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试卷 2016.4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7题。

材料一

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说,?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老舍?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细心‘看’事物,总可以发现些缺欠可笑之处,及至钉着坑儿去咂摸,便要悲观了?。其实,只要稍微细心,就不难发现,老舍的幽默招牌之作《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日》,不全是可笑的,里边也有叫人落泪的悲。滑稽的闹戏,在老舍是根本看不上眼的。因而,?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老舍的《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道出了他一出手就避不开幽默的原由:?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幽默中是有同情的。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穷人的狡猾也是正义’,还是我近来的发现;在十年前我只知道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

老舍所处的那个可笑的时代,也造就了他的幽默之笔。清末民初,社会腐败与?猫城?无甚差异,可笑!大学生不读书以胡闹为荣,可笑!响马摇身一变走马上任管地方治安,可笑!凡社会上人们的自私偏狭,嫉贤妒能,恃强凌弱,骄奢淫逸,虚伪矫饰,愚昧顽劣,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换言之,老舍是想以幽默之笔来写时代的悲剧,即要写出深刻的幽默。老舍醉心幽默艺术的深刻用意,?为的是能够较为委婉较为温和地写出他所咂摸到的世事的滋味,表达自己的爱憎判断——‘看透宇宙间的各种可笑’以后的悲观与恐怖?。

当老舍以成熟的悲剧家的姿态把幽默挥洒在小说里,艺术上的拿捏也是那么准确到位时,他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骆驼祥子》出现了。?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老舍在语言的运用上,到《骆驼祥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老舍幽默的佐料多来自生活。他打趣、讽刺的那些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态社会诸相的折射。他把它们拆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

(取材于傅光明《老舍的幽默》)1.下列语句中“笑”的含意,不符合老舍幽默主张的一项是(3分)

A.只为逗人哈哈一笑 B.-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C.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 D.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

2.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造就老舍幽默之笔的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二

老舍属于二十世纪,也属于未来的世纪。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说《断魂枪》《我这一辈子》和中篇小说《月牙儿》等杰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

光荣,也将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留下耐人寻味的启迪。

一个作家能够为他的世纪贡献如此多的杰作,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更何况他连同这些杰作,贡献了一系列具有大家风范的艺术法则。

老舍的作品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文化学。他初入文坛时,旅居英伦,写的却是北京,一出手就发表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日》和《二马》,为中国现代小说立了开拓之功。他自述是受了狄更斯小说的影响,落笔之时敢于?大胆放野?。其实这种泼墨成文的大胆作风,更多地表现为他对北京市民众生相的熟悉,以及对这种众生相烂熟于心的自信。他把众生相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加以比较解剖,为本民族性格中那些庸俗、怯懦和苟且偷安的习气焦虑不已,热切地关注着民族性格的健康。直到写《四世同堂》时,他仍锲而不舍地剖析着存在于小胡同大杂院中层次丰富的文化,关注着整个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生命。北京平民生活有如胎记一般烙在老舍身上,他从胎记人生中剖析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这就是老舍小说的文化学。

老舍的作品又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学。他的作品不是设色浓重、油彩重叠的油画,也不甚追求巴黎圣母院那种宏伟苍劲的结构框架,而往往是轻松落笔,信马由缰:以醇厚本色的漫画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滋味十足的北平百态图,字里行间弥漫着小胡同大杂院的喧声笑语和煤烟气。若用画来打比方,他提供的是具有现代意味的《清明上河图》。若用画风来打比方,它令人联想到丁聪的漫画风格。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味道俗而不滥,俗得有味。凡是大作家都会给人物画廊提供多姿多彩的形象,老舍小说最大的主人公是习俗。读《骆驼祥子》,读《四世同堂》,读《茶馆》……也就是说读那些?最老舍?的老舍作品,都令人感到,习俗是老舍小说中几乎无所不在的非主人公的主人公。

老舍作品还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学。新文学运动初期的白话文,掺杂着书卷气的文言词及欧化的翻译腔。老舍的本事,就是一下子把文学语言的根子扎到北京老百姓的舌头根子上,散发着浓郁的京味魅力。他以京味的语言,写带着他胎记的京味人生习俗,使二者浑融一体,语言也是习俗,习俗也是语言,达到新文学语言的新境界。最令人难忘的是老舍式的幽默,那是一种脱口而出、本色自然的智慧。他开始写小说时,带着?写着玩,当笑话写?的轻松心态,其后追求当一种?笑的哲人?,?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他把文化思考渗入幽默,使俗趣中包含深思,调侃中洋溢着诗情。

老舍的文学杰作和艺术法则都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涵养文学的大家风度,如何创造文学的大国气象。我们相信,老舍的创作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将滋养我们文学的青春。

(取材于杨义《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3.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内容,对老舍作品蕴含的“文化学”加以解说。(4分)

4.下列对老舍作品蕴含的“小说学”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笔调轻松自由 B.生活气息浓郁

C.风格丑而不俗 D.以习俗为主体

5.下面选自《茶馆》的人物对话体现了“老舍式的幽默”的哪些特点?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5分)

唐铁嘴王掌柜!我来给你道喜!

王利发(还生着气)哟!唐先生?我可不再白送茶喝!(打量,有了笑容)你混的不错呀!穿上绸子啦!

唐铁嘴比从前好了一点!我感谢这个年月!

王利发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唐铁嘴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

相相面呢?你说对不对?

王利发Yes,也有这么一说!

唐铁嘴听说后面改了公寓,租给我一间屋子,好不好?

王利发唐先生,你那点嗜好,在我这几恐怕……

唐铁嘴我已经不吃大烟了!

王利发真的?你可真要发财了!

唐铁嘴我改抽?白面?啦。(指墙上的香烟广告)你看,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掏出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

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王利发福气不小!不小!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材料三

老舍及其代表的京味文学,既是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前者包括对北京市民社会的多方位描写,对市民群像的生动刻画,对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的多层面展示,以及地道纯正的北京方言土语的鲜活表达等等;后者通过北京文化来透视整个民族文化,在民族性的广泛揭示过程中渗透着锐利的反省和痛切的沉思。

但北京特色和民族特性是不是老舍京味文学创作的全部蕴涵?显然不是。在我看来,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是多方面的,这里重点谈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现代作家当中,老舍的作品最集中、最充分、最生动地描写了底层市民的生活,它们成功地塑造了市民的群像,而且老舍的这种书写,不是出自一个作家外来的观察。对老舍来说,写底层市民,写北京风情,就是写自己,他自己本身就是生活。在这种情境中,平民意识成了老舍的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北京人身上的那种随意自然、纯朴大方、实实在在、大大咧咧,对谁都一团和气而骨予里又有一种刚毅、自尊甚至是高傲和高贵,在老舍笔下随处可见,在老舍本人身上也有着真切的体现。因此,老舍不单纯是市民形象的代言人,他对市民生活的描写,他对市民诉求的表达,从根本上说是表达他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是从他自身血液里流淌出来的。

但如果仅看到这一面,对老舍平民意识的理解则是片面的。老舍在描写平民世界,表现平民意识的同时,还始终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理念,他不仅深切同情底层市民,也尖锐地批判缺乏崇高人生目标的生活态度。老舍笔下有许多满人形象,老舍同情他们的无助无奈,对他们的那种特定的自卑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但更多的是赞扬他们的自信、坚韧和不屈,尤其是像《茶馆》里常四爷身上的那种?一辈子不服软,敢做敢当,专打抱不平?的品性。可见,老舍那些表现底层市民普普通通生活的作品中,饱含着一种对崇高悲壮人生态度的渴求与赞美。

(取材于刘勇《老舍及京味文学的中国形象元素》)6.根据材料三对“平民意识”的解说,指出下面《四世同堂》片断中钱默吟这一人物形象所体现的老舍的“平民意识”。(4分)

7.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介绍的老舍文学创作的共同特点,总结阅读老舍作品的方法。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n题。

笔阵图

卫铄

夫三端①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③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如陆断犀象。

乚如百钧弩发。

丨如万岁枯藤。

如崩浪雷奔。

1 如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注释】①三端: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②该赡:渊博丰赡。③煎涸:指浅黑干涸。

8.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润色:修饰文字

B.贻诸子孙,永为模范漠范:榜样

C.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消息:情况

D.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委曲:曲意迁就

9.要成为优秀的书家,应具备怎样的个人修养?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作答。(4分)

10.我国古代“文房四宝”在文章第二段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2分)

11.文章结尾处,“斯造妙矣,书道毕矣”中的“书道”指“书法之道”,请概括第三段至结尾处所介绍的“书法之道”。(6分)

1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卫其书盔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

(苏轼《题鲁公帖》)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却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延烧大军草料场。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一

且说(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见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昔金完颜亮有篇词,名《百字令》,单题着大雪,壮那胸中之气: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____。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

13.下列填人《百字令》(又名“念奴娇”)横线处的诗句,与整首词最相合的一项是(3分) A.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 B.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14.按要求完成(1)(2)题。(10分)

(1)上面文字出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作者借《百字令》一词的场景描写烘托了小说中(甲)____这一人物形象。这一手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以赤壁“____,____,卷起千堆雪”的壮阔景象,烘托周瑜“____,谈笑间,____”的英雄形象。(7分)

(2)上面文字以《百字令》烘托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15.下面《世说新语》选段中谢朗、谢道韫的语句与上文的《百字令》都描写了“白雪纷纷”的景象,请从二谢语句中任选其一,与《百字令》中任一写雪的诗句进行比较赏析。(6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①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②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注释】①胡儿:指谢朗。②兄女:指谢道韫。

16.下列诗句以“雪”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3分)

A.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孥。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 B.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唐·陆畅)

C.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五代·李煜)

D.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宋·黄庭坚)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乌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竞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荼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⑥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17.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友兰的题词用“屡经艰苦”,简洁地写出了西南联大学生所经受的“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种种磨砺。

B.“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的“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汉乐府《江南曲》有“莲

叶何田田”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用过这个词。

C.文中引用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句,出自相传为刘邦所作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广为流传。

D.文中的成语“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借追怀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刚毅坚卓”的精神风貌。

B.“听风楼”的“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外侮的豪情。

C.第⑦段结尾处,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先生手擎《红烛》远去的情形,饱含作者对闻先生的崇敬与追思。

D.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19.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4分)

20.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

21.根据文章,回答(1)(2)题。(5分)

(1)从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看,“校训”应具备哪些基本特点?(3分)

(2)根据下面链接材料,为创建之初的春晖中学拟一则不少于4字的校训。(2分)

【链接材料】

春晖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前身为1908年创办的春晖学堂。早期的春晖中学,首开浙江中学界男女同校之先河;荟萃了一大批名师,夏丐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学校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一洗从来之积弊”,赢得了“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学校将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布置了以下任务:

(1)请展开联想,描写一个人或一群人劳动的情景。要求:中心明确,描写生动。

(2)有关部门建议,劳动教育应该进入中学生课程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建议的

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3)请以“我为劳动者唱支歌”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在“汉语盘点2015”活动中,“廉、拼、跌、梦、稳、创”入围候选字。

请从以上入围的六个候选字中任选两个,构成一个话题,并围绕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2)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帖:“如果可以,你会换个星球生活吗?”网友纷纷跟帖,出于

不同的原因或目的,有人选择守在自己生活的地球,有人则选择离开。

上面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海淀区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2016.4

语文答案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1.(3分)A

2.(4分)要点:⑴能发现生活中的“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⑵老舍贫寒的出身、刚强义气的性格使他的幽默里充满爱憎之情。⑶清末民初的病态社会让老舍的幽默深刻、富有讽刺意味。意思对即可。(答出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3.(4分)老舍小说的文化学是:将他熟悉的北京市民众生相(1分)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比较解剖(1分),关注民族性格的健康(1分),剖析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1分)。意思对即可。

4.(3分)C

5.(5分)要点:(1)结合《茶馆》人物对话(2分),(2)说出“老舍式幽默”的特点:自

然本色、轻松不失深刻、批判中富有同情(3分)。(意思对即可)

6.(4分)要点:(1)钱默吟平日专心于自己的喜好、向来不问国事,体现出北平市民随意自然的特点;(2)在民族危亡之时,他不甘被奴役,体现出骨子里的刚毅自尊、高傲高贵;(3)老舍先生对钱默吟崇高悲壮的人生蕴含了赞美之情。(答出1点2分,两点3分,3点4分)

7.(4分)要点:老舍文学创作的特点及据此总结的阅读老舍作品的方法。每一方法2分,答出任意两种方法即可得满分。

示例1:老舍的创作折射他自己的生活、精神、情感,读老舍作品要了解老舍其人其事其情。示例2:老舍的创作根植于他生活的时代,读老舍作品要了解他所在时代的社会生活。

示例3:老舍的创作京味十足,读老舍作品要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特质。

示例4:老舍的创作剖析了我们的民族特性,读老舍作品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民特性。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8.(3分)D

9.(4分)作为优秀的书家应该通晓书法之源,精通书法之道,师法古人,学问渊博,见识丰富,善于感悟。(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0.(2分)笔砚墨纸

11.(6分)(1)选择与书写字体相宜的正确执笔方式;(2)运笔须用全身之力;(3)从学写大字入门;(4)书法以“多力丰筋”(劲健丰润)为优;(5)心手相协,意在笔先;⑹用心揣摩,每书一字,各象其形。

(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4分,4点6分,各点意思对即可得分。)

12.(5分)每断对2处得1分,当断不断扣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

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釆/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

译文:看一个人的书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为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是君子还是小人必能通过(他的)书法反映出来。这种(书如其人的)说法恐怕是不正确的。

根据外貌来判断一个的品质和才能,尚且不可以,何况是(根据)书法呢?我看颜公(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没有不联想到他风度神采的,不仅仅了解他的为人,仿佛亲见他正气凛然地叱责权奸卢杞和叛臣李希烈,为什么会这样呢?那道理正像韩非子说的那个?智子疑邻窃斧?的寓言一样(因地位与亲疏关系而不能作出客观判断的小人之举)。

但是一个人的书法绘画在工巧和粗拙之外,一般都含有意趣,也可粗略了解其为人端正与否。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13.(3分)B

14.(10分)(1)(7分)《水浒传》或《忠义水浒传》(2分,名著1分,书名号1分)林冲(1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4分)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2)(3分)诗歌借助壮阔的雪景以及征夫的威猛形象,衬托出林冲激愤满怀、豪气冲天、英勇无畏(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

15.(6分)要点:(1)明确比较赏析点(2分),(2)分析描写雪景诗句的特点(2分)(3)分析诗句表达思想、情感的效果(2分)。

16.(3分)B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17.(3分)D

18.(3分)D

19.(4分)《南湖短歌》运用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1分),借对蒙自南湖风光的欣赏和赞美(1分),强烈抒发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1分),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1分)。意思对即可。20. (6分)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2分);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4分)。

21.(5分)(1)语言简洁(1分),体现学校精神或办学理念(1分),对师生有激励引导作用(1分)。(2)符合“校训”在内容、形式方面的要求及春晖中学的办学理念即可(2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学校将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布置了以下任务:

(1)请展开联想,描写一个人或一群人劳动的情景。要求:中心明确,描写生动。

(2)有关部门建议,劳动教育应该进入中学生课程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建议的

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3)请以“我为劳动者唱支歌”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评分标准:

(1)要求:中心明确,描写生动。

(2)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3)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在“汉语盘点2015”活动中,“廉、拼、跌、梦、稳、创”入围候选字。

请从以上入围的六个候选字中任选两个,构成一个话题,并围绕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2)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帖:“如果可以,你会换个星球生活吗?”网友纷纷跟帖,出于不同的原因或目的,有人选择守在自己生活的地球,有人则选择离开。

上面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4 历史部分 12.《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游 C.巴蜀地区 D.关中地区 13.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 A.设立内阁负责奏章票拟 B.派遣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C.开创三省六部管理体制 D.设枢密院分理全国军务 14.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 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选项史实结论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 B 唐代工匠子弟入匠籍后不能随便改行唐代官营手工业者受到严格的限制 C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 源 D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 市场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16.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人士提出过很多主张。以下观点在提出时就得到群众广泛支持的是A.郑观应的“君民共治,上下相通” B.张謇的“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C.严复的“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D.北大学生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7.下面两则民谣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货,制的精,中国人认不清;若非学生闹得凶,一定要了我们的老性命!”“学生学生你别闹……又无枪来又无炮,赤手空拳瞎胡闹……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据此判断,上述民谣 A.两相矛盾,反映社会心态 B.叙事含混,无法用于研究 C.语言通俗,历史认识深刻 D.流传广泛,意味民众觉醒 18.有人在致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中说:“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纵国共双方存有若干特殊问题,不妨事先商论,但所作成之解决方案,必须不与国人之公意相违。”此事应发生在 A.1924年 B.1937年 C.1945年 D.1949年 19.1963年,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文件中提出:管理工业企业,主要是要用经济办法,而不能片面地依靠行政手段,可以考虑利用像托拉斯这一类的综合性的组织形式,来为社会主

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C. A book. B. A magaz ine. C. In November. B. I n February. C. Some ink. B. A pen cil. B. In a post office. C. At a ticket office. B. She visited her sister. C. She watched a football game. C. A book. 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 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 后, 例: A. A n ewspaper. 答案是A 。 1. When does the rainy seas on start? A. In Janu ary. 2. What does the woma n n eed? A. A pen. 3.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In a supermarket. 4. What did the woma n do last ni ght? A. She saw a movie. 5.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Networks. B. Holidays.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 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ich of the followi ng is the lost girl? 30分) 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 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 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 第士 北京市朝阳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 英语试卷 2016. 4 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 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7. 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 n to do? A. Look for the girl by herself. B. Stay at the front of the stor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y does the man call the compa ny? A. To give advice on the job. B. To express prefere nee for the job. 9. What is the duty of a marketi ng assista nt? A. Travelli ng around in the first six mon ths. B. Doing market research in differe nt cities. C. Collect ing in formatio n and writ ing report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does the speaker suggest competitors do at first? A. Set up a team. B. Choose a topic. 11. What prize can the first-prize winners get? A. Notebook computers. B. Digital cameras. 12. When can the competitors get the result? A. On May 30th. B. On August 15th.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题。 13. Why does the man take part in the race? A. He is in poor health. B. He is con fide nt of his stre ngth. 1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young people no wadays? A. They don't get much exercise. B. They seldom watch games on TV. 15.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 n do? G C. Go back to the vegetable sect ion. C. To ask for in formati on about the job. C. Register for the competiti on. C. A trip to Australia. C. On October 1st C. He is setting an example for others. C. They love all kinds of popular sports.

2016年全国3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试题答案及详解-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地理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19时55分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发出的最后信号被地球接收。土星的黄赤交角为26.73°,图1为土星照片。据此完成第1-2题。 1.土星 A. 与地球和木星相邻 B. 光环为无数小卫星发射光线所致 C. 表面温度较地球高 D. 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较地球低 2. 最后信号 A. 被地球接收时,旧金山(37°48′N,122°25′W)所在时区的时间为15日3时55分 B. 被地球接收时,孟买(18°56′N,72°49′E)已进入黑夜 C. 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珀斯(31°52′S,1l5°53′E)正午的日影变长 D. 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北京升旗时间越来越早 2018 年1月7 日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艾因塞弗拉镇降下了38 年来的第三场雪,该地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 年。专家认为,该地近年来出现的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致使欧洲寒潮增强有关。图2为相关地区多年1月等压线形势示意图,图3为艾因塞弗拉镇所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第3-4题。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2016年贵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贵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揶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 1

2016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数学(理)含答案

2016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 数 学(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1i i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右面的程序框图输出S 的值为( ) A .16 B .32 C .64 D .128 3.若非空集合,,A B C 满足A B C =,且A 不是B 的子集,则“x C ∈”是“x A ∈”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24 B .2042+ C .28 D .2442+ 5.已知{}n a 是首项为2且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若136,,a a 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9项和等于( ) A .26 B .30 C .36 D .40 6.若不等式组340 3400 x y x y x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43y kx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 的值是( ) A . 37 B . 73 C . 34 D . 43 7.已知点()3,0A ,点P 在抛物线2 4y x =上,过点P 的直线与直线1x =-垂直相交于点B , PB PA =,则cos APB ∠的值为( ) A . 12 B . 13 C .12 - D .13 - 8.若定义域均为D 的三个函数()()(),,f x g x h x 满足条件:x D ?∈,点()() ,x g x 与点()() ,x h x 都关于点()() ,x f x 对称,则称()h x 是()g x 关于()f x 的“对称函数”。已知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 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达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 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① 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②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 的民间生活。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 ,③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④ 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ěi ) 暄哗 B. 幢(zhuàng ) 宁静质朴 C.伫(chù) 纯粹 D.淳(chún ) 淋漓尽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理科数学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 数 学(理科) 201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 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设集合2 {|0}4A x x x =<+,集合{|21,}B n n k k ==-∈Z ,则A B = ( )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 ()x y θθθ ?=+?? =??为参数,则曲线C 是( ) 3. 如果()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那么下列函数中,一定为偶函数的是( )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量OA =(-1, 2),OB =(2, m ) , 若O , A , B 三点能构成三 角形,则( ) 5.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S 分别为0, 1, 则输出的S =( ) (A )4 (B )16 (C )27 (D )36 xOy (A ){1,1}- (B ){1,3} (C ){3,1}-- (D ){3,1,1,3}-- (A )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 (B )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 (C )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D )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图形 (A ) ()y x f x =+ (B )()y xf x = (C )2()y x f x =+ (D )2()y x f x = (A )4m =- (B )4m ≠- (C )1m ≠ (D )m ∈R

6. 设1 (0,)2x ∈,则“(,0)a ∈-∞”是“12 log x x a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设函数()()sin f x A x ω?=+(A ,ω,?是常数,0A >,0ω>),且函数()f x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有( ) (A )3π5π7π ()()()436f f f - << (B )3π7π5π ()()()463f f f -<< (C )5π7π3π ()()()364f f f <<- (D )5π3π7π ()()()346 f f f <-< 8. 如图,在棱长为(0)a a >的正四面体ABCD 中,点111,,B C D 分别在棱AB ,AC ,AD 上,且平面111//B C D 平面BCD ,1A 为BCD D 内一点,记三棱锥1111A B C D -的体积为V ,设 1 AD x AD =,对于函数()V f x =,则( ) (A )当2 3 x = 时,函数()f x 取到最大值 (B )函数()f x 在1 (,1)2上是减函数 (C )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 2x =对称 (D )存在0x ,使得01 ()3 A BCD f x V -> (其中A BCD V -为四面体ABCD 的体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在复平面内,复数1z 与2z 对应的点关于虚轴对称,且11i z =-+,则 1 2 z z =____. B B 1 C D C 1 D 1 A 1 A

(推荐)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满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2. N2(g)与H2(g)在铁催化剂表面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破坏的均为极性键 B.Ⅳ中NH2与H2生成NH3 C.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 D. N2(g)+3H2(g)2NH3(g) △H>0 3. 下列检测方法不合理的是() B.B C.C D.D A.A 4.某厂用Na 除掉苯中的水分。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 A.打开反应釜,将Na 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B.向反应釜通入Cl2,Na 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 C.向反应釜加大量H2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 D.向反应釜滴加C2H5O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 5. 《常用危险化学用品贮存通则》规定:“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贮存液氮的钢瓶防止阳光直射:N2+O22NO B.硝酸铵遇热爆炸:2NH4NO32N2↑+O2↑+4H2O↑ C.干燥的 AlCl3遇水产生气体:AlCl3+3H2O==Al(OH)3+3HCl↑ D.火灾现场存有电石,禁用水灭火:CaC2+2H2O→Ca(OH)2+C2H2↑ 6. 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B.B C.C D.D A.A

2016年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理科数学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数学试卷(理科)2016.4 本试卷共4 页,150 分.考试时长12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 小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 .函数()f x = ) A .[0,+∞) B.[1,+∞) C .(-∞,0] D.(-∞,1] 2.某程序的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的z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输出的S 值为( ) A .-1 B .1 C .-I D .i 3.若x ,y 满足20 400 x y x y y -+≥?? +-≤??≥? ,则12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 52B .3C .7 2 D .4 4.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体积为( ) A B C D 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n a 为常数列”是“*,n n n N S n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在极坐标系中,圆C 1:2cos ρθ=与圆C 2:2sin ρθ=相交于 A ,B 两点,则|AB |=( ) A .1 B C D . 2 7.已知函数sin(),0()cos(),0x a x f x x b x +≤?=?+>?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可能成立的是( ) A .,4 4 a b π π = =- B .2,36 a b ππ = =

C .,3 6 a b π π = = D .52,63 a b ππ= = 8.某生产基地有五台机器,现有五项工作待完成,每台机器完成每项工作后获得的效益值如表所示.若每台机器 只完成一项工作,且完成五项工作后获得的效益值总和最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只能承担第四项工作 B .乙不能承担第二项工作 C .丙可以不承担第三项工作 D .丁可以承担第三项工作 二、填空题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 9.已知向量(1,),(,9)a t b t == ,若a b ,则t = _______. 10.在等比数列{}n a 中,a 2=2,且 13115 4 a a +=,则13a a +的值为_______. 11.在三个数1 231,2.log 22 -中,最小的数是_______. 12.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的一条渐近线l 的倾斜角为3π ,且C 的一个焦点到l C 的方程为 _______. 13.如图,在三角形三条边上的6个不同的圆内分别填入数字1,2,3 中的一个. (ⅰ)当每条边上的三个数字之和为4 时,不同的填法有_______种; (ⅱ)当同一条边上的三个数字都不同时,不同的填法有_______种. 14.已知函数()f x ,对于实数t ,若存在a >0,b >0 ,满足:[,]x t a t b ?∈-+,使得|()()|f x f t -≤2,则记a +b 的最大值为H (t ). (ⅰ)当 ()f x =2x 时,H (0)=_______. (ⅱ)当()f x 2 x =且t [1,2]∈时,函数H (t )的值域为_______.

2019届中考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 数学试卷 2019.5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下面1-8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下面是一些北京著名建筑物的简笔画,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2.实数m ,n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0mn <,且m n <,则原点可能是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3.下列几何体中,其三视图的三个视图完全相同的是 (A ) (B ) (C ) (D ) 4.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计划带着地球一起逃到距地球4光年的半人马星座比邻星.已知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1光年大约是95000亿千米,则4光年约为 (A )9.5×104亿千米 (B )95×104亿千米 (C )3.8×105亿千米 (D )3.8×104亿千米 5.把不等式组14, 112 x x -≤?? ?+

6.如果3a b -=,那么代数式2()b a a a a b -?+的值为 (A )3- (B )3 (C )3 (D )23 7.今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北京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2010—2018年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的情况. 2010—2018年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统计图 [以上数据摘自北京市统计局官网]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2010—2018年,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逐年增长 (B )2010—2018年,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平均数超过10件 (C )2010年申请后得到授权的比例最低 (D )2018年申请后得到授权的比例最高 8.下表是某班同学随机投掷一枚硬币的试验结果. 抛掷次数n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正面向上”次数m 22 52 71 95 116 138 160 187 214 238 “正面向上”频率 n m 0.44 0.52 0.47 0.48 0.46 0.46 0.46 0.47 0.48 0.48 下面有三个推断: ①表中没有出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是0.5的情况,所以不能估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 ②这些次试验投掷次数的最大值是500,此时“正面向上”的频率是0.48,所以“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48; ③投掷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应该是确定的,但是大量重复试验反映的规律并非在每一次试验中都发生; 其中合理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③ (D )②③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 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 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 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 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 2.下列熟语中, 没有 ..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赛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辕传

2016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

2016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 历 史 12.《荀子.富国》篇:“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这段话体现出的中国古代的思想是 A.“仁” B.“礼” C.“法” D.“乐” 13.易中天在《帝国的惆怅》中说:秦末天下大乱,然而‘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天下大乱,然而‘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天下大乱,然而‘有叛将而无叛州’。这说明了哪种制度的优越性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14.下列历史事件与图中地点对应错误.. 的是: A 商鞅在①点实行改革,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B 北魏孝文帝在②点实行了均田制、三长制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发展。 C 王安石在③点实行以富国强兵为中心的变法革新。 D 雍正在④创建了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15.崇祯本《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云:“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 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从中可以提炼出息有 ①明代徽州经济活动频繁,社会风尚也随之改变②明朝放弃了重 农抑商政策③明朝中后期某些地区商人社会地位发生显著变化④明朝科举考试已不受重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 16.某人在1870年以后的25年里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虽然他只是一个省级大员,但他实际上行使着中央政府的一些职权,并充当一种类似于全国上下自强规划之“协调人”的角色。这里的“某人”是指 A 曾国藩 B 奕忻 C 左宗棠D 李鸿章 17.张謇的一生苦求科举功名。1894年在其41岁的时候,终于考中状元,并被授以翰林院修撰官职。然而功成名就时他却猝然转身,1895年,在南通开设大生纱厂。张謇由士而商转变的原因包括 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②对仕途险恶、官场黑暗的了解与厌恶③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实业,社会风气的转变④民族危机的刺激,爱国心的驱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8.诗词这种文学形式是作者“言志”和“抒情”的重要方式。下列诗词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苏区烽火照峦岗,铁血儿郎斗志昂。②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南湖定向端航舵,北伐挥师摧枯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②③ 19.美国学者傅高义认为,1992年邓小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点了一把更大的火”。“这把更大的火”促使中共中央 A. 做出了开放大连等沿海城市的决定 B. 做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要决策 C. 提出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要求 D. 制订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以当代美国默里?N.罗斯巴德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① ② ③ ④ 。 太原 洛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