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昌族

阿昌族

阿昌族
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2、德昂族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

3、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

5、白族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它和“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饶有特色。其他主要节庆活动还有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

6、独龙族

唯一的传统节日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7、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8、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不多,只有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宗教活动“奥米纳仁”,还有篝火节。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9、布朗族

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

10、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11、高山族

11高山族

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2、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春节,是仡佬族最大的节日。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

13、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秋夕(中秋节)。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老人节)。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14、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摘要:高句丽是汉唐时期建立于我国东北部及西北朝鲜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历史研究在东北地方史、民族史、汉魏六朝、隋唐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高句丽服饰研究是高句丽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认识高句丽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有关高句丽服饰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中外学者相关论著多达百余篇。本文将展开对于高句丽民族服饰的研究。 关键词: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一、服饰的形制类别 从过往的文献中的记载来看,高句丽的民族服饰种类是非常繁多的。被记录的服饰中就已经有很多是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的,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未被记载的史迹以及其中对于高句丽民族服饰的描述还有更多。现今人们对于高句丽服饰的了解与分析主要来源于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发现。从当下考古学家及相关学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高句丽民族服饰从形制类别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四种:头衣、体衣、足衣及饰物。 1.头衣 头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帽子、头巾以及戴在头上的相关衣物。高句丽的头衣种类很多,见于文献记载的几种常见类型为帻、折风、冠、巾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社会,对于不同等级、阶层的人所佩戴的头衣是有不同规定的。梁元帝《职贡图》有云:“贵者冠帻而无后,以金银为鹿耳,加之帻上;贱者冠折风,穿耳以金环。”[1] 古时佩戴冠巾的通常都是贵族阶层,但戴冠的同时需要留出全发,帻就是用来罩在头上束发的头巾。折风是用于防止冠物脱落的一种高句丽时代特有的头衣,折风的使用贯穿与高句丽的整个历史以及不同的统治地域,是当时最为普遍也最为常用的一种头衣。文献中对于高句丽冠的描述的文字最早出于《周书·高丽传》:“其冠曰骨苏,多以紫罗为之,杂以金银为饰;其有官品者,又插二鸟羽于其上,以显异之。”[2]从这段文献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当时冠的基本特点以及佩戴方式。巾也是高句丽时期头衣的常见类型,巾为黑色,多为男子佩戴,从很多高句丽时期的古墓壁画中都能够看到当时的狩猎者会佩戴这种黑色的头巾。 2. 体衣 高句丽时期的体衣种类也很多,但总体而言可以大致归为两类:着于上身的通常被称为衣,着于下身的则被称为裳。体衣中的衣常见类别有襦、半臂、袍等,裳则大致分为裤、裙等。襦是当时十分常见的一种短衣,长度通常到达臀部,但从很多古墓壁画中我们看到贵族妇女所着的襦通常会更长一些,一般会到达大腿处。半臂是当时为妇女所穿着的一种短袖襦,在当时并不太常见,倒是到了汉代半臂才更为普及,为很多妇女的普通穿服。袍一般是指有棉絮的内衣,通常是穿在里面的衣服,在高句丽时期只有女子才会着袍,并且通常都是长袍。袍的特征也非常明显,大部分都是交领,长度能够到达小腿处。高句丽时期人们着的裤多为穷裤,所谓穷裤就是一种有前后裆的裤子,这种裤子在当时男女都会穿着。值得注意的是裤子的宽窄程度通常象征着穿着者身份的高低,贵族所着穷裤裤腿会更为宽大,侍者贱民等的裤腿则要窄的多。裙是高句丽女子的一种传统服饰,通常男子是不会穿。在当时裙的款式主要有两种:一种衬于长袍之下,能够看到的只剩下裙下摆,另一种则为与襦搭配的裙,这种裙长通常只到胯部。 3.足衣

阿昌族历史 阿昌族的历史文化是怎样体现的

阿昌族历史阿昌族的历史文化是怎样体现的 >阿昌族人口共有2.7万余人,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云南省西部地区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及潞西市,保山腾冲县、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陇川县的户撒地区和梁河县的遮岛是最集中的地方。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语分为户撒和梁河两种方言,大多数阿昌人都会讲汉语、傣语,户撒的阿昌族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他们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种语言。历史“阿昌”还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称谓。因居住地区不同,还有一些如“勐撒掸”、“衬撒”、“汉撒”的自称。先民早期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约在公元13世纪,经过多次迁徙,逐渐定居到现在聚居的地方。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唐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属南诏和大理政权管辖。明清时期,一直实行土司制度。解放前,阿昌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地主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礼仪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待客有劝饭习俗,劝饭时,无论已饱否都应伸双手捧碗相接,不过,通常劝饭是象征性的,通过劝饭讲情说意,乃至唱劝饭山歌抒情,表示欢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缘由。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接受。在劝酒、劝茶时,无论会喝酒、喝茶否,忌讳客人不接受。双手接递或起身行礼,视为恭敬。节庆阿昌族过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在梁河、潞西一带的阿昌族主要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具有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芒市简介

芒市简介 芒市原名潞西,1949年设立潞西县,隶属保山专区,1953年划归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96年撤县设市,201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芒市,是中国历史上较早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是古代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德宏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国土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68.23公里,距省会昆明陆距679公里,空距427公里。市辖6乡5镇1个街道,总人口38.6万人,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4%。芒市自然景色秀丽,历史文化璀璨,民族风情淳朴,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黎明之城”,是历代皇宫贡米——“遮放贡米”的故乡。 芒市具有五大发展优势:一是具有明显的战略区位优势。芒市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是中国通往印度洋和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陆路门户,是中国经济区、东南亚经济区、南亚经济区的交汇点,是中国陆地连接东南亚、南亚,走向印度洋的最佳结合部和最便捷的通道,是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周边各国泛亚铁路中国出入境站,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和云南对外开放的前沿。二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全市平均海拨850—900米,年均气温19.6℃,年均降雨量166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353小时,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1.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是最适宜人居环境。芒市是“宜居城市”,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2.9%,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四次蝉联云南省甲级卫生城市,2009年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市。芒市是“花果之城”,具有

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地域及简介

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地域及简介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浅论阿昌族户撒刀

分类号密级 UDC 编号 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姓名尹丽明学号1201011155 导师姓名潘雪玲职称讲师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111111111 2016年 5 月

普洱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普洱学院所有。本人遵循普洱学院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规定,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本人同意普洱学院有权保存毕业论文(设计)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非涉密毕业论文(设计)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特此声明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摘要 阿昌族是中华民族较少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特有的铁器制造的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打制的铁器是十分出名的,以“户撒刀”闻名于世界各地。户撒刀,又名“阿昌刀”,是阿昌族人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成果,因大多生产在阿昌族聚居的德宏陇川县户撒乡、腊撒乡地区,所以把当地打出来的刀叫户撒刀,由此而得名。户撒刀素有“制炼极精纯,柔可绕指,削铁如泥”的美誉,这不仅给周边的汉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回族及缅甸各民族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壮大了自己民族的利益,还把阿昌文化发展到了巅峰。 关键词:阿昌族户撒刀传播影响

ABSTRACT Achang is one of the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is also one of the unique iron manufacturing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Achang forge iron is very famous, known as the "huche dao" around the world. Huche dao, also known as "chang dao",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achang people with wisdom created, because most of the production in achang of dehong long river county household scatter township, la sa township areas, so called local type knife huche dao, hence the name. Huche dao, known as the system is extremely pure, soft to round, very sharp, "the reputation, not only to the perimeter of the han, the dai, jingpo, lisu, hui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 Burmes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and also expand its national interests at the same time, also took the prosperous cult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 Achang ; Household ; Spread ; Influence

来宾市简介

来宾市简介 来宾市总面积13411平方公里,辖6个县(市、区)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32个镇,38个乡。是一座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和睦聚居城市,2015年末总人口为265.84万人,常住人口为218.20万人,有壮族、苗族、瑶族等12多个民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5%。 兴宾区2000年,来宾县辖7个镇、1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3979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来宾镇108951;凤凰镇62002;良江镇41081;小平阳镇50837;迁江镇47579;石陵镇31087;平阳镇37521;北五乡17156;三五乡40587;五山乡24797;陶邓乡32085;桥巩乡30449;良塘乡28762;七洞乡16995;大里乡19565;溯社乡13451;城厢乡30386;蒙村乡43961;寺山乡43883;石牙乡30825;南泗乡28208;高安乡13215;大湾乡28458;正龙乡17949。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5年,撤销来宾镇,设立城北、城东、河西3个街道办事处;撤销北五乡、大里乡、溯社乡,分别整建制并入凤凰镇、迁江镇、平阳镇。兴宾区辖3个街道、6个镇、14个乡:城东街道、城北街道、河西街道、凤凰镇、良江镇、小平阳镇、迁江镇、石陵镇、平阳镇、三五乡、五山乡、陶邓乡、桥巩乡、良塘乡、七洞乡、城厢乡、蒙村乡、寺山乡、石牙乡、南泗乡、高安乡、大湾乡、正龙乡。 象州县辖7个镇、4个乡:象州镇、运江镇、寺村镇、罗秀镇、石龙镇、水晶乡、大乐镇、中平镇、百丈乡、妙皇乡、马坪乡。 2000年,象州县辖7个镇、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35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象州镇42731 、石龙镇21381 、运江镇31435 、寺村镇41702 、中平镇27189、罗秀镇25109、大乐镇 23165、马坪乡27251 、妙皇乡20318、百丈乡15146、水晶乡18121。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象州县行政区划一览(7个镇、4个乡):(根据当年广西代码整理) 100 象州镇辖:城东、城西、城南、城北4个社区;培森、龙富、龙门、鸡沙、沙兰、王铎、沐恩、石里、古才9个行政村。 101 石龙镇辖:石龙社区;花山、中塘、迷赖、马列、大蒙、大塘、青凌7个行政村。

阿昌族简介

阿昌族简介 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贵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无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 民族概况 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9555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和梁河县,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为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用汉文和傣文。有丰富的口头文学。历史上与景颇族、汉族、傣族、白族等关系密切。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他们聚居在高黎贡山余脉的丘陵山地、峡谷平坝。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阿昌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种水稻而闻名。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文化艺术 民族文化 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如长篇叙事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长篇叙事诗《曹扎》、《铁匠战龙王》;风俗故事《谷稷》、《亲堂姊妹》、《胯骨》;动物故事《麂子和豹子换工》、《老熊撕脸皮》等。这些诗歌、传说都十分朴实,生动感人。 “对歌”是青年男女在业余时间十分喜爱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叫“相勒吉”,是男女青年在野外对唱的山歌,一般是融景生情,即兴作词,山、水、云、树等都可入歌;一种叫“相作”,是在夜深人静时,男女青年在林间幽会时,低声对唱的情歌,感情真切,

韩国服饰文化

第八章服饰文化 (P175~P180百济之前翻译者吕志国200800600051) 1 韩国服饰的特征 衣生活在每个时代或国家,根据其思想、习惯以及风土而具备各自特定的特征。在韩国,服饰的基本框架是上衣为襦、下衣为袴的襦袴制。另外还有男女在外面罩着的袍和女性用的裙子。除此之外,穿戴有帽子、鞋以及腰带。衣服的样式在平面上呈直线和曲线结合,分为上下衣的上下分离型。穿衣的方法是头戴、身穿、脚蹬的三分构图。衣袴分离的服饰在亚欧大陆草原上的塞西亚人中也有发现。这种服饰符合北方游牧民族御寒、适应亚寒带气候以及各种活动。三国时代之前的上代,韩国的衣服中,上衣是前开形,大部分是左衽,作为下衣的裤子筒是窄的。这种衣服在中国被认为是低贱的胡族穿的衣服,因而又称胡服。一开始在韩国也穿这样的衣服,渐渐地接受了汉族人所穿的长的右衽的衣服。前开型包括上衣前部分打开、穿上袖子、在前中心处系扣子的合衽型,左边系的左衽型,右边系的右衽型。在寒带、温带甚至亚热带的广大地区,由于前开型的穿戴方便以及实用性而备受青睐。 由于我们的衣服是由平面的制图法而制作,可以穿到直到穿破不能再穿的时候,因而具备经济性;根据季节的变化可穿单衣、夹衣、棉衣,形成了缝制手艺、色彩、材料等不同的衣生活文化。而且根据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本国国情的变化,衣生活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在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很少见地保留着传统。 2.变迁过程 韩国服饰的变迁过程可以分为上古、三国、统一新罗、高丽、朝鲜、开港期。另一方面,以新罗统一三国为基点,服饰的变化还可以分为固有期与服属期。固有期是统一之前穿襦袴的时期。服属期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三国统一战后受中国影响到朝鲜末的1300余年间的中国化,一部分是开港后接受并穿戴西方服饰的西方化。服属期的衣生活情况是现在的西方服饰与韩国的服饰一起混穿的情况不同。由于现在是资本主义时代,根据个人的经济情况可以随意打扮,但是服属期是阶级社会,为了维持上下秩序,需要遵守规定。因而,服属期时,官吏的官服以及上层人的衣服是公事或行礼时使用,但是官吏里面穿的衣服以及平民穿的日常服饰均是固有的服装。即,外衣是中国式,内衣或者平时穿的是固有的衣服,兼备了韩国民俗与中国民俗共用的双层结构并变化。 1)上古时代:固有传统期 上古时代随着与中国本土的满族以及西域的游牧民族接触,接受了他们的文化。这时候的衣生活可以参照古坟壁画以及若干的中国史料。古坟壁画是补充文献或实物不足的重要资料。特别是高句丽的古坟壁画不仅仅在高句丽的衣生活史中,在同时期的百济和新罗研究中也十分重要。 根据材料,这个时期的服饰适合生业以及御寒,表现为窮袴、窄袖以及腰带。窄筒裤在韩国虽然没有实物,但是在属于塞西亚人的匈奴人出土的遗物中发现,而且与高句丽古坟壁画中的东西相似。头戴帽子,脚蹬靴子。成年男子通常把头发拧成发髻,而妇人则是把头发盘在头上,剩下的则垂下,未婚女子而垂在后面。由于珍珠被认为是珍贵的装饰物,因而项链和耳环被经常佩戴。因崇尚白衣而穿白衣和皮质鞋。用兽皮制作成袍子,用金银装饰。当遇到丧事的时候,身着纯白色的衣服,妇人也要摘掉戒指。去外国的时候穿带有刺绣图案的绸缎衣服。 2)三国时代 作为高句丽、新罗以及百济并存的三国时代,是襦袴作为基本衣服的固有传统期。在三国的记录中,中国方面的资料高句丽最多,百济和新罗与之相似。因此两国的衣生活会参照记录中的高句丽的材料和这个地区的古坟壁画来考证。 (1)高句丽

阿昌族历史

阿昌族历史 据我国史书记载,最早活动于青海、甘肃高原,称为氏、羌的民族,他们中的一些部落,远在周秦之际已逐渐向川西南及云南、贵州迁徒,其中的一部分很早就散居于川西至滇西一带,成为云南境内古老的民族之一。《史记·西南夷列传》说,秦汉时这里的民族主要是邛、笮、嶲、昆明,《后汉书·哀牢传》说古永昌郡(今大理、保山地区)曾经是“哀牢”民族建立的“哀牢国”的故地,三国至晋时的史书说这里的民族是“闽”、“濮”、昆、叟、鸠僚等民族。在这广阔的区域中虽然也有不少南亚语系民族和越语系的民族居住其间,但其中有众多的羌人后裔(藏缅语系民族)住居则是肯定的。据清人王文风《云龙记住》说,早在三国时期,今云龙地区就有阿昌人和蒲、傣(百夷)住居,并说阿昌人传至早概时,已成为较大的部落酋长,各民族都归附他,每年向他贡纳物产等。 南诏阁罗凤(七四九——七七九年)“西开寻传”(寻传,地名,在现今缅甸克钦邦北部及我国怒江州部分地区),并在今江心坡设立统治机构,派心腹人去管理。据南沼《德化碑》记载,这里人口众多,土地肥沃,但政治、经济比较落后,史书统称为“寻传蛮”,他们是阿昌族和景颇族的前身。明代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云龙州》明确指出:“境内多蛾昌蛮,即寻传蛮。”据史书记载,唐时的寻传人(阿昌族先民),已经定居,住的是“搞栏舍屋”,即通常所说的“干栏”式草顶、竹木架的楼房。有的已有刀耕火种农业,但还有些处于无农田的状态,妇女以入山林水泽来食菜、螺、鱼、虾及野生薏苡来维持生活,因此农业生产还不甚发展,丝、绵、布、帛的纺织也没有发展起来,人们用来御寒的是“波罗”(虎)皮或其他兽皮,而男子以狩猎为生,并以豪猪牙装饰发髻。狩猎及战争时使用的武器是弓和箭,战斗中用藤或野猪皮制成的头盔保护头颅。从社会状况看,那时还没有形成较大的社会组织,故史书说他们“散漫山中,无君长”,仍处于分散的游猎与采集为基础的父系家长制阶段。这时的寻传人还有一个特点是,男女婚配自由结合,由于男少女多及转房的习俗,即史书常说的“子承父妻,弟纳寡嫂”的婚姻制度,男子过着多妻的生活,一个男子一般有五个或十个妻子。 随着南诏对寻传地区的开发,先进的南诏文化不断传人,商业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当时洱海区域的商人到这些地区贸易,因路远及要经过气候炎热的潞江坝,行程艰辛,有些商人往往无法返回而留居寻传地区。樊绰的《云南志》(《蛮书》)中曾记载着“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时欲归来,无那穹焱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财物、货币)绝”的歌谣,充分反映了商人们的哀怨心情。 由于唐宋时期南裙、大理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进入阿昌族先民居住地区,使他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因此到宋末元初已形成了“阿昌”这个统一名称。虽然史书对这时期阿昌族的社会生活的记载很少,但统一的族名的形成,说明这个民族在发展进步,这就是一个标志。又从史书记载看,阿昌族在古代就居住在现今的云龙、保山、腾冲以及从盈江西北部到缅甸的江心坡等地区,此外在丽江地区的永胜县也散居着部分阿昌族。 九世纪中叶,户撒阿昌族成年男子被干崖(盈江)土司调去与陇川土司作战,因中途遇到伏击,绝大部分死亡,死难者的家属十分气愤,特别是失去丈夫的妇女们,组织起来到土司衙门控诉土司罪恶。国民党统治时期,在户撒建立了没治局,企图以没治的方式代替土司统治,委派了局长一人,下设税务、海关等机构,并有办事员若干人。设治局又委派“阬头”(土司下的一级政区头目)、“作借”(村寨头人)为保长、甲长等。国民党的没治,更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而且与土司在政治、经济利益上发生了新的矛盾。 进入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深受苦难的阿昌族人民,数次组织起来反抗土司。特别是一九四九年,土司不顾阿昌族人民沟反对,在临近解放时,对国民党还存在幻想,规定两丁抽一,三丁抽二,强拉百姓组织武装,企图顽抗。在训练时,二土司又无故打伤壮丁,更激起

56个民族名称+拼音+简介

阿ā昌ch ān ɡ族z ú: 云南,农业、手工业,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采茶。 白b ái 族z ú : 云南、贵族、四川,农业。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 大理三塔。 保b ǎo 安ān 族z ú : 云南、青海,农业、手工业, 手工“保安刀”著名。—— 羊皮袄、保安刀。 布b ù 朗l ǎn ɡ 族z ú : 云南,主要从事农业,有自 己的语言——弹唱。 布b ù 依y ī 族z ú : 贵族、云南,农业,享有“水 稻民族”之称。——石板屋、 绣花、雕刻面具。 朝ch áo 鲜xi ǎn 族z ú : 黑龙江、吉林、辽宁,农业,善种水稻闻名。——跳板、长鼓舞。 达d á 斡w ò 族z ú : 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农 业、畜牧业。——剪纸,打 曲棍球。 傣d ǎi 族z ú : 云南,农业,寺塔、竹楼和 竹桥的建筑艺术——孔雀 舞、夹箩饭,泼水节。 德d ? 昂án ɡ 族z ú : 云南,农业,以善于种茶闻 名。——象脚鼓舞。 侗d òn ɡ 族z ú : 贵州、湖南,农业、林业, 鼓楼、风雨亭。——浸泡芦 笙,拦路迎宾。

东d ōn ɡ 乡xi ān ɡ 族z ú : 甘肃、宁夏、新疆,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独d ú 龙l ón ɡ 族z ú: 云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好社会风尚。——织独龙毯,烤烙饼。 鄂a 伦l ún 春ch ūn 族z ú : 内蒙古、黑龙江,狩猎、农业。——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俄? 罗lu ó 斯s ī 族z ú: 内蒙古、黑龙江,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拉手风琴,烤面包。 鄂a 温w ēn 克k a 族z ú: 内蒙古、和黑龙江,畜牧业。——驯鹿、爬犁。 高ɡāo 山sh ān 族z ú : 台湾省、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渔猎业。——竿球,龙舟,编织。 汉h àn 族z ú : 全国各地,经济、文化发达。——庙会,舞龙。 哈h ā 萨s à 克k a 族z ú: 新疆,畜牧业,善刺绣。— —剪羊毛,弹唱,刺绣。 哈h ā 尼n í 族z ú : 云南,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仡ɡē 佬l ǎo 族z ú: 贵州、广西、云南,农业。 ——制作糯米团,地戏。 赫h a 哲zh ? 族z ú : 黑龙江省,捕鱼。——制作 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为什么古代朝鲜女人服装是露乳的

为什么古代朝鲜女人服装是露乳的 古代朝鲜妇女的日常穿着露奶应该是为了方便哺乳,同时由于其一般是夏天穿着的女式短衣,故可能当时以露乳为美,属于当时的流行文化。下面分享了古代朝鲜女人服装露乳的原因,一起来制作吧。 古代朝鲜女人服装露乳的原因1、学习了盛唐时尚。这种露乳装是一种高丽式审美,也就说这个露乳装不是从朝鲜王朝开始才有的,而是从高丽时代开始的,那么高丽时代中国处于盛唐,刚好是民风最开放的时候,作为附属国的高丽,一切都是学习唐朝的。唐朝一般都比较开放,低胸,高丽也是学习唐朝的。其实朝鲜的这个上衣在朝鲜有种叫法叫赤古里。从16世纪到17世纪的朝鲜的赤古里,是很长的,更像是一件合适的衣服比现在的小外套,从肩部测量长度大概是78厘米。然而,从1650年开始,衣服的下摆缩短,缩短、再缩短,到十九世纪末只有20厘米了,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就会出现无法遮盖前胸的情况。 2、方便哺乳。在古代,朝鲜的物质是极不发达,而且属于温带以北,劳动繁重,还要养活下一代,那么在这个间隙,他可以尽快哺乳,以免影响劳动。 3、宣示自己已婚,完成生娃任务。只有已婚的才穿这种露乳装,因此,这是一种炫耀,证明自己是健康,并且已经生下了宝宝,表明自己在传宗接代的任务是自己是合格的,这样是在给自己长脸,也是

在给夫家证明,我们是孝心十足,已经有后了。 4、还有人说露乳服装可能是受经济条件造成的。就是一件衣服从小穿到大。当然会越来越小,最后露出来了。 但是,这种高丽式的审美,在日本占领朝鲜以后,由于日本的干涉,渐渐消失了。当然,世界在进步,如果没有日本,这种服装应该也不会流传到现在。 古代朝鲜的历史古朝鲜在中国史籍中称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 古朝鲜是对在汉武帝设置汉四郡(公元前108年)以前,古代朝鲜半岛北部国家的称谓,包括檀君朝鲜以及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三个王朝。对古朝鲜这一概念,其他国家的学者与南北韩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其他国家的学者主要用该词指信史(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四郡)产生以前,朝鲜半岛地区的古代文明。而朝鲜和韩国单称古朝鲜,多合指檀君朝鲜和卫满朝鲜,而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13世纪晚期高丽王朝史书《三国遗事》是箕子朝鲜、卫氏朝鲜并立而言的。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秽貂、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云南省民族情况简介

云南省民族情况简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声息繁衍之地,也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少数民族成份居全国前列。因此,云南民族众多,人口在5000 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水族满族等25 个,其中独有少数民族15 个。少数民族人口1415.3 万,占全省人口的33.41 %。 一由于历史自然和地理的原因,各民族从聚居分布居住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一)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云南特有的立体地形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各民族的居住特点。从垂直分布看,各民族居住地以山区为主;从平面分布看,又主要集中在农村山区边境及边远地区。全省没有民族成份单一的县(市),每个县(市)一般有5 -10 个世局少数民族,每个民族一般聚居在5 -10 个县。因此,全省共有8 个自治州,29 个自治县,79 个民族自治地方县和197 个民族乡,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长期以

来,云南各民族大杂居与小聚居交错,以村寨或村寨连片聚居,保持本民族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相互之间不易被同化融合,但又相互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各民族还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被称为“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多样性的特点。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乃至一个民族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心和扶持下,经过云南各族人们的拼搏奋斗,曾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力水平极为薄弱的云南各民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采取特殊措施,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云南有4061 千米的国境线,与东南亚国家山同脉、水同源,16 种少数民族在云南和东南亚国家跨境而居,具有同源文化和亲缘民族的特点。

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的装饰特色、纹样演变及与汉文化的联系

〔作者简介〕 刘萱堂,男,1938年5月生,现为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刘迎九,男,1969年2月生,东 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现为吉林省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邮编130021。 2006年第2期(总第86期) 北方文物NORTHERN C U LT URA L RE LICS NO 1212006 T OT A L 86 〔考古发现与研究〕 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的装饰特色、 纹样演变及与汉文化的联系 刘萱堂 刘迎九 〔关键词〕集安高句丽壁画墓 装饰特点 纹样演变 与汉文化的联系 〔内容提要〕11 作者根据多年参加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临摹工作的体会,选出具有代表性的8座壁画墓,从装饰艺术角度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比较。21对8座墓的装饰纹样、图像按不同内容分解制成图表,从其中的演变来分析墓葬的分期和发展。31从两汉的墓葬绘画(帛画、壁画、石刻画)中选出与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相近的绘画主题和表现形式进行比较,说明高句丽与汉文化的联系。 〔中图分类号〕K 8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483(2006)022******* 墓葬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在内 容上大多数以墓主人的人间享乐和天堂向往为主题。在形式上又紧密结合墓葬结构,用各种装饰纹样和绘画形象来表现上述主题。其形式有出行、宴饮、歌舞、庖厨、狩猎、四神、奇禽、异兽、神仙、佛道、方相氏、力士、门卫等主题形成的图样。他们以传统的、相对固定的模式,采用的表现方法多以装饰画为主,在墓中与结构紧密结合,是装饰墓室与壁面不可分割的图样。我们把这些图样称为广义的装饰纹样,他们是汉魏晋时期墓葬绘画的基本形式。本文结合对高句丽壁画临摹的感受,以8座墓为例,从装饰艺术角度谈集安高句丽壁画艺术特点,并结合与两汉时期的墓葬绘画特点进行比较。 集安高句丽壁画墓现已发现约30座, 其中有10余座壁画内容丰富,保存较好。这里选出8座具有代表性的壁画墓(多为我参加临摹的墓),从壁画的装饰艺术角度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八座壁画墓艺术特色简要比较11麻线沟一号墓①和马槽墓②(1962年和1963年本文作者负责两墓壁画临摹)。 两墓同属高句丽早期壁画墓,墓葬结构相似,同为主室、甬道连接两耳室;有相似 的穹隆顶或多层叠涩内收成穹隆顶。两墓葬壁画内容相似,主室都绘夫妻对坐、仆侍、舞乐、骑士;耳室绘庖厨、牛舍、马厩;柱和梁枋均绘菱形云纹或卷云纹作装饰图案;顶部绘莲花图案,有正视和侧视两种。 两墓壁画的艺术特点:两墓在绘画与装 ? 33?

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

漕涧镇仁山阿昌族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简介 一、基本概况 漕涧镇仁山村坐落于漕涧镇东南部,是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阿昌族聚居点的村委会,也是大理州唯一的阿昌族村寨。距漕涧镇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辖10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1389户、5006人,其中:阿昌族2337人,占总人口的46.8%。全村国土面积40.5平方公里,有耕地4935亩,其中水田3090亩,旱地1845亩,林地41332亩;全村经济总收入817.8万元,粮食总产248.8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25公斤;农民人均收入3040元。村委会所在地海拔2070米,全村最低海拔1900米,最高海拔3400米,属典型的高寒冷凉地区,集偏远、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仍处于解决温饱阶段的低水平发展类型。 二、民俗文化 云龙漕涧是阿昌族的发祥地,据史籍记载和《早陶墓碑文》的印证,阿昌族属漕涧境内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属于古代氐羌族群中的一支。公元6世纪到7世纪之间,云龙阿昌族部落酋长早概,战胜了其他部落,成为云龙地区各部落的首领。1383年,早纳率领所部阿昌族归顺明朝,明延旨封土千总世袭制。漕涧地区的土司制度历时475年,一直沿袭到清代咸丰年间。现在,漕涧坝子上阿昌族主要集中聚居在仁山村丹梯、赛初、广地和苗丹一带,仁德、大坪、铁厂等地也有分布。 阿昌族自己有喜闻乐见和独具民族特色得各种歌剧。《展现民族风情和历时文化的阿昌族大刀舞》不仅展现省州报端,而且

多次到县演出,受到表彰;已有林学贤和张军旗为首的两代传承人。《云龙漕涧阿昌族祭龙神习俗》已列为我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体现阿昌族由渔猎进入农耕时代的《耕田翁》原生态喜剧,深得各地观众赞誉。 三、发展现状 (一)近年新农村建设成果 近年来,仁山村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抓实党建促发展、巩固粮畜促增收、夯实基础重民生,壮大产业兴经济,依托民族创特色,抓牢科教强素质,促进和谐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改变农村基础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加大推广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努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5年至今,共投入项目扶持资金700多万元,累计实施了21个项目,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全村农田水利化程度达80%以上,全村100%的人口和牲畜都饮用上了清洁安全的自来水,户通电率达100%,公路通车里程达25.413公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移动信号覆盖全村,共有固定和移动电话860部,60%以上的农户拥有手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同时还建起了村卫生室、文化室及文化广场,并配备了相关医疗设施和文化设施。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1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72元,人均占有粮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简介 阿昌族人口共有2.7万余人,为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云南省西部地区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及潞西市,保山地区的腾冲县、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陇川县的户撒地区和梁河县的遮岛是最集中的地方。 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语分为户撒和梁河两种方言,大多数阿昌人都会讲汉语、傣语,户撒的阿昌族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他们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种语言。这大概是阿昌族在历史上善于同附近的民族交往,不断向别的民族学习的缘故。 阿昌族聚居区地处高黎贡山余脉的丘陵山地、峡谷平坝,为阿昌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水稻品种多、质量好,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过去曾号称“水稻之王”。阿昌族制造的铁器也极负盛名,以“户撒刀”着称于世。 阿昌族:历史 在汉文史书中,除称其为“阿昌”,还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称谓。因居住地区不同,还有一些自称,如“勐撒掸”、“衬撒”、“汉撒”等。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

域。约在公元13世纪,经过多次迁徙,逐渐定居到现在聚居的地方。 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唐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属南诏和大理政权管辖。明清时期,一直实行土司制度。解放前,阿昌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地主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其时,领主多为傣族土司,地主多为汉人。 阿昌族:礼仪 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有客来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饭礼让上座,如客人年轻辈分小可推辞坐边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接受。 阿昌族待客有劝饭习俗,无论会喝酒、喝茶否,忌讳客人不接受;遇劝饭时,无论已饱否都应伸双手捧碗相接;双手接递或起身行礼,视为恭敬。通常劝饭是象征性的,通过劝饭讲情说意,乃至唱功饭山歌抒情,表示欢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缘由。 阿昌族:节庆 阿昌族过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在梁河、潞西一带的阿昌族主要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窝罗节: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以纪念传说中阿昌族的始祖遮麻为民除害、造福后人的功绩,届时人们要祭献最好的菜肴,然后杀

汉朝男子服饰有哪些种类

汉朝男子服饰有哪些种类 汉服中汉朝女子服饰以襦裙为主要特征,那么很多人会很好奇,汉朝男子的服饰有何特点呢?他们平时穿的衣服长啥样呢?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汉朝男子服饰有哪些种类,希望你喜欢。 汉朝男子服饰种类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汉朝男服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者。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侯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冠:冠是服饰的一部分。《释名.释器》云:“冠,贯也,可以韬发也。”第一种长冠。所谓“长冠”,本作刘氏冠,乃刘邦徽时所制,

材料用竹皮,仿楚冠制成。《后汉书.舆服志》:“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至汉八年(前199年)刘邦下令:“爵非公乘以上。毋的冠刘氏冠。”即有军功爵八级以上的人才有资格戴刘氏冠,一般人是不允许戴了。这种冠的主要特点是头顶冠上有向后上方伸出的似鹊尾的长板,所以杜佑在《通典》中又云:“后人谓之鹊尾冠也”。第二种爵弁。《后汉书.舆服志》云:“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缯其上似爵头色,又收持笄,所谓夏收殷朂者也。”所以爵弁似不为楚冠,可能是效法中原服饰之结果。这种冠的特点除冠的两侧各有缨,交结后有緌外,其形制为一端高一端低,恰如爵形。另外,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1号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中的男子头戴一高冠,是切云冠。冠盖住发髻,两侧各有一缨于颔下交结留緌,冠顶上伸出一曲状物。目前这种冠在中原地区出土文物中所未见。这种冠的制形为高5寸,“以纚为展甬,铁柱卷”。 汉朝的疆域面积介绍汉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乱不断,高祖连征叛乱而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南越,闽越,黔中地区趁机与汉朝脱离,后来文帝派人说服南越王和各国归顺,又恢复了一统的局面。但不久南越就因为荆州两湘地方不肯开关通商而肆起发动进攻。此时恰值汉武大帝时期,汉朝的文治武功已到极盛,遂彻底剿灭了南越王政权,南越也首次直接归中央管理。西元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