引入十位,个位的概念.

1、研究11。 师出示课件:11 问:怎么读?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我们请我们那的小棒小朋友来帮忙。 师操作摆11根小棒,一起来数一数到底是不是11根小棒,齐读。(边数边总结“一次数了一根,要数11次就是11根小棒”)问:谁有方法不需要一一的数下去就知道有11根小棒? 预设:可以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一个十,再数一根,合起来才是11根,数了两次就找到了11.师出示课件如下: 问:现在可以告诉我左边的“1”表示什么?右边的“1”表示什么? 预设:左边的1表示一个10,右边的1只表示一个1. 问:这两个1的意思不一样,虽然都是1但是因为位置不同,所以他们表示的意思并不一样。 小结:数字的位置我们可以叫数位,怎么区别他们呢?我们给他们起了名字来帮助我们区别。我们规定:从右边数第一位叫个

小学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课题(学科和年级)] 《比较数的大小》数学一年级 [教材简解] 教材中,例题重点描述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揭示了其他两种情况: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 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

11-20各数的认识

第1 课时 教学内容:73 至74 页例1、例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 ~ 20各数的认识》的起始课,主题图提供了多种数量不等的学具,旨在让学生通过数出数量超过10 个的学具,得到11~20 的某个数据,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话题,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数数之后进行练习,培养数感提供了素材。在使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进而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本节课的导入,也可以将主题图作为练习的一部分,在学习新知之后,让学生看一看,数一数,引导学生学会不重复、不遗漏地数数,从而积累数数的经验教学目标 1.认识11~20 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 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 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3.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 到20 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

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 .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学习星”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 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 1 .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1)请学生数出11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 根2)出示各种摆法。(预设) ①连续并排摆出11 根。 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 1 根小棒放在右边。 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 1 根小棒放在右边。 (3)学生交流与评价(大家欣赏哪种摆法)。 2.利用学生资源,深入理解数的组成。

11到20各数认识练习题

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一 填空。 (1) 1个十和5个一组成( (2) 17是由( ) 个十和( (3)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4) 写出下面各数。 十三( ) 十七( (5) 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 (7) 16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8) 在 5, 0,8,12,17, 20,15,1,9,14 中,最大的数是( ), 最小的数是( ),从左边数20是第( )个数,20的右边有 ( )个数。 (9)( )个十和( )个一组成15。 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二 2、 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个位上的数是( ),十位上的数是 ( )。 3、 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个位上的数是( ),表示( ) 个(),十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 4、 1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5、 ( )个一是1个十。10个一就是( ) & 20里面有( )个十。20里面有( )个一。 7、 5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和他相邻的数是( )和 ( )。 8、 16的相邻数是( )和( )。 9、 13后面的第4个数是( )。 10、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比10大比20小的5个数 12、写出1-20中的单数: 13、写出1-20中的双数: 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三 )。2个十是( ) )个一组成的。 )位,第二位是( )。 )九( ) 二十( ) 1,个位上的数字是4,这个数是( )。

一、填空 (1)16里面有()个十 )个一和(

(2)1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4)2和10合起来是()。 (5)17和19中间的数是()。 (6)18里面去掉()还剩10。 (7)10后面第7个数是()。 (8)10 加()得20。 (9)和15相邻的数是()和()。 (10)比20少1的数是()。 三、排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数填上. 19, 4 , 11 , 18 , 20, 8 , 7 , 14, 15, 6 ?各数的认识练习四 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3、19的个位上是(,表示()个一,十位上是()表示1个 ( )。 4、()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5。 5、10个一是1个()。 6、20里面有()个十。 7、和18相邻的数是()和()。 8、被减数和减数都是10, 差是()° 9、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 10、在12、& 15、17、11、19、10 这些数中: (1)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一共有()个数。 ⑵从左数,第4个数是();从右数,19在第()个 ⑶ 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同的是( )。 ⑷比15大,比19小的数是()。 (5)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算一算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73至74页例1、例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起始课,主题图提供了多种数量不等的学具,旨在让学生通过数出数量超过10个的学具,得到11~20的某个数据,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话题,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数数之后进行练习,培养数感提供了素材。在使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进而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本节课的导入,也可以将主题图作为练习的一部分,在学习新知之后,让学生看一看,数一数,引导学生学会不重复、不遗漏地数数,从而积累数数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3.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学习星”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 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 1.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1)请学生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 (2)出示各种摆法。(预设)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 下面给大家提供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的教案,仅供大家参考。 [教材简解] 教材中,例题重点描述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揭示了其他两种情况: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背景分析: 11—20各数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 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小学一年级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为突破重点难点,主要设计了数数、摆小棒和学习拍手歌三个环节。 教学目标: 使学生正确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读出11—20各数。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片段: 一、数数 1、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是多少根? 2、指名来数一数,和你猜测的一样吗?学生踊跃参加。 3、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将十根小棒捆成一捆。 5、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十),捆成一捆,一捆是一个(十)。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 本环节中通过猜测根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捆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二、数的组成,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