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

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

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
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4)03-0008-04

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

沈益人

〔摘 要〕 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风貌的趋同现象出发,分析了城市特色丧失的原因,论述了对城市意象理论重新探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特色;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特色流失和风貌趋同的现象越发明显。如何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我们不妨从城市特色的现状、特色丧失的原因和城市意象的理论研究本身进行冷静的思考。

一 城市特色的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按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M. Northam)对城市化过程的划分,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阶段”。城镇建设,无论其规模还是速度,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这一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还会有较长的持续期。然而,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背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驻足反思。

1992年7月1日,矗立了八十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

1999年11月11日夜,国家历史名城襄樊的千年古城墙一夜之间惨遭摧毁……

宁波保税区和开发区的建设使宁波的历史人文资源损失了80%……

上世纪90年代,上海仅用5年时间就建成了两千多座高层建筑……

截至1996年,全国有86家城市提出要建立国际大都市的口号……

…………

建筑史学家吉迪翁(S.G iedion)说:“只有城市的形态才能确实地表现出一个时代的建筑成就以及在那个时期人们组织自己生活能力所达到的水平。”

整个20世纪是个“大发展”也是“大破坏”的时期。大规模的技术和艺术革新造就的丰富的建筑设计作品以及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都给城市特色带来了诸多难题。诸如,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的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和特色危机。据英国文物建筑文物学会的一份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城市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被炮火所摧毁的还要多。战争时期的炮弹和和平时期的推土机都会对建筑遗产具有直接的威胁和破坏力。令人扼腕之后,我们看到的是近乎千篇一律的城市,大同小异的街景立面,人们走在相似的街道和城市中,很难分辨这座城市究竟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许多新兴的中小城市或文化内蕴较少的城市出现了明显的赶时髦和大杂烩的局面,盲目地模仿大城市高楼大厦的模式,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有部分城市对传统形式生搬硬套,四处是仿古一条街,以至

 总第119期城市问题2004年第3期 

于一眼望去,难以分辨它们是历史的记载,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化装舞会”。在我们城市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身边原有城市的特色却在悄悄地消失,城市趋同现象越发明显。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日益活跃,不少传统的发达城市推土机式地大拆大建,高强度地快速开发,造成了人们对城市建筑空间本身形态所传达的城市人文意象的断裂和空白。人们对城市的意象逐渐走向衰微和模糊,而这一过程,也仅仅发生在最近的几十年。这么短暂的时间,就使几千年来历久而成的城市特色几乎消失殆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思索。57岁的张老楷在自己的《狗说狗讲》[1]一书中,这样描绘着昆明的变化:“故乡昆明如今已面目全非,有如熟悉的长者一个个与世长辞,那昨日的老街道正一条条消隐死灭。时过境迁、情随景移,老昆明人迷失在新昆明城中徘徊吁嘘。……我这一辈人正好碰到了老昆明荡然消失,新昆明突然拔起的场景转换时期,在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多少有点像第三幕话剧就该退场的人物,到了布景已全然换过的第五幕,却还呆在舞台上犯傻。”

我们知道,特色就是指某一事物所具备的突出的或独有的性质、特征。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说,它往往指事物外部形象上所具有的特殊性,能使人们由此容易识别以区分于其他事物。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特色主要由城市内涵及其外在表现两方面构成,其内涵是指城市的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城市内涵的外在表现即城市形态或城市环境,无外乎表现在自然环境、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民俗风貌及其他人文艺术几个方面上。

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上海的里弄与骑楼,分别构成了各自城市独特的景观,也反映了城市两种不同的时空背景和历史文脉。林语堂先生曾以诗意的笔调在《迷人的北平》中写道:“北平是清净的。这是一所适于住家的城市,在那里每一所房屋有一个院子,每一个院子里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棵石榴树,那里的蔬果是新鲜的,要生梨有生梨,要柿子有柿子。这是一个理想的城市,那里有空旷的地方使每个人得到新鲜的空气,那里虽是城市却调和着乡村的清净,街道,狭胡同,运河,这样适当的配合着。”然而今天,我们已很难找到林语堂先生心中迷人的北平意象了,因为北京这座“世界都市规划的无比杰作”(梁思成语)被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建筑“强暴”得差不多了。同样,这种困扰和危机现象也出现在上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城市改造的过程中,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近代建筑被拆毁,如金陵东路外滩的原法国领事馆、长江剧场、大舞台等等。

与城市特色消退成反差的是我国入境旅游连续10年以高踞世界前列的速度增长。1996年-2000年,来华旅游人数及增长率分别是:1996年入境人数为5,112175万人次;1997年为5,758179万人次,增长1216%;1998年为6,347184万人次,增长1012%;1999年为7,279156万人次,增长1417%; 2000年为8,344139万人次,增长1417%。

在2000年来华的外国游客中,观光度假者占3110%,商务活动者占719%,探亲访友者占1119%,参加会议者占3512%,健康疗养者占31l%,宗教朝拜者占012%,文体科教交流者占217%,其他目的的占810%。

旅游本身强调城市生活差异的体验和城市特色的追求,时下的城市建设留给旅游者记忆深刻的画面越来越少,这也是城市意象研究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 特色丧失的原因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面对着全球化所创造的频繁交流的机会,我们必须对我国城市特色流失、风貌趋同现象进行冷静的反思,其中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工作滞后。目前正值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转折时期,城市建设错综复杂,各方面都在探索前进,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在实际工作中显得措手不及。

第二,高素质人才匮乏。我国城市建设从高层管理到规划、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人才均缺档和不足,尤其在中小城市更是这样。

第三,发达的信息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负面影响。在过去的世纪中,大多数建筑物是使用当地材料建造,其形式同时适应社会需求和气候,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建筑才由建筑师或建造专家设计,而他们常使用进口的和更耐久的材料。而如今,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材料正趋向于国际化和标准化,它们更多地随时尚的风向标而变化,而不注重其实效。

第四,国际投机资本的利益驱动。这些投机者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的投资往往十分成功。这种投资有时采用与当地一家公司联合承担风险的形式,以避免在投资途经上可能会遇到的在政治和官

僚方面的阻碍;而政府对于大型投资也常网开一面,为保证外资的引进,不得不在城市建设的某些方面妥协和让步。

除此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我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的不足和滞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信息媒介,种种城市建设理论和作品纷见杂陈,但对于新时期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却莫衷一是。目前我国城市特色的建设大多数只停留在记录的层面上,缺乏清晰的概念和方法论,反映在作品中往往显示出拼凑的痕迹,造成城市整体形象不完整,城市特色不系统、不突出、不完善。

城市特色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形式。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其蕴含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城市特色就是一种意象,是人们通过空间和社会活动的体验和感知获得的。虽然城市意象并不是城市特色的唯一指标,但它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两者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 城市意象的研究

真正把意象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是凯文?林奇(Lynch?K),其标志就是1960年林奇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根据林奇的观点,城市意象是城市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提供区别与关系,而观察者有了很大的适应性,根据他自己的目的,选择组织他所见到的一切并赋予意义。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形态、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等问题做了论述。林奇启发性的观点,使得意象一词引起普遍的关注,成为设计与规划界通用的术语,也带动了许多追随者和类似的研究。林奇的研究创导了一种更为人性的城市设计方法。

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在林奇之后,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林奇的同事阿普莱亚德(Appleyard)对新城市奎戴德瓜扬纳和委内瑞拉的圭亚那市的意象调查,把城市意象体系推进到更精细一层的分析。在林奇的基础上,Evans、Smith和Pezdek总结空间认知的其他研究工作,并推荐了创造辨识性城市景观的案例。

另外,出于城市的人文关怀,还有许多学者从行为学、人类学的视角阐述城市环境和人类的关系,从他们著作的字里行间,可以寻找到与城市意象息息相关的内容。如拉普卜特(Rapoport,A)的《建成环境的意义》、扬?盖尔(Jan Gtehl)的《交结与空间》、C?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戈登?卡伦(G ordon, C)的《城市景观》等等。

在今天,城市意象的研究虽然已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但是回顾前人的研究,我们会重新发现这个话题的价值和疑问,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解答。

11对林奇研究成果的反思

林奇把意象拓展到城市研究领域是开创性的,在城市设计人性化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林奇从三个实例调查得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成为了城市设计中的金科玉律。在城市设计中,这五元素被设计师作为手法直接地公式般地运用,似乎“元素存在,意象必在”。

城市意象,简单直接的解释就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群体认知”。而林奇的研究本身主要强调的是人们在城市空间中方向的指认,秉承了空间意象早期研究的思路,这五个元素的归纳就是例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五元素是构成城市意象的素材在形态上的五种类型。作为图式结构的抽象已经与城市本身的文化相脱离,而仅存方向指认的效用。笔者认为,人们在城市中对方向的指认是一种与其他动物相似的本能行为,在荒漠或密林中人们能凭借生活经验来去自由,何况城市呢?一般来说,这更多地由所在城市的居住时间所决定,在此并不否定城市意象对方向指认的作用,但是作为城市意象的真正价值是城市文化认知中差异性的内容。这种差异性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城市特色。挖掘城市特色的构成才是城市意象研究的归宿。在迄今的意象研究中,这个问题缺乏系统的探讨,而对于当今特色流失、风貌趋同的城市状况而言,意象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城市意象研究方向的局限

林奇把城市意象的组成内容分为个性、结构和意义三部分,目前,从主要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而言,其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1)城市意象结构的研究

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认知状况,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之一,与其他城

市空间结构分析所体现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研究城市内居民个人或群体对城市环境的感知,而感知是人类行为决策的基础。胥瓦尼曾经指出,认知研究的方法已经成为获取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相关社会数据的常用的三个方法之一,主要表现为以林奇为代表的“结构性城市意象”研究。

(2)城市意象意义的研究

随着对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的注重,城市意象的另一种研究方向是在分析人们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去如何评价城市环境,涉及对城市环境的价值评判。例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环境评估性指标体系的研究、城市“污点”研究等等,我们可以称其为“评估性城市意象研究”。另外,在城市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范畴中,强调城市意象主体差异性的研究,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中不同群体形成不同城市意象的原因,并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对城市特色建设提出建议和主张。

(3)城市意象个性的研究

通过城市意象进行城市特色研究,在迄今的意象研究中这一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探讨。

以上对城市意象研究方向的分类基本概括了城市意象研究的全貌,但通过城市意象对城市特色进行分析却并不多见,而对于当今城市特色流失、风貌趋同的状况,此方面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结语

城市特色作为城市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作为城市文化差异的表现因子,应充分地反映在人们的城市意象中,它是城市意象稳定性的缘由。我们可以从城市发展中人们所反映的稳定性的城市意象内容对城市特色进行研究,进而在城市设计实践中把握城市意象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维护和塑造城市环境特色。

因此,从城市意象研究切入,挖掘与城市特色相关的内容,为城市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是时下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2 tion,cities are appearing to be more and more similar.With an2 alyzing the reason of cities characteristic losing,this paper raises some issues on the necessities of re-exploring the city image theory and its role in reality.

【K ey w ords】 city characteristic;city image;Lynch?K

注释

[1] 在昆明话中,“狗说狗讲”有胡说一气的意思。

参考文献

1 何树青,实建.中国城市十大败笔.新周刊,2000(6)

2 赵士修.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1998(4)

3 齐康主编.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 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5 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6 A?拉普卜特著,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 C?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

8 A?罗西著,施植明主译.城市建筑.台湾:博远出版社,1992

9 H?胥瓦尼著,谢庆达译.都市设计程序.台北:尚林出版社,1984 10 J?巴奈特著,谢庆达,庄建德译.都市设计概论.台北:尚林出版社,1984

11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12 J?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13 L?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沈益人(1969—),男,汉族,江苏苏州人,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199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建筑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收稿日期〕 2004-02-14

〔修回日期〕 2004-03-31

(责任编辑:胡云)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感知中的城市意象 [摘要]本文介绍了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象》的背景和概要,对书中提及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做了简单的回顾,并指出了城市意象研究的局限性。 [关键词]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城市设计 -----王梆,《映城志》 1 概要 “至少在过去20多年中,林奇关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影响力一如柯布西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1]著名学者夏铸九如是评价凯文.林奇,由此林奇对城市设计理论的贡献可窥见一斑。凯文.林奇——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他还因在MIT的出色教育成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城市设计教育家。凯文·林奇的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城市设计产生很大影响,他的著作被译成各种文字。他撰写过不少著作,如《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City)、《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好的城市形态》(The Good City Form)等。此外他还有大量城市设计实践。 其中《城市意象》是林奇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该书也是后现代时期一部的传世名作。《城市意象》的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和批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模型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开始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达分为区域或把有限的地区性模型无条件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了疑问,并且人的行为多是处在一种假设状态的研究,真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状态。这种对量化研究的不满以及对规范模型可接受性的质疑,导致了60年代后期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了风行于70年代的“行为革命”。凯文·林奇他便是把研究建立在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上,强调对个体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 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借鉴了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环境心理学引进城市设计。林奇通过多年细心观察和群众调查,对美国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3座城市作了分析,将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path)、边缘(edge)、地域(district)、节点(node)和标志(landmark)五大组成因素。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identity)。在分析这五大因素时,他又引入空间(space)、结构(structure )、连续性(continuity)、可见性(visibility)、渗透性(penetration)、主导性(dominance)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doc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浅析《城市意象》 1.书籍简介 《城市意象》是一部影响了世界各国城市设计的理论著作,它的作者凯文.林奇是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林奇的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他还因在MIT的出色教育成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城市设计教育家。 《城市意象》的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和批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模型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开始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达分为区域或把有限的地区性模型无条件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了疑问,并且人的行为多是处在一种假设状态的研究,真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状态。这种对量化研究的不满以及对规范模型可接受性的质疑,导致了60年代后期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了风行于70年代的“行为革命”。凯文·林奇他便是把研究建立在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上 ,强调对个体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借鉴了各项实验研究方法 ,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凯文·林奇在这本书中首次将环境心理学引入其中,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以上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2.内容概述 书中所说的城市意象,可理解为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 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林奇对这种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感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这种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的功能,是城市迈向内在意蕴表达的重要的第一步,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基于这种观点,林奇进一步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的提出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也是我们在目前城市设计中关注的基本要素。 林奇将五要素称之为充当城市设计的标准元件,在详细分析这五种元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使每座城市都有其本身的可意象性。 3.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在城市意象中,林奇关注的是城市的视觉品质。在组成这些视觉品质的环境意象中,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元素尤为重要。提高城市的可意象性就是使它在形象上更易于辨别和组织。城市区域组成,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 文章摘要: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 关键字:建筑研究节点标志 一、城市意象概念 1、城市意象 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其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和认知的过程。地理学在研究人们的这一认识过程、形成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称为感应地理学[1]。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罗文索就提出了感知研究的方法[2]。此后,地理学家、规划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感知环境的研究迅速展开。城市意象空间(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

城市意象视角下城市符号探析

城市意象视角下城市符号探析 摘要:城市符号代表城市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可,城市符号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认识并了解这座城市,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从城市意象的角度进行城市符号的分析,分析了城市意象与城市符号的关系,并研究了边界、节点、标志物、道路和区域与城市符号的相关联,这些理论对城市符号构建有很强针对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城市;城市意象;城市符号 引言 在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之间竞争的缩影。一个旗帜性的城市符号,能反映出城市本身的个性,更能很好的带动城市的发展。以城市内涵为核心,以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为主体,所构成的城市符号往往是以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城市意象的五大要素为载体。 一、城市符号与城市意象的关系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对城市认知的研究具有启发性。书中分析了他对美国的三座城市所开展的意象方面的详细研究。在对城市意象分析的基础上,不但提出完整的城市意象调查方法,还建议人们从城市意象的五种要素进行意象感知,即:边界、节点、标志物、道路和区域,指出居民

主要以空间与路径的主导型两种方式构造他们脑海中的城 市意象地图[1]。 城市意象是城市符号的一种显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城市符号作为城市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为城市的稳定性奠定基础。 二、城市意象视角下的城市符号 在对构建城市符号的方式进行分析时,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城市符号是由什么要素构成的,必须清楚市民对什么样的城市符号元素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分析出那些有代表性的要素最能提炼成城市符号。 总结起来,我们能够这样认为:有特色,又有空间结构性关系并且具有特殊意义三方面的特征,是构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因子”[2]。下面主要从林奇的《城市意象》中的五个要素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出要素的特色、关联与意义,从而从各要素中解读城市符号。 1. 城市街道与城市符号 有特色、有意蕴的道路是构成城市符号的元素之一。道路是一种空间关系,通过产生的空间构成新的视觉关系,进而丰富城市轮廓,增添城市特色,成为城市符号。 如北京的长安大街(图1.1),它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街道,它建设于明代,是营建北京紫禁城、皇城以及内外城时最重要的道路,到目前为止,

城市设计五要素

城市设计五要素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无二的画面——其中有些内容绝少、甚至从不与他人交流——然而它又与公众意象大体相近。这回总公众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强制性与包容性。 这种分析仅限于可见的物质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另外一些影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譬如一个地区的社会意义、功能、历史,甚至名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释形式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认为物质的设计形式应该用来强化这些意义,而不是弱化它们。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 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

或关注。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 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某些中心节点是一个地区辐射影响力的焦点,并作为整个地区的缩影,成为一种象征标志,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核心”。当然,有许多节点,既是交接点,有时汇聚点。节点的概念与道路有关,因为汇聚点通常就是道路枢纽,

建筑环境心理学 南京城市意象

南京城市意象——足下的记忆 足下的南京 南京二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一个上千万市民和无数房屋的集合;或是法国梧桐下斑驳的树影;又或是夫子庙五花八门的小吃........ 城市是由人和物的各种关系共同构成的统一体,一个真实的可以被称之为城市的集合需要上述的这种可识别性(identity),这种可识别性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特点和标识,更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提供归属感的源泉。各式各样的事物构成了纷繁复杂的城市集合,正如各种不同的要素促生了南京的城市意象。 我们小组沿着中山东路,这条可以称得上是南京城主要干道的道路,来寻找大家意识形态中的南京。 城市意象的形成 自然因素:无形因素气候条件 有形因素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山体河湖,植被树种 人文因素:物化因素:城市结构,凯文林奇城市五要素(道路,边界,节点,标志,区域) 非物化因素:心理结构,制度,历史,语言,宗教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决定了南京城的可识别性。 a.气候因素 b.地理区位 c.历史及心理结构

d.道路系统 道路。这是一种渠道。观察者习惯地、偶然地或潜在地沿着它移动。它可以是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这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因素。沿着这些渠道,他们观察了城市。其他环境构成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相联系。---------------------------------------------by 凯文林奇 同样是由古城发展而成的城市,中山东路作为南京道路的代表并不像是北京的道路那样夸张的尺度,也不想苏州老城区那样狭小,因为城市空间结构成组团式跳跃分布,因而城市具有宜人的尺度和出行距离,自行车作为南京的日常交通工具,自行车道随处可见。最令人影响深刻的是南京道路旁的法国梧桐。不仅仅是因为那南京的气候地理条件适于法国梧桐的生长,更是因为民国时期南京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都是法国梧桐。这些法国梧桐使人与历史,人与城市,城市与人发生关系,提醒人们南京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市民对南京这座城市产生归属感。例如南京老城最早的主干道中山路,它联系着明故宫,总统府,中山门,新街口等重要的城市标志或区域,各种要素沿着它布置或与它相联系。 e.边界 边沿。这是不作道路或不视为道路的线性要素。 是两个面的界线,连续中的线状突变。如:河岸、 路堑、开发区的边界、围墙等。这是横向的而不是 纵向的坐标。也许是一种屏障,当然多少会有些贯 通,但使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分隔了。它或者是 一条缝,或者是一条线,两个区域以此为联系。虽 然边沿不如道路的控制性强,但对多数人来说仍不 失为一种重要的构成特征。尤其是在把一般化的区 域联系起来时,它具有水道和城墙构成城市轮廓线 所起的同样作用。 ---------------------------------------------by凯文林奇 说到边界,即会想到内外,轮廓,隔离。而说到南京的边界,即会想到南京的古城墙。南京的古城墙修筑于明朝,当时作为古代军事的防御设施,历代的都城都在城墙之内,由于年代久远和早期的规划方略,南京古城墙保存的并不完整,如今,宫城、皇城、外郭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依然屹立。所以,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当然,如今的城墙早已不是为了作抵御外敌只用,而是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而存在,甚至是城市象征。 f.区域 主要指的是城市中中等或较大的部分,是两度 范围的。它在观察者心理中产生进入“内部”的感 受。它拥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一般是从内 部观察的,如能在外部可看到,也可作为外部的参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按:《城市意象》这本书的一个简单介绍,更多关于此书的介绍与读书笔记请使用本站的建筑专业搜索! 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印象中始终是部分的、片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我胡诌了一句“空间的时间过程”和“时间的空间记忆(录)”来描述这种过程)。 作者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作者认为环境意象具有可读性,城市是由一系列可认知的符号组成,是可以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联的形态,他这样描述“环境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环境意象被认为由三部分构成:个性、结构和意蕴:“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即其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其次,这个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最后,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作者在第一章用来详细讨论“环境意象”这个概念时,为此书增加了一个附录“关于定位的参考献”,这里面主要是讨论人们依照什么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讨论方位感是通过什么参照物、参照系统来达成的,讨论景观的意义、意象的形成和形式的意义。这是非常有趣味的附录,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第二章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强,但是仍有一些可以摘记,例如描述一个城市设计很劣质时可以用这样一句:“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分叉、缺乏特征与个性等等”,另外一个很嘲讽的句子是:“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有时是因为)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现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 第三章标题为《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详细介绍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是怎样构成城市意象的。在介绍元素时候十分细致,给我触动的是在“标志物”里谈到它很容易被识别而且被当作重要事物,这涉及到作者谈过的意象性包含的“象征”意味,因此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座高楼的摧毁,不仅仅是建筑的消失,而且是象征的消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从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一方面可以以“城市意象”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纽约以及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更为深层次 的失落,而且也可以为“重建世贸”增加理由——一个新的标志物的出现,不仅仅会相对摸平创伤,而且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让建筑蕴涵很多的意味,坚韧?强大?或者其它。 作者在这章用了大量篇幅对各个元素进行分析,但是也始终没有忘记,做这种细节的分析是基于经验,同时为了给讨论带来助益,然后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整体考虑,同样,“城市意象”也是落在人们心里的整体素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第四章很认真的讨论城市设计中如何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因此专业性较强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是更为精彩的还是他在第一节里面给我们的城市形态的分析,因为充满了人的存在。一开始就有吸引我的内容:“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功能,即

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一、城市意象概念 1、城市意象 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其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和认知的过程。地理学在研究人们的这一认识过程、形成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称为感应地理学[1]。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罗文索就提出了感知研究的方法[2]。此后,地理学家、规划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感知环境的研究迅速展开。城市意象空间(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也就成为人们研究感知环境的新切入点,是城市地理学,尤其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城市意象的应用 1、初步调查获知城市意象 意象调查一般是基于林奇的五要素分析研究来进行的,也即对某一具体城市的通道、边缘、区域、节点、标志一一划分,进而分析各要素在该城市中的作用及城市未来发展应加强的因素,可以为人们从总体上把握城市意象提供基础,作为城市设计的参考。 (1)通道(path)。是观察者习惯性地或偶然地沿着它移动的路线,如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 (2)边缘(edge)。是不作为通道或不视为通道的线性要素。如河岸线、铁路路基、围墙、开发区的边界等。

城市意象论文

长丰县空间视觉形象分析 (翟华根 08111012 城市规划一班) 摘要: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的外在表现,城市视觉形象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指导,以城市的行为知识向公众直接、迅速地传达城市视觉形象特征。 关键词:城市视觉形象;景观;城市人文;城市色彩 长丰县是合肥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北部,东与定远县、肥东县接壤,北与淮南市交界,西与寿县、肥西县毗连,南与合肥市庐阳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为邻,建县于1964年。地处江淮丘陵北缘,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 一、城市造型视觉形象 1.1结构。多维结构与组合形态、平面与曲面、转折与平滑、起伏与平坦,满足于平视、侧视、俯瞰检测的要求。 1.2空间。由构成城市硬件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以及构成城市软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组成的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人居环境被称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渗入城市科学、生态科学、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所选择一种积极对策。 长丰县辖9个镇、6个乡:水湖镇、庄墓镇、杨庙镇、吴山镇、岗集镇、双墩镇、下塘镇、朱巷镇、三十头镇、罗塘乡、义井乡、陶楼乡、造甲乡、杜集乡、左店乡,以及1个省级开发区(双凤开发区)和一个新区(合肥北城新区),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受要素供

给紧缺、综合成本上升和环境约束加剧等影响,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加速。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合淮同城化的深入实施,合淮工业走廊纳入省级规划,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强势推进,尤其是合肥“141”组团城市战略持续推进将给长丰县带来重大项目布局、促进产业升级、保障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机遇,为长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十一五”发展,长丰区域内产业基础日趋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区位、交通、产业等综合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优越。尤其是在县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中,全县干群进一步增强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只争朝夕、奋力崛起的思想更加统一,加快发展、振兴长丰的愿望更加迫切,争先进位、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为长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二、城市色彩视觉形象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视觉总体表现。城市色彩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文化、美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这个书名第一次看到就有一种莫名的好奇感,今天终于把它阅读了一遍,虽然有些地方我还是不能理解,但是还是有那么点自己的小看法,希望与前人所留下的资料更好的结合,不仅用以增添自己的见识,还可以领略其他人对于这本书的见解。 凯文·林奇在书中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的城市意象做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他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林奇在研究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物,这些元素在城市研究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的读书笔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对书中主要着墨的城市意象中的五个元素进行简单阐述,也就是大致的记录下书中对于城市意象五要素的理解;第二部分是选取别人根据这本书的分析方法对苏州进行城市意象的分析与研究,希望与书中内容可以相结合,更好地帮助我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城市意象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是观察着习惯、偶然或者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者是铁路线,其他的环境元素也都是沿着道路而展开布局。道路作为重要的城市意象,具有可识别性、连续性、方向性、可度量性的特性。道路的连续性是因为道路的可识别性,包括流线通常、宽度连续和景观的连续。道路的方向性就是在某一方向上累计的规律渐变,沿线的两个方向可以快速区分;延伸的曲线也是一种渐变,是在运动方向上的稳定变化;起点和终点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够将城市连接为一个整体。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如山、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城市边界让人产生新的感觉,城市边界表现着文化的分野。边界的特点有:可见性、连续性和方向性;它的作用主要是分隔作用和景观作用。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在一定意义上,大多数人都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把道路还是把区域放在主导地位,这一点似乎因人而异,而且与特定的城市有关。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1主题的连续性,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如空间、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等;2社会意义对社区构造也十分重要。区域的边界:边界限定区域,增强其特性,但他们无法构成区域。区域的外向和内向:外向的区域向外与周边的元素连接在一起;内向的区域,只是自身存在,很少与外部城市发生联系。

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空间和意象元素分析研究

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空间和意象元素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兰州城市特色,将林奇(Lynch,K)的5 类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细分,并转换为地点场所意象元素,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照片辨别以及认知地图对兰州市民进行城市意象的调查,得出兰州市的公众意象图:以南北向天水路、皋兰路-金昌路-城关黄河大桥-大桥北路,东西向东岗路-庆阳路-西津路-西固路等道路及黄河为骨架形成的网格状城市空间意象图。功能分区、行政区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总体城市意象空间结构,黄河、白塔山和五泉山却起到了边缘要素的功能。总的来看兰州市存在着较为清晰的群体意象即“公众意象”。关键词: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认知地图;意象因子;意向元素 1 理论基础 在城市意象研究中,美国凯文·林奇(Lynch,K)开创性的把意象拓展到城市研究领域当中,在城市规划人性化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1960 年林奇(Lynch,K)的《都市意象(The Im- age of the City)》一书是城市环境意象研究的里程碑。林奇认为,所谓城市意象,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1 ]。他成功把环境心理学的观念运用到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中,提出城市具有可意象性,并存在一个公共的意象——“公众意象”,通过室内录音访谈、选择照片、绘制草图、室外验证等手段,探测出人们心目中的城市意象,通过分析、归纳、证明城市的可意象性及公众意象的存在,进而总结出城市意象的各个元素,归纳为区域(district)、道路(road)、边界(edge)、节点(node)、标志物(landmark)五种意象元素。并通过对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三个城市的调查研究,以及不同城市的居民对不同城市的意象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城市的居民关心共同的主题,进而说明城市意象五元素对居民意象的影响。 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在林奇之后,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1970 年Appleyard D 对城市居民意象地图类型进行实证研究,他将路径主导型地图分为段、链、支环和网 4 种子类型,将空间主导型地图分为散点、马赛克、连接和格局 4 种子类型[2];1978 年Golledge R G(1978)对城市居民感知阶段的研究,认为城市感知地图随时间变化分为3 个阶段,即联接发展阶段、邻里描绘阶段和等级秩序阶段[3]等。 目前国内对城市意象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大多是以凯文·林奇(Lynch,K)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进行研究。1993 年李郇、许学强对广州市意象空间分析研究提出了规划建议[4];2001 年,顾朝林,宋国臣对北京城市意象空间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5];2003 年徐苗提出了城市规划师在营造城市意象时,应从区域性的群体意象需求出发,创造出鲜明有活力的可读的现代城市意象[6];2006 年冯维波,黄光宇基于重庆主城区居民感知的城市意象元素进行了分析评价,解读并评估重庆市景观的优劣、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高低[7];2008 年费一鸣,叶梦对苏州城市意象解析研究,以时间的纵向轴解析苏州的意象元素[8]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56 份认知地图调查及396 份调查问卷,对兰州市城市意象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重点分析城市意象空间构成要素,并概括了兰州市城市意象的空间结构。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 Kevin Lynch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Kevin Lynch/凯文林奇 Lynch, Kevin, 凯文林奇, 意象, 要素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无二的画面——其中有些内容绝少、甚至从不与他人交流——然而它又与公众意象大体相近。这回总公众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强制性与包容性。 这种分析仅限于可见的物质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另外一些影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譬如一个地区的社会意义、功能、历史,甚至名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释形式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认为物质的设计形式应该用来强化这些意义,而不是弱化它们。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 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某些中心节点是一个地区辐射影响力的焦点,并作为整个地区的缩影,成为一种象征标志,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核心”。当然,有许多节点,既是交接点,有时汇聚点。节点的概念与道路有关,因为汇聚点通常就是道路枢纽,是旅途上各种故事集中发生的地方,类似地,节点也与区域的概念有关,因为核心点通常就是地区的焦点,是它们的磁力中心。无论何种情况,几乎任何一幅意象图中都会有节点标志,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就是主宰全局的特征。 5.地标地标是另一类型的参照点,只是观察者身处它们外部,而并不进入其中。它们通常是一些简单定义的实物:建筑、标识牌、商店或山峰。它们的作用是从一大堆可能对象中挑选,突显处一个单独的元素。有些地标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通常可以越过较小的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处看见它们,这就是中心辐射的参照物。它们也许就在城市内部,也可能远得足以成为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种活动恒久的指示符,譬如奇特的孤塔,金色的穹顶,或是巍峨的山峰。即便是运动的点,比如太阳,只要运动足够慢,并有一定的规律,也可以用来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docx

精品文档《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浅析《城市意象》 1.书籍简介 《城市意象》是一部影响了世界各国城市设计的理论著作 ,它的作者凯文.林奇是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林奇的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 ,他还因在MIT的出色教育成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城市设计教育家。 《城市意象》的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和批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 ,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模型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开始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达分为区域或把有限的地区性模型无条件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了疑问 ,并且人的行为多是处在一种假设状态的研究 ,真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状态。这种对量化研究的不满以及对规范模型可接受性的质疑 ,导致了60年代后期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关注 ,从而形成了风行于70年代的“行为革命”。凯文·林奇他便是把研究建立在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上 ,强调对个体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觉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 ,借鉴了各项实验研究方法 ,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凯文·林奇在这本书中首次将环境心理学引入其中 ,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以上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 ,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 ,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2.内容概述 书中所说的城市意象 ,可理解为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 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林奇对这种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感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一个可读的城市 ,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 ,应该容易认明 ,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这种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 ,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的功能 ,是城市迈向内在意蕴表达的重要的第一步 ,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 ,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基于这种观点 ,林奇进一步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这五个要素的提出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也是我们在目前城市设计中关注的基本要素。 林奇将五要素称之为充当城市设计的标准元件 ,在详细分析这五种元素时 ,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 ,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 ,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 ,并加以组织发挥 ,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 ,使每座城市都有其本身的可意象性。 3.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在城市意象中 ,林奇关注的是城市的视觉品质。在组成这些视觉品质的环境意象中 ,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元素尤为重要。提高城市的可意象性就是使它在形象上更易于辨别和组织。城市区域组成 ,区域由节点组成 ,由边界限定范围 ,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 ,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 ,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

凯文.林奇()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在人们的经验中经常会获得这样的感知: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 --Kevin Lynch/凯文林奇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无二的画面——其中有些内容绝少、甚至从不与他人交流——然而它又与公众意象大体相近。这回总公众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强制性与包容性。 这种分析仅限于可见的物质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另外一些影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譬如一个地区的社会意义、功能、历史,甚至名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释形式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认为物质的设计形式应该用来强化这些意义,而不是弱化它们。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 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 1. 道路 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

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 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 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 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