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粮食储藏未来十年

粮食储藏未来十年

粮食储藏未来十年
粮食储藏未来十年

粮食储藏未来十年

SANY 标准化小组#QS8QHH-HHGX8Q8-GNHHJ8-HHMHG:

粮食储藏未来十年

我国是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做好粮食储藏工作意义重大,关系军需民食,也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粮食储藏未来十年何去何从是怎样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否影响粮食产业的走向

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兴仓储粮,并积累了丰富的粮食储藏管理经验。粮食安全储藏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统计,全世界每年粮食霉变及虫害等损失为粮食产量的8%。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 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一、粮食储藏现状

1、我国粮食储藏的现况千白年来,我国粮食供应经历了长期短缺的历史,粮食储藏条件较为落后。

粮食储藏管理形成较为规范的模式我国粮食储藏主要山四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储备:二是地方储备;三是企业储存;四是农户储粮。从整体情况看,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的设施设备、储藏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特别是农户的粮食仓储状况较差。中央储备粮代储工作走上了规范的轨道。相应,地方储备粮的管理也参照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和做法,日益规范。随着粮食储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减少虫霉危害、降低储粮数量损失,还要防止粮食污染、保持储粮应有品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和消费者对粮食品质要求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储粮技术的提升,普遍树立了科学储粮的理念。粮食储藏科学技术和管理,必须向“三低、三高”方向发展(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必须向“装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集约化”方向发展。

粮食储藏技术标准规范逐步完善,我国十分重视与粮食储藏管理、储藏技术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从2000年开始已经编写了《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粮情测控系统》和《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等。特别是注重了粮食储藏精细和规范化管理方面的标准规范编制,如正在编写的《粮食仓储企业规范化评定体系》。并首次组织编制了《粮食储藏标准体

系》,使这项工作在今后纳入更加规范的轨道。粮食储藏相关技术标准、规程的发布,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储藏事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粮食储藏设施设备结构分布不平衡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一是粮库数量较多,但结构还不尽合理。全国现有仓容中,有效仓容占88%,省级直属重点项目的设施条件好,设备配套,多数粮库还不尽如

意。多数粮库仓型复杂,完好状况良莠不齐,给储藏管理规范化和先进储藏技术的

应用推广带来困难;二是粮食大流通尚未形成,粮食“四散”体系未建立,中转环

节多,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三是仓储设备的配置水平不平衡,新建粮库配置的设

备数量多、技术先进,原有粮库配置的设备少、技术落后,大中型粮库的设备利用

率高、使用效果好。小型粮库设备利用率不高,维修保养的不够造成有些设备已经

无法使用;四是仓房老化需大修或待报废的比重仍然较大。

粮食储藏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还远未完成,尽管注重了粮食储藏标准规范的编制,但编制、修订的速度还是落后于快速发展的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要求提高的状况,还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不利于粮食储藏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利于设施设备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标准系统性差。许多标准之间不衔接、不配套,与形成一套完整标准体系还有较大差距二是采标率低。最典型的是在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中起“法典”作用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是1987年颁布实施,在粮食仓储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国家粮油仓库管理规范》,也是1987年颁布实施的,标龄均为19年了,时间如此长,粮食储藏技术和管理情况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严重不适应当今的要求。

二、粮食储藏现状分析

1、绿色储粮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并且得到了高度关注,伴随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绿色储藏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专家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一农业拓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了“粮食绿色一条龙”战略和“农产品绿色储运战略”。我国在

“七五”期间开展了科技攻关项H《粮食保鲜技术研究》,对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且进行了小规模的试验;2001年,在中央储备粮绵阳直属库

建设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二氧化碳气调粮库,随后乂在江苏南京、上海、安徽六

安、江西九江等地扩大应用示范。2003年以来,随着二氧化碳商品价格的上涨,氮气储粮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受到了中储粮系统的高度重视,将氮气气调储粮技术在中储粮南京直属库、防城港直属库应用示范的基础上,中储粮总公司对该技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扩大示范。为了充分利用我国自然低温资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低温储粮技术,2001年,在中储粮承德直属库建设了具有先进水平的利用自然低温储粮的低温粮库,实现了低温和准低温储粮;随后,这一经济有效的利用自然低温的控温储粮方式得到了我国粮食仓储企业的高度重视。中谷安徽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储粮荆门直属库、中储粮贵阳直属库、中储粮昆明直属库和四川眉山直属库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隔热储粮试验,2003年以来,中储粮管理总公司组织实施了“粮食储运新技术与设备优化集成示范”、

“稻谷控温储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三北地区低温储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等项口,同时在全国粮食科研部门的配合下,对低温和控温储粮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正在建立不同生态区域的低温储粮模式仓储管理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2、“十五”期间南京财经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等6家院校和科研单位对储粮生态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我国划分为7个储粮生态区域,初步提出了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的特点和应采用的储粮技术。尽管该项研究还有待完善,每个储粮生态区域还应该有亚区划分,但该项研究对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粮食储藏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粮食储藏必须以储藏生态学和储藏安全学为依据。在中国储粮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粮食仓储丄作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最新制定的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已经引入了生态储粮的理念,标志着我国粮食储藏正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

3、环境保护问题得到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保护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笫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明确提出了“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标,环境问题得到了询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4、现在国家发改委农户储粮专项试点项目也已经在四川、山东、辽宇进行

试点,计划将建立示范户万户。,为了了解我国农户储粮的真实损耗率,国家粮食

局将于近期开展全国农村储粮损失调查,现在已经完成了调查方案的制定工作。

5、基本建立了粮食储藏标准体系2003年以来,在国家粮食局的组织下,经

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

和《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范》等颁布实施。另外,《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评价》和《粮油仓库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中,这5项标准相互衔接,基本构建了我国

粮食仓储标准体系的基本骨架。国家粮食局已经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储粮

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和《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范》标准,仓储管理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7月正式出版发行。另外,经过成都粮食储藏科学

研究所和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的共同努力,粮食仓储标准体系基本框架也已经完成。

三、粮食储藏技术存在的问题

1、粮食储藏过程中水分损失比较严重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如果仓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粮食平衡水分所对应的相对湿度,粮食就会损失水分。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华北、西北和西藏地区,粮食水分损失尤为严重。在青海省,常规储藏的小麦,储藏1年其水分一般降低%?%,储藏2年其水分降低%以上;在拉萨,储藏1 年的大米,其水分可能降至9%。如果进行机械通风,水分损失将更加严重。粮食水分的损失,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储粮的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

2、高水分粮不断增加,给粮食保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南方,稻谷的主要干燥方式是传统的晾晒,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粮食收购已经进入卖方市场,在一些地方,农民不再晒粮,也不再清理粮食,导致粮库收购了部分高水分粮。在南方地区,稻谷收获季节恰缝气温较高的时候,给粮食储藏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粮食科研单位正进一步完善稻谷仓内干燥技术,开发湿稻谷收获“不落地”入仓的“稻谷两步干燥”技术。

3、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常规储粮技术仍占主导地位,离精细化管理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尽管我国在生态储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

中储粮总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深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对储粮新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从整

体而言,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常规储藏技术仍然占主导地位,离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行为还不够规范,绿色储藏的粮食还未得到市场的完全认可,另一方面,绿色储粮技术比常规储粮技术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储粮技术的发展。

四、粮食储藏发展方向、趋势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需求乂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粮食储藏技术与管理也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还需要我们继续做出艰苦的努力。现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储藏的发展,提出以下探讨和设想:

1、加强我国粮食储藏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整个粮食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要逐步建立适合我国粮食储藏管理的“粮食储藏标准规范体系”、“粮食储藏科学管理体系”、“粮食储藏规范化企业评定体系”和“储粮生态系统理论体系”。加强粮食储藏开放、创新的行业管理,规范、精细的企业管理和科学、先进的技术支撑,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手段,规范的操作、管理程序,提高粮食储藏品质,保障粮食储藏安全。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储藏行业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以提高粮食安全管理和品质提高为重点,发挥行业管理优势、设施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提高整个粮食行业的管理水平。

2、通过传统粮食储藏技术升级,实现粮食储藏技术的“绿色、生态、和谐”,最终实现粮食储藏“三高”、“三低”的目标,即“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 和“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绿色”指粮食储藏技术绿色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低温和气调相结合的粮食绿色储粮技术体系,为实现“绿色一条龙战略”和“农产品绿色储运战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生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整个粮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充分利用对粮食安全储藏有利的生态因子,抑制对粮食安全储藏不利的生态因子来实现粮食安全储藏;另一方面,粮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也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应建立不同生态区域储粮经济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生态环境的自然资源和条件,达到安全储粮的LI 的。增强储藏管理和技术创新意识,走“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之路开展粮食储藏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先

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探讨、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品质、营养、口感等提出更高要求,以及社会环保的要求,构建储粮生态系统安全技术控制体系。探索“代农储粮”、“助农储粮”等新的惠农储粮措施。

3、绿色储粮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 ------ 以低温储粮技术为主导,在适宜地区辅

以气控技术,利用自然低温储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另外, 低温储粮技术能较好地保持粮食品质,但是,虫害还是难以避免,开发绿色杀虫技

术将是粮食绿色储藏的关键。

四、粮食储藏新技术

1、低温储粮技术

A.低温储粮的条件具备保温、密闭性能的仓房,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粮质,具有冷却降温

的有利时机,具有大堆散装压盖密封材料。保持粮温W15°C为低温仓低温仓,15?20°C 为准低温仓准低温仓,20?25°C为常低温仓准低温仓常温仓。

B.对压盖材料要求导热系数小,价格低廉,容重小,材料本身不能燃烧,不易吸水,不能

敬发有害的气体,不易霉烂、鼠咬、虫蛀,施工方便;常用材料常用材料:稻壳,膨胀珍珠岩,矿渣棉,聚苯乙烯泡沫常用材料塑料,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PEF 隔热保温板。C.冷却粮堆的方法

1)在低温季节组织粮食入仓。

2)在夏季进行应急处理或无低温季节的粮库采用制冷设备冷却粮食;

3)利用地(水)下较低的衡温条件,进行低温储藏,也能较好保持粮食的品质,但受条件与投资限制。浅层地能低温设备使用特点直接冷却粮堆,无需建造专门的低温仓;

利用散粮的保温性,保持低温时间较长;干燥与冷却相结合,有利保持稻谷品质;缩

小温差,有利防止钢板筒仓结露:及时冷却潮粮,延长存放期,贏得干燥或晾晒时间;

降温快,复冷间隔时间长,耗电量低:合理操作是决定谷冷效益的关键点。注层地能

低温设备以往冷却设备在使用方而的不同点,直接把冷风送入粮堆,冷却效率高,费

用低,保冷时间长;老设备是通过冷却仓温后间接冷却粮温,冷却效率低,对仓房隔

热性能要求高,费用高。浅层地能低温设备有后加热装置,可调整进入粮堆的冷风湿

度,避免发生结露现象;老设备无此功能,要防止冷却过程中的结露问题。

4)维持粮堆低温的措施隔热层:应用保温材料,减少外温对建筑物内温度影响的隔热结构。

2、气调储粮技术

A.生物降氧依据:以生物学因素为理论根据,即通过生物体的呼吸,将薄膜帐幕或气生物

降氧依据密库中的氧气消耗殆尽,并积累相应高的二氧化碳,达到缺氧的储粮环境。

B.人工气调依据:用催化髙温燃料、变压循环吸附、充入或置换等方式以改变粮堆原人工

气调依据有气体成分,强化密封系统,使环境气体达到高浓度的氮、C02、真空致使空间

氧含量降至低氧或绝氧。

C.空调与气调区别:前者只改变空气的状态参数不改变成分的组成比例,而后者只改空调

与气调区别变空气成分的比例而不改变状态参数。

D.气调储藏的要求

1)凡利用密闭粮仓或用塑料薄膜帐幕进行气控储藏粮食时,密闭设施应符合气密要求。

2)气调实现方法气调实现方法生物缺氧:自然缺氧、微生物降氧、新鲜树叶降氧、异种粮互助脱氧。充氮方法充氮方法:充液生物缺氧充氮方法化氮、分子筛富氮、膜

分离富氮。充C02方法充方法:充液化C02、燃烧缺氧、胶实包装

(除种子粮外)脱氧剂。脱氧剂脱氧剂是一类能与空气中氧结合成化合物的化学试

剂。貞?空储粮真空储粮主要使用真空设真空储粮备将储粮空间气体抽空形成负压状

态,致使空间氧含量降至低氧或绝氧,从而达到抑制虫蘇、保持储五、企业发展方向

根据生态、绿色储粮的新形势,成都朗博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及技术沉淀,在2005年研发成功浅层地能低温储粮系统,开启了低温储粮、生态储粮的新篇章。以浅层地能为新媒介,运用于低温储粮,浅层地能它是一种低温的可再生资源,广泛分布地球表面,集土壤、砂石、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海洋整个体系中,温度恒定,它优于空气源能量。

成都朗博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地球给予我们的这些新能源,自主研发了适应LI前我国生态储粮、品质储粮、科技储粮的浅层地能低温储粮系统。

在2005年研发成功到项目使用至今,反应良好,已达到当初的研发构想;在使

粮品质的技术。

用的过程中,根据返回的系统数据及客户要求和公司发展设计,将进一步研发整合适合于生态储粮的新系统。

生态、绿色储粮还没得到广泛推广,根据我国国情及发展规划,在未来的十年,生态、绿色储粮将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一个发展良好的环境,我们将把握机会,技术创新;前瞻未来储粮新科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