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重庆巴蜀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初三化学试卷

重庆巴蜀中学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看B.听C.闻D. 吹 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 C. D. 3.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 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

A .待测值为0.6 B .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 .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 .甲一定是化合物 5.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 .X 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6.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 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 .A B .B C .C D .D 8.已知A+3B=2C+3D 中,已知2.3gA 跟4.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3 B .46 C .92 D .96 9.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 2和CO 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2019-2020学年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解析版

金陵中学2021届高二年级学情调研卷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一、单向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 NH3 B. SO2 C. NO2 D. N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应该从气体的密度、水溶性、是否有毒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最好的收集方法。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是: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氯气;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小,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A、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不正确;B、SO2也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不正确;C、N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不正确;D、NO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NO2,所以只能用排水法收集,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气体收集方法的判断 2.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 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 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答案】B 【解析】 NO2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将FeSO4氧化成Fe3+使溶液呈黄色,A错;CO2与CaCl2不 反应B项正确;NH3通入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NH3过量沉淀溶解,C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D正确。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浓硫酸与铝不发生反应,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 B. 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 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2020高中自主招生必做试卷(数学)含答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2018高中自主招生必做试卷(数学)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在-|-3|3,-(-3)3,(-3)3,-33中,最大的是 ( ) A 、-|-3|3 B 、-(-3)3 C 、(-3)3 D 、-33 2、已知 114a b -=,则 2227a ab b a b ab ---+的值等于 ( ) A 、215 B 、2 7 - C 、6- D 、6 3、如图,在Rt △ABC 内有边长分别为,,a b c 的三个正方形,则,,a b c 满足的关系式是 ( ) A 、b a c =+ B 、b ac = C 、2 2 2 b a c =+ D 、22b a c == 4、a 、b 是有理数,如果,b a b a +=-那么对于结论:(1)a 一定不是负数;(2)b 可能是负数,其中 ( ) A 、只有(1)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1),(2)都正确 D 、(1),(2)都不正确 5、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 ??<≥-203b x a x 的整数解有且仅有4个:-1,0,1,2,那么适合这个不等式组的所 有可能的整数对(a,b)的个数有 ( ) A 、1 B 、2 C 、4 D 、6 6、如图,表示阴影区域的不等式组为 ( ) 2x +.y ≥5, 2x + y ≤5, 2x +.y ≥5, 2x + y ≤5, A 、 3x + 4y ≥9, B 、 3x + 4y ≥9, C 、 3x + 4y ≥9, D 、 3x + 4y ≤9, y ≥0 x ≥0 x ≥0 y ≥0 7、如图,点E 、F 分别是矩形ABCD 的边AB 、BC 的中点,连AF 、CE 交于点G ,则 ABCD AGCD S S 矩形四边形等于 ( ) A 、 43 B 、5 4 C 、32 D 、6 5 8、若b x ax x x +++-732234能被22-+x x 整除则a :b 的值是 ( ) A 、-2 B 、-12 C 、 6 D 、4 9、在矩形ABCD 中,AB =8,BC =9,点E 、F 分别在BC 、AD 上,且BE =6,DF =4,AE 、FC 相交于点G ,GH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则GH 的长为 ( ) A 、16 B 、20 C 、24 D 、28 10、若a 与b 为相异实数,且满足: 21010=+++a b b a b a ,则b a = ( ) A 、0.6 B 、0.7 C 、0.8 D 、0.9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A B C D E F G 第3题图 第9题图 第7题图 第6题图 学校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外 请 不 要 答 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适应性月考(七)理综化学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理综 化学 7.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而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B.某品牌的八宝粥不含任何糖类物质,糖尿病人可以放心食用 C.未成熟的苹果肉遇碘酒变蓝,成熟苹果的汁液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D.用氯化铁溶液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比用硫酸铁溶液效果好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9g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B.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用含0.1mol的FeCl3溶液制成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小于0.1NA C.常温下,7.8gNa2O2与100mL0.05mol/L的HCl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于1120mL D.0.1mol/LNa2CO3溶液中H2CO3、CO32-、HCO3-物质的量之和为0.1NA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定是钠盐溶液 B 向2mL浓度均为0.lmo/L的NaCl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2 滴0.1mol/L的AgNO3 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a(AgCl)>sp(AgI) C 向氯化钡溶液中通人少量SO2,再加入 稀硝酸先出现白色沉 淀,后白色沉淀 不溶解 亚硫酸钡和硫酸钡都难溶于 水 D 向20mL0.1mol/L的酷酸溶液中 10mL0.1mo/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再 滴加2滴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c(CH3COOH)>c(CH3COO-) 10.如图2所示,温度不变时将某容器分隔成A,B两部分,A、B之间的挡板可以左右自由移动,B 有可移动的活塞,在A中充入2malSO2和1molO2,平衡时A的体移变为原体积的0.7倍;在B中充入2molSO3和1molN2,在相同温度和任强条件下发生反应,也建立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后A、B两容器的体积比大于2.13.1 B.平衡后B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小于2/21 C.平衡后B容器中SO3的转化率小于10% D.平衡后A、B两容器中S02的物质的量为A>B 11.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Y、、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简单离子只有质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共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里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是最小的;W的单质在M的单质中燃饶伴有苍

南京市高中化学 金陵中学竞赛选拔考试试题竞赛

南京市金陵中学2010级高一化学竞赛选拔考试试题2010.9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1.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 ...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B.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 C.用熟石灰粉末与之混合、研磨,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化肥 D.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乙醇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洗洁精能除去餐具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淀粉、油脂、蛋白质中均含有C、H、O、N等元素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建筑材料垃圾引起的污染 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水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4.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OH、NaCl、MgCl2、FeCl3 B.Na2CO3、稀H2SO4、稀HCl、NaNO3 C.Na2SO4、BaCl2、KNO3、NaCl D.K2SO4、Na2CO3、BaCl2、稀HNO3 5.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 6.右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7.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 X Y 铁

中学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卷试题

2010年科学素养测试 数学试题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考试,希望你们凝神静气,考出水平!开放的一六八中学热忱欢迎你们!本学科满分为120分,共17题;建议用时9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计算= . 2、分解因式:= . 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样本数据x1,x2,…,x n的方差为1,则数据10x1+5,10x2+5,…,10x n+5的方 差为. 5、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三个交点分别为(a, 0)(b, 0)(0, c),则a+b+c的值等 于. 6、在同一平面上,⊙、⊙的半径分别为2和1,=5,则半径为9且与⊙、⊙都相切的圆有 个. 7、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两个三等分点与直角顶点的两条连线段长分别为3 cm和4 cm, 则斜边长为cm . 8、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则第10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块. 9、将函数的图像平移,使平移后的图像过C(0,-2),交x轴于A、B两点,并且△ABC 的面积等于4,则平移后的图像顶点坐标是. 1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P点是形内一点,且△P AB的面积等于8 cm2,△P AD的 面积等于7 cm2,,△PCB的面积等于12 cm2,则△PCD的面积是cm2. (第10题图)(第11题图) 11、一个由若干个相同大小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组合体,其主视图与左视图均为如图所 示的3 × 3的方格,问该几何组合体至少需要的小正方体个数是. 12、正△ABC内接于⊙O,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DE交⊙O与F, 连接BF交 AC于点P,则.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3、已知(a+b)∶(b+c)∶(c+a)=7∶14∶9 求:①a∶b∶c②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命题,的否定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按存在性命题的否定的规则写出即可. 【详解】因命题为“,”,它是存在性命题, 故其否定为:,选B. 【点睛】全称命题的一般形式是:,,其否定为.存在性命题的一般形式是,,其否定为. 2.抛物线上的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 A. 3 B. 4 C. 5 D.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焦半径公式可得长度. 【详解】,故选C. 【点睛】如果抛物线的方程为,则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为. 3.圆形铜钱中间有一个边长为4毫米的正方形小孔,已知铜钱的直径为16毫米,现向该铜钱

上随机地投入一粒米(米的大小忽略不计),那么该粒米落入小孔内的概率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算出正方形小孔的面积和铜钱的面积,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所求的概率. 【详解】设为“该粒米落入小孔内”,因为正方形小孔的面积为平方毫米,铜钱的面积为平方毫米,故,故选A. 【点睛】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关键在于测度的选取,测度通常是线段的长度、平面区域的面积、几何体的体积等. 4.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于A,B选项均有可能为线在面内,故错误;对于C选项,根据面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其错误;直接由线面平行性质定理可得D正确. 【详解】若,,则有可能在面内,故A错误; 若,,有可能面内,故B错误; 若一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故C错误. 若,,,则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知,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判断命题真假,比较综合的考查了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

2019-2020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下列成语描绘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积沙成塔 B. 水乳交融 C. 量体裁衣 D. 炉火纯青 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有机肥的腐熟 B.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 红磷燃烧 D. 酒醋的酿造 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是() A. 公路上大雾弥漫 B. 湖面上柳絮飘扬 C. 花棚里香气扑鼻 D. 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4.如图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分子 C. 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5.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一氧化碳 B. 氮气 C. 烟尘 D. 氮的氧化物 6.有氧分子(O2)的是() A. CO2 B. KClO3 C. 液态空气 D. H2O2 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判断和 认识错误的是() A.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B. 没等装置充分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C. 弹簧夹没有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 红磷熄灭后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 8.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 A. 氢气 B. 木炭 C. 红磷 D. 蜡烛

9.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B. 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C. 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 D. 实验①分解的水在理论上与实验③生成水的质量相等 10.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证明某气体中含有氧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混合气体 C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泥沙将固体溶解、过滤、蒸发 D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11.2019年的“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可行 的是() A. 建筑工地经常洒水降尘 B. 禁止随意焚烧秸杆,减轻雾霾影响 C. 禁止使用煤及石油等化石燃料 D. 加强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 12.下列各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B. 氮气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C. 金刚石硬度大,故可用作装饰品 D.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 1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器时有如下操作: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药品,④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⑦③②⑤④⑥ B. ⑤⑦③②①④⑥ C. ⑦②③①④⑤⑥ D. ⑦③①②④⑥⑤ 14.16、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我和金陵中学的40位老师

我和金陵中学的40位老师 许萌君 离开金中已经快四年了,我的大学本科生涯也行将结束,这两天的南京冬雨绵绵,突然非常地怀念金中,先回忆下金中的老师们吧!今天大概想了一下在,金中的三年高中里,一共有约四十位老师曾经站在我前面的讲台上向我传授知识,以下按科目逐一回忆。 语文: 1.程军:高一刚入校,感觉这个老师明显很有文化底蕴,说话有点文绉绉的感觉,一般不批评学生,也不会直接的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比较委婉,虽然据说程老师曾经是个很严厉的人。程老师年纪也不小了,一次脚受伤了还坚持来上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的语文一直不怎么好,也没给程老师留下过什么好印象,感觉挺对不住程老师的。记得很清楚,程老师曾经批过秦牧的《雄关赋》,认为大文人这篇文章并不特别初中但是自我感觉非常得意,所以语文课本也给面子加以收录。 2.喻旭初:金陵中学几大特级教师之一,在实验班教过我,第一堂课就讲做人,不但文学功底相当的好,而且给人感觉一身正气,频频指责社会反面现象但同时也不失风趣幽默,这样的老师实在

难得。深刻印象:“我永远拥有一颗十八岁的心”。 3.王芳:在实验班教过我,记得那时王老师还不到30岁,颇有个性,经常带着小孩来玩,不过对学生要求也比较严格。上课时常也崩出南京话,同学生很好的打成一片,对我也挺不错。印象话语:“学校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结果我一不留神讲了个第一”。 数学: 4.金立建:初来乍到金中,一上数学课,天,进来的胖老头居然经常在报纸上看到,特级教师啊!结果经金老师说才知道特级教师也必须“下基层体验生活”,只教一个月,得,认了吧!不过金老师教的的确很棒,闲暇时还给我们说他如何擅长修理自行车,呵呵! 5.史济芬:金老师结束体验生活后,史老师成了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按她的话说十八岁就在金陵中学任教直到退休被返聘,的确史老师这么多年教学经验相当的丰富,理论扎实,也善于和学生沟通。不巧的是史老师和本人住在一个小区,弄得我都不敢经常闲逛,毕竟在路上遇见老师有点……记得史老师曾经推销一种塑料尺子,全班同学被史老师人格魅力感染踊跃购买,结果尺子质量并不好~

中学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

2010年人文素养测试 语文试题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考试,希望你们凝神静气,考出水平!开放的一六八中学热忱欢迎你们!本学科满分为100分,共17题;建议用时8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共42分) 1.下列成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怙(hù)恶不悛莘莘(shēn)学子残无人道忧柔寡断 B.纨绔(kù)子弟引吭(kàng)高歌仗义执言按部就班 C.戛(jiá)然而止股肱(gōng)之臣别出心裁唉声叹气 D.负隅(yú)顽抗栉(zhì)风沐雨一愁莫展不胫而走 2.古诗词默写(6分) (1)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2)宋诗重理。请任意写出两句包含哲理的宋诗。 , 。 (3)读书既需要字斟句酌的精读,但同时也少不了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主张的“,”。 3.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请任选他的两部作品,解释作品名称的含义。(4分) 例:《朝花夕拾》——“朝花”比喻童年往事,“夕拾”比喻成年后重提,可知是作者对以往经历的回忆。 a.; b.。

4.填空(4分) (1)我国古代有“干支纪年法”。其中“天干”十: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子、丑、寅、卯、辰、、午、未、申、酉、、亥。(2分) (2)我国古代诗文中常用一些专有名词代指人的年龄,如:“而立”代指三十,“”代指四十,“知天命”代指五十,“”代指六十,等等。(2分) 5.就可乐这种饮料而言,有“非常可乐”“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请任选一种可乐名称,谈谈它们设计的特点。(3分) 6.走进名著(每空1分,共5分) (1)“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为爱情熬尽了最后一滴泪,含恨而死;,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身凄凉孤苦。 (2)走进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与作者对话,你会读出别样的况味: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班将相的粉墨,《水浒》是,《西游记》是,那么,《红楼梦》则是一曲没落家族的挽歌。 7.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分)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诗人对菊花的偏爱?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综合探究:(13分) 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作为一种书写符号,已有六千多年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重庆巴蜀中学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重庆巴蜀中学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答案】B 【解析】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 C、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错误。故选B。 2.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 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 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 D.10克镁粉和铜粉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天平左侧的烧杯中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44 10g x 10010g 44x ↑ = 解得x=4.4g 此时左侧烧杯增加的质量为:10g-4.4g=5.6g。 所以为了保持平衡,右侧烧杯也需要增重5.6g。 由于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所以若想在加入10g碳酸盐的混合物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也是4.4g,必须是两种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大于100,一个小于100。 【详解】

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1)

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 C(g)+2D(g)。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8 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4 B.2 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1 C.混合气体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B的转化率为40%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时C的浓度为0.8 mol·L-1,物质的量为1.6mol 3A(g)+B(g) xC(g)+2D(g) 起始量(mol) 3 1 0 0 变化量(mol) 1.2 0.4 1.6 0.8 平衡量(mol) 1.8 0.6 1.6 0.8 依据上式分析计算: A、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4,故A正确; B、2min内B的反应速率=0.4mol/(2L·2min)=0.1 mol·(L·min)-1,故B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C 错误; D、 B的转化率=0.4mol/1mol=0.4,即 B的转化率为40%,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转化率的有关计算、平衡状态的判断等,难度中等,注意平衡状态的判断,选择判断的物理量应随反应发生变化,该物理量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解题关键: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计算进行分析,结合题中各量列式计算判断;A、利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x的值;B、根据平衡浓度的变化量求出速率; C、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D、利用转化率定义计算。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B.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答案】B 【详解】 A.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正确;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中学自主招生考试英语试题

2014年人文素养测试 英语试题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考试,希望你们凝神静气,考出水平!开放的一六八中学热忱欢迎你们!本学科满分100分,共61题;建议用时70分钟。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大题,满分30分) I.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1. Tasting the local food is________ better way of knowing _______ culture behind it. A. the; a B.a; the C. /; the D. a; a 2. Mom makes me eat an apple every day ________ the doctor away. A. keeps B. is kept C. to keep D. kept 3. A friend is __________ lost than found. A. easy B. easily C.easier D. more easily 4. ---My classmates and I will go to the cinema to watch Rio II tomorrow. ---_______. Shall we go together? A. So I do B. So do I C. So will I D. So I will. 5. She was supposed ________ in hospital, but people found her in the classroom. A. to stay B. staying C. stay D. stays 6. No one can achieve anything without ________. A. effort B. energy C. force D. strength 7.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_______. Just half of it. How about you? A. Not at all B. Not likely C. Not a bit D. Not yet 8. --- Have you read the play called The Twelfth Night? ---Who ______it? A. writes B. write C. has written D. wrote 9. ---It’s said that Hefei Subway Line One will go into service at the end of 2014 . --- Wow! _________ ! Will it pass our school? A. What an exciting news B. What exciting news C. How exciting news D. How excited the news is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福尔马林、白酒、醋 B、丙三醇、氯仿、乙醇钠 C、苯、汽油、无水酒精 D、甘油、冰醋酸、煤 2、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CH3CH=CH—CH=CH2(2,4一戊二:烯) B.CH2Br—CH2Br(二溴乙烷) C. D.(对甲基苯甲醇) 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的是( ) A.乙烯、乙炔B.苯、正己烷 C.1-己烯、二甲苯D.1-己炔、苯 4、下列物质中,水解前后均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A.麦芽糖B.淀粉C.蔗糖D.纤维素 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C.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Br2发生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只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6.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稍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7、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一般都是丙烷,下列关于丙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比丁烷更易液化 C.光照下能够发生氯代反应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8、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 B.乙烷中混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硝基苯中混有浓HNO3和浓H2SO4,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然后过滤D.乙烯中混有CO2,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洗气

重庆巴蜀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

重庆巴蜀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和不溶于酸的杂质 A,取 5.6g 该样品与100g 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mg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 m<1.8 B.若 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 A,可能含有固体氢氧化钾 C.若 m=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 A 或固体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D.若样品中既含有 A,也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则一定 m>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假设5.6g全部为氢氧化钠,则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盐酸溶质的质量为y, 2 NaOH HCl NaCl H O 4036.518 5.6g y x +=+ 4036.518 5.6g y x == 解得:x=2.52g y=5.11g 假设样品全部为氢氧化钾,则设生成水的质量为z, 2 KOH HCl KCl H 5618 56g z O . +=+ 5618 5.6g z = 解得:z=1.8g。 【详解】 A、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生成水的质量为2.52g,错误; B、因为全部为氢氧化钠生成水的质量为2.56g,所以若生成水的质量为1.8g,则说明在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当然其中也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正确; C、根据B的分析可以知道,若生成水的质量为1.8g,则说明在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但不可能只含有氢氧化钾,因为单独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大于1.8g,而单独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水的质量等于1.8g,所以如果样品中的杂质只含有氢氧化钾的话,生成的水的质量必然大于1.8g,错误; D、由题意可知,若样品中既含有A,也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则m 可以小于或等于1.8,错误。故选B。 2.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汇编

专题五金属和金属矿物 主备人:冯小艳 【复习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 象。 4、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5、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 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考点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90多种)和合金(几千种)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Fe、Mn、Cr(铬)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2019上海中学自主招生试题

上海中学自主招生试题 1、因式分解:411623++-x x x =____________ 2、设0>>b a ,ab b a 422=+,则b a b a -+=____________ 3、若012=-+x x ,则3223++x x =_________ 4、已知))(()(412a c b a c b --=-,且0≠a ,则a c b +=___________ 5、一个袋子里装有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仅颜色不同),第一次从中取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摇匀,第二次从中取出一个球,则两次都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_ 6、直线33:+-=x y l 与x 、y 轴交于点A 、B ,AOB ?关于直线AB 对称得到ACB ?,则点C 的坐标是______ 7、一张矩形纸片ABCD ,9=AD ,12=AB ,将纸片折叠,使A 、C 两点重合,折痕长是_______ 8、任何给一个正整数n ,如果n 是偶数,就将它减半(即2 n ),如果n 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加1(即13+n )。不断重复这样的运算,现在请你研究:如果对正整数n (首项)按照上述规则施行变换(注:1可以多次出现)后的第八项为1,则n 所有可能取值为_________; 9、正六边形ABCDEF 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联结AC 、CE 、EA 、BD 、DF 、FB ,求阴影部分小正六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10、已知)4()4(221m x m x y -+-+=与mx y =2在x 取任意实数时,至少有一个是正数,求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 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电子层中,只包含有s能级的是 A.K电子层B.L电子层C.M电子层D.N电子层 2. 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防腐的方法很多。下列措施不能起到防腐的是 A.健身器材刷油漆B.衣架和电线的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C.某同学将铁钉放在盐水中浸泡D.地下钢铁管道连接镁块 3. 铅蓄电池充电时,PbSO 4 A.在阳极生成B.在阴极生成 C.在两个电极上生成D.在两个电极上除去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5. 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中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流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D.电流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6. 有两只串联的电解池(惰性电极),甲池盛有足量的CuSO 4 溶液,乙池盛有足量的某硝酸盐的稀溶液。电解时当甲池电极析出6.4 gCu时,乙池电极析出21.6 g金属,则乙池的溶质可能是 A.NaNO 3B.KNO 3 C.Al(NO 3 ) 3 D.AgNO 3 7. 下列各组元素关于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错误的一组是( ) A.金属性:K>Na B.金属性:B>Al

C.非金属性:Cl>P D.非金属性,F>O 8. 在48 mL 0.1mol/L的HNO 3 溶液中加入13 mL 0.4 mol/L的KOH塔液,所得溶液呈 A.强酸性B.弱酸性C.中性D.碱性 9.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可以加快氢气生成的是 A.加入少量的醋酸钾固体B.加入浓硝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改用浓硫酸 10. 下面说法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①明矾和Fe 2(SO 4 ) 3 可作净水剂 ②实验室配制AlCl 3 溶液,先把它溶解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③实验室盛放Na 2CO 3 、Na 2 SiO 3 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 ④Na 2S溶液和AlCl 3 溶液反应得不到Al 2 S 3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1. 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得电子能力H+>Na+,故阴极得到H 2 B.水电离平衡右移,故阴极区得到OH- C.失电子能力Cl->OH-,故阳极得到Cl 2 D.OH-向阴极移动,故阳极区滴酚酞不变红 12. 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六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六中子”。有关“六中子”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可能带正电B.在周期表中与碳元素占同一位置 C.该粒子质量数为6 D.一个该粒子质量比一个碳原子质量大 二、多选题 13. 下例关于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 B.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C.钾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 D.F元素的电负性大于O元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