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枝角类生物学特征及人工培养技术要点

枝角类生物学特征及人工培养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100823499(2001)S020006202

枝角类生物学特征及人工培养技术要点Ξ

李庭古

(淮海工学院海洋与水产学院养殖教研室,江苏连云港 222042)

摘 要:介绍了枝角类的基本的形态特征、生殖方式和生态习性等,探讨了枝角类人工培养的技术要点,包括培养池条件、进水处理、肥水、接种、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枝角类;人工培养;生物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S963.21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枝角类属于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俗称为红虫,其干制品一般又称为“鱼虫干”。枝角类在野外分布范围较广,是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但其主要分布在淡水中,海水中的种类相对较少。枝角类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可达干重的40%~60%,且蛋白质含有鱼类营养所必需的一切氨基酸。另外,它所含的维生素的种类多,数量大,所以,枝角类是许多经济水产动物非常好的饵料。特别是鱼、虾、蟹的育苗产业中,投喂枝角类比投喂丰年虫更加经济实惠,从而致使对枝角类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如果光依靠捕捞天然的枝角类,这将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用人工方法对枝角类进行培养,以增加其产量,显得非常有必要。

1 枝角类的生物学特征

枝角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的枝角目。虫体通常短小,左右侧扁,侧面观略呈长圆形,体长0.2~21 mm,其中绝大部分一般不超过1mm。其体色常随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一般生活在大水域敞水区的浮游种类大多无色透明,栖息于小水域的种类以及大水域底栖种类多呈淡红色、红褐色或红色,而分布于水质较肥的小型水域中的个体则呈淡褐色或深褐色。枝角类在外观上分节明显,分为头部和躯干部,躯干部由2片甲壳合成壳瓣将整个躯干部包被。枝角类的壳瓣相当于其它甲壳动物的头胸甲。通常浮游种类的壳瓣比较柔软,而底栖种类的相对比较坚硬。在枝角类的头部具有明显的黑色复眼,一对不断运动的附肢即第二触角,该触角分节明显,枝角类的名称由此而来。

枝角类的生殖方式有两种,即孤雌生殖(单性生殖)与两性生殖。在温暖季节,外界条件比较适宜时,枝角类进行孤雌生殖;在外界条件恶化时,就进行两性生殖。枝角类和其它甲壳动物一样,生长也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歇性的,生长与蜕壳交替进行。而且食饵、温度和溶氧等对枝角类的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食饵丰富时促进生长,而饥饿时将延长其生长期。高温可促进其生长,而低温则延缓其生长,如在7℃条件下, 18天性成熟,而在25℃条件下,只需5天即可性成熟。但水温超过39℃时将停止生长,一般适宜温度为18~25℃。对于溶氧,一般需要在溶氧饱和度的70%~120%最适宜。另外,水域的pH值及盐度对枝角类的影响也比较大,一般适宜pH值为7.5~8.0。枝角类系要求生活在盐度较低的水体中,大多数种类在盐度高于0.2%~0.3%的水域中将不再出现。

2 枝角类人工培养技术要点

2.1 培养池条件

枝角类对培养池的条件要求不高,水泥池、土池均可。为了便于捕捞,一般要求池子面积不宜过大,不超过666.7m2即可,长方形为好。池深约1m,要求排水方便,无污染。在使用前,要对池底进行消毒、曝晒,对于土池,应适当清淤。

2.2 进水

在进水时,要求用120目筛绢过滤进水,以免食害生物混入其中。

2.3 肥水

先在池中注入约50c m深的水,继而施肥。水泥池中投施马粪或其它畜粪1.5kg m3作为基肥。水中最好加入沃土1.5~2kg m3,因为土壤既有调节肥力的作用,又能补充微量元素。土池的施肥量应高于水泥池,以4kg m3马粪或其它畜粪与1.5kg m3稻草、麦杆或其它无毒的植物茎叶做基肥。马粪或其它畜肥、植物茎杆在使用前要经过发酵处理。水泥池和土池都可采用酵母和无机肥混合培养,水中投酵母20

g m3(先在水桶中浸泡3~4h)和硫酸铵65g m3或硝酸铵

37.5g m3,作为基肥,以后每5天施肥一次,酵母与无机肥数量减半。施肥后让池水曝晒3~4天,捞去水面渣屑,即可开始引种。

2.4 引种

第10卷?专刊?2001年6月

淮 海 工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 uaihai Institute of T echno logy

V o l.10S.I.

June2001

 

Ξ收稿日期:2001204226

当前普遍认为大型蚤、蚤状蚤,隆线蚤、长刺蚤、裸腹蚤中的少数种类最适于人工培养。一般按水中30~50个 m 3引种为宜。

2.5 日常管理

引种后,应及时追肥,一般水泥池在施完基肥后每8天追一次肥,土池则10天追一次肥,施肥量与施基肥相同。另外可以再根据水色和天气情况酌情施肥。通常水色以黄褐色为宜,如水色过清时应多施肥,水色深褐或黑褐色时应少追肥或不追肥。引种后约过15~20天,枝角类大量繁殖,全池可见,即可开始以网捞取,每隔1~2天捞取10%~20%,捞过数次后,如池中枝角类比较稀疏,应停止捞取,马上添注新水追肥,继续培养。

在日常管理中,及时捕捞枝角类非常重要,因为枝角类繁殖快,而生命周期较短,如果不及时捕捞的话,它自己会死亡,分解,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3 结束语

目前,在水产育苗业中的稚蟹期和仔虾期,很多育苗场

都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虽然说颗粒饲料投喂方便,但其利用率低,营养不全,并且残饵对水质污染严重。如果以投喂活体枝角类替代颗粒饲料,不仅其营养价值高,营养全面,容易被吸收,而且其残余的活体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的作用。所以说,大力的推广和发展人工培养枝角类,将有利于提高虾蟹早期苗种的质量和成活率。参考文献:

[1] 梁象秋,方纪祖,杨和荃.水生生物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6.

[2] 山东水产学校.淡水生物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3] 鲍亚东.发塘初期轮虫的利用[J ].中国水产,2000,(5):29.[4] 李爱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李庭古(1971-),男,江苏连云港人,淮海工学院海洋与水产学院养殖教研室助理讲师,主要从事水生生物学的教学工作。

The B iolog ica l Character istics and Artif ic i a l Cultur i ng of Cladoceran s

L I T ing 2gu

(T each ing and R esearch Secti on of A quaculture ,Co llege of M arine Science and A quaculture ,

H uaihai Institute of T echno logy ,L ianyungang 222042,Ch ina )

Abstract :T he article m 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mo rpho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w ay of breeding and the eco logical habits of cladocerans .Besides ,it discusses the m ain technical po ints in artificial culturing of them ,including the conditi ons of culturing ponds ,w ater purificati on and everyday m anagem ent ,etc ..Key W ords :cladocerans ;artificial culturing ;bi o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本文责任编校:秦海明)

7

?专刊?李庭古:枝角类生物学特征及人工培养技术要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