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即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如果把美的哲学比

即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如果把美的哲学比

自己收集整理的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交流
如有错误
请指正!谢谢
在现当代美学中
关于审美心理的研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不少人认为
美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
如果把美的哲学比做整个美学大厦的基础
那么
审美心理学就是它的主体
尤其是在现当代美学中
审美心理学已经成为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这种看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美学界的共识

审美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审美心理
或者叫做审美经验、审美感受
所谓审美经验或审美感受
就是当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时
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
这种心理体验是审美主体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
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审美心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非偶然
从哲学发展来看
近现代哲学逐渐从过去重视客体的研究转向重视主体的研究
表现在美学上就是加强了对审美主体的研究和对审美心理的研究
从文学艺术来看
近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的研究
如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接受美学"这个新的美学流派
就特别主张要加强对欣赏者(读者、观众、听众)的研究

此外
心理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直到19世纪才正式诞生
距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现当代随着心理学的发展
对审美心理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尤其是从原来的哲学心理学研究发展到运用西方心理学新流派的科学方法来对审美心理进行研究
大大促进了审美心理研究的进展
正如世界著名美学家、曾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的托马斯·门罗(1897-1974)在《走向科学的美学》中所讲:"在科学的心理学为我们描述人类本质的总轮廓之前
美学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成为一种可以理解艺术的学科
通过心理学
我们就可以用一种新的和锐利的方法对美的形式进行分析
"1托马斯·门罗还强调:"有迹象表明
心理学、美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2

第一节 审美心理结构
一、审美心理结构的主要因素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从现当代的大量研究成果来看
可以肯定
审美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彼此之间具有极其复杂和微妙的相互作用
进而形成有机统一的审美心理动态结构
只是为了阐述的方便
我们才将它们分开来介绍
下面
我们就对审美心理结构中的这几种主要心

理因素逐一介绍:
(一)感 知
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所谓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
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
所谓知觉
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基本特征
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
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审美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
人要感受到对象的美
就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式去接触对象
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
这是因为美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感性形象
都具有一定的外部特征与状貌
不首先感知美的外貌特征如色彩、线条等
是不能得到情感体验
引不起美感的
例如我们欣赏自然美
在大海边上
碧蓝色的海水映衬着点点白帆
使我们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在欣赏艺术美时
交响乐中的音高、音色、音强以及节奏和旋律的艺术组合
使人产生音乐的美感和情绪的共鸣
可以说一切美的事物
包括自然美和艺术美
都必须通过形象才能被人所感知
从而产生美感
所以
审美心理必须以感知因素作为基础
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理解、想象和情感活动

作为审美的感官
人的感官主要包括视觉和听觉这两种高级感官
从这里可以看出审美活动具有不同于低级感觉的理性性质
触觉、味觉、嗅觉感受的对象范围比较狭小
往往引起直接的生理反应
更多地与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有关
而听觉、视觉的感知范围更为广泛
更多地与人的高级心理、精神活动有关
具有更多的理解功能和明显的社会特点
更善于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
因此
视觉和听觉构成审美心理的主要感官
形成马克思所讲的"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当然
与此同时
审美心理中又存在着"艺术通感"的现象
例如
当听到彭丽媛的歌声时
感到她的"嗓音甜亮"
大家都可以理解
然而
"嗓音"属于听觉
"甜"则属于味觉
"亮"则属于视觉
由于自发的感觉转移心理活动
使欣赏者产生了这种艺术通感
所以
视觉和听觉虽是审美的主要感官
但有时还是需要其他感官的配合
如欣赏自然风景如鲜花时
往往需要嗅觉
在欣赏雕塑时
常常需要触觉等
 感知之所以成为审美心理的基础
是由于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形式特征能够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快感
心理学家的试验证明
许多色彩给人造成冷、暖、热、静等感受
都是由直接的生理、心理活动引起的
例如强光照射下的色彩、高饱和度的色彩、磁波较长的色彩
都能引起人的高度兴

奋和强烈的刺激;有规律、有周期振动的乐音
使人产生生理、心理快感
无规律、无周期振动的噪声
却使人生理、心理上产生难受的反应

美感必然包含着快感
但美感又不等同于生理快感
谁都知道
审美愉快绝不等同于吃饱喝足后的生理愉快
在某种程度上
审美愉快远远高于单纯的生理愉快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已经有这种体会了
《论语》中记载:"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可见审美快感之强烈
康德也看到了这二者的区别
他提出:愉快在先还是判断在先
是区别快感与美感的关键
愉快在先
判断在后
属于生理快感;而美感则是判断在先
愉快在后
这就是一种审美感受
例如参观敦煌石窟(如图6-1-1所示)
当钻进石窟内用电筒向壁上一照
"真美极了!"大家都叫了起来
然后才感到一种审美的愉快
这是因为敦煌壁画直接打动了参观者的心灵
使人生出一种审美快感
最后
美感和快感的区别还在于
美感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而生理快感往往产生于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所以
美感和道德感都属于只有人才具有的高级情感
例如欣赏自然美可以引起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从古至今
许多英雄志士都从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中汲取斗争的敦煌石窟彩塑力量和信心
辛弃疾、文天祥、方志敏
都曾写下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名篇
所以
虽然美感包含着快感
但又不等同于快感
审美感知在表面上是迅速地和直觉地完成的
但在它的后面却隐藏着欣赏者全部的生活经验
而且有着想象、理解和情感的参与

(二)想 象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主要能力之一就是人具有丰富的想象
人在反映事物时
不仅能够感知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
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这种创造新的形象的特殊心理能力
就称为想象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心理学家指出:"想象
或想象力
也像思维一样
属于高级认识过程
其中明显地表露出个人所特有的活动性质
如果没有想象出劳动的已成结果
就不能着手进行工作
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的结果的表象
任何劳动过程必然包括想象
它更是艺术、设计、科学、文学、音乐以及任何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要方面
"3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活动是把过去神经系统中所形成的暂时联系
又重新加以组合
形成一种新的联系
对知觉所供给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成为新的表象
所以
想象这种心理功能的特征是离不开形象

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两大类
所谓再造性想象
是人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所谓创造性想象
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
创造出新的形象
在审美心理中
既有再造性想象
也有创造性想象
在审美活动中
人们总是把从感觉、知觉所得到的关于对象的完整表象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想象的活动再造出来
或创造出新的形象
生活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多
想象的翅膀也就越丰满
所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就越强烈
例如
《世说新语》记载
东晋才女谢道韫小的时候就极有才气
一日天降大雪
她叔叔当朝太傅谢安出了一句诗
让全家人来对
这句诗是"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哥哥抢先回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她的叔叔十分高兴
显然谢道韫的想象能力比她哥哥更丰富深刻
边塞诗人对白雪的想象就更有气魄了
例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可以称得上是神奇的想象了
这种创造性想象来源于诗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高度的艺术修养
当然还要有一定的天才

想象在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
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
对于浪漫主义作品《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来说如此
对于现实主义作品《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来说同样如此
离开了想象
很难描绘出赤壁大战的激烈场面来
艺术欣赏同样离不开想象
诗和画的意境
只有通过欣赏者的想象才能显现出来
通过画面上的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担水和背后连绵起伏的群山
欣赏者就可以领悟到"深山藏古寺"的诗意;通过"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欣赏者就能想象庐山飞瀑倾泻而下的奇景
欣赏音乐也离不开想象
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中
通过丰富的想象描写出欣赏琵琶演奏的感受
就是很好的例子
欣赏戏曲更是离不开想象
中国戏曲舞台上
几乎没有什么布景
道具也极其简单
全凭表演的技巧来调动欣赏者的想象
舞台上的骑马、坐轿、开门、关门
都是通过程式化的虚拟动作来调动观众的想象
京剧《三岔口》
描写了夜间在一家旅店发生的故事
虽然舞台上灯光明亮(否则无法看戏)
但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
观众就仿佛看见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发生的一场激战

不光对于艺术美的创作与欣赏离不开想象
其实
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也同样离不开想象
例如
黄山历来以奇松怪石著称
其实这些大自然的松石早已存在
但千百年来人们的想象力为它们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甚至演化出许多故事和传说
黄山有名的"迎客松"(如图6-1-

2所示)原来是一株千年古松
长在文殊洞顶
因为它的一枝长垂向文殊洞口
宛如一位伸出手臂热情迎接客人的主人
故此得名
又如黄山中部的"鳌鱼峰"
因形状颇似一条张嘴捕食的鳌鱼而得名
人们的想象远不止于此
由于峰前有数石
远望似螺蛳
于是便有了"鳌鱼吃螺蛳"的胜景
再加上峰背上有一龟形大石
近处又有几个蛋形小石
人们又凭借想象创造出"鳌鱼驮金龟"、"老鳌下蛋"等景观
可见
人们欣赏自然美时
想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丰富的记忆形象固然是创造性想象的基础
但并不是创造性想象的动力
因为如果没有情感作为中介和动力
想象活动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审美心理中的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使审美对象在想象中被涂上一定的情感色彩
同时
主观情感也就在想象中得到了自由的抒发

(三)情 感
审美心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
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
与动物的情绪不同
人的情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具有社会的内容和意义
情感和其他心理能力一样
是人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情感在审美心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
审美心理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
那么
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并不是机械地相加
而是以情感作为中介形成有机统一体

审美中的情感活动是以感知因素作为基础的
一般来说
主体的情感活动与对象的感性形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审美对象引起的感觉、知觉、表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
并引起相应的情感波动
刘勰《文心雕龙》中讲"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
就形象地描述了审美中情感活动伴随对客体的感知而展开这样一种现象
中国古代美学十分强调"情景交融"的境界
在古代的诗论、画论、文论、赋论、戏曲论中
对于审美这种"情"与"景"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述
提出"景中情"和"情中景"
非常生动地指明了"情"与"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都很熟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并没有用一个"情"字
仅仅通过这种凝聚着情感的景物描写方式
表达出诗人与朋友分手时依依难舍的无限深情
使我们仿佛看到长江边上、蛇山脚下、黄鹤楼边
诗人遥望着茫茫大江中一叶孤舟正慢慢消失在天际
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无限惆怅的心情

审美中的情

感活动又与想象因素密不可分
一方面
审美中的情感活动通过想象因素自由地扩展和抒发
所谓"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由于战火绵延、家书断绝
诗人忧患痛苦的心情
使得花开鸟鸣这样美丽的景物也催人泪下和惊动愁心;另一方面
审美中的情感活动又给想象因素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
这种移情的效果
正是由于情感给想象插上了翅膀
情感也通过想象与思考表现出来
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中
联想和想象离不开情感这个中介
并且往往被涂上一层情感的色彩
这是因为
现实生活极其复杂丰富
人和现实具有不同角度、不同态度的联系
现实和主体的需要、要求、利害、理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而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情感态度也是矛盾变化和错综复杂的
例如
拿老虎来说
人们看到老虎凶残吃人的一面
可以联想到黑暗专制统治
发泄出"苛政猛于虎"的愤怒情感;另外
人们也可以看到老虎勇猛威武的一面
以"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来表现秦王的雄才大略
表达敬佩、赞叹的情感

审美中的情感活动与理解因素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
情感既然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
因此
这种态度必然与人的活动、需要等利害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而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情感
如肯定与否定、热爱和仇恨、喜欢与厌恶等
情感活动十分复杂
既有与生理直接联系的一面
又有与理性相联系的一面
所以
情感最能在感性里表现理性
将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
例如
音乐最能表现感情
但音乐又是最难用概念来说明的
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到底悲什么、怎么悲都很难讲清楚
但它确确实实传达出一种打动人心的悲怆之情
当然
理解也可以扩大情感的深度与广度
从而使情感活动更加强烈
因此
伴随着思维而出现的情感活动往往具有更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红楼梦》中
听到林黛玉的"葬花诗":"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宝玉"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心碎肠断"
从情节来看
贾宝玉所直接感知的只有林黛玉在葬花和作诗
但由于宝玉在听到这些诗句时
又运用了思维来"反复推求"
越想越深
越想越广
因而情感活动也愈来愈强烈了

显然
情感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情感与其他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并在整个审美心理结构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正因为情感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甚至认为艺术就是起源于人类传达情感的需要
他说:"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

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4
艺术作品离开了情感
就无法具有感人的魅力
"文化大革命"中的样板戏
不少精雕细琢、唱腔优美
但由于特定时代的限制
从来不敢提爱情、亲情等情感问题
甚至连夫妻之情也成为敏感问题而不敢涉及
如《红灯记》中李玉和三代均是孤身一人
《沙家浜》中虽有阿庆嫂
但戏中却特意交代"阿庆到上海跑单帮去了"
以此来避免剧中夫妻之间的感情交流
正因为"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情感丧失
以及文艺作品中的情感沙漠现象
20世纪90年代初以情动人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如图6-1-3所示)一炮走红
同时期上映的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也因其情感魅力催人泪下
充分显示出艺术创作与欣赏活动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四)理 解
审美心理虽然不能离开感觉和知觉因素
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
而是包含着理性因素
理解是审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是因为
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形象
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深刻的意蕴
因此
在美的欣赏中
在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过程中
必然包含着比较、推敲、评价、体验等理性活动
必然是欣赏判断和感情的结合
是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结合

审美心理的理性因素有三层含义:
首先
对于审美对象内容的认识不能脱离理解因素
例如我们观看芭蕾舞剧《红楼梦》
如果事先不了解它的故事情节
以及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的关系、经历、性格、感情等
就很难真正欣赏它
甚至有可能看不明白
因为整出剧没有一句对话
全凭演员的表演来表现情节的进展和人物的命运
又如
当你在欣赏西方宗教艺术时
不懂得百合花象征玛丽的童贞
羊羔象征信徒
鹿在池边饮水象征圣徒的欢乐等
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不知所云
只有在对于审美对象内容理解---包括对于题材、情节、典故、时代背景、象征意义等许多方面的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真正实现美的欣赏
获得丰富隽永的审美感受

其次
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认识也不能脱离理解因素
各个艺术种类有自己的基本特点
有自己独特的技法、技巧、程式等艺术形式
我们只有在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基础上
才能获得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
在观赏京剧时
那些懂得京剧的程式和技法的观众
仅仅从几个人的打斗场面中就能领会到这是千军万马的战场
仅仅看到演员挥动马鞭绕场数周
就明白他已经骑马奔驰千里路程
就拿最具有群众性的电影艺术来讲
如果不了解倒叙、插叙、时空交错等电影手法
也会看不懂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

得到艺术的享受
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5一个完全不懂艺术、不懂基本艺术规律的人
是很难领略艺术美的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对于审美对象内在意蕴和意味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性因素
这种意蕴或意味不能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推导出来
也不能用普通的描述性语言传达出来
所以被称为"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在中国美学中
它被称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或"象外之旨";在西方美学中
它被称为"意蕴"或"意味"
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
这种理解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
也不仅仅让人去猜测它的象征意义
甚至不仅仅局限于认识功能
而是让人们受到情感和道德上的陶冶
塑造人的心灵
丰富人的心理结构
全面提高人的本质
所以
对于文学艺术作品中这种意蕴或意味的把握
才是理解因素的主要作用

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又具有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突出表现在美感中的理性不同于一般逻辑判断中的理性认识
在逻辑判断的抽象思维中
理性认识虽然也要依赖感性认识
但一旦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来概念、判断、推理之后
理性认识就抛弃了感性认识
在审美活动中却不一样
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始终与具体的感性形象密不可分
理性因素融合、渗透、积淀在感性因素之中
用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来讲
叫做"理之于诗
如水中盐
有味无痕"
所以
审美心理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内容
 以上对审美心理的基本因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进行了分析
但审美心理并不是各个要素的机械相加
而是各个心理要素之间复杂作用的结果
最后形成一种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
概括地讲
在审美活动中
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态度
它包含着审美注意与审美期望;其次是审美知觉的感性愉快
以及随之而来的审美认识
包括联想、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最后
通过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
达到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
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审美心理主要研究美感
亦即审美经验
美感就是人们在审美欣赏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是审美主体对于美的认识、感受和反应

审美心理结构十分复杂
除了上面讲到的
审美心理由多种因素构成之外
审美心理也就是美感还存在着两重性
这使研究变得更加艰难
一般认为
由于审美心理结构不是某种生物的本能或天赋的能力
而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
审美心理结构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个体性、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
另一方面又具有共

同性、客观性以及潜藏其中的社会功利性
这两个方面非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使得社会、历史、理性的内容
积淀在个体、直观、感性的形式之中
总之
审美心理或审美感受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既有普遍性又有差异性
既有直觉主观感受性又有潜在的社会功利性

一方面
审美心理结构或审美感受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的特征

首先
审美心理或美感总是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的特征
毫无疑问
人类的一切审美活动都要以个体的感受和体验来表现
如果离开了主体
离开了个人主观性
也就等于取消了审美
在一般情况下
不管是美的创作还是美的鉴赏
都是从个体主观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的
因此
这种个体性与主观性就形成了审美感受的差异性
西方有句谚语叫做"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就是讲
虽然大家都在阅读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
但每一位读者读完莎士比亚这本名著后
在自己头脑中会浮现出各自不同的王子哈姆雷特的形象来
这就说明审美心理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的特征
鲁迅先生也指出
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6审美心理或审美感受的差异性
除了由于审美主体的生理心理基础、社会经历与文化修养、职业、年龄、性格等各项个性差异之外
还存在着时代的不同与民族的不同
这就是说
不同时代与不同民族的审美感受
也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那个时代或那个民族的烙印

其次
审美心理或美感又具有直觉性与非功利性的特征
美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它的特殊性之一就是直觉性
所谓审美心理的直觉性
就是指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自然美或艺术美)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人的直觉认识与逻辑认识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所谓逻辑思维方式
就是依靠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理性思维方式
所谓直觉认识方式
是指"人对个别事物最原始最简单的认识
即一种见形而不见意义的认识"7
审美活动中的这种直觉认识
就是一种依靠形象来进行的感性思维方式
为什么审美欣赏一定要采取直觉的方式呢?这是因为美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它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
审美过程始终要在直接的、具体的、形象的感受中进行
审美欣赏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直接观照
因此
只能采取直觉的方式
与此同时
美感又具有个人超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为人们在审美时
通常不作实用的考虑
不抱明确的功利目的
不管是去音乐厅欣赏音乐
还是去电影院观看电影
乃至去

名山大川欣赏自然美
都不是为了满足物质实用功利的需要
相反地还要付出金钱、时间、精力等代价
但人们仍然乐此不疲
由此可见
审美无关个人的利害得失
它不是自私的享受
而是一种无私的精神享受
无须将对象占为己有
人们一旦获得了美感
便急欲与他人分享
这些都说明美感是与个人利害无关的
它不是自私的、低级的物质享受
而是一种无私的、高级的精神愉悦
只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8
另一方面
审美心理结构或审美感受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
以及潜在的社会功利性等特征

首先
审美心理或美感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
中外美学史上许多思想家都承认美感的共同性
先秦时期孟子就曾经讲过:"口之于味也
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
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
有同美焉
"9英国18世纪著名哲学家休谟也讲过:审美趣味不管有多么大的分歧
但也同样存在着共同的美感
这种共同的美感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内心结构的基本一致
休谟指出:"尽管(审美)趣味仿佛是变化多端
难以捉摸
终归还有些普遍性的褒贬原则;这些原则对一切人类的心灵感受所起的作用都是经过仔细探索可以找到的
按照人类内心结构的原来条件
某些形式或品质应该能引起快感
"10这就是说
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共同性
使得不同的审美主体在鉴赏同一审美对象时
会产生某些共同的审美感受
此外
美感的共同性还有更广泛的意义
它既是指同一民族或同一时代的人们对于某些审美客体有共同的美感
同时
又是指不同民族或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美感
马克思在一篇文章里专门谈到人类这种共同美感的问题
他指出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艺术"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
而且"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11由于审美心理或审美感受的这种共同性
也就决定了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客观性
审美的这种客观性是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
由于人们长期在审美实践中积累起来审美经验
经过无数次反复就形成了全人类共同的审美对象
例如
荷马史诗和李白的诗歌
列夫·托尔斯泰和曹雪芹的小说
莎士比亚和关汉卿的戏剧
乃至于《清明上河图》和《最后的晚餐》这些享誉世界的名画
都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跨越了不同的民族
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喜爱
这些都说明审美是有某种客观性的
尤其是形式美的许多法则
是人类经过数千年世世代代反复实践形成的
并且在历史上积淀下来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客观标准
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形式美的

法则
是人类在千百年漫长的实践中概括和归纳出来的
从而使这些美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其次
虽然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美感具有个人非功利性的特点
但是
我们又不能不承认潜藏在美感中的社会功利性
这就是说
美感本身存在着矛盾二重性:一方面
美感对个人来说
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审美直观和审美愉悦
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物质需求与物质利益的实际功利满足感;另一方面
作为人类漫长社会实践的产物
美感又总是以往全部历史积淀的成果
因而它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被打上了社会功利的烙印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鲁迅先生十分精辟地论述了潜藏在美感中的社会功利性
他指出:"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
就在于它有用---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
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
但美则凭直觉底能力而被认识
享乐美的时候
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
但可由科学底分析而被发现
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
即在那直接性
然而美底愉乐的根底里
倘不伏着功用
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
"12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介绍
我们不难发现
审美心理或审美感受具有特殊的矛盾二重性
美的世界丰富多彩
变化万千
人的审美感受更是因人而异、复杂多样
与此同时
审美感受既有个人性格、气质、兴趣、修养的个性差异
又有时代、民族、历史、社会的积淀在内
美感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人的审美心理或审美感受也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了美的客体对象
同时也创造了人的感知美的主体能力
因此
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或审美感受十分复杂
它是主观性与客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个人直觉非功利性与社会潜藏功利性等的辩证统一体
美感的这种复杂的二重性
一方面相互对立、相互矛盾
另一方面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统一体


1 [美]托马斯·门罗著:《走向科学的美学》
石天曙、守尧译
139页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5

2 [美]托马斯·门罗著:《走向科学的美学》
石天曙、守尧译
142页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5

3[前苏联]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
朱智贤等译
373页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4 转引自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
下卷
432页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5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刘坤仲译
108~109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3

6《鲁迅全集》
第七卷
419页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7 宋书文主编:《心理学词典》
150页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4.
8 [德]黑格尔:《美学》
朱光潜译
第1卷
147页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9 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上册
24页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10 [英]休谟:《论趣味的标准》
见《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111页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11 《马恩列斯文艺论著选编》
34~35页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12 《鲁迅全集》
第4卷
207页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

??

??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