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汉语成语变体的几点研究

对汉语成语变体的几点研究

对汉语成语变体的几点研究
对汉语成语变体的几点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717328805.html,

对汉语成语变体的几点研究

作者:谢远俊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年第03期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形式简洁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具定型性、习用性、历史性和民族性等性质。成语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在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大量存在,是现代汉语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用语。

成语具有定型性的性质,表现在意义的定型和结构的定型。“在结构方面,成语的定型化表现为结构成分的固定和结构关系的固定。”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三要素——语言、词汇、语法,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变化最迅速最频繁。”成语和其他词汇是一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

“成语的变化有内容上的,有形式上的。内容上的变化表现为意义的变化,形式的变化表现为结构的变化”,其中以形式的变化居多。结构的变化是指意义不变、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的变化。这种变体在语义上完全相同,语表结构上有些差异,语用功能完全一致。

在日常的社会交际中,有的成语不止有一种说法,比如形容人精神疲惫,没有力气时,既可以说“精疲力竭”,也可以说“筋疲力尽” “力尽筋疲”。本文就根据甘肃教育出版社2010出版、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成语词典》编写组编写的《成语词典》中的释义,将有变体,即在用字或结构上有变化的成语抽出并分类,主要研究语义相同、形式有所变化的各组成语。

马国凡先生指出:“成语的构成成分,单拿出来,有的是现代词,有的不是现代词。成语在性质上是词组,这些组成成分,无论它从现代语的观点看是否成词,都是具有词的身份的。成语中的这些具有…词?的身份的成分,在成语整体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有的有了改动,这就是成语结构成分的变化。”

一、同义或近义成分换用

换字而含义不变。成语中,在相同的位置上有一个字或两个字的变化。变换的成分,不但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在词性和语法成分上也是一致的。

下面列举《成语词典》中的此种类型的代表性例词进行分析。

1.“众星捧月”,也作“众星拱月”

“捧”指两手托着,“拱”有两手合围的意思。“捧”和“拱”都是动词,在成语中充当谓语。在意义上,两个成语都表示“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教学设计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reading answers in the sto ry of the dictionary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 读书,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用 精神食粮丰富自己。小泰在这里整理了《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词典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 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 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 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 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 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 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 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

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 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 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 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 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 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 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 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 “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有关饮食的谚语

有关饮食的谚语 导读:1、若要身体康,饭菜嚼成浆。 2、气大伤神,食多伤身。 3、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4、青椒吃辣的,柿子挑软的。 5、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6、宁可锅里放,不叫肚里胀。 7、菜饭易清淡,少盐少病患。 8、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9、多吃蔬菜少吃肉,粗米淡饭能长寿。 10、腹空食最香,口渴水最甜。 11、不做害人事,不吃有毒物。 12、晚上吃少,饮食节制身体好。 13、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14、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15、每餐八成饱,保你身体好。 16、少食多餐,益寿延年。 17、话多不值钱,吃多不香甜。 18、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19、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20、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

21、少吃容易消,多吃必糟糕。 22、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23、男人不可百日无姜,女人不可百日无糖。 24、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 25、宁可细水长流,不可顿顿吃稠。 26、慢吃嚼碎,不伤脾胃。 27、吃葱吃白胖,吃瓜吃黄亮。 28、吃饭就睡觉,犹如吃毒药。 29、饭前一口汤,胜过良药方。 30、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 31、吃得慌,吞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32、粥里加白菜,多食不虚弱。 33、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34、锅碗瓢勺洗得光,不靠佛爷甭烧香。 35、若想长寿安,须减夜来餐。 36、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37、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38、早上盐水漱口,百病自动逃走。 39、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40、早餐天天有,晚上减一口。 41、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42、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43、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 44、做得快是毛,吃得快没嚼。 45、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46、饭后喝汤,越长越胖。 47、闲话不可乱讲,东西不可乱吃。 48、早上吃好,中午吃饱。 49、走遍天下娘好,吃尽百味盐好。 50、药补不如食补。 51、晚餐宜清淡,益身防早衰。 52、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肠胃。 53、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54、口渴心烦燥,粥加猕猴桃。 55、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56、学习要深钻细研,吃饭要细嚼慢咽。 57、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58、贪吃又贪睡,添病又减岁。 59、吃萝卜喝茶,气的医生满街爬。 60、人要自安,少吃夜餐。 61、佳肴美味贵有节,每餐定时又定量。 62、食不厌精,刽不厌细。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 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

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 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 Google 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 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 7 000 万字的语料。总共 2.5 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 个,双音节词语40 351 个,三音节词语 6 459个,四音节词语 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 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中文工具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文工具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 1、所有工具书都没有政冶倾向性() 2、索引又称引得、通检,主要供检索文献篇名、文句、词语与专题论述出处。() 3、参见的运用,把分散于一部词典中的相关词条有机联系起来,拓展了知识范围,深化了 解字词意义。() 4、类书编辑经历了“事迹”类向“事文并重”的转变标志是唐朝《艺文类聚》开创的“事 文合编”的体制() 5、政书对具体典制的记述方法,一般依时代顺序,采用叙述、自注、论说三相结方法() 6、年鉴中的条目是词语解释,概念意义和知识介绍,而不是提供事实与资料。() 7、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后,按汉语拼音排检工具书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方法。() 8、《辞海》最早由中华出局出版,是我国本世纪初《辞源》问世前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词 典。() 9、查考古今汉语字词规模最大的工具书是《汉语大字典》,是我国辞典发展史上新的里程 碑。() 10、《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字书。() 二、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四角号码新词典》是一部以收语文词为主,兼收();以收()为主, 兼收古词、兼释古义的中型词典。 2、年鉴的整体构成一般包括()、百科、()、文章、附录、目录与索引等几个部分。 3、中文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有()、()和分类与主题排检法三类。 4、字典和词典的整体结构主要由前言、凡例、()、附录和()几部分组成。 5、古代文人学士不仅有(),而且还有()。 三、单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是中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探讨字体结构源流为主要内容的字书。 A 、《说文解字》 B、《广韵》 C、《字源》 D、《国语》 2、()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内容的巨型历史性详解字典。 A、《词源》 B 、《辞海》 C、《汉语大字典》 D、《常用大字典》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工具书的类型、结构和排检 第一节工具书的特征、类型及功用 工具书: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提供某方面的知识和资料,专供查阅的图书。 一、特征 1.编制目的上:查检性 2.内容材料上:概括性 3.材料编排上:易检性 二、类型 1.文种:中文、外文 2.学科内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3.编撰时代:古代、现代 4.刊印形式:书籍、期刊、单幅图片 5.功用: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 (1)字典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探讨字体结构源流为主要内容的字书 《尔雅》第一部以训释字义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 《广韵》现存第一部完整的以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宋) 《康熙字典》首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2)词典:语文字典和词典、学科(百科)词典、专名词典 《国语词典》黎锦熙1937 首次按注音字母排列 《辞海》《辞源》首次创立“词条” (3)百科全书 综合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专科性《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4)类书:辑录古籍片段、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的类似百科全书的大型工具书。但只罗列资料 (5)政书:记载典章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十通

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三通) 清官修《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会典、会要 唐苏冕《会要》唐杨绍复《续会要》宋王溥《新编唐会要》(现存最早会要) 唐官修《唐六典》元《元典章》明《明会典》清《清会典》 (6)年鉴:汇集一年里重要的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 综合性《中国百科年鉴》 专科性《中国经济年鉴》 (7)手册:汇集某方面经常要查考的资料,放在手头随时备查 综合性《人民手册》 专业性《各国货币手册》 (8)书目: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记录书的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定价等情况,间或叙及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得失、收藏情况等 (9)索引(引得、通检):汇集书报、文集内容。 书籍索引《十三经索引》 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 (10)文摘(论文摘要):简明摘录论文观点。 (11)表谱:以编年或表格形式记载事物发展。 记载人物生平《陆游年谱》、历史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职官《历代职官表》、地理《历代疆域表》、学术《先秦学术年表》 编年是表谱的主要形式。 (12)图录:以图像表示事物形象。包括地图和其他图录。 三、功用 1.解释词语 2.了解图书内容 3.提供文献线索 4.掌握学术信息 5.获取各科知识 第二节工具书发展简况 一、春秋战国:对工具书的需要不迫切。 二、汉:经济文化发展,为工具书发展奠定基础。工具书开始出现,【说文解字】 三、魏晋南北朝:工具书有一定发展。

饮食谚语大全

饮食谚语大全 导读:1、腹空食最香,口渴水最甜。 2、话多不值钱,吃多不香甜。 3、生冷不入口,防病保长寿。 4、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5、谷贱伤农,饭多伤胃。 6、早上盐水漱口,百病自动逃走。 7、饭后喝汤,越长越胖。 8、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9、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10、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11、少吃荤,多吃素,健康又幸福。 12、饭前洗手,防病入口。 13、锅碗瓢勺洗得光,不靠佛爷甭烧香。 14、贪食嚼不烂,胃病容易患。 15、多吃不如细嚼。 16、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7、人要自安,少吃夜餐。 18、柿子开花吃枇杷,枇杷开花吃柿子。 19、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20、瘪瘪干干,千年不坏。

21、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 22、饮食讲科学,金秋好生活。 23、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 24、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25、粥里加白菜,多食不虚弱。 26、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27、能忌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28、晚上吃少,饮食节制身体好。 29、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饱。 30、枸杞煮粥吃,增加肝功能。 31、若要饭菜吃得香,细品慢咽嚼成浆。 32、不做害人事,不吃有毒物。 33、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34、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 35、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肠胃。 36、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37、粥里加银耳,食了手不麻。 38、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9、三餐不合理,健康远离你。 40、吃千吃万,不如吃粥吃饭。 41、一天吃个枣,容颜不易老。

42、吃萝卜喝茶,气的医生满街爬。 43、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44、少吃多喝水,天天精神美。 45、学会吃饭千顿香,切莫贪吃一顿伤。 46、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47、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48、饮食习惯好,远离医和药。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汉语形容词大全

汉语形容词大全 形容词检索: 按结构分类 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 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单字形容词 形容人 男人女人儿童老人 心情笑 形容季节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描写季节六月 其它常用 颜色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主要语法特征 (1)性质形容词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少数状态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经常作谓语或定语。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4)不能带宾语。 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例如: 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 大大的眼睛(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 高高举起(程度加强) 高高的个儿(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 B、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 a、AABB: 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开开心心干干净净 松松散散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往往踉踉跄跄 大大方方客客气气说说笑笑的的确确反反复复 方方正正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平平安安 是是非非堂堂正正偷偷摸摸唯唯否否快快乐乐 蝎蝎螫螫形形色色铮铮佼佼白白胖胖陆陆续续 洋洋洒洒战战兢兢零零散散老老实实遮遮掩掩 b、A里AB:这里的AB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如:小里小气古里古怪慌里慌张糊里糊涂马里马虎 c、ABAB:这里的AB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如:

现代汉语词典E-F成语及解释大全

阿弥陀佛: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也译作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念的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 峨冠博带:高高的帽子和宽大的衣带,指古时士大夫的装束 鹅行鸭步:像鹅和鸭子那样走路,形容行动迟缓,也叫鸭步鹅行 额手相庆:双手合掌,聚到额头,表示庆幸 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 饿虎扑食: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 饿虎扑羊:饿虎扑食 鳄鱼眼泪,鳄鱼吞噬人畜时,一边吃一边掉眼泪,比喻坏人的假慈悲 恩断义绝: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恩将仇报:用仇恨报答恩惠 恩同再造:形容恩惠极大,如同重新给予生命 尔虞我诈(尔诈我虞):彼此猜疑,互相欺骗 耳鬓厮磨:两人的耳朵和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青梅竹马 耳聪目明: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的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觉很新鲜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软心活: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的说出来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的教导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发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号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贬义) 发聋振聩:振聋发聩 发扬绰厉:意气昂扬,精神奋发 发扬蹈厉:发扬绰厉 发扬光大:发展提倡,使日益盛大 发踪指示(发纵指示):放出猎狗指示方向。要他追捕野兽。泛指指挥调度 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可以称道 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法不责众:原指立法不是为了责罚大多数人,。现指众多人违法违规不会受到责罚 翻天覆地:1: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2:形容闹得很凶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查 翻箱倒箧:同上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烦琐哲学:指罗列表面现象,拼凑枯燥的条纹,使人不得要领的作文和文风 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繁琐多余的事项, 繁文褥礼:同上 繁征博引:形容论证时大量引用材料 反唇相讥:受到指责不服气而反过来讥讽对方 反戈一击L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 反躬自问:反过来问问自己,

汉语成语里的物理原理

汉语成语里的物理原理 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在物理和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学科本位,淡化学科界限,强化知识渗透。下面就从物理学的角度例析有关的汉语成语。 1.关于力现象的汉语成语 1.1 刻舟求剑 《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沿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见《吕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1.2 一泻千里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泻:水急速往下流。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动能越多,则速度越大。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解释突出了江水的流速大。 1.3 沉李浮瓜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三国·魏·曹丕《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暑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也指暑天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的瓜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呢?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规律。大家知道,一般瓜类如东瓜、南瓜等内部都有空心部分,正因如此,其重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全部浸没在水中时,F浮>G瓜,即瓜类均要上浮。而李子、桃子等果实内均有核仁,因此把它们放入水中时F浮<G瓜,会下沉于水底。因此古人说:“瓜浮李沉”而不说“瓜沉李浮”。 1.4 一发千钧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钧: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形式十分危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根头发所承受的最大平均拉力只不过1.72牛顿。而1钧(即三十斤)的力相当于150牛顿,1千钧即1.5×10^5牛顿。很显然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这种情况怎么能不危急呢? 1.5 随波逐流

关于饮食的谚语

关于饮食的谚语 导读: 关于饮食的谚语 1、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2、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好。 5、食不厌精,刽不厌细。 6、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7、臭鱼烂虾是冤家,饮食干净百病防。 8、烟酒不尝,身体必强; 9、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10、三天不吃青(菜),两眼冒金星; 11、少吃荤腥多吃素,没有医生开药铺。 12、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13、药补不如食补。 14、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15、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16、佳肴美味贵有节,每餐定时又定量。 17、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18、能忌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1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20、锅碗瓢勺洗得光,不靠佛爷甭烧香。 21、贪吃又贪睡,添病又减岁。 22、饭前一口汤,胜过良药方。 23、天时虽热,不可食凉;瓜果虽美,不可多尝; 24、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 25、若想长寿安,须减夜来餐。 26、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27、男人不可百日无姜,女人不可百日无糖。 28、多吃不如细嚼; 29、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30、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31、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32、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33、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34、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35、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36、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37、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38、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39、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40、人想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41、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商务汉语常用词语表

1安装【拼音】ānzhuāng【词性】v 【释义】按照一定的程序、规格把机械或器材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 【例句】安装一台印刷机 B 2办理【拼音】bànlǐ【词性】v 【释义】经办处理 【例句】办理公务办理护照办理结婚手续办理业务 3榜首【拼音】bǎngshǒu 【词性】n 【释义】科举时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美称。泛指第一名 【例句】该队异军突起,一跃而居大赛的榜首。综合效益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荣登榜首。 4包裹【拼音】bāoguǒ【词性】n 【释义】由邮局寄送的包件 【例句】这个月邮出两个包裹。你怎么又邮起包裹来了? 5包装【拼音】bāozhuāng【词性】v/n 【释义】把东西打捆成包或装入箱等容器的动作或过程。 包装商品的东西,即起覆盖作用的外表、封套或容器。 【例句】产品的包装,对产品起保护作用。 经包装的物品,一年内不会变质,营养成份和口味不变。

6饱和【拼音】bǎohé 【词性】v 【释义】比喻事物达到最大限度 【例句】通过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当输入人脑的信息达到饱和时,人就疲倦,陷入沉睡 7保健【拼音】bǎojiàn 【词性】v 【释义】保护健康。 8保密【拼音】bǎomì【词性】v 【释义】保守事物的秘密,不使泄漏 【例句】这事绝对保密 9保险【拼音】bǎoxiǎn 【词性】n/a/ v 【释义】担保;保证 【例句】谁敢保险他今天一定会来。这样做一点也不保险。 10保有【词性】v 【释义】拥有 【例句】她自己的年纪很轻,还保有一张健康的脸、 11报价【拼音】bàojià 【词性】v 【释义】提出商品、股票或债券的当前价格的行为

【例句】经纪人就在交易所中大声报价,让每个在大厅里的人都能听到 他是个非常精明的商人,不可能接受第一个报价。 12报销【拼音】bàoxiāo 【词性】v 【释义】指将开支款项报告财务部门核销清账 【例句】向财务科报销报销医药费 13悲剧【词性】n 【释义】比喻不幸的遭遇。 【例句】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悲剧发生了 14背景【拼音】bèijǐng 【词性】n 【释义】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 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时代背景政治背景 【例句】舞台背景很好。这个人是有背景的,据说,他老爸是局长。 15本身【拼音】běnshēn【词性】n 【释义】自己;自身 【例句】在大公司内部,由于权力的变化,大公司本身的行为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16比重【拼音】bǐzhòng 【词性】n 【释义】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例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7币【释义】货币:硬币|银币|纸币|人民币。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第5版中某些四字成语的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第5版中某些四字成语的变化 江苏省淮州中学齐东风 信息时代日新月异,语言也随之发展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为适应这种变化也在不断地加以修订。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出版)于2012年6月面世,它收录的成语词目及相关注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权威性和示范性,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将对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成语的考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第5版中某些四字成语在字音、字形和意义方面的变化进行比较探求。 ●字音变化 1.【臭味相投】“臭”,第6版读“chòu”,但加注“旧也读xiù”。 2.【箪食壶浆】“食”,第5版读“sì”,第6版读“shí”,并加注“旧读sì”。 3.【唯唯诺诺】“唯”,第5版注音“wěi”,第6版改注“wéi”,并注明“旧读wěi”(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wéi”的规定一致)。 4.【一本正经】【正儿八经】【正经八百】“经”,第6版读“jīng”,并加注“口语中也读jǐng”。 ●字形变化 1.【鬼哭狼嚎】(鬼哭狼嗥) 2.【神采奕奕】(神彩奕奕) 3.【五彩缤纷】(五采缤纷) 4.【再接再厉】(再接再砺) 5.【指手画脚】(指手划脚) 6.【百废俱兴】——第六版中取消“百废具兴” 7.【斫轮老手】——第6版中取消“斲轮老手”(备注:括号中为第6版新增加的异形词。) 意义变化 (一)扩大局部意义的成语 1.【急风暴雨】急剧而猛烈的风雨,多用来比喻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或激烈的斗争。 2.【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3.【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大,难以胜任(多用作谦辞)。 4.【七窍生烟】形容气愤、焦急或干渴之极,好像耳目口鼻都冒火。 5.【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6.【行云流水】漂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二)替换局部意义的成语 1.【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第5版说“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半老徐娘】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第5版说“色衰”) 3.【登峰造极】登上顶峰,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造:到)。(第5版说“比喻达到顶峰”) 4.【断垣残壁】见【残垣断壁】,指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第5版说“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5.【改弦易辙】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第5版说“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6.【鸡犬升天】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势,他的亲戚朋友都跟着沾光。(第5版说“同他有关系的人”) 7.【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希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第5版说“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8.【云泥之别】相差像天空的云和地下的泥,形容极大的差别。(第5版说“比喻高低差别

“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

“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 您可能更想看… "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 第八招: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的促销方略 综艺新面孔"暗度陈仓" 鲍尔默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在一套高三模拟卷中发现一道判断词语正误的题目,其中“暗渡陈仓”是正确的,这和我印象中的“暗度陈仓”有出入,于是立即查阅工具书。这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发现了问题,不同版本的词典居然有不同答案。 综观查阅结果,目前工具书基本可分为两派。一派主张用“暗度陈仓”,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辞源》《古今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等,都只收“暗度陈仓”。一派主张用“暗渡陈仓”,如《中国成语大辞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以“暗渡陈仓”为主条,而以“暗度陈仓”为辅条。另外好几部工具书还存在矛盾现象:如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与《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前者收录为“暗度陈仓”,后者为“暗渡陈仓”;《中国成语大辞典》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词目中却用“暗度陈仓”,表现出该工具书也存在前后不一的矛盾之处。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哪个“度”呢?要知道学生考试可是来不得半点模糊的。 其实,“暗度陈仓”这一成语是有出典的。公元前206年,刘邦攻下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都南郑。他带着人马去南郑时,把经过的栈道都烧毁了,表示以后不打算再回关中,消除了项羽对他的疑忌。不久他带兵绕道北上,在陈仓(令陕西宝鸡市东)打败章邯的军队,又回到成阳。小说家把这段历史演义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暗度陈仓”比喻以假象作掩饰而暗中行动。也喻指男女私通。例如《元人杂剧钩沉·千里俐行》:“他更有韩信般暗度陈仓道,准备着大会垓十面将军吊。”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此是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按此观点该用“度”。 在现代汉语中,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渡”的第1项释义是: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如飞渡太平洋。引申为由此及彼,有时还带点比喻意义。如渡过难关,比喻通过困难像通过江河一样艰险。“度”的第13项释义是:过,经历,指经过一段时间。跟通过江河没有直接关系,如欢度春节、度日如年。陈仓(又称故道)作为地名,跟江河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按此观点“度”字也更为贴切。 但在古汉语词典中又是另一番情形。如同样是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度”的释义第5项是:“渡过,越过。渡水的意义后来写作‘渡”’。按这种观点看“度”是越过的本字,后来才将过河的“度”加上三点水变成“渡”。可见古时“度”与“渡”在作“过”解时是相通的。而“暗度陈仓”或“暗渡陈仓”的“度”和“渡”都是作“过”解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暗度陈仓”和“暗渡陈仓”两者都没有错。

饮食相关谚语(常德)

饮食相关谚语(常德) 常德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得天独厚的饮食资源,使常德的饮食在制作方法上自成一派,无论是炖、炒、卤、炸、烩,还是蒸、烤、醉、炙、溜,都能体现浓厚的常德特色。与之相生相伴的饮食民谚、民谣和民歌,更俯拾皆是。它源于生活,揭示生活,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在沅澧两岸广为流传。 蒸钵炉子鼓嘎嘎,不愿朝中做驸马。这一句谚语充分反映了常德菜的特色。在常德人看来没有蒸钵炉子是不成宴席的,无论是滴水成冰的严冬,还是骄阳似火的盛夏,常德人的餐桌上都有鼓嘎作响、热气腾腾的火锅。崇尚火锅的常德菜讲究一个热字,所以常德有一热三鲜、千炖豆腐万炖鱼的谚语。辣是常德菜的又一特色,因此作料少不了生姜、大蒜和辣椒,但这些东西的刺激性太强,吃多了会让人难受,一句姜辣口、蒜辣心、辣椒辣到了做不得声谚语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正月泥、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泥蒿是常德人爱吃的一味野菜,正月时节它的嫩芽在土里,食之鲜美,所以叫泥蒿,一旦过了这个日子,它拱出土后就不是泥蒿了。像这类反映常德饮食资源最佳采制和生长季节的谚语还有许多,如春鲶夏鲤秋鲫冬鳊、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萝卜三十生,初一就长根、三月小菜如马草,特别是三年桃子五年柑,枇杷望得眼睛翻的民谚,恐怕会令许多人都由此而想起儿时的往事,看着大人们栽下一株株的果树,恨不得明天就会结出鲜美的果子来。 鱼吃跳,猪吃叫。传说厨艺过硬的大师傅所做的红烧鲤鱼,刚端上桌的时候鱼嘴还在不断地蠕动,其味道之鲜嫩是无法形容的。不同的材料给人的口味不一样,而同一种材料不同的部分给人的感觉又是不一样的,鱼头肉尾,飞斑走兔、鱼皮、蛋边、豆腐末,回水湾里汤好喝、才鱼仔、鳜鱼花,鲫鱼脑壳不吐渣,这几句谚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买肉要肥,吃肉要精这句谚语道出了生活窘迫的小市民既想要肥肉榨油,又想要瘦肉做菜的两难心态,真有点熊掌和鱼都想兼得的意思。在常德饮食氛围的熏陶下,怎么吃、吃什么,常德人形成了自己的饮食观,家有一堰鱼,多吃一仓谷,早姜晚萝卜,这是滨湖水乡自给自足小农生活的写照,这几句民谚让常德美食家精明、飘逸、洒脱的形象跃然纸上。 熬糖打豆腐,各是各师傅。同这条饮食谚语一样,常德还有许多以吃喻理的饮食谚语,如:萝卜盐菜各有喜爱、一年卖粑粑,两年卖粽子,越卖越尖、荷叶包菱角,个个想出头、杀猪宰羊,厨子先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豆腐掉在灰里面,拍不能拍,打不能打、好吃如小赌,坐吃山空、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河里打鱼河里吃、少吃滋味多、蚕豆花花野茭瓜,牛皮灯笼也不差(都是黑心)、无酒不成宴席,无色路断人稀等不一而足。这些谚语有说理、有规劝、有揭示,常德人从饮食中对生活的领悟可见一斑。 打和渣推粑粑,过年过节笑哈哈。常德的饮食民歌与民谣也是很有意思的。石门县东山峰一带,山高路险,这里人管抽烟叫喝烟,漫山的土烟开满了白花,想喝的时候就剥几匹烟叶子,卷一个喇叭筒,他们诙谐地称此为兰花烟。在火坑里烤上几个马铃薯,就能度过一天。有的人家住房四面通风,烤火的时候人随风转。他们虽然贫困,但生性开朗豁达,不失乐观。一首住在高山巅,喝的兰花烟,吃的洋芋果,烤的转转火就是他们生活和性格的写照。嫁郎要嫁胡子郎,胡子里面有蜂糖。去年六月亲的嘴,今年热天嘴还香,这首流传在石门与桑植一带的情歌,也与吃有关。莲花落、落莲花、莲花下面煎粑粑。粑粑煎得二面黄,又作猪油又作糖,一个煎粑粑的场面,在这首民歌里是多么的浪漫而富有诗意。 德山的酒,陬市的糖,河a的油条排把长。除了德山的酒,陬市的桂花糖、河a的油条都已式微,但是这句民谚却能强烈地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像这样推崇地方产品的谚语还有杨板的千丈,合口的枯,修梅的辣椒打得鼓。这里合口的枯是指油,我们从合口油成为上市公司金健米业的一大产业,就可知它的名气有多大。

【VIP专享】现代汉语词典成语集锦

现代汉语词典成语集锦 ●哀兵必败:《老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对 抗的两军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 ●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爱屋及乌:《尚书大传·大战篇》“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比喻 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爱惜羽毛:比喻珍重爱惜自己的声誉。 ●安步当(dàng)车:慢慢的步行,就当是坐车。 ●安家落户:在他乡安置家庭并定居。 ●安贫乐道:安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 伤。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土重(zhòng)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 在意。 ●鞍马劳顿: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累。 ●鞍前马后:比喻跟随在别人身边,小心侍候。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 械、死板。

●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 ●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任 何一方。 ●八面威风:形容神气十足。 ●跋前疐(zhì)后:比喻进退两难。也作跋前踬后。(疐:跌倒) ●白璧微瑕:洁白的预上面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 缺点。 ●白璧无瑕:洁白的玉上面没有一点儿小斑点,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 缺。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白衣苍狗: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后来用“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也说白云苍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 继续努力。 ●百川归海:条条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 许多分散的事物聚集到一个地方。 ●百废俱兴: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也说百废俱举。 ●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百战不殆:每次打仗都不失败。(殆:危险)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 词典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

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

关于饮食烹饪类谚语【精华篇】

关于饮食烹饪类谚语【精华篇】十个厨师九个淡。 厨师无巧,烂淡就好。 好厨师一勺汤。 青油炒菜,各有所爱。 大锅饭,小锅菜。 紧锅粥,慢锅肉。 蒸咸煮淡。 油多不坏菜。 咸鱼咸肉,见火就熟。 千煮豆腐万滚鱼。 千滚豆腐万炖鱼。 老姜蒸牛肉,子姜好炒鸭。 头锅饺子二锅面。 气上房,不用尝。 火急烙不好饼。 三滚不如一捂。 揭揭锅,三把火。 一香能解百百臭,一辣能解百瘟。 一滚胡椒千滚姜。酱里没有错放的盐。 不咸不淡,十一斤半。(指一人每年的用盐量)

烧火瞅着锅肚脐。 灶前灶后千里路。 小菜煮在锅里,味道闻在外面。好饭不怕晚,好话不嫌慢。 公鸡的腿,鲤鱼的腰。 斤鸡,马蹄鳖。 诸肉不如猪肉,百菜不如白菜。鱼吃跳,猪吃叫。 猪前(腿)狗后(腿)。 大头菜,小头鱼。 鲤鱼不满斤,好象白菜根。 鳙鱼头,青鱼尾。 青鱼尾巴白鱼头。 春鲢夏鲤,秋鳜冬鳊。 夏鱼吃鲜,腊鱼吃腌。 生吃螃蟹活吃虾。 河蟹圆,海蟹尖。 霜蟹雪螺,什么味也比不过。生葱,熟蒜,老鱼,嫩猪。 生葱,熟蒜,老鱼,嫩姜。 吃了河豚,百样无味。 不吃河豚,不知鱼味。

咸鱼就饭,锅底刮烂。 宁吃尽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 吃了狗肠,(热得)不穿衣裳;吃了狗肝,(热得)不穿衣衫。立冬白菜赛羊肉。 生姜老的辣,甘蔗老的甜。 茄子越大越嫩。 青皮萝卜紫皮蒜。 三斤子姜,不如一斤老姜。 生姜越硬越辣。 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 吃山芋拣心,吃胡萝卜拣头。 七月菱角八月藕。 辣椒无补,两头受苦。 萝卜有三分辣韭菜、葱,八月老,九月嫩。 花下韭,莲下藕,正好吃。 韭菜、黄瓜两头香。 歪瓜裂枣甜。 吃柿宜红黄。 霜打过的柿子才好吃。 柿子开花吃枇杷,枇杷开花吃柿子。 青椒吃辣的,柿子挑软的。 吃葱吃白胖,吃瓜吃黄亮。

《现代汉语词典》熟语(成语)集

《现代汉语词典》熟语(成语)集 A 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喻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B 八竿子打不着(zháo):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联。“竿”也作杆。 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八字没一撇(piě):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在党的领导下,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如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比喻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中的人的痛苦和难处。 彼(bǐ)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事物变化达到某种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 兵来将挡(dǎng),水来土掩(yǎn):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对付办法。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 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不经(jīng)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不期然而然:设有料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也说不期而然。 不入虎穴(xué),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C 差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