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功能

第二章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功能

第二章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功能
第二章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功能

第二章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

正确认识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对确立相应的动员战略思想,并推动动员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

要弄清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首先要理解战略的相关概念。

战略是什么?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和策略。国家战略是筹划和综合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和精神力量,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富国兴邦,以达到国家战略目标的科学和艺术。国家战略其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兴亡。

有什么样的战略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战略。战略思想是指导战争的基本观点,包括对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以及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等完整的观点,是在对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和自然条件等客观实际分析估计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制定国防政策、战略方针、建军和作战原则的理论依据。不同的国家、阶级以及它们的战略思想家,都是从其各自国家、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战略思想的,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国家特征和阶级特征。往往谋求地区、世界霸权的国家,奉行的是先发制人、突然袭击的进攻战略思想。而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国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国防动员是实施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防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国防力量建设与运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日本的战略理论家小山内宏在1972年出版的《现代战略论》一书中说,“国防战略”,“以守卫国土为目的”,“以军事力量保卫国家”,“保卫国民”。瑞典的国防战略以防止战争、保存国民为目的。80年代以来,外国和中国广泛使用这一战略概念,有些西方国家使用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政策”、“防务政策”等概念,与国防战略概念近似。它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受国家战略的指导和制约,通常由最高国防决策机构制定。美国把国防战略置于国家战略之下、军事战略之上。国防战略主要目的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综合运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技术及其他可能使用的手段,遏制和抵御外来侵略,确保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国防战略不仅重视运用实战手段打赢战争,而且重视运用威慑手段遏制和防止战争,维护和平。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是指国防动员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全局上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地位和作用。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动员是确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

军事战略,是国家军事斗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二是选择实现军事斗争目标的途径。无论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还是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都不能不考虑国家动员的基础和能力。

我国无论过去和将来都将一如既往的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作为防御型的军事战略,一般都以打赢可能面临的各种规模、强度不同的反侵略战争为出发点,无论打赢任何规模、强度不同的

反侵略战争,都将以与之相适应的动员基础和能力为前提,都不能忽视国防动员的基础和能力。例如,一个国家是立足于速决取胜,还是持久取胜,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是以何种手段或方式达成战争目的,等等,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判断武装力量动员、政治动员、经济动员、科技动员、支前动员、民防动员等动员能力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本国的动员实情和国防战略的现实环境作为主要依据,既不能超越现实国力允许的范围,也不能过高估计敌人的力量而畏敌如虎,采取“绥靖”政策。因为,无论保障国家安全、消除威胁的精神条件还是物质条件,无论是有形力量还是无形力量,也无论是现实力量还是潜在力量,都是制定和实施军事战略的客观基础和重要因素,忽视了这种客观基础和因素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核心内容

国防行为是国家的最高行为,是为了维护国家最高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即,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以及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综合手段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国防力量的运用、开展国防斗争、国防力量的建设和国防体制、法制建设。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人力、物力、财力、外交、精神诸要素调动、协调、汇集起来,平时作好充分的准备,一旦战时或紧急情况需要,运用动员体制的作用下,由国防动员潜力快速高效地转化为实力,为打赢反侵略战争、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可见,国防行为的根本目的主要是通过国防动员来达成的。国防动员在国防建设中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

三、国防动员是实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总体战”的重要保证

“总体战”是德国军事理论家鲁登道夫·埃里希提出的军事概念,其含义是:主张最大限度地动员发挥本国所有的物质力量进行全民战争,一切服从服务于战争,“倾全力以求胜利”;有足够的国防军和后备队,并有良好的训练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军事斗争要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精神斗争等手段相结合;战争中的军需民用要先行计划和准备,战争对经济具有极大的依赖性;临战时要迅速完成军队的动员、集结和展开等。

“总体战”是针对全面战争而言的,强调的是动员全民支持参加战争的重要性。从政治角度讲,“总体战”理论与指导我国革命战争、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的人民战争思想,十分相似。人民战争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通过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军事实践,全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战略思想。人民战争强调的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没有人民的支持,战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当今世界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地发动和卷入一场全面战争,全面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在逐渐减小,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局部战争,是高技术局部战争。虽然,高技术局部战争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小,但应对未来战争的动员准备必须是全面的。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的突然性、破坏性大大增强,远距离打击、不接触打击、精确打击成为高技术战争

的显著特点,即使是大国,战争的前沿和后方也已变得十分模糊,必须要求平时保持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才能预防和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而国防动员建设是一个整体工程,不仅要是从政治上精神上保证人民的国家认同,树立坚定的爱国思想和国防意识,而且要从物质上经济上进行科学有效的积蓄和储备,还要健全和完善动员体制机制,等等。国防动员建设要求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是长远的而不是临时的,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是着眼于战略的而不是战术的。因此,“总体战”理论对作好军事斗争准备,对打赢未来反侵略战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按照人民战争的“总体战”要求进行国防动员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四、国防动员是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目标的中枢

在国家安全遭受威胁的情况下,使国防实力能够迅速的“膨胀”起来,是国防动员的主要功能。在平时国家没有必要保持与战时相适应的军力,只要具备强大的战争潜力和将这种潜力转化为实力的体制机制,就可保障战时形成必要的军事实力,适应战争的需要。

战争潜力寓于国防动员潜力之中,而国防动员潜力则寓于综合国力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国力发展中,国防动员潜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战争潜力也得到了充实。在国防动员准备的过程中,对可用于战争(防御作战)的那部分综合国力进行科学规划,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并在战时通过动员实施的合理的区分和使用,即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战争的需要。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动员组织保证、体制保证尤为重要。没有完善的动员体制的保障,再强大的国力也很难迅速转化为国防实力。反之,没有完善的(设置科

学、指挥协调、上下贯通、反应迅速)国防动员体制的保障,不注重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一味强调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重要性,穷兵黩武,必然会拖跨经济,一旦国家经济崩溃,国防建设必然就不能自存自保,国防不能自存自保,国家陷入危险的境地便为期不远了。因此,实行防御战略的国家,必须将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紧密联系起来,通盘考虑,使两者互为保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国防动员就要发挥其中的体制和机制作用,成为二者的纽带和中枢。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都从本国利益出发,都不会轻易使用战争手段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多的是采取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战争不再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手段,世界各国为了确保和平,维护自身的利益,更加重“防”,而不是重“打”,把构建快捷高效的动员平台,增强威慑能力作为巩固国防的有效手段和措施,使和平能够更加持久,以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国防动员建设,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军民兼顾”的方针,建立健全国防动员领导体制,制定完善的动员法律体系,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国家建设的总体规划,着眼于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不断强化国防动员的功能作用,使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巩固我国国防,维护世界和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员建设之路,是我国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

功能是指事物所发挥的有利作用。

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是指国防动员本身所具有的基本作用。主要包括“积蓄”功能、“转化”功能、“连接”功能、威慑功能和复员功能。

一、“积蓄”功能

国防动员的“积蓄”功能,即,积蓄国防潜力的作用。

国防动员过程,一般分为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复员三个阶段。国防动员准备,是为了动员实施的需要所进行的一系列筹划和准备过程。可分为平时动员准备、临战准备和应急准备。国防动员准备的“积蓄”功能主要体现在和平时期,从物质和精神上建立、储备、巩固、增强国防动员潜力。

积蓄国防动员潜力,包含着积蓄政治精神动员潜力、军事动员潜力、经济动员潜力、科技信息动员潜力等,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实的,也有虚的,是在总体上是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防御的能力,即安全保障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断增强国防军事实力。国防军事实力是对战争起直接作用的主要因素,主要由军队、武器装备、军事体制、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等构成。增强国防军事实力,主要是在平时通过颁布一系列国防动员法律、法规、制度,并运用组织、行政、计划、科学确定战略战术等手段,加强军队和国防后备军建设,增强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发展提高国防科技水平,提高武器装备的科技信息含量,增强军事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做好战略物资储备等。

二是赋予社会重要生产部门和组织的国防功能,即,用法律的行政的措施规范诸如铁路、民航、港口、公路、运输、主要管道、重大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建设,使之符合平战结合的要求;赋予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轻工部门、其它生产厂家和大型流通企业战时军事生产、保障、供给的任务,在政策上给以一定的扶持和保护,以增强平战转换和战时生产的能力;同时,赋予城市规划和建设防空、防核、防化、疏散、隐蔽、持续保障的功能。

三是培养强化全体国民的爱国精神和国防意识,提高政治动员能力。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公民抵御外来侵略的精神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支柱,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只有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才能构筑起坚强精神长城。同时,要加强国防教育,树立全体国家坚强的国防意识。国防意识是公民对国家国防问题所持的思想观点,一般表现为公民对国家防卫和战争问题的关注程度,对国防建设和国防措施的认同感,以及对国家国防建设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要通过国防教育树立国民的国家忧患意识、国防战略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居安思危,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防建设,使国防深入人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国防意识作为“全民防御”的战略思想基础和全体国民的重要精神支柱。国家在国防动员准备中,通过对公民实施国防意识的培养,对于从思想上做好应对战争和紧急情况的准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高技术战争对公民国防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平时形式多样的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不断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构筑民族精神的长城,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形成压倒一切的气势,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一切胆敢来犯的敌

人望风而怯步,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政治精神力量的积蓄,决不能当作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进行长期的教育渲染,代代传承下去,不断的深化、巩固,才能铸就永不颓靡的国防精神长城。而科技信息动员能力的积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是一个不断淘汰和更新的过程,决不能墨守于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时期的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已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表现形式,战争的突然性、不可预见性大大增强,由于战争的突然性、不可预见性,使国防动员的“积蓄”功能更加明显。只有平时做好“积蓄”,在战争或紧急情况下,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容应对。前苏联、美国、瑞士、瑞典、以色列、英国这些国家是十分重视平时国防力量的“积蓄的”。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之所以及时调整工业布局,实施国民经济的战略东迁,完全得益于战前的“积蓄”。前苏联早在1928年就制定并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已基本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它的机械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和石油工业的总量,占欧洲的首位、世界第二位。它的钢铁、粮食等重大战略物资生产也迅速增长。并于1938年1月开始推行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到1941年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国防实力、经济实力已经相当可观。它的工业产值1928年仅214亿卢布,到1940年已增至1385亿卢布。1941年11月,在德国占领区,人口占全苏联总人口的40%,职工占32%,工业产值占33%,煤炭占63%,电力占42%,谷物占38%,重要战略物资产量占40—60%,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被破坏了68%。面对这种极端困难的局面,前苏联采取人

口和工业东迁的战略措施,共东迁了重要工业企业1523个,职工1000多万人(均为大型企业、军工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到1942年,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的改造工作,国防工业全面得到恢复,而且超过战前的水平,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以色列是一个弹丸小国,其现役部队不到15万人,而预备役实力则达46万人,为现役部队的2.5倍还多,而且战斗力要求不低于现役部队,它可以在24小时内动员40万预备役人员投入战争,整个动员力量可达到常备军的3倍兵力。

二、“转化”功能

国防动员的“转化”功能,是将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军事实力,即战争实力的作用。国防动员潜力是国防军事实力的基础,由于其自然散在的特性,不经过外在的作用,它是不会自行转变为国防军事实力的,只有通过国防动员体制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管理、控制、分配和使用,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强制手段,国防动员潜力才能转化为可资维护国家安全,适应战争需要的国防军事实力。

第一,和平时期,国家在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文化,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国家的主要资源使用重心和主要方向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无论平时国防建设、积蓄国防动员潜力、进行国防动员准备的需要,还是战时满足战争的需要,要改变资源的流向,这种调整,靠一般性的协调、调控是不能完成的,必须施加国家意志力的影响和作用,动用国家强制力才能达成,也就是说,达到要

改变国家资源的使用方向的目的,只有通过体现国家意志力的国防动员措施,才能实现。

第二,国家公民长期处于和平安定的环境,平时进行的国防教育、军事训练,虽然能培养公民一定的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但这种意识毕竟是一般性的意识,是一种完全脱离或远离战争甚至紧急状态现实实况的意识,公民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可能时时保持战时要求,一旦突然面临紧急情况或战争现实,往往思想上心理上准备不足,容易造成恐慌和混乱局面,特别是一旦面对突发性强、破坏强度更大的高技术战争,心理的负荷会加重,容易造成精神上迅速沉沦。因此,强有力的国防动员对化解公民心理上的精神沉疴十分重要。国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及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继续有效的政治教育、战争教育、思想动员、形势教育,就能统一国民的思想,消除战争顾虑,鼓舞斗志,树立信心,也才能有效的调动各种资源为战争服务。

第三,战争的核心力量是军队,军队也必须经过动员才能发挥作用。在平时,军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威慑力量存在,无论是编成情况,还是装备情况,均不可能保持战争状态。一旦战争爆发或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开拔,则必须迅速实现齐装满员,各种保障必须迅速配套到位。而各部队,各军兵种人员组成、装备配置、担负的任务又不一样,要实现协同展开,也必须行之有效的组织方案,服从统一指挥,否则会造成混乱。而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是多军种,多兵种,多方向,多层次,全方位立体的协同作战,范围涉及到海、陆、空、天、信息、电磁等诸多领域,涉及的部门、系统更加广泛,各兵种军种之间,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之间,军地之

间都必须保持紧密的联系高度的协同,才能形成整体的战争实力,做到这些只有国家发挥国防动员的作用。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典型的陆、海、空、天、电子一体化高技术战争。战争中,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无不所用其极,高技术装备以及高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美国大兵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许多高技术装备首次亮相战争舞台。这场战争,美国除动员了25万正规部队外,还征调了25万的预备役人员,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地方不同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打好这次高技术战争提供技术保障。美国不仅动员了它全部的军用卫星,而且动员了近70%的民用卫星为战争服务。美国正在建设的快速反映部队,目标是只要接到命令,可立即开赴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并投入战争。

三、“连接”功能

国防动的“连接”功能,是指国防动员建设过程中,发挥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主要表现在连接平时和战时、军队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一)连接平时与战时

国防动员的核心目的是适应战争满足战争的需要,平时的动员准备,很大程度上是战争动员的基本内容。如,国防动员潜力的积蓄,可为战争实力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防动员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可为战时体制的快速转换创造条件。在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由于战争的突发性增强,破坏性加大,战争的进程大大缩短,战争的消耗巨大,谁将能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往往在战争爆发的初始就能够决定下来。那么,战争的胜利就更多地有赖于平时的动员准备程度。平时的动员准备充分,积蓄的动员潜力巨大,

转化能力强,取得胜利的把握就大,否则,取得胜利的把握就渺茫。因此,只有平时在国防人力、物力、财力上有充分的准备,动员体制健全完善,平战转换能力强,才能有效保证战争的需要,才能在战争的初始阶段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权。由此可见,平时动员准备是战时动员的基础,战时动员则是平时动员准备的最终目标,从平时动员准备到战时动员的开展和实施这一过程是靠国防动员本身来连接的。

(二)连接军队和地方

国防动员连接军队与地方的功能,是指国防动员可以使军队与地方保持息息相通的关系。无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还是国防建设事业,军队与地方都不可分离,都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军队无论平时的建设还是战时遂行作战任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离不开地方的支援和储备,这种支援和储备要通过国防动员体制的、计划的、法律的、行政的措施才能实现。例如,平时和战时的兵员补充,重要的物资储备、交通运输保障、工业企业的军品民品生产转换,战时的支前参战,战时的秩序维护、军用设施的管护、民力的征调等,都需要依靠地方去完成。而地方赖以发展的和平稳定环境要依靠军队来保证,地方在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其它重大紧急情况的时候,也需要军队的支援和帮助,这当中,军队的调动,也同样需要体制的、法律的、计划的、行政的措施加以保障才做得到。

(三)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相反相成、互为依赖的关系。平时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是为了增强包括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

任何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上去了,物质基础坚实了,国防建设才能有保证。而经济建设必须有巩固的国防作为坚强的后盾,只有可靠的国防才能造就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经济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发展的成果才能保得住。因此,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必须协调发展,既不能以牺牲经济建设为代价来建设国防,也不能因为经济建设而放松国防建设影响国家的安全。那么,要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就要通过国防动员体制和计划来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安排,做到军民结合、长远结合、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平衡发展。

四、威慑功能

威慑,就是国防实力发挥出来的使敌人望而生畏望而退缩,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目的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国防军事效能。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是指国防动员具有显示战争决心和足够实力,使敌方望而生畏望而退缩的作用。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上,当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国防动员的一系列活动所显示的国防力量对敌方的行动和目的将形成影响和制约,通过这种无形的影响和制约,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使本国获得平安。

具体来讲,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动员是卫国决心的充分显示

一个国家国防实力如何,平时的国防动员准备情况就是很好的证明。国防实力过硬的国家,平时国防动员准备必然显示出一个国家具有浓烈的安全防患意识,显示出一个国家对外的高度警惕性,也必然表明一个国家承认对本国安全的威胁因素依然存在,表明一

个国家捍卫本国利益的坚强决心,表现在国防政治上、国防精神上是一种决不屈服的意志,是一种顽强的斗志,是一种敢打必胜的信心,是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这样的力量,任何聪明的敌人都不可能置若罔闻,无动于衷,都要掂量三分的。北欧小国瑞士是一个富庶的国度,有着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法西斯德国对它是觊觎已久。但为何一直不敢下手?就是因为瑞士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国民的爱国意识、国防意识、尚武意识很强,有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平时它只保持不到2万的常备军,但可在48小时之内使全国的兵力增加到110多万人。瑞士政府规定,凡20—50岁的武装民兵,都由政府统一配发给每人一支自动步枪或冲锋枪和手枪,子弹24发,并统一配发军服。狡猾的希特勒经过再三权衡,选择了让瑞士保持中立。

(二)国防动员是战争势实力的显示

国防动员活动包括国防动员准备、动员的实施和复员三个基本环节,国防动员准备不仅是硬实力(军队、武器装备、物资储备等)的准备,还有软实力(精神力量)的准备,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是构成国防军事实力,既战争实力的最主要因素。国防动员的实施是国家在遭受战争或重大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调动国家精神力和物质力以应对战争威胁和其它安全隐患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终极目标是满足国家自卫型战争的需要。在国防动员过程中,精神力量、物质力量的组织、准备、调动、使用,无不是战争实力的直接或间接的显示,这种战争实力的显示对敌方而言无疑是一种威慑力量。2004年8月,我国在东部沿海试射了一枚“东海——10”型巡航导弹,该型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目标误差不超过10米。这

次导弹试射虽然是正常的演习,但正直台湾地区举行所谓的总统选举,台分子活动猖獗,选择在这个时间进行,对台分子是一种震慑。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面,开展大办民兵师活动,对加强我国国防力量,增强我国国防威慑力,具有积极作用。就连赫赫有名的二战名将蒙歌马利观看我国民兵军事演习后,无不感慨的说:“战争的规律之一是不能进攻中国,要是进攻中国就一定大倒其霉。因为中国就象一块吸水石一样,任凭你有原子弹,有大量新式武器装备也无济于事,必将被中国人民所击败”。蒙歌马利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就是他看到了我国当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体制所产生的巨大威慑力。

五、复员功能

国防动员的复员功能,是指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从战时状态或非常状态转入平时状态或正常状态所发挥的作用。“战”转“平”与“平”转“战”一样具有战略意义。“平”转“战”是为了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夺取战争的胜利,排除战争威胁,保障国家的安全。“战”转“平”是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巩固胜利果实,消除战争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只要是战争都会造成破坏,当战争的发展态势已经十分明朗化,战争逐渐进入尾声,战争的危险逐渐消失,战争的结束指日可待,人民群众渴望和平建设家园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国家就要考虑体制的转轨问题,即,将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等从战时状态转入平时状态,以利于抓住有利时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复员过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必须要用国家的意志力才能实现。如,

军队的缩编,武器装备的处理,城市灯火、交通管制的取消,航空航运限制的取消,征召人员的优抚和安置,企业的军转民生产,征用民力的补偿,市场的正常开放、宣布战争结束等等,只要国家利用动员的体制和手段才能做的到。国家从紧急状态恢复到平常状态,也同样需要国家意志才能完成。

总之,复员和动员一样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地区、部门、团体、组织都没有权利作出复员的决定,取消战争状态、发布复员令、取消紧急状态等,必须由国家最高层,既国家动员决策机构作出。因此,复员是国防动员特有的功能。

练习题:

1、国防动员的具有哪战略意义?

2、国防动员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国防教育主要内容有些

国防教育主要内容有些 国防教育主要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历史、国防法制、国防体制、国防动员、国防经济、国防外交、国防体育、国防常识等。 拓展资料: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 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范围广泛。 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小学、中学、大学附上国防教育。 重要地位 1.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具有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作用。 2.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 3.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指为 ___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建设,是维护 ___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建全国防法规体系: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重点是武装力量建设。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国防动员知识

国防动员知识 国防动员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是发展和积蓄国防潜力,形成将这种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机制,一旦国家需要即可快速、高效、安全地由平时向战时体制转化,从而对国家全部力量实行统一领导、球阀控制、调整和分配,以保障国家作战的需要,尽快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一节历次战争的经验教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从1939年“闪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国家在战争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例如波兰,1939年3月就被德军包围,而波兰到8月20曰才下达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月底波全军瓦解。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就被击败。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动员令,48小时动员30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万猛增到40多万,很快地扭转了战局。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争爆发第二天就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过运河西岸,重创埃军。这次战争以色列所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 上述事实表明,一个国家当遭到突然蝶阀袭击时,往往是在比较被动和仓促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因此,战争动员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搞好国防动员可以提高应付突发战争的能力,掌握战争主动权

国防动员知识演示教学

国防动员知识

国防动员知识 国防动员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是发展和积蓄国防潜力,形成将这种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机制,一旦国家需要即可快速、高效、安全地由平时向战时体制转化,从而对国家全部力量实行统一领导、球阀控制、调整和分配,以保障国家作战的需要,尽快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一节历次战争的经验教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从1939年“闪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国家在战争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例如波兰,1939年3月就被德军包围,而波兰到8月20曰才下达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月底波全军瓦解。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就被击败。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动员令,48小时动员30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万猛增到40多万,很快地扭转了战局。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争爆发第二天就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过运河西岸,重创埃军。这次战争以色列所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 上述事实表明,一个国家当遭到突然蝶阀袭击时,往往是在比较被动和仓促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因此,战争动员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搞好国防动员可以提高应付突发战争的能力,掌握战争主动权 现代战争,往往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陆地、空中、海上同时进行,前方后方都是战场。这对于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国家来说,是一场你死我活、存亡攸关的考验。平时动员的准备如何,临战时的应急动员如何,战争进程中的持续动员如何,对于战争的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战争动员的组织水平高,就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动员,实行战略展开,以稳定战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战争动员组织得不好,则会在突发战争面前措手不及,被动挨打,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危及整个战局。 (二)搞好国防动员可以满足战争消耗的需要,为取得战争胜利不断提供有利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权 第三章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与潜力统计调查 第四章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 第五章预备役人员的储备与征召 第六章战略物资储备与调用 第七章军品科研、生产与维修保障 第八章战争灾害的预防与救助 第九章国防勤务 第十章民用资源征用与补偿 第十一章宣传教育 第十二章特别措施 第十三章法律责任 第十四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防动员的准备、实施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 第四条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和组织在和平时期应当依法完成国防动员准备工作;国家决定实施国防动员后,应当完成规定的国防动员任务。 第六条国家保障国防动员所需经费。国防动员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第七条国家对在国防动员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权

第八条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第九条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制定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实施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的议案,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和国家主席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国防动员的实施。 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直接威胁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时,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采取本法规定的必要的国防动员措施,同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第十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贯彻和执行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决定实施国防动员后,应当根据上级下达的国防动员任务,组织本行政区域国防动员的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国防动员工作。第十二条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议定的事项,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 第十三条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依法履行有关的国防动员职责。 第十四条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的威胁消除后,应当按照决定实施国防动员的权限和程序解除国防动员的实施措施。 第三章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与潜力统计调查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国防动员计划、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和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制度。 第十六条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根据国防动员的方针和原则、国防动员潜力状况和军事需求编制。军事需求由军队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 国防动员实施预案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当在指挥、力量使用、信息和保障等方面相互衔接。 第十七条各级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的编制和审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动员的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将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纳入战备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落实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

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 同学们,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国防动员。主要讲3 个问题:一是国防动员的意义; 二是国防动员的内容;三是国防动员的特点。 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是指为捍卫国家利益达到国家防务的目的,国家采取 有效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而 进行的动员。在我国国防动员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 多年前的夏朝,夏启(大 禹之子)为征讨扈氏,在甘地采取战场誓师的形式(史称甘誓),进行了有史记载的 第一次国防动员。到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连续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国防动员随之 趋于频繁,促进了国防动员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兵役动员体制。到了近、现 代,由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争手段日趋复杂,国防动员在赢得战争胜利、保卫 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促使国防动员的体制日趋完善。在我国的历次国内 革命战争中,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动员工作,注重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为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应对局部战争和突发自然灾害中,国防动员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有力地保卫了人民的和平生活环境和国家安全。为加 强国防动员建设,我国于2010 年2 月26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并于2010 年7 月1 日起施行。 一、国防动员的意义 国防动员属于国家战略问题,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 危。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无论是常 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都离不开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是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从1939 年“闪 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 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 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 些国家在国防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1939 年3 月波兰 就被德军包围了,但是波兰到8 月20 日才下达全国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 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 月底波兰全军瓦解。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 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严重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内就被击败。相 反,国防动员进行的快速有效,也会扭转战局。如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 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 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战争动员令,48 小时动员了30 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 万猛增到40 多万,很快扭转了战局。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争爆发第二天就 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破运河西岸,重创埃军。这次战争以色列所 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如果说 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 现代战争,往往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陆地、空中、海上、电磁等领域同时 进行,前方后方都是战场。这对于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国家来说,是一场你死我活、 存亡攸关的考验。平时动员准备的如何,临战时的应急动员如何,战争进程中的持 续动员如何,对于战争的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防动员的组织水平越高,就 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动员,实行战略展开,以稳定战 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国防动员组织得不好,则会 在突发战争面前措手不及,被动挨打,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危及整个战局。

国防动员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题

国防动员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题 测试题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一、选择题(每道题有1个或多个正确答案)(4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10年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 ) 起施行。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2、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 ) 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 A、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 B、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C、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 3、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 ) 的原则。 A、统一领导、全民参与 B、长期准备、重点建设 C、统筹兼顾、有序高效 D、全面建设、科学统筹 4、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 )。 A、增强国防观念 B、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 C、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D、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拒不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 ),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上级机关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造成恶劣影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 D、有关国际组织 6、企业事业单位投资或者参与投资列入目录的建设项目建设或者重要产品( ) 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 A、研究 B、开发 C、经营 D、制造 7、预备役人员按照专业对口、便于动员的原则,采取( )进行储备。

国防的概念及基本职能

1.国防的概念及基本职能?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职能是捍卫国建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2.国防的类型按性质如何划分? 按照性质可分为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我国国防属于自卫型国防。 3.公民的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支持国防建设和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 4.《国防法》、《兵役法》的概念 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兵役法是指调整国家兵役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任务。 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宗旨: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的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领导机关: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的组成。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7.解放军有哪些兵种? 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8.中国有哪些军区? 沈阳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四川军区

9.国防动员的概念、动员的内容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国防动员包括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动员的内容通常包括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和政治动员等。 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 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 国防动员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国防动员是支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0.国防教育是什么?主要内容?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 国防教育的内容: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 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11.同时拥有常规潜艇、核潜艇的国家有哪些? 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 12.中国今年的军费预算是多少? 6702.74亿人民币 13.军事思想的概念、特点。 概念: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于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特点: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阶级有不同的认识。 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产生于战争中。 具有不同的时代性,不同时代具有其各自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国防动员基本理论复习题目

《国防动员基本理论》复习题 一、填空 1、战略学说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 2、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等各个方面的总体力量。 3、国防动员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防动员的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构成国家的四基本要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复员是利用国家建立的动员系,包括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 7、国防动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武装力动员的对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国防动动员的特点是:规模小、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国防动员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国防动员的主体是()。 A、军队 B、人民群众 C、国家 D、后备力量 2、国防动员主要用于() A、用于战争 B、用于威胁 C用于政治斗争 D、用于国家建设3、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是要体现在()。 A、实力 B、决心 C、认知 D、国家 4、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角主体的()战争动员。 A、自卫型 B、自主型 C、积极防御型 D、进攻型 5、国防动的积蓄功能,即积蓄()的作用。 A、军事力量 B、综合实力 C、战争潜力 D后备力量 6、国防动员的连结功能主要表现在连结()。 A、平时与战时 B、人民与群众 C、军队和地方 D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7、国防动实施的基本要求是()。 A、集中统一 B、快速高效 C、灵活应变 D、安全可靠 8、武装力量的复员的主要内容是()。 A、收缩编制 B、减少兵员 C、处理武器装备 D、处理军用物资 9、国防动员实施的基本程序是()。 A、动员决策 B、发布动员令 C、加强动员机构 D、修订动员计划 E、组织调动国防资源 F、统一行动动员 J、检查与评估 10、历史上首次进行总员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奥胸帝国 三、名词解释 1、国家 2、综合国力 3、战争动员

第二章--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功能

第二章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 正确认识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对确立相应的动员战略思想,并推动动员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 要弄清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首先要理解战略的相关概念。 战略是什么?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和策略。国家战略是筹划和综合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和精神力量,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富国兴邦,以达到国家战略目标的科学和艺术。国家战略其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兴亡。 有什么样的战略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战略。战略思想是指导战争的基本观点,包括对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以及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等完整的观点,是在对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和自然条件等客观实际分析估计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制定国防政策、战略方针、建军和作战原则的理论依据。不同的国家、阶级以及它们的战略思想家,都是从其各自国家、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战略思想的,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国家特征和阶级特征。往往谋求地区、世界霸权的国家,奉行的是先发制人、突然袭击的进攻战略思想。而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国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国防动员是实施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防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国防力量建设与运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日本的战略理论家小山内宏在1972年出版的《现代战略论》一书中说,“国防战略”,“以守卫国土为目的”,“以军事力量保卫国家”,“保卫国民”。瑞典的国防战略以防止战争、保存国民为目的。80年代以来,外国和中国广泛使用这一战略概念,有些西方国家使用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政策”、“防务政策”等概念,与国防战略概念近似。它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受国家战略的指导和制约,通常由最高国防决策机构制定。美国把国防战略置于国家战略之下、军事战略之上。国防战略主要目的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综合运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技术及其他可能使用的手段,遏制和抵御外来侵略,确保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国防战略不仅重视运用实战手段打赢战争,而且重视运用威慑手段遏制和防止战争,维护和平。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是指国防动员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全局上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地位和作用。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动员是确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 军事战略,是国家军事斗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二是选择实现军事斗争目标的途径。无论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还是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都不能不考虑国家动员的基础和能力。 我国无论过去和将来都将一如既往的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作为防御型的军事战略,一般都以打赢可能面临的各种规模、强度不同的反侵略战争为出发点,无论打赢任何规模、强度不同的

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

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 国防教育主要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历史、国防法制、国防体制、国防动员、国防经济、国防外交、国防体育、国防常识等。 就其内容而言,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属于国防理论和国防精神方面的教育。国防理论主要有国家与国防、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国家防卫的方针与战略,以及与国防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外交等方面的理论。国防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爱国尚武精神,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国际主义精神等。 二是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方面的教育。主要有国防历史、领土疆域、国家武装力量、国防科技、体育、法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常规武器的运用、军事技术战术、战场救护、防空袭、“三防”等技能。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小学、中学、大学附上国防教育。

国防动员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国防动员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动员参谋 任务繁重、关系重大的国防动员建设,不仅有赖于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性的要求,还有赖于科学的形式和方法。而科学的形式和方法,不一定是世界最先进的形式和方法,却一定是既具有世界最先进因素又适合本国国情的形式和方法。对于21世纪初中国的国防动员建设而言,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形式和方法,应当是他将国防动员建设推向深入的关键所在。 一、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有力的战略指导 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国防建设战略举措。因此,搞好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方法,就是加强对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指导问题,以此汇集各方面的力量,统一各方面的思想和行动,有目标、分阶段的开展军民融合式国防建设,使之能够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 对国防动员建设实施有力的战略指导,关键在于适时提出国防动员建设的指导方略。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均表明,一国的发展和振兴需要英明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也需要可供遵行的指导方略。原因在于: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解决的是基本方向和思想主旨问题;指导方略解决的是战略任务、战略步骤和战略举措问题。没有英明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难以产生强国、强军的指导方略及其实践效应;没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方略,再好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必然无法实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国防动员建设都曾是党和国家反复强调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但是,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虽然在某些领域和某些建设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却没有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上,收到总体性、阶段性的战略效应。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适时地为实现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确定可供各方面遵行的指导方略。因此,在使国防动员建设得到切实的加强,首先就要尽快研究确立国防动员建设的指导方略。主要包括:一是研究确立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任务,二是研究明确国防动员建设的步骤及阶段性发展目标;三是研究确定国防动员建设的总体战略举措。 关于国防动员建设的战略任务,似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21世纪前期中国的安全与发展提供支撑性的国防动员能力;第二,有效缓解技术密集型军队日益增长的经费需求与军费投入有限的矛盾,加快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构想;第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效实现国防能力的生成,全面提升军力+民力的综合国防能力。 关于国防动员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考虑到国防动员建设的现状、总体性战略任务和国际安全形势提出的客观要求,在今后12年的时间里,分三个阶段完成“目标调整”、“基础构建”和“能力形成”的战略任务。第一个阶段为“目标调整期”,时间是“十一五”的后两年,其阶段性目标是:在对国防动员建设现状及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国防动员建设的顶层设计,从中对国防动员建设的目标及现行作法做出战略性调整。第二个阶段为“基础构建期”,时间为“十二五”期间,其阶段性目标是:根据新的发展目标,以国防

国防动员(单选题)

二、多选题

版权所有:军体部第3页

1 1 1 1 1 1 1 1 1 1 1 国防动员亦称( A )。战争动员作战计划作战准备战前准备 A 36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 D )和实 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 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 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计划战争准备作战预计作战准备战争 D 37 1 就国防动员的内容来说,下列不属于 国防动员的是( C ) 人民武装力量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人民军队动员国防交通动员 C 38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 C )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 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 力、物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打击计划战争准备 C 39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 C ) 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 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计划状态准备状态平时状态等待状态 C 40 1 国防总动员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 ( A )。 国防动员国防准备国防计划国防预算 A 41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 入( C )所采取的对人力、物 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敌对状态准备状态战时状态战后状态 C 42 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 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 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 C )、 物力、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武器粮食人力船只 C 43 1 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 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 D )。 有利保障必要条件前提重要措施 D 44 1 人民武装动员是国家将( B )充实 到军队,使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由平 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进行的活动。 预备力量后备力量准备力量预留部队 B 45

国防动员基本理论试卷 2

国防动员模拟试卷 出卷人:10国防刘璐9001510067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国防动员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 、_____ 。 2.国防动员的功能的主要包括:_____功能、_____功能、_____功能、_____功能、_____功能。 3. __________是国防动员的核心。 4.国防动员的主要类型有:_____和总动员、秘密动员和_____ 、应急动员和_____ 。 5.政治动员是国防动员的________。 6.国防动员潜力的积蓄和开发的基本途径是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_____为先导,以武装力量质量建设为重点,以______为根本。 7.建设完善的动员体制一般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战结合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战争动员 国防动员体制 国防动员准备 国防动员实施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①国防动员属于战争动员的范畴。() ②局部战争是样式一般可以分为跨战区动员、战区动员和应急动员。() ③持续动员是应急动员的基础。()

④武装力量动员通常包括现役部队动员、预备役部队(预备役人员)和民兵动员。() ⑤新时期我国国防动员准备的原则主要是服从大局、协调发展;打牢基础、突出重点;注重质量、提高效益;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⑴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 ⑵简述秘密动员与公开动员的关系 ⑶国防动员的基本领域包括哪些 ⑷国防动员潜力要素有哪些 ⑸国防动员体制的作用 ⑹国防动员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0分) 如何认识21世纪国防建设中的国防动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 2.积蓄转化连结威慑复员 3.武装力量动员 4.局部动员公开动员应急动员 5.先决条件 6.发展科技提高国民素质 7.集中统一分层授权上下贯通精干高效反应灵活 二.名词解释 战争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国防动员体制:是国家关于国防动员的组织系统、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相互关系的规范。 国防动员准备:是指国家为战时迅速实施动员,平时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筹安排所采取的措施。

军事理论重点内容

军事理论重点内容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 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 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 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七、武经七书的含义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八、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形成: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形成的时

第4讲国防动员

第四讲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1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今年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该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高国防动员能力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建设进入了一个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对于正确处理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打赢未来反侵略战争,增强国家应对紧急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 在古代,国防动员的核心是组织和装备一支可用来应付战争的国家武装力量。随着社会经济和战争形态的发展,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从宪政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国防动员制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防活动,并逐步把其功能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使其具有“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的多重功能,成为国家国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一)应战功能 国防动员的应战功能,简单的说,就是指国防动员在服务于战争方面的作用和效能,是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也是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胜战功能——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古往今来,国防动员对于发挥国防资源的综合效能、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战争突然降临的情况下,它所表现的作用就更加明显、更加突出。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德国集中三百万兵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的一千四百公里边境,对苏联发动了所谓闪电进攻。战争的第一周,德军即攻占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苏军三个集团军被歼,三十三万人被俘。三周后,德军深入苏联领土近六百公里,苏军损失了九十四个正规师,占前线兵力的70%。七月十六日,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苏军又损失四个集团军,约四十万人。十月,苏联西部重镇基辅、布良斯克、维亚兹马等相继陷落,苏军损失 1《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程》,第39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学生军训办公室,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第九章 国防动员的实施

第九章国防动员的实施

第九章国防动员的实施 国防动员的实施,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受到侵略,国家安全遭到威胁或遇到其他紧急状况下,由国家依法运用国家的权力将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动员实力的行动,是国防动员由准备付诸实行,由动员计划变成动员行动的进程。它是国防动员的实质性和决定性阶段。国防动员准备是动员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动员实施则是动员准备的目的和归宿。 第一节国防动员实施的特点及时机选择 一、国防动员实施的特点 国防动员实施是直接为战争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计划性、强制性和紧迫性等特点。 (一)国防动员实施的社会性 国防动员实施是关系国家安危和战争胜负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一个牵涉面广、内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是军队工作,又是地方工作,既是军事问题,也涉及经济问题,既涉及国家的利益,也涉及全部社会集团和个人的利益,它要求全社会都要广泛参与,是全部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共同承担的义务,是全社会性的行为。国防动员的实施,国家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直接影响到全部的社会生产、生活。国防动员的实施,不仅是国家集聚战争力量、谋求打赢战争的需要,也是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适应战争环境、减

少战争伤害的需要。而且,进行战争仅靠军队的力量是不够的,它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例如,兵员的补充、物资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工生产通信保障等大量的工作都要地方来完成。因此,实施国防动员实施必须要认识到其社会性的特点。 (二)国防动员实施的计划性 国防动员实施的计划性,是指国家在国防动员实施的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调配和使用,依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和方案有步骤、按比例地进行。国防动员实施依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和方案有步骤、按比例地进行,目的是保证动员的科学性、和条理性,避免动员实施的盲目性。 国防动员实施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战争的需要,科学合理地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配使用是保证战争顺利进行的关键。战争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消耗过程。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科学、周密、全面的动员实施计划是不能适应战争需要的。对战争的投入,必须依照战争的特点和进程,有针对性地合理地渐进实施,才能持续保障战争的有效供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力的功效。因此,国家平时科学制定动员实施计划,战时依照动员计划协调指导动员实施工作,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是提高动员效率的重要措施,是打赢战争的关键环节。 (三)国防动员实施的强制性 国防动员的实施是国防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侵略或威胁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国家意志高于一切,全体公民和社会组织都必须服从国家意志。国家动员的意志往往通

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动员的建设和发展(上)

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动员的建设和发展(上) 毕智勇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各位学员,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汇报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关于国防动员的概念;第二是我国国防动员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三是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形势;第四个方面是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第是谈几点思考。 一、国防动员的概念 国防动员是一个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战争动员,即国家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资源,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国防动员从我国发展的过程来看,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是沿用“战争动员”的概念。当时开始在国家发改委研究战争动员法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因为考虑到8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的时候正处于一种和平的环境,“战争动员”比较刺耳,所以后来就把“战争动员”改为“国防动员”的概念。 (一)国防动员的分类 按照规模来讲,国防动员我们国家叫做局部动员和总动员,这在《国防动员法》里边已经十分明确。在国外来讲,各个方面略有不同。例如,美国的动员体制划分比较细,分了六个等级,前期有一些局部动员,是通过征召预备役的人数、规模来确定等级,下面有局部动员、全面动员,还有总动员。我国只分了局部动员和全面动员两个方面 按阶段划分来讲,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国防动员分为准备、实施和复员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覆盖了整个过程。也就是说,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平时是准备阶段,一旦战时或者临战的时候,实施就是动员的一个过程,最终战争结束以后,还有一个复员的问题。还有另外一种观点,是把动员和复员并列来看,由平时转为战时叫动员,由战时恢复到平时叫复员,这也是一种划分方式。在这种划分方式里面,动员又划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从我们国家的《国防动员法》来讲,实际上是采用后一种两个阶段的概念,也就是说动员和复员是并列的,在《国防动员法》里规范的一些程序和要求来讲,都是讲的是动员,也就是说平时的准备和实施。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通常在制定国防动员的一些规划也好、计划也好,都是准备阶段的工作。 从功能上来讲,国防动员具备打赢战争和慑止战争的双重功能,也就是一个国家要想打赢战争,那么必须要有一定的动员准备或者动员力量,它是保证打赢的重要基础。过去军队常讲一句话,叫“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所以它体现了这么一种精神。随着动员能力的不断强大,同时有一种威慑作用,可以慑止战争。 动员在平时建设过程中,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什么说是桥梁和纽带呢?第一,它是平时和战时的一种桥梁和纽带,国家一旦战争需要,是一种战时、平时的互相转换,体现了一种桥梁和纽带。第二,它是经济和国防的一个桥梁和纽带。无论是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是综合实力,如何为战争服务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第三,这是我们国家独有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