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日报解读三季度经济形势

人民日报解读三季度经济形势

人民日报解读三季度经济形势:稳中有进态势未改

本报记者朱剑红

2014年10月22日05: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s://www.doczj.com/doc/ed8309244.html,/n/2014/1022/c1004-2588 1312.html

制图:宋嵩

国家统计局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发展没有大的起伏,GDP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7.7%滑落到今年一季度的7.4%后,二、三季度增幅分别为7.5%和7.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虽然三季度GDP增速略有放缓,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的势头也比较好,经济运行总体来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

经济增速虽略有放缓,新常态下积极的变化在发生

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幅为7.4%,略低于年初提出的7.5%的预期目标,而且三季度只增长7.3%,增幅为22个季度的新低。对此,盛来运表示,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新常态的视角看待当前经济,中国经济实际上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变化之一是产业结构在孕育新的突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三产的比重在继续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这是继去年服务业比重第一次超过工业以来,继续延续这样的趋势。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

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整个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盛来运说。

变化之二是需求结构有积极的变化。今年以来投资增速继续高位放缓,出口增速开始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一至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增速的贡献要高7个百分点左右,整个经济再平衡的态势比较明显。

变化之三是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继续减小。

变化之四是区域结构有所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变化之五是资源环境成本的消耗有所减少。经济发展的方式,由过去过度依赖于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向,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向转变的态势也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盛来运说:“这五大变化是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几个突出的亮点,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今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是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同时新经济的成分在茁壮成长。所以,整个中国经济应该说继续在向好的预期方向发展。”

出现通缩证据不足,经济运行承受失业压力的弹性在增加

国民经济增速虽持续放缓,但仍被认为运行在合理区间,理由是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

前三季度物价指数总体稳定,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1%,其中9月份回落比较明显,上涨1.6%,一些专家、学者担心出现通缩的苗头。对此,盛来运认为通缩的证据不足。“今年以来,货币流通量保持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回到2%以下,主要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翘尾因素影响大幅度缩小。但实际上,物价还是在温和上涨,9月份比8月份

环比上涨了0.5%。随着翘尾因素的影响,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后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今年就业形势持续向好,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为什么会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就业还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除去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服务业的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长以外,从供给的角度看,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化也是有关系的。

盛来运认为,这种变化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常态,因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经济持续下滑对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考虑到供求结构、产业结构这些深刻的变化,整个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是在加强的,对承受失业压力的弹性是在增加的。

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增速一度在8月份降到6.9%,创下2008年12月以来新低,8月发电量增长今年首次出现同比下跌。因此,三季度GDP 增幅回落到7.3%,基本在各方的分析预判之中。对于三季度增长速度的回落原因,盛来运分析,既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比较高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三季度以来,三期叠加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结构调整的阵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二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这两个因素,短期来看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

到9月份,情况似乎有所改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反弹到8%,发电量同比增长了4.1%。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各有关方面推出了多项微刺激手段,如国庆之前,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为楼市送上了房贷政策松绑等购房利好消息。那么,四季度的经济走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盛来运认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现在我国仍处在战略机遇期,支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发展条件和潜力比较大。

一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工业化、城镇化、

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新“四化”仍然能给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二是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会继续得到发挥。三是我们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仍会给经济提供增长的新动力。四是新一届政府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创新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今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其效应会继续得到发挥。“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四季度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盛来运说。

盛来运同时表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的动力和新的动力正处在一种胶着的状态,传统动力的体量还是比较大,新的动力虽然代表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增长速度比较快,但体量还比较小。因此,在经济运行中间仍然体现出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保持定力,继续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同时也要进行适度的预调、微调,力争把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合适的区间,为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环境。

专家机构解读三季度经济数据:结构改善质量提升

2014年10月22日13:25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https://www.doczj.com/doc/ed8309244.html,/n/2014/1022/c1004-2588 6258.html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孙阳)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1.9%,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数据发布后,众多权威专家和机构学者纷纷进行解读。

GDP增速放缓:结构阵痛是主因

数据显示,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7.3%,相比二季度的7.5%,放缓了两个百分点,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

对此,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认为,经济增速回落更重要的原因是三季度以来,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他进一步解释说,结构调整的阵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

产业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在接受人民财经采访时表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就经济周期而言,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所以今年增长幅度有所降低也正常,但绝对增加值并不低;其次,三期叠加期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等各方面因素,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压力;最后,从国内来看,主动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在逐步深入,特别是在消化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过程中,任务较为艰巨,三季度海外市场大宗商品处于下跌态势,反映出有效需求有所不足,对境内经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认为,三季度GDP增速回落主因是房地产投资下滑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但经济结构改善,质量提升。如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吸纳就业能力增强;消费和民间投资比重提升,区域结构改善;出口中的虚假贸易成分、消费中的贪污腐败和浪费性消费等水分得到挤出。

此外,其他专家分析机构也给出了类似看法。民生证券研究院认为三季度GDP同比放缓一方面因去年同期基数高,另一方面因房地产下行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导致经济内生下行压

力大;中金分析认为,GDP同比增速放缓主要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带来投资增速显著下滑的拖累,同时也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

消费贡献率走低:通胀回落等因素所致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今年7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消费对GDP 增长贡献率54.4%。而昨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前三季度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48.5% 、41.3%和10.2%。消费贡献率与上半年相比下降了5.9个百分点。

对此,桂浩明认为,消费贡献率走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消费有旺季和淡季之分,例如一季度春节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较大,二季度较多假日也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三季度基本上没有新增假日。反过来看,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客观上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消费的增长。另外,消费增长数据是按照实际发生额来计算,由于今年物价水平相对较低,九到十月份通货膨胀率也回到两位数之下,从统计方法来说,通胀的因素也使得消费增长幅度同上半年相比有一定下降,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占比也会相

应下降。以国庆长假为例,今年国庆中国旅游市场的消费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十分有限,门票收入甚至有所下降。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则认为,消费增速继续放缓的原因首先在于房地产销售下行,促使家具、家电和建材装潢等消费均放缓;其次,前期经济下行、流动性收缩开始后周期影响消费;最后,“三公”消费和反腐的政策冲击仍在继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继续放缓。

四季度趋势预测:同比增速回升至7.4%

专家机构对四季度的预测普遍保持乐观,预计四季度经济将略有回暖,下行压力暂时缓解。

桂浩明在对第四季度经济情况预测中表示,货币方面会继续坚持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货币市场流动性,另外政府会通过财政手段对诸如高铁、大型水电、环保等项目注资启动,也会对经济起到一定提振作用;此外,一般来说,四季度国内会进入经济运行的旺盛时期,这段时间经济增速可能会有一定回升,预计会提升0.1个百分点,回到7.4%的水平。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统计局公布三季度GDP

增7.3%,符合预期,预计三季度是年内低点,随着稳增长政策渐渐落实、货币进一步宽松、基建投资增加、房地产销售好转、出口回升、油价回落,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等七方面原因,四季度经济回升有望。

财政部综合司经济预测处处长马栓友表示,四季度经济会企稳,全年经济增长大约在7.4%,但明年经济下行压力会非常大,因为去库存、去产能、去泡沫、去杠杆还在继续推进,会抑制经济增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