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救援预案(专项)

应急救援预案(专项)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控制和处置事故,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危险化学品、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等制定应急预案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以下是编制本应急预案的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章。

1.3 国家法律法规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1.3.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1.3.6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国务院令第302号)。1.3.7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

1.3.8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6号)。

1.3.9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1.3.10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1.4 地方法规及部门规章

…………(略)

1.4.1 有关重大事故应急的文件、技术规范和指南性材料

1.4.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略)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根据有关主管部门的决定,协助做好向大众通报的工作(结合当地的有关规定设置通报程序)。

2. 应急响应

2.1 响应分级:根据我矿的生产特点、事故情况和矿控制事故的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应急行动分为三级:

2.1.1 一级响应(预警)这个级别包括发生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所有类别轻微事故。预警意味着生产现场极小范围的轻微事故可能发生或已有发生,小型火灾初期。现场人员要履行他们的职责,可能需要车间以外的援助,车间应立即起动车间的应急处置措施。

2.1.2 二级响应(现场应急)这个级别包括重伤2人或死亡1人安全事故已经发生或有可能升级,主要部位需要关闭,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和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现场人员应履行职责,厂矿应急预案全面启动。

2.1.3 三级响应(全体应急)这个级别包括突发事件伤亡较大的安全事故已经发生并有可能升级。发生事故需全部停产,需采取立即行动保护和撤离现场人员,需要取得外部支援,公司请求政府援助。

图1 应急响应程序

2.3 初期响应:紧急情况发生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人员根据事故情况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有关应急人员到位、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等。

应急行动队伍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员疏散等有关的应急救援工作。

2.3.1 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发生某事故时,将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救援措施:

2.3.1.1 充分掌握事故性质,事故发生场所和伤亡人数。

2.3.1.2 根据事故性质以及事故现场状况确定救援方法。

2.3.1.3 调配救援器材、物资。

2.3.1.4 制定救援步骤,由现场主要领导(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统一指挥。

2.3.2 危险区的划定和隔离:

2.3.2.1 对事故发生区域进行确定。

2.3.2.2 将危险区进行隔离,设置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2.3.2.3 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不必要伤亡。

2.3.2.4 对救援现场和外围实行管制。

2.3.3 事故现场监测与评估:

2.3.3.1 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与评估。2.3.3.2 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程度。

2.3.3.3 应急设备与人员是否充足,指挥控制系统能力。

2.3.3.4 对事故危害区域空气等污染状况进行监测。

2.3.3.5 是否升降救援级别。

2.3.4 应急救援人员的防护监护:

2.3.4.1 根据事故性质,救援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3.4.2 配备通风、检测、照明专用工具等设备设施。

2.3.4.3 救援时指定专人负责监护,并随时保证和外部联络。

2.3.5 危险区域人员的紧急疏散与撤离:

2.3.5.1 根据危险区域情况有组织的进行疏散与撤离。

2.3.5.2 确定疏散与撤离人员数量、疏散与撤离路线、人员安置等。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当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进入扩大应急响应。

2.4 扩大应急响应: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认事故响应级别需要提高时,应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

群疏散等有关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向政府部门及外援机构请求援助。

2.4.1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2.4.1.1 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

2.4.1.2 救援队伍必须听从指挥调度的统一安排。

2.4.1.3 按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

2.4.2 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2.4.2.1 抢险路线确认、清理名设置标志。

2.4.2.2 抢险路线照明、通风等应急设备配备齐全,专人负责。

2.4.2.3 抢险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指挥机构报告,并迅速有秩序撤离。

2.4.3 事故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2.4.

3.1 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4.

3.2 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先期准备和处理工作。

2.4.4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2.4.4.1 防止污染救护设施进入现场和救护伤员。

2.4.4.2 如实拨打卫生与医疗服务机构求助电话。

2.4.4.3 判断医疗机构是否了解诊断与治疗方法。

2.4.4.4 提供医疗救护信息。

2.4.4.5 进行伤员分级。

2.5 应急结束(事故应急救援结束程序):

2.5.1 如属本厂(矿)自救,当应急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发生现场或受损的设备设施,已得到有效的隔离处置,事故现场已经恢复后,由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2.5.2 如政府援助应急,则由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组织配合有关部

门,对事故现场及影像范围区域进行检查或监测。当检查或监测结果表明,事故现场及影响范围无异常或监测达到标准范围时,由应急总指挥报告政府及相关部门(安监局等),并宣布事故危险全面解除。

2.6 后期处置:后期处置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应急结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评审,总结预案中存在的不足,重新修订应急预案,进入新的应急准备阶段

2.7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紧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警戒及现场保护工作由厂矿保卫人员负责进行。

2.7.1 事故发生后,在对事故处理期间,由保卫人员对警戒区各入口实行警戒封锁,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

2.7.2 事故处理完毕,人员撤离后,事故发生岗位实行警戒,未经抢险指挥部批准,所有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

2.7.3 事故现场的拍照、录像应经过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的批准。未经批准,禁止任何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

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由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统一安排进行,厂(矿)应急抢救救援小分队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对事故现场环境卫生安全监测。

2.8 事故调查处理:轻微事故由厂(矿)安委会调查处理,一般以上(含一般)由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2.9 善后处理:由事故发生单位负责做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和医治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3. 应急救援保障

3.1 内部保障

3.1.1 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及分工。厂(矿)各职能部门和所有员工都负有事故应急抢救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是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主要任务是担负厂(矿)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按职责分工如下:

3.1.1.1 应急救援小分队:负责人员疏散与撤离,救援物资运送、运送伤员、抢运物资。

3.1.1.2 应急抢险小分队:负责事故现场抢救。

3.1.1.3 医疗应急小分队:负责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及时转送医院。

3.1.2 后勤保障,由物资供应部经理负责。应急救援所需器材由物资供应部按要求提前采购交有关部门负责保管维护。防护器材和抢险工具、备品配件由抢险小分队负责保管维护。抢救药品由医务所统一保管检查,确保有效。

3.1.3 用车保障,抢救用车保障由厂(矿)主要领导负责,作为抢险救护车在应急行动中由医疗救护队统一调度,其它小车由总指挥统一调度。

3.1.4 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安全技术说明书,公司平面布置图,公司周边地区交通图等资料,全套存放在厂矿车间应急救援指挥部,并由当班生产技术人员负责保管。

3.1.5 应急电源、照明:由电工班长负责,保证应急电源、照明及时架设与畅通。

3.1.6 经费保障,由财务部经理负责。

3.2 外部救援:当紧急事故发生单靠厂(矿)本身力量无法控制事态的扩大时,厂(矿)应急指挥中心应请求当地政府援助,并请求政府

协调相关专业部门帮助控制事态的发展。

4. 应急培训计划

4.1 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根据公司应急救援队伍人员的组成情况,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新疆瑞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应急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4.1.1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和应急方式。

4.1.2应急行动中的任务和行动措施。

4.1.3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程序的修正和变动。

4.1.4厂矿危险源的特性及一般处理方案。

4.1.5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4.2 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应急培训计划,还应包括对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包括:

4.2.1厂矿危险目标的位置和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4.2.2紧急事故的报警方法和报警程序。

4.2.3紧急情况发生后根据不同的风向采取有效的逃生方法。

5. 演练

5.1 演练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分车间级演练和厂矿级演练,以及配合政府联合演练三个级别:

车间级演练由车间应急抢救指挥部组织进行,安全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及有关部门派员观摩和指导。

厂矿级演练由厂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进行,各有关部门参加。邀请政府、安监局派员进行现场指导。

与政府联合进行的演练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厂矿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厂矿和有关部门配合进行。

5.2 演练的准备:每次演练都应根据假设的事故,制定周密的演练方案,报同级演练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审批后进行。

演练方案要落实演练所需的各种物资、器材及交通车辆、防护器材的准备,并在演练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演练进行之前应提前通知上级有关部门及周边社区居民,必要时与新闻媒体沟通,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5.3 演练的范围与频次

5.3.1 车间级演练主要为进行熟悉应急行动或完成某项应急任务所需要技能而进行的单项演习,如报警、通报程序的演练、岗位紧急处理措施的演练、紧急疏散行动的演练等。单项演练每年4次以上。

5.3.2 厂矿级演练需要厂内多个应急组织之间或与某些外部应急组织之间相互协作进行的演习,及针对矿级预案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功能进行的综合性演习。演练每年2次以上。

5.3.3 和政府联合进行的演练,由政府相关部门控制演练的范围和演练的频次。

6. 应急预案管理

6.1 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安全生产技术部将本单位最新版本的应急预案报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6.2 应急预案的发布:本厂矿的应急预案经过部门负责人及高层领导层审核通过后,由厂长、矿长签署发布。

6.2.1 安全生产技术部对应急预案进行统一管理,对所有内容都有了解、掌握的权力;

6.2.2 专项应急预案应发放到相应的部门。

6.2.3 特殊风险管理现场处置方案应发放到现场工作处。

6.2.4 应急预案的发放部门应建立应急预案发放记录,并及时对已发放的预案进行更新,确保各部门得到的应急预案为最新版本。

6.3 应急预案的评审、修订

6.3.1 应急预案的评审: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应急演练的结果及其他相关信息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每年进行一次评审,以确保预案的持续适宜性。必要时由授权人确认。评审时间和评审方式依具体情况而定。

6.3.2 应急预案的修订

6.3.2.1 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修订:

6.3.2.1.1 危险源发生变化(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地理位置);

6.3.2.1.2 应急机构和应急人员发生变化;

6.3.2.1.3 应急设备设施发生变化;

6.3.2.1.4 应急演练后发现存在不符合项;

6.3.2.1.5 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6.3.2.2 应急预案的更改修订程序:当基本预案需要修订时,由安全生产技术部向厂矿领导提出申请,说明修改的原因,经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批准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授权安全生产技术部组织进行修订,并将修改后的文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6.3.2.3 所有文件的修订建立修改记录,修改记录包括修改日期、修改页码、修改内容、修改人等。

7. 炮烟中毒事故预防控制及应急预案

7.1 炮烟中毒事故预防知识的培训及日常工作

7.1.1 井下各作业地点,尤其是掘进工作面、天井等通风不好的作业地点,要求值班队长和安全员每班必须检查到位,由车间考核。

7.1.2 由安全员和矿分管领导、井队长负责职工的安全教育,加强防止炮烟中毒的预防措施,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和救护知识,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不合格的坚不得上岗。

7.1.3 井下通风设备的安装由机修工负责。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使用、保养、巡检等工作由机修工负责。

7.1.4 每周由安全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对井下各个作业地点和机房、硐室等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当场布置整改措施,落实负责人。

7.1.5 设兼职通风技术员一名,每周对井下各工作面进行测风和CO 气体监测工作。

7.1.6 进入通风较差的盘区和独头掘进面时,必须用CO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工作面。

7.2 井下发生炮烟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7.2.1 井下一旦发生炮烟中毒事故,报警人员就近立即报告井下值班安全员;接到报警后,井下值班安全员立即电话通知井口值班室,并由井下值班安全员、值班队长组织当班人员进行现场抢险救护。井口值班室通知应急小组成员,组织现场协调组及辅助保障组进行协调应急救援,并在半小时内通知安全生产技术部。

7.2.2 抢救当中必须作好通风、检测和自我防护工作。抢救人员必须配带氧气呼吸器方可进入事故点进行抢救,抢救时要把受伤者抬到有新鲜风流和周围比较安全的地点,同时要解开衣服,按摩心脏,进行人工呼吸。

7.2.3 急救的同时,要迅速联系医院做好救治准备工作。

7.2.4 事故发生后井口值班室要将罐笼停在事故发生中段,以确保能

够将伤者在最快的时间内运送至地表。

8. 井下冒顶事故的预防控制及应急预案

8.1 井下冒顶事故预防知识的培训及日常工作

8.1.1 井下各项工程,严格按照"三同时"要求进行施工,尤其是采场、硐室、天井等重点工程,由安全生产技术部进行检查验收。

8.1.2 对于废旧巷道的维修及新布置的工程和一些重点的工程项目,要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施工前要由安全生产技术部、采矿厂共同检查确定。

8.1.3 由安全员和矿分管领导、井队长负责职工的日常安全教育,掌握必要的冒顶防范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8.2 井下发生冒顶事故应急预案

8.2.1 井下发生冒顶事故时,报警人员就近打电话报告井下值班安全员和井口值班室;接到报警后井下值班安全员立即电话通知井口值班室。井下值班安全员、值班队长组织当班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井口值班室通知应急小组成员,有关人员必须在二十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并制定抢救方案。组织现场协调组及辅助保障组进行协调应急救援,并在半小时内通知安全生产技术部。

8.2.2 抢救前要先观察顶板是否有二次脱落现象,并派专人检查监视顶板变化情况,同时要加强供风,并由外向里进行支护。

8.2.3 遇有大块岩石时,不能用爆破法破碎,要使用千斤顶和撬棍等其他工具移开。

8.2.4 遇有外伤人员要先止血,遇有骨折人员要对骨折处做临时固定。头部和腹部受伤人员不能喝水和服药的,呼吸停止的,可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尽快恢复心跳或转到医院救治。

9. 爆破安全事故的预防控制及应急预案

9.1 爆破安全事故预防知识的培训及日常工作

9.1.1 由安全员和井队长负责贯彻落实爆炸物品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以及日常的监督检查指导正作。

9.1.2 由矿分管安全的领导负责定期检查有爆炸隐患的作业场所等重点要害部位。

9.2 井下发生爆破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9.2.1 井下发生爆炸事故时,工作人员可用就近电话通知井下值班安全员和井口值班室。井下值班安全员接到报警后立即电话通知井口值班室,由井下值班安全员、值班队长组织当班人员进行现场抢险救护。井口值班室通知应急小组成员,有关人员必须在二十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并制定抢救方案。组织现场协调组及辅助保障组进行协调应急救援,并在半小时内通知安全生产技术部。

9.2.2 要先向灾区进行通风,救护人员要携带好自救器材,迅速查明灾害地点、性质、范围及波及面。

9.2.3 清除巷道的堵塞物,迅速排除有害气体。

9.2.4 抢救时要检查灾区是否有二次爆炸危险,顶板能否脱落,并尽快恢复灾区照明。

9.2.5 抢救出的伤员,要做好临时包扎,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10. 井筒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0.1 井筒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提升作业,并立即报告现场安全员和矿值班领导。现场安全员通知井口值班室,井口值班室通知

应急小组成员。有关人员必须在二十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并制定抢救方案。组织现场协调组及辅助保障组进行协调应急救援,并在半小时内通知安全生产技术部。

10.2 安全主管、值班队长和安全员负责查明事故的原因、性质、事故地点。

10.3 由机修工和各生产班配合负责处理,处理时要带足安全带;恢复事故点照明,需要架平台时要做好二层防护。各中段井口信号工负责看守好井口,无关人员不准靠近。机修班要做好切割和焊接准备工作。

10.4 电工班负责检查电缆线防漏电工作。

11. 漏电及火灾事故的控制及应急预案

11.1 漏电及火灾事故预防知识的培训及日常工作

11.1.1 由电工班长负责按设计要求,架设井下电缆、电线,安装电气设备,检查处理各种电气故障,以及日常的巡检、维修、保养工作。

11.1.2 各种用电设备及高压照明线路,按要求选择开关、熔丝、漏电保护器等防护设施。

11.2 井下发生漏电及火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1.2.1 井下一旦发生漏电及火灾事故时,安全员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电工班组。井口值班室通知应急小组成员,有关人员必须在二十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并制定抢救方案。组织现场协调组及辅助保障组进行协调应急救援,并在半小时内通知安全生产技术部。

11.2.2 电工班应在十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与井下安全员组成事故抢险组,迅速切断灾区电源。

11.2.3 机修班要迅速接通灾区水管,同时要安排好水泵工确保水泵

正常运行,保证水源充足。

11.2.4 必要时由保卫部负责把事故现场临时封闭。

11.2.5 如事故现场有人员受伤时,必须设法先将受伤人员救出。安全生产技术部要及时联系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12. 淹井事故的控制及应急预案

12.1 淹井事故预防知识的培训及日常工作

12.1.1 由安全员和井队长负责组织员工学习井下水灾预防知识和处理措施;掌握井下避灾线路,一旦发生透水事故,保证人员能迅速安全撤离险区。

12.1.2 利用坑道钻提前做好探放水工作,采矿厂负责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设计和布孔,钻工班负责组织施工。

12.2 井下发生淹井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12.2.1 井下发生水灾时,工作人员应及时报告井下值班安全员和井口值班室,井下值班安全员立即电话通知井口值班室。由井下值班安全员、值班队长组织当班人员进行现场抢险救护。井口值班室通知应急小组成员,有关人员必须在二十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并制定抢救方案。组织现场协调组及辅助保障组进行协调应急救援,并在半小时内通知安全生产技术部。

12.2.2 井下值班安全员、值班队长,负责组织井下人员从安全出口迅速撤离险区。

12.2.3 由电工班负责切断灾区电源,防止漏电伤人,同时要做泵房的供电和防漏电工作。

12.2.4 井下排水设备在透水后要全部启动排水,此项工作由水泵班负责,需要架设排水管路时,由机修工负责组织人员架设。

12.2.5 事故现场有人员受伤时,必须设法先将受伤人员救出。安全生产技术部要及时联系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13. 井下人员坠落事故的控制及应急预案

13.1 井下人员坠落事故预防知识的培训及日常工作

13.1.1 由安全员及井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学习预防井下发生人员坠落知识和措施。

13.1.2 加强安全检查对各溜井及时做好防护工作,天井作业必须按规定搭设工作平台并配带防护用品。

13.2 井下发生人员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13.2.1 井下发生人员坠落事故时,工作人员可用就近电话报告井下值班安全员和井口值班室,井下值班安全员立即电话通知井口值班室。由井下值班安全员、值班队长组织当班人员进行现场抢险救护,将伤者迅速转移到地面。井口值班室通知应急小组成员,有关人员必须在二十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并制定抢救方案,组织现场协调组及辅助保障组进行协调应急救援,并在半小时内通知安全生产技术部。

13.2.2 井口值班室同时积极联系医疗救护人员以及交通工具,以保证积极有效的救治伤者。

14.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4.1 爆炸、火灾发生应急措施

14.1.1 发现爆炸、火灾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警

火灾初期阶段,义务消防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灭火器具奋力扑救;任何职工发现火情应立即通知现场主要负责人;由现场负责人统一指挥,

负责出动、组织力量奔赴事故现场,同时负责上报矿领导及公安消防部门,以便调集足够力量,尽量地控制和扑灭火灾。

14.1.2 爆炸及火灾救援的展开工作:接到爆炸、火灾报警后,车间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进行组织并及时赶赴现场,首先对现场情况进行观察,如发生爆炸后,应立即控制现场,抢救人员及重要物资,视现场情况做出相应措施,如发生火灾,服从保卫部指挥员下达灭火的命令,各专职、兼职消防员按自己的分工进行灭火。

14.1.3 灭火扑救:在扑救中,灭火人员应保持冷静、有序进行,服从指挥,避免发生混乱,并且积极抢救人员和疏散物资。在物资疏散中,不得堵塞通道,影响灭火行动,在扑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4.1.3.1 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救人重于救火。在发生爆炸或火场上如有人员受到威胁,首先抢救遇险人员至安全区。其次,保护环境避免燃烧流体、烟雾和危险气体的污染,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14.1.3.2 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在扑救火灾中,应根据火场情况,先抢救贵重物资,后抢救一般物资,火势猛烈的区域应重点控制。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部位应加强控制;火场下风向是重点;易燃、可燃物资集中区是保护重点,要害部位是重点。

14.1.3.3 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针对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首先要控制火势蔓延,在具备扑灭的条件时,迅速消灭火灾。如不能消灭火灾,应控制火势发展,防止爆炸、泄露危险情况发生,并立即上报,同时组织群众,协同作战,完成灭火任务。

14.2 选矿车间爆炸、火灾的处理

14.2.1 建筑物着火:建筑物主要包括车间、井口、机房、电、钳房、

库房及其它一些平房建筑。当接到报警后,车间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组织车间义务消防队搬运消防设施赶赴现场,根据保卫部指挥员制定的灭火方案进行灭火。当建筑物一端起火时,应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建筑物中间着火时,应从两侧控制,以下风向为主;发生高层火灾时,应从上向下控制,以上层为主。在扑灭过程中,要留意风向及控制飞火,防止引起新的火源。

14.2.2 库房着火:库房着火的特点是燃烧猛烈,烟雾弥漫。当接到报警后,车间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组织车间义务消防队搬运消防设施赶赴现场,根据现场负责人制定的灭火方案进行灭火。在扑灭中要疏散保护有爆炸危险的物品,实施下风堵截重点突破,两侧夹击,利用强大的水流打开通路,将危险物品转移到安全地带。如不能够迅速灭火和不易疏散的物品应采取冷却措施,防止受热膨胀爆裂或起火爆炸而扩大火灾范围。同时积极调动群众及义务消防员,避免单独作战,扑灭火灾,并应及时上报。

14.2.3 电气设备着火:主要包括采矿车间各机房设备。接到此报警后,车间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组织车间义务消防队搬运消防设施赶赴现场,根据现场负责人员制定的灭火方案进行灭火。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查明情况,迅速切断电源,利用ABC干粉和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进行扑救火灾工作。

14.2.4 炸药库、雷管库发生爆炸或火灾:接到炸药库、雷管库发生的爆炸报警后,车间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组织车间义务消防队搬运消防设施赶赴现场,根据保卫部指挥员制定的灭火方案进行灭火。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消防人员立即出动,并且及时向矿领导及公安消防机关报警,组织消防人员进入现场附近,疏散和抢救人员,根

据情况采取灭火方案,在灭火中,应防止再次爆炸及加强自身安全,等待公安消防部门增援。

14.2.5 油类着火:接到报警后,车间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组织车间义务消防队搬运消防设施赶赴现场,根据现场负责人员制定的灭火方案进行灭火。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灭火中组织人员以ABC干粉灭火器为主,对渗流出的油,应用砂土进行覆盖,而后采取立式扑灭,及时报矿领导及公安消防部门,请求支援,共同努力扑灭火灾。

14.3 灭火结束的工作

14.3.1 检查火场,防止复燃。

14.3.2 清点人员、器材和归队。

14.3.3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协助矿有关部门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对事故外溢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14.4 应急急救方法:由于事故发生突然,救护人员一时难以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因此,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和得知发生事故灾难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及时开展救灾和避灾工作。即使在事故发生的中后期,作业人员是否掌握正确的避灾方法和逃生技巧,也是提高抢险救灾工作成效的关键。

14.4.1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

14.4.1.1 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波及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一方面及时通过各种通讯方法向上级汇报灾害情

况,一方面认真分析和判断灾情,对灾害可能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现场条件和发展趋势等做出判断,并做出救灾或撤离的决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人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当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组织人员安全撤离。

14.4.1.2 安全撤离:当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以及接到上级发生的撤退命令时,井下人员应想方设法,迅速安全地撤离灾区。在撤离灾区时,应遵守如下行动准则:

14.4.1.2.1 沉着冷静。撤离灾区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定的情绪。做到临危不乱,并坚定安全逃生的信念。

14.4.1.2.2 认真组织。在场的干部、管理人员及有经验的老工人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所有撤离人员必须服从指挥,维持秩序,不得各行其是,单独行动。

14.4.1.2.3 团结互助。所有人员应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同心协力撤离到安全地点。

14.4.1.2.4 加强安全防护。撤退中,掌握正确的逃生技巧和使用一切可利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器具。

14.4.1.2.5 正确选择撤退路线。撤退前,要根据灾害事故的性质和具体情况,确定正确的撤退路线。应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行动路线。在选择时,既不可图省事,受侥幸心理支配冒险行动,也犹豫不决而错过最佳撤退时机。

14.4.1.3 妥善避难:如撤退路线全部被封堵,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遇险人员应在灾区范围内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妥善避难,等待救援。避难人员应注意遵守以下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