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三年级下册 所有知识点和习题

科学三年级下册 所有知识点和习题

科学三年级下册 所有知识点和习题
科学三年级下册 所有知识点和习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光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和()。

2、光是沿着()传播的。

3、能()是透明物体,几乎不能()是不透明物体。

4、镜子可以改变光的()。

5、从镜子里看到物体的影像和该物体大小种颜色,说明阳光是()。二、判断题。

1、光在空气中比声音空气中传播得快。()

2、潜望镜是利用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制成的。()

3、天空的闪电和家里的电灯光都是天然光源。()

4、凡是白色的物体都是透明体。()

5、物体在镜子里可以形成影像。()

6、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成七色光。()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A、萤火虫

B、太阳

C、荧光灯()。

6、彩虹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

2、下列物体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萤火虫

B、月亮

C、荧光灯

3、下列物体中,属于透明体的是()

A、牛奶

B、矿泉水

C、橙汁

4、下列物体中,属于半透明体的是()

A、玻璃板

B、毛玻璃板

C、钢化玻璃板

5、镜子可用来()

A、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B、制作潜望镜

C、校正人们的视力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

B、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变成另外一种颜色。C.白光经三棱镜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四、我们平常照镜子时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的。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使自己用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三年级下册科学声的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

1、拉二胡时,琴弦在()的同时发出优美的音乐声,人们说

话时声带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2、课堂上学生可以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鱼儿能听见岸上人们说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3、弹钢琴时,敲打钢丝而使之发出声音,所敲打的钢丝越长发

出的声音音调()。

4、吹笛子时,是通过改变笛子中空气柱长短来改变音调的高低,

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音调()。

5、()使我们烦躁,有的甚至令我们身体受损。

6、优美的()声,使我们心情愉快,我们把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二、判断题。

1、寺庙里的大钟,在外力撞击下发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2、宇航员在太空中也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听到对方说话。()

3、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长短来改变音调高低。()

4、管乐器是通过改变管内空气柱长短来改变音调高低。()

三、选择题。

1、下列传述中正确的是()

A、吹奏口琴时,口琴中的弹簧片在振动并发出声音。

B、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C、喇叭发声时,纸盒在振动。

2、音乐厅里观众能听到音乐家精彩演奏是通过下列哪种物体传

声的()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3、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少噪声的是()

A、降低嘈杂的机器轰鸣声

B、佩戴防护耳罩

C、在马路边和房屋周围种些树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厂中、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是噪声

B、雄鸡报晓、婴儿的啼哭等声音告诉我们一些信息

C、老师上课时,讲课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年级科学下册磁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

1、磁铁上磁性最强的地方叫()。

2、每个磁铁都有两个磁极,一个叫(),用字母()表

示,另一个叫(),用字母()表示。

3、离磁极近的地方磁性(),离磁性远的地方磁性()。

4、磁极与磁极有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

5、在家庭物品中()、()、()都用到了磁。

6、银行卡、电脑硬盘都用到了()。二、判断题。

1、磁铁可以吸引铝、铜等金属。()

2、磁铁上两个磁力最强的地方叫磁极。()

3、一条形磁铁有南北两个磁极,把它折断成两段后,每段只有

一个磁极了。

4、制作小磁针时,用条形磁铁的N、S极交替在缝衣针上滑过使

缝衣针磁化。() 5、喇叭、电动机、电脑硬盘都用到了磁。()

6、银行卡、公交卡、食堂饭卡都用到了磁。()、三、选择题。

1、磁铁可以吸引下面哪个物体()A、铝勺 B、竹筷 C、图钉

2、条形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A中间 B、两端 C、都一样

3、小磁针停止转动时()

A、N极指向北边

B、S极指向北边

C、N、S极都有可能指向北

三年级下册科学电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

1、电水壶能把水烧开,它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变成()。

2、干电池是用化学物质制成的,它把化学能转变成()。

3、要控制家里房间内的电灯的亮与灭,在电路中要安装()。

4、现在手机里所用的电池大多是()。

5、废旧电池会(),不能随便丢弃。

6、金属大多是(),塑料、橡胶、陶瓷都是绝缘体。二、判断

1、电钣煲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2、发电机是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

3、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使用时要注意

用电安全。()

4、各种废旧电池,由于它们都有包装外壳,可以随便丢弃。()

5、为了安全,不可以随意接近高压输电线、变压器等。()

6、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使用电池的是()A、手机 B、计算机 C、空调

2、在卫生间较潮湿的环境里,应选用下列哪种开关更合适()

A、闸刀开关

B、琴键开关

C、拉线开关

3、MP3播放器所用的电池是()

A、蓄电池

B、钮扣电池

C、锂电池

4、下列物品中导体有() A、铝 B、陶瓷 C、银

5、下列物品中绝缘体有() A、塑料 B、陶瓷 C、橡胶

6、制作集成电路芯片的主要材料是()A、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四、通过对电有关知识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自己与同学所了解的不同,总结起来。

(光)答案一、1、天然光源人造光源 2、直线 3、让绝大部分光通过的物体让光通过的物体 4、传播路线

5、相同

6、七色光二、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6、对三、1、AB 2、C 3、B 4、B 5、AB 6、BC四、用两面镜子,眼前一面,脑后一面,相对而看,后脑勺在后面的镜子中第一次成像,又在前面镜子中第二次成像。(声)答案一、1、振动振动振动 2、空气水真空 3、越低 4、越高 5、噪声 6、音乐二、1、对 2、错 3、对 4、对三、1、ABC 2、C 3、ABC 4、ABC (磁)答案一、1、磁极 2、北极 N南极 S 3、强弱 4、排斥吸引5、电脑、银行卡、收音机等 6、磁二、1、错 2、对 3、错 4、错 5、对 6、对三、1、C 2、B 3、A (电)答案一、1、热能 2、电能 3、开关 4、锂电池 5、污染环境 6、导体二、1、对2、对3、对4、错5、对6、对三、1、AB 2、C 3、C 4、AC 5、ABC 6、C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1、我们身边的材料可分为:(天

然材料)(人造材料),象石油、木头、棉花、沙子都是(天

然材料);象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请你再说出两种以上的人造材料:)。2塑料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具有加工容易,不怕水,

不变形,不生锈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塑料制品被抛弃后上百年

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3、天然材料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制造

出许多(人造材料)。 4、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

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

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5、声音能给人们带来信息和传递信息

及交流信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停止振动,(声

音)也就停止了。

6、(液体)、(固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媒体。

声音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7、乐音能是我们心情愉快,噪音令我们烦躁不安。人长

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

考。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8、光是有颜色的,光由光源发出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的。像太阳、闪电、属于天然光源,像火把、电灯、蜡烛属于人

造光源。

10、光遇到镜子和其他强反光物体时,会发生光反射现象,

被反射后的光线仍沿直线传播。

11、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

去。这就是光的反射。

12、彩虹它是一种光现象,日光在空气中小水滴的作用下

发生折射和反射,使复色的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出现

红、橙、黄、绿、蓝、靛、紫7色光谱)。彩虹告诉我们太阳光

是由7种颜色的光组成的,阳光是7色光。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出现白光;(红光与绿

光混合出现黄光;红光与蓝光混合出现品红色光;蓝光与绿光混

合出现深蓝色光。)激光是有激光器产生的,与日光、灯光相

比,具有颜色单一、方向性好、亮度很高的特性。

13、电冰箱、电视机、点灯等大多数家用电器用交流电;

手电、随身听、助听器等大多数袖珍电器用的是直流电。

电到我家要由:(电厂——高压输电——变电站的改变电

压——长途输送——家中的电源

14、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2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亚历

山德罗·伏打发明的。

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不能随便丢弃。

15、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

叫绝缘体。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可以导电的。

16、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磁性材料)制作的。铁、钴、

镍或加入稀土元素的铁合金,都能被铁吸引。也能被磁化,称为

磁性材料。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我们称为磁极。不论什么形状

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悬吊条形磁铁,其N极指向地球的北极,

S极指向地球的南极。所以,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一极叫做N极,

指向南的一极叫S极。

17、每个磁铁都有两极,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同性相互排

斥,异性相互吸引。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他也有两个磁极,这

两个磁极大致的位置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地球的北极是S极,

地球的南极是N极。这就是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的原因。

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四大发名之一。两千多年前

时我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指南针应用了磁铁指南

北方向的特性。磁铁的吸引力存在于磁铁周围的区域(即磁场)。

磁在工业生产,军事和医疗等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磁悬

浮列车是利用磁力(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使车体浮行在

轨道上,不但速度可以更快,而且由于车体上浮的原故,使摇晃和燥声被减止最低。

19、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手势、表情、信号、旗语、报纸、电报、电视、书本等都是常用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信息的基本条件:信息源、信息通道、和信息接受者。

20、标志符号在语言文字不同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的传递信息。

旗语是一种能在看的见的范围内有效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21、通信在声、光、电、磁的广泛应用,使快速、简便,准确的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现代通信起始于19世纪电力能源的发现。最初的电子信息系统是(电报)。电话的发明是100

多年前的事。

22、未来通信将向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的方向发展。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1

1.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2.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或人造材料尤其是人造新材料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如果没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将会怎样?)答:人类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材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各种优越性能的材料,而材料的发展,又推动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没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社会各个方面都不会有大的发展和进步。

3.什么是“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答:“白色污染”是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

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1)回收塑料,要把塑料物品(如塑料袋、塑料杯)分类放置,分类回收,以利于再加工。(2)在制作塑料制品尤其是易废弃的生活用品时,加一些添加剂,使之埋入地下易腐烂(注意不能焚烧,因为有的塑料燃烧时会放出

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4.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从而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

生的。

5.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物体停止发声时其振动也停止。这说明了没有振动,

就不会产生声音。

6.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传播的方式,

方向是什么?

答: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是以声波的

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7.声音的大小、高低与什么有关?

答: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

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8.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什么是噪声?

答:影响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使人烦躁的声音叫噪声。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人长时间受到喧闹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

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巨大的噪声可以损伤人的听力,致人耳聋。

9.怎样减少噪声?

答:可以:(1)禁止鸣喇叭;(2)多在路旁植树;(3)

关门窗;(4)装消音器等来减少噪声。

10.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

答:(1)房屋外部要选择容易反射声音的材料,房屋内部

要选择容易吸收声音的材料。(2)双层玻璃、带皱褶的布帘可减

少噪声的传人。(3)可以通过在房屋的周围设立标牌、植树等来

减少噪声。

11.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

答:透明材料可用于制作光学仪器;半透明材料可用于制作太阳

镜,也可用于做百叶窗、窗帘等,以控制进入屋内的光线数量;

人们需要遮蔽光线时就使用不透明材料,如:洗相片的暗室等。

1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怎么样?

答: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的物体会全部通过,遇到半

透明的物体光会部分通过,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不能通过。

13.光能透过哪些物体?答:光能透过透明的物体,像玻

璃、水、透明的塑料等。

14.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遇到镜子时会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反射现象。反

射后的光仍沿直线传播。

15.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什么有关?答:与物体表面的光

滑程度,颜色,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光滑的物体比粗糙的物体

反光强,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得物体反光强。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2

1.彩虹能告诉我们什么?答:彩红告诉我们阳光是由七种

颜色的光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2.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答:在强光下工作和学习,容易对眼睛造成损伤,应该避免在强

光下工作和学习,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出门时戴太阳镜,打遮阳

伞等。

3.关于电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答:(1)电池里为什么会有电?(2)灯泡里的灯丝是用

什么做的?(3)电池是谁发明的?(4)风、水、太阳为什么能

发电?(5)为什么电能电死人,而电池不电人?

4.电是怎么来到我们家中的?

答:电是发电厂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后,经过高

压输电、变电站改变电压、长途输送,最后才成为我们家中的电

源。我们插上电源插头,家用电器就能工作了。

5.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电?

答:知道电的重要性,有节约用电的意识,日常生活中要

节约每一度电,见到浪费电的行为要制止等。平常生活中要:(1)

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2)家用电器不用时要把电源插头拔掉。

(3)使用节能灯具;(4)家中的电视、音响等尽量不要加大音量(5)家中的电源线要经常检查,发现破损要及时修理或换掉。

6. 什么叫导体?什么叫绝缘体?

答: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大多数金属是导体,大多数非金属是绝缘体。

7.导体和绝缘体是绝对的吗?

答: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化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例如,干木头、毛巾是绝缘体,当木头、毛巾受潮,含有水分时,就变成了导体。因此,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

8.说出几条安全用电的方法。

答::(1)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2)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3)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9.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答: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铁质材料做的。磁铁能吸引钉子,大头针、曲别针、缝衣针等物体。

10.哪种情况磁铁吸得多?

答:磁铁离被吸物体近时,磁铁吸的物体多,磁铁离被吸物体远时,吸的物体就少。说明了磁铁与被吸物体距离有关。

11.悬吊条形磁铁,当它最终停下来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当磁铁停下来时,会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12.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

答:用磁铁在磁性材料(缝衣针)表面划过,并重复多次,缝衣针就成为“磁铁”。就可以吸起曲别针了。

13.自制小磁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这样小磁针就做成了。注意:小心别扎到手。

14.自己制作的小磁针能吸引曲别针吗?能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答:能。我们可用磁铁的N极吸引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的一端是小磁针的S极,反之也成立。此

外我们可根据指南性,指向南方的一端是S极,北端的是N极等

方法。

15.在现代化社会中,磁在哪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答:航海、航空、军事、地质考察、登山以及日常生活中

都有重要作用。

16.与一般列车相比,磁悬浮列车有哪些优点?

答:磁悬浮列车有无摩擦、速度更快、无噪声等优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3

1.在哪些家用电器中还用到了磁铁?答:电铃、电冰箱、

电视机、电话、电动机等。

2.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答: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很多,除了直接交谈,看书看报

等方式外,还有收音机、电视机、通信卫星等。

3.用旗语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

答:优点:远距离就可接收到信息内涵,通俗易懂,让人

一目了之,便于在同学之间传递相应信息。不足有:不像直接说

话那样直接清楚,容易使人产生误解,遇到障碍物时就不能使对

方接收到信息。

4.从传递信息的快慢来看,通信是怎样发展的?

答:从原始的靠驿站、信鸽等传递信息的方式速度很慢,到后来

出现了电报、电话、通信卫星等,传递信息的速度大大提高。

5.我们希望电话还有哪些特殊功能?

答:可以上网、能够全球定位,当接通电话就可以知道对

方所在的地方,还希望电话能够具有自动翻译功能,当和外国朋

友交谈时,会自动翻译成英文等。

6.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

觉一样吗?

答:感觉不一样,塑料手套不具有透气性,棉布手套有透

气性;但塑料手套具有防水性,而棉布手套不具有防水性。

7.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答:因为地球上存在空气,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8.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答:声音能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9. 哪些物体能发光?

答:电灯、蜡烛、电视机、日光灯,萤火虫、手电筒、火柴等。

10.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情?

答:医生可以用目镜来给病人检测,制成潜望镜进行水下观察等。

11.我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彩虹?答:在雨后的天空,瀑

布面前都可看到彩虹。

12.你知道哪些电的开关?答:铡刀开关、空气开关按钮开关等。

13.书上41页图中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

用这种材料?答:图中物品是由金属和塑料制成的,用金属材料

是为了导电,用塑料材料是防止导电。

14.新型材料有铝合金、钛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

纳米材料等。

15.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话?

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所以要用无线电通话。

16.为什么不能在电线上晾晒衣服?

答:因为万一电线有破损,电流会通过晾晒胡衣服流入人体,使

人触电死亡。

17.把书卷成筒,对着筒喊话,为什么声音传得远?

答:这是因为它能使声波集中向前方,不让它向四面分散,因此

传得远。

18.你知道一个电路包括哪几部分吗?各部分有什么作用?答:

一个简单的电路至少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三部分组成。电源

维持电路中持续的电流,导线是电流经过的通路,用电器把电能

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使我们利用。

19.你自制一件什么乐器,在你自制的乐器中,看到了什

么?听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我自制了一个小腰鼓,看到发音部分在振动,听到了

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0.把闹钟放在玻璃罩里,抽去空气,听不到铃声,为什么?

答:是因为玻璃罩里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只能看见铃锤在敲铃,听不到铃声。

21.举例说明,镜子反光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答:我们每天都在镜子面前穿衣戴帽,洗脸刷牙;外科医生通过小平面镜来观察牙齿里不易观察到的部分;舞蹈赏练功房里用大平面镜来练习舞蹈,观察舞姿;用两块平面镜还可制成潜望镜等。

22.为什么在雷雨天气时游泳和划船容易出现危险?

答:由于湖水不是纯净水,可以导电,即使闪电击中了湖的一岸,也可能伤害另一岸或湖上的人。实验操作题

一、用线代替导线连接下列电器称为一个简单电路。

二、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车上,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看看发生了什么现象?(相应的现象在实验记录表格中打“√”)

通过分析记录表得出结论: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三、设计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目的:

材料:

步骤:

现象:

结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全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就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 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C、要浇适量的水。 4、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与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就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凤仙花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与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与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就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与以后长出的叶子就是不一样。 8、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 真叶就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就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叶的作用:绿叶与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与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就是光合作用。也就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就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就是叶吸收的。 11、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B、运输水分与养料运输

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与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与温度。 16、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瞧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就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17、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高一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高了。 18、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 19、一般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果实里可以有17、18个种子,也就就是一粒种子繁殖出了几百粒种子,凤仙花种族就这样延续壮大。20、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就是茎最本质的特征,瞧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就是长在节上的。 21、茎的不同形态: 直立茎:凤仙花,竹子,杨树,蚕豆……缠绕茎:牵牛花…… 攀缘茎:葡萄,爬山虎,豌豆……匍匐茎:南瓜,番薯…… (攀缘茎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有卷须) 22、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植物的叶片就就是一个绿色加工厂,下图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3、凤仙花的结构包括花瓣,雄蕊,雌蕊与花萼四个组成部分,具备这四种结构的花称为完全花。 24、凤仙花各部分(特别就是根p8、叶p11、茎p13的作用及实验步骤)重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重点 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 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 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6.以斜面装置拉动滑车至高处的施力,比直接吊起滑车至高处的施力要小,也就是说,斜面 可以用较小的力将物体抬至高处。斜面愈长或斜面高愈低即斜角愈小,则愈省力。 17.斜面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可以让人们省力。(2)若将两个斜面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一种称为楔(或称为劈)的简易工具。楔在切割或分裂东西时非常有用。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科学每日一背 1.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其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oC表示。 5.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 6.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7.专门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叫做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单位ml表示 8.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持平。 9.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部半球形。 10.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科学每日一背 1.通过研究不倒翁我们知道了物体上轻下重是不容易倒。(√) 2.1升等于1000毫升。(√) 3.只有统计图才能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统计表格也可以反映。 4.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少的一杯降温一定降的慢。(×)少的降温快。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必须放在液体中一段时间,当液柱静止后才能拿出来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 6.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用手可以摸出袋子中的物品,所以说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手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正确答案:眼睛 9.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 10.科学是神秘而不可捉模的。( × )正确说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1.我们经常作的观察活动看起来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但是我们这样的研究和科学探究没有关系。(×)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12.所有动物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 × )猫头鹰老鼠都不是 13.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不相同 14.充足气的皮球比没有充足气的皮球抛得高。(√ ) 15.所有的植物都开花。( × .) 不开花的植物有很多 16.小汽车的外型很光滑,是为了减少前进时空气的阻力。(√ ) 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科学每日一背 1.你知道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热水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的。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最后降到与室温相同的温度。 2.说明一件你知道的仪器或设备,是延伸了人体的哪个器官,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能听到更小的声音,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能观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姓名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5、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6、播种方法:1.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2.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4.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把种子放入透明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8、不同方向放置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相同。 9、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 10、凤仙花是草本植物,播种时间最适宜为每年的4月,花期3个多月,每颗果实数量一般20粒左右。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1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 1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做“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时,在试管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可以防止水的蒸发。 16、凤仙花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1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1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21、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阳光 氧气+养料。 22、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 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三年级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水》单元知识点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 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 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 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 ,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1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1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实验结束时要用灯帽盖灭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3.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是很烫的,不能用手触摸;要等它们降温之后再收拾和整理。 14.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很高,不能把手放在上面,容易把手烫伤。 15.让水沸腾后,人们可以用来蒸、煮食物、给自来水杀菌消毒、泡茶、泡方便面等、获取更多水蒸气。 三、水结冰了 1.常温下的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下降,当降低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4.水结冰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6.冰的温度低,如果长时间一直接触皮肤,容易被冻伤。 7.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装水试管外面的容器盛满碎冰并加入食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 8.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的形状;冰是固态的水。 9.让水结冰,我们可以制造冰冻食品,如:冰淇淋、冰沙、冰棍。 10.水结成冰之后,我们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雕和其他艺术品。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 要求:熟读,熟记,能回答出括号中的内容。 1.大树的整体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拓印树皮图案的步骤是: (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 (2)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3)(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用(简图、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3. 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手)等,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观察活动。 4.观察物体的方法有: 用眼睛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用耳朵听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 舌头能尝食物的(味道), 用手摸分辨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软硬、光滑程度)等。 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5.观察较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放大镜), 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量筒), 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有(绳子或尺), 观察非常细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显微镜),

观察远处物体的工具有(望远镜)。 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樟树)(松树) (向日葵)等; 我知道的水生植物有(浮萍)(荷花)(睡莲)(茭白)等。 7.按茎的不同, (坚硬粗壮)的叫(木质)茎; (细小柔软)的叫(草质)茎。 长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如(松树)(柏树)(樟树)等; 长草质茎的叫(草本植物),如(狗尾草)(三叶草)(车前草)(蒲公英)。 此处举例可以随意,正确说出3种就行。 8.了解:水生植物分三种类型: 浮水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金鱼藻)、挺水植物(水花生)。 9.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都生长在(土壤)中,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 气),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的主要不同点: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软硬)。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部位膨大的(气囊)充满(空气)。注意“囊”字书写。 11.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2.我们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光滑 程度)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13.可用(测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用观测的数据 (记录)植物的变化。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汇大全资料

冀三科下知识点 一、身边的材料 1.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种)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几种)材料制成。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2. 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 像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 4. 像塑料、尼龙(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黏土)、棉布(棉花)、丝绸(蚕丝)、金属(金属矿石)、合金、人造纤维、石灰、砖瓦、等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 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为原料制成的。没有天然材料就没有人造材料。 6.天然纤维材料:棉、麻、丝等。人造纤维材料:尼龙、涤纶、晴纶棉等。 7.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是人造材料。 二、塑料 1.废旧塑料制品背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腐烂,就形成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1.减少使用塑料袋 2.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 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 4.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2.塑料的优点:防水轻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弹性。 保温便宜不生锈,色彩鲜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3.塑料与棉花相比较,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 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优点: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不足:造成白色污染。 5.你认识哪些新材料?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6.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然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造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 7.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8. 田间塑料大棚主要是人们利用了塑料的保温性。 9.汽车的轮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胶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10.通常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这说明塑料不能导电。 11.光碟和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12.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3.用纳米材料制造的小机器人只有一粒尘埃那么大,可以在人体的血管里游泳,清扫血管,治疗疾病。 14. 塑料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但是不能完全代替钢铁。 15. 一米等于10亿纳米。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教科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 8、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 一、描述物体的位置 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 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 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 (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 北 ) (东北) (东) (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 第一单元 第一课《种子发芽了》 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 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 4.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5.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种好番茄需要做好哪些事? 答:(1)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2)按照番茄的习性来照料;(3)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7.怎样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 答: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人、自己做实验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

第二课《幼苗长大了》 1.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2.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茎有输送水分的功能。 4.树干、树枝都是茎。 5.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6.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7.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活成吗? 答: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叶子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8.研究茎的作用: (1)茎和叶的变化是:茎和叶变红,茎中有被染成红色的小细管,叶脉也被染成红色。 (2)我认为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第三课《植物开花了》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 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热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最全面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3)(精华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即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我们来看看。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 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 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 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5 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 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迷信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过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配合进修)、(相易)、(表达)、(讨论)、(记录)等进修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花木知识。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斥(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通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种植。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作古),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丈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你看花木知识。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必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必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知识。 第二单元动物 1、动物具有(多样景观),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当心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渗透)、(繁殖)等。 3、蜗牛运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匍匐。 4、蜗牛能对外界的安慰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暗淡)、(湿润)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通点是:都适应(湿润)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匍匐),会吃(食物),会(渗透),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质: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匍匐),(群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非生物有些是人类制造的有些是天然的。 2、机器人并不具备的生命现象,如没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3、小草和大树在形态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但它们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 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 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属于经济作物,这出经济作物可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勿等,可以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6、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植物资源。 7、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8、我们把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9、:珍稀动物稀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温度、湿度等变化,植物生长不好致使食物减少,从而使一些动物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二是一些不法分子乱捕乱杀,致使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 10、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必要性。 1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12、昆虫的种类很多,有些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益处,如蜜蜂、蚕、七星瓢虫等;有些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害处,如青刺蛾、蝗虫、蚊子等。 13、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外界条件、仙人掌生活在干早的沙漠,通过减少蒸腾作用,为自身保存水分;莲生活在水里,水里空气比较少,通过加大蒸腾作用,可以从水里吸收更多的空气。 1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15、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改变了植物生长的环境,可能会危及植物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植物生长的环境。 16、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返回北方,这就是迁徙。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上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 水水蒸气 凝结(放出热量)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 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凝固(放出热量) 水冰 融化(吸收热量) 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 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 第二单元空气 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看不见、 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 有固定的形状。 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 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