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张鸣)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张鸣)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张鸣)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张鸣)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后习题答案整理(张鸣)

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夏商周

1关于国家起源的假说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契约说

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为了避免自然状态的混乱和生活的不便,人们自动在某种契约下集合起来,形成组织,组成国家和政府,将自身的权力让渡给国家。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休谟,认为国家的出现是为了维护人的私有财产权,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让渡的,也可以由人民来收回。

2.冲突说

强调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冲突,由冲突导致了强制。代表人物,卢梭,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已经分为穷人和夫人,富人为了结束由于财产占有不公平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创建了国家与政府,使之为富人服务。

马克思与恩格斯将这种冲突说强化到了阶级斗争的境地,认为人从原始社会走出来,是因为生产力过剩导致了社会生育出现,结果分化出了阶级,一个阶级可以占有另一个阶级的产品,为了维持这种转台,于是产生了国家这个阶级压迫的工具

3.贸易说

在历史上,某些地区必须的生活资料需要从其他地区获得,而组织大规模的贸易活动,必须有完善复杂地组织,同时,人类的发展势必导致社会的分工,于是对生产和贸易活动的组织需要促进了国家组织的产生。代表人物,威廉·拉斯杰

4.水利灌溉说

东方国家往往起源于居住在大河流域的农业民族,而灌溉时这些民族的生命线,修建大规模灌溉工程往往需要复杂地组织和强力的控制,所以,东方国家往往是专制主义的。代表人物,魏特夫

5.战争说

认为是战争产生了国家。在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不足中间,必定存在资源的争夺,而农业和非农业部族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几乎达到不可避免,无论是防止无敌入侵和掠夺,还是进一步获取资源,都要完善自己的组织形式,强化武装力量,所以,战争才是国家产生的根源

6.圣人造福说

这种观点认为,因为古代除了圣人,圣人给人们带来了福祉,所以中国的人严厉的国家

一开始就是王权性质的。代表人物,韩非,他认为上古时代,圣人有巢氏和燧人氏给人民带了了巢和火,所以人民服从他们,他们因此得以“王天下”

2中国国家起源有什么特色?

中国国家起源有三条交互并行的脉络:

①随着部落的发展,使得氏族成员内部产生分化,某些强武和掌握巫术的氏族或

者氏族首领逐渐占据了聚落的权力中心,而生产的发展,又使得这些人拥有更多的剩余财产,形成贫富分化。

②随着社会制度的进化,氏族制逐渐瓦解,被宗族制取代,军事与宗教贵族开始

形成,富裕和握有权力的家族开始将权力世袭化,依权势的大小形成权力金字塔雏形。

③频繁自卫和扩张战争的需要,拉动了动员和从事战争的机制的建设。作为农业

部族,必须强化自身的防御体系才能确保不受其他部族,尤其是游牧部族的侵袭,而自身的不断扩张,才是低于更大规模入侵的保障,在这里,战争的动员和组织力往往是决定一切的。战事越是频繁,军事贵族和宗教贵族的地位越是突出。

结论:国家的产生,阶级分化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前因,但绝非唯一的因素。对于城邦国家的低阶层民众而言,国家既压迫他们,也保护他们,在那个时代,脱离了城邦保护的家族和宗族都是无法生存的。上述三条线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两大流域城邦国家联盟的出现。

3.请思考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起源论述的合理性

第一,这种社会是一种“水利社会”, 也就是说,中国的水利工程十分艰巨,所以必须要有劳动力,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和管理体系的高度集中才能完成这些水利工程;

第二,正因为这种高度的集中,造成政治权力的集中和专制,所以中国社会一直就是专制;

第三,这是这种君主制,造成生产资料,如土地,江河等等,完全归皇帝所有,真正的土地私有没有出现;

第四,东方社会只有皇帝控制下的贵族,并没有相对独立的贵族阶级;

第五,东方社会的政府对国家的经济实行垄断;

第六,东方社会没有法律,专制君主意志就是法律;

第七,东方社会的专制特点具有十分强烈的稳固性。

以上是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主要内容,此题是开放题

4.青铜礼器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由于只有强大的国家(夏王朝)才能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这种冶炼和工艺技术,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并且进而转化为对王朝的崇拜,是王朝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标志。拥有这种能力意味着得到神的眷顾,意味着一种精神的征服

5如何理解封建制

古代的帝王将自己开拓的疆土,分封给自己的同姓和有功的臣民,让他们在分封的疆土上建立诸侯国,以屏天子,也称“封土建国”,并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的等级世袭爵位的一种政治制度。

“封建制”也称“分封制”;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封建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封建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即相当于中世纪欧洲诸王国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即现代意义上的联邦的基础。周王是共主性质的(共主是氏族社会遗留的领袖模式,禹为最後的氏族共主)。诸侯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後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

6宗法制与分封的关系是什么

分封与宗法制是联系在一起的,按照宗法网络层层结构,形成一个政治与血缘相互连接的分层治理架构

宗法制是将有血缘关系的按照宗法网络层层分封,其核心为以以长为原则,即先考虑嫡长子,然后考虑庶出,根据血缘的亲疏来决定人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

分封制是为了控制疆域而实行的间接统治,根据血缘关系决定分封领地的大小与好坏。

问题:宗族血缘体系容易随着时间和代际更替而失效

7.为什么周朝巫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周人保留了祖先崇拜,但对于一般的自然神持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且周人在政治事务中,更加采取世俗化的态度,更看重行为的效果和作用。

并且在周朝,原来精神贵族对文字的垄断被打破,所有的贵族既要接受武化的教育,也要接受文化礼仪的教育,所以巫的地位下降,跟教育在贵族中间普及是分不开的

8 宗法制度的政治意义有哪些

以贵以长原则确立了贵族在继承方面的规则,以血缘亲疏来决定其社会身份地位,这样使得等级结构稳定,但是却没有选贤机制

其宗法制与分封体系相互交缠,贵族的领土大小与血缘亲疏相关,这样使得更容易控制疆域领土,并且能够相互拱卫,也不会出现领土的争夺等问题。坏处在于随着代际更替,血缘关系间淡泊,宗法分封制逐渐失去效力

在宗庙祭祀方面,每一级都强调嫡长子制度,以突出嫡长子的地位,强调嫡长子的权力,但是也容易造成宗族血缘体系内的离散倾向。

9商朝的宗教贵族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宗教贵族掌握文字符号,有通天地鬼神的特权,王朝事务往往得通过他们占卜而后行,他们通过占卜来参与王朝最高决策,且官职世袭。

而且由于商人信仰上帝和祖先鬼神,认为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他们的意志,所以经常通过占卜请示,从政务道战争的进行,再到刑罚,所以宗教贵族可以说主导着商朝的绝大部分事务。

第二章官僚帝国的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1.为什么说礼崩乐坏意味着宗法秩序的紊乱?

西周的宗法政治秩序,是建立在中央王朝的实力基础上的,一旦这个基础瓦解,而且王朝的衰落公开暴露在诸侯面前,诸侯自然也就不听话了。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a.王室对诸侯间的秩序失去控制,诸侯间相互攻杀兼并。

b.礼乐制度紊乱,诸侯、大夫甚至士僭用礼乐的现象非常普遍,诸侯的定期朝觐制度基本废止,王室不仅受不到一点贡品,而且王畿的收益还要被诸侯侵吞。

c.诸侯内部的宗法秩序也出现混乱,嫡长子继承制难以遵行。

2.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是什么?

政治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所形成的包括国家政权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分配与实际运作方面的各种规范的总和。所谓的政治思想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政治思想缘起于政治制度实践,同时对政治制度起着能动的反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法家政治主张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变法均为法家色彩?

核心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a.强调以刑治国是法家学说的核心,严刑重罚,使人们不敢犯法,令行禁止,信赏必罚,达到“严而少恩”的地步。

b.绝对尊君,强化独裁。法家把君主说成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而臣民都应当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工具或材料。

c.人性好利和以刑治民。法家则认为人人皆唯利是图,本性不可改,包括父母子女,只能晓以利害,为我所用。对民众的行动只能用严刑峻法,进行镇压,使之不敢妄动;用高

奖重赏,以利诱导,为我役使;在精神上,只要进行“以吏为师”“以刑为教”的教育即可,其他一切文化、道德都可以不要。

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为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纷纷在国内变法,主张强化君主集权制度,以刑峻法维护新的统治秩序的法家主张顺应了统治者需要,成为了各国变法的主持者。变法的成功更巩固了法家的地位,完善了法家的思想,战国末年出现了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将法术势结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制思想体系,为封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非常适合地主阶级当权者的需要,为秦始皇采用,也是历代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4.为什么说庞大的官僚体系是大一统帝国的必然产物?

与大一统帝国密不可分的是君主专制政体,在“家天下”的皇帝制下,皇权至上,一切事情无论大小皆取决于上。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帝国疆域辽阔,政务繁杂,而皇帝及其亲族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无力处理全国政务。而官僚结构效率高、向君主一个人效忠的特点,满足了专制君主的需要。因此,大一统帝国的君主必然依赖庞大的官僚队伍实现和维护自身统治。而庞大的官僚体系也就必然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而产生。

5.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时,博士淳于越提出上书秦始皇,建议分封诸子,而秦始皇则让大臣去讨论,而李斯认为这是在搞“私学”的人作“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的事,若不禁止,势必“主势降乎下,党与成乎下”,因而建议焚烧私人所藏的诗,书,百家语和秦记以外的各国历史记载,并严令:“有敢偶语诗书者”要“弃市”,“以古非今者”要灭族,其目的就是要禁绝“私学”,强制人们“学法令,以吏为师”,使国家法令能够“定一尊”,而也是法家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政策的具体化及扩大化。

坑儒在焚书开始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术士侯生、卢生寻药未果而出逃,秦始皇大怒,下令拷问咸阳术士。事后,将相关460名术士在咸阳坑杀[2]。需要注意的是,《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方士,并不是儒生。

6.秦二世而亡的制度因素有哪些?

制度因素:“以吏为师”、严刑峻法、愚民和思想禁锢政策

分析:

导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到的依附关系,完全靠法律和权力压迫来维系统治的结果是,不仅在普通民众之间充斥着告密与猜疑,官僚集团内部互不信任、互相拆台的风气更盛。在君主面前,所有人的命运都是不可能确定的,人人都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与失落感。君主靠权术统御臣下,臣下也已权术待上。皇帝与臣下的关系极其脆弱。一旦君主不再有雄才大略、不再明察秋毫,皇帝与臣下的关系纽带很可能就断裂。这是秦二世而亡的深层制度因素。

7.“以吏为师”的治理意义是什么?

由于当时秦朝的政治操作思想是法家的“性本恶”,在操作中以恶制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实现绝对秩序,但是由于去掉了人类中的善,去掉了情意,使得统治稍有松懈,就会出乱子。

为了防范这一点,秦朝采取的就是“以吏为师”。它的意义就是除了文吏之外,社会上没有有文字能力的人,所有的人,包括文吏在内,只能学习朝廷的法令,人们能看到的文字,也只有朝廷的命令。他的目的是进行彻底的愚民和进行思想禁锢,从根本上泯灭人民的反抗意识和反抗能力。

8.为什么西汉实行不了分封制?

周朝得分风只是与宗法联系到一起的,按照宗法网络层层建构,形成一个政治与血缘相互扭结的分层治理架构。而到了西汉时期,像西周那样的宗法结构已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这种间接统治的分封制与大一统性质的帝国是不相容的。

在汉初虽然实行了分封制,但但是经过刘邦对异姓王的铲除和接下来几个皇帝对诸侯的步步削弱,最终分封制完全败在了郡县制之手。

9.礼仪对于传统王朝意味着什么?

对于传统王朝来说,君臣尊卑观念是维持朝廷运转的伦理基础。然而,就像西汉初立时,由于君臣对于礼仪没有任何知识,在朝堂上毫无秩序,以以至于刘邦非常的不快,这才命令叔孙通制礼。

事实上,只有通过一套成体系的礼仪制度,才能体现出皇帝的地位,将尊卑观念灌输到日常规范中,同时,在另一方面,特也可以维持朝堂的秩序,使朝臣可以迅速的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展开工作。

10.汉朝的兵制是如何解决效率与忠诚的矛盾的?

汉朝的军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互不统属,相互制约,而中央和地方军队内部也分成各个部分,相互制约。每支部队的将领和士兵之间都是熟人,有着相当的关系,但是军队各个单位之间,却不可能形成私下合作关系。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制度因素:

a.符节制度。汉朝军队指挥权在皇帝手中,皇帝是全国军队的最高首领。军队调动实行符节制度,凡独立的统兵将领,都持有符节的一半,而另一半在皇帝手中。凡发兵,则由皇帝派遣使节,使节持有皇帝特制的“节”并带着另一半虎符前往征调的部队。将领认符节不认人。

b.中央军体系。西汉的中央军是皇家禁卫军,是装备和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地方军队是无法和中央军抗衡的。而中央军又分为南军和北军,两军的驻扎地点不同,也分数不同的

领导体系,甚至士兵的来源地也不相同。所以两军不可能联合一致发动叛乱。

c.地方军体系。汉朝的地方军事体系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郡国兵,一是边防兵。郡国兵负责郡内的地方治安以及防卫,可以任意调动和全权处理,但是凡是超出本郡,则必须由中央的命令,否则就是叛乱。边防兵则分为边郡兵、屯田兵和属国兵。边郡兵虽然由于要保卫边境而装备和战斗力强,但是因为需要内地的军饷接济,很难有充足的粮草用于叛乱。而屯田兵主要在河西陇右以及青海等地方屯田垦殖。属国兵一般都是归附的少数民族军队,所以往往不太可靠,而且有机会就发动反叛,因而需要军队对其进行监视。

d.兵役与军队编制。汉朝的兵役制度采取的是义务制的劳役和兵役混合制。除了义务兵之外,政府还用募兵和谪兵的方式组建军队。汉朝的军队以步兵和骑兵为主,兼有少量的车兵和船兵。

11.汉朝的选官制度有何特点?

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察举,一是征辟。

察举是由地方向中央定期向中央推举人才和应中央的特殊需要,不定期的推举若干专门人才。其标准主要有四:“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以决,才认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荐,虽然由地方掌握,但其前提是被选拔人当地士人的舆论,评价高者,一般都能被推举。同时被推举后,还要经过考试,考试的科目主要是儒生经文,文吏奏章,但是后来儒家经学气息变得浓厚。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拔。所谓天子的选拔叫做“征”,公卿两千石的选拔叫做“辟”。实际所谓的“征辟”主要指“辟”,也叫辟除,既是公卿和两千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拔自己的属吏。被征披着既可以察举之人,也可以不是。由于事务繁杂,征辟的人数较多,并且官越大选拔的人也越多。无疑征辟是做官的一条终南捷径。

12.汉代监察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与庞大的行政机构相比,监察机关只是一个小系统,人人员少且官阶低。当御史大夫不在领衔御史台之后,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但监察系统足以和行政系统相抗衡的原因,恰在它实际上是皇权的耳目,因而被赋予了特别的权利,拥有特殊的行政规则。任何官员无论官阶大小,只要被监察官员盯上,而且找出错处,就面临丢官的可能。官卑而权重,是监察官的一个重要特征。另外监察机关虽然很小,但却是独立的,直接对皇帝负责。除皇帝之外,谁也管不着他们。其三,御史可以采取他们认为合适的行为来从事监察,还可以闻风弹劾,不必核实准确。其四,除了监察权之外,御史台还经常被皇帝赋予某些特别的权利,经常参与司法案例的审理。

监察系统的功能:一是维持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对礼制的维护、对贪官污吏的揭发弹劾,参与司法和维护社会治安),二是确保官僚系统对王朝的忠心,三则是根本性的,就是

作为王权机构的制衡性因素。

13.汉朝在中国官僚体系的发育中起了什么作用?

汉朝承袭了秦朝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建构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管制,但其繁复程度明显加大,存在着科层化迹象,并且进一步趋于平民化。通过完善监察制度,保障了官僚系统对王朝的忠诚。在官僚体系的运转过程上,进行了一些行政和决策程序的改变,造成了皇帝逸而宰相劳的局面,推进了中国官僚体系的发育成熟。

第三章贵族与皇权——三国、魏晋南北朝

1.为什么说三国是豪强政治?

一、作为传统意识形态的经学的衰落

以军阀混战为契机,作为维系君臣关系特别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经学开始式微,而那些练兵、打仗、筹粮等实用的学问变得吃香。同时,东汉以来士大夫狂热追求孝道的风气稍杀,,在这种传统意识形态衰落的情况下,士人对黄权的效忠已经被极大地削弱,每个人的主公只能是起作用他的豪强性的官僚,其效忠基本上指向这些有力者。

二、地方豪强与官僚的高度结合

出于割据一方的需要,地方豪强与地方官僚进一步结合。

三、农民变成了豪强的依附者

由于长期战乱,为了求得庇护,农民迅速地佃户门客化,转变成为豪强的依附者。独立农户变得非常稀少,中央政府的财政实力因而也十分虚弱。

四、三国政府对豪强贵族的依赖

魏、蜀、吴三国,实际上都是依赖贵族豪强的支持,才能维持下去。

五、豪强的军事化与兵役制度的变化,加强了贵族政治

从东汉末年起,战争开始成为最大的政治。地方官、豪强或者身兼豪强和地方官二任的割据者,都变成了军人。各个集团都演变成了军事集团,而出于军事需要,集团内部的联系被强化,集团首领和下属之间的依附关系大大增强。

2.为什么九品中正制会促进门阀政治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开始的目的主要是将原来的乡里评议改为官方评议,或者朝廷评议,无形之中将选举之权收回了中央。但是,用不了多久,这个制度就变了味道。重症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表面上来说,是由于一个简单的技术环节,即在评议的标准中设置了“家世”这一参考项目。这个项目虽然只是参考因素,但由于“家世”是死指标,或

者说硬指标,而一个人的德才状况的标准相对来说则要软得多,有见仁见智可能,很难有一个统一而又确定的标准。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软指标已从硬指标的现象,这样一来,“家世”就从配角变成了主角。但是,当初的评定指标为什么会将“家世”考虑进去,而且,后来任命中正时为什么会考虑高官的意见。显然这其中有门阀政治的因素,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门阀士族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方,所以在政治设计的时候,有意无意地都要受他们所左右,这才是九品中正制最终变质的深层原因。

3.“户调式”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其结果与制定者的主观愿望相反?

西晋实行“户调式”,原本意义是打算借此一直豪强门阀兼并农户的势头,为国家增加编户齐民。因此,它规定了王公贵族和官僚们占田和荫客的数额。原以为规定了占田和荫客的数量,就可以抑制兼并,将门阀豪强荫占的农户限定在一定范围。然而,“户调式”施行后,实际等于将豪强门阀占田荫客的现象合法化、制度化了,由于大多数官僚体系的成员都或多或少地豪强化了,所以没有多少人会认真地按规定去限制自己,削减本来已经有的田亩和荫客电话,人们所在乎的往往只是制度规定可以占田、可以荫客的层面,而这个层面的内容,落实到操作层面,只起了进一步促使社会贵族化的作用。

4.西晋分封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会引发“八王之乱”?

从表面上看,西晋的这种制度变革,是吸取了所谓的曹魏教训。曹魏皇家子孙虽然封王,但都被禁锢在封地上,没有一点力量,因此,当司马氏大肆篡权的时候,没有自己人来帮忙。

实际上,西晋之所以大封皇族,主要是想以贵族化的方式抵御贵族门阀的实力。西晋以人为的方式,培育起一大批更大的却跟传统士族不同的贵族来,让这些皇族对抗贵族门阀。司马氏也是靠士族门阀的支持起家的,他们当然知道,从东汉以来盘根错节的门阀士族,其力量之强大,绝不是中央政权在短时间可以削平的。所欲,司马氏采取这种办法,从理论上无可厚非,只是实际效果却像是在饮鸩止渴。因为自秦汉以来,同姓皇族对皇帝的威胁是最大的。在稀粥宗法制不复存在的情况下,谁都有可能有非分之想。

可是,士族门阀遥领了封地,但却依然把持着原来的势力范围,而且可以继续堂而皇之地占地荫户,行贵族之实。对此,西晋王朝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继续饮鸩止渴,赋予同姓王都督、大都督的名义,让他们掌握数州的兵权,企图借此抗衡士族门阀。结果是在以个人魅力尚能控制局面的晋武帝死后,这些手握君权的同姓王开始作乱,演出“八王之乱”的悲剧。

5.为什么说三省制对于官僚制的进化有积极意义?

三省制标志着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的出现。首先,中书省的出现,成为尚书台之权第一次分割。其次,随着时间推移,门下省的权力越来越大,渐渐地开始对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发表批评意见,形成了对中书省的制约。至此,尚书台的权限只限于行政事务执行,

三省形成了中书出令,门下审核,尚书执行的分工制约机制。

6.这一时期州郡紊乱的原因是什么?

地方行政区的增加:

魏晋南北朝是个分裂的时代,分裂时代往往地方行政区划就比较混乱。比如同一个州,两国甚至三国分据,往往每个国家都要设置这个州。但从中华一统的眼光看,等于是原来的一个州变成两个甚至三个州。

7.何为“士家制”?为什么要采用士家制?

士家制——私兵部曲的制度化

东汉年间,地方豪强势力日益强大。每个豪强都有许多荫客佃户,平时则为他们种田,有事则变成武装和半武装的组织。黄巾起义以后,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豪强武装浮出水面,大一点的豪强无不拥有属于自己的私兵部曲。

士家制主要是为了防止士兵叛逃。士就是指士兵,家是指士兵的家属。其制度要点为:a.是兵家属随营居住,句实话管理,士兵出征,家属成为人质,如果士兵逃亡,则家属没为官奴。b.士兵之家为特殊的兵户,与一般的编户百姓不同。c.凡兵户之家,男性成员子孙相承,世代为兵,到了16岁就被征发为兵。d.兵户一般不承担赋税徭役,主要以担负兵役为主。e.兵户身份低贱,凡兵户子弟,部的读书做官,不准专业,不许与非兵户通婚 f.兵户身份低贱,凡士兵的妻子,当士兵战死之后,由官府重新配婚,以求生出更多的士兵,只有当是病因战功升为一定级别的军官后,才可免除这种妻子另配的屈辱。

8.地方政权的军事化,对政治有何影响?

地方管制的变化之一是军事化意味增强。首先是州以上设置都督,总领各州军事,在战争期间,对州郡长官有诛伐大权。有时还在都督之上设置大都督,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军事首脑。其次,周长官分为领将军衔的刺史和没有将军衔的“单车刺史”。前者兼有民政和军政大权,而后者只有民政之权。有的时候,都督还兼有“行台”的名号,即“行尚书台”。这种临时流动的中央机构的名义,大大地强化了这种军阀性质的地方官员的地位。北周时,都督改称总管,一直延续到隋朝。这种变化,实际上意味着地方行政权力的军事化,非如此,不足以控制地方。这表明了在分裂时期,地方的离散意识加强的同时,整个政治的文治精神衰落。

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政治的特征是什么?

这道题书上找不到标准答案。但是书上前两节主要讲三国,后两节将魏晋南北朝,此题针对的是魏晋南北朝的贵族政治的特征,具体分析后四章有这样一些特征:一是分封制,第4题已说;二是三省六部制的雏形的发明,使得中央机构的权利制

衡与职能分工的初现,第5题已说;三是地方行政区混乱,第6题已说;四是军队私人化,第7、8题已说;五是士人中玄学盛行,蔑视礼法,佛教的输入,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清谈之风。官僚体系出现一种怪现象:各个部门,居高位的负责人不管事,实际负责的则是那些处于下手的低级属员。在世族政治的前提下,官场上因循之风甚盛。中央政府对于官吏的管理和监督放松到了极点,第10题已说。

10.魏晋南北朝士族的生活形态是什么样的?

经过汉末大战乱,东汉刻意强调节孝,皓首穷经的文化氛围已经走向没落。而魏晋替代之际,司马氏为争取高等世族的支持,人为地延续东汉的名教传统,刻意强化儒家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是给予了这种文化更大的打击,充分暴露了其在政治层面上的虚伪性。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中的精英首先出现反动的迹象,一些人开始推崇老庄哲学,并用老转的玄理来解释儒家经典《周易》,形成了所谓的“玄学”。以阮籍、嵇康为首的文学之士,则把玄学与行为的放诞结合起来,是礼法之士为虚伪之徒,由蔑视礼法而抗拒官方一是主流,一时蔚为风气。

11.门阀政治为什么会在没有强大反对力量的情况下衰落?

由于他们不屑俗物,导致君权旁落。在整个南北朝期间,世族虽然依然占尽风流,但上要受本来社会地位低于他们的军事贵族的气,下则被出身寒门的小官吏架空。实际政治社会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梁朝末年,侯景以一个北朝降将的身份,率领一群市井无赖,居然将朝廷闹了个天翻地,世族大姓,不仅束手无策,而且连逃亡的能力都没有。到了这个时候,门阀政治也走到了它的尽头。

第四章:考试帝国_隋——唐时期

1.隋朝创制的基本框架是怎样的?

隋朝的开创者对于制度建设从建国开始,就表现出空前热情,显示出新气象。

(1)恢复并且健全了三省六部的中央机构,确立了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权分立制衡机制。

(2)隋朝整理了魏晋以来混乱的地方区划,废除了所有的侨立州郡,将州郡县三级改为了州县两级。

(3)隋朝开创了科举制,这是官僚制的最大转变之一。

(4)隋朝完善了府兵制,建立健全了长掌管与训练府兵的折冲府。

(5)隋朝整顿了长期以来混乱的律法。

(6)隋朝还开始着手重建礼制,清除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痕迹。

2.唐朝宰相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1)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

(2)政事堂成为一个高于三省的决策机构,三省长官实际上脱离了本部门,专一负责全国事务的处理。三省的副职成为实际负责人。后来皇帝不设置正职,以副职代替。让副职进入政事堂,于是宰相的官阶降低了,更便于皇帝的控制。

(3)唐太宗末年,由于担任中书省长官的人多年受到皇帝信任,所以中书省的地位日渐提高,于是政事堂移至中书省。武则天专权以后,出现秉笔宰相,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中书舍人成为具有实权的官职。

(4)有唐一代,宰相会议是全国政务的核心。会议一日停顿,则国家政务一日不行,所以宰相会议必须每天开,而皇帝倒不必每日上朝,唐代跟西汉一样,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君逸臣劳的模式。

3.为什么说唐朝中央政府的运作方式是君逸臣劳模式?

有唐一代,宰相会议是全国政务的核心。会议一日停顿,则国家政务一日不行,所以宰相会议必须每天开,而皇帝倒不必每日上朝,唐代跟西汉一样,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君逸臣劳的模式。

4.科举制对于官僚制的意义什么?

(1)中国的官僚制走上了通过考试补充人员的道路。这在世界政治文明史上,无疑是一个创举,一个过分超前的制度因素。正是这一因素,确保了中国传统官僚型帝制的个性。

(2)官僚体系得到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将全国的精英吸引到国家的管理网络中,不仅使官僚制获得了较高的管理效率,而且最大限度的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得的可能。

(3)推行科举制的结果,对于官僚制帝国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削平了大门槛,扫荡了自东汉以来门阀士族的势力。

5.唐朝科举制的意义是什么?

(1)考试内容上,最重要的进士科以诗赋取士,实际上是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使得官僚体系得到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将全国的精英吸引到国家的管理网络中。不仅使官僚制获得了较高的管理效率,而且最大限度的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得的可能。

(2)推行科举制的结果,对于官僚制帝国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削平了大门槛,扫荡了自东汉以来门阀士族的势力。从那以后,历朝历代科举考试出息的人种,汉族子弟占了绝大多数,而王孙贵族没有多少份额。所以,自宋以后,中国就没有了高门槛——士族。

(3)科举制的推行还在客观上改变了社会文化面貌。诗歌的兴盛,唐文化影响了世界

(4)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改造还体现在乡村社会的文化结构上。原来统治乡村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科举使得乡村的文化教育围绕着它来运行,从而使中国文化烙上了官文化的烙印。

(5)科举制对官场风尚的变化有着某种影响。“同年”——“朋党”。

(6)对历史发展的负面影响:

首先,它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就和选官制度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学校成为了科举的附庸。使得隋唐已经开始的学科分化和技术学习专门化系统化的趋向被遏制。知识学校被限定在文字、文字书写、文学和道德讲求上。中国本来就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收到了影响,长期不能进化。

其次,科举制虽然强化了官僚制,但是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

其三,科举制虽然推动了人们向学,但也极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整个社会的运行都围绕着官僚体制打转,对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影响甚远,今天仍旧余波未平。

6.唐朝科举制有哪些隐性制度安排?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些安排?

隐性制度安排:

(1)唐朝的进士考试一般是不糊名的,卷子的谁的完全清楚,录取时不仅允许参考考生的“平时成绩”,而且考官还经常跟名流保持接触,以了解诗坛的新动向,听取已经成名诗人对举子的意见。

(2)每年考试之前,考生们从各地赶到京师,先将自己平时的诗作投向有文名的达官贵人(行卷),也有直接投给考官或是礼部的(公卷),“行卷”更为流行。

条件:

(1)通过科举考试能否将真正的人才取进来,对于这个制度的操纵者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为了保障制度的充分有效,唐朝上下都花了不少心思,想了很多办法,隐性制度安排就是为了弥补制度的不足。

(2)有唐一代,人们对科举非常看重,无不将之视为王朝命运前途的头等大事,在这个问题上,绝不敢乱来,否则不仅当时弹章交集,而且还会遗臭万年。甚至连皇帝推荐的人,如果不够格也不能随意录取。

(3)由于盛唐诗风大盛,考官和推荐者也是诗人,他们看重自己的诗名不亚于生命。如果胡乱推荐人和录人,那么对他们自己在诗坛上的名声也是一个伤害。

7.科举制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

正面影响:

(1)科举制的推行在客观上改变了社会文化面貌。诗歌的兴盛,唐文化影响了世界

(2)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改造还体现在乡村社会的文化结构上。原来统治乡村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由于机会对更多的人开放,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旺盛起来。能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世界也得到尊重。

(3)科举使得乡村的文化教育围绕着它来运行,从而使中国文化烙上了官文化的烙印,国家对乡村的控制得到了文化网络上的支持。

负面影响:

(1)它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就和选官制度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学校成为了科举的附庸。使得隋唐已经开始的学科分化和技术学习专门化系统化的趋向被遏制。知识学校被限定在文字、文字书写、文学和道德讲求上。中国本来就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收到了影响,长期不能进化。

(2)科举制虽然强化了官僚制,但是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

(3)科举制虽然推动了人们向学,但也极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整个社会的运行都围绕着官僚体制打转,对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影响甚远,今天仍旧余波未平。

8.唐朝的官员任用和考核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定期考核官员?

基本内容:

任用方式:(1)一是试,即试用。二是守,即实际任用。三事知,即由皇帝亲自下令委任的某些职务。四是行,即品级高的官员担任与品级不相应的低品级官职。五是带,即以本官位兼带其他官品。六为兼,即兼任。七为领,与兼带类似。八为摄,即暂时摄理。九为同,即等同于某管。十为判,即非该管制者,但做该官职之事。十一为权,权知暂代的意思。

(2)唐代所有官员的任用,权限均在中央,地方的杂佐官也是由科举出身,然后由吏部任命。唐代地方官的任期,州刺史和县令三年一迁,杂佐官四年一迁,中央官四年一迁。

(3)隋唐时期,官分九品,每品有从正之分,自四品一下,每品的从正两个等级又分上下阶。官品是官员的品级,官职是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某官职一般规定有相应的品级,但并不一定非得完全相当,高品担任低职,低品担任高职的都有。

考核方式:(1)考核机构:考核机关是尚书省的吏部,由吏部尚书和侍郎亲自掌握,具体负责的是吏部的考公司。中央高级官员的考核由监察机关和皇帝亲自掌握。

(2)考核标准:唐朝官员的考核标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德行,还有一类是官员的业务能力。对于地方官,还会有有些具体的业绩考核指标。

(3)考核方式:考核分为大考和小考。小考每年一次,大考三至四年进行一次。大考综合几年的小考情况,定出官员的等级。唐代考核官员的时候将四善和二十七最的标准综合起来,将官员分为了九等。各部门长官,由上级长官考核,中央各部和州刺史则由吏部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在吏部备案,以后的升迁降黜,都以此为据。

9.唐朝的监察制度跟政治运行有什么关系?

(1)隋唐的监察体系跟前代略有不同。在原来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官的两套机构之上,又设置了一个总领协调的机构,形成了三套班底。

(2)隋唐地方区划比较小,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存在问题,因此,特别注意对地方官的监察。朝廷往往设置专门的监察机构人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中期政治比较开明,因此监察体系作用发挥得较好。御史和谏官不仅弹劾违法官员,而且经常给皇帝提意见。这使得皇帝们时常要改变自己的做事习惯,百官的行为也有所收敛。

到了唐朝晚期,检查系统的作用大打折扣,于是自身贪渎,玩忽职守,谏议无人听从,整个官僚机器趋于锈蚀,王朝也就寿终正寝了。

10.府兵制为什么会最终废弛?

(1)军府过分集中关中,使得关中人当兵成为了一种职业,结果造成了两极分化。一方面,一般老百姓被频繁征发,关中农田荒废,生产下降,本来富庶的八百里秦川很快就凋敝下来了。关中的农民日益贫困,大量农户破产。

(2)另一方面,出身贵族之家的府兵,由于往往被派去做皇宫的首位和皇帝的侍卫,很快升为了军官,成为一般府兵的管理者。这些纨绔子弟没有经历过战争,又只知道作威作福,使得府兵的日子不好过。所以富者雇人代替,而穷者难以应付,自备军械和口粮,也成为府兵日益难以承担。上蕃的日子也越发难受,结果是大批关中农民逃亡,府兵越点越少,从事三年点一次到六年点一次。到了开元年间,府兵制名存实亡。

11.唐朝的开边政策与募兵制有何关系?

(1)府兵制停止以后出现的是团结兵,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在募兵制的发展过程中,团结兵和骑属于不完全的雇佣兵,而且多处在内地,时间一长,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逐渐无事以后,也渐渐开始流于形式,武备松弛。

但官健作为边境上的常备职业军人,由于不断地有战事,因而得到锻炼,本来职业军人的军事素质就要优于半职业兵,这样一来更加精锐。盛唐时期,皇帝经常对外扩张,结果促使边境的军队不断扩展,边兵不但强,而且人数不断增加。而内地,包括京师则武备废弛,府兵团结兵都走向了没落。

(2)盛唐时期皇帝经常向外扩张和府兵制的名存实亡,导致了朝廷需要靠募兵来满足巨大的兵员需求。这些因素促成了募兵制产生。但是募兵有分为好几种,有长期驻守在边境地区的职业兵——官健,也有驻守内地和京师的半职业兵——团结兵,边境职业兵的战斗力远远超过了内地半职业兵。这就造成了军事上内轻外重的局面。

(3)安史之乱前,唐玄宗有“吞并四夷”的想法,不断开疆扩土,招募士兵,募兵制

尚在统治者设想的路径上发展。安史之乱以后,边疆节度使权力大,私募军队,造成了军事上内轻外重的局面。有的少数民族将领刻意招募善战的少数民族为自己的私人部队。中央缺少足够的对边疆节度使的制约力,更无扩展边境之心,募兵制也就成了地方节度使扩展军事实力的工具,募兵制也已经完全背离了中央政权在其建立之初的目的。

12.唐朝道这一级地方政权有着什么样的演变过程?

(1)贞观初年,唐太宗将天下州县按山川形势。分为十道。不过,在开始的时候,道只是作为一种地理区划,并没有行政意义。有时候朝廷派出巡查使臣,也不严格按照道来发。盛唐时节,鉴于州县官吏贪污腐败现象日多,于是在原来十道的基础上增为十五道,没道派监察性质的采访使一员,负责地方监察。由于常驻地方的监察官的权力,从来都有膨胀的趋势,所以到了这个时候,道已经基本构成了一级行政构架的雏形。

(2)“安史之乱”后,全国各地的道均设节度使,掌握一道的全权,这样道就成了凌驾于州之上的一级行政实体,人称“藩镇”。

(3)道这一级,实际上并不是法定的行政架构,而是在政治运作中形成的带有军事色彩的一级地方政府。所以这级政府按规定没有正式的政府编制,节度使名义上也属于中央派遣来节制州县的“使节”。

13.唐朝地方建制的特点是什么?

(1)从州县二级架构到道州县三级架构

道:最初作为一种没有行政意义的区域划分,在“安史之乱”后,全国各地的道均设节度使,掌握一道的全权。道发展为凌驾于州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藩镇,唐朝的地方行政架构,从二级变成了三级。

(2)地方政府机构

道:道这一级,实际上并不是法定的行政架构,而是在政治运作中形成的带有军事色彩的一级地方政府。所以这级政府按规定没有正式的政府编制,节度使名义上也属于中央派遣来节制州县的“使节”。

州与府:唐代州与府同处于一个等级的地方简直,但府的地位要比州高得多。

县:县大体分为四等。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唐代设都护府和羁縻州控制。(六个都护府,都护府之下为羁縻州)

14.为什么说隋唐司法制度的改革越发趋于人性化?

(1)隋唐是中国司法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法律律条从这个时候起开始脱离原来的原始痕迹,趋于人性化,司法审理制度也趋于制度化和程序化。

(2)法律内容:隋文帝建国后,制定《开皇律》,本着改变法律烦苛的精神,对以往

的法律进行重大修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制定了《贞观律》和《永徽律》以及对法律的解释,基本上都遵循了删繁就简、废除苛法,走向法律专门化的原则。

15.唐朝司法制度的“八议”体现了什么精神?

(1)“八议”指八种对对可以减轻刑法人的特别关注。这八种人犯了法,在审判时需要经过特别的审理,并且享受减免刑罚的优待。

(2)八议的精神就是从皇帝的角度出发,亲贵可以减免刑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贵族制的残余。

16.中唐为什么会出现藩镇割据?

(1)“安史之乱”后,全国各地的道均设节度使,掌握一道的全权。这样就形成了凌驾于州之上,掌管数州的一级行政实体,也就是“藩镇”。

(2)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那些参加了平叛的藩镇已经人肥马壮、拥兵自重,甚至有意保存安史旧部,与中央讨价还价。到这个时候中央已经没有能力收回兵权了,只好接受安史部将名义上的归降,以赏功为名,授予节度使称号,让他们分统安史原先的旧部。节度使死了,往往是由儿子或者其部下继承,朝廷已彻底丧失了人事权。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对地方藩镇军权没有了,人事权没有了,事实上形成了地方割据。

17.中晚唐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1)政治生活中的费制度因素。武则天时候,唐朝的中枢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宦官参与到了一些列的宫廷政变中,获得皇帝宠幸并参与到了政治事务和决策中来。

(2)皇帝试图“以内制外”。晚唐的政治,由于藩镇的存在,是一个外重内轻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刺激下,皇帝越来越担心大权旁落,因此对原有决策体制和行政网络都不放心,更倾向于求助自己、扩展自己个人的权力。因此,属于内廷好喝皇帝身边的亲信的权力因此得到扩张。宦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皇帝朝夕相处最可信赖的人,所以权力膨胀得最快。

第五章:军阀政体——五代十国

18.名词解释

(7)河北三镇:唐后出现的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是五代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的藩镇。河北三镇实际上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旧部,其核心力量主要由安史集团胡人和胡化汉人组成的亲卫队曳落河的参与组成。河北三镇通过强大军事实力维持武装割据,其中的文人只是一种点缀。

(8)准血缘关系:在五代时期盛行的维系藩镇集团内部的制度形式。首领往往将武艺高强、战斗勇敢的将士收为义子,从而获得较为牢固的群体关系。“准血缘关系”往往非常有效,义子的效忠程度甚至比亲子还要高,但有时也不可靠,因而对集团最为致命的打击常常来自于义子们的背叛。

(9)文治精神:以传统道德教化与士大夫治理天下作为治世的基本举措,以及尊崇儒学的世风。

(10)斯文扫地:武夫的权力被大大提升,军事人才被社会尊崇而文人在朝廷的权力缩小,地位下降,而其素质也较前朝低下。在这种情况下,边缘人士得以堂而皇之地登上政治舞台,戏子可以封官拜爵,而武夫甚至可以对文人呼来喝去。此种世风即所谓“斯文扫地”

(11)毛锥:指毛笔,反映出五代时期在武夫的眼里,文官的作用仅限于征粮征税时算账,甚至连这一点都不如。

(12)长枪大戟:反应了五代十国期间国家的管理到秩序的维护基本依靠军事实力的情况。五代之间的更迭,尽管官僚班底都没什么变化,但是原有制度的内核已经没有了,同治基本以武治为主,以往的文治结构退居其次,朝野缺乏起码的文治精神。

(13)倒戈:(==。就是倒戈嘛。。。你让我怎么解释。。。)五代期间由于武将普遍没有效忠意识,加之位高权重,牙兵牙将首领诛杀篡位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作为心腹的牙兵也往往成为心腹大患。

(14)骄兵悍将:五代牙兵由于缺乏效忠意识,其对首领的服从来源于物质利诱与物理威胁,而且权威甚大,故而牙兵牙将往往骄纵蛮横,从而使得皇上基本上是骄兵悍将手中的玩物。这就导致了维系体制的动荡性。

(15)效忠意识:即忠君效国的意识。五代的士大夫与武人都普遍没有效忠意识,用以维系集团秩序与成员关系的,仅靠武力威慑、物质利诱与亲缘的纽带。

19.思考题

1、五代军阀统治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通过藩镇割据,对外依赖军队的守御,对内也依靠军人的控制和管理。而军阀维系内部统治的制度有两种:一是通过血缘、准血缘和地缘纽带,维系部众;另一种制度形式是通过掌握亲卫军(牙军)进行物理震慑。

2、军阀政治的权力架构是怎样的?

答:军阀政治的权力架构呈现梯度状:一个序列是与镇将关系的远近,另一个序列是战斗能力的强弱。一般来说,一个能打仗的人,且与镇将有较为密切关系的,所处的位置就比较高。因而牙兵牙将是最有权势的人,也是藩镇的最核心权力集团。而文人的地位非常低下。

3、五代文官体系的蜕变意味着什么?

答:在五代时期文官体系的蜕变表现在文官整体素质下降、权力大大缩水与地位的大大降低,文官的功能也仅限于为军人筹集粮饷和为军人出谋划策,而其军事的功能也往往无法发挥出来。这种文官体系的蜕变反映出上流社会的彻底变质,原有的社会规范和风气受到严

重冲击,边缘人士粉墨登场,戏子亦可以拜官受爵,而武夫对文人则可呼来喝去的社会状况。这也意味着传统道德教化的失落与儒学的衰败,文治精神坠落,一个“斯文扫地”的时代就此到来。

4、为什么在五代时期效忠问题会如此突出?

答:经过频繁的改朝换代,“忠”的概念被冲淡。用以维系集团秩序与成员关系的,仅靠武力威慑、物质利诱与亲缘的纽带。而作为权力核心的牙兵牙将由于缺乏效忠意识,往往骄纵蛮横,使得皇上基本上是骄兵悍将手中的玩物,从而就导致了维系体制的动荡性。

5、文治精神为什么是必要的?

答:文治精神是指以传统道德教化与士大夫治理天下作为治世的基本举措,以及尊崇儒学的世风。而缺少了文治精神,上流社会的彻底变质,原有的社会规范和风气受到严重冲击,边缘人士粉墨登场,戏子亦可以拜官受爵,武夫甚至可以对文人呼来喝去。因此,社会体制稳定的基础也就维系在武力威慑、物质利诱与亲缘的纽带,从而导致了骄兵悍将的出现与社会体制的动荡性。

6、什么是军阀?军阀具有什么政治特征?

答:军阀即拥有军队,通过武装割据对藩镇进行统治的军人集团。其政治特征表现为对文官的蔑视与文治精神的缺失,其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的维护基本依靠军事实力,所谓“长枪大戟”。五代时期军阀统治的政体在形式上与唐朝无太大差异,但其原有的制度内核已不复存在,统治基本以武治为主,以往的文治结构退居其次,朝野缺乏起码的文治精神。

第六章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宋元

1、宋代中央政府设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总的来说,宋代的中央政府设置特点是繁复。

宋代的中央机构形式上承唐制,但其实际权力结构和具体运行机制则体现了名不符实的特点。宋代存在着正式机构和附加机构两套班子,而往往附加机构才是真正负责的机关。同时,一个机构的负责人,往往不负责本机关的事务而去管另一个机关的事务。

具体来说,首先中央机构重叠、床上架床,如三省之外,再设外省等。

其二,权力分散、职能混淆。

其三,机构臃肿,人员众多。宋代取士宽,取人多,导致各机构人满为患,但又坚持不裁员。

其四,事权不一,部门官员不管本部门的事情,很多时候,某部门的官员只有挂上了“某判事”才算具有了具体负责的地方。

其五,对官员不信任,很少给予全权。

故而,官僚机构效率低下。

2、为什么宋代会如此轻视行政效率

最直接的原因,宋代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和安全,既要防止地方上军阀格局的重演,又要防范中央军的叛变,故而构建了一套极其繁复的官僚机构,同时也制定了一套极其分权的军事体制。叠床架屋的机构,庞大的官僚系统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其次,宋代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这客观上并不需要一套高效率的官僚机构来支持其发展。这就为宋代轻视行政效率提供了条件。

再者,宋代对士大夫的重视和维护也使得其不得不采取一套轻视行政效率的政制设置。

3、宋代外轻内重的格局是如何体现在地方建制上的

宋代的地方建制有着和中央近似的毛笔,同样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

宋代的地方建制是三级行政区划,道(路)、州(府)、县。但是路这一级基本虚置,可是机构却越添越多。州县两级,主官不实授,而称为“知事”,知事之外,还设置若干平级官员,以分主官之权。同时,州县在军事、财政和人事方面的权力越来越小,相应的权力都被集中到了中央。

4、宋代科举制取士特宽的原因是什么

宋代取士宽首先是因为随着宋代的社会稳定,统治思路强调文治而使得宋代读书人群体特别庞大。

而相对应的宋代的统治思路是尽可能满足知识分子的需求,将其收拢到政府当中,实行养士的制度,稳定士大夫阶层。

因为对于传统中国来说,士大夫阶层是社会的精英,各种形式的造反和反叛,没有士大夫的参与,就成不了气候,故而稳定士大夫阶层就意味着稳定了社会、稳定了国家。

5、学校与科举融为一体,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校与科举融为一体指的是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现象,

进一步加强了文治的传统与精神

运用“师生”关系加强了君臣之间的联系程度

将更多的读书人纳入统治体系当中,进一步加强了对士大夫阶层的控制,加强了皇权的稳定与社会的稳定。

为官僚体系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官员,官僚阶层的素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6、为什么宋代的官员基本上只升不降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开卷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1题10分,共20分) 1、三公九卿制度 考核知识点:秦汉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48--57 答: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所谓九卿,就是奉常(后改太常),掌宗庙礼仪和文教;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掌宫廷车马仪仗及牧养;廷尉(几度改为大理),掌司法;典客(后改为大行令、大鸿胪),掌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大司马),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 2、三省六部制 考核知识点:隋唐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70--78 答: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管各项政务,其分工如下: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

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祠祭、学校等文教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三省六部是隋代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1题15分,共30分) 1、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参见P268--274 答:一、军事制度的改革 ①.陆军:曾国藩利用地方人力物力资源,招募本地失业农民入伍,而由一些坚决保卫儒道的士人率领,建立起一支非正规的军队。袁世凯在华北训练的“新建陆军”,张之洞在长江地区训练的“自强军”,都采用了近代化的军事编练方式。清政府还在各省创武备学堂,改建省兵制,并裁减绿营和勇军。1906年,又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统辖新军。 ②海军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办新海军,1910年成立了海军部。海军官制略如陆军,分为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水师学堂和造船厂等也归海军部统辖。 二、行政机构的改革 (1)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调整和增设中央各部(3)组织责任内阁 三、教育制度的改革 (1)建立新式学堂(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2、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构成。 考核知识点:南京临时政府,参见P274--276 答:南京临时政府仿照美国总统制组织中央政府。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临时大总统是行政首脑,在政府中负实际政治责任,并主持国务会议,等等。 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制与三权分立的美国总统制大体相同,是按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建立政府的,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临时大总统和临时副总统的选举,限于革命战争环境,不是民选,而是由已独立的各省都督府指定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选举,“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第二,临时大总统的行政权力高踞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第三,南京临时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年()月()日,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 28、建国初期,()是全国最高军事统率机关。 2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30、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3、清代官缺制度 4、淮军

中国政治制度复习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是酋邦。 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两种。 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后,商代称王。 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巫术和政权的结合。 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三正和左右六人。 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 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政务性和宗教性两类。 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而在经济方面的义务是象征性的。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ABD 。 A.皇位继承制度 B.后宫制度 C.宦官制度 D.皇位世袭制度 2、汉代有 ABC 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 A.女御长 B.宫长 C.宫中学事史 D.尚宫 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 ABC 等朝代。 A.西汉 B.东汉 C.唐 D.明 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 ACD 朝为最。 A.东汉 B.隋 C.唐 D.明 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 AB 的权力。 A.批阅奏本 B.传宣旨意 C.阁票 D.听讼 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 BCD 。 A.二十四衙门 B.锦衣卫 C.东厂 D.西厂 7、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 ABD 。

A.大司空 B.大司马 C.大司徒 D.丞相 8、三国时的“三公”是 ABC 。 A.太尉 B.司徒 C.司空 D.司马 9、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 ABC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行省 10、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 BCD ,他们并无实权。 A.太尉 B.太师 C.太傅 D.太保 1、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战国是“客卿制度”。 2、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 3、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为标准,在才能方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为标准。 4、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使台。 5、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 6、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17岁至 60 岁都要服兵役。 。 经世派,他们提出的向西方 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 5、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税司务,但最重要职务一直以来为英国人所垄断,尤其是赫德,在位45年,成为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在华的代理人。 6、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 7、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组织谋略处,暂时作为军政府的决策机构,并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8、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是鄂州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根本大法是《临时约法》《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9、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正式诞生。 10、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政事堂为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总统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 ABC 为代表的经世派。 A.龚自珍 B.魏源 C.林则徐 D.王韬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同学们: 你们好!根据学院的要求,现在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期末复习大纲公布如下。就有关的问题提示如下: 1、本大纲所有复习题是供大家自学时使用,由大家根据所学,自行在电子课件或者教材中寻找答案。 2、期末考试是机考,随即出题;试题有可能与本大纲重合,也有可能超出本大纲,请大家复习时在范围上要更宽泛些,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 3、题目很小,内容琐碎,题量却比较大。因此大家要立足于本大纲的复习,不要再找所谓重点进行复习。再强调一遍:要全面复习。 4、题型大家一望而知,不再赘言。请大家再参考平时答疑公告栏中所载“答疑回放”中的ppt。 5、说白了,请大家依据此大纲复习,并注意平时答疑中的有关公告。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邦鄙是指()的行政区域。 A首都附近B、民族杂居地区C边境地区D、各诸侯国内部 2、西周的大夫是分封的,所封的土地称为()。 A、采邑 B、庄园 C、坞堡 D、领地 3、辽朝以民政为主的地方行政系统由()负责。 A、南面官 B、大王院 C、枢密院 D、北面官 4、元代称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的()管辖。 A、户部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5、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将全国各行省一律改为(),废除行省制度。 A、承宣布政使司 B、都督府 C、提刑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 6、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

上。 A、使用 B、培养 C、考核 D、以刑罚恫吓 7、宋代地方的军、民、财、法和人事权互不相属,权力都集中到中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要着眼于官吏的() A、职有常守 B、相互牵制 C、争权夺利 D、能力培养 8、秦汉考核官吏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一次。 A优劣B赏罚C殿最D贤否 9明清时期在府一级设有同知、通判为知府的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A副手B副官C辅官D佐贰官 10、“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说舜在用强制手段夺取最高首领的权位,是对所谓()制度的破坏。 A禅让B官员任免C官吏选拔D君主即位 11、清世宗雍正以后,皇帝对各省政务的批示经过须经过()。 A内阁B户部C军机处D兵部 12、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负责,交皇帝核准。 A奉常B长史C侍中D尚书 13、考课制度中,对官吏的提升称为()。 A升B提拔C迁D拔擢 14、东汉,三公改为(),共同辅助皇帝决策。 A太尉、司徒、司空B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C太尉、国尉、廷尉D郎中令、卫尉、校尉 15、西晋诸侯王身兼中央要职,又拥有一定的军队,威胁中央的安全,因此出现了()。 A吴楚七国之乱B靖难之役C八王之乱D异姓王反叛 16、宗法制度首先强调的是() A尊尊B忠君C极谏D亲亲 17、西周国学将成绩优异者通过司马推荐给周王。被推荐者叫作() A进士B贡士C贤士D才士。 18、御史台独立后,()主管纠劾官吏的失职滥权及其他违法事件,责任最重。A治(持)书侍御史B殿中侍御史C侍御史D御史 19、唐代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开始的。 A财权B人事权C军权D处理宫中事务权 20、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部[州]监察区,各部设()。 A刺史B御史C廷尉D司隶校尉 21、()是指出自忠诚,从对统治者有利的出发点上提出来的补阙和匡正。 A劝慰B勉励C谏诤D讥讽 22、东厂一般是由(D)的掌印太监监领,称提督东厂,直接受皇帝指挥。 A、御用监B尚宝监C神宫监D司礼监 23、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郡国B府州C路府D省州 24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名为()。 A顺天府B应天府C奉天府D大名府 25、“夏后”的“后”的意思是()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总结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税务司,但最重要职务一直以来为英国人所垄断,尤其是赫德,在位45年,成为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在华的代理人。 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它是一场将矛头指向的政治体制的改良运动,而1898年的百日维新是这场运动的高潮阶段。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正式诞生。 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的经世派,他们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 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主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 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台。 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宫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它和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 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而其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史,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 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郡县制。但西汉因分封形成了郡国并行制。 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17岁至 60 岁都要服兵役。清朝的一省主管为巡抚,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总督。 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1844年设置的通商大臣,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 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 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九)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九) 一、选择题1、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时期。2、商朝时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3、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4、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5、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 6、魏晋南北朝的兵制主要是世兵制和 7、府兵制最为完备。 8、到唐后期,禁军发展到十军,其中以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地位最重要。 9、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其中朝廷直接统领的构成宋朝的军事主力。10、清朝八旗兵采取兵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11、唐开元时期,节度使

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二、判断题1、商朝军队除常备军,也有临时征集的征兵形式,征集的主要奴隶。(错) 2、西周军事制度中,军队编制以军为最高级别,总体编制为:军--师--旅--卒--两--伍。(对) 3、西周还有完整的军事礼仪规定,周礼中即有军礼一项。(对) 4、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对) 5、秦朝军队中守边的称\更卒\,守京师的称\正卒\,在地方衙门听差服役的称\戍卒\。(错) 6、西汉军队分南军和北军二大类。(错) 7、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合一,但逐步有向兵农分离的趋势。(错) 8、元朝时的新附军主要北方汉人,在中原的契丹人等组成,以步兵为主。(错) 9、明代卫所军兵和配置上采取\外重内轻\原则,京师地区配以重兵。(错) 10、清八旗与绿营分别驻守京城与各地,但绿营无论装备、银饷和社会地位均不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 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c )是实际的最高立 法人。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2. 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典客)。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c )。 ?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机考单项选择题题库

《中国政治制度史》机考单项选择题题库(省考课) 之一。( B) A、财产继承B、皇位继承C、姓氏继承D、后宫 2、“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其中的“台阁”,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将尚书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扩大机构,赋予更大的权力,时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它的长官尚书令级别不高,终汉之世只是一千石,但掌握国家实权。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A)A、尚书台B、中书省C、尚书省 D、门下省 3、《文献通考》:“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里指的是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 B) A、议事堂B、政事堂C、内阁D、军机处 4、《新约法》,就是《中华民国约法》,是由《临时约法》增修而成的,形式上拼凑了西方国家的法律条款,实际上是确认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因而又称袁氏约法。于1914年4月29日完成三读程序,5月1日以大总统()名义公布。( A) A、袁世凯 B、孙中山 C、冯国璋 D、黎元洪 5、《新约法》颁布及袁世凯对行政机构进行改组后,袁世凯变成了终身总统,已成为实际上的皇帝。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下令承认帝制,首先宣布独立的,是()省。( B) A、贵州B、云南C、四川D、湖北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宪法效力的约法,于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由()以临时大总统身份正式公布。( B) A、袁世凯B、孙中山C、冯国璋D、黎元洪 7、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最初主要是一个办理()的机构。( B ) A、 B、外交 C、工商行政 D、地方事务 ()兼任。( B) A、两江总督B、直隶总督C、两广总督D、四川总督 9、不论是南朝,还是北朝,()都已成为参与决策的宰相机构,其长官侍中已成为宰相之一。(A)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尚书 ()成了真宰相。(A)A、中书令B、尚书令C、中书监D、侍中 11、曹魏时期,侍中的权力进一步增强,已与尚书一同“综理万机”。晋代,侍中寺进而发展成为(),主管政事范围也不断扩大,侍中的地位大体与尚书、中书比肩。(A )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尚书台 12、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的正式启动。( B) A、新政B、预备立宪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 13、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 D ) A、宪政公会B、自治会C、宪政筹备会D、国民宪政会 14、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康有为及其同道进行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他们通过组织各种学会、办学、办报、演说、上奏章、著书立说来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社会的支持。在天津,()于1897年10月创办了《国闻报》。( 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黄遵宪 15、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决定了中原霸权的归属。( B) A、黄帝与炎帝的战争B、黄帝与蚩尤的战争C、禹对三苗的战争D、舜对“四凶”的战争 16、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舜从此确立自己的地位。( C ) A、舜对三苗的战争B、禹对三苗的战争C、舜对“四凶”的战争D、尧与三苗的战争 17、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的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的权威。( A ) A、黄帝与炎帝战争 B、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C、黄帝与荤粥的战争 D、颛顼与共工的战士均可参加。殿试由皇帝主持,因是“天子亲策于廷”,所以又称(C)。A、乡试B、会试C、廷试D、北闱 19、东汉,进一步加强中央监察系统。在公卿朝见皇帝时,时称“三独坐”,不包括(D)。A、御史中丞B、尚书令C、司隶校尉D、御史大夫20、东汉班固所著的(《》),列《礼乐志》、《刑法志》,上承《史记》,下启历代正史之写作体例。( B) A、《史记》B、《汉书》C、《通典》D、《通志》 21、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称“考课”。秦已初具规模,汉朝则更完备,并设立了专门机构。当时对地方官的考核,主要由()负责。( D ) A、 B、各部侍郎 C、吏部尚书 D、丞相 汉蔡邕在《独断》中总结: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史官记事曰上,等等。(A)A、制诰B、策书C、制书D、诏书 23、汉代,首次在正史中为制度史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建立了专题形式,是()在《史记》中专辟《礼书》、《乐书》。( A ) A、司马迁B、班固C、杜佑D、司马光 24、汉高祖二年,立刘盈为太子,以大儒叔孙通为太子太傅,负责其教育。从此,()制度称为定制。选立皇太子的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 A) A、太子预立 B、秘密备储 C、禅让 D、推举 25、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及大批亲胡官员,进而废除(),并宣布“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 A ) A、宰相制度 B、翰林院制度 C、内阁制度 D、军机处 26、宦官在古籍中称寺人、宦者、中官、内侍、内官、阉人、内监等,唐代以后称太监。宦官是()制度的派生物。( B ) A、职官B、后宫C、皇帝D、宰相 27、皇位继承制度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其核心之一是(A)。 A、 B、竞争机制 C、禅让制 D、推举制 28、谏官在秦汉为加官,无定员。曹魏设侍中寺作为专门的言谏机构,设侍中四人。因侍中寺官员常随天子左右,参与国家政务机要机会较多,故在西晋时期逐渐发展成为(C)。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御史台 29、九品中正制始于()时期。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正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B) A、秦汉 B、曹魏 C、隋唐 D、明清 30、据文献记载,西周分封建国,往往赐予相应的爵位。 《春秋》将周的诸侯分成(C )。A、公侯子B、卿大夫、士、庶民C、公侯伯子男 )年废止的。( C ) B、1805 C、1905 D、1911 )时期,门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士族把持政局,庶族很少有机会跻身上层职官。( A) A、西晋B、秦汉C、隋唐D、宋元 33、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真正拉开了中国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表明()战争的惨败,刺激了改良主义思潮迅速转变成社会运动。( B )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4、两汉时期,官吏的俸禄一般都发给粮食,按月领取,以()为单位。 A、石 B、斗 C、斛 D、升 参与朝廷决策,门下省的主要职权包括:献纳、()、监督朝仪礼法的实施情况。( C) A、出命B、执行C、封驳D、审核 36、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历代宦官乱政的教训,严禁宦官干政。但最终没有阻止宦官干政在明代重演。明朝重用宦官始于()时期。(B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宪宗 D、武宗 37、明朝建立之初,沿用元制,以()为中枢机构,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三省制转变为一省制,相权有所增大。( A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南北面官 38、明朝军队的基层单位为(D)。A、府兵B、八旗兵制C、绿营D、卫所 39、明朝内宫,建立了完善严密的宦官组织系统,计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共有()衙门,各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统辖,人数在十万以上。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1 一、选择题 1、夏朝立国,从此中国进入家天下的阶段。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 ) A.占卜 B.分封制 C.禅让 D.世袭制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3、下述政治制度中有利于维护政治统一性与联系性的是?(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4、为保证将黄册作为对人民进行赋役管理的依据,明政府推行了( ) A.里甲制 B.关津制 C.土司制 D.卫所制 二、名词解释 1. 大元帅制 2. 洪宪帝制 3. 世公世卿制 4. 三省制 5. 藩镇割据 三、简答题 1. 清末新政的内容 2. 明代内阁制的确立过程 3. 两税法的内容 四论述题 朱熹《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结合材料,论证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 一、选择题: D B C A 二、名词解释: 1. 大元帅制:是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的政治体制。1923年2月,孙中山在陈炯明叛乱失败后由 沪南下,重入广州,组织大元帅府。大元帅府之大元帅,被赋予极大的政治及军事权力:(一)一切重要政务,由大元帅处理;(二)各总司令、司令、军、师等军队,由大元帅指挥调度;(三)政府机关之组织、各机关之增设与裁并及重要官吏之任免,皆由大元帅为之;(四)大元帅得公布条例,发布命令; 条例之由各部公布者,须经大元帅之核准。由此可知,孙中山这次确立的大元帅制度,实是具体而微的制度。他经南北军阀多年之排挤,已感到欲有所作为,必须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2. 洪宪帝制:1915至1916年袁世凯进行的复辟封建帝制的活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 帝位,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同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称帝使北洋集团分崩离析,列强也撤回了对袁的支持,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3. 世公世卿制:也叫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的高级官吏,世卿世禄中的“卿”不仅指卿,还泛指卿、大 夫、士等一系列官吏,“禄”是古代官员的俸禄,世卿世禄制即是指西周时期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卿大夫等官吏可以父死传子,世袭此职,世代享有该职俸禄。有学者认为世卿世禄制开始于商朝,但并无确切的资料提供证明,可考的世卿世禄制见于西周时期。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宗室和功臣,册封了1000多个诸侯国,而在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和各诸侯国内,则进一步册封卿为治国的官员,卿下面则为大夫,再下是士。 4. 三省制:三省制是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共同行使宰相职务的制度,萌芽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宋因之而成熟,元废。三省是皇帝的最高辅助机构,通常以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并共同商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定。三省制反映了君权的加强。并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关系上的平衡 5. 藩镇割据:藩是保卫,镇是军镇。唐王朝设置军镇的初衷是维护唐朝的统治,但军镇发展到唐中叶以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提要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提要 一、名词解释(5×5分) 官僚政治、兵刑合一、内外服官、三老五更、改土归流、猛安谋克制、羁縻府州、四格八法、九品中正制、京察大计。 二、简答题(4×10分) 1.士人与国家的关系 2.专制政体的普遍意义及矛盾 3.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 4.谏诤的作用及特点 5.监督、弹劾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6.中国古代政治中,两个要点和三个不可避免的矛盾 7.皇权的行事方式 8.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及其消亡过程。 答题模式举例:1.士人的身份 2.士人特点 3.士人与国家的关系 4.P66、67 三、论述题(1×25分,二选一) 1.试述古代教育制度的特点 2.古代多种途径并存的选拔人才的必然性及特点

3.试述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答题要求:要有自己的看法、特点要突出、总结要明确,利弊分明。 名词解释部分 官僚政治: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僚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及上级负责,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草菅人命,残民以逞。 兵刑合一:将暴力统治赤裸裸地显示出来,镇压新、旧的反抗,实质是巩固“礼 乐崩坏”后所出现的社会新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制度的合法化问题显得突出。成文法的颁布是在这种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尤其是李悝的《法经》的出现,改变了原来以“五刑之属三千”的以刑定罪的传统,确立了根据罪行大小判刑轻重的法律体系,实现了从“刑”向“法”的转变。 内外服官:商代的国家机构有“内外服”之分,在朝廷和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担任官吏的称为“内服”;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及地方官吏称为“外服”。“内服”官主要有宰、卿事、多尹、御事、事、师长、多亚、巫、卜、臣等,号称“百僚庶尹”,说明官员的数量由少到多,官制由简渐繁。 三老五更:“三老”是“道成于三,谓天地人也。老者,旧也,寿也”。“五更”是“训于五品”,“五世长久更相代,言其能以善道改更己也”。显然,这些具有辅政性质的官都是重要的宗亲贵族,他们都是世袭的。 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对西南部分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即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改土归流政策虽然有利于这些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文武将吏在执行此政策时,往往滥杀无辜,焚毁村寨,引起了少数民族的不满和反抗。猛安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 一、填空题(共计40分。每空1分。) 1、《法经》是一部以(刑法)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郡守)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中军)和(外军)。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都察院)。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驻(上海),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驻(天津)。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资政院),地方是(咨议局)。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巡阅使署)和(经略使署)。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政治会议)。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立法院)。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县议会)及(县参议会)。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审检合一)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参议会)。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华北)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27、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28、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四级)。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夏商周时期,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称为内服,封在王畿范围以外和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称为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磨勘指审核、推究,宋代将之作为考深和诠选的一项制度,则是指审核、推究、勘验簿历文状的一系列做法和程序。 3、清代官缺制度 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重要官职分别定为宗室缺、满州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等,其中以满缺、汉缺为主,按缺补授,这种办法,保证了满人的特殊权益,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反映。 4、淮军 淮军是模仿湘军建立起来的一支反动武装,其组织者是李鸿章,淮军的营制编组等与湘军基本相同,但装备有更多的洋枪洋炮,是一支买办性更强,直接依赖外国侵略者援助的军阀队伍。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九)

一、选择题 1、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夏朝)时期。 2、商朝时(商王)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 3、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4、(战国)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5、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太尉)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 6、魏晋南北朝的兵制主要是世兵制和(府兵制) 7、(唐代)府兵制最为完备。 8、到唐后期,禁军发展到十军,其中以(宦官)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地位最重要。 9、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其中由朝廷直接统领的(禁军)构成宋朝的军事主力。 10、清朝八旗兵采取(世袭)兵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 11、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 ) 二、判断题 1、商朝军队除常备军,也有临时征集的征兵形式,征集的主要奴隶。(错) 2、西周军事制度中,军队编制以军为最高级别,总体编制为:军--师--旅--卒--两--伍。(对) 3、西周还有完整的军事礼仪规定,周礼中即有军礼一项。(对) 4、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 (对) 5、秦朝军队中守边的称"更卒",守京师的称"正卒",在地方衙门听差服役的称"戍卒"。 (错) 6、西汉军队分南军和北军二大类。(错) 7、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合一,但逐步有向兵农分离的趋势。 (错) 8、元朝时的新附军(又称南军)主要由北方汉人,在中原的契丹人等组成,以步兵为主。(错) 9、明代卫所军兵和配置上采取"外重内轻"原则,京师地区配以重兵。 (错) 10、清八旗与绿营分别驻守京城与各地,但绿营无论装备、银饷和社会地位均不如八旗兵。(对) 11、唐安史之乱后至两宋时期以募兵制为主,辽、金、元以征兵制为主。(对) 三、名词解释 1、"都试":西汉地方军队称郡国军,凡入选郡国兵均需经一定训练并考核合格,这种考核称"都试"。 2、"世袭领兵制":在三国孙吴政权中,还有一种将领,即不但士兵世代相传,领兵的将领位置也可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一种保护江南世家大族利益的特殊制度。 3、部落兵制:北魏初期实行,拓跋氏部落有三十六姓,八大部,由部大人统领,凡部落成员壮年者均为士兵。 4、怯薛军:"怯薛",蒙语,意为番直宿卫)为成吉思汗时期即已创建,由蒙古平民子弟组成的亲军组织,兵力约万人左右。 5、卫所制度:是明太祖时创立的一种新的军事制度。军队编制分卫所两级制,大体以5600人为一卫。 6、"军户":明代卫所士兵皆自立军籍,称"军户"。军籍世袭,世代为兵,卫所士兵装备由所在地方负责治办,军队给养主要是通过军屯获得。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第一次 判断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2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3.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4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5中国上古时王权的直接来源是部落酋长制√ 6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x 7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8关于国家的定义,冲突论认为,国家是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暴力工具。√ 9部落战争不仅导致更大范围内部落的合并,而且还在各个方面促成国家的产生。√ 10群对的组成原则是基于“血缘”。X 11王权起源于巫术。X 12尧舜禹时代官职的名称大多体现原始思维的痕迹,似乎与原始五行观念相联系。√ 13尧舜禹时代中央政府的官职可能被较大的部落分享。√ 14将酋邦作为原始社会与政治社会之间的过渡形态,事实上还需要更多的理论论证√ 15塞尔维斯勾画的早期人类社会的演进图式是“群对——部落——酋邦——国家——帝国”。√ 16中国学界在解释国家起源动力时较正统的观点主要是围绕生产力发展这一主线展开的。√ 17关于国家的定义,融合论强调,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作为社会协调的保障,在其权力范围内维持和平和秩序。√单选 1东夷集团的代表性人物C、太昊、少昊 2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什么性质B、假说 3最高权力的称谓,商代称为A、王 4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为B、后 5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陕西和甘肃 6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酋邦 7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河南山东 8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黄帝、炎帝 9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B、世袭制 10在我国国家起源阶段,频繁出现对战争的记载。是什么引起中国先民部落之间的战争呢()D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压力。 11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纳言”负责()。A了解下情 12中国国家起源的“标志”是()?C一个长期的过程 13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A《通典》 1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创造了所谓“挑战——应战”的文明生成模式,他强调()的自然环境对国家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组织进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B相对恶劣 15商代“郊”的含义是什么?B城邑之外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制度史著作是()B《周礼》 17长期以来,在国家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我国学者所接受的主要是()所建构的分析模型。C摩尔根 18苗蛮集团的活动区域是()。A河北、山东以及河南交界处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代表了我国学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C白钢20部落是由氏族组成的,这种联合通常是依据()力量。A血缘 21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A大约存在了471年 22在部落酋长制演变为王权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C战争 23商代“邑”的含义是什么?A聚落、城 24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虞”负责()C山林管理 25颛顼“绝地天通”意味着什么()?A 26.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典乐”负责()。B宗教活动 27按现代人类学的分期理论,三皇五帝大概都已经是进入()的传说人物。B部落阶段 28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后稷”负责()。A农业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