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装┊┊┊┊┊订┊┊┊┊┊线┊┊┊┊┊┊┊┊┊┊┊┊┊

摘要

本课题研究以低压电网无功补偿改造为背景,研制了一种360KVAR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该装置以实时的电网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动态补偿的方式,投切、分段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限制涌流,补偿断电源功率因数不低于0.95,自动补偿电网中的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从而提高电网的负载能力和供电质量。

装置采用JKL2B—12系列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取样物理量为无功电流,交流采样抗电网高次谐波干扰,提取基波电力参数控制投切电力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电容器接触器则采用CJ19-63/21系列,该接触器带有抑制涌流装置,能有效的减少合闸涌流对电容的冲击和抑制开断时的过电压。

关键字:无功补偿,低压,控制器,接触器,电力电容器

┊┊┊┊┊┊┊┊┊┊┊┊┊装┊┊┊┊┊订┊┊┊┊┊线┊┊┊┊┊┊┊┊┊┊┊┊┊

Abstract

What this article studies is based on the alteration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f low voltage, then developed a 360KVA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The device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grid in real time,the use of dynamic compensation based on the way when cutting, subsection, throwing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state regulations limit inrush current, power factor compensation off power not less than 0.95 automatically compensate reactive power loss in the grid, improving power factor, reduce line loss, so as to improve the load capacity and power supply quality.

Device uses JKL2B - 12 series of reactive power automatic compensating controller, sampling parameters for reactive current power resistance, ac sample HHG interference, extraction base wave power parameter control electric power capacitor to cast cut increase power factor. Capacitor contactor has adopted CJ19-63/21 series, this contactor with reject inrush current device,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mpact of capacitance gushed off when open circuit and inhibition of overvoltage.

Key words: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low voltage,controller,contactor, electric power capacitor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装┊┊┊┊┊订┊┊┊┊┊线┊┊┊┊┊┊┊┊┊┊┊┊┊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装┊┊┊┊┊订┊┊┊┊┊线┊┊┊┊┊┊┊┊┊┊┊┊┊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1章绪论 (5)

1.1 研究背景 (5)

1.2 无功补偿的发展状况 (5)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7)

第2章无功补偿的原理 (9)

2.1 无功补偿的原理 (10)

2.2 低压电网中的几种无功补偿方式 (12)

2.3 确定补偿容量的几种方法 (12)

2.3.1从提高功率因数需要确定补偿容量 (12)

2.3.2 从降低线路有功损耗需要来确定补偿容量 (13)

2.3.3 从提高运行电压需要来确定补偿容量 (13)

2.4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14)

2.4.1 按投切方式分类 (14)

2.4.2 控制器的选型 (16)

2.4.3电容器投切开关的选型 (17)

2.4.4电容器的选型 (18)

第3章 360kVar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设计 (19)

3.1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功能要求 (19)

3.2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图 (20)

3.3 控制器 (22)

3.4 接触器 (24)

3.5 电容器 (26)

3.6 电抗器 (27)

3.7 控制策略 (27)

3.8 投切方式 (28)

3.9 装置接线图 (28)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装┊┊┊┊┊订┊┊┊┊┊线┊┊┊┊┊┊┊┊┊┊┊┊┊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的电网,特别是广大的低压电网,普遍存在功率因数较低、电网线损

较大的情况。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众多的感性负载用电设备设计落后,功率因数较低。比如我国的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占全部发电量的70%,而由于设计和使用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往往较低,一般约为70

.0

cos=

φ。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无功补偿节能技术,对提高电能质量和挖掘电网潜力是十分必要的,世界各国都把无功补偿作为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电网功率因数和补偿深度来看,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因此大力推广无功补偿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从以下数据,我们也能看出发展无功补偿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2007年,我国年总发电量为32559亿千瓦时,统计线损率为8.77%,但是这个数字没有包含相当大的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的输电线损及0.38千伏的低压电网线损。据报道,估计实际的统计线损率约为15%,即2007年全国年线损量约为4800亿千瓦时。设全国的理论线损与统计线损相一致,其中可变线损约占理论总线损的80%,则年可变线损电量约为3900亿千瓦时。设当前全国电力网总负荷的当前功率因数85

.0

cos=

φ,采用无功功率补偿后,把电力网总负荷的功率因数提高到

95

.0

cos=

φ,则每年可以降低线损约为390亿千瓦时,按0.5元每千瓦时计,价值约为185亿元。设2007年全国电网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000小时,则电网的最大负荷约为2亿千瓦,当用无功功率补偿法把功率因数85

.0

cos=

φ,提高到95

.0

cos=

φ,全国电网需总补偿容量约为0.58亿千瓦。当前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设备主要为电力电容器,设无功补偿设备每千瓦的平均综合造价为50元,则全国无功补偿装置的总投资约为29亿元。应当指出,节省240亿千瓦时约相当于一座400万千瓦火电厂的年发电量,而建一座400万千瓦的火电厂需综合费用约为300亿元,同时每年需燃烧煤

约为1200万吨,每年产生

2

CO,

2

SO等有害物质约为600万吨。由此可见,产生相同的电力,无功补偿的费用约为新建电厂费用10%,而且无功补偿设备的费用仅需两个月的无功功率补偿的将损节电费用即可全部收回。

综上所述,无功补偿不仅具有如上所述的节省投资、节省电力、节省燃煤及污染等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设备的供电能力,改善电压质量,减少用户电费开支,延缓用户的增容改造等作用。

1.2 无功补偿的发展状况

近20年来,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发生的由电压稳定和电压崩溃引发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持续了短短72 小时的8.14 美加大停电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这次事故提醒人们,电网运行要有足够的无功备用容量,无功不能靠远距离传输,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必须制定统一的法规以激励独立发电商和运营商从维护整个系统安

┊┊┊┊┊┊┊┊┊┊┊┊┊装┊┊┊┊┊订┊┊┊┊┊线┊┊┊┊┊┊┊┊┊┊┊┊┊

全性的角度提供充足的无功备用。在我国也曾多次发生电压崩溃事故,如1993 年和1996 年南方电网的几次事故,这些事故都促使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以维持电网稳定。

早期的无功补偿装置为并联电容器和同步补偿器,多用在系统的高压侧进行集中补偿。至今并联电容器仍是一种主要补偿方式,应用范围广泛,只是控制器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同步补偿器的实质是同步电机,当励磁电流发生改变时,电动机可随之平滑的改变输出无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好处。但同步补偿器成本高,安装复杂,维护困难,使其推广使用受到限制。

随着近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无功补偿技术也随之发展。在第一个工业用晶闸管出现之前,电子半导体由于功率过小,在直流传动,交流传动,电磁合闸,交流不间断电源和无功补偿等领域内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推广使用。晶闸管的出现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并以此为起点,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电力电子器件不断问世,由此引发了众多行业的变革,如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蓬勃发展。同样电力电子技术对无功补偿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发展锲机。

无功补偿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结合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是作为投切电容器的开关。因为电力半导体开关的响应时间短(PS级),所以能够选择电容的投切角度,实现零电压投切,避免了涌流的产生,提高了电容器使用的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现代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中的输出回路就引进了该项技术。

2.是作为无功输出的调节开关。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高开关频率,使其能够方便地控制电容器电流的导通角,从而实现无功的连续调节,快速跟踪负载无功的变化。静止型无功补偿器是其中的代表。

3.是引入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将变流器作为无功电源来调节无功的输入和输出,起到补偿负载无功的作用。经常用的是静止调相机和有源滤波器。

由无功补偿源在主电路回路中连接方式的不同,无功补偿器可分为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种结构。依据电力电子技术在无功补偿中应用的方式不同,现代无功补偿装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TSC (Thyristor Switched Cpacitor)型无功补偿装置,它属于并联型无功补偿装置。主回路如图1-1所示,是由多台电力电容器并联以及由可控硅构成的执行机构组成。装置根据无功电流的大小来决定投入电容组数。由此可见TSC的无功调节是有级的,它无法连续的输出无功,这使其在使用中存在合理选择电容,适当分级的问题。但它的优点也明显,即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电容器利用率高,使用中不存在谐波污染等。

2.FC - TCR( Fixed capacitor-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型无功补偿装置,它属于并联型无功补偿装置。其主回路如图1-2所示。FC-TCR方式是用双相可控硅的相位控制,调整电抗器的电流,从而调整无功功率的方式。当以电压零相位为基准时,调节TCR中的可控硅的引燃角α。α可以从0

90到0

180范围内变化。补偿器的电流

┊┊┊┊┊┊┊┊┊┊┊┊┊装┊┊┊┊┊订┊┊┊┊┊线┊┊┊┊┊┊┊┊┊┊┊┊┊

L

C

i

i

i+

=,此电流可随α角的变化而变化为感性或容性,这样就改变了FC-TCR的无功功率,并可连续均匀的调节。由于TCR中除可控硅全导通或关断之外器电流都是非正弦的,所以它是一个电流谐波源,对电网有一定的危害。该装置在电容和电感之间形成无功损耗,电容利用率低并且电抗器体积较大,成本高。

Ic

U

C1C2C3

1.1 TSC 型无功补偿装置主回路

L

I IL

图1.2 FC-TCR型无功补偿器的主回路

3.静止调相机ASVC (Advantage Static Var Compensator),属于串联型补偿器。它由于输出电压可超前或滞后系统电压,因此可以和系统进行有功、无功之间的交换。它可以连续调节无功,并且能够抑制谐波,补偿特性较好。但该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制造和维护都不便,成本高等问题,不便在全国推广使用。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当前,在农网、城网改造建设中都需要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更广泛地应用于工矿、医疗、科研、企业、油田、煤矿、港口、居民小区、公用设施等需要低压无功快速补偿的电力用户。采用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是节能降损、改善电网电压质量最方便、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安装方便、建设周期短、造价低、运行

┊┊┊┊┊┊┊┊┊┊┊┊┊装┊┊┊┊┊订┊┊┊┊┊线┊┊┊┊┊┊┊┊┊┊┊┊┊维护简便、自身损耗小。

本文正是基于马钢耐火材料公司的供电系统的特点和改造工程低压无功补偿电控柜项目的技术要求,设计一种以接触器为投切开关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具有较高的经济适用性。根据采用接触器投切的方法,并设计出低压无功补偿器的电容器和电抗器,设计三相电容器保护,设计出电容器、限流电抗器参数等。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发展应用现状作一概括性的介绍;

第二章介绍了无功功率补偿的相关理论,包括无功功率补偿的几种基本方式,确定补偿容量的方法以及低压无功功率装置的选择等等;

第三章给出了低压无功功率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对各个功能模块所实现的功能和设计方案作详细的介绍。

┊┊┊┊┊┊┊┊┊┊┊┊┊装┊┊┊┊┊订┊┊┊┊┊线┊┊┊┊┊┊┊┊┊┊┊┊┊

第2章无功补偿的原理

电力网中的变压器和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做的。磁场所具有的磁场能是由电源供给的。电动机和变压器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磁场,在一个周期内吸收的功率和释放的功率相等,这种功率称为感性无功功率。接在交流电网中的电容器,在一个周期内上半周的充电功率与下半周的放电功率相等,这种充电功率叫做容性无功功率。所以无功功率被使用于建立磁场和静电场,它存储于电感和电容中,通过电力网往返于电源和电感、电容之间。无功功率在电力网元件中流动,将会在电力网元件中引起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降低电网的电压质量,增加电网的线损率。

I1

S1

R X I2

S2

U2

U1

图 2. 1 局部电力网的等值电路图

由局部电力网的等效电路图2.1可知,电力网中由于无功负荷而带来的电

压损耗U

?的计算公式为:

C

U

X

Q

R

P

U

X

Q

RP

X

I

R

I

U

U

U2

2

2

2

2

2

2

2

1

sin

cos

+

+

=

?

+

?

=

-

=

??

?

式中:

C

U——电网的额定电压

2

U——元件的末端电压

?——电网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差角

R X——电网中元件的等效电阻和电抗

2

P

2

Q——元件末端的有功负载和无功负载

由上式可知由负荷的无功功率

2

Q在元件引起的损耗

X

U

?的计算公式为:

C

X U

X

Q

U2

=

?

而由负荷的有功功率

2

P在元件中引起的电压损耗的计算公式为:

C

R U

R

P

U2

=

?

可见的元件电阻小于电抗的电网中,无功引起的电压损耗占主要部分。

┊┊┊┊┊┊┊┊┊┊┊┊┊装┊┊┊┊┊订┊┊┊┊┊线┊┊┊┊┊┊┊┊┊┊┊┊┊

电网中的线损公式如下:

)

(

)

(

3

2

2

2

2

2

2

2

1

jX

R

U

Q

p

jX

R

I

S

S

S

C

+

+

=

+

=

-

=

?

式中:jQ

P

S+

=

1

1

2

2

2

jQ

P

S+

=,

其中有功线损P

?的计算公式为:

2

2

2

2

2

2

1

C

U

Q

P

P

P

P

+

-

=

?R,

这其中由于无功功率在电网中流动而引起的有功线损

Q

P

?的计算公式为:

R

U

Q

P

C

Q2

2

2

?

由上述分析可见,要减少电力网中的电压损耗和电网的线损率,提高用户端的

电压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减少电力网元件中的无功传输,可以从提高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和进行无功补偿两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2.1 无功补偿的原理

将电容器和电感并连在同一电路中,电感吸收能量时,正好电容器释放能量,而电感放出能量时,电容器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就在它们之间交换,即感性负荷(电动机、变压器等)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电容器所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因此,把由电容器组成的装置称为无功补偿装置。此外,同步电动机等也可以作为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的作用和原理可由图2.2来解释:

设电感性负荷需要从电源吸取的无功功率为Q,装设无功补偿装置后,补偿无功

功率为

C

Q,使电源输出的无功功率减少为

C

Q

Q

Q-

=',功率因数由?

cos提高到?'

cos,视在功率S减少到S'。

图2. 2 无功补偿原理示意图

视在功率的减少可相应减少供电线路的截面和变压器的容量,降低供用电设备的

┊┊┊┊┊┊┊┊┊┊┊┊┊装┊┊┊┊┊订┊┊┊┊┊线┊┊┊┊┊┊┊┊┊┊┊┊┊投资。例如一台1000千伏安的变压器,当负荷的功率因数为0.7 时,可供700千瓦的有功负荷,当负荷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时,可供900千瓦的有功功率。同一台变压器,因为负荷的功率因数的提高而可多供200千瓦负荷,是相当可观的。

)

(

)

(

2

2

2

jX

R

U

Q

Q

P

Q

j

P

S C+

-

+

=

?

+

?

=

?

可见,因采用无功补偿措施后,电源输送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相应的也使电网和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的下降,从而提高了供电效率。

由电压损耗计算公式

U

X

Q

Q

PR

U C

)

(-

+

=

?

可知,采用无功补偿措施后,因通过电力网无功功率的减少,降低了电力网中的电压损耗,提高了用户处的电压质量。

并联电容器的无功补偿作用和原理,也可以用图2.3加以说明。

I

I

U

图2.3 并联电容器的补偿电流向量图

图中的用电负荷总电流I可以分解为有功电流分量

P

I,和无功电流分量

Q

I(电感

性的)。当并联电容器投入运行时,流入电容器的容性电流

C

I与

Q

I方向相反,故可抵

消一部分

Q

I使电感性电流分量

Q

I降低为

C

Q

Q

I

I

I-

=

',总电流由I降为I',功率因数也由?

cos提高到?'

cos。这时,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全部由补偿电容供给,电网只需供给有功功率。

根据第一章的有功电流)

(t

I

R

与无功电流)(t

I

X

的定义,还可以用图2.4理解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作用与原理。

设负荷实际吸收的电流为)(t

I,为了使输电线路上流过纯有功电流)

(t

I

r

,则需要在负荷端接入一个无功补偿器,补偿器提供的电流为)

(t

I

C

,则

)(

)(

)(t

I

t

I

t I

c

r

+

=

这里的)

(t

I

c

就是无功电流)

(t

I

X

,这就是电力系统中进行无功补偿的要点。这是

┊┊┊┊┊┊┊┊┊┊┊┊┊装┊┊┊┊┊订┊┊┊┊┊线┊┊┊┊┊┊┊┊┊┊┊┊┊完全的补偿,线路上的电流)

(t

I

r

是为产生负载实际功率(平均功率)而携带能量最小的电流,因而在线路上造成的损失是最小的。此时,)

(t

I

r

的波形和)

(t

U相同,即电压和电流的相位相同。

)(t

I

C

)(t I

)(t

U

图2.4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原理图

2.2 低压电网中的几种无功补偿方式

广大市电低压电网处于电网的最末端,因此补偿低压无功负荷是电网补偿的关键。搞好低压补偿,不但可以减轻上一级电网补偿的压力,而且可以提高用户配电变压器的利用率,改善用户功率因数和电压质量,并有效降低电能损失。低压补偿对用户及供电部门都有利。

低压无功补偿的目标是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通常采用地方式有三种: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

随机补偿就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联,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共同投切。随机补偿地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止运补偿装置也退出,不需要频繁调整补偿容量。且具有投资少,配置灵活,维修简单等优点。为防止电机推出时产生自激过电压,补偿容量一般不大于电机的空载无功。

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有很多的低压配电网中的变压器,尤其是农网配电变压器,普遍存在负荷轻的现象。在负荷时接近空载,此时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无功是电网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随器补偿由于补在低压侧,可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且连线简单,做到无功地就地补偿。

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补偿电容器组的固定连接可起到相当于随器补偿的作用,补偿用户的固定无功基荷;可投电容器组用于补偿无功峰荷部分。由于用户负荷有一定的波动性,故推荐选用自动投切方式。此法对电容器的保护比前二种要更可靠。

上述三种补偿方式均可对特定种类无功负荷实现“就地平衡”的无功补偿,降损节能效果好。

2.3 确定补偿容量的几种方法

2.3.1从提高功率因数需要确定补偿容量

设电网的最大负荷月的平均有功功率为

pj

P,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

1

cos?,补偿后

的功率因数为

2

cos?,则所需要的补偿容量

c

Q的计算公式为:

)

(

2

1

?

?tg

tg

P

Q

pj

c

-

=

┊┊┊┊┊┊┊┊┊┊┊┊┊装┊┊┊┊┊订┊┊┊┊┊线┊┊┊┊┊┊┊┊┊┊┊┊┊

若要求将功率因数由

1

cos?提高的

2

cos?而小于

3

cos?,则补偿容量

c

Q计算为:

)

(

)

(

3

1

2

1

?

?

?

?tg

tg

P

Q

tg

tg

P

pj

c

pj

-

-

2.3.2 从降低线路有功损耗需要来确定补偿容量

设补偿前线路中的电流为

1

I,相应的有功电流为

1r

I,无功电流为

1x

I,补偿无功Q

后线路中的电流为

2

I,相应的有功电流为

2r

I,无功电流为

2x

I,则

补偿前的线路损耗为:

R

I

R

I

P r2

1

1

2

1

1

)

cos

(3

3

?

=

=

?

补偿后的线路损耗为:

R

I

R

I

P r2

2

2

2

2

2

)

cos

(3

3

?

=

=

?

则补偿后线损降低的百分值为:

%

100

]

)

cos

cos

(

1[

%

100

%2

2

1

2

2

1?

-

=

?

?

?

-

?

=

?

?

?

l

l

l

P

P

P

P

若根据要求%

P

?已经确定,则可求得:

P

?

-

=

1

cos

cos1

2

?

?

则补偿容量可以按)

(

2

1

?

?tg

tg

P

Q

pj

c

-

=来计算。

2.3.3 从提高运行电压需要来确定补偿容量

配电线路末端电压较低,通常是通过无功补偿来提高供电电压的,因此,有时要从提高线路电压来确定补偿容量。

设补偿前线路电源电压为

1

U,线路末端电压为

2

U,线路输送的有功功率为P,无功功率为Q,电阻为R,电抗为X,则

2

1

2U

QX

PR

U

U

+

-

=

补偿无功

c

Q后,线路末端电压升为

2

U'则

2

1

2

)

(

U

X

Q

Q

PR

U

U c

'

-

+

-

=

'

所以投入无功补偿后末端电压增量U

?为

2

2

2U

X

Q

U

U

U c

'

=

-

'

=

?

故补偿容量

X

U

U

Q

c

?'

=2

若为三相线路,则所需的补偿容量为

X

U

U

Q l

l

c

?

'

=2

┊┊┊┊┊┊┊┊┊┊┊┊┊装┊┊┊┊┊订┊┊┊┊┊线┊┊┊┊┊┊┊┊┊┊┊┊┊式中

l

U

?——三相线路的线电压增量,KV

l

U

2

'——三相线路的线电压,KV

2.4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2.4.1 按投切方式分类

1. 延时投切方式

延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静态"补偿方式。这种投切依靠于传统的接触器的动作,当然用于投切电容的接触器专用的,它具有抑制电容的涌流作用,延时投切的目的在于防止接触器过于频繁的动作时,电容器造成损坏,更重要的是防备电容不停的投切导致供电系统振荡,这是很危险的。当电网的负荷呈感性时,如电动机、电焊机等负载,这时电网的电流滞带后电压一个角度,当负荷呈容性时,如过量的补偿装置的控制器,这是电网的电流超前于电压的一个角度,即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是指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通过补偿装置的控制器检测供电系统的物理量,来决定电容器的投切,这个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数或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

下面就功率因数型举例说明。当这个物理量满足要求时,如cosΦ超前且>0.98,滞后且>0.95,在这个范围内,此时控制器没有控制信号发出,这时已投入的电容器组不退出,没投入的电容器组也不投入。当检测到cosΦ不满足要求时,如cosΦ滞后且<0.95,那么将一组电容器投入,并继续监测cosΦ如还不满足要求,控制器则延时一段时间(延时时间可整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直到全部投入为止。当检测到超前信号如cosΦ<0.98,即呈容性载荷时,那么控制器就逐一切除电容器组。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先投入的那组电容器组在切除时就要先切除。如果把延时时间整定为300s,而这套补偿装置有十路电容器组,那么全部投入的时间就为30分钟,切除也这样。在这段时间内无功损失补只能是逐步到位。如果将延时时间整定的很短,或没有设定延时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控制器监测到cosΦ〈0.95,迅速将电容器组逐一投入,而在投入期间,此时电网可能已是容性负载即过补偿了,控制器则控制电容器组逐一切除,周而复始,形成震荡,导致系统崩溃。是否能形成振荡与负载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所以说这个参数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整定,要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再考虑补偿效果。

2. 瞬时投切方式

瞬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动态"补偿方式,应该说它是半导体电力器件与数字技术综合的技术结晶,实际就是一套快速随动系统,控制器一般能在半个周波至1个周波内完成采样、计算,在2个周期到来时,控制器已经发出控制信号了。通过脉冲信号使晶闸管导通,投切电容器组大约20-30毫秒内就完成一个全部动作,这种控

┊┊┊┊┊┊┊┊┊┊┊┊┊装┊┊┊┊┊订┊┊┊┊┊线┊┊┊┊┊┊┊┊┊┊┊┊┊制方式是机械动作的接触器类无法实现的。动态补偿方式作为新一代的补偿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在很多开关行业厂都试图生产、制造这类装置且有的生产厂已经生产出很不错的装置。当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从性能上、元器件的质量、产品结构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动态补偿的线路方式:

(1)LC串接法原理如图2.5所示,这种方式采用电感与电容的串联接法,调节电抗以达到补偿无功损耗的目的。从原理上分析,这种方式响应速度快,闭环使用时,可做到无差调节,使无功损耗降为零。从元件的选择上来说,根据补偿量选择1组电容器即可,不需要再分成多路。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应该是非常理想的补偿装置了。但由于要求选用的电感量值大,要在很大的动态范围内调节,所以体积也相对较大,价格也要高一些,再加一些技术的原因,这项技术到目前来说还没有被广泛采用或使用者很少。

(2)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作为电容器组的投切开关,较常采用的接线方式如图2.6图中BK为半导体器件,C1为电容器组。这种接线方式采用2组开关,另一相直接接电网省去一组开关,有很多优越性。

图 2.5 LC串联法图2.6 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作为

电容器组的投切开关作为补偿装置所采用的半导体器件一般都采用晶闸管,其优点是选材方便,电路成熟又很经济。其不足之处是元件本身不能快速关断,在意外情况下容易烧毁,所以保护措施要完善。当解决了保护问题,作为电容器组投切开关应该是较理想的器件。动态补偿的补偿效果还要看控制器是否有较高的性能及参数。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控制器要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时间,准确的投切功率,还要有较高的自识别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补偿效果。

当控制器采集到需要补偿的信号发出一个指令(投入一组或多组电容器的指令),此时由触发脉冲去触发晶闸管导通,相应的电容器组也就并人线路运行。需要强调的是晶闸管导通的条件必须满足其所在相的电容器的端电压为零,以避免涌流造成元件的损坏,半导体器件应该是无涌流投切。当控制指令撤消时,触发脉冲随即消失,晶闸管零电流自然关断。关断后的电容器电压为线路电压交流峰值,必须由放电电阻尽快放电,以备电容器再次投入。

元器件可以选单项晶闸管反并联或是双向晶闸管,也可选适合容性负载的固态接触器,这样可以省去过零触发的脉冲电路,从而简化线路,元件的耐压及电流要合理

┊┊┊┊┊┊┊┊┊┊┊┊┊装┊┊┊┊┊订┊┊┊┊┊线┊┊┊┊┊┊┊┊┊┊┊┊┊选择,散热器及冷却方式也要考虑周全。

3.混合投切方式

实际上就是静态与动态补偿的混合,一部分电容器组使用接触器投切,而另一部分电容器组使用电力半导体器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做到优势互补,但就其控制技术,目前还见到完善的控制软件,该方式用于通常的网络如工矿、小区、域网改造,比起单一的投切方式拓宽了应用范围,节能效果更好。补偿装置选择非等容电容器组,这种方式补偿效果更加细致,更为理想。还可采用分相补偿方式,可以解决由于线路三相不平行造成的损失。

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应用方面,选择那一种补偿方式,还要依电网的状况而定,首先对所补偿的线路要有所了解,对于负荷较大且变化较快的工况,电焊机、电动机的线路采用动态补偿,节能效果明显。对于负荷相对平稳的线路应采用静态补偿方式,也可使用动态补偿装置。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就要慎重选择补偿方式,尤其线路中含有瞬变高电压、大电流冲击的场合是不能采用动态补偿的。一般电焊工作时间均在几秒钟以上,电动机启动也在几秒钟以上,而动态补偿的响应时间在几十毫秒,按40毫秒考虑则从40毫秒到5秒钟之内是一个相对的稳态过程,动态补偿装置能完成这个过程。如果线路中没有出现这么一段相对的稳态过程并能量又有较大的变化,我们把它称为瞬变或闪变,采用动态补偿就要出问题并可能引发事故。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功能主要是减少线损、稳定电压质量、提高变电设备的负载能力。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主要元件包括控制器,电容器投切开关,电容器等。在这3个元件中,都相应地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目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损坏率高,运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们对配电网建设的重视和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低压侧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城镇低压用户的用电量大幅增长,企业、厂矿和小区等对无功功率的需求都很大。在配变低压侧直接进行无功补偿,可有效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接线简单、运行维护工作量小,因此在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是目前无功补偿中常用的手段之一。本文从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条件入手,对装置的三大主要部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2.4.2 控制器的选型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即无功补偿装置的指挥系统,它首先要对电网的电压、电流量进行采集,通过中央处理器的快速运算,得到电网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经计算再根据参数设定值发出投切指令,控制投切开关的动作,从而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同时采样方式的选择、参数的设定、装置器件的保护等均通过控制器来实现。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种类很多,有些只能进行一般的控制,不能存储数据和通信,从而不能很好地了解装置的投运情况,如投切前的数据和投切后的数据、电容的投切情况等,JKWD 型无功控制器除具有无功补偿功能以及过压、过流、失压、断相、过热保护功能外,还具有测量、查询、数据存储、通信等功能,而且还配套数据分析管理软件。为保证无功补偿控制器正常地进行控制、测量、存储、

┊┊┊┊┊┊┊┊┊┊┊┊┊装┊┊┊┊┊订┊┊┊┊┊线┊┊┊┊┊┊┊┊┊┊┊┊┊通信和保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时钟必须正确。②采样TV变比的正确性。

③通信波特率的正确性。④投切条件的限值设置的正确性。⑤保护条件的限值设置的正确性。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核心元件,已经历了十几代产品,目前几乎每一代产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早期的产品只采集一相电流,以功率因数为判据,在负荷较轻时,会造成电容器投切开关的振荡和频繁投切,致使电容器投切开关在短期内损坏。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又会造成欠补偿或过补偿现象,不能真正达到节能与稳定电压质量的目的&过补偿时,甚至会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不良影响。近两年来,采集三相电压、电流,分相分级采用综合判据来控制投切的控制器开始陆续推向市场,且增加了配电监测功能、该产品设计出发点较好,但大多制造厂家仅仅重视了配电监测的功能,忽视了该产品控制电容器投切这一核心功能&控制产品与检测显示仪表的设计思想与技术侧重点是有根本区别的。控制产品非常重视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性能,以及在极端环境中工作控制性能的稳定性&而检测显示仪表则讲究体积精巧、外观漂亮、成本低。同类产品大部分因体积太小,散热效果不好,以致于高温季节烧毁控制器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市场的无序竞争,致使产品在设计中为了降低造价,不得不以降低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性能为代价,采用塑料外壳,使用商业级元件,甚至有些制造厂降低技术标准,割舍一些必要的后备保护功能。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元件老化筛选、工艺处理以及成品高温状态通电老化是非常专业的,要求非常严格,一些非正规的厂家根本就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如果这些偷工减料的劣质产品在电网中运行,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无功补偿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核心元件,无功补偿装置能不能正常工作,补偿效果如何,与控制器的内在质量关系很大,选型时应首先考虑控制器产品的特点,将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在满足控制可靠性前提下再选外观、价格,否则将得不偿失。

2.4.3电容器投切开关的选型

投切开关是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最容易损坏的关键元器件,投切开关目前有三代产品,分别是交流接触器、晶闸管和复合开关。其中,交流接触器存在投切产生涌流和频繁投切容易烧坏触头的缺点,但其长期运行不发热;晶闸管存在投切产生谐波和长期运行发热烧坏的缺点,但其投切无浪涌且响应速度快;复合开关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晶闸管与接触器并接,使复合开关在接通和断开的瞬间具有晶闸管过零投切的优点,而在正常接通期间又具有接触器无功耗的优点,同时可扩展很多的保护功能。所以选用复合开关是以后发展的主要趋势,DPFK 型智能低压复合开关具有过零投切功能、电压故障缺相保护、电源电压缺相保护、自诊断故障保护、空载保护、停电保护、无谐波注入、功耗小等特点。要保证复合开关长期、可靠的运行,选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复合开关的额定电流必须与投切的电容的额定电流匹配。②复合开关的接线端子过流要满足额定电流。③复合开关的端子的接线必须牢固可靠。电容器投切开关是无功补偿的另一个重要器件,早期多采用接触器,在投入过程中涌流大,严重时,会发生触头熔焊现象。投切过程中有电弧,存在触头烧蚀现象,加上控制器质量不好,会产生投切振荡,更加快了接触器损坏的速度&近些年来,一些制造厂开始用可控硅

┊┊┊┊┊┊┊┊┊┊┊┊┊装┊┊┊┊┊订┊┊┊┊┊线┊┊┊┊┊┊┊┊┊┊┊┊┊作为电容器投切开关。可控硅可以在电压过零时投入,电流过零时切除,涌流小,无电弧。但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可控硅运行中自身发热,尤其是户外运行的补偿装置,很难在夏季炎热天气中正常运行,节能效果也不好)另外一个问题是,可控硅在电压非过零时误触发,可控硅电流上升率过大也会使其损坏。事实证明,单独用可控硅作为投切电容器的开关是不太理想的。

具体投切开关的选型要针对所设计的补偿装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所选投切开关的性能。如果电网电压波动不大,负载较平稳,动态补偿要求不太高不需要快速反应,则选择接触器投切便可。对于投切开关的涌流保护则加电抗器便可。

2.4.4电容器的选型

补偿装置要长期、可靠运行,必须选用质量良好的电容器,电容器接入电力系统中使用,总是在满载荷下运行,仅在电压或频率波动时,载荷才有变动。在运行中如果电压、电流和温度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缩短电容器的寿命;同时选用时还要考虑电容器的体积、重量等。电容器在正常运行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采用的投切开关的额定电流必须与电容的额定电流匹配。②电容器与投切开关的连接线必须满足额定电流的需要。③固定在电容器上的连接线必须可靠牢固的连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已基本淘汰了油浸式电容器,被干式电容器所代替。三角形接法的电容器投切过程中因存在过电压冲击,损坏击穿的概率较高,冲击过电压对于具有可控硅器件的复合开关来讲,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最好采用星形接法的电容器,这种具有零线引出抽头的电容器,可将电容器电压限制在相电压范围之内。如果控制器及投切开关配合,再将谐波涌流限制好,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

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及其元件制造厂家非常多,各种层次的产品质量相差甚远,成本差别极大。无功补偿装置选好了,使用寿命很长,确实能起到节能、稳定电压质量的目的,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又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如果选型不好,监管不严,会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所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加强监管,强调实用性,兼顾长远发展,除了节能降耗外,还要为用电管理,配网自动化建设打好基础,确实让无功补偿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

针对本文所要选择的自愈式电容器,其具有绝缘自复机能,且采用耐电压及诱电性良好之金属化塑料腊(MPP)为介质,如发生介质破坏时,此破坏点周围的金属化电极在瞬间即被挥发消失掉,而立即恢复绝缘,使电容器必得正常并继续运转,达到绝缘自复机能。当线路或个体电容器发生异常时,附装保护装置将会立即动作,自动切离电源,以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附装放电电阻,可确保用电及维护保养之安全。

┊┊┊┊┊┊┊┊┊┊┊┊┊装┊┊┊┊┊订┊┊┊┊

┊线┊┊┊┊┊┊┊┊┊┊┊┊┊

第3章360kVar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设计

本章主要讲述360kVar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整体设计的思路和具体设计的接线图以及结构及组成。

3.1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功能要求

根据马钢耐火材料公司的供电系统的特点和改造工程低压无功补偿电控柜项目的技术要求,负载较平稳,动态补偿要求不太高,这里采用接触器投切的方法,并设计出低压无功补偿器的电容器和电抗器,设计三相电容器保护,设计出电容器、限流电抗器参数等。根据电网电压和无功功率的大小,采用一套自动投切电容器组的补偿装置的控制回路。采用动态补偿的方式,投切、分断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限制涌流;补偿段电源功率因数不低于0.95。将保证功率不罚款和谐波指标满足国家标准GB/T14549-93的要求。每套360kVar无功补偿电控柜采用12路30kVar容量的电容器。

功能要求:具有动态无功补偿的功能,采用接触器控制自动投切,可以连续频繁

┊┊┊┊┊┊┊┊┊┊┊┊┊装┊┊┊┊┊订┊┊┊┊┊线┊┊┊┊┊┊┊┊┊┊┊┊┊投切电容器组而不影响开关和电容器的寿命;串联电抗器用来限制投切电流、抑制谐波;采用计算机数字化控制技术,实时检测无功功率,动态跟踪补偿,使功率因数始终保持在预先设定的cosφ左右,智能控制器按“顺投倒切”(从大到小投入,从小到大切除)的规则实行自动投切,保证了谐波不放大。

3.2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图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为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9m。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 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房间内布置吊顶的风机盘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依据相关的空调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参数,进一步完成新风机组、水泵、热水机组等的选型,从而将其反应在图纸上,最终完成整个空调系统设计。 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负荷;管路设计;制冷机组:冷水机组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Harbin Wangjiang Design Group offic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rbin Wangjiang Group i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s,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building is 4138m2, air-conditioned area is 2833m2. There are eigh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ilding height is 33.9m. Cooling load for the entire floor, 191 kilowatts, the whole floor using Central Cooling Chillers to focus on the way . This design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building for office, most of them is very small, and the rooms are not connected, the selec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room,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fan-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Arrangement in the room ceiling fan coil units, using the dark form of equipment. Set the focus on fan-coil system,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fresh air from the outdoor unit to deal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wind to the indoor air enthalpy value, do not bear the load of indoor. All bear the indoor fan-coil cooling load and part of its new rheumatoid load. Fan-coil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sent by the Venetian and the under side air delivery. Closed water system with a dual-track program, three cold-water pump, dual-use a prepared; cooling pumps three elections, one prepared by dual-use. In the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host and fan coil units, and air volume, 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the wind pipe and water pipes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road and check the resistance to the most disadvantaged and the loop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head new fans and pumps. Based on the relevant manuals provided by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and further completion of the new air units, water pumps, hot water units, such as the selection, which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ir drawings,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entir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ey words: PAU+FCU systems; load; pipeline design; refrigeration machine; Chillers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优秀

毕业设计(论 文) G RADUATE D ESIGN (T HESIS ) 基于STC89C52的无线抄表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学 生 学习中心 奥鹏学习中心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2015年 9 月 1 日 东北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 院教 务 处

目录 1. 绪论 0 1.1无线抄表系统研究的意义 0 1.2无线抄表系统的现状 0 2.设计方案的确定 (2) 2.1设计功能要求 (2) 2.2 系统的基本方案 (2) 3.硬件系统 (4) 3.1.1总电源方案概况 (4) 3.1.2总电源方案设计 (4) 3.2 采样电路模块 (4) 3.2.1采样电路模块概况 (4) 3.2.2采样电路模块方案设计 (5) 3.3收发模块 (8) 3.4 CPU模块 (9) 3.4.1 89C52主要功能 (10) 3.4.2管脚说明 (11) 3.4.3 振荡器特性 (13) 3.4.4 芯片擦除 (14) 3.5 显示模块 (14)

4.硬件电路板制作与调试 (16) 4.1 电路版设计的先期工作 (16) 4.1.1利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原理图 (16) 4.1.2手工更改网络表 (16) 4.3 设置PCB环境 (17) 4.4 布置零件封装的位置 (18) 4.5 元器件的锁定 (18) 4.6布线规则设置 (19) 4.6.1安全间距(Routing标签的Clearance Constraint) 19 4.6.2走线层面和方向(Routing标签的Routing Layers)19 4.6.3过孔形状(Routing标签的Routing Via Style). 20 4.6.4走线线宽(Routing标签的Width Constraint).. 20 4.6.5敷铜连接形状的设置(Manufacturing标签的Polygon Connect Style) (20) 4.7 手动布线和布完调整 (20) 4.7.1 手动布线 (21) 4.7.3对所有焊盘补泪滴 (21) 4.8 放置覆铜区 (21) 4.9 打印PCB电路板 (22) 4.10制作电路板 (22)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一、基本任务及要求: 1)基本数据:额定功率 600=N P KW 连接方式 Y 额定电压 V U N 690= 额定转速 min /1512r n N = 相数 m=3 功率因数 88.00=?s c 效率 96.0=η 绝缘等级 F 极对数 P=2 2、本毕业设计课题主要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1) 风力发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案; (2) 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3) 电机主要零部件图的绘制; (4) 说明书。 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2月20日——3月10日: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 3月13日——4月25日: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 3月27日——5月30日:毕业设计 4月中旬:毕业设计中期抽查 6月1日——6月14日: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6月15日——6月17日:修改、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并将电子文档上传FTP 6月17日——6月20日:毕业设计答辩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 (1) 1.1 开发利用风能的动因 (1) 1.1.1 经济驱动力 (1) 1.1.2 环境驱动力 (2) 1.1.3 社会驱动力 (2) 1.1.4 技术驱动力 (2) 1.2 风力发电的现状 (2) 1.2.1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 (2) 1.2.2 中国风力发电现状[13] (3) 1.3风力发电展望 (3) 第2章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5) 2.1 风力发电系统 (5) 2.1.1 恒速恒频发电系统 (5) 2.1.2 变速恒频发电机系统 (6) 2.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总体设计 (10) 2.2.1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 (10) 2.2.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 (10) 2.2.3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控制的总体方案 (20) 第3章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27) 3.1 概述[11] (27) 3.2 风力发电机 (28) 3.2.1 风力发电机的结构 (28) 3.2.2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 (29) 3.3 三相异步发电机的电磁设计 (29) 3.3.1 三相异步发电机电磁设计的特点 (30) 3.3.2 三相异步发电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差异[2] (30) 3.3.3 三相异步发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案 (31) 3.3.4 三相异步发电机电磁计算程序 (32)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课程设计的意义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使自己拥有一定的暖通空调设计能力;了解一些相关的规范和条例;熟悉并掌握暖通空调设计流程;同时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的严谨,态度更加的认真,为以后的社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文献综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而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份的暖通空调业,其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更是层出不穷。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因此,如何结合设计的需要,重视相关技术,并有选择而合理的应用在我们的设计中,满足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水平,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 2.1.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及能量管理探讨 2.1.1.工况点优化控制 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被重视。S.W.Wang 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个系统环境的预测响应及能量运行来改变暖通空调系统控制,设定点的系统方法,并用遗传算法对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同时优化多个设定点来改善系统响应和降低系统能耗[1],后来他又采用自适应性控制理论对某海水冷却。空调系统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采用带指数遗忘的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方法和基因遗传优化算法,对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单元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2]。罗启军等人提出了一项动态的优化技术在一个指定期间内,能得到使目标函数( 运行成本或者峰值能耗) 最小的房间温度曲线,该算法还给出了暖通空调设备的最佳开/关时间[3]。K.T.Chan 等人提出用遗传算法对风冷制冷机的冷凝温度设定点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制冷机的效率[4]。此外,有许多研究者用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暖通空调系统中各个设备的非线性特性,用于实现对整个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目前,研究者们将更多先进的建模方法和智能优化方法引入到了暖通空调的优化控制中,更加注重变工况点的在线优化控制。何厚建等人对已建的暖通空调各关键设备的静态模型采用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建立了水系统工作点优化控制策略[5]杨晓平等人采用模糊聚类和RBF方法建立了空气处理单元的动态数学模型,以最终舒适性为目标优化空气处理单元的温湿度和送风压力[6]。孙一坚根据空调负荷变化对一级泵水系统进行变流量控制,取得了显著效果[7]。总之国内的学者更多探讨的是把智能方法引入控制系统的优化中,仿真研究多,实践成果少。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

1.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 (1) 1.1 工程概况 (1) 1.2 基本设计参数 (1) 1.3 设计依据 (3) 2.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 (3) 2.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计算 (3) 2.2湿负荷计算 (8) 2.3热负荷计算 (9) 3系统方案确定 (18) 3.1系统的分区 (18) 3.2空调系统的分类 (19) 3.3空调系统的比较 (20) 3.4空调系统方式的确定 (24) 3.4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27) 3.5空气处理设备选型 (29) 4.室内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及计算 (33) 4.1 送、回风口的型式 (33) 4.2 气流组织形式 (35) 4.3 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38) 5水系统设计 (44) 5.1水系统简介 (44) 5.2水系统的管路设计计算 (49) 5.4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51) 5.5系统管材的选择 (54) 6.风管的布置及其水力计算 (55) 6.1风管设计的基本知识 (55) 6.2风管的水力计算 (58) 7.空调制冷机房设计 (63) 7.1空调冷水系统 (63) 7.2热水循环系统.................................................................................. - 66 - 7.3冷冻水系统设计.............................................................................. - 68 - 7.4冷却水系统...................................................................................... - 71 - 7.5循环水系统的补水、定压与膨胀.................................................. - 74 - 7.6 管道的水力计算............................................................................. - 76 -8系统保温及消声、减震........................................................... - 79 - 8.1管道及设备的保温.......................................................................... - 79 -

小型风力发电机动力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概述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能源枯竭、环境恶化、气温升高等问题,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是一种永久性的本地资源,可为人类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她安全、清洁,没有燃料风险,更不会在使用中破坏环境。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快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以缓解越来越重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利用以煤炭为主。在当前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3.8%,石油占18.6%,天然气占2%,其余为水电等其它资源。在电力的能源消费中,也是以煤炭为主,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但是,能为人类所用的石化资源是有限的,据第二届环太平洋煤炭会议资料介绍,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采掘速度计算,全球煤炭资源还可开采200年。此外,石油探明储量预测仅能开采34年,天然气约能开采60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加剧,如果不趁早调整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势必形成对数亿年来地球积累的生物石化遗产更大规模的挖掘、消耗,由此将导致有限的石化能源趋于枯竭,人类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电力部己制定“大力发展水电,继续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基本原则,把风力发电作为优化我国电力工业结构跨世纪的战略发展目标①。 表1-1 1996-2005年世界风电市场增长 从表1-1可以看出,世界上的风电能源增长的非常迅速,1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9.77。截止2005年底,全世界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达到59237 MW ,是1996年装机容量的9.76倍②。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系别能源与动力学院班级建环本121/122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校内 任务下达时间: 2015年 12 月 24 日 起止日期:2016年 3 月1日起——至 2016年 6 月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一)题目来源:某市某综合楼建筑结构图 (二)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1)土建资料 详见建筑图纸。 (2) 气象参数:根据本市的气象资料确定; (3)建筑参数: 外墙体结构: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δ=370 m m红砖,内外抹灰20mm 屋面: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200mm厚混凝土板加12.5mm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 外窗: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标准玻璃的单层钢窗,全部挂淡色窗帘,(4)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温度t n=26℃; 湿度φn=60%; 风速不大于0.3 m/s。 (5)照明容量: 40W/m2 (6)房间人数:0.5人/m2,群集系数0.92 (三)设计主要技术关键 正确进行空调负荷和新风量的计算,确定出冷气方案,合理地布置管道,并进行水力计算,合理选择及布置设备,做好气流组织。 2、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调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空调方案,会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量和新风负荷量,能合理布置管道和设备,了解空调设备的型式及用途,会进行设备的选型,合理进行气流组织,会计算水管、风道的阻力,选取水泵、风机等。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空调系统的设计 (1)、由建筑物所在地区确定室内外气象参数; 夏季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室内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等参数。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

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二〇一年月

毕业设计评阅书 题目: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东 设计时间:2016年10月01日~2011年11月30日 评阅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 (签字) 职务: 201年月日

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东 答 辩 容 (签名) 成 绩 评 定 注:评定成绩为100分制,指导教师为30%,答辩组为70%。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容包括:10/0.4kV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 根据电气主线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本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高压侧采用单母线接线,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电气主接线形式;对低压侧负荷的统计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为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本设计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使功率因数从0.69提高到0.9;短路电流的计算包括短路点的选择及其具体数值计算;而电气设备选择采用了按额定电流选择,按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的方法;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设计计算;配电装置采用成套配电装置;本变电所采用避雷针防直击雷保护。 本设计十分注重运用我国电气设计的新技术和新的设备,实用性及强,考虑到是实际工程的应用,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关键词:变电所设计;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

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特别是各种高、新、尖、精的技术应用,而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电,而电的中枢—变电所更是必不可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是一个广义的畴,伴随负荷的不同,对电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10kV的变电所应用较为广泛,其涉及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所以说对10kV变电所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设计的题目是针对10kV变电所进行的扩大初步设计,在设计伊始,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对变电所进行了参观学习,并把所设计的有关容做了整体的记录,参观过程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变电所的高低压部分设计,这部分设计相信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本设计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首先:依照主接线的特点,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进行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接线方式。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短路点计算三相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 再次:根据所选电气元件,结合实际绘制设计图纸,包括主接线图、二次回路图等。最后进行校验。 以上是理论知识的体现而更中要的一点是在设计中培养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工程观,在设计过程中主要立足于应用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大胆地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了解整个设计的目的、容和基本要求进行设计的资料推备。资料准备主要通过查阅(包括上网查问)文献资料和参加生产实习两条渠道进行。此设计充分吸收专业理论知识,考虑自己毕业设计的选题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查阅与选题方向有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在参加生产实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搜集生产过程及新技术、新设备、改革新成果的应用等方面资料,这也是为毕业设计课题收集资料的最重要途径。选定题目后,应再有针对性地查阅一些资料,最后对所有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完善,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而言,文字与图纸并存。文字的详细叙述使容丰富,而图纸则一目了然。

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学号: 2010509044 浙江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工商银行杭州支行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工商银行杭州支行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电气工程其自动化毕业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二〇一年月

毕业设计评阅书 题目: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姓名李东 设计时间:2016年10月01日~2011年11月30日评阅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 (签字) 职务: 201年月日

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姓名李东 答辩内容 (签名) 成绩评定 注:评定成绩为100分制,指导教师为30%,答辩组为70%。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0/0.4kV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 根据电气主线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本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高压侧采用单母线接线,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电气主接线形式;对低压侧负荷的统计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为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本设计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使功率因数从0.69提高到0.9;短路电流的计算包括短路点的选择及其具体数值计算;而电气设备选择采用了按额定电流选择,按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的方法;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设计计算;配电装置采用成套配电装置;本变电所采用避雷针防直击雷保护。 本设计十分注重运用我国电气设计的新技术和新的设备,实用性及强,考虑到是实际工程的应用,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关键词:变电所设计;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

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特别是各种高、新、尖、精的技术应用,而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电,而电的中枢—变电所更是必不可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伴随负荷的不同,对电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10kV的变电所应用较为广泛,其涉及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所以说对10kV变电所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设计的题目是针对10kV变电所进行的扩大初步设计,在设计伊始,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对变电所进行了参观学习,并把所设计的有关内容做了整体的记录,参观过程中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变电所的高低压部分设计,这部分设计相信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本设计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首先:依照主接线的特点,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进行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接线方式。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短路点计算三相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 再次:根据所选电气元件,结合实际绘制设计图纸,包括主接线图、二次回路图等。最后进行校验。 以上是理论知识的体现而更中要的一点是在设计中培养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工程观,在设计过程中主要立足于应用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大胆地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了解整个设计的目的、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设计的资料推备。资料准备主要通过查阅(包括上网查问)文献资料和参加生产实习两条渠道进行。此设计充分吸收专业理论知识,考虑自己毕业设计的选题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查阅与选题方向有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在参加生产实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搜集生产过程及新技术、新设备、改革新成果的应用等方面资料,这也是为毕业设计课题收集资料的最重要途径。选定题目后,应再有针对性地查阅一些资料,最后对所有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完善,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而言,文字与图纸并存。文字的详细叙述使内容丰富,而图纸则一目了然。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毕 业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摘要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风力发电也逐渐成为了时下的朝阳产业。本论文详细阐明了小型独立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和电能的变换及继电控制电路做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为,风力发电机组带动单相交流发电机,然后通过AC—DC—AC 变换为用户需要的标准交流电,并且考虑到风力的不稳定性,在系统中并入蓄电池组,通过控制电路的监控实现系统的控制,保证系统在风能充足时可蓄能,在风能不充足时亦可为负载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采用继电控制电路监控和切换。 本论文的重点在于继点控制电路的设计,并对各种不同风力情况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而严谨的分析,最后电气控制部分进行了系统仿真。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整流——逆变;继电控制 目录

引言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能源消耗逐渐增加,全球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与日俱增,从而造成气候异常、灾害增多、恶性疾病的多发,因此,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由能源问题引发的危机以及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说,对风力发电的研究和进行这方面的毕业设计对我们从事风力发电事业的同学是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一章绪论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储量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它和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物质燃料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同,它不会随着其本身的转化和利用而减少,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矿物质燃料储量有限,正在日趋减少,况且其带来的严重的污染问题和温室效应正越来越困扰着人们。因此风力发电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风力发电概述 1.1.1风力发电现状与展望 全球风能资源极为丰富,技术上可以利用的资源总量估计约53×106亿kWh /年。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20年来风电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发展速度惊人。而风能售价也已能为电力用户所承受:一些美国的电力公司提供给客户的风电优惠售价已达到2~美分/kWh,此售价使得美国家庭有25%的电力可以通过购买风电获得。 2004年欧洲风能协会和绿色和平组织签署了《风力12——关于2020年风电达到世界电力总量的12%的蓝图》的报告,“风力12%”的蓝图展示出风力发电已经成为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按照风电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2008~2012年期间装机容量增长率为20%,以后到2015年期间为15%,2017~2020年期间为10%。其推算的结果2010年风电装机亿KW,风电电量×104亿kWh,2020年风电装机亿KW,风电电量×104亿kWh,占当时世界总电消费量×104亿kWh的%。 世界风电发展有如下特点:

小型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论文

小型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摘要 基于开发风能资源在改善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对风力发电机的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且对风力发电机的各种参数和风力机类型作了必要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对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和结构作了细致的分析。首先,对风力发电机的总体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并且设计了限速控制系统。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新型的立式垂直轴小型风力发电机,由风机叶轮、立柱、横梁、变速机构、离合装置和发电机组成。这种发电机有体积小、噪音小、使用寿命长、价格低的特点,适合在有风能资源地区的楼房顶部,供应家庭用电,例如照明:灯泡,节能灯;家用电器: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 关键词:风力发电限速控制系统小型风力发电机

Abstract Exploiting wind energy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energy structure. In the discourse,the characters of wind generator are introduced briefly,while parameters and types of wind generators are also narrated. Base on these,the theory and constitution of the wind generator are meticulously analyzed. Firstly,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wind-driven generator's overall mechanism, And has designed the regulating control system. What I design is one kind of new vertical axis small wind-driven generator, by the air blower impeller, the column, the crossbeam, the gearshift mechanism, the engaging and disengaging gear and the generator is composed. This kind of generator has the volume to be small, the noise is small, the service life is long, the price low characteristic, suits in has the wind energy resources area building crown, the supply family uses electricity, For example illumination: The light bulb, conserves energy the lamp; Domestic electric appliances: Television, radio, electric fan, washer, electric refrigerator. Key words:Wind power generation, Regulating control system, Small wind-driven generator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解答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系别能源与动力学院班级建环本121/122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校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下达时间:2015 年12 月24 日 起止日期:2016年3月1日起——至2016年6月日止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批准 1、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一)题目来源:某市某综合楼建筑结构图 (二)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1)土建资料 详见建筑图纸。 (2 )气象参数:根据本市的气象资料确定; (3 )建筑参数: 外墙体结构: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S =370 m m红砖,内外抹灰20mm 屋面:根 据地区自行选定,如200mm 厚混凝土板加12.5mm 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 外窗:根据地区自行选定,如标准玻璃的单层钢窗,全部挂淡色窗帘,(4)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温度t n=26C; 湿度? n=60% 风速不大于0.3 m/s 。 (5)照明容量:40W/m (6)房间人数:0.5人/m2,群集系数0.92 (三)设计主要技术关键 正确进行空调负荷和新风量的计算,确定出冷气方案,合理地布置管道,并进 行水力计算,合理选择及布置设备,做好气流组织。 2、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要求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调系统设计的主 要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空调方案,会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量和新风负荷量,能合理布置管道和设备,了解空调设备的型式及用途,会进行设备的选型,合理进行气流组织,会计算水管、风道的阻力,选取水泵、风机等。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空调系统的设计 1)、由建筑物所在地区确定室内外气象参数; 夏季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室内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等参数。 (2)、空调房间热湿负荷计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110kV变电站一次部分电气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指导教师制定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组长制 定年月日 办学单位负责人制 定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1、指导教师评语: 本论文根据某地区的用电需求及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要求,按照给出的原始资料和供应电能的相关情况,设计出能够满足负荷增长需要的运行灵活、检修维护安全方便、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和有扩建可能性的变电站主接线方案,并通过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和校验其他电气设备。 该论文选题符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需要,结构合理,数据资料充分,写作进度安排合理,文字表达较流畅,已达到毕业设计(论文)水平。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2、评阅教师评语:

随着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发供电可靠性、技术经济指标等的相关要求的日益提高,变电站的规划设计成为电网发展的关键一环,并将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论文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实际情况,比较各种主接线设计方案,以确定最为可靠经济的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和主变容量。随后通过短路电流计算,来选择和校验主要电气设备。 论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计算数据翔实,结论合理,已达到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的水平。 评阅教师签名 年月日 3、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中文摘要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本论文中待设计的变电站是一座降压变电站,在系统中起着汇聚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担负着向该地区工厂、农村供电的重要任务。该变电站的建成,不仅增强了当地电网的网络结构,而且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足够的电能,从而达到使本地区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的目的。

国内外风能电场电气毕业论文

国外风能电场电气论文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国外发展现状 (1)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容 (2) 第二章风电场电气系统 (3) 2.1 电气的基本概念 (3) 2.2 电气部分的一般组成 (3) 2.3 风电场电气部分的构成 (5) 第三章风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 (6) 3.1风力机特性 (6) 3.2 变速恒频发电系统 (7) 3.3交流电机调速控制策略 (8) 3.4双馈式发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9)

第四章双馈异步发电机 (13) 4.1 结构 (13) 4.2 双馈发电机变速恒频运行的基本原理 (14) 4.3 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功率传递关系 (16) 4.4 双馈式发电机控制 (17) 4.4.1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 (17) 4.4.2 转子变流器 (18) 4.4.3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及交—直—交变流器 (18) 4.4.4 系统的优越性 (19) 第五章风电机组有功无功特性的模拟与仿真 (20) 5.1 风电机组的建模 (20) 5.1.1 风模型 (20) 5.1.2 风轮模型 (20) 5.1.3 变桨系统模型 (20) 5.1.4 发电机模型 (21) 5.1.5 变流器及其控制部分模型 (21) 5.2 风电机组运行的模拟仿真 (24) 第六章基于Bladed的电气仿真 (25) 6.1 Bladed软件中对于电气参数的设置 (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