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关礼仪复习大纲-精简版

公关礼仪复习大纲-精简版

《公关礼仪》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礼仪的起源

中国古代有三部著名礼典——《周礼》(出现于西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仪礼》及《礼记》,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礼记》偏重对礼的各个分支作出符合统治者需要的理论说明。这三部礼典是记录各种礼节的百科全书。

“为国以礼”“克己复礼” ——孔子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

最早“礼”和“仪”是分开使用的。将“礼”和“仪”连用始于《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

中国古代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西方国家的“礼仪”一词始于法语,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语,演变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有三层涵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词和举动,二是指教养、规矩和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二礼仪的发展

(一)奴隶社会:礼仪正式形成。

形式:已通过增补、汇集,形成法定的系统完备的礼的形式和制度,规定名分,划分等级,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了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当时大到典章制度,小到穿衣戴帽,无不体现“礼”。

特征:单纯的祭祀→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礼仪,全面制约人们行为的领域。

目的:不断地强化人们的尊卑意识,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对后世的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行为、培养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封建社会的礼仪

形式:一是与国家政治息息相关的礼仪制度;二是人们在日常社会交往中遵守的行为规范。

尊君的观念→“君权神授说”的完整体系。即“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不变,道亦不变”。并将“道”具体化为“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五种封建伦理道德的准则。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容、妇言、妇工。

特征: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将人们的行为纳入了封建道德轨道,形成了以儒家学派为主导的正统封建礼教。礼仪在这一时期成为制约人们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宋代封建礼仪形式:出现了程朱理学。特点:“家教”兴盛,道德和行为规范是这一时期封建礼教强调的中心。

明清二朝将人的行为限制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范畴,使封建礼仪更加完善。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和特点

(一)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

1.宗教信仰仪式(原始社会礼仪)

2.典章制度(国家机构设置及官吏考选、君臣等级等)

3.礼节仪式(“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凶礼”等五种礼仪)

4.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

古代政治礼仪:祭天、祭地、宗庙之祭、对先师先圣的祭祀、相见礼、军礼

古代生活礼仪:诞生礼、成年礼、飨燕(饮食礼仪)、宾礼、五祀、傩仪

(二)中国古代礼仪的特点

1.礼仪涉及内容广泛,原始礼仪以崇拜为主。

2.强调尊君,将人划分为不同的尊卑等级。

3.强调男权思想,歧视妇女。

4.压制民主,扼杀个性,实行强权统治。

(三)礼仪的古今差异

1.目的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社会和谐和外界交往

2.基础等级基础/ 平等基础

3.范围“礼不下庶人”/ 任何人

四现代礼仪

现代礼仪是指现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即可以单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某种仪式,又可以泛指为人们交往的礼节、礼貌。

(一)礼节

1.概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与必要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2.一般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如:握手、拥抱、会客、访友、跪拜、作揖、双手合十等。

3.要求:要熟知各国、各民族的礼节;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礼貌

1.概念:指人们在交往中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

2.一般表现形式:(1)仪容、仪表、仪态(2)语言、谈吐(3)着装、服饰、发型4)面部表情、姿势(5)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

3.具体要求:(1)严于律己,宽厚待人(2)热情友

好,尊重他人(3)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卑不亢(4)办事慎重不推诿(5)行为举止有教养,符合职业素质要求

(三)仪式

1.概念:是一种较为正式的礼节形式。它表示对所含内容的重视程度。在举办仪式时,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化、程式化。

2.内容和形式:按目的的不同,分为:迎送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闭幕式、颁奖仪式等。

现代礼仪的特征:(一)国际性(二)民族性(三)传承性(四)时代性

现代礼仪应遵循的原则:(一)“尊重”原则(二)“遵守”原则

1.遵守公德:即公共道德。直接反映出一个社会公民的礼节、礼貌、道德修养程度和水准。具体内容: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救死扶伤;尊重老人妇女;爱护儿童;在邪恶面前主持正义;爱护、保护动物。

2.遵时守信

(1)遵时(遵守时间)要如约而行:要有约在先;要适可而止

(2)守信(信守承诺)慎于承诺;重视承诺

3.真诚友善

4.谦虚随和

(三)适度原则

现代礼仪强调人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四)自律原则

交流双方要求对方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应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现代礼仪的功能:(一)礼仪与人际交往(二)礼仪与公众形象

(三)礼仪与职业(四)礼仪与对外交往

五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一)社会交往方式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二)个人人生观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三)法制观念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四)社会习俗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五)等级观念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第二章个人礼仪

一仪容仪表礼仪

一、仪容仪表含义

仪容:指一个人的容貌,包括五官的搭配和适当的发型衬托。就个人的整体形象而言,容貌是仪表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朝气和活力,是传达给接触对象感官最直接、最生动的第一信息。

仪表:指一个人的外表。它是一个人总体形象的统称,除容貌、发型之外,还包括人的服饰、身体、姿态等。

注重仪容仪表礼仪的意义:

1.仪容仪表是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基础和前提。

2.注重仪容仪表是尊重对方的需要

3.良好的仪容仪表,可尽快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4.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增强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仪容仪表礼仪的三个规则:1.要整洁。这是最基本的。 2.要自然。 3.要互动。

二、仪容修饰

1.发型:最重要的要注意整洁,规范,长度适中,款式适合自己。

男士:重要的工作场合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女士:重要的工作场合长发不过肩。

发式的选择:①与脸型协调②与体型协调③与年纪相配④与职业相配⑤与服饰相配⑥与性格相配⑦与民族相配⑧发型要符合比例原则

2.面部:最重要的要注意整洁,面部多余毛发处理。比如胡子,鼻毛和耳毛。

3.口部:要注意无异味,无异物。

4.跟容貌比较搭界的手部:要注意整洁,及时修剪指甲。

三、化妆

严格来讲,男女老少都用化妆品。美容类、美发类、护肤类、除味类

正确的化妆步骤:1.洁面2.护肤3.打粉底4.修眉5.画眼6.涂腮红7.涂口红

化妆的基本礼仪:

1.化妆要提倡自然。

2.化妆要协调。①化妆品最好可能的情况下成系列。

②化装的各个部位要协调。③要跟服饰协调。

3.化妆要避人。

四、服饰礼仪

服饰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符号和情感符号。

服饰是一系列符号的集合:历史符号、社会符号、审美符号、情感符号、个性符号。

服装的礼仪哲学

1.穿着的TPO原则——Time(时间)、Place(地

点)、Occasion(场合)

时间既指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也包括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以及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时间原则要求着装考虑时间因素,做到随“时”更衣。

地点原则代表地方、场所、位置不同,着装应有所区别,特定的环境应配以与之相适应、相协调的服饰。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服饰要求,只有与特定场合的气氛相一致,相融合的服饰,才能产生和谐的审美效果,实现人景相融的最佳效应。

2.穿着与形体肤色相协调

梨型身材、倒三角型身材、直线型身材、凹凸型身材、体型胖、脖子短、腿粗短

3.服饰的色彩哲学

(暖)红色、(暖)橙色、(中)黄色、(冷)绿色、(较冷)蓝色、

(较冷)紫色、(中)白色、(冷)黑色、(中)灰色

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

A.主色调搭配:以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基调、主色配各种颜色;

B.同种色搭配:色彩相同或相近,明度有变化,相互搭配;

C.相似色搭配:邻近色相配。

着装要注意符合身份。符合年龄、性别、职业特征。着装要注意扬长避短。根据身材肤色特点。着装要注意区分场合。工作时正式庄重,娱乐时休闲。

着装的三大场合:

1.办公场合。基本要求:庄重保守。要穿套装,套裙,制服。或者穿长袖衬衫、长裤、长裙,郑重其事。

2.社交场合。基本要求:时尚个性。要穿时装,礼服,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

3.休闲场合。基本要求:舒适自然。在家休息,健

身运动,观光游览,逛街。五、男士着装

1.西装的版型

(1)欧版(意、英、法)符合欧洲人魁梧身材,基本特点:双排扣、收腰、肩宽。

英版:欧版的一个变种。单排扣,但领子比较狭长,一般是三个扣的居多,其基本轮廓也是倒梯型。

(2)美版“O” 宽松肥大,适合休闲场合。所以单件居多,一般都是休闲风格。美国人一般着装的基本特点是宽衣大裤。强调舒适、随意,强调个性化。

(3)日版“H” 符合亚洲人的体形,大致呈H型,没有宽肩,也没有细腰。一般而言,它多是单排扣,衣后不开衩,更显笔挺和气度。

2.西装的款式

(1)按西装的件数来划分套装西装、单件西装

(2)按西装的纽扣来划分单排扣西装、双排扣西装

(3)按适用场合不同来划分正装西装、休闲西装

正式西装和休闲西装的区别:

①颜色:单色、深色(蓝、灰、黑)/异彩纷呈

②面料:纯毛面料或高比例含毛的混纺面料/无奇

不有,麻、丝、棉

③款式:套装、暗兜(有盖)/单件、明兜(无盖)

3.西装的衬衫

(1)面料:为高织精纺的纯棉纯毛面料,或以棉

毛为主要成分的混纺衬衫。

(2)颜色:必须为单一色,白色为首选。(3)图

案:以无图案为最佳。

(4)领型:以方领为宜。(5)衣袖:正装衬衫应

为长袖衬衫。

(6)穿法讲究:

a.衬衫的第一粒纽扣,穿西装打领带时一定要系好。

b.衬衫的袖口一般以露出西装袖口以外1.5厘米为宜。

c.衬衫的下摆不可过长,而且下摆要塞到裤子里。

d.不穿西装外套只穿衬衫打领带仅限室内,而且正式场合不允许。

e.衬衫里穿内衣、背心时,领型选U领或V型。

f.长袖衬衫是正装,短袖衬衫则是休闲装,后者不宜用来搭配西装。

g.扣领是美式衬衫,立领衬衫一般配时装或休闲装穿,翼领衬衫配蝴蝶结,穿燕尾服、礼服时用。

4.领带——男子服饰的灵魂

(1)面料:质地一般以真丝、纯毛为宜。

(2)颜色:应选用与自己制服颜色相称,光泽柔和,典雅朴素的领带为宜。正式场合最好选单一颜色。

(3)款式:不能选择简易式领带。

(4)质量:外形美观、平整、衬里毛料不变形、悬垂挺括、较为厚重。

(5)打法讲究:

a.注意场合:打领带意味着郑重其事。

b.注意与之配套的服装:西装套装非打不可,夹克等则不能打。

c.注意性别:为男性专用饰物,女性一般不用,除非制服和作装饰用。

d.长度:领带的长度以自然下垂最下端及皮带扣处为宜。

e.领带夹:时尚人士一般不用,只有两类人使用——穿制服和大人物。一定要用高质量的,要注意夹的部位。

f.结法:挺括、端正、外观呈倒三角形。

5.西裤

(1)因西装讲究线条美,所以西裤必须要有中折线。

(2)西裤长度以前面能盖住脚背,后边能遮住1厘米以上的鞋帮为宜。

(3)不能随意将西裤裤管挽起来。

6.皮鞋和袜子

(1)皮鞋

首先,穿整套西装一定要穿皮鞋。

其次,在正式场合穿西装,一般穿黑色或咖啡色皮鞋较为正规。

(2)袜子

穿整套西装一定要穿与西裤、皮鞋颜色相同或较深的袜子,一般为黑色、深蓝色或藏青色。

7.西装的扣子

有单排扣与双排扣之分。双排扣西装一般更具时装性质,表现男人的典雅别致,适合于社交场合选择;而单排扣西装更适合作为公务、商务套装。单排西装又有两扣、三扣,四扣的区别,什么样的最正式呢?两粒扣最正式,三粒扣比较古典。四粒扣、五粒扣或一粒扣,没扣的则具有时装和休闲的性质。

单排扣西装扣子的系法,最基本的讲究就是下面那粒扣永远不系。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最上面的扣不系,上下可以更敞开,这是比较时尚的穿法。但很正规的穿法只是下面那颗扣不系。但千万要注意,所有的扣子都不系就会成为休闲西装。

双排扣的西装要把扣子全系上。

8.西装的口袋

原则是东西越少越好。

上衣口袋:只作装饰,不可以用来装任何东西,但必要可装折好花式的手帕。

西装左胸内侧衣袋,可以装票夹(钱夹)、小日记本或笔。右侧内侧衣袋,可以装名片、香烟、打火机等。

裤兜也与上衣袋一样,不能装物,以求裤型美观。但裤子后兜可以装手帕、零钱等。

9.西装背心

套装可分为两件套和三件套(西装背心)。在非常重要的场合,或地位身份非常高的人可选择三件套西装。好处是使你的形象显得更加干净利索,更好地处理接缝的地方。

欧美男士在重要场合穿燕尾服,西式礼服时都使用腰封。

西装背心的扣子:有6粒扣与5粒扣之分。6粒扣的最底下的那粒可以不扣,而5粒扣的则要全部都扣上。

10.西装开衩

英版:两边开衩,又称骑马衩,还有一种是中间开衩。和英国马术运动有关。

日版:无衩。亚洲人身高一般一米七五左右,符合亚洲人身材体型。

穿西装的规则要点:“三个三”

——三色原则:男人穿西装时,全身的颜色不能多于三种,包括上衣,下衣,衬衫,领带,鞋袜在内,全身颜色应该在三种内,三色原则。

——三一定律:重要场合穿西装套装外出的时候,鞋子、腰带、公文包是一个颜色,而且首选黑色。男人在服装方面可选择余地比较少,强调的是细节、档次。

——穿西装时有三个错误不能犯:袖子上的商标没拆;非常重要的场合,尤其国际交往,穿夹克,衬衫,没有穿外套,没穿西装套装打领带(穿夹克、短袖衫打领带自己人内部活动可以,对外交流不够正式);袜子出现问题,重要场合白色袜子和尼龙丝袜是不和西装搭配的。

六、西装套裙

套裙的款式可分为两件套、三件套两种。

1.套裙的选择

(1)面料:宜纯天然质地且质量上乘的面料。上衣裙子背心要求同一面料。

(2)颜色:以冷色调为主,体现着装者典雅、端庄、稳重的气质,颜色要求清新、雅气而凝重,忌鲜艳色、流行色。

(3)图案:讲究朴素简洁,以无图案最佳,或选格子、圆点、条纹等图案。

(4)点缀:不宜添加过多点缀,以免琐碎、杂乱、低俗、小气,有失稳重。

(5)尺寸:包括长短和宽窄两方面。

目前,女士裙子一般有三种形式:及膝式、过膝式、超短式。

四种基本形式:上长下长式、上长下短式、上短下长式、上短下短式。

从宽窄的角度讲,上衣可分为松身式、紧身式(倒梯形造型)两种。

(6)造型: a.“H”型。b.“X”型。c.“A”型。d.“Y”型。

(7)款式:衣领多样,衣扣多样,裙子形式多样。

2.套裙的穿法

(1)大小适度:上衣最短齐腰,裙子可达小腿中部,袖长刚好盖住手腕;整体不过于肥大、紧身。

(2)穿着到位:衣扣要全部扣好,不允许随便脱掉上衣。

(3)考虑场合:商务场合宜穿,宴会、休闲等场合不宜。

(4)协调妆饰:高层次的穿着打扮,讲究着装、化妆和佩饰风格的统一。

(5)兼顾举止。

3.套裙的搭配

(1)衬衫:面料应轻薄柔软,颜色应雅致端庄,无图案,款式保守。

(2)内衣、衬裙:不外露、不外透、颜色一致、外深内浅。

(3)鞋袜:黑色牛皮为首选,或与套裙颜色一致。袜子为单色,首选肉色。

4.职业女性着裙装“五不准”

(1)黑色皮裙不能穿;

(2)正式的高级的场合不光腿,尤其是隆重正式的庆典仪式;

(3)袜子不能出现残破;

(4)不准鞋袜不配套;

(5)不能出现“三截腿”。

职场着装禁忌:过分杂乱、鲜艳、暴露、透视、短小、紧身

七、饰品佩戴礼仪

饰品,是指能够起到装饰点缀作用的物件,主要包括实用型的,装饰型的。

饰物佩戴需要注意的礼仪:

1.以少为佳(最重要的规则)。女士一般场合身上的饰物三种之内是最好的,每一种不多于两件是最正规的。耳环可以戴一对,手镯也可以戴一对,但每种最多戴两件。

2.同质同色。质地、色彩和款式要协调。

3.符合习俗。北方喜欢戴翡翠玉器,讲究男戴观音女戴佛;到欧美国家,天主教国家,注意十字架挂件别常戴。

中国民俗,一般规定戒指戴在左手上,不戴右手。左手戴戒指青热结独。

4. 注意搭配。要和服装,其他首饰和谐。

问题:假设你穿无袖旗袍戴高袖薄纱手套,如果戴戒指,戒指戴在手套里还是外?

假设你穿超短裙,连裤袜,如果戴脚链的话,脚链戴在袜子里面还是外面?

标准化做法是戒指戴在手套的里面。新娘当众结婚时宣布承诺,戴在手套外面,等于结婚,有约束之意。一般人戴戒指没必要戴在手套外面,有招摇之嫌。

标准化做法是脚链戴在丝袜的外面。戴脚链是腿长得漂亮,走路样子好看的。穿制服套装时,不戴脚链。二仪态礼仪

一、仪态的含义

仪态是指一个人举止的姿态与风度。

姿态是指一个人身体显现出来的样子。如:站立、行走、弓身、就座、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

风度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人的内在气质主要通过人的言谈举止、动作表情、站姿、坐相、走姿及眼神及服饰装扮等方面体现出来。

仪态依赖于人内在气质的支撑,又取决于个人是否接受过规范和严格的体态训练。

(一)站姿

1.基本站姿规范要求

(1)头正(2)肩平(3)臂垂(4)躯挺(5)腿并:男夹角成60°,女30°。

2.站姿步位

(1)V字步(2)丁字步(3)平行式(4)前屈膝式

3.站姿手位

(1)叉手(前腹式)(2)背手(3)背垂手(4)其他:指尖朝前扶在身前柜台

4.站姿禁忌

(1)东倒西歪(2)耸肩勾背(3)双手乱放(4)脚位不当(5)做小动作

长时间刻板的站姿往往使人很累,大家在不同的场合站姿也可以有所不同。

不同情况下的站姿:

①在升国旗、奏国歌、接受奖品、接见、听悼词等庄严的仪式场合,应“肃立”;

②演讲时,可双手支撑讲台,两腿轮流放松;

③主持文娱活动时,双腿并拢或“丁字步;

④迎候宾客时,双腿可平分站立。

⑤礼仪小姐的站立,要更趋艺术化。

站姿要领:平-头平、肩平、眼平;直-腰直、腿直、背直;高-重心上拔、身体挺拔。

(二)坐姿

1.坐姿规范要求

“不满坐是谦恭”,在正式场合或与上级谈话时,一般不要坐满整张椅子,更不能舒舒服服地靠在椅背上。正确的坐法是坐椅子的2/3处,背部挺直,身体稍向前倾,表示尊重和谦虚。

女士正确坐姿是:腿进入基本站立姿态,后腿能碰到椅子,轻轻地坐下来。膝盖一定要并起来,不可以分开,脚可以放中间,也可以放在侧边,手则叠放于腿上。如果裙子很短的话,一定要小心盖住。上高台坐下的主

礼嘉宾,不宜穿太短的裙子。

男士的正式坐姿:不必象女士那么拘束,膝部可以稍微分开些,但不宜超过肩宽。

不管男士女士,跷腿时,都要注意收紧上面的腿,脚尖下压,绝不能以脚尖指向别人,或上下抖动。坐着时,可以变换姿势,但要保持端坐,腰挺直。

2.坐姿手臂位置的摆放

(1)放在两条大腿上①双手各自放在一条大腿

上②双手叠放③双手相握

(2)放在一条大腿上-侧身与人交谈时,宜将双手

置自己所侧一方的那条大腿上

①双手叠放②双手相握

(3)放在皮包文件上

(4)放在身前桌上①双手平扶在桌边沿上②双手相握于桌上③双手叠放在桌上

(5)放在身旁的扶手上

①正身而坐时,宜将双手扶在两侧扶手上;

②侧身而坐时,则应将双手叠放或相握后,置身一侧的扶手上。

3.坐姿注意事项

(1)入座轻缓,起座稳重。

(2)女子落座双膝必须并拢,双手自然弯曲放在膝盖和大腿上。

(3)不要坐满椅子。(4)切忌脚尖朝天。(5)切忌坐椅时前俯后仰、东倒西歪。

(6)不可摇腿、抖脚。(7)忌双脚直伸出去。(8)忌以手触摸脚部。

(9)忌以脚自脱鞋袜。(10)忌脚放上桌椅。

(11)忌手部置于桌下。双手应在身前,有桌时置于其上。

4.不同情况下的坐姿

(1)谈话、谈判、会谈时,场合严肃,适合正襟危坐;(2)倾听他人教导、指示、指点时,应坐在椅座的前半部,身体稍向前倾;

(3)女士落座时,应把裙子向腿下拢好,以免不雅;(4)在比较轻松、随便的场合,可以坐得比较舒展、自由。

坐姿要领:轻-落座、起身要轻;直-上身正直;平-头、肩平正

问题:穿裙子的女士上下轿车的姿势?坐在轿车位置上,门打开她应该怎么坐?

上车的标准姿势:首先是背对车门先坐下去,坐下去之后再把并拢的两腿收进去。一个腿先进去容易出现走光的问题。司机在看你进来没有,所以背对着司机就看不见,两个腿再并拢收上来。

下车的标准姿势:车门打开之后,两脚首先着地,双腿并拢,然后人再慢慢移出去。否则一个脚探出去,头再拱出去,这个姿势不好看。

(三)走姿

1.走姿的规范要求

(1)上身挺直,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

(2)挺胸、收腹,使身体略微上提。

(3)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双臂自然摆动。(4)步幅不要太大。

(5)女士行走时,走直线交叉步,上身不要晃动,尽量保持双肩水平。

2.走姿的注意事项

(1)切忌身体摇摆(2)双手不可乱放(3)目光注视前方(4)脚步干净利索

(5)有急事莫奔跑(6)同行不要排成行(7)走路要用腰力

3.不同情况下的走姿

(1)参加喜庆活动,步态应轻盈、欢快;

(2)参加吊丧活动,步态要缓慢、沉重;

(3)参观展览、探望病人,脚步应轻而柔;

(4)进入办公机关、拜访他人,脚步应轻而缓;

(5)走进会场、走向话筒、迎接宾客,步伐要稳健、大方;

(6)办事联络、往来于部门之间,步伐要快捷、稳重;(7)不同性别不同的走姿,男士的步伐刚健有力、稳重豪迈;女士的步伐轻盈飘逸。

走姿要领:挺-挺胸收腹;直-腰背笔直,两臂自然摆动;正-走得正。

(四)蹲姿

女士蹲姿:下蹲时,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腿靠紧,向下蹲。

男士蹲姿:注意下蹲时无论采取哪种蹲姿,都应掌握好身体的重心。

(五)手势

1.手势的规范标准

2.工作常用礼仪手势

请进,请往前走,请坐,鼓掌,举手致意,挥手道别,递接物品

(六)眼神

1.人际交往中的注视范围

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注视着对方。但应使目光局限于上至对方额头,下至对方衬衣的第二粒纽扣以上,

左右以两肩为准的方框中。在这个方框中,一般有三种注视方式:

一是公务注视:在对方的双眼与额头的三角区域内;

二是社交注视:在对方的双眼与嘴唇的三角区域内;

三是亲密注视:在对方的双眼与胸部之间。

2.注视角度

正(平)视对方:视线水平表现客观和理智

仰视对方:视线向上表现服从与任人摆布

俯视对方:视线向下表现权威感和优越感

3.注视时间的长短应当是总交谈时间的1/3——2/3。

(七)微笑

1.微笑的基本做法:不发声、肌肉放松,嘴角两端向上略微提起,面含笑意。

2.微笑的四要四不要

四要:1.要口眼鼻眉肌结合,要发自内心的笑;2.要神情结合,显出气质;

3.要声情并茂,相辅相成;

4.要与仪表举止的美和谐一致。

四不要:不要缺乏诚意,强装笑脸;不要露出笑容,随即收起;

不要为情绪左右而笑;不要把微笑只留给上级、朋友等少数人

3.练习微笑:第一步“念一”;第二步口眼结合;第三步笑与语言结合。

三语言艺术

一、语言基本守则

(一)语言

1.文明

2.礼貌礼貌用语十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3.语言要准确发音准确,口气谦和,内容要有条理、简明,外语慎用

(二)语速、音质、声调适中120字/分钟

(三)适宜话题 1.既定主题2.高雅的话题3.轻松的话题4.时尚的话题

不宜的话题:

1.个人隐私的话题:不问女士年纪、婚否、服饰价格等;不问男士收入、钱财、履历等;不谈论他人宗教信仰、政治信仰。

2.捉弄对方的话题

3.非议旁人的话题

4.有倾向错误的话题

5.令人反感的话题

(四)以对方为主

1.不独白

2.不要冷场

3.不要插嘴

4.不要抬杠

5.不要轻易否定

6.把握时间、适可而止

二、聆听 1.专心的听,进行反馈 2.虚心的听

3.耐心的听

三、提问与回答

(一)提问1.把握时机 2.根据对象 3.抓住关键

(二)回答1.坦诚 2.巧妙 3.谨慎

四、拒绝 1.诱导对方自我否定 2.委婉拒绝

3.移花接木

4.隐晦曲折

五、学会赞美

(一)赞美的原则:

1.赞美必须是真诚,这是赞美的先决条件。其一赞美的内容应该是对方拥有的、真实的;其二赞美要真正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2.因人而异

3.赞美要适时。交际中认真把握时机,恰到好处的赞美,是十分重要的。

4.赞美要适度。赞美的尺度掌握的如何往往直接影响赞美的效果。

(二)赞美的技巧

寻找赞美点的方法如下:1.外在的具体的。2.内在的抽象的。3.间接的关联的。

赞美的技巧:

1.善于找到对方真正的闪光点。

2.赞美对方最得意而别人却不以为然的事。让对方获得认同感非常重要。

3.在对方获得成功时,立即送上赞美。

4.赞美你所希望对方做的一切。一般领导对下属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5.运用第三者赞美。对方容易接受。

经典赞美三句话:1.你真不简单。2.我很欣赏你。3.我很佩服你。

六、批评 1.请教式 2.关切式 3.暗示式

4.模糊式

5.安慰式

第三章日常交往礼仪

一见面礼仪

(一)握手礼

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现在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

1.握手的场合。大概主要是三大场合:

⑴见面或者告别。⑵表示祝贺或者慰问。⑶表示尊重。

2.伸手的前后顺序

握手的标准化是位高者居前,地位高的人先伸手。

所以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一般是女人先伸手(男人和女人握手),长辈先伸手(晚辈和长辈握手),上级先伸手(下级和上级握手),避免对方尴尬。

还要注意握手的场合和特殊性,地位高者先伸手是正规场合是共性常规,但身份不同是不一样的。在家里、单位接待客人宾主握手,一般是客人到达时,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但客人告辞时,礼仪惯例是客人先伸手意思是请主人留步。

朋友、平辈见面,谁伸手快谁更为有礼。

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除残疾、身体欠佳者及年老不便者,不应坐着握手。

3.一个人跟多人握手的顺序问题

第一个顺序就是由尊而卑。适用清楚彼此身份的情况。第二个顺序就是由近而远。适用地位不易分辨,不能跳,应该伸手跟最近的人握手。

第三个顺序就是顺时针方向前进。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在宴会桌上实行的。

比如吃饭,我是主人第一杯酒跟谁干呢?第一杯一般是跟右边的人干,因为这个人一般是主宾。然后就按顺时针的方向走,左一、左二,左三。顺时针方向前进从国际上来讲是一种比较吉利的方向,因为逆时针方向一般是追悼会或者遗体告别。

一般的社交场合不喜欢倒着走,除非极特殊情况:⑴运动会入场式逆时针,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传统;⑵轿车在酒店大堂停车逆时针上来,因为交通规则。

4.握手手位。

⑴标准化的手位——手掌与地面垂直。应该是手掌和地面垂直,手尖稍稍向下,实际上是向侧下方伸出,五指后面四指并拢,拇指适当张开,别直着,也不合适。

⑵要注意握手时的力度与时间。专业讲法两个手握手叫手套式握手,又叫外交家握手,除非是故友重逢,或热情祝贺,熟人之间密切关系。外人尤其异性不适合。

一般情况下跟别人握手最佳的做法应该是三到五秒,时间不能太短或太长,除非是表示鼓励、慰问和热情,熟人之间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但绝对不要长过三十秒。

握手的力度:握手是手掌握着对方的手掌,而不是握着人家手腕,不能太多或太少。握手时最佳的做法要稍微用力。职业外交官的最佳握手一般强调握力在两公斤左右最佳,就是稍微使点劲,表示热情友善。

5.握手时寒喧。在社交场合尤其是正规场合,握手寒喧要注意:

⑴要说话。“欢迎光临,久仰久仰”;“你好”;“别来无恙”;“祝一路平安”。

⑵要以表情进行配合。表情要自然热情;你和任何人握手时,必须同时双眼注视对方的双眼,千万不要东张西望,否则让对方感到尴尬、难堪,有不被重视之感。

6.握手四忌

⑴最重要的禁忌就是心不在焉。不看对方、不说话、表情呆板。

⑵伸出左手。一般握手尤其跟外国人握手,一般只用右手,通常不用左手,除非没有右手。因为很多国家认为左手是干所谓的不洁之事,不适合去跟人家握手。

⑶握手时带手套、墨镜。国际惯例只有女人在社交场合带着的薄纱手套可以不摘,摘掉手套握手表示一种礼节。

⑷交叉握手。在国际交往中,尤其到西方国家去,交叉握手要避免。

(二)致意礼

致意是一种表示问候的常用礼节,适合各种场合向相识的人打招呼。形式多样:

起立致意。适合领导、来宾到场,晚辈下级见长辈上级进屋等场合。即使已坐下,均应起立致意,一般站立时间不长,只要对方表示你可就座,便可坐下。

举手致意(又称招手礼)。不必出声或高声大喊,举起右手,掌心朝向对方,轻轻摆一下,摆幅不要太大,手不要反复摇动。适合在公共场合与远距离的熟人打招呼。

点头致意(又称点头礼)。微微点头,注视对方,辅以微笑。适合不宜交谈的场合。如会议正在进行,走在嘈杂的街道上,置身于影剧院、歌舞厅之中;同一地点多次见面,社交场合与一面之交相逢,上下班与同事见面等场合均可点头致意。

欠身致意。方法是全身或上半身稍向前倾,不一定低头,面带微笑注视对方。若为坐姿,欠身时只需稍微起立,不必站立。适合被介绍、主人献茶、遇熟人和朋友及有关人员到办公室来访等场合。

脱帽致意。是男子戴帽(礼帽或有檐帽)时为表敬意施行的一种致意礼。方法是微欠立,用距对方稍远的那只手摘帽,将其置于大约与肩平行的位置,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并问好;若一手拿东西,用空着的手去脱帽;如坐着,要微微欠身;若路遇(步行或站立)可只轻掀一下帽子点头致意即可。女士不行脱帽礼,可用其他致意礼答礼。

抱拳致意(又称拱手)。是我国古代的礼节之一。方法是右手抱拳,左手握抱其上,放于胸前,小幅度的上下晃动几次。为表尊敬,可将手向上抬,与额同高。适

合非正式场合及气氛融洽之时。台湾香港澳门,新马泰等地区

(三)举手礼

世界各国军人见面时的专用礼节,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行举手礼时,要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掌微向外,右上臂与肩齐高,双目注视对方,待受礼者答礼后方可将手放下。

(四)鞠躬礼

又称打躬,以示恭敬,是我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的传统礼节,现已普遍使用,成为一种国际礼仪。

姿势:以站姿为基础,双手搭握于腹(或自然垂直于体侧,行礼时平放膝前,或将右手斜放腹前,左手垂直),面带微笑,注视对方,以臀为轴心,将上身挺直(头、颈与上身垂直)向前倾斜,目光随之自然下垂于脚尖1.5米处;鞠躬完结恢复站姿,目光回到对方脸部,并配以问候语。

种类:我国将鞠躬礼分为一鞠躬和三鞠躬;按上身倾斜程度分为90、45、15三种。90的鞠躬礼又称最敬礼;三鞠躬致意时连续下弯90三次,属最高礼节。45的鞠躬又称敬礼,通常为下级、学生、晚辈、服务员向对方表敬意时采用。15鞠躬礼又称普通礼,用于一般性应酬,如介绍、握手、让座让路等。45、15鞠躬均以一鞠躬的形式出现,适应一切社交场合。

禁忌:受礼者应还礼,不能视而不见;行礼时应脱帽;目光应往下,不能翻眼看对方或左顾右盼;行礼时不能嚼、吃食物或叨香烟。

(五)合十礼

又称合掌礼,即把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齐高,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兼含敬意和谢意双重意义。合十礼通行于南亚与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以合十礼还礼。

(六)拥抱礼

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感情的一种礼节,通常与接吻同时进行。在迎宾、祝贺、感谢等隆重场合,无论是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经常采用。方法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后,礼毕。拥抱时,还可以用右手掌拍打对方左臂的后侧,以示亲热。

(七)亲吻礼

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亲友是贴面颊。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女之间是贴面颊;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

(八)吻手礼

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的礼节。起源于中世纪欧洲,所谓骑士向贵妇人献殷勤的礼节。在社交场合中,同上层社会的贵族妇女见面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其指尖轻轻提起吻之;若妇女不伸手表示,不可行吻手礼。行吻手礼时,如女方身份地位较高,男方以一膝作半跪姿式后,再提手吻之。此项礼节在英、法两国最为重视。

二介绍礼仪

介绍分类:

(一)自我介绍,也就是说明本人的情况。

(二)为他人介绍(第三方介绍),你作为主人,第三方出面为互不相识的双方做介绍,说明情况。

(三)集体介绍,在大型活动社交场合将某一单位、集体的情况向其他人说明。

(四)业务介绍,向别人说明某一事物的特征、用途、使用方法等情况。

介绍的要点:

1.介绍的时机。

2.介绍的主角,就是谁出面来做介绍。一般规则是地位低的人需要首先向地位高的人说明情况。

3.介绍时表达的方式。

(一)自我介绍

1.需要做自我介绍的两种情况:⑴想了解对方情况时⑵想向别人说明自己情况时

2.自我介绍的顺序

位高者居后(尊者居后)。介绍的标准化顺序是位低者先行,就是地位低的人先做介绍。一般主人应该首先向客人做介绍,主人,晚辈,男士,地位低的人先做介绍。如果不确定对方的地位,可以先自我介绍表示礼貌。

3.在某种情况下,需要辅助工具和辅助人员。

比较正式地做自我介绍时,养成使用名片的习惯,应该先递名片,加深印象。

加入特定的交际圈,需要适当的介绍人。

4.自我介绍的时间

一般自我介绍的时间应该限制在一分钟或半分钟左右。四种情况:

⑴对方比较专注的时间⑵没有外人在场的时间

⑶周围环境比较幽静时⑷在较为正式的场合

5.自我介绍的内容

第一种模式——寒暄式(应酬式)。实际上是一种面对泛泛之交的有距离的交际,不得不做的介绍。

第二种模式——公务式。在工作中正式场合做的介绍,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第三种模式——社交式。在私人交往中,想交朋友想了解对方的情况。姓名,职业,籍贯,爱好,双方共同认识的熟人。

公务是公事公办,强调头衔、单位、职务,社交是要找私人话题。

注意:自我介绍时缩略语的使用:第一次做自我介绍时(单位、部门)要用全称,第二次才可以改简称。比如大学的简称,大公司企业的简称,要养成习惯。

(二)第三方介绍

1.谁来当介绍人。依据场合

社交场合(宴会、舞会、家庭聚会),介绍人一般应该是女主人,这是女主人的义务。

一般性公务活动,介绍人:

⑴专业人士:办公室主任,领导秘书,前台接待,公关人员;

⑵对口人员;

⑶来贵宾的话,一般由东道主一方职务最高者出面做介绍,礼仪上叫规格对等,实际上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和重视。

2.介绍的表情、手势

应文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切忌伸出手指指来指去。

3.介绍的顺序

标准化做法是先介绍主人;先介绍晚辈;先介绍下级;先介绍男士;先介绍年轻人;先介绍未婚的;介绍职务由高到低。地位高的有优先知情权。

(三)集体介绍分两种情况:

1.两个集体,一般要把地位低的先介绍给地位高的:先介绍主办单位东道主,再介绍参加单位;

2.集体和个人,一般先把个人介绍给集体,因为个人比集体人少、地位低。

(四)业务介绍主要介绍产品、技术、服务等。

1.要把握时机。当目标对象有兴趣时

2.要讲究方式。人无我有——独特之处;人有我优——质量好,保证技术,服务到位;人优我新——新奇之点;诚实无欺

3.不要诋毁他人。

三称谓礼仪

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彼此的称谓语,它表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个人的修养。

(一)称谓习惯

1.泛尊称先生、小姐、女士、夫人、同志。对职务高的官方人士,如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称“阁下”,但在美德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对这些国家的相应人员称“先生”。泛尊称可以同姓名、姓氏和行业性称呼分别组合在一起在正式场合使用。如“撒切尔夫人”、“上校先生”、“秘书小姐”、“总统阁下”、“大使先生阁下”等。

2.职务称王总、王院长、王局长。可以同泛尊称、姓名、姓氏分别组合在一起使用。如“周总理”、“部长先生”等。

3.职衔称对交往对象拥有社会受尊重的学位学术性职称、专业技术职称、军衔和爵位的,可以以“博士”、“教授”、“律师”、“法官”、“将军”、“公爵”等称呼相称。职衔性称呼还可以同姓名、姓氏和泛尊称分别组合在一起在正式场合使用,如“王教授”、“李博士”、“法官先生”等。

4.职业称李医生、张教练、沈老师、刘警官

5.姓名称一般场合比较熟悉的人之间,可以直接称呼他人姓名或姓氏。例如“张志刚”等。中国人为表示亲切,习惯在被称呼者姓前面加上“老”、“大”或“小”等字,而免称其名如“老王”、“小张”。更加亲密者往往不称其姓,而只呼其名如“志刚”等。

6.亲属称呼非正式交际场合大哥、大姐

7.人称敬称您、您老、您老人家

了解对方身份,在日常交往中正确称呼他们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按照国际惯例,在交际场合,一般称男子为“先生”,已婚女子为“夫人”,未婚女子为“小姐”,如无法判断女方婚否,用“小姐”比贸然称之为“太太”更安全。

(二)姓名

1.前姓后名,在中国、朝鲜、越南、韩国、日本、蒙古、阿富汗、匈牙利等国通行。

2.前名后姓,多在欧美国家通行。如:比尔·克林顿,比尔是名,克林顿是姓。

女子结婚前一般都用自己的姓名,结婚后姓名一般是自己的名加上丈夫的姓。在日常交往中只称其姓,加上“先生”、“小姐”等,而在正式场合,则应称呼其姓名全称,并加上“先生”、“夫人”等,如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法国人姓名一般由两节或三节组成,前一二节为个人名字,最后一节为姓。

西班牙人姓名常由三四节组成,前一二节为本人名字,第三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

俄罗斯人姓名由三节组成,分别为本人名字.父名.姓,如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

阿拉伯人姓名由四节组成,分别为本人名字.父名.祖父名.姓。

泰国等国人姓名也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的排列。

3.有名无姓,以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为多。

常见缅甸人名字前的“吴”不是姓,而是一种尊称,是“先生”的意思。缅甸人名字前常冠以表示性别、长幼、地位的字和词,如:“杜”意为女士,“玛”意为姐妹,“郭”意为平辈,“哥”意为兄弟,“波”意为军官,“塞耶”意为老师。一个缅甸男子名“刚”,同辈称他为“哥刚”,如果有一定社会地位被称“吴刚”,如果是军官,则被称为“波刚”。

(三)称呼禁忌

1.错误的称呼叫错对方姓名,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是社交大忌。

2.易产生误会的称呼“爱人”、“同志”、“老人家”、“胡编”、“范局”

3.带有歧视、侮辱性的称呼“洋妞”、“黑鬼”

4.私密性极强的称呼正式场合忌使用庸俗称呼或用绰号作称呼。“哥们儿”、“姐们儿”、“死党”,更不能将爱称公之于大庭广众面前。

四交谈礼仪

交谈礼节的根本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要注意交谈的表情、态度、内容、表达方式等要点。

(一)谈话的表情表情大方自然,面带微笑,语气亲切,语言表达得体。

(二)谈话的态度态度诚恳,神情专注,目光坦然、亲切、有神。

(三)谈话的语言语言柔和甜美,表达准确,声音不宜太大。

1.讲普通话

2.放低声音

3.学会使用柔性语言(语气亲切、语调柔和、措辞委婉、说理自然,常用商讨的口吻与人说话)

4.使用礼貌语言

(四)谈话的内容(话题的选择)

话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话题即身份的象征,代表着说话者的地位、档次和品位

1.商务交往、公务交往中“六不谈”

①不能非议国家和政府;②不能涉及国家秘密和行业机密;

③不能对交往对象的内部事务随便加以干涉;④不能在背后议论同行的领导和同事;

⑤不能谈论格调不高的话题;⑥不涉及私人问题(特别是在国际交往中)。

2.谈什么?——商务、公务交往中善于选择话题

①与对方谈论交往对象擅长的问题②谈论格调高雅的问题③谈论轻松愉快的话题

(五)谈话的体态

(六)交谈的距离“界域”

“界域”:即交往中相互距离的确定,它主要受到双方关系状况决定制约,同时也受到交往的内容、交往的环境以及不同文化、心理特征、性别差异等因素影响。

人际关系距离越近→交往频率越高→交际空间距离小

人际关系距离疏远→交往频率越低→交际空间距离大

人际交往中的“界域”:

1.亲密距离(人际交往中的“禁忌距离”):在45厘米内,是人际交往的最小距离。

2.个人距离:45—75厘米间,适合握手、交谈;0.75—1.2米之间,普通适用于公开的社交场合。

3.社交距离:在1.2—2.1米之间,主要适合于礼节性或社交性的正式交往。多用于商务洽谈、接见来访或同事交谈等。

4.公众距离:在3.6米以外,适合于作报告、演讲等场合。

从卫生角度考虑,交谈最佳距离应为1.3米,这样不至于因交谈而感染上由飞沫传染的疾病,保证卫生。交谈时最好有一定角度,两人斜站对方侧面30度角为最佳。

五名片礼仪

名片是现代人的社交联谊卡和自我介绍信。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名片或不会使用名片的人往往是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交际经验的人。

(一)名片的制作

规格:9×5.5cm。国际社会部分名片规格是10×6cm 版式:横式或竖式

质材:耐折、耐磨、美观、大方色彩:庄重、朴素,切忌杂色

图案:以少为佳文字:宜用汉语简化字、可酌情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

字体:标准、清晰、易识的印刷体为好

印法:铅印或胶印,最好不要手书自制或复印、油印或影印

(二)名片的分类

应酬式名片:只有姓名,最多加上本人籍贯与字号

社交式名片:姓名和联络方式

公务式名片:归属单位、本人称呼(职务与头衔)、联络方式(单位地址、办公电话、邮政编码)

单位式名片:单位全称及其标志、单位联络方式公务名片内容“三个三”:

1.名片的左上角,归属:就是你所在单位。

⑴单位的全称。⑵所在的部门。⑶企业标志。CIS

2.名片的正中间,最重要的内容,称谓。

⑴姓名。⑵行政职务。⑶学术技术职称。

3.名片的右下角,联络方式。

⑴地址。⑵邮政编码。⑶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

(三)名片的用途

1.自我介绍

2.结交朋友

3.维持联系

4.业务介绍

5.通知变更

6.拜会他人

7.简短留言

8.用作短信

9.用作礼单10.替人介绍

(四)名片使用“三不准”

1.不能随便涂改;

2.一般不提供私人联络方式,尤其在商务交往、公务交往中;

3.不准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选最重要的头衔,视场合而定。

(五)名片的交换

1.交换名片的时机

希望认识对方;表示自己重视对方;被介绍给对方;对方提议交换名片;对方向自己索要名片;初次登门拜访对方;通知对方自己的变更情况;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

2.交换名片的方法

(1)如何索取名片?基本原则:“以静制动”

(2)如何递上名片

态度:谦恭存放:放在安全,不易拢皱的地方姿势:标准站姿

动作:以双手食指和大拇指执名片的两角,以文字正对对方,一边自我介绍,一边递名片。

语言:“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非常高兴认识您”

先后顺序:由尊而卑或由近而远的顺序,依次递送

圆桌,以顺时针方向依次递上。

(3)如何接受名片

姿势:标准站姿

语言:“谢谢”、“非常高兴认识您”

手拿名片的位置:应该用双手去接,尊重和礼节

存放位置:放在安全,不易拢皱的地方

动作:应重复对方职务、头衔,加以确认,然后恭敬地放在适当位置;交换自己的名片。(4)如何索要他人的

名片

①交易法:主动递上本人名片,“将欲取之,必先与之”,适用于初次交往不熟悉的人。

②明示法:向对方提议交换名片,适用于较为熟悉的人。

③谦恭法:询问对方“今后如何向您请教”,适用于晚辈对长辈、名人、有地位的人。

④暗示法:询问对方“今后如何与你联系”,适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或平辈之间。

(5)如何婉拒他人索取名片

的确发完:道歉态度+改日补上不想递给:道歉态度

(6)名片交换注意:

①名片应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足量携带。

②出示名片应把握机会,一是交谈开始前,二是交谈融洽时,三是握手告别时。

③接过别人的名片,一定要看,切忌不加确认就放入包中。

④忌“批发式”撒发名片。

⑤名片存放:专用的名片夹、名片包。忌放在裤兜、裙兜、提包、钱夹;忌随手乱扔。

⑥当名片交换完毕后,如果对方表示“请坐”,这时就可以坐下。

第四章公务礼仪

一办公室礼仪

上下级关系的礼仪要求: 下级对上级的礼仪要求:同事关系中的礼仪要求:

办公室“六不”:不随意对他人评头论足,不接听私人电话,不打探别人隐私,不谈论个人薪金,不委过于同事,不干私活。

“四要”:办公室要主动打扫,同事见面要问好,办公室来人要接待,个人桌面要整洁。

二电话礼仪

电话礼仪是一种公共礼仪,电话里面的语言、内容、声调、选择的通话时间、交谈时应对的技能,总体构成电话形象。电话形象,就是组织形象。

一、“电话形象四要素”

1.通话的时空选择

按照惯例通话的最佳时间:

一是双方预先约定的时间,

二是对方方便的时间——休息时间别打电话,除非万不得已。

(1)工作日22:00——7:00(2)三餐时间(3)节假日,注意时差

办公电话宜在上班时间10分钟以后和下班时间10分钟以前拨打。

通话的空间:一般来讲,私人电话在家里打,办公电话在办公室打,还要注意在公众场所打电话,不要影响别人。

2.通话的内容

说清楚为止,但要注意从互相尊重的角度,通话时间是宜短不宜长,基本原则:“以短为佳,宁短勿长”——“三分钟原则”。要养成重要电话列提纲的习惯。

3.通话时的举止表现

主要是指打电话时的神态、表情、动作等等。

4.电话公务

电话的公务管理应当完善。电话记录的6W要素:When——何时Who——何人Where——何地What——何事Why——为什么How——如何进行

二、接电话的礼仪

规范要点:

1.迅速及时接听——三响之内。“铃响不过三声”,“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2.问候、报名:“您好,我是××”

3.认真聆听:忌吃东西、忌和他人讲话、忌不耐烦

4.应答、互动

5.认真记录

6.礼貌地结束通话

谁挂断电话?社交礼仪标准做法是地位高者先挂。长辈先挂,上级先挂,地位一样情况相同被求的人先挂,主叫先挂。

替别人代接电话,如何文明而礼貌地应对?

标准做法:首先告诉对方他找的人不在,然后才问您是谁,找他有什么事,不能倒过来,否则让人感觉是受人指使行为。

接电话的也需要自我介绍,三句话不能少,你好,自报家门,然后说再见。

遇到中断的电话怎么办?

接电话的一方有责任告诉对方,比如“不好意思,现在我站这个位置可能信号不好,噪音很多,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先把电话挂了,然后你指定一个时间我打给你”;毫无预兆的中断电话后,要马上把电话打回去,打回去时第一句话“不好意思,电话掉线了或电池用完了”。地位低的人要把电话首先打回去,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遇到拨错的电话怎么办?

有公司明确规定,如果外人打电话给公司电话拨错了,第一句话要说“先生你好,电话您拨错了”,第二句话要把单位电话重复一下,让对方验证不是骗他,第三句话要问“您需要帮助吗?”尽可能提供帮助。

你正在接一个重要电话,另外又来了一个重要电话,现在有外人在场,(或你正在接待重要客人,又遇到重点电话)你应该怎么处理?

一个有经验的人,特别是在外人面前,电话一定都要接。但你要说明原因,比如你正跟我谈着呢,电话打进来,你不方便当众说,因为你跟他说话时间长冷落我。你跟他说“太感谢您了,您给我打电话,谢谢,不好意思,现在有人正在我这儿谈工作呢,你看这样好不好,你约一个时间,然后我跟他说完了事我马上给你打过去”。第一接电话,表示尊重;

第二暗示他边上有人,不能说深层次问题;

第三让他选择一个时间,打给他,说明重视。

三、打电话的礼仪

1.选择恰当的时间

2.做好打电话前的准备:思想准备、通话内容、物质准备

3.问候、确定对方的身份或名称,再自报家门,然后再告知自己找的通话对象以及相关事宜。

4.简洁明了

5.礼貌的结束通话

6.拨错电话要道歉

怎样暗示对方终止通话?标准化做法是重复要点,不说废话,言简意赅。

四、手机使用礼仪规范

1.特殊场所不能使用

2.重要场所关闭或静音

3.公众场所要小声

4.有熟人的未接电话要迅速回

5.最佳放置位置:放在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

三其他通讯礼仪

(一)传真礼仪(二)电子邮件礼仪

四座次礼仪

一、商务交往中座次排列的基本原则

1.内外有别初次见面、不熟悉的人,讲究让座;熟悉的人则不用让座。

2.中外有别中国人的传统以左为上;国际交往惯例以右为上。

3.遵守成规对外交往、商务交往、旅游接待工作要讲国际惯例。

4.掌握技巧如何确定左右?当事人为准

国际会议、体育比赛的排序问题:

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就是个国际惯例——排列会议顺序、来宾的顺序按照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不是简单称为英文字母,因为英文字母起源于拉丁字母。联合国大会排序的标准做法就是26个字母去排,但

问题一:字母Z的国家比如赞比亚Zambi永远是老末,所以联合国开会有一个变通措施:开会前抽字母决定打头位置;

问题二:两国家名字的首字母相同怎么办?比如澳大利亚和奥地利,那依次看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如果字母全部一样怎么办?看首都的字母。

二、常见几种商务活动座次成规

1.行路

(1)并行“把墙让给客人”的原则

两人并行——内侧高于外侧多人并行——中央高于两侧

(2)单行行进

认路——“把选择前进方向的权利让给客人”

不认路——陪同引导在客人左前方1-1.5米处带路,身体侧向客人,用左手引导。

(3)乘坐电梯

有人驾驶升降电梯——客人先进先出,陪同人员后进后出

无人驾驶升降电梯——陪同人员先进后出

平面移动电梯——单行右站

(4)上下楼梯的礼仪

使用楼梯和自动扶梯时,不论上楼还是下楼,主人应走在前面。

男女同事在使用楼梯和自动扶梯时,应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在国际交往中女士优先,把选择前进方向给女士,但如果她穿超短裙上楼,螺旋状上升的楼梯,可能走光,所以一般实际上就是男士要走在前面,避免女士尴尬。

如果自动扶梯较宽,应靠右侧站,以便让着急的人从左侧超过。

[总的原则]中央高于两侧、内侧高于外侧、前排高于后排。

2.乘车

(1)乘坐礼节

乘坐由司机驾驶的小轿车,上座是司机后排的对角线位置(驾驶盘在左,上座就是后排右),左座次之,中座再次之,司机旁边的座位为末位。

司机对角线位置被称为VIP的原因:

1.安全。那个位置出车祸的死亡率、负伤率较低。

2.方便。上下车方便,出租车左门都锁死;轿车到酒店后排右座门正好对大堂正门,门童开门只开后排右门。

3.隐秘性比较高,别人看不见。

如果三人一道乘车,座次的排列要视性别而定。如果性别相同,那么就应按照长幼尊卑的次序,前排坐一位,后排坐两位。如果男女都有,则应全都坐到后排去,一男二女,就女士坐一侧,男士坐一侧,界线分明;如果二男一女,就让女士居中,男士分坐两侧,倍加呵护。

假如只有两人一同乘车,两人安坐后排,右高左低。

如果是主人充当司机驾车,小轿车的上座则是司机旁边的位置,其次才是后排右座,再是后排左座,后排中间为末座。

3.会客

(1)自由式排列座次适用于两种情况:非正式交往;难以排列座次(大家平级)

(2)主席式排列座次接待贵宾

4.会见的座次

5.谈判的座次

(1)横桌式(标准式)[原则] 面门为上,以右为上,居中为上

[注] 2号位在国内谈判中坐第二把手,国际谈判中坐翻译

(2)竖桌式[原则] 以右为上,居中为上

6.签字仪式[原则] 面门为上,以右为上,居中为上,以远为上,前排为上

常见的双方签字仪式的签字厅的布置方法:

悬挂、摆放双方国旗时,以右为上,左为下,右挂客方国旗,左挂本国国旗。

社交场合具体排列座次时的五大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面门为上。

第二个技巧是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

第三个技巧是以右为上。

第四个技巧是前排为上。

第五个技巧是以远为上。

比如:现在是一个四层楼,会客室在第四层,你是秘书,客人是个老人家,职务是局长。你要把客人从大门外面、楼梯口、一层给陪到四层、会客室,走这段过程,既有平面又有楼梯,你和客人的标准顺序应该是什么?

第五章社会交际礼仪

一拜访聚会礼仪

拜访的规范:

两厢情愿——不要因为自己拜访别人,而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麻烦。

有约在先——1.要提前确认。2.要注意拜访时适可而止。礼节性拜访在客人家里停留的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宜,不要太长;拜访亲朋好友的话,一般情况下也是宜短不宜长,半小时左右为宜;一般情况下,不是至亲故交、被对方再三挽留不要留下来吃饭,不要增加对方负担。

确定时空——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空间拜访别人。

(一)做客礼仪

1.预约

时间:节假日10点、16点、19点左右地点:办公室、家、娱乐场所目的:明确

2.赴约准备

服饰仪表要得体内容材料要详细交通路线要具体名片礼品要备齐

3.拜访

①按时到达太早主人可能没准备好;太晚会让主人焦急等待。②礼貌登门穿着(衣服、鞋袜)叩门:报上姓名“谁呀”“是我”

进屋:问好,待主人邀请进入时方可入内。

“四除去、一放下”——脱下帽子、手套、墨镜、大衣;公文包要放下,放在左手或右手下面的地板上,不要放在茶几、沙发、桌子、窗台上(小包可以放在腿上);礼品、外套、雨具等,应放在主人指定的位置。

③文明举止④礼貌告辞

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谈完事情后即应告辞。顺访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专访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要“见好就收”。

(二)待客礼仪

1.做好准备

个人仪容要整洁,穿着方面:不可穿着睡衣、内衣,赤脚接待客人;

居室要收拾干净整齐,屋内不可晾挂内衣、袜子等;

要备好水果、食品、饮料、烟具、茶具等,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2.热情迎接

3.烟茶招待

4.调节环境

5.热情交谈

6.恰当处理好几种情况

7.礼貌送客

聚会时座次礼仪:

1.面门为上。引申:哪个位置最不好?背对着房间正门的位置。

2.强调以右为上。

客人位置应在主人右侧。面对门的位置是主人坐的,主人右手第一个坐的就是主宾。

3.居中为上。

4.前排为上。

5.以远为上。

离门越远位置越高,离门越近位置越低。

聚会聊天的最佳话题:

主人有义务为人际交往制造喜庆的氛围,进行气氛的调节。聊天最适宜的三个话题:

1.谈近况的简介,报喜不报忧,不要破坏气氛。

2.关注时效性问题,就是此时此刻焦点的问题,比如到哪儿玩,有什么安排,现在发生了什么国内外重大新闻。

3.谈轻松愉快的问题。比如电影、电视、体育比赛,名胜风光、烹饪小吃。

二舞会晚会礼仪

一、舞会礼仪

(一)舞会组织

1.主题、时间

私人的主题公众主题公关舞会一般安排在大型活动后面,周末(周五、周六晚)18:00---20:00开始;2--3小时

2.邀请请柬一般发给男士,携带女伴(太太、女友、姐妹、母亲、同事)

3.布置场地 1.5平米/人舞池周围休息的地方,桌凳,配套设施要和参加者的人数相吻合

4.配备服务人员

5.选好曲子

(二)仪表 1.卫生要求 2.化妆要求 3.服装要求

(三)邀请舞伴(异性共舞,西方忌讳同性共舞gays)第1支:“开始曲”和自己带去的异性第2支:开始交换——女主人第3支:第三女主人

不要只跟一个人跳。如果别人都在跳舞,只剩下一位男士和两位女士时,这位男士应陪两位女士聊天,不可邀请其中一位而把另一位晾在那;如果只剩下了一位女士和两位男士,应有一位男士邀请这位女士跳舞,而不可都不请女士。如果同时有两位男士邀请一位女士,女士最好都礼貌拒绝。如接受其中一位的邀请,对另一位要表示歉意,“十分抱歉,等下一曲吧”。

邀请方法:一般是男士邀请女士,女士可以拒绝;公关舞会,女士也可以邀请男士,男士不可拒绝。“女士优先” 男士如不善跳舞,事情完成后最好离开。

邀请时,男士应走到女士面前,欠身点头致意,语气柔和。

邀请女士时,要先征得其身边男士的同意然后再向女士发出邀请。且不可多次邀请。

(四)婉言拒绝①态度适当:和气、友好②托词委婉:

(五)跳舞时的要求

距离1-2拳不要“三贴”贴面、贴胸、贴腹善始善终:结束后男士要把女士送到座位。

二、晚会礼仪

(一)组织晚会

1.选定节目

2.发出邀请

3.座位安排

4.入席与退席

5.献花

6.摄影

7.说明文

(二)观看演出

1.凭票观看

2.穿正装

3.尽早入场

4.对号入座

5.交际适度

6.维持秩序

7.尊重演员

三宴请西餐礼仪

一、宴会礼仪主要来自两大内容:1.来自习俗。 2.来自餐饮习惯。

二、宴会的分类:

国宴:是在外交场合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面,为国家庆典或来访宴请他国国家元首的宴会。所以国宴的主体跟客体都是特定对象,主角是国家领导人,是对等的外交场合,是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宴会,最隆重、最正式、规格最高。

正式宴会:除不挂国旗、不奏国歌,出席规格不同外,其余大体同国宴相同。

1.人员要预先确定。人员约定有限制;位次有讲究。

2.菜单要确定。正规的宴会,一般提前确定菜单,餐桌上人手一册。

3.时间要确定。一般情况下,大型的正式宴会往往是晚宴,也有个别情况是午宴,比如婚宴。但一般的商务宴请,社交宴请往往是晚宴:因为中午时间紧张,晚宴相对时间充裕,可以比较放松适于交流。

第三类便宴。非正式宴会,相对比较随便,比如同学聚会,规模较小,菜品较简单,时间较短,也不搞菜单,相对简单的社交活动。

第四类家宴。在家中设便宴招待客人,以示亲切友好。家宴重在参与,强调气氛的温馨和随和,能把你请到家里来说明不见外,有时还邀请参与。

第五类招待会。指各种不备正餐,较有灵活性的宴请形式。

冷餐(自助餐)招待会鸡尾酒会茶会工作餐

三、宴会礼仪:

宴会礼仪一般讲五个M:第一个M,money费用。

一般中国人的宴请往往是主人(邀请者)掏钱付费,这是中国的传统做法习惯。

国际礼仪的两个办法:

一各付其费AA制;二自愿付费,一般出现在高档的公益性的社交宴会上。

第二个M,meeting会客。

一邀请哪些客人?二如何位次排列?

一般习惯把地位身份相近的人排在一起,一般习惯把宾主交叉排列,还有将夫妻安排在一起。

第三个M,milieu环境。比较重要的宴会讲究环境。

一般宴请环境考虑三个要点:一环境要卫生;二环境要安全;三环境交通要方便。

第四个M,music音乐氛围。

选择音乐要注意:考虑环境,考虑经济能力,考虑选择的曲目,还要考虑音乐风格主题符合对方的爱好。

第五个M,menu菜单。

第一要明白客人的忌口是什么。一般禁忌有——

职业禁忌(司机等工作期间禁酒);

个人禁忌(纯粹是个人不能吃的东西,过敏);

民族禁忌(满、蒙古、藏、回都不吃狗肉);

宗教禁忌(虔诚的穆斯林不仅不吃猪肉、狗肉,而且不吃驴肉、骡肉之类的肉食。按照古兰经严格讲虔诚的穆斯林,他主要选择的饮食肉类是牛羊鸡鸭骆驼,因为伊斯兰教来自阿拉伯半岛;不吃动物的血液,吃牛羊鸡鸭必须要活宰,要放血;虔诚的穆斯林不饮酒);

健康禁忌(纯粹是健康原因他不能吃,比如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品)。

第二要注意准备让客人吃什么?一般三个方面——

本国特色(请外国客人要考虑中国特色);

地方特色(对外地客人请他吃本地特色,跨民族交往考虑民族特色);

还要考虑菜馆的主打菜品的特色。

四、客人赴宴礼仪:

第一,要维护形象。

要注意在餐桌上的举止行为,一般六不准:不准吸烟;不准进嘴的东西吐出来;不准给别人夹菜(让菜不夹菜);不准劝酒(助酒不劝酒);餐桌上不准去整理服饰;吃东西不准发出声音。

第二,要遵守时间。一般来讲宴会要准时到达,结束的时候再走。另外吃完饭,主人宣布宴会结束后,要注意寒暄两句再走。

第三,要注意适度的交际。要注意和周围人适当地进行沟通。

五、中餐礼仪

(一)入席

1.入席有序身份地位高者优先

2.入座安稳从左边坐

3.离席

(二)就座

1.有序原则“面门为上、朝南为上、以右为上”

2.桌次安排以右为上、以远为上、居中为上

(三)餐具使用

1.餐巾

2.筷子

两端对齐、不用嘴吮吸、不用筷子指人、不放桌上、放筷子座上不交叉放、不挥动筷子、让菜不夹菜

六、西餐礼仪

用餐方式实际上有三大类别:

第一大类别——东方型,特点拿筷子。

第二大类别——印度、阿拉伯类型,特点是不用餐具,用手直接取食。一般用右手把要进嘴的东西撮放到一块,然后放到嘴里去,必要的话有洗手钵,把手指在里面涮洗。

第三大类别——西方国家类型,特点是用刀叉去取食。严格地讲,英俄法意西班牙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我们统称为西餐。

不管中餐西餐点菜的讲究:

第一最省事,如不懂紧跟别人。

第二点套餐。菜馆里都有套餐,不仅搭配合理,而且费用上较省,省事绝对不出错。

第三请人帮助。请周围熟悉的人,长辈、专业人士帮忙,否则弄巧成拙。

1.西餐的餐序,就是点菜吃菜的顺序。

比较正规的西餐宴请是有餐序的讲究。大体分为正餐和便餐两类:

正餐的讲究:

第一道菜一般把它叫头盘或头盆,严格讲这是开胃菜,比如以色拉类为主,有时还有鹅肝酱,冻子,泥子等东西,泥子就是土豆泥,水果泥;冻子就是皮冻,果冻。

特点:比较清淡爽口,帮助打开胃口做好正餐的准备,所以严格讲它不是菜,前奏。

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是先喝汤,也叫开胃汤,有三种类型:

红汤——白汤——蘑菇汤,奶油汤——清汤

第三道菜就是副菜、主菜。

菜分为主菜跟副菜,区别是副菜一般是海鲜类东西,一般叫白肉,白肉是做熟之后颜色是白色的,比如鱼肉和鸡肉。

副菜吃完是主菜,主菜是红肉,一般特点是做熟之后颜色是红色的,比如牛肉、羊肉、猪肉。相对来讲红肉味比较浓,耐饥饿,而白肉比较单薄,属于一个过渡的情况。

一般来讲,也可以不吃副菜,直接上来吃主菜。

第四步就是吃甜品。冰淇淋,水果,干果,鲜果,布丁,三明治,曲奇饼,烤饼等。

第五步喝饮料。它一般要喝咖啡、白兰地或红茶,比较浓的饮料来化解油腻的。

便餐的讲究:

便餐比较简单,一般是工作餐或自己去点,一般包括头盆(色拉类)一个,汤,一道主菜,一个甜品,有时甜品也可以不要。

2.西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西餐的餐具主要是刀、叉、勺、餐巾。

(1)餐巾的使用

它可以暗示宴会的开始和结束:如果参加正式宴请,女主人把餐巾铺在腿上是宴会开始的标志;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是宴会结束的标志。

女士优先,西餐宴会上女主人是第一顺序,女主人不坐,别人不能坐。

餐巾在你坐到位置上后,它只能铺在腿上,不能放在别的地方,比如围在脖子上。餐巾一般把它叠成长条形或三角形铺在腿上,防止菜肴、汤汁弄脏衣着。

如果你中途离开,餐巾如何放置?

一般进餐一半回来还要接着吃,餐巾最标准的做法是放在座椅的椅面上,表示一个含义,占位置。千万别放桌上,等于告诉别人我不吃了。

餐巾可以擦什么东西呢?它可以沾沾嘴,擦嘴,但是不能擦刀叉,也不能擦汗。

(2)刀叉的摆放

西餐正餐一般有刀叉而且往往是两三副。一般刀放在右手,叉放在左手。

西餐的刀叉取用有讲究。一个最省事的规则:吃一道菜换一副刀叉。三副刀叉怎么取呢?按照顺序由外侧向内侧取,先拿最外面一副吃色拉;然后再拿中间吃海鲜;最后再拿里面一副吃主菜,一般带齿,容易切半生不熟牛排。一般左前方有黄油刀和咖啡匙。

(3)刀叉的使用

一般是左叉右刀。吃西餐讲氛围吃气氛。两种模式:

1.英国式吃法,比较秀气。牛排从左侧开切,切一块吃一块,训练有素比较绅士。

2.美国式吃法,比较自然。牛排从左侧开切,但特点是按照嘴巴的大小先切完,切完后右刀就放下来了,然后左面的叉子换到右手,用叉子吃。

吃一半的话,刀叉怎么放?

西餐的刀叉不能指人,不礼貌。而且使用西餐刀叉切的时候有讲究,一般的习惯是左手和右手肘关节应该正好夹在腰的两侧,控制你的切割动作。

你要跟别人交谈的话,刀叉要放下来,怎么放?

在盘子上放成汉字的八字。刀刃朝内,不能朝外;叉子是弓朝上,齿朝下,这样在盘子上。这个动作就是告诉服务生和别人,菜没吃完,千万不要把刀叉并排放,刀齿朝内,叉齿朝上,意味着不吃了,收掉。

(4)汤匙的使用

西餐汤匙有好几份,勺子放在右手刀的外侧,大概

会有两把或者三把。两把的话一把喝汤,一把吃甜品;三把的话还有一把是喝红茶、咖啡的。要注意:第一勺子也是要从外侧向内侧取的;

第二勺子是不能含在嘴里的。

第三勺子不用时不能在杯子里面立正。不用的话让它平躺在盘子上。

第四舀汤时,汤是吃的,不是喝,因为它是一道菜,怎么吃?重要场合拿勺子舀,勺子到了汤里,向远侧舀起,把汤舀起来先往远的地方走,然后转一圈回来,防止溅洒。

5.餐桌上的举止交际

第一交际要注意等距离。除了对主人夫妇要多说两句话表示关注外,其他人要适当都说两句,不要顾此失彼。等距离交际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肢体不能频频晃动。

第三餐具不能发出声音。

西餐跟中餐宴会一样都重交际,所以一定要注意在交际圈里选择对象,选择话题。

比如你去参加比较重要的西餐宴会,有两个人一定要打招呼问候,就是主人和主宾。因为人家是宴会的主角,出于礼貌你要致意一次。

第二你必须交际的是你身边的人,邻座。主人把你排在那就是想让你跟他交际。

第三就是你的意中人,你想交际想认识的人。最好采用一种有效手段,请人引见。

四馈赠礼品礼仪

一、选择与包装

1.轻重得当应适当,应视双方的关系、身份和送礼场合,加以适当掌握。

2.了解风俗禁忌

3.礼品要有意义

4.礼品要检查

5.礼品要包装

二、时机和方式要适当

1.当别人困难时

2.送礼要送及时

3.送礼时受礼人最好在家

4.切忌当外人面送礼

5.避免公开场合送礼

赠送礼品应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

一般在赴家宴时,为女主人带些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逢年过节时,一般可送酒、茶、糖果、烟等。

礼物一般应当面赠送。但有时参加婚礼,也可事先送去。礼贺节日、赠送年礼,可派人送上门或邮寄。这时应随礼品附上送礼人的名片,也可手写贺词,装在信封中,信封上注明受礼人的姓名,贴在礼品包装皮的上方。

送礼时要注意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是受礼方乐于接受的。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强调自己对受赠方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是强调礼物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入了重礼轻义的地步,甚至会使对方有接受贿赂的感觉。

三、要熟悉送礼的对象

1.对贫者,以实惠为佳

2.对富者,以精巧为佳

3.对恋人,以纪念为佳。

4.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

5.对老人,以实用为佳

6.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

7.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四、送花的学问

1.礼品花的种类束花、篮花、盆花、插花、花环

2.时机道喜、过节、慰问、做客、迎送、示爱、道歉、祭奠

3.花的寓意人们常常把鲜花的不同品质加以人格化

五、送礼的技巧

1.借花献佛

2.暗度陈仓

3.移花接木

4.醉翁之意

5.锦上添花

6.异曲同工

7.借马引路

六、不同国家的馈赠礼仪

七、受礼(赠)礼仪

(一)把握分寸

(二)接受礼仪

(三)礼尚往来

1.把握还礼时机

太早——别人以为“等价交换”,怀疑“划清界限”

太晚——事情完全冷淡再还礼效果不好“没有诚意”

①相同时机结婚、上学、祝寿

②登门拜访时还礼

③在对方及家人某个喜庆活动中还礼

2.注意还礼形式

①同类物品书刊——影碟帽子——围巾

②价格大体类似的物品相册——娃娃

③以某种尊重的方式代替还礼,不必非要还礼,一般对方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比如在受礼后,口头或书面向对方致谢;或者见面时使用对方的赠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