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入门知识介绍

语言学入门知识介绍

语言学入门知识介绍
语言学入门知识介绍

Linguistics

“Lan guage is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1.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语言的本质特征

①arbitrariness ②duality③Creativity/Productivity④Displacement ⑤cultural transmission ⑥interchangeability

3 语言学的分类

.①Phonetics i

Articulatory phonetics / Acoustic phonetics / Auditory phonetics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nsonants

Places of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plosive nasal, trill , lateral, fricative, approximant, affricate.

Places of articulation: bilabial, , Labiodentals, dental, alveolar, retroflex, palate-alveolar, palatal, velar uvular, glottal.

. The classification of vowels: the height of tongue raising (high, mid, low), the position of the highest part of the tongue(front, central, back), and the degree of lip rounding(rounded, unrounded)

②Phonology i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sound patterns of languages.

phonemes :a distinctive sound in a language.

Allophones :The nondistinctive sounds are members of the same phoneme. Minimal pairs word forms which differ from each other only by one sound.像pat和bat能区别不同音位的成对单词叫最小意义对(minimal pair)。能区别音位的成组单词叫最小意义组(minimal set),如feat, fit,fat,fate,fought, foot。Free variatio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Not all the speech sounds occu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When two sounds never occu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P/ and /Ph/ these two allophones of the same phoneme are said to be i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6.Suprasegmental phonology: syllable(音节), stress,(重音) word stress, sentence stress. pitch (音调) and intonation(语调).

Phonetics studies the production and perception of a language, while phonology studies the manner of articulation of sounds

③.Morphology i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form of words. Inflection and word formation曲折变化和词的形成

(1)inflection : talk-talks/talking/talked

(2)word formation

Compound: blackboard hand-made traffic light .earthrise playboy Derivation: length+th= lengthen

Lexical meaning

(1) ①invention: nylon coke quark ②blending: breakfast +lunch --- brunch smog motel Medicaid- medical+ aid sitcom-situation+ comedy ③abbreviation: advertisement---ad④acronym : BBC WTO ⑤borrowing : French: atom Chinese: Kung-fu Japanese: Judo ⑥clipping:

auto-automobile doc –doctor uni-univerisity photo-photography

maths-mathematics

(2 ) semantic change

①broadening: bird

②narrowing: camp: open field/ a place where person is lodged in tents or huts

Girl –young person of either sex/ young woman

③meaning shift: bead: prayer-the prayer head

Nice: ignorant-good lust: pleasure- sexual craving Morpheme: the smallest unit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and content.

Types of morphemes: They are roots(词根), affix(词缀) and stem(词干). prefix, suffix infix

④Syntax(句法) i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into sentences.

.⑤Semantics(语义学) i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⑥Pragmatics(语用学)i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context. Macrolinguistics

⑦.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 is the study of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s.

Sociolinguistics / Psycholinguistic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Mathematical linguistic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3 语言的功能

①informative ②interpersonal function ③performative④emotive function

⑤phatic communion ⑥recreational function⑦metalingual function

4 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

.①descriptive(描述性) and prescriptive(规定性)

②synchronic(共时) diachronic(历时)

③langue 语言and parole(言语)

④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1 Noam Chomsky

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得创始人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他提出了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他认为儿童天生有掌握所有语言的能力

2 Halliday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

3 Austin: 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4 Saussure: 瑞士语言学家,始创了structuralism 结构主义语言学

5 Bloomfield 他发展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语音为标准音。 2.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最大的特点是。 3.现代汉语方言中,粤方言的代表话是。 4.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是。 6.普通话声母j、q、x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 7.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类型单位是。 8.现代汉语普通话有个声母(含零声母)。 9.普通话阳平调的调值是。 10.现代汉语普通话大约有个音节(包括声调)。 11.汉字是的书写符号系统。 12.《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分别是字。 13.汉字在历史上曾经被我们的邻国使用,现在还在使用部分汉字。 14.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是。 15.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 16.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是。 17.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拟声词四种形式。 18.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三种形式。 19.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和民族性。 20.词语的褒义、贬义关注的是词义的。 21.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是。 22.词汇由和一般词汇组成。 23.歇后语“外甥点灯——照舅”是采用的方式来表达语义。 24.双音节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 25.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 26.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 27.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28.“既然”在复句中表示的关系。 29.“不是A而是B”是关系的复句。 30.大多数“把”字句中,“把”引出的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质、音色。 2.声调是汉语区别意义的重要语音手段。 3.儿化词都是名词。 4.轻声不是一个单独的声调。 5.汉字是由笔画直接组成的。 6.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演变的过程。 7.一般认为,古代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8.单纯词不一定都是单音节的。 9.“姐姐”是叠音单纯词。 10.“舍不得”是惯用语。 11. “笔直”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12.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词、短语、单句、复句。 13.“老师”和“教师”的最大区别是所指对象的年龄不同。 14.“我的中国朋友李小京”是偏正短语。 15.“你什么都不买吗?”是特指疑问句。 16.“他这样有本事的人,我很佩服。”是单句。 17.“他希望领导派他到海外教汉语。”从整体上看是兼语句。 18.“与其长期租房,不如贷款买房。”是假设复句。 19.“我们要夹起尾巴做人。”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20.“我今天是无事不登金銮殿。”运用了夸张修辞格。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苏州话属于。 A 粤方言 C 闽方言 B 吴方言 D 北方方言 2.普通话有韵头 A 2个 C 4个 B 3个 D 5个 3.普通话有韵尾 A 4个 C 5个 B 3个 D 6个 4.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是。 A d、t、g、k C b、p、d、t、g、k B b、p、g、k D d、t、g、k、n、l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中国语言学必读必备书目400种

中国语言学必读必备书目400种 北京大学语言学院推荐 (英)The Categories(范畴):亚里士多德 (英)THE DEVIL’S DICTIONARY(魔鬼词典)-- AMBROSE BIERCE(阿姆布诺斯·比尔斯) (英)The Foolish Dictionary(愚蠢的词典)-- Gideon Wurdz(吉顿·伍兹) (英)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美]塞尔[Searle,J.R.] (英)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育[英]哈切(Hatch,E (英)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习得 (英)当代句法理论通览 (英)当代语义理论指南--[美]拉宾(Lappin,S.)著 (英)德里达--诺利斯 (英)汉语方言的连续变化变调模式--陈渊泉 (英)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美]吉(Gee,J.P.)著 (英)会说话的哺乳动物:心理语言学入门 (英)剑桥语言百科词典 (英)交际语言教学论 (英)句法:结构、意义与功能 (英)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美]斯科隆(Scbllon,R.)等著 (英)历史语言学 (英)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英)乔姆司基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英)人类语言学入门 (英)认知语言学入门 (英)社会语言学教程 (英)言语的萌发:语言的起源和进化 (英)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美]塞尔(Searle,J.R.)著 (英)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英)英诗学习指南: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英]利奇(Leech,G.N.)著 (英)语法化学说 (英)语料库语言学 (英)语料库语言学入门[新]肯尼迪(Kennedy,G.)著 (英)语言和人 (英)语言类型学与普通语法特征--Croft (英)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Sapir (英)语言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美]奥德林(Odlin,T.)著 (英)语言心理学[美]卡罗尔(Carroll,D.W.)著 (英)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 (英)语言学教程--Radford (英)语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 (英)语言学理论:对基要原著的语篇研究 (英)语言学入门[英]普尔(Poole,S.C.)著 (英)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错误:错误分析探讨

语言学基础知识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区别性特征:Design of features of language 任意性arbitrariness 指语言符号和它代表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二重性duality 指语言由两层结构组成 创造性creativity 指语言可以被创造 移位性displacement 指语言可以代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及的物体、时间、观点 2、语言的功能(不是很重要)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施为功能performative 感情功能emotive function 寒暄功能phatic communication 娱乐功能recreation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3、语言学主要分支 语音学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接受过程,考查人类语言中的声音 音位学phonology研究语音和音节结构、分布和序列 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 句法学syntax 研究句子结构,词、短语组合的规则 语义学semantics 不仅关心字词作为词汇的意义,还有语言中词之上和之下的意义。如语素和句子的意义 语用学pragmatics 在语境中研究意义 4、宏观语言学macrolingustics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5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 规定式和描写式:规定式:prescriptive说明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描写式:descriptive说明事情本来是怎么样的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共时:synchronic研究某个特定时期语言 历时:diachronic 研究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和言语:语言: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 言语:parole指具体实际运用的语言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 能力:competence用语言的人的语言知识储备 运用:performance真实的语言使用者在实际中的语言使用 二、语音学 1、语音学分支 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的产生 声学语言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 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怎样被感知 2 IPA(国际音标)是由daniel Jones琼斯提出的 三、音位学 1、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s 2、音位phoneme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 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4.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了阶级性特征没有。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掌握: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有,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有差别的,这从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差异方面可以看出来。不同的语言之间很少有意义、功能、色彩等都完全对应等同的词语。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要注意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三大要点。 主要名词概念:符号、语言符号、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 一、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习语言学概论课程,总的要求是: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抓住重点,全面复习。“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方面的一门基础课,重点讲授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本科阶段的其它语言类课程和撰写语言方向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在整个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这门课的学习即将结束,要进行复习考试,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自然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做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障碍。复习的时候应抓住重点,就是要根据我们的考核说明规定的重点进行复习;但“抓住重点”不是“只学重点”,而是要通过重点问题的复习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不要自己从主观愿望出发来划定复习范围。复习的总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吃透内容要点 复习不但要掌握比较重大的要点,弄清楚各个章节的框架结构,对各个重点内容的要点也要非常熟悉,每个要点要求都能展开阐述,比如基本词汇的特点,什么是全民常用,什么是稳固,什么是有构词能力,这些特点相互之间是怎样影响的,都必须能结合实例说出个所以然来。如果复习不全面不细致,理解问题不深入透彻,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就只能是干巴巴的条款了,那样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也不符合本课程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三基”的要求。 第二,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 专门就名词概念提出复习要求,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名词概念是一门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名词概念串连起来的。另一方面,期末试题名词解释题目还是一个考核重点,而且还占有非常重的分量。不但如此,而且在填空、选择、问答题里都要涉及重要的名词概念,至于占试题主要内容的分析题,更是离不开名词概念,否则就无从下手分析。例如:合成词、词与词的组合方式、词组的层次分析等,都涉及到名词概念。 名词概念分两个层次要求:一个层次是对名词概念要求理解其内涵,能结合问题进行分析、解释,能举例说明;一个层次名词概念主要是一些涉及到下位概念的名词,要求理解其内涵,能结合语言实际进行类别分析辨认。我们在中央电大编辑部发行的《期末复习指导》中列出了一些重点名词,复习可参考这部分内容,我们今天也重点介绍一下。 第三,弄清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复习首先要注意把基本理论吃透。所谓吃透,就是能理解其内容,能灵活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当然,我们强调灵活运用,不是反对有关的记忆,一些基本知识,课程内容的框架,还是应该搞清楚,这样才能做到成竹在胸,所以复习时对所学的知识还要进行必要的梳理,比如像国际音标和元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就必须强化记忆。 第四,加强实践练习。 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理解、把握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要真正吃透理论

语言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定义 1.语言学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3.语言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 4.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语言识别特征是指人类语言区别与其他任何动物的交际体系的限定性特征。 Arbitrariness任意性 Productivity多产性(创造性) Duality双重性 Displacement移位性 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 5.语言能力Competence(抽象) Competence i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6.语言运用performance(具体) Performance is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语言运用是所掌握的规则在语言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7.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change through time. a diachronic study of language is a historical study, which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8.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a given language at a given time. 9.语言langue(抽象)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10.言语parole(具体)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in actual use. 11.规定性Prescriptive It 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behavior, to tell people what they should say and what should not say. 12.描述性Descriptive A linguistic stud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二、知识点 https://www.doczj.com/doc/e77608544.html,nguage is not an isolated phenomenon, it‘s a social activity ca rried out in a certain social environment by human beings.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2.几种观点和现象的提出者: ⑴瑞士语言学家F.de Saussure :Langue和parole的区别

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题库(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现代汉语语音)【圣才出品】

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题库 第一部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第3章现代汉语语音 一、填空题 1.声调又叫字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____。 【答案】音高 【解析】发音时声带越紧,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声音就越高;反之声音就越低。在发音过程中,声带可以自始至终保持一样的松紧度,也可以先松后紧,或先紧后松,也可以松紧相间,这样造成的种种不同的音高变化,就构成各种不同的声调。这样一个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的就是声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2.从发音角度来看,“多”和“拖”声母的区别在于____。 【答案】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解析】送气和不送气是根据除阻时气流强弱的不同区分的,送气音是指发音时呼出气流较强的音,呼出气流较弱的是不送气音。“多”的声母为[t],“拖”的声母为[t‘],两个声母的分别在于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3.从发音角度来看,“章”和“昌”两者声母的区别在于____。 【答案】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解析】“章”的声母为zh[t?],“昌”的声母为ch[t?‘]。两个声母的区别在于前者是

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他们两个都是舌尖后、清、塞擦音。 4.普通话的13个复韵母根据____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3类: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 【答案】韵腹 【解析】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称作复韵母,其中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称为韵腹,根据韵腹所处的位置,可以将复韵母分为3类。 二、选择题 1.“者惹舍吃”四字是()。 A.同声母字 B.同韵母字 C.同声调字 D.同发音部位字 【答案】D 【解析】“者惹舍吃”四个字的声母分别是“zh、r、sh、ch”,都是舌尖后音,属于同一发音部位的字。A项,他们的声母不同。B项,“者惹舍”的韵母都是“e”,但“吃”的韵母是“i”。C项,他们的声调分别是三声、三声、三声和一声。 2.用一个字来直接注另一个字的音,如“蛊”音“古”,这种注音方法是()。 A.直音 B.反切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857 语言学基础知识.doc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7 科目名称:语言学基础知识 试题包括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古代汉语三部分内容。大概比例为:现代汉语50%,古典汉语30%,语言学概论20% 试题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填空、选择类)占很小比例,主观题比重较大,题型多样(如:概念题、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讨论题等)。 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2、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3、言语交际的要素 4、新时期语言学的最大特点 5、结构主义语言学 6、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7、语言的社会功能 8、国际音标、音素、音位、音位变体、条件变体、自由变体、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9、音素与音位的区别 10、语义场类型 11、语义演变的结果 12、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13、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14、语言的融合 二、现代汉语部分 1、基本概念 2、现代汉语的特点 3、造字法及形声字的表音问题 4、如何理解词义的模糊性 5、合成词构成分析 6、语言单位及相互关系 7、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8、划分词类的标准及具体词汇词类的划分 9、词与短语的区别 10、短语的结构及功能类型的划分 11、句法(句子)成分及对应关系

12、句法成分与语义成分 13、多义短语及形成多义的原因 14、单句的分析 15、多重复句的类型及分析 16、变换分析的原则及变换分析的通途 17、语义指向分心 18、三个平面理论 19、什么是修辞及辞格 20、修辞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古典汉语部分 1、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 2、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部分的基本知识 3、古代汉语的常用词 4、《古代汉语》教材中先秦到元代的主要选篇 5、句读知识及点断、阅读、翻译能力 复习资料: 1、《古代汉语》,殷国光、赵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增订五版。 3、《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354汉语基础》资料(第1章 语言学基础)【圣才出品

第1章语言学基础 一、填空题 1.在汉语词汇借用现象中,“麦克风”是______词,“话筒”是______词,“维他命”是______词。[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音译(借词);意译;音译兼意译 【解析】词汇借用包括“借词”和“意译词”两种情况,前者是音和义都借自外族语或方言的词,而后者是指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形成的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在汉语里,借音现象少,意译词多。“麦克风”是“microphone”的音译,属于借词;“话筒”是用汉语构词规则为“microphone”重新构造的词,属于意译词;“维他命”既包含音译,也包含“维持生命”的意思,所以是一种音译兼意译词。 2.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是______语言学的奠基人,______是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案】结构主义;乔姆斯基 【解析】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的奠基人。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的深入发展,还出现了许多语言学流派,如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韩礼德;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兰盖克、莱可夫等;语言类型学,代表人物格林伯格、科姆里等;社会语言学,代表人物拉波夫。 3.[i、u、y]这三个元音可以用______、______两个特征区别开来。[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唇形的圆展;舌位的前后 【解析】[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u]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y]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通过唇形的圆展可以区别[i]和[u][y],通过舌位的前后可以区别[u]和[y]。 4.普通话[d??21a](等啊)在口语中读作[d??21?A],这体现了______。[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语音同化 【解析】语流音变包括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四种现象。普通话中[d??21a]第二个音节[a],由于受到前面音节韵尾的影响,增加了辅音[?],属于典型的语音同化现象。 5.______和______是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案】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解析】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的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结构中能够替换的成分构成的类,称为“聚合关系”。语言符号(词和语素)、音位、意义等都处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 6.从语音四要素的角度看,“衣”“易”的区别在于______,live与leave的区别在于______。[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案】音高;音长 【解析】语音四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衣”“易”的区别在于声调(调值)不同,所以它们的区别在于音高;live与leave的区别在于音素[i]的发音长短,所以它们的

https://www.doczj.com/doc/e77608544.html,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导读

R. 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 张辉 齐振海 导读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 引言 R.W. Langacker撰写的两卷本的《认知语法基础》是认知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的发轫之作。同其它三本认知语言学奠基著作一样(它们分别是G. Lakoff 和M. Johnson的《我们所依赖的隐喻》(1980)、G. Lakoff《女人、火和危险的事情》(1987)和M. Johnson的《心中之躯》(1987)),这两卷本是摘引率最高的认知语言学著作之一。由于《认知语法基础》创建了一种崭新的和与众不同的研究语言和其结构的理论,其中Langacker创造了一套特殊的术语,因此这两卷都比较艰涩难懂。第一卷主要讨论理论假设,介绍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对语言结构进行最佳描写的所需的工具和概念。除了第一卷中的详细论述外,Langacker为使语言学的读者能尽快掌握其基本理论,在不同的论文集中用较为浅显的语言构画了认知语法的基本观点,它们分别是“认知语法概述”(An Overview of Cognitive Grammar) (Rudzka‐Ostyn 1988)、“概念化、符号化和语法”(Conceptualization,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 (Tomasello 1998)和“动态的以用法为基础的模式”(A dynamic usage‐based model) (Barlow and Kemmer 2000)。读者在阅读第二卷之前,要想尽快地掌握认知语法基本思想,可参阅这些文章。 Croft 和Cruse (2004:1)指出, 认知语言学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假设:(1)语言能力不是一个自主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faculty);(2) 语法就是概念化形成过程(conceptualization);(3) 语言知识源起于语言的使用。这三个理论假设的中心论题是,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哪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呢?Langacker指出了五种认知能力:(1) 凝固化(entrenchment)或自动化(automatization), (2) 抽象能力(abstraction),(3) 范畴化能力 (categorization), (4) 组合能力(composition)和(5)符号化能力(symbolization)。这五种认知能力与语言现象密切相关,是认知语法的出发点和起始点。Langacker的主要语言观是,语言组合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具有不同凝固化以及不同抽象层次的语言结构,以一定的范畴化、组合关系和符号化的关系连接在一起。 认知语法的分析都以一定的识解(construal)为基础。识解是我们用交替的方式对同一场境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能力。这也就是人的语言能力和一般认知能力是不可分的。识解包括抽象性(schematicity)、图形/背景的转换(figure/ground reversal)、视角(perspective)、隐喻、突显(prominence)和侧重(profiling)等。 语义结构的研究在认知语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Langacker(1998:4)认为,决定意义的变量有两个:一是概念内容(conceptual content), 一是该概念内容被人所识解的方式。作为常规语义值所固有的一个方面,语言成分在其所引起的概念内容上赋予某一识解方式。识解的常规方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说该语言的人对世界的看法。语言所赋予的识解是很表面化的(语言相对论极端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即使识解不同,词语所引起的概念内容是大致是一样的,这是语言理解和语言间的翻译的基础。语言符号为说话人提供了数量众多的识解场境的手段,他可以熟练地运用语言在不同识解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Langacker提出了认知语法五个基本的观点:(1) 意义就是概念形成过程。(2) 经常使用的词语一般表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意义网络。(3) 语义结构相对于“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s)时才能显示出其特征。认知域是一种的背景知识,以此为背景,我们才能获得对某个场境的概念化。(4) 一个词语的基体(base)是该词语固有的和必然唤起的概念内容。一个词语的侧重是在此基础上那个突显的部分。通过在基础上赋予一个侧重(profile)才能得到一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_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_张德禄

2013年5月 第36卷第3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May2013 Vol.36No.3 文章编号:1004-5139(2013)03-0020-09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 ———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 张德禄1,郭恩华2 (1.同济大学,上海200092;2.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语言学领域主要有两个研究视角: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视角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两个研究视角之间的连接与互补可以从语言学基础层面、语言哲学层面、语境层面、主体理论构建层面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这两个研究视角在理论范式上可相互连接,在话语分析实践中可相互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有力地促进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Social Semiotics and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ZHANG Delu1,GUO Enhua2 (1.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Yantai University,Yantai264005,China) Abstract?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MDA)in linguistics can be approached mainly from two perspectives:the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based on SFL and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perspective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The conne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se two perspectives can be probed into in terms of the levels of their respective linguistic foundations,philosophical foundation,contextual level and theoretical formulation.Through case study and investigation,it is shown that the two perspectives share common grounds in their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MDA.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perspectives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MDA. Key words?social semiotics;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ultimodal metaphor;conceptual metaphor 1.引言 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研究多种符号资源在同一语篇中如何协同来实现意义。一方面,每个模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表意潜势,因此,任何模态间的完全“翻译(translation)”都是不可能的[19:27;11:13],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意义丢失。另一方面,不同模态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点:一方面,它们都是实现意义的社会符号系统;另一方面,各种符号话语都能表达人的思维结构和认知体验。这两点分别为多模态研究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认知基础,使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视角;(2)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 社会符号学理论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研究某一特定文化中符号实践如何在各种语境中产生语篇意义。概念隐喻在多模态语篇中称为“多模态隐喻”(multimodal metaphor),该理论重点研究不同的隐喻如何体现于各种符号实践,作用于人的认知语境,影响人们的认知识解。这两种

复习题及标准答案-语言学基本知识与技能

复习题及答案-语言学基本知识与技能

————————————————————————————————作者:————————————————————————————————日期: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What is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Linguistics studies not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but it studies languages in general. It is a scientific study because it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 II.The scope of linguistics 1. Phonetics:The study of sounds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phonetics. 2. Phonology: deals with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3. Morphology: The study of the way in which morpheme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has constituted the branch of study called morphology. 4. Syntax: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to form grammatically permissible sentences in languages is governed by rules. The study of these rules constitutes a major branch of linguistic studies called syntax. 5. 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 is known as semantics. 6. Pragmatics: When the study of meaning is conducted, not in isolation, but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use, it becomes another branch of linguistic study called pragmatics. 7. Sociolinguitics: The study of social aspects of languages and its relation with society form the core of the branch called sociolinguitics. 8. Psycholinguistics relates the study of language to psychology. 9. Applied linguistics: Finding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can often be applied to the solution of such practical problems as the recovery of speech ability. The study of such applications is generally known as applied linguistics. III. Some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1. Prescriptive vs. descriptive If a linguistic study aim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it is said to be descriptive; if the linguistic study 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and standard”behaviour in using language, it is said to be prescriptive. 2.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t some point of time in history is a synchronic study;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s it changes through time is a diachronic study. 3. Speech and writing Speech and writing are the two major media of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Modern linguistics regards the spoken language as the natural or the primary medium of human language for some obvious reas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nguistic evolution, speech is prior to writing. The writing system of any language is always “invented” by its users to record speech when the need arises. 4. Langue and parol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was made by the Swiss linguist F. de Saussure i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