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西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 二 千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2014西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 二 千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2014西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   二  千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2014西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   二  千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二千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千米和毫米的相关知识,包括理解千米、了解毫米、简单的单位换算。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通过认一认、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认识、了解毫米;能结合实际,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注重实践和探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感受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解了米和厘米的相关知识,认识了分米。由于千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大的一个单位,学生要建立l千米的长度概念,难度较大。因此教学中一定要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l千米,通过实物比较,了解千米,认识毫米。当然,低年级学生还缺乏操作的经验,而且因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出现一动就乱的情况。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加强组织教学工作,注意通过比赛等一些互动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千米,认识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千米和毫米。

2、充分运用归纳推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而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体会长度概念。

3、在量一量、走一走、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与亲身体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千米,认识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千米和毫米。

学法指导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皮尺等

学生准备:米尺。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1、千米的认识…………………………………………………………………3课时

2、综合与实践:体验千米……………………………………………………1课时

教学设计

1 千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23~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体会千米的含义,建构l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l千米的长度概念,会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完成建构。

教学关键

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卷尺、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

学生准备:每小组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板书设计

1、千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1000米就是1千米,也叫1公里。

千米可以用km表示,lkm=1000m。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数学王国里,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师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猜一猜,这里住着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

2、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1米、l分米、l厘米各有多长吗?

3、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适合呢?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课桌的高度。

(3)测量教室的长。

(4)测量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

4、揭示课题:刚才我们回想了长度单位中的“三兄弟”,那大拇指峰上和小拇指峰上各住着谁呢?

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大拇指峰上住着的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质疑引趣。

(1)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能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见过“千米”?

教师出示课件(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l80千米;图2:高速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l20千米;图3:离南京还有90公里)。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4)质疑:同学们,你们认为1千米有多长呢?

2、教学例1。

(1)让8名学生手伸直站成一排,两名学生用卷尺测量长度。(大约是10米)

课件出示:8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有lOm长。

(2)提问:那如果是80个人呢?

①学生分组讨论。

②学生交流。

③课件出示:80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有1000m长。

(3)提问:那如果是800个人呢?

①学生分组讨论。

②交流,课件出示:80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有l000m长。

③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l000m有多长。

(4)小结:1000米就是1千米,也叫1公里。(板书:1000米就是1千米,也叫1公里。)

3、教学例2。

(1)引导: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lOOm的路程,那么想一想,1000m要走多少个lOOm?

学生答:因为l000里面有10个100,所以1000m要走l0个100m。

(2)小结:l000m就是要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l0个100米是l千米,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也就是1km=1000m。

(3)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4)回答:2km=( )m 4km=( )m 8km=( )m

3000m=( )km 6000m=( )km 9000m=( )km

(5)学生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6)提问:1km要走多少步?多少分钟呢?

(7)学生根据昨天记录的数据来分组讨论。

(8)全班交流:

①走l00米的路大约需走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程大概需要走2000步。

②因为走l00米的路程大约需要2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程大约需要20分钟。

(9)引导: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

(10)学生结合学校周围交通图,分组讨论、交流。

如:从医院到超市的距离大约是l千米。

(11)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12)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交流:会有点累;感觉路程会有点远……

4、教学例3。

(1)引导: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Ikm=1000m,同学们学得

也特别认真。可是“五指山”上却发生了一些矛盾,“千米”和“米”这两位朋友在争论谁大谁小,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2)课件出示例3。

(3)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解法:

①把千米数换算成米数,3km=3000m。因为2309m<3000m,所以2309m<3km,三峡大坝比隧道短。

②因为2309m只有2km多,比3km少,所以2309m<3kin,也就是三峡大坝比隧道短。

(4)归纳:比较大小时,首先要统一单位,可以把千米换算成米,也可以把米换算成千米,单位统一后再比较大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课堂活动”第l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2、完成教材第24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师生对口令。

(2)同桌之间对口令。

3、完成教材第24页“课堂活动”第3题。

先让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24页“课堂活动”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指名提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吗?

1、千米是很长的长度单位,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千米做单位。

2、1千米=1000米,会比较千米与米之间的大小。

3、认识了“五指山”上的4位朋友,还有一位是千米。

五、作业

填空:

1、千米、米、分米、厘米都表示的是( )单位。

2、计量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 )作单位。

3、1千米=( )米。

4、汽车每小时行驶60( )。

5、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

6、一棵大树大约高l0( )。

7、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l20( )。

六、课后反思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通过活动,生活实例的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lkm的长度及含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二课时认识毫米

教学内容

例4“认一认毫米”这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l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3、让攀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方法

通过直尺,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认识毫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l分币、1角币、芝麻若干粒、身份证。

学生准备:直尺。

板书设计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质疑: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本书,猜猜哪本厚?

(出示4毫米和5毫米厚的书)(学生猜,老师不加断定)

2、引导:有没有好办法又快又有根据地正确判断出哪本厚哪本薄?(可以平放在桌上比一比)

3、追问:如果不用这种比较的办法,你还能想出更科学的办法来比较这两本书的厚薄吗?(可以用尺子量)

4、引导:用尺子量就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学生比划l米(出示米尺)、1厘米(在学生尺上找出,指明学生到投影的尺上指出)的长,并画出线段。

5、质疑:这本书厚有1米吗?有1厘米吗?那为了量出这本书的厚度同学们头脑里是否会有一个新的愿望?(要有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6、引导:其实你们的愿望,科学家、工人叔叔等一些前辈已经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愿望就藏在我们的尺子里。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厘米与毫米的进率。

(1)激趣: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认识千米”中数师说的“五指山”吗?

学生:大拇指上住着千米,食指上住着米,中指上住着分米,无名指上住着厘米。

师:那么小拇指上住着谁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长度单位里这位新朋友的神秘面纱。

(2)引导:请同学们观察尺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直尺上l厘米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每l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中的一个新朋友——毫米。

(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5)介绍:毫米可以用mm表示。

(6)引导: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l毫米的特点吗?(短、小、细)

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短。

(7)引导;请你任意选择尺子上的相邻两个数字星,长度为l厘米中间数数有几毫米,为了方便数的时候可以用铅笔尖指着数。

(8)学生交流(数的是1和2中间或5和6中间有几毫米)。

(9)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了一个什么规律?1厘米一10毫米。

2、找一找生活中的l毫米。

(1)引导: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能不能找到l毫米?

(2)学生思考。

(3)交流(教师出示实物):

①1张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l毫米。

②1粒芝麻的宽度大约是1毫米。

③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l毫米。

3、回顾、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

(1)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指山”上住着哪几个长度单位吗?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呢?

(2)出示表格:

(3)学生完成表格。

(4)交流、小结。

四、巩固练习

1、.拍手游戏:同意的拍拍手,不同意的摇摇手,如果不懂就举起你的小拳头。(课件逐

句出示)

(1)数学老师的身高大约1米60厘米。

(2)这扇门高2厘米。

(3)这本数学本大约厚8米。

学生在游戏中说出正确答案。

2、完成教材第25页“课堂活动”。

(1)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课堂活动第2题。(学生动手操作)

(3)先估计l00张纸的厚度,再量一量,课堂活动第3题。(学生动手操作,课件演示。)

3、修改“数学日记”。(课件出示)

今天早晨,老师从2厘米长的小床上起来。先用ll厘米长的牙刷刷牙,就拿出9厘米厚的语文书开始早读。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只6厘米长的小蚂蚁忙着搬家,一辆黄色的2毫米高的公交车刚刚开走。只好跑步到学校。

让学生修改不合适的长度单位,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2、知道了生活中哪些物品与毫米有关。

3、毫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毫米做单位。

4.长度单位有了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5.其他。

五、作业

填空

1、直尺上,从数字“2”到数字“3”之间的长度是( )厘米,它又可以分成( )个长度相同均小格,每个小格是( )毫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厚度大约是2( ) 厚度大约是8( )

3、1厘米=( )毫米30毫米=( )厘米。

六、课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应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方面做得比较好。但这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长度单位“毫米”的应用中,感觉有小部分同学回答得不尽人意,分析原因,还是对“毫米”的理解有欠缺,应该再多联系实物或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或者与“厘米”、“分米”多做比较;另外,应要多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26~27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到长度单位的整理与复习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知道lkm=1000m,lcm=lOmm。教学重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与到长度单位的整理与复习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学方法

通过比赛、小组合作等参与性强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梳理知识,完成建构。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直尺、挂图(知识树)。

学生准备:直尺。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km (1000) m (10) dm (10) cm (10) mm

五、课后反思

通过直观演示、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开展说一说、比一比、议一议等课堂活动,并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开展议一议、练一练等活动,巩固提升所学内容。

2 、综合与实践:体验千米

教学内容

教科书28~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l千米概念的建立,感受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体验观察比较的思想方法,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加强l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理解l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方法

通过“查一查”“走一走”“跑一跑”“估一估”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真实感受1千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秒表、卷尺。

学生准备:每小组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板书设计

2、综合与实践:体验千米

感受千米

体会千米

估计千米

查阅千米

……

教学过程

四、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感受、理解1千米。教师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开展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展开教学,借助课件教学本课的内容。学生通过查一查、走一

走、跑一跑、估一估、议一议等活动展开学习。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全套详细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小学2018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章节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作业 知识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练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3×( )<16 ( )×5<41 6×( )<33 8×( )<46 ( )×9<81 4×( )<25 ( )×7<67 7×( )<49 2、用竖式计算。 40÷ 7= 65÷ 9= 49÷ 8= 24÷ 6= 59÷ 9= 9÷ 4= 40÷ 4= 55÷ 8= 3、解决问题 (1)每盘放5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2)14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3)27个红果,每6个穿成一串,可以穿成几串,还剩几个? (4)71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一张桌子围6个人,46个人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6)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要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7 50 (8)有28人要坐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需要几条船? (9)有52颗纽扣,每件衬衫钉7颗,可以钉几件衬衫,还剩几颗纽扣? (10)44位游客,每辆车限乘5位乘客,至少需要几辆车? (11)有75张白纸,每8张订成一本,最多可以订几本? 4、(1)18块水果糖,每个小朋友分3块,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2)2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块。如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块,还剩( )块。 (3)被除数是49,除数是8,商是( ),余数是( )。 (4)( )÷ 7=6……( )中,如果余数是5,这时被除数是( ),余数最大能填( )。 (5)14个簸箕,24把扫帚,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可以分到簸箕( )个,扫帚( )把。 (6 按上面的方式排珠子,从左往右数,第11颗是( )颜色。第28颗是( )颜色。第35颗是( )颜色。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课本P106~111页,第八单元(统计)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 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内容: 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 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统计(一)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新)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1.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 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 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6丿1 8 1 8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师电子备课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 册数:二年级下册 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

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除法(有余数除法认识) 1、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3÷4=5……3 23是被除数,4是除数,5是商,3是余数 2、在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也可以说,除数要比余数大。 例:在□÷7中,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6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7。 在□÷5 = 6······ 4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5。 3、应用题当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根据问题决定, 商的单位和问题的单位相同,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4、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 例:有22个人,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22÷4=5(条)……2(个)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5、如提的是问题是“最多做几件衣服?”,商作为最后的答案。 例: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花布,25米花布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25÷3=8(套)……1(米) 答:最多可以做8套衣服。 6、计算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各部分数。 例:(51)÷6=8......3 (47)÷7=6 (5) 先算6×8=48,再算48+3=51。先算7×6=42,再算42+5=47。 51÷( 6 )=8......3 26÷()=4 (2) 先算51-3=48,再算48÷8=6。先算26-2=24,再算24÷4=6。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 1、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辨认方向时,要认准中心点。例:“小猫在小狗的()方”,中心点是小狗 3、每天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4、指南针一头指着(南)方,一头指着(北)方。 5、早晨起床,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6、大树年轮较疏的向着(南)方,较密的向着(北)方。 7、北风是由(北)向(南)吹,西南风是由(西南)向(东北)吹。 8、方向扳: 先找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再确定:东北(东和北之间部分)西北(西和北之间部分) 东南(东和南之间部分)西南(西和南之间部分)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 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千位的左边是(万)位,右边是(百)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500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1 第一单元除法 1、横式 2、竖式 3、注意 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 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4、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

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 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 例题: ① 21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② 有23个同学参加赛跑,每5人一组,至少分为几个小组? ③ 小明每周可存4元钱,他要买一本27元的书,至少需要存几周的钱? ④ 淘气有20张光碟,每个盒子能装6张,最少要多少个盒子? 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 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 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 例题: ① 淘气有20元钱,每朵花6元,他最多能买几朵花? ② 每条船每时租金3元,10元最多可以划几时? ③ 有43个扣子,每件衣服要用4个扣子,可以做几件衣服? 2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1、方向板

2、地图上(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教室里(东、南、西、北)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对西,南对北。 3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即:

2、读数法则 ① 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 ② 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读几; ③ 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比较大小 ① 位数多的数大。 ②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 ③ 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 4、写数法则 ① 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② 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在个位上写几; ③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5、其他 ①999再添1就是一千。 ② 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4 第四单元测量 测量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 算 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0厘米或1m=10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 度 一张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案 (学年第二学期) 学校学科数学教案 二年班执教者

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 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章节试卷 (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章节试卷 (2)知识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16 ()×5<41 6×()<33 8×()<46 ( )×9<81 4×()<25 ()×7<67 7×()<49 2、用竖式计算。 40÷ 7= 65÷ 9= 49÷ 8= 24÷ 6= 59÷ 9= 9÷ 4= 40÷ 4= 55÷ 8= 3、解决问题 (1)每盘放5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2)14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3)27个红果·每6个穿成一串·可以穿成几串·还剩几个? (4)71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一张桌子围6个人·46个人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6)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要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7 50人可以怎样租车?(设计两种方案) (8)有28人要坐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需要几条船? (9)有52颗纽扣·每件衬衫钉7颗·可以钉几件衬衫·还剩几颗纽扣? (10)44位游客·每辆车限乘5位乘客·至少需要几辆车? (11)有75张白纸·每8张订成一本·最多可以订几本? 4、(1)18块水果糖·每个小朋友分3块·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2)2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块。如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块·还剩()块。 (3)被除数是49·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4)()÷ 7=6……()中·如果余数是5·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大能填()。

(5)14个簸箕·24把扫帚·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可以分到簸箕()个·扫帚()把。 (6)□□☆☆☆□□☆☆☆按上面的方式排珠子·从左往右数·第11颗是()。第28颗是()。第35颗是()。 (7)在()÷6=4……()·第二个括号最多只能填()。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作业 知识点:混合运算的顺序:(1)没有小括号的时候·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有小括号的时候·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都是乘除法或都是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一、脱式计算 38+48-65 43+54÷6 24÷6×4 6×(62-56) 48÷6×3 (74-18)÷8 100-45-25 94-(25+19) 24÷2×3 63÷(36-29)30÷6-3 30÷(6-3) 在计算35-35÷7 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二、解决问题 1、面包每个3元饮料每瓶6元饼干每包4元 (1)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元? (2)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整理

1、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

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4、10 个十是(),10 个一百是(),10 个一千是(),100 个一百是(),

个十; 5、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6、比较大小时,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 校的数就小;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 上的数字相同的,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从大到 小用“>”,从小到大用“<”。 第4 章————测量 1、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相邻 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0 厘米,1 分米=100 毫米,1000 米=1 千米;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2)、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

(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但是不要忘记退位时要减1; 3、在估算中,如果估算到百位,就看十位数是多少,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5,则百位进1,十位和个位舍 去,变为0,如估算678,就变为700;如果十位上 的数小于5,则百位不变,十位和个位舍去,变为0, 如估算 607,就变为600; 4、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如:()+156=368 280+()=760 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差 如()-156=368 (用156+368 计算)980- ()=760 (用980-760 计算) 6、加法的验算方法: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知识要点 1 第一单元除法 1、横式 2、竖式 3、注意 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 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4、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 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 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 例题: ① 21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② 有23个同学参加赛跑,每5人一组,至少分为几个小组? ③ 小明每周可存4元钱,他要买一本27元的书,至少需要存几周的钱? ④ 淘气有20张光碟,每个盒子能装6张,最少要多少个盒子? 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 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 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 例题: ① 淘气有20元钱,每朵花6元,他最多能买几朵花? ② 每条船每时租金3元,10元最多可以划几时? ③ 有43个扣子,每件衣服要用4个扣子,可以做几件衣服? 2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1、方向板

2、地图上(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教室里(东、南、西、北)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对西,南对北。 3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即: 2、读数法则 ① 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 ② 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读几; ③ 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比较大小 ① 位数多的数大。 ②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 ③ 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 4、写数法则 ① 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② 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在个位上写几; ③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5、其他 ①999再添1就是一千。 ② 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4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 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 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采用同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师:你看懂什么?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各种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完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练习(一) 班级座号姓名 87-55= 6×7= 6000+800= 500+700= 680-200-230= 49÷7= 628+306= 540+535= 4+2×5= (15+25)÷8= 38÷6= 6×8= 560-40= 400+200= 4×(57-48)= 61-14= 53+48= 524+316= 351+249= (35-20)÷3= +6×4= 500+26÷4= 150328=-478= 1000-600= 5 -15÷5= 45= 370 46-200-780180== 530+140=÷7 560 72÷8= 50 -8=÷9 790+210=+290140=-75=-704=25)== 800= 550 100÷9= 45-(45+-426-40028 100275+325=-69== 56+ 140=+18 430÷ 63÷7=9 77 84014043+=400-== (50 = 51-26=-22)÷4÷9 +68= 85 27862÷=÷5=2× 24079-=3 42=- 56200 += 3808÷÷364= 47=×2)= 685-50=÷(4 9 (91400+== 261316 700654÷=-=×- 400425+=4) 7 773-× 132356+=÷508 210=== 40368+=+7÷ 18=132-= 120240 550740÷=+=÷ 800480+=3×3 8211+= 357÷=7×5 45=(83- 3978÷=75) =÷ 370-5= 546 207÷49=÷= (55 6106÷==÷-10) ÷= 67= 30=×968÷- 399÷=8× 30=43 9 30 64=2654 -36+= 32=7÷= 80=26+×-7 =8÷377-4÷==38- 23 44== 957 48×7+1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练习(二) 班级座号姓名 48+12=8×7=42÷6=47÷9=36÷(54-48)= 27+29=9×4=48÷8=32÷7=63÷7×3= 42-29=6×8=54÷9=44÷8=7÷(7÷7)= 65-38=5×9=64÷8=59÷7=50-5÷5= +36=45+38=6=56÷739÷7×5=28÷7= 6×7=92 37+46=48÷6+54=25÷3=-36= ×8-32=18÷6=27 42÷6 5×8==56+=7 8×77= =83-48 (6+3)×657÷==7 48÷= ×5=22 58÷6=÷4=-=244 438÷=33÷7 48+54÷ 6=647÷===5×9 6×0 428÷= 6 54÷64663 ÷7+=+37=2470-=45-6×=÷12+486= 6(63 =÷=÷729 20-648 -27)÷=30-3÷=8) =(17-×73 24= ×25 ÷+17)(2449 =-6428 ÷-=34729=64-+53=67-=6 =3881-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下)数学素质测评 第一单元除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会填。(共23分) 1、被除数是57,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2、六月份有30天,相当于()个星期余()天。 3、体操队有24个同学排队,如果每队排6人,可以排()队; 如果每队排5人,可以排()队,还剩()人。 4、()÷8=7……(),如果余数是5时,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大能填(),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小能填(),这时被除数是()。 5、○○△△△○○△△△○○△△△○○△△△○○ 从左往右数,第7个是(),第20个是(),第27个是()。 6、()里最大能填几? ()×2<7 ()×6<37 4×()<19 ()×8<37 7×()<43 5×()<25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4分) 1、在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8÷3=2 ()

3、62÷9的余数是8。() 4、一个数除以5,它的最大余数是6。() 三、我会算。(共35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12÷3= 48÷8= 25÷5= 36÷6= 15÷2=63÷9= 45÷5= 18÷3= 81÷9= 38÷7=2、竖式计算。(8分) 3、列竖式计算。(9分) 10÷5= 18÷6= 33÷7= 4、按要求在方框内填算式。(8分)

四、我会连。(7分) 五、我会解决问题。(第6小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1分。) 1、1壶茶可以倒7杯,35个客人,需要几壶茶? 2、有32个茶杯,每6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3、25个同学去缆车,每辆缆车箱限乘4人,至少要分坐几辆缆车? 4、每只船每小时租金3元,20元钱最多划几小时? 5、有一块花布长50分米,做一条裙子用7分米,最多能做几条 裙子? 六、解决问题。 1、学校把30本文艺书平均分给二年级四个班,平均每班分几本,还剩几本? 2、有52棵树苗,每行种9棵,可以种几行,还剩几棵? 3、电影院放映电影,每张电影票要8元,小东有50元钱,最多能买几张这样的电影票?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一)》优质课教案

第一课时数一数(一)教学内容:P19-21数一数(一) 教学目的: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ppt和相对应的图片 2.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能很快的把下面的数数出来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大正方体) ⑴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 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 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 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 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学生数。) 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 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组1: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 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这个正方体 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600个。 组2: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 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100×10=1000。 组3: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 个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 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 果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 的是正确的? 生1:我们数的方法不同,所以数的结果也不同。 生2:他们数的是6个面,我们数的是10层。 生3:他们没数正方体的芯。 师: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 面的小正方体。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 样数的。新-课-标-第-一-网 ⑵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计算题

一、口算。 670-600= 670-60= 730+500= 730-500= 1800+200= 1800-200= 48+6= 360-80= 570+60= 400-30= 1500+70= 3200-800= 2500+3000= 50-16= 61-4= 63+52= 380-250= 460+70= 500+230= 700-190= 1000-800= 670+300= 530+600= 256+80= 750-250= 960-804= 10000-998= 640-180= 460-80= 350+120= 720-650= 30+58= 二、竖式计算。 84 408 357 486 328 549 427 455 174 184 194 204 82 92 153 173 126 166 315 356 487 254 347 445 539 246 355 498 709 283 406 527 809 三、竖式计算。 9÷4= 21÷5= 14÷3= 19÷6= 20÷6= 34÷4= 30÷7= 26÷3= 42÷8= 50÷7= 43÷6= 88÷9= 47÷9= 32÷7= 41÷8= 42÷6= 27÷4= 37÷5= 40÷7= 52÷8= 46÷9= 60÷8= 51÷6= 65÷9= 33÷7= 59÷9= 34÷6= 46÷7= 53÷8= 66÷9= 23÷4= 55÷6= 36÷7= 49÷9= 49÷5= 37÷4=

56÷6= 45÷7= 34÷8= 58÷9= 65÷7= 39÷6= 四、脱式计算 7×3+5 50-4×5 7+6×2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23+5×8 8×7-34 90-54÷6 42+40÷5 2×6+37 56-2×6 32÷4-15 80-7×9 90-3×9 44+4×7 40+2×6 12-35÷7 38+4×4 100-45-25 26+36-14 54+32÷8 36÷4-7 86-6×9 5×(36-29)(83-35)÷6 94-(25+19)16+24÷8 (16+24)÷8 18-9×2 (18-9)×2 30÷6-3 30÷(6-3)(26+16)÷7 9×(45-38)85+(100-86)59-21÷3 52+6×8 63÷(36-29)99-(23+32)8×(69-60)(100-46)÷6 63-27÷3 (6+57)÷9 25+3×4 7+8×5 6×(15-8)28÷(57-50)50-8×4 18+72÷9 (12+33)÷9 7×(50-46)36-2×3 9×8+18 475+263+149 727+114+86 1000-207-168 436-179-36 456-278-132 368-(168+127)930-(80+480)1000-185-145 278-199+683 318+254-196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

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 =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