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教材分析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近现代西方的科技》最后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难点: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对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已进行系统的学习,基本掌握科技革命发展历程。本课所讲的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相对系统条理便于掌握,所以讲解时主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师主要提出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五、教学方法

1.学会用问题探究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学案导学

3.教学环节:预习检查、设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习准备:预习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初步了解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课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情景导入

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必修2所学的知识。如汽船、火车、电灯什么时间什么人发明的?其发明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和其他电气的发明和使用、电气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

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信息时代等重要的概念。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集思广议:以蒸汽机(电气、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由学生整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上交,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的能力。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那么,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近现代西方科技发展的历程。下节我们将学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下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了解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

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初步了解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史实,认识几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预习内容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 背景

(1)

(2)

(3)

2过程

(1)

(2)

3影响

(1)

(2)

(3)

(4)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条件

2过程

(1)

(2)

3影响

(1)

(2)

(3)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表现

2评价

(1)积极方面

(2)消极方面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

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难点: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学习过程

导入

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必修2所学的知识。如汽船、火车、电灯什么时间什么人发明的?其发明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

探究一:【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总结:

1)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2)条件

A 17世纪末,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B 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迅速扩大;

C 到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D 到18世纪中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

3)标志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蒸汽机的出现是社会生产特别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棉纺织业机器的使用又引发了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动力问题。

探究二: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电气产品主要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电气产品:电灯、电话、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等。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空间的距离;电器产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人们掌握了如何利用蒸汽机和电以后。

探究三: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1)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2)发明人大多数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3)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4)首先发生于英国。(一国开始)

探究四:联系实际说说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A 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B 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C 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D 改变工作方式,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

E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聊天等。

负面影响:

A 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B 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势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

C 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反思总结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四)当堂检测

1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2.工业革命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变更社会关系

C.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D.掠夺殖民地

3.下列各项中,真正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是( )

A.蒸汽机B.汽船C.火车D.发电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教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课标解读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四、思考讨论 讨论1: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电气产品主要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电气产品:电灯、电话、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等。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空间的距离;电器产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人们掌握了如何利用蒸汽机和电以后。 讨论2:“蒸汽时代”到来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早期蒸汽机用于排出矿井中的积水。(2)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开始后,纺织业的需要) 讨论3: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1)蒸汽机问世以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2)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出现了,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改变,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

讨论4: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1)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2)发明人大多数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3)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4)首先发生于英国。(一国开始) 讨论5: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1)积极影响: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2)面临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全球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也日益加剧,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有些人尤其是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还有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会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五、巩固检测 (一)选择题: 1、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之所以被称为“万能蒸汽机”,主要是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3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运用: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扼要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来引入本课的学习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讲授新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总结: 1)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2)条件 A 17世纪末,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B 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迅速扩大; C 到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D 到18世纪中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 3)标志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蒸汽机的出现是社会生产特别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棉纺织业机器的使用又引发了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动力问题。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思考:原来可利用的动力有哪些?各有什么缺点?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一种任何地方都能装置的动力机,在当时便成为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瓦特蒸汽机应运而生。

高中历史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必修三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与能力: 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2)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由于这些科技成就的文字和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增加学生对近代以来这三个时期科技成就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奠定基础。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看大屏幕,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答)“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飞行器的成功发射,加快了我国登上月球和火星的步法。 大家再来看,知道这些是什么?Iphone、ipad…… 同学们,你们有么?(没有)你们想拥有么?(想)为什么?(时尚、大方、有范儿、功能多…..)这是苹果公司生产的职能手机,平板电脑,由于其时尚的外观,强大的功能因而备受年轻人的推崇和喜爱。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的这些手机、电脑、宇宙飞行器,知道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吗?(第三次)那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科技革命又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个小故事: 1784年的一天,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当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时,瓦特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尊敬的陛下。”——《大国崛起》 瓦特所说的“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到底是什么? 蒸汽机。。。。。。

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到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到限时训练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2.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以上。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B.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C.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4.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 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5.下表为19世纪以来主要大国GDP在世界所占百分比简表(世界总量=100)。此表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测试题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诺贝尔获奖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被奇迹般的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进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作者提出最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 【答案】A 2.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答案:B 3.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车主集中洗车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答案】 D 4 答案:A 5.据某史料记载:1911年8月,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然后,他又把赚到的钱投资到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结果获利丰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无线电技术的发展B.交通工具取得巨大进步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Word版含解析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 条件 (1) 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 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 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 进程 (1)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2) 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3) 此后,纺织等诸多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 影响 (1)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彳_____ (2) 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 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 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思维点拨] 蒸汽机的发明打破了自然条件对工业生产的限制,为工业生产提供便捷、高效的动力,使工业生产可以集中在城市中进行,大大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学习思考 1 .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种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

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什么? 提示改良蒸汽机。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 条件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 进程 ⑴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 (2) 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也日趋成熟。 3. 影响 (1) 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为电气革命。 ⑵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 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4)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思维点拨] 19世纪晚期,电的发明和应用在众多技术发明中最为重要,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 产的面貌,而且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学习思考 2 .人类在电的发明和使用上的探索过程体现了什么科学精神?教材P64图片《19世纪巴黎 的电力铁路》反映了什么现象? 提示⑴体现了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⑵反映了电力的应用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 生活。 3. 图一图 上面两幅图片分别代表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其中图一、图二的发明分别推动人类进入什么时代?提示分别代表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图一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图二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堂达标】 1.“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 ) A.研制彩色电视B.发明电灯 C.研制内燃机D.改良蒸汽机 解析:选D。本题用广告词作题引考查“瓦特改进蒸汽机”这一基础知识,新颖活泼,题材来自现实社会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历史。 2.以生产方式的标准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 采猎文明―→农业文明―→―→信息文明―→…… A.铁器文明B.电气文明 C.工业文明D.游牧文明 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 3.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 A.熄灭电灯一分钟 B.轮船鸣笛三分钟 C.教堂敲钟84下 D.齐奏《英雄交响曲》 解析:选A。电灯是爱迪生的发明,轮船是富尔顿发明的,《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作品。 4.莫斯科时间2010年4月10日,载有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客机, 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附近坠毁。客机上包括波兰总统夫妇以及众多波兰 高官政要在内的96人无一生还。客机坠毁事件发生后,在全世界范围内 引起高度关注,波兰人民更是处于一片悲哀之中。在华沙,人们开始在 总统府外聚集,铺设鲜花和蜡烛,以示哀悼。我们最快获知这一最新消 息主要是通过( ) ①电影②有线电视③杂志④互联网 A.②③B.①② C.③④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有线电视与互联网具有快捷的特点,而电影与杂志则不具有这样的优势,所以一些时事快讯我们难以从这两种传播媒介及时获得。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主讲教师:___________ 编写:陈向行课时: 人文素 养 课标要求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 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i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 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 (4)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 巨大作用。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 终极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学情分析 目标 导航 二次备课三维目标

学法指导 人文材料 富兰克林与避雷针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 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 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 《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但没被认同。他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 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后来,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 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 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 用。 教学过程 2008年9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走出机舱,漫游太空,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的“上升2”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二圈后不久,宇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最全版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湘钢一中张俞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的第13课,主要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本课内容既属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历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又属于整体世界形成的重要推动因素,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学生分三组合作探究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合作交流,归纳概括本课基础知识。 (2)探讨如何看待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进而探讨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抓住机遇、振兴民族的使命感。【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 【教学资源】 1.教科书(尤其是其中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 2.教师和学生 3.校内资源: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 4.网络和音像资料 【教学方法】 1.教法:通过情景创设、问题设置、启发讲授、师生对话与讨论,使老师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激励者与引导者。 2.学法: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上台陈述、辩论赛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认识基本史实,深入理解历史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观察一组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图片,谈一谈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电气产品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同步练习新 人教版必修3 基础练兵 1.推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社会动力是() A.瓦特勤奋好学,且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 B.早期蒸汽机存在着大量的弊端 C.工业革命的展开需要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机器 D.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具有浓厚的兴趣 2.20世纪初,电力逐渐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原因不包括() A.电提供的动力比蒸汽机大得多 B.电力比蒸汽动力使用起来方便 C.适应更大规模工厂的建立 D.电力的应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轻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包括() ①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③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④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人们把电子计算机誉为电脑是因为() A.电子计算机完全等同于人脑 B.电子计算机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能够存储信息和进行计算 C.电子计算机的结构与人脑相类似 D.电子计算机可以代替人脑进行一切活动 5.美国《基督教科学箴哉言报》的文章说:“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 A.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B.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C.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D.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 6.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 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 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4) 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 作用。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 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 动力。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富兰克林与避雷针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但没被认同。他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后来,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 2008年9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走出机舱,漫游太空,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的“上升2”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二圈后不久,宇航员列昂诺夫打开通向气闸室的内舱盖,让气闸室充气,然后进入气闸室,穿好舱外活动航天服,并对它的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题目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解析:根据材料“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的提示可知,这种“力量”应该是蒸汽机的力量。蒸汽机是万能原动机,直接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故B项正确;A、C、D三项是蒸汽机的影响,但不是直接作用,故排除。 答案:B 2.“工厂制的建立是工业革命的另一个象征……从一开始,工厂就对其中的雇工提出了一种新的纪律要求。工厂主不会让他们昂贵的机器停下来。”这反映出工业革命() A.改变了社会的阶级结构 B.恶化了工人的生活环境 C.促进了现代企业制的建立 D.激化了固有的阶级矛盾 解析:纪律约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工厂制的建立促进了现代企业制的确立。 答案:C

3.1747年,法国作家拉·梅特里在其发表的《人是机器》中指出,宇宙中没有神,只有运动的物体。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这部机器的运转全靠燃料。这种观点反映出() A.科学发展对人的思维产生重大影响 B.宗教神学的说教已被冲破 C.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 D.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解析:“宇宙中没有神”说明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只有运动的物体。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说明人们对宇宙和人自身的科学认识发展,故A项正 确;B、C、D三项都只是涉及思想的变化,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全面,故错误。 答案:A 4.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A.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C.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D.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解析:题干材料的含义是说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这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B项属于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技术突破,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故正确。 答案:B 5.有人说:“电从一诞生开始,就在现代社会扮演了‘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角色。”有助于成功扮演这两个角色的重要发明分别是() A.发电机电影 B.电动机电话 C.电灯电报 D.电车无线电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 “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以蒸汽 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4)探究科学思想 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富兰克林与避雷针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但没被认同。他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后来,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 2008年9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走出机舱,漫游太空,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的“上升2”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二圈后不久,宇航员列昂诺夫打开通向气闸室的内舱盖,让气闸室充气,然后进入气闸室,穿好舱外活动航天服,并对它的密封性能进行了检查,随后逐渐让气闸室降低气压,最后,列昂诺夫打开气闸室外盖,走出气闸室,进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24: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练习题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18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纺织机在英国出现,传统的动力已不适应新的需要,蒸汽机应运而生。这表明() A.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B.蒸汽机的发明是实验科学长期孕育的结果 C.蒸汽动力较传统动力能提供更充裕可靠的动力 D.新的动力技术革新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 『解析』通过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B、C、D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A 2.19世纪后期,英国刊物上登载了一幅题为《巨人》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放在铁轨上的巨大的铁壸正被火焰烧得从壸盖和壸嘴喷发出水汽。此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乘坐火车很危险 B.蒸汽机污染了环境 C.蒸汽机就是火车 D.蒸汽机改变了世界 『解析』材料没有说到坐火车,也没有说到危险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环境被污染的意思,故B项错误;蒸汽机只是为火车提供动力的机器,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铁壶与水汽寓意着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铁轨寓意着火车乃至更深一层的人类交通事业发展的意思,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就暗示着蒸汽机对世界的巨大作用力。 『答案』 D 3.(2018·河南南阳高二检测)下图是IC乘车卡。它应用的是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

理。这一技术源于() A.达尔文 B.法拉第 C.牛顿 D.普朗克 『解析』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选B。 『答案』 B 4.19世纪中期的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完成,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解析』注意时间信息“19世纪中期”以及“裤装和短裙”取代“曳地长裙”可知选择A项。 『答案』 A 5.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更达到107 000人。这一现象说明() A.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 B.电力能源逐渐取代蒸汽动力 C.人口调查的渐趋细化和准确 D.电业工人就业比例不断增长 『解析』从时间上看是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题干反映的是德国新兴产业电力工业工人由1882年的没有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数逐渐增加,这说明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B、C两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过于表面,应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2)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2008年9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走出机舱,漫游太空,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人类开发太空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由此导入新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瓦特改良蒸汽机: (1)改良经过: ①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②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③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2)主要用途:除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2)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高二历史必修III xxxxxx学校综合高中部xxxxxx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4)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辟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原因。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式:本课涉及的内容在必修二模块中多有阐述,因此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四)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展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科技产品的图片。 这些产品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享受现代工具的便捷和舒适的同时,我们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现代科技是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正是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300年来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3次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引领着人们相继走进了3个时代。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个时代的开启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标志性事情。问题1:蒸汽时代是如何到来的呢? 1、背景: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②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的需要,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 改良蒸汽机出现之前:1705年,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纽科门机的缺陷:热量浪费太大,效率不高;只有简单的往复式线性运动。 改良蒸汽机主要用途:除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及交通运输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蒸汽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建立工厂,不受河流的限制。 ②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③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手工作坊——机器工厂 ④形成许多工业城市和工业国家 ⑤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展示资料:在华盛顿流传着有关一位专利局长的故事,19世纪30年代初这位局长建议取消专利局,原因是:“一切可能被发明的东西都已经问世了。”——房龙《人类的故事》 思考:专利局长的建议是否正确?找出批驳他观点的论据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条件: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 ①18世纪美国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②19世纪初意大利伏特发明电池③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2、过程: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发电机的发明和改进;电动机的发明和改进: 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③使用电的新发明不断涌现:电灯以及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的出现,说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合作探究】“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不同点:“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学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学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