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1.2+4方案: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U-2飞机事件:1960年5月1日,苏联在其领空击落美国U-2高空间谍飞机事件。1959年9月15-28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访美,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并发表了公告。苏联同意收回限其他占领国在6个月内就德国问题达成协议的声明,美国也同意就柏林地位和德国统一问题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苏联正式邀请美国总统1960年春后访苏。艾森豪威尔决定出席巴黎四大国首脑会议后,于1960年6月10-19日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高空间谍飞机在深入至苏联维尔洛夫斯克附近进行间谍活动时,被苏联导弹击落。5月16日,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在巴黎举行会议期间,赫鲁晓夫要求艾森豪威尔对U-2间谍飞机事件公开道歉,遭艾森豪威尔拒绝,赫鲁晓夫退出了会议。四大国首脑会议流产。

3.大西洋联盟政策:二次大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对西欧的总政策,形成与1946年动至1947年春。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而这样的一个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协作。按照美国人的解释,就是要“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密切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洲进行广泛协作。”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遏止苏联,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作为推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就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4.大规模报复战略:美国五十年代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争的失败宣布了杜鲁门政府遏止政策的破产。1953年艾森豪威尔继任美国总统,制定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于1954年1月12日的公开宣称表述就是:美国将放弃无限期的进行区域性抵抗来对付“侵略”的传统政策,代之以建立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用美国选择的武器和选择的地点对共产主义进行迅速的大规模核报复。这种战略把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以核武器为“剑”,常规武器为“盾”,重点打击和摧毁敌方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为此应缩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以图用核威慑支撑美国的霸权地位。“大规模报复战略”是建立在美国占有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优势,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核武器打不到美国本土的设想基础上的。由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其他国家相继掌握核武器,特别是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造成美苏战略核武器的均势,从而打破了美国在垄断核武器及其地理上的优势,该战略遂走入死胡同,被“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5.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5国发起,由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

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取得独立的亚非国家首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大规模国际会议,反映了战后亚非形势所发生的根本变化,也反映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主宰亚非人民命运的漫长历史走向结束。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殖民主义斗争,世界和平。在与会国的努力下,挫败了帝国主义妄图破坏会议的阴谋,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宣布殖民主义是一种应当予以根除的祸害,并倡议以《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作为国家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基础。会议上所体现的团结反帝与和平友好精神,通称为“万隆精神”,它有力的鼓舞和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并为亚非国家和平共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指明了方向。

6.马岛战争:1982年4月2日—6月14日,英国与阿根廷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归属问题发生的军事冲突。马岛位于南大西洋,距阿根廷东海岸550公里,面积约11,961平方公里,人口2千余,98%为英国人后裔。17世纪末,英国人发现该岛并取名福克兰群岛。1764年法国人开始在岛上建立居民点,命名为马洛于安埃群岛。1767年法国将该岛转让西班牙,西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1816年阿根廷独立时承袭了西班牙对该岛的主权,任命省长,移居居民。1833年1月,英国以最早发现为由,派兵占领,任命总督,建立议会等行政机构。阿根廷历届政府均不予承认,一直通过外交途径要求恢复对改岛的主权。1965年,1973年,联合国大会分别通过2065,3160号决议,要求两国和平解决争端。1975年至1981年的不结盟国家会议则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呼吁英国阿根廷加速谈判,但由于英国坚持维持马岛现状,致使谈判未获解决。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海军陆战队突袭马岛成功,宣布收回主权。4月5日,英国特混舰队开赴南大西洋。4月25日激战开始,阿根廷投入兵力1万多人,舰只80余艘,飞机200余架;英国投入兵力2.7万人,飞机140余架,航空母舰两艘,其他舰100余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场涉及空间时代的导弹极其复杂的电子系统的大海战”。经过74天激战,阿根廷失败。双方死伤数千人,耗资60亿美元。(0

虽然战争以英军重占马岛暂告一段,但马岛归属争端仍没解决。

7.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提出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故称“欧洲复兴方案”。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中提出。7月初英,法,苏三国外长巴黎会议讨论这一计划,苏联认为该计划旨在控制欧洲并使欧洲军事化而拒绝参加,但得到英,法,意等西欧16国的迅速响应,并提出要求美援的报告。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对外援助法》,使该计划具备了法律形式。主要内容:美国拨款100多亿美元援助西欧各国,以复兴战后经济;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出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向美国提供本国和殖民地产的战略物资;优美国政府设立经济合作总署,控制“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的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把进步力量排挤出政府等。英,法,意,联邦德国等16个西欧国家相继接受了这些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定了双边协定。到1952年2月29日,马歇尔计划全部费用为129,924亿美元,计划远定期限5年(1948—1952),实际上1951年1月己基本结束。随后为《共同安全计划》所取代。

8.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条约”,于1991年12月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举行的欧共体第46届首脑会议上通过。主要内容有:(一)草签了经济联盟条约,确定了经货联盟的最终目标,至迟到1999年1月1日实行欧洲统一货币和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具体分三阶段实行:第一阶段争取所有成员国的货币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实行资本自由流动;第二阶段建立独立欧洲货币机构和完善其组织体制监管各国经济财政,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第三阶段逐渐实行统一的货币和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二)草签了政治联盟条约,确定了政治联盟的基本目标。这包括(1)制定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2)制定共同的社会政策(3)加强了部分超国家机构的权力,建立独立于各国之外的中央银行,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4)应西班牙

等国的要求,同意从1992年起设立基金,帮助西班牙,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加入货币联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定,标志着欧共体从一个经贸组织开始向政治,外交,防务的实体方面转变,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的一步,但此约必须经过欧共体国家的一致批准才能生效。丹麦的否决使马约陷入危机,英国也迟迟不表决。至1993年欧共体统一市场建成,一体化又向前迈出一大步。1993年5月18日丹麦举行批准马约的全民公决,56.8%的选民投票赞成批准马约。5月20日英国下院通过了美杰政府关于批准马约的议案。

9.五国外长会议:二战结束后,为缔结和约做准备而设立的专门性协商机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苏,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后,发表公报宣布,将“设立五大国外长会议,继续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外长会议当前重要任务为受权起草对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及芬兰的和约,以提交联合国家,并就欧战结束时未决之领土问题,拟出解决方案,会议将负责准备对德和约”为执行上述每一项任务,会议将由在本任务所涉及的某一敌国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代表组成,在研究对意和约时,法国将被认为是在意大利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其他成员国将在讨论与之直接有关的问题时,应邀参加会议。从1945年至1949年共举行了六届外长会议。

10.尤里卡计划:欧洲国家旨在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的一项合作计划。该计划首先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5年4月17日向欧共体成员国提出,而后于同年7月经欧洲17国巴黎部长会议讨论实施。1985年11月在汉诺威召开的“尤里卡”部长会议通过“尤里卡合作原则声明”,就计划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和机构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尤里卡”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加强企业和研究机构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使欧洲掌握和应用对其未来至关重要的技术,提高欧洲多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生产率及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以巩固欧洲持久繁荣富裕的基础。而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民用服务项目。按照规定,欧洲多国将首先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材料技术,加工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激光技术及环境保护和交通技术等项目进行合作,参与合作项目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自行决定其合作形式,自筹资金,必要时有权要求各国政府和共同体提供财政支持。关于组织机构,规定部长会议为“尤里卡”计划的协调机构,并在布鲁塞尔设立了一个小型的常设秘书处,其任务是在部长会议领导下协调各国的研究力量。至1988年6月,“尤里卡计划”已召开了六次部长会议。截至1987年9月,该计划已通过了165个合作项目,总预算约40亿欧洲货币单位,参与这些项目合作的已有600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他们分属19个“尤里卡”计划参加国)

11.日美安全条约:该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日本签订的第一个军事条约。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及《旧金山对日和约》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日美安全条约》包括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全文共5条,以《旧金山对日和约》中承认日本有权参加集体安全保障的条款为依据。主要内容如下:(1)日本承认美军驻留日本,美希望日本增强军事力量(2)美驻军为维持远东和平及安全,应日本政府的请求,可用于镇压内乱和暴动,以及对付外来的武力攻击,以保证日本的安全;(3)美驻扎日本的条件由日美政府间的行政协定决定,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这一条约与同时期签定的《美澳新条约》和《美蒋相互防卫条约》相呼应,构成美太平洋军事战略体制的重要一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1958年10月起日美两国就修改该条约进行多次谈判,1960年1月,该条约为《新日美安全条约》即《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所取代。

12.日内瓦首脑会议:战后东西方大国间举行的首脑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分裂为两大阵营,使国际形势处于紧张状态。1953年斯大林去世,西方国家寄托苏联新领导改变态度,5月11日,丘吉尔提出举行东西方首脑会议。1954年底至1955年初,苏俄和西方国家磋商举行首脑会议问

题。1955年7月18日,美,英,法,苏政府首脑艾森豪威尔,艾登,富尔和布尔加宁在日内瓦举行了战后四大国首次最高级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德国问题,欧洲安全,裁军与东西方接触等问题。会上,西方国家拒绝讨论结束冷战,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问题,苏联也拒绝研究所谓的东欧和共产主义问题。会议未就一项实质性问题达成协议,最后,只得决定举行外长会议就上述任何问题进行讨论,结果也无成就。但日内瓦首脑会议有利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13.日本北方四岛争端:日本为收回“北方领土”而与苏联俄罗斯进行的斗争。日本北方四岛通常指千岛群岛南端靠近北海道的四个岛屿即,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择捉岛。这些岛屿是日本的固有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苏联军队占领,按理本应在战后由参战的同盟国在共同队日签订和约的过程中加以妥善解决,但苏联出于经济利益及战略考虑,一直拒绝归还,企图长期霸占这些岛屿。这引起日本人民的强烈反抗,长期以来为收回北方四岛,日本人民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成立许多群众组织,并经常举行群众大会,坚持要求收回北方四岛。在日本人民的坚决斗争和强烈要求下,日报热闹政府曾多次向苏联政府提出交涉,要求归还北方领土,并表明,只有归还北方领土之后才能缔结日苏和约。1956年10月,日苏两国恢复外交关系时,曾在“联合声明”中写明,苏联同意将齿舞岛和色丹岛移交日本。关于国后,择捉等领土问题,双方同意继续讨论。1960年1月,新日美安全条约签订后,苏联提出,只有以外国军队全部撤出日本并缔结日苏和约为条件,才能移交齿舞岛和色丹岛。1973年10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苏时,曾多次向苏联领导人提出“归还北方四岛才是缔结日苏和约绝对的前提”。但苏联政府却又不承认有什么“领土问题”,企图长期霸占日本北方领土。1976年1月日本首相三木武夫与来访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会谈时,再次重申了一揽子归还北方四岛是缔结和平条约的前提的立场。双方各执己见,针锋相对。80年代,随着美苏关系由对抗转向对话,苏联在领土问题上也有所松动。1991年4月戈尔巴乔夫访问日本时,首次公开承认了日苏间存在着“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并表示愿意通过谈判弥合双方的分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对“北方四岛”的占领,1992年7月28日,俄罗斯议会举行了关于南千岛群岛的秘密听证会。会上一些议员强烈反对南千岛群岛地位的任何变更,而日本仍然坚持要求收回“北方领土”,这样,日,俄北方四岛的争端仍然没有解决。

14.中欧裁军谈判:又称“中欧裁军会议”,全称“关于在中欧共同减少部队和军备以及有关措施的谈判”。1973年10月起在维也纳举行,至1987年底,已进行460次会议,但未减裁一兵一卒。参加谈判的有北约7国,即美,加,英,联邦德国,荷,比和卢森堡,华约集团的苏,波,捷和民主德国4国,另有北约和华约的8国作为观察员国参加,一共19国。关于“中欧”的范围,确定为包括联邦德国,荷,比,卢,波,捷和民主德国的地区,裁军的军种包括地面部队和空军,不包括核战略部队,谈判涉及两军事集团在中欧的200万常规部队。谈判中提出过很多裁减方案,但均属技术问题。华约主张“对等”原则,北约则主张“均衡”原则。由于该谈判历15年无进展,及美苏关系缓和,美苏关于核导弹谈判有所前进,1986年底华约和北约集团商定就全欧洲的常规裁军问题进行谈判,1987年2月起已进行预备会议。1988年苏联及华约国家率先单方面宣布裁军,这一行动受到国际舆论的欢迎。1989年3月6日北约和华约23国在维也纳举行全欧裁军会议从而取代了长达16年的中欧裁军谈判。

1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终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于1950年2月在莫斯科签订的,同年4月11日批准生效。该条约是二战后中苏两国的结盟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1)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它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2)缔约国双方根据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3)双方平等地发展与巩固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互助合作关系。《条约》规定,有效期为30年,如在期满前一年缔约国一方提

出废除时则延长5年,并依次顺延。该条约在50年代对防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远东和平和促进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功不可灭。但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以来,条约已名存实亡。到70年代末,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提出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1979年4月3日中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正式作出了决定。为此,该条约自1980年4月11日始失效。

16.巴以和谈问题:指1991年10月30日中东和会开始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就巴勒斯坦的地位和巴勒斯坦人的权利所进行的谈判。在中东和会之前以色列即提出了先决条件,其中包括反对巴勒斯坦人民单独组成和谈代表团,巴勒斯坦只能与约旦组成联合代表团,反对“以土地换和平”的方案,只同意巴勒斯坦人实行有限自治。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则主张单独组团与以色列谈判,以色列必须从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撤出,并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但迫于压力,巴解组织最后同意了约巴联合代表团的方案。从举行第一轮会谈至今已举行了9轮会谈。会谈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第一轮至第五轮以色列沙米尔政府时期主要讨论程序性问题,但没有产生任何成果。以色列工党执政,拉宾上台后开始了巴以第六轮会谈。后四轮会谈的特点为:时间长,气氛有明显的缓和,会谈内容也进入实质性问题的讨论。第九轮会谈时以色列同意部分流亡在外多年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巴勒斯坦提出的一部分有灵活性的原则宣言也为以色列所接受,巴以双方还成立了土地,水源,自治和人权三个工作小组。但到第九轮会谈为止,虽然双方采取了一些灵活措施,会谈出现了某些新气象,但仍无实质性的进展。

17.孔塔多拉集团:拉丁美洲国家为解决中美洲地区紧张局势而形成的地区性集团。1983年1月,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拿马4国外长在巴拿马的孔塔多拉岛举行会议,表示要联合起来,为调节冲突解决,和平解决中美洲问题做出努力。此后,国际上称这4个国家为“孔塔多拉集团”。该集团成立后,举行多次外长会议,还和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5国外长举行了多次9国外长会议。协商解决中美洲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18.艾森豪威尔主义:又称杜勒斯——艾森豪威尔主义。1957年1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的美国对中东政策。当时正值苏伊士运河事件后,英法因侵略埃及遭到失败,它们在中东地区的传统势力遭到严重削弱,出现了所谓“政治真空地带”。美国乘机加强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活动,企图排挤英法,填补英法留下的力量真空,同时抵制苏联势力的渗入。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5日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关于“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声称中东突然达到一个“新的紧急阶段”,指责苏联对中东感兴趣是为了“强权政治”,这将使西欧和亚非国家陷入危险境地,因此美国必须承担起责任。他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地区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这一计划包括两年内向中东地区提供额外拨款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保护要求援助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以防止所谓“共产主义侵略”。这个特别咨文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这一企图进一步控制中东的侵略政策出台后遭到许多中东国家的反对。1957年美国策动约旦王室政变,1958年7月,美国出兵黎巴嫩,就是艾森豪威尔主义在中东的具体实施。其后,艾森豪威尔主义亦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

19.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危机。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而引起的美苏之间的冲突。1962年10月,美国发现苏联正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阻挠苏联运送导弹的舰只进入古巴,并宣称不惜使用武力,从而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28日,美苏达成协议,苏联停止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在苏联的军队和武器撤离古巴后,美国于11月20日宣布结束对古巴的封锁。

20.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全称《合作与集体防御条约》组织。英,法,荷,比卢五国在美国运行下

组成的政治军事组织。1948年3月1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8月25日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德国重新侵略,实际上是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主要内容是,加强相互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合作;当任何一缔约国受到“武装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同时建立咨询理事会作为条约的执行机构。条约有效期为50年。1950年12月,该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如北约。1954年10月23日,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加入。1955年5月6日,该组织改名为西欧联盟。

21.哈尔斯坦主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新东方政策”之前针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所采取的一项政策。因由外交部国务秘书瓦尔特哈尔斯坦在1955年12月联邦德国驻外使节会议上宣布,故称“哈尔斯坦主义”。1955年9月13日,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9月20日又同民主德国签订《国家关系条约》,恢复民主德国的独立主权地位。为避免其他国家仿效苏联,与两个德国同时保持外交关系,联邦德国遂制定了这一政策,声明联邦德国在国际法上单独代表整个德国,拒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保持或建立外交关系。由于苏联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对德国的统一负有责任,故该原则不包括对苏关系。1956年南斯拉夫,1963年古巴同民主德国建交时,联邦德国都根据这一政策先后同它们断交。随着东西方关系由冷战转向缓和,这一政策越来越难适应联邦德国的外交需要。从1967年起,联邦德国开始同东欧国家建交和复交,哈尔斯坦主义遂为新东方政策所取代。

22.东京审判: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0月3日苏,美,英莫斯科宣言精神,以及1945年7月中,美,英《波茨坦公告》规定,同盟国授权远东盟军最高司令部于1946年4月19日颁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由中,苏,美,英,法,荷兰,印度,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1国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1946年5月3日开庭,控告被告犯有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等罪行,并列举55项罪状。审讯历时2年零5个月,开庭818次。法庭判决25名被告有罪,其中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宏毅等7人处绞刑。由于美国包庇,一些重要战犯为交付审判,1950年起又释放了在日服刑的所有战犯。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抗议。

23.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即东南亚条约组织。1954年9月8日,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8国外长在菲律宾马尼拉签定“无限期有效”的军事同盟条约,即《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1955年该条约正式生效时,成立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总部设在泰国曼谷。该组织实质是美国干涉东南亚各国内政,镇压东南亚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妄图在太平洋称霸的工具。条约规定,要用“自助和互助的办法”“抵抗武装进攻”,当任何成员国受到威胁时,“各缔约国须立即磋商”,以采取共同对策。条约议定书把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划为其“保护地区”。美国在另附的《谅解》中还声明,该组织“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该组织成立以来,遭到亚洲和许多国家人民的反对,其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1962年7月,扩大的日内瓦会议通过《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不承认它对老挝的所谓保护;1967年起法国一直拒绝派正式代表参加其部长理事会,并从1974年起停止提供经费;1972年11月8日巴基斯坦退出。1975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第20届年会该组织宣布,鉴于情况不断改变,它将分阶段解散。1977年6月30日正式宣布解散。

24.卡特主义:美国总统卡特为反对苏联入侵波斯湾地区而提出的一种战略。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触怒了美国卡特政府。它要以“针锋相对的行动”迫使苏联撤军阿富汗,保卫美国的“切身利益”。为此,卡特政府在政治上大造声势,声讨“苏联的罪行”;在经济上,决定对苏联采取“经济制裁”,实行谷物禁运;在军事上,为准备打仗而对适龄青年进行兵役登记,并拒绝批准

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与此同时,卡特总统于1980年1月23日发表国情咨文,警告苏联,“任何外部势力企图掌握波斯湾地区控制权的尝试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利坚合众国切身利益的进攻,这种进攻将被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击退”。卡特的这一声明即被称为“卡特主义”。其核心内容是,美国将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同苏联争夺对波斯湾地区的控制权。卡特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苏联政策重新趋于强硬。

25.卡特“人权外交”:1977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卡特在就职演说中称:帮助建立一个真正人道的正义与和平的世界是美国崇尚和最有雄心的事业,1978年12月6日在纪念人权宣言发表30周年大会上宣称:人权原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灵魂,是确定美国同别国保持什么关系的一个因素。卡特上台前两年曾积极从事“人权外交”活动,声援,支持苏联国内的持不同政见人士;在欧安会续会期间以“人权”问题向苏联施压。其目的是企图以“人权”为武器,利用“人权问题”支持苏联集团内部的离心力,动摇苏联的统治基础;并利用“人权外交”提高美国形象,团结西方盟国,动员世界舆论,以达到孤立苏联的目的。但人权外交收效甚微,反而搞乱了自己的拉丁美洲“后院”。美国内一些要人对此不满,认为“人权外交”利少弊多,故卡特执政后期较少提及。

26.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4日,美国同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和加拿大12国在华盛顿签定的军事同盟条约。以后,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西班牙于1982年5月相继加入。1966年6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但仍是北约的成员国。现有16个缔约国。公约共14条,主要内容:缔约国的个别或集体以不断的而有效的自助及互助方法,维持并发展其单独或集体抵抗武装攻击之能力;就缔约国任何一过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到威胁事态共同协商;对任何一缔约国的武装进攻都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对此缔约国应采取必要行动,包括使用武力;缔约国遭受武装攻击的范围包括缔约国本土,阿尔及利亚,缔约国占领军驻扎的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以北所辖岛屿;设立理事会及防务委员会等其他附属机构。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开始生效,随后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7.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就磋商14个月之久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文本最终达成了协议,并于10月8日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主要内容包括:三国间将在15年内逐步取消上万种商品的关税和诸多的关税壁垒,并废除目前实行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开放墨西哥的银行,电讯,保险及证券业,允许美国和加拿大加入竞争和投资,包括建立全资子公司,三国同意对所有北美地区的金融公司给予本国同样的待遇;采取措施防止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公司为逃避美国的关税而将商品经由墨西哥运往美国,三国就原产地问题作了严格的规定,以防止非缔约国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在一个缔约国内设厂,再把本国产品在这些工厂内加工而享受免税待遇进入另一个缔约国;设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以解决涉及环保标准的商业纠纷;保护版权,专利权及商标权等。该协定的签署,意味着从1994年1月1日起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宣告形成,该集团拥有3.6亿人口,总消费能力达6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美国利用加,墨的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扩大出口与投资;有利于确保墨西哥产品美加市场,吸引外资和高新技术;有利于加拿大把贸易扩大到整个美洲地区,进一步打入拉美市场。

28.旧金山对日和约:1951年9月8日美国片面召集英,法等国同日本在美国旧金山签定。主要内容有: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政府放弃对台湾急澎湖列岛,南威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美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同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驻军;“盟国”承认日对领土及领海的主权,放弃对日的赔偿要求。同日,美日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美国务卿和日外务相换文,确认日政

府在美侵朝战争中,提供“便利和服务”。和约无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不提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同月18日和1992年5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不承认这个非法的单独条约。

29.印巴分立:指原英属印度境内形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人民争取独立斗争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英国殖民者变换策略,决定对印度分而治之,并于1947年6月公布了《蒙巴顿方案》,主张根据居民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而王公土邦享有独立地位或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此方案为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7月英国国会通过《印度独立法》。8月14,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各自实现独立,成为两个自治领。1950年和1956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宣布为独立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1972年1月,巴基斯坦宣布退出英联邦。印,巴独立是英属印度人民长期坚持反殖斗争的结果,是印,巴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英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政策也为日后的印,巴关系埋下了隐患。

30.印巴战争:指1971年11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孟加拉国独立。巴基斯坦原由东巴和西巴两部分构成。两地区相距1,600公里,国家政权长期掌握在西巴统治阶级手里,引起东巴的强烈不满。1966年,以吉布拉赫曼为首的人民联盟要求实行充分自治。1970年12月7日,在巴基斯坦大选中,人民联盟获胜,拉赫曼坚决要求东巴充分自治,并进而提出了独立的要求。1971年3月26日,东巴宣布成立独立自主的孟加拉国。此举遭到巴基斯坦总统叶汗亚罕的强烈镇压。一部分人民联盟成员逃到印度,宣布在那里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印度利用巴基斯坦国内局势的动荡不安,于同年11月21日悍然入侵巴基斯坦东巴,并于12月16日占领了达卡。战争不久从东巴蔓延到西巴,再度成为印巴之间的全面战争。巴基斯坦在战争中失利。12月17日,印巴双方决定全线停火。1972年6月,印巴签署了《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双边关系协定》。战争结束后,孟加拉从巴基斯坦分离了出去。

31.印度支那战争:(1)1945年—1954年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法国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二战后,越,老,柬相继宣布独立。但法国企图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统治,遂于1945年9月入侵越南,10月侵占柬埔寨,年底侵入老挝。三国人民奋起抵抗,从1945年12月开始,进行了长达8,9年的英勇抗战,1950年5月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改变了战争局势。同年7月21日法国被迫签订《日内瓦协议》,保证在尊重老柬越三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的基础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2)1975年结束的柬,越,老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美国为取代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地位,从1955年起分别在南越,老挝扶植亲美政权和极右势力。1958年颠覆富马联合政府,1959年挑起老挝内战。1961年对越南发动“特种战争”。1964年破坏1962年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再次策动颠覆民族联合政府,并开始轰炸老挝解放区。同年8月2日制造“北部湾事件”借口轰炸越南北方。1965年起直接出兵南越,将“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1970年3月18日又趁西哈努克亲王出访,策动柬埔寨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接着直接出兵侵入。三国人民奋起反抗。柬埔寨人民于1975年6月攻下金边,解放全国;越南人民迫使伪美政权于1973年1月签订《巴黎协定》,美军从越南撤军。1975年4月,西贡获解放,次年全国统一。老挝人民1973年2月迫使万象当局签订《万象协定》。1975年12月经过夺权斗争,建立了共和国。

32.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二战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的争端。克什米尔原属印度的一个土邦,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部分,面积21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在五百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因该区地处南亚次大陆北部山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1947年关于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规定克什米尔可以自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保持独立。

克什米尔帮绝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倾向于巴基斯坦,而当时克什米尔邦土王是印度教徒,倾向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得到解决,日后不断引起争端。印巴两国多次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发生冲突,并导致三次印巴战争(1947,1965,1971)。第一次印巴战争中,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双方均表示接受。1949年7月双方正式停火后,印度占领克什米尔月3/5的土地,拥有3/4人口,其余归巴基斯坦领有。1953年两国总理曾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最实际方法是举行公正无私的公民投票”。但后来印度反对举行公民投票。克什米尔争端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阻碍印巴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主要症结之一。印巴两国战后就克什米尔问题曾多次举行会谈,一直毫无结果。至今该争端仍为南亚次大陆局势不稳的重要根源。

33.印尼—马来西亚和平协定:指1966年8月11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雅加达签署的和平协议。二战结束后,在英国的极力支持下,1948年2月,原马来亚和新加坡等组建了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同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组建了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成立后对外奉行独立不结盟政策。强调同东南亚各国的团结与联合。印度尼西亚政府在1948年2月以来,一直对英国扶植的马来亚联合邦持反对态度,支持那里的人民独立,摆脱殖民主义者的控制。马来西亚组建后,印马关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没有转变。1966年8月11日,印尼和马来西亚终于签订了和平协定,从此结束了若干年来印尼对马来西亚实行的军事与政治方面的对抗政策。

34.印尼—荷兰圆桌会议协定:又称海牙圆桌会议协定,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荷兰扶植的邦区同荷兰于1949年11月2日在海牙签订的一系列协定的总称。其主要内容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将与荷兰扶植的“东印度尼西亚邦”和“加里曼丹邦”共同组成“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荷兰于1949年12月底前向该“联邦共和国”移交主权;印尼联邦共和国加入“荷兰—印度尼西亚联邦”,荷兰女王为最高元首;新印尼联邦在一切方面同荷兰持久合作;两国将谈判解决西伊里安问题。这项协定实际上是荷兰殖民主义者企图在二战后以新的形式继续对印尼实行统治,因此“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寿命短暂。1950年8月,印尼取消了“联邦共和国”,建立了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56年4月21日印尼—荷兰圆桌会议协定宣布废除。

35.尼克松主义:又称“关岛主义”或“和平新战略”。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为在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下确保其日益衰弱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全球战略。60年代末,由于侵越战争的失败,经济日益恶化,美苏战略核均势的出现,西欧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发生了动摇。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与基辛格等人谋划,调整了美国的亚洲政策及全球战略,以加强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会见随行记者时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演说,强调在处理与亚洲盟国的关系时,将恪守条约义务。但在军事防卫问题上,将鼓励亚洲国家自己负责。尼克松的关岛谈话不仅是美国对亚洲的政策,而且是美国决心“收缩力量”修补和调整其全球战略的一个信号。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出了题为《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报告,对尼克松主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三大支柱:即“伙伴关系”,“谈判”和“实力地位”。其实质是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以伙伴关系为核心,重新获得与苏联抗衡的主动权,但不轻易卷入地区性的冲突。尼克松主义是在美国势力衰退的情况下,美国为维持其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对策。

36.共同安全计划:也叫共同安全法。美国通过对外援助进行干涉控制的法案。战后初期,美国曾通过援外法案,以推行马歇尔计划。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51年10月10日通过《共同安全法》,取代过去以经援为主的援外法。主要内容:设立共同安全署取代原来的经济合作署,由署长

统一掌握对外军事,经济和技术的各种援助;确定4年(1951—1954)的援外拨款数额,增加军援的比重等。并宣称:要“以军事,经济和技术援助的办法来促进美国外交政策的实现”“为了美国的利益”要开发“不发达”国家的资源等,后来,美国曾不断补充修改,其组织机构也多次变动。1961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军援经援分开的新援外法案。《共同安全法》才为之所取代。

37.西柏林协定:1971年9月3日,苏,美,英,法四国在柏林签署的有关柏林问题的《四国协定》。该协定由三个部分和四个附件组成。四方共同保证: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区使用武力威胁。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问题,以防止该地区发生纠纷和局势复杂化。美,英,法三国政府声明: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部分,它今后也不受联邦德国的管辖,但是仍要保持和发展联邦德国与西柏林的联系。《西柏林协定》签署后,两个德国为实现该协定的规定都采取了积极行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之间,民主德国与西柏林市政府之间,相继进行谈判,并于同年12月17日和20日分别签定了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柏林西区之间非军事人员和货物过境交通协定,关于西柏林长住居民去民主德国访问和旅行的协定,以及解决地区问题的协定。这些协定的签定和两个德国间关系的改善,导致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双方于1972年12月21日在波恩签署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关系的基础条约》,规定了两个德国“在平等权力的基础上发展正常的睦邻关系”“以和平手段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不能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条约于1973年6月21日生效后,两个德国的关系进入正常化。

39.有限主权论:80年代末期苏联领导人提出的有关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主张。是一种霸权主义的理论。1968年8月,苏联以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的发展对捷社会主义制度造成威胁,社会主义国家按同盟条约规定履行集体自卫义务为理由出兵占领捷全境。11月11日,勃列日涅夫苏共代表团在波兰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讲话称“当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了对该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威胁及对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问题和关心的事。”肯定苏联出兵捷克的行动是“兄弟国家提供军事援助”来消除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利益造成的威胁。这就是有限主权论。

40.刚果事件:美国为同比利时争夺对刚果的控制权,利用联合国,阴谋颠覆刚果合法政府的事件。1960年6月30日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即扎伊尔)诞生,阿巴科党的卡萨武布当选为总统,民族运动当的卢蒙巴组成内阁,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比利时殖民主义者不甘心失败。7月6日,刚果军队开始驱逐比利时军官,这一运动触怒了比利时殖民当局,他们便以保护侨民为借口,7月8日派军入侵刚果,策动冲伯集团在加丹省宣布独立。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苏投票赞成的情况下,通过了派联合国军队进入刚果的决议。实际上,联合国军队完全是由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军队进抵刚果后,非但没有执行联合国关于比利时军队从刚果撤军的决议,反而纵容比利时军队向刚果增兵。刚果人民为反对比利时侵略军和联合国军队,在卢蒙巴的领导下,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960年9月5日,卡萨武布总统在美国的策动下,宣布解除卢蒙巴的总理兼国防部长职务,这一举动遭到刚果议会和内阁的反对。美国转而又策划反卢蒙巴政变。11月,卢蒙巴被迫逃离首都,不久即被绑架,1961年5月,被冲伯集团杀害。副总理基赞加继续领导刚果人民同侵略军作坚决的斗争。1962年联合国军队和阿杜拉军队又解除了基赞加的职务,并将其关进监狱。1962年底,联合国军队占领了加丹省,从而美国直接控制了刚果。

41.伦敦--巴黎协定:1954年9月28日至10月3日和10月21日至23日,美,加,英,法,比,荷,卢,意等《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与联邦德国在伦敦会议和巴黎会议上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的统称。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武装联邦德国,通过先召开会议等外交活动而签订的协定。经过各有关国家国会批准,1955年5月5日《伦敦—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其主要内容是:伦敦会议决定,邀请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参加布鲁塞尔条约;将原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协商委员会改为

有权对组织活动作出决定的理事会;扩大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活动范围;规定成员国对北约防务的最高限额;监督除英国外的成员国在欧洲的军备机构;规定成员国的国内防务部队和警察部队的人数和军备;英国保证继续在欧洲保持四个师和战术空军;联邦德国保证不以武力实现德国统一和改变前疆界等。巴黎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改组布鲁塞尔条约为“西欧联盟”,以及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加入“西欧联盟”的议定书;关于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议定书;关于在联邦德国驻扎外国军队的条约;关于在萨尔问题上法德两国均有所得的萨尔地位的议定书;关于修改布鲁塞尔条约,把原布鲁塞尔的以“防止德国侵略政府复活”改为促进西欧团结,鼓励德国不仅恢复主权,获得独立国家的地位,而且使美国武装联邦德国合法化的计划得以实现。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军事集团,使联邦德国和“西欧联盟”纳入了北约的战略轨道。从而最终形成了以盟国为盟主,以联邦德国为骨干的西方政治军事集团,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的对立。

42.苏联外交“新思维”: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新的的国家领导人以后提出的以“新的政治思维”看待当今世界和处理国家关系的苏联外交活动思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苏联外交“新思维”的主要内容有: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化和充满矛盾的被共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国际社会各国相互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需要有效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国际秩序和机制”,核武器的出现和应用“使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战后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已经成了强有力的国际体系,成了世界政治的极为重大的因素”,但是暂时还“不具备列宁所说的那种榜样力量”,在上述“多元和矛盾的”世界里,每个国家都“应考虑到每个国家的利益,尊重每个民族的利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还将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共存;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新的政治思维的基本原则很简单,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及任何目的的手段”,“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公式已经动摇”,在核战争是全人类共同毁灭的时代,“安全是不可分割的”,“和平共处”的概念比过去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不仅要排除战争,而且要加强相互的联系与合作;在解决当代两个超级大国关系上,新思维主张美苏核裁军,停止军备竞赛,并付诸行动;在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上提出,长期以来出现的严重不协调现象“主要是由于过去几位苏共领导人执行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造成的”,表示“今后一定要在完全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整个政治关系体系”,不再提“输出革命”,不再坚持“以苏联为中心”和“社会主义共同规律”,同时又说“苏联在大家庭中的作用是由我国的客观形势决定的”,苏联外交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43.苏联南斯拉夫关系正常化: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于1953年6月恢复了与南斯拉夫之间的正常的外交关系。1955年5月26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率领苏联政府代表团到达贝尔格莱德,与南斯拉夫政府举行了自1948年两国关系破裂后的第一次首脑会谈。6月2日双方发表《苏联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两国政府宣言》,又称《贝尔格莱德宣言》。宣言强调相互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相互平等,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同时两党同意缔结必要的条约,协定以调整和促进两国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不久,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先后同南斯拉夫恢复正常关系。1956年6月1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对苏联进行正式友好访问,6月20日双方发表了《莫斯科宣言》,强调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形式的多样性,双方恢复了两党之间的关系。

44.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苏联出兵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改革的事件。1968年1月,杜布切克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后,开始了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在党内实行民主,允许自由批评;宣布国民议会为捷克斯洛伐克的决策机构;主张在平等,主权,相互尊重和国际主义团结的基础上发展同苏联的友好关系。这些行动引起了苏联的极大不满。同年8月20日深夜,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安全”为借口,以华约国家的名义联合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

亚,匈牙利四国悍然出兵,对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军事占领。次日,苏联发表声明,诡称其行动是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邀请”而给予的“紧急援助”。8月21日,捷共中央大厦被围,杜布切克和切尔尼克总理,斯沃博达总统等领导人被押送苏联进行“会谈”。在苏联的压力下,10月16日,苏捷签订了《关于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条件的条约》。苏联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及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谴责和抗议。1970年捷共通过决议,宣布“布拉格之春”为反革命事件,并在党内进行大规模清洗。1989年11月30日,捷共中央宣布苏联等五国出兵捷克是错误的。同年12月4日,苏,保,匈,波和民德五国领导人承认,1968年出兵捷克“是对捷内政的干涉,应当受到谴责”。

45.杜鲁门主义: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由于英国在1947年2月27日宣布无力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政府提供大力援助以镇压两国日益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杜鲁门主义。它在反共的目的下宣称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会“危害美国的安全”。要求美国国会向希腊,土耳其政府提供4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帮助它们维持其统治,从而便于美国在该地区建立反共阵地和排挤英法势力。宣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其他国家“复兴”的使命。同年5月22日杜鲁门签署了“援助希,土法令”。这是战后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把“冷战”作为美国的国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在发动侵朝战争前以“援助”为名的侵略战争的基础,集中体现了战后美国企图占领中间地带实现其独霸全球战略目标的总意图。

46.里根主义:苏联称之为“新全球主义”。里根政府在美苏争霸总战略中新的第三世界政策。一般认为,是指美国采取支持亲苏国家的反政府武装等做法,谋求在第三世界把苏联已经取得的进展推回去,并巩固和扩大美国影响的一整套具有进攻性的政策。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力图“重振国威”,对苏联采取强硬姿态,遏制苏联在第三世界从事新的地区扩张。里根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其发端可以看作是里根就职后第六个星期时签署的一份批准中央情报局组建第一支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秘密报告。其后,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经营,吸收了杜鲁门主义的“遏制政策”和尼克松主义的“以当地力量”对付“地区性冲突”的做法而逐步形成。它集中体现于1986年3月14日里根发表的题为《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的外交咨文。咨文认为,对以下第三世界国家四种情况应采取不同对策。第一,对亲苏的第三世界国家要展开“低烈度战争”,力求实现“有限推回”。其中对有反政府武装活动的“热点”地区,如尼加拉瓜,阿富汗,安哥拉等国家采取支持反政府武装的办法,不惜打破惯例,提供有可能导致战争升级和美苏直接对抗的先进武器,如“毒刺”防空导弹,以此对苏进行军事讹诈,打击亲苏力量,并把这些地区视为“有限推回”苏联地盘的第一线。对非“热点”地区,改变越战后美军不直接介入地区冲突的方针,选择某些亲苏国家和恐怖主义“发源地”,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实施直接的军事打击。如1983年出兵黎巴嫩和入侵格林纳达,1986年两次袭击利比亚。第二,对亲美的第三世界国家实行“现实主义”政策,不择手段巩固地盘。其中对亲美独裁政权提出既反“左的暴政”,又反“右的暴政”,要求他们实行政治上的民主化改革,以免发生动乱为苏利用。同时扶持这些国家的其他亲美势力,保证无论政权更迭与否,都能维持美国在当地的利益和影响。这体现在美国对海地,菲律宾,南朝鲜,智利等国的政策上。对受到反对派或亲苏政权威胁的亲美亲美国家,则继续加强经济和军事援助,防止苏联推行新的扩张和渗透。这体现在美国对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政策上。里根主义的推出是为了适应对苏战略和第三世界形势变化的需要,目标比较明确,因而其实施也收到一定效果。

47.灵活反应战略:美国总统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8)的军事战略。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非拉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美苏核僵局日趋明显,这种形势下,1959年美前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在《音调不定的号角力》一书中提出灵活反应战略,抨击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战争没有选择余地,提出应对国际政治,均势局势作出灵活反应。肯尼迪政府于

1961年同意了这一主张,下令发展多样化的军事力量,以便能够应付包括核战争,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战争。约翰逊政府执政后继续了这一战略,并将其具体化为“逐步升级战略”,主张在同对手打交道或对抗中,随时准备使冲突逐步升级,以达成威慑目的。约翰逊政府明确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的理论,即同时在欧洲同苏联,在亚洲同中国打两场大战,又能在其他地方应付规模不大的“紧急情况”。这一战略失败后宣告破产。但其关于未来战争的特点和作战方法的基本原则被列为现实遏制战略的内容。

48.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20日—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纽伦堡对二战祸首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1月2日签订的《苏美英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精神,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在伦敦签署《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和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45年11月,由上述四国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被告按共同策划或阴谋破坏条约,筹划侵略战争和杀害人民,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等四项主要罪行进行起诉。历时十个月,216个审判日。最后判处戈林,等绞刑;冯克等无期徒刑;施佩尔等20年徒刑。宣布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保安处,党卫队为犯罪组织。

49.现实威慑战略:1969年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在美苏核僵局一时难以打破的情况下,对美国的核战略和外交战略作了重大调整,1970年提出了“实力”,“谈判”和“伙伴关系”的政策原则,主张调整全球军事部署,重点加强欧洲,扭转美国在越南战争后的被动局面。1971年3月9日,美国防部长莱尔德根据上述原则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主要特征有:1,常规力量态势”改打两个伴战争”为”一个半战争”,准备在欧洲与苏联打一场大战,同时准备在东北亚,中东等抵达一场小战.2,战略核力量一”充足论”代替”优势论”.同时认为在常规战争和核战争之间存在着一个战区核战争阶段,主张发展战区核力量,增加美国的选择余地. 3, 认为苏联对西欧的进攻将是一场闪电战,驻欧美均要随时做好应战准备,而且要与盟国之间实行”战略分工”,”共同负责”.他的具体做法是: 加强武装”伙伴”,推行”总体部队”原则,把伙伴纳入美国统一的战略计划;减少美军总兵力,提高向海外侵略的机动能力和动员速度;调整战略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增强本土战略预备部队,保证战略重点,适应美苏全球争夺的需要

50.林中散步方案:1982年7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美苏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第三轮会谈结束前,美国首席代表尼采利用会议休息的时间同苏联首席代表科维钦斯基在森林中散步时正式提出的试探性方案.主要内容是: 如果苏联强其部署在欧洲的导弹减至75枚,并把它在亚洲地区的导弹限制在90枚,同时不把英发独立核力量包括在双方谈判的限额内,美国将放弃在欧洲部署108枚<潘兴II>式导弹的计划,而仅部署与苏联导弹数目对等的75枚陆基巡航导弹.由于这一方案与美苏双方参加谈判的目的背道而驰,它既没有解决苏联削减下来的导弹是销毁还是东移的问题,也没有完全阻止美国在西欧部署新型中程导弹,因此很快就遭到美苏两国政府的否决,这一方案始终未能提到美苏谈判桌上予以考虑.

51.凯南8000字报告:这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关于战后苏联政策动向的电报。1946年月,二战结束后不久,苏联问题专家,美驻苏使馆代表凯南,对战后的苏联有关“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提出了详尽的分析和建议,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等,向美国政府发回了8000字的电报。电文中称,美国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遏制苏联的影响和势力外延,尤其是在欧洲。这份电报得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高度重视和赞赏,责令政府有关部门及驻外使馆官员必须参阅,同时通过报刊披露其主要精神,已引起世人的主意。不久凯南被召回国,提升为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主席,并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名为《苏联行为根源》的文章,全面地阐述了“遏制”的思想,正式提出了对苏的“遏制”政策。

52.和平战略:美国肯尼迪政府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肯尼迪在其竞选总统期间就宣扬要推行所谓“和平战略”,声称这一战略以“两种垄断为基础”,一是核武器,一是输出资本和提供技术援助。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鉴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挽救颓势。继续推行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肯尼迪对5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作了重新估价和修改,正式提出了“一手拿橄榄枝,一手拿剑”的“和平战略”。他以加强军事实力为基础,辅之以各种非军事手段,加强同苏联的争夺,企图同苏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一方面在军事上采取灵活反应战略,代替过去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另一方面组织“和平队”“粮食用于和平”“争取进步联盟”“攀亲戚运动”等,借以在亚非拉笼络人心,力图将这些国家和地区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加以控制。对东欧各国则采取软化政策,促进其“多样化”,使其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

53.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戴高乐公开抗衡美国的举动。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不甘心让法国处于“受制于人”的地位,要求与美国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在对外关系中开始采取不受美国限制的独立自主政策,自美苏关系中保持适当距离。在防务方面,戴高乐抛弃第四共和国依靠北约,依靠美国军事力量的政策,执行独立的防务政策,把战略重点转移到本土和欧洲,实行以独立核威慑力量为基础的“全面”防务战略。从1958年起,法国在北约内部同美国进行控制与反控制斗争,采取逐步脱离到最终完全退出北约军事组织的做法。1958年9月,戴高乐提出在北约内部建立美英发“三国领导核心”,向美国盟主地位挑战。1959年3月,法国宣布收回北约对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权。6月又拒绝美国在法国领土部署核武器和建立中程导弹基地,除非这些武器交由法国指挥。1963年6月法国撤回驻大西洋舰队的法国军队。1965年1月,法国宣布不参加北约核专门委员会,1966年3月7日,戴高乐正式宣布法国完全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并要求全部撤出美国在法国的驻军和基地。从此法国在北约军事组织内仅保留一名联络参谋。整个60年代,法国以退出北约军事组织为出发点,自世界范围内同美国的离心斗争愈演愈烈,沉重打击了美国霸权地位,也大大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54.波兰事件:(1),亦称波兰10月事件。指1956年10月发生的以波,苏关系为核心的事件。波兹南事件发生后,波兰党和政府进行了改组,重新起用1948年被解职的前总书记哥穆尔卡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新领导集团主张加强民主,改革经济,维护民族独立,要求在平等基础上调整波苏关系,并建议当时任波兰国防部长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调回苏联。苏联担心会失去对波兰的控制,立即邀请波党政代表团去苏磋商。但波兰当以即将召开八中全会为由,谢绝去苏。10月中旬,赫鲁晓夫率党政代表团突然飞抵华沙,要求出席正在举行的波党把中全会,同时调动驻波苏军进逼华沙,试图用武力压波党就范。

哥穆尔卡立即向赫鲁晓夫提出抗议,坚持如果苏军不撤退,便立即中止业已开始的波苏谈判。波兰领导人的立场得到了波兰人民和军队的坚决支持。自波方的强烈要求和人民的压力下,赫鲁晓夫被迫同意巴苏军撤回原基地,调回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并立即率代表团离开波兰回国。1956年11月,哥穆尔卡率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同苏方举行会谈。会谈协议确认:驻波苏军不得干涉波兰的主权和内政;驻波苏军的驻地,数量,调动都必须事先征得波兰政府统一;双方要在平等,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指1980年7月爆发的波兰工人罢工运动。1980年7月1日,波兰政府决定提高肉类销售价格,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华沙和卢布林市的工人首先举行抗议罢工,到8月下旬,罢工浪潮席卷了几乎整个波兰,并得到天主教会的大力支持。农民和知识分子也参加了抗议活动。工人除抗议肉价上涨,提出增加工资,修改劳动的定额,提高福利待遇和改善市场供应等经济要求外,还提出成立自由工会,保障罢工权利,取消书报检查,保障言论出版自由,释放所有政治犯等21条政治主张。面对动荡的政治局势,波兰党和政府于1980年8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大的改

组,卡尼亚取代盖莱克任党的第一书记,平科夫斯基接替巴比乌赫任总理。1981年2月,波党举行八届八中全会,决定由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接替平科夫斯基任总理。同年10月,卡尼亚中央第一书记职务,雅鲁泽尔斯基任党中央第一书记。波兰党和政府虽然做出种种努力,但始终未能控制住局势。1981年12月13日,波兰宣布国家处于战时状态,成立了以雅鲁泽尔斯基为首的21名高级军官组成的救国军事委员会。拘捕了包括瓦文萨在内的5,000多名团结工会的各级负责人和极端分子,持不同政见者组织的成员以及对70年代错误负有责任的32名前党政领导人。颁布了包括禁止罢工,游行和实行新闻检查等一系列法令,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实行军管。实施战时状态以后,波兰当局逐步控制了国内局势。1983年7月21日宣布取消战时状态。1984年7月21日波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大赦,652名政治犯全部获释。1989年4月17日,团结工会正式获得合法地位。

55.波恩专约:1952年5月26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英国外相艾登,法国外长舒曼和联邦德国总理兼外长阿登纳在波恩签署的三国同联邦德国关系的一系列条约的总称。它包括:《关于三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关系的专约》,<关于外国军队及其人员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权利和义务的专约>,《财政专约》,《关于解决用于战争和占领而发生的问题的专约》等一系列附件及协定。条约规定废止占领法规,美,英,法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联邦德国在平的基础上参加“欧洲防务集团”;在合约缔结和德国重新统一之前,美,英,发有权在德国驻军;设立混合委员会以进一步释放纳粹战犯等。后因“欧洲防务集团”流产,条约不得不加以修改,最后于1955年5月5日生效,取代了1949年美英法三国《关于德国问题的华盛顿协定》。

56.波茨坦协定:《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的通称。苏,英,美三国首脑于1945年8月2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签订。公报当时公开发表,内容有14项,议定书当时未发表,内容有21项,包括公报中的14项。主要内容有:(1)设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二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和商讨成员国间有关的其他问题。(2)确立了处理德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和经济原则。正是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素,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德国,解除德国武装,铲除或控制可供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摧毁纳粹党的一切组织和制度,并禁止他的复活,逮捕和审判纳粹战犯,是德国沿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经济原则:消灭德国之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重建着重于农业及国内和平工业发展的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3),有关德国的赔偿,德国,波兰等国的疆界,同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五国缔结和约等问题的规定。

57.波兹南事件:1956年在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发生的骚乱事件。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在波兰引起巨大反响。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市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厂1万6千多名工人举行游行,要求改善生活,增加工资,减少税收。由于当局处理不当,是游行变为骚乱,警察和群众发生流血冲突。当局出动保安部队和坦克平息了骚乱。冲突中有54人死亡,200余人受伤,数百人被捕。骚乱平息后,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原机械工业部部长被撤职,7月召开的党的七中全会上通过了加速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工人和职员工资的决议。

58.柏林墙:原民主德国在苏联和华约组织支持下于1961年建筑的隔离东西柏林的高墙,是德国和欧洲分裂的象征。波林位于民德境内,原为德国首都。战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后分成东西两个占区。东柏林在民德成立后成为其首都,而西柏林仍是“西方自由世界”,并有3条铁路,3条公路,2条水路和3条“空中走廊”通往西德。当时两个柏林之间有开放的边界,为西

德利用西柏林向民德进行渗透提供了便利。一些民的公民向往西德的生活,利用西柏林作为桥梁大批流亡西德。这使东德在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陷入被动。为了遏制西方“继续利用西柏林作为颠覆民主德国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大本营”,民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特别法令,在高度保密和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动员大批军警和工人战斗队,于8月12-13日一夜之间环绕西柏林架设起长164公里的铁丝网,从而在西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将整个边界控制起来。从8月13日开始,民德方面又用钢筋和水泥筑墙取代铁丝网,至8月23日柏林墙一期工程完成。尽管美,英,法,西德以及西柏林工人在此间和此后多次救民德方面的行动进行抗议,但作为东西方冷战产物和德国分裂的柏林前已赫然出现在世人面前。1989年11月后,柏林墙随着东德政局的巨变被拆除。

59.柏林问题: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由于柏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围绕着柏林的法律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美,苏争夺欧洲的焦点之一。苏联巴西柏林看成是长在民主德国领土上的一个毒瘤,千方百计予以割除。而美国则利用西柏林的地理优势,把它作为向民主德国和东欧进行渗透活动的基地,并把保护美国在西柏林的权力看作是“考验西方的勇气和意志的伟大场所”。1948年6月,就柏林实行何种货币问题,导致了东西方对峙的第一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就柏林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导致了第二次柏林危机。1971年9月,苏,美,英,法四国就柏林问题签署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协定规定:四国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不得单方面改变既成局面;苏联保证西柏林通过民主德国境内至联邦德国的交通畅通无阻,并享受优惠待遇;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属于其管辖,但可维持和发展与联邦德国之间的联系。协定还规定了苏联向西柏林派驻总领事馆和双方人口的往来等问题。协定签订后,柏林局势趋于稳定,但双方对协定的解释各取所需,因此,柏林问题依然存在,西柏林地位悬而未决。ZL_c

勃列日涅夫主义:勃列日涅夫集团奉行的一整套为苏联对外扩张侵略,争夺世界霸权服务的理论。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打着“列宁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号,积极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特别是1968年以后,苏联的对外扩张态势更是咄咄逼人,到处进行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别国的活动,甚至置别国主权于不顾,公然派几十万大军占领别国。为了掩盖侵略行为,为霸权主义进行辩护,同时为了适应日后对外扩张的需要,勃列日涅夫集团提出了其对外政策新理论。这些理论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其主要论点为:1,“主权有限论”:鼓吹“保卫社会主义利益”是“最高主权”,别国各种主权都是“有限的”。因此,苏联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的利益”可以侵略别国,决定别国的命运,“包括他的主权命运在内”。2,“国际专政论”:宣称“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已超出了一国的范围”,要由苏联实行“国际专政”,即苏联可以在他自己的领土之外的任何地方动用它的专政力量,对别国实行专政。3,“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声称“大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政体”,必须加强大家庭的“统一行动”,也就是说参加大家庭的国家必须听从苏联的“统一”调遣,不能单独行动。苏联妄图利用这一理论来控制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东欧各国。4,“国际分工论”:提出“重新安排各国经济”,“实现经济一体化”,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综合体”。实际上就是由苏联来掌管各国的经济主权,苏联分工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一切从苏联的利益出发。5,“国际工农联盟论”:宣扬所谓亚非国家“工人阶级尚未形成”,只有依靠苏联,同苏联“结成联盟”才会有前途。6,“利益有关论”:声称苏联是“世界大国”,“有着广泛发展的国际联系“,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局势”都“涉及苏联的利益”,苏联“不能消极对待”。苏联舰队要“航行在我国安全的利益需要去的一切地方“。7,“大国特殊责任论”:声称苏联既然是“世界大国”,就对世界事务“负有特殊责任”。这种“特殊责任”实际上是在将苏联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的“特殊责任”,与大国沙文主义无异。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勃列日涅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时期(1964-1982)推行的以同美国争霸全球为目标的对外战略。其基本内容是: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

从中东,非洲侧翼迂回包围欧洲;把东亚作为重要战略区,东西两线相策应,积极向第三世界具有重大战略以的关键地区和薄弱地区渗透扩张,抢占战略资源和两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通道;以“缓和”为掩护,以实力为支柱,政治谋略和军事实力并用,并辅以“经济战略”,力求“通过全面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在全世界取胜”,必要时则使用武力,亦达到称霸全球的最终目的。该战略的形成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一)酝酿阶段(1964-1968年)表现为巩固自身统治,着重发展实力,对赫鲁晓夫对外战略进行调整。(二)形成和定型阶段(1968-1975年),即以欧安会为核心,推行缓和战略;力争军事势力达到与美国旗鼓相当;并抛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三)付诸实施阶段(1975年-1979),具体表现为入侵安哥拉;策划雇佣军入侵扎伊尔;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直接出兵阿富汗。(四)收缩阶段(1979-1982年),因受阿富汗,波兰事件牵制,特别是受到美国“里根主义”的全面抵挡,被迫转入主要在外交上搞和平攻势,而在军事上固守既得利益。勃列日涅夫之后的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在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基本上延续了上述对外战略。

60.战后东西方缓和:二战以后,美苏关系长期处于“冷战状态”。1969年勃列日涅夫首次提出“欧洲缓和”的主张,并在苏共24大上正式提出了以“缓和”为核心的“六点和平纲领”。1969年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也提出了要以“谈判”代替“对抗”。双方开始调整各自的全球战略,经过数次最高级首脑会议和其他对话,东西方的僵硬对立状态有所改善,双方关系出现了战后以来的首次缓和,其主要标志是:在军备控制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有所缓和;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人员交流有较大发展;召开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并签署了欧安会最后文件――赫尔辛基协定。至此,战后东西方第一次缓和达到高潮。由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结束了战后长达十年之久的东西方第一次缓和,美苏关系趋于紧张,特别是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欲重振国威,先后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和“里根主义”。尤其是由于苏联1977年首先在欧洲部署SS-20导弹引起的中导争端,使美苏关系降到“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最低点。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戈尔巴乔夫调整对外政策,里根政府为“伊朗门事件”所困扰,在加共和党在1986年国会中期选举中败北,美苏两国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恢复两国首脑的会晤。1985年和1986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先后在日内瓦和冰岛会晤,此后经过多次讨价还价,终于在1987年12月戈尔巴乔夫访美时,与里根签署了“中导条约”。这是至1979年以来在东西方军控谈判取得的一次实质性突破,也是东西方关系缓和的一个重要标志。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外交“新思维”,大幅度调整苏联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戈尔巴乔夫频繁与美国和西欧国家政府首脑会晤,签订了许多双边经济,科技和文化协定。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东西欧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增多。1986年9月在经互会的建议下,经互会和欧共体恢复了建立正式关系的谈判。1988年6月9日,经互会和欧洲共同体在卢森堡正式签署了关于建立正式关系的联合声明,从而结束了双方三十多年来互不承认的局面,这不仅是东西方关系中一个转折性的变化,而且也是东西方第三次缓和的重要标志。这次缓和还促进了世界地区热点普遍降温,地区冲突走向缓解。

61.星球大战计划:美国里根政府提出的以太空为基地的战略防御计划。1983年3月23日,里根总统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正式提出进行战略防御计划的研究。经政府高级官员和转借的详细论证之后,里根总统于1984年1月6日以总统国家安全决定第119号指令下达,白宫于1985年1月正式公布该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为: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保证美国及其盟国领土不受苏联核武器的攻击。这一防御系统包括监测,跟踪,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指挥,控制,同心,以及后勤保障等五大部分。他通过部署在太空的几百颗装有传感器的地球同步卫星俯视整个地球表面,同时利用先进的粒子束武器,激光武器,电磁炮及常规反弹道导弹等构成多层防御网。一旦苏联发射的洲际导弹袭来,在其飞行的每个阶段都可遭到美国不同层次防御系统的拦截,将其摧毁。星球大战计划是在美苏和力量对呈现“恐怖平衡”,双方都具有摧毁

对方能力的情况下,美国为瓦解苏联对美国实行核打击的能力而提出的。美国企图利用其在科技方面的最新成果及对苏联的空间技术优势,夺取宇宙空间这个当今军事上的“制高点”,以重建美国的军事霸权。星球大战计划地提出标志着美苏在更高层次进行新的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响。该计划至1985年实施以来,由于其耗资巨大,在技术上也面临重重困难,以及来自国内外的反对,因而进展缓慢。八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是苏联的解体,美国国内反对实施星球大战计划的呼声更加激烈。1993年5月13日,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宣布,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

62.美澳新安全条约:1951年9月1日,美国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三国军事同盟条约。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美国不甘心在中国和亚洲侵略政策的失败,企图通过缔结一系列多边和双边军事同盟条约,在这一地区建立一个新兴的军事条约链,以包围中国和镇压亚洲各国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美澳新安全条约即是美国此种努力的重要一步。1952年4月29日条约正式生效,同时规定条约无限期有效。条约由序言和11条款组成,主要内容包括:缔约国用“有效的自助和互助”的办法保持并发展“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当缔约国认为任何一缔约国受到“威胁”时,应共同协商;任何一缔约国受到武装进攻时,将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危险”。根据条约,由美,澳,新三国外长或其主力组成“美澳新理事会”,一般每年开会一次,但无常设机构。美澳新军事联盟,在西方素有“小北约”之称。

63.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1959):1959年9月25日至27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期间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宾西法尼亚州的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会谈。这是战后美苏首脑的第一次会谈。双方主要就德国,柏林,裁军,双边关系以及举行另一次首脑会谈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会后发表了联合公告,宣称双方“一致认为,全面裁军问题是世界目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两国政府将尽一切努力来使这个问题得到建设性的解决,双方在柏林问题达成了一项谅解---恢复谈判”。双方认为“一切没有解决的国际问题都不应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双方宣布,何鲁晓夫撤销限定美,英,法在6个月内就德国问题达成协议的声明。美国同意就柏林问题和德国统一问题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艾森豪威尔应邀将于1960年春访问苏联。这次首脑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会谈中暴露了美苏企图主宰世界的野心,尤其是赫鲁晓夫上台后,多次表示加强美苏之间的接触,希望由此把苏联放到与美国同等的地位,给人们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印象。苏联戴维英会谈以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美苏两国首脑坐在一起,历史就会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然而不久发生了美国U—2入侵苏联领空被苏联导弹击落事件,苏联取消对艾森豪威尔访问的邀请,美苏关系再趋紧张,两国又开始展开新的争夺。总之,这次首脑会谈在战后美苏关系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他是美苏两国试图走出冷战的初步尝试,也是他们又争夺又妥协的开始。

64.美苏首脑葛拉斯堡罗会谈(1967):1967年中东“六五”战争结束后不久,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率代表团赴纽约参加讨论中东战后局势的联合国紧急会议。6月23日至25日,柯西金与美国总统约翰逊在新泽西州的葛拉斯堡罗小镇举行了会谈。这是赫鲁晓夫下台后美苏两国首脑之间的首次直接会谈。双方讨论了中东,欧洲防止核扩散,越南,反弹道导弹系统以及美苏双边关系等问题。在谈到中东问题时,为挽回苏联在阿拉伯世界的面子,柯西金坚持以色列军队必须撤回到“六五”战争之前的停火线上。而约翰逊则要求保护以色列侵占阿伯大片领土的现状。双方在谋求“政治解决”中东问题方面达成了一些秘密协议。然而,由于双方在中东各有图谋,争相控制这一地区,为争夺全球霸权服务,因此,这次首脑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65.美日共同安全和合作条约:又称《新美日安全条约》,1960年1月19日在华盛顿签署。1951年9月8日,美国和日本在旧金山签订了《美日安全条约》。条约规定美军长期驻留日本,随着日本经

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积极要求修改这一条约,增强自己的独立地位。美国随着形势的变化,足部调整对日本政策,企图通过修改条约缓和美日矛盾,推动美日军事合作。1958年9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同意就修改《美日安全条约》进行谈判。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在日本岸信届政府方案的基础上达成协议。《新美日安全条约》从而取代了旧的《美日安全条约》。新约包括序言和10项条款。规定两国具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日本要继续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并同意驻军;两国在军事上“采取共同行动”,对付“在日本管理下的领土上的任何一方发动的武装进攻”。为了采取共同行动,应任何一方的请求,双方还将就条约的执行问题随时进行磋商。新约中删除了旧约中美军可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增加了“经济合作”条款。《新美日安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在依附于美国的前提下,取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同美国结成了新的军事同盟关系,两国在新的基础上加强了合作。1969年美日两国同意新约期满后自动无限演唱。新约也适用于1972年5月美国归还给日本的冲绳地区。

埃苏关系恶化:苏联在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利用埃及同美国在中东争霸。萨达特上台后准备用武力收复失地,要求苏联提供武器。1971年5月埃及和苏联签订一项为期十五年的友好合作条约,但苏联没有履行向埃及运送武器的承诺。1972年7月,埃及政府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接管苏联在埃及的一切军事设施。两国关系开始恶化。第四次中东战争后,萨达特开始逐步发展同美国的关系。1974年2月,埃美复交,1974年9月,双方签订“埃美关系和合作协定”。苏联对此的反应是断绝对埃的武器供应并逼还贷款。1976年3月,埃及宣布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1977年12月埃及召回驻苏大使。198年1月为抗议苏军入侵阿富汗,萨达特宣布驱逐所有仍在埃及工作的苏联非军事专家。1981年9月15日,埃及政府指责苏联驻埃及大使和六名使馆人员卷入反埃及政府的阴谋活动,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同年9月17日,苏联和埃及中断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66.埃美以戴维营会议:埃及,美国和以色列为解决中东问题而举行的会议。埃苏关系恶化,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始寻求和平解决中东问题。1978年9月6日在美国总统卡特的倡议下,埃,美,以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戴维营举行会谈,参加会谈的由萨达特,贝京,卡特。通过会谈埃以双方达成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项协议。从10月12日开始埃以美三方外长在华盛顿就缔结埃以和约举行谈判。由于以色列坚持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而埃及坚持要求将埃以合约和实现西岸及加沙自治联系起来,使谈判于11月中旬中断。1979年2月,三方外长在戴维营恢复谈判,但未能打破僵局,后在卡特的斡旋下,埃以双方终于在3月20日签署“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但许多阿拉伯国家谴责和抵制这次会议。

67.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以色列“戴维营协议”规定在该协议签字后的三个月内缔结埃以和约。1979年2月21日,埃及以色列美国三方部长级会议在戴维英恢复了埃以缔结和约的谈判。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斡旋下,1979年3月2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4月25日,埃以交换合约批准书,和约正式生效。其主要内容有:双方结束战争状态并建立和平局面;以色列将他所有军队和文职人员从西奈撤到埃及和委任统治的巴勒斯坦之间的国际边界线后面,埃及对西奈行使全部主权;双方承认边界不可侵犯;应用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处理两国关系;关于苏伊士运河航行的规定;双方应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彼此争端。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使两国之间历时三十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宣告结束。这为埃及以后收复西奈半岛,进行和平建设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造成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严重孤立。

68.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边境冲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两国在欧加登地区的领土争执。1887—1889年英属和意属索马里成立时,同埃塞俄比亚并无明确的化解。后来埃皇帝孟尼利克控制了欧加登地区。1950年英国在结束对东非的占领前,对索,埃边界有出入的地方划了一条折中线,这即为现在的埃索边界线。1960年索马里独立后宣布不承认此边界线,欧加登地区是索的领土,并明确地写进宪法。埃塞俄比亚责任为此是其固有领土。1964年两国发生大规模冲突。1977

年索马里出动大批部队,支持欧加登的索马里解放阵线,四个月内控制了欧加登的90%的地区。1978年埃塞俄比亚在苏联古巴的支持下组织反攻,索于同年3月9日宣布从欧加登撤军,但他拒绝承认现在的边界线,继续支持索马里解放阵线。1981年6月,非洲统一组织第十八次首脑会议宣布欧加登为埃塞俄比亚不可分割的领土,索政府表示抗议。1983年连过紧张关系有所升级,边境不时发生零星冲突。尽管埃塞两国都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两国的立场相距甚远。1988年两国总统会晤后恢复了外交关系。

69.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十九世纪下半期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即被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占有。1954年埃及与英国达成协议,废除1936年《英埃同盟条约》,英国自协定签订之日起的二十个月内撤出苏伊士运河区。1956年纳塞尔宣布由苏联提供贷款建设阿斯旺水坝,而美英则撤回对埃及援助的承诺。埃及政府决定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利用其收益来兴建水坝。1956年7月26日纳塞尔在亚历山大港解放广场的群众大会上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法令。这一措施遭到英法等国的反对。1956年10月英法勾结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侵略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由于埃及人民的英勇抵抗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英法被迫接受联合国的决议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全部撤走在埃及的军队。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正义斗争赢得了重大胜利。

70.莫洛托夫计划:二战后苏联东欧国家为加强相互间经济联系而签订的贸易协定。1947年美国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同年美国又提出了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为了反击美国的援助计划,苏联立即与东欧各国广泛的签订一系列贸易协定。7月11日,苏保贸易协定签字;7月12日苏捷两国为期五年的贸易协定。苏负责向捷提供粮食,棉花,肉类和其他商品,捷则向苏供应机器和制成品;7月13日,苏联又与匈牙利在莫斯科签署贸易协定;8月26日,苏联又与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西方把苏联同东欧国家之间的这些贸易协定统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这些双边经济贸易协定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以外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国家和苏联,初步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市场,促进了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71.海湾战争:至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同伊拉克之间进行的战争。因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债务问题等争端的加剧,伊拉克于1990年8月2日侵占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频繁的外交斡旋未能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在一系列决议之后,联合国于11月29日通过678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伊拉克于1991年1月15日之前仍拒不执行有关决议的情况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包括英法等国组成的多国部队开始攻击伊拉克,军事行动代号为“沙漠风暴”。在经历了8天的公众袭击之后,于1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进攻。2月2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表声明,宣布在1天内全部从科威特撤军。27日,伊拉克致信联合国安理会,表示无条件接受安理会自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以来所通过的所有12项决议。同日,多国部队宣布,4天的地面战争以摧毁伊拉克4200辆坦克中的3000辆,伊军42个师中的大部分已丧失战斗力,约10万多伊军被俘。美国东部时间27日晚,布什总统宣布海湾战争基本结束。美国东部时间28日0点起,多国部队暂停一切进攻性战斗行动。随后,与伊拉克方面就停火,脱离接触,换俘等问题进行谈判。

72.第四点计划:亦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9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提出的“地点主要行动原则”的第四点,故名。提出要拟订一项新的大胆的计划,已利用现有的先进科学和发达工业来改进和发展落后地区,宣称美国将给“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以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据此,美国国会于1950年6月5日通过国际开发法案,首次将对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技术援助列为一项国策。同年秋成立“国际开发咨询委员会”和“技术合作署”,负责计划实施。到1953年底,美国与33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这一计划的一般协定。直到整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具体名词解释 第八章 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 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 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遏制战略的目标:阻止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揭穿苏联意图的虚伪;敦促克里姆林宫收缩其控制和影响;在苏联内部培育破坏性种子,使克里姆林宫至少改变其行为以符合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 杜鲁门主义(Trumen Doctrine):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1946年9月24日克利福德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个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西南河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来提供了机会。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会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 杜鲁门把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

另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不自由的”,是“少数人强加于多数人的”。他说所有国家面临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终结和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正式实施与美苏全面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对外战略正式进入冷战时代。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动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控制西欧的需要◎输出商品与资本◎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6.5),Marshall Plan 官方名字“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马歇尔计划的运作方式—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历史作用:◎西欧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政局趋向稳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马歇尔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布鲁塞尔条约》:签署(英、法、荷、比、卢五国)生效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在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始创成员国:美、加、英、法、意、荷、比、卢、丹、挪、冰、葡12国 1949.4.4签署 <<北大西洋公约>>生效北约成立的宗旨是:通过集体防御,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利益。当时12个缔约国签订的北约文件包括1个序言和14项条款,其核心是第5项条款,即“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的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将被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进攻。”北约是一个联合抗苏的重要军事联盟,有权组织进攻或进行“自卫”。北约是在美国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的。美国极力主张成立北约的

国际金融 名词解释全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C2 balance of payments:The set of accounts recording all flows of value between a nation’s residents and the residents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during a period of time. the current account:Records the valu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sold and purchased abroad, net interest and other factor payments and net unilateral transfers and gifts. the capital account:consists of capital transfer and the buying and selling of nonproductive assets and non-financial assets. the double-entry bookkeeping:Any exchange automatically enters the balance-of-payment accounts twice: as a credit and as a debit of the same valu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equals the net credits - debits on the flows of goods, services, income, and unilateral transfers. It also equals the change in the nation’s foreign assets minus foreign liabilities, also known as net foreign investment. the overall balance:equals the sum of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and the private capital account balance.(算式)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is a statement of the stocks of a nation’s international assets and foreign liabilities at a point in time, usually the end of a year. the IMF:The IMF was set up with contributions of gold and foreign exchange from member governments. It grants all member countries the right to borrow reserves to finance temporary deficits. SDRs:(Special Drawing Right)is an artificial "basket" currency used by the IMF for internal accounting purposes. The SDR is also used by some countries as a peg for their own currency, and is used as an international reserve asset. C3 foreign exchange:holdings of foreign currencies: (1) foreign currencies; (2) payment instruments dominated in foreign currencies, like demand bank deposits; (3) securities in terms of foreign currencies; (4) other

国际金融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系统地纪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余额的一种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包括市场调节机制、政策调节机制和国际协调机制。 经常账户:记录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又分为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4个小的账户。 自主性交易:又叫事前交易,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自主性交易是已经发生了的交易,并已列入收支表中。 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出来的贷方余额,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 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出来的借方余额,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往来的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的差额。 补偿性交易:又叫事后交易,指在自主性交易出现缺口或差额时进行的弥补性交易.补偿性交易处于从属地位,其交易本身并无任何动机,只是调节国际收支。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方法。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方法。 美元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兑换多少其他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即期汇率:又叫现汇汇率,指外汇买卖的双方在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手续时所使用的汇率。银行一般都直接报出即期汇率。 远期汇率:又叫期汇汇率,指外汇的买卖双方事先约定,以便在未来约定的期限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基本汇率:本国货币与国际上某一关键货币的兑换比率。关键货币是指在本国的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国际储备中占比重最大、可以自由兑换,并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某一外国货币,如美元。 套算汇率:又叫交叉汇率,指其它两种无直接兑换关系的货币都可以通过对美元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兑换比例。 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期交易,是指买卖双方约定于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交割的外汇交易。它是外汇市场上最常见、最普遍的交易形式。 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根据合同的规定,在约定的日期按约定的汇率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铸币平价: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金铸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 2、东方战线 3、三十年战争 4、门罗主义 5、雅尔塔会议 6、开罗宣言 二、分析题 1、结合19世纪法俄德三国关系的有关史实,分析欧洲大陆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并就据此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2、试析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3、试析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文世复兴这个伟大时代的世人之一。不仅是政治家,而且还是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诗人和剧作家。 2、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战备时间,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支配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来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3、三十年战争:17世纪初欧洲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场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导火线发生在东欧的波西米亚。分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车阶段。 4、门罗宣言: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订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主要有三个原则:反对欧洲国家瑞在美洲压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繁育原则。 5、雅尔塔会议:1945年,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欧洲,苏联军已经收入德界,盟军也在西线对德军发起了进攻,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指日可待。在亚洲、日军在中美英的打击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胜利的发展,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为了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美、苏、英三大国决定举行首脑会议。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盟国首脑会议在苏联克里来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 6、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对日作战,并就战后适宜进行磋商,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举行了开罗会议。并发布了开罗宣言,肯定了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使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树立起来。 二、分析题: 1、答:19世纪上半期:法俄矛盾。拿破仑帝国崛起,不断对外用兵,多次打败俄国等组成的“反法同盟”,普照鲁士一度被迫与法结盟;1812年俄崮打退拿破仑的进攻,随后反法同盟攻入法国,拿破仑帝国灭亡。19世纪中期,俄国又同英法为争夺巴尔T进行J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战败。这一阶段法俄矛盾是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19世纪中期:法德矛盾。法兰西第二帝国为争夺欧洲霸权,阴挠德意志统一,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力图复仇,而德国极力削弱法国。同时俄国企图将巴尔干攫为己有,法俄同德国矿后尖锐起来。为了对付德国,法俄结成“三国协约”;德国则结合奥意组成“三国同盟”。矛盾冲突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阶段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简答(部分)

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欧洲货币:指货币离开发行国被其他国家经营。 3、欧洲货币市场: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储蓄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市场。 4、外国债券:是指筹资者在国外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额的债券。 5、欧洲债券:是指筹资者在某货币发行国以外,以该国货币为面额发行的债券。 6、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 7、国际直接投资:指一国居民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得经营管理权的跨国投资活动。 8、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资产的总称。 9、外汇风险:是指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价值变化给其持有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风险按其内容不同,大致可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转化风险。 10、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根据市场货币供求变化,任其自由涨落,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原则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担义务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制。 11、国际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参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 12、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或美式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或100)的本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币的一种方法或是用若干数量的外币表示一定单位(1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1.1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前的欧洲形势(P4)君主专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南特赦令:亨利四世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亨利四世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黎塞留: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王与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条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均力敌。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实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同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教皇、皇帝、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开疆拓土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利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秩序。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1618年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捷克人民起义——导火线。 ·战争进程: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谈判:1643年起就开始了和谈。在奥斯那布吕克参叫谈判的是皇帝、瑞典,德意志新教诸侯和城市的代表。在闵斯特谈判的是皇帝、法国、西班牙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的代表。和约1648年10月24日才签订,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内容 特劳特曼斯道夫:皇帝的首席代表,在和会中极端不利的形势下,为哈布斯堡王朝得到了最佳的处理,把一个较为完整的奥地利保存下来,就是保持了其在中欧的地位。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革命未引起欧陆国家的充分重视,他们忙于相互间的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采取静观其变的政策。 ·共和国和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内战期间,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组织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避免它们干涉英国内部事务,也避免卷入欧陆的战争。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海外扩张,争取殖民地,针对西、荷两国,加强海军建设。 克伦威尔(Cromwell):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参加反封建王权斗争,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1649年镇压平等派运动之后,就开始历时三年的侵略爱尔兰的战争。任护国主后,其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殖民霸权,大陆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克伦威尔1650年制定《航海条例》并于1651年颁布。规定:(P11)。英荷间未经宣战,便开始了军事行动。英国海军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荷兰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国际金融 羊群效应:某些有影响的国际资金的突然行动,会带来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纷纷效仿,从而很容易对经济形成严重冲击。某些投资机构就利用了国际资金流动的这一特点,有意识通过散布某些信息而诱发市场恐慌情绪,通过从众心理来实现其意图。 劳尔森-梅茨勒效应:如果居民要维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标准,那么势必在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吸收支出,也就是说,贬值可能增加自主性吸收支出。 预期自致性货币危机: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这种货币危机的发生与国际短期资金流动独特的运动规律有关,它主要是由于市场投机者的贬值预期心理造成的。这种投机预期可以完全与经济基本面无关,只要它的幅度足够大,就可以通过利率变动最终迫使政府放弃平价,从而使这一预期得到实现。 蔓延性货币危机: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极易传播到其他国家,这种由其他国家爆发的货币危机的传播而发生的货币危机被称为“蔓延性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最容易传播到以下三类国家:第一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或者是出口上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第二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存在着较为相近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尤其是存在潜在的经济问题的国家;第三类是过分依赖于国外资金流入的国家。 一价定律:对于可贸易商品,套利活动将使它的地区间价格差异保持在叫嚣范围内。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我们将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一价定律”。 弱(相对)购买力平价:对绝对购买力平价假定的放松而得出的,它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使一价定律并不能完全成立,同时各国一般价格水平的计算中商品及其相应权数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并不完全相等,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较为稳定的偏离。 三元悖论(克鲁格曼三角):如果将资金的完全流动、稳定的汇率制度、独立的货币政策作为三个独立的目标,那么经济当局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而必然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因市定价: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定价理论,如果垄断厂商能够对市场进行分割,那么会根据这些市场不同的需求弹性来确定不同的价格。 沉淀成本:如果一个出口商为了进入一国市场已经付出了很多成本,并且这些成本是难以收回的,即沉淀成本较高,那么在汇率发生大幅度变化的时候,出口商会尽量通过内部消化而避免调整在出口国的价格,以防止由于调价失去市场份额而使得先期投入的成本付诸流水。汇率移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汇率变动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幅度。 荷兰病:当本国发现矿产资源时,由于矿产开采后可以直接出口,因此可贸易部门的产出提高了,在矿产产出上升的同时,原有可贸易品部门的制造业产出将出现一定下降,这主要是本国货币升值带来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下降引起的,矿产的出口越多,制造业的产出下降就越大,因此,自然资源的发现往往将通过本币升值而损害本国原有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发现了大量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由此带来的贸易顺差与货币升值,使得荷兰的制造业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 贬值税效应:货币贬值后,对同样数量的进口品的支出将上升,这就会导致对本国产品需求的下降,这实际上是货币贬值加在社会总需求上的一种赋税,称为“贬值税”。 冲销式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 非冲销式干预(unsterilized intervention):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它引起了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 (1)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波希米亚新教徒实施镇压政策引起的。 (2)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 (3)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 (4)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5)评价:①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比利牛斯条约>> 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和约》。《比约》主要内容有: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⑶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约》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遗产继承与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浮笔。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乌得勒支条约》 (1)背景: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2)《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大陆封锁体系(Continental System) (1)背景:由于海外贸易的竞争,英法长期对立。法国大革命后,英国又多次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BO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因 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将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自主性交易项目差额为零 ?国际收支均衡(BOP Equilibrium):指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 衡,即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 ?经常账户记录一国对外最经常发生的经济交易。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 要的账户。它反映了一国和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表现了一国的创汇能力,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账户的变化。 货币和服务账户;初次收入账户(收入);二次收入账户(经常转移) ?资本和金融账户是对引起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转移的交易以及引起对外资产和负债 发生变化的交易进行记载的账户,主要反映资本的国际流动。 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主要反映资产所有权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包括两个子项:资本转移:包括债务减免和投资捐赠;非生产资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 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 ):主要记录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增减变化的交易。 (1)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具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和雇员认股权。其他投资: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等。 (2)储备资产: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来调节国际收支的资产。 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置的、以轧平借贷差额的一个项目。 (原因:资料来源渠道复杂,资料不够全面,资料本身不够准确和真实)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指一国居民根据自主的或自发的获取商业利 润的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调节性交易(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s):指为调节或弥补自主性交易不平衡而进行 的交易,又称补偿性交易。 ?贸易差额:商品进出口流量的净差额,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外交学考题

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1 1756年外交革命 2 铁幕演说 3 东方问题 4 第四次中东战争 5 东方战线 6 绥靖政策 7 柏林墙倒塌 8 古巴导弹危机 9 新东方政策10 《里斯本条约》 11 G20 12 不结盟运动13光荣革命 二、论述题(第一题必答,二三题任选其一) 1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及其特点 2 中美关系六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启示 复试笔试题目 1.试论“和谐世界”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以及意义 2.试评“中国责任论” 1、名词解释: 具体看来,名词解释,又可分为七类,即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政策与制度、文献与著作、 政治组织、专用名词等的答案要求,如,关于历史事件,就要要求答出“人、地、时、事”。如 “雅尔塔会议”,它的答案就是: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 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和决定了1)彻底战胜德国和处理战后德国的原则;(2)战后建立联合国; (3)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2、简答题: 它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要求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能有 针对性地把应答的内容用简明的文字表述出来。一般要求:把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事迹, 按时间顺序,将主要的史实,简明扼要地叙述出来,并要突出它的中心点。这类问题的基本形式 是“试述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或者“某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影响”。 答案要依据课本,针对所要问的内容,摆出史实,分项作答,观点鲜明,条理清楚,文字力求简 炼准确,防止空洞的议论。 3、比较题: 比较是要求学生,按题目的要求把两个(或几个)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进行比较,来说 明某一问题。 比较题,可分为类比和对比。类比题即揭示同类现象的异同,如“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性 质有何异同”(类比)。对比题即指出不同现象的本质区别,并从比较中来说明某一问题或引出新 的论断或结论,例如“对比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运动”(对比),可从事件的领导者;对待革命、对待敌人的态度;在革命中表现;在 文化思想方面等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的结论。 解比较题的步骤: (1)首先,弄清楚比较的范围,要比较哪些项目,比较的目的。最简要说明异同,还是通过比较 得出结论以说明某种观点(即比较论证题)。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具体名词解释 第八章 杜鲁门主义(T rumen Doctrine):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1946年9月24日克利福德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个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西南河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来提供了机会。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会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 杜鲁门把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另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不自由的”,是“少数人强加于多数人的”。他说所有国家面临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终结和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正式实施与美苏全面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对外战略正式进入冷战时代。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动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控制西欧的需要◎输出商品与资本◎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6.5),Marshall Plan 官方名字“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马歇尔计划的运作方式—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历史作用:◎西欧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政局趋向稳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马歇尔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布鲁塞尔条约》:1948.3.17签署(英、法、荷、比、卢五国)1948.8.25生效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在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始创成员国:美、加、英、法、意、荷、比、卢、丹、挪、冰、葡12国1949.4.4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1949.8.24生效北约成立的宗旨是:通过集体防御,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利益。当时12个缔约国签订的北约文件包括1个序言和14项条款,其核心是第5项条款,即“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的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将被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进攻。”北约是一个联合抗苏的重要军事联盟,有权组织进攻或进行“自卫”。北约是在美国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的。美国极力主张成立北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认为,二战后,西欧在战争中遭到削弱,德国出现“真空”,苏联超过了西欧力量,并开始向西扩张,西欧普遍存有“不安全感”,美国想通过成立北约组织来保卫西欧安全和遏制苏联扩张;二是美国企图通过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和军事上同西欧结盟来达到它领导和控制西欧的目的。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

国际金融全面完整名词解释

1.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和清偿国际债务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形式有外币存款、外币票据、外币证券及外币债权。 2.国际收支:(狭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综合。 (广义)是一国或地区在—定时期内所进行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综合(或系 统记录)。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个国家系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统计报 表。 4.国际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其货币汇率和作为对外 偿债保证的,各种形式资产的总称。 5.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记账单位,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 权利,是作为其原有提款权即普通提款权的补充。 6.汇率:一个国家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7.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8.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表示的汇率。 9.美元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各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10.浮动汇率制:指一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不加以固定,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而 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自发决定本币对外币的汇率。 11.固定汇率制:是两国货币的比价基本固定,并把两国货币汇率的波动范围规定在一定幅 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12.即期外汇业务:即期外汇交易是在交易契约达成后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13.远期外汇业务:外汇买卖成交后,于两个营业日以外的预约时间办理交割的外汇业务。 14.两角套汇:(直接套汇)指利用某种货币在两个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在两个市场同时买 卖同一种货币,以牟利的外汇交易。 15.三角套汇:(间接套汇)指利用三个外汇市场中,三种不同货币之间的交叉汇率差异,赚 取汇率差额的一种套汇交易。 16.外汇风险:指在一定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因汇率变动,给外汇持有者带来的经济收益或 经济损失。 17.外汇管制:(广义)指一国对外汇的获取、持有和使用以及在国际支付或转移中对使用本 币或外币而进行的管理。 (狭义)又称外汇限制,是指一国对国际收支经常项下的外汇支付采取各种形 式的手段加以限制、阻碍或推迟。 18.逃汇:违反国家规定,逃避监管,将外汇资金移存境外的行为即为逃汇。 19.套汇:违反国家的规定与监管,通过第二者或第三者采取欺骗或虚假手段,以人民币或 物资套(骗)取外汇的行为即为套汇。 20.欧洲货币市场:经营欧洲货币存放、借贷、和投资业务的市场。或在一国境外,进行该 国货币存放、借贷和投资的市场。 21.欧洲债券: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工商企业、地方政府、团体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为了筹措 中长期资金,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家以外的货币所标示的债 券。 22.金融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按双方商定的价格,买卖特定金融资产的 合约。 23.外汇期货:是在有形的交易市场,通过结算所的下属成员清算公司或经纪人,根据成交 单位、交割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固定价格购买与卖出远期外汇的一种交易。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分析

1、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 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 称“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民族起义的信号,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2、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是以法为首的新教联盟,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是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 列和约,主要包括《闵斯特和约》和《奥斯纳布鲁克和约》。1648年 10月24日签定的《奥斯纳布鲁克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 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 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 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和约创立 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

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4、《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与奥地利结成同盟乘机与法作战,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也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加入反法同盟。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在1713年4月,英国和法国等在荷兰的乌德勒支签订和约。 5、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6、1756年外交革命: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首相考尼茨根据当时欧洲大 陆的形势进行了外交策略上的调整。由于面对日益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的威胁,奥地利寻求同昔日宿敌法国结盟,同时加强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与这两个近邻强国结盟使奥地利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汇率基础理论】 外汇——指外国货币或心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即期汇率——指目前市场上两种货币的比价,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 远期汇率——指当前约定,在将来某一时刻交割外汇所用的两种货币比价,用于外汇远期交易和期货买卖。 固定汇率——指本国货币当局公布的,并用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维持其不变的货币与某种外国参照货币(或贵金属)之间的固定比价。 浮动汇率——指由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本国货币当局不加干预的货币比价。 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 有效汇率——是某种加权平均的汇率,最常用的是以一国对某国的贸易在其全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权数。 一价定律——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可贸易品价格相同。 绝对购买力平价——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即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 直接标价法——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间接标价法——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

套补的利率平价——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大约等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必然升水;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必然贴水。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市场预期其远期升值;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市场预期其远期贬值。 汇率超调——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或者“滞后”的特点。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错误与遗漏账户——一种抵消结账时出现的净的借方或贷方余额的账户,数目与上述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 临时性不平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 结构性不平衡——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汇率水平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收入性不平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周期性不平衡——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