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史讲义

中国文化史讲义

中国文化史讲义
中国文化史讲义

中国文化史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曾毅

第二章原始社会文化

一、文化生态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

“大陆飘移”和“板块构造”学说,魏格纳1913年。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徐整《三五历记》,《艺文类聚》卷一引)。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髡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五运历年记》)

二、人的起源与女娲传说

《太平御览·皇王女娲氏》引应劭《风俗通义》:

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摶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禹贡》:冀、豫、青、兖、徐、扬、荆、梁、雍)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大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

儒者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王充《论衡》卷十一《谈天篇》)。

神话是人类文化史的第一页。马克思说,神话是“在人们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的话说了三层意思:第一,神话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这是神话的现实性。第二,这种反映不是科学的,而是艺术的反映,即艺术性。第三,这种艺术加工是由于当时生产、科学水平低下,对自然无从了解,而又有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想象来对自然和社会作出解释。神话不能视为信史,但正确地、科学地运用这些资料,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

神话传说为考古学成果所印证:

“正在形成中的人”(1400~800万年前;腊玛古猿)→“完全形成的人”(即猿人,300万年前)

早期猿人(300万-200万年前):巫山猿人

晚期猿人(直立人,200~30万年前)元谋人、北京人=旧石器早期。

早期智人(即古人,30~5万年前):丁村人=旧石器中期

→智人

晚期智人(即新人,5万年前):山顶洞人=旧石器晚期

我们已经有了“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理论概念。具体地说,大约是从1400万年前开始的。古人类学家把这个过渡阶段的古猿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腊玛古猿就是最早的形成中人。

腊玛古猿于1932年首先发现于印度北部西瓦利克山的腊玛地区,随后在东非、南亚、东南欧、小亚细亚都有发现。根据对腊玛古猿化石资料的研究,古人类学家认为:“正在形成中的人”面部较短,牙齿排列较紧密,吻部短缩,犬齿很少,臼齿齿冠较平,身高约1米多,已能直立行走。恩格斯指出,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过程中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P508)。

中国考古工作者1956~1957年在云南开远、1976年在云南禄丰也发现了属于腊玛古猿的化石,并在禄丰出土了世界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腊玛古猿头骨化石。禄丰成为中外著名的古猿之乡。通过科学鉴定,这些古猿生活的年代约在1400~800万年前,说明中国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大约在300万年前,古猿转变为猿人——人就正式形成了。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猿人的形成,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

古人类学家把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人的特征,同时又还保存着某些猿的本性。猿人分为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中国境内属于早期猿人的文化遗存,有著名的“巫山猿人”。当年曾亲自参与发掘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撰文说:“1986年,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把目光投向了四川省巫山县大庙区龙坪村。这是自北京猿人、元谋猿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也是目前亚洲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四川巫山猿人遗址是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地点。人类化石材料虽少(一枚乳门齿,一个带两枚臼齿的部分左下颌骨,一些原始石器及大量伴生动物化石),但极珍贵,根据其形态特征,我们已作为直立人——新亚种记述。”(黄万波:《简论巫山猿人发现的学

术价值》,《光明日报》1992年8月30日)。巫山猿人生活时期的地质年代,据古地磁测定为204~201万年。

三、原始时期的文化生活

1、群居:人的社会化特征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马克思恩格全集》第20卷,P511、P513)。社会性,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基本标志,社会建构因此也成为上古时代先民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

“社会”一词是近代从日语引入的词汇,它的内涵在古汉语中由“群”来表达。关于人类的“群”的特征,先秦时人们即有所认识:“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扞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避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载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吕氏春秋·恃君览》)。正因为人聚成群,结成社会,所以才能以超出一般动物的水平顺应自然,利用自然,驾驭自然,改造自然,从而演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

人的社会性,具体体现为规范化、制度化的人际关系及其组织形式。在上古时代,这些关系主要有婚姻关系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民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

刚与猿类分途的原始先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吕氏春秋·恃君览》)。与极端艰苦的物质生活相应的,是人际关系特别是男女关系的混乱无序,“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列子·汤问》)。婚姻方式是与一般动物毫无二致的原始杂乱婚,摩尔根说:“处于这种状况中的人类与他们周围的不会说话的野兽相差无几。他们对于婚姻一无所知,可能群居群游地生活,他们不仅是蒙昧人,而且只有很微薄的知识,很微薄的道德观念”(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P507)。原始的血亲杂交,显然是猿人阶段的先民(如北京人)短寿的生物学原因(参见贾兰波《中国猿人》第七章)。经过数以十万年计的漫长岁月,原始杂交才被血缘群婚所取代,即禁止不同辈份的婚姻关系。但同辈人中同胞男女的婚姻关系却不在禁忌之列,这便是中国上古神话中伏羲、女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关系的文化史依据(《路史·后记二》引《风俗通》)。又经过数以万年的进化,同辈人中同胞和旁系男女的婚姻关系也被禁止,走向族外婚制,即禁止家族内部通婚的起点。氏族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基本经济单位,氏族内部

禁止婚姻,集体劳作,产品公有,平均分配。相互通婚的不同民族血缘相近,构成部落。若干部落交往密切,形成部落联盟。

不论原始杂乱婚还是血缘群婚、族外婚,由于婚姻关系的紊乱,“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班固:《白虎通》卷一),世系只能按母系血统计算。加之妇女在原始生产中多从事采集,比起从事狩猎的男子来,收获更稳定可靠,居于经济主导地位。正因为如此,中国上古神话中最伟大的人物女娲、羲和、西王母都是女性,最古老的姓氏姬、姜、妫、嬴、姒、嫪、妘、姚均从女,黄帝、炎帝、尧、舜等男性帝王均由其母附宝、女登、庆都、握登与天神偶合而生,这些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在人们观念中留下的不灭痕迹。

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形成,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氏、伏羲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就是这个时期原始先民文化创造的神——人格化的代表。

母系氏族社会晚期,耜耕农业充分发展,采集在经济生活中的首要地位逐渐被农业所取代,男子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在婚姻制度方面,不固定的男女对偶婚逐渐过渡为一男一女结为牢固夫妻关系的单偶婚。单偶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对人类体质、道德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还改变了人类社会组织结构,文明社会的健全细胞——个体家庭,由此诞生。一夫一妻制和个体家庭的巩固,使女性的劳动“变成了一种私人的事务,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P70),“那个时候,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则已成为无足轻重的附属品”。男子掌握了生产资料及其支配权,迫切要求由子女继承,要求女方出嫁男方,以父亲的血统来计算世系也就有了可能,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十分自然地过度”到父系氏族,这是“人类所经历过的最激进的革命之一”,从此,“个体家庭已成为一种力量,并以威胁的姿态于氏族对抗了”(同上P50、P58)。

父系氏族社会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私有制开始萌芽。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五帝,便生活在这一时期。

2、有巢氏和燧人氏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luo) 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

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P154)。

3、伏羲氏和神农氏

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比较集中的两个人物,其实他们并不是两个简单的人,伏羲氏标志着原始的畜牧业,神农氏标志着原始的农业。

华胥履巨人迹生伏羲:“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犠。”(《诗含神雾》)。《水经注》云:“雷泽在成阳故城西北十余里,昔华胥履大人迹处。”——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知母而不知父”现实的反映。

“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辟》)——标志着刻划记事方法的发明;“作结绳而为罔(同“网”)罟,以细以渔”(同上)——教人结网捕鱼,耕田种植庄稼;伏羲又是婚姻制度的确立者:“上古男女无别,太昊(伏羲尊号)始制嫁娶”(《通鉴外纪》)。“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两张皮)为礼”(《古史考》)——反映了对偶家庭的发展。

又有传说伏羲、女娲兄妹为婚,当是血缘家族时期婚姻形态的反映。李冗《独异志》卷三:“昔宇宙初开之时,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传说神农氏“始作耒耜,教民耕种。其德浓厚如神,故称神农氏”(《礼含文嘉》),神农氏即炎帝,生活之世略晚于伏羲氏:“包犠氏没,神农氏作。斩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易·系辞》)。“神农耕而作陶”(《太平御览》引《周书》佚文)——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又发明了制陶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十七毒”(《淮南子·修务训》)——发明了医药;“神农氏……日中为市,致(集中)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开始了原始贸易。

所有这些发明创造,都集中在母系氏族公社全盛时期,当与这个时期社会发展的繁荣情况基本相符的。

4、三皇五帝

三皇:(1)天皇、地皇、泰皇(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2)天皇、地皇、人皇(褚少孙《史记补》引《河图》、《三五历记》)

(3)伏羲、女娲、神农(应劭《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

(4)伏羲、神农、祝融(班固《白虎通》)

(5)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

(6)伏羲、神农、黄帝(《帝王世纪》)

(7)燧人、伏羲、神农(应劭《风俗通义·皇霸篇》引《礼含文嘉》)

五帝:(1)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

(2)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皇王大纪》)

(3)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帝王世纪》)

(4)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

由于社会生产不断发展,部落组织日益增多,于是,“住得日益稠密的居民,对内对外都不得不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亲属部落的联盟,到处都成为必要的了;不久,各亲属部落的融合,从而各个部落领土融合为一个民族的共同领土,也成为必要的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P160)。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部落联盟的各级军事首领不断加强了战争活动,涌现出一些英雄人物,这就是恩格斯指出的“一切文化民族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同上P159)。五帝时代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时代,五帝之首黄帝,就是这个英雄时代的第一个代表人物。

黄帝号有熊氏,兴起于关中平原的歧水流域,后来向东迁徙到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的沿河川盆地、狭谷、大平原及其附近的丘陵坡地,号称膏壤沃野。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不少的民族部落不断开发这个地区,经营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因而这一地区就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中心地区,通称为中原。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民族部落。大体说来,在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和南河沿岸一带,有以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群和以炎帝为祖先的姜姓部落群,称为“华夏”,并以他们为主体发展成为“诸夏”;在东方的海岱地区和淮、泗一带,有以太昊氏为祖先的风姓部落群和以少昊氏为祖先的嬴、偃姓部落群,形成了人数众多的“夷”或“东夷”、“九夷”。在秦陇西部,有“诸戎”部落群;在秦晋以北的黄土高原和燕山一带,为“群翟”部落群;豫西南山地和丹、汉一带,为“三苗”或苗蛮部落群。诸戎、群翟和三苗,分处在中原地区的边缘,经营着游牧、狩猎或农牧结合的生活,他们与夏、夷诸部不断加强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创造了古代中原的灿烂文化。

夏、夷诸部是中原地区的主要开拓者。当时,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群大约在太行山东

麓的河内地区,以黄帝为首的姬姓部落群大约在嵩山之外的外方地区,它们各自结成亲属部落联盟,继续向东方发展。东方的风、嬴、偃诸姓部落群也由汶、泗一带活动到大野泽周围,其中势力比较强大的九黎族蚩尤部,一度成为东方部落联盟的最高君长,与炎、黄诸部发生了越来越剧烈的武力冲突。炎、黄诸部完全联合起来,黄帝成为诸夏之族的最高军事首领,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涿鹿,即浊陆,当是大平原中部为河、济浊流所充斥的平陆之野。结果,蚩尤失败,黄帝成为融合夏夷诸部组成更大规模的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从此,华夏族成为不断融合中原各地众多部族的核心力量,黄帝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尊崇为不断扩大的华夏族的共同祖先。

这个传说中的黄帝,当然不能视为一个简单的个人,而是一个部落联盟的化身,一个时代的象征。这个时代,正是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转化的开端。后世常把有关向文明时代转化的创造发明,如文字、历法、舟车、蚕丝等等,大都集中在黄帝身上(黄帝以玉石为兵,造舟车,染五色衣,令苍颉造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其妻嫘(léi)祖养蚕缫丝),正反映了这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

在由各部落领土融合为民族共同领土的发展过程中,各级军事首领都在不同程度地为争夺权威而展开斗争,他们分布在各地,各自占有一定范围的领土,其中势力比较强大的往往成为一方之霸(伯)。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首领也必须得到这些首领人物的支持,或者用武力压服他们,地位才能保持稳固。在对内对外战争日益繁剧的情况下,众多的部落首领逐渐转化为世袭贵族,建立世袭王权的条件已逐渐成熟。

按照军事民主制的传统,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首领,必须通过一定的仪式,由众多部落首领共同推举或承认,才能确立。中国古代传说的“禅让”制度,就属于这类性质。这种传统的“禅让”制,到尧舜时期还存在。不过,长期以来,在同一家族内选出后继者,也逐渐成为事实;同时,凭借强力在四岳诸伯之间展开权势争夺,也愈演愈激烈。处在这种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形势的发展是比较复杂的,因而后世学者往往各执一端,出现了一些相互矛盾的说法。如孔孟极力强调“禅让”的民主性,而《竹书纪年》却有“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的记载(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韩非子更明确地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之弑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当时的实际情况,当是唐尧要求其子丹朱继位,虞舜则在“禅让”的幌子下使用强力夺取了最高统治地位。后来,虞舜也要求由其子商均继承,禹又凭借他的权势和威望直接代替了舜。丹朱和商均都被诋毁为“奸子”。禅让与争夺,看似矛盾,其实正是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向王权世袭制过渡的必然现象。在私有制已经产

生、贫富分化已经出现的情况下,部落联盟首领的选举,不可能没有争斗,名为禅让,实为争夺。事实说明,强力在实际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等到禹取得统治地位,博得诸夏首领的拥护,具有“夏后氏”的称号,即诸夏之族的最高君长后,就正式建立了夏王朝,“下传子,家天下”。从此,世袭王权完全确立,中国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

炎帝(姜姓)

少典昌意——高阳(颛顼)

黄帝(姬姓)→

玄嚣(青阳)—— * 极←

穷蝉—敬康—句望(句芒)—桥牛—瞽叟—舜

鲧—禹

偁—老童(卷章、楚国王族先祖)

放勋(尧)

帝喾(高辛)—契(商人先祖)

弃(周人先祖)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三皇五帝;禅让

2、※以神话传说的典型材料印证中国原始文化的发展。

第三章巫史文化

一、巫史的产生

古史传说中,有“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淮南子·天文训》)的战争,共工失败,“怒而触不周之山”,颛顼得了天下。颛顼一举隔断了天上人间的自由通道,这在典籍上称为“绝天地通”。此前,天地虽已分开,但有天梯连接,一般的百姓也可以凭胆量和机智攀上天梯,直达天庭。“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三《壬癸之际胎观》)。人民有什么痛苦,可以直接上天向神诉说,而神也可以随时下凡来巡游,天上地下的事情混杂在一起,人神自由往来,显然不利于社会秩序

的管理。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国语·楚语》)。大神重专管天上的事务,大神黎专门处理人间的纠纷,老百姓上天下地的自由被剥夺了,人神纠集的威胁解除了,社会秩序井井有条。狭义地讲,“绝天地通”是一场宗教革命,宗教被限定为少数特权者的事业,“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国语·楚语》,韦昭解“夫人”为“人人”,“享”为“祀”)的历史永远地结束了。广义地讲,“绝天地通”带来了一场社会秩序的革命性变更,从人与神的距离拉开,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悬殊。少数人保留了与神专通的特权,成为地上的统治者。从此,这些专司人神交通的巫,就逐渐职业化、世袭化。另一方面,随着阶级分野的明朗化,统治秩序的制度化,以及文字的创制和普遍使用,巫的职责也由单一的占卜扩大为参与政治管理。“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伊,格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尚书·君奭》);“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史记·殷本纪》)。巫参与国家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掌官书以赞治”(《周礼·天官》),他们在甲骨文中被成为“作册”、“史”、“尹”。整个夏、商、周时期,巫与史通常是二任而一身,所以后世通常以“巫史”连称。

巫史是中华民族第一代文化人。在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宗教、政治生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从宗教方面来说,他们是神人交通的媒介,因而是神的意志唯一的权威阐释者和神权的实际掌握者。从政治方面说,巫史以上天意志的代表自居,有权训御君主的言行,“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至正”(《礼记·礼运》)。巫史不仅是社会的精神领袖,而且在政治机构中也居于显赫地位。

二、巫史从事的文化活动

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代文化人,巫史从事着多方面的文化活动:

1、卜筮

夏商周时代,人们向天神人鬼卜问吉凶祸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龟卜和占筮,巫史便是从事这些活动的专职人员。

龟卜是将龟甲(腹骨)和兽骨钻孔火烤,出现的裂纹称为“卜”,依据卜的形状来判断人事的吉凶:“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周礼·春官·宗伯》)也就是说,龟兆有玉纹、瓦纹、田纹(即原兆,郑玄释象田地的裂纹)三大类型,每一类型又有120种基本形状,如此复杂的阐释工作,当然只有专职巫史方能胜任。而断定卜兆吉凶的“颂”多达3600条,这些卜辞都保存在

甲骨文中。

占筮,是计算蓍草变化的数目,得出八卦之象,依卦象推测吉凶,占筮之法,据说有三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六十有四”(《周礼·春官·宗伯》)。前二法已失传,今人所知唯《周易》一种。

殷人笃信龟卜,周人则多用占筮。尽管龟卜和占筮本质上同为迷信,但是从观察龟象到计算筮数毕竟有所进步。其一,钻龟取象,其裂痕是自然成纹;而卦象是计算蓍草之数,按照一定意义法则推衍而得。前者单靠自然,后者却重人为。其二,龟象一旦形成,马上可断吉凶;而卦象形成后,须经分析推理、逻辑判断,方可定出吉凶,比龟卜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思想性,在对神的旨意的揣摩中,更能体现人的主观力量。王夫之说,龟卜“多寡成于无心,不测之神,鬼谋也”;而占筮却是“审七八九六之变,以求肖乎理,人谋也”(《周易外传·系辞上传》)。正因为有这种“人谋”与“鬼谋”之别,龟卜始终停留在迷信圈内,逐渐被人们抛弃,而占筮之术所暗含的人类抽象思维意向与主观能动精神却不断发展,推衍出博大精深的《周易》哲学体系。

“八卦”之法,繁琐至极。据《周易·系辞上》,大致过程如下:先取50根蓍草(称“大衍之数”),从中抽一根置于侧(“其用四十九”),然后经过“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第一营,任意分49根蓍草为左右两堆(“分二”);第二营,从右边一堆中取出一根放在一旁(“挂一”);第三营,以四根为一组,将左右两堆分别数之(“揲四”);第四营,将左右两堆“揲四”后的余数合并起来(“归奇”)。四营完成,称为一变,即“四营而成易”。一变之后,除去第二营“挂一”和第四营“归奇”之数,混合左右两堆,按四营程序重复一遍,此为二变。再除去卦一、归奇之数,重复四营程序,为三变。三变结束,按其总的余数,得出卦象中的一画或一爻之象。如是者六,十八变后,得出六爻的形象,成为一卦。此即“十有八变而成卦”,卦的基本图形有8种,故称“八卦”。

关于八卦的起源,历来有多种推测。影响较大的,有伏羲观象说(《易传·系辞》),认为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说文解字·叙》)有画前有易说(邵雍、朱熹持此说),认为源于对数、理的领悟;有文字说(杨万里持此说),认为源于上古象形文字;郭沫若则持生殖器官说,认为出于先民对男女生殖器官的崇拜。据理推断,既然卦象与蓍草之数密切相关,那么数、象都应与蓍草有某种联系,才于情理可通。

卦由符号(即“爻”)—、--组成,这正好是蓍草的形象。一根蓍草,其数为奇,其象为—;断开之后,其数为偶,其象为--,三爻组成一卦,其名称、卦象的顺序是:乾

坤震巽坎离艮兑

有一个有趣的口诀,可帮助记忆:“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占筮的活动广泛进行,八种卦象不足以囊括所占之事,人们又将八卦两两重叠,推行为64卦,共384爻,再辅之以巫史的联想、发挥,便足以应付无穷事变了。

那么,巫史们究竟是怎样运用八卦或64卦来穷天极地,解释宇宙间万物之变的呢?或者说,八卦为何具有如此漫无边际的涵盖能力呢?这是古往今来一直激动人心的神秘课题,而现代科学的发展,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释。

用现代信息科学观点分析,八卦图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推而广之,可以组成含义非常广泛的信息码组(参见谢求成《“八卦”和〈易经〉新探》,《学术月刊》1983年2期):乾卦,象天,也可作日、阳、朝廷、君主、君子、刚健的信息符号;

坤卦,象地,也可作月、女、黎民、臣仆、小人、柔弱的信息符号;

震卦,象雷,也可作为威严、刑法、危殆、运动的符号;

巽卦,象风,也可作为数令、树木、生机的信息符号;

坎卦,象水,也可作为民众、云雨、恩赏、美德的信息符号;

离卦,象火,也可作为明察、太阳、闪电的信息符号;

艮卦,象山,也可作为贵族、圣贤、男子、丈夫的信息符号;

兑卦,象泽,也可作为民众、欢悦、妇女的信息符号。

以上每一种卦象,都可以在一定的定义域内,作为某种事物、状态、情绪、意愿的信息编码,它既有内涵的规定性,又有外延的模糊性,这就是它的奥秘与魅力的基本所在。

八卦两两重叠而成64卦,在单卦蕴含的信息之外,又加上单卦在重卦中所处位置(或上或下)所代表的意义。这就是说,既重卦象本身,又重卦象之间的排列组合关系,这反映了周人的辩证观,同时也大大扩充了挂象的信息含量。如否、泰两卦,单卦卦象组成完全相同,仅位置交换,便可以用来解释政治形势、人际关系乃至自然灾害、建筑结构等方面两两想对的矛盾状况。

计数是占筮问吉凶的基本依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努力发掘八卦的数字意义。18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发现,八卦卦形与他发明二进制数表之间有着惊人的一致。如把卦爻—译作1,--译作0,那么八卦正好是一个三位二进制码组的集合:卦数N=23=8。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博士则考证出,莱布尼茨在发明二进制时,曾受到耶稣会士带给他的两种《易图》的启迪。[二进制:数的一种表示法。十进制是逢十进位,二进制是逢二进位。同一个数在两种不同的进位制下具有不同的表示。如十进制的数9和0.5,就分别是二进制

的1001和0.1。因二进制只用0和1两个记号,所以便于用物理状态来表示,如灯炮亮与不亮可分别表示1与0,另外,二进制有简化四则运算的作用,近代电子计算机大都采用二进制。]

八卦的信息传载率是相当优化的。现代计算和信息编码理论证明,以r表达十进制数值数。当r=e=2.7183时,效率最高。但十进制r只能取整数,e介于2和3 之间,也就是说,r非2即3,八卦正相当于三位二进制码,位数为3,每位状态数为2,(爻象有二:—、--),两者都最接近自然数e。所以,八卦组成的复合数码的传递效率必定很高。这就难怪巫史们可以从看似简单的卦象中,推衍、阐发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而不至有捉襟见肘的窘迫感了。

巫史们积累的大量巫辞,经过筛选、整理、编排,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周易》。《周易》由卦象、卦辞、爻辞三部分组成。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解说。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文王拘而演周易。”恐不可靠,《周易》当是西周前期巫史们集体创造的结晶。朱熹说:“易本为卜筮而作”(《朱子语类》卷六十六),验证于《左传》、《国语》,例子不胜枚举。这在《周易》的卦辞、爻辞中,也不乏内证:“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读,读则不告,利贞。”(《蒙卦卦辞》)筮者这里用的第一人称,分明是筮问的记录。因此,从本来意义上说,《周易》只是一部有关占筮的迷信典籍,而非哲学或文学著作。

但是,《周易》的价值又绝非仅仅如此。

周人占筮的内容极广,“以八卦占筮之八故,以眂(视)吉凶”(《周礼·春官》)。所谓八故,一曰征(战事),二曰象(风云灾变),三曰与(与人以物),四曰谋(策划谋议),五曰果(事成与否),六曰至(来到与否),七曰雨(降雨与否),八曰瘳(病愈与否)。我们从《周易》中,可以窥见周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卦辞、爻辞本身又直接反映了周人朝乾夕惕、居安思危的精神风貌,矛盾转化、否极泰来的辩证思想以及尚节重敬的文化心理。因此《周易》又成为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社会史研究的热门对象。

更为重要的是,巫史们运用卦象这种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的信息符号论证宇宙万物过程中表现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论能力,为后世贤人智者赞叹不已。经过悠悠岁月的淘汰,人们对《周易》的兴趣,逐渐从它的神学主旨(推断吉凶)和表现形式(卦象、卦辞)转移到它观察世界的辨证思维方式和宏观把握能力上来。在《周易》的基础上,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清理和批判,逐渐形成一套完整严密,有鲜明民族特色、阴阳变异的逻辑理论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正说明《周易》在人们心目中已由卜筮之书转变为指导生活、分析矛盾、解释世界的圭臬。

朱熹曾说,《周易》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流行”,二是“对待”。流行者,过程也;对待者,矛盾之对立统一也。整个宇宙,无非是一个过程,一对矛盾。有了如此简明、如此

透彻的总体观照,那么对万事万物,当然就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而从容不迫了。

当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认为:“周易哲学可以称为宇宙代数学,代数学是算学中的一个部门,但是其中没有数目字,它只是一些公式。这些公式用一些符号表示出来,对于数目字说,这些公式只是些空套子。正是因为它们是空套子,所以任何数目字都可以套进去。……”《周易》这种无所包而无所不包的特质,郭沫若称它为“神秘的殿堂”、“古老的科学宝库”。古往今来的哲人们都从这座殿堂和宝库里,不断的吸取,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2、祭祀

夏商周时代,祭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尚书·洪范》将其列为八政第三,仅次于食、货。《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对象非常广泛,天神地祗人鬼山川均在祭祀之列。“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礼记·礼运》)。在所有这些活动中,巫史都是权威的组织者和指挥者。通过这些活动,人们的愿望、祈求、心愿与神灵、祖先的旨意得以交通,而巫史则是交通的桥梁。

3、书史

巫史的另一重要职责是记史,“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王藻》)。举凡先公先王的世系,当代君王的言行以及军国要务、祸福灾祥等等,都在巫史的记载之列,这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史记·殷本纪》脉络清晰地记载了自契以下的诸王世系,据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考证,这世系基本符合史实。由此可见,司马迁一定是利用了殷商时代巫史留下的资料作为原始依据。据考证,《尚书》中的《商书》、《汤誓》、《盘庚》、《高宗彤日》、《西伯勘黎》、《微子》等篇最先也都是出自巫史的手笔。因此可以说,巫史又是中国史学的先驱。

4、星历

巫史们所从事的卜筮、祭祀、书史,都免不了涉及许多天象、历法方面的知识。甲骨刻辞中已有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录。巫史们还根据天象创造出六十干支记日法,殷商武乙时的一块牛胛骨上刻着完整的六十甲子。甲骨卜辞中还有一年的十二月名,以及多次的“十三月”记载,证明当时已经以设置闰月的办法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吻合关系。到了周代,巫史们又发明了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冬至,夏至等节气。

5、教育

巫史是文化的传播者,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有平民贵族之等级,其教育亦因之而异。贵族教育,又有大学与小学之分,贵族之小学,与平民之学校,皆仅授以日

用之知识技艺,又当时所谓为之人道,绝不足语于学术。大学则本为宗教之府,教中之古籍,及高深之哲学在焉。然实用之学,亦无所有,而求必之于官府守”(吕思勉《先秦史》P468)所谓日用知识,如“六艺”:礼、乐、射、御、书(文字)、数(计算)之类,非巫史无以教之,而宗教、古籍等高深学问,更非巫史莫属。“三代盛时,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章学诚《校雠通义》)。总之,夏商西周时期的巫史,活跃于庠序之间,尽掌教育之权柄。后人尝谓这一时期“学在官府”,说到底,其实是学在巫史。

6、医药

殷商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疾病的原因有四:一是天帝、祖先所降,二是鬼神崇祸,三是妖邪之患,四是气候影响。因此,治病的方法,要么是祭祀祈祷,祈望神的饶恕,或者用药物治疗。无论哪种方法,都由巫来执行。相传有巫咸、巫彭等十巫,与神灵想通,所以“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山海经·大荒西经》)。巫咸、巫彭的名字屡见于卜辞,说明在当时已颇有名气。殷墟甲骨文中涉及人体患病的部位,有头、耳、眼、口、鼻、牙、喉、腹、足、趾等,病名有“风疾”(头痛)、“痛疾”(喉病)和传染性疟疾等,可见当时巫史的医术已达相当水平。正因为巫史这种显赫的社会政治地位和多方面的文化活动,我们在古籍中才常常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尤其著名的巫史,有:

(1)巫咸:巫咸是周公十分赞赏的商代名医,他还是筮的发明者,《世本·作篇》和《吕氏春秋·勿躬》都有“巫咸作筮”的记载,他被称为“大圣”、“神巫”(《诅楚文》,《楚辞注》)各见于诸多先秦著述,可见影响非常深广。筮既是占卜工具,又是与天文、历法、数学相联系的运算筹码。在《周易》的产生及其通过数理而形成卦象,滋生哲理诸方面,巫咸发明的筮法都起了奠基作用。

(2)史佚:或作“逸”,又称“册逸”、“尹佚”。西周初期人,与周公、太公、召公并称“四圣”,“博闻强记,接洽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大戴礼记·保傅》)。其《史佚之志》一书在春秋时常被人引为经典。

(3)苌弘:周室大夫,当时最渊博的天数学者、占星术家。“昔苌弘,周室之执术数者也。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律历之数,无所不通”(《淮南子·汜论训》),“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苌弘”(《史记·封禅书》)。苌弘最后含冤屈死,受到人们的深切怀念,“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割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匵盛其血,三年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庄子·外物》成玄英疏)。

(4)伯阳父:又作伯阳甫,西周末年大夫。周幽王二年(780公元前),镐京发生大地震,他用阴阳两气失序的观点予以解释:“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国语·周语上》)他还从地震爆发、水土失序、民之财用等多种迹象预言:“周将亡矣!”9年以后,果然发生了幽王暴死、平王东迁的事变,中国历史由此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三、巫史引发的中国文化传统

夏商周时期巫史的勃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巫史们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执掌教坛,不仅奠定了中国文化黎明时期的繁荣格局,而且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特点。

第一,学术与政治相纠缠。巫史们占天卜地,祭神祀鬼,记史传文,都有一个共同的政治目的:维护现行制度。中国文化层对学术的探究与对政治的关注两者高度一致的传统,正是由夏商周时代的巫史开其先河的。

第二,神学与科学相交织。巫史们是由神学祭坛走向科学殿堂的,他们既满脑袋的荒诞迷信,又自觉不自觉地接触到天文、地理、人体等方面的科学真理。在他们身上,神学的幽灵和科学的智慧总是形影相随。后世中国文化的许多精彩思想,几乎很少不被思想家们编进天命、天道、天志之类的神学框架之中,正是巫史文化之风的长久遗传。

第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混杂,而且前者往往被笼罩在后者庞大的身影之中。巫史们观察天文,测量地理,研究人体,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育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历算学、医药学的萌芽。但是在他们心目中,这一切并非真正的目的,而不过是论证天人关系、社会等级制度、伦理道德学说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手段和依据。自然科学相当于社会科学的奴婢身份,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文化中自然科学尤其是理论形态自然科学的独立发展。这一畸形现象,其胚胎正为巫史文化所孕育。

第四,文、史、哲融汇贯通。巫史们书史传古,是最早的历史学家;载文记言,是最早的文学家;经天纬地,是最早的哲学家。从学术流变上来说,中国文化中被冠之以“国学”尊号的文、史、哲三家,其学术源头最早在巫史那里就是相互汇通的。直到今天,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文史哲不分家”的汇通观念仍然是人们开拓视野、触类旁通、取精用宏、攀登学术高峰的重要思想基础。

————复习思考题————

1、解释:“绝地天通”;巫史

2、简述巫史的产生。

3、古代巫史主要从事哪些文化活动?

4、※分析巫史现象引发的中国文化传统。

第四章士的群体品格

一、士崛起的条件

在中国文化史上,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为“革新时代”、“轴心时代”,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情势,便是士的崛起。

“士”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的概念,在中国典籍中常常用来称呼具有某种性别、身份、或担任某种职位的人。有时专指青年男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卫风·氓》)有时又特指甲胄之人:“王者富人,霸者富士。”(《荀子·王霸》)有时泛指一般的卿大夫:“济济多士,秉文之德。”(《诗经·周颂·清庙》)孔子以后,“士”主要用作知识分子阶层的称谓:“士不可不从弘毅。”(《论语·泰伯》)。“彼学者,行之日士也。”(《荀子·儒效》)。士作为一个拥有独立的社会政治地位、掌握专门文化知识、不耕而食不富而贵的专职脑力劳动者阶层,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是有经济、社会、政治多方面原因的。

1、经济原因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更高层次的劳动分工,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完全分离,由“劳心者”和“劳力者”两部分社会成员分别承担;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足够数量的劳动产品以养活一大批这样“不耕而食”的“劳心者”。职业分工为社会所承认,这就是荀子所谓:“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荀子·荣辱》)。

2、社会条件

士原本属于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左传》昭公七年载楚人无宇论及“古之制”时,提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士正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再往下,从皂到台,就属于被统治阶级了。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又受过礼乐射御书数多种教育,能王能武,平时作卿大夫的家臣,战时充任下降军官,在严格的宗法制社会里,士终身依附于卿大夫,不得有丝毫僭越,“家臣而欲张公室,罪莫大焉”,“我家臣也,不敢知国”(《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反映了士在统治阶级中的低贱地位。进入春秋时代,社会动乱,礼崩乐坏,宗教礼法逐渐松弛以至瓦解,政归大夫,政出私门,甚至“陪臣执国命”的事件层出不穷。同时,奴隶起义,国人暴动也冲击、威胁着士的安稳,平静生活。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士的社会地位,一方面,他

们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艺”知识,已经一无所有;另一方面他们在失去铁饭碗的同时,也摆脱了宗法制度的枷锁,不再依附于宗教,也不再受卿大夫的行役,获得了较大的人生自由。他们成为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最早的、最基本的成员。

3、政治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诸侯混战,那些具有宏图大略,远见卓识的国君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千方百计招揽人才,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管子·霸言》),士正是各国王侯首先争夺的对象,对士人来说,“朝为布衣,夕为卿相”的戏剧性身份变化,出入车马,锦衣玉食的优厚待遇,尤其是出将入相,位及人臣的政治地位,更大大地刺激了士阶层的急剧膨胀。与此相适应,上层贵族的“蓄士”、“养士”之风也盛行起来,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齐·田文)、平原君(赵·赵胜)、信陵君(魏·魏无忌)、春申君(楚·黄歇),养士都在千人之上。

恩格斯在盛赞文艺复兴运动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3卷,P445)春秋战国时代,也是这样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士阶层中,可谓群英荟萃。其间有思想家老聃、孔丘、庄周、墨翟、邹衍、孟轲、荀况、韩非等,他们深邃的哲学思想,足以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里特、亚里士多德比肩而不逊色。他们的智慧之光,不仅影响了当世,而且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程。

士阶层中,还产生了政治家管仲、晏婴、子产、商鞅,军事家孙武、吴起、孙膑、尉缭,外交家公孙衍、张仪、苏秦、蔺相如,教育家少正卯、邓析,史学家左丘明,文学家屈原、宋玉,论辩家惠施、公孙龙,医学家扁鹊,农学家许行,水利学家李冰、郑国,天文学家甘德、石申等等,众星璀璨,他们的多方面成就辉耀千古。

二、士的群体品格

作为社会中一个独立的、拥有专门文化知识,以脑力劳动为特点的阶层,士具有自己不同于其他阶层的群体品格,这一品格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在西周时代严格的宗法制度下,士处于统治阶级的最底层。他们拥有一定的财产,用不

着从事生产劳动,也不屑于经商,“士不通财货,不贾于道”(《韩诗外传》)。物质生活虽然远远比不上诸侯大夫优裕,但基本上还是有保障的。不过士这种安逸的生活,必须以忠于卿大夫为前提条件。“士日恪位著以儆其官”(《国语·周语上》)“士以不失其职为节”(《礼记·射义》)。在这种境遇下,士不得不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地为主人效劳,不敢有稍许疏忽。政治上、经济上严重的依附关系,使他们的思想被禁锢,知识潜能被压抑,不可能具备自己的独立意识,也谈不上形成本阶层独立的品格。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大改组,将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教制枷锁中解脱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独立的地位,思想一旦冲破牢笼,他们拥有的文化知识和社会活动潜能便得以充分发挥,士阶层队伍的急剧扩大,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尤其是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国君对人才的渴求,都大大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议、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文教师长,活跃于天翻地覆的历史大舞台,在推动社会蓬勃前进的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强烈的独立意志,相成了自己鲜明的群体品格。

1、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与开放心态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身份上挣脱了依附关系的羁绊,思想境界方面也开拓出广阔的天地,这反映在群体特征上,便是博大胸怀与开放心态的形成。“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孟子·尽心上》),这一对话表明,春秋战国时代的士,已经不在受“封邦建国立家”宗法制度下固定职事和局促生活圈的束缚,而能够以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将整个社会文化圈秩序作为自己关怀思想的对象和一试身手的场所,慨然以天下大事为己任。

从经济地位上看,士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阶级。“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士与一般社会成员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级背景的狭隘限定。从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宏观规模和长远目标上思考政治人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所谓“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不仅儒家以道自任,而且道、墨、法、阴阳“诸子纷纷则已言道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文史通义·原道中》)。由是观之,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告子下》)云云,便不可视为轻薄书生的口出狂言,而应看作士的博大胸怀与开放心态的天真坦诚的自白。

2、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各为其主,所属势力集团屡变,但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孔子公然树起“学而优则仕”的旗帜,不仅自己声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待价而沽;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弟子参政,如子路、子贡、冉求、漆雕开等。孟子更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他们还派遣弟子直接拿起武器,参加宋国的反侵略战争。至于法家,更是以玩弄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行政治专制为宗旨,战国时各国变法运动的导演多是这一派的士子。即使是“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老子,也并非真的与政治无涉,他强烈希望社会回复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第十九章)的“小国寡民”时代,他的归隐,只是在实现自己理论无望的情况下那种政治参与意识的扭曲表现。后世士人在仕途不得志之时,也往往遁于此门,但一朝时来运转,又无不以加倍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政治的漩涡,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绝妙的一个“忧”字,把庙堂江湖、台上台下、在朝在野的士人虽然表现不同但本质实一的政治参与意识,活脱脱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3、以先知觉后知的社会责任感

孟子说的非常清楚明白:“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上》)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子们对“斯道”的理解不同,但他们无一不以先知者自居,无一不把“愚民”、“后觉”当作自己启发、教育的对象。当然,由于习惯势利和偏见,士对于劳动群众也表现出轻蔑的态度,也主张实行愚民政策,但这里的“愚民”,并非要让劳动群众永远处于绝对的冥顽不化的水平,而是说不要让他们掌握“狡诈诡辩”之术。正是为了泯灭劳动群众的反抗意识,他们又极力主张对“下愚”们进行伦理道德规范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化”。所以,孔子既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又强调对庶民在“富之”以后,要继以“教之”(《论语·子路》)。事实上,各派私学在招徒授学时,也都没有对下层民众关闭大门。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这除了血缘宗法制度的风习遗传、世代相继的原因外,知书识礼的士阶层两千年自觉不懈的鼓吹、灌输,也起到了不断强化的作用。

4、自觉的道德修养

与政治观点的歧异相应,各派士子心目中的道德偶像也各具特色。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要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面临比较劣势,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 ?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民族、国家危机的同时,中国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危机。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正视现实,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工艺、制度和观念文化,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机器制造技术,民主共和制度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等现代科学被引入中国。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心态文化成果也纷纷出现,在西方文明的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的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 8.尚书皋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 谦和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容和合理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专题03古代中国文化(测)-(附解析)$764332

专题03古代中国文化(测) -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一、选择题(15*4=60分) 1 ?韩非子在《韩非子》中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 此天下之常道也。”这表明韩非子 A .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 B .具有民本思想 C.反对儒家的道德教化主张 D ?强调忠君思想 【答案】A 【解 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泊‘三者逆贝恢下乱夭T之常道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韩非子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因此选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 排 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韩非子 2?“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 “官无大小, 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 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 .有所为有所不为 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D .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答案】C 【解 析】 试题分析:材料所说的意思是为官不在大小,而在于为公,如果为公即使再小的官,也受人 尊敬,反之,哪怕做到宰相三公的地步,也跟没了下半截的马鞭子一样, 没有个好结果。“存 天理,灭人欲”就是强调自我克制,官无大小,都要有廉洁为公思想。故选 C O ABD 都与 题干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一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想束缚,故A 排除。追求思想自由和平等,只符合梁启超,故 于颠覆传统儒学的信条,故 C 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王阳明思想;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梁启超思想 料表现了变革时代 3.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进步意义是 A .反对君主专制 B .反对私有制 C .倡导民主自由 D ?反对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试題外析:本题主5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茯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必循夭下之公,天下非一姓 之私也”说明王夭之批判君主专制.所以答案选打反对私有制,J 倡导民王目由以及D.反对中央集权, 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 4?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 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梁启超认为:“自由者,奴隶之对待(对立)也。……辱莫大于心奴, 而身奴为末矣……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 ”这说明两者 A ?主张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B ?追求思想自由和平等 C .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D .否定对传统权威的迷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辱莫大于 心奴,而身奴为末矣 ...... 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 反映了王阳明和梁启超都否定对传统权威的迷信,故 D 正确。 王阳明没有主张摆脱封建思 5.孟子主张"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材 B 排除。王阳明的目的不在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

中国文化史考题

【中国文化史】 一、选择题(15×1')(出自PPT) 二、名词解释 ①三武一宗 分别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三武灭佛”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皇帝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武”字,加上后周世宗时的限佛运动,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之厄”。这四位皇帝先后掀起大规模的排斥打击佛教的运动,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法难”。 ②经和经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经指的是官府重要典籍和各学派的重要著述的称谓。到汉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经变成了儒家学派尊崇的所谓孔子亲授的五类或六类著述的专称。经学原泛指注解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后特指训解、阐述“法定”的十三部儒家经典的学问。 ③宗法 宗法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族内区分尊卑长幼、规定成员权利与义务、调整内部关系的法则。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家长制,依血缘关系分大宗和小宗,强调前者支配后者、后者服从前者。中国君主制国家产生之后,宗法制与君主制、官僚制相结合,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体制和法律维护的主体。宗法制在西周时候是重要政治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④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由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处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也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使国家结构打上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和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 ⑤古文经学 是指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兴起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今文经学为朝廷所承认,处于正统的官学地位;古文经学则未设立学官,处于非正统的私学地位。 (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被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这就是古文经的来历。今文经,指汉初由老儒背诵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 三、简答题(3×10') ①法律伦理化的过程 中国法律的伦理化经历了德治、礼治、法治三个阶段。 中国法律伦理化的萌芽时期是原始公社时期,人们依照效法天地的自然法而活动,形成了自节自律的伦理精神。这一时期孕育了中国伦理法律的核心“礼”和思想渊源。 中国法律伦理化的第一次飞跃在西周时期,统治者吸收夏商两朝的教训,将“礼”重新纳入法律体系当中,发掘出伦理精神,形成了刑礼并举的治世之道。 封建社会是法律伦理化的第二次飞跃时期,以汉代法律儒家化的开启为起点,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的发展为继续,以隋唐伦理法律的完善为标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 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 ◆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 ◆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 ◆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 ◆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 ◆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 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 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 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 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 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用诗——政治参考书,社交工具书,国学教科书

中国文化知识点.

1、中国的“中”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像什么 ? 有旒之旆,即有飘饰的旗帜 2. 关于“中国”一词的本义 中央之城 3.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著名口号,最早出自哪里 ? 朱元璋讨元檄文 4. “民族”一词中的“族”字,原义为 ? 原意为矢锋引申为众 5. 关于“文化”的表述和理解 文化是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总称6. 中国文化的特质 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庸协和延绵坚韧 7.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 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陶器制作 8. 哪一文化遗址又被称为“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 9. 在人类文化史上,被西方学者称为“第一次浪潮”的是什么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

10. “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段话反映了原始宗教中的什么现象 ? 图腾崇拜 11. 神话中反映我国医药学起源的故事跟传说中上古哪个帝王有关? 神农氏 12. 我国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哪个时代 ? 三大集团时期华夏东夷苗蛮 13. 有“人文初祖”美誉的是谁 ? 黄帝 14. 中国文化史上的“青铜时代”是指什么时期 ? 夏代到春秋战国之交 16.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代表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 ? 商朝时期 18. “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是哪一时期人的天命观 ? 第 1 页共 23 页 夏商周 19. “宗法制”定型于什么时期 ? 西周时期

20. “尊礼文化”是对哪一朝文化的概括 ? 周代是对礼乐刑政目标和一的尊礼文化 21. 周礼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其中“宾礼”是指什么 ? 迎宾亲附诸侯之礼 22. 有关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其目的都在于整民 23. 儒家所谓的“大同”转向“小康”的关键时期是哪一时期 ? 大禹时期 24. 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哪些 ?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 25. 儒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特征。 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原始共产社会 26. 制定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配之以乐的感染,以使统一民心, 成就王道,这种在周代开始建立的文化制度,被称为什么 ? 礼乐制度 27.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出现一大批圣贤和文化巨著,影响本民族后世的文化走向,通常被称为元典时代。中国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哪一时期 ? 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 28.春秋末期,什么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 ?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

福师1009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考试复习题一 参考答案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属 性 作者版本出版社 介质类 型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66(上下 册) 主 郭丹、陈 节 2008年10月第1 版 海峡文艺出 版社 书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填空题:(20分) 1、《诗经》分风、雅、颂三类;一般认为其分类是以音乐为标准的。 考核知识点:《诗经》的概况,参见P4 2、《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考核知识点:《左传》的作者及其他,参见P32 3、《国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 考核知识点:《国语》其书,参见P56 4、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先驱是老子。 考核知识点:庄子的思想和美学观,参见P84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 考核知识点:赋的形成、兴盛及变化,参见P119 6、《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自称著此书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考核知识点:《史记》以人为中心的历史意识、司马迁伟大的人格,参见P138、P134 7、保留乐府民歌最多的总集是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考核知识点:乐府诗的结集,参见P170

8、正始时期的代表诗人有阮籍、嵇康。 考核知识点:正始文学之阮籍、嵇康,参见P204-211 9、庾信后期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二十七首,他的《哀江南赋序》是一篇有名的骈体文。 考核知识点:北朝诗人庾信,参见P256 二、名词解释:(20分) 1、三颂 考核知识点:《诗经》的概况,参见P3-5 参考答案:《诗经》中的《鲁颂》﹑《周颂》﹑《商颂》,合称三颂。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颂字可以释为容貌的“容”字,“容”即“样子”;颂乐是连歌带舞的,舞就有种子样子。颂诗多无韵,配合舞步,声音缓慢,多不分章,是其特点。 2、骚体赋 考核知识点:赋的形成、兴盛及变化,参见P119 参考答案: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这时流行的是“骚体赋”,形式上模拟楚辞,追随楚辞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之感慨。代表作家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枚乘《七发》等。 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考核知识点:西晋文学,参见P213-214 参考答案:从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年间起,约有二十多年时间,是紧承建安至魏末的又一个文学创作繁荣的时期。这一时间出现的作家较多。钟嵘《诗品序》说:“太康中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叔侄)一左(左思),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描述了当时诗坛的盛况。过去一般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两种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很盛,二是追求词藻华美和对偶工整。 4、陶谢 考核知识点:陶渊明、谢灵运,参见P226-229、P244-248 参考答案:东晋末年、南朝初的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的并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开拓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两人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在田园山水中寄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整理:程德年、杨杨、陈曼、孙珍珍、朱晓笑、蔡东黎、黄丹、俞黄燕、校对:庞丽华、程德年 (^o^)期末复习资料终于整理完了!这里一定一定要感谢10旅管的学舍 和班委会O(∩_∩)O。祝愿每位同学都能考试顺利。 整理的知识主要针对选择题、填空和判断题,涉及了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 和论述题由同学们自己总结答案。有遗漏、错误的知识点请同学们自行补充修改。 一、名词解释 1、文化:现代所谓的文化因研究视角不同而众说纷纭,目前争议主要是对文化范围的认定。 但在一定意义上,则可归纳为两种观点: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成就的总和;狭义文化之意识形态,即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你的补充: 2、传统文化:只能够反映一个民族最为本质和最具特色的内涵,由此最能体现该民族基本 精神的今本载体。 你的补充: 3、综合国力: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全部实力,是有许多物质和精神因素作 用的综合体。 你的补充: 二、简答题 1、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成因 (1)自然环境:古代文化最容易成长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有天然屏障保卫的自然环境中。 ①适宜的温带气候 ②波澜壮阔的大河——黄河是中国文化最早的发祥地 ③封闭式大陆——万里长城、故宫、四合院是这一特征的形象注释 你的补充: (2)社会环境 ①农业自然经济——起决定作用的是农业经济 ②家族宗法制度 ③政治大一统 你的补充: (3)外来文化 ①第一次是西域文化的输入——波斯葡萄、大宛石榴、大约是毛织品、伊斯兰教 ②第二次是南亚次大陆文化的输入——印度佛教文化 ③第三次西洋文化的输入 三次外来文化输入形成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能吸收外来文化来扩大本土文化内涵 你的补充:

中国文学史 古代文学(唐宋)期末复习知识点

1.唐代诗歌的发展情况 初唐:宫廷台阁--关山沙漠 台阁重臣--普通士人 妩媚、刚健--有风骨又明丽 诗歌形式上逐步走向成熟 四杰和陈子昂为代表 盛唐:骨气端翔,兴象玲珑。 山水田园--王、孟、储 边塞诗派--高、岑、王、李 浪漫诗人--李白 中唐:杜甫--深沉强烈 大历诗人--寂寞情思。 韩孟--奇崛、险怪 元白--关注现实,通俗晓畅 晚唐:内敛、细腻 李商隐--深情绵邈,朦胧华美 杜牧--情思俊爽,辞采清丽 初唐四杰:是指共同活跃于初唐文坛上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思想性格、生活遭遇、文学主张,以致创作实践上都有许多共同倾向,故合称“初唐四杰”。四杰中以王、骆成就最高。他们诗歌创作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怀,作不平之鸣,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具有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为初唐的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的空气。 2.边塞诗的特点和主要成就: A、从内容上看,多写边塞奇异风光和战争生活以及征人、思妇的相思之情; B、从作者人生观看,一般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C、从风格上说,总的倾向是雄奇激越,但个人的风格又不相同; D、从体裁形式看,最喜欢用七言歌行。扩大了诗歌题材,展现了祖国西北大自然的整幅画卷,音节铿锵,决无陈词滥调。

王孟诗派:又称山水田园诗派,指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以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反映田园生活为作品主要内容,表现闲适隐逸之情为主题,形式上以五言律诗为主,诗风恬静淡雅,清新优美,语言清丽洗炼的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边塞诗派;沈宋;李杜; 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及其所代表的诗歌流派,这一说法最初见于姚合《极玄集》。大历十才子包括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大历初年他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韩孟诗派:是唐代贞元、元和时期出现在诗坛上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以韩愈、李贺等诗人为代表,提倡诗歌的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特别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主张用夸张的语言,险怪的词语造就奇特的意境。其以丑为美、雄奇怪异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巨大。 新乐府运动: 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一批诗人,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重通俗,尚写实”,本着“文章合为文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敢于面对生活,自觉地把生活源泉中觅取诗材,写下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这就是新乐府运动。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及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1.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 ②荀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主张“性恶论”。 (3)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标准。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5)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一个 辉煌的时期。 (6)宋代: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 为新兴的儒学。 ①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②朱熹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 (7)明朝: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心 学”。王阳明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 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 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 (1)思想特点 ①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 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现全国大一统法家 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③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 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①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 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 发展生产。 ③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 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绪论 一、文化的概念、结构和传承 (一)文化和文明 1、文化的概念 中国:“文”本意指交错的纹理,引申为自然与社会纷繁复杂的事象; “化”本意为改易、生成与整理,含有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西方: “文化”本意为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后引申为对人类精神的培养化育。 “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 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统计从1871——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种,现在有两百余种甚至上千种。 梁启超、梁漱溟、钱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几种文化界说: 广义文化说: 凡是把社会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作为文化涵盖对象的文化定义。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77年版《辞海》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82年《现代汉语词典》 把文化涵盖对象限定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方面的文化定义。 “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专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归结为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知识系统等等 文化多义兼容说 ”广义地说,指人类的活动方式几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中义而言,它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法律、道德、伦理、习俗风尚等观念性的东西。狭义指人类的一般知识及运用文字的能力、水平等。“ 2、文化与文明 文化、文明同义说 施宜圆《中国文化辞典》1987年;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1991 认为文明与文化没有多大差别 文明大于文化说 钱学森、罗大冈”文明包括文化,而文化不能替代文明” 最早见“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 指社会生活光彩绚烂,其义包括文化 文化大于文明说 汪澍白“濬哲文明”——孔颖达《尚书·舜典》疏解:“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赋予文明以观照和传播人类所创造的整个

《中国文学史专题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30分(每空1分)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改以往送别诗中的悲愁情绪,表现了初唐诗人崭新的精神面貌。骆宾王用比兴的手法,借咏蝉寄托身世之感的作品是《在狱咏蝉》。 2、盛唐山水诗人除王维之外,还有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人。 3、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脍炙人口的歌颂友谊的名篇。其原诗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杜甫著名的“三吏”诗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5、韩愈的《马说》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压抑、遭排斥现象的强烈不满,而柳宗元的寓言名篇《三戒》则入木三分地讽刺了世态。 6、唐代传奇中的《枕中计》和《南柯太守传》是著名的讽刺小说,成语黄粱美梦、南柯一梦即从两篇小说而来。 7、柳永最擅长写离情别绪,他著名的《雨霖铃》词最后几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李清照《词论》的主要观点是词别是一家。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名句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陆游晚年写了两首哀婉悱恻的《沈园》,分别是: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又,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棉。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10、元代散曲主要的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 二、名词解释。12分(每道4分) 1、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包括志怪、写实,具有有意作小说,多幻设语,篇幅漫长、记叙委婉等特点。 2、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在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及创作方法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3、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近200篇。“三言”是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则是凌蒙初所编《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 三、简答题。24分(每道8分) 1、赏析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有感于诗句的动乱、人民的灾难,流下了眼泪;鸟也为了人们的生离死别之悲,而心弦震颤。以无情之花鸟的感时念乱,突出人在战乱中的深切痛苦。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2、简要谈谈《琵琶记》的文化意义。 总体上看作者主观希望“为文人立心”,宣传忠孝君臣的封建道德。但其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表明封建社会忠孝难以两全,在“全忠全孝”的同时又有一定批判。在宣传封建道德时,对于当时的黑暗现实也有所批判,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如牛丞相的专横,地方官的腐败。

中国文化史 复习题

中国文化史 一、名词解释(1) 1、文化的概念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2、汉语史的历史分期 上古期: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园3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其中商是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 中古期: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 近代期:从公元13世纪到公元20世纪初,即元,明、清时期。元代是近代前期,明清是近代中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是近代后期; 现代期:从“五四”运动到现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最后形成。 3、北方文化区特征: 这一地带是区系类型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点试点。广义的北方三大块:西北、北方、东北。狭义的北方则东以辽河为界,辽东、辽西各成区系,内蒙古中南部的河套地区和河曲地区也各为区系,西部以陇山为界,陇西属北方区系,陇东属中原区系。又以辽西和内蒙古中南部为中心区系。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宜农宜牧地区,既是农牧分界区,又是农牧交错地带。这里文化发展的规律性突出表现在:同一时代有不同文化群体在这里交错。如两种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两种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曾交错存在。这一地区是中原与北方草原地区的中间环节,在中国古文明缔造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连串问题,似乎最集中地反映在这里,不仅秦以前如此,就是以后,从五胡乱华到辽、金、元、明、清,许多重头戏都是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 4、“五礼”的所指及内容 传统的观点认为礼分“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见《周礼大伯宗》章) 五礼分述如下: ①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祭祀是国之大事,所以列为五礼之首。祭祀的对象可以是上帝祖先,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山川林泽、风雨雷电、神鬼怪魔等等。

《中国文化史》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也是含有主观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 2.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3.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封邦建国是一种社会制度 4.文字狱:中国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5.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 6.今文经: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 7.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8.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二、判断改错,指出错误并改正。 1、佛教在魏晋时传入中国,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正确) 2、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对太阳、大地等的崇拜形式属于图腾崇拜。(错误) 改正:因为图腾崇拜是对动物的,而太阳、大地不是动物。 3、杨师道、王勃、杨炯、骆宾王、七岁女等是唐朝文思敏捷的神通诗人.(错误)改正:神童诗人 4、公元前1世纪中叶到公元7世纪中叶的朝鲜三国时期,是指魏国、蜀国、吴国时期。(错误) 改正:朝鲜半岛三国时代是指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新罗(前57年-935年)。 5、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南方的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错误) 改正: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 6、公元2012年为农历壬辰年,其中地支是“壬”,天干是“辰”。(错误)改正:地支是“辰”,天干是“壬” 十天干对应的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十二地支对应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宋代毕昇在1041—1048年间发明了印刷术。(错误) 改正:宋代毕昇在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中国戏曲之美首先表现在程式化,其角色分行大致为生、青、净、末、丑。(错误) 改正: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 9、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雅、兴三类。(错误) 改正: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比、兴三类。 10、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后人总结为“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设。(错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知识点汇总

1、“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2、“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3、“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 4、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 5、较详细地记载后羿射日神话的古代文献是《子》 6、《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舞容 7、《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是《野有蔓草》 8、下列《诗经》作品中,不属于婚恋题材的有《桑柔》 9、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 10、“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11、《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12、《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13、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是《穆天子传》 14、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1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 1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 1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思想家是庄子 19、曾游学稷下的学者是荀子 20、晚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荀子 21、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是《荀子》 22、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是《成相》 23、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 2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 25、“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 26、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 27、下列艺术表现手法不属于汉大赋特征的是比喻象征 28、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是董仲舒 29、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是司马相如 30、扬雄指责汉武帝“游观侈糜,穷妙极丽”的作品是《羽猎赋》 31、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 32、西汉时被认为作赋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是扬雄 33、下列抒情小赋的先驱是《归田赋》 34、与《服鸟赋》同属一个作者的作品是《治安策》

中国文学史专题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先秦历史散文除《尚书》外,重要的还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汇集在《内外储说》,《说林上下》等篇中。 3、荀子是__儒家学派的学者,庄子是___道家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_离忧____也。”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_吊屈原赋__》和《___服鸟赋___》等。 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雨雪霏霏“。 7、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__郭茂倩____编的《__乐府诗集__》。 8、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_搜神记_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__刘义庆__的《__世说新语__》为代表。 9、赋、比、兴与风、雅、颂旧时合称“六诗”或“六义”。 10、《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小雅。 11、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12、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曾为蒙地漆园吏。 13、《逍遥游》篇是庄子的代表作。 1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出自《论语》。 15、《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有所思》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18、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鲁、齐、韩、毛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鲁、齐、韩三家诗都先后失传,我们今天读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 19、《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文化:现代所谓的文化因研究视角不同而众说纷纭,目前争议主要是对文化范围的认定。 但在一定意义上,则可归纳为两种观点: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成就的总和;狭义文化之意识形态,即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你的补充: 2、传统文化:只能够反映一个民族最为本质和最具特色的内涵,由此最能体现该民族基本 精神的今本载体。 你的补充: 3、综合国力: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全部实力,是有许多物质和精神因素作 用的综合体。 你的补充: 二、简答题 1、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成因 (1)自然环境:古代文化最容易成长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有天然屏障保卫的自然环境中。 ①适宜的温带气候 ②波澜壮阔的大河——黄河是中国文化最早的发祥地 ③封闭式大陆——万里长城、故宫、四合院是这一特征的形象注释 你的补充: (2)社会环境 ①农业自然经济——起决定作用的是农业经济 ②家族宗法制度 ③政治大一统 你的补充: (3)外来文化 ①第一次是西域文化的输入——波斯葡萄、大宛石榴、大约是毛织品、伊斯兰教 ②第二次是南亚次大陆文化的输入——印度佛教文化 ③第三次西洋文化的输入 三次外来文化输入形成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能吸收外来文化来扩大本土文化内涵 你的补充: 2、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1)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2)重视政务的价值取向 (3)推崇入世的处世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强调统一的政治理念 (5)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 3、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自己总结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复习资料及答案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习题库)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库 鲁克兵 一、填空题 1、,壮心不已。 2、何以解忧,。 3、,食野之苹。 4、,若出其里。 5、明月照高楼,。 6、高台多悲风,。 7、援琴鸣弦发清商,。 8、,志若无东吴。 9、薄帷鉴明月,。 10、箫管有遗音,。 11、,手挥五弦。 12、,梦想骋良图。 13、郁郁涧底松,。 14、,濯足万里流。 15、何意百炼刚,。 16、,斗酒散襟颜。 17、众鸟欣有托,。 18、采菊东篱下,。 19、晨兴理荒秽,。 20、,依依墟里烟。 21、,吾亦爱吾庐。

22、,良苗亦怀新。 23、,双鬓鸦雏色。 24、白骨露于野,。 25、祁祁伤豳歌,。 26、云日相辉映,。 27、,园柳变鸣禽。 28、,游子憺忘归。 29、余霞散成绮,。 30、单衫杏子红,。 31、白骨露于野,。 32、祁祁伤豳歌,。 33、江南无所有,。 34、丈夫生世会几时,。 35、大江流日夜,。 36、天际识归舟,。 37、风光蕊上轻,。 38、,晓灯暗离室。 39、禅噪林愈静,。 40、,曾何足以稍留。 41归去来兮,。 42文学自觉主要体现在文学分化、文体区 分、审美追求三个方面。 43曹植在《白马篇》一诗中,通过幽并游侠儿的形象,寄托使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4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观沧海》,第一个以 山水诗著名的诗人是谢灵运,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燕歌行》,第一个大量创作七言律诗的诗人是杜 甫。 45、记言则玄远冷峻,。

46、曹植的《_洛神赋______________》善于对女性形貌姿态的描写,是建安 时期优秀的抒情小赋。 47、建安七子中,被刘勰许为“冠冕”的是王粲。 48、建安七子是指、、、、、 ,以诗文著名于世。 49、竹林七贤是、、、、、 。 50、竟陵八友是、、、、、 、。 51、北朝著名的三大才子是、、。 52、我国最早的大型政治抒情组诗是。 53、陆机的《》是早期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 54太康诗风的繁缛特征主要表现 在、、 。 55、《_______________》八首是晋代诗人左思的代表作。 56、西晋末年最擅长于写游仙诗的作家是。 57、王羲之的《》既是散文杰作,也是最著名的书法作品。 58、玄言诗的代表诗人是和。 59、陶渊明的思想倾向主要是和。 60、陶渊明的文章《》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61、我国第一位把田园劳动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诗人是。 62、被钟嵘成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63、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64抒情长诗《》和叙事长诗《》,分别代表南北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65、开创的山水诗,使自然景物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66、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6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出现在时期。 68、产生于齐梁时代的新体诗,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为律诗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