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依法履行职责 强化农药监管

依法履行职责 强化农药监管

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农药监管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2年7月2日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有机会在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培训会上,就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农药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助奥运保障行动工作和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对我个人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明确赋予了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药监督管理中的执法主体地位,依法加强农药监督管理,打击违法行为是法规赋予我们的职责。今天在座的都是各市、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队长和执法骨干,有着丰富的农药监管工作经验,理解、掌握、运用农药管理法规,特别是在正确运用法规办理农药案件方面有着很多值得学习和交流的做法。准备讲稿之前,就讲的内容我请示过厅法规处的领导,领导们指示:工作、执法都要讲。根据农药检定所承担的职责和目前这个特殊时期对农药监管工作的要求,我更想多讲些工作。因此,今天条条规定我不多讲,主要围绕农药监管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讲几点看法和体会:一是农药监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二是农药监管现状、存在的有关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三是农药监管与适用法规问题。

一、农药监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在奥运这个特殊时期关,关系到河北形象,关系到中国形象。这是大道理,这点大家也是非常清楚的。

我省是农产品生产大省,也是北京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几年来我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在座的各位一定还记得近几

年发生的与农药有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03年8月央视国际《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在河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的张家口市,记者发现这里生产的一些打着"无公害"招牌的蔬菜竟然都被喷洒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2004年4月《质量万里行》报道:毗邻北京的河北省香河县竟有数万亩施用高毒农药3911的韭菜田;2005年6月,一篇题目为《河北毒蒜祸及京津沪无公害大蒜用剧毒农药浇灌》的报道称:发现部分永年菜农在浇灌大蒜时,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3911(甲拌磷)、1605(对硫磷)等给大蒜灌根;今年2月份,又发生了“日本水饺中毒事件”。前三件是说造成蔬菜有毒的直接原因是违规使用国家禁限用高毒农药(当时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没有全面禁止),后一件是一个个案;前三件是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后者是国际政治事件。虽然形成这些事件的因素很多,而且在抽查的样品中也均未检出农药残留成份,但却都不约而同地与农药、禁限用高毒农药联系在一起。这些都足以说明,农药已成为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

今天距奥运会开幕还有40多天,奥运期间,将迎来大批各国贵宾、运动员和新闻记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将更加重大。而目前,威胁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毒农药违规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能否杜绝,对保护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社会稳定都将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环节。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整治工作是今年全省农业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关系到奥运会、关系到河北形象、关系到国家形象,省政府和农业厅签订的奥运安保责任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违禁高毒农药监管,我们必须上升到政治高度,举全农业系统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的可操作性、前所未有的政治敏感性,做好以甲胺磷等5种高毒禁用农药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二、农药监管现状、存在的有关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就农药生产情况来讲,全国现有农药生产和加工企业2700多家,约有600个农药有效成份,22000个农药产品,年制剂生产量在200万吨以上;我们省呢,也是一个农药生产较大省份,省内现有农药生产企业195家,其中农田用药生产企业128家,卫生杀虫用药生产企业67家,年制剂生产量在10万吨左右。我们省的农药经销情况是:现有农药经营单位17093家,另有500多家省外农药生产企业在我省销售农药,市场上销售的农药产品在2000个以上,全省每年销售农药的商品量在6—7万吨左右。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实施《农药管理条例》,明确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省农业厅授权农药检定所具体承担农药监督管理任务。几年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各级农药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工作。一是抓了《农药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二是抓配套规章的制定,1999年5月24日省政府发布了《河北省实施〈农药管理条例〉办法》;三是下力量抓了管理机构建设,全省11个市、157个县(市、区)建立了农药监督管理机构,现有农药管理、执法人员1225人,省、市、县三级农药监督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四是立足严格执法,狠抓农药市场监督管理。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全省农药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农药产品质量和标签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据2007年统计,农药市场产品的登记率由1998年的78%提高到96%左右,农药产品标签合格率由1998年的11%提高到79%左右,农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由1998年的60%提高到87%左右,掺加未登记成份的检出率在0.8%以下。根据我们今年目前的农药市场质量抽查结果显示,农药产品的质量合格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针对性抽检结果表明不合格产品在10%左右。

今年2月13日以来,围绕“日本毒饺子”事件,全省各级农业和农药监督管理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以

清查收缴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为主的农药市场整治工作。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农业厅刘大群厅长在短短的一个

多月内主持召开了20多次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全省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清查收缴工作。全省推行“省包市、市包县、县包门店”的责任管理制,划片包店,责任到人,开创了全国农药管理先河。厅属11个处级单位“一把手”带队组成11个督导组,对全省11个市和农垦系统进行督导检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进行大规模拉网式检查,做到不漏一门一店,不放过一箱一瓶。一些地方政府拿出专款,采取收购和臵换方法,回收散落在农户中的5种高毒农药,均取得了明显效果。全面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即市、县、区检查农药和其他农资门店全覆盖,省督导检查市、县、区全覆盖)和“三个百分之百”(即市、县、区建立高毒农药整治行动组织机构达到百分之百;各市、县、区对农药生产、经营人员宣传培训率达到百分之百;各市、县、区对农药生产企业、经营门店和乡村代销点检查到位率达到百分之百)的阶段目标任务。据统计,全省共出动农药执法人员182409人次,检查农药生产、经营单位102857个次,平均每个农药经营门店和生产企业检查6次,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清查收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此,省政府和农业部领导给予肯定和表扬。但是,面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助奥保障行动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深感还有差距,根据近期农药市场检查发现,我省的农药市场和我们当前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

弱环节。

(一)农药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药经营外延成为农药监管的薄弱环节。乡、村无证经营门店、超范围经营门店、零售门店以及邮政三农服务站是农药市场监管的薄弱环节。这些门店经营人员素质较低,基本上没有经过农药经营的专门培训,农药经营也不成规模,有些只是偶尔代卖农药,所以有些未卖完的禁用高毒农药往往被遗弃,加上这些经营门店不规范,在零售农药的同时,还销售食品、日用品,

经营物品混乱,存放也很混乱,经常有食品、农药混放在一起的现象,隐患极大。

2、地下违法生产假劣农药、高毒禁用农药隐患依然存在。近期我们多次接到举报并直接进行了查处,说明在个别地方确实存在着制售假劣农药产品的问题,虽然现在未在我省发现违法生产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现象,但在今年2月25日-27日河北省第二十届植保信息暨农药药械交流会期间,我们在对展区内外的农药宣传品进行例行检查中,在路边地摊就发现个别外省企业发放销售有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产品的宣传单,所以说不能完全排除存在制售禁用高毒农药的隐患。

3、农药经营行为不够规范。个别农药经销商唯利是图,可能受利益驱使私贮和非法销售5种高毒农药。有些经销商要求农药生产企业伪造、定做某种热销农药产品。这些现象在农药标签上能够经常发现,有的只标明经销单位,而不标明生产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个别经销商就成了制假、售假、违法经营的主谋。

4、市场上农药产品的假冒伪劣现象不容忽视。一是目前市场上仍有10%左右的不合格农药,其中存有严重质量问题、即有效成分含量低于产品质量标准30%,或者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份的,仍有一定的比重;二是销售过期、失效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现;三是生产、销售假农药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防效,谋取利润,在农药产品中加入未登记成份,有的甚至在低毒农药中掺杂高毒、剧毒农药,这是一种故意的、严重的违法行为。去年5月央视新闻频道360o栏目和《焦点访谈》报道我省深州农药市场和个别农药生产企业涉嫌制售假劣农药问题

就是一个例证,在深州农药市场抽检的样品确有问题,这给我省农药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四是无农药登记证产品在市场上依然存在。

5、农药标签问题突出。我省连续5年开展农药标签专项检查,每年抽查近3000个标签样品,合格率逐年递增,但是擅自修改标签现象仍然十分突出。2007年全省统一组织抽查农药产品标签2460个,涉及农药生产企业1149家,合格率为79.3%,其中标签严重不合格的占13.2%,假冒、伪造或无农药登记证号的占0.9%,其他不合格标签占6.6%。农业部规定了标签严重不合格的五种情况:一是随意使用未经批准的商品名称或假冒他人商品名称的;二是未标明农药混剂的登记批准名称或农药有效成分中文通用名称的(部分农药品种暂无中文通用名称的除外);三是随意扩大在明令禁用作物或非适宜作物上使用的;四是剧毒、高毒农药产品未明确标识或擅自降低毒性标识的;五是无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要依法进行查处。

6、误导农民购买和使用的广告多。一些农药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以及广告制作、传播媒体,不按规定申请审查批准,就擅自制作、发布农药广告,并在推销广告中,任意夸大产品性能和功效,误导农民购买使用,这种现象在县一级较为常见。广告审核是一行政许可事项,审核权在农业部门,但违法农药广告的查处由工商部门承担,所以这项工作需要农业、工商两部门很好的配合。

(二)农药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各地农药监管和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整治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县(市、区)的清查收缴工作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对农药经营门店的检查力度还不够大。在农药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一些废弃的仓库、柜台死角、院子角落等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检查出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说明我们的监管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还有盲区、盲点存在。

2、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处罚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一是存有“以罚代管”现象。有些地方在处罚农药产品标签严重不合格、甚至无证、假劣农药产品的违法案件时,处罚决定书中

没有“停止销售违法产品和限期整改或如何处臵假劣产品的决定”,只是罚款了事,该怎么卖还怎么卖,是典型的“以罚代管”现象。二是处罚力度不够。有的地方,罚款仅几百元钱,上千元的都不多,上万元的就更寥寥无几,有的县甚至就没有立案处罚过,对违法者没有震慑力,不仅不能达到依法行政、净化市场、规范经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我们部门的形象和社会地位。三是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着越位现象,主要表现在应处罚违法经营者的,变相或转嫁为处罚不属于管辖职责内的外埠生产企业。

3、对禁用高毒农药清查收缴工作有松懈的苗头和侥幸心理。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整治工作持续时间长,农民也有长期的使用习惯,要彻底收缴任务繁重,奥运将要举办,形势严峻。但是个别市、县农药监管人员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存在松懈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4、责任管理制度落实不扎实、不细致。个别县(市、区)划片包店日常检查制度落实得不够认真、不够扎实,检查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包店责任人对分包门店进行定期检查的记录也不够完整。

5、处罚案件的文书档案不齐全,内容填写不规范。有的处罚档案中仅有一个询问笔录和处罚决定书,无现场勘验笔录或证据保存清单,文书填写时把案源当作案由,或在询问时不知该问什么,记录内容与案件定性无关,有的在送达回执上只填写一名执法人员,有的取证不全,没有提取违法的农药标签,违法事实填写不详,有的在案卷中不附罚款票据,有的无结案报告等等。

6、信息反馈不及时,情况掌握不全面。近两年,我们建立了有关报告制度,比如大案要案的报告制度,农药打假情况月报告、季度报告制度等等。但坚持得不是太好,主动报得不多,7月1日至9月底我们将实行日报制度,应及时进行总结、反馈相关信息。

(三)农药市场和监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药市场及管理存有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农药管理法规的宣传贯彻不够深入。农药管理法规在各项法律规章中仍属于新的法规。近几年来,各级农药监督管理部门虽然做了大量的宣传贯彻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要使众多的农药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特别是成千上万的农户,都能熟悉、遵守、掌握和运用农药管理法规,规范生产、经营,维护自己的权益,仍需做大量的深入持久的宣传贯彻工作。

2、个别农药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受利益驱使而见利忘义。个别农药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把生产、销售假劣产品可以带来暴利,扩大作物、夸大效果容易打开销路作为生财之道。受利益驱使,只顾自己赚钱,不顾他人受损,再加上法律意识淡薄,致使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

3、农民自我保护和科学用药的意识不够。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是我们不争的事实。在消费观念上,大部分农民更趋向于廉价,假劣农药自然价格便宜,而普通农民又很难辨别真伪,有的使用后怀疑是假劣产品,但因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也大都“一忍了事”,这是必为假劣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在农药的使用上,农民更看重的是防治效果,而不看后果,因此给禁止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上使用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4、农药监管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条件保证。一是现有农药执法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农药管理任务;二是大部分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基本上没有专项执法经费,执法办案的交通、通讯、取证等工具和抽样、检测、假劣产品的销毁等开支没有保证;三是执法手段落后,市、县没有检测手段,我们的农药执法仍停留在看标签、查公告上,仅靠省所难以承担

大面积、大量的质检任务,检第三组分困难更大。所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纵深开展。

5、农药管理法规滞后,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需进一步提高。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法规只对登记部分作出修订,确有一些滞后和不适应问题,比如:①经营主体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是放开的,但必须要严格准入条件;②经营许可的实施主体不明确问题。《农药管理条例》的第十九条,明确了经营农药须具备的条件,但没有明确实施主体。所以《河北省实施〈农药管理条例〉办法》取消了经营许可;③禁用、无证、冒证的违规农药没有没收条款问题。所以,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只能叫“收缴”,不能叫“没收”,“收缴”我理解是一种行政行为,也可以叫行政措施;④有低额违法所得后处罚金额大幅度降低问题。对于我们行政执法部门来讲,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我们不能去做,所以我们基层执法人员有时有些迷惑。这些问题是《农药管理条例》修改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6、特定时期的体制和机制原因。初级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计划经济和成熟的市场经济;生产企业技术、设备、管理和原始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一家一户、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多头管理,缺乏长效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农业、公安、质监、工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和应急处臵机制尚需完善和建立。

(四)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针对农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特殊性和当前做好高

毒农药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有关

问题,下一阶段我们要立足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细”字,狠抓一个“实”字,认真扎实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1、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按照全省“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方案要求,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落实农业部农药管理6项新规定。组织开展各级农药执法人员、农药生产和经营单位人员的培训;面向基层,面向农民宣传农药科学选购与合理使用等技

术知识,提高农药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用药水平。农业厅统一印制的10万份《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宣传画和《购买放心农药》简明挂图要进村入店,每个农药经营门店和行政村庄都要全部张贴上墙,宣传禁用高毒农药和替代农药使用知识要达到家喻户晓。

2、继续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全省农药监管工作要保持高压态势。一是抓好日常监管。下移监管重心,将执法范围向乡镇、农村延伸,加大对农村农药市场的巡查监管力度,打击游动商贩,净化市场环境。二是落实监管重点。重点检查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农药批发市场,乡村农药经营门店,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农药、未登记农药、添加未登记成分等违规农药产品。对群众投诉多,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要反复查,查反复。三是下大力气查处大案要案。针对当前违法分子隐蔽性强,当地制假、异地销售的特点,各地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在查处案件过程中,严格按照“五不放过”原则,追根溯源,一抓到底。对制售、储存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投机商贩,依法严厉打击,严厉处罚,对违法分子形成震摄力。

3、举全力做好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工作。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是今年下一阶段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级农业部门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做到“劲不能松、心不能散、人员不能撤、力度不能减”,要在前一阶段清查收缴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采取“四个死盯”战术。即:死盯环京地区县(市、区)的农药经营门店,死盯进京蔬菜生产基地周围的农药经营门店,死盯农药批发市场和农药集散地,死盯与外省、市交界县(市、区)的农药经营门店。要严防死守,防止出现反弹。

4、进一步规范农药经营单位管理。各级农药监督管理部门一要向辖区内农药经营单位负责人和经营人员进行全面禁止销

售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和农业部农药管理6项新规定的再宣贯、再告知,促其合法经营。二要进一步加强农药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和诚信卡“两账一卡”制度的落实,实行可追溯管理;三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农药质量承诺》等制度上墙明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四要要求农药经营人员主动向农民推介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替代产品;五要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将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相结合,依法取缔无证经营和流动商贩。

5、切实落实责任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管好本地的企业,看好本地的市场,确保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本辖区内不生产、不销售、不使用。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每个农药经营门店要有监管责任人,每个农药生产企业要有联系人,责任落实到人头。划片包店监管责任人要进一步督促农药经营单位认真落实“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责任书”要求,对所分包门店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切实做到看好门、管好人、不出问题。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失职渎职行为,确保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6、在奥运会前夕,把农药市场再进行一次彻底整治。六月份是我省“农药专项整治月”。结合整治月活动,我们要在奥运会开幕前夕,把我省农药市场再进行一次彻底整治。按着农业厅统一安排,从6月10日起,由厅农资打假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农药检定所牵头,抽调各设区市农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对各地农药市场和农药监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交叉督导检查,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开展中。交叉检查工作的作用是发现问题、查找不足、促进工作。全省整个农药市场和高毒农药整治要靠我们大家扎实的工作。所以,希望大家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要真抓实干,奥运会之前,把所管辖的农药市场进行一次彻底整

治并确保取得实效,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奥运保障行动做出

积极贡献。

三、农药监管与适用法规问题

就农药监管来讲,我们现有三个专业法规:《农药管理条例》、《农业部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河北省实施〈农药管理条例〉办法》。

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监管依据是: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第632号公告和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第1号公告,是两个规章。

农药执法中需要掌握的有关法规:《行政许可法》、《行政

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农业行政处罚

程序规定》、“刑法中有关农资打假的条款及司法解释”、《行

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

2007年12月农业部连续发了8号、9号、10号三个令和944号、945号、946号三个公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业部农药管理6项新规定。这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及主要内容分别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8号令:《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对农药标签需要标注的内容、农药标签的制作、使用和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9号令:《关于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主要内容:第一,农药临时登记证的累积有效期将由四年缩短到三年。第二,修改了农药名称的定义(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第三,农药续展登记期限提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0号令:《农药登记资料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944号:主要内容:第一,从2008年1月8日起停止受理和审批农药商品名。第二,以前批准的标签

与《农药标签和说明管理办法》不相符的,到农业部变更。第三,2008年7月1日后生产的农药产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第945号:主要内容:农药名称管理具体规定和农药命名原则以及已登记混配制剂简化通用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第946号:主要内容:对农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具体规定。即:农药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的设定梯度不得超过5个;乳油、微乳剂、可湿性粉剂产品,其含量不得低于已登记产品;含渗透剂产品有效成分设定与不含渗透剂产品有效成分设定要求相同。

实际上,6项新规定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针对农药登记管理的,所以,农业部把2008年定为“农药登记管理年”。只是农药标签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市场监管问题,在下面的问题中我将作一简要解答。

随着农药监督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农药监督管理部门

在执法中也遇到了一些农药违法案件如何准确适用法规问题,现

根据我对有关法规的学习、理解和工作实践,归纳了14 个有一

定代表性的问题。下面,做一粗浅的解析。

(一)农药处罚主体法规的适用问题。农药监督管理部门(农

业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处罚农药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依据的是

《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河北省实施

〈农药管理条例〉办法》三个法规。我们不可以应用《产品质量法》、《商标法》等法规进行处罚,同样是农药质量问题,我们

农业部门依据《农药管理条例》进行处罚,质监部门则依据《产

品质量法》进行处罚。

(二)未取得农药登记证生产、经营问题。未取得农药登记

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擅自生产、经营农药,产品执行什么标

准,质量如何保证,是否安全,这些都是未知数,所以说这是一

种故意的严重的违法行为。目前常见有四种情况:一是生产企业

没有该农药产品的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就生产该农

药,这是一种最明显的未取得农药登记证而违法生产行为;二是肥料中含有农药成份,或者在肥料说明书中标明防治病虫害、调节作物生长等,应当按农药处理,没有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适用于按未取得农药登记证而擅自生产、经营农药进行处罚;三是甲农药生产企业替乙农药生产企业分装农药(乙企业有该农药登记证),如甲企业没有办理农药分装登记,那么甲企业适用于按未取得农药临时登记证而擅自分装农药进行处罚;四是农药经销商擅自生产加工农药,适用于按未取得农药登记证而擅自生产农药进行处罚。

(三)转让农药登记证问题。目前常见有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农药生产企业之间互换使用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那么两个企业均为转让农药登记证,适用于按转让农药登记证进行处罚,同时两个企业又均有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而擅自生产农药的违法行为,对其违法生产行为应当再按未取得农药登记证而擅自生产农药进行处罚;二是一农药生产企业有偿让另一企业使用其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那么前者适用按转让农药登记证进行处罚,后者适用按未取得农药登记证而擅自生产农药进行处罚。

(四)质量和标签不合格同时存在问题。直观看一个农药产品标签不合格,但通过质量检测后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又定性为假农药或者是劣质农药。以违法重的事项进行处罚,定性为假农药的,适用于按生产、经营假农药进行处罚;定性为劣质农药的,适用于按生产、经营劣质农药进行处罚。

(五)甲胺磷等5种五种高毒农药的查处问题。农业部等4部委2006年第632号公告和农业部等6部委2008年第1号公告规定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已撤消农药登记,因此在查处时,可按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对违法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但是对甲胺磷

等5种高毒农药的没收,现行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根据实际工作,目前采取“收缴”方式。对于销售、携带、运输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等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第二节第三十条规定,建议移交公安部门按治安案件立案查处。

(六)捆绑销售农药助剂问题。目前,农药助剂的销售,还不需要进行农药登记。在销售某种农药时,以专用助剂名义捆绑销售或作为赠品的,如经检测其中含有农药成分的,适用按未取得农药登记证而擅自生产、经营农药进行处罚;如出售的已登记农药产品标签上说明了如何使用此专用助剂,且助剂中未检出农药成分,适用按生产、经营的农药擅自修改标签内容进行处罚;如出售的已登记农药产品标签上未说明如何使用此专用助剂,且助剂中未检出农药成分,可不做处理。

(七)赠送小包装农药问题。在农药经销活动中,以小包装农药为赠品进行促销的,实际上也是一种经营行为。作为赠品的小包装农药,其农药登记、质量、标签等与合法生产、经营的农药产品的要求应当是完全相同的。没有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适用于按未取得农药登记证而擅自生产、经营农药进行处罚;经检测定性为假农药或劣质农药的,适用按生产、经营假农药或劣质农药进行处罚;包装上未附标签或标签与批准不相符的,适用按生产、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或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药产品进行处罚。

(八)附加说明书问题。随着农药标签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农药标签与过去相比越来越规范。但在市场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的农药产品标签上未超范围标注防治作物和防治对象,而在其包装箱中附带《说明书》或者《使用建议》,扩大防治作物或防治对象,这种情况适用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不宜作经济处罚。

(九)农药产品商标问题。涉及农药产品商标问题,不属于农业行政执法范围。

(十)责令改正问题。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所以在农药行政处罚中,无论是标签问题、假劣产品问题,还是无证、冒证问题都应当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限期改正。标签不合格产品整改合格后可以销售;无证、冒证的产品不能再销售,应当责令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收回处理;没收的假劣产品,没有使用价值的,责令并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一) “违法所得”的含义问题。《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违法所得”是指违法生产、经营农药的销售收入。

(十二)处罚的区域管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因此,各级农药监督执法部门在处理违反农药管理法规的案件中,只能对管辖的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处罚,对非管辖行政区域的农药生产、经营单位不能进行处罚。

(十三)与刑法的对接问题。对于假劣农药案件,适用刑法第140条和147条。第140条是对故意生产、销售假劣产品的刑事处罚规定,专门的司法解释是:销售额5万元以上构成犯罪,5万元以下行政处罚;未销售额15万元以上构成犯罪,15万元以下行政处罚。第147条是故意生产、销售假农资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刑事处罚规定,专门的司法解释是:遭受损失2万元以上构成犯罪,2万元以下行政处罚。对于货币金额的计算,专门的司法解释是:货币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制、售毒鼠强的刑事处罚,也有明确的两高司法解释,量刑最重的可以判处死刑。根据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对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农药案件,必须向公安机关移送。

(十四)农业部农药管理6项新规定关于取消商品名问题。根据农业部公告第944号、945号规定:自2008年1月8日起停止受理和批准农药商品名称;自2008年7月1日起,农药企业生产的农药产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简单解释这两条就是:2008年1月8日以后批准登记的农药产品,没有商品名称;2008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农药,全部取消商品名称;单制剂农药使用有效成分的通用名称,混配制剂使用各有效成分的通用名称的组合作为简化通用名称(但不许超过5个字,通用名称之间插入间隔符号)。这里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2008年6月30日以前生产的、在2008年1月8日前批准使用商品名称的农药产品,在有效期内仍然是可以销售的,也就是说,在2010年6月30日前销售是合法的。另外,对不允许标注获奖信息、“总经销”、“总代理”、标签的字体、字号、农药名称的位臵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大家可以学习《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

同志们,农药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系统工作。新时期、新形势又赋予我们新的任务并提出更高的求。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扎实工作,全力推进我省农药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做出积极贡献。

讲的不准确、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