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化工产品概论(知识点版)

石油化工产品概论(知识点版)

石油化工产品概论(知识点版)
石油化工产品概论(知识点版)

石油化工产品概论复习资料(未分题型版)

注:黑体重点标注,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石油化工的四大生产过程:基本有机化工生产过程、有机化工生产过程、高分子化工生

产过程、精细化工生产过程。

2、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以石油和天然气为起始原料。经过炼制加工制的三烯(乙烯、丙烯、

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和乙炔、萘等基本有机原料。

3、油气的成因(有机起源说):石油是由动植物的遗体分解而成。海水中及海平面附近,

各类动植物大量生长,这些生物死亡后沉到水底,通常聚集在海水平静而且缺氧的海底盆地,细菌分解这些生物,使其中氧、氮及一些元素逸去,仅留下碳氢化合物。生物降落在海底的同时,泥沙粘土等沉积物将其掩埋,越来越厚使其下的生物层压力、温度升高,发生一连串复杂的化学变化,把生物体变成小油滴及气泡。压力更大时,沉积物经过岩化作用变成沉积岩,小油滴及气泡被挤到附近孔隙度较大的砂岩中。由于石油密度比周围液体密度小,于是循着岩石的空隙逐渐向上移动,直达地表,从地面渗出。如果在到达地表前,遇到孔隙度小、无法渗透的岩层,则被阻挡,与其他小油滴聚集成为油池。

4、我国油田原油的凝点以及蜡含量均较高。

5、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外,还有硫、氮、氧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6、石油的烃类组成:第一类所谓烃类,是指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最大特

点是具有可燃性。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第二类所谓非烃类,是指除了含有碳氢外还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

7、天然气按其来源可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伴生气是伴随原油共生与原油同时采出的气

体;非伴生气包括纯气田天然气和凝析气田天然气,两者在地层中均为均一的气相。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及其低分子同系物。因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干气(贫气)和湿气(富气)。在干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和少量的乙烷等气体。湿气中,除含有较多的甲烷、乙烷以外,还有少量的易挥发液态烃如戊烷、乙烷直至辛烷的蒸气,还可能有少量的芳香烃及环烷烃存在。

8、我国将石油产品分为六大类:燃料、润滑剂、溶剂和石油化工原料、石油沥青、石油蜡、

石油焦。

9、汽油机对燃料的使用要求:(1)在所有工况下,具有足够的挥发性以形成可燃混合气。

(2)燃烧平稳,不产生爆震燃烧现象。(3)储存安定性好,生产胶质的倾向小。(4)对发动机没有腐蚀作用。(5)排出的污染物少。

10、汽油的蒸发性用馏程、饱和蒸汽压和气液比三项指标来衡量。

沸点:对于纯物质,在一定外压下,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其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力,此时在气液界面和液体内部同时出现气化现象,这一温度即为沸点。

馏程:汽油是一个主要由多种烃类及少量烃类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没有确定的沸点,其沸点表现为很宽的范围——馏程。

汽油的蒸发性:10%馏出温度——与起动的性能有关,50% 馏出温度——与加速性能有关,90%馏出温度——反映燃料重质组分的含量,它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终馏点——表示燃料中所含最重馏分的沸点

11、汽油的抗暴性:

1)汽油机的爆震燃烧:正常速度约为30~70m/s;轻度爆震100~300m/s;强烈爆震800~1000 m/s

2)汽油的抗爆性的表示方法: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它是汽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之一。标准汽油是由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和正庚烷组成。异辛烷的抗爆性好,人为规定其抗爆性为100;正庚烷的抗爆性差,在汽油机上容易发生爆震,其辛烷值规定为0。车用汽油是按照其辛烷值的高低以牌号来区分的。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辛烷值测定方法有两种:马达法和研究法。

3)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分子量大致相近时,芳香烃>异构烷烃和烯烃>正构烯烃及环烷烃> 正构烷烃,不同基属原油中直馏汽油馏分由于化学组成不同,其辛烷值有较大差别。抗爆指数=(RON+MON)/2

12、汽油的腐蚀性:引起腐蚀的物质:1、硫及含硫化合物2、有机酸3、水溶性酸或碱。

汽油的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称为汽油的安定性。评定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有:碘值、实际胶质和诱导期。

13、油气质量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影响: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指的是发动机能否顺利启动、能否达到设计功率以及是否安全性等问题。汽油馏分如果过重,低温下不能形成可燃混合气则发动机不易启动;若低温下润滑油的粘度过大、凝点过高,就不能顺利地泵送到摩擦部位,影响发动机启动。如果用胶质过多的汽油,胶质会堵塞过滤介质,使供油量减少甚至中断,使可燃混合气变稀,发动机达不到设计功率,胶质粘附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甚至发动机不能工作。

14、汽油牌号,即汽油的辛烷值是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选用汽油主要依据发动机的压缩比。压缩比越高,选用的牌号应越高,这时汽油的燃烧速度越慢,爆震的可能性越低,反则反之。

15、柴油是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料。

柴油发动机对燃料的要求:(1)良好的燃烧性能(2)良好的低温流动性(3)适当的蒸发性(4)良好的安定性(5)良好的雾化性能(6)对机件没有腐蚀作用。

柴油机的爆震,表面现象与汽油机相同,但产生的原因却根本不同。汽油机的爆震是汽油混合气在火焰未传播到区域内,由于汽油的自然点太低,超前燃烧引起的;而柴油机的爆震现象是由于柴油的自然点太高,使得从喷油到出现自燃的时间即滞燃期延长,拖后燃烧引起的。

柴油抗爆性的表示方法:十六烷值,是指与柴油自燃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分数。标准燃料是用正十六烷与α—甲基萘按不同体积分数配成的混合物。

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其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会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

我国用凝点作为轻柴油的牌号。

柴油质量的鉴别主要有三点:颜色、气味、使用温度。

16、生物柴油与常规柴油相比的优良性:(1)具有良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2)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3)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4)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5)具有可再生性能。(6)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7)无需改动柴油机,可直接添加使用(8)与一定比例的石化柴油相调和可降低油耗,提高动力,减少污染。

17、甲醇柴油的特点:(1)外观清亮透明与柴油同颜色(2)可任意比例与柴油容混,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3)无需改变发动机,与原柴油同样使用(4)马力强劲,油耗与原

柴油相当,易启动,燃烧完全。(5)减少烟度值,有害物质排放量减少30%,环保节能。(6)性能稳定,1-2年不分层,保持原柴油本色。

18、喷气燃料的能量特性以重量热值和体积热值表示。数值越大表明能量特性越好。热值又称为燃烧热,是指1KG(或1L)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重量热值随燃料元素组成中氢含量增高而增大。体积热值随密度增大而增高。

19、为什么喷气燃料要限制烃的含量:重量热值与体积热值是相反相成的。为了使航煤具有良好的能量性能。其理想组分是带侧链的环烷烃和异构烷烃,馏分组成是煤油型的,芳烃不仅重量热值低,燃烧时还易生成积碳,所以必须限制其含量,国产煤航规定芳香烃含量不得大于20%

20、润滑油基础油可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大类。

21、润滑油在内燃机中的主要作用:(1)冷却发动机部件(2)密封(3)保持摩擦部件清洁(4)润滑与减摩(5)防锈和抗腐蚀

22、“API SE/CC SEA 20W/40”,表示这是一种汽油机柴油机通用油,适用气温为-15~45度的多级润滑油。“API CD SEA40”仅适用于柴油发动机,适用气温为35度以上的单级油。

23、石油蜡是炼油工业的副产品之一,按其组成和性质可分为石蜡和微晶蜡两大类。石蜡:是指从原油350~500度馏分油中制取的蜡,以正构烷烃为主,成大的片状结晶。微晶蜡:是指从大于500度的减压渣油中制取的蜡。除正构烷烃外,还含有大量异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环烷烃,成细微的针状结晶。

24、石油沥青:是从残渣油中得到的,产量约占石油产量总量的3%,具有良好的粘结性、绝缘性、不渗水性。软化点表示沥青的耐热性能;针入度表示软硬程度;延度表示抗张性和塑性。

25、精细化学品:一般把具有专门功能、研究开发、制造及应用技术密集度高、配方技术左右产品性能、附加价值收益大、批量小、品种多的化学品称为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特征:1)产品品种和商标牌号多、产量少;2)产品以满足用户对各种实用功能的需求为主,价格依其功效而定;3)技术密集型,需专利保护;4)知识劳动集约性大,需要杰出的研究人才;5)生产周期短,价格高,商品性强;6)售价高,保密性强,独立开发和独占技术是企业的重要策略。

26、表面活性剂:习惯上只把那些融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特点:双亲媒性结构;溶解度,至少溶于液相中的某一相;界面吸附;界面定向;生成胶束;多功能性。

27、助剂:是某些材料和产品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所需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用以改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性能。主要类别:润滑剂、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填料等。

28、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9、单体:可与同种或其他分子聚合而生成高分子物质的低分子原料称为单体。

均聚物:指由同一种单体形成的高分子,其结构单元是均一的物质。

共聚物:指由两种或更多种的单体形成的高分子,其结构单元有若干种物质。

30、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根据受热后的情况,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聚合物含量一般为40%-100%。通常最重要的添加剂可分为四种类型:有助于加工的润滑剂和热稳定剂;改进材料力学性能的填料、增强剂,抗冲改性剂,增塑剂等;改进耐热性的阻燃剂;提高使用过程中耐老化性的各种稳定剂。

塑料的成型加工方法:挤出(最主要)、注射、压延、吹塑及模压。

31、聚氯乙烯(PVC):是氯乙烯的均聚物,具有优良的耐化学品性和耐磨性。主要应用:软制品(薄膜和人造革,防御材料,台布)硬制品(硬管、门窗);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地

板家具等。

聚苯乙烯(PS):是非结晶聚合物,透明度高,折射率好。成本低,产量大,品种多,易加工,性能好。主要应用:透明模型、玩具、日用品等。

32、聚酯纤维——涤纶(的确良)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纤维——丙纶

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尼纶。

33、任何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若能纺丝加工成有用的纤维,在其结构和性质上必须有某些特点:1)聚合物长链必须是线型的,尽可能少的支链,也无交联。2)聚合物应具有适当高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要窄。3)聚合物分子结构要规整,易于结晶,最好能形成部分结晶的结构。4)聚合物大分子中要含有极性基团。5)结晶性聚合物的熔点和软化点应比允许使用的温度高得多;而非结晶性的聚合物。其玻璃化温度应比使用温度高。6)聚合物要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易于加工成纤。

34、腈纶俗称人造羊毛。

合成纤维的生产有三大工序:合成聚合物制备,纺丝成型,后处理。

石油化工安全基础知识讲解

化工安全基础知识问答 1 1.什么叫石油化工工业? 以石油、天然气或油田气作为原料,采取不同工艺,经过化工过程制取油品、化工原料、化工中间体和化工产品的工业。 2.石油化工生产从安全角度分析的特点有哪些? (1)易燃易爆(2)毒害性 (3)腐蚀性强(4)生产的连续性强 3.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设计上的不足(2)设备上的缺陷 (3)操作上的失误(4)管理上的漏洞 (5)不遵守劳动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 4.安全技术的作用? 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预防伤亡和灾害

性事故的发生。 5.我国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6.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 7.安全生产“五同时”的内容是什么?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 8.人发生过失的原因? (1)主观因素:技术素质差,不良习惯,侥幸心理,责任心不强,精力不集中。(2)客观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 9.人的过失,预防措施有哪些?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3)执行操作复查制。 (4)借助科学的手段来弥补人的不足,防止过失。 10.燃烧的化学反应具有的特征? 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 11.燃烧的三要素是什么?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12.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声、光、热机械功等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其分为:爆裂、化学爆炸、核爆炸。 13.什么叫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 14.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有哪些? (1)原始温度(2)原始压力(3)惰性气含3 量 (4)容器的尺寸和材料(5)能量(6)其他因素。 15.爆炸的破坏作用有哪些? 震荡作用,冲击波,碎片冲击,造成火灾,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16.爆炸易发生的场合? (1)过氧(2)物料互串(3)违章动火 (4)静电(5)积炭(6)压力容器 (7)用汽油等易挥发液体擦洗设备 (8)安全装置失灵(9)负压吸入空气 (10)带压作业. 17.液化石油气的性质有哪些? 液化石油气无色、透明、具有烃类的特殊气味,它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在气态下比空气重1.5-2倍,容易在地面及低洼处积聚,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极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相?具有同一种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均一物质统称为相。1、相平衡: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保持气液两相共存,此时气液两相的相对量及浓度分布不随时间的改变此时称为相平衡状态。?3、沸点在一定压力下某种物质达到蒸汽压时的温度称为沸点。、临界压力?4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压力(压强)。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也就是液体在临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物质的摩尔体积称为临界摩尔体积。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的状态称为临界状态。、临界温度?5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就是临界温度。6、泡点?指的是一定组成的液体,在恒压下加热的过程中,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也就是一定 组成的液体在一定压力下与蒸气达到汽液平衡时的温度。 7、露点? 露点指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相同;当水 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湿球温度的定义是在定压绝热的情况下,空气 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不同的蒸汽压(即具有不同的挥发度)的特性,加热液体混合物,借助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在精馏塔内进行气液相的传质和传热,使挥发度打的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明显多于液相中的含量,从而达到将该组分从混合液中分离的目的。 17、回流比的定义,对精馏操作的影响?答:精馏操作中,由精馏塔塔顶返回塔内的回流液流量与塔顶产品流量的比值,称为回流比。 增加回流比,对于从塔顶得到产品的精馏塔来说,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但却要降低塔的生产能力,增加水、电、汽(热源物质)的消耗,将会造成塔内物料的循环量过大,甚至导致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作,但精馏段轻组分得到提纯,塔底带轻组份较多。回流比过小,则塔板液相减少,气液传质不好,造成塔底重组份带到塔顶,严重时造成塔顶产品质量不合格 、回流的作用?18 从塔内取走热量保证温度分布均匀,维护塔内热量平衡,同时为塔内提供液相充分接触,保证塔内传质传热的进行,更好的进行多次汽化、冷凝。 、回流的方式?19

彭兰 《网络传播学》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事、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网络传播概论》、《点击美国在线》等著作,并主译了《网络新闻导论》、《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等著作。 目录上编网络传播实践 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节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第四节互联网的接入 第五节IE浏览器的使用 第六节E—mail软件的使用 第七节在网上查找信息 第二章网页设计与制作 第一节网站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HTML语言 第三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一——Frontpage的使用 第四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二——Dreamweaver的使用 ★第三章网络新闻传播 第一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发展 第二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特点 第三节网络新闻的采集 第四节网络新闻的写作 第五节网络新闻的标题 第六节网络新闻的编辑 第七节新闻网页的设计 第八节新闻网站(频道)的规划 第九节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第十节现阶段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补关系 第四章网站建设与经营 第一节网站的经营环境分析 第二节网站的规划 第三节网站的建设与推广 第四节网站的品牌建设 第五节网站的资本运营 第五章网络营销 第一节网络营销简介 第二节网络广告 第三节电子邮件营销

第四节网络数据库营销 第五节电子商务 下编网络传播理论 ★第六章网络中的传播 第一节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第二节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第三节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第四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七章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第一节网络受众的整体特点 第二节网络受众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网络受众的类型 第四节网络受众的心理 第五节受众参与网络传播 第六节网络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第七节网络传播模式对受众个体的影响 ★第八章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 第一节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理论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数字鸿沟” ★第九章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第一节网络与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亚文化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文化的同质化 第十章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第一节网上不良信息传播 第二节网上诽谤 第三节网络传播中的个人隐私问题 第四节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后记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个计算机网络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主要涉及到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这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是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界面、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措施等。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系统。 一、网络提供的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服务、视频会议、新闻论坛、电子商务等。

石油化工装备技术基础知识模板

1、过程设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安全可靠 2、满足过程要求 3、综合经济性好 4、易于操 作、维护和控制5优良的环境性能 2、压力容器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 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与接管、支座、安全附件3、在筒体上开孔时, 应避开哪些区域? 应力集中区域、边缘应力区、焊缝处 4、按承压性质分类, 可将压力容器分成哪些类别, 对应的应力范围/ 外压容器: 当容器的内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力时又称为真空容器 内压容器: 低压容器( L) : 0.1MPa〈=p〈1.6MPa 中压容器( M) : 1.6MPa〈=p〈10.0 MPa 高压容器( H) : 10MPa〈=p〈100MPa 超高压容器( U) : 100MPa〈=p 5、按安全管理分类, 三、二、一容器的主要情况? 1、第三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高压容器; 中压容器( 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介质) ; 中压储存容器( 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且PV之积大于等于10 MPa。M3) ; 中压反应容器( 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且PV之积大于等于0。5MPa。M3) ; 低压容器( 仅限毒

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且PV之积大于等于0。2 MPa。M3) ; 高压、中压管壳式伤热锅炉;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 球形储罐;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 2、第二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容器之一的, 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 低压容器( 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 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为中度危害介质) ;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第一类压力容器: 除上诉以外的低压容器都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6、各种形状的钢材主要用在什么地方? 钢材的主要形状主要是: 板、管材、锻件 主要用途: 钢板: 壳体、封头、板状构件等 钢管: 接管、换热管等 锻件: 高压容器的平淡盖、端部法兰与接管法兰等 7、什么叫应变硬化, 怎么消除? 应变硬化: 在常温下把材料拉伸到塑性变形, 然后卸载, 当再次加载时, 将使材料的比例极限提高, 而塑性减低。 消除: 退火 8、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 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哪部分?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1相?具有同一种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均一物质统称为相。 2、相平衡: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保持气液两相共存,此时气液两相的相对量及浓度分布不随时间的改变此时称为相平衡状态。 3、沸点? 在一定压力下某种物质达到蒸汽压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4、临界压力? 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压力(压强)。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也就是液体在临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物质的摩尔体积称为临界摩尔体积。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的状态称为临界状态。 5、临界温度? 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就是临界温度。 6、泡点? 指的是一定组成的液体,在恒压下加热的过程中,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也就是一定 组成的液体在一定压力下与蒸气达到汽液平衡时的温度。 7、露点?"| 露点指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湿球温度的定义是在定压绝热的情况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 8、沸点?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9、压强? 压强就是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 10、熔点? 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 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 13、蒸发? 液体温度低于沸点时,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等。蒸发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蒸发”除了表示一种物理现象外,由其本义通过联想将失踪、出 走等也称为蒸发” 14、精馏的分类? 加压精馏、常压精馏、减压精馏。 15、三清:厂区清洁、厂房清洁、设备清洁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资料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资料 1.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数4.04亿,互联网 普及率28.9%,手机上网网民2.33亿,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为3.46亿,农村网民数10681万。 2.如何理解中国农村网民的增长: a. 农村网民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12月底,已经达到10681万人,但其增长速率放缓。.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地区网络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三大原因。 b. 农村网民结构偏向年轻化、低学历. c. 广大农民通过网络了解天下大事,交流、沟通信息,使网络发挥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优化了农村地区的信息结构,缩短了城市与农村的思想差距。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本身的“双刃剑”特征以及农村上网环境、上网群体的特殊性,相对于城市“网吧”目前的集中式管理以及日趋严格、完备的制度,农村地区目前上网呈自由、管理呈空白状态,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3、互联网新技术关键词 核心技术:是服务器+客户端,基本思想是网络信息共享 IPv6: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每个人将拥有更多IP地址。P2P: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还是英文Point to Point (点对点)的简称。它是下载术语,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载的同时,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点是对硬盘损伤比较大(在写的同时还要读),还有对内存占用较多,影响整机速度。 语义网:语义网是Semantic Web的中文名称。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 Web2.0: 定义:是一种技术,是一种应用,是一种平台,是一种趋势。一般来说We 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 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 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特征:1、多人参与2、人是中心3、可读可写互联网4、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石油化工常识介绍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有4类:炔烃(乙炔)、烯烃(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合成气。由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备出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天然气化工?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简称天然气化工。其主要内容有:1)天然气制碳黑;2)天然气提取氦气;3)天然气制氢;4)天然气制氨;5)天然气制甲醇;6)天然气制乙炔;7)天然气制氯甲烷;8)天然气制四氯化碳;9)天然气制硝基甲烷;10)天然气制二硫化碳;11)天然气制乙烯;12)天然气制硫磺等。? 100×104 t原油加工的化工原料 据资料统计,100×104 t原油加工可产出:乙烯15×104 t,丙烯9×104 t,丁二烯2.5×104 t,芳烃8×104 t,汽油9×104 t,燃料油47.5×104 t。??炼油厂的分类?可分为4种类型。1)燃料油型生产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和锅炉燃料。2)燃料润滑油型除生产各种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3)燃料化工型以生产燃料油和化工产品为主。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它是综合型炼厂,既生产各种燃料、化工原料或产品同时又生产润滑油。? 原油评价试验?当加工一种原油前,先要测定原油的颜色与气味、沸点与馏程、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燃点、自燃点、残炭、含硫量等指标,即是原油评价试验。 ?炼厂的一、二、三次加工装置 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叫一次加工;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烃基化、加氢精制等。三次加工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 ?辛烷值?辛烷值是表示汽油在汽油机中燃烧时的抗震性指标。常以标准异辛烷值规定为100,正庚烷的辛烷值规定为零,这两种标准燃料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可得到各种不同的抗震性等级的混合液,在发动机工作相同条件下,与待测燃料进行对比。抗震性与样品相等的混合液中所含异辛烷百分数,即为该样品的辛烷值。汽油辛烷值大,抗震性好,质量也好。? 十六烷值?十六烷值就是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指标。常以纯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为100,纯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为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可以得到十六烷值0至100的不同抗爆性等级的标准燃料,并在一定结构的单缸试验机上与待测柴油做对比。? 催化裂化主要化学反应 1)裂化反应。裂化反应是C-C键断裂反应,反应速度较快。2)异构化反应。它是在分子量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烃类分子发生结构和空间位置的变化。3)氢转移反应。即某一烃分子上的氢脱下来,立即加到另一烯烃分子上,使这一烯烃得到饱和的反应。4)芳构化反应。芳构化反应是烷烃、烯烃环化后进一步氢转移反应,反应过程不断放出氢原子,最后生成芳烃。? 焦化及其产品 焦化是使重质油品加热裂解聚合变成轻质油、中间馏分油和焦炭的加工过程。产品有:1)气体;2)汽油;3)柴油;4)蜡油;5)石油焦。? 加氢裂化的主要原料及产品 加氢裂化的主要原料是重质馏分油,包括催化裂化循环油和焦化馏出油等。它的产品主要是优质轻质油品,特别是生产优质航空煤油和低凝点柴油。? 催化重整工艺在炼油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教程文件

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有4类:炔烃(乙炔)、烯烃(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合成气。由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备出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 天然气化工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简称天然气化工。其主要内容有:1.天然气制碳黑;2.天然气提取氦气;3.天然气制氢;4.天然气制氨;5.天然气制甲醇;6.天然气制乙炔; 7.天然气制氯甲烷;8.天然气制四氯化碳;9.天然气制硝基甲烷;10.天然气制二硫化碳; 11.天然气制乙烯;12.天然气制硫磺等。 100万吨原油加工的化工原料 据资料统计,100万吨原油加工可产出:乙烯15万吨,丙烯9万吨,丁二烯2.5万吨,芳烃8万吨,汽油9万吨,燃料油47.5万吨。 炼油厂的分类 可分为四种类型。1、燃料油型。生产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和锅炉燃料。2、燃料润滑油型。除生产各种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3、燃料化工型。以生产燃料油和化工产品为主。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它是综合型炼厂,既生产各种燃料、化工原 料或产品同时又生产润滑油。 原油评价试验 当加工一种原油前,先要测定原油的颜色与气味、沸点与馏程、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燃点、自燃点、残炭、含硫量等指标,即是原油评价试验。 炼厂的一、二、三次加工装置 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叫一次加工;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烃基化、加氢精制等。三次加工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

石油产物基础知识

石油产品基础知识 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 ~ 205°C,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号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 喷气燃料: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 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煤油沸点范围为180 ~ 310℃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不大。 柴油: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两类。对

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故上述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温度,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68。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工业燃油:性能与柴油近似,主要用作锅炉及工业炉的燃料,其凝固点在+5~20℃之间,按粘度分为1#燃油和2#燃油两种标号。 燃料油(重油) :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 石油溶剂: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 润滑油: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产量最大的是内燃机油(占40%),其余为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 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7. 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或组织。 9.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1.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 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1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5.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6.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

石油化工基本知识.

石油化工基本知识 一、高分子材料及其分类 相对分子量超过10000的化合物称之高分子,又称高聚物或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可分天然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蚕丝、羊毛等和合成高分子,通常所说高分子材料指的是后者。 按其应用来分,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塑料、橡胶、化纤、涂料和粘合剂五大类,有时又将塑料和橡胶合称为橡塑。由于大量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上述分类方法并非十分合理。 二、塑料基本知识 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的分类:塑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中一个重要分枝,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对于品种繁多的塑料,可按如下方法分类,使人们容易认识它,掌握并应用它 (一按受热时的行为分 塑料按受热时的行为,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理科。 1、热塑性塑料 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 碳酸酪,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2、热固性塑料

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度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酚醛、服醛、三聚氰胺甲醛、环氧、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二按树窟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分 按塑料中树脂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可将树脂分为聚合型树脂和缩聚型树脂塑科分别称为聚合型塑料和缩获型塑料。 1、聚合型塑料 树脂是由聚合反应制得。这种树脂一般是打开不饱和双键而习惯而形成的:反应过程中无低分子产物释出。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甲醛、丙烯酿类塑料都属于聚合型塑料。聚合型塑料都是热塑性塑料。树脂大分子的排列是无序的。这种塑 料,由于树脂分子链的结构持点,或因热力学原因,或成型过程工艺条件范围的限制,分子链不会产生有序的整齐堆砌形成结晶结构,而呈现无规则的随机排列。在纯树脂状态,这种塑料是透明的。 2、结晶型塑料 树脂大分子排列呈现出三向远程有序。从熔融状态冷却变为制品过程中,树脂的分子链能够有序地紧密堆砌产生结晶结构。一般所谓的结晶型塑料,实际上都是半结晶的.不像低分子晶体(例如Nacl那样能产生100%的结晶度。树脂大分子链排列呈现出无定形相与结晶柏共存的状态。成型条件对结晶皮和晶态结构有明显影响,从而对制品性能有明显影响。结晶结构只存在于热塑性塑料中。

石油化工工艺流程识图知识

补充:基础理论知识 1、石油化工工艺流程识图知识 在石油化工等连续性生产设备上,配备一些自动化装置,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称为石油化工自动化。 实现化工自动化的目的是: ●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 ●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成本。 ●确保生产安全。 对于石化行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要能够看懂石油化工工艺流程图,了解和掌握本行业、本装置的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及仪表控制等,才能更好的指导和指挥生产,平稳操作,正确分析和处理事故等。 1.1石油化工工艺流程图的一般包括的内容 石油化工工艺流程图主要包括:工艺流程图(PFD),公用物料流程图(UFD),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UID)。 1.1.1工艺流程图(PFD)中应该包括:工艺设备及其位号、名称;主要工艺管道;特殊阀门位置;物流的编号、操作条件(温度、压力、流量);工业炉、换热器的热负荷;公用物料的名称、操作条件、流量;主要控制、联锁方案。 1.1.2公用物料流程图(UFD)中应该包括:物料类别编制,需要和产生公用物料的主要设备、主要公用物料干线、控制方案、流量和技术参数等,标注设备位号和名称。 1.1.3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需表示如下内容: 1.1.3.1设备 1) 全部编有位号的设备(包括备用设备),设备位号和名称,必要时要表示其主要规格; 2) 成套供应的机组制造厂的初步供货范围; 3) 全部设备管口; 4) 非定型设备的内件应适当表示,如塔板形式、与进出口管道有关的塔板序号、折流板、除雾器、加热或冷却盘管等; 5) 如有工艺要求时,应注明设备的安装高度以及设备之间的相对高度; 6) 泵、压缩机、鼓风机等转动设备的驱动型式。 1.1.3.2管道 1) 与设备相连接的所有工艺和公用物料管道(包括开、停车及事故处理管道),并在管道上标有管道号(包括物流代号、管道编号、管径、管道等级、绝热要求等)和用箭头表示出流体流动方向; 2) 所有阀门及其类型(仪表阀门除外); 3) 管道上管道等级变化时,要用分界线标明分界; 4) 容易引起振动的两相流管道上应注明“两相流、易振动”;有特殊要求的重力流管道上应注明“重力流”;有坡向和液封要求的管道应表示出坡度要求和液封高度;如果不能有“袋形”的管道也应注明; 5) 为开车或试运转需要而设置的放空、放净、吹扫及冲洗接头; 6) 蒸汽、热水或其它类型的伴热管、夹套管,及其绝热要求; 7) 所有管道附件,如补偿器、挠性软管、过滤器、视镜、疏水器、限流孔板、盲板、可拆卸短管和其它非标准管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二层次的是() A.大众传播 B.群体传播 C.自我传播 D.人际传播 2.1949年,首次从学科角度整理、总结此前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成果的学者是() A.卢因 B.施拉姆 C.拉斯韦尔 D.霍夫兰 3.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5W模式基础上提出了7W模式,其中增加的因素是动机和() A.理解 B.记忆 C.选择 D.情景 4.误差最小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5.有学者把传播的个人功能分为自我中心性和社交性两种。这位学者是() A.皮亚杰 B.霍克海姆 C.托尔曼 D.斯蒂芬森 6.“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 A.怀特的把关模式 B.巴斯的把关模式 C.卢因的把关模式 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7.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按照贝雷尔森的定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A.客观、思辨、定性 B.实证、系统、定性 C.客观、系统、定量 D.实证、思辨、定量 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9.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二关是受众的()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暴露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理解 10.20世纪70年代至今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主要观点是() A.“议程设置理论” B.“两级传播理论” C.“有限效果理论” D.“说服性传播理论” 11.格伯纳等学者提出的“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养”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2.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克拉帕 B.哈贝马斯 C.盖洛普 D.麦克卢汉 13.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A.霍夫兰 B.施拉姆 C.卢因 D.拉扎斯菲尔德 14.“新闻媒介历来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操纵。”这个观点出自() A.《理解媒介》 B.《论出版自由》 C.《帝国与传媒》 D.《权力的媒介》 15.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有三个主要论点,其中之一是() A.人的行为大多是“前台行为” B.要把情景视为信息系统 C.人的行为大多是“后台行为” D.要把媒介视为一种情景 16.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调查,也叫()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 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有4类:炔烃 (乙炔)、烯烃 (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合成气。由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备出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 天然气化工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简称天然气化工。其主要内容有:1)天然气制碳黑;2)天然气提取氦气;3)天然气制氢;4)天然气制氨;5)天然气制甲醇;6)天然气制乙炔;7)天然气制氯甲烷;8)天然气制四氯化碳;9)天然气制硝基甲烷;10)天然气制二硫化碳;11)天然气制乙烯;12)天然气制硫磺等。 100×104 t原油加工的化工原料 据资料统计,100×104 t原油加工可产出:乙烯15×104 t,丙烯9×104 t,丁二烯2.5×104 t,芳烃8×104 t,汽油9×104 t,燃料油47.5×104 t。 炼油厂的分类 可分为4种类型。1)燃料油型生产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和锅炉燃料。2)燃料润滑油型除生产各种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3)燃料化工型以生产燃料油和化工产品为主。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它是综合型炼厂,既生产各种燃料、化工原料或产品同时又生产润滑油。 原油评价试验 当加工一种原油前,先要测定原油的颜色与气味、沸点与馏程、密度、粘度、凝点、闪点、燃点、自燃点、残炭、含硫量等指标,即是原油评价试验。 炼厂的一、二、三次加工装置 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叫一次加工;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烃基化、加氢精制等。三次加工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 辛烷值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在汽油机中燃烧时的抗震性指标。常以标准异辛烷值规定为100,正庚烷的辛烷值规定为零,这两种标准燃料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可得到各种不同的抗震性等级的混合液,在发动机工作相同条件下,与待测燃料进行对比。抗震性与样品相等的混合液中所含异辛烷百分数,即为该样品的辛烷值。汽油辛烷值大,抗震性好,质量也好。 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就是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指标。常以纯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为100,纯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为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可以得到十六烷值0至100的不同抗爆性等级的标准燃料,并在一定结构的单缸试验机上与待测柴油做对比。

《石油化工化学基础知识》题解答

《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M1(本模块考核第一节) 1、理解下列概念及其相关的计算: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 量浓度。 2、能根据方程式进行各种反应量、生成量的计算。 例: 4克 NaOH 其物质的量是 0.1 mol ,将其溶解配制成 100 毫升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1 mol ·L -1。若要将该 NaOH 完全中和,需浓度为 1 mol ·L -1的 H 2SO 4 溶液 50 ml 。 (原子量:Na = 23 ,O =16 ,H = 1 。) 9.8克 H 2SO 4 其物质的量是 0.1 mol ,将其溶解配制成 100 毫升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1 mol ·L -1。若要将该 H 2SO 4 完全中和,需浓度为 1 mol ·L -1的 NaOH 溶液 200 ml 。 (原子量:S = 32 ,O =16 ,H = 1 。) P 16——习题11 解:2 2 45 ( )22.436()28N m N m m V nV V L M ==?= ?= 2 2 66 ()22.433.6()44 m CO m CO m V nV V L M ==?=?= 习题12 解:2 223 25010()710.7924()22.4 Cl Cl Cl m m V nM M g V -?==?=?= M2 1、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表示?如何计算? 例:P 40——习题1 111 (min ) 1.5 1A B C mol L υυυ--=== 习题2 230.0230.06 0.0220.04H NH υυ=?==?= 2、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正确判断各种因素发 生变化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随之而发生怎样的变化(速率加快还是减慢)。 3、什么是可逆反应?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4、掌握浓度平衡常数、压强平衡常数,能写出具体反应的正确的平衡常数表 达式。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试题与答案

绝密★启用前 网络传播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目前网络广告中最常见的形式有:()。 A、弹出式窗口 B、文字链接 C、电子邮件 D、网上购物 E、专栏赞助 2、网络新闻正文的写作要点是()。 A、文章宜短 B、段落宜短 C、句子宜短 D、文字朴实直白 E、具有“可扫描性” 3、网络中三个层面的“把关人”有()。 A、政府把关 B、网站把关 C、网民自我把关 D、意见领袖把关 E、学生把关 4、网络新闻专题的类型有()。 A、采访型专题与编辑型专题 B、网民专题 C、全面集纳型专题与结构化解读型专题 D、动态型专题与静态型专题 E、事件性专题与非事件性专题 5、网络传播的特性有()。 A、传播更新速度慢 B、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C、全球性和跨文化性 D、检索便捷 E、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网络中的组织传播方式的是内联网、。 2、超文本结构的网络新闻写作建立在核心技术思想之上。 3、电脑游戏是网络传播中的形式。 4、是互联网的雏形,1969诞生于美国。 5、所谓4P’S策略,即产品、价格、渠道和。 6、网络社区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圈”式结构和。 7、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分别是:传统媒体网站、、网民。 8、网络舆论的主要作用:意愿声张、、行为导向、社会监督、情绪宣泄。 9、组织子域名:com是商业机构 , 是教育机构。 10、网络受众的总特征有:个体性、、虚拟性、自主性、参与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公关: 2、搜索引擎: 3、微博: 4、大众传播: 5、匿名心理: 四、简答题(第1、4题5分,第2、3题8分,第5题4分,共30分) 1、通常网络新闻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哪几部分? 2、网站传播特点是什么? 3、网络论坛的功能是什么? 4、记者微博的功能有哪些? 5、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及局限。 2、试比较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E 3、ABC 4、ACDE 5、BCDE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互联网 2、www 3、大众文化 4、阿帕网 5、促销 6、“链”式结构 7、商业新闻网站 8、意见整合 9、edu 10、社会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公关:网络共关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借助互联网等数字交互式媒体等传播、沟通手段,实现公关目标、影响公众的行为。 2、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3、微博: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网络进行信息传博的方式,也是比博客更轻便的一种信息发布形式,个体可以利用它向公共空间发布信息,并获得自己关注对象发布的信息。 4、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5、匿名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住的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 四、简答题(第1、4题5分,第2、3题8分,第5题4分,共30分) 1、通常网络新闻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 层次一:标题 层次二:内容提要 层次三:新闻正文 层次四:关键词或背景链接 层次五:相关文章的延伸性阅读 2、网站传播特点: 技术上相对复杂性;特定网站中传播主体的单一性和高控制权;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可互动性。 3、网络论坛的功能是:1)它是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2)它是维持网民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3)它 是维系网民与网站间关系的重要方式4)它是网站了解自己的网民构成,确立自己的定位的一个重要依据5)它是形成网站品牌的一种重要方式6)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传播渠道7)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反馈渠道8)它是网民评论的一个形成空间。 4、记者微博的功能是:记者利用微博,不仅可以吸收公民新闻,还可以将公民新闻的水准提升。主要体现在:1)新闻的直播平台2)新闻线索的集结地3)新闻的延展空间4)新闻真伪的检验员5)

网络传播概论重点概念

网络传播概论 主要概念: 1、计算机网络:若干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且固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被称为一个节点。 2、www:伯纳斯李在1989检提出的技术构想。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互联网中的一种应用方式,主要功能是利用互联网传送超文本信息,即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利用超链接将网络中的信息相互连接起来 3、物联网:1999年提出,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也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4、P2P技术:也称对等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每一个节点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信息通信等三面功能。其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5、云计算:将庞大的计算粗粒任务自动分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利用此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效能强大的网络服务。 6、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社交平台以及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主要两个特征: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接人们彼此关系的纽带。社会化媒体平台的

考研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卷+答案解析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 系统方法 B. 直观方法 C. 科学抽象方法 D. 理想化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 ) A. 习题集 B. 录像带 C. 教室环境 D. 教科书 3. 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 资源管理器” 和() A “回收站” B “剪贴板” C “我的电脑” D “我的文档”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PU 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 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 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 CPU 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 在 Prowerpoint 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A )普通视图 B )大纲视图 C ) web 视图 D )幻灯片浏览视图 6. 下列哪个不是 INTERNET 上的安全标准 A. S-HTTP B. SSL C. HTML D. SEL 7.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A. 自我复制 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 引起用户注意 D. 减缓 CPU 运行速度

8. 在 E-Mail 系统中常常遇到的“ 邮件炸弹” 的是: A 、一种炸弹 B 、一种病素 C 、一种软件名 D 、一个邮件 9. INTERNET 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 模拟信号编码 B. 二进制编码 C. 音频信号编码 D. 视频信号编号 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 ) A. 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 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 班风,校规,校纪等 D. 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 " 上窄下宽 " 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 ) 造成的。 A. 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 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 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 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 "d" 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 ) A. 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 录像带坏 C. 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 太热 13. CAI 的课件是属于 ( ) A.CBE 软件 B. 系统软件 C. 游戏软件 D. 课本 14." 发现学习法 " 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 ) A. 自己发现规律 B. 有所创造发明 C. 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 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15 .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 A 终结性测验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 C 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 16 .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 A 学习者分析 B 学习风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