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夷山莲花峰

武夷山莲花峰

武夷山莲花峰
武夷山莲花峰

武夷山莲花峰

文章由https://www.doczj.com/doc/e913715727.html,工作人员整理、收集、编纂而成名称

武夷山景点莲花峰的由来:在山峰之巅,石磴道的末端,一左一右矗立着两座巨大的圆形峰石,宛如两朵含苞欲放的石莲花,唯妙唯肖,也因此得名莲花峰。

地理位置

莲花峰,武夷山风景区三十六名峰之一,位于景区西北部,莲花峰海拔536米,山峰并不是很高,但势突兀耸峙,丹崖峭叠,峰峦崔嵬,山路迂回增加了它的长度,加上路途凶险,冥冥之中也就考验了求佛之人的诚心。陡峭的悬崖峭壁上,不乏鬼斧神工之作,壁间隐隐约约似有古猿猴、牛、羊、龟、鹿、蛇、蛙等佛中圣物隐现其中,形态各异。应验了一句古话:“深山藏古寺”,而就在此山之巅的洞穴内却隐藏着独特的古寺庙——妙莲寺,成为它的特色。

武夷山莲花峰妙莲寺

妙莲寺

妙莲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座典型的悬空寺,一线天然裂隙之中,除寺门外,内殿建于岩隙之中,无一砖一瓦,及任何的支撑柱,全长30多米,其中设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及扣冰殿(扣冰殿纪念的是扣冰古佛,武夷山历史上最著名的高僧),台阁檐底雕粱,一律刻饰莲花造型,有着这样规模的悬空寺在国内极为罕见,妙莲寺成了莲花峰的一大特色景观。

扣冰古佛

扣冰生于宫宦之家,受教儒家典籍,却一心向佛,十三岁即出家为僧,始终苦修不懈,曾多次云游四方,遍访名僧,精研佛理。其后长年住持闽北各大寺,尤以崇安瑞岩寺所居时日最久。因寒冬用冰雪沐浴以涤除俗污而闻名一时,遂被尊称为“扣冰和尚”。和尚曾以诗言其冰浴曰:“洗皮不洗骨,浴垢不浴佛;刮磨西来意,悟者真心出。”据史籍记载,扣冰每以众生之疾苦为念,常施法祈福,驱魔除恶,为地方消灾弥难,事迹显著,深得民心。晚年尝至福州过访鼓山禅师,并受闽王盛礼款待,戒说闽王愿王勿多杀而感化闽王。后唐天成二年(公元瞄年)圆寂于福州,享年八十五岁。历宋、元、明、清诸朝,各代帝王均为其追封法号,极见殊荣。武夷山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本地农民与闽南一带农民,同时都祈求他;本地因大旱和虫灾,需天降大雨大风,解旱灭虫:闽南则要天晴、怕风,因其时龙眼正熟,还需烈日晒盐。他均神允,并托梦两地农民说:“日晴好晒盐,应雨好耕田:大风吹入海,不入龙眼园。”当时天气真的如此。莲花峰石洞,即他当年曾修炼其间。宋时,扣冰又被宋建敕封为“灵感法威慈济普照大师”,其洞上约寺庙“妙莲寺”,即宋封扣冰时建,因历史沧桑,几

经兴废,现为清嘉庆年间(约1798~1820年)所建,近期重修。

朱熹尊道(游良耀)

朱熹尊道 游良耀 知遇道谦不远复[1], 惊闻仙逝泣断肠[2]。 寻踪理窟水云寮[3], 论断道南首豸山[4]。 沐浴濂洛蓄活水, 创立闽学尊游杨[5]。 麻沙梦萦思源头[6], 千秋魂灵守建阳。 2016.3.12.写于尤溪 注: [1]:朱熹在五夫刘子翚老师家,遇道谦禅师,师从入禅。道谦告诉朱熹从《易经》中参悟入道的门径,并将“不远复”告诫朱熹。。“不远复”三字符在渴望求道的少年朱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以致朱熹果然将儒学发扬光大,成为理学大师。《易经》里有“不远复,无悔,元吉”的话,在《易经·复·初九·象》里也有“不远之复,以修身也。”意思是说没走多远,没过多久就回头审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总结一下做过的事,就可以达到修道养身的作用。“不远复”实际上就是“反省”之意,和基督教里的“悔改”和佛教里的“忏悔”、“回头是岸”殊途同归。 [2]:朱熹任同安主簿,惊闻道谦仙逝,万分悲痛地写下《祭开善谦禅师文》,“我昔从学,读《易))((语))((孟》。究观古人,之所以圣。既不自挨,欲造其风‘道绝径塞,卒莫能通。…别其三月,中秋一书,已非手笔,知疾可虞。前日僧来,为欲往见。我喜作书,曰此良便。书已遗矣。仆夫遗言,同舟之人.告以讣传。我惊使呼,问以何故。龄乎痛哉,何夺之逮!恭惟我师,具正遍知。惟我未悟,一莫能窥。挥金办供,泣于灵位。稽首如空,超诸一切。“ [3]:水云寮,游酢道南福建后,在武夷山五曲第一个创建的理学传播书院。朱熹寻踪继往开来,也在五曲建武夷精舍。 [4]:朱熹撰写联句:“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从此确定了游酢是道南第一人,确定了闽学鼻祖是游酢和杨时,确定了闽学的源头活水是洛学。 [5]:游杨,指程门立雪的游酢和杨时。 [6]:麻沙:是游酢的诞生地,也是朱熹讲经传道、著书立说、教书授徒的地方,培养出刘崇之、刘砥、刘砺、刘子寰等诸多儒士。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读练习题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 读练习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读练习题 四(3)班姓名:楼湑焜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她站在阿里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怎么也望不到妈妈。于是,变成了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因此,红桧树被叫做阿里山的思母树。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时流下的眼泪! ①你从“……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时流下的眼泪!”这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这两段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本意)是: 第二层(喻意)是: ③你想对花珊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④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心中怎样的期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二、“成语之最”对号入座: 1.最遥远的地方 2.最荒凉的地方 3.最艰难的争辩 4.最快的流水 5.最吝啬的人 6.最快的速度 7.最长的腿 8.最丰富的知识 9.最短的季节 10.最难做的事 11.最高的巨人 12.最绝望的前途 ①一泻千里( ) ②一日千里( ) ③顶天立地( ) ④不毛之地( ) ⑤理屈词穷( ) ⑥博古通今( )

《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 教学目标分析:对于神话故事,四年级的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在这个学段,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针对以上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者分析: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先让学生自学,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的生字或易混淆的生字作指导。所以在教学中重点指导了“焰”和“膝”的书写,多音字“脏”。 本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有趣,小学生都喜欢。而且,故事内容孩子一读就懂。所以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引导孩子边读边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后,内容已经非常熟悉,讲故事就水到渠成。 教学重难点分析:要想让孩子能流畅有感情的把故事讲下来,必须读懂故事,理清故事思路。而理清故事思路方法就是引导孩子多读。每次读书要有这方面的要求。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再读课文,就要提醒孩子,课文围绕普罗米修斯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在他们的脑海中故事思路留下初步印象。再读课文,梳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故事结果学生一读就知道,所以直奔故事结果,再带领孩子学习起因和经过。进而达到讲故事的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袖、吩、咐、恕、押、狠、肝、挽”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火焰、驱寒取暖、领袖、气急败坏、惩罚、佩服、饶恕、违抗、双膝、肝脏”等词语。并积累好词 佳句。 2、通过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斯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普罗米修斯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喜欢神话故事,所以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有关神话故事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普罗米修斯。读外国人的名字要读的紧凑些,再来一次。那么,普罗米修斯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学习。 二、阅读质疑,自主体验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历史上武夷山出现的名人

武夷山与朱子游道 【摘要】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东方文化圣哲,他的学说被称为后孔子主义 (Noeo-Confuciansm)。朱熹一生有四五十年生活在武夷山,游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文章探讨朱熹在武夷山旅游活动所蕴含的游道,以便引起世人对这位哲人旅游活动与旅游思想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武夷山;朱熹;游道;旅游文化 在旅游文化领域讲究旅游理蕴与艺术,称之为游道。朱熹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对旅游也情有独钟。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水、杂五方之俗的地方风土人情和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朱熹的游观意境。本文试就其游道进行概括与浅析,以期抛砖引玉。一、“书史之外,酷爱山水”——悠游有度 宋代的经济、文化繁荣,旅游活动盛极一时。风景佳处楼台、亭榭广泛建立,僧侣们在名山胜地开山创寺,修筑道路,旅游设施日趋完备。士人漫游成风,甚至到了贫者也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的地步。 朱熹一生也爱好旅游,他曾说过:“予少好佳山水异甚。”[1]又说“书史之外,酷爱山水”。 [1]但朱熹不同于苟且于淫奢旅游生活的病态旅游者,他并未耽于游乐,讲求旅游适度,秉持中庸而不丧志。他强调说:“那个优游和缓,须是做得八九分成了,方使得。”[1]而且是“令稍稍虚闲,依旧自要读书。”[1]有一次,他打点行装准备出游,这时收到好友吕祖谦的来信说要来他这里,朱熹认为,中辍山水之兴,虽未忘然,但杜门省事,未必不佳。正如清代董天工所说,在武夷山,朱熹“自辟(武夷)精舍,令从游者诵习其中,亦惟是山闲静,远少世纷,可以专意肆力于身心问学中,非必耽玩山水之胜。”[2]由此可见,朱熹不因游乐而废其时,只是把旅游作为学习、著述、讲学生活的调济。 二、“狂奴心事只风雩”——畅游有风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讲求旅游,形成了舞雩之风。《论语·先进》记载,暮春的时候,春服既成,孔子带着学生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河洗洗澡,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它描绘了孔子与学生们春游的愉快情景,这也是孔子及弟子们所向往的。为什么孔子把登高山,嬉沂水作为志向呢?这验证了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的话。圣人往往比德于山水,孔子认为,山本身就象个宽厚的母亲,她出云播雨,繁衍鸟兽,滋生草木,有广泽人世之德;群山体大势高,稳重厚实,永不衰竭,有崇高之意与万寿之心。大山是伟大、恬静、仁厚的,符合仁者的生活信条。而“道”几乎接近于水,也就是说,水的形态变化多端、水的性质阴柔又刚强,它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它的流变符合智者的认知活动过程,自然为智者所乐。 朱熹仰慕孔子的那种游兴,承续其畅游的遗风,发出了“狂奴心事只风雩”[1]的慨叹,把孔子当作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幔亭之风。正如朱熹的朋友韩元吉所说:“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外圃,暇则游焉。舆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辞,哦而歌之,萧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31]这说明朱熹居崇安五夫时,就已把几十里外的武夷山当作后花园了,闲暇时常与门生偕游,徜徉泉石间,体会泛舟九曲,畅游诸峰的乐趣。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主管武夷山幔亭峰麓的冲佑观及淳熙十年(1183年)在五曲建武夷精舍后,讲学论道之余,更是尽得山中之乐。朱熹这

201X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4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鄂教版

14、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教学目的: 1.学会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学会复述课文。 3.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4.体会大陆和台湾血肉相连,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复述课文。感受民间传说通俗易懂,感情丰富的特点。 2. 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请学生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 2.教师介绍,在很久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动人的传说。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课后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主要人物是谁? 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2.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分角色朗读全文,纠正字音. (由于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而本课生字教学字音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字是:蹦、轰。教学中还要注重几个难写的字形的区别:陷、瀑等。) 3.结合质疑,默读课文,在书上作相关批注; 三、深入学习第1——4自然段 4.找出有关句子、小声与同桌交流。 5.交流找出的有关句子、小节。 (1)那时,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 (我从“漫山遍野、肥沃”感受到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一定很快乐。) (2)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初步感受花珊为民除妖的品质。 (同一个地方,环境完全不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不一样,都是妖怪做的坏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引出第三句。 (3)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 (4)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引导学生交流对文字的品读: “九九八十一天”说明了时间长。 “终于”表示苦练本领经过了很多磨难,最后成功。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篇《阿里山和武夷山的传说》的文章。在这篇短文中,写了一个叫花珊的年青女孩,辛苦九九八十一天练成了一身好功夫,为当地人民除妖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在以前的东南沿海一带,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生活着许多幸福的人们。但被一个非常凶狠的妖怪霸占了。十九岁的花珊看到了零乱不堪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乡亲,发誓要为民除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她练成了一身好本事。辞别母亲,勇战妖怪。可是山开了(就成了现在的阿里山和武夷山),水来了(现在的台湾海峡),花珊和母亲却永远不能相见,分别化成了岩石和树木隔海相望。读了这一课,我不明白,老天为什么要让花珊看不到妈妈,妈妈看不到自己的女儿呢?山为什么要分成两半呢?为什么?是妖怪!是妖怪破坏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是妖怪剥夺了花珊美好的青春,是妖怪抢走了妈妈心头的宝贝。我恨死了那妖怪。我想:如果让我见到那妖怪,我早就打110了,可那时候没有电话。可是,我也为花珊的善良、勇敢、无畏所佩服。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为了妈妈,为了乡亲的幸福生活而不辞辛苦苦练奔本领,为民除害,这是一种多么无私、高尚的品质啊!愿天下所有人都不要再有苦难、离别,永远平安、快乐、幸福。 四年级下半年我学了《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我很

喜欢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和台湾的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来了一个妖怪危害人间,美丽、聪明又勇敢的花珊苦练本领,决心除掉妖怪。就在妖怪被铲除时,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的沟形成了台湾海峡。花珊的妈妈盼望女儿回家,变成了武夷山上的一块岩石,而花珊因思念母亲变成了阿里山的红桧树。日月潭水就是花珊思念母亲时留下的眼泪。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与孝心,她竟然敢一个人去除掉妖怪。要是让我去除掉妖怪,可能还没遇上妖怪,就已经一溜烟的跑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而且,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有勇气,遇到困难不退缩。 现在武夷山在福建,阿里山在台湾,这说明福建人与台湾人是血浓于水。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液,我们永远都是炎黄子孙! 虽然这篇文章不引人注目,但在我心中,这是我们大陆人与台湾人和平相处的证据,证明了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上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后来山里来了一个妖怪,把人们赖以生存的大山给毁了。原来肥沃的土地干裂了,原来茂盛的树木枯萎了,原来美丽的小溪也干了,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地

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篇一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西湖边柳枝儿嫩绿嫩绿,桃花儿艳红,四处来耍子的人很多。 上八洞神仙吕洞宾,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 吕洞宾把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 他看看镬里的汤团浮起来了,便拉开嗓门叫起来:“吃汤团罗,吃汤团罗!大汤团一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听一吕洞宾的叫卖声都笑了。 有的人说:“老头儿呀,你喊错啦!快把大汤团和小汤团的价格换一换吧!吕洞宾听也不听,照样叫:“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过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大汤团吃。 一歇歇辰光,镬里的大汤团就捞光了。 这时,有个五十来岁的老人,怀里抱个小伢儿,也挤进堆里来。 小伢儿看见别人吃汤团,就吵着也要吃。 但是大汤团卖光了,那人只好摸出三个铜钿,向吕洞宾买只小汤团。 吕洞宾接过钱,先舀了一碗滚水,再舀一只小汤团在碗里,端着碗蹲下身来,用嘴唇朝碗里吹口气,那小汤团就绕着碗沿,“咕碌碌滚

转起来了。 小伢儿高兴死啦,舀起汤团正想吃,那汤团就象活了似的,一下钻进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里去了。 小伢儿吃了汤团以后,三日三夜不吃东西。 阿爸着急得要命,就抱他到断桥旁边大柳树下来寻那卖汤团的人。 吕洞宾风了哈哈一笑,就把小伢儿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喝起:“出来!那三天前吞进去的小汤团,竟原个儿从他小嘴巴里吐出来。 小汤团落在断桥上,“咕碌碌滚下西湖去了。 在断桥的下边,有一条白蛇在修炼。 白蛇修炼了五百年,有了灵性,她常常伸出头来,望着人间,见西湖上风和日丽,游人很多;男也有,女也有,老也有,少也有,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有的看景致,有的荡湖船,有的植树,有的栽花,有的谈笑取乐,也有的忙着做营生…白蛇眼看这人间的繁华景象,心中十分羡慕。 这天,她从湖底钻出水面,正巧那个小汤团从断桥滚下来,便接在嘴里,“咕嘟吞进肚皮去了。 在台湾阿里山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 关于它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高大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三篇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三篇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阿里山和武夷山的传说》的文章。在这篇短文中,写了一个叫花珊的年青女孩,辛苦九九八十一天练成了一身好功夫,为当地人民除妖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在以前的东南沿海一带,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生活着许多幸福的人们。但被一个非常凶狠的妖怪霸占了。十九岁的花珊看到了零乱不堪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乡亲,发誓要为民除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她练成了一身好本事。辞别母亲,勇战妖怪。可是山开了(就成了现在的阿里山和武夷山),水来了(现在的台湾海峡),花珊和母亲却永远不能相见,分别化成了岩石和树木隔海相望。读了这一课,我不明白,老天为什么要让花珊看不到妈妈,妈妈看不到自己的女儿呢?山为什么要分成两半呢?为什么?是妖怪!是妖怪破坏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是妖怪剥夺了花珊美好的青春,是妖怪抢走了妈妈心头的宝贝。我恨死了那妖怪。我想:如果让我见到那妖怪,我早就打110了,可那时候没有电话。可是,我也为花珊的善良、勇敢、无畏所佩服。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为了妈妈,为了乡亲的幸福生活而不辞辛苦苦练奔本领,为民除害,这是一种多么无私、高尚的品质啊!愿天下所有人都不要再有、离别,永远平安、快乐、幸福。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二)

四年级下半年我学了《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我很喜欢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和台湾的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来了一个妖怪危害人间,美丽、聪明又勇敢的花珊苦练本领,决心除掉妖怪。就在妖怪被铲除时,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的沟形成了台湾海峡。花珊的妈妈盼望女儿回家,变成了武夷山上的一块岩石,而花珊因思念母亲变成了阿里山的红桧树。日月潭水就是花珊思念母亲时留下的眼泪。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与孝心,她竟然敢一个人去除掉妖怪。要是让我去除掉妖怪,可能还没遇上妖怪,就已经一溜烟的跑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而且,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有勇气,遇到困难不退缩。 现在武夷山在福建,阿里山在台湾,这说明福建人与台湾人是血浓于水。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液,我们永远都是炎黄子孙! 虽然这篇文章不引人注目,但在我心中,这是我们大陆人与台湾人和平相处的证据,证明了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三) 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上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后来山里来了一个妖怪,把人们赖以生存的大山给毁了。原来肥沃的土地干裂了,原来茂盛的树木枯萎了,原来美丽的小溪也干了,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地离开了大山。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学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学会复述课文。 3.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复述课文,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 2.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旅游吗?一般旅游都会到什么地方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或是有名胜古迹的地方) 师:让我们去领略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优美风光吧! 课件出示图片武夷山,介绍:武夷山风景优美,位于我国的福建省,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武夷山的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 在《阿里山的姑娘》的歌声中介绍:阿里山在我国的台湾,那里可以说是人间天堂,美不胜收。在阿里山中有一棵高大的红桧树,叫“思母树”。关于“望女石”和“思母树”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呢! 师: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带上美好的心情,走进课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学生齐读课题。

师:传说是多么令人向往,多么神秘,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武夷山和阿里山到底有着怎样神奇的传说呢?让我们赶紧打开书,去读读吧!教师口述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好以后,思考:这个传说都讲了些什么? 2、检查读书情况。出示生字词 武夷山占据花珊肥沃红桧树奔腾断裂高超使劲漫山遍野勤劳善良苦练本领紧握弓箭乱蹦乱跳指名读,集体讲评。尤其是带有拼音的字也能读正确。 3、同学们生字词读的很好。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故事的主人公又是谁呢?(花珊)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吗? 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出现了一个(妖怪)祸害山里的百姓。于是(花珊)泪别母亲,决心(为民除害)。最后花珊(打败了妖怪),可是却和妈妈(永远地)分开了。 4、读了这个故事,你能根据下面的小标题,给文章分段吗? 妖怪祸民(1、2) 苦练本领(3) 含泪别母(4) 勇斗妖怪(5) 隔海相望(6、7、8) 同学们分的非常棒!我们还可以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给课文分段:(1、2)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3、4、5)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6、7、8)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 三、走进文本,感悟花珊的勇敢坚强

五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总结

期末总复习(一) 第1课我的写作梦 1、生词。踮起脚、沉甸甸、矫健、登载、退稿、储蓄 2、理解:绿色的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我存进去童年时代的一个梦。 答:这句把希望的绿色邮筒比作“一只大大的储蓄罐”,说明作者心中有梦,执著追求,不断为梦想而努力,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 第2课:太阳路 1、生词。猜想、悬挂、缠绕、葵花、隔离、一截、傻孩子、顺利、攀登 2、什么是太阳路?答:太阳路指对光明和未来的追求之路。 3、背诵奶奶说的一段话,并说说其含义。 答:世上的事物都在通向光明、理想的路上奋力行走,但追求之路充满艰辛。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与收获。这样的一生才有价值。 第3课:我的房间 1、生词。窗子、眼镜、潜艇、毛毯、煎饼、蚕茧、冰砌 古诗诵读: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长、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写的是中秋节。 乐园一 1、意思相近感情相反的词。如坚定,但不固执 2、几种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3、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第4课:长征组歌》两首 1、生词。解渴、炊烟、袭击、锤炼、侵略 2、会熟练背诵这两首诗。 3、两首诗的中心句都要是最后一句。分别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和“革命理想高于天。” 4、找出描写长征“难”的语句,说一说红军战士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难”的诗句为: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红军战胜困难的原因为:毛主席英明指挥,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老百姓的亲人般的帮助。 《过雪山草地》描写“难”的诗句为:“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战胜困难靠的是崇高的革命理想,战士们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5、理解“红军都要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答: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第5课:话说长江(节选) 1、生词。挺拔、延伸、气氛、促进、运输、倒映、闪烁 第6课:雷锋之歌 1、生词:功勋、渗透、光辉、梳理、音符、纤维、花瓣。 2、什么是“雷锋精神”? 答:雷锋精神就是忠于党,一心为公,为人民服务。 3、武汉市志愿者服务口号是什么?答: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第7课:向五星红旗敬礼 1、生词。脱帽、旗帜、民族、历史、浴血奋战、舍生取义、神圣、尊严、奴隶 古诗诵读:石灰吟 作者:于谦(明)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语文乐园二 1、词语搭配。积累、培育、放飞、拓宽、分享、创造 2、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和暗喻)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效果是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3、名言:人皆可以为尧舜。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4、本学期所学的读书方法:朗读、默读、浏览。请同学们掌握其方法和目的。 第8课: 1、生词。罚站、害羞、恐惧、催促、挪动(移动)、抡起(抢)、躲避、抽搭、烧烤 本学期学过的表示哭的词:抽搭、抽泣、哭泣2、父亲对我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 答:前面父亲对我要求很严,后面给我送衣送钱,说明很疼爱我。其实这两种态度都说明了父亲爱

品味朱熹的武夷山水茶之意境

二00七年第一期 茶叶科学技术 45 品味朱熹的武夷山水茶之意境 刘旋 郭雅玲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350002)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 棹歌闲听两三声。”南宋理学家朱熹把他那云淡风轻,朴实自然的情怀,写给了九曲溪。将近千年的岁月里,他的《九曲棹歌》中“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等诗句至今仍然让人回味无穷。有文赞,朱文公一曲《武夷棹歌》,实是武夷山风景的画龙点睛之笔,武夷山水因此而灵动。山沿水立,水随山转,山光水色,茶园涌翠,交相辉映。 1 溪光山色 佳茗飘香 武夷群山,或巍巍伟岸,或柔柔妩媚。山山之力度,山山之风骨,各领风骚。自古道高山好水,水傍山流。武夷山水琴瑟和鸣,诠释的是天长地久。千百年来,清清澈澈的水一步一缠绕,氤氤氲氲的山一转一回眸,望穿石壁,望穿秋水,相环相错,相依相守。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情更可人。难怪有人感叹,原来山水也如情人,如名曲,可以让人销魂铄骨。只因“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苋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 茶商人数远少于茶农,位于金字塔中间,上承茶栈剥削,又向下转嫁于茶农;茶栈位于上层,无风险,坐享收益;洋行位于最顶端,对茶业可任意操纵,获取暴利。由于茶栈、洋行的利益是建立在对茶商、茶农的剥削基础之上的,因此他们反对对既存利益链的任何改变企图,任何对茶农和茶商利益的强调、维护行为都会危及茶栈和洋行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 以“金字塔型”模型来理解茶农、茶商、茶栈与洋行之间的利益关系,较为形象贴切。“金字塔”模型不仅反映了茶农、茶商、茶栈和洋行在人数上的逐渐缩减,而且还真切反映了他们之间利益由低层到高层的集中和损失由高层到低层的转嫁。 但“金字塔型”只能反映出茶叶产业中三者人数和利益的流动关系,不能直观描述出其他因素如捐税、各项陋规、社会动乱等对茶业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因素并非是决定性的。这个结构模型应将这些因素融入其中,使其更加复杂化,综合化。 参考文献 [1]吴觉农,胡浩川.祁红茶业复兴计划.国际贸易导报, 1933,5:45 [2]方翰周.两湖茶业改进之我见.国际贸易导报,1933,5:54 [3]张本国.皖西各县之茶业.国际贸易导报.1934,6(7):195 [4]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湖北羊楼峒老青茶之生产制造及 运销.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出版.1936,42 [5]上海商品检验局.湖北羊楼峒老青茶之生产制造及运 销.上海商品检验局出版社.1934,31[6]张本国.皖西各县之茶业.国际贸易导报,1934,6(7):195 [7]张本国.皖西各县之茶业.国际贸易导报,1934,6(7):195 [8]傅宏镇.皖浙新安江流域之茶业.国际贸易导 报,1934,6(7):142 [9]戴啸洲.鄂西茶业.实业部月刊.199 [10]吴觉农,胡浩川.中国茶叶复兴计划.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66 [11]徐方干.视察杭州旧属茶业报告书.中华民国史档案资 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962 [12]傅宏镇.皖浙新安江流域之茶业.国际贸易导报.1934, 6(7):145-146 [13]范和钧.屯溪茶业调查.国际贸易导报,1937,9(4):115 [14] 李壬.浙江省之茶业.实业部月刊,1937,2(4):153 [15] 江西茶业之展望.经济旬刊,1934,2(13):6 [16] 吴觉农,胡浩川.中国茶叶复兴计划.上海商务印书 馆,1935,61 [17] 吴觉农,胡浩川.中国茶叶复兴计划.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66 [18] 吴觉农,胡浩川.祁红茶业复兴计划.国际贸易导报, 1933,5(11):44 [19] 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 社,1991,459 [20] B.P.Togasheffs“China as tea produce”,78-81,转 引自江西省政府经济委员会编.江西之茶.1934 茶 史 文 化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读练习题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阅读练习题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阅读练习题 四(3)班姓名:楼湑焜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她站在阿里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怎么也望不到妈妈。于是,变成了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因此,红桧树被叫做阿里山的思母树。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时流下的眼泪! ①你从“……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时流下的眼泪!”这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这两段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本意)是: 第二层(喻意)是: ③你想对花珊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④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心中怎样的期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二、“成语之最”对号入座: 1.最遥远的地方 2.最荒凉的地方 3.最艰难的争辩 4.最快的流水 5.最吝啬的人 6.最快的速度 7.最长的腿 8.最丰富的知识 9.最短的季节 10.最难做的事 11.最高的巨人 12.最绝望的前途 ①一泻千里( ) ②一日千里( ) ③顶天立地( ) ④不毛之地( ) ⑤理屈词穷( ) ⑥博古通今( ) ⑦一毛不拔( ) ⑧一日三秋( ) ⑨天涯海角( ) ⑩山穷水尽( ) ⑾一步登天( ) ⑿无米之炊( )

武夷山天游峰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来到天游峰景区游览观光!天游峰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武夷精舍,云窝、隐屏峰、晒布岩、茶洞、一览亭等,其中天游峰号称“武夷第一胜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堵断墙就是武夷精舍遗址。武夷精舍是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亲自辟划、营建的书院。据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记载,武夷精舍是当时武夷的一大建筑,人称“武夷之巨观”,有仁智堂、隐求室、石门坞、观斋、晚对亭和铁笛亭等建筑。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立说,培养了大批理学人才。他创办的武夷精舍受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南宋末期,扩建后的武夷精舍改名“紫阳书院”并且由官府供养学者。明正统13年(1448年),朱熹八世孙朱洵、朱彭出资重建,改成“朱文公祠”来纪念朱熹。清康熙又赐予“学达性天”的匾额。现存遗址是康熙56年(1708年)闽浙总督觉罗满保倡建的,距今300多年的历史。 从武夷精舍前行数百米,在接笋峰西壁岩下,有因峰岩崩塌形成的大小岩洞10余处。每当冬春二季的晨昏,从洞穴里常常昌出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在岩石之间轻飓飘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开来,舒自如,变幻莫测,故此地名为云窝。走过问樵台,石门上的门额“叔圭精舍”四字。这里原先是清初为纪念北宋江贽(江贽字叔圭,官举孝廉)建造的精舍,现在仅留下这道石门,供人凭吊。 隐屏峰下的这座亭叫水月亭。水月亭是赏月的绝佳处。据说当年朱熹在此亭赏月时能看到4个月亮。大家猜是哪4个〃。答案是天上一个,水中一个,杯中一个,还有心中一个。遥想朱子当年,凭栏赏月,把酒当空,微风初起,吹皱一溪江月。心中月,杯中月交相辉映,情趣盎然,何等悠然自得啊。云窝中间的那块漆黑巨石,是不是很像一头伏卧的大象,俗称铁象岩。岩中间的裂缝称它为“小一线天”。 以铁象岩为界,分上,下云窝。这是武夷山的精华地带、历代文人墨客的潜居养心之圣地。明万历11年(1583年),兵部侍郎陈省曾在上下云窝间兴建“幼溪草庐”,有有亭台楼阁的等10处,现已废弃。岩壁间许多摩崖石刻,还能让人依稀记得昔日的繁华。幼溪草庐和武夷精舍,还留下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陈省建幼溪草庐时,朱熹当年建的紫阳书院已经十分破旧。一士人见此情景题诗在壁

武夷山导游词大全

武夷山导游词大全 >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到武夷山来旅游,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欧阳,如果你们对我感到满意。大家就亲热叫我欧导吧!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是"游山玩水",也就是上午游山下午玩水。 (亲切自然,符合导游的口吻。) 武夷山是世界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你们真的很荣幸能够一睹武夷山的风采。我们现在走过(的是)朱熹园(,)我们在登天游峰前先热热身——爬一个鬼斧神工的"小一线天",走进去的朋友要么打着手电筒,要么盯着头上的那根"光线"走,一定要扶着旁边前进。里面两头宽中间窄,要小注意安全哦。还有如果有蝙蝠大便落在你们身上,千万别惊慌,那可是"福气"哦。怎么样,过了一线天,惊险刺激吧?还有你们一个个都能过一线天,那说明你们都是国标身材,不用减肥哦。 (介绍"小一线天",文字精妙,成熟老练。) 现在各位就踩在(了)武夷山最高最陡最特色最险的山峰——天游峰的脚下,你们向上望去好像大石头上有许许多多高高低曲曲折折的台阶,那铁链扶梯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那台阶都是石头砌成的,每个台阶横向只能站两三个人,一共有八百多级,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边登边数,呆会看看谁数的数字最精确。到了半山腰了,我们回头向下望一望:绿色的植被——树木花草还有庄稼,像不像一块块地毯?还有你们看到的溪,就是赫赫有名的九曲溪。看,那九曲溪蜿蜒盘旋又如一面绸缎镜子; 那一块块茶园可真像人的脚印啊!我们再向前看,抬头看上面密密麻麻的人真像一群蚂蚁在抬骨头。本来只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因为人多,两个小时后我们才到了山顶,大家辛苦了,请问有没有人数出多少个台阶?对,的的确确是826级。大家向西看那就是三教峰,向东望那便是大王峰。往下面看整个武夷山的山水尽收眼底。难怪徐霞客说:"此峰固应第一也。"天游峰的游览到此结束,请大家歇息一下,下一站就是划竹排。 (按行程顺序介绍天游峰,抓住特点,或侧重情景与感受,或侧重历史,犹如官方解说词,惟妙惟肖。) 现在我们到了九曲溪上游,这神采奕奕的九曲溪就是武夷山的灵魂,它由西向东折为九曲,故称:"九曲溪"。它的流域面积为5平方公里,全程9.5公里,平均宽为7米,每一曲都有不同的景致。所谓的"人在画中游"不仅指漓江也指九曲溪,呆会儿我们会看到清秀的玉女峰,雄伟大王峰以及矮胖的铁板峰。它们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的女儿下凡游玩,在她路过武夷山时,被这儿的风景迷住了,于是,她就偷偷留在人间,并爱上了勤劳的小伙子,可是这些事让铁板怪知道了,他就从中作梗,将此事告发玉帝,玉帝大怒,便下令捉拿玉女,玉女不从,玉帝无奈只好将他们点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两岸,铁板怪也被变成大石头,插在他们中间,害他们两个只好彼此相望。下面你们就坐竹排慢慢欣赏两岸美景,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座山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件古物都不解的谜;哪怕每一棵茶树都有一首美妙的歌儿...... (精寻九曲溪"的典型场景,结合相关资料并以优美的传说画龙点睛,令人印象深刻。) 很高兴,我们就结束了这一天的"游山""玩水",希望你们会牢记今天快乐的旅行。(用典型的导游式语言来做结尾告别,与全文的语言风格相协调。)

小学四年级语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课文原文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课文原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连在一起的。那时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那里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年,山里来了一个妖怪,占据了整个大山。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人们只好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乡。 在大山的西边住着母女二人。母亲勤劳善良,女儿花珊十九岁,美丽、聪明又勇敢。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她决心除掉妖怪。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 一天,花珊告别妈妈,要上山去除妖了。妈妈拉着她的手,说:“女儿啊,妈不拦你,可是千万要小心啊!你除掉了妖怪,就赶快回家。”花珊姑娘也含着泪说:“妈妈放心,我除了妖怪,马上就回来,永远和妈妈生活在一起。”说着便离开了家。 这天晚上,乌云遮住了月亮,姑娘紧握弓箭,向山上走去。突然,她发现不远的山顶上,有两道绿光渐渐向她靠来。姑娘断定这就是妖怪,于是搭上箭,用力朝绿光射去。妖怪被射中了眼睛,痛得直打滚。花珊跳到妖怪身上,举起大刀,朝它的脖子使劲砍去,直砍得妖怪乱蹦乱跳。忽然,她觉得大地在向下陷,只听一声巨响,高大的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出现了一条很深的沟,妖怪“轰”的一声,掉到了沟底。花珊一下子跳到了山的东边。这时,奔腾的海水涌进了大

沟,形成了台湾海峡。那断裂的大山,西边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边就是现在台湾的阿里山。 山上的树木、瀑布、良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海水却把花珊和妈妈隔开了。 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钱谷山的传说

钱谷山的传说 即墨东部有座大山,名叫“钱谷山”。钱谷山海拔268.4米。其另一高峰名叫“围子山”,海拔255.7米。钱谷山的占地面积很大,一座山连着四处乡镇。山东归王村镇;山西为店集镇;山南是温泉镇;山北属金口镇。这一带流传着一句歇后语:“钱谷山的马虎--小妖。”这句话引出钱谷山的一个神话传说。 很早以前,钱谷山这一带出过一位清官。他为官清廉,办事公道,尊重人才,起用人才,倍受人们爱戴,治理得一方太平,政通人和,安居乐业,五行八作,十分兴旺,人心向善,纯良无杂,感天动地,无灾无难,无忧无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个富饶的地方。 这里没有闲人,开作坊的,经商的,做小买卖的,从来不尔虞我诈,欺行霸市,短斤少两,以劣充优。而是买卖公平,价格合理,童叟无欺,满斗足尺。每年,他们把剩余的钱都送到一个地方来。 常言道:“谨慎的庄稼,耍笑的买卖。”那些种地的人们,随时掌握农时季节,及时耕地、播种、耘锄、收获、储藏,这儿从来没有荒芜土地。农家人时常祭祀天地神袛,保佑五谷年年有个好收成,打下的粮食总是年年有余,他们把多余的五谷都送到一个地方来。 无私欲,无邪念,尽善尽良的人们把做买卖挣的钱送来,把种地收获的五谷送来,因这地方堆积着钱和谷,人们习惯称为“钱谷堆”。人们把这些钱和五谷集到一起,准备给那些年老体弱的人们用;准备荒年累月用。人们都争着来送,到处议论着以送得多为荣,以送得少为耻! 这件事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认为人间能人人离着自己远,胜过天上的神仙。神仙也有私心,那路神仙也接受人间香火,一时断了香火就会耍出新花招。就说瘟神吧,其实人人都恨他,他的手里头一时不宽裕了,就向人间撒出瘟疫来,人们一听有瘟疫,赶紧烧香烧纸,瘟神的钱用兜盛不下,都建大库盛钱。当然瘟神要下去撒瘟疫也要有理由,即向玉皇大帝奏说那里的老百姓如何如何的坏了,需用瘟疫损一方的人,玉皇大帝准奏,便会降旨撒瘟疫。司掌风雨的神往往因那里的官贪民不正,人心坏而不给降水,造成干旱,旱区的人们便烧香烧纸求雨。要是官正民顺,天神也难以假公济私。 天神听说这一带人如此善美,瘟疫不来撒了,病灾也收回去了,就连头热发烧的小病都没有,没有病灾也不用到钱谷堆里去动钱。各路财神保佑生意发财,水官及时安排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兴云布雨,不误农时。就连专往地里撒草种子荒芜耕地的“芒种神”,也不再往地里撒草种子,打得粮食年年有余。 这里的人心朴直、善良,感动了诸神仙,都来保佑这一方人,使这儿人旺畜壮,日子都比别的地方过得强。“钱谷堆”的钱和粮年年增多,这个“堆”也越来越高。随着“堆”的增高,名声也传开了。 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不相信,他听说人家流传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这么句话。心想:“人若能把盛自己的心倒出来装上别人,他就是神仙了!相当年,我就是将万贯家产送给别人济贫,才当上了玉皇大帝。如果那里的人们真是这样,那就是仙境宝地!”玉皇大帝怕此事不实,便派心腹大臣太白金星亲自到那里察看虚实。 太白金星来到这里察看时,正是深秋季节。四乡八疃来送五谷的车水马龙,肩挑的、人抬的、背袋的、胳臂掴的,人来人往穿梭一样。他仰着脸往上看了看,便离开这儿去找当官的,那官的大堂不知多少日子没人进出,院子里长满了草,台阶上落了灰尘,大门口只有一个看衙门的人。太白金星问看衙门的:“你们的官和衙役们都往哪里去了?”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彭祖,秦汉时起,武夷山已成为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地,有关的神话传说非常生动。如唐代陆羽的《武夷山记》里也有一则记载:秦始皇二年,有一位驾紫云、骑白马的神仙飘落在山中,号为“武夷君”,自称奉天帝之命,驻节此山,统领地仙。 在《武夷古记》里也有一则记载:秦时皇太姥母子二人如武夷山修炼,他们结庐于大王峰麓,居住于太姥岩上,后修炼成仙,升真而去。随后而来的还有魏王子骞等十三人,也都修炼得道,飞升而去。宋代祝穆《武夷山记》记载: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十三仙在幔亭峰顶大摆宴席,会见乡人——这就是著名的“曼亭招宴”的传说。 武夷山和道教文化密切关联,在正史中也有记载。最早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就明确写着汉武帝令祠官“祀武夷君,用干鱼”。从那以后,历代的帝王都崇祀武夷君,到了宋代乾兴至熙宁年间,皇帝先后20次派使节投送“金龙玉简”。 武夷山最大的道院宫观是“武夷君”。它坐落在大王峰南麓,紧邻九曲溪水,从创建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历来收到朝廷的重视。南唐保大二年,元宗李璟为其弟弟李良佐辞荣入道而将屋宇移建今址,改称“会仙观”。宋代朝廷在观内社“提举”一职,直接派来官员管理宫观事务。 武夷山水奇幻百出,许多景点都深深渗透着道家文化的影响,1962年,郭沫若在雨中泛游九曲溪,欣然命笔题诗,其中“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武夷山水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六六”指武夷山的三十六峰,“三三”指九曲溪,在“六六”、“三三”的峰岩和水域之中,许多景点就是以道教文化的特定词汇命名的,而且,每一景点都有一个魅力的神话传说,如“大王和玉女”、“幔亭招宴”、“铁拐李与天柱峰”、“金鸡洞”、“樵子观弈”等传说故事都体现着到家文化的精神。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成语集锦

四年级下册成语盘点 第一组:千山万水多姿多彩奔流不息连绵起伏江山如画 第二课《桂林山水》:波澜壮阔水平如镜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丽绿树红花连绵不断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突兀森郁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第四课《七月的天山》:五彩斑斓峭壁断崖五彩缤纷斑斑点点重重叠叠 语文园地一: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星罗棋布 第五课《中彩那天》:梦寐以求闷闷不乐迷惑不解以诚待人 第六课《万年牢》:走街串巷实实在在 第七课《尊严》: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 第八课《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以诚待人日积月累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九课《自然之道》: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争先恐后无遮无拦成百上千气喘吁吁响彻云霄欲出又止 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吃一惊多灾多难叫苦不迭随心所欲不折不扣 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横七竖八 第十二课《大自然的启示》:枯枝烂叶异想天开枯枝败叶轻而易举机毁人亡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垂头丧气不慌不忙弯弯曲曲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兴致勃勃断断续续杂草丛生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睁眼瞎青布裤褂哗啦哗啦咕咚咕咚推推搡搡嘟嘟囔囔唧唧咕咕有志不在年高飘飘悠悠歪歪斜斜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永驻人间 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不速之客无家可归

语文园地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神出鬼没所向无敌 第十七课《触摸春天》: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清香袅袅 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突如其来不由自主不假思索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重见天日夺眶而出 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无 第二十课《花的勇气》:改天换地神气十足拔地而起怦然一阵傲然挺立 语文园地五:可亲可敬前赴后继治病救人忠于职守虚度年华无所作为设身处地另眼相看手不释卷头头是道有勇有谋屡建奇功大老粗 第二十一课《乡下人家》:天高地阔甜甜蜜蜜房前屋后诗情画意自在闲游月明人静一开一收 第二十二课《牧场之国》:仪态端庄成千上万膘肥体壮辽阔无垠当之无愧悠然自得成群结队默默无言闻名天下万紫千红纵横交错 第二十三课《古诗词三首》:斜风细雨富有情趣 第二十四课《麦哨》:忽高忽低黑白相间直沁肺腑此起彼落 第二十五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胆大妄为 第二十六课《全神贯注》:全神贯注莫名其妙 第二十七课《鱼游到了纸上》: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自由自在游来游去融为一体赏心悦目举止特别一丝不苟越来越多 第二十八课《父亲的菜园》:一干二净信心十足疑惑不解 语文园地七:自强不息聚沙成塔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坚韧不拔集腋成裘持之以恒全力以赴知难而退碌碌无为一曝十寒寸进尺退有始无终半途而废鹏程万里遮天蔽日击水而行 第二十九课《寓言两则》:聚精会神百发百中一声不响无能为力纪昌学射扁鹊治病 第三十课《文成公主进藏》:吉祥如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