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刑事强制措施中人权保障的不足与完善

论刑事强制措施中人权保障的不足与完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b9239994.html,

论刑事强制措施中人权保障的不足与完善

作者:吴畅杨军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2013年第10期

摘要: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着缺乏必要监督、审前羁押常态化、违法

适用、适用不当、救济机制缺乏等问题。对此,应当明确比例原则,完善强制措施体系,强化权利救济机制,以有效保障人权。

关键词:强制措施;人权保障;完善

一、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中人权保障方面的缺陷

(一)强制措施的适用缺乏必要监督

在我国,除公安机关适用逮捕须经检察机关批准以及检察机关自行决定的逮捕须由公安机关执行外,公、检、法三机关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办案需要决定是否适用强制措施和适用何种强制措施,而且三者的权力也没有大小和从属之分,也没有统一或独立的权力审查机关。司法实践中,公、检、法三机关对于各自所采用的强制措施,一般不存在相互监督或制约,彼此都不干涉和过问。虽然理论上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权,但由于这种监督属于一种事后监督、间接监督手段,其所能起到的监督制衡作用也相当有限。由于权力没有受到真切的制衡,侦查机关出于完成侦查破案任务、查明犯罪事实的需要,通常都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权力,强制措施适用的随意性和频繁性也就不可避免。

(二)审前羁押成为常态

我国法律中规定的“羁押”一词,是指将被拘留或者被逮捕的人关押于看守所进行严格监管,使其完全失去人身自由的措施。它是执行拘留、逮捕的结果,是附随于拘留、逮捕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与拘留、逮捕相并列的独立的刑事强制措施,从而导致实践中审前羁押普遍化现象非常突出:

1.现行法律规定可以拘留的情形相当宽泛。侦查机关负责人可自行决定拘留措施导致审前拘留的大量存在,与此同时,缺乏审批控制机制导致司法实践中随意延长拘留羁押期限大行其道。

2.“捕押合一”的情况使得一旦适用逮捕措施就可能导致对犯罪嫌疑人数月甚至数年的羁押。由于羁押后对调查取证和讯问非常方便,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旦被羁押后,除非迫不得已,司法机关很少考虑是否还有继续羁押的必要而改变为其他强制措施的情形。由此,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在实践中是以拘留、逮捕为核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羁押状态下接受侦查、检察人员讯问以及法庭审判,已经成为绝大多刑事案件的“常规程序”。从全国的情况看,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中几乎80%的犯罪嫌疑人都被刑事拘留,几乎80%的被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