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健康标准修订版

中医健康标准修订版

中医健康标准修订版
中医健康标准修订版

中医健康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医健康的标准

大多数人每年都会做体检,但有时身体明明有不适之感,而检测指标却显示正常。这时,不妨用中医的健康标准审视一下自己。此标准简便易行,多是生活原则,可供判断健康状态。以便防微杜渐,及早治疗。

第一个:睡眠好,一觉到天亮。这是各脏腑功能协调平衡的表现。若睡眠出了问题,可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得知何脏何腑欠佳。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胆经当令,此时失眠是胆出了问题,需要调理胆;凌晨1点至3点是肝经当令,此时失眠是肝不正常,需要调理肝;凌晨3点至5点是肺经当令,此时失眠是肺出了问题,需要调理肺;而整夜失眠是心脏出了问题,需要调理心。曾经听一明中医讲: 晚期肝癌,在患者确诊肝癌前两年就会有凌晨1点至3点失眠(肝经当令说明肝有问题)的经历。如果在发现此一时段失眠时就及时调理肝脏。此人就不会得肝癌了(治未病)。还有,每晚最晚11点入睡。这是因为肝经胆经(晚11点至凌晨3点)晚间要为身体排毒,所以必须睡,如果一定要熬夜处理工作,就凌晨3点起床处理。再

有,每天早上6点起床,因为早上是阳气生发的关键时刻。起晚了一天没精神。而中午最好休息15分钟左右,这叫“子午觉”。

第二个:是胃口正常。所谓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饮暴食,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不是吃了很多。这表现为脾胃的中焦后天之本的功能正常(也与肝胆大小肠相关)。关于饮食,《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我们人都该吃什么,看看我们的牙齿。我们只有4颗尖牙(尖牙是吃肉食的,老虎都是尖牙),8颗门牙(门牙是切割蔬菜水果的),剩下大多是磨牙(磨牙是吃五谷的,如牛羊都是磨牙吃草)所以,人应该以吃五谷(稻黍稷麦菽)为主,蔬菜水果次之,少吃肉食!其次,水果的营养价值不太多,且大多属于凉性食物,脾胃虚寒的人一定少吃或不吃!(蔬菜的营养价值基本可以取代水果)。龙眼,荔枝,桂圆,桃子是温热性水果,也可补血。脾胃虚寒的判定: 不爱喝水,若喝喜欢喝热水。再者,现在人们大都喜欢补益,但药补不如食补,主要因为食物营养相对容易被人体吸收。比如,补钙,许多人吃了钙片后得了膀胱结石,肾结石(临床中医的经验)说明钙片不易

被人体吸收。相对而言,黑芝麻,虾皮,骨头汤可以补钙且易于吸收。关于疾病,《黄帝内经》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表明即使生重病时只要有食欲,病还是有希望救治的。得病时即使是感冒这种小病,也要吃清淡的。得病时不能吃补品,健康恢复时再吃补品!因为,得病时脾胃是虚弱的,消化不了肉食及补品。还有,“思(虑)伤脾”,应时刻保持心境平和。

第三个:每天早上排便(中医“子午流注”讲早上5点至7点是大肠经当令,是一天排大便的时间)。正常大便为“香蕉便”(不干不稀)。异常大便分便秘和腹泻。便秘分热秘,冷秘,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等,每种便秘都有相应药方治法,因此便秘不可轻易服泻药。腹泻则分为热痢和寒痢,同样需服用不同处方。另外,减肥茶通常是泻药,长服伤阳气。再者,汗液和大小便都是排出体内垃圾毒物的渠道。比如,以前小孩会长热疮是向外排毒。现在抗生素,输液等把毒素都推向体内,因此癌症,疑难杂症多起来了。

第四个:正常的小便应是淡黄且清澈。色黄为内热,色白为内寒。夏天出汗,小便会少一些。现今提倡多喝水,但应因人而异!有些人脾虚湿盛(不渴不喜喝水)说明他们水液代谢慢。此类人多喝水后容易在体内形成积水,水毒,应先调理脾胃(健脾祛湿)后自然想多饮水。还有,喝水时应缓缓而饮,大口狂饮也会使体内形成积水。病理小便分小便不利,小便频数,小便混浊等等。若小便不利(即喝得多尿的少),可能形成水肿,水湿内停等疾症,需要以利小便方式排除体内废水;如果小便频数,最常见的是肾阳不足,气化不利,可用温阳利水方法调理;至于小便混浊,属于中医“淋病”,可服用相应处方治疗。

第五个: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你在哪里,永远都是头面身体冷,手脚温热。这表现为阳气的充足。但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永远都是手脚冰凉的,夏天凉,冬天更凉,照样拼命喝凉茶、喝冰饮料。心脏是身体热能的来源,手脚冰凉是心阳不足的表现;心脏和小肠相表里(关系密切,心脏把热量传输部分给小肠),心脏负责手的温热程度,小肠负责脚的温热程度。许多心脏病人长年手脚冰冷,特别是脚。调理后使手脚

温热了,得病的几率就少了。至于增加心阳方法,一是“适合个体”的运动(虚弱人和老人适合静功);其次,艾灸是温阳的好方法;再次,一些西药是损伤心阳的。

第六个:男人女人都有,叫做早上的阳反应。女人早上起来的时候,乳房很敏感,男人阴茎会勃起,也叫晨勃反应。一般男人到了十几二十岁都会有正常反应,到了五六十岁就没有了。因为它表示着你体内的阳气充足。

第七个:大多时心情愉悦。这往往是身体脏腑机能健康的结果。同时,身体健康也需“首要”养心!保持心境平和是健康的第一要务。《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相反,时时愤怒,抑郁(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不舒则会病魔缠身。比如: 一位亲戚的朋友在孩子过世后长期悲伤忧愁,后得了乳腺癌(此病病因就是情绪不佳)其实,许多疑难杂症和癌症都与情绪问题直接相关!所以,当意识到自己情绪不佳时,应及时调节情绪。许多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心境豁达”。如果身边没有啥事令你开心,却是事事不顺,压力山大,也请调整自己为“心境平和”——或许这样并不容易,但想想心境平和会使你远离医院,这也是件值得开心的事。

时时以以上健康标准衡量自己。大凡身体不适之时在看医生之前,不妨先自己对照一下,你缺少了哪个标准。然后找医生服了药后,这些标准是否有改善,以此来作为自己判断疗效的方法,也作为选取医生的标准。如果服药后,与上述标准都符合了,那就说明你的病完全好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