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武汉城市圈五个专项规划纲要

2009武汉城市圈五个专项规划纲要

2009武汉城市圈五个专项规划纲要
2009武汉城市圈五个专项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五个专项规划纲要

空间规划 (2)

交通规划 (5)

产业规划 (15)

一、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背景 (15)

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 (15)

三、产业发展定位 (16)

四、产业发展现状 (16)

五、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原则 (16)

六、产业发展目标 (17)

七、产业发展主要任务 (18)

八、产业发展重点 (19)

九、主要保障措施 (21)

社会事业规划 (22)

生态环境规划 (34)

前言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组成工作专班,在编制“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同时,配套编制空间、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五个专项规划。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十分重视并提出了明确要求。罗清泉书记在省委九届三次全会上指出,“试验区的目标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途径是推进‘五个一体化’,切入点是‘两型’社会建设,着力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措施是综合配套改革”。李鸿忠省长强调,要增强使命、机遇、创新、改革、开放、市场、生态意识,突出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开放性。规划编制组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学习领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其他试验区的经验,充分吸收国内外专家研究的成果,形成规划文本(讨论稿)。随后,充分征求了武汉城市圈九市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的意见,组织专家评审并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形成了送审的规划文本。五个专项规划注重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试验区”建设的要求,注重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注重体现武汉城市圈的特点,注重体现改革试验创新。可以说,五个专项规划的成果,是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精心指导的结果,也是武汉城市圈九市政府和省直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的结果。

当然,改革试验是一个动态过程,规划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期待着领导和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育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城镇群发育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放,武汉外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巨使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区发展和空间管制,实现资源保护与发展保障的有机结合。

2、空间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武汉城市圈整体发展要体现三个目标定位,即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域,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联合体。到规划期末,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和科教创新基地、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特色农业区,进而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城乡融合、文明开放的核心区域。

规划预测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人均GDP接近6万元,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应,城市圈总人口将达

3340万左右,城镇人口2335万左右,城镇化水平70%左右。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规划制订了四大类、26项空间发展指标,以体现空间规划的引导与控制要求。

三、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与布局

1、空间发展战略和总体结构

基于武汉城市圈的空间发展态势和目标,规划提出空间发展的四个战略,即空间集约化开发战略,通过进一步提升以三镇为核心的大武汉都市区的发展和加强武鄂黄的一体化发展,并大力促进以武汉为中心,向北、西、南三个方向的城镇产业轴发展,引导人口和产业向空间主骨架集中,形成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极核效应和通道效应,实现整个区域的高效有序发展;区域发展交通先导战略,通过强化武汉国家级交通枢纽建设和构建武汉城市圈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带动二级城市交通物流节点发展,加快形成武汉城市圈“一小时交流圈”和2小时影响圈,促使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区位优势尽快向经济优势转化;产业空间集群化战略,通过加强武汉的汽车、钢铁、石化和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动武汉和周边地区产业链式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实力;生态空间网络化战略,通过大区域的生态保育和跨区域的生态网络建设,强化武汉城市圈的自然山水特色,调控区域生态结构,形成武汉城市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总体格局。以此为指导,构建武汉城市圈“一核一带三区四轴”的区域发展框架和“一环两翼”的区域保护格局。

一核,即作为城市圈发展极核的武汉都市发展区。一带,即以武汉东部组群、鄂州市区、黄石市区、黄冈市区为主体,共同构成的武鄂黄城镇连绵带,这是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的主体和核心密集区。三区,即西部仙潜天、西北孝应安、南部咸赤嘉3个城镇密集发展协调区,成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支撑。四轴,即以武汉为起点,以交通为导向、以城镇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的4条区域发展轴,以此促进产业空间集聚,成为区域发展的脊梁。

一环,即围绕一核的城市圈区域生态环,主要由梁子湖、斧头湖-西凉湖、汈汊湖、野猪湖-王母湖地区、涨渡湖等大型湿地板块串连形成。两翼,即以大别山脉和幕阜山脉为基础的生态区域,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在水土涵养、资源保护、气候调节和区域生态稳定性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协调”的布局思路,在空间上协调落实城镇建设、产业园区、农林生产区、各类保护用地、交通与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形成城市圈城乡空间的总体布局。

2、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

根据各县、市、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形成武汉城市圈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其中,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各市中心城区,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江-沪汉渝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以及京九铁路沿线部分县市区城区,是武汉城市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优先地区。限制开发区域包括1个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域和2个省级限制开发区域。要在保护和发挥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农业、旅游业、农林特产品加工业、物流、医药产业以及其他生态型产业。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3、城乡居民点规划布局

规划分为城市圈核心城市(即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即黄石)、地区性中心城市(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麻城等8市)、县(市、区)中心城市(包括汉川、红安、前川等24个城关镇)、新沟等40个重点镇和334个一般镇等6个等级。到2020年,形成规模序列合理、“一超一特七大十二中”为主导的城镇体系结构。同时,突出重点镇建

设,按照商贸流通型、交通枢纽型等不同类型,引导小城镇加快发展,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适度开展迁村并点,促进中心村建设发展。

4、二、三产业空间布局

依托沿长江和沿京广两条国家一级经济发展带,强化以武汉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东向、西向、西北、西南4条产业空间聚集带,集聚产业发展区和综合性的工业城镇,以此引导主要产业链(集群)的空间选择,着力完善和延伸六条重点产业链,壮大五大产业集群。同时,推进金融、商贸市场、物流、旅游等重点服务业的空间整合。

5、农业发展空间布局

重点建成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八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提高市场化程度,并形成相适应的加工布局,建成一批有实力、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6、林业发展空间布局

在城市圈内规划形成包括大别山水土保持和工业原料林区、平原农田防护和工业原料林区、鄂东丘陵平原工业原料、果树林区等林业空间重点发展区和包括湿地保护及城市环境保护林区、幕阜山低山丘陵工业原料及油料林区的林业空间辅助发展区。

7、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构筑武汉城市圈一体化交通体系,建成以武汉为主枢纽,开放式、多样化、网络化,高效快捷的城市圈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重点加强城际公交发展,强化以武汉为核心的一小时交通圈建设,促进城市圈城镇连绵带的形成。同时大力发挥武汉城市圈水运优势,强化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地位。

8、生态网络布局

基于区域生态格局以及城镇发展状况,以山脉、水系为骨干,以山、林、江、湖为基本要素,构建“一线、两带、五核、网状廊道”的区域生态框架。高效利用水资源,建设完善水系连通网络、水利安全防护网络和水资源调配网络。

9、土地综合利用与保障

探索经济高效、资源集约、保障有力、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体系,保证年均经济增长10%所需要的合理用地需求,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为9.95万公顷,年均增量0.663万公顷。全面推进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面积约6万公顷。

四、规划实施指引和保障措施

1、综合分区发展规划指引

结合城市圈内经济、资源、环境要素实际,将城市圈划分为7个产业协作、功能互补、生态共建和设施共享的综合功能次区域。分别为:武汉都市发展区、东部沿江城市与产业集聚区、仙潜天城市与高效农业发展区、咸赤嘉城市与水域经济发展区、孝应安城市与生态农业发展区、大别山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区、幕阜山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区。

其中,武汉都市发展区和东部沿江城市与产业集聚区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城市功能的主要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重点拓展区。要妥善处理快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交通导向的发展和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先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空间发展格局。

仙潜天、咸嘉赤、孝应安三个城镇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区,要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注重区域经济、产业、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和合理的环境容量控制,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大别山和幕阜山生态保护区应体现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优先的要求,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严格控制各类生产性开发活动的形式、强度、规模和范围,在保护和发挥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各类生态型产业。

2、先导性工程规划指引

按照城市圈空间发展策略,规划提出8个重点实施的先导性工程建议,即大武汉新港、大

武东(武鄂黄)循环经济发展区、武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大武汉新区和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梁子湖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以及特色农林产业化发展示范工程和新能源建设工程,以实现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规划落地的战略部署。

其中,大武汉新港以阳逻港为核心,通过整合武汉至鄂州、黄冈的港口资源,配套建设发达的交通物流设施,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国腹地最大的国际口岸和功能配套、城镇群聚的强大港口腹地经济区。

大武东(武鄂黄)循环经济发展区,以青山、北湖、阳逻地区的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实现企业之间的产品链接,形成副产品与废物的闭路循环、能量梯级利用、基础设施与信息共享三条纽带,打造我国最具特色的生态工业示范区之一。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以东沙湖水系和北湖水系的汇流区域为主要范围,实施污染控制、水网连通和生态修复等系统工程,建成为武汉城市圈乃至全国的区域水环境治理建设的示范工程。

3、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规划着重提出三方面的措施保障。在综合政策保障机制方面,建议建立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决策和协调的双层三类常态化机制,制订促进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的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和人口转移的政策,推行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政策。在规划实施创新机制方面,建议建立空间规划引导机制、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政绩考核和财政转移机制、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圈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机制、圈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联合建设与投资机制。在规划实施监控机制方面,建议搭建城市圈信息管理平台,实行联合监督监察机制,依据城市圈空间分区,实施有效的区域空间管制。

交通规划

一、规划背景

2007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武汉城市圈进入全国新一轮改革试验的最前沿。为贯彻落实“两型”社会发展理念,省政府提出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总体方案下编制五个专项规划,以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实施进程。本规划即为五个专项规划中的交通规划。

二、规划编制及论证过程

按照省政府的部署,由省交通厅牵头,协同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邮政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民航湖北安监办、湖北机场集团、长江航务管理局、武汉铁路局、武汉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等,组建编制工作专班,开展《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的编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规划框架及要点研究。在各协作单位配合下,编制组广泛收集各行业基础资料,对规划框架及要点进行系统研究。在此期间,省交通厅多次组织召开内部专家咨询会议,就规划的基本框架和要点进行了深入研讨,并通过组织召开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广泛听取了规划协作部门和城市圈九市政府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武汉城市圈

综合交通规划框架及要点》,并于3月19日报送省政府。

第二阶段规划研究编制。编制组积极加强与成员单位的合作,组织和协调开展了各专项规划研究,并与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形成互动。省交通厅先后两次召开会议广泛征求了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交通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多次听取了城市圈内各市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建议。为了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深度,省交通厅还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有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及相关研究机构领导和专家参加的咨询会,就规划研究的初步成果进行了重点研讨。在此期间,李宪生常务副省长主持召开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规划编制的原则、重点、目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基础上,于5月3日编制完成《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初稿),提交湖北省交通运输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

第三阶段规划统筹完善。5月4日,李宪生常务副省长主持召开了湖北省交通运输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了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就规划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其后,省交通厅分别组织召开了有各大专院校、设计咨询机构、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的规划咨询会,重点对规划方案进行了咨询,组织召开了有城市圈9市政府分管领导和交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征求意见会,进一步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此后,编制组重点进行了横向规划协调,与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了合理衔接。6月13日,省交通厅在武汉组织召开了《规划》专家评审会,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和省内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在此基础上,编制组对规划进行了更深入的修改完善,并按要求与其他专项规划进行了第二次衔接,形成了《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送审稿)。7月15日,李春明副省长专题听取了规划汇报,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明确的修改意见,编制组根据会议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纲要》。7月31日,罗清泉书记、李鸿忠省长、李宪生常务副省长、李明波秘书长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题听取了包括综合交通规划在内的五个专项规划的汇报,对规划的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修改和完善意见,编制组根据省领导的要求,对规划作了进一步完善,形成本《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包括以下文件:一个规划纲要、一个编制说明、六项专题研究、八个专项规划、一个附件。

三、规划思路

1.整合资源。一方面处理好有限的资源在各交通方式中的优化配置,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处理好新建交通基础设施与既有基础设施之间能力和功能的互补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设施的效益。

2.重点突破。把主要精力放在当前城市圈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交通问题上,对重点发展的交通方式、运输市场一体化、公众共享交通发展成果等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或对策。

3.衔接优化。一方面通过加强交通圈层建设和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推动各交通方式进行“硬衔接”,另一方面从体制机制和信息共享上实现各交通方式管理体系的协调,实现各交通方式“软衔接”。

4.重在操作。根据总体规划布局,明确提出相应的支撑项目,并对各项目的实施进程进行初步安排,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现状评价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综合交通网络骨架初具雏形,综合运输通道能力显著提高,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增强。截止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综合运输线路总里程达到71909公里(不含民航航线、城市内道路),综合交通网密度为123.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

——城市圈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29公里,其中复线里程736公里,电气化里程281公里,区域内路网密度为1.94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4倍;

——城市圈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59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79公里,区域内路网密度为113.5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为2.03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15倍和1.60倍;

——城市圈内河航道里程达到3773公里,其中长江干流航道433公里;生产用码头泊位970个;

——拥有目前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机场(武汉机场);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公里;

——高压、次高压油气管道1073公里。

(二)存在问题

城市圈综合交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要求还存在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不相适应”: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与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发达都市连绵区相比较,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网络规模总量仍显不足,综合交通网络覆盖面偏低,主要运输通道的能力较为紧张。从整体上看,发展不够仍是城市圈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

——现有各交通方式自成体系发展与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城市圈内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方式难以进行有效整合,各交通方式的客货运站场之间缺乏衔接配套,主要城市的枢纽建设仍显滞后,影响了综合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

——交通结构现状与城市圈“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各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市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也不平衡,难以适应城市圈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现有交通保障体系与建立综合交通体系的要求不相适应。“1+8”城市之间缺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服务信息平台以及统一的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制约了综合交通体系服务质量效益的提升。

(三)面临形势

——独特的区位条件需要城市圈在交通发展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武汉城市圈地处我国“十”字型一级发展轴线交汇处,作为中部地区的中部,一方面在发展综合运输、建立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武汉城市圈在承担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交通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国家大区域间庞大的过境运输需求。

——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城市圈综合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武汉城市圈必须尽快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新的形势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支撑。

——综合交通发展的思路必须从被动提高供给能力向主动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目前,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发展处于骨架即将形成、规模效益正在逐步显现、出行需求日趋旺盛的关键阶段。经过一段时期以各自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后,客观上要求必须以综合交通体系的整体优化为首要考虑。

五、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功能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以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以推进城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抓手,着力构建网络完善、结构合理、衔接紧密、信息共享的综合交通体系,努力为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当好

交通先行。

(二)规划原则

——先导性原则。突出重点,率先突破,以交通突破引导和带动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

——差异化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协调性原则。加强综合配套,交通与产业布局、城镇布局良性互动,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交通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公交优先,强化枢纽衔接和一体化的运输设施配置,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坚持在发展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交通。

(三)功能定位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的功能定位可概括为:

全国重要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部地区最大的、辐射全国连通国际的客运中心,中西部地区沟通沿海、走向世界的现代物流基地,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构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交通支撑平台。

六、发展目标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08年-2020年。

近期目标(2008年-2012年):

到2012年,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到79500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下同),其中高速公路2100公里,铁路客运专线63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72公里,高等级航道730公里,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0万标准箱,武汉机场旅客吞吐量进入国内机场排名前十位,高压、次高压油气管道2996公里。

综合交通发展在总体上适应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基本形成以快速客运专线、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等为骨架的居民出行公共交通网;以内河航运、干线铁路和干线管道为依托的大宗煤炭、石油、天然气、矿石运输系统;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载体的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武汉新港、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港以及邮件、快件和邮政物流集散中心;以区域性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载体的各客货站场、港口间的衔接配套体系;以武汉通信枢纽和城市圈发达通信网络为依托的综合交通信息化平台;基本构建完成有利于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远期目标(2013年-2020年):

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到89500公里。综合交通网的构成为:公路网总规模80000公里(不含城市内道路),其中高速公路2700公里;铁路网总规模2250公里,其中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928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27公里;五级以上航道1800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8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78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20万标准箱;武汉机场旅客吞吐量规模达到4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规模达到44万吨;高压、次高压油气管道3130公里。

综合交通发展全面适应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城市圈交通由“需求追随型”向“供给引导型”的转变。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合理、衔接紧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客运便捷化、货运物流化、管理智能化。

七、发展重点

根据城市圈发展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结合武汉城市圈经济地理特征及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组合效率,依靠科技,通过管理,加快推进城市圈综合交通一体化,率先实现“五大突破”。

1.率先在推进武汉新港建设上取得突破

——以武汉新港的跨越式发展为契机,促进武汉城市圈水路交通一体化进程。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统筹规划,整合武汉、鄂州、黄冈等市的优质水运资源,建成集先进港口技术为一体的现代港,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国际港,水水、水陆中转的枢纽港,港口与产业相互促进的先导区。

——以长江中游干线航道和汉江下游航道的整治为切入点,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重点畅通长江中游、渠化整治汉江航道、打通江汉运河,建成“长江-江汉运河-汉江”1000吨级高等级航道圈,为武汉新港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2.率先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运输服务上取得突破

——以信息和管理技术为手段,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重点加快物流园区(中心)的布局建设,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物流体系,推进运输服务业向现代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拓展,集约高效发展货运。

——以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为载体,在武汉城市圈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公共客运系统。推进公交IC卡的异地通用,按照公交优先、班车改造、无缝衔接的工作思路,实现圈域内城乡公交一体化,探索城际客运公交化改造的有效模式。

——以改革和创新运输体制机制为载体,在武汉城市圈率先实现运输政策和管理一体化。统一武汉城市圈运输政策法规,统一运输服务规范和标准,逐步消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实施城市圈道路运输行业联动管理。

3.率先在铁、公、空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上取得突破

——以国家干线铁路的建设改造为重点,提升武汉铁路枢纽作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客运中心的地位。到2012年,基本完成城市圈内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和重要铁路通道的扩能改造。利用铁路的富余能力,开行武汉至周边各市的城际列车。

——以引导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提升武汉机场的功能。加快完成武汉机场扩建改造工程,大力完善与机场连接的高速公路网络,积极培育航空市场的发展,将武汉机场打造为大型航空枢纽。

——以打通城市圈对外高速公路通道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武汉、黄石作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功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城市圈内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高速公路通道的建设,形成城市圈高效辐射周边中心城市的对外公路运输通道。

——以构建完善城际快速交通网为重点,加快城市圈交通一体化进程。到2012年,基本建成武汉中心城区至周边新城和圈内城市的城际快速通道,初步形成覆盖城市圈所有县市的“环型放射状”快速交通网。

4.率先在优化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上实现突破

——以综合客货运枢纽的建设为重点,强化枢纽衔接和一体化的运输设施配置。重点通过统筹规划,依托港口、场站、机场、商业中心等重要客货集散地,加快在武汉布局建设适应各自功能特点的综合客货运枢纽,实现客货流的高效转换。

——以综合交通信息一体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综合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重点通过资源整合,依托城市圈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完善支撑城市圈综合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信息支持保障系统,推进交通运输智能化。

5.率先在打造“两型”交通实践上取得突破

——以推广全国科技环保示范路——神宜公路的成功经验为重点,着力打造“江汉平原生态文明交通示范市”、“红色旅游生态文明交通示范线”和“国省经济干线生态文明交通示范线”等生态文明交通品牌。

——以优化交通运力结构、加强节能减排降耗为重点,积极引导发展节油环保、高效低耗的运输车船,推进船型标准化进程。

——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武汉逐步形成以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架,多层次、一体化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公路覆盖面为重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12年实现城市圈内行政村100%通沥青水泥路。率先完成城市圈内县、乡道危桥改造,率先启动县、乡道地质灾害治理和通村沥青水泥路循环线建设。

八、规划布局

根据武汉城市圈空间和产业布局规划,结合国家有关交通规划在城市圈内的布局特征,按照“构筑三圈、完善七通道、打造六枢纽、建设一系统”的思路构建一体化的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

1.构筑三圈

根据城市圈圈层轴向式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以环型放射状交通网络为骨架,构筑三大交通圈:

一是构筑武汉主城区核心交通圈。核心交通圈为连接武汉主城区的综合交通网,主要为主城区内部交通提供快速集散功能,呈现典型的城市交通特征,以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和过江通道为主体。

二是构筑连接武汉市新城的紧密交通圈。紧密交通圈主要为主城区的对外交通、新城之间的交流提供快速集散功能,呈现城际交通和通勤交通结合的交通特征,由武汉主城区与新城之间的连接通道、新城之间的互联环线、外环高速公路以内重要枢纽的集疏运线路等组成。

三是构筑连接城市圈内其他八城市的辐射交通圈。辐射交通圈主要为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提供快速集散功能,呈现典型的城际交通特征,由武汉与八城市之间的对接通道、八城市之间的互联环线、武汉外环高速公路以外重要枢纽的集疏运线路及综合运输通道之间的重要连接线等组成。

2.完善七通道

武汉城市圈的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呈现以武汉主城区为中心的放射状布局。七条综合运输通道包括:

通道一武汉至河南郑州方向综合运输通道。是国家规划的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在城市圈内的武汉以北部分。南起武汉,经孝感沟通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大都市连绵区,主要由铁路、公路、民航航路和油气管线组成,形成以省际间长途客货运输为主的综合运输走廊。铁路是该通道内最具优势的交通方式。

通道二武汉至安徽合肥方向综合运输通道。是国家规划的沿江运输大通道的组成部分。西起武汉,经鄂东北沟通皖江城市带、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主要由铁路、公路、民航航路组成,形成重点服务于省际间长途客货运输,以发挥铁路和公路互补优势为主的综合运输走廊。

通道三武汉至江西南昌方向综合运输通道。是国家规划的沿江运输大通道及满洲里至港澳台综合运输大通道武汉至台北分支的组成部分。西起武汉,横贯武汉城市圈空间布局的东部发展轴(沪渝高速公路-长江复合轴),经鄂州、黄冈、黄石,沟通昌九工业走廊、海峡西岸城市群及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主要由水路、铁路、公路、民航航路和油气管线组成,形成省际间和区域内客货运输并重的综合运输走廊。水路是该通道内最具优势的交通方式。

通道四武汉至湖南长沙方向综合运输通道。是国家规划的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武汉至港澳分支的组成部分。北起武汉,纵贯武汉城市圈空间布局的西南发展轴(京广铁路-

京港澳高速公路复合轴),经咸宁沟通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主要由铁路、公路、民航航路、水路和油气管线组成,形成以省际间长途客货运输为主的综合运输走廊。铁路是该通道内最具优势的交通方式。

通道五武汉至川渝方向综合运输通道。是国家规划的沿江运输大通道武汉以西部分。东

起武汉,横贯武汉城市圈空间布局的西部发展轴(沪渝高速公路-汉江复合轴),经仙桃、天门、潜江,沟通宜昌都市区、成渝城市群,主要由水路、铁路、公路、民航航路和油气管线组成,形成省际间和省域内客货运输并重的综合运输走廊。水路是该通道内最具优势的交通方式。

通道六武汉至陕西西安方向综合运输通道。东起武汉,贯穿武汉城市圈空间布局的西北发展轴(汉丹铁路-福银高速公路复合轴),经孝感、安陆,沟通襄樊都市区、关中城市群,主要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航路、油气管线组成,形成服务于省际间和省域内客货运输,以发挥铁路、公路、水路互补优势为主的综合运输走廊。

通道七京九大广综合运输通道。北通河南,纵贯鄂东北、鄂东地区,南接江西,沟通我国东北、中部、华南,主要由铁路、公路组成,形成重点服务于省际间长途客货运输,以发挥铁路、公路互补优势为主的综合运输走廊。

3.打造六枢纽

在城市圈内规划“一主五辅”六个综合交通枢纽:

一是将武汉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中部地区综合交通主枢纽、城市圈客货流转换的主中心。

二是将黄石、鄂州、黄冈建成服务于鄂东地区的组合型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将仙桃、潜江、天门建成服务于城市圈西部和江汉平原中心地区的组合型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三是将咸宁、孝感、麻城分别建成服务于城市圈西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确定各枢纽具体布局方案时,每个综合交通枢纽需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城镇、产业布局特点、交通需求特征等进行总体布局规划,通过规划确定各枢纽城市一体化的客货运站场布局。

4.建设一系统

构建城市圈综合交通信息系统。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区域交通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圈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包括交通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交通电子政务系统、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客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安全信息服务和协调运作的交通监控及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等。

九、实施方案

以综合运输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按照布局思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圈综合交通网络。

(一)实施安排

1.三圈

核心交通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重点推进武汉主城区轨道交通建设,继续完善过江通道布局,加大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建设力度。

紧密交通圈重点建设主城区连接外围新城和重要枢纽的快速通道,充分发挥绕城高速公路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新城和重要枢纽间的衔接。

辐射交通圈重点推进“1+8”交通对接工程,加快连接外围中心城市和枢纽的城市圈环线的建设。

三圈重点交通项目实施安排的总体情况见表1(略)。

在加大辐射交通圈建设力度的同时,考虑充分发挥既有设施的效率,近期利用既有铁路开行武昌至黄石、武昌至咸宁、汉口至孝感、汉口至麻城、汉口至潜江的城际列车,远期结合城市圈各方向客流需求,择机新建武汉至孝感、武汉至黄石等城际铁路。

2.七通道

武汉至河南郑州方向综合运输通道优先发展铁路运输,提高公路通道能力,积极发展管道运输,形成以铁路为主,公路发挥重要作用,油气管道、航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方式分

工格局。

武汉至安徽合肥方向综合运输通道铁路和公路发展并举,完成通道的布局性建设,形成铁路、公路协调发展,航空发挥比较优势的方式分工格局。

武汉至江西南昌方向综合运输通道优先发展水上运输,扩大铁路运输范围,完善公路运输方式,积极发展管道运输,形成以水路为重点,公路、铁路协调发展,油气管道、航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方式分工格局。

武汉至湖南长沙方向综合运输通道优先发展铁路运输,扩大公路运输能力,积极发展管道运输,形成以铁路为主,公路发挥重要作用,油气管道、航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方式分工格局。

武汉至川渝方向综合运输通道优先发展水上运输,加快铁路建设,完善公路运输方式,积极发展管道运输,形成以水路为重点,公路、铁路协调发展,油气管道、航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方式分工格局。

武汉至陕西西安方向综合运输通道进一步完善水路、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积极发展管道运输,形成公、铁、水协调发展,油气管道、航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方式分工格局。

京九大广综合运输通道铁路和公路发展并举,完成以提高通道能力为主的布局性建设,形成公、铁协调发展的方式分工格局。

综合运输通道重点交通项目实施安排的总体情况见表2(略)。

3.六枢纽

遵循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的原则,统筹线路、场站以及信息传输等设施的有效衔接。重点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套,在武汉布局建设与高速公路、客运专线、集装箱港和民航机场相衔接的交通枢纽,加快制定黄鄂黄等其他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规划,推进其他区域性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主要客运站发展为具有集并转换功能的综合客运换乘中心,主要货运站发展成为地区物流中心。

综合交通枢纽重点交通项目实施安排的总体情况见表3(略)。

对主要客货运枢纽分述如下:

——武汉综合交通枢纽

在武汉、武昌和汉口铁路客运站布局建设集公路客运、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于一体,服务于城市圈对外交通和城际间交通,以铁路为主的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结合武汉铁路第三过江通道的实施,加快推进新汉阳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

在三环线附近布局建设汉阳客运中心、永安堂、关山、青菱、新荣村、古田等集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于一体,服务于城市圈对外交通和城际间交通,以公路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

在主城区布局建设王家墩、循礼门、积玉桥、鲁巷、王家湾、古琴台等集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于一体,服务于主城区内部交通的综合客运枢纽。

整合港口资源,使重点港区向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重点整合长江北岸的阳逻、林四房,南岸的白浒山、北湖以及鄂州的葛店、三江等作业区,形成多个港区鼎立的武汉新港格局。重点完成阳逻集装箱港区二期工程,继续加强杨泗、沌口、武钢工业等港区专业化泊位的建设,加快开发建设金口港区。

进一步完善武汉铁路货运站场布局,建成武汉北编组站,推进武汉集装箱中心站以及舵落口、流芳、滠口等铁路站场的新扩建工程,与长江水运结合预留建设集装箱第二中心站的可能性。

依托港区和铁路站场,结合武汉集装箱转运中心等公路货站的建设,通过建设完善铁路专用线和连接公路,形成与交通干线紧密衔接的对外通道,积极发展内河集疏运体系,在吴家山、阳逻、北湖、高桥、关山、舵落口等处布局建设公铁水联运的货运枢纽。

结合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货流方向,在外环线、三环线及武汉市主要对外通道上布局建设郭徐岭、张家湾、蔡甸、郑店、刘店等以公路为主的货运枢纽。

在航空运输方面,重点建设武汉机场第二跑道、第三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完成第一航站楼的改造,大力增加干线航路容量,增开国际航线;依托第三航站楼的建设,结合机场地面捷运系统,形成集公路客运、城市轨道、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各种运输方式于一体,服务于城市圈对外交通,以机场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布局直升机机场。

在邮政业发展方面,重点依托武汉机场建设全国区域性航空邮件、快件集散分拨中心,依托城市圈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华中(武汉)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分拨中转配送服务圈。

——其他综合交通枢纽

黄鄂黄综合交通枢纽结合铁路改造和新建,在黄石、鄂州和黄州建设集铁路客运、公路客运、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或预留综合客运枢纽的设置条件。依托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和重要港区,在黄石、鄂州、黄州布局建设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促进港口资源整合,将鄂州市和黄冈市部分岸线作为武汉新港的规划岸线进行控制。

仙潜天综合交通枢纽结合铁路新建,建设集公路客运、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或预留综合客运枢纽的设置条件。依托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和重要港区,布局建设仙北、仙桃等物流中心。

咸宁综合交通枢纽预留在咸宁建设集公路客运、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的条件。结合区域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建设,布局建设咸宁物流中心以及与城市公交衔接的咸宁汽车客运中心等。

孝感综合交通枢纽预留建设集公路客运、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的条件。结合区域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建设,建成三汊物流基地以及与城市公交衔接的孝感东城客运站等。

麻城综合交通枢纽预留建设集公路客运、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的条件。结合铁路新改建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建成城市圈东北部物流中心等。

4.一系统

重点依托武汉通信枢纽和城市圈发达的通信网络,加快推进城市圈综合交通信息化进程。综合交通信息系统重点交通项目实施安排的总体情况见表4(略)。

规划期内城市圈规划重点交通项目379个,总投资规模约4117亿元,其中近期规划重点交通项目271个,投资规模约2352亿元(含2008年在建项目投资及跨2012年投资);远期规划重点交通项目108个,投资规模约1765亿元(含跨2020年投资)。

十、规划实施前景

实现上述规划,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将形成空间布局合理、结构层次清晰、能力负荷充分、功能衔接顺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具体体现为:

——交通成为城市圈最突出的比较优势。武汉市与周边中心城市和各区域经济中心均有高速客运专线、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民航航线有效连接;以高等级航道体系为支撑的武汉新港全面建成;武汉机场成为辐射亚洲、连接欧美的大型航空枢纽;油气管线和网络布局确保能源安全有效供给。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有机衔接和相互协调,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和运输集约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武汉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交通成为城市圈城镇与产业空间集群发展的重要依托。铁路通达城市圈内所有规划中等以上城市,高速公路覆盖城市圈内所有县级以上城市,武汉与圈域内其他城市之间、圈域内其他城市之间都将快捷畅通、高效连接。以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为骨架,形成武汉至八城市1小时交通圈,至周边重要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交通对城市圈城镇与产业发展发挥支撑引导作用。

——交通成为城市圈践行“两型”社会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综合交通网结构明显改善,大容量、低消耗、高效率的绿色交通得到实质性发展,水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管道运输取得重大突破,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从无到有,城际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之间相互衔接协调。优势互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交通成为拓展城市圈城区发展空间的先导因素。以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等为骨架,武汉市主城区基本实现公共交通一小时内到达,其他八城市中心城区内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半小时内到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系统趋于完善,引导城区向新的空间拓展。

——交通成为城市圈实现国土均衡开发的有力保障。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的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圈域内所有乡镇都有三级以上公路连接,所有行政村都通达沥青水泥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交通发展趋向协调。

十一、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省政府综合交通运输协调领导小组的规划研究、综合协调和行业指导等职能作用,建立完善议事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要求,着力在省级层面构建铁、水、公、空、管等大交通部门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和效益。

三是拓宽多元化筹资渠道。全面开放综合交通市场,积极鼓励、吸引省内外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领域,促进综合交通投资主体、投资渠道与投资方式的多元化。争取国内外银行贷款、国债资金以及财政贴息等,积极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建立完善项目库。牢固树立“前期就是投资、前期就是发展”的理念。根据部门职能分工,将前期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加强各方联动协作,建立并严格落实综合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和定期调度制,真正形成“规划一批、在建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的前期工作机制。建立落实综合交通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认真抓好跟踪督办和协调服务。

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交通先导战略,在投资、土地等方面优先保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要求,增加公共财政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制定完善交通产业政策,探索通过政府回购等方式撤并普通公路收费站的新思路,合理撤并收费站点。

六是合力推进综合交通发展。充分发挥部、省及地方积极性,建立并落实部省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及部委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协调和解决城市圈综合交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七是加大科教创新力度。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交通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交通设施的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强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交通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综合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着力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

八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研究制定并实施交通设施建设中的生态环保、资源节约措施、标准及政策。研究制定营运车船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及技术支持,研究建立交通环境保护监测评估体系,切实将环境保护落实于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

产业规划

一、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背景

1、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武汉城市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的任务非常重。中央确定“两型”社会试验区,赋予武汉城市圈先行试验,率先突破的重任,实际上就是鼓励城市圈大胆的试验和探索,大胆的创新,这有利于消除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获得巨大的体制优势。武汉城市圈由于地处内陆,经济外向度较低,缺煤少油乏气,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可以使我们突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障碍,实施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和资源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为城市圈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

2、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改革举措。目前,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承受着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科学发展新路。探索科学发展新路需要改革试验,为全国的改革提供经验,发挥示范作用,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存在结构偏重,重复布局,配套缺乏、延伸性差等问题,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关停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给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推动产业一体化为抓手,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城市圈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竞争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互动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增强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实力和对全省及中西部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市圈的融合和发展,为提升武汉城市圈和中西部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新动力。

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

1、明晰思路阶段(3月1日-5月10日):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委抽调人员并邀请部分专家成立了工作专班,深入学习研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有关讲话精神和指示,会同省直相关部门草拟了产业发展规划提纲,并两次向省政府召开的专项规划会作了专题汇报。根据汇报会上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和相关厅局的意见和建议,逐步明晰了产业规划发展纲要的起草思路。

2、集中起草阶段(5月11日-6月12日):根据5月10日李宪生常务副省长召开产业规划专题会议的讲话精神,在各有关厅局配合下,我委集中了专班工作人员对规划文稿进行了充实、调整和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修改送审阶段(6月13日-9月1日):6月13日根据委领导的指示,武汉城市圈办公室统一起草了征求意见的函,并向省直有关厅局和城市圈九市发出了征求意见稿,同时,

召开专家咨询会,征求了专家意见。经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后,我委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修改完善后,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并根据会议意见进一步做了修改。

三、产业发展定位

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为圈域内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圈域产业发展的现状,加快发展是首要任务,既要立足于产业现实基础,又要不囿于现状,高起点的制定规划。因此,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围绕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做强支柱产业,培育潜在优势产业;做大总量,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提高一体化水平,增强圈域产业竞争力来编制。研究编制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做到“六个结合”:加快推进工业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相结合,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发挥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快推进工业化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相结合,壮大龙头企业与培育中小企业相结合,重点区域率先发展与一般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

四、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武汉城市圈经济规模逐步壮大,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技术装备水平较大提高,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初步形成了具有全国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汽车、钢铁、石化三大支柱产业,装备、纺织、食品、建材四大重点产业,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文化、会展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圈域内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从经济规模来看,2007年,武汉城市圈实现生产总值5557.2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GDP)为18601元,总量占全国和全省生产总值的2.2%和60.2%,已具有较大规模。

从工业化程度来看,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1.7:44.5:43.8,城镇化率46.8%、乡村非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31.72%,总体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化水平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西部前列。

从产业结构来看,传统工业在深化改革中加快调整步伐,汽车、钢铁等支柱行业通过合资和改造进一步做大做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9%;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安全农产品种养面扩大,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产品基地初见雏形;武汉市消费品销售总额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列内地城市首位,金融、物流等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

总体上看,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偏低,工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三产中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二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不够。信息化改造工业不够,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速度较慢,生产性服务业发育不足,对一产、二产支撑作用不强。三是各市双赢意识不强,九市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互动,资源共享共用、整合不够。四是区域产业分工、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优先发展区域不够明确,产业结构趋同,低层次和低水平的建设依然存在,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分工协作尚未形成。

五、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改革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为主要任务,以推进产业一体化为抓手,以发展壮大产业链(集群)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作用,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三大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加快城市圈产业发展遵循以下五条原则: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引领。坚持内生发展,外向带动。坚持集约集聚,循环利用。坚持合作共赢,差异发展。

六、产业发展目标

产业规划目标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时间确定为2012年底,采用定量和定性确定,远期目标采用定性确定。

近期目标:定量指标测算以2007年底的数据为基数,发展速度参照了湖北“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包括: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产业综合竞争力、产业节能降耗水平、产业一体化水平。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创新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实现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形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三基地一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典型示范区。具体目标如下:远期目标:力争到2020年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圈域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人均生产总值、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到2012年主要预期目标\

序号指标单位2007年实际

至2012年规划

目标

年均增长

(%)

1圈域生产总值(2007年价格)亿元5557.241380.0015以上2三次产业比重 6.2:47:46.83

3人均生产总值(2007年价

格)

元18601.0037200.00

4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百分比43.80

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5工业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百分比 1.52 2.70

6国家和省级企业

技术中心

个179290

7

高新技术产业占

圈域内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比重

百分比34.9037.00

8农业产值与农产品

加工业比值

1:11:2.2

9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1.49 1.15五年下降23%左

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百分比

74.78

(全省78.85)

比全省高2%左

1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百分比

74.14

(全省74.92)

比全省高2%左

12农业灌溉用水

有效利用系数

0.450.5

七、产业发展主要任务

根据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总体要求,产业规划明确的主要任务要体现四个“着力”。

——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从比较优势、产业特色、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出发,筛选具有现实优势和潜在发展优势的行业进行重点扶持,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名优产品和龙头项目,培育壮大拥有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链(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推进产业全面优化升级。一是求“新”,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是发展一批具有先导作用和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二是壮“大”,即继续壮大汽车、钢铁、石化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三是图“强”,即大力提升改造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实现集成化、信息化和环保化。四是攀“高”,即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重点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软件及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提升金融、旅游、会展等服务业发展水平。

——着力探索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新路径。从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出发,努力探索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道路,促进产业科学发展,为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阳逻、青山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为重点,开展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探索“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发展新模式。二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以积极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四节一综合”工作为重点,积极推广优先发展的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推行新型节能管理模式,抓好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提高粉煤灰、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以及废水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建立并完善能源消耗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工业园生态化改造为切入点,制定园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综合控制等标准,分步开展污染物排放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广企业环境绩效评估与环境报告制度,进一步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着力推进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从区域产业发展规律出发,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形成和完善跨区域的产业链、价值链,突出各市产业发展重点,构建圈域内合理的产业发展梯度,建立城市圈分工合作的一体化产业体系。一是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强化三次产业链环中各产业相互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现代工业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互动,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构建区域产业合作发展纽带。鼓励各地在发展比较优势的企业集群基础上,重点围绕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突破行政区划的障碍,解决产业链(集群)薄弱环节,形成和完善跨区域的产业链、价值链,形成相互衔接配套的区域产业一体化纽带。三是形成九市合理分工的产业发展格局。强化武汉龙头作用,形成圈域内合理的产业发展梯度,明确各市产业

发展重点,武汉市以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为主,将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和石化中下游产业逐步向周边城市扩散延伸,其他八市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实现差异发展,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

——着力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环境。从突出重点地区和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出发,加快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引导产业向空间规划确立的“一核一带三区四轴”集聚发展。一是优化政策环境。使武汉城市圈成为成本较低、空间广阔、环境优越的产业发展区域,成为中西部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完善园区集聚功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信息服务三大公共要素,增强园区对产业集聚发展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引导产业向特色强、集约水平高、聚集效应大的园区集中。三是建立统一招商平台。以城市圈为统一对外平台,统一各市对外招商政策,引导和鼓励各地着重围绕提高技术含量、促进节能减排、完善产业链开展招商,吸引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成规模、成体系转移。四是推进区域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逐步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市场执法标准和市场法制环境,创造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圈域内统一大市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八、产业发展重点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其发展状况成为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先进地区的实践证明,区域经济要想尽快走出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的难题,只有加快构建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才能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根据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全省“十一五”规划,适当超前考虑“十二五”时期发展,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以园区、开发区为依托,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中小企业配套为支撑,争取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着力完善和延伸六条重点产业链,壮大四大产业集群,培育两个服务中心,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内容是:

(1)农产品生产及加工转化产业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圈域内各市依托现有基础和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五大优势农业板块及相应的产品加工链。大力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整合省内外资源,进一步壮大烟草工业。

到2012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2.2。烟草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进入国内前五名。

(2)电子信息产业链:继续巩固和发展光通信等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新型显示器件、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集基础材料、芯片、元器件、模块与组件、系统设备及终端产品于一体的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形成以武汉市为龙头,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辐射带动鄂州、黄石、咸宁、孝感等圈内城市进入产业链配套体系,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密集区。

到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000亿元。

(3)汽车产业链:依托武随襄十汽车产业带,以整车生产为龙头,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建设环城市圈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做大做强核心企业,着力完善汽车自主研发体系,提升零部件生产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开发能力,重点发展发动机、变速箱、机电一体化等关键零部件,大幅度提升配套能力。形成中西部最大,面向全国和世界的汽车产业基地。

2012年整车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以上,其中新能源(含双燃料汽车)汽车比例达到10%左右,主要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100万辆份以上,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以上。

(4)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链:以调整结构为导向,支持武钢、冶钢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支持武汉、黄石、孝感、咸宁等市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钢材精深加工,推动新材料、成套设

备、技术工程等非钢关联产业发展,加大圈域内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的力度。

到2012年,形成钢3500万吨、生铁3200万吨、钢材3300万吨。钢铁主营业务收入2300亿元以上;钢材深加工1000万吨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

(5)石油和盐化工产业链:以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化工新城,重点发展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中间体、化纤原料、工程塑料等产品,圈内其他区域重点发展塑料包装、塑料建材、工程塑料制品、土工合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产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深加工产业园区,初步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链。孝感、潜江等市以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为导向,重点发展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构建盐化工产业链。

到2012年,形成炼油850万吨、乙烯80万吨及乙烯主要衍生物产品150万吨;制盐900万吨、纯碱183万吨、烧碱105万吨、氯气84万吨、聚氯乙烯34万吨能力。石油及盐化工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

(6)纺织服装产业链:提升企业设计研发能力,进一步壮大棉纺和服装两大主体行业,大力发展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加快发展无纺布及服装辅料等。借助荆州印染工业园突破印染瓶颈。圈域内各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四大特色板块,五大企业集群,六大产业密集区,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综合竞争力。

到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纱90万吨、坯布20亿米、印染布5亿米、服装5亿件,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

(7)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船舶、发电和输变电、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激光加工设备、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环保设备、模具制造业为重点,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和成套供应的能力,提高数字化、光机电一体化、成套化、连续化和本地化制造水平。以武汉为龙头打造各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群。

到2012年,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以上。

(8)生物及新能源产业集群: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江夏庙山、葛店开发区为核心,辐射形成包括武汉、鄂州、黄冈、黄石、潜江、天门等在内的武汉城市圈生物产业中心聚集区。突出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加快生物制造业的发展,积极引导生物技术在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培育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和支持发展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节约和替代石油的技术及产品,推进秸秆、垃圾、工业余热余压及可燃放散气综合利用发电等,补充和替代武汉城市圈内常规能源,形成新能源技术和产业体系。

到2012年,力争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

(9)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构筑以武汉市为主体的软件及服务外包基地。着力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提高软件技术开发水平,加快壮大软件产业规模,重点发展我省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出口外包业务、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嵌入式软件产品,大力引进和发展信息服务外包业务等。

到2012年,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10)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努力将武汉城市圈建成为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重点发展“五大优势文化产业”,即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娱演艺业、网络文化业、动漫产业。

2012年圈域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6%。

(11)区域金融中心:以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为主要目标,大力加强和完善向周边城市辐射服务的功能和渠道,在武汉城市圈内构建一个具有较强融资和国际结算能力,集银行、证券、保险、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型、网络化的圈域性金融体系。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目录 1、总则 (2) 2、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编制内容 (4) 3、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编制内容 (6) 4、附件 (11)

1、总则 1.1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力,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结合武汉市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要求,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及远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市域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1.3 为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合理衔接规划管理工作,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分级编制、分级审批、分级管理、分级调整”的原则,以《武汉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确定的控规编制单元和控规管理单元两层地域划分为载体,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控规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以下简称控规细则)两级规划控制体系。 控规导则是以落实武汉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目标,以控规编制单元为载体,对区域功能、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市、区级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作出进一步规划控制、直接指导控规细则的编制;控规细则以落实控规导则为目标,以控制管理单元为载体,对单元内主导属性、整体控制指标、居住区级各类设施进行控制,直接指导规划咨询编制,满足规划管理的要求。 1.4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合理解决规划刚性和弹性,控规导则和控规细则的控制内容均分为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两部分。强制性内容是刚性内容,审批、调整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可以直接指导规划管理的内容;指导性内容是弹性内容,必须经过进一步规划论证才能指导规划管理,调整必须符合规划合理性的内容。 1.5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采取实线控制和虚线控制的方式进行用地控制。 实线控制是指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法定文件附图中用实线划定,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均不得作出更改。 虚线控制是指进行虚线控制的用地,对地块的位置、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作出更改,但其边界形状可根据具体方案略作调整。 1.6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符合本规程以及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课件资料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2013-05-04 23:35:41) 转载▼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 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9.5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标签: 铺镇 形态 快速路 县城 第三极 分类: 发展经济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5日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获奖年份: 2000 所获奖项:一等奖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1998 年全市下辖七个中心城区和市郊六区,93 个街道, 34 个乡, 59 个建制镇。市域土地面积8467.11 平方公里,总人口 731.79 万,按非农业人口比重计,城市化水平达到58.55%。 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重要交通通信综合枢纽,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华中地区最 大的内外贸、科研和教育中心。 武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城市建设依托特殊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 水相间,河湖密布”的独特空间形态。 规划期限: 1996 年至 2020 年,近期为2000 年,中期为2010 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 叶。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并包 括市域内其他重点规划发展的地区,面积为 3086 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进一步把武汉建成为城 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在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动态人口模型,预测到2020年,武汉市市域常住人口将增加到970 万,而全市耕地只能容纳200 万农业人口,因此需要容纳的城市 常住人口将达到770 万,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0%以上,其中,至201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 高到 70%。 至 2020 年,规划主城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由1996 年的 355 万人增加到505 万人,其中,至2010 年为 415 万人。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并执行适当偏紧的政策,规划至2020 年,主城用地规模由1996 年的 264 平方公里增加到427.5 平方公里,其中,至2010 年为 343.3 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为满足规划期内人口、社会、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规划突出建设现代化生 态城市和高效能城市的目标,综合考虑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分布的优化、交通体系的完善、生态框架的建 立、园林绿地建设、环境保护、空间景观环境控制等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实施综合调控, 建立一个开放型、充分体现滨水城市特点的城市总体空间构架和相适应的自然生态构架。 年份城市常住人口(万人)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Km2)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 m2/人) 1996年 355 379 264.02 69.6 2000年 365 395 281.2 71.2 2005年 390 426 311 73 2010年 415 458 343.374.9 2015年 435 488 390.480 2020年 450 505 427.584.7 一、合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在规划期内,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 以主城为核心,由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 个重点镇为支撑的武汉城镇地区。 二、建立灵活均衡的主城布局结构 主城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以江河湖山等生态走廊为主的分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2010-2020) 1、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规划区:宝鸡规划区范围为宝鸡市辖区,面积为3574平方公里。 2、城市发展总目标 规划期内,将宝鸡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现代化特大城市。 3、市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410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425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2%,城

镇人口为265万人。 4、城市性质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5、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15万人,年均增长3.5%,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5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年均增长3.0%,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0平方米。 6、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带一轴五组团”。 一带:为渭河沿线的东西向城市发展带,串联市级商业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物流会展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一轴:为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南北向拓展轴,串联市级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体育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五组团:为福谭组团、金渭组团、代马组团、陈仓组团和蟠龙组团。 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形成“双十双环一节点”的城市交通骨架,即:陇海线与宝中—宝成线形成了铁路十字骨架,铁路内环衔接;连霍线与宝平—宝汉线形成了公路十字骨架,公路外环过境;凤翔田家庄支线机场空运集散点。 考虑宝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形态,以及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预期,规划1条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走向基本沿东西向发展主轴布设,同时串联渭河两岸。快速公交系统(BRT)由5条走廊构成,总长78.3公里。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8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工程 一、三镇绿岛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武汉主城区(三镇规划建成区)。 建设目标:在进一步完善建设现有森林绿地的基础上,在主城区新建市内公园48处,新建公园的绿地布局适度集中,以乔木树种为主,形成森林小片林;结合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对主城区的学校、机关单位和厂区进行系统的绿地规划和布局,在繁华街区、居民区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这样与主城区向外辐射的八条出口公路两侧森林景观绿化带建设相结合,将主城区的森林绿地连成一体,形成“绿岛镶三镇、绿带连两江”的格局,实现“绿满三镇、城在林中”的基本目标,从而全面提升主城区森林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建设内容 1、继续完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东湖风景区及解放公园、中山公园等18个城中公园的绿化建设,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通过补植和改造进行树种调整,以进一步丰富森林植被类型,全面提高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使其成为“三镇绿岛”的主体。 2、新(续)建后湖、汉水等48个公园(广场),规划建设面积共2689.76公顷。其中汉口城区12处,计619.63公顷;汉阳及武汉经济开发区13处,计1111.74公顷;武昌及东湖开发区23处,计958.39公顷。在园内增设体育、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具有绿色掩映的生态休闲空间。 3、新建城中森林小片林11处,建设小森林面积25.25公顷。 二、两江四岸风光带及堤防林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长江、汉江两江四岸及其支流堤岸(含支流)。 建设目标: 1、两江四岸风光带:两江四岸是武汉主城区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带,也是最有江城特色的地段,特规划在穿越主城区的长江和汉水的两江四岸建设绿色风光带,通过建设以绿色植被为主体的江滩风景林和防护林,使主城区两江堤岸得到更好的保护、江岸景观得到改善,从而为两江四岸构筑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休憩游乐的空间和观赏两江风光的窗口。 2、远城区堤防林:武汉市全境都属长江流域,长江、汉水及其在市境内的一级支流堤岸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试行)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 第十一条规划评估成果报备案后,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 (二)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三)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四)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五)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城市规划的主要图纸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 2. 3.附件 (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构成如下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包括文本和图纸两大部分。 1.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的内容要求 (1)总则:制定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2)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a.各种使用性质用地的适建要求; b.建筑间距的规定; c.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 d.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e.容积率奖励和补偿规定; f.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g.有关名词解释; h.其他有关通用的规定。 (3)地块划分以及各地块的使用性质规划控制原则、规划设计要点; (4)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后者是参照执行的。 a.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用地性质; b)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 c)建筑控制高度; d)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 e)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 f)交通出入口方位; g)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b.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人口容量(人/hm2); b)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 c)建筑色彩要求; d)其他环境要求。 2.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的内容要求 (1)位置图,图纸比例不限; (2)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分类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分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必要时分别绘制; (3)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 (4)地块划分编号图,图纸比例1/5000,标明地块划分界线及编号(和文本中控制指标相对应); (5)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图纸标绘以下内容 a.规划各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指标; b.规划保留建筑; c.公共设施位置; d.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形、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下载)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 时间:2006-07-28 【编者按】未来的武汉城市圈究竟是什么样?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何种作用?昨日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一部长达140多页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以下简称《规划》)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这份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编制的《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规划》经进一步修订后,不久将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本报今日择其要点予以报道,以飨关心城市圈建设的各界读者。 ★“中国弓”的发力点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题委托单位: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参加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1.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前言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罗清泉省长、周坚卫、李春明两位副省长的直接过问与指导下进行的。2004 年7 月,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罗清泉省长的批示,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的联合课题组。 《规划》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规划》的集中调研工作从2005 年4 月中旬开始,至5 月底结束。2005 年7月1日,省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并对《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2005 年10 月初,课题组对各单位承担的《规划》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005 年11 月~12 月,城市圈办公室

将修改后的《规划》总报告第二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3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2006 年1~2 月,课题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于3 月初再次将修改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2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6 年4 月进行了第三次较大的修改。2006 年5 月15 日,在湖北省黄冈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罗清泉省长、周坚卫常务副省长、李春明副省长及省政府所属的30 多个厅、委、局负责同志和武汉城市圈所属9 市市长,听取了课题组长所作的《规划》要点汇报。省领导对《规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抓紧进一步完善和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及时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006 年7 月29 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持,邀请由吴良镛院士、吴传钧院士、邹德慈院士、叶大年院士及陆大道院士等15 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最终结论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创新性强,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规划研究成果。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评审专家们一致通过评审。”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市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并通过整合、协调,以及

最新《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五) 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六) 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措施。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七) 附则 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规划图纸 (一) 供水现状图 (二) 水源规划图 (三) 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图 (四) 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 (五) 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 (六) 配水管网最大时平差图 (七) 配水管网最大时加消防时平差图 (八) 分期建设规划图 三、附件 (一) 说明书 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二) 基础资料汇编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模板】

附件: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工作,提高规划成果质量,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河北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现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制定如下标准: 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 其中,附件中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纲要技术审查会审查意见、规划公示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市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意见、规划修编大事记、规划编制单位内部技术审查会纪要,以及其它相关会议的记录文件。 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一律采用A4纸规格装订,规划图纸一律按照A3纸规格成图,并折叠成A4纸规格装订。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在文本中明确,并采用黑体字加下划线表示。 二、总体规划成果审查的主要内容 凡提请省规委会、政府常务会审议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完成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城市政府应当组织编写专门的汇报材料,并制作PPT(幻灯片)形式的多媒体汇报稿。设区市按照20分钟汇报时间准备,县级市按照15分钟准备。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城市定位 在简要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规划修编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明确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

1、明确市域城镇发展战略,分析城镇化发展现状,提出规划到2010年、2020年市域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2、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明确城镇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3、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垃圾处理、防灾等重大基础设施网络以及重要的社会服务设施,提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4、提出市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的范围。 5、县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还应当编制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专章,确定市域村庄发展的控制原则和措施,提出村庄空间布局调整和用地整合的意见,明确市域现状及规划调整后的村庄数量。 6、区别不同情况,有的城市还应当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增加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的专章。 (三)中心XX区规划 1、分析中心XX区用地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2、确定中心XX区规划到2010年、2020年的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3、确定中心XX区的总体布局结构,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 4、确定城市各类用地的布局。其中,居住用地规划统一调整为居住用地和住房建设规划,要明确住房保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分别提出2010年、2020年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规模、居住人口和用地布局。提出XX区内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改善的目标、措施和步骤。 5、确定中心XX区公共设施规划布局,提出城市中心的位置和规模,统筹安排行政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商业中心、科研教育中心等主要公共设施布局。 6、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策略,明确城市道路网结构,提出主次干路和支路的路网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等规划指标。明确城市主干路功能和城市对外交通联系。 -2-

总体规划图则一般要求

4 用地分类和计算 4.1用地分类 4.l.l 针对各地在编制镇规划时,用地的分类和名称不一,计算差异较大,导致数据与指标可比性差,不利于规范规划和管理工作,本标准统一了用地的分类和名称,共分9大类、30小类,这一分类具有以下特点: 1 概念明确、系统性强、易于掌握。 2 既同城市用地分类方法大致相同,又具有镇用地的特点。 3 有利于用地的定量分析,便于制订定额指标。 4 既同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的精神一致,又同各地编制的镇规划以及制订的定额指标的分类基本相符。 以下就使用中的几种情况加以说明: 1 土地使用性质单一时,可明确归类。 2 一个单位的用地内,兼有两种以上性质的建筑和用地时,要分清主从关系,按其主要使用性能归类。如工厂内附属的办公、招待所等,则划为工业用地;如中学运动场,晚间、假日为居民使用,仍划为中学用地;又如镇属体育场兼为中小学使用,则划为文体科技用地小类。 3 一幢建筑内具有多种功能,该建筑用地具有多种使用性质时,要按其主要功能的性质归类。 4 一个单位或一幢建筑具有两种使用性质,而不分主次,如在平面上可划分地段界线时分别归类;若在平面上相互重叠,不能划分界线时,要按地面层的主要使用性能,作为用地分类的依据。 为适应镇区规划深度的要求,规定了将9大类用地按项目的功能再划分为30小类。4.1.2 关于用地的分类代号的使用规定。类别代号中的大类以英文同(近)义词的字头表示,小类则在字头右边附加阿拉伯数字表示,供绘制图纸和编制文件时使用,也便于国际交流。4.1.3 表4.1.3用地的分类和代号,对各类用地的范围均作了明确规定。现就有关用地分类的一些问题说明如下: 1 关于居住用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