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样品试作制作记录表

样品试作制作记录表

样品试作制作记录表

有限公司

样品试作/制作记录表

核准/日期:审核/日期:填表/日期:

样品制作流程

样品制作流程 文件编号:JS/QMP.GC-001 (A版) 编辑部门:_____________ 编辑: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 批准日期:_____________ 实施日期:_____________

样品制作流程 1.0目的 规范产品开发、改进、制作过程中以及成熟产品的样品制作行为,保证能高效有序,满足客户对样品的需求。 2.0职责 2.1业务部: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公司产品发展提出样品需求申请;并组织技 术、生产、品质对制作前样品评审并保存记录。 2.2生产部:根据非成熟产品的样品需求信息,组织人员进行加工装配和测 试。 2.3技术部:根据样品需要,组织零件或部件乃至整机的加工和物料齐备。 2.4采购部:样品制作的物料保障。 2.5品质部:对于样品进行测试,验证其合格性,并出检验单。 2.6技术部:对样品加工工艺评估,出一套完善的加工工艺文件。 3.0 流程框图(见下图)

4.0 流程说明 4.1图纸内的要求和工艺务必明确清晰,以使后续的样品制作能有很强的参 照和依据;使执行单位非常清楚如何实施; 4.2对于样品制作所领的物料,要在领料单上注明打样领用 4.3样品制作单位严格按照允诺的时间感知样品,在由于异常情况可能会延 误交期时要及时和业务部门沟通,告知原因、采取的改进措施以及新 的时间等 4.4生产完成后由样品制作人员进行自检,然后交品质部进行检验测试,检 验记录表上要详细注明需要重点检验测试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要针 对特别试的内容重点测试,其它内容按照正常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 4.5当品质检验测试完成,各项指标满足满足要求时,由检验测试人员出具 检验测试报告,当发现可疑之不符合项,需和技术部沟通,以确认是 否属于不合格。 4.6当存在问题但短时间无法修改而客户急需样品的,检验测试人员按照实 际情况出具检验测试报告。一般情况下初次送样样品出货必须是100% 合格,不合格品不允许让步出货。同时样品制作单位针对发现的问题 要写出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及计划,连同测试报告一同交业务部。5.0 相关文档 5.1 《样品申请单》 5.2 《样品检验报告》

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样本文档

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样本 护理记录是护士在进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反映、各项医疗措施落实情况的具体体现及其结果的记录。护理记录,不仅能反应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学术及管理水平,而且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在涉及医疗纠纷时也是重要的举证资料,是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功能制护理的影响,护理记录的内容不规范,护理记录的质量不保证。下面笔者就有关护理记录的研究资料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 护理记录书写的意义 护理记录是医疗护理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患者在生病住院期间的全部医疗护理情况,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具有极强的法律效力。护理记录加强了医护患关系的沟通,提高了护士的观察、沟通、文字书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2 护理记录书写的内容 2.1 入院评估表患者入院后护士通过与家人或家属交谈询问病史,护理查体和病情观察,阅读门诊病历及检查结果等方式,收集与患者疾病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包括:(1)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婚姻、文化程度、入院时间、入院方式。(2)入院诊断,收集资料时间。(3)护理查体: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神志、表情、全身营养、皮肤黏膜、四肢活动、过敏史、心理状态。(4)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大小便习惯、嗜好。(5)病史情况:简要叙述发病过程及院外诊疗情况,入院目的。以上资料要可靠,记录应全面、准确、实事求是,首页应当班完成,即哪一班来的患者,由当班护士完成。 2.2 护理记录单(PIO) PIO是护理病历的核心部分,护理记录过程体现出动态变化,即以PIO方式记录。P-problem(问题),I-intervention(措施),O-outcome(结果)。此护理单把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措施依据、效果评价融为一体,更便于记录,书写过程中不必强调把护理诊断、措施、结果分别列出,而是体现到护理病程的记录当中,具体以下几点:(1)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避免反复多次记录雷同的护理问题,而没有护理措施效果评价。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记录患者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以及患者新出现的症状、体征等。针对病情所实施的治疗措施和实施护理措施后的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认真如实地记录。(2)记录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以便观察病情,但不要记录属于主观分析的内容。护理操作的内容应记录操作时间,关键步骤;操作中患者的情况,操作者签名。(3)临时给药时应记录药品名称、剂量、服药后患者的反应等。(4)强调生命体征为记录重点。如患者有症状时医生未给予处理意见,嘱“观察”,“观察”同样也是医嘱,护士要记录医生的全名和医嘱观察的内容。(5)患者出院当日或前1日,应写明病情及转归情况以及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要交待的健康问题。(6)手术患者前1日应记录患者的术前准备,病情有无变化等;手术当日记录要及时,术后前3天每班至少记录1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出院当天记录手术患者的术后伤口情况,有无引流管、拆线否以及需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等。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年月日水期:枯丰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送样:接样:

样品制作流程及说明

样品制作流程及说明 目的: 为了更好的管控样品在制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改善设计缺陷、满足后续 查询的需求、方便样品更改前后的对比、便于各阶段需求的样品能及时提供。范围: 适用于所有小批量样品的制作。 职责 工程师:负责材料表的提供,样品制作时《样品制作评审单》的填写,样品的测 试、送样前的留样、样品送货安排。 备料员:负责样品的备料、索样工作。 开发助理:负责留样样品的管理及资料归档工作。 样品组:负责样品制作及制作时问题点记录、产后总结会议的召开。 品保部:负责样品的验证工作。

二、流程说明事项 1、 样品制作流程开始,工程师提供材料表需要完整、详实。注明元件封装、尺样品组样品制作、问题点收集 样品制件评审表 客户样品需求 工程师样品测试、检验 品保部按要求验证样品 送样确认、样品留样 评审会议的参加,样品问题点解决的回复 样品制作评审表 样品制作评审表 产品材料表 开始 工程师提供材料表备料 备料及索样 样品、记录文件的归档留存 工程师填写样品制作评审单及物料交于样品组 NG NG 样品制作评审表

寸以及特殊元件的厂商要求等信息。备料前需确认备料数量比送样所需数量 多至少1PCS。 2、备料员备料环节注意及时与工程师沟通不确定项目,提醒工程师材料表上的 不明确信息。严格依照材料表元件进行备料以及采购物料的交期追踪。 3、样品制作开始前工程师需填写好《样品制作评审表》,特别是特殊工艺说明 信息。检查所备物料的准确性,连同材料表和物料一同交付给样品组进行制 作。配合样品组进行登记工作并追踪样品制作交期。 4、样品组制作完成后,样品组应对样品制作环节提出改善问题点。工程师应对 样品功能进行全面测试,检查确保无错件、漏件等加工问题。并且记录在《样 品制作评审表》上。 5、开发工程师接到样品组的问题点反馈意见,应及时判断可行性,并及时修改 相应图纸,并在《样品制作评审表》上做好记录工作。 6、送样样品制作完成后,在《样品制作评审表》填写清楚产品功能描述信息, 附上材料表,请品保部测试员对样品功能正确性和明细表与实际样品物料的 一致性进行验证。 7、验证OK的样品,工程师安排送货给客户。到开发助理处索取快递单,并告 知其必要送样信息,以便记录使用。同时必须留存至少1PCS样品连同填写 完整的《样品制作评审表》附上材料表交给开发部助理。 8、开发部助理将《样品制作评审表》所需的样品及材料表进行核对,交由开发 部经理审核。然后进行封样和归档工作,归档时在对应的《项目进度管控表》上记录该次送样的信息。

设计开发记录总表

设计和开发控制流程图 N Y N Y N Y N N Y N N 顾客要求 市场需求 上级任务 本公司需要 设计输入 评审 设计和开发任务书 设计和开发任务书 批准 必要的修改 编制设计输出文件 评审 产品技术文件、图纸 对产品的操作、搬运要求 产品验收准则 其它要求 验证 确认 产品定型 设计更改 评审

产品设计开发计划 №: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 开发周期:项目总负责人: 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 资源配置: 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间 决策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的评审 设计阶段初步技术设计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工作图设计 试制阶段样机试制及验证 工艺方案的编制 工艺方案评审 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的编制小批量试制准备 小批量试制 样机试验 编制产品制度总结报告 产品定型鉴定 定型投产阶段正式生产前的准备转入正式生产 备注: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设计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表格编号:QP—7.3—01 A/0

№: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产品开发起止日期:项目负责人:目标成本: 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包括名称、编号、版本、章节号等): 产品功能描述: 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产品结构要求: 顾客特殊要求: □无 □有,具体描述: 其它要求: 备注: 会签评审: 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表格编号:QP—7.3—02 A/0

№: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评审类别:□初步设计评审□工艺方案评审□其他: 评审主持人:评审时间: 评审对象: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的对象:设计方案说明书、方案设计总体图、线路图(原理图)、主要零部件方案图、设计计算书、特殊外购件清单等初步技术设计的输出) (工艺方案评审的对象:工艺方案) 评审内容:□内打“√”表示通过评审,打“?”表示有建议或疑问。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1.标准符合性□ 2.结构合理性□ 3.加工可行性 4.采购可行性□ 5.可维修性□ 6.可检验性□ 7.美观性□ 8.安全性、环境影响□ 9.操作方便性□ 10.防止误用能力□ 11.标准化、继承性□ 12.经济性□ 13. 工艺方案评审1.经济性□ 2.工艺流程合理性□ 3.检测方法合理性□ 4.质控点设置合理性□5.工序能力□ 6.设备选型合理性□ 7.采购外协可行性□ 8.工装设计可行性□9. 存在问题及改进的建议(与评审没通过的内容对应): 评审结论: 评审人签名: 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评审结论中改进措施的验证情况: 验证人: 表格编号:QP—7.3—03 A/0

样品管理办法

样品管理办法 1.目的 为防止发生质量争议、混淆,做到质量标准统一,提供被批准生产品的质量标准对照样品,使质量得以维持.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有必要依据标准样品来判断其质量状况的产品. 3.定义 3.1合格标准样品:依据图样和客户的要求,由客户或本司最高质量主管及指定人员确认合格的标准样品. 3.2 不合格标准样品: 存在某种缺陷,用来验证防错措施的标准样品,一般由本司最高质量主管确认. 3.3限度样品:用来表示制品的某种缺陷极限状态的标准样品,用来区分合格于不合格, 由客户或本司最高质量主管确认合格的标准样品. 4.职责 4.1生技部生产办负责协助品管部收集、制作样品,及标准样品使用、保管及异常时的提报. 4.2 品管部负责标准样品的制作、确认、标识、异常的处理并做定期确认及管理. 5.工作程序 5.1 样品的制作 5.1.1 合格标准样品的制作 a.新产品由相关技术部门提供样品,品管部检测确认,将检测报告及样品交至质量主管批准认可. b.质量主管批准后,由相关部门人员在产品上贴《合格标准样品》标签,交由业务送至客户处承认. c.客户确认的样品为合格标准样品.如客户无签样,则由本公司自制,质量主管批准认可 d.生产中的合格样品,由生产部提供品管部检测确认并标识. 5.1.2 不合格标准样品的制作:由品管部收集认为较易出错的不合格样品,质量主管签字认可. 5.1.3 限度样品的制作:由品管部及相关技术部门根据与客户讨论的结果制作,并贴上《限度样品》标签. 5.2样品的管理 5.2.1 样品的登录 所有样品制作完毕后,品管部须将样品分别登录在《标准样品清单》,《限度样品清单》上. 5.2.2 样品的存放 样品须保持清洁,维持制作时的原貌,且须便于拿取. 5.2.3 样品领用、使用及维护 a.由领用人向样品保管人提出领用要求,并在《样品领用登表记》签上领用者姓名及领用时间、领用部门. b.领用者及使用者必须对其保管、维护,直至归还. c.领用样品归还时品管部须对借出样品进行仔细检查,确认完好后立即将其归位. 5.2.4异常的处理 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样品有异常,使用者应及时通知品管部处理.

设计开发程序和设计开发记录文本表样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行控制,以保证所设计的新产品技术先进、使用可靠、经济合理、易于生产、验证和控制。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3.职责 3.1质技部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3.2 质技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建议书、下达设计和开发任务书,负责批准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评审、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负责试产报告等。 3.3 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书、试产报告。 3.4 采购部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 3.5 销售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顾客使用报告。 3.6 生产部负责新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试制等。质技部是产品设计开发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策划并且执行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负责主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工作。 4. .工作程序 4.1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4.1.1设计开发项目的来源 a)销售部与顾客签订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根据总经理批准的相应的《产品要求

平评审表》,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b) 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的《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 c) 生产部根据技术改进需要,提交《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4.1.2 质技部负责人根据上述信息及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计划书的容包括: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容;各阶段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部门;资源配置的需要,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及相关容。 4.1.3 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文件将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1.4 设计开发不同部门之间的接口管理 明确参与设计过程的不同部门/人员之间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接口并对接口进行管理,确定每项活动的职责和权限。指派有经验、能胜任其岗位工作的人员从事设计各阶段的活动。 4.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4.2.1设计输入以“设计开发输入清单”的形式体现,设计开发输入清单是根据销售部提出的项目开发建议编写的,“设计开发输入清单”应充分考虑有关法规、标准和市场需求,其容应包括: a) 新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b)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c)过去类似设计的有关信息; d)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

设计开发记录样表

项目建议书 JL—7.3—01 提出部门销售部建议人李加志 项目名称关于改进径向导叶增大深井泵、多级泵的扬程的设计与开发型号规格 销售对象油田、灌溉顾客建议日期 基本要求(包括主要功能、性能、结构、外观包装、技术参数说明等): 1、功能、性能:提高水力系统效能,增大泵的扬程。 2、结构:改进径向导叶的形状、尺寸。 市场预测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用户期望、竞争对手情况、产品质量现状、预期首批销量、交货期限、出厂价格等): 传统的径向导叶,其反导叶进口位置一般小于外圆直径,位于正导叶出口内侧,如图1.1所示。目前这种形式的导叶在多级离心泵中也较为常见。 图1.1 传统径向导叶 而近年来,在国内外的一些深井泵及多级离心泵中,逐渐发展出一些新的导叶结构。这些结构具有一些新特点,比如采用了一次成型、注塑、冲压等先进工艺,这些工艺为这类结构较为快速导叶设计提供了成型质量保证。 我们拟改进为如下四种: 1)带正、反圆柱导叶; 2)只带圆柱反导叶; 3)进口扭曲的反导叶; 4)流道式导叶。第一种结构类似传统结构形式,但其正反导叶位置处在同一外径。 可引用的原有技术、四种改进思路:

图1.2 带正、反圆柱导叶 图1.2结构是在传统导叶结构,即图1.1基础上的改进形式,这种导叶在中低比转速深井泵中比较常见。 图1.3 只带圆柱反导叶 图1.3结构没有正导叶部分,液流从叶轮外周出来直接进入三角形的导叶进口区,因而导叶进口喉部面积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图1.4 进口扭曲的反导叶 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采购、工艺、成本等方面):

图1.4是在1.3的基础上,为更好的适应叶轮出来的液流,使其平顺过渡到导叶内,而将导叶进口设计成扭曲形状。图1.5结构是流道式导叶,图中给出的是其流道部分,由于结构紧凑并且正、反导叶连成一体,其过流效率比一般正、反导叶结构更高,但铸造困难。一般用在锅炉给水泵场合。 图1.5 流道式导叶 根据检索,目前尚没有上述四种导叶的专门设计,本研究的实施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一般设计人员在绘制上述四种结构的导叶时停留在手工设计阶段,我们拟研发相关软件,将有助于提高绘图效率及精确度。 项目所需费用,参加人员: 1、费用27万人民币。 2、参加人员:孙哲利、刘现成、田家宝、武长华、孙建国、夏家良、陈建辉、王阳、彭厚明、叶锦树、刘良磊、肖婷、田正敏。 总工程师审核: 项目可行,同意立项。 签名/日期:刘现成 总经理批示: 签名/日期:孙建国

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样表(空白表)

四川铁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文件/施工方案审核单

文件/施工方案审核单回复

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毕业论文致谢词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 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

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0932班这个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 致谢词2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样品制作控制程序.doc

样品制作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1.0 目的: 按照客户所提供的图纸、实物样品、要求规格及时制样,送至客户验证确认。 为了使本公司新产品导入的过程明确化、标准化,确保新产品试产阶段品质的 一致性,确保新产品以正常的成本按时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2.0 范围: 凡本公司所有送客户之样品的制作、检验、确认、管理、新产品试产、工程变 更管理等均包括。 3.0 职责: 3.1 业务部 : 市场信息和客户要求的获取。收到客户样品订单和实物样品时,需 转换成为本厂《样品制作单》,分发至生产部。若是有疑问时,业务部应及时 与客户沟通,寻问清楚,并回复生产部。 3.2 生产部 : 收到样品单及实物后,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规格进行制造样品。 3.3 品质部 : 对制作的样品进行检验、确认,确认合格后交由业务部送至客户确认, 并对确认的样品进行登录管理。 3.4 工程部:负责新产品的品质检验标准书、QC工程图等资料制作。试作期间产品尺寸、外观等各方面品质的评价,检验申请与跟踪样品的制作。 4.0 工作程序: 4.1 需求部分:客户要求或信息的接收

4.1.1当业务部接到客户的样品订单需求信息或图纸等资料后,由业务部担当 转至采购部,由采购部向客户进行报价。 4.1.2经报价后双方同意的样品信息,业务部则根据客户的样品要求或信息以 《样品制作单》的形式通知生产部和线材仓,并填写《样品单收发记录表》,接收人在《样品单收发记录表》签名。 4.2 制作过程部分: 4.2.1生产部选定好设备及模具的条件,并将其装配完善,把材料及辅助材料 过程处理好,进行试制,并对样品制作过程,特别有工艺参数要求的则要详细 记入《样品制作记录表》,以指导生产部量产。 4.2.2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由生产部实施制作过程,制作过程中必须落实样 品生产各工艺过程控制方法,包括: A样品工艺流程 B工艺标准 C过程控制方法(作业指导书、 QC工程表、包装方法); D检验项目及检验标准。 4.2.3经加工出来的弹簧,需按照《热处理作业指导书》进行热处理,使成品 各项性能达到稳定状态。 4.2.4样品制作时如发现工程难度大,无法实施制作或量产的,则由工程、业 务部门确认,如确实存在工程能力不足则由工程部、业务部门与客户协商处理。 4.3 样品制作完成后,再将样品交付品质部进行检验确认。

新产品及样品制做流程

新产品开发流程 1.目的:为使产品在试作阶段,能有效管制,防止试作失败并累积技朮达成符合量产时,所须 之准备工作。 2.适用范围:从样品至量产前阶段为止之制程作业均属之。 3.定义: 3.1 样品:客户确认光学规格后可送样验证。 3.2量产:客户确认合格后可进入大量生产阶段,各项资料已移交给制造部门。 4.管制流程:

5.1新产品试作前准备: 5.1.1生产部须对镜片进行初期制程能力之评估。 5.1.2初期制程能力之评估,若新产品之制程早已在生产中,则现有之量产管制图面和资料, 即可用来完成初期制程能力评估之要求。 5.1.3根据整组镜头确认量测具和设备。 5.1.4工程部对新产品包装进行评估。包装之适用性必须考虑是否在可能存在的极限条件下 为产品提供保护。该条件指的是包装物在明定运交过程中可能造成产品之锈蚀、变形、破裂、污染、冲击、尺寸改变及潮湿等情况,包装之设计应参照包装有关规范。

5.1.5包装之设计是否已在包容物外表面印制或以标示其之内容物之机种、图番,批号、数 量等。 5.1.6生产模具设计制作: .1模具外购或需委托加工的,生产部应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核、评估之后进行。 .2在设计模具时须参考类似产品之品质记彔资料进行最佳设计方案,并实施验证。 5.1.7检,治具之设计制作: .1工程部负责提出,对重要之检验与试验设备或供制程所需之检(治)具,以能测试产品是否符合工程规格。 .2所需的检、治具的规格,由工程部负责进行设计. 5.1.8外包部品设计制作: .1采购部负责原物料,部品之订购与跟催,生产部提出需求。 5.2审核、确认: 5.2.1 新物料、部品进入公司后,须经品保实施检验,并实施《进料检验管制程序》。 5.3样品制作: 5.3.1生产部依生管所制订之计划来进行样品制作。制作记录于样品状况中。 5.3.2 将试作结果之工程参数记录于相关表单,内容如下: .1 制程参数各项记彔。 .2 《各部件尺寸检测记录表》的制作:采购部件的检测填写由品保部负责完成、塑胶类部品的检测填写由生产部负责完成。 5.3.3 样品完成制样须自主检查后,品保人员负责进行成品全数检查,结果记录于《样品检验 报告》。 5.3.4 若客户有特别要求时,依客户提供之表格填写。 5.3.5 经检验若不合格则退回原制样人员重工,若属模具制作或设计不良,则重新设计制作。 5.3.6生产部于样品完成后,须建立技朮资料,供类似产品之开发工作进行。 5.4 试装,试运行: 5.4.1 由行销部协商客户实际试装、试运行日期时间。 .1 若在本公司试装、试运行,品保部负责将试装、试运行状况作记录。 .2 情况异常时,核对各项技术参数之变异是否为未管制点。 .3 情况正常时将可以不必管制点予与公差放宽。 5.4.2 若在试装、试运行后证实须更改,工程部负责提出《设计、制程变图面修正申请单》 并依管制程序作业。 5.4.3 若客户不须本公司配合试装,试运行,则由行销部负责联络客户并将结果通知品保、 工程,若须设计变更则由行销部提出《设计、制程变图面修正单》。 5.5小批量试作及量产评估: 5.5.1小批量试作依《生产制程管制》执行。 5.5.2 新产品经试作完成后,情况异常时,生产部、品保部、工程部将对生产管制流程、物 料供应,及相关试作状况进行检讨。 5.5.3小批量试作完成需填写试产制作过程资料。

样品制作流程说明

样品制作流程说明 1.业务接到客户的打样通知,将客户图纸和相关信息Email或口头方式知会工程部。由业务部发出样品需求至生管,再由生管发出《样品通知单》给工程绘图人员。绘图员将客户图纸转换为我司的试样图纸,打印一份图纸同《样品通知单》一起给试材清单制作人员,一份图纸由资料组发放给品管部做样品检测用。 2.试材清单制作人员根据试样图纸和《样品通知单》上的样品需求量,计算出所需原材料的基本用量,并填写到试样图纸背面的《样品试作记录表及海关资料》上,再将试样图纸和《样品通知单》转给打样组班长。 3.班长将试样图纸和《样品通知单》转给物料员,物料员根据《样品试作记录表及海关资料》上的试材清单进行备料。仓库有材料的由物料员领料,需要申请材料的,物料员通知材料管理助理进行申请。助理先询问各厂区有无此材料,各厂区有材料则助理需告知生管向某厂区索取材料。各厂区都无所需的材料时,助理填写《样品需求联络单》给采购。 4.新材料的来源有采购、业务、协理、特助、副理、警卫室、快递等,不管来源于何处,所有进来的打样用材料都要统一由材料管理助理登记于《样品材料一览表》。对于业务提供的新材料,由业务填写《材料申请联络单》,将材料和单据一起交给材料管理助理。 5.助理登记完成后,通知打样组物料员将材料和《材料申请联络单》取走。由物料员将材料送到品管IQC处检验,需送检的材料有光学类、来料包装不正常的材料等。品管判定后由物料员取回。判定OK的则进入打样阶段;判定NG的,物料员告知班长与业务协商。业务反馈不可用,则另作处理;可用,则进入打样阶段。 6.新材料由物料员做《新材料工程流程控制表》的记录;并将新材料的使用情况填写在《新进材料追踪记录表》中再Email给材料管理助理,以便查询和追溯。 7.材料OK后,由杨刚/袁红根据图纸上的要素确定用打样机还是模切机进行样品制作。 8.打样组班长制作《样品打样计划》给生管确认。如用模切机制作,则由班长联络生管进行生产排程。《样品打样计划》需发邮件给业务、生管、工程。 9.班长进行打样工作分配。打样人员进行打样时,需做样品制作参数记录(《样品试作记录表及海关资料》和《样品试做到量产前导入追踪记录表》),以作为后续再打样或正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