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黄帝内经》——第一部理论经典,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学经典

《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

《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

金元时期:寒凉派——刘完素

攻邪派——张子和

补脾派——李东垣(李杲)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滋阴派——朱丹溪

最早提出"三因学说"——陈言

最早提出温热病"卫气营血"——叶天士

著《温疫论》,创"戾气"说——吴又可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五脏,其主宰是——心

辨证论治

疾病的发展趋势。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候。

论治:又称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症求因: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证据

七冲门是指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贲门、幽门、阑门(大小肠会)、魄门(下极)

症、证、病区别

症→单一的临床表现咳嗽

证→某阶段疾病变化本质(主要矛盾) 风热犯肺肾阴虚

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制、发展规律和转归的病理过程,反映疾病的全过程滑胎消渴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间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人体各种疾病的最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

★※※阴阳——指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

称为阴阳之"征兆"的是——水火

称为阴阳之"道路"的是——左右

阴——物质五脏酸苦咸

阳——功能六腑辛甘淡

阳中之阳→心,阳中之阴→肺,阴中之阳→肝,阴中之阴→肾,阴中至阴→脾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制约——阴阳的属性是相互对立的、相反的。(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胜则阳病"(阴寒之气过盛即可损伤阳气);"阴平阳秘"(通过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使阴阳维持相对平衡);(制约)阳病治阴,寒者热之;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对立)阴阳中复有阴阳,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

消长平衡

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基的关系。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

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互相滋生、相互助长的关系。

※相互转化——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并非出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运动变化之中,故称“阴阳消长”

交感合和(精气生万物)——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由

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阴阳的运动

阴阳学说中最根本的原理是:对立,互根

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阳)功能?物质(阴) 物质是产生功能的基础

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与治疗

阴阳失衡——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

1、阴阳偏盛

——实证(实则泻之)→(损其有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以肾为根本)

——虚证(虚则补之)→(阳虚阴盛虚寒证,阴病治阳,扶阳益火之法,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虚阳盛虚热证,阳病治阴,滋阴壮水之法,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阴阳失调的病机包括: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

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阳中求阴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取象比类法

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制化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木乘土

脾病传肾属于相乘

气一元论(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下列何学说的基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中的气、血、津液、先天之精、水谷之精

精气神学说中的“气”主要组成是肾精所化之气、水谷精气、自然界清气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土爰稼穡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清肃、沉降、收敛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

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和推演

五行:木火土金水

自然界

五音:角徵(zhi)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人体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液:泪汗涎(xian)涕唾(tuo)

形体:筋脉肉皮骨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声:呼笑歌哭呻

变动:握忧哕(yue)咳栗

五藏:魂神意魄志

子病犯母:肝病及肾

泻南补北:肾阴虚而心火旺

※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P19图

所胜——我克者

所不胜——克我者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相乘:相克太过(肝气犯脾)(重)

相侮:反克(肝火犯肺,木火刑金)(轻)

五行中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相乘,相侮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轻病) 滋水涵木法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滋养肺肾法)

益火补土法(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

)(重病)

抑木扶土法(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治法)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泻心火补肾水,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

第三章藏象

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象——生理、病理现象

临床上气虚病变以脾肺多见

五脏:肝、心、脾、肺、肾

生理功能:化生和储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肝气的疏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气能行血,行津,肝气能调畅气机,故能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输布;(调节血量)

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肝气疏泄能调畅气机,促进血行,故能调畅情志;

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及肝气的疏泄功能。

——肝怒筋泪爪目

具有体阴而用阳特定的是——肝

喜条达而恶抑郁——肝

主血脉,主神志

——心喜脉汗面舌

主运化(运化水谷、水液)(喜燥恶湿)

主升(升清举内脏)

主统血(生血)

——脾思肌肉涎唇口

内湿的产生与脾关系最密切(脾失健运)

主气(生成宗气)、司呼吸

(①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呼出体内之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

②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之气的运行作用。包括宗气的生成和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主宣发、肃降,

主通调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肺悲忧皮涕毛鼻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体现在——调节气机

肺之门户——喉

主藏精(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主水(肾阳的作用)

主纳气

——肾恐骨唾发耳及二阴

小儿骨软,成人齿脱发落——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肾精亏损

表现为不孕不育、精神萎顿、健忘失眠等症状是肾精不足

肾气亏虚——发育迟缓、遗精滑精、水液不化、动则气喘

人体骨骼的滋养,主要依赖于——精(肾在体为骨,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功能的物质——肾阳

促进机体的温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功能的物质——肾阴

无实证的脏——肾

肾之府——腰

化生天癸的物资基础——肾精

胃之关——肾

仓禀之官——脾胃

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爪为筋之余

血虚补肾(肾精可归肝化而为血)

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

精的概括内涵: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精的概念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①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生命的生殖之精,是人体之精的本始含义;②广义之精:指人体之内的一切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等;③一般意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精,只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

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是: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脏是:肺(主气司呼吸)脾(主运化)肾(主纳气)

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脏是:心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心(主血脉)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主藏血,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脾(主统血)肺(助心行血,朝百脉,主治节)

与水液代谢有关的脏腑——通过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脾(主运化)转输、肺(主宣发、肃降)、三焦(运行水液)气化、肾(主水)升清降浊、膀胱(储存和排泄尿液)

与津液输布有关的脏腑功能有——脾之运化,肺之宣降,肝之疏泄,三焦之决渎

导致胆汁排泄障碍——①肝失疏泄②湿热蕴脾③胃失和降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生理功能:受盛、传化水谷和排泄糟粕(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胆——中精之府,中正之官→贮藏和排泄胆汁(无分泌胆汁),主决断(参与神经情志活动,具有主勇怯)

胆汁化源于肝之余气

小肠——受承之官→主受盛和化物,主泌别清浊,主液

※胃——水谷之海,太仓→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喜润恶燥)

大肠——传道之官→传化糟粕,主津,食物残渣,吸收水液,形成粪便,主津

膀胱——州都之官→储尿和排尿

三焦——决渎之官→通行元气,运行水液(水道)(孤府——三焦在脏腑中最大)

具有主持诸气总司气化作用——三焦

奇恒之腑:胆、脉、脑(髓之海)、骨、髓、女子胞

脉——血府

脑——元神之府,髓海

头——精明之府

与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心肝肾

生理功能:内藏精气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肝心脾肾

第四章气血津液

气: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气

气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气

精气的两种存在状态是弥散、凝聚

气的升降失常:气逆、气陷

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生长发育生殖,津液生成输布

温煦——产热

防御——保卫驱邪

固摄——固护统摄防流失

气化——气血津液转化

★※气的分类

元气——(原气真气)肾为主,脾胃为辅,以三焦为通道,循行全身

→人体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的原动力→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温煦和激发个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后天之气)肺之清气+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循行胸中

→走息道行呼吸,贯心脉行气血

营气——(行脉中之气)脾胃中的水谷精微,循行脉中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血=营气+津液)

卫气——(行脉外之气)脾胃中的水谷精微,循行脉外

→卫肌肤抗外邪,温脏腑润皮毛,调汗孔控体温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营主内守而属阴,卫主卫外而属阳

血:血是循行于脉中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和充养血脉;充养和滑利血脉;运载作用

液的功能:滑利关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都主要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气为阳,津液、血为阴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养气)

以补气方法治疗出血证,其理论依据是——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津液是气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津液而存在。若因汗、吐太过,使津液大量丢失,则气亦随之而外脱,形成“气随液脱”之危候)

气阳津液阴

津液与血的关系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衄家不可发汗”一“津血同源”

第五章经络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

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

足三阳(胃、胆、膀胱)

足三阴(脾、肝、肾)

十二经脉的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为表里经→手足末端相交

阳经与阳经为同名经→头面部相交

阴经与阴经为同名经→胸部相交

行于目内眦的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

循行过程中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足太阴脾经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冲脉带脉的合称。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①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统摄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②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腹中线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络在体表联系的是别络

任脉:阴脉之海(走腹胸颏)

督脉:阳脉之海(走腰背头)

冲脉:血海、十二经之海

带脉:起于肋下,环腰一周

第七章病因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内生"五邪":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现象。由于病生于内,故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内生五邪"

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正气不足

★※六淫——风寒暑湿燥热六种外感病邪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季节性——春多风病夏多暑,长夏多湿秋多燥,冬季则多寒

环境性——久居卑湿多湿邪,高温环境燥热病,西北高原多寒燥,沿海地区温湿热

外感性——肌表侵犯,口鼻而入

相兼性——多种致病

转化性——相互转化

※六淫各种邪气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风——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②风性善行数变

③风性主动

②寒性凝滞,主痛

③寒性收引

④寒性清澈

暑——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③暑多夹湿

暑邪有明显季节性

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袭人易阻滞气机,损伤脾阳)

②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具有症状上黏腻不爽,病程上缠绵难愈的特征)

③湿性重浊(湿邪致病的症状有周身困重、四肢倦怠、秽浊不清等特征)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引起下肢及下焦部位病变)

燥——①燥为阳邪,性干涩(不易耗气伤津)

②火易灼津耗气

③火易生风动血

④火易致肿疡

用热远热——炎热季节慎用热药

七情——即喜怒忧世悲恐惊其中正常的情志活动。

※七情的致病特点:①直接伤及内脏

②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劳则气耗(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③影响病情的变化和转归

※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疠气的致病特点:

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②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痰饮和瘀血

痰饮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产生的病理产物。痰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稠厚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功能失常有关。如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为饮;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也能聚水生痰

痰饮的致病特点为: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形成瘀血的病因病机有:外伤、气虚、气滞、血热

瘀血的致病特点:

疼痛——不痛则痛,痛如针刺,拒按实证,得温则舒,遇寒加剧,昼轻夜重

肿块

紫绀

出血——瘀血不去,则血不循经

舌象

脉象(细涩、弦结代)

其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等)

第八章发病与病机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正气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体现在:正虚感邪而发病;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体现在: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影响病情和病位;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

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

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

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的关系:

邪正盛衰决定病证的虚实:实,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虚,是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正气不足,邪气不盛或已退,难以出现剧烈的邪正斗争,出现一系列虚损、衰退、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邪正盛衰与虚实的变化有关:

①虚实错杂,包括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兼有实邪)与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兼有正虚);

②虚实转化,包括由实转虚(邪气久留,损伤正气)与因虚致实(正气不足而邪气积聚);

③虚实真假,包括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与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第九章诊法

诊法: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即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的外部表现进行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推知病情

一般望诊:望神望面色望局部等

特殊望诊:望舌

※望神

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神志清楚,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目光精彩,语言清晰,表情自然丰富,反应灵敏,活动自如,肌肉不削

→正常人或正气未伤

?脏腑功能未衰,病轻易治

少神——神气不足

精神萎靡,面色少华,暗淡不荣,目光无彩,或睡目露睛,声低气怯,表情淡漠,懒于言行,动作迟缓

→一般虚证,脏腑失和,气血不调

?正气亏虚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气衰败

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目暗睛定,形羸色败,表情淡漠呆板,应答迟缓,或循衣摸床,摄空理线,呼吸异常

→久病、重病

?正气大伤,精气衰竭

假神——垂危患者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原来神志模糊突然转清;原来面色晦暗突然两颧发赤,如涂油彩;原来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大增

→久病重病

?精气衰竭,阴不敛阳,阴阳即将离绝,“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神乱——神志异常、精神失常,癫狂痫脏躁病

癫:(静)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呆滞,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痰气郁结,阻闭神明

狂:(动)疯狂怒骂,打人毁物,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少卧不饥,妄行不休

——气郁化火,痰火扰心

痫: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

——肝风夹痰,上蒙清窍

脏躁病:焦虑不安,心悸气短

——脏阴不足,心神失养

望面色

1.常色:即正常人面部皮肤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主色:一生不变的面色

客色:外界条件变化而改变的正常面色

2.病色

青色:主寒证、痛证、血瘀证、惊风

赤色:主热证

——满面通红→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实热证)

——两颧午后发红→阴虚阳亢(虚热证)

黄色:主虚证、湿证

——黄疸: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湿热

黄色晦暗如烟熏?寒热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

望舌

舌的脏腑划分

舌尖——心肺

舌中——脾胃

舌根——肾膀胱

舌边——胆肝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舌质——舌形、舌色

舌苔——苔形、苔色

舌质——辨脏腑虚实、气血盈亏、阴阳盛衰

①舌形:舌体的形状、大小

正常形态:不胖不瘦

胖瘦:胖大,边有齿痕——气虚,脾肾阳虚,水湿痰饮

瘦薄舌——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②舌色:舌体颜色

淡白舌(色浅淡)——主虚证、寒证、气血两虚

红舌(舌色红)——主热证

绛舌(舌色深红)——主热证

青紫舌(舌质青紫或舌上有瘀点瘀斑)——主热证、寒证、瘀证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

①苔形※厚薄——病位深浅、邪气深浅

苔薄一表证

苔厚一里证

腐腻:腐苔(苔松而厚不光滑,颗粒大,易刮脱)——阳热有余,肠胃湿热→主食积、痰浊腻苔(厚而光滑粘腻如浆糊,揩之不去)——湿浊内蓄,阳气被遏→湿浊痰饮黄腻——湿热

白腻——寒湿

②苔色

白苔——主表证、寒证

黄苔——主热证

灰黑苔(浅黑为灰,较灰色深为黑)——主里证,寒甚、热极

闻诊

新病喑哑或失声——实证,外邪袭肺,痰浊壅肺→金实不鸣

久病喑哑或失声——虚证,精气内伤,肺肾阴虚→金破不鸣

谵语——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热扰心神?实证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心气大伤?虚证

哮喘:呼吸困难,哮必喘,喘不一定哮

哮——呼吸困难急促,喉间哮鸣,反复发作→痰饮内停,复感外邪

喘——实者:发作急骤,气粗声高,以呼出为快,形体壮实→风寒袭肺、热邪壅肺或痰饮停肺

虚者:发病徐缓,息短声低,以吸入为快,形体虚弱→肺肾亏虚

问诊

问寒热

恶寒、畏寒、潮热※

恶寒:寒且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

畏寒:寒且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

潮热:按时发热,或热按时加重,如潮汐之定时

问汗

自汗、盗汗※(里证)

自汗:白天出汗,动则更甚→气虚、阳虚

盗汗:寐时出汗,醒则汗止→阴虚内热、气阴两虚

问疼痛

气滞——胀痛或窜痛

血瘀——刺痛

脉诊

脉诊部位——两侧腕部桡动脉搏动明显的部位(寸口)

脉诊方法——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2~4分钟为宜

姿势:平臂,手与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气血通畅

布指:中指高骨,食指远端,无名指近端

指法:举按寻

脉象

※平脉:即正常脉象,又称常脉。

其形象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

成人一息4~6至(每分钟60-80次)

小儿一息7~8至(每分钟100-120次)

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平脉的特点

有胃: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有神:柔和有力,指下分明

有根:沉取尺部,应指有力

常见异常脉象与主病※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则弱(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

——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

→浮而无力为表虚

沉脉——轻取不显,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如石投水)

——里证

迟脉——一息不足四至(60次以下/分)

——寒证

数脉——一息超过六至(90次以上分)

——热证

※节律异常的三种脉象:结、代、促脉

代脉——缓慢有规律的间歇

结脉——缓慢无规律的间歇

促脉——脉数无规律的间歇

共同点:脉来时止

第十章辨证

表里——病位深浅

※表证:新病,病程短;发热恶寒共存;头身疼痛、鼻塞、喷嚏流涕;舌象少有变化;多浮脉

※里证:旧病,病程长;寒不热/热不寒;咳喘、心悸、腹痛等(内脏);舌象多有变化;多沉脉

寒热——疾病性质

※寒证:面色苍白;四肢清凉;怕冷;不渴或热饮不多;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迟脉

※热证:面色红赤;四肢燥热;发热;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干;数脉

虚实——邪正盛衰

“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

※虚证:病程久;体质弱;精神萎靡;气弱懒言;隐痛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少;细弱脉

※实证:病程短;体质壮;精神振奋;声高气粗;剧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气急而短;舌红干;脉细数无力,或躁疾

亡阳证:畏寒,手足冷;汗稀冷,味淡;不渴喜热饮;气息微弱;舌白润;脉浮数无根,微细欲绝

辨证

脏腑辨证:是在全面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对四诊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确定证候类型的一种辨证方法

心:

心气虚证: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舌质淡,脉虚弱

辨证要点——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脉细弱

心阳虚证:心阳不振,虚寒内生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面色?白,畏寒肢冷,心胸憋闷或痛,四肢浮肿,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结代

辨证要点——心悸,气短,胸闷或痛,畏寒肢冷,舌淡胖

心火上炎证:心火炽盛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胸烦热,面赤口渴,失眠多梦,甚或狂躁,谵语,吐血,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或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刺痛,血尿

辨证要点——心胸烦热,舌尖红,口舌生疮

肾:

肾阳虚证: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黧黑,腰膝酸软冷痛,阳痿,早泄,不孕,或久泄,完谷不化,或五更泻,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弱

辨证要点——腰膝酸软冷痛,生殖功能低下,并见虚寒证

肾阴虚证:肾阴亏虚,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耳鸣,腰膝酸软,足跟疼痛,少寐健忘,发脱齿摇,遗精,闭经,不孕,或见崩漏,咽干舌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辨证要点——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月经失调,并见虚热证

肾精不足证:肾精亏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生殖功能减退;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足痿无力,耳鸣耳聋,健忘,舌淡,脉弱

辨证要点——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早衰

肾气不固证:肾气不足,失于封藏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或遗尿或小便失禁,或余沥不尽,夜尿频多,滑精早泄,白带清稀,或妊娠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辨证要点——小便失禁,夜尿频多,滑精早泄,滑胎

脾病:主运化: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水肿

主升:内脏下垂

主统血:出血

心肾不交证:心肾水火不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腰酸遗精,心烦失眠,心悸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心烦失眠,腰酸遗精,并见虚热证

第十一章预防康复及治则

防治原则——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治病求本

治则:

1、治病求本:

①正治——(又名逆治)指疾病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症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指当疾病所表现的病症与其本质相一致时,运用药性相反的药物逆其症候性质而治疗的一种治疗法则。临床最常用的治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又名从治)指所用的药物的性质、作用去顺从病症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顺从疾病的假象或表象,针对其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热因热用:即以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加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

寒因寒用:即以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加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

塞因塞用: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②治标与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2、扶正祛邪

3、调整阴阳

4、三因制宜——即因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因地、因时制宜,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病人、时令、地理等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库完整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1.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左传》 答案:1.E 2.《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映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 .辨证论治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2.B 3.《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答案:3.B 4.《素问?疏五过论》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体现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4.E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 .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 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答案:5.C 6.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命门 E.脑 答案:6.A 7.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 C.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 E.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答案:7.E 8.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病种 B.病名 C.症状 D.体征 E.证候 答案:8.E 9.属于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 .审因论治 D .辨证论治 E. 防重于治 答案:9.E 10.中医理论中阴阳的概念是 A.代表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 B.代表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 一、单项选择题(1~20 题,每题 1 分,计20 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 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 金元时期 C. 明清时期 D. 战国至秦汉时期 E. 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 张从正 D.朱震亨 E. 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 心 B. 脾 C. 肝 D. 肾 E. 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 五行相克 C. 五行相乘 D. 五行相侮 E. 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 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 鼻 B. 耳 C. 口 D. 舌 E. 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 肝 B. 肾 C. 脾 D. 胆 E. 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 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 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 元气 B. 心气 C. 宗气 D. 营气 E. 卫气 A.气能生津 B. 气能行津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 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 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 经别 C.经筋 D.别络 E. 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 拇指端 B. 食指端 C. 中指端 D. 小指端 E. 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 偏阴质 B. 偏阳质 C. 痰湿质 D. 阴阳平和质 E. 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 火邪 C.暑邪 D.燥邪 E. 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 思则气缓 C. 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 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 邪气侵袭 C. 正邪相争 D.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二)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A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E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D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D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AD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D ) A.完素 B.杲 C.从正 D.朱震亨 E.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C )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 )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1.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A.《黄帝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15.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1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1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8.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9.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20.“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21.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 )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侯论》 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 (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E.陈无择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 ) A.喜 B.思 C.悲 D.恐 E.惊 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火与土 E.火与水 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克 E.同气相求 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生 B.克 C.乘 D.侮 E.子病及母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 ) A.母病及子 B.木火刑金 C.水来乘火 D.火来侮水 E.子病及母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7年3月11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 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 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 4.忘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气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 2.热、火、暑的异同点 3.忘了 4.忘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 3.风气动的概念、成因和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 2017年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题记忆版 1.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 2.何谓体质?何谓征候?二者有何联系? 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 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 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 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 7.对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 8.金元四大家。 9.对“金曰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 2016年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20分,5个每题4分) 1.水火既济 2.经脉 3.寒性凝滞 4.阴阳格拒 5.七情伤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 1.简述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 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 4.简述宗气学说的原理? 5.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共40分) 1.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15分) 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 2017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2*5) 1.疬气 2.五脏化液 3.百病皆由气 4.从化 5.皮部 二,简答(10*5) 1.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其功能。 3.试述“肾为胃之关”。 4.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其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一、绪论 1、P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P3《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者四本书的内容及特点。 2、P3~P5各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比如某个著名医家写了什么书,这本书的地位以及它所带来的价值。 3、P6~P10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及掌握这两者的具体内容。P10名词解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P17~P18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P21~2P24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P25~P26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的内容,了解阴阳格拒、阴阳格离。以及哪些脏腑阳容易偏衰,哪些脏腑阴容易偏衰。 3、P28五行的特性,P29五行归类表,以及五行的关系,相生相克,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所胜所不胜关系,还有相生相侮关系,P35确定治则治法中的补母、泻子、滋水涵木、益火补母等等。 三、藏象 1、P39名词解释:藏象,P40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分别指什么,以及他们各自的生理特点。 2、P41~P57重点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生理联系。P59~P66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课上提到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肺主治节,是对肺主要生理功能的总概括。掌握水液代谢的过程。尤其注重肝的那一部分,以及肝体阴而用阳的解释。P54名词解释:天癸。注意:肝脾不和的病理特点:痛胀泻,肝胃不和的病理特点:痛胀呕。 3、P67~P73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重点掌握水火既济和精血同源的解释。 四、精气血津液 1、P78名词解释:精、广义之精与生殖之精各指什么 2、P79掌握精的生成,以及与哪些脏腑有关,精的功能 3、P80~P81气的来源和生成,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掌握气的运动和功能,名词解释:气机和气化。P83~P85掌握气的分类,各种气的生成分布以及各自的功能,重点掌握营卫的区别和联系,这张表格在老师的PPT中有。 4、P85~P86重点掌握血生成的过程以及血液化生与哪些脏腑有关、血运行与哪些脏腑有关、血的功能、血行通畅的三大条件。 5、P88~P90掌握津液两者的区别、津液生成和排泄的过程,以及生成与排泄与哪些脏腑有关、津液的功能。 6、P90~P92掌握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气与血的关系。 7、解释津液代谢异常的原因。 五、经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