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例尺的意义(第一课时)

比例尺的意义(第一课时)

比例尺的意义(第一课时)
比例尺的意义(第一课时)

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52—55页。教材简介

信息窗呈现了一幅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体育活动足球比赛。想赢比赛要研究战术。由此提出画足球场平面图,如何画不走样,引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两种表达方式与相互改写。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结合实际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

3.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注意过教练指挥比赛的情况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练利用球场平面图指挥比赛的场景。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教练员在纸上边画边指挥比赛。

师:咱们一块看看球队训练吧!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师:怎样画这个足球场平面图呢?

【设计意图】

以足球为话题,将教学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看着高兴,学的愉快,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1.教师介绍足球场是长方形,长是95米,宽是60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画一个足球场平面图,要求:(1)不能走样(2)说明画法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

2.展示作品,汇报画法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画的足球场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可以给予评价,从“大小”与“形状”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师:为什么有的画得像,有的画得不像?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1:随意画的就不像。

生2:长与宽缩小的倍数相同就像,不同就不像。

小结:

为使球场平面图花画的规范,我们可分别把足球场的长宽各缩小到原来的1/1000,也就是用9.5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场的长,用6厘米表示足球场的宽。(板书画图)

师:实际的95米画到图上为9.5厘米,实际的60米画到图上为6

厘米,你知道图上的长和宽与实际的长和宽的比各是多少?(提醒最简整数比)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生:9.5:9500=1:1000

6:6000=1:1000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比是1:1000

3.领悟新知:比例尺的意义

师:我们把足球场实际的长95米,宽60米叫做它的“实际距离”,缩小后图中的长9.5厘米和宽6厘米叫做“图上距离”,1:1000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什么关系?

(生答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在一幅图中比例尺是一定的。

师:这幅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生: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0厘米。

4.认识不同的比例尺特点及其相互改写

师:关于比例尺的知识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看书P45自学上面的内容。

师:通过看书,你有什么收获?

生:知道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师: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生1:数值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生2:数值比例尺的前项是1.

生3: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师:你能说出书上这个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吗?同位互相说说。

生: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米。

师: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师:你是怎样写的?

生回报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1)1:10(2)10米=1000厘米1:1000

学生分析比较

师:改写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设计意图】

以怎样画足球场的平面图为研究的切入点,学习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比例尺,学生在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时,经历实际需要,操作研究,相互交流,认识升华的过程,从而体会了“比例尺”这一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三..巩固应用

1.想一想说一说

自主练习的第1题,先弄清楚图中是什么类型的比例尺再解释意义,小组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

自主练习第2题,填写前注意事项:①把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厘米。

②求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③强调比例尺前项化简成1。④正确填写。

同桌互相交流,请学生交流填写过程。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那些收获?你对那部分感兴趣?

课后反思

1.巧设情境,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观察足球比赛引入提出问题,再通过解决问题发现新的知识点,了解了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动感知,自主体验

数学表象以感知为基础,没有感知,数学表象就不可能形成,本节课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在动手画图中学习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经历和体验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分式的意义(1)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式的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并以小学学过的分数知识基础上,对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学好本节知识是为进一步学习分式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以后学习函数、方程等问题的关键。这一节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但学生通过前面的培养,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分数,在头脑中已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具体的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定势去认知、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有字母的整式,会随着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并理解分式的概念; 2、能够通过分式的定义理解和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分式与分数的类比,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整式扩充到分式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 2、学生通过类比方法的学习,提高了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辩证观点的再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探究分式的概念,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体会其内涵。 难点:对分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

以《新课标》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发现有些数量关系仅用整式来表示是不够的,引发认知冲突,提出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类比分数探究分式的概念,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自主探索、研讨发现 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得。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中形成分式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如类比分数的概念形成分式的概念)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观察类比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导入环节,在一节课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进行后续学习意义重大。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出分式,让学生观察这些式子与之前所学到的式子的差别,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教师在这里强调分式的分母中一定要含有变量字母。在这里增加了一个例题: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分式,哪些不是分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式的定义,区分分数、整式、分式。 2、问题牵引,发展认知 提出问题: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引导学生从分数有意义的条件出发去考虑,得出: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这一重要的知识。接着引申提出问题:分式在什么情况下值为0,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问题。 五、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的问题策略,做到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价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比的意义同步测试D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比的意义同步测试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6题;共15分) 1. (4分)化简下面各比. (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2. (1分)甲、乙的比值是0.6,甲、乙两个数的比是________. 3. (2分)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 ________ (2) ________ 4. (4分)________∶15=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5. (2分)果园里有苹果树420棵,梨树350棵,梨树和苹果树棵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6. (2分) 20千克:0.5吨的比值是________;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7:4,差与减数的比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7. (2分)正方形的周长同它的边长的比是4:1。()

8. (2分) (2019六上·西湖期中) “10克:11克”的比值是克.() 9. (2分)把一根木料锯成10段,每段所用时间与锯完整根木料所用时间的比是1:9。 10. (2分) (2020六上·衡阳期中) 把10g盐溶于100g水中,则盐与盐水的比是1:10。() 三、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20六上·江城期中) 直接写出得数 × =×0.36=×1× =-= +=16÷ = 0.8: =:=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0分) 12. (5分)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1.2 : 24:44 0.375: 600米:0.7千米 13. (5分)(2020·烟台) 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这学期转入3名女生,这样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为8:7。现在有女生多少人? 14. (5分) (2018六上·山东月考) 脱式计算: 简算: 解比例: 15. (5分) (2020六上·官渡期末) 学校购进图书2000本,其中文学类图书占80%,将这些文学书按2:3全部分给中、高年级,高年级可以分得多少本?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P40“比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2、了解比例和比的区别。 3、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目标认同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3/4: 1/8 4.5:2.7 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4.5:2.7=10:6) [设计意图:在学习比例之前,就强调了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最佳关系”和知识的“固定点”。]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激发爱国情操。 四幅情境图分别呈现的是什么情景?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校园升旗仪式 教室场景 签约仪式 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2、板书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 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 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 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 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 师生交流,得出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但是它们的长和宽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3、学生探索,发现问题。 师: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1)比较学校操场上和教室里的国旗长与宽的比值。 2.4:1.6=3/2 60:40=3/2 2.4:1.6=60:40 (2)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说明:四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因为是按照一定的比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四个实际情境图,创设这个情境有五方面的考虑:一是使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体会比例的应用;二是“四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因为是按照一定的比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由此引入比例意义的教学;三是依据四面国旗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较多的资源;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了“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使这

分式概念及意义知识讲解

分式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式的概念 1、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 分式的分母,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式子就叫做分式。这就是分式的概念。研究分式就从这里展开。 2、既然除式里含有字母的有理代数式叫做分式,那么,在分式里分母所包含的字母,就不 一定可以取任意值。分式的分子A可取任意数值,但分母B不能为零,因为用零做除数没有 意义。一般地说,在一个分式里,分子中的字母可取任意数值,但分母中的字母,只能取不使分母等于零的值。 3.(1)分式:,当B=0时,分式无意义。 (2)分式:,当B≠0时,分式有意义。 (3)分式:,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4)分式:,当时,分式的值为1。 (5)分式:,当时,即或时,为正数。 (6)分式:,当时,即或时,为负数。 (7)分式:,当时或时,为非负数。

三、分式的基本性质: 1、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应该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不同点在于同乘以或同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这个整式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字母,只要是不为零的整式。 2、这个性质可用式子表示为:(M为不等于零的整式) 3、学习基本性质应注意几点: (1)分子与分母同乘或同除的整式的值不能为零; (2)易犯错误是只乘(或只除)分母或只乘(或只除)分子; (3)如果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时,必须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 4、分式变号法则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5、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如下列式子: ,。 四、约分: 1、约分是约去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就是用分式中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式化简为最简分式,最简分式又叫既约分式。 2、约分的理论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3、约分的方法: (1)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就约去分子和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当分子和分母的系数是整数时,还要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例1,请说出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那些是分式?(1)(2)(3) (4)

人教 版 八年级(上)数学 分式的意义 专项练习 (含解析)

八年级(上)数学 分式的意义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式中,属于分式的为( ) A . 3 b B .13 C . 3 x y + D . 1 3 x - 2.若分式 21 x x +有意义,则x 满足的条件是( ) A .0x = B .0x ≠ C .1x =- D .1x ≠- 3.若分式 21 1 x x -+的值等于0,则x 的值为( ) A .2 B .0 C .1- D . 12 4.分式 1 3x -可变形为( ) A . 13 x - B .13 x - - C .1 3x - + D . 13x + 5.下列四个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 2 312a B . 23a a a - C .22 a b a b ++ D .222 a a b a b -- 6.分式22 x y x y --可化简为( ) A .x y - B . 1 x y - C .x y + D . 1 x y + 7.下列式子从左到右的变形一定正确的是( ) A .33a a b b +=+ B .a ac b bc = C .3 3a a b b = D . 1 33 ab ab = 8.分式 2 13x ,512xy 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212x y B .312x y C .3x D .12xy 9.如果把分式 22a b a b -+中的a ,b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 ) A .是原来的3倍 B .是原来的5倍 C .是原来的1 3 D .不变 10.不改变分式 1.31 20.7x x y --的值,把它的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的系数化为整数,其结果正确的 是( ) A . 131 27x x y -- B . 1310 27x x y -- C . 1310 207x x y -- D . 131 207x x y --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在有理式π-,252111 ,,,,76 x ab x y x x +中,分式有 个. 12.使代数式 2x x -有意义的x 的范围是 . 13.化简: 2 520xy xy = . 14.分式 234x -与5 42x -的最简公分母是 . 15.已知30a b -=,则分式 a b b +的值为 . 16.分式222a a ab b -+,22b a b -,2222b a ab b ++的最简公分母是 . 17.若分式 3y x y -的值为5,则x 、y 扩大2倍后,这个分式的值为 . 18.已知分式 22 2 x x ++的值是非负数,则x 的范围是 .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9.约分: (1) 32 1218xy x y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比的意义 同步测试(I)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比的意义同步测试(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6题;共17分) 1. (4分)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________.在6∶2=3中,6叫做比的________,2叫做比的________,3叫做________. 2. (4分)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55:132=________ 0.125:12.5=________ : =________ 0.4时:12分=________ 3. (2分)表示两个数相除叫做________,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叫做________. 4. (3分)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分)化简下面各比. (1)0.2∶2=________ (2) =________ 6. (2分) (2020六上·绍兴期末) 把:0.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7. (2分)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数的倍数关系。 8. (2分)一场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0,因此比的后项可以是0。 9. (2分)既可以看成一个分数,也可以看成一个比。()

10. (2分) (2020六上·衡阳期中) 把10g盐溶于100g水中,则盐与盐水的比是1:10。() 三、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六上·信阳期中) 直接写得数 ① × = ② - = ③ ×6=④1: = ⑤(× )×8= ⑥ ÷4=⑦ ÷ = ⑧4.6×1.5=⑨16:64= ⑩ ×11- =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12. (5分)(2019·嵊州模拟) 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要12天,乙队单独修要9天,现在甲队先修了若干天后乙队接着修,共用10天完成,甲队修了多少天? 13. (5分)用边长 4 分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 250 块,如果改用边长 5 分米的方砖,要用多少块?(比例解) 14. (5分)如果x和y成正比例关系,当x=16时,y=0.8;当x=10时,y是多少?如果x和y成反比例关系,当x=16时,y=0.8;当x=10时,y是多少? 15. (10分)一种什锦糖是由水果糖、奶糖、软糖按5:3:2混合而成的。 (1)如果先称20千克的水果糖,奶糖与软糖各需多少千克? (2)如果先称出15千克的奶糖,水果糖与软糖各需多少?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 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教学. 3.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 教学难点: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并且它与我们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板书课题: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师:画面上出现了几幅不同大小的国旗,请同学们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板演,观察到比值相等,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 操场上的国旗:2.4∶1.6=3/2。 教室里的国旗:60∶40=3/2. 师:因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也可以写成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2.4∶1.6=60∶40 教师边指着这组相等的比一边说:好,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把定义补充完整)。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生回答,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找出上图中,还有哪些可以组成比例) (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你还能从三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口答) 生:2.4/1.6=60/40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 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比的意义 同步测试C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比的意义同步测试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6题;共14分) 1. (1分)求下面比的比值. 1∶0.05=________ 2. (2分) (2019·苏州) 把吨∶120千克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3. (4分)化简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4分)(2015·吉安) 0.4=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折 5. (1分)(2019·长沙) 如果a×7=b×9,那么a:b=________。 6. (2分)走完同一段路,甲用12分钟,乙用8分钟,甲与乙所用时间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甲、乙速度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7. (2分)一场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0,因此,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也可以是0。 8. (2分)一场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0,说明比的后项可以是0。(判断对错) 9. (2分)判断对错. 4∶7可以写成7÷4,比值是1.75.

10. (2分) (2020六上·兴化期末) 黄金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比值约是0.618。() 三、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六下·梁山期中) 直接写出得数. 10×10%=0.01÷ = +60%=8× ÷8× = ÷ =﹣50%=:0.25=1÷3× = 四、解答题 (共4题;共30分) 12. (5分) (2020六上·沾益期末) 一项工程,甲独做8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两人合做多少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13. (10分)一种什锦糖是由水果糖、奶糖、软糖按5:3:2混合而成的。 (1)如果先称20千克的水果糖,奶糖与软糖各需多少千克? (2)如果先称出15千克的奶糖,水果糖与软糖各需多少? 14. (10分)求未知数X的值 (1) X- =1.75 (2) 0.36:8=X:25 15. (5分)绍兴市鲁迅小学原来男、女生人数之比为16:13,这学期又转来了几位女生,这时男、女生人数之比是6:5,这时男、女生共有880人,转来的女生有多少人?

新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龙港区实验小学王壮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能力目标: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设计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根据游戏写出比,复习比的相关知识。 二、情趣导入,激发兴趣 (一)、照片激趣 师:小小的游戏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你善于发现、多思考,就会有所收获。 1、教师出示本人原照与放大后的三幅照片,提问: “老师想把这张照片放大,出现了下面的几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看法。 2、揭题:——比例。 师:这张照片之所以没有变形,因为它是由原照片“按比例”放大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 三、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教师课件出示原照与一张放大照,提问:

“现在老师给出这两张照片的数据,分别算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值,然后看一看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计算两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后,思考,交流,谈发现 (2)师解释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师:原来不变形、按比例缩放指的是可以找到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这样的一个等式,板书: 7:5=14:10或 2、深入理解比例的意义。 (1)教师出示课件,提问: 生活中还有很多“按比例”缩放的现象,请看——五星红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当它冉冉升起的时候,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的国旗的尺寸,它们的长与宽的比是不是也能组成这样一组等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记录,尝试写出等式。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课件出示天安门国旗,提问: 师: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尺寸又不同了。图上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组成哪些比值相等的等式 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3)教师小结,介绍国旗法。 师:是的,这三面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一样的,其实所有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这在国旗法中是有明文规定的。 (4)揭示意义。 师:像大家刚才写的这些等式都是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5)深入挖掘。 师:刚才同学们就是发现长和宽的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精品]苏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doc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第40页的例3和“练一?练”,练习九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是否成比例及书写格式。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引入。 1、呈现图片,回忆旧知。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字体相同的三个“看思说听做”字样,先让学生结合这儿个字说儿句话,明了上课要求的同时引导观察字样,尝试找出“同与不同”(预设: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在字样基础上,呈现长方形外框,引导学生观察组图中所隐含的信息,后提问:图乙中的长方形是由图甲按照():()放大得来的;图甲是由图内?按照():( )缩小得来的。 2、抽象出图甲、图乙和图内中的长方形。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长方形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那么在这“同与不同”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研究! 二、新知探究。 1、沟通联系,初学比例。

请同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写出这三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根据的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3:2=3/2 6:4=3/2 9:6=3/2 指名说说三个比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回答后小结: 2、融会贯通,认识比例。 因为3:2二3/2 6:4二3/2,说明3:2和6:4这两个比是相等的,我们可以用 连接,形成一个新的等式。(板书:3:2=6:4)像这样的等式我们称之为比例。(板书:比例。) 那么,你们能从这三个比中再选择两个,写出一个比例吗? (3:2二9:6 ; 6:4二9:6) 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板书)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说比和比例的区别。 3、分组活动,深学比例。 追问:再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长方形,你还能找出其他比吗?指名说说。 (1)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一组,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写出比,并求出比值,看看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的比例最多。(3分钟)指名汇报,互评。 (2)追问: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如何才能知道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完成练一练。 出示题目,提问:你们打算如何解决? 课件演示规范的判断比例的书写格式。生自由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点评、矫正。 汇报、点评。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事实证明: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只要用心思考,就会有所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用例3中的数据来说明。 三、练习运用。 1、显身手: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知识讲解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基础) 【学习目标】 1. 理解分式的概念,能求出使分式有意义、分式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恒等变形,进而进行条件计算.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403986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知识要点】 要点一、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B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子,B叫做分母. 要点诠释:(1)分式的形式和分数类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分数是整式,不是分式,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分数的分子、分 母中都不含字母. (2)分式与分数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分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分数是分式中字母取特定值后的特殊情况. (3)分母中的“字母”是表示不同数的“字母”,但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 常数,不是字母,如a π 是整式而不能当作分式. (4)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的一个重要标志,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 不能先化简,如 2 x y x 是分式,与xy有区别,xy是整式,即只看形式, 不能看化简的结果. 要点二、分式有意义,无意义或等于零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 要点诠释:(1)分式有无意义与分母有关但与分子无关,分式要明确其是否有意义,就必须分析、讨论分母中所含字母不能取哪些值,以避免分母的值为零. (2)本章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所遇到的分式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分式中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3)必须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才能讨论分式的值. 要点三、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这个性质叫做 分式的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是:A A M A A M B B M B B M ?÷ == ?÷ ,(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要点诠释:(1)基本性质中的A、B、M表示的是整式.其中B≠0是已知条件中隐含着的条件,一般在解题过程中不另强调;M≠0是在解题过程中另外附加 的条件,在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必须重点强调M≠0这个前提条件. (2)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时,虽然分式的值不变,但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在变形后, 字母x的取值范围变大了. 要点四、分式的变号法则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

第2节正比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正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1~42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有关比例知识的初步认识,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好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能力。在学习正比例之前已经学习过比,两个相互依赖变化的量,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值一定的变化规律。学生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比较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原则,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自主发现正比例的变化规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重点难点】: 1、通过实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即: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在学生熟悉的儿歌中引入正比例的量。 师:什么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谁能举些例子? 播放《数青蛙》儿歌。学生接着往下唱。 问:你在唱得时候有什么规律吗?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第一课时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 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采用PPT电脑直观教学 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重点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难点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什么叫做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二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并且它与我们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板书课题:比例) 二、新授 (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国旗图案) 师:画面上出现了四幅不同大小的国旗,请同学们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板演,观察到比值相等,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 师::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生汇报的两个相等的

比) 教师边指着这组相等的比一边说:好,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把定义补充完整)。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生回答: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 (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口答)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 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拓展应用:下面哪些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如果能,在( )打对号。 10:2和35:42( ) 0.6:0.2和:( ):4和3: ( ) :和12:8 ( ) 总结小强3分钟走了180米,小刚1小时走了3.6千米。小强说他们各自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能组成比例,小刚说不能组成比例。请问:谁说的对? 作业布置做一做。 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 2.4 :1.6= 60 :40= 2.4 :1.6=60 :40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分式的基本性质-经典例题及答案

讲义编号: ______________ 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考纲说明】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本部分在中考中通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占3--4分。 【趣味链接】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 尔后两人都用原来速度继续前进,结果甲达到B地比乙达到A地早1小时21分.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1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知识梳理】 分式 1.分式的概念:形如(A、B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0)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叫分式的分子,B叫分式的分母.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因为两式相除的除式不能为零,即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所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式的分母必须不等于零,即B≠0,分式有意义.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二者缺一不可. 有理式 有理式的分类:有理式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其中M≠0) 约分和通分 1.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叫约分. 2.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通分. 最简分式与最简公分母: 约分后,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我们称这样的分式为最简分式.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称为最简公分母. 【经典例题】 【例1】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分子、分母应乘以(? ) A.10 B.9 C.45 D.90 【例2】下列等式:①=-;②=;③=-; ④=-中,成立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分母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数,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4】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上《分式的意义》教案

10.1分式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式的概念; 2、通过类比分数探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初步形成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类比方法的教学,知道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能准确地辨别分式与整式。 2、明确分式有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观察 一名运动员在上海金茂大厦跳伞,从350米的高度跳下, (1)若到落地时用了15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2)若到落地时用了20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3)到落地时用了x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说明] 问题设置与教材略有不同,增加了由具体的数过度到字母的过程,使学生易于理解问题,并且再次体会字母代表数的意义,也从中渗透了函数思想。 2.思考 师:问题(1)与(2)的答案分别是350/15,350/20,它们是分数,而(3)中的答案350/x是一个代数式,那么它是整式吗?如果不是,它与整式有什么区别呢? 3.讨论 师:象350/x, 2b/a, (a+2b+3c)/x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课题:分式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1.概念讲解与辨析 (1)分式的定义:两个整式A、B相除,即A÷B时,可以表示为A/B.如果B中含有字母,那么A/B叫做分式,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板书) 思考: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分组讨论)

师:分式的定义与分数的定义类似,都由除法转化而来,有所区别的是分数的定义中是“两整数a,b相除”,而分式的定义中“整数”变为了“整式”,因此原来的整数a,b变为了整式A,B,通过字母大小写的变换以示区别。 定义强化训练: (1)P70练习10.1(1) (2)辨析:(P68例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4/x, (x+y)/3 , xy/(x-y), x/(a+2b+3c) 设计说明:将这两题直接放在分式的定义讲解后,能使学生加深对分式的直观印象,加深对分式定义的理解,深刻认识整式与分式的区别。 (2)分式有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 师:我们知道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反过来,分数的分母为零时,分数是无意义的。其根本原因是:分数是有除法转变而来的,因为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因此由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母也不能为零。那么,定义与分数类似的分式,它的分母是不是也有这个要求呢?由于分式同样是由除法转变而来,因此要使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零。这就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板书)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反过来,如果分式的分母为零,那么这个分式无意义。) 师: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那么分式的分子可以为零吗? 生:(讨论)分式的分子可以为零,因为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商都是零;因此得出结论:当分式的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也为零。 (板书)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师:千万不能漏了“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分式值为零的前提条件是分式有意义。 2.例题分析 例题1: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 (1)(x2+1)/2x , (2) (x+5)/(x+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比的意义同步测试B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比的意义同步测试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6题;共16分) 1. (3分)在6:8=0.75中,6是比的________,8是比的________,0.75是比的________。 2. (1分) (2020三上·淮安期中) 明明围着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走了2圈,一共走了96米。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________米。 3. (1分)学校添置一批课桌椅,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了.求计划投资金额与实际金额的比________. 4. (5分)(2020·赣县)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数)=________% 5. (2分)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 ________ (2) ________ 6. (4分) (2019六上·微山期中)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 12 天完成,乙队独做 15 天完成,甲、乙两队单独做完这项工程所用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7. (2分) (2019六上·宁津期中) 7:2= ,7是比的前项,2是比的后项,是比值。() 8. (2分) (2017六上·宝安期末) 比的前项可以为0,后项不可以为0.(判断对错) 9. (2分)判断对错. 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任何数.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8—49页例1及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什么叫做比? 2. 什么叫做比值? 3.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8 9:43 2.7∶4.5 6∶10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教材48页的主题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怎样测量出旗杆的长度呢?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可以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来计算出旗杆的长度。) 2.探究比例的意义 出示例1:两组同学同时在操场探讨竹竿长与影子长之间的规律。列表如下:

教师: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写出影子长与竹竿长的比,并求出比值。 发现比值相等。3∶2=9∶6 教师:像3∶2=9∶6这样的式子叫比例,那么,什么是比例呢?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小结: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是比例的意义。(板书) 强调:两个比 相等 3. 试一试 (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 6∶10 和 9∶15 ② 20∶5 和 1∶4 (2)填空 ①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②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4.认识比例的各部分 教师:在一个比例里,有四个数,这四个数分别叫什么名字? 指导学生认识: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如果写成分数形式,那么可以用交叉的方法找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5.试一试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6 6:10 = 9:15 4:63 121=: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写几个比值是2的比例,说说你是怎样写出来的。 2.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讨论后指名说:联系——比例是由两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区别——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有四项。 3. 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6∶5=30∶25的比值都是( )。 30256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