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锡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无锡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无锡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无锡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分

1.2016年5月,“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无锡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是()

A.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

D.减少使用农家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2.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豆油 B.蔗糖 C.面粉 D.泥土

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硫酸钾B.硝酸铵C.磷矿粉D.氯化钾

5.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6.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7.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

B.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

C.用两杯等体积的水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

D.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

8.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奶制品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来源之一

B.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

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9.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10.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g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5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KNO3,所得溶液中KNO3

的质量分数为50%

11.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物质区分开的是()

A.A B.B C.C D.D

1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13.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14.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降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15.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1)现有H、C、N、O、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③可做制冷剂的干冰;④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澳大利亚工程师研制出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路灯将极大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3)①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②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灯材料使用的铝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

x=.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集气瓶已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填“a”或“b”)处通入.

(4)小可同学为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①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乙烯能使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他的操作过程如下: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打开活塞,观察到A、B中溶液均逐渐退至无色.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在尖嘴导管处点燃乙烯,发现火焰较微弱,说明尖嘴导管处乙烯量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无色后直接点燃乙烯的原因

是.于是,他关闭水夹Ⅰ一段时间后,向贮气瓶中加水,说明乙烯

(填“难”或“易”)溶于水.打开止水夹Ⅰ,重新点燃乙烯,观察到火焰明亮且有浓烟.他关闭止水夹Ⅰ一段时间后才向贮气瓶中加水的原因是.

18.高氯酸钠晶体(NaClO4?H2O)可用于制备高氯酸.粗盐除去泥沙等不容性杂质后得到“精盐”(只含MgCl2、CaCl2两种杂质),以“精盐”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钠晶体的流程如下:

【资料】高氯酸钠在较高温度下容易分解.

(1)滤液中溶质除NaCl外还含有.

(2)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物是.

(3)通入SO2是为了除去NaClO4溶液中少量的NaCl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4)“气流干燥”时温度应控制在75°C~95°C之间,其原因是.

19.绿矾(FeSO4?7H2O)是硫酸法生产太白粉的主要副产物,可用于制备Fe2O3,复印用Fe3O4粉、还原铁粉等,开发利用绿矾工艺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某研究性小组展开了系列研究.

Ⅰ制备Fe2O3

【资料一】

(1)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2)绿矾(FeSO4?7H2O)高温分解产生一种金属氧化物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3)SO2是无色有窒息性臭味的有毒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甲同学用如下装置制备Fe2O3并验证绿矾受热分解的其他产物;

实验过程中发现:A中有色固体生成,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U形管内有无色晶体(SO3)析出,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E的作用是,绿矾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制备Fe3O4

乙同学模拟生产复印用Fe3O4粉的实验流程如下:

【资料二】Fe(OH)2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①,②4Fe(OH)2+O2+2H2O═4Fe(OH)2.由沉淀a获得Fe3O4的化学方程式为:Fe(OH)2+Fe(OH)2═Fe3O4+4H2O

若制取Fe(OH)2,采取的实验操作是:向盛有5mL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0滴植物油,然后用胶头滴管加煮沸的NaOH溶液(驱赶O2),胶头滴管的争取使用方法是(填字母).

Ⅲ制备还原铁粉

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1)操作1的名称是,NH4HCO3和Fe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若将14.06g粗还原铁粉(假设粗还原铁粉中杂质仅含少量Fe x C)在氧气流中完全反应,得到0.22g

CO2,将相同质量的粗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48gH2(Fe x C与稀硫酸反应不产生H2).试通过计算确定Fe x C的化学式(请写出计算过程).

(3)粗还原铁粉经加工处理后变成纯还原铁粉,纯还原铁粉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也可制得四氧化三铁,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其装置如图所示:

SAP材料吸水性强,湿润的SAP材料能为该反应持续提供水蒸气.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在肥皂液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此气泡用火柴即能点燃,同时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生成的气体是,干燥的SAP材料作用是.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分

1.2016年5月,“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无锡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是()

A.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

D.减少使用农家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解答】解:A、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利于环境质量提升,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能减少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B.C.D.

【解答】解:A、夹取木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炭发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豆油 B.蔗糖 C.面粉 D.泥土

【解答】解:A、豆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

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硫酸钾B.硝酸铵C.磷矿粉D.氯化钾

【解答】解: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钾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或无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色或褐色粉末,故与其它化肥从外观看与磷矿粉不同,

故选:C.

5.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解答】解:A.制取成本高且不易贮存是氢气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故正确;

B.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燃烧条件很容易满足,故错误;

C.目前水资源受污染状况可控,大量的海水淡化后可用,故错误;

D.氢气燃烧可以通过阀门来控制,故错误.

故选A.

6.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B.C.D.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防止沾的污物腐蚀瓶内的药品,②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药品洒落,图中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7.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

B.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

C.用两杯等体积的水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

D.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

【解答】解:A、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在靠近蜡烛火焰的上方放一只冷碟子,一段时间后可收集到炭黑,故选项课外实验能成功.

B、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故选项课外实验能成功.

C、报纸的透气性好,而保鲜膜的透气性差,用两杯等体积的水可以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故选项课外实验能成功.

D、小卵石和石英砂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而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杂质、异味及色素,膨松棉可以阻挡活性炭进入水中,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不能制取纯净水,故选项课外实验不能成功.

故选:D.

8.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奶制品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来源之一

B.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

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解答】解:A.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这是人体获取钙元素来源之一,故正确;B.合理搭配膳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故正确;

C.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虽小,但是起到的作用却非常大,如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故错误;

D.糖类和油脂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故正确.

9.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解答】解:A、尿素是指宏观意义上的一种物质,氮原子是微观意义上的一种微粒,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不能说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故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故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34,故说法错误;

D、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0.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g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5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KNO3,所得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50%

【解答】解:A、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不是31.6g,故选项错误;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C、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因为水分蒸发,有固体析出;故选项正确;

D 、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 ,因此在100g 水中加入100gKNO 3,所得溶液中KNO 3的质量分数=

≈46.1%,50%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物质区分开的是( )

A .A

B .B

C .C

D .D 【解答】解:A 、肥皂水在软水中的泡沫较多,在硬水中的泡沫较少,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B 、羊毛纤维由蛋白质组成,灼烧时产生烧焦的羽毛味;棉纤维,灼烧时没有;两种物质燃烧的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C 、氯化钠和盐酸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鉴别,故方法错误;

D 、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和氯化钾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故选项为:C .

1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解答】解:A 、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常用洗涤剂去除油污;②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③用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正确;

B 、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C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D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故选:A .

13.如图为CO 还原CuO “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H 2O+C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所需CO 可现制现用

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

.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解答】解:A .实验中所需CO 可通过胶头滴管加入甲酸的方法来制取一氧化碳,可现制现用,故正确;

B .该套装置比较小,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现象比较明显,故正确;

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故正确;

D .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故错误.

故选D .

14.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降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解答】解:①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不正确..

②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和氧化铜反应也生成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正确;

③pH试纸用水润湿以后,再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相当于把待测液给稀释了,则测出的pH不准确.故错误.

④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因此正确;.

⑤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也可分,所以错误.;

⑥可以利用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故说法错误.

故选B.

15.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解答】解:根据“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图框,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则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硝酸钠、稀硝酸,而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NaNO3.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1)现有H、C、N、O、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CH4;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

③可做制冷剂的干冰CO2;④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澳大利亚工程师研制出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路灯将极大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3)①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灯罩.

②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灯材料使用的铝合金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4.

【解答】解:(1)①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故填:CH4;

②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填:N2;

③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故填:CO2;

④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a(OH)2;

(2)①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故填:塑料灯罩;

②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填:4Al+3O2═2Al2O3;

合金最少有一种金属单质,还有其它成分,所以一定是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③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14﹣2﹣8=4;故填:4.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证明集气瓶已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燃烧状况进行判断,若熄灭,则收集满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b(填“a”或“b”)处通入.

(4)小可同学为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①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乙烯能使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他的操作过程如下: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打开活塞,观察到A、B中溶液均逐渐退至无色.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在尖嘴导管处点燃乙烯,发现火焰较微弱,说明尖嘴导管处乙烯量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无色后直接点燃乙烯的原因是乙烯具有可燃性.于是,他关闭水夹Ⅰ一段时间后,向贮气瓶中加水,说明乙烯难(填“难”或“易”)溶于水.打开止水夹Ⅰ,重新点燃乙烯,观察到火焰明亮且有浓烟.他关闭止水夹Ⅰ一段时间后才向贮气瓶中加水的原因是把乙烯排出.

Ⅱ制备Fe3O4

乙同学模拟生产复印用Fe3O4粉的实验流程如下:

【资料二】Fe(OH)2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4+2NaOH═Fe(OH)

2↓+Na2SO4,②4Fe(OH)2+O2+2H2O═4Fe(OH)2.由沉淀a获得Fe3O4的化学方程式为:Fe(OH)2+Fe(OH)2═Fe3O4+4H2O

若制取Fe(OH)2,采取的实验操作是:向盛有5mL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0滴

植物油,然后用胶头滴管加煮沸的NaOH溶液(驱赶O2),胶头滴管的争取使用方法是D

(填字母).

Ⅲ制备还原铁粉

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1)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NH4HCO3和Fe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CO2↑+H2O.

(2)若将14.06g粗还原铁粉(假设粗还原铁粉中杂质仅含少量Fe x C)在氧气流中完全反

应,得到0.22g

CO2,将相同质量的粗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48gH2(Fe x C与稀硫酸反应不产

生H2).试通过计算确定Fe x C的化学式(请写出计算过程)Fe2C.

(3)粗还原铁粉经加工处理后变成纯还原铁粉,纯还原铁粉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也可制

得四氧化三铁,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其装置如图所示:

SAP材料吸水性强,湿润的SAP材料能为该反应持续提供水蒸气.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在肥皂液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此气泡用火柴即能点燃,同时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干燥的SAP材料作用是催化作用.

【解答】解:

(1)根据实验常用仪器可知:①长颈漏斗;

(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证明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燃烧状况进行判断,若熄灭,则收集满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正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因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可用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相当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可从b进入,水被从a排出;

(4)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打开活塞,观察到A、B中溶液均逐渐退至无色.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在尖嘴导管处点燃乙烯,发现火焰较微弱,说明尖嘴导管处乙烯量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无色后直接点燃乙烯的原因是乙烯具有可燃性;他关闭水夹Ⅰ一段时间后,向贮气瓶中加水,说明乙烯难溶于水.打开止水夹Ⅰ,重新点燃乙烯,观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例(广州市中考题)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 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 4,BaCl 2 和K 2 CO 3 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例(北京市中考题)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O 3,Ca(OH) 2 五种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 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图2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 H 2SO 4 能发生4个化学反应,Na 2 CO 3 和Ca(OH) 2 能发生3个化 学反应,BaCl 2,NaOH和CO 2 能发生2个化学反应。 分析方框图,只有方框②是4条线,所以方框②中应填H 2SO 4 ,这是解答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试 卷(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B.钢铁生锈C.葡萄酿酒D.酒精挥发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空气得到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B.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四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铜火锅B.紫砂壶C.木桶D.手机塑料外套

4.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面粉D.味精 5.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氮肥的是A.CO(NH2)2B.KClC.K2SO4D.Ca(H2PO4)2 6.下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 B.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C.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5g氯化钠,量取100ml水 D.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7.三氧化二铬(Cr2O3)可以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Cr2O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5D.+6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B.钛合金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C.铅是制作铅笔芯的主要材料 D.金刚石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 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完整版)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00分)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丝绸B.草药C.茶叶D.瓷器 2.(3.00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量5.5mL液体 D. 称量10.05g固体 3.(3.00分)丁烯(C4H8)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丁烯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丁烯中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C.丁烯分子中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丁烯分子中含有4个碳元素和8个氢元素 4.(3.00分)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5.(3.00分)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种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 CO2与O2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B棉线与羊毛线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C AgCl与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NaOH与Na2CO3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的变化A.A B.B C.C D.D 6.(3.00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 7.(3.00分)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辑(内附答案)

样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辑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 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 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l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2016年天津中考化学真题【答案解析】

2016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Mn55 Fe56Cu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铜 C.纸张燃烧 D.海水晒盐 【解析】A项,蜡烛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B项,铁水铸锅,铁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C项,纸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D项,海水晒盐,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挥发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2.空气中含氧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为78%,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所以本题答案为B选项。 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河水 B.氯酸钾 C.三氧化硫 D.五氧化二磷 【解析】河水中除了含有水之外,还含有很多其他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解析】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是最清洁的能源,故选C。 5.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蔬菜 B.鸡蛋 C.玉米 D.豆油

【解析】玉米中富含糖类物质,蔬菜中富含维生素,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豆油中富含油脂,故本题答案为C。 6.下列图式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A项试管中水太多; B项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接触试管内壁; C项标签没有朝向手心,瓶塞未倒置在桌面上; 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7.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磷矿粉 B.硝酸铵 C.硫酸钾 D.氯化钾 【解析】硝酸铵、硫酸钾、氯化钾都是白色粉末状固体,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从外观上即可鉴别出来,故本题答案为A。 8.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故化学性质相似,但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异,故本题答案为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火柴折断 C.食物腐烂 D.干冰升华 解析: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火柴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玻璃是一种纯净 B.大力开发新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D. 为了增加草木灰肥料,大力提倡在田间焚烧秸秆 解析:A.普通玻璃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生,因此应该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以代替化石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C.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焚烧秸秆虽然可以增加草木灰肥料,但是会污染环境,得不偿失,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2014年4月兰州发生了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引起人们对水安全的关注.已知苯的化学式为C 6H 6 ,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苯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B.苯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组成

解析:A 、过量铁粉能与AgNO 3 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能 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Na 2 SO 4 能与适量BaCl 2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过 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CO 2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 不与澄清石灰 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O 2 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 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甲的溶液从t 2℃降到t 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 t 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 ,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 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 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 D . t 2℃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解析:A 、将甲的溶液从t 2 ℃降到t 1 ℃,不知甲的溶液是否饱和, 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错;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在一次化学课堂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游戏,要求五位同学分别佩戴下列铭牌:铝、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氢氧化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图中“一”表示相的两位置代表的“同学”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位置代表的“同学存在转化关系)。其中A的溶液显蓝色,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 (3)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下列四位佩戴铭牌的同学为候选人员按游戏规则,只有一人能从原五位同学中找到替代对象完成游戏,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______(填序号)。 ① 银② 一氧化碳③ 盐酸④ 氯化钠 【答案】CO2供给呼吸 CuSO4+2NaOH=Cu(OH)2↓+Na2SO4③ 【解析】 【分析】 A的溶液显蓝色,所以A是硫酸铜,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D是二氧化碳,C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气,B会与C反应,所以B是铝,E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D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2)C是氧气,氧气的一种用途是:供给呼吸; (3)A-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4)因为银和氯化钠不能和这五种物质中的任何物质反应,而一氧化碳也只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不能跟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只有盐酸符合要求,盐酸代替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钠和铝反应,所以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③。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常用作建筑材料,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1(十堰)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 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 元素的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 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 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Al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2(哈尔滨)右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F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 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 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 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 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E、F物质的化学式 A C E F 。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解析】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是F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CaCO3。B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CaCO3反应,则B是HCl,CaCO3 E,B→E,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B是酸,则E是CO2,D是Ca(OH)2,F是C 。(1)A是Fe,C是CaCO3,E是CO2,F是C。(2)HCl 与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 l===CaCl2+H2O+CO2↑。(3)Fe +2HCl== FeCl2+H2↑,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Fe的粉末与HCl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1.(2分)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D.稀有气体 2.(2分)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固体、液体或气体 3.(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B. 振荡试管C. 贮存气体D. 倾倒液体 4.(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 5.(2分)(2016?南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 A.分子间的间隔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变化 C.分子的体积变化D.分子的种类变化 6.(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D.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7.(2分)如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 8.(2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9.(2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 A.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D.酸、碱、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10.(2分)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A.H2B.H2CO3C.CH4D.KOH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锰钢B.红磷C.硝酸钾D.. 12.(3分)下列基本营养素中能给人提供能量的是 A.水B.维生素C.油脂D.. 13.(3分)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较好的玉器非常罕见.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有3个氧分子B.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27 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 D.相对分子质量为. 14.(3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B.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C.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 D.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四川省德阳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德阳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 12、草酸(H 2C 2O 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题中,并在不同的 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下列有关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 .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 C .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元素组成 D .其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呈红色 13.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 ) A .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 .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1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 15.实验室有一包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 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D ) A .操作Ⅰ~操作Ⅲ分别是溶解、加热蒸发、过滤 B .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日用中分离除去 C .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D .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Fe 、Cu 、Ag 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分别浸入CuSO 4溶液和AgNO 3溶液 17、下列图像表示的 对应 关系正确的是(B ) B 除去CO 中少量的CO 2 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 C 实验室制取CO 2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 D 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灼烧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一、表格式推断题 例: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4,BaCl2和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网络式推断题 例2:现有H2SO4,BaCl2,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和CO2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 各物质间的关系 三、图示式推断题 例3: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CaCO3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3。 图3 生产流程 试回答:(1)写出A,B,C,D的化学式;(2)写出①,②,③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例4:X是常见固态化合物,可发生图4所示的变化。 图4 物质的转化关系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四、叙述式推断题 例5: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CaCO3,KMnO4,BaCl2,KCl,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取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是________,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 五、其他形式推断题 例6:A,B,C,D,E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酸,另一种是碱,还有三种是盐,D在医院用作诊断胃部疾病的药品,它们之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初三化学中考推断题集锦 1.有失去标签的六瓶溶液:HCl、Na2CO3、Ba(NO3)2、Na2SO4、NaNO3.将其任意编号,进行两 ⑴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 B+C 2.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⑴B+A→C+H2O;⑵C+KOH→D↓+E;⑶E+AgNO3→F(白色)↓+KNO3; E中加入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可能是碱性氧化物B.D不一定是碱 C.F一定是氯化银D.B与A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由CaCO3、Na2SO4、Na2C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夜为无色; (2)滴入足量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 从实验可判断,该粉末可能的三组组成: 第一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OH、KNO3、MgCl2、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⑴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过滤得白色沉淀①无色滤液①。则原混合物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分)(2017?德阳)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D.活字印刷2.(3分)(2017?德阳)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下列有关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 C.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元素构成 D.其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显红色 3.(3分)(2017?德阳)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 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4.(3分)(2017?德阳)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B.移开蒸发皿 C.倾倒液体D.测定溶液的pH 5.(3分)(2017?德阳)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操作Ⅰ~Ⅲ分别是溶解、加热蒸发、过滤 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除去 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 6.(3分)(2017?德阳)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比较Fe、Cu和Ag的金属 活动性将铁粉分别浸入CuSO4溶液和AgNO3 溶液 B除去CO中的少量CO2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C实验室制取CO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 锦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例1(广州市中考题)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 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 4,BaCl 2 和K 2 CO 3 中 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 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例2(北京市中考题)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 O 3,Ca(OH) 2 五种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 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 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图2 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推断题 1.下列图示中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G物质化学式是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中含有两种元素,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F可供给呼吸,X 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A是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C是气体肥

料:B、C、D、E、F分别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物质,E、F物质中不含有相同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圆中写出符合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C、F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A到E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 ,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C、D、E、F为不同类别的物质,B是一种可溶性的盐,D可用于造纸和纺织,C中含有两种元素,A与D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3)E溶液转化到D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5.如图A,B,C,D,E,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和C是两种酸,E可以制肥皂,用“一”表示两种物质

2016年吉林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6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牛肉干B.面包C.白菜D.牛奶 2.空气的成分中能使酥脆的饼干变软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 3.丁香花开的时节,远远的就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 A.体积小B.质量小C.不断运动D.有间隔 4.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中国科学家从植物中成功分离出的抗疟药的有效成分,它属于() A.单质B.纯净物C.氧化物D.混合物 5.下列操作中,玻璃棒其引流作用的是() A. 溶解B. 过滤C. 蒸发D. 测酸碱度 6.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KNO3B.K2CO3C.CO(NH2)2D.NH4NO3 7.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B.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电解水的负极产生氧气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符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D.电木具有热固性,可用作制插座 9.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 B.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C.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 D.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1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A. 向pH=10的K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用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C.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D. 20℃时,向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分)11.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镁离子的符号是; (2)X的值为; (3)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12.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厨房中的许多问题,如: (1)提倡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

全国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 (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 【解析】 【分析】 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详解】 (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 (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 2.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2016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完整答案解析

2016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达尔文 C.拉瓦锡D.牛顿 【分析】根据对空气组成研究史的了解、根据各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判断,选择最早提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即可. 【解答】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B、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学说;故选项错误. 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正确. D、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了解空气的发现史,可以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五氧化二磷B.大理石C.加碘食盐D.食醋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故B错; C、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C错; D、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A.Fe B.Zn C.Na D.Ca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德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德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12 N—14 O一16 Na—23 S一32 Cl—35.5 Ca—40 Fe—56 Cu—64 Ag—108 11. 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 丝绸 B. 草药 C. 茶叶 D. 瓷器 【答案】D 【解析】 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化合物,错误; B、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化合物,错误; C、茶叶含多种成分,主要是有机化合物,错误; D、瓷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是无机化合物,正确。故选D。 1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量取5.5mL液体 D. 称量10.05g固体 【答案】B 【解析】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支酒精灯,错误;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正确; C、量取液体时要求“量一次,程最小”原则,量取5.5 mL的液体不能用50 mL的量筒,应该用10mL的量筒,错误; D、称量固体的质量时,天平的左盘放置的是物体,右盘放的是砝码,而且不能精确到0.01g,错误。故选B。 13. 丁烯(C4H8)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烯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 丁烯中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C. 丁烯分子中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 丁烯分子中含有4个碳元素和8个氢元素 【答案】B

【解析】 A、由化学式可知,丁烯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6:1,故A错误; B、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2个电子层,故碳元素在第二周期,正确; C、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故错误; D、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D错误。故选B。 14.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 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 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2种物质反应生成1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正确; B、任何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正确; C、生成物中不能确定有氧元素,故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错误; D、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单质,故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故正确。故选C。 15. 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答案】D 【解析】 A、燃着的木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放在氧气中会燃烧的更旺,故正确; B、棉线点燃后没有烧羽毛气味,而羊毛点燃后有烧羽毛味道,故正确;

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E俗称纯碱,D、F都是常见的碱。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化合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CO2+2NaOH=Na2CO3+H2O 【解析】 【分析】 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碳酸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B(氧化钙)能转化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可能是氢氧化钙,C(二氧化碳)能与E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E可能是碳酸钠;D(氢氧化钙)与E(碳酸钠)能生成A(碳酸钙)和F,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F可能是氢氧化钠,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的化学式是CaCO3; (2)B→D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D是氢氧化钙,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4)C与F反应生成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